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语修辞格Contrast和Antithesis用法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夏克拉·迪力木腊提[1](2020)在《汉英比喻修辞格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比喻修辞格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频率较高的修辞格,它是每一种语言所共同具有的修辞格。因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自然环境、认知心理等因素影响,使汉语比喻修辞格和英语比喻修辞格在使用功能上等方面产生差异,而差异会给汉语和英语学习者带来很多困难。本文语料选自《人生比喻语辞典》、《比喻》、《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等,通过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角度去对比分析汉英比喻修辞格的异同,通过文献研究法、材料例释法、对比分析法进行研究,找出汉英比喻修辞格的共同点,以及分清汉英比喻修辞格的差异,使进一步加深对汉语比喻修辞格的了解,并且提高对英语比喻修辞格的认知水平,更好地理解在汉语与英语中比喻修辞格中的喻义,提升语言学习者对汉语英语中比喻修辞的理解能力以及认知能力。本文将从六个部分进行撰写:论文的第一部分笔者系统的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语料来源、研究方法等,再基础上梳理并归纳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论文的第二部分简单的阐述了汉语比喻修辞和英语比喻修辞格的定义,再进一步分别从明喻与英语Simile、汉语暗喻与英语Metaphor、汉语博喻与英语Sustained Metaphor三个基本类型进行对比研究。论文的第三部分从词的方面、词组方面、单句方面、复句方面进行了汉英比喻修辞格喻体的对比。论文的第四部分从汉英比喻修辞格喻义对比进行研究,通过以动物为喻体、以颜色为喻体、以植物为喻体进行对比研究,并作出说明。论文的第五部分分析了造成汉英比喻修辞格定义、基本类型、喻体、喻义的差异的原因。论文的第六部分是结语部分,归纳总结本文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本文的不足之处。
王籽运[2](2020)在《基于用法的英语动词性假拟并列构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英语动词性假拟并列结构指由and连接两个动词来表达“二词一意”的效果,与普通并列结构不同,动词性假拟并列并不是简单列举两个独立的动作,相反,两个动词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事件。动词性假拟并列在日常用语中普遍存在,但由于表面上与普通并列结构相似,其独特的形式和意义特征并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根据已有对假拟并列结构的研究发现,国外主要从生成语法视角研究动词性假拟并列结构形式上的句法规则,国内大部分研究仍停留在传统语法角度分析其语义特征,未能将形式与意义结合起来对该构式进行综合探索。基于用法的构式语法强调:构式是形式与意义的配对,形式与意义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除此之外,一个构式还有图示性、能产性和组合性等特征。受基于用法的构式语法启发,本研究提出假拟并列结构满足作为一个构式形式与意义配对的条件,可将其表征为V1 and V2构式,该构式的特征体现在槽位动词的使用情况。在该构式内部,两个槽位内动词的使用受槽位之间关系的制约。故探索该构式内槽位动词的使用特点和槽位之间的关系是理解该构式的关键。为了验证以上假设,本研究选取COCA(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为语料搜集来源。为了探究内部槽位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Stefanowitsch和Gries(2003)合力开发的构式搭配分析法(Collostructional Analysis)下互为变化的共现词素搭配分析法(Covarying Collexeme Analysis),在R软件中计算两个槽位的构式搭配强度。目的在于验证两个槽位之间的语义联系,剖析影响其使用的认知机制,从而对影响目标构式特征的因素形成更深入的理解。具体来说,本研究将解决以下问题:1)动词性假拟并列结构作为一个构式有何特征?2)哪些动词可以分别进入动词性假拟并列构式的V1和V2两个槽位?3)动词性假拟并列构式的槽位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这些关系受什么认知机制的制约?三个问题之间互相联系,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首先在COCA中检索并提取V1 and V2构式,同时建立一套筛选标准。根据筛选标准并结合语境,对提取出的组合进行过滤,建成动词性假拟并列构式语料库。在此基础上,结合出现频次较高的动词对该构式进行初步的分类归纳。然后则根据互为变化的共现词素分析法的算法规则对V1和V2组合列表编辑,在R软件中进行指令操作并导入需要计算的文本,得出构式搭配强度表,最后针对定量计算的结果展开定性分析。本研究最终发现:1)动词性假拟并列结构满足作为构式的条件,是形式与意义的配对,本研究全面地分析出目标构式形式上的句法特征、语音特征和意义上的语义特征、语用特征等,并发现形式与意义之间互相影响。2)通过对1117条符合标准的组合计算发现,相比V2,槽位V1中的动词种类较少,使用相对受限,而槽位V2中的动词比较自由。V1中try出现频次最高,其他动词主要涉及身体移动、身体姿势、身体发生状态变化或微小移动等。