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韦艳[1](2021)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的运用研究》文中认为
莫梅梅[2](2021)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的提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言是人类最普通也是最广泛的交际工具,它既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对话的工具,又是传递情感、实现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同样的,在课堂教学中,语言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是教师表情达意的基本物质外壳,也是传递教学信息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是教育者施教与教育对象受教的主要互动工具。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好的教师讲解,优异的教师示范,伟大的教师启发。高中思想政治课包含了很多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给学生多种多样的文化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育,因此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单调乏味的课堂气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科学的理论方法固然重要,但教学语言艺术的提升对于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显着作用同样值得挖掘。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课堂观察法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进行探讨,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其次概括了教学语言艺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是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简要概括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的内涵、特点并着重论述了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性的三个意义。第三部分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运用的现状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及问卷调查分析出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四部分是基于第三部分所提出的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关策略,主要从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语言艺术能力以及学校加强教师对教学语言艺术的培训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引起广大思想政治教师对教学语言艺术的重视,不断追求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提供借鉴和参考。
林星霓[3](2021)在《辨析式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研究》文中指出2017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要构建活动型的学科课程,注重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并建议开展辨析式教学。教师通过确立辨析主题、创设辨析情境来设置问题,引领学生在活动中比较、鉴别、分析观点。在辨析式教学课堂中能够促使学生深化课堂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凸显积极价值的引领。为此,本文就辨析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本文围绕主题设计了四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高中思政课辨析式教学的理论概述,包括辨析式教学的相关概念界定、辨析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和高中思政课辨析式教学运用的意义。第二部分是辨析式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现状调查及分析。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新课标的发布,高中辨析式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调查结果显示,在高中思政课辨析式教学的实际运用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辨析空间不够开放、辨析的内容较浅显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应试教育、教师、学生等多重原因交织影响所致。第三部分是高中思政课辨析式教学的运用原则及对策。基于辨析式教学在高中思政课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辨析式教学在高中思政课运用的四大原则和三大类有效对策。第四部分是高中思政课辨析式教学的实际运用。以2019年部编版新教材的相关教学内容为例,展示辨析式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的具体运用。
张佳[4](2021)在《语言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文中研究表明语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的非常重要的工具,讲授课堂内容、表达内心情感、师生互助沟通等都需要语言的表达。教师的语言承载着重要的信息,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三维目标、学科素养目标的主要方式。高中思想政治课内容较为理论化,对于学生来说理解难度较大,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将晦涩难懂的内容讲授出来,教学语言艺术应用的重要性便显而易见。教师教学语言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和教学的效果。教师要优化自身的语言,用情绪饱满、有趣幽默等的语言来授课,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场地,教师需要应用艺术的语言来调动课堂氛围,发挥出学科语言的特性,能让学生深入到学习中来,培育社会主义优秀的接班人。探究思想政治教师语言艺术应用策略,能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完美展现思想政治课的独特魅力。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发现语言艺术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相应的策略。本篇论文共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相关的概念进行解释;二是论述理论依据;三是阐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基本类型,即语言艺术表现形式的分类;四是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语言艺术的特征;五是分析语言艺术的功能。第二章是探索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语言艺术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主要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应用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第四章是高中思想政治课语言艺术应用的策略探究,具体针对教学内容上提供教学语言应用的策略,即在教师语言素养、教学语言互动技巧、教学语言情感、语言表现形式上提出相应的艺术应用策略,将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相辅相成、有效灵巧地应用到高中思想政治课中。通过对语言艺术的策略探究,为教师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应用方面提供借鉴。
