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欧盟小国外交,用联盟的声音说话

比利时·欧盟小国外交,用联盟的声音说话

一、比利时·欧盟 小国外交,以同盟的声音说话(论文文献综述)

刘倩[1](2021)在《李斯特与近代中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家曦[2](2021)在《战后美日经济外交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是对战后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外交所做之比较研究。本文认为,“经济外交”即某一国基于政治考量,透过权力相对关系,将经济工具作为媒介,针对特定的外交战略目标,由施动主体(国家、国家联合、国际组织等)对受动主体(同样为国家、国家联合、国际组织等)策动与控制,以引导或迫使受动主体服从施动主体的政策目标及利益诉求的行为。经济外交有两种形式,即“一国政府或代表其政府的机构或官员以本国经济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其二,“一国政府或代表其政府的机构或官员以本国经济力量为手段或依托,为实现和维护本国国家战略目标而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美日两国的经济外交是战后国际关系史中最为典型的两种经济外交,其涉及对象的广泛性、战略目标的多元性、战略手段的丰富性和战略效果的显着性,都为探讨经济外交的性质、作用和意义指明了方向。经济外交实践又作为国际社会体系和权力结构中的能动因素,形成了一个交叉嵌套、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战略交汇与互动,这就为在层次分析的理论基础上对美日两国的经济外交进行比较研究创造了可能性。战后的美日经济外交处在相同或相近的时空背景下,面临共同但有所区别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所关注的即是在这样的前提下,美日两国的经济外交对机遇和挑战的认知与因应,并尝试通过比较研究的方式加以探讨。从历史的角度看,在战后不同阶段中,美日两国进行了哪些经济外交实践?其发展和演变呈现出哪些特点?从理论视角看,美日两国的经济外交存在哪些联系和区别?形成这些联系和区别的主要动因为何?这些动因又将如何影响美日两国经济外交的决策和实施?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和回答,是本文展开研究的主要脉络。通过梳理美日两国经济外交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本文根据战略核心指向的转换与战略的调整和演进,梳理出以下几点研究发现:其一,战后初期是国际经贸新秩序的形成阶段,美日两国由于在国际体系中的位置、权力资源的不同,选择了完全不同的经济外交路径。美国通过经济外交塑造了有利于自身的国际经贸新秩序,并形成了更加专注于获得并维持经济权力的经济外交路径。而日本则通过积极在东南亚开展经济外交摆脱了战争带来的萧条与停滞,重建了自身的国际形象,并形成了更加专注于获得并扩大经济权利和利益的经济外交路径。其二,进入冷战后,随着生产力的全面发展和全球经贸联系的日益紧密,经济外交在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和权重都在持续上升。安全关切也成为经济外交中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能源、贸易、高科技产品等涉及国际经贸的议题成为外交战略中安全关切聚焦的重点。在经贸和科技领域拥有压倒性的体量和优势的美日两国,其经济外交中的安全化构建也随之展开。贸易壁垒、贸易保护和经济制裁成为经济外交的新工具,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安全内涵。这一趋势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改变了国际经贸发展的形式和方向,也对此后两极格局的瓦解和新的全球经贸秩序形成埋下了伏笔。其三,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的瓦解释放了压在国际经济贸易头上的安全重负。从20世纪末至今,全球化的飞速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国际经贸大繁荣、大发展的催化剂。在进入新的跨越式发展时代后,面对变化了的国际经济贸易格局,美日两国的经济外交需要对全球化和区域化这两大趋势做出战略回应。对于美国来说,“其他国家从自由贸易协定中获益过多”被界定为对美国经济安全的威胁。“域外国家”和“亚太地区主要参与者”双重角色之下的美国为了应对此种威胁,确保其在全球经济中的领导地位,便通过经济外交对全球化与区域化并行这一战略挑战做出了回应。而面对亚太区域的整合和域内国家共同体意识的觉醒,日本有以下几个战略主张:第一,以经济为手段建立美国、日本与欧洲三极国际新秩序;第二,加强美日安保及突显自己为西方国家一员,除了运用美日同盟关系与亚太国家建立良好关系外,日本也以亚太先进民主化国家自居,主导亚太民主化;认为身为亚太民主国家,必要努力使亚太稳定与和平共存。回顾美日经济外交从形成到发展的整个变迁过程不难发现,经济事务在外交中的地位和权重是持续增加的。作为传统外交和非传统外交相交叉的特殊领域,经济外交是国际关系领域中长期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在对经济外交的既有研究中,经济外交的性质、手段、地位和作用受到较多关注。纵观二战以来的外交史,经济外交的作用不断强化,影响不断外溢,特别是在全球化将全人类空前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之后,经济外交的更加不可替代。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经济外交倡导的“合作、互惠、共赢”理念并非总能在外交政策中占据主导,甚至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经济外交本身就会成为冲突和对抗的诱因。站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入口,如何通过经济外交框架下的合作共赢和包容性增长重建国际社会的领导力和进步主义,经济外交如何在防范和化解冲突风险、拓展人类共同福祉、促进国际经济制度治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将是时代留给所有国际事务参与者们共同求索的一道考题。

