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胃粘膜下占位气钡双对比造影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颖[1](2019)在《麦克尔憩室的临床特征和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麦克尔憩室的临床特征及术前诊断目的:分析麦克尔憩室患者的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和手术病理结果,探索不同年龄和不同症状患者合理的术前检查方法和诊断路径,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搜集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经临床、手术、小肠镜证实的麦克尔憩室病例,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手术发现和病理结果等。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72例麦克尔憩室纳入研究,男女性别比为2:1,成人儿童比为1.9:1,10~40岁患者占76.4%。(2)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占70.8%(51/72),儿童多见(P<0.05)。腹痛症状患者占29.2%(21/72),成年人多见(P<0.05)。10岁以上人群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出血组患者数量逐渐减少,腹痛组患者数量逐渐增加。(3)出血组较腹痛组患者病程长,发作次数多(P<0.05)。消化道出血伴贫血占84.3%,伴腹痛占25.5%。17.6%消化道出血前存在诱因。腹痛组疼痛位于中下腹和脐周占85.7%,中度和剧烈疼痛占81%。(4)检查方式的使用与患者年龄和临床症状有关。异位胃粘膜显像儿童检查人数多于成人(P<0.05),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成人检查人数多于儿童(P<0.05),双气囊小肠镜(double-balloon enteroscopy,DBE)出血组检查人数多于腹痛组(P<0.05)。另外,不同组 MSCT检查方式的使用也存在不同。儿童和消化道出血患者倾向于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或 CT 小肠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enterography,CTE)检查,成人倾向于CT平扫,腹痛患者倾向于CT平扫或CT增强(P<0.05)。(5)CTE对麦克尔憩室的诊断率高于其他CT检查方式(P<0.05),消化道出血患者的CTE诊断率高于腹痛患者(P<0.05)。未能发现麦克尔憩室的病例中,CT平扫对憩室并发症的检出率高(P<0.05)。(6)使用最多的三种检查的诊断率依次为:DBE>CTE>胶囊内镜(P<0.05)。结论:(1)综合性医院中,麦克尔憩室成人患者约为儿童的2倍,10~40岁为高发年龄段。(2)儿童和成人的临床特点和术前检查方法存在差异,宜根据年龄段和症状选择适合的诊断路径。(3)麦克尔憩室的术前诊断率DBE>CTE>胶囊内镜。CTE诊断率高于其他CT检查方式,应优先选择。第二部分麦克尔憩室的MSCT表现及检测影响因素目的:探讨麦克尔憩室及其并发症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表现和影响MSCT诊断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麦克尔憩室81次MSCT检查资料。记录麦克尔憩室的位置、大小、充盈情况、主要内容物、憩室周围组织、憩室壁厚度、强化程度、是否存在软组织结节及独立供血动脉等影像表现。从MSCT检查技术、图像质量、患者腹腔脂肪、肠管充盈程度、其他检查结果和憩室本身MSCT特点等方面探讨影响麦克尔憩室MSCT检测的因素。结果:(1)64例中,MSCT初始报告检出麦克尔憩室26例(40.6%),回顾性分析检出56例(87.5%),检出率高于初始诊断(P<0.05)。(2)MSCT中,麦克尔憩室最常见部位是右下腹(62.5%),其次是脐下中线(19.6%)。憩室位置与其距回盲瓣的距离有关(P<0.05)。(3)56例检出的麦克尔憩室中,25例(44.6%)位于肠管肠系膜游离缘。憩室壁增厚、存在软组织结节、存在麦克尔血管的分别占67.9%、16.9%和35.7%。(4)97.6%出血性憩室未能在MSCT中发现出血征象;5例急性憩室炎表现为憩室壁增厚、强化,周围渗出,伴穿孔者见腹腔游离气体;肠梗阻8例中,6例为粘连性肠梗阻伴/不伴内疝;憩室内翻4例,2例表现为肠腔内明显强化的实性肿块,2例导致肠套叠,套叠的肠管中见脂肪团块。(5)9个因素可影响麦克憩室的MSCT检出,包括薄层图像、MPR重建、MIP重建、静脉造影剂、肠管充盈度、肠管均匀度、腹腔脂肪量、憩室周围组织和憩室强化程度。