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除草活性化合物吸收传导特性的初步研究

新型除草活性化合物吸收传导特性的初步研究

一、新除草活性化合物吸收与传导特性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林方锐,黄晓慧,常慧,陈杰[1](2021)在《新型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Y11049的作用特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明确新型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剂Y11049 [化学名称为2-((6-氟-5-(3-甲基-2,6-二氧代-4-三氟甲基-3,6-二氢嘧啶-1(2H)-基)苯并[d]噻唑-2-基)硫代)丙酸乙酯]的作用特性,本研究以同类型药剂苯嘧磺草胺为对照,选择对Y11049敏感的几种阔叶杂草为测试靶标,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分别研究了环境温度、光照强度、模拟降雨及杂草叶龄对Y11049除草活性的影响,以及Y11049在黄瓜和苘麻植株中的吸收传导特性。结果表明:在有效成分3.75、7.5、15及30 g/hm2剂量下,在15~35℃范围内,Y11049对绿穗苋的除草活性与温度呈显着正相关;强光照(8 427 lx)条件下,有效成分60 g/hm2的Y11049对牵牛的鲜重抑制率为95.2%,显着高于中等光照(4 200 lx)和低光照(5 lx)条件下的抑制率,说明其为需光型;于施药后4 h模拟降雨,Y11049对苘麻的鲜重抑制率与无降雨处理之间无显着差异;在有效成分30 g/hm2剂量下,Y11049芽前土壤处理对苘麻和反枝苋无活性,对芽后2~8叶期苘麻和反枝苋的鲜重抑制率分别为86.0%~98.6%和86.5%~97.9%,表明其施药适期较长。Y11049可通过根、茎、叶及芽吸收进入植物体内,但传导能力较弱;其作用特性整体与苯嘧磺草胺相近。研究表明,新型PPO抑制剂Y11049在防除非耕地阔叶杂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以选择温度适宜的晴天施药为宜,且由于其作用方式为触杀,在非耕地应用时需要足够的喷液量以保证均匀喷施于杂草表面。结果可为Y11049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许春丽[2](2021)在《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药是保障粮食安全与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对农药的刚性需求将长期存在。然而当前农药用量大和利用率低的问题仍客观存在,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农药“减施增效”的战略需求,2021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强调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利用功能材料改性与负载技术设计农药缓控释制剂,进行农药高效对靶沉积和可控释放,在促进农药减施增效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基于农药使用与防控剂量需求不匹配导致用药量大的问题,本研究以无机材料介孔二氧化硅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多糖作为载体,创新农药负载方法,优化制备工艺,设计研发多功能性农药缓控释载药体系,并进行了释放特性及生物活性研究,旨在为农药新剂型的研发和农药减施增效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二氧化硅及其界面修饰载药体系的设计和性能研究a)设计了碳量子点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丙硫菌唑缓释纳米载药颗粒,缓释载药颗粒的生物活性效果优异,碳量子点赋予的荧光性有助于载药颗粒在植株中和菌丝体内的可视化观察,对于探究农药在作物体内的传输和分布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b)发展了基于乳液体系的同步羧甲基壳聚糖介孔二氧化硅界面修饰和嘧菌酯负载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改性后修饰载药,农药的载药量显着提高约6倍。未界面修饰的载药体系中有效成分嘧菌酯不具有敏感释放特性,而改性后载药体系具有p H敏感的释放特征:在弱酸性环境48 h累积释放量达到45%,而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48 h内累积释放量可达到66%。改性修饰前后载药颗粒的有效成分释放均符合Korsmeyer-Peppas模型。