马程[3](2020)在《交往行为理论视域下的中国伙伴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国际形势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在从全球性大国向世界大国迈进。在国际体系转型和中国崛起并行的情况下,作为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重要战略构成的中国伙伴关系如何通过构建中国与国际体系及其主要成员间互动,促进中国实现从实力提升向地位提升的转变。在研究思路上,本文沿着构建国际体系互动框架—阐释中国伙伴关系思想内涵—在单元互动中研究中国伙伴关系的运行逻辑—在系统互动中分析中国伙伴关系的行为作用—加强中国伙伴关系管理的路径展开。首先,运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中国伙伴关系搭建行为分析框架,将国家行为体、伙伴关系和权力流动作为国际体系互动框架的主要构成。认为国家是国际体系中的主要行为体,以目的行为、交往行为、规范行为和自我表达行为存在于国际体系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生活世界等社会空间中。与此同时,权力要素产生、流动并运行于国际体系互动框架中,权力是交往行为、目的行为的媒介,是目的行为意图获得的资源,是规范行为的对象,是自我表达行为的内容。其次,梳理中国伙伴关系交往进程。归纳二战后国际社会中的伙伴关系实践和文本分析冷战期间中国对伙伴关系的认知转变,并从中国伙伴关系初期探索、深化实践和全面展开三个阶段对冷战后中国伙伴关系实践进行总结,分别说明各阶段中国伙伴关系的建设情况、阶段特征和主要成果。再次,总结中国伙伴关系的内涵价值。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国外交思想实践以及国际关系思想中探寻中国伙伴关系的思想来源;运用交往行为理论,在国际体系互动框架中思考中国伙伴关系的行为内涵、权力内涵和战略内涵。认为中国伙伴关系是延续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发扬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及深化国际关系理论探索的智慧结晶;中国伙伴关系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长远目标的合作关系,因共同利益而汇聚,以共同目标为指引;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构成,中国伙伴关系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关系纽带,同其他外交战略共同服务于中国外交目标;中国伙伴关系在行为上包括宣示定位、国际合作、国家情感和国际机制;权力要素流动于伙伴关系互动行为中而产生和积累权力资源、转换和运用权力、获得和施加国际影响力。复次,在单元层面分析中国伙伴关系的运行逻辑。通过归纳中国伙伴关系的主要往来内容、横向搭建中国伙伴关系网络和纵向深化中国伙伴关系的层次,构建伙伴关系的运行框架;提炼在中国伙伴关系中流动的权力要素来阐释中国伙伴关系如何促进中国积累权力资源和提升影响力,以中国伙伴关系交往中的合作要素解释中国如何在伙伴关系网络中协调与伙伴间的利益,以弹性稳固总结中国伙伴关系面对竞争与冲突始终致力于维系伙伴关系框架的努力。认为经济和安全是中国伙伴关系的主要建设领域;中国在全球层面以中国为核心向外扩散构建非均质辐散式复合型伙伴关系网络,服务于中国外交布局;中国在区域层面发展机制性和区域性伙伴关系,推进区域命运共同体建设,促进区域一体化。中国与不同层次的伙伴开展不同内容的合作,逐层达到支持中国获得权力合法性,积累权力资源和运用、施加权力的作用,并沿着信任—合作—协作的路径建立并深化伙伴关系;在伙伴关系往来中,中国不断与伙伴国积累信任和共识,促进中国伙伴关系从共同利益向共同目标的进发,提升中国国家实力和影响力。在利益和竞争的协调上,中国在宽领域深层次的伙伴合作中与伙伴国协调利益,在反复非零和博弈中建立互信;中国亦与非伙伴国积极开展双边合作和多边伙伴关系框架下的合作,以共同利益的羁绊管控分歧;对于中国与伙伴国的竞争,要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协调,以有序的竞争稳固伙伴关系。然后,在系统层面探究中国伙伴关系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的行为作用。在国际体系朝着去中心性网络化方向发展中,国际体系正在呈现多个大国引领的伙伴关系网络交融的局面,中国伙伴关系网络顺应了这一趋势;当前国际体系转型中,中美竞争是中国面临的关键问题,中国伙伴关系的作用在于表达中国和平发展的意图,争取国际资源支撑、管控分歧和深化情感;基于全球治理考察中国获得和施加国际影响力,中国伙伴关系宣示了伙伴精神、强化了治理共识并在伙伴合作中开展治理实践。基于“一带一路”考察中国主导的区域发展模式中的国际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中国伙伴关系宣示了正确的利益观和“责任共担、大国多担”的供给理念,在伙伴交往中促进理念共识的达成,在伙伴关系实践中丰富合作供给模式并强化供给制度设计。最后,以维护和拓展深化中国伙伴关系的战略管理。在中国伙伴关系维护上,基于当前伙伴关系已暴露的问题和潜在风险,中国伙伴关系面临着自我形象和理念传递不到位、国际合作的协调作用仍需细化、伙伴关系共识需进一步汇聚以及伙伴关系机制亟待完善等问题。为此要探索设定有效的管理指标来量化评估伙伴关系,从而更为客观地考量伙伴关系发展情况,明确伙伴关系的问题所在,并从合作成效、交往成本、竞争管理、机制化等方面展开维护。在中国伙伴关系拓展上,要从伙伴关系交往内容上深化、提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巩固经济优势、发展多元优势,扩大共同利益、汇聚共同目标;在伙伴关系范围上促进更多国际关系进入伙伴关系框架,设置战略支点国家,深化既有伙伴关系层次。

丁伟航[4](2020)在《区域共识的制度化 ——多案例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对区域制度和区域治理的研究在国际关系理论中一直都占有一席之地。区域作为沟通国家和全球的桥梁,这一桥梁的实质性作用是“建构”。而区域和国家、区域和全球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相互建构的。国家作为行动者通过国际互动建构区域性社会结构,区域性社会结构反过来也约束并建构着国家的利益和认同。区域可以理解为一种由观念建构的制度化结构。观念往往是行动的理由,而非行动的原因,由于存在这一理由,所以因果性因素才会产生具体的作用。如果没有这类“前提理由”,同样的“因素”就无法产生同样的因果性效应。因此,强调观念或共有观念在建构区域制度中的作用是本文的理论基础,研究区域共识的制度化是本文的核心。为研究区域共识的制度化,本文主要采用了以社会学为主体的建构主义方法,强调主体间性和社会事实等概念。此外,考虑到建构主义的理论局限,还借鉴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历史比较制度分析等方法。为深入剖析这一过程,研究选取了危机管理、共同利益、国际协调和集体意向四个变量,并就这四个变量间的建构或因果关系进行了充分论证。其中,与“危机管理”相关的概念如“临界点、决定性事件、外部刺激、共同威胁与共同命运”等;“国际协调”一般包括“国际谈判、多边会议”等;与“集体意向”相关的概念如“主体间性、共有观念、集体承诺、集体理性与互信”等。基于这四个变量,本文提出以下假设:1.区域共识的制度化主要发生在由霍布斯无政府文化向洛克式无政府文化和康德式无政府文化转化的过程中,也可以理解为从“对抗性”共识走向“竞争性”或“合作性”共识,这一过程是国际实践与互动建构的结果。2.区域内各行为主体就某一问题达成合作的集体意向,才能进一步建构区域制度性事实。3.区域共识的制度化是指在区域国际社会中,各国基于共同利益和危机管理的需要,通过国际协调建构集体意向;在达成集体意向后,继续经国际协调建构为国际制度,国际协调贯穿整个制度化进程。4.区域共识的制度化,一般从小规模的成员国为代表的次区域共识开始,逐渐由核心扩散至边缘。或曰,次区域性国际制度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扩展为区域/跨区域性国际制度。为便于观察区域共识的制度化进程,以及四个变量在不同案例中的异同,我们在充分综述各类区域性/全球性国际制度案例的基础上,将依据“次区域–区域/跨区域–全球”分三个维度。首先,在“跨区域”扩展至“全球”这一维度,我们分别选取了“欧洲协调–国际联盟–联合国”和“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这两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其次,在“次区域”扩展至“区域”这一维度,我们重点以“法德煤钢联营–西欧联盟–欧共体–欧洲联盟”这一典型的区域制度化进程为样本。第三,在“次区域”维度,分别选取了三个制度化空间较大的案例,即维谢格拉德集团,上合组织和“东盟+”制度群。这三个维度不仅用于验证研究变量和假设,还将为区域共识的制度化提供多种可能性。通过对变量的论证和案例的考察,得出结论如下:首先,区域共识的制度化之一般经验基本上是与研究假定一致的。其中,共同利益是区域共识形成与发展的前提;危机管理为区域共识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为制度化进程提供了机遇;国际协调是区域共识的形成与制度化之必要途径;集体意向是制度化的初始状态。若要实现制度化,各行为主体间必须先形成集体意向。其次,区域共识是区域社会在三种无政府文化(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间转换的产物,是国家互动建构的结果,是区域内国家间共有的观念结构;区域共识是国家间在相互依赖条件下形成的共识,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区域共识的制度化。第三,关于区域共识的制度化,还有以下影响因素如区域大国、行为体的数目、功能外溢、相互依赖程度等。最后,区域层面比全球层面更容易达成共识,也更容易制度化。研究区域共识的制度化有助于丰富区域主义理论,有助于更好地保障“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的国际制度建设,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制度化建设提供制度“接口”。

