一、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和改善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王曾[1](2021)在《南充市Z医院医患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瞿曦[2](2021)在《武汉市医患纠纷治理研究》文中认为2019年作为新一轮医改政策实施的第三年,也是出现形形色色的问题的一年。中国进行了7次医改,中国医师协会2015年发布了《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专门针对医疗暴力进行了说明了改革,中国医疗现状虽然在有些方面焕然一新,但医患矛盾越来越尖锐,医疗投诉猛增,医疗赔付骤长,“医闹”频发,流血事件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解决医患矛盾迫在眉睫。但是医疗改革政策制度的构建,不仅对不同层级政府部门以及专家学者的协助有着相应需求,同时与现实数据的支持同样密不可分。武汉作为中国中部特大城市,肩负着中部崛起的重任。针对不同层级医院内部患者、医生关系开展实地调研,对于新医改环境之中二者关系所受影响因素开展研究分析,实现最终结论的有效获取,以政府职能层面为基础,指出相应的应对手段,进而对武汉和谐发展保驾护航。第一部分为引言,对于本文研究开展期间相关背景环境、研究意义、实际内容、研究手段和全球范围内研究开展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说明,对于本文研究开展的主题进行相应阐述。第二部分是问卷调查与分析,针对实际数量为500人的患者与医生开展问卷调查,最终获取的有效问卷实际数量为484份,进而开展实地访谈,从获得一系列真实数据及第一手访谈资料中探寻问题根本,从中寻找解决之道。第三部分为当下武汉市医患关系的现状分析,实事求是,从而为本次研究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及理论依据。第四部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现阶段武汉市内部医患关系开展分析研究,对于导致二者矛盾的问题因素进行有效分析探寻。第五部分则有效结合武汉市自身具体情况,对于后续医患关系的发展开展分析探讨,同时有针对性的指出相应优化意见与具体手段。
谭鸿瀛[3](2021)在《医患交互数据驱动的移动问诊用户服务评价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推动了移动医疗服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移动医疗改变了传统医疗服务的传递方式,通过打破时间和地点的局限,移动医疗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实现了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医疗健康信息。移动问诊作为连接医患的平台和患者就医入口,已经具有了相当量的活跃用户和相对成熟的服务流程和技术平台。然而在移动问诊应用中,仍然存在医患关系紧张、用户服务评价差等严峻问题。提高移动问诊中用户的服务评价,是行业从业者、以及行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探究移动问诊中服务评价的影响因素也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本研究从医患交互的视角出发探究移动问诊中的服务评价影响机制,以期为移动情景的医疗服务评价做出理论贡献,为提升移动问诊服务质量提供实践指导。本研究以医患交互、计算机中介沟通、媒介同步性理论、双因素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以中国领先的移动问诊应用春雨医生上的客观医患交互记录为数据基础,开展了三项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一关注移动问诊中的消极服务评价,从医患双方视角出发探究移动问诊中不良医患关系的形成机制。本研究采用定性的方法,识别了移动问诊中导致患者不满的10种医生代表性交互行为和导致医生不满的6种患者代表性交互行为。此外,本研究结合计算机中介沟通文献的理论分析,识别了计算机中介沟通特征与医患不良交互行为之间的潜在关联。本研究提出,移动问诊中医患不恰当的交互行为是导致不良医患关系的直接原因,而计算机中介沟通的局限性是导致不良医患关系的深层次原因。研究内容二结合移动医疗服务的特征,从单个医生的视角出发探究移动问诊中的医患交互如何影响患者对医生的满意评价。本研究借助医患交互相关研究和媒介同步性理论,识别了线下、在线和移动问诊中共有的医患交互因素,以及移动问诊中特有的医患交互因素,并建立理论模型探究了这两类交互因素对患者满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回归分析验证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医生的信息支持、情感支持、回复速度以及语音服务都积极影响患者对医生服务的满意评价。此外,医生的回复速度会加强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的作用,而语音服务会削弱信息支持的积极影响。研究内容三从单次医患交互的视角出发探究移动问诊中医生社会支持对患者满意和患者感激的差异影响。本研究区分了移动问诊中的患者满意和患者感激,并利用情感分析证实患者感激相比患者满意代表了更积极的服务评价。借助双因素理论,本研究调查了医生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对患者满意和患者感激的差异影响。本研究采用回归分析验证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医生的信息支持作为患者服务评价的保健因素,相比情感支持更能积极地影响患者满意。在患者满意的基础上,情感支持作为患者服务评价的激励因素,相比信息支持更能有效地激发患者感激。此外,医生专业资历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分别正向与负向调节情感支持和患者感激之间的关系。从理论层面看,本研究通过探究移动问诊中医生视角的服务感知与评价、关注移动问诊的潜在隐患以及其中的消极服务评价、引入患者感激、识别医生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在影响患者服务评价中的不同角色、提出基于文本分类和文本模式识别来测量医患交互中医生支持行为的方法,为移动医疗情景中的服务评价影响机制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丰富了移动医疗、医疗服务评价、医患交互、医患关系等多个领域的相关文献。从实践层面看,本研究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改善移动问诊平台设计,指导医生和患者在移动问诊服务中的交互策略,以及帮助行业监督者针对移动问诊这一新兴领域制定更多服务规范和服务要求,以更好地促进移动问诊业务的良性发展,实现移动问诊在诊前服务、诊后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高煦婵[4](2021)在《中国医患关系报道及受众认知 ——基于责任归因的对比分析》文中提出近几年中国医患纠纷日益增多,伤医事件频发,医师执医环境恶化,医患关系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高风险领域之一。伴随新媒介快速发展以及社会趋媒介化,媒体报道作为观察医患关系的重要场域,因其强大的话语权力及建构能力,备受学界关注。本论文拟将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的内容分析与受众的医患关系感知调查相结合,基于归因理论视角,将医患关系议题的媒介归因与受众归因相比对,探讨:一、媒体在医患关系报道中的责任归因有何特点?受众对医患关系的责任归因又是怎样的?两者归因是否具有一致性?有何异同?二、不同媒体(官媒、网媒、医疗领域专业媒体)对医患关系现状的责任归因有何异同?各自对医患关系现状的受众认知有何影响?三、媒体在医患关系报道中的归因是否对受众对医患关系的认知归因造成了影响?媒体应该如何合理地对医患关系进行报道?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腾讯新闻》、《健康报》近三年共210条医患关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同时结合对262份医患关系报道认知的问卷样本分析;研究发现三家媒体在报道中体现出的医患关系现状责任归因存在不同特点:《人民日报》和《腾讯新闻》倾向于将医患关系中的责任归因于个人因素,尤其是患者方。《健康报》倾向于保持中立性,不明显表现对医患关系现状的责任归因偏好。研究同时发现,受众样本对医患关系现状的责任归因倾向于社会因素,这与媒体的责任归因具有不同的特点。基于以上研究结论,笔者进一步发现,三家媒体代表与受众样本在医患关系整体责任归因偏好上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媒体医患关系议题受众引导力不足,且媒体对医患关系现状的单一责任归因偏好使受众样本对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缺乏信任度,从而造成媒体医患关系报道影响力弱化。在总结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分析媒体对医患关系如何合理报道,反思如何优化医患关系报道,树立公正客观的医患关系认知。提出以下医患关系报道原则:第一,保持医患关系报道对受众医患关系感知的影响;第二,避免医患关系报道中的单一责任归因;第三,加强医患关系报道分析中的医学专业性,强化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的权威性和受众引导力。