改性功能材料的引入可使载药体系的生物活性提高约17%,纳米颗粒可实现在菌丝体和植株内传输;c)构建了界面多巴胺和金属铜离子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嘧菌酯载药体系,以具有杀菌活性的金属铜离子可以作为药物分子和载体之间的“桥梁”,通过金属配位键调控农药分子的释放。金属配位纳米载药颗粒的释放为Korsmeyer-Peppas模型,金属配位调控后缓释效果更优异,在24h内累积释放分别达到59.8%,45.5%和56.1%。载体材料具有协同的杀菌活性,可以提高载药颗粒在靶标作物上的沉积效果。(2)天然多糖壳聚糖基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a)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壳聚糖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接枝共聚物,利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吡唑醚菌酯微囊。载体材料的p H和温度敏感特性赋予微囊环境响应释放特性,吡唑醚菌酯的释放随着p H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微囊化后吡唑醚菌酯的光稳定性显着增高,对非靶标生物斑马鱼的急性毒性降低;b)通过离子交联法制备了金属锰基羧甲基壳聚糖基水凝胶,以丙硫菌唑为模式农药验证了负载不同的农药时所选用的金属离子具有特定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载药量和包封率作为评价指标确定了水凝胶载药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羧甲基壳聚糖的质量分数4%;油/水体积比1:10;Tween-80的质量分数2.0%;Mn2+的浓度0.2 M,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22.17%±0.83%和68.38%±2.56%。水凝胶载药颗粒的溶胀和有效成分的释放具有p H敏感特性,碱性条件下有效成分释放较快,酸性条件下释放最慢。在相同的有效成分剂量下,水凝胶载药颗粒与丙硫菌唑原药相比可以增强对小麦全蚀病的杀菌能力。载药体系对小麦的生长具有营养功能,还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降低丙硫菌唑在土壤中的脱硫代谢;c)以农药分子恶霉灵作为凝胶因子,以具有表面活性的海藻酸钠和羧甲基壳聚糖为载体材料,通过静电作用创新制备了具有不同流变性能的水凝胶载药体系。通过改变材料的比例可以得到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水凝胶。水凝胶的溶胀具有离子和p H敏感特性,适用于土壤撒施场景的水凝胶载药体系可降低恶霉灵土壤中的淋溶,适用于茎叶喷雾的水凝胶载药体系可提高在靶标作物界面的沉积性能。本论文从载药体系中载体材料的选择和设计作为切入点,使载体材料在实现有效成分负载和控制释放的基本功能基础上,又赋予载体材料荧光性能、营养功能、靶向沉积和植物保护等功能特性。无机载体材料纳米介孔二氧化硅在提高载药颗粒传输性能的基础上,其荧光性能可实现载药颗粒传输的可视化,界面修饰提高载药颗粒的生物活性,同时调控有效成分的环境响应释放特性;有机载体材料壳聚糖基载药体系可以赋予有效成分温度和p H双敏感释放特性,同时发挥协同增效的生物活性和营养功能,提高农药靶向沉积和抗雨水冲刷能力。本研究充分围绕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界面修饰方法和高效的制备工艺,创新了农药负载方法,研发了功能型载药体系,为农药的减施增效和缓控释制剂的发展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技术途径,对农药产品升级换代和利用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李也[3](2021)在《手性农药戊菌唑的生物活性、生态毒性和苹果中降解行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戊菌唑(Penconazole)属三唑类手性杀菌剂,应用广泛,以外消旋体形式生产、销售、使用。此前,尚未从对映体水平对其系统性研究,本试验从戊菌唑对映体绝对构型、分离分析检测方法、生物活性与毒性、在苹果中的选择性降解行为等方面展开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圆二色谱法(ECD)确定戊菌唑对映异构体绝对构型,分别为S-(–)-戊菌唑和R-(+)-戊菌唑。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结合手性色谱柱Lux Cellulose-2,通过优化检测条件如流动相比例、流速、柱温等,建立了手性戊菌唑两对映异构体高效快速分离分析方法。(2)研究戊菌唑对映异构体对五种靶标植物病原菌的生物活性(灰霉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炭疽病菌、尖孢镰刀病菌),结果表明戊菌唑对映异构体对五种病原菌均存在显着的立体选择性生物活性差异,且S-(–)-戊菌唑高于R-(+)-戊菌唑。