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北农业大学部分科技成果展示(论文文献综述)
赖晓敏[1](2021)在《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质量与经济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兴农战略下,中国农业专利事业发展迅速,但发展过程中的研发不平衡与转化不充分问题愈发突显。得益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发展,中国农业专利规模持续扩大,新增专利数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且增速不断加快,后发优势明显,在特定技术领域实现由“跟跑”向“并跑”甚至是“领跑”的跨越。与此同时,专利发展过程中显现出研发不平衡、转化不充分问题,前者主要表现为农业专利在数量布局、质量层次和研发主体结构上存在失衡现象,后者主要表现为农业专利的加速扩张与农业经济的增速放缓不相适应,二者的脱钩反映出农业专利的质量不高与应用转化不足。对此,围绕如何量化并解释中国农业专利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研究依次从专利数量、专利质量和专利经济效果三方面入手,综合利用专利文献计量、空间计量经济学、二元选择模型和机器学习等方法,在量化把握农业专利数量与质量水平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中国农业专利产出数量水平的均衡收敛机制,农业专利质量水平的长期优化机制,以及农业专利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的转化扩散机制,并据此提出推动中国农业高质量专利研发与转化的政策建议。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包括:(1)中国来源和受理的农业专利规模整体不断扩大,1985-2019年中国来源和受理的累计农业发明申请、发明授权和实用新型数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和第一;中国农业专利多布局在以植物栽培、农药、饲料、养殖管理和肥料等小类为主的农业生产领域和以食品饮料加工处理小类为主的食品加工领域;首要应用行业是以农业生产专用设备制造、农业中间品制造和农产品加工等为主的制造业,其次是以各种农作物种植栽培为主的农林牧渔业;企业和科研机构是研发主力,个体占比趋于下降。整体上,专利数量和申请人规模在1985-1995年技术引进期较小,此后进入技术发展期,并在2008-2019年技术发展期第二阶段加速增长;不同技术领域和研发主体的技术生命周期演进存在一定差异。(2)中国农业专利呈现自东向西递减分布,数量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华东区、华北区、东北区、中南区、西北区和西南区,且各区域研发主体结构不同;数量水平的省域分布高度失衡,失衡主要由区域间差异引起,区域内相对均衡;数量水平分布具有负空间自相关性,省域分布以低高聚类为主,其次是高低聚类。发明申请和实用新型水平的省域分布呈绝对β收敛,且在技术相似和产业相似两种关联矩阵下的收敛速度快于反距离和邻接关系两种地理矩阵,而科研机构和企业三类专利水平均呈绝对β收敛,个人则仅发明授权和实用新型水平收敛;引入控制变量后,全样本和各主体的三类专利水平仍呈现条件β收敛,其中技术市场发育对各专利水平增速均有促进效果。(3)中国农业专利质量水平符合技术生命周期演化特点,在1996年进入技术发展期之后质量水平被稀释下降,质量综合指数由期初的0.70降至期末的0.40,质量的子维度技术通用性、技术创新性、法律价值和经济价值也在发展期有所下降;空间分布上,技术创新性、法律价值和经济价值呈现东高西低特点,三者分布在前期呈现一定的空间失衡,而技术通用性和综合质量水平始终较为均衡。专利规模扩张也带来泡沫专利规模的上升,累计泡沫23,135件,整体泡沫化程度为11.70%,泡沫规模在2008-2019年呈加速上升趋势,但泡沫化程度略有下降;泡沫专利空间格局与农业专利总量格局一致,即东多西少,省域分布由失衡转为均衡,但本土专利的泡沫化程度远高于境外来源专利。无论是Logit、Probit和异方差Probit模型,还是随机森林和BP神经网络算法,各方法对非泡沫专利的预测精度均趋于100.00%,但在泡沫专利的预测上,仅随机森林算法在训练样本内有99.24%的预测精度,其余方法均有明显第一类错误。(4)静态空间杜宾模型表明,中国农业专利质量及其构成受本地和相关地区农业研发要素投入、研发主体发育和创新外部环境三方面因素影响,其中研发人员投入在关联矩阵下对专利技术创新性和法律经济的间接效应为负,经费投入对技术通用性和法律价值的直接效应为正,对技术价值、法律价值和整体质量的间接效应均为负;科研机构发育对技术创新性具有正向间接效应,企业发育在地理矩阵下对法律价值和整体质量的间接效应为正,在关联矩阵下对法律价值的间接效应为负;基础研究在地理矩阵下对技术通用性、法律价值和综合质量的各效应均为负,技术市场对技术通用性、法律价值和综合质量的各效应均为正,科技转化服务对法律价值和综合质量的直接效应为负,对临近地区技术创新性的间接效应为正,信息化在地理矩阵下对技术通用性和法律价值的间接效应为负,但对经济价值为正。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表明专利的技术通用性和法律价值具有累积性,受经济价值影响,综合质量在地理矩阵下具有累积效应,在关联矩阵下具有收敛性;动态模型中上述长期边际效应依旧成立,并进一步证实长期与短期效应的作用方向多相反。(5)以种植业为例,各空间模型中农业有效专利对农业经济产出的回归系数均显着为正,并大于普通面板模型结果,表明农业专利同时存在地理临近和技术供需联系两种扩散渠道;反距离矩阵、邻接关系矩阵、技术相似矩阵和产业相似矩阵四种空间权重下,专利对农业经济产出的总贡献分别为12.30%、12.72%、13.41%和13.16%,贡献率仅次于化肥(50.00%左右)和劳动(20.00%左右)投入,与机械投入(10.00%左右)相近;专利对农业经济的总贡献效应以本地直接效应为主,四种矩阵下的直接效应分别为11.97%、16.07%、18.29%和14.36%,而间接效应分别为0.33%、-3.35%、-4.88%和-1.21%,这种差异化的间接效应表明专利的空间溢出包含由技术扩散产生的正向辐射增益效应和农业物候相似凸显的专利权负向排他效应两部分。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有三个方面:(1)拓展并验证了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空间关联。在探讨农业科技研发绩效和经济贡献过程中,不仅考虑了反距离矩阵和邻接关系矩阵刻画的常见地理溢出效应,还基于夹角余弦定理拓展并检验了技术和产业结构相似地区间的技术供需关联溢出效应。(2)基于专利视角测度农业技术创新的经济效果。相比以往研究采用的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变量,专利作为应用研究的直接成果,避免了兼顾基础研究的政府经费投入会夸大实际技术研发支出,并能全面涵盖科研机构、企业和个人等各类技术研发主体。(3)探索了农业专利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综合技术价值、法律价值和经济价值三个维度构建质量评价体系,系统量化了中国农业专利质量现状格局,并讨论了研发要素投入、科研主体发育和创新外部环境三方面因素对综合质量及其子维度构成的影响。
梁圩钰[2](2021)在《基于BERT模型的科技成果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其中高层次人才匮乏、成果转化机构不健全、科研成果供需不匹配等问题是制约我国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因素。本文设计与实现了科技成果推荐系统,利用基于预训练的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模型来进行供需双方文本关联值计算,得出二者之间的匹配度,进行Top N推荐。该方法能有效节省用户时间,提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本文分析我国科技成果推荐平台的现状,对X省科学院现有的科技需求信息以及专家文本数据进行深入研究,通过需求分析,设计系统整体框架,实现了科技成果推荐系统,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数据的采集。数据采集自X省专家信息系统以及X省科学院现有的科技成果信息数据。(2)数据的预处理。首先我们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清洗,然后对数据中成果内容的空值进行成果标题替换。在该项工作中,选用了一个封装完整的Text Rank摘要提取算法,该算法用来处理技术成果内容和技术需求内容中,超过512个字的长文本,提取出文章关键句,防止因内容过长影响后续模型匹配精度。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本文设置了人工处理长文本与摘要提取算法的对比实验,将两种采用不同处理方式的文本放入匹配模型中计算匹配结果。其中,人工处理长文本准确率为0.78125,摘要算法处理长文本准确率为0.78328。由此可得,选择摘要提取算法代替人工处理文本的方法是可行的。(3)模型的选择。本文提出两种文本匹配模型。一种是基于TF-IDF的文本匹配算法,另一种是基于BERT的文本匹配模型。在实验阶段,采用X省科学院的成果及专家数据进行测试,利用本文给出的评价指标Ba计算出匹配结果的平均误差率,基于TF-IDF的文本匹配算法平均误差率在0.30附近,基于BERT的文本匹配模型平均误差率在0.26-0.27之间。实验表明,基于BERT的文本匹配模型平均误差率低,正确率高,故本文选用该模型用于推荐功能。(4)模型的训练。微调阶段在用户需求-匹配专家,用户需求-匹配技术成果数据集上进行,对预训练网络和全连接层组成的整体模型的参数进行微调。BERT模型的全连接层上产生一个输出值,再将该值作为输入传递给Softmax分类函数进行分类,可得出每个类别的概率分布,模型将概率最高的类别作为匹配结果,给出文本之间的关联值,由此判断供需文本之间的匹配度。本文的创新点,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中的文本匹配模型引入科技成果推荐系统中,取代人工推荐;将采集到的用户需求文档向量化,与技术成果或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匹配度计算,不依赖用户评价和历史信息,避免了传统推荐算法中的冷启动问题。
