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煤工作面降尘新技术推广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德文,隋金君,刘国庆,赵政[1](2019)在《中国煤矿粉尘危害防治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文中研究指明分析了我国煤炭行业尘肺病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从煤矿防降尘用水水质保障成套技术及装备、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锚喷工作面综合防尘成套技术及装备、个体防护技术、煤矿粉尘检测技术及装备等7个方面,综合介绍了目前我国煤矿粉尘防治技术的现状及应用效果,提出了解决综采和综掘工作面粉尘问题的有效措施。分析表明,采用综合防尘技术措施后,可以将我国部分综采、综掘工作面的呼吸性粉尘时间加权平均质量浓度降低到2016年版《煤矿安全规程》的限值以下。阐述了目前我国煤矿粉尘危害防治技术及装备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我国煤矿粉尘危害防治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张宇[2](2017)在《重庆市煤矿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文中提出重庆地区煤炭资源赋存条件较差,致灾因素复杂,全市多数煤矿开采的是薄煤层、极薄煤层和急倾斜煤层,水、火、瓦斯、顶板等灾害严重。煤矿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安全生产技术落后,煤矿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技能工人短缺,安全保障基础脆弱。全市煤矿事故总量大,煤矿事故百万吨死亡率位居全国前列(2015年为1.258,全国为0.16),是全国平均数的7.86倍。本文试图通过对“十二五”期间重庆市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对重庆市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进行拓展性研究。在具体研究工作中,利用安全系统工程学、事故致因理论相关内容体系,采用历史研究、案例分析、实地调查的方法对重庆市煤矿安全生产的问题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分析探讨,努力从根本上探究重庆市煤矿安全生产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根据重庆煤炭行业特点,找出重庆市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防范措施,为切实降低重庆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保证煤矿企业安全、高效、经济的生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努力。研究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虽然重庆市煤矿事故总量、死亡人数持续下降,但市属国有煤矿安全形势不稳定,顶板、瓦斯和其他事故多发,乡镇煤矿事故总量大、百万吨死亡率高。对于重庆市煤矿事故的多发,有煤炭赋存条件和开采条件差、整体生产技术状况落后等因素,又有安全欠账多、安全投入不足、从业人员素质低、企业安全管理薄弱等因素,应该说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将安全生产视为一个系统工程,针对每一个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具体措施包括:提升煤炭行业准入门槛、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政府监管、提升煤矿防范灾害事故能力、多方共同营造煤矿安全生产的良好外部环境等。
李荣强[3](2014)在《无尘化矿井建设在峰峰集团的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峰峰集团针对煤矿井下粉尘治理的实际。确立了以"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加大投入、创新手段、分源治理"为核心内容的无尘化矿井建设新思路,大力开展综合防尘技术创新工作,开发并推广应用了可调采煤机移动式气水喷雾装置、综掘机强力外喷自动加液降尘装置、喷浆机气动除尘装置等防降尘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井下粉尘浓度得到有效控制,有效的改善了井下作业环境。
薛纬[4](2013)在《滚筒采煤机外喷雾降尘技术》文中研究说明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煤尘,当井下空气中飞扬的煤尘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发生猛烈爆炸,给工人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煤矿生产中80%的粉尘产自采掘工作面,由于传统的采煤机防尘压力不足,导致降尘效果差,因此,改进采煤机外喷雾技术,通过FLUENT软件来确定最适的喷雾压力、角度等参数,使其达到最佳的降尘效果。