(6)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有利于麦克尔憩室检出的因素是大量腹腔脂肪和憩室明显强化。多因素数学回归模型最大约登指数为0.541,对应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8%、73.3%、78.6%、66.9%、85.1%,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结论:(1)回顾性读片中,MSCT对麦克尔憩室的检出率达87.5%。MSCT能很好地显示麦克尔憩室及其相关并发症表现特征。(2)影响麦克憩室MSCT检出的因素较多,良好的肠道准备和完善的MSCT重建技术具有重要价值。第三部分麦克尔憩室的CT小肠造影分型及临床意义目的:探讨麦克尔憩室的CT小肠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entrography,CTE)分型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麦克尔憩室的CTE表现。根据憩室的长宽比、憩室壁厚度和是否存在软组织结节,将麦克尔憩室分为3个类型。Ⅰ型:憩室壁薄,光整,无软组织结节;Ⅱ型:憩室壁增厚、不光整,无软组织结节;Ⅲ型:憩室内存在软组织结节,不论憩室壁是否增厚。各型均分2个亚型,a亚型:憩室呈长管状或阑尾状,长宽比≥3:1;b亚型:憩室呈囊袋状,长宽比<3:1。将憩室并发症、病理结果与CTE类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42例麦克尔憩室长径5.2±2.3cm(2~16cm),基底宽径1.9±1.0cm(0.9~6cm),长宽比 3.0±1.3(1~7)。(2)CTE 分型:Ⅰ 型 9 例(21.4%),包括 Ⅰ a 型3例、Ⅰ b型6例;Ⅱ型22例(52.3%),包括Ⅱa型13例、Ⅱb型9例;Ⅲ型11例(26.2%),包括Ⅲa型6例、Ⅲb型5例。a、b亚型在各类型中的数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与Ⅱ型和Ⅲ型憩室相比,Ⅰ型憩室强化程度轻(P<0.05)。(4)Ⅱ型憩室较Ⅰ型憩室更容易出现独立血管(P<0.05),较Ⅰ型和Ⅲ型憩室更容易发生慢性炎症(P<0.05)。(5)Ⅲ型较Ⅰ型和Ⅱ型更容易出现异位组织(P<0.05)。结论:(1)麦克尔憩室的CTE分型能反映了憩室的影像特点,有助于麦克尔憩室的规范化描述。(2)CTE分型有助于憩室内异位组织的术前诊断和手术方式的选择。
巩晓[2](2016)在《640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MPR技术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640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胃癌病灶部位、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胃癌手术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淄博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56例(男30例,女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东芝640层螺旋CT扫描机进行胃部扫描,扫描结束后将影像资料上传至计算机三维图像工作站,应用Vitrea软件对动脉期、静脉期影像行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多平面(MPR)重建。根据影像结果进行诊断,明确其分期、分型,并与胃镜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6例胃癌患者中经病理实验证实T1期5例、T2期19例、T3期22例、T4期10例,640层螺旋CT诊断结果中T1期为3例(60.00%)、T2期为14例(73.68%)、T3期为16例(72.73%)、T4期为8例(80.00%),诊断正确率为73.21%。采用KAPPa一致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640层螺旋CT对胃癌T分期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一致性与重复性较为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56例患者均行胃癌根治性手术,共清扫淋巴结398个。640螺旋CT检出淋巴结311个;淋巴结病理诊断证实134个已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未发生淋巴结转移(N0)34例,发生淋巴结转移(N1)患者22例;640层螺旋CT对N0分期确诊30例(88.24%),N1分期确诊22例(100.00%),总准确率达92.86%。640层螺旋CT对淋巴结转移诊断结果与病理实验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病理诊断Borrmann I型患者5例、II型13例、III型20例、IV型18例;640层螺旋CT确诊I型3例、II型10例、III型19例、IV型17例,总正确率为87.50%。