姜荔雯[5](2021)在《新时代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然发生改变,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质量已成为其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个基本单元。尽管健康话题涉及领域较大,但是医疗卫生领域是其核心事业。医务人员是医疗卫生事业的从业者,是医疗卫生领域的核心角色,也是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向前发展、适应新时代变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使得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一线实践者。在新时代,我国医务人员职业道德主要围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救治理念展开,摒弃“以治病为中心”的救治理念,充分体现出当下的医疗服务中加大了对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质量的珍视和关爱。发生在2020年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充分折射出了新时代医务人员应当坚持生命至上的人道主义精神、夜以继日的严谨敬业精神、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等职业道德,经此一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再次得以升华,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也必将因此随之深化,以致力于培养更多符合时代发展、社会需要、服务全体人民的新时代医务工作者。本文依照医学职业道德及其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规范内容、目前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式这一逻辑框架,分为四部分开展论述。第一部分重点阐释和辨析医学职业道德及其教育的基本内涵,并且对医学职业道德及其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外异同进行了剖析和梳理。第二部分重点探讨医学职业道德规范,以求体现出医学与社会关系的日益加深,以及时代变化、社会发展对医德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新时代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及其教育的发展现状。第四部分重点针对当前新时代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矛盾现象和各类挑战,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提出相应对策。对策包括:充实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创新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方法;拓宽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途径三大层面,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合力推进我国新时代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迈上新台阶。
周凌明[6](2020)在《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型构建与服务改善策略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文中提出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Patient-Centered Care,PCC),是世界范围内被公认的当今卫生系统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它被大量的研究证明能有效地弥合现代医学分科过细而造成的医患关系鸿沟,重塑医疗服务的人文属性,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资源的产出效能。PCC强调医疗服务应围绕病人的需求偏好和价值观开展,医疗决策过程应主动让病人及其家属广泛参与,医患间构建起共同面对疾病的伙伴关系。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一直在路上,近年来逐渐步入深水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此前未曾出现的情况不断浮现,比如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基本医保广覆盖后人们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大数据广泛应用后人们对医疗民主化的要求等等。如何面对这些挑战,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因此,本研究从广东省实际情况出发,将PCC理论中国化、具体化,对指引相关实践大有裨益。目的:首先,在总结国内外关于PCC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广东省,构建一个中国情境下的PCC模型。其次,基于模型,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广东省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现状,并评价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相关研究及决策提供参考。此外,结合理论模型和实证数据,研究提出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实践策略。方法: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文献研究法:系统总结世界范围内关于PCC研究的经典模型和相关文献资料,建立研究的理论基础。(2)半结构化焦点小组访谈:基于广东省四个经济区域划分,对住院病人、在职医生、护士开展半结构化小组访谈,构建PCC理论模型。(3)问卷调查法:在广东省四个经济区域选取9家三甲医院,对住院病人进行大样本量的问卷调查,收集研究所需实证数据,验证和优化理论模型,并据此评价广东省PCC现状。(4)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数据录入采用Epidata软件,数据分析及建模基于SPSS、Amos、Nviv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综合采用描述性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回归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文本编码与理论构建等方法。