通过R软件进行构式搭配分析发现,目标构式中搭配最强的组合是:learn and adapt,stay and play,bend and pick,go and blow,go and investigate,try and calm等。根据Levin(1993)对英语中动词的划分标准,本文对结果中搭配最强的60个动词组合进行分类,进而将动词性假拟并列构式分为以下几类:V(移动类动词)and V2;V(体动词)and V2;V(交流类动词/社交互动类动词)and V2;V(学习类动词)and V2;V(try)and V2;V(存在类动词)and V2。槽位V2较灵活,但大部分为位置未发生变化的动词,如get,stare,cry,play等。3)通过对动词的分类研究发现,两个槽位的词素之间存在语义连贯和语义整合的关系,这些关系决定了动词的使用习惯,加之认知隐喻机制的作用,共同影响了目标构式的图示性、能产性和组合性特征。首先,两个槽位之间语义连贯相关性主要受框架语义知识认知因素的制约,动词本身所属的框架影响了槽位间动词的搭配习惯,而整个跨事件的框架又决定了V1与V2不可颠倒的次序。其次,V1与V2在形成假拟并列构式的过程中发生了不同形式的语义整合,本研究发现了六种整合关系,这种语义整合主要形成于侧面与基体的认知基础之上。此外,本文还发现,使得V1 and V2假拟并列构式保持较高的能产性和图示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认知隐喻机制的作用。认知隐喻使得V1内的某些动词逐渐失去词汇意义,呈现语法化特征,吸引更多的动词V2与之搭配,从而促成了形式与意义的不匹配现象,影响了组合性。本研究以真实的语料为数据来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目标构式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在动词性假拟并列构式中,基于框架知识的语义连贯关系、基于侧面—基体的语义整合以及认知隐喻机制等因素,共同影响了其构式特征。本论文为基于用法的构式语法研究提供了实证性范例,为假拟并列构式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并进一步验证了互为变化的共现词素搭配分析这一新的计算方法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此外,通过探究内部特征与认知机制,将加深人们对该构式的理解,为假拟并列构式的教学与翻译提供了启示。
王菲菲,朱立刚[3](2020)在《英语专业翻译课中常见修辞格的中英文对比分析》文中指出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种,在单词的变化形式以及应用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在修辞手法这一方面,英语中所应用的修辞手法在汉语中大多都能找到相同或者相似的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应用也是大同小异。而该文就是通过对英语专业翻译课程中常见的中英文修辞格的对比,来分析中英文修辞格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其中重点讨论中英文中常见的修辞格的区别,通过研究分析,利用汉语的优势促进英语修辞格的研究是必要且可行的。
龚袁媛[4](2020)在《实用类文本中修辞格的汉译探究 ——以《与人合作》为例》文中认为本实践报告是基于对实用类文本《与人合作》的翻译实践而写成的,主要探讨了实用类文本中修辞格的汉译问题。《与人合作》这本书是一部职场行为指南。此书的写作目的是作者想通过描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读者如何面对生活中,尤其是工作中的那些“不起眼的小事”,使你看上去举止得当,表现得体,并利用恐惧感来成就自己。在翻译过程中,既需要真实地反映出作者所处的环境,也需要用简单易懂,诙谐幽默的词句来表达,让读者有更多阅读兴趣。修辞手法的广泛使用是英汉两种语言的普遍现象。通过使用多种修辞手法可以形象生动地表达思想,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译者采用胡曙中先生在《现代英语修辞学》中的分类方法,将英语修辞手法分为词义修辞格、句法修辞格和音韵修辞格三类。译者对文本中出现的不同种类的修辞格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式:在词义修辞格的翻译过程中,如果喻体与寓意在两种语言中是完全对应关系,不存在跨文化障碍,就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如果喻体与寓意不完全对等,但在译入语中有相似或没有修辞格,可以采用替换法;若没有相似的修辞格,译文中只能不用。对于文本中的句法修辞格,如平行、重复和递进等,本论文作者主要采用增译、减译和转译等方式灵活地进行调整,以避免译文对多余重复的部分赘述,使语言简洁凝练。而音韵修辞格在译入语中没有完全对应的修辞手法,因此译者选择四字格和对偶的翻译方法极大程度来实现语意对等,从而最大程度地展现审美层次的对等。
周文岭[5](2019)在《中国EFL学习者议论文写作中隐喻产出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认知语言学家指出,隐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就是隐喻性的。隐喻不仅是思维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也是语言与文化的必要元素。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隐喻能力也是语言能力与文化素养的有机成分,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都不应无视隐喻的存在以及隐喻能力的培养。隐喻研究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然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基本以理论研究为主,面向隐喻能力的实证研究尚未提上日程。