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细炭前躯体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朱二涛[1](2021)在《原位合成纳米WC-Co复合粉末及高性能硬质合金制备和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纳米WC-Co复合粉末是制备高性能超细硬质合金的重要基础材料。本论文采用喷雾干燥-煅烧-机械粉碎-还原碳化-气流粉碎制备原位合成纳米WC-Co复合粉末;并以复合粉末为原料,采用湿磨-压力式喷雾干燥-掺成型剂-压制成型-低压烧结制备出高性能硬质合金球和硬质合金棒料。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Co含量为6%的纳米WC-6Co复合粉末,并通过增加Co含量,制备出强度、硬度高,Co含量为10%的高性能超细硬质合金。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研究了不同Co含量对WC-Co复合粉末性能的影响,将WC-Co复合粉末通过干袋式冷等静压(DIP)压制-烧结热等静压(SHIP)烧结,快速评估硬质合金的性能。结果表明原位合成纳米WC-Co复合粉末制备的硬质合金,合金硬度高、强度低。为了提高硬质合金的强度,需要增加Co含量,研究了WC-Co复合粉末中的Co含量及添加Co含量对制备硬质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WC-6Co复合粉末添加Co粉制备YG10硬质合金,Co相平均自由程小,WC晶粒小,γ相固溶W元素。同时,Co相为fcc结构,WC晶粒无择优取向,Co相分布均匀,无Co池,无孔隙等缺陷,制备的YG10硬质合金综合性能最优。其次研究原位合成WC-6Co复合粉末制备,研究喷雾干燥法制备前躯体粉末产物和反应机理以及工艺参数,表明优化喷雾干燥工艺参数可以制备出具有一定的球形度、含水量低,物料均匀的前躯体复合粉末。将前躯体粉末在550℃煅烧,煅烧W-Co-C氧化物进行粉碎,结果表明机械粉碎制备W-Co-C氧化物出粒度分布窄、粒度小,无团聚大颗粒的W-Co-C氧化物粉末。将机械粉碎的W-Co-C氧化物中,通入CH4、H2、N2、C2H2混合气体,1100℃还原碳化,可制备出物相纯净、无成分梯度、游离碳含量低的WC-6Co复合粉末。将还原碳化WC-6Co复合粉末采用气流粉碎,得到粒度分布窄,晶粒尺寸小,杂质含量低,单一物相,组元分布均匀WC-6Co复合粉末。WC-6Co复合粉末为Co相包覆WC晶粒,Co相平均包覆层厚度≤30nm,WC为六方晶体结构,晶面间距为0.279nm。再次利用WC-6Co复合粉末,通过优化工艺,制备出了组元均匀分布、粒度分布窄、物相纯净、杂质含量低WC-10Co混合料。将WC-10Co混合料采用DIP压制、SHIP烧结,研究了压制工艺、烧结温度、晶粒长大抑制剂对DIP-SHIP制备超细硬质合金棒性能的影响,表明优化工艺可制备出抗弯强度(TRS)为4466MPa,维氏硬度HV30为19.28GPa,密度较高的YG10GI7超细硬质合金棒。同时,研究汽油橡胶比例对制备硬质合金球性能的影响,制备出YG10PR4硬质合金球耐磨性好,WC晶粒尺寸较小,WC晶粒尺寸为0.4μm,棱角分明,呈多边形。最后研究了挤压成型剂对硬质合金挤压棒材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添加(四氢萘:纤维素:油酸:石蜡=4:1:0.1:1),SHIP烧结制备的超细YG10EX6硬质合金棒材中的Co相均匀分布,WC分布均匀且无异常粗大的晶粒。将挤压棒材采用真空烧结+SHIP烧结,研究了烧结温度、烧结机理及烧结曲线对制备超细YG10硬质合金棒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50~1250℃固相烧结时,WC晶粒并合长大,结晶较为完整,液相烧结温度较传统硬质合金烧结温度低40~60℃,共晶温度在1250~1300℃,出现液相的烧结温度在1300~1350℃。最终优化烧结工艺曲线制备的超细YG10SP4硬质合金棒材,合金硬度HV30为19.37GPa,抗弯强度TRS为4656MPa,合金WC晶粒分布均匀,晶粒尺寸为0.3~0.4μm。
朱敏萱[2](2020)在《添加剂调控抛光材料前驱体碳酸铈的结晶形貌与纯度》文中研究说明针对集成电路抛光的高纯化要求和古典抛光的致密化要求,本文以氯化铈为铈源,碳酸氢铵为沉淀剂,通过添加柠檬酸三铵或硼酸等添加剂来调控结晶过程,分别合成出适合抛光材料制造的高纯碳酸铈单晶片和致密大颗粒碳酸铈前驱体。以氯离子含量为监测指标,研究高纯片状单晶碳酸铈的制备方法。考察了不同沉淀加料比和柠檬酸用量条件下的结晶过程及其溶液pH、产物氯根含量、物相组成、颗粒大小和形貌的变化,讨论了氯离子含量变化与结晶速度和结晶形貌之间的关系。认为柠檬酸根与铈离子优先配位抑制了碳酸根和氯离子与铈的竞争结合,可以降低结晶速度和铈配位圈的氯离子含量,减少氯离子的夹带,获得高纯结晶产品。当碳酸氢铵与铈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沉淀加料比)HCO3/Ce=5-6时,随着柠檬酸量的加大,产物中氯离子含量一直降低。当柠檬酸添加量为0.8%以上,加料反应后陈化10小时以上,可以得到氯离子含量小于50mg/kg的高纯碳酸铈。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结果证明所得产物为正碳酸铈片状单晶;当HCO3/Ce=6-7时,且随着柠檬酸加量的增大,氯离子含量先急剧下降,而后又回升,产物为极低氯离子含量的致密片状碳酸铈铵复盐结晶。在沉淀加料比HCO3/Ce=3并单独添加硼酸时,随着硼酸加量的增加,碳酸铈颗粒由大的70-80μm的聚集体结晶向不足1 μm的小颗粒变化。当硼酸量处于0.4%到6%时,得到的碳酸铈均为3 μm以下的小颗粒,其中以3%时的颗粒最小,室温陈化所得碳酸铈为球状形貌,中位粒径为0.288μm。若在60℃陈化,产物形貌变为米粒状,且分布均匀。煅烧这种碳酸铈所得的氧化铈可以配制成悬浮性和去除效率良好的抛光浆料。且抛光性能与粒度和悬浮性直接相关,粒度越小,悬浮性越好,抛光效果越好。经850、950和1050℃下煅烧所得的氧化铈粒径为0.1-0.4μm。最佳煅烧温度确定为950℃,平均粒度为0.10μm。在沉淀加料比HCO3/Ce=3并同时添加0.5%柠檬酸三铵时,随着硼酸量的增加,碳酸铈颗粒由小变大。当硼酸量为0.8%时,室温陈化所得碳酸铈颗粒的中位粒径可达100 μm。若将陈化温度提高到60℃,颗粒可长大到300 μm,形貌为块状聚集体。若在60℃下沉淀,室温下陈化,颗粒可达400 μm。若在陈化时持续搅拌,得到的碳酸铈为小颗粒。证明沉淀和陈化条件对颗粒形貌影响很大。
刘洋[3](2020)在《超声雾化热解法制备W/Y掺杂SnO2粉体及其光学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代建筑物中,我国大部分的建筑属于高能耗建筑,其中玻璃损失的热量最大,为减少玻璃热量损失出现反射型透明氧化物粉体。二氧化锡在隔热透明材料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低廉、化学性稳定、耐腐蚀和耐磨等优点,掺杂后的二氧化锡具有较高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屏蔽性能。目前对于传统的制备粉体技术存在生产成本过高、对环境污染大等问题,但是超声雾化热解法有效的解决了这些问题。超声雾化热解法具有设备简单、制备出的颗粒小并且粒径分布均匀、可连续生产等优点,其成为制备粉体技术中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鉴于此,本文采用超声雾化热解法合成亚微米粉体,研究超声雾化热解过程中不同热解温度、前驱体溶液浓度和掺杂量等因素对粉体特性的影响。通过热重、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UV-Vis-NIR分光光度计等对制备的粉体进行表征,分析粉体进行结构、组成、形貌、光学性能等。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四氯化锡(SnCl4·5H2O)和偏钨酸铵((NH4)6H2W12O40·XH2O)为原料,采用超声雾化热解法制备W-SnO2(WTO)粉体。研究不同的热解温度、前驱体溶液浓度、钨的掺杂量等因素对WTO粉体的形貌、结构、光学性能的影响。制备的WTO粉体呈灰白色,粉体大小均是亚微米球形颗粒,粒径分布均匀,团聚现象较少。WTO亚微米粉体的晶型为四方金红石结构,选择(110)晶面择优生长。制备WTO亚微米粉体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热解温度为700℃,前驱体溶液浓度为0.05 mol/L,钨掺杂量为8wt%。可见光的平均透过率为61.04%,近红外透过率较低,而在波长为2000 nm-2500 nm处的近红外透过率低于10%,WTO亚微米粉体具有良好的近红外屏蔽性能。(2)以四氯化锡(SnCl4·5H2O)和硝酸钇(YN3O·6H2O)为原料,采用超声雾化热解法制备Y-SnO2(YTO)粉体。研究不同的热解温度、前驱体溶液浓度、钇的掺杂量等因素对WTO粉体的形貌、结构、光学性能的影响。YTO粉体呈现淡黄色,为亚微米的球形颗粒,粒径分布均匀,团聚现象较少。YTO亚微米粉体的晶型为四方金红石结构,选择(110)晶面择优生长,YTO亚微米粉体的晶粒尺寸比二氧化锡的晶粒大。通过实验研究得到制备YTO亚微米粉体的最佳条件为:热解温度为600℃,前驱体溶液浓度为0.05 mol/L,钨掺杂量为6wt%。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的YTO粉体的可见光的平均透过率为73.14%,最高透过率可达到80%以上;近红外透过率最低可达到30%以下。