五种供试病原菌的生物活性均为S-(–)-戊菌唑>rac-戊菌>R-(+)-戊菌唑,S-(–)-戊菌唑对五种病原菌的生物活性是R-(+)-戊菌唑的1.8–4.4倍。(3)本研究基于戊菌唑对映体生物活性存在显着差异现象,借助分子对接技术阐明蛋白CYP51与S-(–)-戊菌唑和R-(+)-戊菌唑的结合模式,结果表明S-(–)-戊菌唑与靶标真菌蛋白CYP51的结合自由能低于R-(+)-戊菌唑,亲和力高于R-(+)-戊菌唑,因此S-(–)-戊菌唑与靶标蛋白结合更紧密,表现更高的杀菌活性。(4)开展水生生物大型溞急性毒性研究。戊菌唑两对映异构体间存在显着立体选择性毒性行为,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为S-(–)-戊菌唑>rac-戊菌唑>R-(+)-戊菌唑,S-(–)-戊菌唑对大型溞的24 h和48 h急性毒性分别是R-(+)-戊菌唑的32.5倍和6.5倍。S-(–)-戊菌唑为高毒性对映体,且S体48 h EC50≤1.0,故对大型溞为高等毒性农药。(5)研究戊菌唑在苹果中的立体选择性降解行为。在主产区选择三个试验地点(山东省烟台市、山西省运城市、辽宁省葫芦岛市),并施以套袋和免套袋处理。结果表明,R-(+)-戊菌唑较S-(–)-戊菌唑优先降解。R-(+)-戊菌唑在免套袋苹果中的降解半衰期(T1/2)为23.5–60.9 d,在套袋苹果中的T1/2为23.0–57.5 d;免套袋处理中,优先降解的R-(+)-戊菌唑在三个试验地间差异性不显着,而相对富集的S-(–)-戊菌唑在三个实验地间呈显着差异。套袋处理下S-(–)-戊菌唑的T1/2比免套袋处理下显着延长,降解速率减慢。

林方锐[4](2021)在《新型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剂Y11049除草活性及作用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我国非耕地上登记的除草剂品种近年来因抗性、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新型灭生性除草剂的研发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研究的化合物Y11049(建议名称:苯噻嘧草酯)是以原卟啉原氧化酶(protoporphyrinogen oxidase,PPO)为作用靶标的新型嘧啶二酮类化合物。为明确Y11049的除草活性及作用特性,本文采用农药生测常规方法对其杀草谱、毒力、田间药效、环境因子影响及其作用特性开展了系统研究,为其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除草活性试验结果表明,Y11049具有较广的杀草谱,在60 g a.i./hm2剂量下,对供试的37种阔叶和莎草科杂草高度敏感,除草活性为80~100%;对马齿苋、异型莎草和稗草的ED90分别为19.68 g a.i./hm2、18.27 g a.i/hm2和98.28 g a.i./hm2。可见,阔叶草和莎草科杂草对其更为敏感。2.在120 g a.i./hm2剂量下,Y11049对非耕地生长旺盛期阔叶杂草和莎草的平均防效为93.14%和87.62%;且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触杀活性。3.温度、光照强度和降雨等环境因子对Y11049的除草活性皆有影响,在15℃~35℃温度条件下,Y11049除草活性与温度呈显着正相关,35/30℃条件下;30 g a.i./hm2的Y11049对供试杂草的活性为95.67%。显着高于15℃/10℃和25℃/20℃;在8427 lux光照强度下,60 g a.i./hm2的Y11049对牵牛的鲜重抑制率为95.22%,显着高于中光照4200 lux和低光照5 lux,其为需光型除草剂;耐雨水冲刷试验发现,在施药后4 h模拟降雨,其除草活性达到85%以上。4.作用特性研究了Y11049的作用方式、施药适期和吸收传导性,结果表明,其芽前土壤处理无除草活性,在30 g a.i./hm2剂量下对芽后2、4、6、8叶期的苘麻和反枝苋的杂草活性达到86%~98.6%和86.51%~96.17%,施药适期较长;该化合物可以通过植株根、芽、茎、叶各部位吸收,但双向传导能力较弱。5.本文开展了该Y11049对敏感植株的生理指标影响研究,作为破坏光合作用的PPO抑制剂,7.5g a.i./hm2的Y11049导致供试杂草苘麻叶片的细胞膜不可逆受损,且叶绿体结构被破坏,植株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发现植株的MDA含量、叶绿素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及部分荧光参数指标发生异常。

