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导热内定律的理论研究

木材导热内定律的理论研究

一、木材热导率内在规律的理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曹书博,李嘉豪,周世玉,刘晓平,周玉成[1](2021)在《基于模糊最小绝对非线性回归的木材热物性参数预测模型》文中指出【目的】利用试验测量获得的木材体积比热、径向及弦向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建立基于模糊最小绝对非线性回归的木材体积比热模型和各向异性导热模型,分析木材热物性参数规律,为木材导热规律研究、木材热物性评价标准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方法】试验样品由130种常见木材切割得到,其中用于测量木材体积比热的试验样品为直径18 mm、厚度2 mm的圆片形状样品,每种材种随机选择20种;用于测量木材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的试验样品为2块50 mm×50 mm×20 mm的长方体样品,每种材种随机选择20种。首先,利用Hot Disk热常数分析仪测试样品热物性参数,获得木材体积比热、径向及弦向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经滤波降噪和归一化处理后,将试验数据分成训练集和验证集;然后,提出适用于小样本数据集回归分析的模糊最小绝对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木材体积比热模型和各向异性导热模型。该方法将最小绝对回归准则与模糊逻辑理论相结合,首先构建高斯隶属度函数,对数据进行模糊化;然后构建单值模糊器,生成模糊规则库,采用乘积推理机对输入空间元素进行模糊推理,得到推理结果;最后采用最小绝对回归准则优化结果,建立一类具有非线性属性的木材径向、弦向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模型,并对各向异性木材的导热和热扩散过程进行实时分析和预测。【结果】模糊最小绝对非线性回归(FLANR)对木材体积比热预测结果的拟合度为0.997 6,平均相对误差、最大相对误差和均方误差分别为0.026 0%、0.049 1%和0.035 2%;与之相比,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ANFIS)预测结果的拟合度为0.963 1,平均相对误差、最大相对误差和均方误差分别为0.189 3%、2.176 2%和0.799 3%。对于木材各向异性导热模型,单独比较模型中的一个输出变量(木材径向导热系数)可知,FLANR预测结果的拟合度为0.958 1,平均相对误差、最大相对误差和均方误差分别为0.190 2%、 0.348 1%和0.085 3%;与之相比,模糊最小二乘法(FLS)预测结果的拟合度为0.604 5,平均相对误差、最大相对误差和均方误差分别为2.169 4%、5.260 9%和2.910 6%。FLANR预测结果的拟合误差明显小于ANFIS和FLS,所建立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和泛化性。【结论】采用模糊最小绝对非线性回归对木材体积比热和各向异性导热建模是可行的,该方法计算时间短且泛化性较好,所建立木材热物性参数模型可为木材导热规律研究、木材热物性评价标准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杨洪达[2](2021)在《干式直流高压套管绝缘用h-BN/RIP的介电和导热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干式直流高压套管作为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重要设备之一,其主绝缘由环氧树脂浸渍绝缘纸复合绝缘(RIP)构成。工作时大电流通过中心导杆会产生大量热量,由于RIP绝缘的导热性差,套管内外层绝缘间会产生较大温度梯度。温度梯度会使电容芯子内电场发生畸变,而且使靠近导杆的绝缘热老化加速。同时,直流电压下套管中会产生空间电荷积聚引起电场畸变,严重威胁干式直流高压套管安全运行。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采用h-BN(六方氮化硼)对RIP绝缘进行改性,以提高RIP绝缘热导特性,并改善空间电荷特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本文利用手抄法在实验室制备了h-BN改性绝缘纸,并采用纤维素纳米纤维(CNFs)对h-BN进行表面缠绕修饰,得到CNFs@h-BN改性绝缘纸。利用环氧树脂真空浸渍,经阶梯升温固化,得到纳米h-BN/RIP和CNFs@h-BN/RIP试样。SEM和XRD测试结果表明,h-BN成功填入绝缘纸中,且CNFs在h-BN表面形成笼形结构,同时CNFs与纸浆纤维素紧密连接。在实验室搭建了相关介电性能测试所需的测试平台,并开展h-BN改性对RIP绝缘热导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h-BN可有效提升RIP绝缘的热导率,且其热导率随填料含量增加而上升。30wt%CNFs@h-BN/RIP的热导率为0.376W/(m.K),热导率上升率为85.2%,表明该材料在干式直流高压套管主绝缘方面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为进一步验证其应用于干式直流高压套管主绝缘的可行性,本文分别探究了纳米h-BN和CNFs@h-BN改性对RIP相对介电常数、介质损耗角正切、直流电导率、交流和直流击穿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RIP相比,h-BN/RIP相对介电常数下降,低频区域介质损耗角正切上升,其直流电导率上升,且其直流电导率对温度的依赖性降低;h-BN/RIP的直流击穿强度出现了小幅下降,交流击穿强度随h-BN含量增加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15wt%h-BN/RIP具有最大交流击穿场强,比RIP提升8.10%。与h-BN/RIP相比,CNFs@h-BN/RIP的相对介电常数出现了小幅上升,在低频段的介质损耗角正切有所下降。当填料含量相同时,其直流电导率变小,直流击穿强度上升,且10wt%CNFs@h-BN/RIP具有最大直流击穿场强,比RIP提升14.11%。其交流击穿场强随CNFs@h-BN含量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变化趋势,但其交流击穿场强的提升效果稍有降低。基于以上试验结果,本文采用有限元仿真手段对以h-BN/RIP和CNFs@h-BN/RIP为绝缘的典型套管结构进行电热耦合分析计算,分别计算得到套管中的电场和温度场分布。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纳米改性RIP作为干式直流高压套管主绝缘,可以有效降低其内外层绝缘间的温度梯度,同时使其内部电场分布均化。本文探究了h-BN含量和温度对RIP空间电荷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时5wt%和10wt%h-BN/RIP和CNFs@h-BN/RIP可抑制空间电荷积聚,减小了试样内电场畸变率程度。但当温度升高至50℃和75℃时,5wt%和10wt%h-BN/RIP试样内积聚了大量异极性电荷,使电场畸变加剧;与h-BN/RIP相比,5wt%和10wt%CNFs@h-BN/RIP在高温下异极性电荷积聚的现象明显减弱,且10wt%CNFs@h-BN/RIP在各个温度下对空间电荷的注入都有抑制作用,降低了试样内的电场畸变率。此外,本文采用TSC方法测试了纳米改性RIP的陷阱参数,并结合陷阱参数和界面模型分析了h-BN和CNFs@h-BN对RIP介电性能的作用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陷阱特性对RIP介电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陷阱能级越深,陷阱密度越大越有利于抑制空间电荷积聚和直流介电强度的提升。

赵向涛[3](2021)在《不同倾角导线过电流温度演变规律及燃烧特性研究》文中认为电气火灾作为人类面临的基本火灾类型之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当导线过电流条件下,导线所产生的火灾危险性往往高于其他类型的火灾,从而带来更大的危害。为了更好的了解导线过电流发热燃烧特性,设计了导线过电流倾角装置并进行多种工况实验。本文以理论、实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导线过电流燃烧特性进行研究,以期为防火导线设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度的研究。采用电气故障模拟实验台和导线倾角装置,模拟了 128A~192A电流条件下,倾角在0°~90°的导线过电流故障实验,利用高速红外监测导线实时温度,分析倾角对导线发热燃烧温升特性、阶段停滞时间和着火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导线发热燃烧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线性升温阶段、二次热解升温阶段、缓慢升温着火阶段。倾角对于阶段停滞时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缓慢升温着火阶段,当电流大于192A时,倾角对于导线各个阶段停滞时间的影响很小。当倾角在0°~75°范围时,导线着火时间随着倾角增加而减小,而在90°时,导线着火时间最长,当电流值大于192A时,着火时间逐渐趋于平稳,受到倾角的影响较小。通过COMSOL建立等比例过电流聚氯乙烯(PVC)铜导线发热模型来研究过电流导线温度场和周围流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过电流值条件下,热量在导线热传导的过程中存在温度梯度,并且随着导线长度的增加,最大温度值呈现先减小,再大体稳定,然后上升的基本趋势。空气域流速随着时间范围先增加,后减小,再缓慢增加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终止时间,随着导线长度的增加,导线周围流场速度呈现“U”型变化趋势,在导线长度0~280mm的长度范围内,空气流速呈减小的趋势,在280~540mm范围内,空气流速呈增大的趋势。