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并行工程的集成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系统研究

面向并行工程的集成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系统研究

一、面向并行工程的集成化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龙[1](2020)在《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住宅可持续建设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保护自然与生活环境,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实现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新型城镇化和城市更新进程中的住宅短寿、维修困难、大拆大建和建造方式粗放落后等问题给我国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从发展可持续性住宅和运用可持续性建造方法两个维度来探索新的住宅建设与发展方式。为完成上述历史使命,我国引入SI住宅(Skeleton-Infill Building,SIBuilding),并在新型建筑工业化进程中将SI住宅与工业化建造方法相结合,以期实现住宅功能可持续性与建造方法可持续性的有机统一。由于SI住宅在我国尚处于发展研究的初级阶段,工业化建造方法与SI住宅体系划分及功能之间的支撑关系尚不明确,各利益相关方之间协调程度及建造过程集成程度较低,严重制约了可持续性目标的实现。在此情况下,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厘清可持续性实现机理,本研究从可持续性系统分析、网络化协同和过程集成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探索,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综述现有相关研究文献,梳理了 SI住宅理论思想源流及其在欧美、日本和中国的研究发展现状,分析了 SI住宅的技术方法、建设管理模式及可持续性作用,借助文献计量分析系统综述了工业化建造管理研究的整体现状、研究主题及发展趋势;在文献研究基础上阐述了将SI住宅可持续性与工业化建造可持续性相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界定了本研究的研究问题,明确了研究目标,论述了研究意义。(2)在SI住宅体系划分及工业化建造内涵分析的基础上,从可持续性概念发展脉络出发,辨析了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及可持续建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界定了住宅建设可持续性的概念;分析了 SI住宅可持续性表现及其与不同可持续性住宅的对比,论述了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的内涵;概述了本研究相关研究理论基础,分析了整体研究方案、研究框架以及研究方法对研究内容的支撑作用。(3)根据可持续性的三重基线,通过文献研究和因素过滤确定了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的可持续性系统构成要素,界定了各可持续性要素的内容;运用名义小组法确定各可持续性要素间的作用关系,用解释结构模型研究了可持续性系统层次结构和各可持续性维度之间的交互关系,运用矩阵实验室法对各可持续性要素分类,分析了各要素在系统中的作用;在上述分析基础上,从整体系统层次、基线维度层次和可持续性要素层次对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进行了系统分析。(4)根据协同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可持续性目标、工业化建造方法与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协同关系及网络化特征,运用元网络分析模型构建了可持续性-工业化建造-利益相关方元网络协同模型;根据元网络模型确定了多类型工业化建造方法及其对实现可持续性目标的支撑作用,分析了各利益相关方及其对工业化建造方法集成的推动作用;运用二模网分析模型进行中心性分析和核心-边缘结构分析,识别了核心工业化方法和核心利益相关者,分析了核心块之间及核心块与边缘块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元网络协同关系进行二模转一模,确定了集成程度较高的工业化建造方法和利益相关者;在上述分析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可持续性网络协同机理,提出了面向可持续性的SI建造模式。(5)根据精益建造理论和并行工程理论分析了 SI住宅建造更新过程的离散性过程属性,提出了基于精益和并行的过程集成优化框架;运用IDEFO功能模型分析了建造与更新系统过程内的核心工作流程及工作间逻辑关系,结合设计结构矩阵模型进行过程集成,构建了过程集成优化模型,优化了系统过程中的迭代、并行与耦合工作关系;分析了过程集成的具体实施方案,结合住宅产业化理论提出了宏观过程集成的全产业链模式,结合精益建造与并行工程理论提出了支撑体与填充体并行建造方案;选取具体的SI住宅建设案例,通过工业化建造方案分析和过程优化效果分析,验证了过程集成模型,探讨了过程集成对实现可持续性目标的支撑作用。本研究从中国住宅建设的可持续性问题出发,结合SI住宅功能可持续性与工业化建造方法可持续性,从可持续性系统分析、网络协同机理和过程集成机理三个部分系统研究了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研究工作对拓展SI住宅与工业化建造管理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贡献,同时为中国SI住宅的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实践提供了可实施操作的依据。

余本功[2](2011)在《复杂产品开发过程建模与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产品开发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复杂产品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开发过程复杂等特点,对其开发过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开发模式和管理手段难以满足企业对复杂产品开发管理的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不断发展,为企业不断提升自己的产品开发能力提供了条件,运用现代管理理论与技术开展产品开发过程建模和过程管理研究,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缩短产品的上市时间,降低产品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复杂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管理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首先研究了复杂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的体系结构,然后分别对复杂产品开发过程的集成化建模、开发过程的范围管理与过程规划、产品开发过程的知识收集与共享等三方面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包括:采用统一的集成化业务建模思想,建立了三维立方体结构的复杂产品开发过程建模框架;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解耦,利用自适应免疫混沌遗传算法对任务进行规划;针对产品设计过程中知识的积累和共享问题,采用知识门户来帮助企业实现显性和隐性知识的管理;最后结合轿车整车产品的开发过程,对以上内容进行了实例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性成果如下:1、研究了复杂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的体系结构。在分析复杂产品开发特点及所遇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PDCA过程管理改进思想的体系结构。在企业的基础数据平台之上,设计了包含业务建模平台、项目管理平台、设计数据管理平台和知识管理平台等四个方面的过程控制层。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的螺旋式改进模型,实现复杂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的不断优化。2、研究了复杂产品开发过程的业务建模问题,给出一个包含开发过程维、工作流程维和组织方法维在内的集成化复杂产品建模的模型框架。集成化的复杂产品模型可以显着提高模型的一致性,通过建立模型之间不同的有机关联还可以显着提高企业模型的描述能力,从而描述使用多个独立视图集合不能够反映的企业系统的特征。在三个建模维度基础上,采用自上而下逐层细化的分解思想,对各项工作由粗到细,最终形成对具体业务过程的详细描述。3、研究了复杂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范围管理、任务解耦和任务的调度规划等问题,首先结合建模中描述的各项活动的功能、活动的顺序关系以及完成活动的人员、组织和资源等信息,给出了开发任务的工作分解结构构建方法。然后采用设计结构矩阵DSM,对耦合任务的解耦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分解算法流程和割裂算法流程。最后在遗传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免疫混沌遗传算法,利用混沌变量进行全局搜索,从而保证搜索能跳出局部最优的限制,取得满意的结果,并将算法应用于产品开发过程的调度规划中。4、研究了复杂产品开发过程的知识门户系统。针对产品开发过程的特点,给出了支持复杂产品开发的知识管理流程。提出了复杂产品研发企业的知识门户系统体系架构,采用由数据存储层、功能层、应用层、展示层等四层构成的多层B/S模式,系统包含六大核心功能模块。知识门户系统为企业提供了统一的知识管理支撑平台,可以有效地将研发人员、信息、系统和业务流程等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实现知识共享、加强企业的内部沟通以提高复杂产品的开发效率。5、以轿车整车产品开发为例,对复杂产品开发过程建模和管理进行了实例研究。采用分层的流程架构逐层细分整车产品开发过程,使得开发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了解到自己所关注的信息。然后通过对耦合任务进行解耦研究,建立了整车产品开发过程的工作分解结构,借助企业级项目管理软件实现对开发过程进行控制。在微软的Sharepoint平台之上,设计开发了包含文档管理、项目会议及计划任务管理、经验卡片管理和车型数据管理等四大主要功能模块的研究院的知识门户系统,为企业加强产品开发的知识积累和知识交流共享提供了基础。