李子璐,张晨辉,郭勇飞,卢忠利,高玉霞,杜凤沛[5](2021)在《喷雾助剂对茎叶处理除草剂的增效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农田草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发展,使用除草剂进行化学防治是目前最省时省力和防除效果最好的除草方法。其中,茎叶处理除草剂因其具有不受土壤环境影响、按草施药、灵活和选择性高等优点,应用范围更广。然而,茎叶处理除草剂在喷雾施药过程中由于受到杂草叶片界面特性的影响,常出现药液迸溅、滚落、难以渗透等现象,导致除草剂用量增大,杂草产生抗性,并出现药害和环境残留等诸多问题。使用合适的喷雾助剂是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策略。考虑到除草剂的使用需要结合杂草性质,并与喷雾助剂一起使用,了解各自的作用方式对指导草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介绍除草剂作用方式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禾本科、阔叶类和莎草科杂草的形态学和叶片界面特性及其对除草剂选择的影响,并详细阐述了常用喷雾助剂对茎叶处理除草剂的增效机制及其剂量传递过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别归纳了喷雾助剂对触杀型和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在防除禾本科、阔叶类、莎草科杂草方面的应用及增效规律。此外,文章还对除草剂喷雾助剂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除草剂领域喷雾助剂的研发和使用提供参考,并最终实现农药的"减施增效"。

刘纪明[6](2020)在《黑龙江省野慈姑生物学特性与化学药剂筛选研究》文中认为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属泽泻科,分布广泛,多年生、难防的沼生草本植物,在全国水稻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东北地区水田发生尤为严重。野慈姑的繁殖方式有两种: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既种子繁殖和地下球茎繁殖,发生严重地区与水稻竞争水肥光等资源影响水稻的生长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减收。目前,国内防治野慈姑最常用的除草剂是磺酰脲类的除草剂,例如吡嘧磺隆、苄嘧磺隆等,然而,除草剂的连续使用、超量使用等操作已经让这野慈姑对这类药剂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无法发挥药剂本身的高效除草活性,抗性种群逐年被筛选发生繁衍后将会对水田除草剂提出更高难度的挑战[1]。本论文针对采集的黑龙江省内25个不同地点(分别用A1、A2、……、A25进行标记)的野慈姑球茎进行生物学特性和化学防除技术研究,为进一步了解野慈姑以及防除水田中的野慈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自黑龙江省25地野慈姑球茎中,鲜重较大的为A2>A25>A8>A14>A24,均高于35g/20粒;鲜重较小的为A13<A10<A3<A16<A20<A7<A4,均小于20 g/20粒;其余组群球茎鲜重皆在20g/20粒~35g/20粒之间;整体野慈姑球茎鲜重与体积呈线性关系。2、黑龙江省25地野慈姑球茎使用常规药剂吡嘧磺隆处理后,野慈姑球茎出苗情况为A8种群最高,达到98%,其次是A4、A9、A15、A21,达到90%以上;A6种群出苗率最低,为40%,其次是A7、A10种群出苗率低,在40~60%之间;其余大部分出苗率都在60~90%之间。此数据结果同时也表明,吡嘧磺隆对部分地区的球茎繁殖的野慈姑失去了良好的控制能力。结球茎情况为A25组群结球率最高,61.31%;A2、A6、A24组群结球率大于50%;A10组群结球率最低,为24.80%;其余组群皆在30~50%之间。3、黑龙江省25地野慈姑球茎种子结实率为A19组群种子结实率最高,平均每株野慈姑种子达到1272.7个,种子结实抑制率为6.26%;其次是A1、A2、A11、A12、A14、A21组群,均达到1000粒/株以上,结实抑制率为20%左右;A13组群结实种子最少,明显少于其他组群,只有642.3粒/株,结实抑制率为52.69%;其余组群皆在700~1000粒/株。4、野慈姑球茎四个体积(Ⅰ、Ⅱ、Ⅲ、Ⅳ)中,播种深度为5 cm时,野慈姑所有体积球茎出苗率为95.65%~43.48%;播种深度为10 cm时,野慈姑所有体积出苗率为26.09%~0%;播种深度为15 cm时,野慈姑所有体积出苗率为8.7%~0%;播种深度为20 cm时,野慈姑所有体积球茎出苗率皆为0%。播种深度为5 cm时,Ⅰ种群野慈姑植株高度为40.70 cm;播种深度为10 cm时,Ⅰ种群植株株高为32.34 cm,与播种深度5 cm时Ⅲ种群野慈姑植株株高相当。野慈姑球茎播种深度为15 cm、20 cm时,出苗率较低,未统计出苗植株株高;5、七种药剂对野慈姑叶片影响为:对于A2地区,恶草酮抑制效果最好;对于A14地区,五氟磺草胺和乙氧氟草醚抑制效果较好;对于A25地区,扑草净、恶草酮抑制效果相对较好。七种药剂对野慈姑植株出苗率影响为:对A2地区,五氟磺草胺效果较好;对A14地区,扑草净、恶草酮效果较好;对A25地区,五氟磺草胺效果较好。