最后,选取聚氯乙烯铜导线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电流值和不同倾角为影响因素,进行的过电流火焰蔓延特性实验,明确了导线过电流燃烧过程,火焰蔓延速率,火焰形态,导线着火熔断位置的规律。实验表明:同一电流条件下,随着倾角的增加,火焰基部宽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火焰向上蔓延速率和火焰向下蔓延速率出现增加的趋势;同一倾角的导线,随着电流的增加,火焰形态变得更加“低窄”,火焰高度也同时减小,火焰蔓延速率在减小;随着电流的增加,导线中部熔断着火的概率呈不断增大趋势,当倾角0°~45°时,导线中部熔断着火的概率不断增加,在45°~90°时,呈现减小趋势。以上研究结果对电气火灾安全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刘鹏飞[4](2021)在《冰模板法构筑各向异性石墨烯三维结构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墨烯自从被发现以来,因自身独特的性质在很多领域都展现出优异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对三维(3D)石墨烯基材料的进一步设计和研究使其展现出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性能。而各向异性的微观结构则成为决定其性能和应用的关键。本论文以冰模板法为基础,以氧化石墨烯(GO)为前驱体,通过改变冷冻方法和冷冻过程来对微观结构进行调控,分别制备了垂直取向的可回弹超轻石墨烯气凝胶、三维片层状高品质石墨烯气凝胶以及高品质高密度各向异性石墨烯气凝胶;并针对不同石墨烯气凝胶分别在高性能传感器、去除有机污染物以及高导热复合材料上的应用做了细致的研究。主要创新性研究结果如下:1、钙离子辅助定向冷冻制备各向异性石墨烯气凝胶及其高灵敏度传感器和原油吸附性能的研究:针对直接对GO水溶液进行定向冷冻无法赋予石墨烯气凝胶取向结构的问题,设计并开发了一种钙离子辅助定向冷冻并与热还原相结合的新方法。通过对含有微量钙离子的GO悬浮液进行定向冷冻、冷冻干燥以及热还原,制备了高度各向异性的石墨烯气凝胶(GAs)。钙离子能够通过与GO表面上的羟基和羧基络合来交联相邻的GO片层,从而减少GO与冰晶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GO片层在定向冷冻过程中的垂直排列取向。高温热还原以及取向排列的多孔结构赋予GAs优异的压缩回弹性能。基于此制备的压阻式传感器展示出超高的灵敏度以及超过6000次的循环性能。此外,GAs对废水中的许多有机污染物也展现出良好的吸附能力。更重要的是,GAs的垂直取向结构增强了其对太阳光的吸收以及光热能量转换性能,使得GAs能够有效地将光能转换为热能从而降低原油的粘度进而提高吸附性能。2、3D片层状结构石墨烯气凝胶及其高导热高断裂韧性热界面复合材料:构筑具有垂直取向结构的高品质石墨烯气凝胶对于制备具有高垂直热导率的复合材料至关重要。对此,我们通过对聚酰胺酸盐/氧化石墨烯(PAAS/GO)的混合悬浮液进行双向冷冻、冷冻干燥、300℃亚胺化处理以及2800℃高温石墨化处理构建了具有优异热传导性能的的片层状高品质气凝胶(LSGAs)。其优异的垂直热传导性能源于石墨烯垂直排列且紧密堆叠形成的高品质石墨烯孔壁以及片层状的三维连续结构。经过真空辅助浸渍将其与环氧树脂复合后,得到的复合材料在~2.30 vol%的石墨烯填充含量下,垂直方向热导率高达~20.0Wm-1 K-1,是环氧树脂热导率的100倍;同时,其热导率增强效率也高达~4310%。此外,与环氧树脂相比,这种片层状的石墨烯气凝胶也将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提高了~1.71倍。3、高品质高密度各向异性石墨烯气凝胶及其高导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各向异性的高品质石墨烯气凝胶(AHGA)孔壁的结构和性质对其自身热传导性能有很大影响,而且AHGA较低的表观密度也导致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对此,我们首先分别以PAAS/GO、PAAS/GNP以及PAAS/GO/GNP三种不同的混合悬浮液为前驱体,通过进行定向冷冻、冷冻干燥、亚胺化及石墨化处理得到具有不同孔壁和表观密度的AHGA,并探究了不同气凝胶对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影响。以PAAS/GO为前驱体制备的AHGA展现出优异的热传导性能,因为GO能够更好地诱导PI大分子取向,提高其石墨化程度,从而与被热还原的GO共同形成平整光滑且致密的高品质气凝胶孔壁。随后则以此AHGA为骨架,在其表面多次包覆聚酰胺酸并进行亚胺化和高温石墨化处理,在保持气凝胶较高品质的同时提高其表观密度。最终得到的石墨烯气凝胶的表观密度得以大幅提升,能够达到~228.1 mg cm-3。将其与环氧树脂复合得到的复合材料在~9.69 vol%的填充含量下,垂直方向的热导率能够达到~36.5 W m-1K-1。

于鸣[5](2021)在《木材炭化罐温度场均匀性及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木材炭化是当前木材干燥科学的前沿问题,其理论与技术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木材炭化主要是通过对木材进行160℃~250℃的高温加热处理,让木材与加热介质产生热传导,使木材的特定物质在短期的高温状态下产生热分解效应,炭化过程中不会对外界环境产生任何污染,实现对木材的物理性环保处理。在高温状态下的木材炭化处理能够让木材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发生较大变化,能够大幅度提高木材分子结构的稳定性、耐腐蚀性、耐水性,同时木材颜色也会发生较大改变。炭化处理后木材性质的改变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艺条件的差异。木材炭化温度是木材炭化工艺中重要的工艺参数之一;如果木材炭化过程中炭化温度存在差异,那么在一定的炭化时间内木材炭化质量就会产生一定的偏差,例如炭化木的颜色,炭化深度,力学性能都会产生差异,甚至会导致炭化木的等级的不一致。研究炭化罐炭化过程中温度场均匀性控制,能进一步增强木材炭化工艺的稳健性,提高木材炭化设备的智能化,增强木材炭化的质量,对木材炭化产业有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典型的炭化工艺,探讨炭化工艺参数温度和时间对炭化木材色、物理和力学等方面影响程度,总结出工艺参数温度和时间的最佳选取方式。并结合制定的炭化工艺和炭化设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研究:(1)借鉴和分析原有炭化罐的设计与存在的问题,针对温度场均匀性问题从风机等方面进行炭化罐的改造,加强了炭化设备微环境的控制能力;结合炭化罐结构特点,建立了炭化罐设备物理模型,并从成本和监测指标出发,通过建立模糊物元矩阵和权重矩阵,进行传感器的布点优化,为温度场均匀性控制提供有效反馈参数。(2)通过分析木材炭化罐炭化工艺过程中的传热和传质方式,依托热量传递和湍流动能等方程,分阶段探讨传热传质特点,明确边界条件,构建了木材炭化数学模型;利用Fluent软件求解木材炭化数学模型,分别对空炭化罐、炭化罐炭化升温和炭化阶段进行仿真。从试验结果分析温度模拟值与真实监测值pearson相关系数均大于0.95,模拟值和真实值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结果表明木材炭化数学模型能有效的表示炭化过程的罐内空间温度梯度情况。(3)根据建立木材炭化数学模型,分析炭化罐在相同工艺环境和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场和流体场变化情况,剖析了水平、垂直截面的温度场和流场均匀性情况;通过分析影响炭化罐温度场均匀性控制因素,选取导热油入口温度、风机转速、气压、湿度、风机水平角度、风机垂直角度6大控制参数,设计响应面试验方案,进行了 54组交叉试验,建立了6大控制参数与炭化罐温度场均匀性关系模型。从试验结果分析空间温度方差计算值与实测值pearson相关系数均大于0.95,T检验时P值大于0.05,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无显着差别,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结果证明模型能有效的反映控制参数与炭化罐温度场均匀性关系。(4)结合炭化罐控制参数与温度场均匀性关系模型,提出了符合炭化工艺要求的模糊PID炭化罐模糊控制方法,利用控制规则进行了反模糊化,建立了炭化罐炭化温度控制仿真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控制方法能对温度场均匀性有效得到控制。同时构建了基于云端模式的控制系统,控制导热油入口温度、风机的进风量、进风角度等参数,达到了最短时间内罐内温度均匀,保证了炭化阶段炭化罐温度场均匀。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提出的控制系统,炭化罐能产出90%以上的同质炭化木。本文提出了炭化设备的炭化阶段温度场均匀性控制方法,能很好的提高炭化木各项质量评价指标,为木材加工企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引,提高了优质炭化木的质量和产量。同时也为木材科学中的干燥处理方向,特别是木材炭化工艺优化提供有意义参考。