何立阳[3](2021)在《河北省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融资效率研究》文中提出农业科技企业的成果转化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身为农业大国,近年来在政策法规的积极引导下,涉农企业发展迅速,但涉农产业的弱质性长期存在,国家金融管制政策存在一定刚性,对农业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支持尚不充分,农业企业的科技成果在落地落实转化过程中融资难、途径单一、机制僵化等问题长期存在,成为制约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良性发展的重要原因。探索农业科技企业在成果转化不同阶段的融资机制、融资途径和融资方式组合等因素对融资效率的影响,可以为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融资效率提供动态调整建议,为农业科技企业产品技术的转化、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信息不对称理论、优序融资理论和融资效率理论,运用描述性统计及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选取河北省121家农业科技企业为样本对成果转化各个阶段的融资情况进行调研,在对河北省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融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其成果转化的融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探索影响融资效率的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一是根据河北省农业科技企业融资现状,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和主要观点,从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不同阶段融资的角度选题,对融资效率进行研究。二是对河北省农业科技企业在成果转化不同阶段的融资情况进行调研,根据调研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在研发阶段、中试阶段、商品化阶段和规模化阶段的融资需求、融资方式和收益占比等因素对融资效率的不同影响,探索河北省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融资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影响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融资效率的主要因素。三是利用河北省农业科技企业调研所得数据,选取融资效率相关指标构建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成果转化不同阶段对企业融资效率进行分析,发现各阶段融资效率普遍较低,融资方式较单一,而在不同阶段选择不同融资方式组合会对其融资效率有较大影响。四是对河北省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融资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河北省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融资效率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企业自身融资能力以及外部环境影响,提出优化企业阶段性融资方式的选择、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等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各阶段融资效率水平均较低;影响企业成果转化融资效率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企业未对融资方式优化选择和内部经营管理的不规范。针对以上问题,从企业自身角度,分别就优化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共享信息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本文以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切入点,将企业规模、融资金额和融资利率作为投入指标,收入总额和收益占比作为产出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企业成果转化各阶段的融资效率进行建模,对河北省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融资效率进行较为科学客观的评价。
李发桐[4](2020)在《中国高校和企业专利许可的现状和特征研究》文中认为企业是技术转移的接收方,高校和企业是企业技术转移的两大重要来源,专利许可是技术转移的重要途径,对我国高校和企业专利许可的特征进行研究,对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促进区域创新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等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08—2019年中国高校和企业许可的发明授权专利,其中高校许可的发明授权专利11079件,企业许可的发明授权专利16375件;运用专利计量学、社会网络分析、共现分析、基于语义算法的文本聚类等方法,首先分析比较了中国高校和企业专利许可的数量变化、许可频次、被引频次、法律状态、地域分布等基本状况;然后从专利许可技术的技术转移状况、核心技术领域与经济领域、技术主题三个方面,深入研究了中国高校和企业专利许可的特征。研究发现,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一般高校的专利许可能力基本一致;高校和企业每年度许可的专利数量呈波动变化;企业许可的专利较高校有更长的寿命。在高校和企业专利许可的省际转移情况中,省内许可是主流,表明专利许可技术转移明显的地域性;高校和企业的省际专利许可技术转移网络,都明显地呈现出核心——边缘的网络结构;文章按中介中心度的大小,将各省份在省际专利许可技术转移网络中的表现划分为5个层级,中介中心性越大的省份,专利许可的技术转移程度越好;跨省专利许可较少的省份大多集中在边疆内陆地区,说明专利技术跨省许可与该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高校和企业专利许可的核心技术领域中,在2008—2011年、2012—2015年、2016—2019年三个时间阶段,高校与企业专利许可的核心技术领域各不相同。高校专利许可的技术领域从C02F、C04B、C08K、C08L类逐渐转向H04W、H04L,企业专利许可的技术领域从A61K、A61P、C08K类,也逐渐转向H04L、H04B、H04W领域,说明与H04L、H04W等领域专利的相关行业在近几年迅速发展;与此对应的是,高校和企业专利许可的所属国民经济领域基本一致,体现了专利许可技术转移的市场导向。最后依据文章研究内容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刘正茂[5](2020)在《农业院校与地方共建综合试验站的设计与理论研究 ——以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为例》文中提出当前,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关键阶段,如何加速农业转型,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党和中央在新时代被赋予的新的历史使命。