七种药剂对野慈姑株高影响为:A14地区最为敏感,对五氟磺草胺、扑草净敏感性最高;A2地区最不敏感,对五氟磺草胺、乙氧氟草醚敏感性高;A25地区居中,对五氟磺草胺、西草净敏感性最高。总体来说野慈姑对水田几种常见药剂的推荐剂量不敏感。五氟磺草胺对野慈姑防治效果较其他6种药剂稍好一些,但效果也不理想,对叶片抑制率、出苗抑制率、株高抑制率皆小于50%;野慈姑对吡嘧磺隆、苄嘧磺隆不敏感,在推荐剂量下单独使用这些常规药剂已经不能很好的防治野慈姑。调整现有除草剂的使用剂量、使用时期、混配其它药剂等方法能否提高对野慈姑的防除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李鑫[7](2020)在《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荧光标记物的合成及其在拟南芥中的初步定位》文中研究说明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是一种微生物源除草物质,对马唐等杂草具有良好的除草活性。为了明确其作用机理以及作用靶标,本研究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得到了 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的荧光标记物,并通过小分子化合物荧光示踪技术,研究该化合物在拟南芥内的定位情况。研究结果如下:(1)在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非主要活性位点上偶联荧光基团(9-蒽甲醛),设计合成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荧光标记物LX-2,其结构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和高分辨质谱进行表征确证,实现了实时无损检测该化合物在拟南芥中作用通路和部位。(2)以拟南芥为试验植物,通过带药平皿法测定了 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及其荧光标记物LX-2的除草活性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和LX-2均对拟南芥表现出较好的的抑制效果,IC50分别为29.84 mg/L和20.81 mg/L。采用小杯法测定了 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及其荧光标记物LX-2对马唐和反枝苋的除草活性发现,当药物浓度为200.00 mg/L时,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及其荧光标记物LX-2对这两种杂草的抑制率均在50%以上。以上结果证明,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与其荧光标记物LX-2的除草活性相当,LX-2可以用于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的定位试验。(3)测定了 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荧光标记物的荧光光谱,影响该化合物荧光强度的因素,吸收动力学曲线,洗脱曲线以及该化合物在拟南芥内的稳定性。扫描其荧光光谱后得到,该化合物的最大激发波长为329nm,最大发射波长为393 nm;测定影响该化合物荧光强度的因素发现,当光照强度为80%时采集的图片荧光强度最合适后期试验;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荧光标记物的吸收和洗脱曲线结果表明,该化合物最适宜的孵育浓度为0.05 mM,最适宜的孵育时间为72 h,经3次洗脱后该化合物的荧光强度不再下降,说明其在拟南芥内存在特异性结合位点。(4)对拟南芥根部显微结构观察发现,经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及其荧光标记物LX-2处理的拟南芥均出现根尖膨大,部分根冠脱落,导管变黑和木质化的现象;对其幼根亚显微结构观察发现,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和LX-2均可导致拟南芥幼根内细胞壁加厚,脂类物质大量蓄积。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和LX-2的除草症状一致,说明LX-2可以对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进行定位。(5)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定位在拟南芥的根尖和叶片部位,拟南芥的根尖和叶片均表现出LX-2的蓝紫色荧光。