张磊[4](2019)在《高能量锡基和钒基负极材料的设计合成及碱金属离子电化学性能》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以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锡基/钒基负极材料为切入点,从材料的本征结构和非本征结构入手,按照从材料的设计、可控制备、结构表征到电化学性能测试的研究思路,探索和发展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锂/钠电池离子负极材料。本文主要研究了多孔Co V2O6纳米片、三维多孔硫空位SnS2-x纳米花、氧化石墨烯@SnO2量子点复合物以及磷桥接的氧化石墨烯@SnO2量子点复合物等电极材料的制备、表征与电化学性能测试,所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金属钒酸盐在高电流密度下容量会快速衰减的问题,采用共沉淀结合热处理的方法制备了多孔Co V2O6纳米片。证明了乙炔黑可作为外源诱导均匀纳米片形态的异相生长,并且在结晶水热释放之后形成多孔纳米片结构。稳定的多孔结构可提供较短的锂离子扩散路径和连续的离子/电子传输通道,同时有效抑制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从而兼顾结构完整性和电荷传输。多孔Co V2O6纳米片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表现出增强的电容特性,从而显着改善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循环稳定性及倍率性能(材料在5000 m A g-1高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次后的可逆容量达307 m A h g-1,2~1000圈的平均每圈容量损失仅为0.027%)。(2)针对SnS2电子电导率低及其在电化学过程中因体积变化大而导致容量快速衰减的问题,通过溶剂热结合后期热处理的方法制备了三维多孔硫空位的SnS2-x纳米花。基于梯度温度实验中样品在不同阶段的形貌,结合热重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硫空位多孔SnS2-x-450纳米花的孔结构和硫空位的形成机理。以硫空位多孔SnS2-x-450纳米花作为锂离子/钠离子半电池负极材料,通过循环伏安测试、恒流充放电测试等方式研究了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相关性。SnS2-x纳米花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表现出了增强的电容特性(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在2000 m 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200次后的可逆容量为522 m A h g-1)。(3)针对SnO2电导率低及其在电化学过程中因体积变化大而导致结构破坏和容量快速衰减的问题,采用简便的溶剂热法,通过氧化石墨烯表面的官能团和缺陷对Sn2+原位氧化,制备具有良好分散性和高负载的SnO2量子点和氧化石墨烯的复合材料(SnO2 QDs@GO)。当SnO2 QDs@GO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表现出高的充放电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材料在2000 m A g-1高电流密度下循环2000次后的容量为477 m A h g-1,相对于第二次循环容量保持率高达86%)。以其为负极材料所组装的锂离子全电池依然表现出很好的循环稳定性。SnO2 QDs@GO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归因于SnO2量子点在氧化石墨烯纳米片上具有高负载量并且分散性良好的特点,每个量子点之间的空隙能够为体积膨胀提供空间并且抑制量子点之间的团聚,同时氧化石墨烯纳米片有效增强了材料的导电性。(4)为了进一步改善SnO2的电化学性能,本文还构筑了磷桥接的SnO2量子点与氧化石墨烯的复合物(SnO2@P@GO),实现了SnO2电化学性能的大幅提升。在这个独特的结构中,磷通过P-C共价键和Sn-O-P共价键在磷和SnO2量子点之间形成“桥梁”,并在充放电过程中充当缓冲层,稳定电极材料的结构。同时,氧化石墨烯的复合可以为SnO2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提供空间,保持良好的结构稳定性,从而实现长循环以及优异的倍率性能。当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时,SnO2@P@GO表现出非常稳定的性能,在1000 m A g-1电流密度循环700次循环后,SnO2颗粒仍被氧化石墨烯包裹而没有暴露于电解质中,由此可见,SnO2量子点与氧化石墨烯之间的磷桥接可大幅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
王佳[5](2019)在《过渡金属基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非对称电容器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的能量存储器件,拥有较高的比电容量和优良的循环稳定性,其整体性能主要受电极材料影响。本论文分别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和水热合成法,成功制备了二氧化锰和钴基化合物电极材料,考察了通过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改善氧化锰电极材料的各项性能,探讨了磷化改性对四氧化三钴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体相掺杂方法制得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的金属氧化物/多孔树脂炭(PRAC)复合电极材料,将制得的活性材料用于非对称电容器以提高其能量密度。然后通过PVP辅助化学共沉淀的方法以制备纳米颗粒状的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ConNi1-nLDHs,并构筑ConNi1-nLDHs//PRAC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具体结果如下:通过加入PVP,使得二氧化锰电极材料结晶度降低,同时颗粒更细小更分散,增加了材料的有效面积,使得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大幅提升。以热处理的方法对二氧化锰电极材料进行优化,在350℃的环境下,减少了材料官能团的团聚,增加了活性材料的有效面积,提升了电极材料的性能。经过电化学测试,该材料表现出了较高的比电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在电流密度为0.5 A g-1的环境下循环1000次之后,样品的比电容值为437 F g-1,仍能保持在85%左右。经过交流阻抗谱测试,发现优化后的样品内阻较小,导电性能较强,适合做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通过水热法制备得到四氧化三钴,结晶度降低,同时颗粒更细小更分散,增加了材料的比表面积。通过350℃环境下热处理2 h,使得材料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后以次亚磷酸钠作为磷源,处理温度为350℃,对钴的前驱体和制得的四氧化三钴电极材料进行优化。四氧化三钴磷化后的电容量明显大于羟基氧化钴磷化后的材料,而且其对称性也为其中最优。电流密度为1 A g-1时,磷化后的四氧化三钴比电容值可达到439 F g-1,5 A g-1的大电流密度下1000次充放电循环后,电容量无明显衰减,说明磷化后的四氧化三钴是理想的电极材料。使用体相掺杂的方法,将具有相反电荷的乙酸钴二维纳米片与酚醛树脂组装,然后经过热处理制备得到二维层状结构的Co3O4/树脂炭(RAC)复合材料。