杨明龙[6](2021)在《碳基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调控及其电磁波吸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新一代军用战机面临的全方位、超宽频雷达探测威胁和日益严重的电磁辐射污染使高性能电磁波吸收材料在军用和民用领域都面临着迫切需求。理想的吸波材料要求具有“宽、轻、薄、强”的性能特点,而传统的铁氧体等吸波材料存在吸波频带窄、密度大等性能缺陷。碳基纳米材料具有轻质、高介电损耗、易与其他材料复合等性能优势,尤其是可以通过微结构的调控可以实现对电磁参数,吸波性能和材料密度等关键性能指标的优化。有望达到服役环境对吸波材料的性能要求。因此,本文从碳基纳米复合材料微结构的设计与调控出发,采用水热合成、原位生长、冷冻铸造等方法,制备了具有不同微结构的碳基复合吸波材料。研究了微结构形式对电磁波吸收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吸波机理,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探索。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为了解决传统吸波材料吸收频带窄的问题,本文采用设计特殊微结构和引入多种损耗机制的研究思路,通过两步水热合成及保护气氛热处理制备了具有蝴蝶结状微结构的Co/CoO@C纳米复合吸波材料。研究了水热反应时间和热处理温度对微结构形貌的影响规律。考察了其在2-18GHz频段内的电磁参数和电磁波反射损耗(Reflection Loss,RL)。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的调节实现了对样品电磁参数的有效调控。600°C热处理得到的Co/CoO@C-600样品具有优异的宽频吸波性能,3mm厚度下有效吸收(RL<-10 d B)频带宽度可达9.9GHz(8.1-18GHz),最低反射损耗(RLmin)达到-33.6dB;6mm厚度下,有效吸收频带宽度进一步扩展到了13.6GHz(4.4-18GHz),覆盖考察频段的85%,同时RLmin也进一步降低到了-45.0dB。优异的宽频带电磁波吸收能力有赖于蝴蝶结状微结构对电磁参数的调节作用和Co/CoO@C颗粒的磁性/介电协同损耗机制,也使这种蝴蝶结状Co/CoO@C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潜力。为了实现吸波材料轻质化的目标,本文采取将轻质生物质材料与分子级多孔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frameworks,MOFs)复合的思路,在棉花纤维表面均匀生长了含钴元素的ZIF-67(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67)MOF颗粒。通过还原性气氛中的高温碳化同时实现了复合纤维的碳化和碳纳米管的原位催化生长,得到了具有微-纳分级结构CNT/Co/C空心复合纤维。自然状态下表观密度仅0.0198g/cm3。通过测试复合纤维的电磁参数计算了2-18GHz的电磁波反射损耗。2mm厚度下,有效吸收频带宽度达到了8.02GHz(9.98-18 GHz)。薄厚度下的宽频吸波效果主要归功于分级结构改善了阻抗匹配特性以及介电/磁性异质成分造成的多种极化损耗机制。这种将天然生物质衍生的碳材料与MOFs复合的方法也为超轻质宽频吸波材料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策略。为了探索低维纳米材料宏观组装体的结构形式对吸波性能的影响,同时开展吸波材料多功能一体化研究,本文以高导电二维Ti3C2Tx MXenes纳米片为材料基元,采用定向冷冻铸造法制备了轻质Ti3C2Tx/明胶定向结构复合气凝胶(M@G)。通过引入明胶作为粘结剂解决了Ti3C2Tx纳米片层间范德华力弱造成的气凝胶力学强度差的问题。Ti3C2Tx纳米片的面内/面外本征物理特性差异及定向排布结构赋予了复合气凝胶各向异性的力学、导热和电磁吸波性能。复合气凝胶在轴向(冷冻铸造过程冰晶生长方向)表现出高压缩强度和负泊松比,而在径向(垂直于冰晶生长方向)则具有高弹性和接近零泊松比;M@G-45(Ti3C2Tx含量为45wt%)复合气凝胶轴/径向热导率差异达到14.75倍,径向最低热导率达到0.008W/m·K,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吸波性能方面,M@G-45复合气凝胶径向在4.08GHz处RLmin达到-57.3dB,但有效吸收频带宽度仅0.9GHz,而轴向RLmin峰值为-59.5dB移动到了14.04GHz,有效吸收频带宽度也显着扩展到了6.24GHz,宽频吸波性能得到明显改善。这种通过调控二维纳米材料组装形式实现吸波性能调节的方法,为轻质多功能吸波材料的制备提供了借鉴。

王娜娜[7](2020)在《移动式生物质复合换热流化床快速热裂解设备与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移动式生物质快速热裂解设备可方便运输到林场、农场、村落等生物质资源丰富地区,就地将低能量密度的生物质转化为高品质热解产物,可有效解决生物质原料收储运问题。但国内外对于移动式生物质快速热裂解设备研究较少,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系统研究。本文对移动式生物质复合换热流化床快速热裂解设备的喂料器、反应器、冷凝器等关键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和试验研究,建立了喂料率数学模型和复合换热流化床反应器传热模型,研制了一套处理能力35~50kg/h移动式生物质复合换热流化床快速热裂解设备,开展了落叶松木屑快速热裂解试验,对设备特性和热解产物理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开展了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双仓式气力输送喂料器输料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喂料率主要受喷动气速、流化气速、输料管内径、有效喷射距离和生物质颗粒粒径的影响,建立了喂料率与各因素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其误差在±10.2%以内,可用于双仓式气力输送喂料率的预测。(2)开展了复合换热流化床反应器反应区和环形区的传热试验研究及传热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综合传热系数受环形区高温烟气入口气速、物料填充种类和填充高度的影响。综合传热系数与高温烟气入口气速、填充高度成正比。(3)以石英砂、白云石为床料,在复合换热流化床反应器反应区开展了临界空隙率和临界流化速度随温度变化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临界空隙率随温度的升高呈线性增加,随床料粒径的增加而增大,临界流化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床料粒径的增大而增大,提出了把临界空隙率、模拟不可冷凝气密度和粘度随温度变化的因素融入到经典厄贡(Ergun)方程来计算高温临界流化速度的方法。(4)优化了内管为流化床反应区,内管与外管之间环形区为加热区的复合换热流化床反应器的设计,完成了包含进料仓和过渡仓的双仓式气力输送喂料器的设计,优化了集喷射喷淋双重冷凝及换热功能于一体的喷射喷淋组合式冷凝器的设计,研制了一套处理量35~50kg/h移动式生物质复合换热流化床快速热裂解设备。(5)开展了移动式生物质复合换热流化床快速热裂解设备运行特性研究,以落叶松木屑为原料,研究了反应温度对热裂解产物产率、组分和理化特性的影响,并开展了冷凝器性能、液化石油气替代率、流化载气消耗量和能量衡算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温度500℃时,热解油产率最高,为68.62 wt%,热解炭和不可冷凝气产率分别为12.13 wt%,19.25 wt%,液化石油气替代率为76.42%,热解油能量效率为66.96%,总能量效率(热解油、热解炭)为82.19%。

张盼盼[8](2019)在《激光仿生耦合改性热障涂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泛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上的热障涂层作为一种先进的高温防护涂层,可显着降低涡轮叶片的表面温度,大幅延长叶片的服役寿命,提高发动机的推力和效率。因此,热障涂层与高温结构材料、高效气膜冷却技术并列为先进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三大关键技术。飞机在频繁起飞、续航和降落的循环过程中,发动机叶片将承受高温高速燃气、高应力、交变载荷、外来物冲击和腐蚀介质等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热障涂层极易出现热疲劳剥落、高温氧化、冲蚀和热腐蚀等突出问题,最终使热障涂层过早失效。其中,热疲劳剥落是热障涂层失效的最主要形式,也是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氧化锆基热障涂层在服役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因此,改善等离子喷涂制备热障涂层的抗热疲劳性能成为提高航空发动机叶片服役寿命的首要任务。本文基于自然界生物耦合止裂和抗疲劳功能原理,面向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的氧化锆基热障涂层,进行了仿生耦合抗热疲劳设计,采用激光表面改性技术在热障涂层表面制备仿生耦合结构,并通过优化激光加工参数、改进后热处理工艺,有效拓展了仿生耦合热障涂层的制备技术;研究了单元体形态耦元和材料耦元对仿生耦合热障涂层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了激光仿生耦合热障涂层抗热疲劳、抗冲蚀、抗热腐蚀性能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采用激光合金化技术进一步强化单元体,显着改善了仿生耦合热障涂层的抗热震性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形态耦元对仿生耦合热障涂层的性能有显着影响。点状仿生耦合热障涂层的结合强度和抗热震性能最佳,网格状仿生耦合热障涂层的隔热性能和抗固体颗粒冲蚀性能最优。优化单元体间距可进一步提高抗热震性能,单元体间距为3 mm时仿生涂层的抗热震性能更优,其热循环寿命是常规涂层的2.5倍。仿生单元体内微观柱状晶结构和宏观网状裂纹,使得涂层具有较高的应变容限能力,能够释放冷热循环过程中的热应力,降低了裂纹扩展驱动力,从而增强了仿生耦合涂层的热裂纹扩展抗力,提高了涂层的抗热震性能。(2)基于不同的陶瓷层母材,制备获得的仿生耦合热障涂层的性能提高比不同。相同陶瓷层母材下,仿生耦合热障涂层的结合强度、抗热震和抗热腐蚀性能均显着优于常规涂层。通过激光仿生耦合改性,结合强度提高比为CYSZ涂层(16%)>7YSZ涂层(11%),隔热性能降低比为CYSZ涂层(15%)>7YSZ涂层(12%),抗热震性能提高比为7YSZ涂层(150%)>CYSZ涂层(26%),抗热腐蚀性能提高比为CYSZ涂层(13.8%)>7YSZ涂层(8.5%)。(3)利用激光合金化技术制备的组织和材料均不同于陶瓷层母材的仿生单元体,可进一步提升仿生耦合涂层的抗热震效果。含有不同质量分数TiAl3的仿生耦合热障涂层的抗热震性能均显着优于常规涂层,抗热震性能排序依次为10%TiAl3>15%TiAl3>5%TiAl3>20%TiAl3>25%TiAl3。其中,含有10%TiAl3的仿生耦合热障涂层的抗热震性能是常规涂层的3.1倍。在热震试验后期,仿生单元体中的TiAl3在高温下发生氧化反应,实现了裂纹的自愈合,延缓了垂直裂纹与水平裂纹的联接,推迟了涂层的剥落,从而导致抗热震性能进一步提高。(4)仿生耦合热障涂层的冲蚀失效过程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在冲蚀过程早期,具有孔隙结构的未改性区更易受到冲刷,导致涂层单个扁平粒子的断裂和破碎;在冲蚀过程后期,结构致密且高硬度的仿生单元体逐渐凸出,明显抵御了固体颗粒的冲蚀。仿生耦合热障涂层的冲蚀失效机制是脆性和部分塑性冲蚀。(5)熔盐和氧化锆稳定剂(Y2O3和CeO2)之间的热腐蚀反应,在7YSZ涂层表面形成了YVO4,在CYSZ涂层表面生成了YVO4和CeVO4热腐蚀产物并发生了CeO2的矿化。稳定剂的消耗导致t-ZrO2向有害相m-ZrO2转变。最终,由相变和热腐蚀产物产生的应力以及粘结层的氧化导致7YSZ和CYSZ涂层失效。而仿生单元体的致密结构和更低的表面粗糙度是仿生耦合热障涂层抗热腐蚀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