宋芳[5](2020)在《地缘政治竞争中的“软制衡”与“新遏制”:欧美对俄罗斯政策比较研究(2000年至今)》文中认为2000年俄罗斯普京总统上台以来至今,美欧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双方的地缘政治博弈愈演愈烈,这对国际格局和世界政治正在并将继续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旨在从地缘政治竞争的视角,研究这一时期在面对共同的威胁时欧美对俄罗斯政策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提出欧美相关政策差异的特征分别是“软制衡”和“新遏制”,进而着力分析这种差异生成的主要变量,以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西方与俄罗斯关系和欧美关系的本质、乃至当下国际格局的嬗变。本文认为,从结构性层面来说,欧美对俄罗斯政策的同异源于两种结构性矛盾:一是欧美与俄罗斯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二是欧盟与美国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前者是欧美选择共同打压俄罗斯的原因,而后者则成为了欧美对俄政策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欧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不同于它们与俄罗斯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欧美不仅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而且在俄罗斯问题上的政策的一致性应该大于差异性,因而总体上双方保持着合作。总体而言,欧美对俄政策是以同为主,同中有异。欧美对俄政策的一致性在于,从20世纪90年代它们都希望将俄罗斯纳入西方体系转变为2000年以来共同防范、压制俄罗斯,对俄政策从缓和到趋于强硬。究其根源,欧美与俄罗斯的结构性矛盾,是欧美选择共同压制、对抗俄罗斯的原因。欧美从传统的地缘政治认知出发都将俄罗斯视为潜在的威胁,这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共同推动北约、欧盟双东扩,扩大西方势力范围同时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欧美的对俄政策制定是基于对“目标+所能承受的后果”的综合考量。从目标上来说,欧盟和美国都希望能够消除俄罗斯的威胁、约束俄罗斯的行为,但是就二者所能承受的后果而言,欧盟不能承受刺激俄罗斯所带来的可能后果,而美国能够承受严厉打击俄罗斯的后果。本文提出,2000年以来,从整体上看,美国对俄罗斯采取的是“新遏制”政策,表现为公开地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上对俄罗斯实施步步紧逼的战略压制。相比之下,欧洲对俄罗斯的政策显然没有美国的强硬,是某种“软制衡”政策,即并非要将俄罗斯逼入墙角,而是留有较大余地,以避免与俄罗斯的强烈对抗,一个安分、稳定的俄罗斯更符合欧盟的利益。本文认为,安全威胁的感受度不同、经济依赖度不同、战略文化差异以及决策与执行能力差异四个变量决定了欧美对俄采取有差别的政策。第一,就安全威胁的感受度来说,欧盟军事方面存在很大缺陷,加之地理上与俄罗斯邻近,造成了欧盟强烈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一方面源于欧盟国家与俄罗斯是邻居,激怒俄罗斯受到打击的可能性更高;另一方面来自于对大西洋同盟有效性的怀疑,既担心被美国抛弃又害怕被美国牵连,担心如果真的遭到俄罗斯的攻击,美国是否会帮助欧洲。相比之下,美国军事实力强,距离俄罗斯又远,能够承受与俄罗斯“硬碰”的后果。美国的不安全感不是源于担心俄罗斯威胁美国本土安全,而是来自于俄罗斯能够威胁美国的海外利益和盟友安全,同时挑战美国霸权。第二,欧美与俄罗斯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不同。欧盟更依赖俄罗斯的能源和市场,而美国与俄罗斯的经济相对独立,相互依赖程度低。第三,欧美战略文化的差异。历史的创伤使欧盟逐渐形成了审慎的战略文化,倾向于使用多边的和国际法的方式处理俄罗斯问题,而美国喜欢使用单边的、武力的方式解决问题。第四,决策与执行能力差异,欧盟是国家集团,决策和执行能力相对较弱,面对俄罗斯,欧盟内部往往难以达成一致的意见,政策协调十分困难,而美国的决策权很大程度上集中在美国总统手中。特朗普总统执政以来,美国将俄罗斯作为其主要威胁之一并加强了对俄遏制力度。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对欧盟商品加收关税、对欧洲一体化的消极态度以及强硬要求欧洲盟友承担更多的同盟义务等凸显了欧美关系中的结构性矛盾,即美国护持美主欧从的霸权等级结构与欧洲追求更为均衡的跨大西洋关系之间的矛盾。欧盟面对特朗普的压力,不得不将“战略自主”提上日程,减轻对美国的依赖,同时不顾美国反对加强与俄罗斯的能源项目合作,欧美在对俄政策上的分歧有所发展。然而,欧洲的实力不足和凝聚力的缺乏,而美国的全球战略仍然需要欧洲盟友的支持,决定了欧美外交关系的斗而不破。

曾喆[6](2020)在《中越同盟解体的原因研究(1969-1979)》文中研究说明中越都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冷战时期两国一起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军事上合作抗击美国的侵略,政治上高度信赖,经济上相互援助,两国虽然没有签订盟约,实际上中国和越南是同盟关系,这种同盟关系是具有革命性质的特殊同盟。中苏关系恶化后,1969年发生边界冲突,两国关系紧张。这一年尼克松上台后,美国寻求中国帮助从越南脱身。中越同盟受中美苏三角关系的影响与制约,中越关系开始由盟友走向冲突到敌对,1979年2月爆发的战争标志着两国同盟关系彻底破裂。本文运用同盟理论分析中越同盟解体的原因,通过“世界革命”理论来解释中越同盟关系中的革命性和普遍性。中越同盟是阶段性防御性同盟的,不稳定的共同利益造成了同盟的脆弱性,当初始威胁发生变化,同盟就会趋向于解体。20世纪60年代末初始威胁美国的实力相对减弱,中国和越南对美国采取了不同的认知和应对方式,动摇了同盟的根基。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中越在与苏联关系、援助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都发生了分歧,两国在对相互的意图判断上出现了严重冲突。本文认为:当越南实现南北统一后,特殊同盟的革命性受到削弱,同盟固有的脆弱性暴露,这使两国决策时将国家利益置于意识形态之上。这些问题的产生都加剧了中越关系恶化,削弱了中越同盟效力,两国对相互国家性质的判断直接导致了中越同盟的完全解体。