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兴起和深入,隐喻能力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曾于本世纪第一个十年间形成研究热潮。即便如此,相较于传统的语言能力或交际能力,隐喻能力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尤其是2015年之后,针对隐喻能力的研究有所回落,颇具影响力的文献数量有限。概括说来,隐喻能力涵盖对于隐喻的识别、理解、解释、评价以及产出等多个层面。国内迄今有关隐喻能力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隐喻的理解和解释方面,而最能直观反映学习者隐喻能力的核心指标当属隐喻的产出能力。现有的文献研究表明,以英语为外语或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其隐喻产出能力比之于隐喻理解或解释的能力更为堪忧。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有言: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因此了解我国EFL学习者英语隐喻产出能力的状况,将是本研究的出发点,而探究阻碍隐喻产出能力发展的障碍因素将是本研究的核心目标。本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下:一、我国EFL学习者的英语隐喻产出能力状况如何?二、我国EFL学习者的母语隐喻产出能力处于何种状态?学习者的母语与英语隐喻能力之间存在何种关联或差异?三、影响我国EFL学习者英语隐喻产出能力发展的主要障碍是什么?造成这些障碍的主要原因何在?针对问题一,本研究选取《英语专业学习者语料库》中某年度专业八级考试的210篇作文为语料,借鉴MIP隐喻识别程序,对样本中的隐喻进行逐篇、逐句筛查和标注,并借助软件计算语料样本的总体隐喻频次及人均隐喻频次。针对问题二,选取9名英语专业大四学生为受试,开展一项中英文同题写作的微实验,分别计量每位受试者两篇习作中隐喻单位的产出频次,尝试发现其英语和母语隐喻产出能力之间的联系和差异。针对问题三,基于写作微实验数据,并通过后续开展的访谈,深入剖析影响我国EFL学习者隐喻产出能力发展的主要障碍及形成原因。通过对语料样本的数据比对和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研究发现:1.就直接隐喻和显性隐喻的用量而言,语料样本中无论高分组还是低分组,均显示出极低的频次和频率,两组样本均不具有显着性差异;2.就含蓄型隐喻的用量而言,高分组与低分组之间,除了副词性隐喻之外,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及习语型隐喻等四种情形的显着性差异均为极显着,表明含蓄型隐喻的产出频次同学生的作文成绩之间具有显着相关性;3.样本中所有隐喻类型的人均频次均处于极低水平,与国外多个权威文献所得的语篇平均隐喻频次相去甚远。通过中英文写作微实验及访谈,发现阻碍隐喻产出的因素主要如下:1.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制约了学习者对英语隐喻的理解和接受,阻碍了他们在英文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流畅性;2.与目的语文化的交互不足导致学习者较难完全习得或掌握其隐喻性语言;3.目的语语言能力的限制迫使学习者为追求语法的正确性及词汇的得体性而选择风险回避策略;4.学习者产出的英语隐喻用法因受其母语迁移及干扰因素的影响,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中介语特征;5.学习者的隐喻知识和输入量匮乏,同教师的课堂隐喻输出、教师对隐喻的重视程度、教师自身的隐喻素养,以及教材和各类测试材料中的隐喻含量等因素密切相关;6.英语测试大纲对隐喻等修辞能力的要求不高或不明确,导致教学双方对隐喻的教与学均重视不足甚至忽视。本研究重在发现我国EFL学习者的英语隐喻产出能力状况,以及导致隐喻能力发展受限的主要障碍因素。基于研究发现,提倡从提升教师隐喻素养、培养学习者隐喻学用意识入手,在外语教学中实施隐喻融入策略。作者希望籍此引发我国英语教学界同仁对英语隐喻教学的重新思考和深入探索。
谢世坚,路艳玲[6](2016)在《莎剧中的Paradox与Oxymoron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Paradox和oxymoron是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修辞格,在莎士比亚戏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两种辞格均由两个对立成分组合而成,表面自相矛盾,实则蕴含哲理;区别在于paradox是句子层面的修辞,oxymoron是短语层面的修辞。以《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为基本语料来源,全面、系统地比较二者异同,可以发现这两种修辞在构成方式上差异较大,从语法结构层面划分,paradox可分为单词相对、短语相对和句子相对三种形式,oxymoron可分为名词+名词、名词+of+名词、动词+动词、形容词+形容词、形容词+名词、动词+副词六种类型;然而,两种修辞在语义关系和修辞功能上基本类似,即因果、方式、主从和交融关系,均具有强化语言、刻画人物和深化主题的修辞功能。
黄跃娜[7](2016)在《英语修辞格反义关系的动态识解探析》文中研究表明英语修辞格中反义关系的存在使得修辞的表达更加生动具体,传统的关于英语修辞格反义关系的研究都只局限于对于句子本身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其在一定的语境限定下建构意义的过程,本文将从认识语言学动态识解的角度出发,对英语修辞格及其中的反义关系进行探析。