杨名[9](2018)在《纳米碳构型设计及其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电子信息、交通运输、电力能源等重大领域对铜基金属材料的综合性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铜合金通过合金强化方式可以提高纯铜的强度,但往往同时伴随着材料的塑韧性和导电/导热性能的下降。通过材料复合化途径,铜基复合材料充分发挥铜基体和增强体组分的协同效应,实现性能和结构优势的互补,因此是实现高综合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以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和石墨烯(Graphene,GR)为代表的纳米碳材料具有特殊的纳米结构和一系列突出的物理化学性能,被视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体。特别是纳米碳材料的结构多样性和内在结构可相互转化的特性为纳米碳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Nanocarbon-reinforced metal-matrix composites,NMCs)的构型设计提供了丰富的途径。本论文以开发高强高导铜基复合材料为研究目的,提出NMCs内在构型设计的概念,围绕NMCs领域的几个重要问题展开研究:1、纳米碳在铜基体中的均匀分散制备工艺;2、纳米碳增强体构型与复合材料界面、微结构、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3、纳米碳增强体对复合材料塑性变形及织构形成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从复合材料内在构型设计的研究思路出发,利用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NTs,MWCNTs)管壁可剪切、剥离的特性,设计和制备了回流氧化改性CNTs(Refluxed CNTs,R-CNTs)、多层碳纳米带(Carbon nanoribbons,CNRs)、石墨烯纳米带(Graphene nanoribbons,GNRs)、树叶状CNT-GNR复合物(Leaf-like CNT-GNR hybrids,LCGHs)四种不同结构的碳纳米构型。具体而言:1、针对MWCNTs只有最外层管壁参与载荷传递的问题,利用改进型Hummers方法将原始MWCNTs逐层氧化插层、剥离获得GNRs构型,以最大化地发挥MWCNTs每层管壁的强化作用。2、针对一般液相氧化处理方法对纳米碳结构和内在性能的破坏性问题,发展了一种的简单、高效、可控的硝酸蒸气气相氧化方法,通过沿轴向剪切打开MWCNTs获得高质量、多层CNRs原材料。同时通过对比传统液相回流氧化制备表面羧基化CNTs的氧化过程,确立了这种气相氧化过程的管状→带状结构转变机制和边部选择性氧化机制。3、受植物叶片结构-功能关系启发,利用Hummers方法氧化插层、控制剥离MWCNTs的最外几层,制备了一种树叶状CNT-GNR复合构型。二、在纳米碳构型设计和调控的基础上,确立溶液静电吸附共沉积+放电等离子烧结+大变形量热轧三步工艺路线用于制备均匀分散的块体NMCs,进而探究了构型变化对NMCs的界面结构、载荷/介质传递、强化机制的影响,拉伸/电学性能测试和微结构表征揭示了纳米碳构型与NMCs宏观力学/导电性能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1、GNRs结合了一维CNTs和二维GR的结构和性能特征,显示出特殊的同步增强纯铜强度、塑性和导电性的能力,为解决传统金属材料强度-塑性或强度-导电性的矛盾对立关系问题提供一条有力的途径。从界面-位错相互作用角度,结合强化机制、剪切-滞后理论和断口分析探讨了GNR/Cu高强高塑性的内在机制。2、CNRs显示出比R-CNTs更高的强度/电导率强化效率,突出了这种纳米管→带构型变化对铜基复合材料宏观性能的直接影响。结合断口分析和有限元模拟分析了构型-界面载荷传递-性能之间的关系,表明得益于平直且边缘锯齿状的几何结构、低氧化程度、高石墨结构完整性、高内在电导率等特点,气相氧化法所制备CGRs在应用于高强高导NMCs方面具有更好的潜力。3、LCGHs长直的“中脉”部分有效避免纳米碳的团聚,而“叶片”部分提供更大的表面承载面积和丰富的亲水氧化基团。树叶状LCGHs相比R-CNTs的载荷传递效率和强化效率都明显提高,证实这种纳米尺度的仿生内在构型设计可作为调控复合材料载荷传递效率和宏观力学性能的有效手段。利用有限元模拟,剪切-滞后模型和断口分析探究了相关力学和强化机制,表明复合材料的良好界面结合、增强体取向定向化、以及LCGHs的独特几何特征是载荷更有效传递的主要原因。三、以GNR/Cu体系为范例,探究了金属-纳米碳异质界面对复合材料热轧塑性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行为和织构形成的影响规律与作用机制。在低体积分数时(0.5vol.%),GNR/Cu界面的存在使得复合材料形成再结晶型织构,而在较高体积分数时(3 vol.%)形成黄铜型织构,这些都显着偏离纯Cu中形成的一般铜型织构。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透射电镜和KAM分析等实验手段以及粘塑性自洽多晶模拟,证实GNR/Cu界面会从阻碍位错正常滑移、激活非常规滑移、形成几何必须位错、促进DRX进程四个方面改变铜基体的织构形成过程。该研究表明引入异质界面可作为调控金属材料的变形组织、织构类型和力学性能的有效手段。

李晓丽[10](2018)在《红外热波定量测量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文中指出现代工业对于无损检测技术的要求不再停留在对缺陷有无的判断,而是需要更加精确的定量测量,用于进一步评估产品损伤级别和寿命等。论文以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为基础,研究了材料热参数和缺陷深度或材料厚度的红外热波定量测量方法,并以大型风电叶片质量可靠性检测与评估为例,展示了红外热波定量测量的应用,为现有工业无损检测提供了新途径。研究内容1.针对红外热波技术应用于厚重材料测量的局限,利用数学卷积的方法推导获得阶梯函数热源作用下,有限厚平板模型内热传输规律,提出了阶梯激励定量测量方法。使用ANSYS有限元模拟结果以及实验验证试块对本方法的测厚精度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模拟厚度10mm-50mm的均匀材料,测量误差小于0.5%;设计试块厚度大于10mm时,误差均小于3%,而且随着厚度增加误差减小,这主要是由于实际热源与理想热源的差别引起的。2.提出了一种新的热扩散系数测量方法,采用非线性拟合,通过循环迭代使理论值逼近实验数据,进而得到材料的扩散系数,相比传统方法检测效率提高5倍。ANSYS数值模拟数据显示,该方法对所测试的覆盖范围很大的常用材料的测试误差均小于0.15%。论文还评估了脉冲宽度对于测量结果的影响,脉冲越宽,误差越大;热量透过材料越慢,脉冲宽度对其影响越小。3.缺陷宽深比p是缺陷大小与其所在深度的比值,在热波内部信息获取方法中常用来评估检测分辨率。当p值较小时,受三维热扩散影响,使用对数二阶微分峰值法(LPSD)计算深度时会带来较大误差。论文在一维热传导模型的温度-时间函数中引入了一个修正项,建立了深度测量受p值影响的规律曲线,提出了矫正方法,提高了缺陷的定量测量精度。这种矫正方法与材料性质无关,具有普适性。4.使用两层介质模型下脉冲激励热传导方程进行求解,推导了蓄热系数的测量方法。在方程对应的对数温度-对数时间一阶微分曲线中,峰值大小与两层介质蓄热系数比值e1/e2相关。据此,选用预先标定过蓄热系数的电工胶带作为第一层介质,测试了铝、铜、碳钢、不锈钢、黑塑料和树脂玻璃六种材料的蓄热系数。测量结果显示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5.应用论文研究的红外热波定量测量方法,测试了大型风电叶片中常用材料的热参数,评估了风电叶片中主梁与腹板的粘接质量。风电叶片大量采用粘接结构,其中梁与腹板的粘接贯穿从叶根到叶尖的整个区域,而且主梁承担了叶片大部分的剪切载荷,因此,其粘接质量可靠性对保证风机正常运行至关重要。针对实际检测需求,应用ANSYS数值分析模拟了粘接情况,并设计了主梁与腹板粘接试块,应用阶梯激励厚度测量方法的理论探讨和处理数据方法,测量粘接试块的厚度,编写程序自动识别粘接边界并计算粘接宽度,进而评估粘接质量。最后,应用此方法实现了45.3米叶片整体粘接质量检测,解决了大型风电叶片无损检测的工程技术难题。

二、木材热导率内在规律的理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木材热导率内在规律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模糊最小绝对非线性回归的木材热物性参数预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选材
    1.2 试验原理
    1.3 试验过程
2 建模与训练