张洁[3](2009)在《面向并行工程的产品开发过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产品开发模式,是一种集成地、协同地设计产品的系统化工作方式,而产品并行开发作为并行工程理念的最好实践方式,对于企业有效快速的响应市场,提高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产品并行开发过程是系统化工作方式的集中体现。因此,有效地组织与管理产品并行开发过程,是企业成功实施并行工程的关键。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Data Management)作为并行工程实施的平台,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的哲理与技术。它以产品信息和过程为中心,科学合理的对企业业务过程、产品信息和过程进行管理,其核心思想是数据共享、人员协同、过程优化和减少企业瓶颈。本文在分析产品并行开发过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研究了产品并行开发过程的相关关键技术。首先分析了产品并行开发过程的特点,指出了过程建模的相关要求和目的。并提出了以过程视图为核心的基于多视图的产品开发过程模型。详细分析了组成模型的过程视图、组织视图、产品视图、资源视图、约束视图的内涵及其在模型中的作用,并列举了两个小实例进行阐述。研究了多视图之间的联系,总结了多视图之间一致性保护的原则。其次,利用关键路径法,结合绘制网络图的方法,对过程模型中的活动进度安排进行了分析,并着重以时间一成本优化为目的,通过例予来进行实际的优化与阐述。最后,根据当前昌河汽车某车型开发过程中的工作特点,介绍了集成多视图模型在并行开发中的实现,昌河多层次IPT团队的实现,昌河PDM系统体系与其权限控制,以及在新车型开发中引入并行开发的应用成果。

徐广姝[4](2006)在《基于过程集成的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与其它行业相比,工程建设业在管理思想、管理技术、管理水平上都落后于其它行业。为了有效解决传统工程项目在管理模式上缺陷,工程建设业从制造业等其它行业引入了大量管理技术和管理思想。本文在借鉴集成化管理理论与CIMS理论,先进的管理技术、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了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系统(EPIMS)的框架结构,它从三个维度对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系统的内涵给以阐述,实现了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项目运作过程各管理要素,及项目产品功能上的综合集成。EPIMS是CIMS理论、并行工程理论在工程建设业中不断实践与改善的集中体现。工程项目系统本身设计的好坏是关系到工程项目运作绩效的关键性问题,在EPIMS提出:对工程项目过程本身的表达、分析、转换、评价、重组过程尤为重要,在实现了过程优化与集成后,再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对于工程项目运作过程进行信息集成,即强调在实现了物理系统的优化设计之后,进行信息化平台的构建过程。与此同时,为了有效地评估EPIMS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效果,本文将国外相关理论与我国工程建设业实践相结合,从工程项目品质、用户满意程度、社会效益,以及环保考虑等四个方面探索性地构建了评价工程项目运作绩效的指标体系,对工程项目整体运作情况进行评价。最后,根据所选实例的具体运作水平与施工情况,将EPIMS理念实施应用于实例中,通过EPIMS管理措施,工程项目的各项管理要素指标上都得到了明显地改善。通过对有关专家的调查证实,EPIMS相关管理措施的实施对于工程项目有效性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罗炳金[5](2006)在《面向并行工程的家纺产品开发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纺织业中的家纺企业竞争的核心在于产品的竞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家纺产品的花色品种的追求是时尚化、个性化、功能化、优质化,家纺产品“批量小、品种多、交货快”的特点在市场中凸现的愈加明显。在提高纺织品设计效率、拓展设计花色品种和缩短开发周期和提高产品的开发质量等方面,并行工程是个非常重要的选择。并行工程不同于产品开发的串行模式,是它将企业设计、工艺和生产联系在一起,缩短新产品开发和生产的周期,降低成本。并行工程结合供应链管理及ERP思想,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在产品开发和物料供应等环节整合企业资源,为企业提高市场反应能力和顾客服务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本论文根据家纺企业和家纺产品的特点,面向并行工程,提出了家纺企业生产组织的重构,探讨了家纺产品的开发流程调整,研究了集成化的家纺产品开发的模式和家纺新产品开发的决策综合评定模式。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能对家纺企业在开发产品时实施并行工程和企业资源计划等先进制造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并帮助企业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提高信息化效果,以达到使产品的设计具有市场针对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张云玲[6](2005)在《面向并行工程的CAPP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技术的突飞猛进,市场的繁荣与多样化,TQCS成为了企业追求的目标,推进技术革新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CAPP系统(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作为产品设计制造过程的桥梁,更加不容被忽视,因此企业对CAPP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要求CAPP具有通用性与集成性,同时提高其柔性度,实现CAPP的智能化与网络化等。随着并行工程思想的提出,人们开始意识到将并行工程哲理引入CAPP系统,能够满足企业对CAPP系统所提出的要求,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本文在对相关理论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面向并行工程的CAPP系统进行了详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结合CAPP的发展趋势及其所存在的问题,对CAPP技术、并行工程和产品数据管理中涉及的理论及其支撑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引出了将并行工程与CAPP相结合的概念。通过对传统设计过程的分解,对并行CAPP的集成模型、信息流模型及其体系结构进行了研究。 对并行CAPP系统中的工艺决策进行了详细研究,从零件信息模型、工艺信息模型和规则模型入手,分析了多工艺方案的实现过程,并根据企业对产品设计制造的要求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多工艺方案进行了优先选用的排序;实现了并行工程对工艺设计柔性化的要求,为工艺设计人员进行工艺决策提供了参考。 针对并行CAPP设计过程中的资源配置问题,结合企业的静态和动态资源状况,分阶段进行了资源的配置,实现了工艺设计与资源之间的紧密连接,保证了工艺设计的实时性;同时运用并行设计过程中的支撑环境与使能技术PDM,给出了基于PDM的CAD/CAPP集成框架与信息模型管理系统,详细讨论了PDM在并行设计过程管理中的运用,为设计数据与设计过程的统一、实时管理提供了保证。