结果:广东省住院病人对PCC的总体评分为8.60±1.38分,对模型7个维度的评分上,医疗保险的评分最低为7.96±2.08分,就医体验的评分最高为8.97±1.35分。病人对其余5个维度评分分别为:就医环境8.54±1.50分,诊疗质量8.63±1.45分,共同决策8.78 ±1.54分,医患沟通8.89±1.49分,疾病管理8.54±1.65分。来自农村的病人对PCC评分要显着低于来自城镇的病人;珠三角、粤东地区病人对PCC评分要显着高于粤西和粤北地区病人。结论:(1)本研究构建的对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型为7个维度,分别为:就医环境、诊疗质量、共同决策、就医体验、医患沟通、医疗保险、疾病管理,模型共涵括25个方面的内容。(2)医疗机构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改善,仍应首先注重结果质量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向提供“品质型”医疗服务转型升级。(3)从模型7个维度采取针对性措施,可以有效促进医疗机构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能力的提高。
孙宏亮[7](2020)在《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研究》文中提出医学是一门人学,是关系人类幸福的事业,对人的全面关怀为医学应有之意。医学人文素养是医学的灵魂,反映了人类对生命的根本态度,医师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医疗卫生领域,向往健康、重视健康和保持健康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同追求,人们不再局限于关注疾病本身,而是全方面关注生理、心理和社会的综合状态,希望得到全方位、全流程和全要素的健康促进与凸显人性的医学关怀,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与变化,在当前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就显得愈加重要。本文从医学发展的客观现状、社会对医学的人文诉求和健康中国的价值旨归三个方面论述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的现实需要,在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实证调查法和比较研究法开展如下研究。第一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概述。着重论述了医师人文素养的含义、医师人文素养的核心内涵。首先,从社会对医师职业的期望入手,分析医师职业特点和职业标准,提出医师应承担的角色;其次,根据医师职业需要,将医师人文素养的核心内涵界定为医师伦理素养、医师哲学素养、医师心理素养和医师法律素养;再次,鉴于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意义,围绕着医师在临床实践中涉及的一系列关系,介绍当前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的主要模式。第二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相关理论。从东西方人文思想进行溯源,确定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理论。首先,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提倡的“仁”学入手,追求君子人格和德化社会,从家和礼两个方面,探讨美德培养;其次,从古希腊时期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朴素的医学人道主义,到中世纪孕育了西方近代人本主义的“博爱”思想,再到文艺复兴时期对西方人道主义的呼唤,论述了医学与人文关系的发展变迁。最后,确定医师人文素养的培育理论,包括成人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第三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现状研究。通过对多家三甲医院的医师和患者进行实证调查,发现我国医师人文素养总体良好,大部分医师都能够恪守医师职业行为规范、遵纪守法,认真履行治病救人职责,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但仍然存在部分医师人文素养缺失的情况,具体表现在崇高职业理想信念的相对匮乏与普遍的职业倦怠心理逆反,医师人文实践“差异化”与责任担当精神的相对减弱,个性自我的张扬与团队精神的缺乏,科技理性的极端至上与人文价值意义的相对薄弱,对医疗差错的漠视与有意逃避,除医师自身内在原因之外,一些外在因素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主要包括医师职业生态欠佳、相关规范制度有待完善、社会氛围有待妥善营造、医院人文建设被边缘化和医疗决策复杂等。第四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借鉴。本章介绍了部分发达国家与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现状。美国针对医师的人文素养培育有健全的机构支持,有完善的医学教育培训,还有享誉全球的人文医院,为医师人文素质培养提供了制度、创造了环境氛围;英国综合医学委员会发布了《优质医疗》及附属8份指南,强调了医师为保证患者获得基本医疗保护而履行的职责,并以人文观念贯穿其中,文件和指南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提供了纲领;新加坡在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方面也有可借鉴之处;中国台湾是亚洲最早推行医院评鉴暨全面质量管理的地区,台湾长庚医疗体系成立了一站式医疗照护单元模式,有效提升了医疗质量,创造出了更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充分体现了医学人文关怀;中国香港地区完善的政府制度建设、良好的医院管理和公众互动也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提供助力。第五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路径。在已有文献梳理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路径,首先通过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临床医学教育制度,来完善政府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制度建设;其次,通过媒体引导和行业组织推动医师人文素养培育,营造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社会氛围;再次,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提升医院服务品质、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和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打造医院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基地;最后,通过敬业精神的自我塑造、实践叙事医学和投身志愿服务,来完成医师自身人文素养修炼。本研究在借鉴部分发达国家与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证研究,深入临床和社区,客观观察、真实记录,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对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提出了一些建议,从而促进医师个体健康发展,推动医院人文建设,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尚丽维[8](2020)在《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研究》文中认为在线医疗社区作为践行新医改背景下“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是现代医疗领域中知识交流与分享的新平台,社区成员的信息交互过程能够促进医疗知识高效扩散,关键节点成为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中的重要力量。