张利[5](2020)在《情感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研究 ——以襄阳市诸葛亮中学为例》文中认为《道德与法治》与其他课程不同,是初中阶段德育的关键课程,也是完成初中立德树人任务的主阵地。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编写,全面更新了课程内容,明确界定了课程目标,在教学方式上也提出了新的实施意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情感教学法,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积极的向上的生活态度,帮助学生逐渐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情感教学法的运用把情感作为教学中的关键因素,使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寓智于情,寓教于乐,创造了一个生机盎然的学习氛围。笔者担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以来,情感教学法一直是我研究关注的重点,情感教学法的优势不言而喻,但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确实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立足以往关于情感教学法的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并结合新中考改革的大背景,力求探索出在情感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运用的有效策略,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的提高。本文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选这个题目的选题依据,有何理论和现实意义。为研究找到理论和实践的支撑。并通过文献法,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国内外有关情感教学法的研究做一个概括总结,总结已有研究的优缺点,并为自己的研究找到突破点。第二部分情感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的相关理论的概述。情感与情感教学法概念的区分,情感教学法的特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简介、对情感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的概念界定,阐明情感教学法在初中《道德法治》课中运用的依据和重要意义,为论文的写作界定清楚基本概念,并指明方向。第三部分是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老师的访谈调查,双向研究,了解情感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主要从情感教学的内容、情感教学的方式、情感教学的局限、情感教学的效果,四个方面多角度发现问题,并主要从教师层面出发,寻找原因。第四部分是情感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的策略研究,针对以上问题和产生原因,寻找对策。主要思路是从教师出发,通过增强教师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具体在情感教学的三个环节:课前的准备环节、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课后的延伸环节,对老师提出要求。从微观的角度给出情感教学法的具体实施策略,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第五部分是情感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的具体教学示例。课题是《守护生命》,来自于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一框内容。教学示例包括教材分析和具体的教学设计。笔者根据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得失进行教学反思,帮助扬长避短,努力提高情感教学水平。第六部分是结语和附录。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我们探索教学方法的道路是循序渐进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能停止探索,要有信心更要有耐心。附录包括:情感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运用现状的调查问卷(学生卷)、情感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运用现状的教师访谈提纲。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在课程改革中探索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工作中运用情感教学法提供方法借鉴,使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教学中逐步突破现状,主导高效的课堂,让学生真正受益。
教育部[6](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蒋瑀[7](2020)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音乐素材的选择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系统的公民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大部分高中学生对于这门课的印象是抽象、空洞、枯燥。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因此,要真正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必须要有所创新。运用音乐素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不失为一种新颖的途径,能够在塑造学生思想意识的同时让学生更多的接触音乐文化,通过音乐素材更好的接收知识、理解知识。本论文以某市S中学为例,通过调查问卷方法探究音乐素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最佳应用方法。首先阐述音乐素材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相关概述,发掘音乐素材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内在契合关系,以及音乐素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作用。再根据情感教育理论以及美国当代心理学“人本主义”理论从而阐述音乐素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化作用。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发现实际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再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并改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原则、方法,寻求适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音乐素材,构建“多学科、多互动,师生共融”的新型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新知识带来的快乐,为课堂教学添光添彩。