万亚美[8](2020)在《螺虫乙酯在番茄上的残留消解动态及传导转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螺虫乙酯作为一种广谱、高效、安全的杀虫剂,对刺吸式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番茄上广泛使用,而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在番茄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传导转化规律少有报道。本文建立了 QuEChERS前处理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番茄中螺虫乙酯的残留分析方法,采用该方法测定了 10%螺虫乙酯可分散油悬浮剂在番茄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利用水培方式,研究了螺虫乙酯在番茄中的吸收、传导及转化规律和混施吡蚜酮对其产生的影响,为螺虫乙酯在番茄中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 QuEChERS前处理,HPLC-MS/MS检测的番茄根、茎、叶、果以及营养液中螺虫乙酯及其四种代谢物和吡蚜酮的残留分析方法,在0.001~0.2 mg/kg浓度范围内,6种分析物的基质匹配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2在0.9957~1.000之间;各化合物的LOQ为0.005 mg/kg,在五种基质中的平均回收率在70.26%~1 19.63%,RSD在1.12%~8.61%。该分析方法操作简单,省时高效,回收率稳定,适用于高通量样品分析。2.测定了 1 0%螺虫乙酯可分散油悬浮剂在番茄上的最终残留及消解动态。螺虫乙酯在番茄上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消解方程为Ct=0.1154e-0062t,R2=0.9428,半衰期为11.18 d,施药7 d,10 d后,螺虫乙酯残留量为0.058~0.084 mg/kg,小于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中规定的螺虫乙酯在茄果类作物中的MRL值1 mg/kg。因此,螺虫乙酯以82.5 g a.i./hm2施药两次,施药7d 后采收,可以安全食用。3.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了螺虫乙酯在番茄植株中的吸收、传导、转化规律。研究了两种施药浓度下不同施药方式以及混合施用吡蚜酮对螺虫乙酯在番茄中的吸收传导的影响。根部施用螺虫乙酯,主要转化为B-烯醇、B-醇酮和B-烯醇-葡萄糖苷,三种代谢物均可向上传导;叶面喷施螺虫乙酯,在番茄植株中主要产生B-烯醇、B-醇酮,两种代谢物向下传导能力较弱。无论哪种施药方式,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都主要积累在叶片中,并且混合施用吡蚜酮会促进螺虫乙酯转化。

崔焕奇[9](2020)在《喹唑啉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含氮杂环化合物以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和优异的生物活性受到广泛关注,在化学合成、医药、农药、新型材料等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喹唑啉类衍生物作为含氮稠杂环化合物中的重要分支,在医药抗癌杀菌领域以及农药杀菌杀螨剂方面也展现出优异的药理性质和极高的生物活性,并且随着喹螨醚、苯氧喹啉、喹啉酰胺、嗪草酮等一系列高效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农药的成功商品化,具有喹唑啉杂环结构的化合物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新型农药的创制中,成为最热门的杂环结构之一。本文使用活性亚结构拼接、电子等排原理等手段,以喹唑啉酮为先导,合成了16个喹唑啉类衍生物;并通过工艺探究,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室内生物活性测试,对所合成的喹唑啉类衍生物进行了杀虫杀螨以及杀菌等生物活性测试,化合物Ⅱ3c、Ⅱ4a、Ⅱ5a、Ⅱ5b、Ⅱ6d在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对螨卵的抑制率均达到100%,其中化合物Ⅱ3c在浓度为50 mg/L时抑制率仍为100%,其余四个化合物Ⅱ4a、Ⅱ5a、Ⅱ5b、Ⅱ6d也均在90%以上,表现出了良好的对朱砂叶螨螨卵的抑制活性。并且该类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杀菌活性,其中化合物Ⅱ4a、Ⅱ6b、Ⅱ7b对于所测四种病菌的抑制率均达到90%。