在线医疗社区能够助力医生患者信息交互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它的健康发展需要关键节点影响力的正向推动。在线医疗社区是现阶段医疗服务系统变革过程中的新兴事物,对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促进医疗服务发展和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准确把握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提升的重要性,全面总结出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机理认识、关键节点识别方法、关键节点动态演化规律以及关键节点影响力评价工作中存在的提升困境,从而提出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提升策略的建议,需要政府和平台管理者注意到新兴事物中蕴含的一系列新现象以及底层逻辑,这些从关键节点影响力视角探究发现的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中的新现象和新规律能够更好地指导未来在线医疗社区的实践提升工作。本文以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信息负载理论和约束理论,对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关键节点影响力的机理框架和解释模型,挖掘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及演化规律,探索以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动态网络为基础的关键节点影响力的评价方法,并提出关键节点影响力提升策略的相关建议。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有:第一,对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行为进行分析。首先,本章对在线医疗社区成员信息交互行为的内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提出本文所认为在线医疗社区成员信息交互行为的定义;其次,分析了在线医疗社区成员信息交互行为的角色,对各类角色的属性、作用和价值进行讨论;接着,思考了在线医疗社区成员信息交互行为的过程,并按照具体类型进行区分和整合;最后,总结出在线医疗社区成员信息交互行为的特征,分别论述各自特征的含义与内容。第二,探究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的形成机理。首先对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和约束理论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综合提出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机理框架;其次,借鉴约束理论,构建了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模型,阐述了信息交互能力、信息交互关系强度以及信息负载能力与关键节点影响力之间的内在关系;最后,在该理论框架和模型的指导下,通过Python语言编程获取百度贴吧HPV主题的用户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Gephi,构建百度贴吧HPV主题的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并对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模型进行检验。第三,挖掘百度贴吧HPV主题的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及演化规律。首先,界定了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的基础概念、明确了关键节点及演化规律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其次,通过反复开展探索性实验,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百度贴吧用户关注关系作为构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的基础,对节点中心性进行分析,对关键节点的现实身份进行细分;对信息交互关系网络主导结构分析,对关键节点特征值的分布规律作进一步判断;对关键节点进行分析,从关键节点类型构成将关键节点划分为信息交互达人型、信息交互主动型、信息交互被动型和信息交互懒惰型四种类型,并通过对用户发帖和回帖内容、以及访问用户主页判断关键节点的现实身份。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发现未曾受重视却具有现实启发意义的现象,需要政府和平台管理者注意到这类新现象。第四,基于信息交互关系动态网络的在线医疗社区关键节点影响力评价研究。首先,对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阐述,其次,构建在线医疗社区关键节点影响力评价模型。根据信息交互过程确定两类在线医疗关键节点影响力评价指标,并对具体评价指标释义;利用一种改进的熵权法来确定具有传递性质的指标权重,具有权重分配合理、符合网络动态规律等特点;根据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计算在线医疗社区关键节点的每个具体指标的观测值实现对评价过程的优化。最后,选取HPV吧开展实证研究,反复爬取社区成员的用户数据,从不同实验权重结果对比分析、不同组别评价结果对比分析、不同时间评价结果对比分析三种不同维度对在线医疗社区关键节点影响力进行动态评价。第五,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提升策略。论述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提升的重要性,针对我国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机理认识、关键节点识别方法、关键节点动态演化规律以及关键节点影响力评价工作中存在的提升困境,利用前文章节得到的机理模型、动态识别思路、演化规律发现、长期评价方案,提出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提升策略的相关建议。既有助于促进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的知识分享效率,又有助于减少在线医疗社区中一系列的不安全因素,使在线医疗社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健康信息资源的可信性和科学性得到保障,引领在线医疗社区获得长期的、稳定的运营与发展。本文从理论层面丰富了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的理论体系,深化了社会网络理论的应用领域和范围,为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研究提供科学方法和理论依据,并为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在实践层面,本文为增强在线医疗社区关键节点影响力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为在线医疗环境下关键节点影响力的提升提供方法支持,为在线医疗社区健康发展提供实践启示。在以后的研究中,将继续应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不同类型的在线医疗社区用户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在线医疗社区关键节点影响力进行分析和刻画,为具有多源异构的特征的不同类型的在线医疗社区的信息交互服务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