高奕[8](2020)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优化研究 ——以R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到来,中国教育进入核心素养时代,思想政治学科顺应时代,正在经历以学生核心素养为依据,以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参照的改革之路。新课程改革也对教师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有利于落实思想政治科学核心素养、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更好地应对教育发展新形势的挑战。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核心素养优化研究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关注的重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核心素养包括坚定的政治信仰、深厚的知识素养、精湛的教学艺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四个部分。通过对教师及学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归纳总结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还存在政治信仰有待坚定、知识素养不够深厚、教学艺术过于浅显和社会责任感不够强烈等主要问题。深入分析认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教师自我发展内驱力不足、学校教学评估与管理存在缺陷、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存在偏差、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机制还需完善。进而提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优化建议:第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进行核心素养的自我提升;第二,学校应当构建科学的教师评估管理制度;第三,社会应当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第四,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教师核心素养提升机制。
廖晓庆[9](2020)在《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丰富学生情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情感教育在这门课程的运用尤其重要。它是指道德与法治教师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依据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现状,以培养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为目标,充分发挥教师情感引导积极作用,促使学生产生新的态度体验的教育。目前情感教育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有得也有失,其“得”表现为教师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情感世界的关注度提高、意识到学生主体性情感的需要等方面。“失”表现为情感教育内容概念化、教学过程缺少情感启发、师生之间不能形成情感共鸣、忽略个体情感关注。究其原因如下,一是情感教育内容与学生实际情感发展规律不够吻合,二是教学过程缺乏新颖有效的教育方法,三是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四是教师本身情感教育能力有限。基于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情感教育存在的不足,要提高情感教育的实效,可以从情感教育目标、情感教育内容、情感教育手段和情感教育过程入手。首先确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情感教育目标,具体做到联系教材,明确情感教育目标、以情施教,落实情感教育目标。其次深入挖掘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蕴含的情感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满足自我情感的需要、对他人和集体的情感、对国家和社会情感三个方面内容。再次情感教育手段方面要巧用情感教学艺术,通过教师运用自身真挚的情感、语言艺术和积极的心理暗示开展情感教学,帮助学生获得良好情感体验。最后情感教育过程要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包括明确情感教育过程的学生主体地位、围绕学生主体设计情感教学活动,同时结合教学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探究分析,使策略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吴梦璐[10](2020)在《优秀电视文化类节目的特征及其对高中《文化生活》教学的启示研究》文中认为近些年,《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节目的播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议。这类节目借助电视传播手段,明确表达一定文化信息,以提升大众审美品味和思想水平为主要宗旨,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称为电视文化类节目。电视文化类节目与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教学同是传播文化知识,但因两者的表达方式,传播形式不同,前者更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这个现象值得一线政治教师分析与思考。本文通过分析优秀电视文化类节目的特征,探寻这些节目成功的要素所在,结合《文化生活》教学现状以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内容设计、形式创新、价值观培养等三方面将优秀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可取之处有针对性地借鉴到《文化生活》教学中,以期为《文化生活》教学开辟新思路,注入新活力。本文主要通过三个部分来展开论述:第一部分首先对电视文化类节目进行了界定,厘清了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内涵、分类和构成要素。其次回顾了电视文化类节目兴起与发展的历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最后论述了《文化生活》教学借鉴优秀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可行性。必要性方面一是因为《文化生活》教学本身陷入了一定困境,亟须改革以注入新思路、新理念和新的教学方式,二是优秀电视文化类节目社会效益显着,蕴含丰富的资源。可能性方面《文化生活》教学与电视文化类节目在内容、受众和目标方面存在诸多共通之处,这为《文化生活》教学借鉴优秀电视文化类节目提供了可能性。第二部分具体分析了优秀电视文化类节目的特征。从内容、形式、人物关系三方面,挖掘优秀电视文化类节目得以成功的内在因素,从而为《文化生活》教学提供借鉴的具体方向与思路。第四部分根据优秀电视文化类节目特征,结合《文化生活》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现状,论述了教学借鉴优秀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具体策略。主要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形式创新和价值观的培养三个维度展开讨论,从而为《文化生活》模块提供一二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思路。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2)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的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的相关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语言艺术的涵义 |