徐若友[5](2013)在《新安煤业公司防火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矿火灾属矿井五大灾害之一,原因是煤矿火灾事故具有发展快、影响大、范围广、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巨大、控制困难、易引起瓦斯、煤尘等更大的灾害事故。新安煤业公司煤层具有自燃发火危险,煤层自燃发火期较短,最短煤层自燃发火期为45天。本文以新安煤业公司为例讲述了煤矿矿井防火管理控制与系统分析,从企业概况及防火现状、矿井火灾成因、内外因火灾的管理系统分析、应急预案演练和劳动组织管理几个方面作了具体介绍,指出了新安煤业公司立足系统安全、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从管理上下功夫,做到以人为本,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合理布置巷道,调整通风系统,优化防火措施、利用先进技术防止井下发火,同事在管理上加强应急预案的编写与实施,加强劳动组织和管理,建立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做到防患于未然。多措并举,综合治理,及时消除煤层自燃发火隐患,设计最佳防火方案,从根本上降低矿井火灾的发生机率。论文对新安煤业公司防火系统的研究,有效防止了矿井火灾事故的发生,避免因火灾事故对矿井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最终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论文规范了煤矿防火技术管理体系,形成了严密的管理组织构架,对煤矿火灾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王均才,李旗纲,陈雷[6](2012)在《高庄煤业有限公司清洁生产的实践》文中研究表明高庄煤业有限公司大力实施清洁生产,推行绿色开采,建设生态矿山,合理利用、循环利用资源,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共赢。
庞成[7](2011)在《煤矿防尘安全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指出煤尘的危害受到人、机、安全管理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从这4个方面出发构建了较为全面的煤矿防尘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煤矿防尘工作进行安全评价,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针对煤矿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防尘安全措施,以促进煤矿防尘工作的有效开展。
王荣江[8](2011)在《翟镇煤矿主要生产系统本质安全化改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及开采规模不断加大,在作业过程中顶板、瓦斯、煤层自燃、粉尘、地下水等自然灾害的威胁相当严重,煤矿安全问题仍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和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煤炭企业,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切实保障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前提和保障,其中,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建设是煤矿企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矿井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国家先后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以支持煤矿的生产系统、设备的装配改造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同时煤矿自身也越来越注重人才的引进及管理的现代化。本文基于上述现状,以事故致因理论、机械设备可靠性原理以及工业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为理论基础,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对翟镇煤矿的生产系统进行了本质安全化的分析和研究,并通过对翟镇煤矿主要生产系统中某些设备的本质安全性分析,提出了提高矿井生产系统本质安全化水平的方法和措施,并根据这些方法和措施对翟镇煤矿生产系统中的特殊设备进行了相应的改善,提高了矿井主要生产系统的装备水平,优化矿井生产系统,充分发挥了设备性能,达到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目的;对促进矿井生产系统的经济高效运转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安爱英[9](2010)在《采煤机喷雾系统喷嘴喷雾仿真分析研究》文中认为喷雾降尘的机理是利用高速运动的水雾粒对漂浮在空气中的粉尘颗粒碰撞、截获、捕集,最后凝结沉降。