    2.1 模糊最小绝对非线性回归模型构建方法
    2.2 模糊最小绝对非线性回归模型建模过程
3 结果与分析
    3.1 模型评价指标
    3.2 木材体积比热模型训练与验证结果
    3.3 木材各向异性导热模型训练与验证结果
4 结论

(2)干式直流高压套管绝缘用h-BN/RIP的介电和导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高压直流套管结构及绝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压直流套管绝缘结构仿真优化的研究现状
        1.2.2 干式直流高压套管绝缘研究现状
        1.2.3 纳米改性环氧树脂和绝缘纸的介电和导热性能研究现状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环氧树脂浸渍h-BN改性绝缘纸的制备与测试平台搭建
    2.1 实验室制备h-BN改性绝缘纸的工艺
        2.1.1 未改性绝缘纸的制备工艺
        2.1.2 h-BN改性绝缘纸的制备工艺
        2.1.3 CNFs修饰的h-BN改性纸板试样的制备工艺
    2.2 环氧树脂浸渍绝缘纸板的制备
        2.2.1 浸渍用环氧树脂及固化剂的选取
        2.2.2 环氧树脂浸渍绝缘纸的制备工艺
    2.3 改性绝缘纸的结构分析
    2.4 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
        2.4.1 RIP热导率测试
        2.4.2 RIP相对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测试
        2.4.3 电导率测试系统
        2.4.4 介电强度测试系统
        2.4.5 空间电荷测试系统
        2.4.6 热刺激电流测试系统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h-BN改性对RIP导热及介电性能影响
    3.1 h-BN改性对RIP热导率的影响
    3.2 h-BN/RIP和 CNFs@h-BN/RIP的电导特性
        3.2.1 电场强度对h-BN/RIP电导率的影响
        3.2.2 电场强度对CNFs@h-BN/RIP电导率的影响
        3.2.3 温度对h-BN/RIP电导率的影响
        3.2.4 温度对CNFs@h-BN/RIP电导率的影响
    3.3 h-BN和 CNFs@h-BN改性对RIP的ε_r和tanδ的影响
        3.3.1 h-BN对 RIP的 ε_r和tanδ的影响
        3.3.2 CNFs@h-BN对 RIP的 ε_r和tanδ的影响
    3.4 h-BN改性对RIP击穿特性的影响
        3.4.1 h-BN/RIP的直流和交流击穿特性
        3.4.2 CNFs@h-BN/RIP的直流和交流击穿特性
    3.5 h-BN改性对高压直流套管绝缘结构中电场分布的影响
        3.5.1 ±800k V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电热场分析
        3.5.2 h-BN/RIP电容芯子内电场及温度场分布计算结果
        3.5.3 CNFs@h-BN/RIP电容芯子内电场及温度场分布计算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h-BN改性对RIP空间电荷特性的影响
    4.1 h-BN/RIP试样内空间电荷积聚与消散特性
        4.1.1 改性和电场强度对h-BN/RIP内空间电荷积聚的影响
        4.1.2 温度对h-BN/RIP空间电荷积聚特性的影响
        4.1.3 温度对h-BN/RIP电荷消散特性的影响
    4.2 CNFs@h-BN/RIP试样内空间电荷积聚特性的影响
        4.2.1 改性和电场强度对CNFs@h-BN/RIP空间电荷积聚的影响
        4.2.2 温度对CNFs@h-BN/RIP空间电荷积聚的影响
        4.2.3 温度对CNFs@h-BN/RIP电荷消散特性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h-BN改性对RIP介电特性的影响机理
    5.1 h-BN改性RIP界面结构模型
        5.1.1 纳米电介质界面模型
        5.1.2 h-BN在 RIP中的分布模型
    5.2 h-BN和 CNFs@h-BN改性 RIP的陷阱特性
    5.3 h-BN改性RIP绝缘介电性能变化的原因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成果
致谢

(3)不同倾角导线过电流温度演变规律及燃烧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导线火灾引燃机理
        1.2.2 导线绝缘层燃烧特征
        1.2.3 导线温度场及流场数值模拟研究
        1.2.4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实验方案设计
    2.1 实验装置和实验导线
        2.1.1 导线过电流燃烧特性实验装置
        2.1.2 倾角可变的导线过电流实验装置
        2.1.3 实验导线
        2.1.4 实验条件
    2.2 图像及温度采集系统
    2.3 实验过程
        2.3.1 实验步骤
        2.3.2 数据处理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不同倾角过电流导线温度演变规律研究
    3.1 过电流导线温度变化阶段划分
        3.1.1 导线温度变化过程特征温度点阶段划分
        3.1.2 TG-DSC曲线特征温度点划分发热阶段
    3.2 过电流倾角导线温度演变规律
        3.2.1 不同电流值绝缘导线温度演变规律
        3.2.2 不同内芯材质绝缘导线温度演变规律
        3.2.3 裸导线和绝缘导线温度演变规律
    3.3 导线阶段停滞时间与倾角关系
        3.3.1 不同电流值导线阶段停滞时间与倾角的关系
        3.3.2 不同内芯材质导线阶段停滞时间与倾角的关系
        3.3.3 裸导线和绝缘导线过电流阶段停滞时间与倾角的关系
    3.4 导线着火时间与倾角的关系
        3.4.1 不同电流值导线过载电流着火时间与倾角的关系
        3.4.2 不同内芯材质导线过载流着火时间与倾角的关系
        3.4.3 裸导线和绝缘导线的过电流着火/熔断时间与倾角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4 过电流导线周围温度场及流场数值模拟
    4.1 过电流导线物理场控制方程
        4.1.1 物理场控制方程
        4.1.2 多物理场耦合控制方程
    4.2 导线数值模型的建立
        4.2.1 过电流导线物理模型
        4.2.2 过电流导线边界条件及网格划分
        4.2.3 仿真有效性验证
    4.3 模拟结果与分析
        4.3.1 过电流导线周围温度场模拟结果与分析
        4.3.2 过电流导线周围流场模拟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不同倾角导线过电流着火特性研究
    5.1 实验工况设计
    5.2 导线燃烧过程现象
        5.2.1 火焰前期电弧现象
        5.2.2 火焰点燃现象
    5.3 导线着火点分布特征
        5.3.1 电流值与着火点位置分布概率的关系
        5.3.2 倾角与着火点位置分布概率的关系
    5.4 火焰稳定传播实验结果分析
        5.4.1 火焰形貌分析
        5.4.2 导线火焰蔓延速率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冰模板法构筑各向异性石墨烯三维结构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冰模板法概述
        1.1.1 冰模板法的原理及主要制备过程
        1.1.2 冰模板法的构筑基元
        1.1.3 冰模板法对微观结构及宏观组装体的调控
    1.2 石墨烯三维结构的构筑
        1.2.1 各向同性石墨烯三维结构的构筑
        1.2.2 各向异性石墨烯三维结构的构筑
    1.3 石墨烯三维结构的应用
        1.3.1 能源转化与存储
        1.3.2 环境领域
        1.3.3 导电及电磁屏蔽/吸收
        1.3.4 高性能结构材料
        1.3.5 导热复合材料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4.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钙离子辅助定向冷冻制备各向异性石墨烯气凝胶及其高灵敏度传感器和原油吸附性能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与仪器
        2.2.2 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
        2.2.3 基于GAs的压阻式传感器的制备
        2.2.4 性能表征与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微观形貌与化学结构表征
        2.3.2 各向异性石墨烯气凝胶的压缩回弹性能
        2.3.3 基于各向异性石墨烯气凝胶的压阻式传感器性能
        2.3.4 各向异性石墨烯气凝胶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
        2.3.5 各向异性石墨烯气凝胶的光热能量转换及去除原油污染物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3D片层状结构石墨烯气凝胶及其高导热高断裂韧性热界面复合材料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与仪器