吕鑫[8](2015)在《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英修辞格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修辞格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但由于文化差异,学习者常出现对修辞格理解和使用不当的情况,给学习和教学带来困难。本文从汉英修辞格对比研究这一角度出发,系统阐述了修辞格的定义、特点、分类,从语言与文化等方面对典型的汉英修辞格作了对比分析,并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中修辞格教学的重要性,进而从修辞格教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实际教学有所助益。
苏慧[9](2013)在《奥巴马2012年国情咨文演讲同一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肯尼斯·伯克是新修辞学的开创者,被认为可能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最伟大的修辞学家,受到了广泛关注。他的理论是古典修辞学的继承和发展,但他重新定义且大大地拓宽了修辞分析的范围,并因此而广受赞誉。“同一性”学说是伯克新修辞理论的核心部分。本文以肯尼斯·伯克的“同一性”修辞理论为基础,选取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2012年1月24日在国会发表的年度国情咨文演讲为语料,旨在分析“同一性”策略在语篇中的运用,加深对英语政治公共演讲语篇的理解,揭露演讲者是如何有效运用“同一性”策略谋篇布局,与听众达成同一,说服听众接受并赞同自己的政治主张。本文由6章组成。第一章介绍国情咨文的背景、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本项研究的语料和研究方法。第二章阐述了英语政治公共演讲语篇的特征,并回顾了以往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第三章简要介绍西方修辞学的发展及肯尼斯·伯克的新修辞理论,从中抽出核心部分“同一性”学说。第四章旨在构建英语公共演讲语篇的同一性修辞理论分析模式。英语政治公共演讲语篇的“同一性”修辞是修辞表达和修辞接受的互动,主要通过内容同一策略和形式同一策略与听众达成同一,从而为第五章打下理论基础。第五章分别从修辞内容、修辞形式具体分析奥巴马2012年国情咨文演讲中的同一性修辞策略。在修辞内容上奥巴马主要采用了三种认同策略:价值认同、对立认同、误同;修辞形式上主要从规约形式、前进形式、重复形式,辞格形式角度进行分析。第六章是对本研究作总结,同时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及今后研究的方向。通过研究发现,奥巴马是一位杰出的演说家,他在语篇中善于运用同一性修辞策略来跨越分歧,诱发合作,极具感染力和说服力。同一性策略在政治演讲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的研究对理解和分析政治演讲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的作用。
陆乔叶[10](2012)在《英语修辞格中隐喻的应用与翻译》文中研究指明在语言中,修辞手法都是最常见的使表达更生动活泼的手段之一。而比喻是最常用的修辞手段之一。其中隐喻是语言使用比喻中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本文介绍了英语修辞格中隐喻的概念和本质,并具体分析了隐喻的应用以及在翻译过程中的一些常用技巧与方法。
二、英语修辞格Contrast和Antithesis用法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修辞格Contrast和Antithesis用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汉英比喻修辞格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意义 |
0.3 文献综述 |
0.4 研究方法 |
0.5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汉英比喻修辞格类型对比 |
1.1 汉英比喻修辞格定义阐述 |
1.2 汉语明喻与英语Simlie |
1.3 汉语暗喻与英语Metaphor对比 |
1.4 汉语博喻与英语 Sustained Metaphor 对比 |
第二章 汉英比喻修辞格喻体对比 |
2.1 词充当喻体方面 |
2.2 词组充当喻体方面 |
2.3 单句充当喻体方面 |
2.4 复合句充当喻体方面 |
第三章 汉英比喻修辞格喻义对比 |
3.1 以动物作为喻体的喻义对比 |
3.2 以植物作为喻体的喻义对比 |
3.3 以颜色作为喻体的喻义对比 |
第四章 汉英比喻修辞格差异的成因 |
4.1 自然环境差异 |
4.2 文化溯源差异 |
4.3 认知心理差异 |
4.4 语言体系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2)基于用法的英语动词性假拟并列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
1.3 Layout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Definition and Terms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PCO Structures |
2.2.1 Traditional grammar |
2.2.2 Rhetoric device |
2.2.3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 |
2.2.4 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