2.教学语言艺术的涵义 |
3.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的涵义 |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的特点 |
1.政治性 |
2.思想性 |
3.教育性 |
4.时代性 |
5.幽默性 |
6.情感性 |
(三)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性的意义 |
1.增强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
2.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能力 |
3.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调查过程 |
1.准备阶段 |
2.实施阶段 |
3.问卷调查分析阶段 |
(二)调查数据分析 |
1.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2.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 |
1.缺乏情感渗透 |
2.缺乏时代特色 |
3.缺乏启发性 |
4.缺乏幽默性 |
5.语调语速失调 |
6.语无伦次,前后逻辑不相关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的问题成因 |
1.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
2.学校的考核标准单一化 |
3.思想政治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不高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的提升策略 |
(一)提升教师内在修养 |
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保证教学语言的引领性 |
2.认真专研教材,确保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
3.加强思想修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二)提升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
1.注入情感,增强教学语言的情感艺术 |
2.融合时政,提升教学语言的时代艺术 |
3.寓教于乐,增添教学语言的趣味艺术 |
4.讲究抑扬顿挫,确保教学语言的节奏艺术 |
5.妙用网络热词,追求教学语言的独特艺术 |
(三)学校高度重视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培训 |
1.加强对思想政治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培训 |
2.将思想政治教学语言艺术纳入到教师评价体系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的提升研究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B: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的提升研究调查问卷(学生版) |
致谢 |
(3)辨析式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述评 |
1.现有研究所取得的成绩 |
2.现有研究存在不足之处 |
3.研究展望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的方法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高中思政课辨析式教学的理论概述 |
一、辨析式教学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辨析 |
(二)辨析式教学 |
(三)高中思政课辨析式教学 |
二、高中思政课辨析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三)价值澄清理论 |
(四)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法 |
三、辨析式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运用的意义 |
(一)有利于高中生素质教育的推动 |
(二)有利于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 |
(三)有利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
(四)有利于实现积极价值的有效引领 |
第二章 辨析式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运用现状调查 |
(一)调查范围及对象 |
(二)调查方式及内容 |
(三)调查结果 |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存在问题 |
1.辨析活动开展较少 |
2.辨析空间不够开放 |
3.学生参与度不理想 |
4.辨析内容比较浅显 |
5.辨析评价不全面 |
(二)原因分析 |
1.应试教育的影响 |
2.教师方面的影响 |
(1)部分教师运用辨析式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
(2)部分教师对辨析式教学的认知明显不足 |
(3)部分教师对辨析式教学的设计不太科学 |
(4)教师对学生辨析活动的引导不合理 |
3.学生方面的影响 |
(1)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 |
(2)学生的学习方式有误 |
第三章 辨析式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原则和对策 |
一、辨析式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原则 |
(一)坚持过程性与结论性相结合的原则 |
(二)坚持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 |
(三)坚持导向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 |
(四)坚持思想内涵与辨析形式相结合的原则 |
二、辨析式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对策 |
(一)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加大素质教育实施力度 |
1.坚持正确的教育评价导向 |
2.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 |
3.力促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
(二)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辨析式教学技能 |
1.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增强辨析式教学实施意识 |
(1)树立思想政治新课程理念 |
(2)拓宽辨析式教学的学习渠道 |
(3)提高开展辨析式教学的积极性 |
2.优化辨析主题和情境,创设良好的辨析前提 |
(1)依据学科内容,优化辨析主题的确立 |
(2)基于学生生活,优化冲突情境的创设 |
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合理引导辨析活动 |
(1)创设足够的辨析空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
(2)掌控辨析活动全过程,适时引导巧妙点拨 |