李波[7](2005)在《产品创新的管理集成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时代的变革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推动着管理思想与观念的转型。在当今的信息网络时代,管理集成将是产品创新管理的发展趋势。 本文首先对产品创新中管理集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鉴于管理集成理论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许多问题还在研究和发展中,论文对集成的内涵、集成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产品创新中管理集成的一般内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辩证关系进行了阐述。 建立面向产品创新的管理集成模式,是企业有效整合企业内外部优势资源,迅速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1+1>2的集成放大效应的关键。论文概述了产品创新中管理集成模式的演变及发展过程,并对水平管理集成模式与垂直管理集成模式之间的区别进行了比较,分析了管理集成模式的影响因素,提出以垂直管理集成、水平管理集成和侧面管理集成为基础的管理集成模式,并对管理集成度进行了分析。 基于动态协作团队的运作方式,对产品创新管理集成模式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有助于产品创新过程中知识有效转移和扩散的动态协作团队模型,对动态协作团队的协作过程和运作方式进行了探讨。在广义产品创新概念的指导下,遵循产品创新活动的规律,比照考尔伯的个人学习模型,建立了动态协作团队的学习模型。最后,本文以一个案例说明了动态协作团队的应用。

孔建寿[8](2004)在《面向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的集成管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品开发是创造社会物质文明的重要源动力,人类文明的进步又促进了产品开发方式的不断演变。计算机支持的协同产品开发代表了现代产品开发的发展趋势,它是信息化社会下群体协作方式多样性的一种体现,通过便捷的现代通信技术,扩大了协作者的交流广度和深度,使产品开发在时间、质量和成本等技术性能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因此研究和开发计算机支持的协同产品开发过程集成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本文首先根据协同产品开发的特点和应用需求分析,在现有的协同产品开发环境基础上,提出了协同产品开发过程集成管理的一种体系结构,分析了该体系结构各项功能模块的作用,讨论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为全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有效的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管理是产品开发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本文通过对现有协同产品开发过程建模技术的分析,提出了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的一种层次管理方法,并借助于项目管理和工作流技术建立了协同产品开发不同层次的过程模型。应用活动网络技术和基于层次对象的着色广义随机Petri网研究了不同层次的过程建模理论和技术,并给出了协同产品开发过程集成建模技术的整体解决方案及其实现技术。 结合层次过程建模理论,提出了协同产品开发组织结构的层次化描述,并通过组织、任务、资源、环境等实体建立了一种面向协同产品开发目标的集成产品开发团队组织建模的算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该组织模型的优化方法,提供了协同产品开发组织的管理框架,分析了基于动态联盟的一种协同产品开发网络组织的实现技术。 产品质量是产品生命的源泉。本文将QFD的质量控制思想纳入到过程管理技术范畴。重点研究了基于扩展QFD技术的质量管理过程的实现技术,讨论了面向质量管理的过程优化方法。通过基于活动的质量控制要素定义,解决了面向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的动态质量控制问题。并就协同产品开发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提出了一个计算机辅助实现框架。 通过成本管理技术和过程建模理论的分析,提出了面向协同产品开发的成本管理系统功能框架,建立了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的成本计算模型,探讨了面向不同成本对象的成本归集技术。此外,还从协同产品开发成本模型引入了基于成本的过程优化分析方法,给出了一个过程优化算法和成本信息和过程模型的集成技术,这为协同产品开发的成本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策略。 为了实现复杂分布式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的集成管理,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B/S摘要博士论文和CIS混合体系结构的过程集成管理系统框架,分析了系统结构中的主要应用功能配置和系统实现关键技术。最后,结合高压氮气贮罐产品的开发过程,说明了系统原型的主要应用功能。关健词: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管理,项目管理,工作流,集成产品开发组织,质量 功能配置,作业成本管理

钱晓明[9](2005)在《面向并行工程的产品开发过程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品并行开发作为并行工程理念的最好实践方式,对于企业有效快速地响应市场,提高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产品并行开发过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研究了产品并行开发过程的相关关键技术。 本文首先分析了产品并行开发过程的特点,指出了过程建模的相关要求和目的。提出了以过程视图为核心的基于多视图的产品开发过程模型。详细分析了组成模型的过程视图、组织视图、产品视图、资源视图和约束视图的内涵及其在模型中的作用。研究了多视图之间的联系,并总结了多视图之间一致性保护原则。 在总结了关于产品模型的几个定义后,指出“产品模型是产品模型与过程模型共同进化的结果”。根据并行工程理念,将产品开发分为新产品设计与原产品变型设计,提出了产品开发/设计业务总流程。提出了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产品模型、产品结构模型的装配拓扑树和零件拓扑树以及产品模型与产品开发过程的进化过程。提出了产品与过程集成的组成要素和对象模型,主要分析了产品对象和过程对象,并根据产品与过程对象提出了产品与过程的集成模型。 本文对产品并行开发过程中迭代问题产生的几种原因和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描述了在串行迭代的情况下开发过程执行时间的计算方法。指出了传统布尔 DSM 的缺点,即只能表达耦合任务之间的联系,而不能反映联系的强弱。以任务之间联系的可变度和敏感度为指标,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提出了根据布尔 DSM 构造数字 DSM 的算法,建立了反映任务之间联系强弱的数字 DSM任务依赖度矩阵,从理论上研究了数字 DSM 的一致性和收敛性。以任务依赖度矩阵为基础,引入了并行迭代任务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的计算方法。提出并求解了产品并行开发过程的量化评价指标并行度这一概念。 在分析了并行迭代过程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产品并行开发过程仿真中的两类不确定因素,时间不确定性和任务输出分支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仿真过程的多项目集合模型、时间模型、资源模型、队列模型和任务延期处理模型以及基于任务状态的仿真策略。以并行迭代的分析规划理论为依据,以 DSM 为仿真工具,实现了过程仿真算法并分析了仿真结果。针对并行任务执行的资源优化配置和调度,建立该问题的数学模型,详细阐述了遗传算法结合启发式调度规则的混合策略对该模型的求解原理和过程。 最后结合具体应用环境,描述了面向产品并行开发过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总结了成功实施过程管理的支撑平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一些经验。

马世骁[10](2004)在《并行工程理论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其主要体现在产品的竞争,而产品的竞争归根结底是设计与制造水平的竞争,竞争的焦点演变以最短的时间、最高的质量、最低的成本将产品投入市场。并行工程作为产品开发的新模式,把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管理和质量保证等有机地集成为一体,实现信息集成、信息共享、过程集成。本文通过对并行工程有关问题的阐述和研究,讨论了并行工程的特点、体系结构及技术关键,对并行工程使能工具的基本特点和用途,产品数据管理技术在并行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及并行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实例分析,提出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和学术见解并给出了并行工程的定义。倡导在非制造领域应用并行工程,在开展对并行工程理论研究的同时,还对并行工程理论的应用进行创新研究。首次将并行工程理论应用到2002年辽宁省科技重点项目《基于并行工程的科学仪器设备共用系统平台建设》中,根据并行工程的基本原理,确定了项目的实施方案、过程重组及人员重组方案;建立了体系结构和指标体系数学模型,以TRS全文数据管理系统为技术平台,设计了数据库和相应的数据交换接口程序;最终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该项目的研究与实施,建立了辽宁省科学仪器设备共用系统平台,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目前,该项成果已被辽宁省有关部门所采用并通过辽宁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填补了辽宁省在该方面的空白,该项目的开发推进了我省科研条件大平台的建设。