Co3O4在RAC中表现了良好的分散性,为赝电容反应中产生电子传导提供了通道,使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Co3O4与树脂炭的质量配比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实验表明加入质量比占50%乙酸钴所制得的Co3O4/RAC-50%的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最优,材料内部发生了丰富的法拉第反应,在0.5 A g-1的电流密度下达到1037 F g-1的最大比电容,在5 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0次仍有93.5%的电容保持率。以Co3O4/RAC-50%复合材料为正极、多孔树脂炭(PRAC)为负极组装,得到Co3O4/RAC-50%//PRAC非对称电容器。当功率密度从3750 W kg-1减少到24.9 W kg-1,能量密度从45.4 W h kg-1增加到49.8 W h kg-1,大约是PRAC//PRAC对称电容器的能量密度的3倍。采用PVP辅助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备了系列钴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CoxNi1-x LDHs)复合材料。CoxNi1-x LDHs复合材料由α-Co(OH)2和α-Ni(OH)2组成,其组成成分比例对电容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Co0.51Ni0.49LDHs具有最佳的电容性能,1 A g-1的电流密度下其比电容高达2221 F g–1。当电流密度为10 A g–1时,恒电流充放电5000次循环后电容量仅衰减14.2%。以优化后的Co0.51Ni0.49LDHs复合物作正极,活性炭PRAC作负极,构筑了非对称电容器。当PRAC//Co0.51Ni0.49LDHs质量比为4:1时,比容量达到最大值。电流密度为120 m A g-1时,其比容量可达192.21 F g-1。非对称电容器在其功率密度为374.42 W kg-1时的能量密度达64.24 Wh kg-1;而在大功率密度6240.38 W kg-1下,其能量密度仍保持在58.57 Wh kg-1。
刘洋,贾庆明,蒋丽红,陈亚君,陕邵云[6](2019)在《超声雾化法制备超细粉体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随着对超细粉体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超细粉体的制备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传统的方法制备超细粉体无法控制粉体的性能,而超声雾化在超细粉体粒径、粒径分布及形貌调控等方面的独特优势,逐渐成为超细粉体制备的前沿技术。为此,对超声雾化制备超细粉体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超声雾化技术、工艺参数对粉体粒径、形貌的调控机制,分析了目前超声雾化制备超细粉体存在的问题,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应用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刘春晓[7](2018)在《微撞击流反应器应用于超细钨粉的制备工艺研究》文中提出钨粉有着熔点高、耐腐蚀、气体释放量低、稳定性高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航空航天、国防、电子工业和机械制造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我国虽然有着丰富的钨资源,但超细钨粉制备技术水平整体偏低,找到一种能高效简便的制备超细钨粉的方法迫在眉睫。微撞击流反应器(MISR)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工艺强化技术,具有优异的混合性能及结构简单、易于工业化等特点,是一种制备纳米材料的新方法。本文将微撞击流反应器应用到超细钨粉的制备上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钨酸钠为钨源,盐酸为沉淀剂,采用微撞击流反应器制备三氧化钨,并对制备过程中的助剂类型及添加量、沉淀剂浓度、进料流量、陈化时间、干燥温度、煆烧温度、煅烧时间等工艺条件进行了探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加入3 mL乙酸为助剂,控制盐酸浓度为1.5 mol/L,在100mL/min进料流量下撞击反应,静止陈化6h后经120 ℃干燥,然后在600 ℃下煅烧3 h即可得到粒径约为40 nm的三氧化钨,其粒度优于传统沉淀法及微波超声波法,达到文献所报道的先进水平。最后采用两段氢气还原法,实现从WO3到WO2最后到W的制备,最终得到粒径约为35 nm的超细钨粉。(2)基于钨酸钠做钨源应用于微撞击流反应器的研究,以钨酸铵代替钨酸钠作为钨源,实现无钠钨粉的制备。对主要工艺条件盐酸浓度、陈化时间与助剂添加量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加入4.5 mL乙酸为助剂,在1 mol/L盐酸浓度下反应,陈化6 h后得到粒径约为40 nm的三氧化钨。经两段氢气还原后得到约35 nm的高纯超细钨粉,并且粒度略优于气相法所制备的钨粉。
许勇[8](2017)在《对CO2催化加氢合成甲醇CuO/ZnO/Al2O3催化剂的改性研究》文中指出化石燃料燃烧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了全球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研究CO2的减排与利用已成为世界性关注的热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甲醇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还是一种新型环保清洁优质燃料,CO2加氢合成甲醇是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也为能源结构的战略调整提供了新途径,对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与能源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uO/ZnO/Al2O3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组成、制备条件及助剂对催化剂活性、选择性的影响,并辅助H2-TPR、XRD、BET、SEM分析方法对催化剂结构和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本体系的最佳催化剂焙烧温度为350℃,CuO/ZnO/Al2O3组成中Cu/Zn比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在焙烧温度为350℃,Cu/Zn/Al为6:3:1时,Cu O/Zn O/Al2O3催化剂的活性最好;助剂对CO2加氢合成甲醇催化剂的结构与性能有显着影响,本研究考察的助剂有Mg O、Ba O和La2O3,实验结果表明助剂使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增大,改善了催化剂孔径大小及其分布特性,Cu O和Zn O的分散性变好,协同作用得到加强,降低了催化剂的还原温度,使Cu O易于还原,提高了CO2转化率和甲醇的选择性,有利于CO2催化加氢制甲醇的合成。三种添加的助剂的活性顺序为:Ba O>La2O3>Mg O。其中添加的Ba O助剂的催化剂在反应压力为2.6MPa、空速3600h-1、氢碳摩尔比为3、温度260℃时使CO2转化率提高了9.65%,甲醇收率提高了2.88%;最后在加压固定床上对催化剂性能进行了评价,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空速、压力、氢碳比的因素对反应都有重要的影响。催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60℃,反应气的重时空速为3600h-1,H2/CO2=3:1。