2.2.5 Cognitive linguistics research |
2.3 Current Trend in the Research of PCO Structures |
2.4 Summary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Construction Grammar |
3.1.1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grammar |
3.1.2 To define the verbal PCO as a construction |
3.1.3 Features of construction |
3.1.4 Interaction between verbs and construction and between verb slots |
3.2 Usage-based Theory |
3.2.1 A usage-based model |
3.2.2 Usage-based construction grammar |
3.2.3 An encyclopedic view of meaning |
3.2.4 Conceptual metaphor |
3.3 Summary |
Chapter Four RESEARCH METHODOLOGY |
4.1 Research Questions |
4.2 Data Collection |
4.2.1 Working corpora |
4.2.2 Collection procedures and selection criteria |
4.3 Data Analysis |
4.3.1 Collostructional analysis |
4.3.2 Covarying collexeme analysis |
4.3.3 The statistic tool |
4.3.4 A combination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 |
4.4 Summary |
Chapter Five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5.1 An Analysis of Form and Meaning Properties of Verbal PCO Construction |
5.1.1 Syntactic and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of verbal PCO |
5.1.2 Phonological properties of verbal PCO |
5.1.3 Semantic properties of verbal PCO |
5.1.4 Pragmatic and discourse-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verbal PCO |
5.2 Collexemes in Verbal PCO Construction |
5.2.1 Raw frequencies of verbs in the two slots |
5.2.2 The collostruction strength of the two verb slots |
5.2.3 Classification of the verbs in the two slots |
5.3 The Relations and Mechanisms in Verbal PCO Construction |
5.3.1 The semantic coherence based on frame knowledge |
5.3.2 The semantic integration based on profile-base organization |
5.3.3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verbal PCO |
5.4 Summary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
6.2 Implications of the Research |
6.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CES |
Appendix I Papers Published during the MA Program |
Appendix II Top250 Combinations that are Qualified in COCA |
Appendix III Top200 Combinations Yielded by R Software |
(3)英语专业翻译课中常见修辞格的中英文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的必要性 |
2 英语和汉语修辞格对比研究的内容 |
2.1“Metonymy”与“借代” |
2.2“Onomatopoeia”与“拟声” |
2.3“Hyperbole”与“夸张” |
2.4“Personification”与“拟人” |
2.5“Pun”与“双关” |
2.6“Parallelism”与“排比” |
2.7“Antithesis”与“对偶” |
3 总结 |
(4)实用类文本中修辞格的汉译探究 ——以《与人合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1.1 任务简介 |
1.2 任务特点 |
第二章 翻译流程 |
2.1 译前准备 |
2.1.1 制定翻译计划 |
2.1.2 研读原文 |
2.1.3 查找相关文献 |
2.1.4 准备翻译工具 |
2.2 翻译过程 |
2.2.1 查阅参考文献 |
2.2.2 使用工具书 |
2.3 译后事项 |
2.3.1 自我校对 |
2.3.2 协助校对 |
2.3.3 老师校对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3.1 词义修辞格 |
3.1.1 直译 |
3.1.2 直译与意译结合 |