把并行工程理论应用到科学仪器设备共用网络建设中,拓展了并行工程理论的应用领域,扩大了并行工程理论的应用外延,填补了并行工程理论在该领域的空白,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并行工程理论,推动了并行工程理论的创新,为今后并行工程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创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共分7章,其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概述研究背景及现代制造技术的特点和模式,对并行工程的起源、在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其目前研究的热点做分析论述;第2章从串行工程与并行工程的区别入手,在并行工程原理、技术关键、体系结构、特点等几个方面,对并行工程理论进行研究、分析;第3章重点论述质量功能配置、并行工程中的面向工程设计(DFX),结合实例说明了质量屋的作用与应用原理;第4章介绍产品数据管理技术的体系结构、功能及其与并行工程中的关系。从并行工程的实施入手,论述了并行工程的实施过程、并行工程的组织形式,面向对象的开发过程重组及冲突的协调,分析并行工程在制造领域和非制造领域应用;第5章介绍基于并行工程的科学仪器共用网络设计方案的构建过程;第6章介绍科学仪器共用网络的设计。第7章通过对并行工程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得出了自己的研究结论并对今后的并行工程理论研究提出了建议。

二、面向并行工程的集成化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系统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并行工程的集成化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住宅建设可持续面临的挑战
        1.1.2 SI住宅和工业化建造的结合
        1.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发展现状
        1.2.1 SI住宅研究发展现状
        1.2.2 工业化建造管理研究发展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课题来源
        1.4.1 研究内容
        1.4.2 课题来源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基础概述与研究框架构建
    2.1 SI住宅建设与更新概述
        2.1.1 SI住宅的概念与体系划分
        2.1.2 工业化建造的内涵分析
        2.1.3 SI住宅的工业化建造及更新改造
    2.2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概述
        2.2.1 住宅建设可持续性概述
        2.2.2 SI住宅建设更新可持续性的内涵
        2.2.3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的界定
    2.3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2.3.1 住宅产业化理论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3 协同理论
        2.3.4 精益建设理论
        2.3.5 并行工程理论
    2.4 研究框架构建
        2.4.1 研究方案设计
        2.4.2 研究框架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系统分析
    3.1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的构成要素
        3.1.1 可持续性要素识别方法设计
        3.1.2 可持续性构成要素的界定
    3.2 解释结构模型与决策实验室分析集成设计
        3.2.1 解释结构模型与决策实验室分析理论概述
        3.2.2 集成解释结构模型与决策实验室分析的基本步骤
    3.3 基于ISM-DEMATEL的可持续性系统构成分析
        3.3.1 可持续性要素关系判断
        3.3.2 基于ISM的可持续系统层次结构分析
        3.3.3 基于DEMATEL的可持续性元素分析
        3.3.4 可持续性系统构成与关联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网络协同机理
    4.1 可持续性网络协同机理的界定
        4.1.1 可持续性协同机理
        4.1.2 可持续性协同机理的网络化特征
    4.2 元网络与二模网模型概述
        4.2.1 元网络模型理论概述
        4.2.2 二模网络模型理论概述
        4.2.3 二模网模型的分析内容
    4.3 可持续性元网络与二模网模型构建与分析
        4.3.1 可持续性元网络模型构建
        4.3.2 可持续性-工业化建造二模网模型构建
        4.3.3 利益相关方-工业化建造二模网模型构建
    4.4 可持续性的网络协同分析
        4.4.1 可持续性二模网的中心性分析
        4.4.2 可持续性二模网的核心-边缘结构分析
        4.4.3 可持续性元网络协同机理分析
        4.4.4 面向可持续性的SI建造模式
    4.5 本章小结
5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过程集成机理
    5.1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过程集成的内涵
        5.1.1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过程属性
        5.1.2 基于精益建造和并行工程的过程集成实施框架
    5.2 IDEF0与DSM模型概述
        5.2.1 IDEF0模型概述
        5.2.2 DSM模型概述
    5.3 基于IDEF0的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过程建模
        5.3.1 IDEF0整体过程系统功能模型
        5.3.2 基于ICOM子图的过程系统分解建模
    5.4 基于DSM的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过程集成优化
        5.4.1 过程逻辑关系的DSM界定
        5.4.2 DSM的回路识别算法
        5.4.3 基于路径搜索法的过程优化算法
        5.4.4 基于DSM的过程优化模型
    5.5 SI住宅建造过程集成机理分析
        5.5.1 SI住宅建造与更新过程优化的实施
        5.5.2 面向过程集成的建设组织管理模式分析
        5.5.3 面向过程集成的现场建造策略分析
    5.6 SI住宅建造过程优化案例分析
        5.6.1 工业化集成建造方案分析
        5.6.2 过程优化效果分析
        5.6.3 过程集成对可持续性的支撑作用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SI住宅建设及更新可持续性要素关系判断
附录B SI住宅建设及更新可持续性目标与工业化建造方法对应关系判断
附录C SI住宅利益相关方与工业化建造及更新方法对应关系判断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复杂产品开发过程建模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复杂产品开发过程概述
        1.2.2 先进制造模式对产品开发过程的影响
        1.2.3 先进管理方法对产品开发过程的影响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产品开发过程建模研究现状
        1.3.2 产品开发过程的过程管理研究现状
        1.3.3 产品开发过程知识门户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4.1 课题来源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内容
    1.5 论文结构与章节安排
第2章 复杂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的体系结构
    2.1 引言
    2.2 复杂产品开发过程管理体系结构的研究意义
    2.3 复杂产品开发过程管理体系的相关理论与技术
        2.3.1 并行工程
        2.3.2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2.3.3 项目管理
        2.3.4 PDCA
    2.4 基于 PDCA 的复杂产品开发过程管理体系
        2.4.1 复杂产品开发过程管理体系结构
        2.4.2 基于 PDCA 的过程管理改进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复杂产品开发过程建模研究
    3.1 引言
    3.2 产品开发过程建模的目的
    3.3 产品开发过程建模体系与方法
        3.3.1 建模的内容
        3.3.2 建模方法
        3.3.3 建模体系结构
    3.4 集成化复杂产品开发建模的模型框架
        3.4.1 开发阶段维
        3.4.2 工作流程维