王先浩[10](2020)在《丁烯酸内酯类新烟碱杀虫剂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世界杀虫剂市场中,新烟碱杀虫剂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其因独特、高效的作用而畅销于全球。但世界范围内对新烟碱杀虫剂的长期、过量使用,导致多种害虫出现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且近年研究发现其所表现出的蜜蜂毒性严重威胁了蜂群的生存,这制约了该类杀虫剂的应用及发展。因此积极开发结构新颖、高效安全的新烟碱杀虫剂,是目前所面临的紧迫任务。本文以丁烯酸内酯类新烟碱杀虫剂氟吡呋喃酮为先导化合物,通过合理的结构修饰及改进,合成出A、B两个系列目标化合物,并对其杀虫活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1.通过引入氟烷氧基、芳香氧基结构修饰药效基团丁烯酸内酯,并利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引入新的药效基团二硫代丁烯酸内酯,以2-氯-5-氯甲基吡啶、不同脂肪胺和苄胺、粘卤酸、氟醇、二硫代丁烯酸内酯等为原料,经取代、合环、醚化、Michael加成消除等反应合成出4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含丁烯酸内酯活性结构的新烟碱类化合物。并且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1H NMR,13C NMR),高分辨质谱(HRMS)等表征手段对所有化合物进行了结构确认。2.采用浸渍法,以苜蓿蚜虫为测试害虫对A、B两系列所有化合物进行了杀虫活性测试,结果表明:A系列目标化合物整体杀虫活性较低,100 mg/L浓度下对苜蓿蚜虫72 h致死率最高仅为91.0%,低于对照药剂氟吡呋喃酮。B系列所有化合物均对苜蓿蚜虫表现出较好的杀虫活性。化合物B01、B02,B15~B17,B19、B20在100 mg/L浓度下对苜蓿蚜虫的48 h致死率达到100%,与同浓度下氟吡呋喃酮的致死率相当。对上述化合物进行20 mg/L和4 mg/L浓度下的复筛,结果显示:化合物B16、B19在低浓度下仍显示出优异的杀虫活性,其中化合物B16在20 mg/L、4 mg/L浓度下对苜蓿蚜虫的致死率达到100%、97.4%,与对照药剂氟吡呋喃酮的整体活性相当,可作为新结构的新烟碱先导化合物,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

二、新除草活性化合物吸收与传导特性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除草活性化合物吸收与传导特性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2)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农药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
        1.1.1 我国农药使用现状
        1.1.2 农药减施增效战略需求和零增长方案
    1.2 农药损失途径与影响因素
        1.2.1 农药损失途径
        1.2.2 农药利用率的影响因素
    1.3 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研究进展
        1.3.1 农药载药体系的设计理念
        1.3.2 农药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1.3.2.1 无机材料
        1.3.2.2 有机材料
    1.4 农药控释放技术与研究进展
        1.4.1 控制释放途径及其分类
        1.4.2 控制释放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5 释放机理研究
        1.5.1 零级释放动力学模型
        1.5.2 一级动力学模型
        1.5.3 Peppas模型
        1.5.4 Higuchi模型
        1.5.5 Gallagher-Corrigan模型
    1.6 选题依据及意义
        1.6.1 立题依据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介孔二氧化硅基载药体系设计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碳量子点修饰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2.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1 试剂与材料
        2.2.1.2 仪器与设备
        2.2.2 实验操作
        2.2.2.1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
        2.2.2.2 丙硫菌唑纳米载药颗粒的制备
        2.2.2.3 纳米颗粒的表征
        2.2.2.4 载药量与释放性能测定
        2.2.2.5 对小麦赤霉病的抑菌活性测定
        2.2.2.6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在菌丝体及小麦植株的传输情况