3.1.3 加注 |
3.1.4 替换 |
3.2 句法修辞格 |
3.2.1 增译 |
3.2.2 减译 |
3.2.3 转译 |
3.3 音韵修辞格 |
3.3.1 四字格 |
3.3.2 对偶 |
第四章 翻译总结 |
4.1 总结 |
4.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中国EFL学习者议论文写作中隐喻产出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英语隐喻及其功能概述 |
1.2 需要厘清的几个概念 |
1.2.1 中英文“比喻”概念及范畴比照 |
1.2.2 隐喻与比喻之惑 |
1.2.3 隐喻与转喻之惑 |
1.2.4 隐喻与明喻之惑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问题及方法 |
1.5 本文结构 |
第二章 基本概念 |
2.1 隐喻的概念 |
2.1.1 英语“metaphor”一词的词源追溯 |
2.1.2 英语主流词典的隐喻释义 |
2.1.3 传统的隐喻观 |
2.1.4 现代隐喻理论对隐喻本质的界定 |
2.2 隐喻的认知功能 |
2.2.1 文体假说 |
2.2.2 隐喻从修辞到认知 |
2.2.3 认知假说 |
2.2.4 隐喻的认知功能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概念隐喻理论 |
3.1.1 概念隐喻理论的提出 |
3.1.2 概念隐喻的基本要素及工作原理 |
3.1.3 隐喻投射的基本特征 |
3.1.4 概念隐喻的特征 |
3.1.5 概念隐喻理论综合评价 |
3.1.6 语言隐喻与概念隐喻之间的关系 |
3.1.7 概念隐喻理论对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 |
3.2 Bachman的交际语言能力模型 |
3.2.1 交际语言能力模型概述 |
3.2.2 交际语言能力理论评价 |
3.2.3 Bachman的“语言能力”构成 |
3.2.4 社会语言能力的核心要素——比喻和文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第二语言隐喻能力研究综述 |
4.1 隐喻能力概念综述 |
4.1.1 隐喻能力的定义 |
4.1.2 概念流利 |
4.1.3 隐喻能力与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的三位一体 |
4.2 隐喻能力构成要素解析 |
4.2.1 隐喻能力的构成要素 |
4.2.2 隐喻产出能力 |
4.2.3 隐喻能力各构成要素之间的互促 |
4.3 第二语言隐喻能力研究文献综述 |
4.3.1 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隐喻能力发展水平 |
4.3.2 影响第二语言学习者隐喻能力发展的相关因素 |
4.3.3 第二语言隐喻能力教学理念及实验效果 |
4.3.4 国内第二语言隐喻能力研究状况及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待考察隐喻类型及其描述性特征 |
5.1 隐喻的多维度分类依据 |
5.1.1 隐喻的多维度分类依据 |
5.1.2 词句隐喻的考察动机及原因 |
5.2 词句隐喻的概念、构成及分类 |
5.2.1 词句隐喻的概念及常规范畴 |
5.2.2 词句隐喻的基本构成要素 |
5.3 词句隐喻的载体形式及其描述性特征 |
5.3.1 词句隐喻的载体形式划分 |
5.3.2 词句隐喻的典型形式 |
5.3.3 含蓄型隐喻主体表征单位的描述性特征 |
5.3.4 传统隐喻和新颖隐喻以及本文立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EFL学习者的隐喻产出能力状况 |
6.1 隐喻单位的识别和提取 |
6.1.1 隐喻识别概述 |
6.1.2 隐喻识别的标准及步骤 |
6.1.3 MIP隐喻识别程序 |
6.2 样本语料来源及隐喻考察项目说明 |
6.2.1 样本语料来源及选取原因 |
6.2.2 语料描述及抽样说明 |
6.2.3 隐喻考察项目及判别、计量方案 |
6.2.4 隐喻单位的频次计量方式及标注方案 |
6.3 数据分析 |
6.3.1 高分组数据分析 |
6.3.2 低分组数据分析 |
6.3.3 样本数据比较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隐喻产出能力的障碍因素及成因 |
7.1中英文隐喻产出差异微实验 |
7.1.1 写作微实验的方式及体裁 |
7.1.2 写作微实验的受试描述 |
7.1.3 写作微实验的实施过程 |
7.1.4 写作微实验数据分析 |
7.2 主题访谈描述 |
7.3 英文隐喻产出不足的障碍因素及成因 |
7.3.1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 |
7.3.2 与目的语文化的交互不足 |
7.3.3 目的语语言能力的限制 |
7.3.4 母语迁移与干扰 |
7.3.5 学生对隐喻的保留性态度 |
7.3.6 隐喻知识和输入量匮乏 |
7.3.7 英语测试导向不明确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8.1 研究发现 |
8.2 创新点 |
8.3 教学启示 |
8.3.1 输入隐喻理论知识,培养隐喻学用意识 |
8.3.2 实施隐喻融入策略,强化隐喻学用效果 |
8.3.3 提升教师隐喻素养,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
8.3.4 以习语为抓手,开启隐喻学习之门 |
8.4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写作微实验及访谈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中英文隐喻产出差异微实验写作指令 |
附录4 写作微实验中英文习作扫描件选录 |
(6)莎剧中的Paradox与Oxymoron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Paradox和Oxymoron概述 |