唐诗[7](2019)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文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已经走过70个年头,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经历了国内国际形势的重重考验,已经成为地区性和世界性大国,并稳步向世界强国迈进。新时代的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在经历了不同阶段的继承、总结、发展、探索和创新后,形成了成熟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系,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作为其精髓也不断发展完善,与中国外交的总体目标和任务相配合,与中国外交同步迈向新阶段。自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就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确定为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1953年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此后中国共产党始终继承和发展这一外交智慧,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环境做出不懈努力。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和国际格局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中国外交政策第一次被明确地概括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写入党代会报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做出的正确选择,也是和平外交政策的支撑和依据,这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对外理念,这标志着中国外交的目标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外交对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对外为实现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争取良好的外部条件服务。随着中国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外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化解压力、抓住机遇也成为新时代中国和平外交必须解决的问题。党的十九大作出重要政治论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要论断开启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也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和外延得到进一步升华。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深化发展的进程中,维护国家利益是其基本出发点。从建国之初为维护新中国的政权安全和国家独立,到为扞卫中国的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再到为努力实现国家的统一大业和助推经济建设发展,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始终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根本立场。中国外交战略经历了最初的“一边倒”到“两个拳头打人”再到“一条线、一大片”上的变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在外交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外交规范。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始终顺应时代主题的变化和国际局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注重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国际秩序向着更为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中国外交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构建安全环境的同时,也为世界和平贡献了重要力量。基于上述背景,研究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演变和基本经验十分必要。本文的主要叙述脉络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引言、正文及结语。引言部分主要对论文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及研究重点与难点进行了论述,是对论文整体架构的把握,为论文的渐次展开提供了依据。正文部分由七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主要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对其基本内涵、基本属性、影响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相关因素和基本逻辑进行了分析,从整体上对和平外交政策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来源,其一主要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其中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和平观、时代观和国际关系思想;其二来自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平观念;其三来源于近代中国以来晚清、民国、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三个阶段的和平观念,其中以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为重点论述,此外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资源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三章主要阐释了建国初期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在分析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国内外背景后,详细分析了中国外交原则的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奠基作用,同时对这一阶段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进行评价。第四章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在国内政策发生重大转向、国际安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本文以对官方文本的分析得出和平外交政策在这一阶段徘徊发展的结论,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发生了重大转折,以“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和中美关系的突破为关键节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得以继续发展。第五章记述了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发展,其内涵不断深化并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引领中国外交走向全方位发展阶段。此后中国外交延续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走向,中国选择了和平发展道路,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在这一阶段,大国关系、周边关系、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以及多边外交全面开展。第六章以习近平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主要叙述内容,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使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迈向新阶段。第七章主要是总结了和平外交政策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对和平外交政策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也进行了简要分析。本文的主体部分按时间脉络进行阐述,但不单纯叙述历史事件,在分析不同阶段影响和平外交政策的多种因素,如时代背景、国内外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和平外交政策内涵的丰富与发展进行阐释,对其实践成果加以分析,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发展历程、不同历史时期的侧重点和阶段性特点进行总结和评价。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观点进行了总体概述,再次强调了本论题的研究意义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中国外交未来走向进行简要说明,同时对中国外交工作满怀希望,其必将走向日益精进与成熟。

苏彩媛[8](2019)在《冷战后德国对非洲的援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非洲是世界上贫穷国家分布最多的大陆,因而也是最急需帮助的地区。德国与非洲早在殖民时期就已经建立起了联系,二战结束后德国开始对非洲国家提供援助,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冷战期间,德国对非洲的援助政策的制定,很大程度上是处在西方国家的共同利益桎梏之下。德国统一之初,政府重心主要放在国内统一问题和欧洲一体化事务上,对非洲的态度相对比较冷淡。冷战后,非洲国家经济增长相对稳定、发展势头强劲,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开始加强自身的非洲战略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德国在非洲的利益。非洲的变化以及德国所面临的挑战都需要德国制定新的政策作出回应,出于自身在非洲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因素的考量,德国开始调整对非政策,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对非援助政策,确立了对非洲援助的行动领域和具体计划。德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不断向非洲国家提供援助,并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无疑将会给中国的对非援助工作以及发展对非关系带来非常重要的影响和启示。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对冷战后德国对非援助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概述了德国对非洲援助的发展变迁以及德国对外援助政策的确立与调整。第二部分详细论述了冷战后德国对非洲的援助内容与原因,本章选取2011年出台的《德国对非洲战略文件》为例进行分析,围绕对非洲援助的主要领域及其援助的具体举措展开阐释,包括和平与安全、气候变化与环境和文化教育等七个方面。究其原因,德国是在国际形势的变化、非洲自身发展因素、以及德国国内利益因素三个方面因素的共同驱动下,促使其对非洲的援助政策作出调整;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德国对非援助的制约因素展开阐述,本章主要从多边合作框架的制约、德国国内因素的制约、非洲不稳定因素的限制及新兴力量在非洲的崛起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四部分阐述了冷战后德国的援助对非洲的影响以及给中国对外援助带来的一些启示,如加强援助管理、重视资源配置方法和参与国际多边合作等。结语部分总结了以上内容,概括了冷战后德国对非援助的动力因素和限制因素,并指出在当今世界命运共同体下,德国在未来对非援助中,会更加注重国际间的合作。

王艳彬[9](2019)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第40周年。回顾往昔成果,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国际话语权得到显着提升,我国也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贡献者。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和国际环境,我国需要新的外交理论指导我国的外交工作。特别是在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对国内国际复杂形势作出深刻地分析之后,对我国的外交战略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的论述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的主体内容,也成为国内外学者争相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作者亦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研究的。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为线路,以系统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为研究导向,以十八大和十九大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产生的特定社会时空为背景,从政治、经济、文化、世界格局、历代外交思想变迁等维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的形成背景、内容、特点、意义以及该理论指导下的外交实践等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研究该外交理论的产生的合理因素,着重探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特点等,并从该理论的实践路径探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对维护我国核心利益、推动国际政治体系变革的实践性意义。本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的特点方面展开了一定程度的开拓性研究,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的特点从宏观的国际层面到中观的国家层面以及微观层面中该理论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借鉴进行分析,解构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的特点。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的特点分析中提出两个新的观点,一是该理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结合;二是该理论软硬措施并举,打开我国外交新局面,这两点也是本文的创新与亮点。限于研究水平有限,文中也存在一定不足,笔者将在今后研究中努力弥补。