        3.2.2 氧化石墨烯和聚酰胺酸的制备与合成
        3.2.3 片层状PAAS/GO杂化气凝胶的制备
        3.2.4 片层状高品质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
        3.2.5 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3.2.6 表征与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片层状石墨烯气凝胶(LSGAs)微观形貌和微观结构
        3.3.2 LSGAs的化学结构
        3.3.3 LSGAs/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3.3.4 LSGAs/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品质高密度各向异性石墨烯气凝胶及其高导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与仪器
        4.2.2 氧化石墨烯和聚酰胺酸的制备与合成
        4.2.3 高品质石墨烯气凝胶初始骨架网络的制备
        4.2.4 高密度高品质各向异性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
        4.2.5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4.2.6 表征与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气凝胶表观密度及孔壁品质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4.3.2 高密度、高品质各向异性石墨烯气凝胶及其导热复合材料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附件

(5)木材炭化罐温度场均匀性及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木材炭化结构变化机理研究
        1.2.2 木材炭化工艺与性能研究现状
        1.2.3 木材热处理过程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2.4 木材炭化控制研究现状
        1.2.5 封闭空间温度均匀性控制研究现状
        1.2.6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木材炭化工艺分析
    2.1 炭化工艺参数与炭化质量的关系分析
        2.1.1 工艺参数与炭化颜色关系的分析
        2.1.2 工艺参数与炭化物理性质的关系分析
        2.1.3 工艺参数与炭化力学性质的关系分析
        2.1.4 工艺参数控制的重要性分析
    2.2 炭化工艺描述
    2.3 本章小结
3 木材炭化罐优化设计研究
    3.1 木材炭化罐分析与改造
    3.2 木材炭化罐物理模型建立
    3.3 炭化罐传感器布点优化
        3.3.1 炭化罐传感器布局优化算法
        3.3.2 试验设计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木材炭化罐炭化模型研究与仿真
    4.1 木材炭化罐炭化模型分析
        4.1.1 模型假设条件
        4.1.2 气体控制方程
        4.1.3 木材干燥阶段控制方程
        4.1.4 木材炭化阶段控制方程
        4.1.5 湍流模型
        4.1.6 模型初始和边界条件
    4.2 炭化罐CFD仿真构建
    4.3 炭化过程仿真模型温度场试验验证
        4.3.1 空炭化罐仿真模型验证
        4.3.2 炭化罐炭化升温阶段模型仿真验证
        4.3.3 炭化罐炭化阶段模型仿真验证
    4.4 本章小结
5 木材炭化控制参数与温度场均匀性关系模型研究
    5.1 木材炭化内部温度分布变化分析
    5.2 木材炭化模型场分布分析
        5.2.1 工况一计算结果(罐内无木材)
        5.2.2 工况二计算结果(罐内单根木材)
        5.2.3 工况三计算结果(罐内满木材)
    5.3 控制参数与炭化模型场分布分析
    5.4 控制参数与罐内温度均匀性关系模型构建
        5.4.1 响应面试验法构建控制参数与空间温度方差关系模型
        5.4.2 控制参数与温度场均匀性关系模型验证
    5.5 本章小结
6 炭化罐温度均匀性调控方法研究
    6.1 基于温度均匀模型设计炭化罐控制模型研究
        6.1.1 木材炭化模糊PID控制器的构建
        6.1.2 炭化罐模糊控制反模糊化
        6.1.3 炭化罐温度均匀性控制仿真系统设计
    6.2 基于STM32F103炭化罐模糊PID控制系统
        6.2.1 炭化罐温度控制系统结构
        6.2.2 系统通讯协议设计
        6.2.3 系统云端服务设计
        6.2.4 炭化罐终端控制器软件设计
    6.3 炭化罐温度控制系统试验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6)碳基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调控及其电磁波吸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基本理论与发展概况
        1.2.1 吸波材料基本原理
        1.2.2 铁氧体型吸波材料研究现状
        1.2.3 导电聚合物吸波材料研究现状
        1.2.4 超材料型吸波材料研究现状
        1.2.5 碳基吸波材料研究现状
        1.2.6 MXene基吸波材料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原料及实验设备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2.2.2 实验设备
    2.3 碳基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2.3.1 蝴蝶结状Co/CoO@C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2.3.2 分级结构CNT/Co/C空心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2.3.3 Ti_3C_2T_x/明胶定向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2.4 碳基复合吸波材料的表征方法
        2.4.1 碳基复合吸波材料的形貌表征
        2.4.2 碳基复合吸波材料的化学组成分析
    2.5 碳基复合吸波材料的性能测试
        2.5.1 碳基复合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测试
        2.5.2 Ti_3C_2T_x/明胶复合定向气凝胶的压缩性能测试
        2.5.3 Ti_3C_2T_x/明胶复合定向气凝胶的导热性能测试
        2.5.4 Ti_3C_2T_x/明胶复合定向气凝胶的导热性能测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蝴蝶结状Co/CoO@C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吸波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蝴蝶结状Co/CoO@C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3.3 蝴蝶结状Co/CoO@C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
        3.3.1 蝴蝶结状Co/CoO@C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与结构
        3.3.2 蝴蝶结状Co/CoO@C纳米复合材料的化学状态
        3.3.3 蝴蝶结状Co/CoO@C纳米复合材料的磁性表征
    3.4 蝴蝶结状Co/CoO@C纳米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表征
        3.4.1 蝴蝶结状Co/CoO@C纳米复合材料的电磁参数测试
        3.4.2 蝴蝶结状Co/CoO@C纳米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
        3.4.3 蝴蝶结状Co/CoO@C纳米复合材料的吸波机理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分级结构CNT/Co/C空心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分级结构CNT/Co/C空心复合纤维的制备
    4.3 分级结构CNT/Co/C空心复合纤维的表征
        4.3.1 分级结构 CNT/Co/C空心复合纤维的形貌与结构
        4.3.2 分级结构CNT/Co/C空心复合纤维的化学组成
        4.3.3 分级结构CNT/Co/C空心复合纤维的磁性能
    4.4 分级结构CNT/Co/C空心复合纤维吸波性能
        4.4.1 分级结构CNT/Co/C空心复合纤维的电磁参数
        4.4.2 分级结构CNT/Co/C空心复合纤维的吸波性能
        4.4.3 分级结构CNT/Co/C空心复合纤维的吸波机理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各向异性Ti_3C_2T_x/明胶复合气凝胶吸波材料制备及多功能性研究
    5.1 引言
    5.2 Ti_3C_2T_x/明胶定向复合气凝胶的制备
    5.3 Ti_3C_2T_xMXenes纳米片层的表征