        3.4.3 组织方法维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复杂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过程建模的项目范围管理
        4.2.1 工作分解结构的构建方法
        4.2.2 基于开发过程建模的工作结构分解
    4.3 基于DSM 的耦合任务解耦研究
        4.3.1 设计结构矩阵(DSM)
        4.3.2 DSM 模型的分解算法
        4.3.3 DSM 模型的割裂算法
    4.4 复杂产品开发过程的调度规划
        4.4.1 自适应免疫混沌遗传算法
        4.4.2 基于自适应免疫混沌遗传算法的调度规划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复杂产品开发过程知识门户研究
    5.1 引言
    5.2 复杂产品开发过程的知识门户研究现状
    5.3 支持复杂产品开发过程的知识门户
        5.3.1 企业知识门户的基础理论
        5.3.2 复杂产品开发的知识管理流程
        5.3.3 支持复杂产品开发的EKP 体系架构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复杂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的应用实例
    6.1 引言
    6.2 基于ARIS 的集成化开发过程建模
    6.3 基于项目管理系统的过程监控
        6.3.1 整车产品开发的工作分解结构
        6.3.2 基于项目管理软件的过程管理与监控
    6.4 整车设计研究院的知识门户系统
        6.4.1 知识门户系统的构成
        6.4.2 知识门户系统的知识管理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项目获奖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面向并行工程的产品开发过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全球制造业系统的发展及其演变
        1.1.2 国内制造业发展的现状
    1.2 并行工程及PDM技术的发展与实施
        1.2.1 并行工程的研究
        1.2.2 PDM-并行工程实施的集成框架
    1.3 论文课题来源及主要意义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产品开发过程的改进与重组
    2.1 产品并行开发过程系统介绍
        2.1.1 产品并行开发过程在并行工程中的地位
        2.1.2 产品并行开发过程的建立
        2.1.3 产品并行开发过程的内涵
        2.1.4 产品并行开发过程的关键技术
    2.2 汽车行业中的产品并行开发过程
        2.2.1 汽车并行开发过程中问题的分析
        2.2.2 汽车产品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
    2.3 产品并行开发过程建模的研究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品并行开发过程的建模与研究
    3.1.产品并行开发过程建模的总体方案
        3.1.1 产品开发过程建模的必要性
        3.1.2 产品开发过程建模的要求
    3.2.产品开发过程建模方法比较分析
    3.3.基于多视图的产品开发过程模型
    3.4.MVB-PDPM的多个视图模型
        3.4.1 组织视图在PDM中的实现
        3.4.2 资源视图在PDM中的实现
        3.4.3 产品视图在PDM中的实现
        3.4.4 过程视图在PDM中的实现
        3.4.5 约束视图在PDM中的实现
    3.5.MVB-PDPM的过程分析与评价
    3.6.MVB-PDPM中多个视图一致性分析
    3.7 MVB-PDPM实现的关键技术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产品并行开发过程模型的分析和优化
    4.1 模型分析与优化方法的确定
        4.1.1 模型分析与优化的意义和目标
        4.1.2 过程模型分析优化的方法选择
        4.1.3 过程模型分析优化的步骤
    4.2 利用关键路径法对过程模型进行优化
        4.2.1 网络图的绘制
        4.2.2 网络图时间参数计算
    4.3 过程模型的时间-成本优化
        4.3.1 被缩短关键工作的确定
        4.3.2 被缩短时间的计算
        4.3.3 时间-成本优化方法
    4.4 实例说明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并行工程过程模型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
    5.1.系统应用概况
        5.1.1 应用背景
        5.1.2 系统设计思想
        5.1.3 系统体系结构
    5.2.MVB-PDPM的实现
    5.3.IPT团队建设与管理
        5.3.1 IPT的组织结构
        5.3.2 IPT的管理模式
        5.3.3 IPT的工作方式
    5.4 产品开发过程系统支持环境建设
        5.4.1 昌河PDM系统体系结构
        5.4.2 数据访问安全机制
    5.5 应用效果总结
    5.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基于过程集成的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综述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工程项目及其管理的特点
        1.1.2 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2 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系统
        1.2.1 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总结
        1.2.2 工程项目实施集成化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1.2.3 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系统(EPIMS)的提出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标、内容、结构及预期成果概述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与论文思路
        1.4.3 本文创新点总结
第二章 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系统(EPIMS)理论基础
    2.1 集成化理论
        2.1.1 集成思想的发展
        2.1.2 集成的内涵及特征
        2.1.3 集成化管理动因:集成效应
    2.2 CIMS理论
        2.2.1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到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演变
        2.2.2 工程建设业中CIMS的应用
第三章 EPIMS理论框架结构
    3.1 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基本思想
    3.2 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系统的框架结构
        3.2.1 霍尔的“硬系统”方法论
        3.2.2 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系统的框架结构
        3.2.3 EPIMS实施中的相关问题探讨
    3.3 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实施要求分析
第四章 EPIMS中的过程集成研究
    4.1 过程集成理论
        4.1.1 过程集成必要性分析
        4.1.2 过程集成理论
    4.2 工程项目过程集成模型
        4.2.1 工程项目阶段的划分
        4.2.2 工程项目全生命期过程集成建模
        4.2.3 工程项目过程集成概念模型
    4.3 工程项目的横向过程集成
        4.3.1 并行工程对于工程项目组织结构的影响
        4.3.2 基于并行工程理论的项目经理角色
        4.3.3 应用并行工程理论的设计开发过程描述
        4.3.4 应用并行工程理论的施工过程描述
    4.4 工程项目纵向过程集成
        4.4.1 过程表示
        4.4.2 过程转换
        4.4.3 过程评价
        4.4.4 过程优化/过程重新设计
第五章 EPIMS中的信息集成研究
    5.1 工程项目信息集成定义
        5.1.1 工程项目的信息定义
        5.1.2 工程项目的信息集成定义
    5.2 传统工程项目在信息集成上存在的问题分析
    5.3 EPIMS中的信息集成研究
        5.3.1 EPIMS中的信息存储
        5.3.2 EPIMS下应用项目运作信息库对于变更问题的处理
        5.3.3 EPIMS下的信息集成
        5.3.4 EPIMS信息集成概念模型研究
第六章 应用EPIMS的项目效益评价
    6.1 项目运作绩效评价理论综述
    6.2 项目运作绩效指标的确定
        6.2.1 项目绩效指标分析