胃镜确诊I型2例、II型7例、III型15例、IV型13例,总正确率为66.07%。640螺旋CT确诊率明显高于胃镜诊断结果(P<0.05),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P>0.05)。结论640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临床T分期诊断准确率较高,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对胃癌淋巴转移(N分期)评估较为准确,是进行胃癌术前评估的有效可靠方法,对手术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吴涛[3](2011)在《二甲肼致癌小鼠远端大肠固体脂质纳米粒摄取和分布的磁共振成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采用磁共振、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LSCFM)及病理学检查相互对照的方法研究正常和二甲肼(DMH)致癌小鼠远端大肠固体脂质纳米粒(SLN)摄取和分布的机制。材料和方-法所有动物试验严格遵守实验动物伦理规定。预实验中牺牲正常昆明小鼠建立实验方法,并观察正常小鼠远端大肠对SLN的摄取。对DMH致癌小鼠进行分组:组1共9只小鼠接受10周DMH皮下注射,行载Gd-DTPA及FITC(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异硫氰酸荧光素)的SLN (Gd-FITC-SLN)灌肠;组2共7只小鼠接受16周二甲肼皮下注射,行Gd-FITC-SLN灌肠;组3共4只小鼠接受10周(n=2)或16周(n=2)二甲肼皮下注射,行载FITC的SLN (FITC-SLN)灌肠。在灌肠前后和保留灌肠过程中行MR检查,显示空气或对比剂扩张的肠管。对肠管及肿瘤标本行组织学及LSCFM检查,以明确组织癌变程度并追踪SLN颗粒的分布。结果正常小鼠及组1中1只小鼠灌肠后,FLAIR(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成像肠壁均一强化,激光共聚焦检查显示上皮细胞胞质内FITC均匀沉积。在6只DMH致癌小鼠(组1中4只,组2中2只)发现肠壁不均一强化,其余DMH致癌小鼠(组1中5只;组2中5只;组3中4只)未见明显强化;激光共聚焦检查显示肠腔粘膜面线样FITC沉积(组1、组2、组3)。行磁共振和病理检查的存活小鼠共发现9个腔内生长的肿块和2个脱出肛门的巨大肿块,其病理类型和强化方式各异。在FLAIR成像强化明显的肿块,激光共聚焦检查发现间质FITC沉积(组2、组3)。在16只二甲肼致癌小鼠中,11只见膀胱造影剂沉积(组1,组2)。结论正常及DMH致癌小鼠远端大肠对SLN的摄取及分布存在明显差异,有望提供新的磁共振结肠成像对比机制。
杨文伟[4](2011)在《437例小肠出血原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小肠出血是一种少见的消化道出血,其出血仅占胃肠道出血的2%-15%。除大量出血外,小肠出血多表现为隐性消化道出血(OGIB)。小肠出血病因复杂,主要包括血管疾病、小肠肿瘤、小肠憩室、炎症等。国外报道血管疾病占第一位(70%-80%),小肠肿瘤占第二位(5%-10%)。国内报道以小肠肿瘤、憩室居多,血管疾病较少。由于缺少简便、直观的检查方法,小肠出血常难于诊断。小肠长约4-6m,在腹腔内位置游离、活动度大,肠腔易扩张,肠袢重叠,蠕动活跃,这些解剖特点使小肠成为常规内镜检金的盲区,并给小肠出血的诊断渗断带来了困难,易于误诊或漏诊。目前,小肠出血的检查方法主要包括腹部CT、小肠造影、核素扫描、血管造影、胶囊内镜、小肠镜、剖腹探查及术中肠镜等,各检查方法的诊断阳性率报道不一,并各有优缺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的:分析小肠出血的病因,提高对小肠出血这一少见病的识别和认识;对目前小肠出血的检查方法进行评价,以便寻找出简便、有效的诊断方法和程序步骤,提高对其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2006年7月到2010年11月)经浙江大学附属省第一医院诊治的437例小肠出血患者,分析其主要症状和病因,并比较各种常用辅助检查的特点。结果:本组437例小肠出血的病因中,血管病变159例(占36%);炎症性病变72例(占17%),肿瘤41例(占9%),钩虫病14例(占3%),憩室8例(占2%),过敏性紫癜8例(占2%),其他8例(占2%),不明原因出血127例(占29%)。青年人以炎症性病变为主(占62%),老年人以血管病变为主(占72%).其中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而男与女、住院与门诊、病程长短之间无显着差异,对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无明显帮助。