        5.3.1 Ti_3C_2T_x MXenes纳米片层的微观结构
        5.3.2 Ti_3C_2T_x MXenes纳米片层的化学状态
    5.4 Ti_3C_2T_x/明胶定向复合气凝胶的表征
        5.4.1 Ti_3C_2T_x/明胶定向复合气凝胶的形貌和结构
        5.4.2 Ti_3C_2T_x/明胶定向复合气凝胶的化学组成
    5.5 Ti_3C_2T_x/明胶定向复合气凝胶的力学性能表征
    5.6 Ti_3C_2T_x/明胶定向复合气凝胶的导热性能表征
    5.7 Ti_3C_2T_x/明胶定向复合气凝胶的吸波性能表征
        5.7.1 Ti_3C_2T_x/明胶定向复合气凝胶的电磁参数
        5.7.2 Ti_3C_2T_x/明胶定向复合气凝胶的吸波性能
        5.7.3 Ti_3C_2T_x/明胶定向复合气凝胶的吸波机理讨论
    5.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移动式生物质复合换热流化床快速热裂解设备与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技术简介
        1.2.1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概念及类型
        1.2.2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工艺
    1.3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关键装置
        1.3.1 快速热裂解喂料器
        1.3.2 快速热裂解反应器
        1.3.3 快速热裂解冷凝器
    1.4 移动式生物质快速热裂解技术
    1.5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反应器内传热研究现状
        1.5.1 生物质颗粒的加热和传热方式
        1.5.2 流化床反应器传热国内外研究现状
        1.5.3 环形反应器传热国内外研究现状
    1.6 临界流化速度国内外研究现状
    1.7 移动式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关键装置研究现状评述
    1.8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8.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8.2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双仓式气力输送喂料器输料特性
    2.1 试验装置及方法
        2.1.1 试验装置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方法
    2.2 喂料特性分析
        2.2.1 输料管和喷动管中心轴线距离布风板高度对喂料率的影响
        2.2.2 流化气速/喷动气速对喂料率的影响
        2.2.3 喷动气速有效喷射距离对喂料率的影响
        2.2.4 流化气和喷动气双重作用对喂料率的影响
        2.2.5 输料管内径对喂料率的影响
        2.2.6 物料粒径对喂料率的影响
    2.3 生物质喂料率回归模型建立及试验验证
    2.4 本章小结
3 复合换热流化床反应器传热特性
    3.1 试验装置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4 理论模型
        3.4.1 传热模型
        3.4.2 控制方程
        3.4.3 复合换热流化床反应器内部传热
    3.5 复合换热流化床反应器传热模拟
        3.5.1 边界条件
        3.5.2 模拟结果准确性验证
        3.5.3 复合换热流化床反应器轴向温度分布
        3.5.4 环形区填料对传热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复合换热流化床反应器反应区临界流化速度特性
    4.1 试验装置及试验材料
        4.1.1 试验装置
        4.1.2 试验材料
        4.1.3 试验步骤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2.1 临界空隙率随温度变化规律
        4.2.2 临界流化速度随温度变化规律
    4.3 临界流化速度公式推导
    4.4 本章小结
5 移动式生物质复合换热流化床快速热裂解设备研制
    5.1 复合换热流化床反应器
        5.1.1 复合换热流化床反应器内管设计
        5.1.2 复合换热流化床反应器外管设计
        5.1.3 螺旋板换热器设计
        5.1.4 燃烧加热系统设计
    5.2 双仓式气力输送喂料器
        5.2.1 料斗设计
        5.2.2 过渡仓和喂料仓设计
    5.3 喷射喷淋组合式冷凝器
        5.3.1 气液混合器设计
        5.3.2 导流管设计
        5.3.3 冷却盘管设计
    5.4 气固分离器
    5.5 尾气净化器
    5.6 移动式生物质复合换热流化床快速热裂解设备特点
    5.7 本章小结
6 移动式生物质复合换热流化床快速热裂解设备运行特性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设备与方法
    6.2 结果与讨论
        6.2.1 原料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
        6.2.2 冷凝器性能测试及温度检测
        6.2.3 快速热裂解温度对反应产物影响
        6.2.4 热解油分析
        6.2.5 热解炭主要物理特性
        6.2.6 不可冷凝气组分分析
        6.2.7 流化载气消耗量及能量衡算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展望与建议
附录A 变量表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8)激光仿生耦合改性热障涂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热障涂层的研究现状
        1.2.1 热障涂层的结构体系
        1.2.2 热障涂层的材料体系
        1.2.3 热障涂层的制备技术
        1.2.4 热障涂层的失效形式
        1.2.5 改善热障涂层性能的方法与手段
    1.3 生物耦合止裂原理及其仿生抗疲劳设计
        1.3.1 生物耦合止裂功能原理
        1.3.2 多元耦合仿生
        1.3.3 仿生耦合抗热疲劳设计
    1.4 激光仿生耦合改性技术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热障涂层仿生结构设计
    2.2 试验材料
        2.2.1 基体材料
        2.2.2 涂层材料
    2.3 热障涂层制备方法
        2.3.1 基体预处理
        2.3.2 粘结层制备
        2.3.3 陶瓷层制备
    2.4 激光仿生耦合改性热障涂层的制备
        2.4.1 激光加工制备系统
        2.4.2 制备的部分激光仿生耦合改性热障涂层
    2.5 涂层组织与性能表征
        2.5.1 显微组织、表面形貌与粗糙度测量
        2.5.2 显微硬度测量
        2.5.3 物相分析
        2.5.4 残余应力测量
        2.5.5 结合强度测试
        2.5.6 隔热性能测试
        2.5.7 热震性能测试
        2.5.8 抗固体颗粒冲蚀性能测试
        2.5.9 抗热腐蚀性能测试
第三章 仿生耦合热障涂层的工艺参数优化及后热处理
    3.1 引言
    3.2 激光加工工艺参数优化及分析
        3.2.1 正交试验设计方案
        3.2.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3.2.3 试验因素对单元体宽度及深度的影响规律及分析
        3.2.4 激光加工参数的选择
    3.3 仿生耦合热障涂层的后热处理
        3.3.1 仿生耦合热障涂层的宏观残余应力
        3.3.2 仿生耦合热障涂层的整体去应力退火
        3.3.3 去应力退火对仿生耦合热障涂层残余应力的影响
    3.4 本章小节
第四章 单元体形态对仿生耦合热障涂层的组织与性能影响
    4.1 引言
    4.2 仿生耦合单元体的微观组织与形貌
        4.2.1 表面形貌
        4.2.2 显微组织
        4.2.3 相结构
        4.2.4 显微硬度
    4.3 单元体形状对仿生耦合热障涂层性能的影响
        4.3.1 不同形状仿生单元体的表面形貌与显微组织
        4.3.2 不同单元体形状仿生耦合热障涂层的结合强度
        4.3.3 不同单元体形状仿生耦合热障涂层的隔热性能
        4.3.4 不同单元体形状仿生耦合热障涂层的抗热震性能
        4.3.5 不同单元体形状仿生耦合热障涂层的抗固体颗粒冲蚀性能
    4.4 单元体间距对仿生耦合热障涂层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
        4.4.1 不同单元体间距仿生耦合热障涂层的隔热性能
        4.4.2 不同单元体间距仿生耦合热障涂层的抗热震性能
    4.5 本章小节
第五章 陶瓷层母材对仿生耦合热障涂层的组织与性能影响
    5.1 引言
    5.2 陶瓷层材料及其影响规律
        5.2.1 不同陶瓷层母体材料的显微组织
        5.2.2 陶瓷层母体材料对单元体表面形貌与显微组织的影响
    5.3 陶瓷层材料对仿生耦合热障涂层性能的影响
        5.3.1 对仿生耦合热障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及分析