        6.2.2 项目绩效指标的确定
    6.3 应用神经网络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
        6.3.1 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
        6.3.2 工程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调查的方法
第七章 EPIMS应用的实证研究
    7.1 工程概况
        7.1.1 基本概况
        7.1.2 建筑特征
        7.1.3 组织管理机构
        7.1.4 管理目标
    7.2 实施EPIMS主要措施及预期效果
        7.2.1 施工集成化管理方案
        7.2.2 施工过程预期集成化效果
    7.3 EPIMS应用的集成化效果评价
        7.3.1 神经网络的构建
        7.3.2 数据样本
        7.3.3 训练过程与结果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附录 1 采购/分包过程的成本列表
    附录 2 神经网络代码
致谢

(5)面向并行工程的家纺产品开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标
    1.2 研究内容
第2章 并行工程概述
    2.1 有关并行工程的文献综述
    2.2 并行工程的基础理论
第3章 家纺产品及其生产管理的特点
    3.1 家纺产品及其生产特点
    3.2 家纺企业管理特点
    3.3 家纺产品生产管理存在问题
第4章 面向并行工程的家纺企业管理组织的重构
    4.1 产品开发核心小组的构建
    4.2 建立动态联盟的组织形式
第5章 面向并行工程家纺产品开发流程的构建
    5.1 新产品构思
    5.2 新产品的筛选
    5.3 新产品的整体设计、开发和商业化
第6章 基于ERP面向并行工程的集成化家纺产品开发过程的构造
    6.1 家纺企业实施ERP的特点和问题
    6.2 产品开发过程的供销和财务系统支持和配合
    6.3 产品开发过程计算机信息化的集成
    6.4 家纺产品开发整个过程集成管理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学员简历和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6)面向并行工程的CAPP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CAPP技术及其发展
        1.2.1 CAPP系统的组成
        1.2.2 CAPP技术的发展概况
        1.2.3 CAPP技术存在的问题
        1.2.4 CAPP系统的发展趋势
    1.3 并行工程及其关键支持技术
        1.3.1 并行工程的发展历程
        1.3.2 并行工程的关键支持技术
    1.4 PDM技术简介
        1.4.1 PDM的发展历程
        1.4.2 PDM的功能
    1.5 面向并行工程的 CAPP
        1.5.1 面向并行工程的 CAPP技术
        1.5.2 并行CAPP的集成化
        1.5.3 支持并行CAPP的关键技术
    1.6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6.1 课题内容
        1.6.2 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面向并行工程的 CAPP过程及其建模研究
    2.1 引言
    2.2 传统串行产品开发过程的缺陷
    2.3 并行产品开发过程
        2.3.1 并行产品开发过程的定义与特点
        2.3.2 并行产品开发过程的多视图模型
        2.3.3 串、并行产品开发过程的比较
    2.4 并行 CAPP的建模研究
        2.4.1 并行工程对CAPP的要求
        2.4.2 传统设计过程分解
        2.4.3 并行 CAPP集成模型
        2.4.4 并行 CAPP中的可制造性评价模块
        2.4.5 并行 CAPP信息流模型
        2.4.6 并行 CAPP体系结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并行 CAPP的工艺决策研究
    3.1 引言
    3.2 零件信息模型
        3.2.1 零件信息模型结构
        3.2.2 基于特征的零件信息描述
    3.3 工艺信息模型
    3.4 规则模型
    3.5 工艺路线的决策过程
        3.5.1 特征加工方法链
        3.5.2 工序排序
        3.5.3 零件多工艺路线排序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APP/PPS集成研究
    4.1 引言
    4.2 传统 CAPP与 PPS存在的问题
    4.3 CAPP与 PPS的集成研究
        4.3.1 PPS的总体结构
        4.3.2 CAPP与 PPS的过程集成模型
        4.3.3 并行 CAPP与 PPS的工作流程
    4.4 面向 CECAPP的资源配置研究
        4.4.1 静态资源环境下的加工方法选择
        4.4.2 模糊综合评判下的机床选择
        4.4.3 动态资源环境下的机床选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并行 CAPP中的 PDM系统研究
    5.1 引言
    5.2 PDM对并行 CAPP的支持
    5.3 基于PDM的 CAD/CAPP集成框架
    5.4 面向并行工程的 PDM中的信息模型管理
        5.4.1 基于 PDM的信息模型管理
        5.4.2 信息模型管理系统
    5.5 面向并行 CAPP的 PDM过程管理
        5.5.1 并行 CAPP工作流的表达
        5.5.2 设计过程单元状态转换
        5.5.3 PDM的过程管理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并行CAPP系统实现
    6.1 前言
    6.2 系统设计
        6.2.1 CECAPP系统的开发工具与环境
        6.2.2 系统功能分析
        6.2.3 系统模块设计
        6.2.4 CECAPP系统 ER模型
        6.2.5 系统主要表之间关系
    6.3 系统主要界面介绍
        6.3.1 系统主界面
        6.3.2 产品结构树管理
        6.3.3 资源管理界面
        6.3.4 工艺设计界面
        6.3.5 工艺卡片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7)产品创新的管理集成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1-3 论文架构
第二章 产品创新的管理集成理论综述
    §2-1 产品创新中管理集成的一般内涵
    §2-2 产品创新中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2-1 集成与集成管理的三种辩证关系
        2-2-2 管理集成与集成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2-2-3 管理集成与相关系统集成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第三章 产品创新战略的集成化运作
    §3-1 产品创新战略集成化观念的导入
        3-1-1 产品创新战略的内容
        3-1-2 产品创新集成化的导入
    §3-2 制定有效的产品创新战略
        3-2-1 现存企业产品创新战略的形成方式
        3-2-2 面向提高核心能力的产品创新战略
    §3-3 产品创新战略的集成化运作思路
第四章 产品创新的管理集成模式分析
    §4-1 产品创新管理集成模式的演变及发展过程
        4-1-1 产品创新管理集成模式的概念
        4-1-2 产品创新管理集成模式的发展历程
    §4-2 产品创新管理集成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产品创新模式对产品创新管理集成模式的影响
        4-2-2 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对产品创新管理集成模式的影响
        4-2-3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产品创新管理集成模式的影响
        4-2-4 先进的产品制造技术对产品创新管理集成模式的影响
    §4-3 产品创新管理集成模式的设计
        4-3-1 垂直管理集成模式与水平管理集成模式之间的比较
        4-3-2 产品创新管理集成的系统集成模式
    §4-4 产品创新管理集成度的内涵
    §4-5 产品创新管理集成度的评价
        4-5-1 模糊积分评价的基本原理
        4-5-2 产品创新管理集成度评价的基本要求及应用
第五章 基于动态协作团队的产品创新管理集成模式运行机制分析
    §5-1 产品创新管理集成模式运行机制的内涵
    §5-2 产品创新管理集成模式运行机制的构成要件
    §5-3 动态协作团队模型的构建条件
        5-3-1 功能部门的集成化结构方式
        5-3-2 动态协作团队的人力资源特征
    §5-4 动态协作团队模型的实现
        5-4-1 构成动态协作团队各功能元的基本素质
        5-4-2 动态协作团队的协作过程
    §5-5 动态协作团队集成化运作方式
    §5-6 动态协作团队的学习机制
        5-6-1 个人的认知学习机制
        5-6-2 动态协作团队学习机制的含义