王鹏民[9](2020)在《多主体交互视角下移动医疗用户行为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政策的明朗、公众需求的转变、新型技术的应用与配套产业的成熟,移动医疗健康服务产业迎来空前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重点发展领域。然而,移动医疗在快速成长中始终面临着病患用户就医信任缺失、服务接受使用程度较低以及自主参与医疗协作与健康管理意识不足等问题。因此,本文基于多主体交互视角对移动医疗用户信任转移、接受使用与自主参与的行为演进展开研究,构建移动医疗用户就医信任,提升用户技术使用体验与服务接受采纳程度,增强围绕移动医疗用户自主参与的多主体交互积极性与持续性,从而在多主体交互的推动下实现移动医疗用户的行为演进。移动医疗用户信任转移阶段,基于病患用户对交互主体与交互环境的信任构建移动医疗用户信任转移模型,探究移动医疗用户认知信任与情感信任的转移机理及对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病患用户对医生专家与用户评价的信任显着正向影响其认知信任与情感信任,而制度保障环境信任显着正向影响认知信任,对情感信任影响并不显着,且移动医疗用户认知信任与情感信任均显着正向影响用户使用意愿。移动医疗用户被动接受使用阶段,基于病患用户信息技术使用者与医疗服务消费者的双重身份,分别构建用户-平台技术使用与用户-医生服务接受采纳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均衡分析与博弈仿真研究发现,移动医疗用户、平台、医生三方主体交互收益的提升及受其影响的附加收益或损失的增加,用户使用成本、平台投入支出及受其影响的用户就医风险与医生服务成本的适中,能够促使演化博弈模型趋向于用户深度化使用且平台双向投入资源与用户接受采纳且医生签约服务的均衡稳定状态。移动医疗用户自主持续参与阶段,基于移动医疗平台、医生与病患用户角色定位、交互诉求与行为模式等的转变构建三方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均衡分析与博弈仿真研究发现,移动医疗平台创新运营、医生持续服务、病患用户自主参与等多主体积极交互的均衡稳定状态不仅受三方主体初始策略选择与交互成本支出是否合理的影响,而且受收益增值系数、三方协同外部性收益与惩罚性损失的正向影响,并且可能与双方协同的外部性收益呈倒U型影响关系。依据多主体交互视角下移动医疗用户信任转移、接受使用与自主参与行为的研究结果,对各个阶段中移动医疗多主体的行为策略提出建议,推动移动医疗用户在协同合作、和谐共生的多主体交互体系中实现行为演进。同时,基于移动医疗用户行为演进过程的分析,明晰移动医疗行业不同阶段的功能定位、盈利方式与商业模式,并从微观主体层面与宏观产业层面为移动医疗行业的持续稳健发展提出建议,实现并提升移动医疗健康服务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
陈璟颖[10](2020)在《公共管理视角下医患关系紧张问题研究 ——以杭州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和改善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和改善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2)武汉市医患纠纷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动态 |
1.国外研究现状及动态 |
2.国内研究现状及动态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点 |
二、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1.医患关系 |
2.医患纠纷 |
(二)本文理论基础 |
1.新公共管理理论 |
2.满意度理论 |
三、武汉市医患纠纷现状及成因研究 |
(一)问卷研究设计 |
1.调查对象选择 |
2.研究变量 |
3.实证研究方法 |
(二)武汉市医患纠纷现状 |
1.医患沟通现状 |
2.医患信任度现状 |
3.医疗费用现状 |
4.医德医风现状 |
5.就医环境现状 |
6.医疗水平现状 |
(三)武汉市医患纠纷现状结论 |
1.医疗纠纷数量剧增 |
2.医疗纠纷赔付增加 |
3.医闹层出不穷 |
(四)影响武汉市医患纠纷的成因分析 |
1.医患比例失调影响医患沟通 |
2.信息不对称,媒体导向影响医患信任度 |
3.医改下医院的产出指标影响医疗费用 |
4.薪酬设计不合理,拜金主义影响医德医风 |
5.医院重视和投入不足影响就医环境 |
6.医疗平台的差异影响医疗水平 |
四、武汉市医患纠纷改善的对策及建议 |
(一)国内外的先进经验 |
1.日本 |
2.英国 |
3.美国 |
(二)武汉市医患纠纷治理对策建议 |
1.探索降低医疗费用新方法 |
2.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
3.加强医学人才培养,提升医院医疗水平 |
4.提升就医环境,建设亮点医院 |
5.注重医患互动,加强医患沟通 |
6.政府加强引导,提高医患之间信任感知 |
(三)医患纠纷治理相关保障 |
1.鼓励医生多点执业,进一步开放医疗市场 |
2.依据《刑法》,加大处理医闹力度 |
3.加大医学普及力度 |
4.引导媒体关注度 |
五、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3)医患交互数据驱动的移动问诊用户服务评价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2.1.1 移动医疗服务相关研究现状 |
2.1.2 医疗服务评价相关研究现状 |
2.1.3 医患交互研究现状 |
2.1.4 研究现状评述 |
2.2 本研究相关概念及变量的说明 |
2.2.1 移动问诊服务 |
2.2.2 移动问诊中的服务评价 |
2.2.3 医患交互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计算机中介沟通 |
2.3.2 媒介同步性理论 |
2.3.3 双因素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移动问诊中不良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框架 |
3.3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
3.3.1 数据收集 |
3.3.2 数据分析 |
3.4 研究结果 |
3.4.1 患者角度的不良医患关系 |
3.4.2 医生角度的不良医患关系 |
3.5 结果讨论与研究贡献 |
3.5.1 研究发现 |
3.5.2 理论贡献 |
3.5.3 实践贡献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移动问诊中医患交互对患者满意的影响研究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
4.2.1 信息支持对患者满意的影响 |
4.2.2 医生情感支持对患者满意的影响 |
4.2.3 医生反应速度对患者满意的影响 |
4.2.4 医生语音服务对患者满意的影响 |
4.2.5 医生回复速度的调节作用 |
4.2.6 医生语音服务的调节作用 |
4.3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
4.3.1 数据收集 |
4.3.2 变量测量 |
4.4 实证分析 |
4.4.1 实证结果 |
4.4.2 稳健性检验 |
4.5 结果分析与研究贡献 |
4.5.1 研究发现 |
4.5.2 理论贡献 |
4.5.3 实践贡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移动问诊中医生社会支持对患者满意及感激的差异影响研究 |
5.1 研究问题 |
5.2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
5.2.1 移动问诊中患者满意与患者感恩的关系 |
5.2.2 信息支持与情感支持的差异影响 |
5.2.3 医生专业资历和疾病严重程度的调节作用 |
5.3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
5.3.1 数据收集 |
5.3.2 变量测量 |
5.4 研究结果 |
5.4.1 患者满意与患者感激之间的关系 |
5.4.2 主效应和调节效应的检验 |
5.4.3 稳健性检验 |
5.5 结果讨论与研究贡献 |
5.5.1 研究发现 |
5.5.2 理论贡献 |
5.5.3 实践贡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总结 |
6.2 管理启示 |