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科技创新驱动,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指明了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方向,也为农业试验站基地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农业试验站基地在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支撑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农业试验站地基地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试验站基地定位不明确、管理机制落后等。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和调研等方法,对国内外农业试验站基地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针对相应了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对策,寻找出了一条适合国内试验站基地快速发展的道路,这对于加强推进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换、以及带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本文以安徽农业大学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以下称江淮分水岭试验站)为研究对象,首先说明了农业试验站的定义、分类、功能作用以及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国内外农业试验站发展状况,然后介绍了相关规划设计手段和原则。其次对江淮分水岭试验站区位、地理条件、规划背景进行了分析,并且运用了SWOT分析方法,对江淮分水岭试验站基地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从景观、产业、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划设计,并编写了详细的建设内容。最后对试验站进行了整体效益分析,以及提出了试验站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
姚科敏[6](2020)在《习近平科技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习近平科技观,对于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为实现新时代科技融合发展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正确处理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问题,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综合法、系统研究法,在界定习近平科技观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和论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主要内容,研究和阐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界定和探讨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是研究习近平科技观的一项奠基工作。习近平科技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科学技术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科技全球治理观等方面。从思想渊源看,习近平科技观既吸取了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方古今科技思想中有益的成分,做到了中西结合、古今贯通,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思想渊源。从理论基础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为习近平科技观提供了科学而又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科技观形成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的持续积累大大推动了全球财富的增长、颠覆性科技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范式、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科技的双刃剑作用愈加凸显的国际背景下,形成于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崛起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的国内背景下。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萌芽阶段(1969年—1982年)、初步形成阶段(1982年—1993年)、形成轮廓阶段(1993年—2012年)和丰富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习近平科技观具有创新性、人民性、时代性、前瞻性、开放性、保障性等基本特征。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和科技全球治理观。其中,科技创新观是核心,科技体制改革观是动力,科技战略观是统领,科技人才观是关键,科技伦理观是保障,科技全球治理观是条件,上述六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整体。习近平科技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在于:习近平科技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其现实意义在于:习近平科技观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卢振宁[7](2019)在《任丘市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以白山药产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9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产业,倡导“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支持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健全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本文以任丘市白山药产业为例,系统分析了任丘市特色产业的发展状况。通过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和SWOT矩阵分析方法,对任丘市白山药特色产业进行分析,结合任丘市区位情况,并对现阶段任丘市白山药特色产业基本情况了解之后。对本地区白山药特色产业的发展优势,其中包括:种植优势,政策优势,传统产业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基础等。发展劣势:白山药特色产业发展环境制约,农业发展的法治环境有待完善,农业现代化、合作化组织水平低,龙头企业带动力弱,现代农业发展意识滞后,受气候和市场因素影响,生产经营风险大。发展机遇:国家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政策一直向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势所趋,人民对生活品质提升的需求日益强烈。发展挑战:受生态环境状况制约,农村金融支持力度不足,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通过SWOT组合策略分析,提出了任丘市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对策,转变思维,顺应当代中国农业发展的趋势;科技兴农,实现产业高质量的发展;健全组织,实现产业规范化发展;营造环境,为实现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本文以新兴的任丘白山药产业作为切入点,分析了任丘市特色产业的发展。在全新的研究背景下,旨在弄清农村特色产业朝什么方向发展,怎么发展,以此推进任丘市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任丘市农业经济发展。