素里耶(Souliya MOUNNARATH)[10](2018)在《东盟共同体的生命理论及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盟作为东南亚地区最为成功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一直受到各国学者青睐,但在长达50年的时间里,东盟发展较为缓慢;直至2003年确定全面构建东盟共同体,东盟的发展速度才有所提升。记录东盟共同体相关文件最早可追溯到1994年,但并没有实质内涵;后期东盟在首脑会议上确定发展东盟共同体规划,并以《东盟宪章》作为法律规范文件。而在实际构建过程中东盟又将东盟共同体分为东盟经济共同体、社会文化共同体与政治安全共同体三个部分,针对每个部分制定相应的政策文件并有序的实施。东盟经济共同体是东盟发展的基础,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是维护地区稳定保障,因为经济的积累与经济合作可以促进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与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的发展,反过来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又是前者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因此三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在东盟共同体构建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无非是区域内与区域外两种;区域内问题更多是由于成员国之间发展不均衡,两极分化严重所导致,其次是由于国家间民族宗教不同所导致,这两个问题最终结果都是成员国之间的不信任,彼此相顾猜忌,这严重阻碍了东盟共同体的发展。区域外因素则是受大国影响,其中以美国、日本与中国为典型;美国希望通过借助东南亚的地理优势进入亚太地区,日本则是希望通过介入东南亚提升自己的势力,摆脱美国的完全掌控,同时限制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中国通过改革发放政策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强国,让东南亚感到有些担忧,因此最开始是排斥甚至是抵抗中国;随着合作逐渐增多,对中国有了更多的了解,特别是东盟成员国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邀请中国参加首脑峰会及东盟地区论坛等活动;中国也是积极配合东盟共同体的构建工作,并提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了理论,认为中国与东盟命运相连,不可分开,更是希望通过开展“一带一路”战略计划的推进,可以推动东盟共同体的快速发展。但从目前东盟共同体构建进度及所遇到的问题来看,东盟截止在2015年仅仅完成了东盟经济共同体的构建工作,政治共同体与社会文化共同体的构建工作仍在执行中;随着新兴环境问题的出现,东盟也逐渐意识到这三个支柱无法支撑起完整的东盟共同体,原本划分在社会文化中的环境问题的影响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继续把它归为社会文化共同体的一部分,只会拖慢其构建速度,因此东盟环境共同体的提与构建也势在必行。如此一来,东盟将会联系的更加紧密,与其用东盟共同体来形容成员国将要实现的一个目标,东盟生命共同体则更为恰当,东盟十国通过经济、社会文化、政治与环境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虽然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者分歧,那是因为东盟还在发展阶段,没有实现完全的认同;如同婴儿一样,只是具备了基本的形态,无论是在心智亦或功能上还有所欠缺,需要不断的发展才能成熟;东盟亦是如此,这十个国家有所差异,但都是相互依存的状态,彼此不可以分开,如同婴儿的每个器官,拥有的功能不同,但是却不能独立存活,只有保持完整才可以发挥最大的功效;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计划无疑为这个婴儿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将世界各地的营养成分运输到东南亚地区,成员国之间也会开展更多的合作,提高彼此之间的信任,实现集体认同与地区认同,那么东盟共同体的构建工作也将会得到实质性的突破。

二、比利时·欧盟 小国外交,以同盟的声音说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比利时·欧盟 小国外交,以同盟的声音说话(论文提纲范文)

(2)战后美日经济外交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三、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内容与章节设置
第一章 战后美日经济外交比较研究的理论工具与研究路径
    第一节 主要理论工具:新现实主义与权力转移理论
    第二节 研究路径:战后美日经济外交的发展阶段的总结及比较
第二章 “权力”与“权利”之辩:美日经济外交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经济外交实践:战后初期美日两国的经济外交
    第二节 案例分析:战后初期美日经济外交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比较研究:美日经济外交的路径选择
第三章 “安全化”:冷战背景下美日经济外交的演化
    第一节 经济外交实践:冷战中美日经济外交的“安全化”进程
    第二节 案例分析:美日经济外交“安全化”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比较研究:美日经济外交对“安全化”的认知与回应
第四章 机遇、挑战与回应:全球化背景下的亚太区域整合与美日经济外交
    第一节 经济外交实践:全球化背景下的亚太区域经贸整合与美日经济外交
    第二节 案例分析:美日经济外交的“重新校准”
    第三节 比较研究:亚太区域经贸整合中的机遇、挑战与美日经济外交的回应
结论
    研究发现
    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3)交往行为理论视域下的中国伙伴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研究的现实背景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伙伴关系研究
        二、国内伙伴关系研究
    第三节 研究安排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中国伙伴关系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交往行为理论
        一、理论选择的反思
        二、交往行为理论内容
        三、对交往行为的认识和借鉴
    第二节 权力合法性与权力的流动
        一、大国权力与合法性
        二、权力的流动与运行
    第三节 国际社会中的交往行为与互动框架
        一、国际关系领域对交往行为理论的应用
        二、构建国际体系互动框架
第二章 中国伙伴关系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二战后国际体系中的伙伴关系实践
    第二节 冷战时期中国对伙伴关系的认知转变
        一、1953—1973:批判否定阶段
        二、1973—1981:反思接受阶段
        三、1981—1992:实践准备阶段
    第三节 1993年以来中国伙伴关系建设
        一、1993—2002:初期探索时期
        二、2003—2012:深化实践时期
        三、2013—至今:全面展开时期
第三章 中国伙伴关系的思想内涵
    第一节 中国伙伴关系的思想基础
        一、中国古代政治思想
        二、当代中国外交思想
        三、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第二节 中国伙伴关系的战略内涵
        一、伙伴关系之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有效性
        二、伙伴关系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定位
    第三节 中国伙伴关系的行为内涵
        一、宣示定位
        二、国际合作
        三、国家情感
        四、国际机制
    第四节 中国伙伴关系的权力内涵
        一、产生和积累权力资源
        二、转换和运用权力
        三、获得和施加国际影响力
第四章 中国伙伴关系的单元互动
    第一节 中国伙伴关系的运行框架
        一、内容上的中国伙伴关系
        二、网络状的中国伙伴关系
        三、层次化的中国伙伴关系
    第二节 中国伙伴关系的运行逻辑
        一、中国伙伴关系中的权力积累
        二、中国伙伴关系中的合作协调
        三、中国伙伴关系中的弹性稳固
第五章 中国伙伴关系的系统互动
    第一节 中国伙伴关系与国际体系转型
        一、当前国际关系格局
        二、当前国际体系转型与转型危机
        三、大国伙伴关系网络与国际体系融合
    第二节 中国伙伴关系与中美竞争
        一、中美竞争态势
        二、中美竞争原因
        三、中国伙伴关系在中美竞争中的作用
    第三节 中国伙伴关系与全球治理
        一、全球治理和全球治理体系困境
        二、全球治理中的中国作为
        三、中国伙伴关系中的治理实践
    第四节 中国伙伴关系与“一带一路”
        一、“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建设
        二、“一带一路”的公共产品供给模式
        三、“一带一路”与中国伙伴关系的互动
第六章 中国伙伴关系的战略管理
    第一节 中国伙伴关系的战略维护
        一、中国伙伴关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二、中国伙伴关系的量化评估
        三、中国伙伴关系战略维护的建议
    第二节 中国伙伴关系的战略拓展
        一、中国伙伴关系的内容拓展
        二、中国伙伴关系的范围拓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4)区域共识的制度化 ——多案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渊源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阐释与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的研究
        二、区域主义理论的研究
        三、区域共识制度化的变量综述与选择
        四、区域共识制度化的案例综述与选择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分析思路
        一、概念诠释与描述性推论
        二、比较案例分析与因果推论
        三、过程追踪与历史制度分析
第一章 区域共识的形成
    第一节 共识的内涵
        一、观念与共享观念
        二、意向与集体意向
        三、语言与共同承诺
        四、认同与集体认同
    第二节 共识的建构
        一、利益与共识
        二、危机与共识
        三、交往与共识
    第三节 区域共识的建构
        一、共同利益与区域共识
        二、危机管理与区域共识
        三、国际互动与区域共识
第二章 区域共识的制度化:一般规律
    第一节 制度与制度化
        一、制度的构成
        二、制度化动因
    第二节 国际制度及其制度化
        一、国际安全共识的制度化
        二、国际经济共识的制度化
        三、国际环境共识的制度化
    第三节 区域制度及其制度化
        一、制度化:动态的社会实践过程
        二、区域共识的制度化变量与假设
第三章 区域共识的制度化:主要变量
    第一节 共同利益
        一、利益协调需要制度保障
        二、共同利益促进制度合作
        三、利益扩大推动再制度化
    第二节 危机管理
        一、危机化解需要制度安排
        二、危机管理依靠制度协调
        三、危机管理迫使制度合作
    第三节 国际协调
        一、国际协调奠定制度基础
        二、国际协调促进制度合作
        三、国际协调推进制度建设
    第四节 集体意向
        一、集体意向决定集体行动
        二、集体意向建构社会实在
        三、集体意向建构制度事实
第四章 国际共识的制度化案例:全球与区域
    第一节 全球性国际共识的制度化:从跨区域到全球
        一、国际安全“共识”:从欧洲协调、国际联盟到联合国
        二、国际经济“共识”:从七国集团到二十国集团
    第二节 区域性国际共识的制度化:从次区域到区域
        一、西欧联合:从思想理念到煤钢共同体
        二、欧洲联合:从“三大共同体”到欧盟的成立
    第三节 全球和区域共识制度化的关系
第五章 国际共识的制度化案例:次区域与区域
    第一节 “维谢格拉德集团”共识的制度化
        一、危机管理:东欧剧变推动中欧制度合作
        二、共同利益:集体安全需要中欧制度安排
        三、国际协调:维谢格拉德会晤与“V4+N”会晤机制
        四、集体意向:共同加入欧盟与加强中欧身份
        五、维谢格拉德共识的制度化思考
    第二节 “上合组织”共识的制度化
        一、危机管理:反恐国际合作启动共识的制度化
        二、共同利益:能源与安全利益奠定制度化基础
        三、国际协调:从“双边”上海峰会到“多边”杜尚别会晤
        四、集体意向:《上合宣言》与《打击三股势力公约》
        五、上合组织共识的制度化思考
    第三节 “东盟+”共识的制度化
        一、危机管理:内忧外患推动共识的制度化
        二、共同利益:利益范围扩大助力制度合作
        三、国际协调:从邦胜聚会到东亚峰会
        四、集体意向:从《东盟宣言》到《东盟宪章》
        五、“东盟+”区域共识的制度化思考
    第四节 区域共识制度化的“接口”:“扩员”与“+N”模式
结论
    一、区域共识制度化的一般经验
    二、区域共识制度化的理论限定与局限
    三、区域共识制度化的其他变量与假定
    四、中国等新兴国家引领的区域共识制度化
英文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