6.3 研究创新点 |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中国医患关系报道及受众认知 ——基于责任归因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医患关系研究概况 |
1.2.2 国内医患关系研究概况 |
1.2.3 国外媒体与医患关系相关研究概况 |
1.2.4 国内媒体与医患关系相关研究概况 |
1.3 理论基础 |
1.3.1 责任归因理论 |
1.3.2 个体责任框架和社会责任框架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医患关系报道分析 |
2.1 医患关系报道分析方法 |
2.1.1 报道样本选取与分析类目建构说明 |
2.1.2 报道分析类目说明 |
2.1.3 编码与信度检验 |
2.1.4 医患关系报道编码及尺度说明 |
2.2 医患关系报道概况分析 |
2.2.1 医患关系报道数量统计 |
2.2.2 医患关系报道体裁分布 |
2.2.3 医患关系报道主题分布 |
2.2.4 医患关系报道消息来源 |
2.2.5 医患关系报道人物形象分析 |
2.2.6 医患关系报道倾向性 |
2.3 医患关系报道责任归因分析 |
2.3.1 《人民日报》医患关系报道中的责任归因 |
2.3.2 《腾讯新闻》医患关系报道中的责任归因 |
2.3.3 《健康报》医患关系报道中的责任归因 |
2.3.4 三家媒体医患关系报道责任归因对比分析 |
2.3.4.1 三家媒体医患关系报道个人因素责任归因对比分析 |
2.3.4.2 三家媒体医患关系报道社会因素责任归因对比分析 |
2.4 结论与小结 |
第3章 医患关系认知探究 |
3.1 样本获取及问卷设计 |
3.2 人口统计学变量及媒介使用情况调查 |
3.2.1 人口统计学变量 |
3.2.2 媒介接触率与媒体选择偏好 |
3.3 医患关系整体认知 |
3.3.1 对医患关系现状看法 |
3.3.2 了解医患关系途径 |
3.4 医患关系报道认知 |
3.4.1 获取医患关系报道途径 |
3.4.2 获取医患关系报道的倾向性分析 |
3.4.3 医患关系报道媒体信任情况调査 |
3.5 医患关系现状责任归因 |
3.5.1 医患关系整体责任归因 |
3.5.2 医患关系个人因素归因 |
3.5.3 医患关系社会因素归因 |
第4章 媒体与受众医患关系责任归因对比分析 |
4.1 媒体与受众医患关系个人因素责任归因对比分析 |
4.2 媒体与受众医患关系社会因素责任归因对比分析 |
4.3 不同医患关系感知渠道的受众责任归因探析 |
4.4 不同医患关系报道选择偏好的受众责任归因探析 |
第5章 结论与启示 |
5.1 医患关系仍然是媒体关注的重要议题 |
5.2 媒体医患关系报道影响受众医患关系感知 |
5.3 媒体医患关系议题受众引导力不足 |
5.4 媒体应避免医患关系报道的单一归因 |
5.5 强化媒体医患关系报道专业性与权威性 |
5.6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5)新时代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及其教育 |
第一节 道德与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 |
一 道德与职业道德 |
二 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概述 |
三 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的作用 |
第二节 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及其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 我国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及其教育的历史演变 |
二 国外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及其教育的历史演变 |
三 中外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及其教育之比较 |
第三节 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
一 有利于坚守医学崇高宗旨 |
二 有利于树立医学职业观念 |
三 有利于培养医学人文情操 |
四 有利于提升医学服务质量 |
第二章 新时代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
第一节 敬佑生命、心怀大爱 |
一 救死扶伤,生命至上 |
二 普同一等,尊重病患 |
第二节 精益求精、甘于奉献 |
一 至精至微,博极医源 |
二 淡泊名利,无私无畏 |
第三节 协同救治,全周期保障 |
一 通力合作,科学施治 |
二 预防为主,重视健康教育 |
第三章 新时代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的背景、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当前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的背景 |
一 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与“健康中国”战略等政策的提出 |
二 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 |
三 市场经济文化产生的负面效应 |
第二节 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及其教育现状 |
一 公立医院的医德状况 |
二 民营医院的医德状况 |
三 医德教育的总体状况 |
第三节 当前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问题 |
一 新时代健康战略促使职业道德教育内容革新 |
二 医学科技理性抑制职业道德教育情怀 |
三 市场经济文化削弱职业道德教育效果 |
第四章 新时代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对策分析 |
第一节 充实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
一 紧扣人民健康,教育体现社会化方向 |
二 守正革故鼎新,汲取传统养分 |
三 强化人文情怀,坚持预防为主 |
第二节 创新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方法 |
一 注重个体修养,培养医德情感 |
二 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实际改造 |
三 建设专业队伍,关注思想动态 |
第三节 拓宽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途径 |
一 创设文化氛围,进行隐性教育熏陶 |
二 宣传榜样人物,引领业内新风范 |
三 强调知行合一,激发医德评价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 着作类 |
二 中外期刊论文类 |
三 硕博士论文类 |
四 报纸类 |
五 网络资料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型构建与服务改善策略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技术路线与质量控制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本研究框架 |
第一节 国外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二节 我国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三节 本研究框架 |
第三章 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型构建 |
第一节 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型框架构建 |
第二节 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型优化与验证 |
第三节 模型评价 |
第四章 广东省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现状与评价 |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 |
第二节 问卷调查方法 |