探索任丘市发展特色产业的潜力,切实解决阻碍特色产业发展的问题,积极为特色产业发展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实现农业发展目标,以此为任丘市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祖可伊[8](2019)在《高等农业院校科研合作对科研生产力影响研究 ——基于作物学学科1980—2016年Incites数据库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合作的作用在科学研究中日益显着,科研合作对完成科研任务,创新科研成果,提高科研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发表文献是科研合作中最常见的合作方式,如何通过分析合着文献来研究科研合作、促进学科良好发展已成为近期研究的热点话题。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中的作物学是高等农业院校的核心学科之一,其科研成果在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从作物学学科的科研合作状况视角,探讨学科科研合作状况对科研生产力的影响,以点窥面发现一些问题。本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在Incites数据库中搜索1980—2016年间27所高等农业院校作物学的合着文献信息。从文献数量和文献质量两个角度分析科研生产力:文献数量方面整理出文献的年度分布和文献种类;文献质量方面选取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被引频次、H指数、被引用过的论文数和平均百分位5个测量指标并以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借助Ucinet和Netdraw分析工具建立作物学学科科研合作网络,分别从24个地区、27所院校和96位核心作者三个角度统计合着文献数量、网络密度、聚类系数、平均路径长度、凝聚子群和中心性等网络特征指标,并对小世界特征进行判断。同时展示了27所高等农业院校科研合作网络的演化过程,并运用Stata软件相关分析、负二项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高等农业院校科研合作对科研生产力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出结论:高等农业院校发表文献数量和科研合作文献数量均逐年增长;文献质量发展不稳;科研合作网络的网络密度普遍较低;网络中成员的地位高低不同;科研合作网络存在多个不同的学术团体;科研合作网络的关系强度对科研生产力呈显着的正向影响;网络地位对科研生产力呈显着的正向影响;中介性对科研生产力呈显着的正向影响;从影响程度的角度来看,结构洞的位置对科研生产力的影响最大,连接强度次之,点度中心性最小。针对研究结论,从整合学术研究优势,促进地区科研合作均衡发展;调整科研投入分配方式,推进院校科研合作稳步加强;核心院校巩固网络地位,边缘院校拓展合作范围、加强科研学者互动;建立作者评价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黄颖[9](2019)在《大学协同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推广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原有的单纯以政府为主体的科技推广体系也随着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发展发生了一些变化。作为农业科技创新重要源头之一的农业大学,其农业科技推广的优势和潜能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严重浪费了农业大学的推广资源。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文件精神,各高校一直在探索建立农科教协同开展技术推广服务的有效路径,如何发挥大学与农技推广体系等主体的优势,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优势互补的农技推广协同服务新机制,成为构建新时代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南京农业大学历来重视农技推广工作,最早可追溯到一百年前学校前身中央大学植棉讲习会和金陵大学乌江试验推广区;2012年,南京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立,实现从“游击战到阵地战”、从单一学科到全产业链多学科交融、从走街串巷口口相授到移动互联的三大转变,科技服务能力大大增强。本文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分析了大学协同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工作的可能性以及实际效果,并且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具体的建议。文章运用了文献研究法研究农技推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背景,重点对我国农技推广的历程,并通过发放问卷,对泰州各乡镇100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个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以及南京农业大学50名农业技术推广教师进行调研。研究发现从年龄分布上看,目前我国的农技人员的年龄有偏大的情况,年轻的农技人员较少,存在脱节的情况。从学历分布上看,我国的农技人员的受教育水平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南京农业大学在开展农技推广服务方面取得了许多成绩,但依然存在资金支持不足、基层工作人员素质较低、缺乏有效激励机制等问题。本文针对南京农业大学协同推广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开展高校协同推广工作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首先政府需要加强对协同推广的资金支持,利用多元化的资金渠道,满足高校在农技推广工作中的资金需求;其次,高校需要进一步通过开展技术培训等特色活动提高包括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以及新型经营主体在内的农技推广基层主体的素养;然后,农技推广工作也需要有一个有效考核以及激励机制,通过不同的考核以及奖励模式的结合,能够调动起所有农技参加者的热情;最后,加强政府、科研所与大学协同开展农业科技推广,集聚各主体资源,充分了解各方面需求,开展协同合作,形成一个高效的组合体。
王楠[10](2018)在《基于扎根理论的生物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生物产业是极具发展潜力与活力的朝阳产业,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都将生物产业的发展摆在重要战略位置,通过主导技术与产业的更替对其进行重点发展。全球生物产业已然从一个新兴初创产业发展到如今具备一定规模的产业,生物产业的蓬勃发展有望解决当前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如资源短缺、人类健康等。河北省具有深厚的生物资源基础以及一定的科研实力。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北省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等领域实现了较好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生物产业发达地区相比,在发展规模和发展质量上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本文基于河北省生物产业发展现状,梳理产业发展历程,明确河北省生物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对发展模式的研究分析,把握河北省生物产业的发展特性与发展重点,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促进河北省生物产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首先,在明确研究背景与意义的基础上,阐释了生物产业的定义、内容、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以及发展模式的内涵,梳理了国内外生物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其次,分析了河北省生物产业的发展现状,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产业发展的相关文字资料进行概念编码,范畴提炼,得到“成果引进式发展”、“产学研联盟式发展”和“企业聚集式发展”三种发展模式,并对其分别进行阐释,进一步提炼出本文的核心范畴“河北省生物产业发展模式”;再次,基于河北省生物企业实际数据,从实证的角度检验三大发展模式对企业创新、产业发展的影响过程。结果表明,三种模式对产业关键技术产品的创新具有显着促进作用,能有效促进产业的发展;最后,综合前文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从完善引进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加强政府扶持、重视人才培养、培育龙头企业等多方面提出产业发展建议。