小肠出血以解黑便最常见,共282例(占65%);其次是解血便109例(占24%),单纯大便潜血阳性54例(占7%),不明原因的贫血13例(占4%),所有病例均行胶囊内镜检查,有阳性提示的共302例,未见异常的135例,其中8例阴性患者后经双气囊小肠镜查有病灶(检出率69%);153例全腹部增强CT有阳性提示的共49例(检出率32%);71例双气囊小肠镜有阳性提示的共58例(检出率82%);9例小肠造影检查有阳性提示的共4例(检出率44%);10例DSA有阳性提示的8例(检出率80%);仅2例行ECT检查,均有阳性提示(检出率100%),结论:1.本研究显示小肠出血病因中以血管病变最多见,其次为炎症和肿瘤。另外一部分病例经各种检查尚不能明确其病因,值得今后进一步关注。青年人以炎症性病变为主,老年人以血管病变为主。其中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而男与女、住院与门诊、病程长短之间无显着差异,对小肠出血的病因分析无明显帮助。2.小肠出血的方式以解黑便最常见,其次是解血便(包括解暗红色血便和解鲜血便)和单纯大便潜血阳性及不明原因的贫血。3、应用于小肠出血病因诊断的各用种辅助检查中,腹部CT和小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对于小肠出血的诊断阳性率还不够理想;血管造影、核素扫描适于用急性出血患者;胶囊内镜简便、安全、可靠、受检者耐受性好,对病变的检出率高,是很有价值的诊断工具,但不能得到组织学诊断;双气囊小肠镜直观,且可获得组织学诊断,但因为操作难度大、耗时久、患者不适明显,不易常规首选检查,剖腹探查及术中肠镜虽然对小肠出血有很高的诊断准确率,但不能广泛应用。因此对小肠疾病,尤其是出血性这一危害较大的疾病,除了应加强对其认识外,如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合理应用现各种检查手段,提高诊断水平是关键。综合本研究显示:全腹部增强CT联合胶囊内镜及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应是目前病因诊断的主要手段,之间具有互补作用,更能提高诊断的阳性率和准确率。
张琰君[5](2008)在《回盲区正常结构及常见病影像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研究正常回盲区的影像学表现,并探讨影像学检查在回盲区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2.研究增强CT、MRI在回盲区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对31具尸体行阑尾解剖研究,并以数码照片形式记录,观察阑尾的形态、测量长度、直径、位置、及其与回盲瓣的关系。2.分别对134例受检者行正常阑尾Philips 1.5T磁共振成像(层厚7mm)、对108例受检者行正常阑尾TOSHIBA 16排螺旋CT扫描(层厚1mm),重点测量阑尾的位置、大小、形态、信号或密度特点。3.分别对74例受检者行16排螺旋CT扫描(层厚1mm)、对100例受检者行正常回盲瓣Philips 1.5T磁共振成像(层厚7mm),重点为正常回盲瓣的位置、大小、形态、信号或密度特点。4.对20例受检者行16排螺旋CT平扫、增强(3期)扫描,主要观察增强前、后盲肠、回肠末端及阑尾的密度、CT值变化和周围血管特点。5.分别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回盲区恶性肿瘤及44例回盲区炎性病变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各种检查方法的价值。结果:1.31具标本均见阑尾,表现为短管状或蚓状盲管,18例(18/31,58%)粗细均匀,13例(13/31,42%)远段增粗。阑尾根部27例(27/31,87.1%)位于盲肠后内,4例(4/31,12.9%)位于盲肠尖端,至盲肠尖端的距离为0.1~5.9cm,距回盲瓣距离为0.7~3.5cm,17例(17/31,54.8%)阑尾位于回肠末端前,14例(14/31,45.2%)位于回肠末端后。阑尾长度、直径分别为1.5~8.9cm,为4~7mm。2.正常阑尾常规MRI显示率为76.9%(103/134),阑尾根部距回盲瓣的距离约2cm,直径约5mm,长约1~9cm,壁厚约1~2mm,表现为:带状等T1、等T2信号影,腔内无积液。正常阑尾CT显示率为82.4%(89/108),阑尾根部距回盲瓣的距离约2cm,直径约5mm,长约1~8cm,壁厚约1~2mm,表现为:盲肠旁圆环形或与盲肠后壁相连的盲管状等密度影。3.CT组74例受检者回盲瓣显示率100%,其密度呈肠壁样软组织。形态可分5型,鸟嘴型、靶型、唇型、类囊肿型、混合型。69例(69/74,93.2%)回盲瓣位于盲肠内侧壁,5例(5/74,6.8%)位于后壁,回盲瓣高度1.20~2.80cm,前后径1.02~3.02cm,宽径1.00~2.64cm。常规MRI组100例受检者回盲瓣显示率冠位、矢位、轴位分别为88%(88/100)、14%(14/100)、10%(10/100),T1WI、T2WI呈肠壁样信号影。形态分型与CT相似。约93例(93/100,93%)回盲瓣位于盲肠内侧壁,7例(7/100,7%)位于盲肠后壁。