        5-6-3 动态协作团队的学习循环模型
第六章 案例分析
    §6-1 某某产品开发中心背景简介
    §6-2 产品开发中心组织结构及其功能划分
    §6-3 存在问题
    §6-4 产品开发中心动态协作团队的构建
        6-4-1 产品开发中心动态协作团队的构建原则
        6-4-2 产品开发中心动态协作团队的运作模式
        6-4-3 产品开发中心动态协作团队构建的思想保障体系
        6-4-4 协同环境建设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面向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的集成管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先进制造技术
        1.1.2 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1.1.3 协同产品开发技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管理
        1.2.2 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管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1.2.3 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1.3 课题来源与选题意义
        1.3.1 课题来源
        1.3.2 选题意义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1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4.2 论文结构
2 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的体系结构
    2.1 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的特点
    2.2 面向协同产品开发的过程管理需求分析
    2.3 面向协同产品开发的过程管理体系结构
        2.3.1 分布式协同产品开发的计算机支持环境
        2.3.2 协同产品开发过程集成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2.3.3 协同产品开发过程集成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2.4 协同产品开发过程集成管理的关键技术
        2.4.1 分布式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的集成建模
        2.4.2 分布式协同产品开发的组织建模
        2.4.3 分布式协同产品开发的质量管理过程
        2.4.4 分布式协同产品开发的成本管理技术
    2.5 小结
3 协同产品开发的过程建模技术
    3.1 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管理
        3.1.1 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管理技术
        3.1.2 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的层次管理概念
    3.2 协同产品开发过程建模理论
        3.2.1 协同产品开发过程建模技术
        3.2.2 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的层次分解
        3.2.3 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的层次集成建模技术
        3.2.4 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的层次集成建模步骤
    3.3 基于网络计划技术的宏观过程建模
        3.3.1 宏观过程中的任务元模型
        3.3.2 宏观过程的活动网络建模
        3.3.3 宏观过程模型的时间参数计算方法
    3.4 基于Petri网的微观过程工作流建模
        3.4.1 基于扩展高级随机Petri网的工作流建模
        3.4.2 基于HOCGSPN模型的过程进度分析
        3.4.3 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仿真技术分析
    3.5 协同产品开发层次过程模型的集成技术
        3.5.1 PM与Workflow集成需求分析
        3.5.2 分布式PM与Workflow的集成框架
        3.5.3 PM与Workflow的集成技术
        3.5.4 任务的动态调度
        3.5.5 面向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的实例分析
    3.6 小结
4 协同产品开发的组织建模及其实现技术
    4.1 集成产品开发团队的组织结构
    4.2 协同产品开发组织的分层描述
        4.2.1 IPT组织的基本概念
        4.2.2 IPT组织的分层描述
    4.3 协同产品开发的组织建模及其管理
        4.3.1 协同产品开发IPT组织设计
        4.3.2 协同产品开发P-IPTs的项目组织设计
        4.3.3 协同产品开发组织的优化
        4.3.4 协同产品开发组织的管理
    4.4 基于动态联盟的协同产品开发组织形式
    4.5 小结
5 协同产品开发的质量控制技术
    5.1 协同产品开发的质量管理技术
        5.1.1 协同产品开发质量管理技术
        5.1.2 质量功能配置技术
        5.1.3 QFD在协同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5.2 基于扩展QFD的产品开发质量规划
        5.2.1 过程管理与QFD技术
        5.2.2 基于扩展QFD的产品开发质量管理过程
        5.2.3 基于扩展QFD的质量管理过程优化技术
        5.2.4 应用实例分析
    5.3 协同产品开发的质量控制及其实现技术
        5.3.1 协同产品开发质量管理的活动分解
        5.3.2 协同产品开发的质量控制及其实现技术
        5.3.3 支持协同产品开发的CAQ技术
    5.4 小结
6 协同产品开发的成本管理技术
    6.1 协同产品开发的成本管理技术分析
        6.1.1 成本管理技术分析
        6.1.2 作业成本管理技术
        6.1.3 基于ABC的协同产品开发成本管理技术
    6.2 基于ABC的协同产品开发成本建模
        6.2.1 基本概念
        6.2.2 基于活动的ABC成本计算模型
        6.2.3 基于ABC的成本归集分析
    6.3 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的成本分析和过程优化技术
        6.3.1 协同产品开发的成本统计管理
        6.3.2 协同产品开发成本的优化控制
        6.3.3 协同产品开发成本的控制技术
    6.4 面向协同产品开发的成本管理实现技术
        6.4.1 基于ABC的成本管理系统功能分析
        6.4.2 成本信息与过程模型的集成技术
    6.5 小结
7 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的实现技术
    7.1 基于B/S和C/S混合结构的系统体系框架
    7.2 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系统的关键实现技术
        7.2.1 分布式协同产品开发环境的设计
        7.2.2 基于Web的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管理技术
        7.2.3 产品开发过程的层次协同建模技术
    7.3 系统原形的开发与应用
    7.4 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9)面向并行工程的产品开发过程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清单
    图清单
    表清单
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并行工程研究现状
    1.3 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研究现状
        1.3.1 产品开发过程建模研究
        1.3.2 产品开发过程分析与规划
        1.3.3 产品开发过程优化与改进
        1.3.4 支持产品并行开发过程的产品模型研究
        1.3.5 产品开发过程支持环境PLM 系统的应用研究
        1.3.6 当前产品并行开发过程管理的不足
    1.4 课题来源及论文研究内容
        1.4.1 课题来源
        1.4.2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4.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产品并行开发过程管理的建模研究
    2.1 产品并行开发过程的特点
    2.2 产品开发过程建模的内容、目标与要求
        2.2.1 产品开发过程建模的内容与目标
        2.2.2 产品开发过程建模的要求
    2.3 产品开发过程模型分析
        2.3.1 过程建模方法比较
        2.3.2 基于多视图的产品开发过程模型
        2.3.3 MVB-PDPM 各视图功能描述