朱晓晶[9](2017)在《球状介孔炭及其功能化的一步水溶液法合成与吸附/释放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球状介孔炭具有对称的几何结构,良好的流动性,可调的粒径分布与物理化学性质,极好的耐腐蚀性和热稳定性,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独特的介观结构,高的比表面积和大孔容等。因此,广泛研究与应用于药物输送、水处理、催化分离和电化学电极材料等多个领域。目前,制备球状炭的常用合成方法有模板法、水热法、延伸St?ber法和水溶液法等。然而,这些合成方法与策略均存在相应的缺点,例如合成步骤繁多,成本高,均一性和分散性差,产率和重复性低,孔隙结构差等。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介孔炭球的规模化生产与实际应用。本研究开创性提出强酸辅助自组装的一步水溶液法,成功实现了发达的孔隙结构兼高度均一性和分散性的介孔炭球及其功能化的可控合成,包括磁性介孔炭微球、介孔炭纳米球和功能化介孔炭纳米球。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拉曼光谱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对合成的介孔炭材料进行表征。深入地考察了盐酸、软模板、固化温度和金属离子等实验参数对聚合物和介孔炭材料的形貌与结构的影响;详细地探讨了介孔炭球一步水溶液法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阐释了酸性条件便于介孔炭球的功能化,成功制备出超细的Fe3O4纳米晶体(约为2nm)嵌合的单分散介孔炭纳米球。并选用2种难溶性药物(非诺贝特和伊曲康唑)和2种典型染料(亚甲基蓝和甲基橙)为模型分子,研究介孔炭球及其功能化的介孔材料对模型分子的吸附和释放行为。同时,探讨了介孔炭纳米球的细胞毒性与Fe3O4修饰的介孔炭纳米球的磁分离性和回收再利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酸辅助自组装的一步水溶液法中,发现避免宏观相分离与提高直链型聚合物的热稳定性是合成球状介孔炭的关键。其中,宏观相分离与碳源和软模板间的结合力、碳源的聚合速率与聚合物分子量紧密相关;固化温度和金属离子的种类与浓度对直链型聚合物的热稳定性有显着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盐酸的浓度对碳源与模板剂之间的结合力影响重大。当盐酸浓度小于0.5 M时,质子化程度低,自组装结合力弱,导致严重的宏观相分离,得到非球形聚合物。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加,可显着提高结合力,抑制宏观相分离。2、碳源的聚合速率,聚合物的分子量与乙醇和水的体积比紧密相关。当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5:35时,成功避免了宏观相分离,得到均一粒径的聚合物纳米球;当小于或大于该体积比时,过快的聚合速率和过大的聚合物分子量,导致碳源与软模板间的相溶性降低,产生宏观相分离。3、固化温度对聚合物纳米球的热稳定性有正面影响,能促进直链型框架转化为热稳定高的3D网状结构。利用聚合物纳米球的热稳定性的差异可以简易地控制介孔炭材料的形貌,如块状,多面体和球形结构。4、金属离子能与酚醛树脂的酚羟基结合形成类似于3D有机-金属框架,从而固化球形聚合物,避免高温碳化复合物纳米球的团聚与熔合。其固化效果取决于金属离子与酚羟基的结合能力和金属离子的浓度。另外,介孔炭球作为模型药物的载体可以显着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和累计释放度且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此外,与以往报导不同的是:Fe3O4纳米颗粒的形成和掺入不仅使介孔炭材料具有磁性,且改善了所得纳米复合材料的孔隙率结构和固体的结构性质。相比纯炭,这种具有发达的多孔结构和短扩散长度的Fe3O4纳米颗粒负载的介孔炭纳米球表现出高效的吸附能力,快速的磁分离性和简易的可重复性。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首次报导一步酸辅助水溶液法合成球状介孔炭和功能化介孔炭纳米球。与传统的方法相比,一步水溶液法解决了球粘结、相分离和球尺寸不均匀等关键技术问题,极大的缩短了合成步骤与周期,拓展了制备介孔炭球的反应体系,为炭基介孔材料的制备开辟了新的合成途径,且为其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与科学依据。此外,该方法极易推广且实现炭基介孔炭纳米球的大规模合成。
欧国利[10](2016)在《脲醛基炭材料的制备及其从稀土中去除铁杂质的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稀土元素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而稀土中的非稀土杂质对其性能具有重大的影响,Fe3+是稀土元素中的主要杂质,为满足众多高科技领域的需求,需要从稀土中除去Fe3+使稀土元素得以纯化。因此,研究从高纯稀土溶液中高效、简便的分离非稀土杂质的方法极其重要。本文以自制的脲醛树脂(UF)为炭前躯体,通过在炭前驱体合成过程中加入淀粉和三聚氰胺,以碳酸氢钠为造孔剂,经高温炭化,得到脲醛基炭材料。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静态氮吸附仪等检测方法对脲醛基炭材料进行了详细表征,通过静态法和动态法两种离子吸附检测方法,考察了脲醛基炭材料对Fe3+识别与结合性能,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脲醛基炭材料ACUF对Fe3+具有很强的吸附亲和力与优良的识别选择性。ACUF对Fe3+的吸附量可达13.0 mg·g-1,相对于La3+,选择性系数为28.0;同时炭材料ACUF具有良好的洗脱性能,以2 mol·L-1盐酸溶液作为洗脱液,在28个床体积时解析率可达98%。通过在炭前驱体合成过程中加入淀粉,不仅可提高炭材料对Fe3+的吸附容量,还可以有效的提升炭材料对Fe3+的识别选择性。ACUF-ST对Fe3+吸附量可达22.3 mg·g-1,相对于La3+,对Fe3+的选择性系数为45.4;同时炭材料ACUF-ST具有良好的洗脱性能,以2mol·L-1盐酸溶液作为洗脱液,在30个床体积时解析率可达99%。通过在炭前驱体合成过程中加入三聚氰胺,使炭材料对Fe3+吸附容量得到提高,但材料对Fe3+的识别选择性明显减小。ACMUF对Fe3+的吸附量达到20.6 mg·g-1,相对于La3+,ACMUF对Fe3+的选择性系数为3.04。通过在炭前驱体合成过程中加入淀粉和三聚氰胺,使炭材料对Fe3+吸附容量有所提高,但材料对Fe3+的识别选择性略有下降。ACMUF-ST对Fe3+的吸附量为18.7 mg·g-1,相对于La3+,ACMUF对Fe3+的选择性系数为21.3。
二、超细炭前躯体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细炭前躯体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原位合成纳米WC-Co复合粉末及高性能硬质合金制备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硬质合金的应用及国内硬质合金发展 |
1.2 超细硬质合金及原材料的发展 |
1.3 喷雾转化法制备纳米WC-Co复合粉末研究现状 |
1.4 喷雾转化法WC-Co复合粉末制备硬质合金研究现状 |
1.4.1 抑制剂对制备超细硬质合金性能影响 |
1.4.2 烧结方式对制备超细硬质合金性能影响 |
1.5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目的 |
1.5.3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6.1 Co含量对原位合成WC-Co复合粉末和超细硬质合金性能的影响 |
1.6.2 原位合成纳米WC-6Co复合粉末制备工艺和性能研究 |
1.6.3 原位合成纳米WC-6Co复合粉末制备高性能硬质合金研究 |
第二章 实验过程及方法 |
2.1 原位合成纳米WC-Co复合粉末制备工艺流程图 |
2.1.1 主要原材料技术要求 |
2.1.2 制备WC-Co复合粉末关键工业设备 |
2.2 原位合成纳米WC-Co复合粉末制备超细硬质合金工艺流程图 |
2.2.1 辅助原材料、添加剂、成型剂技术要求 |
2.2.2 纳米WC-Co复合粉末制备高性能硬质合金工业设备 |
2.3 制备纳米WC-Co复合粉末及WC-Co混合料分析检测设备 |
2.3.1 成分检测分析 |
2.3.2 松装密度检测设备 |
2.3.3 粒度测试设备 |
2.3.4 形貌分析设备 |
2.3.5 物相分析设备 |
2.3.6 料浆粘度测试设备 |
2.3.7 热失重分析设备 |
2.3.8 物质的价态分析设备 |
2.3.9 红外光谱分析设备 |
2.3.10 晶体或结构分析设备 |
2.4 硬质合金分析检测设备 |
2.4.1 合金密度检测设备及方法 |
2.4.2 矫顽磁力检测设备及方法 |
2.4.3 钴磁检测设备及方法 |
2.4.4 金相检测设备 |
2.4.5 硬度检测设备 |
2.4.6 抗弯强度检测设备 |
第三章 Co含量对原位合成纳米WC-Co复合粉末制备硬质合金的性能研究 |
3.1 Co含量对原位合成纳米WC-Co复合粉末制备超细硬质合金性能研究 |
3.1.1 Co含量对原位合成WC-Co复合粉末性能影响 |
3.1.2 原位合成WC-Co复合粉末制备超细硬质合金 |
3.2 WC-Co复合粉中添加Co粉末制备超细硬质合金性能和机理研究 |
3.2.1 WC-Co复合粉添加Co粉末制备超细硬质合金性能研究 |
3.2.2 WC-Co复合粉添加Co粉末提高硬质合金性能机理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WC-6Co复合粉末制备工艺和性能优化研究 |
4.1 喷雾干燥制备前躯体复合粉末形貌、产物及机理研究 |