回盲瓣高度1.09~3.22cm,前后径0.74~2.67cm,宽径约0.90~2.70cm。4.受检者CT平扫盲肠、回肠末端、阑尾、右侧髂动脉平均CT值分别为39.3HU、39HU、34.6HU、43.5HU。回盲部结构清晰,边界清楚,周围脂肪间隙无异常密度影。CT增强扫描后盲肠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平均CT值分别为67.6HU、70.5HU、58.3HU。回肠末端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平均CT值分别为67.4HU、79.7HU、69HU。阑尾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平均CT值分别为60.7HU、69.8 HU、47.6HU。右侧髂动脉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CT值分别为288.6HU、130HU、84.3HU。5. 25例回盲区恶性肿瘤,其中腺癌22例,淋巴瘤1例,原位癌1例,恶性胃肠间质瘤1例。病变部位依次为:回盲部、右半结肠、回肠末端、盲肠。病理形态:溃疡型9例、菌伞型2例、不规则型14例。腹部超声检查示右下腹肠套叠2例、少量腹水1例,回盲区实性包块13例,回盲区囊实性包块1例,腹膜后多发淋巴结1例,小肠肠梗阻4例,未见异常2例。胃肠钡剂检查示回盲区偏侧性不规则分叶状充盈缺损、粘膜破坏,肠管不规则狭窄10例,回肠末端类圆形充盈缺损伴小肠梗阻2例,肠系膜区块状软组织1例,伴龛影2例,伴肠套叠1例,伴全结肠痉挛1例。CT回盲区肠壁高度不规则增厚块影14例,类圆形块影1例,伴小肠梗阻1例。阑尾受侵实变1例,右侧输尿管受侵2例,右侧腰大肌受侵1例,右侧附件转移性巨大块影1例,肝、肺同时转移1例,肝转移1例,胰头受侵伴坏死2例,大量腹水3例,肠管旁少量积液1例,肠壁外不规则分叶块影2例,肠系膜多发结节伴实变12例,腹膜后淋巴结增大6例,广泛腹膜转移1例。MRI高分化腺癌1例,示盲肠、回盲部肠壁明显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肠壁内缘呈结节状,肠壁外缘可见明显分叶块影,呈长T1长T2信号影,多发肠系膜淋巴结、右侧盆腔淋巴结、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胰头增大信号异常,肝内多发异常信号结节影。增强后回盲区及胰头病变明显不均匀强化,伴有小囊变区。44例回盲区炎症中,急性化脓性炎14例,其中蜂窝织炎12例,伴积脓1例,伴脓肿2例。一般慢性炎症26例,伴脓肿1例。慢性肉芽肿性炎症4例,包括克隆病2例,结核1例,梅毒1例。病变部位依次为:阑尾、回盲部、盲肠、回肠末端、右半结肠、回盲瓣。腹部超声检查示右下腹肠壁局限性、节段性增厚4例,大量腹水1例,少量腹水7例,腹膜增厚5例,实性包块1例,强回声包块1例、囊性包块3例、混合性包块3例,右侧腹腔多发淋巴结肿大4例、阑尾增粗增大回声异常5例,阑尾壁轻度增厚2例,肠管粘连3例,回盲区未见异常8例。胃肠钡剂检查示肠管充盈欠佳、痉挛狭窄6例,阑尾形态异常2例,似腹膜后占位性改变2例,其中肠管边缘不规则3例,粘膜增粗、紊乱10例,气液平3例,龛影1例。CT少量腹水3例,气液平面3例,肠壁增厚2例,周围渗出改变4例,囊实性包块7例、包埋右侧输尿管1例,与周围粘连1例,盲肠积脓1例,腹腔和或盆腔积脓3例,阑尾粪石1例。结论:1.多数成人阑尾形态位置比较固定,其长度、管径变异小,走形方向虽存在一定的变异,但多数阑尾可通过规范的影像学检查得以显示。2.阑尾的管径局部或全部>6mm,管壁厚>2mm是CT诊断阑尾炎的可靠征象。MRI可作为检查阑尾方法的一种补充。3.16排螺旋CT能获得高质量正常回盲瓣图像,能对回盲瓣是否正常提供重要帮助。MRI无X线辐射,可作为孕妇、儿童回盲瓣检查的补充方法。4.正常回盲部平扫、增强CT扫描均为边界清楚,边缘光滑的结构,缓慢轻—中度强化,这些征象有助于此区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5.影像学检查对回盲区炎症、恶性肿瘤的诊断有较大的价值,尤其是CT可准确定位病变及累及的范围,直接显示病变处肠壁增厚、管腔狭窄,特别是判断淋巴结是否肿大、周围肠系膜、血管、输尿管受侵情况,及远隔脏器转移的情况。
张仕状,孙业全,常光辉,李永奎,邹强,曹贵文[6](2001)在《胃粘膜下占位气钡双对比造影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胃粘膜下占位模型双对比造影的征象特点 ,提高对胃粘膜下占位鉴别的诊断水平。方法 应用模拟胃粘膜下占位的模型、标本 ,在不同的潮相及体位下行双对比造影检查 ,并对其出现的征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胃粘膜下占位双对比造影近地壁低潮相时均出现“晕征” ,其范围广泛且均匀 ;此时显示的病灶小于实际病灶。在一定范围内 ,占位隆起角度与成像后模糊带宽度、模糊现象出现时病灶可显示范围均呈负向直线相关 (r=- 0 .99,- 0 .98,P <0 .0 1,0 .0 5) ;投照的kV条件与两者分别呈负向、正向直线相关 (r =- 0 .98,0 .99,P <0 .0 5,0 .0 1) ;成像时潮位与两者分别呈正向、负向直线相关 (r =1.0 0 ,- 0 .99,P <0 .0 1) ;投照的mAs与这两者无明显相关性。远地壁位可见占位处有均匀且聚积方向明确的白雾状影和单一悬滴。病变区粘膜皱襞走行迂曲 ,有时略有分离 ,切线位可见桥形皱襞、复线征。结论 双对比造影成像时 ,广泛而均匀的“晕征”是胃粘膜下占位的可靠征象 ;某些远地壁征象和粘膜皱襞改变有助于胃粘膜下占位的诊断