二、河北农业大学部分科技成果展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农业大学部分科技成果展示(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质量与经济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专利研发 |
1.3.2 专利评价 |
1.3.3 专利转化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1.1 技术创新理论 |
2.1.2 TRIZ创新方法理论 |
2.1.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2.2 概念界定 |
2.2.1 农业专利 |
2.2.2 农业专利技术生命周期 |
2.2.3 农业专利质量 |
2.3 理论分析框架 |
2.3.1 农业专利的数量增长与趋同 |
2.3.2 农业专利的质量评价与甄别 |
2.3.3 农业专利的有效应用与转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格局与技术生命周期 |
3.1 数据来源与研发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研究方法 |
3.2 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分布 |
3.2.1 中国农业专利的全球地位 |
3.2.2 中国农业专利的IPC分布 |
3.2.3 中国农业专利的行业分布 |
3.2.4 中国农业专利的主体分布 |
3.3 中国农业专利的技术生命周期 |
3.3.1 中国农业专利技术整体发展阶段 |
3.3.2 主要农业技术领域的生命周期比较 |
3.3.3 三大主体的农业专利技术生命周期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农业专利的空间分布与收敛性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数据来源 |
4.2 中国农业专利的空间分布 |
4.2.1 中国农业专利的省域分布 |
4.2.2 中国农业专利水平的空间均衡性 |
4.2.3 中国农业专利水平的空间自相关性 |
4.3 中国农业专利的收敛性 |
4.3.1 中国农业专利水平的绝对β收敛 |
4.3.2 中国农业专利水平的条件β收敛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农业专利的质量分布与泡沫甄别——以授权发明为例 |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数据来源 |
5.2 中国农业专利质量分布 |
5.2.1 基于综合评价指数的专利质量比较 |
5.2.2 基于专利宽度的技术通用性分析 |
5.2.3 基于专利被引的技术创新性分析 |
5.2.4 基于专利权利要求的法律价值分析 |
5.2.5 基于专利存续期的经济价值分析 |
5.3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分布 |
5.3.1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规模 |
5.3.2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分布 |
5.3.3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空间均衡性 |
5.4 中国农业泡沫专利识别 |
5.4.1 基于二元选择模型的泡沫专利识别 |
5.4.2 基于机器学习分类的泡沫专利识别 |
5.4.3 两类泡沫专利识别方法结果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农业专利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 |
6.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6.1.1 研究方法 |
6.1.2 数据来源 |
6.1.3 空间自相关检验 |
6.2 中国农业专利综合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中国农业专利综合质量影响因素 |
6.2.2 中国农业专利综合质量边际影响 |
6.3 中国农业专利质量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 |
6.3.1 中国农业专利技术通用性路径 |
6.3.2 中国农业专利技术创新性路径 |
6.3.3 中国农业专利法律价值路径 |
6.3.4 中国农业专利经济价值路径 |
6.4 考虑创新累积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
6.4.1 综合质量影响因素稳健性 |
6.4.2 技术通用性影响因素稳健性 |
6.4.3 技术创新性影响因素稳健性 |
6.4.4 法律价值影响因素稳健性 |
6.4.5 经济价值影响因素稳健性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农业专利的经济效果评价——以种植业为例 |
7.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7.1.1 空间计量模型 |
7.1.2 数据来源 |
7.2 中国农业专利的经济贡献分析 |
7.2.1 模型适配度检验 |
7.2.2 地理视角下经济贡献分析 |
7.2.3 供需视角下经济贡献分析 |
7.3 中国农业专利的边际经济贡献 |
7.3.1 地理视角下边际经济贡献 |
7.3.2 供需视角下边际经济贡献 |
7.4 中国农业专利经济效果的稳健性检验 |
7.4.1 模型互为因果的内生性讨论 |
7.4.2 异方差空间面板杜宾模型 |
7.4.3 含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 |
7.4.4 广义空间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1.1 中国农业专利数量加速增长,省域间数量水平呈现β收敛 |
8.1.2 中国农业专利质量阶段性下降,质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
8.1.3 中国农业专利具有显着经济贡献,贡献以本地直接效应为主 |
8.2 政策建议 |
8.2.1 优化农业技术研发资源配置,推动农业专利产出合理收敛 |
8.2.2 壮大市场化农业技术研发主体,加快农业技术诱致性创新 |
8.2.3 构建农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促进农业高质量专利应用转化 |
8.3 讨论 |
8.3.1 研究不足 |
8.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BERT模型的科技成果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相关技术 |
2.1 软件开发框架 |
2.1.1 Vue框架 |
2.1.2 Flask框架 |
2.2 文本预训练 |
2.2.1 神经网络原理 |
2.2.2 预训练语言模型 |
2.2.3 基于BERT的分类模型 |
2.3 摘要提取技术 |
2.4 TF-IDF算法 |
2.5 少样本关系抽取 |
2.6 本章小结 |
3 文本匹配模型的构建 |
3.1 算法设计流程 |
3.1.1 数据采集 |
3.1.2 文本预处理 |
3.1.3 摘要算法处理 |
3.1.4 文本匹配模型的构建 |
3.1.5 算法实现 |
3.2 评价指标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BERT模型的科技成果推荐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 |
4.1 需求分析 |
4.1.1 功能性需求分析 |
4.1.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4.2 系统设计 |
4.2.1 系统总体设计 |
4.2.2 系统详细设计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概念结构设计 |
4.3.2 逻辑结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BERT模型的科技成果推荐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
5.1 功能模块的实现 |
5.1.1 用户登录模块 |
5.1.2 需求管理模块 |
5.1.3 成果管理模块 |
5.1.4 角色管理模块 |