4.1.1 喷雾干燥制备前躯体复合粉末的形貌 |
4.1.2 优化喷雾干燥工艺制备前躯体复合粉末形貌及机理分析 |
4.1.3 喷雾干燥制备前躯体复合粉末反应机理及产物 |
4.2 煅烧温度对前躯体复合粉末合成W-Co-C氧化物的影响 |
4.3 粉碎方式对W-Co-C氧化物粉末的影响 |
4.3.1 球磨粉碎对W-Co-C氧化物粒度及形貌的影响 |
4.3.2 机械粉碎对W-Co-C氧化物粒度及形貌的影响 |
4.3.3 球磨粉碎与机械粉碎对W-Co-C氧化物成分及性能的影响 |
4.4 还原碳化过程中气体对原位合成WC-6Co复合粉末碳含量的影响 |
4.4.1 H_2和N_2对WC-6Co复合粉末碳含量的影响 |
4.4.2 还原碳化通入其它气体对WC-6Co复合粉末碳含量的影响 |
4.5 原位合成WC-6Co复合粉末还原碳化机理 |
4.5.1 原位合成WC-6Co复合粉末还原碳化的机理分析 |
4.5.2 还原碳化温度对原位合成WC-6Co复合粉末质量的影响 |
4.5.3 原位合成WC-6Co复合粉末的形貌及性能 |
4.6 粉碎方式对原位合成纳米WC-6Co复合粉末性能的影响 |
4.6.1 球磨粉碎对原位合成纳米WC-6Co复合粉末粒度及形貌的影响 |
4.6.2 气流粉碎对原位合成纳米WC-6Co复合粉末粒度及形貌的影响 |
4.6.3 还原碳化球磨与气流粉碎对纳米WC-6Co复合粉末性能的影响 |
4.6.4 纳米WC-6Co复合粉末为Co包覆WC的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纳米WC-6Co复合粉末制备高性能YG10 硬质合金研究 |
5.1 混料、喷雾干燥工艺对制备WC-10Co硬质合金混合料的影响 |
5.1.1 湿磨时间对制备WC-10Co混合料粒度及形貌影响 |
5.1.2 湿磨料浆液固比对WC-10Co混合料粒度及形貌影响 |
5.1.3 喷嘴喷片尺寸对WC-10Co混合料粒度及形貌的影响 |
5.1.4 给料压力对WC-10Co混合料粒度及形貌的影响 |
5.1.5 出料口温度对WC-10Co混合料形貌的影响 |
5.1.6 优化工艺参数制备WC-10Co混合料的性能 |
5.2 WC-10Co混合料-干袋式冷等静压制备YG10 硬质合金 |
5.2.1 干袋式冷等静压压制压力对制备YG10 硬质合金棒性能影响 |
5.2.2 烧结温度对干袋式冷等静压制备YG10 硬质合金棒性能影响 |
5.2.3 添加晶粒长大抑制剂对制备超细YG10 硬质合金棒性能影响 |
5.3 WC-10Co混合料制备YG10 硬质合金球 |
5.4 WC-10Co混合料制备YG10 高性能硬质合金挤压棒材性能研究 |
5.4.1 挤压成型剂配比对制备YG10 硬质合金棒材性能影响 |
5.4.2 挤压工艺对制备YG10 硬质合金棒材性能影响 |
5.4.3 烧结工艺对制备YG10 硬质合金挤压棒材性能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与创新点 |
6.2 论文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2)添加剂调控抛光材料前驱体碳酸铈的结晶形貌与纯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碳酸稀土 |
1.2.1 碳酸稀土的制备方法 |
1.2.2 碳酸稀土的形成和结晶机理 |
1.2.3 结晶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1.2.3.1 pH对结晶形成的影响 |
1.2.3.2 料液浓度对结晶形成的影响 |
1.2.3.3 非稀土杂质对结晶形成的影响 |
1.2.3.4 温度对结晶形成的影响 |
1.2.3.5 加料顺序对结晶形成的影响 |
1.2.3.6 添加剂对结晶形成的影响 |
1.2.3.7 加料速度和加料比对结晶形成的影响 |
1.2.3.8 陈化时间对结晶形成的影响 |
1.2.3.9 搅拌对结晶形成的影响 |
1.3 有机添加剂对沉淀结晶的影响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1.5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1.6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试剂、仪器及分析方法 |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表 |
2.2 实验分析方法 |
2.2.1 氯化铈溶液浓度测定方法 |
2.2.2 碳酸铈产物制备方法 |
2.2.3 产物中氯离子含量测定分析方法 |
2.2.4 抛光去除效率测试 |
2.2.5 结晶过程pH变化测定 |
2.2.6 产物形貌表征 |
2.2.7 产物XRD表征 |
2.2.8 产物粒度分析 |
2.2.9 产物红外分析光谱 |
2.2.10 抛光浆料悬浮稳定性测试 |
第3章 柠檬酸三铵介入碳酸铈结晶过程对氯离子含量和结晶形貌的调控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合成方法 |
3.2.2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H_4HCO_3: Ce~(3+)]低、中配比时添加剂对产物纯度影响 |
3.3.2 [NH_4HCO_3: Ce~(3+)]高配比时添加剂对产物纯度影响 |
3.3.3 柠檬酸三铵影响下的反应过程pH变化规律分析 |
3.3.4 柠檬酸三铵影响下的产物粒度、形貌分析 |
3.3.5 产物XRD分析 |
3.3.6 产物TEM分析 |
3.3.7 最佳产物抛光的去除效率测试 |
3.3.8 煅烧后的氧化铈TEM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硼酸及柠檬酸三铵用于调控碳酸铈结晶过程及产物粒度与形貌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合成方法 |
4.2.2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硼酸投入对碳酸铈粒度、形貌影响情况分析 |
4.3.2 硼酸添加剂制备细颗粒碳酸铈前躯体的最佳比例条件 |
4.3.3 细颗粒碳酸铈产物形貌和构成表征 |
4.3.4 水浴加热下细颗粒碳酸铈形貌及其氧化物形貌 |
4.3.5 细颗粒氧化铈制成的抛光浆料的悬浮稳定性测试 |
4.3.6 抛光浆料的去除效率计算 |
4.3.7 硼酸和柠檬酸并行投入对碳酸铈颗粒、形貌影响情况分析 |
4.3.8 大颗粒碳酸铈在水浴加热下生长情况 |
4.3.9 大颗粒碳酸铈在搅拌环境中生长情况 |
4.3.10 红外光谱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超声雾化热解法制备W/Y掺杂SnO2粉体及其光学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透明氧化物的机理 |
1.3 透明氧化物的种类及研究进展 |
1.3.1 氧化锡基的透明氧化物 |
1.3.2 氧化锌基的透明氧化物 |
1.3.3 氧化铟基的透明氧化物 |
1.4 超声雾化热解法 |
1.4.1 超声雾化热解法原理 |
1.4.2 超声雾化热解的特点 |
1.4.3 超声雾化热解法的应用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1.5.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设备 |
2.2 超声雾化热解法 |
2.2.1 超声雾化热解法制备粉体 |
2.2.2 影响因素 |
2.3 表征方法 |
2.3.1 热重分析 |
2.3.2 扫描电镜表征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2.3.4 X射线衍射表征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 |
2.3.6 紫外-可见-红外分光光度计表征 |
第三章 W-SnO_2粉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热解温度对W-SnO_2粉体的影响 |
3.1.1 热重分析 |
3.1.2 物相分析 |
3.1.3 形貌分析 |
3.1.4 光学性能分析 |
3.2 前驱体溶液浓度对W-SnO_2粉体的影响 |
3.2.1 物相分析 |
3.2.2 形貌分析 |
3.2.3 光学性能分析 |
3.3 钨掺杂量对W-SnO_2粉体的影响 |
3.3.1 物相分析 |
3.3.2 形貌分析 |
3.3.3 光学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Y-SnO_2粉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热解温度对Y-SnO_2粉体的影响 |
4.1.1 热重分析 |
4.1.2 物相分析 |
4.1.3 形貌分析 |
4.1.4 光学性能分析 |
4.2 前驱体溶液浓度对Y-SnO_2粉体的影响 |
4.2.1 物相分析 |
4.2.2 形貌分析 |
4.2.3 光学性能分析 |
4.3 钇掺杂量对Y-SnO_2粉体的影响 |