在煤矿井下,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是≤5μm的呼吸性粉尘,因此需要对这类粉尘进行有效的沉降。从影响降尘的主要因素分析发现:水雾粒速度和水滴粒径一定时,降尘效率随粉尘粒径增加而增加,达到某一值后趋于常数,大水滴对大粉尘降尘效率高;对于1-3μm的粉尘直径最佳雾粒直径范围为60μm-160μm;要使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达到50%以上,水雾粒喷射速度必须大于35m/sec。在喷雾降尘系统中,喷嘴的设计是关键。因为喷嘴的雾化性能直接影响到降尘的效果。还有就是增大喷雾流量和喷雾压力,但也都有一定的局限,且从节能角度考虑,不易太大。所以从喷嘴的设计考虑喷雾效果的改善是必行之路。结合到煤矿井下恶劣的工作环境、可靠性设计以及加工制作简单等因素,设计出一种既不用旋流芯,又能产生比较好的雾化效果的喷嘴。不用旋流芯,仍要使流体在喷嘴内部能产生比较大的旋转运动,这样才会使流体喷出喷嘴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产生比较好的雾化效果。所以需要流体在进入喷嘴内部时,有一定的角度,进入喷嘴内部后,会产生横向速度,这样就会产生一定的旋转运动。从这一思路出发,设计出一种喷嘴。采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对流体在喷嘴内部的流动情况进行动力学仿真。通过仿真分析得到:喷嘴内腔一定时,喷雾扩散角随着口径增大而增大,原因是液体在大口径喷嘴内部的旋流强度大。比较了1.0mm、1.2mm、1.5mm、1.75mm口径的喷嘴,旋流速度依次增大;喷嘴口径一定时,喷雾扩散角随着内腔孔径的增大而增大;喷嘴口径和内腔孔径一定时,旋流角在30度的时候旋流效果比较好;随着中心调节针阀离喷嘴出口越来越远,中心调节针阀对旋流流体的扰动及粘滞作用越来越小,内部速度在不断增加,当距离增加到一定值后,针阀作用可忽略不计。可见流体在针阀与喷嘴出口间隙大的时候其内部旋流强度大。为了得到较好的降尘效果,喷嘴的设计要考虑自身的一些匹配关系。喷嘴内腔孔径应和喷嘴出口口径有一定的匹配关系。对于口径为d0=1-1.5mm的喷嘴,喷嘴内腔直径取D=6mm为宜;d0=1.75-2.5mm,取D=6.5mm为宜。喷嘴喷口的长度L取口径的0.5-1倍之间的值可以获得比较大的扩散角。另外在系统允许的范围内增大水压力可以增加出口喷雾扩散角。
陕西省煤炭学会[10](2009)在《煤炭篇——(1990~2005)》文中提出
二、采煤工作面降尘新技术推广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煤工作面降尘新技术推广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煤矿粉尘危害防治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煤炭行业尘肺病现状 |
2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技术现状 |
2.1 煤矿防、降尘用水水质保障成套技术及装备 |
1)防降尘用水水质软化及净化技术。 |
2)水质表面张力降低技术。 |
2.2 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 |
2.2.1 综采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 |
2.2.2 炮采工作面高压喷雾降尘技术 |
2.3 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技术 |
2.4 锚喷工作面综合防尘成套技术及装备 |
2.5 其他尘源点综合防尘成套技术及装备 |
2.6 个体防护技术 |
2.7 煤矿粉尘检测技术及装备 |
3 存在问题 |
4 中国煤矿粉尘危害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 |
(2)重庆市煤矿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2 重庆市煤矿基本情况 |
2.1 瓦斯灾害情况 |
2.2 粉尘灾害情况 |
2.3 水害灾害情况 |
2.4 火灾灾害情况 |
2.5 资源开采条件 |
2.6 生产工艺与装备情况 |
2.7 本章小结 |
3 重庆市“十二五”期间煤矿事故情况分析 |
3.1 建国以来重庆市煤矿安全生产情况 |
3.2 “十二五”期间煤矿事故统计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重庆市煤矿事故原因分析 |
4.1 事故原因的分析原理 |
4.1.1 事故原因的分类 |
4.1.2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4.1.3 事故原因分析的步骤 |
4.2 重庆市煤矿事故的直接原因分析 |
4.2.1 重庆市煤矿开采的自然条件分析 |
4.2.2 重庆市煤矿生产技术条件分析 |
4.2.3 重庆市煤矿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 |