4.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完善辨析学习评价 |
(1)重视辨析过程,评价内容多维度 |
(2)关注辨析结论,强化积极价值引领 |
(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
1.纠正错误学习方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
2.持续加强日常训练,提升综合素质能力 |
第四章 高中思政课辨析式教学的运用案例 |
案例一 |
案例二 |
案例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教师问卷 |
B.学生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语言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语言艺术 |
二、教学语言艺术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 |
第二节 语言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语言观 |
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语言理论 |
第三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的分类 |
一、有声语言艺术 |
二、书面语言艺术 |
三、体态语言艺术 |
四、音像语言艺术 |
第四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语言艺术的特征 |
一、政治性 |
二、哲理性 |
三、逻辑性 |
四、生动性 |
五、教育性 |
六、时代性 |
第五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功能 |
一、激励功能 |
二、导向功能 |
三、创新功能 |
四、服务功能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语言艺术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一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语言艺术应用的必要性 |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力抓手 |
二、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
四、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内在需求 |
第二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语言艺术应用的可行性 |
一、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 |
二、与学科教学目标相衔接 |
三、适应教师与学生发展需要 |
第三章 语言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语言艺术的调查研究分析 |
一、调查研究目的 |
二、调查研究对象 |
三、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
四、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二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语言艺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
一、部分语言应用不够契合 |
二、师生交流互动技巧不足 |
三、教学语言情感不够饱满 |
四、语言艺术表现形式单一 |
第三节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语言艺术应用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语言分析不够透彻 |
二、语言互动相对忽视 |
三、情感表达不够重视 |
四、语言艺术认识不足 |
第四章 语言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
第一节 培养教师语言素养,实现语言契合艺术 |
一、熟悉教材内容,掌握知识目标 |
二、自主拓展知识,丰富教学内涵 |
三、积极进行备课,巧妙设计语言 |
四、培育学科素养,形成独特风格 |
第二节 构建师生良好关系,实现语言互动艺术 |
一、善用表情举止 |
二、掌握提问技巧 |
三、激励评价学生 |
四、实施以听促讲 |
第三节 注重创设表达技巧,构建语言情感艺术 |
一、奠定情感基调,紧扣教学主题 |
二、语言抑扬顿挫,把握节奏美感 |
三、调节语言音量,感染学生心怀 |
四、生动讲授内容,表达诙谐幽默 |
第四节 丰富语言艺术形式,实现语言多样艺术 |
一、有声语言弘扬旋律 |
二、体态语言助力教学 |
三、板书语言凝练思路 |
四、音像语言烘托氛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语言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二 语言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用问题访谈提纲(教师)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情感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研究 ——以襄阳市诸葛亮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一)实践依据 |
(二)理论依据 |
(三)政策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情感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情感教学法的概念 |
(一)情感 |
(二)教学法 |
(三)情感教学法 |
二、情感教学法的特点 |
(一)情理相融 |
(二)师生共鸣 |
(三)正面引领 |
(四)激发创造 |
三、情感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的涵义 |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 |
(二)情感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 |
四、情感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的依据 |
(一)顺应课程内容的内在要求 |
(二)适应学生特点的客观需要 |
(三)提升教师教育能力的重要手段 |
(四)完成立德树人课程任务的必然要求 |
五、情感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的意义 |
(一)有利于课程目标的更好实现 |
(二)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
(三)有利于教师教育素养的提升 |
(四)有利于课堂教学实效的提高 |
第二章 情感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学生问卷调查 |
(一)问卷调查的背景 |
(二)问卷调查的实施安排 |
(三)问卷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
二、教师访谈调查 |
(一)访谈调查的实施安排 |
(二)访谈问题及反馈 |
三、情感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教学的内容选取未能考虑到学生需求 |
(二)教学的手段和方式不能适应学生需要 |
(三)教学活动局限于课堂未延伸到课外 |
(四)教学的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
四、情感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部分教师对情感教学的理念认识不真切 |
(二)部分教师的情感教育能力不足 |
(三)部分教师的相关技术手段利用不够 |
(四)部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缺乏 |
第三章 情感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有效运用的策略 |