4.3.1 物相分析 |
4.3.2 形貌分析 |
4.3.3 光学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4)高能量锡基和钒基负极材料的设计合成及碱金属离子电化学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锂离子电池 |
1.2.1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1.2.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现状 |
1.3 钠离子电池 |
1.3.1 钠离子电池负极研究现状 |
1.4 锡基负极材料 |
1.4.1 单质锡材料 |
1.4.2 锡氧化物 |
1.4.3 硫化锡 |
1.5 钒基负极材料 |
1.5.1 原钒酸锂 |
1.5.2 钒基二元过渡金属氧化物 |
1.6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选题意义 |
1.6.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多孔CoV_2O_6纳米片的设计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多孔CoV_2O_6纳米片的制备 |
2.2.3 块体CoV_2O_6的制备 |
2.2.4 材料表征与电化学性能测试 |
2.3 多孔CoV_2O_6纳米片的表征与电化学性能 |
2.3.1 多孔CoV_2O_6纳米片的表征 |
2.3.2 多孔CoV_2O_6纳米片锂离子电池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硫空位多孔SnS_(2-x)纳米花的设计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SnS_2纳米花前驱体的制备 |
3.2.3 硫空位多孔SnS_(2-x)纳米花负极材料的制备 |
3.2.4 对照样SnS_2纳米花负极材料的制备 |
3.2.5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
3.3 硫空位多孔SnS_(2-x)纳米花的表征与电化学性能 |
3.3.1 硫空位多孔SnS_(2-x)纳米花的表征与形成机理 |
3.3.2 硫空位多孔SnS_(2-x)纳米花锂离子电池性能 |
3.3.3 硫空位多孔SnS_(2-x)纳米花钠离子电池的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氧化石墨烯@SnO_2量子点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4.2.3 氧化石墨烯@SnO_2量子点复合物的制备 |
4.2.4 SnO_2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
4.2.5 SnO_2/GO的制备方法 |
4.2.6 材料表征与电化学性能测试 |
4.3 氧化石墨烯@SnO_2量子点复合物的表征与电化学性能 |
4.3.1 氧化石墨烯@SnO_2量子点复合物的表征与形成机理 |
4.3.2 氧化石墨烯@SnO_2量子点复合物锂离子半电池性能 |
4.3.3 氧化石墨烯@SnO_2量子点复合物的锂离子全电池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磷桥接氧化石墨烯@SnO_2量子点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磷桥接氧化石墨烯@SnO_2量子点的制备 |
5.2.3 SnO_2/P/GO的制备 |
5.2.4 材料表征 |
5.3 磷桥接SnO_2量子点和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表征与电化学性能 |
5.3.1 磷桥接SnO_2量子点和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表征 |
5.3.2 磷桥接氧化石墨烯@SnO_2量子点的锂离子电池性能 |
5.3.3 磷桥接氧化石墨烯@SnO_2纳米颗粒的钠离子电池性能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博士期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
致谢 |
(5)过渡金属基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非对称电容器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超级电容器的发展趋势 |
1.3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
1.3.1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 |
1.3.2 双电层电容器 |
1.3.3 法拉第赝电容 |
1.3.4 非对称电容器 |
1.4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
1.4.1 炭材料 |
1.4.2 导电聚合物 |
1.4.3 金属氧化物 |
1.5 复合电极材料 |
1.5.1 金属氧化物/炭复合材料 |
1.5.2 层状结构双金属氢氧化物 |
1.5.3 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1.6 二维电极材料 |
1.6.1 石墨烯 |
1.6.2 二维纳米片 |
1.7 生物质炭材料 |
1.7.1 淀粉基活性炭 |
1.7.2 纤维基活性炭 |
1.8 电解液 |
1.8.1 水系电解液 |
1.8.2 有机系电解液 |
1.8.3 离子液体 |
1.9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用试剂及原料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样品的物理表征及电化学测试 |
2.3.1 测试仪器与表征方法 |
2.3.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三章 二氧化锰电极材料的合成及优化 |
3.1 引言 |
3.2 锰氧化物电极材料的优化 |
3.2.1 液相共沉淀法制备电极材料 |
3.2.2 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测试 |
3.3 锰氧化物电极材料的结果与讨论 |
3.3.1 二氧化锰及其优化材料的形貌与结构对比 |
3.3.2 二氧化锰及其优化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比较 |
3.4 充放电速度对比电容影响的机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钴基化合物电极材料 |
4.1 引言 |
4.2 钴基化合物电极材料的优化 |
4.2.1 钴基化合物的制备 |
4.2.2 电极片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测试 |
4.3 钴基化合物的表征及电化学测试结果与讨论 |
4.3.1 钴基化合物及其磷化后电极材料的材料表征 |
4.3.2 钴基化合物及其磷化后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4.4 磷化后四氧化三钴的充放电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二维层状结构Co_3O_4/树脂炭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非对称电容器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2.1 Co_3O_4/树脂炭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 |
5.2.2 PRAC电极的制备 |
5.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5.3 Co_3O_4/树脂炭复合电极材料的结果与讨论 |
5.3.1 Co_3O_4/树脂炭复合电极材料的结构表征 |
5.3.2 复合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5.4 炭掺杂四氧化三钴的充放电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Co-Ni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非对称电容器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 |
6.2.1 Co_nNi_(1-n)LDHs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 |