4.3 重庆市煤矿事故的间接原因分析 |
4.3.1 重庆市煤矿企业的安全投入分析 |
4.3.2 重庆市煤矿企业的人员素质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重庆市煤矿事故防范措施研究 |
5.1 提升煤炭行业准入门槛 |
5.2 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政府监管 |
5.3 提升煤矿防范灾害事故能力 |
5.4 确保充足的安全投入全效使用 |
5.5 多方共同营造煤矿安全生产的良好外部环境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无尘化矿井建设在峰峰集团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健全机构, 落实责任 |
2 完善制度, 规范管理 |
3 加大资金投入, 提高装备水平 |
4 创新手段, 分源治理, 提高科学治尘水平 |
4.1 回采工作面实施短壁双排眼高压注水技术 |
4.2 可调采煤机移动式气水喷雾装置 |
4.3 综掘机强力外喷自动加液降尘装置 |
4.4 喷浆机气动除尘装置 |
4.5 机械式爆破自动喷雾装置 |
4.6 强磁水质净化装置 |
4.7 转载点实行封闭管理和机械式自动喷雾装置 |
4.8 机械式全自动大巷洒水冲尘车 |
4.9 主要大巷推广使用隔爆棚自动冲水技术 |
4.1 0 采掘工作面安设安设自动净化水幕和挡尘帘 |
5 提高认识, 搞好个体防护 |
6 严格考核, 责任到人 |
(4)滚筒采煤机外喷雾降尘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采煤机割煤产尘过程 |
2 外喷雾降尘装置的改进及参数确定 |
2.1 外喷雾降尘装置的改进 |
2.2 降尘方式 |
2.3 参数确定 |
1) 喷射水压的影响。 |
2) 喷嘴的喷射半角的影响。 |
3) 负压特性研究。 |
2.4 使用效果 |
3 结 语 |
(5)新安煤业公司防火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企业概况及现状分析 |
2.1 企业概况 |
2.2 现状分析 |
第三章 矿井火灾成因分析 |
3.1 外因火灾的成因 |
3.2 内因火灾的成因 |
第四章 外因火灾管理控制系统分析 |
4.1 矿井反风系统管理控制 |
4.2 井下外因火灾防治及装备 |
第五章 内因火灾管理控制系统分析 |
5.1 容易发生内因火灾的地点分析 |
5.2 监测监控系统 |
5.3 预防煤层自燃措施 |
5.4 其他内因火灾控制系统分析 |
5.5 综放工作面无煤柱开采防火系统分析 |
第六章 应急预防管理 |
6.1 危险源监控管理 |
6.2 隐患区段防火管理 |
6.3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
第七章 防火组织与管理 |
7.1 组织体系 |
7.2 管理制度 |
7.3 日常正规化管理 |
7.4 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高庄煤业有限公司清洁生产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高庄煤业有限公司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做法 |
1.1 采取“四大手段”, 全面推进井下无尘化管理 |
(1) 净即净化风流, 减少扬尘几率。 |
(2) 注即煤层注水, 提高煤体含水量。 |
(3) 喷即喷雾降尘, 降低煤尘浓度。 |
(4) 通即保障合理通风, 增强除尘效果。 |
1.2 实施“三大工程”, 大力推进矿井绿色开采 |
(1) 实施无煤柱开采工程。 |
(2) 实施井下选矸工程。 |
(3) 实施矸石充填工程。 |
1.3 强化“四项治理”, 全力提升治污减排成效 |
(1) 强化废水深度治理。 |
(2) 强化空气污染治理。 |
(3) 强化噪声综合治理。 |
(4) 强化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 |
1.4 狠抓“三项措施”, 持续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
(1) 加强资源回收管理。 |
(2) 实施节能技术改造。 |
(3) 加强物资回收利用。 |
1.5 因地制宜, 着力打造生态矿山 |
2 高庄煤业有限公司实施清洁生产的几点体会 |
2.1 强化管理是实施清洁生产的基础 |
2.2 优化工艺、技术和设备是实施清洁生产的保障 |
2.3 开展审核是实施清洁生产的支撑 |
(7)煤矿防尘安全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煤矿防尘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 |
2 煤矿防尘安全评价方法 |
2.1 层次分析法 |
2.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3 煤矿防尘安全评价体系的应用 |
3.1 某矿基本概况 |
3.2 各因素的隶属度 |
3.3 防尘安全的模糊综合评价 |
3.3.1 第1层模糊评判 |
1) 职工素质因素子体系 |
2) 综合防尘设施设备因素子体系 |
3) 安全管理因素子体系 |
4) 环境因素子体系 |
3.3.2 模糊综合评判 |