顾华,潘振宇,张镭,翟仁友[7](2000)在《CT仿真胃镜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CT仿真胃镜与纤维胃镜、钡餐造影、手术对比,研究其临床价值及其在理想状态下,可辨别的最小病变。材料与方法:21例患者及两个离体新鲜胃标本,用相同扫描条件扫描。在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形成CT仿真胃镜(CT vir-tual gastroscopy CTVG)和胃SSD影像,与纤维胃镜、气钡双对比造影(DC)、手术标本进行对比。结果: CTVG和胃SSD影像对恶性肿瘤,溃疡、息肉、外压性改变诊断率相当于或高于纤维胃镜和DC,但对胃炎的诊断率较低,CTVG可以发现0.3cm以上的病变,但对扁平性、浅凹陷性病变敏感性低。结论:CT仿真胃镜是对钡餐造影和纤维胃镜很好补充,CT仿真胃镜与CT轴位结合可以对上消化道疾病作出更准确的诊断。
陈九如[8](1999)在《胃肠道影像学检查的新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速、高效计算机技术发展,一大批新兴的医学检查设备与技术的开发和在临床应用成功,包括电子纤维内镜;超声与内镜超声;CT 与CTE;MRI DSA……。极大地提高了胃肠道疾病的检出能力与诊断水平。然任一高、精、新的检查方法均各有其长处与不足( 限度) 。多相胃和结肠造影检查仍应是胃肠道疾病理想的初选检查方法。运用数字摄影成像系统,更能连续、快速获取多幅图像;进行图像后处理;缩短检查时间;减少射线曝射量;图像储存与传输……,使高质量的双对比胃肠造影检查更有保证。胃肠道CT 检查能直接显示胃肠道各器官本身及其病变的横断面像,因此特别适用于胃肠道占位性病变的诊断;肿瘤病变的分期;手术切除可能性的预测……。运用专门软件,进行三维重建( 表面遮盖显示法或容积再现法) 可获得胃肠道仿真内镜三维图像。EUS 能判别胃肠壁各层组织结构,故对胃、直肠癌肿侵入胃肠壁的深度和邻近脏器直接侵润的判断,要优于其它影像学方法,还可在EUS 导引入下作细针抽吸活检和介入治疗。MRI 随着快速扫描和消除伪影序列的开发;呼吸、心脏门控技术的应用;胃肠道腔内造影剂的研制,再加上MRI 自身固有的多方位成像及较高的组织对比分辩能力,有助于淋巴结、后腹膜及
巫北海[9](1999)在《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疾病》文中研究指明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 简称为连接区) ,顾名思义,即是胆管,胰管与十二指肠连接的区域,包括胆管下端,胰管下端与十二指肠乳头及周围( 一般指以乳头开口为中心,直径2cm 的区域) 。在连接区疾病,常用的影像诊断检查方法包括无创性CT 扫描,有创性的ERCP、PTC,以及以往曾用过的生理性胆系造影( 即静脉法胆系造影) 、口服胆囊造影、常规( 单对比或气钡双对比) 钡餐检查及低张十二指肠造影等,临床还常用十二指肠内镜检查等。本文将有关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疾病影像诊断的下述诸问题:一、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的解剖与生理;二、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正常影像学表现;三、胆胰管异常连接;四、胆胰管括约肌段狭窄;五、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肿瘤;六、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结石;七、十二指肠乳头区憩室;以及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疾病的比较影像学等,就手边的文献资料结合我们近年工作中的经验体会详细进行讨论,力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期望我国影像诊断界同仁重视研究该连接区疾病的早期征象,争取作到早诊早治。
朱孝廷,沈谋绩[10](1994)在《成人胃壁囊肿性病变(附三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成人胃壁囊肿性病变(附三例报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200001)朱孝廷,沈谋绩成人胃壁囊肿性病变,可分为先天性与获得性两类,均罕见。X线钡餐检查多表现为境界清楚、锐利之隆起性病变,易于发现而难于确诊,确诊有赖于手术与病理学检查。我院...