一、教师课前深入学生和教材,把握情感 |
(一)立足学生,关注情感需要 |
(二)立足新教材,深挖情感资源 |
(三)立足情感“兴奋点”,精准切入 |
(四)立足教研,博采众长 |
二、教师课中突出情感教学的艺术性,启发情感 |
(一)提升情感素养,引领情感 |
(二)巧妙设计课堂活动,引导情感 |
(三)采用情感激励,唤醒情感 |
(四)提高技术能力,渲染情感 |
三、教师课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师生交流,升华情感 |
(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用社会实践活动提升积极情感 |
(二)加强师生情感交流,用和谐师生关系激发积极情感 |
第四章 情感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的示例 |
一、课标要求 |
二、教材地位和作用 |
三、学情分析 |
四、教学设计 |
五、教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音乐素材的选择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音乐素材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有机融合 |
2.1 音乐素材与音乐素材选择 |
2.1.1 音乐素材的内涵 |
2.1.2 音乐素材的功能 |
2.1.3 音乐素材选择及理论依据 |
2.2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特点结构及要求 |
2.2.1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特点 |
2.2.2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结构 |
2.2.3 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标准要求 |
2.3 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及心态分析 |
2.3.1 高中学生心理特点 |
2.3.2 高中学生心态分析 |
2.4 音乐素材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内在契合关系 |
2.4.1 高中思想政治课需要音乐素材丰富教学形式 |
2.4.2 高中思想政治课需要音乐素材达成教学目标 |
2.4.3 音乐素材的选用需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指引方向 |
2.5 音乐素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重要性 |
2.5.1 音乐素材有利于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
2.5.2 音乐素材合理选用有利于加深受教育者对知识的理解 |
2.5.3 音乐素材选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
第3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音乐素材的选择与应用现状分析 |
3.1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音乐素材的选择与应用现状调查 |
3.1.1 调查数据统计 |
3.1.2 调查结果分析 |
3.2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音乐素材的选择与应用存在的问题 |
3.2.1 部分教师未能将两者很好的结合 |
3.2.2 忽视教学目标而过分强调音乐作用 |
3.2.3 教师未能充分认识音乐素材对思政教学的价值 |
3.2.4 素材形式选取不恰当 |
3.3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音乐素材选择与应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教师因素 |
3.3.1.1 教师群体缺乏主动开发和利用音乐素材的意识 |
3.3.1.2 教师群体围绕教学目标运用音乐素材的课堂教学能力不足 |
3.3.2 学校组织因素 |
3.3.2.1 学校过于追求功利化 |
3.3.2.2 学校缺乏组织和营造教学氛围的意识 |
3.3.2.3 学校缺乏组织教学创新的引导 |
3.3.3 学生因素 |
3.3.3.1 学生缺乏对音乐素材深层次理解 |
3.3.3.2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
第4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音乐素材的选择与应用的策略 |
4.1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音乐素材选择与应用的原则 |
4.1.1 提升教学效果的实效性原则 |
4.1.2 符合教材内容的目标性原则 |
4.1.3 符合教学的审美性原则 |
4.2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音乐素材应用的方法 |
4.2.1 活动讨论法 |
4.2.2 问题教学法 |
4.2.3 案例教学法 |
4.3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音乐素材的选择 |
4.3.1 精选典型音乐素材 |
4.3.2 选用音乐素材紧贴学生实际 |
4.3.3 注重音乐素材启发性和科学性 |
4.4 音乐素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实践方案 |
4.4.1 实践课时分析及教学重难点 |
4.4.2 具体实践过程 |
4.4.3 实践评价及效果对比 |
4.4.4 实践教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8)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优化研究 ——以R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及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的相关概念及其内涵 |
一、相关概念概述 |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 |
第二章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优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优化的必要性 |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优化的紧迫性 |
第三章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现状 |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 |
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四章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优化策略 |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自我提升 |
二、学校应构建科学的教师评估管理制度 |
三、社会应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
四、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完善的教师核心素养促进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价分析 |
1.4 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实施方案及可行性研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实施方案 |
1.5.3 可行性研究 |
1.6 课题的创新性与不足 |
2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的相关概述 |
2.1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情感 |
2.1.2 情感教育 |