6.2.2 PRAC电极的制备 |
6.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6.3 Co_nNi_(1-n)LDHs复合电极材料的结果与讨论 |
6.3.1 Co_nNi_(1-n)LDHs复合电极材料的表征 |
6.3.2 电化学性能表征 |
6.4 复合层状结构对比电容影响的机理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超声雾化法制备超细粉体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超声雾化技术 |
2 超声雾化的影响因素 |
2.1 前驱体浓度的影响 |
2.2 前驱体pH值的影响 |
2.3 热解温度的影响 |
2.4 超声频率的影响 |
2.5 载气速率的影响 |
3 结语与展望 |
(7)微撞击流反应器应用于超细钨粉的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钨的性质和用途 |
1.1.1 我国钨资源的现状 |
1.1.2 钨的性质和应用 |
1.1.3 超细钨粉的发展 |
1.1.4 氧化钨氢还原法 |
1.1.5 钨粉的其他制备方法 |
1.2 三氧化钨的制备方法 |
1.2.1 气相法制备三氧化钨 |
1.2.2 固相法制备三氧化钨 |
1.2.3 液相法制备三氧化钨 |
1.2.4 其他氧化钨制备方法 |
1.3 微反应器合成纳米粒子 |
1.3.1 微反应器 |
1.3.2 微反应器的应用研究 |
1.4 微撞击流反应器 |
1.4.1 撞击流 |
1.4.2 微撞击流反应器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所需要的药品及实验设备 |
2.2 实验主要流程 |
2.2.1 纳米WO_3的制备 |
2.2.2 影响WO_3形貌与粒度的因素 |
2.2.3 纳米WO_3的氢气还原 |
2.3 材料的表征分析 |
2.3.1 X射线衍射表征(XRD)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3.4 热重(TG)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
2.3.6 紫外分光光度计(UV) |
2.3.7 粒度分布仪 |
2.3.8 比表面积测试(BET) |
第三章 钨酸钠体系制备超细钨粉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微撞击流反应器制备W03 |
3.2.1 WO_3的制备 |
3.2.2 WO_3的表征 |
3.3 微反应器制备WO_3工艺条件优化 |
3.3.1 助剂种类 |
3.3.2 助剂添加量 |
3.3.3 陈化时间 |
3.3.4 沉淀剂浓度 |
3.3.5 进料流量 |
3.3.6 干燥温度 |
3.3.7 煅烧温度 |
3.3.8 煅烧时间 |
3.4 最佳工艺条件下WO_3的表征 |
3.4.1 WO_3的形貌与粒度分析 |
3.4.2 WO_3的组成和纯度分析 |
3.4.3 MISR与其他制备WO_3方法的比较 |
3.5 钨粉的制备与表征 |
3.5.1 钨粉最佳还原方式的探究 |
3.5.2 钨粉的形貌与粒度分析 |
3.5.3 钨粉的N_2吸脱附与BET分析 |
3.5.4 钨粉的EDS分析 |
3.6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钨酸按体系制备超细钨粉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流程 |
4.2.1 钨源的选择 |
4.2.2 主要实验步骤 |
4.3 钨酸铵工艺条件的优化 |
4.3.1 钨酸前躯体的热分析 |
4.3.2 助剂添加量 |
4.3.3 陈化时间 |
4.3.4 沉淀剂浓度 |
4.4 最佳工艺条件下WO_3的表征 |
4.4.1 WO_3的形貌与粒度分析 |
4.4.2 WO_3的组成和纯度分析 |
4.5 钨粉的表征 |
4.5.1 钨粉的形貌与粒度分析 |
4.5.2 钨粉的BET分析 |
4.5.3 钨粉的EDS分析 |
4.5.4 与气相法制备的钨粉的比较 |
4.6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8)对CO2催化加氢合成甲醇CuO/ZnO/Al2O3催化剂的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CO_2的回收和利用 |
2.1.1 CO_2的回收 |
2.1.2 CO_2的利用 |
2.2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的热力学分析 |
2.3 CO_2加氢合成甲醇的发展历程 |
2.4 CO_2合成甲醇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2.5 催化剂制备的影响因素 |
2.5.1 沉淀方式的影响 |
2.5.2 溶剂、沉淀剂的影响 |
2.5.3 pH值与沉淀温度 |
2.5.4 老化过程 |
2.5.5 其他制备方法 |
2.6 催化剂的焙烧与还原 |
2.6.1 焙烧过程 |
2.6.2 还原过程 |
2.7 CO_2加氢合成甲醇的反应机理 |
2.7.1 甲醇合成的碳源 |
2.7.2 合成甲醇反应的中间产物 |
2.7.3 活性中心 |
2.8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3章 实验与分析方法 |
3.1 试剂及仪器 |
3.2 催化剂的制备 |
3.3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3.4 产物的分析 |
3.5 催化剂的表征 |
3.5.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3.5.2 比表面的测定(BET) |
3.5.3 H_2-TPR |
3.5.4 SEM |
第4章 工艺条件的影响 |
4.1 反应温度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
4.2 反应压力的影响 |
4.3 空速对反应的影响 |
4.4 氢碳摩尔比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制备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5.1 Cu/Zn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5.1.1 催化剂的表征 |
5.1.2 Cu/Zn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5.2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催化剂的改性研究 |
6.1 催化剂的表征 |
6.2 添加不同助剂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球状介孔炭及其功能化的一步水溶液法合成与吸附/释放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言 |
1.1 介孔炭概述 |
1.2 介孔炭材料形态研究 |
1.2.1 球状介孔炭 |
1.2.2 棒状介孔炭 |
1.2.3 介孔炭纳米管 |
1.3 球状介孔炭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1 硬模板法 |
1.3.2 软模板法 |
1.3.3 水热法 |
1.3.4 延伸St(?)ber方法 |
1.3.5 水溶液法 |
1.4 球状介孔炭的应用 |
第二章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实验方案设计 |
2.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
2.2 实验方案设计及实验方法 |
2.2.1 磁性介孔炭微球的合成 |
2.2.2 介孔炭纳米球的合成 |
2.2.3 功能化介孔炭纳米球的合成 |
2.2.4 磁性介孔炭微球对模型药物非诺贝特的吸附与释放 |
2.2.5 介孔炭纳米对伊曲康唑的吸附与释放及细胞毒性实验 |
2.2.6 功能化介孔炭纳米球对亚甲基蓝和甲基橙的吸附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仪器及试剂、原料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试剂及原料 |
3.2 介孔炭球的表征方法 |
3.2.1 X射线衍射分析 |
3.2.2 物理吸附及比表面积(BET)测定 |
3.2.3 材料形貌分析 |
3.2.4 形貌与孔隙结构分析 |
3.2.5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3.2.6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3.2.7 拉曼光谱 |