二、胃粘膜下占位气钡双对比造影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粘膜下占位气钡双对比造影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麦克尔憩室的临床特征和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麦克尔憩室的临床特征及术前诊断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二部分 麦克尔憩室的MSCT表现及检测影响因素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三部分 麦克尔憩室的CT小肠造影分型及临床意义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研究创新点 |
综述 麦克尔憩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640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MPR技术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1.1 一般资料 |
1.1.2 纳入标准 |
1.1.3 排除标准 |
1.2 研究方法 |
1.2.1 材料与设备 |
1.2.2 检查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第二章 结果 |
2.1 患者胃癌胃壁侵润程度的T分期诊断结果 |
2.2 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及N分期结果 |
2.3 胃镜检查结果与640层螺旋CT检查结果比较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二甲肼致癌小鼠远端大肠固体脂质纳米粒摄取和分布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一、材料与方法 |
1、技术路线和主要实验步骤 |
2、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合成与表征测定 |
3、预实验 |
4、动物模型和分组 |
5、手术操作 |
6、MR成像及数据分析 |
7、组织病理学及荧光检查 |
8.统计分析 |
二、结果 |
1、固体脂质纳米粒理化、药理性质及体外MR成像 |
2、预实验结果 |
3、正常小鼠远端大肠肠壁MR及显微荧光图像特点 |
4、二甲肼致癌小鼠远端大肠肠壁MR、LSCFM图像特点及病理对照 |
5、二甲肼致癌小鼠大肠肿物的MR及LSCFM图像特点及病理对照 |
6、其他MR及病理学发现 |
7、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结果 |
三、讨论 |
1、方法学基础 |
2、实验结果的解释和机制探讨 |
3、本研究的主要意义 |
4、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发表的文章 |
(4)437例小肠出血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回盲区正常结构及常见病影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正文 |
第一部分 正常回盲区影像解剖研究 |
实验一 31具尸体阑尾解剖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正常阑尾MRI、CT 影像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三 正常回盲瓣CT、MRI 影像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四 正常回盲部平扫、增强CT 对比影像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研究回盲区常见病影像研究 |
实验一 回盲区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回盲区炎症的影像诊断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胃肠道影像学检查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X线胃肠道钡剂造影 |
一、X线胃肠造影与纤维内镜 |
二、胃肠道X线造影检查 |
(一) 胃肠道多相造影检查 (multiphasic gastrointestinal radiography) : |
(二) 口服钡餐追踪造影检查: |
(三) 小肠钡剂灌肠检查 (small bowel enema SBE) : |
三、X线胃肠道造影是理想的初选检查法 |
四、X线胃肠道造影能对疾病作出“定位”, “定性”, “定量”与“定期”的全面诊断 |
(一) 显示病变: |
(二) 作出定性诊断: |
(三) 认定疾病的程度: |
(四) 判断疾病的阶段: |
数字摄影胃肠造影 |
一、数字成像可快速获取多幅图像 (rapid sequence images) |
二、数字成像可控制检查质量 (quality control for the study) |
三、数字成像可进行图像后处理 (postprocessing) |
四、数字成像胃肠检查可缩短检查时间 (shorten the time for study) |
五、数字成像可减少病员的射线曝射量 (reduce radiation exposure) |
六、数字成像可标记和打印感兴趣的发现 (annotate and print finding of interest) |
七、数字成像可用软盘储存 (storage) |