第三节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四节 研究讨论 |
第五章 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改善策略研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实证调查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概述 |
一、医师职业概述 |
(一)医师职业概念 |
(二)医师职业特点 |
(三)医师应承担的角色 |
二、医师人文素养概述 |
(一)医学人文概述 |
(二)医师人文素养概述 |
(三)医师人文素养的结构 |
(四)医师人文素养的核心内涵 |
三、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概述 |
(一)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意义 |
(二)医师人文素养培育中涉及的关系 |
(三)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模式 |
第三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相关理论 |
一、中国医师人文素养思想 |
(一)儒家人文思想 |
(二)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中的人文思想 |
(三)中国传统医学人文思想与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二、西方医师人文素养思想 |
(一)西方人文思想 |
(二)西方人文思想与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三、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理论 |
(一)成人学习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第四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现状研究 |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一)医师人文素养现状 |
(二)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现状 |
三、讨论 |
(一)医师人文素养现状整体良好 |
(二)部分医师人文素养有待提高 |
(三)医师人文素养培育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五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借鉴 |
一、发达国家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借鉴 |
(一)美国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二)英国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三)新加坡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二、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借鉴 |
(一)台湾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二)香港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第六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路径 |
一、加强政府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制度建设 |
(一)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
(二)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临床医学教育制度 |
二、营造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社会氛围 |
(一)媒体引导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二)行业组织推动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三、打造医院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基地 |
(一)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
(二)提升医院服务品质 |
(三)强化团队合作意识 |
(四)开展医务社会工作 |
四、医师自身人文素养修炼 |
(一)树立医师人文精神 |
(二)实践叙事医学 |
(三)投身志愿服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医师人文素养现状及培育现状调查(医师版) |
附录2 医师人文素养现状调查(患者版) |
附录3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8)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在线医疗社区研究现状 |
1.2.2 信息交互研究现状 |
1.2.3 关键节点研究现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在线医疗社区 |
2.1.1 在线医疗社区的概念 |
2.1.2 在线医疗社区的类型 |
2.1.3 在线医疗社区的信息内容 |
2.2 信息交互 |
2.2.1 信息交互的内涵 |
2.2.2 信息交互关系 |
2.2.3 信息交互关系网络 |
2.3 关键节点 |
2.3.1 关键节点的内涵 |
2.3.2 关键节点的角色 |
2.3.3 关键节点的作用 |
2.4 信息负载理论 |
2.4.1 信息负载理论的起源--信息传播 |
2.4.2 信息负载理论的内容 |
2.4.3 信息负载理论的延伸--信息过载 |
2.5 约束理论 |
2.5.1 约束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2.5.2 约束理论的基本概念 |
2.5.3 约束理论的特点 |
2.5.4 约束理论的性质 |
2.5.5 约束理论运用的基本步骤 |
2.6 社会网络分析 |
2.6.1 社会网络理论 |
2.6.2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行为分析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行为内涵 |
3.3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行为的角色 |
3.4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行为的过程 |
3.5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行为的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形成机理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分析 |
4.2.1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的内涵与结构 |
4.2.2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的内涵与影响力 |
4.3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机理框架 |
4.3.1 信息交互能力对关键节点影响力的作用 |
4.3.2 信息交互关系强度对关键节点影响力的作用 |
4.3.3 信息负载能力对关键节点影响力的作用 |
4.3.4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机理分析 |
4.4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机理模型 |
4.4.1 模型条件 |
4.4.2 模型变量 |
4.4.3 模型表示 |
4.5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机理实证分析 |