5.1.5 模型管理模块 |
5.2 系统测试 |
5.2.1 系统测试目的 |
5.2.2 系统测试环境 |
5.2.3 功能模块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河北省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融资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述评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科技企业 |
2.1.2 成果转化阶段性融资 |
2.1.3 融资效率 |
2.2 相关理论概述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优序融资理论 |
2.2.3 融资效率理论 |
3 河北省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不同阶段的融资调研 |
3.1 问卷设计及检验 |
3.1.1 问卷设计 |
3.1.2 问卷检验 |
3.2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1 样本总体特征 |
3.2.2 样本总体分析 |
3.3 调研结果分析 |
3.3.1 样本数据各阶段具体分析 |
3.3.2 样本数据阶段性对比分析 |
3.4 小结 |
4 河北省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融资效率测度 |
4.1 融资效率评价方法的选择 |
4.2 DEA-BCC模型说明 |
4.3 指标的选取与说明 |
4.4 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融资效率测度分析 |
4.4.1 综合效率 |
4.4.2 纯技术效率 |
4.4.3 规模效率 |
4.4.4 效率对比分析 |
4.4.5 融资方式影响融资效率的验证分析 |
4.5 小结 |
5 河北省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融资问题及成因分析 |
5.1 企业成果转化融资存在的问题 |
5.1.1 融资方式单一 |
5.1.2 企业贷款受限 |
5.1.3 融资成本较高 |
5.2 企业成果转化融资问题成因分析 |
5.2.1 信息不对称 |
5.2.2 无优化融资选择 |
5.2.3 内部管理水平较低 |
6 提高河北省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融资效率的对策建议 |
6.1 优化企业成果转化中融资方式的选择 |
6.2 加强内部管理,优化内部资源配置 |
6.3 提高信息透明度,建立对外信息平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中国高校和企业专利许可的现状和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文献述评 |
1.2.1 技术转移 |
1.2.2 专利许可研究现状 |
1.2.3 科技成果转化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数据来源 |
2 专利许可特征的理论分析 |
2.1 高校专利及许可的本质特征 |
2.1.1 高校专利的特征 |
2.1.2 高校专利许可的特征 |
2.2 企业专利及许可的本质特征 |
2.2.1 企业专利的特征 |
2.2.2 企业专利许可的特征 |
2.3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技术转移 |
2.4 基于专利IPC共现的核心技术领域分析 |
2.5 专利许可的技术主题分析 |
3 高校和企业专利许可现状分析 |
3.1 高校专利许可现状 |
3.1.1 高校许可时间分布 |
3.1.2 许可频次、被引频次、法律状态 |
3.1.3 许可专利的高校类型 |
3.1.4 高校专利许可地域分布 |
3.2 企业专利许可现状 |
3.2.1 企业许可时间分布 |
3.2.2 许可频次、被引频次、法律状态 |
3.2.3 企业专利许可地域分布 |
3.3 本章小结 |
4 专利许可的特征研究 |
4.1 专利技术转移特征 |
4.1.1 高校专利许可的技术转移 |
4.1.2 企业专利许可的技术转移 |
4.1.3 高校和企业专利许可技术转移的比较 |
4.2 专利许可的核心技术领域和经济领域 |
4.2.1 高校专利许可的核心技术领域和经济领域 |
4.2.2 企业专利许可的核心技术领域和经济领域 |
4.2.3 高校和企业专利许可核心技术领域的比较 |
4.3 专利许可技术主题 |
4.3.1 高校专利许可技术主题 |
4.3.2 企业专利许可技术主题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本文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农业院校与地方共建综合试验站的设计与理论研究 ——以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农业综合试验站概述 |
1.1.1 农业试验站的定义 |
1.1.2 农业推广的定义 |
1.1.3 农业试验站的种类 |
1.1.4 农业综合试验站的基本特征 |
1.2 农业综合试验站的功能和作用 |
1.3 国内外农业综合试验站的研究 |
1.3.1 国外农业综合试验站的发展概括 |
1.3.2 国外农业综合试验站的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农业综合试验站的发展概括 |
1.3.4 国内农业综合试验站的研究动态 |
1.4 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 |
1.4.1 美国新泽西农业试验站 |
1.4.2 中国农业大学涿州教学实验场 |
1.5 本章小结 |
2 引言 |
2.1 规划背景 |
2.1.1 是农业高校教育扩展和科研发展的自身需求 |
2.1.2 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模式的必然要求 |
2.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的客观需求 |
2.2 规划的目的与意义 |
2.2.1 规划的目的 |
2.2.2 规划的意义 |
2.3 农业综合试验站亟待解决的问题 |
2.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2.4.1 研究的内容 |
2.4.2 研究的方法 |
2.5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2.5.1 论文的创新点 |
2.5.2 不足 |
3 相关规划的设计原则与方法研究 |
3.1 现代农业试验站的空间布局 |
3.2 现代农业试验站景观系统规划原则 |
3.2.1 生态性原则 |
3.2.2 因地制宜原则 |
3.2.3 科学性原则 |
3.2.4 文化性原则 |
3.2.5 以人为本原则 |
3.3 现代农业试验站基地景观规划 |
4 实际案例—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规划设计 |
4.1 现状解读 |
4.1.1 区位分析 |
4.1.2 产业分析 |
4.1.3 规划范围 |
4.1.4 现状分析 |
4.1.5 SWOT分析 |
4.2 总体策划 |
4.2.1 项目定位 |
4.2.2 规划思路和理念 |
4.2.3 规划原则 |
4.2.4 规划布局 |
4.3 产业发展规划 |
4.3.1 产业规划思路 |
4.3.2 产业定位 |
4.3.3 基地产业链规划 |
4.3.4 产业绿色循环 |
4.4 景观系统规划 |
4.4.1 规划原则 |
4.4.2 景观规划结构 |
4.4.3 景观规划布局 |
4.5 道路系统规划 |
4.5.1 设计原则 |
4.5.2 道路设计 |
4.6 农田水利规划 |
4.6.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6.2 规划建设目标及标准 |
4.7 农业试验站基地发展对策 |
4.7.1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4.7.2 保障措施 |
4.8 试验站效益分析 |
4.8.1 社会效应 |
4.8.2 生态效应 |
4.8.3 经济效应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习近平科技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
2.1 习近平科技观的概念界定 |
2.1.1 科技的含义 |
2.1.2 科技观的含义 |
2.1.3 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 |
2.2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 |
2.2.1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 |
2.2.2 西方古今科技思想 |
2.3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 |