八、数字成像可将资料进入图像存贮和传输系统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 |
胃肠道CT与CTE |
一、胃肠道CT |
(一) 胃肠道CT检查的主要适应证: |
(二) 胃肠道CT检查技术: |
1.器官内充液扩张: |
2.高密度对比剂标记器官: |
3.低张药物的应用: |
4.特殊体位的运用: |
(三) 胃肠道癌的CT诊断价值评估: |
(四) 胃肠道梗阻时的CT应用: |
二、胃肠道CT仿真内镜 (CTVE) |
(一) CTE的优点: |
(二) CTE的不足: |
胃肠道超声与内镜超声 |
一、胃肠道经腹超声检查 (Dtransabdominal ultrasono-graply) |
二、胃肠道内镜超声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 |
(一) 正常胃肠道壁的EUS表现及其对早期癌的诊断意义: |
(二) EUS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
1.用于胃癌的术前分期: |
2.用于胃淋巴瘤的诊断: |
(三) EUS导引下细针抽吸活检: |
(四) EUS导引下的介入治疗: |
胃肠道MRI检查 |
一、胃肠道MRI检查技术进展 |
二、MRI胃肠腔内对比剂 |
(一) 阳性对比剂: |
(二) 阴性对比剂: |
三、胃肠道MRI检查 |
(一) 胃肠道内引入对比剂: |
1.上胃肠道充气法: |
2.下胃肠道逆行注气法: |
3.小肠内口服顺磁性钆对比剂法: |
4.胃肠道水充盈法: |
(二) 胃肠道MRI检查的几个有用技术: |
(三) 胃肠道正常与病理MR表现: |
集成影像检查技术 |
(9)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疾病(论文提纲范文)
一、检查方法 |
二、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的解剖与生理 |
(一) 解剖学: |
1.解剖学分型: |
2.粘膜: |
3.括约肌: |
(二) 生理学: |
1.胆汁与胰液的排出: |
2.胆管与胰管的压力: |
三、肝外胆管括约肌段与胆胰共同管 |
(一) 肝外胆管的分段: |
(二) 肝外胆管括约肌段与胆胰共同管的长度和宽度: |
(三) 胆胰共同管的形状: |
四、胆胰管异常连接[1] |
(一) 概述: |
(二) 病理: |
(三) 临床概要: |
(四) 影像学表现: |
五、胆胰管括约肌段狭窄 |
(一) 概述: |
(二) 病理: |
(三) 临床概要: |
(四) 影像学表现: |
(五) 对纤维性与功能性括约肌段狭窄的讨论: |
1.纤维括约肌段狭窄: |
2.功能性括约肌段狭窄的诊断: |
(六) 鉴别诊断: |
1.肝外胆管下端假性梗阻: |
2.肝外胆管下端恶性梗阻: |
六、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肿瘤 |
七、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结石 |
(一) 概述: |
(二) 病理: |
(三) 临床概要: |
(四) 影像诊断: |
1、超声成象: |
2、CT扫描: |
3、静脉胆系造影: |
4、低张十二指肠造影: |
5、直接法胆系造影: |
八、十二指肠乳头区憩室[9-13] |
(一) 概述: |
(二) 病理学: |
(三) 临床概要: |
(四) 影像诊断: |
1.钡餐检查: |
2.内镜检查与ERCP: |
(五) 鉴别诊断: |
(六) 一点粗浅的看法: |
九、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疾病的比较影像学 |
四、胃粘膜下占位气钡双对比造影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麦克尔憩室的临床特征和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研究[D]. 陈颖. 苏州大学, 2019(08)
- [2]640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MPR技术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D]. 巩晓. 青岛大学, 2016(03)
- [3]二甲肼致癌小鼠远端大肠固体脂质纳米粒摄取和分布的磁共振成像研究[D]. 吴涛. 浙江大学, 2011(10)
- [4]437例小肠出血原因分析[D]. 杨文伟. 浙江大学, 2011(01)
- [5]回盲区正常结构及常见病影像研究[D]. 张琰君. 第四军医大学, 2008(02)
- [6]胃粘膜下占位气钡双对比造影的实验研究[J]. 张仕状,孙业全,常光辉,李永奎,邹强,曹贵文.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1(04)
- [7]CT仿真胃镜的临床及实验研究[J]. 顾华,潘振宇,张镭,翟仁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0(01)
- [8]胃肠道影像学检查的新进展[J]. 陈九如.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1999(04)
- [9]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疾病[J]. 巫北海.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1999(04)
- [10]成人胃壁囊肿性病变(附三例报告)[J]. 朱孝廷,沈谋绩.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199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