2.1.3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
2.2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的特征 |
2.2.1 情感教育具有长期性 |
2.2.2 情感教育具有真实性 |
2.2.3 情感教育关注平等性 |
2.2.4 情感教育具有人文性 |
2.3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的原则 |
2.3.1 情感教育要遵循情感发展规律 |
2.3.2 情感教育应情理交融 |
2.3.3 情感教育要以情施教 |
2.3.4 情感教育内容要有选择 |
2.3.5 情感教育过程要关注主体 |
2.4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的理论依据 |
2.4.1 马斯洛动机与需求层次理论 |
2.4.2 罗杰斯学生中心理论 |
2.4.3 建构主义理论 |
2.4.4 情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2.5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意义 |
2.5.1 有利于满足初中生情感发展的主体性需要 |
2.5.2 有利于促进学生情感世界的建构 |
3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现状调查 |
3.2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调查结果分析 |
3.2.1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取得的成绩 |
3.2.2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存在的不足 |
3.2.3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4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的对策 |
4.1 情感教育目标: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 |
4.1.1 联系教材,明确情感教育目标 |
4.1.2 以情施教,落实情感教育目标 |
4.2 情感教育内容:挖掘道德与法治教材蕴含的丰富素材 |
4.2.1 情感教育内容的基点:满足自我情感需要 |
4.2.2 情感教育内容的拓展:对他人和集体的情感 |
4.2.3 情感教育内容的升华:对国家和社会的情感 |
4.3 情感教育手段:巧用情感教学艺术 |
4.3.1 情感教育手段的起点:教师的情感投入 |
4.3.2 情感教育手段的关键:娴熟使用语言艺术 |
4.3.3 情感教学手段的点缀:采用积极的心理暗示 |
4.4 情感教育过程: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
4.4.1 确立情感教育过程的学生主体地位 |
4.4.2 围绕学生主体设计情感教学活动 |
5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案例 |
5.1 以《关心国家发展》为例实施情感教育 |
5.2 以《关心国家发展》为例进行情感教育教学效果评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优秀电视文化类节目的特征及其对高中《文化生活》教学的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电视文化类节目界定、发展状况和选题可行性分析 |
一、电视文化类节目的界定 |
(一)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内涵 |
(二)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分类 |
(三)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元素分析 |
二、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发展状况 |
(一)中国电视产业的发展 |
(二)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兴起与发展 |
三、选题可行性分析 |
(一)《文化生活》教学借鉴优秀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必要性分析 |
(二)《文化生活》教学借鉴优秀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可能性分析 |
第二章 优秀电视文化类节目的特征分析 |
一、内容特征 |
(一)由点到面甄选经典内容 |
(二)高雅文化结合流行元素 |
(三)革命文化蕴含人文情怀 |
(四)民族文化融合时代精神 |
二、形式特征 |
(一)以现代媒体技术增强沉浸感 |
(二)以动态形式呈现静态内容 |
(三)以情景化叙事提升感染力 |
(四)以语言艺术承载精神内核 |
(五)以互联网思维创新节目传播形式 |
三、人物关系特征 |
(一)主持人——多重角色的承担者 |
(二)嘉宾——传播效果的提升者 |
(三)观众——多渠道的主动参与者 |
(四)创新互动方式,拉近节目与受众距离 |
第三章 优秀电视文化类节目对《文化生活》教学的启示 |
一、教学内容设计 |
(一)强化教师的教材观,加强对《文化生活》教材的分析与利用 |
(二)提升教师的文化素质,强化对《文化生活》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处理 |
(三)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对《文化生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拓展 |
(四)坚持与时俱进,增强《文化生活》教学案例的时效性 |
二、教学形式创新 |
(一)运用教学媒体将经典内容与艺术形式相统一 |
(二)创设教学情景提升课堂参与体验 |
(三)借语言之美增添课堂人文韵味 |
(四)学习互联网思维开展现代教学组织形式 |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
(一)以文化自信为出发点 |
(二)以美育人为应然追求 |
(三)以文化传承为归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情感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的运用研究[D]. 韦艳. 淮北师范大学, 2021
- [2]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艺术的提升研究[D]. 莫梅梅.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3]辨析式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研究[D]. 林星霓.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语言艺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D]. 张佳.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5]情感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研究 ——以襄阳市诸葛亮中学为例[D]. 张利. 西南大学, 2020(06)
-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7]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音乐素材的选择与应用研究[D]. 蒋瑀.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8]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核心素养优化研究 ——以R市为例[D]. 高奕. 青岛大学, 2020(02)
- [9]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廖晓庆.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10]优秀电视文化类节目的特征及其对高中《文化生活》教学的启示研究[D]. 吴梦璐. 西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