(5)地缘政治竞争中的“软制衡”与“新遏制”:欧美对俄罗斯政策比较研究(2000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本选题的现实意义
        (二)本选题的学术价值
        (三)关于研究时段的选取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跨大西洋同盟存续问题的研究
        (二)关于欧美与俄罗斯关系的研究
        (三)关于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研究
        (四)关于俄格战争和乌克兰危机的研究
    三、本文基本假设、主要概念和变量选取
        (一)基本假设
        (二)主要概念
        (三)影响欧美对俄政策差异的主要变量
    四、研究思路和内容
    五、本文研究方法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2000年以来国际秩序的变化与欧美俄对外战略的调整
    第一节 国际秩序的变化
        一、国际体系的重构
        二、地缘政治竞争与欧亚大陆地缘环境的重塑
        三、美欧同盟的延续与分歧
    第二节 欧盟一体化的深化与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第四节 普京上台后俄罗斯重塑大国地位的努力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欧美与俄罗斯结构性矛盾的激化:欧美对俄政策趋硬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美欧的对俄政策
    第二节 欧美与俄罗斯矛盾激化的过程
        一、2000年至2008年
        二、2008年至2014年
        三、2014年至今
    第三节 欧美与俄罗斯矛盾激化的原因
        一、欧美与俄罗斯的结构性矛盾无法调和
        二、“双东扩”与地缘政治博弈的强化
    第四节 欧美政策趋硬对俄罗斯产生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欧美对俄政策特征的差异
    第一节 “软制衡”:欧盟对俄政策选择
        一、欧盟对“软制衡”政策的选择
        二、欧盟内部关于对俄政策的博弈和协调
        三、欧盟对俄“软制衡”的政策体现
    第二节 “新遏制”:美国对俄政策选择
        一、美国对俄“新遏制”政策的选择
        二、美国对俄“新遏制”的政策体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欧美对俄政策差异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安全威胁的感受度差异
        一、实力差距
        二、地缘环境因素
        三、安全认知差异
    第二节 经济依赖度差异
    第三节 战略文化差异
        一、战略文化中的单边与多边
        二、战略文化中武力的使用
    第四节 决策与执行能力差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分析:俄格战争与乌克兰危机中的欧美对俄政策
    第一节 俄格战争中欧美对俄政策比较
        一、俄格战争爆发及欧美俄的纷争
        二、美国的对俄政策
        三、欧盟的对俄政策
        四、欧美对俄政策的比较
    第二节 乌克兰危机中欧美对俄政策比较
        一、乌克兰危机的爆发及其地缘政治意义
        二、美国的对俄政策
        三、欧盟的对俄政策
        四、欧美对俄政策的比较
    第三节 西方与俄罗斯会出现“新冷战”吗?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特朗普上台后的美欧俄关系
    第一节 欧美关系面临新的挑战
        一、原有矛盾的加深——利益分配的分歧加深
        二、新矛盾的产生——特朗普的“另类”风格
    第二节 特朗普执政以来欧盟和美国的对俄政策比较
        一、欧美对俄罗斯的态度和政策
        二、欧、美、俄在“北溪-2”问题上的角力
    第三节 欧美俄关系的未来走向
        一、美俄竞争日趋激烈
        二、跨大西洋关系“变局”还是“延续”?
        三、欧俄关系的调整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越同盟解体的原因研究(1969-197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主要敌人理论
        1.2.2 非对称理论
        1.2.3 双边关系问题说
        1.2.4 中国“左倾”政治效应说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2.同盟理论及中越同盟解体
    2.1 同盟的定义和性质
        2.1.1 同盟的普遍性定义
        2.1.2 同盟条约的非必要性
        2.1.3 中越特殊同盟及其革命性
    2.2 中越同盟的解体
        2.2.1 同盟的脆弱性
        2.2.2 中越同盟解体的定义
3.中越同盟的初始威胁
    3.1 美国成为中越同盟初始威胁的原因
        3.1.1 意识形态的对抗对立
        3.1.2 美国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威胁
        3.1.3 美国在越南的战争升级
    3.2 中越同盟对初始威胁的认知变化
        3.2.1.60 年代末国际格局的变化
        3.2.2 中国对美国的认知变化
        3.2.3 越南对美国的认知变化
    3.3 中越应对美国威胁的方式差异
        3.3.1 中美关系正常化
        3.3.2 越美和平谈判
        3.3.3 越南对中美和解的反对
4.中越两国对相互意图的判断
    4.1 越南对中国的意图判断
        4.1.1 中国对越政策的转变
        4.1.2 中苏对越援助上的冲突
        4.1.3 越南领导人的“亲苏”倾向
    4.2 中国对越南的意图判断
        4.2.1 越南对中国的领土要求
        4.2.2 越南的反华排华政策
        4.2.3 越南的地区霸权主义
5.结论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外文文献
致谢