3.2.8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3.2.9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3.2.10 磁特征的测量 |
第四章 强酸下介孔炭微球的直接合成与对非诺贝特的释放 |
4.1 磁性介孔球炭微球的表征结果与讨论 |
4.1.1 形貌与结构分析 |
4.1.2 EDS图谱分析 |
4.2 磁性介孔炭微球的应用 |
4.2.1 非诺贝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与结构式 |
4.2.2 载药前后形貌分析 |
4.2.3 氮气吸附与孔径分布 |
4.2.4 WXRD衍射与DSC热分析 |
4.2.5 药物溶出实验 |
4.3 小结及创新点 |
第五章 均一介孔炭纳米球的可控合成及对伊曲康唑的释放 |
5.1 均一介孔炭纳米球的表征与讨论 |
5.1.1 实验方案 |
5.1.2 乙醇与水体积比对聚合物形貌的影响 |
5.1.3 表面活性剂F127对聚合物形貌的影响 |
5.1.4 盐酸浓度对聚合物形貌的影响 |
5.1.5 聚合物纳米球稳定性的研究 |
5.1.6 介孔炭纳米球的形貌与孔隙结构分析 |
5.1.7 介孔炭纳米球的孔隙结构分析 |
5.1.8 热重分析 |
5.1.9 表面活性剂F127的新研究与探讨 |
5.1.10 合成机理 |
5.2 介孔球炭纳米球的应用 |
5.2.1 伊曲康唑的物理性质及分子结构式 |
5.2.2 标准曲线的制备 |
5.2.3 介孔炭纳米球对伊曲康唑的载药量的计算 |
5.2.4 WXRD与DSC热分析 |
5.2.5 药物溶出实验 |
5.2.6 介孔炭纳米球的细胞毒性实验 |
5.3 小结及创新点 |
第六章 功能化介孔炭纳米球的合成 |
6.1 功能化介孔炭纳米球的表征与讨论 |
6.1.1 实验方案 |
6.1.2 氯化铁的浓度对形貌和结构的影响 |
6.1.3 傅里叶红外分析 |
6.1.4 XPS分析 |
6.1.5 EDS能谱分析 |
6.1.6 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及孔径分布 |
6.1.7 HCl浓度对铁炭复合纳米球的影响 |
6.1.8 固化温度对聚合物纳米球溶液的影响 |
6.1.9 固化温度对形貌与结构的影响 |
6.1.10 TGA热分析 |
6.1.11 DSC热分析 |
6.1.12 高温水热处理对聚合物纳米球与炭球的影响 |
6.2 探讨介孔炭纳米球及其功能化的形成机理 |
6.2.1 浓硫酸后处理对聚合物纳米球与炭球形成的影响 |
6.2.2 金属铜离子对聚合物纳米球的固化作用 |
6.2.3 介孔炭及其功能化的形成机理 |
6.3 超细Fe_3O_4-MCNs的表征结果与讨论 |
6.3.1 形貌与结构分析 |
6.3.2 氮气吸附与孔径分布 |
6.3.3 晶体组成与磁特征分析 |
6.4 纯炭与超细Fe_3O_4-MCNs对染料的吸附与释放研究 |
6.4.1 超细Fe_3O_4-MCNs对亚甲基蓝和甲基橙的吸附与磁性分离实验 |
6.4.2 纯炭的孔隙参数与对亚甲基蓝和甲基橙的吸附 |
6.4.3 纯炭与超细Fe_3O_4-MCNs在吸附差异上的探讨 |
6.4.4 超细Fe_3O_4-MCNs的重复性机制与流程示意图 |
6.5 小结及创新点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脲醛基炭材料的制备及其从稀土中去除铁杂质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稀土元素及其分离方法的介绍 |
1.1.1 稀土元素及储备现状 |
1.1.2 稀土元素的主要物化性质 |
1.2 稀土杂质离子的危害 |
1.3 稀土杂质离子的去除 |
1.3.1 稀土除杂的传统方法 |
1.3.2 吸附法 |
1.4 炭材料 |
1.4.1 炭材料的概念 |
1.4.2 炭材料的吸附特性 |
1.4.3 影响炭材料吸附性能的主要因素 |
1.4.4 炭材料在金属分离富集中的应用 |
1.4.5 炭材料的制备方法 |
1.5 脲醛树脂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意义 |
2 炭材料AC_(UF)的制备及其对稀土中铁杂质的识别选择性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2 炭材料AC_(UF)的制备及表征 |
2.1.3 静态法考察炭材料AC_(UF)对Fe~(3+)的吸附性能 |
2.1.4 动态法考察炭材料AC_(UF)对Fe~(3+)的结合性能 |
2.1.5 炭材料AC_(UF)对Fe~(3+)的洗脱性能 |
2.1.6 炭材料AC_(UF)重复使用性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炭材料AC_(UF)的产率 |
2.2.2 炭材料AC_(UF)的表征 |
2.2.3 静态法考察炭材料AC_(UF)对Fe~(3+)的吸附性能 |
2.2.4 动态法考察炭材料AC_(UF)对Fe~(3+)的动态结合性能 |
2.2.5 炭材料AC_(UF)对Fe~(3+)洗脱性能 |
2.2.6 重复使用性 |
2.3 本章小结 |
3 炭材料AC_(UF-ST)的制备及其对稀土中铁杂质的识别选择性 |
3.1 实验部分 |
3.1.1 试剂与仪器 |
3.1.2 炭材料AC_(UF-ST)的制备及表征 |
3.1.3 静态法考察炭材料AC_(UF-ST)对Fe~(3+)的吸附性能 |
3.1.4 动态法考察炭材料AC_(UF-ST)对Fe~(3+)的结合性能 |
3.1.5 炭材料AC_(UF-ST)对Fe~(3+)的洗脱性能 |
3.1.6 炭材料AC_(UF-ST)重复使用性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炭材料AC_(UF-ST)的产率 |
3.2.2 炭材料AC_(UF-ST)的表征 |
3.2.3 静态法考察炭材料AC_(UF-ST)对Fe~(3+)的吸附性能 |
3.2.4 动态法考察炭材料AC_(UF-ST)对Fe~(3+)动态结合性能 |
3.2.5 炭材料AC_(UF-ST)对Fe~(3+)洗脱性能 |
3.2.6 重复使用性 |
3.3 本章小结 |
4 炭材料AC_(MUF)的制备及其对稀土中铁杂质的识别选择性 |
4.1 实验部分 |
4.1.1 试剂与仪器 |
4.1.2 炭材料AC_(MUF)的制备及表征 |
4.1.3 静态法考察炭材料AC_(MUF)对Fe~(3+)的吸附性能 |
4.1.4 炭材料AC_(MUF)重复使用性 |
4.2 结果与讨论 |
4.2.0 炭材料AC_(MUF)的产率 |
4.2.1 炭材料AC_(MUF)的表征 |
4.2.2 静态法考察炭材料AC_(MUF)对Fe~(3+)的吸附性能 |
4.2.3 重复使用性 |
4.3 本章小结 |
5 炭材料AC_(MUF-ST)的制备及其对稀土中铁杂质的识别选择性 |
5.1 实验部分 |
5.1.1 试剂与仪器 |
5.1.2 炭材料AC_(MUF-ST)的制备及表征 |
5.1.3 静态法考察炭材料AC_(MUF-ST)对Fe~(3+)的吸附性能 |
5.1.4 炭材料AC_(MUF-ST)重复使用性 |
5.2 结果与讨论 |
5.2.0 炭材料AC_(MUF-ST)的产率 |
5.2.1 炭材料AC_(MUF-ST)的表征 |
5.2.2 静态法考察AC_(MUF-ST)炭材料对Fe~(3+)的吸附性能 |
5.2.3 重复使用性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超细炭前躯体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原位合成纳米WC-Co复合粉末及高性能硬质合金制备和性能研究[D]. 朱二涛.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2]添加剂调控抛光材料前驱体碳酸铈的结晶形貌与纯度[D]. 朱敏萱. 南昌大学, 2020(01)
- [3]超声雾化热解法制备W/Y掺杂SnO2粉体及其光学性能的研究[D]. 刘洋.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高能量锡基和钒基负极材料的设计合成及碱金属离子电化学性能[D]. 张磊.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1)
- [5]过渡金属基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非对称电容器性能的研究[D]. 王佳. 太原理工大学, 2019(03)
- [6]超声雾化法制备超细粉体的研究进展[J]. 刘洋,贾庆明,蒋丽红,陈亚君,陕邵云. 化工新型材料, 2019(05)
- [7]微撞击流反应器应用于超细钨粉的制备工艺研究[D]. 刘春晓. 北京化工大学, 2018(01)
- [8]对CO2催化加氢合成甲醇CuO/ZnO/Al2O3催化剂的改性研究[D]. 许勇. 武汉科技大学, 2017(01)
- [9]球状介孔炭及其功能化的一步水溶液法合成与吸附/释放性能研究[D]. 朱晓晶. 广东药科大学, 2017(02)
- [10]脲醛基炭材料的制备及其从稀土中去除铁杂质的性能研究[D]. 欧国利. 中北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