2.3.2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 |
第3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 |
3.1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 |
3.1.1 萌芽阶段(1969 年-1982 年) |
3.1.2 初步形成阶段(1982 年-1993 年) |
3.1.3 形成轮廓阶段(1993 年-2012 年) |
3.1.4 丰富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 |
3.2 习近平科技观的基本特征 |
3.2.1 创新性 |
3.2.2 人民性 |
3.2.3 时代性 |
3.2.4 前瞻性 |
3.2.5 开放性 |
3.2.6 保障性 |
第4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 |
4.1 科技创新观 |
4.1.1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
4.1.2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
4.1.3 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
4.2 科技体制改革观 |
4.2.1 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
4.2.2 深化基础科学研究体制改革 |
4.2.3 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
4.2.4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 |
4.3 科技战略观 |
4.3.1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
4.3.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4.3.3 优先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
4.4 科技人才观 |
4.4.1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
4.4.2 完善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 |
4.4.3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
4.5 科技伦理观 |
4.5.1 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 |
4.5.2 以绿色科技促进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
4.5.3 为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
4.6 科技全球治理观 |
4.6.1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
4.6.2 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
4.6.3 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 |
第5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5.1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 |
5.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 |
5.1.2 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 |
5.1.3 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
5.1.4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 |
5.2 习近平科技观的现实意义 |
5.2.1 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 |
5.2.2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 |
5.2.3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 |
5.2.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 |
5.2.5 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任丘市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以白山药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 |
2.1.2 特色产业 |
2.1.3 农村特色产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3 任丘市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
3.1 任丘市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
3.2 任丘市白山药特色产业发展基础 |
3.2.1 任丘市白山药特色产业发展的自然资源 |
3.2.2 任丘市白山药特色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
3.3 任丘市白山药产业发展概况 |
3.3.1 任丘市白山药特色产品介绍 |
3.3.2 任丘市白山药特色产业发展特征 |
3.3.3 任丘市白山药特色产业发展趋势 |
4 任丘白山药产业在农村特色产业中的SWOT分析 |
4.1 发展优势(S) |
4.1.1 白山药产业种植优势 |
4.1.2 产业发展政策环境良好 |
4.1.3 传统产业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基础 |
4.2 发展劣势(W) |
4.2.1 白山药特色产业发展环境制约 |
4.2.2 农业发展的法治环境有待完善 |
4.2.3 农业现代化、合作化组织水平低 |
4.2.4 龙头企业带动力弱,现代农业发展意识滞后 |
4.2.5 受气候和市场因素影响,生产经营风险大 |
4.3 发展机遇(O) |
4.3.1 国家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政策一直向好 |
4.3.2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大势所趋 |
4.3.3 人民对生活品质提升的需求日益强烈 |
4.4 发展挑战(T) |
4.4.1 受生态环境制约 |
4.4.2 农村金融支持力度不足,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
4.4.3 特色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不健全 |
4.5 SWOT组合策略分析 |
5 任丘市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建议 |
5.1 转变思维,顺应农业发展趋势 |
5.1.1 转变质量思维,强调农产品质量安全,完善农产品监管制度 |
5.1.2 转化经营思维,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
5.1.3 转变市场思维,延伸特色产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
5.1.4 引入互联网+思维,拓宽销售渠道,实现产业网络化发展 |
5.2 科技兴农,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
5.2.1 扶持龙头企业,促进科技应用,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
5.2.2 联合农业院校,多方面引进人才 |
5.2.3 加强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 |
5.3 健全组织,实现产业规范化发展 |
5.3.1 成立协会组织,发展壮大特色产业 |
5.3.2 实现规模化发展,提升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
5.3.3 举办农产品博览交易会,打造全国示范点 |
5.4 营造环境,为实现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
5.4.1 营造良好的农业发展法治环境 |
5.4.2 完善区域农业发展的营商环境 |
5.4.3 建立健全金融支持的政策环境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高等农业院校科研合作对科研生产力影响研究 ——基于作物学学科1980—2016年Incites数据库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等农业院校 |