4.5.1 样本选择与数据获取 |
4.5.2 数据处理 |
4.5.3 讨论分析 |
4.5.4 实践启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识别及演化规律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识别的基础 |
5.2.1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识别的依据 |
5.2.2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识别的相关指标 |
5.2.3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识别的技术路线 |
5.3 关键节点识别实验与演化规律分析 |
5.3.1 数据获取 |
5.3.2 节点中心性分析 |
5.3.3 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结构分析 |
5.3.4 关键节点分析 |
5.4 结果讨论 |
5.4.1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有均匀化演进可能 |
5.4.2 在线医疗社区关键力量构成或可成为健康性指标 |
5.4.3 泛“药贩”掌权现象亟需在线医疗社区管理者关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评价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评价概述 |
6.2.1 评价的对象 |
6.2.2 评价的原则 |
6.2.3 评价的指标 |
6.2.4 评价的方法 |
6.2.5 评价的程序 |
6.3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评价模型 |
6.4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评价实证 |
6.4.1 数据获取 |
6.4.2 数据处理 |
6.4.3 “HPV吧”关键节点影响力评价 |
6.5 讨论与分析 |
6.5.1 不同实验权重结果对比分析 |
6.5.2 不同组别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6.5.3 不同时间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提升策略 |
7.1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提升的重要性 |
7.1.1 关键节点本身视角关键节点影响力提升重要性 |
7.1.2 信息受众视角关键节点影响力提升重要性 |
7.1.3 在线医疗社区视角关键节点影响力提升重要性 |
7.1.4 国家安全视角关键节点影响力提升重要性 |
7.2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提升的困境 |
7.2.1 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机理认识不确切 |
7.2.2 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识别方法不科学 |
7.2.3 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动态演化规律不清晰 |
7.2.4 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评价不合理 |
7.3 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提升策略的建议 |
7.3.1 坚持以在线医疗社区关键节点影响力机理作为制定策略前提 |
7.3.2 提升在线医疗社区管理者对关键节点的动态识别能力 |
7.3.3 丰富在线医疗社区管理者对关键节点的演化规律认识 |
7.3.4 建立在线医疗社区管理者对关键节点影响力的长期评价方案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9)多主体交互视角下移动医疗用户行为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与主要创新点 |
2 移动医疗多主体交互与用户行为演进分析 |
2.1 移动医疗健康服务相关概念 |
2.2 移动医疗多主体交互行为分析 |
2.3 移动医疗用户行为演进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移动医疗用户信任转移行为与使用意愿研究 |
3.1 移动医疗用户信任转移行为分析 |
3.2 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
3.3 研究设计 |
3.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3.5 移动医疗用户信任转移阶段多主体行为策略 |
3.6 本章小结 |
4 移动医疗用户接受使用行为的演化博弈研究 |
4.1 移动医疗用户接受使用行为分析 |
4.2 移动医疗用户-平台演化博弈分析 |
4.3 移动医疗用户-医生演化博弈分析 |
4.4 移动医疗用户接受使用演化博弈仿真分析 |
4.5 移动医疗用户接受使用阶段多主体行为策略 |
4.6 本章小结 |
5 移动医疗用户自主参与行为的三方演化博弈研究 |
5.1 移动医疗用户自主参与行为分析 |
5.2 移动医疗用户自主参与行为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 |
5.3 移动医疗用户自主参与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
5.4 移动医疗用户自主参与行为的演化博弈仿真分析 |
5.5 移动医疗用户自主参与阶段多主体行为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6 移动医疗用户行为演进过程分析与行业发展管理策略 |
6.1 移动医疗用户行为演进过程分析 |
6.2 移动医疗行业发展管理策略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和改善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充市Z医院医患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曾.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2]武汉市医患纠纷治理研究[D]. 瞿曦.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医患交互数据驱动的移动问诊用户服务评价影响机制研究[D]. 谭鸿瀛.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中国医患关系报道及受众认知 ——基于责任归因的对比分析[D]. 高煦婵.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
- [5]新时代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研究[D]. 姜荔雯.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型构建与服务改善策略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D]. 周凌明.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6)
- [7]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研究[D]. 孙宏亮.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7)
- [8]在线医疗社区信息交互关系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研究[D]. 尚丽维. 吉林大学, 2020(01)
- [9]多主体交互视角下移动医疗用户行为演进研究[D]. 王鹏民.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10]公共管理视角下医患关系紧张问题研究 ——以杭州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为例[D]. 陈璟颖. 新疆农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