(7)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阐释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与内容
        (一)外交与外交政策的概念
        (二)马克思主义外交理论的内容
        (三)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四)中国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和平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属性与本质属性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属性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本质属性
    三、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
        (一)外交政策演进的一般逻辑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理论逻辑
        (三)影响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历史逻辑
        (四)基于二元维度变化的演进逻辑
第二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有关和平外交思想的考察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和平观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时代观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国际关系思想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和平观念的承继
        (一)“和合”思想
        (二)“和而不同”思想
        (三)“义利双行”思想
    三、近代以来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一)晚清时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二)民国时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四、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资源
        (一)国家主权原则的法理依据
        (二)外交原则和惯例的基本规定
第三章 建国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确立初期的背景
        (一)为巩固政权、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的必然选择
        (二)“一边倒”的战略选择
        (三)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及当前国际任务的判断
        (四)国际环境的重要影响
        (五)革命惯性的限制
    二、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初步确立
        (一)新中国外交原则与框架的建构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石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评价
        (一)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取得重要进展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启中国外交崭新局面
第四章 和平外交政策在特殊阶段的曲折发展
    一、影响和平外交政策曲折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国内政策出现转向
        (二)动荡的国际形势
        (三)中国共产党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
    二、和平外交政策在曲折中发展
        (一)和平外交政策的曲折发展
        (二)从“两个中间地带”理论到“三个世界”理论的发展
    三、和平外交政策曲折发展阶段的实践依据
        (一)中国共产党为扭转“左”倾思想对外交事务冲击的实际行动
        (二)中美关系的缓和推动中国外交发生转向
        (三)中国与亚非拉国家开展友好关系为和平外交政策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推动中国重新融入国际体系
第五章 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平外交政策的深化发展
    一、推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发展的多重因素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向新阶段
        (二)改革开放的新任务促使中国和平外交政策进行调整
        (三)对国际局势的精准判断——“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四)国家定位与国家利益观的调整
        (五)国际局势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二、改革开放背景下和平外交政策的深化发展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新内涵
        (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的提出
        (三)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四)“和而不同”的新理念
        (五)“和谐世界”的新构想
    三、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实施
        (一)应用和平外交政策处理大国关系
        (二)积极推动国际军控与裁军,以切实行动维护世界和平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四)实现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
        (五)重视发展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升华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背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二)新时代下中国对时代的定位与判断
        (三)新时代面临的国际形势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与创新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创新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和平外交政策的升华
    三、全方位、立体化外交的推进
        (一)构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
        (二)构建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
        (三)秉持正确义利观构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四)以结伴不结盟政策带动多边外交发展
        (五)“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
        (六)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七)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第七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经验
    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根本保障
    二、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政策的灵活性相结合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必要方法
    三、内政外交的互动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内生动力
    四、坚决扞卫国家利益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出发点
    五、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判断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依据
    六、国家角色定位的变化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发展诉求
    七、意识形态因素是影响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重要变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8)冷战后德国对非洲的援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国内研究动态
        (二)国外研究动态
第一章 德国对非洲援助的发展变迁
    一、德国与非洲的历史联系
    二、联邦德国对外援助政策的确立与调整
        (一)创立时期
        (二)巩固时期
        (三)调整时期
        (四)发展时期
    三、德国对非援助的发展状况
        (一)冷战期间联邦德国对非洲的援助状况
        (二)冷战后德国对非洲的援助进展
第二章 冷战后德国对非洲的援助与原因分析
    一、冷战后德国对非洲的援助
        (一)和平与安全
        (二)人权与法治
        (三)金融和贸易
        (四)资源、粮食和能源
        (五)气候变化和环境
        (六)文化教育
        (七)可持续性发展
    二、冷战后德国对非援助的原因分析
        (一)国际形势的变化
        (二)非洲自身发展因素
        (三)德国国内因素
第三章 冷战后德国对非援助的制约因素
    一、多边合作框架的制约
        (一)国际性多边合作框架的掣肘
        (二)区域性多边合作框架
    二、德国国内因素的制约
        (一)国内经济、社会问题制约
        (二)国内舆情
    三、非洲不稳定因素的限制
        (一)传统安全因素
        (二)非传统安全因素
    四、新兴力量在非洲影响力的上升
        (一)中国影响力的提升
        (二)印度影响力的扩大
第四章 冷战后德国对非洲援助的评价和启示
    一、对非洲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二)消极影响
    二、对中国的启示
        (一)加强援助管理
        (二)重视资源配置方法
        (三)参与国际多边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的背景
        1.1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需要外交理论的支撑和引导
        1.2 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要求
        1.3 国内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的研究不够系统
    2 研究的意义
        2.1 理论意义
        2.2 现实意义
    3 研究综述
        3.1 国内研究概况
        3.2 国外研究概况
        3.3 总体评价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分析法
        4.2 历史分析法
        4.3 比较分析法
        4.4 案例分析法
    5 研究思路
    6 创新之处
        6.1 创新