4 防尘安全措施 |
4.1 防尘安全技术措施 |
1) 配备综合防尘设施设备。 |
2) 加强主要产尘点的粉尘防治。 |
3) 采用防隔爆技术措施。 |
4.2 防尘安全管理措施 |
1) 建立防尘管理机构。 |
2) 制订防尘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 |
3) 加强防尘安全检查。 |
4) 加大防尘安全投入。 |
5) 加强对防尘新技术的推广使用。 |
5 结语 |
(8)翟镇煤矿主要生产系统本质安全化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标及意义 |
2 本质安全化理论基础 |
2.1 本质安全化的内涵与特征 |
2.2 事故及其特征 |
2.3 工业工程理论与方法 |
3 翟镇煤矿生产系统安全现状分析 |
3.1 现有采掘设备概况 |
3.2 现有提升运输系统概况 |
3.3 煤尘防治现状 |
3.4 提高生产系统本质安全性方法 |
4 翟镇煤矿采掘系统本质安全化改善 |
4.1 采掘系统本质安全改善 |
4.2 采掘设备技术方面的改善 |
4.3 改善效果分析 |
5 翟镇煤矿运输提升系统本质安全化改善 |
5.1 乘人系统本质安全改善 |
5.2 单轨吊本质安全改善 |
6 翟镇煤矿防尘系统本质安全化改善 |
6.1 防尘系统本质安全化改善 |
6.2 防尘设备技术方面的改善 |
6.3 改善效果分析 |
7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采煤机喷雾系统喷嘴喷雾仿真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煤矿井下粉尘的产生及危害 |
1.3 国内外煤矿粉尘控制技术 |
1.4 喷雾技术 |
1.5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5.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5.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喷雾降尘及喷嘴雾化机理 |
2.1 喷嘴雾化机理 |
2.1.1 惯性碰撞、截获、扩散捕尘 |
2.1.2 喷雾降尘效率 |
2.1.3 粉尘粒径与水雾粒的关系 |
2.1.4 雾粒运动速度的影响 |
2.1.5 供水量、压力、喷嘴口径及喷嘴数量的匹配 |
2.2 喷嘴雾化性能 |
2.3 几个重要参数 |
2.3.1 雾滴粒径与喷嘴口径和喷雾压力的关系 |
2.3.2 水雾粒径与能被水雾粒捕捉的最小粉尘粒径的关系 |
2.3.3 雾粒的运动速度 |
2.4 雾化方式 |
2.5 小结 |
第三章 喷嘴设计及仿真分析 |
3.1 采煤机常用喷嘴 |
3.2 喷嘴改进设计 |
3.3 喷嘴CFD 仿真 |
3.3.1 CFD 软件 |
3.3.2 模型方程选择 |
3.3.3 标准k-ε模型的定义 |
3.3.4 喷嘴三维计算模型的建立和网格划分 |
3.3.5 仿真计算 |
3.4 仿真结果分析 |
3.4.1 不同喷嘴口径仿真比较 |
3.4.2 不同旋流角的喷嘴仿真比较 |
3.4.3 针阀在不同位置的喷嘴仿真比较 |
3.4.4 不同内腔的喷嘴仿真比较 |
3.5 小结 |
第四章 改善喷嘴雾化的途径 |
4.1 关键尺寸的匹配 |
4.1.1 内腔孔径与喷口口径的匹配 |
4.1.2 喷口长度与喷口口径的匹配 |
4.2 喷雾水压力因素 |
4.3 其他影响因素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主要贡献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项研究工作的主要贡献 |
5.3 展望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四、采煤工作面降尘新技术推广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煤矿粉尘危害防治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J]. 李德文,隋金君,刘国庆,赵政.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9(06)
- [2]重庆市煤矿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D]. 张宇. 重庆大学, 2017(06)
- [3]无尘化矿井建设在峰峰集团的实践[J]. 李荣强. 科技创新导报, 2014(03)
- [4]滚筒采煤机外喷雾降尘技术[J]. 薛纬. 煤炭科学技术, 2013(S1)
- [5]新安煤业公司防火系统研究[D]. 徐若友. 天津大学, 2013(01)
- [6]高庄煤业有限公司清洁生产的实践[J]. 王均才,李旗纲,陈雷. 中国煤炭, 2012(05)
- [7]煤矿防尘安全评价体系研究[J]. 庞成.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1(03)
- [8]翟镇煤矿主要生产系统本质安全化改善研究[D]. 王荣江. 山东科技大学, 2011(06)
- [9]采煤机喷雾系统喷嘴喷雾仿真分析研究[D]. 安爱英. 太原理工大学, 2010(10)
- [10]煤炭篇——(1990~2005)[J]. 陕西省煤炭学会. 陕西煤炭,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