2.1.2 作物学学科 |
2.1.3 科研合作 |
2.1.4 科研生产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大数据理论 |
2.2.2 科学计量学理论 |
2.2.3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学科科研生产力 |
2.3.2 科研生产力的评价指标 |
2.3.3 科研生产力的影响因素 |
2.3.4 科研合作对科研生产力的影响 |
2.3.5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高等农业院校作物学科研生产力状况研究 |
3.1 高等农业院校作物学学科文献数量 |
3.1.1 作物学学科文献的年代分布 |
3.1.2 作物学学科文献类型 |
3.2 高等农业院校作物学学科文献质量 |
3.2.1 作物学学科文献质量统计分析 |
3.2.2 作物学学科文献质量聚类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等农业院校作物学科研合作网络研究 |
4.1 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数据处理过程 |
4.2 理论模型的构建 |
4.3 作物学科研合作网络分析 |
4.3.1 作物学学科科研合作地区角度分析 |
4.3.2 作物学学科科研合作院校角度分析 |
4.3.3 作物学学科科研合作作者角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合作对科研生产力影响的回归分析 |
5.1 研究假设 |
5.1.1 院校的关系强度 |
5.1.2 院校的网络地位 |
5.1.3 院校的中介性 |
5.2 变量 |
5.2.1 因变量 |
5.2.2 自变量 |
5.3 构建模型 |
5.4 实证结果 |
5.4.1 院校科研合作网络演化 |
5.4.2 回归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高等农业院校发表文献数量和科研合作文献数量均逐年增长 |
6.1.2 高等农业院校作物学文献质量发展不均衡 |
6.1.3 作物学学科科研合作网络的网络密度普遍较低 |
6.1.4 作物学学科科研合作网络中成员的地位高低不同 |
6.1.5 作物学学科科研合作网络存在多个不同的学术团体 |
6.1.6 作物学学科科研合作网络的关系强度、网络地位、中介性与科研生产力呈正相关 |
6.2 对策建议 |
6.2.1 整合学术研究优势,促进地区科研合作均衡发展 |
6.2.2 调整科研投入分配方式,推进院校科研合作稳步加强 |
6.2.3 核心院校巩固网络地位,边缘院校拓展合作范围 |
6.2.4 加强科研学者互动,建立作者评价考核机制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9)大学协同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四、相关概念概述 |
五、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六、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 |
一、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二、大学农业科技推广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沿革 |
三、主要大学农业科技推广实践 |
第三章 南京农业大学协同开展农业科技推广现状 |
一、南京农业大学协同推广模式与实践 |
二、协同推广模式 |
三、协同推广取得的成效 |
第四章 南京农业大学协同推广调查分析 |
一、南京农业大学协同推广调查基本情况 |
二、南京农业大学协同推广调查 |
三、当前模式之下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重大协同推广计划试点蔬菜项目案例分析 |
一、实施思路 |
二、目标任务 |
三、实施成效 |
四、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政策建议 |
一、加强对协同推广的资金支持 |
二、提高协同人员的素养 |
三、完善考核激励制度建设 |
四、加强政府、科研院所与大学协同开展农业科技推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基于扎根理论的生物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 |
2.1.2 生物产业 |
2.1.3 发展模式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产业发展理论基础 |
2.3.1 经济增长极理论 |
2.3.2 产业集群理论 |
2.3.3 协同创新理论 |
2.4 文献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河北省生物产业发展模式的探究 |
3.1 河北省生物产业发展现状 |
3.2 扎根理论方法介绍 |
3.3 资料收集 |
3.4 样本编码及模型建构 |
3.4.1 开放性译码 |
3.4.2 主轴译码 |
3.4.3 选择性译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河北省生物产业发展模式阐释 |
4.1 发展模式主范畴分析 |
4.1.1 移植型:成果引进式发展 |
4.1.2 自发型:产学研联盟式发展 |
4.1.3 协同型:企业聚集式发展 |
4.2 三种发展模式的相互关系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河北省生物产业发展模式实证分析 |
5.1 模型构建 |
5.1.1 成果引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5.1.2 产学研合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5.1.3 企业聚集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5.1.4 技术水平的中介作用 |
5.1.5 政策支持的调节作用 |
5.2 数据处理 |
5.2.1 数据来源和计量模型 |
5.2.2 变量分析 |
5.2.3 模型检验 |
5.3 实证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对策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河北农业大学部分科技成果展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业专利的数量、质量与经济效果研究[D]. 赖晓敏.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2]基于BERT模型的科技成果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梁圩钰.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河北省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融资效率研究[D]. 何立阳.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4]中国高校和企业专利许可的现状和特征研究[D]. 李发桐.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5]农业院校与地方共建综合试验站的设计与理论研究 ——以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为例[D]. 刘正茂.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6]习近平科技观研究[D]. 姚科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7]任丘市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以白山药产业为例[D]. 卢振宁.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8]高等农业院校科研合作对科研生产力影响研究 ——基于作物学学科1980—2016年Incites数据库分析[D]. 祖可伊.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4)
- [9]大学协同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D]. 黄颖.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10]基于扎根理论的生物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D]. 王楠.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