(一)追根溯源 |
(二)前人相关研究 |
1. 关于Paradox |
2. 关于Oxymoron |
3. 二者区别 |
二、Paradox与Oxymoron相异之处 |
(一)汉译名 |
1. Paradox的译名 |
2. Oxymoron的译名 |
(二)构成方式 |
1. Paradox的构成 |
1)单词相对 |
第一,名词相对。 |
第二,动词相对。 |
第三,形容词相对。 |
第四,副词相对。 |
第五,混合词性相对。 |
2)短语相对 |
3)句子相对 |
2. Oxymoron的构成 |
1)名词+名词 |
2)名词+of+名词 |
3)动词+动词 |
4)形容词+形容词 |
5)形容词+名词 |
6)动词+副词 |
三、Paradox与Oxymoron相同之处 |
(一)语义关系 |
1. 因果关系 |
2. 方式关系 |
3. 主从关系 |
4. 交融关系 |
(二)修辞功能 |
1. 强化表达 |
2. 人物刻画 |
3. 深化主题 |
四、结语 |
(7)英语修辞格反义关系的动态识解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关于反义关系及动态识解的概述 |
3 反义关系在修辞格中的应用 |
3. 1 隽语( paradox) |
3. 2 对照( antithesis) |
3. 3 矛盾修饰( oxymoron) |
3. 4 反语( irony) |
3. 5 含蓄陈述( understatement) |
4 结语 |
(8)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英修辞格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修辞格及其特点与分类 |
第一节 修辞格的界定 |
一、汉语修辞格的界定 |
二、英语修辞格的界定 |
三、本课题对修辞格的界定 |
第二节 修辞格的特点 |
一、修辞格的多样性 |
二、修辞格的民族性 |
三、修辞格对语境的依赖性 |
四、修辞格的发展性 |
第三节 修辞格的分类 |
一、汉语修辞格的分类 |
二、英语修辞格的分类 |
三、本课题中修辞格的分类 |
第二章 汉英修辞格对比 |
第一节 汉英词义修辞格对比 |
一、明喻与Simile |
二、夸张与Hyperbole |
三、婉曲与Euphemism |
第二节 汉英结构修辞格对比 |
一、排比与Parallelism |
二、对比与Antithesis |
三、反复与Repetition |
第三节 汉英音韵修辞格对比 |
一、摹声与Onomatopoeia |
二、双声和迭韵与Alliteration和Assonance |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修辞格教学 |
第一节 修辞格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修辞格教学的地位 |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修辞格教学的作用 |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修辞格教学现状及不足 |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修辞格教学的现状 |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修辞格教学的不足 |
第四章 汉英修辞格的比较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
第一节 对教材编写的启示 |
一、教材应增加汉语修辞格知识 |
二、教材应注意对比汉外修辞格 |
三、教材中要增加修辞格的练习题 |
四、教材中修辞格的编排要合理 |
第二节 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
一、加强对比以助修辞格教学 |
二、与文化教学结合以助修辞格教学 |
三、设置语境以助修辞格教学 |
四、分层次以助修辞格教学 |
第三节 对对外汉语教师的启示 |
一、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
二、提高修辞格教学意识 |
三、提高汉外修辞格对比意识 |
四、培养学生的修辞能力 |
第四节 对学习者的启示 |
一、提高汉语修辞格知识的学习动机 |
二、自觉对比文化的异同 |
三、加强交际练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奥巴马2012年国情咨文演讲同一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Obama's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
1.1.1. Introduction of Stare of the Union Address |
1.1.2. President Obama and His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in 2012 |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3.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of English Political Public Speaking |
2.1. Perception of English Political Public Speaking |
2.1.1. Definition of English Political Public Speaking |
2.1.2. Features of English Political Public Speaking |
2.2. A Brief Review of Previous Approaches to English Political Public Speaking |
2.2.1. Stylistic Approach |