        5.3.2 对仿生耦合热障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及分析
        5.3.3 对仿生耦合热障涂层抗热震性能的影响及分析
        5.3.4 对仿生耦合热障涂层抗热腐蚀性能的影响及分析
    5.4 本章小节
第六章 单元体材料对仿生耦合热障涂层的组织与性能影响
    6.1 引言
    6.2 不同Ti Al3含量仿生单元体的微观组织与形貌
        6.2.1 表面形貌
        6.2.2 显微组织
        6.2.3 相结构分析
    6.3 单元体材料对仿生耦合热障涂层抗热震性能的影响
    6.4 本章小节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纳米碳构型设计及其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1.3 纳米碳增强体的研究现状
        1.3.1 制备
        1.3.2 物理化学性能
        1.3.3 表面改性
        1.3.4 构型设计
    1.4 纳米碳/金属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1.4.1 制备
        1.4.3 界面
        1.4.4 宏观性能
        1.4.5 界面对宏观性能的影响
        1.4.6 界面对变形织构的影响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选题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纳米碳构型的制备
        2.2.1 氧化改性碳纳米管的制备
        2.2.2 石墨烯纳米带的制备
        2.2.3 多层碳纳米带的制备
        2.2.4 树叶状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带复合构型的制备
    2.3 纳米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
    2.4 设备与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纳米碳构型设计与调控
    3.1 液相氧化法制备表面改性碳纳米管
    3.2 氧化剥离多壁碳纳米管制备石墨烯纳米带
    3.3 气相氧化法制备多层碳纳米带
        3.3.1 纳米碳结构演变
        3.3.2 轴向剪切机制
        3.3.3 氧化机制
        3.3.4 内在导电性能
    3.4 氧化剥离制备树叶状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带复合构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纳米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与强化机制
    4.1 多壁碳纳米管/铜复合材料
    4.2 石墨烯纳米带/铜复合材料
        4.2.1 石墨烯纳米带/铜复合材料的制备
        4.2.2 石墨烯纳米带/铜复合材料的性能
        4.2.3 石墨烯纳米带/铜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机制
    4.3 碳纳米带/铜复合材料
        4.3.1 碳纳米带/铜复合材料的制备
        4.3.2 碳纳米带/铜复合材料的性能
    4.4 树叶状复合构型/铜复合材料
        4.4.1 树叶状复合构型/铜复合材料的制备
        4.4.2 树叶状复合构型/铜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4.4.3 树叶状复合构型/铜复合材料的强化机制
    4.5 纳米碳构型与铜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关系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纳米碳/铜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与织构
    5.1 石墨烯纳米带/铜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
    5.2 石墨烯纳米带/铜复合材料的热变形织构
    5.3 界面对复合材料热变形织构形成的影响
        5.3.1 界面促进动态再结晶
        5.3.2 非常规滑移
        5.3.3 粘塑性自洽模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10)红外热波定量测量技术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概述
    1.3 红外热波技术定量测量方法现状
    1.4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2章 红外热波检测基础理论
    2.1 热传导基础理论
        2.1.1 传导热传递
        2.1.2 对流热传递
        2.1.3 辐射热传递
    2.2 红外辐射基础理论
        2.2.1 目标表面的辐射交换
        2.2.2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2.2.3 与目标表面温度相关的辐射能量
    2.3 影响红外辐射测量的因素
        2.3.1 目标表面的特性
        2.3.2 传输介质的特性
    2.4 脉冲激励下的一维热传导理论
        2.4.1 热传导微分方程的建立
        2.4.2 脉冲激励下的两种表达形式
    2.5 阶梯热激励下的一维热传导理论
    2.6 红外热波检测非线性数据拟合算法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材料热属性定量测量
    3.1 热扩散系数测定
        3.1.1 热扩散系数测量原理
        3.1.2 非线性拟合方法的引入
        3.1.3 ANSYS有限元数值模拟验证测量精度
        3.1.4 不锈钢试件验证测量精度
    3.2 材料蓄热系数的测量
        3.2.1 蓄热系数测量理论
        3.2.2 蓄热系数测量及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材料厚度或缺陷深度定量测量
    4.1 脉冲激励红外热波测厚方法
        4.1.1 对数二阶微分峰值测厚方法原理
        4.1.2 对数二阶微分峰值法受缺陷宽深比影响的规律
        4.1.3 对数二阶微分峰值法的矫正
    4.2 阶梯激励红外热波测厚方法
        4.2.1 阶梯激励厚度测量原理
        4.2.2 ANSYS数值模拟验证厚度测量精度
        4.2.3 阶梯试块验证厚度测量精度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红外热波检测系统
    5.1 热激励方法
        5.1.1 闪光灯脉冲热激励
        5.1.2 卤素灯热激励
    5.2 热像仪及其标定方法
        5.2.1 热像仪
        5.2.2 热像仪的标定
    5.3 控制及数据处理系统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红外热波定量测量方法在风电叶片检测中的应用
    6.1 风电叶片中常用材料的热扩散系数测量
    6.2 阶梯激励风电叶片粘接质量的检测
        6.2.1 ANSYS有限元模拟
        6.2.2 粘接试件
        6.2.3 试件检测与分析
        6.2.4 风电叶片检测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木材热导率内在规律的理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模糊最小绝对非线性回归的木材热物性参数预测模型[J]. 曹书博,李嘉豪,周世玉,刘晓平,周玉成. 林业科学, 2021(11)
  • [2]干式直流高压套管绝缘用h-BN/RIP的介电和导热特性研究[D]. 杨洪达.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1)
  • [3]不同倾角导线过电流温度演变规律及燃烧特性研究[D]. 赵向涛.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4]冰模板法构筑各向异性石墨烯三维结构及其应用研究[D]. 刘鹏飞.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5]木材炭化罐温度场均匀性及控制方法研究[D]. 于鸣.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6]碳基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调控及其电磁波吸收性能研究[D]. 杨明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7]移动式生物质复合换热流化床快速热裂解设备与特性研究[D]. 王娜娜.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8]激光仿生耦合改性热障涂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D]. 张盼盼. 吉林大学, 2019(02)
  • [9]纳米碳构型设计及其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杨名. 上海交通大学, 2018
  • [10]红外热波定量测量技术研究及其应用[D]. 李晓丽.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木材导热内定律的理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