        2.3.4 MVB-PDPM 中多视图一致性分析
    2.4 MVB-PDPM 实现的关键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品模型与开发过程的集成研究
    3.1 产品开发业务过程
    3.2 产品模型
        3.2.1 面向并行工程的产品模型组成
        3.2.2 产品模型的事物特性表
        3.2.3 产品模型的类属构型
    3.3 产品模型与开发过程的集成机制
        3.3.1 产品模型与开发过程集成的组成要素
        3.3.2 产品模型与开发过程的集成的对象模型
        3.3.3 产品与开发过程的集成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产品并行开发过程的迭代分析
    4.1 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迭代问题
    4.2 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串行迭代
    4.3 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并行迭代
        4.3.1 并行迭代的几个重要概念
        4.3.2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几个概念
        4.3.3 一致性判别定理
        4.3.4 基于模糊一致矩阵的DSM 数字化算法
        4.3.5 应用实例
    4.4 并行迭代中的工作量与时间计算
        4.4.1 并行迭代中的工作量
        4.4.2 并行迭代中的工作时间计算
        4.4.3 并行迭代中的并行度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品并行开发过程的仿真分析和优化
    5.1 产品并行开发过程仿真
    5.2 过程仿真的执行策略和模型
        5.2.1 过程仿真的执行策略
        5.2.2 过程仿真的多项目集合模型
        5.2.3 过程仿真的时间模型
        5.2.4 过程仿真的资源模型
        5.2.5 过程仿真的队列模型
        5.2.6 过程仿真的任务延期处理模型
    5.3 并行开发过程的仿真步骤和算法
        5.3.1 并行开发过程的仿真步骤
        5.3.2 并行开发过程的仿真算法
    5.4 应用示例和结果分析
        5.4.1 应用示例
        5.4.2 结果分析
    5.5 基于资源约束的多项目调度优化
        5.5.1 问题描述和调度模型
        5.5.2 启发式调度规则
        5.5.3 基于遗传算法的任务调度优化算法设计
        5.5.4 应用示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面向过程管理的系统实现与应用
    6.1 并行过程中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系统的应用
        6.1.1 应用背景
        6.1.2 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系统设计思想
        6.1.3 系统体系结构
        6.1.4 系统实现
    6.2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 中设计更改过程的应用
        6.2.1 应用背景
        6.2.2 系统框架
        6.2.3 系统实现
        6.2.4 PLM 的实施方法
    6.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主要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10)并行工程理论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1.1.2 先进制造技术的几种模式
    1.2 并行工程在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1.3 并行工程的研究热点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
第二章 并行工程分析
    2.1 传统的设计方法
    2.2 并行工程
        2.2.1 并行工程基本概念
        2.2.2 并行工程的起源
        2.2.3 并行工程的涵义及影响并行工程的主要因素
        2.2.4 并行工程的实质及其过程
    2.3 并行工程原理
    2.4 并行工程中的技术关键
    2.5 并行工程的体系结构
    2.6 并行工程的特点
    2.7 小结
第三章 支持并行工程的使能工具
    3.1 质量功能配置
    3.2 面向工程的设计
        3.2.1 面向制造的设计
        3.2.2 面向装配的设计
        3.2.3 面向成本的设计
        3.2.4 面向并行工程的设计质量评估
    3.3 小结
第四章 并行工程的实施
    4.1 产品数据管理技术
        4.1.1 PDM 系统的体系结构
        4.1.2 PDM 与并行工程的关系
        4.1.3 本课题选择的软件
    4.2 并行工程的实施过程
        4.2.1 系统结构
        4.2.2 实施并行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4.3 开发过程重组
    4.4 并行工程的组织形式
        4.4.1 基于框架系统的并行产品开发
        4.4.2 多功能团队
        4.4.3 团队组织
        4.4.4 团队协同工作模式
    4.5 并行工程工作环境
    4.6 冲突的协调解决
        4.6.1 冲突的产生
        4.6.2 冲突解决过程
    4.7 并行工程的方案优化
    4.8 并行工程在制造领域和非制造领域应用分析
        4.8.1 并行工程在汽车设计方面的应用
        4.8.2 并行工程在非制造领域的体现
        4.8.3 分析
    4.9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并行工程的科学仪器共用网络数学模型的构建
    5.1 目的
    5.2 目前研究现状
    5.3 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分布分析
    5.4 并行工程的应用
        5.4.1 组建多功能团队
        5.4.2 总体结构的建立
        5.4.3 确定建设模型
        5.4.4 方案评价
    5.5 小结
第六章 科学仪器共用网络系统平台的设计
    6.1 数据库平台选择
        6.1.1 TRS 全文管理系统概述
        6.1.2 TRS 全文管理系统基本原理
        6.1.3 系统需求
    6.2 科学仪器共用网络系统平台的设计
        6.2.1 确定系统工作流程
        6.2.2 确定数学模型和指标体系
    6.3 建立数据库
        6.3.1 设置用户组
        6.3.2 数据库结构设计与创建
        6.3.3 添加数据记录
        6.3.4 远程传输功能及采用的技术
        6.3.5 实现多库跨接
        6.3.6 数据库的访问权限
    6.4 控制台管理
    6.5 基于 Web 的接口模块设计
        6.5.1 概览模块设计
        6.5.2 细览模块设计
        6.5.3 检索模块设计
    6.6 其它功能的建立
    6.7 Web 发布平台
    6.8 应用举例
    6.9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工作

四、面向并行工程的集成化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系统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研究[D]. 李龙.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2]复杂产品开发过程建模与管理研究[D]. 余本功. 合肥工业大学, 2011(09)
  • [3]面向并行工程的产品开发过程的研究[D]. 张洁. 兰州理工大学, 2009(11)
  • [4]基于过程集成的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研究[D]. 徐广姝. 天津大学, 2006(05)
  • [5]面向并行工程的家纺产品开发的研究[D]. 罗炳金. 同济大学, 2006(07)
  • [6]面向并行工程的CAPP系统研究[D]. 张云玲. 昆明理工大学, 2005(08)
  • [7]产品创新的管理集成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 李波. 河北工业大学, 2005(06)
  • [8]面向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的集成管理技术研究[D]. 孔建寿. 南京理工大学, 2004(02)
  • [9]面向并行工程的产品开发过程关键技术研究[D]. 钱晓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05)
  • [10]并行工程理论研究与应用[D]. 马世骁. 东北大学, 2004(04)

标签:;  ;  ;  ;  ;  

面向并行工程的集成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系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