第二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形成的背景
    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世界经济受经济危机影响、复苏乏力
        2.1.2 世界各主要国家在局部地区和全球战略竞争激烈
        2.1.3 非传统安全与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
        2.1.4 和平与发展、合作与共赢成为世界的主旋律
        2.1.5 中国外交政策从韬光养晦到积极进取
    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形成的理论背景
        2.2.1 马克思恩格斯外交思想
        2.2.2 列宁外交思想
        2.2.3 毛泽东外交思想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
第三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的主要内容
    3.1 全球治理观
        3.1.1 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的原因以及中国的角色
        3.1.2 “共商、共建、共享”是全球治理的理念
        3.1.3 中国促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的影响:提升中国话语权
        3.1.4 中国倡导的全球治理体制变革路径:双轨路径
    3.2 新安全观
        3.2.1 新安全观与总体安全观的提出
        3.2.2 新安全观的基本内容
        3.2.3 新安全观的重要意义
    3.3 新发展观
        3.3.1 创新、协调、绿色发展观
        3.3.2 开放发展观
        3.3.3 共享发展观
    3.4 正确义利观
        3.4.1 正确义利观的理论渊源
        3.4.2 正确义利观主要内涵
        3.4.3 正确义利观的重要意义
    3.5 全球化观
        3.5.1 新全球化观的内容和基本特征
        3.5.2 新全球化观与传统全球化观的区别
        3.5.3 新全球化观对中国的要求
        3.5.4 新全球化观中要注意的问题
第四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的实践
    4.1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4.1.1 中国发展大国关系回眸
        4.1.2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4.1.3 中俄新型大国关系
        4.1.4 中欧新型大国关系
    4.2 维护周边稳定合作大局
        4.2.1 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各领域交往合作
        4.2.2 中国与周边国家对话合作机制建设
        4.2.3 稳定周边国家与地区安全局势
    4.3 积极实施“一带一路”倡议
        4.3.1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时代背景
        4.3.2 “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方向与目标
        4.3.3 “一带一路”倡议的有利条件与问题挑战
        4.3.4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路径
    4.4 积极构筑发展中国家朋友圈
        4.4.1 以“真、实、亲、诚”巩固中非传统友谊
        4.4.2 以“五位一体”构建中拉关系新格局
        4.4.3 “一带一路”精神深化中阿战略合作关系
第五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的特点与启示
    5.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的特点
        5.1.1 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
        5.1.2 坚守大国责任意识,践行人道主义
        5.1.3 软硬措施并举打开外交新局面
        5.1.4 具有开拓进取的理论品质
    5.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的意义
        5.2.1 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
        5.2.2 为我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5.2.3 为我国开启“大国外交”新时代创造有利条件
        5.2.4 推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变革,促进世界经济复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东盟共同体的生命理论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二、各国研究现状
        (一)东盟与老挝研究现状
        (二)欧美研究现状
        (三)中国研究现状
        (四)各国究现状评析
    三、论文撰写思路及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与研究难点
    五、论文的框架结构
第一章 东盟共同体的理论支撑及内涵
    第一节 共同体一般理论
        一、共同体基本概念的界定
        二、东盟共同体的界定与内涵
    第二节 东盟共同体的基础理论
        一、东盟共同体的理论基础
        二、东盟共同体构建的法律基础
    第三节 东盟共同体的生命理论建构
        一、东盟生命共同体与胎儿+生命理论
        二、东盟共同体的母体:脐带与营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东盟共同体的渊源与建立
    第一节 东盟共同体的起源
        一、东南亚多边机制的产生
        二、建构集体安全与互信机制
    第二节 东盟共同体的制度基础
        一、冷战期间的老东盟
        二、新东盟成员的加入及制度的完整
    第三节 东盟共同体建设的酝酿与建立
        一、东盟共同体构建的路线图设计
        二、东盟共同体的多边合作建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东盟宪章》的制度设计及东盟共同体的建构
    第一节 东盟经济共同体建构
        一、《东盟宪章》与东盟经济共同体的设计
        二、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建构及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构架
        一、《东盟宪章》与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设计
        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建构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东盟政治政治安全共同体的构架
        一、《东盟宪章》与东盟政治政治安全共同体的设计
        二、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的建构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东盟共同体内安全合作重点
    第一节 安全合作领域的选定
        一、东盟传统安全合作受阻
        二、东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开展新合作
    第二节 非传统安全合作的成就
        一、金融与卫生领域危机解决
        二、恐怖主义与海盗威胁的解决
    第三节 非传统安全合作对东盟共同体的推动作用
        一、非传统安全合作增进东盟成员国的共同利益
        二、非传统安全合促进了机制构建与集体认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发达国家对东盟共同体构建的影响
    第一节 美国对东盟共同体的影响
        一、美国对东盟共同体态度
        二、美国对东盟共同体构建采取的措施
    第二节 日本对东盟共同体的影响
        一、日本对东盟共同体的态度
        二、日本对东盟共同体构建采取的措施
    第三节 中国对东盟共同体的影响
        一、中国对东盟共同体的态度
        二、中国对东盟共同体构建采取的措施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东盟及东盟共同体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节 东盟与中国的关系
        一、东盟成立的初衷及立场变化
        二、东盟与中国合作现状
    第二节 东盟共同体对中国的影响
        一、东盟共同体对中国的积极影响
        二、东盟共同体对中国的消极影响
    第三节 中国应对东盟共同体的措施
        一、中国对东盟共同体构建的努力
        二、中国针对东盟共同体未来计划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共同体构建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前景
    第一节 东盟共同体构建的制约
        一、东盟自身的局限性
        二、域外势力的制约
    第二节 东盟成员国间信任缺失
        一、东盟成员国信任缺失的表现
        二、东盟成员国信任缺失的原因
    第三节 东盟共同体构建的应对措施与发展前景
        一、东盟共同体构建的应对措施
        二、东盟共同体的发展前景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一带一路”与东盟共同的互惠互利
    第一节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东盟
        一、“一带一路”的概念及框架思路
        二、“一带一路”战略计划与东盟共同体的关系
    第二节 “一带一路”与东盟合作的领域
        一、东盟在“一带一路”中的合作重点
        二、东盟在“一带一路”合作上的现状
    第三节 “一带一路”对东盟共同体的新机遇及案例
        一、“一带一路”对东盟的新机遇
        二、“一带一路”的共同前进..以柬埔寨为案例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比利时·欧盟 小国外交,以同盟的声音说话(论文参考文献)

  • [1]李斯特与近代中国[D]. 刘倩.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战后美日经济外交比较研究[D]. 王家曦. 外交学院, 2021(11)
  • [3]交往行为理论视域下的中国伙伴关系研究[D]. 马程. 吉林大学, 2020(06)
  • [4]区域共识的制度化 ——多案例比较研究[D]. 丁伟航.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 [5]地缘政治竞争中的“软制衡”与“新遏制”:欧美对俄罗斯政策比较研究(2000年至今)[D]. 宋芳. 南京大学, 2020(04)
  • [6]中越同盟解体的原因研究(1969-1979)[D]. 曾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1)
  • [7]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D]. 唐诗.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冷战后德国对非洲的援助研究[D]. 苏彩媛.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研究[D]. 王艳彬.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2)
  • [10]东盟共同体的生命理论及实证研究[D]. 素里耶(Souliya MOUNNARATH). 外交学院, 2018(12)

标签:;  ;  ;  ;  ;  

比利时·欧盟小国外交,用联盟的声音说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