2.2.2. Pragmatic approach |
2.2.3. Systemic-Functional Approach |
2.2.4. Approach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
2.2.5. Approach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
2.2.6. The Rhetorical Approach |
2.3. Summary |
Chapter 3 English Political Public Speaking:A Rhetoric of Identification |
3.1. Development of Western Rhetoric |
3.2. Kenneth Burke's New Rhetoric |
3.3. Identification and Its Related Terms |
3.3.1. Identification |
3.3.2. Identification and Persuasion |
3.3.3. Identification and Consubstantiality |
3.3.4. Identification and Division |
3.4. Motive for Identification in English Political Public Speaking |
3.5. Summary |
Chapter 4 A Rhetorical Model of English Polotical Public Speaking Identification |
4.1. Two-way Identification:Formulation and Reception |
4.2. Two-sided Identification:Substantive Identification and Formal Identification |
4.2.1. Substantive Identification |
4.2.2. Formal Identification |
4.3. Summary |
Chapter 5 Obama's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A Case Study of Identification |
5.1. Identification Analysis |
5.2. Substantive Identification |
5.2.1. Identification by Common Sense of Values |
5.2.2. Identification by Antithesis |
5.2.3. Identification by Inaccuracy |
5.2.4. Summary |
5.3. Formal Identification |
5.3.1. Identification by Conventional Form |
5.3.2. Identification by Progressive Form |
5.3.3. Identification by Repetitive Form |
5.3.4. Identification by Figurative Form |
5.3.5. Summary |
5.4. Summary |
Chapter 6 Conclusion |
6.1. Findings |
6.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 |
Bibliography |
Papers Published During the Study for M.A.Degree |
(10)英语修辞格中隐喻的应用与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一、隐喻 (metaphor) 的概念 |
二、隐喻的本质与应用 |
(一) 隐喻的本质 |
(二) 隐喻的应用 |
1. 隐喻在句中的应用。 |
2. 隐喻在成语中的应用。 |
三、隐喻的翻译 |
(一) 直译翻译法 (Literal Translation) |
(二) 意译翻译法 (Free Translation) |
(三) 意译直译相结合法 (Free and Literal Translation) |
四、结语 |
四、英语修辞格Contrast和Antithesis用法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英比喻修辞格对比研究[D]. 夏克拉·迪力木腊提. 伊犁师范大学, 2020(12)
- [2]基于用法的英语动词性假拟并列构式研究[D]. 王籽运. 江南大学, 2020(01)
- [3]英语专业翻译课中常见修辞格的中英文对比分析[J]. 王菲菲,朱立刚. 海外英语, 2020(05)
- [4]实用类文本中修辞格的汉译探究 ——以《与人合作》为例[D]. 龚袁媛.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5]中国EFL学习者议论文写作中隐喻产出现状研究[D]. 周文岭.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6]莎剧中的Paradox与Oxymoron比较研究[J]. 谢世坚,路艳玲.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 [7]英语修辞格反义关系的动态识解探析[J]. 黄跃娜.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16(01)
- [8]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英修辞格比较研究[D]. 吕鑫. 黑龙江大学, 2015(06)
- [9]奥巴马2012年国情咨文演讲同一性分析[D]. 苏慧. 广西大学, 2013(03)
- [10]英语修辞格中隐喻的应用与翻译[J]. 陆乔叶.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