        2.2.3 结果与分析
        2.2.3.1 纳米颗粒表征
        2.2.3.2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载药量及缓释性能
        2.2.3.3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颗粒的杀菌活性
        2.2.3.4 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药颗粒的吸收传导性能
        2.2.4 结论
    2.3 羧甲基壳聚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2.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3.1.1 材料与试剂
        2.3.1.2 仪器与设备
        2.3.2 实验操作
        2.3.2.1 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2.3.2.2 氨基化MSN的合成
        2.3.2.3 乳化法同步包封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2.3.2.4 羧甲基壳聚糖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表征
        2.3.2.5 载药量测定
        2.3.2.6 体外释放试验
        2.3.2.7 杀菌活性测定
        2.3.2.8 纳米载药体系在菌丝体及靶标作物的传输性能测定
        2.3.3 结果与讨论
        2.3.3.1 纳米颗粒的合成
        2.3.3.2 纳米颗粒的表征
        2.3.3.3 载药体系载药量及缓释性能研究
        2.3.3.4 载药体系杀菌活性研究
        2.3.3.5 载药体系吸收传导性能研究
        2.3.4 结论
    2.4 多巴胺铜离子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2.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4.1.1 材料与试剂
        2.4.1.2 仪器与设备
        2.4.2 实验操作
        2.4.2.1 MSN的合成
        2.4.2.2 PDA修饰MSN的制备
        2.4.2.3 铜离子键合多巴胺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制备
        2.4.2.4 荧光标记功能化的纳米颗粒的合成
        2.4.2.5 多巴胺和铜离子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表征
        2.4.2.6 载药量测定
        2.4.2.7 体外释放性能测定
        2.4.2.8 杀菌活性测定
        2.4.2.9 靶标作物界面的接触角测定
        2.4.2.10 菌丝体对载药纳米颗粒的吸收测定
        2.4.3 结果与讨论
        2.4.3.1 纳米颗粒的合成
        2.4.3.2 纳米颗粒表征
        2.4.3.3 载药体系载药量及缓释性能研究
        2.4.3.4 载药体系杀菌活性研究
        2.4.3.5 载药体系接触角研究
        2.4.3.6 传输性能研究
        2.4.4 结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壳聚糖基载药体系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温度和p H双重敏感壳聚糖微囊载药体系的构建及释放性能
        3.2.1 材料和方法
        3.2.1.1 材料和试剂
        3.2.1.2 仪器和设备
        3.2.2 实验操作
        3.2.2.1 改性壳聚糖的制备
        3.2.2.2 载药微囊的制备
        3.2.2.3 载药微囊的表征
        3.2.2.4 载药微囊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测定
        3.2.2.5 环境响应型释放性能测定
        3.2.2.6 载药微囊的光稳定性测定
        3.2.2.7 载药微囊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测定
        3.2.3 结果与讨论
        3.2.3.1 改性壳聚糖的表征
        3.2.3.2 载药微囊的表征
        3.2.3.3 载药微囊配方优化结果
        3.2.3.4 载药微囊环境响应性缓释性能研究
        3.2.3.5 载药微囊光稳定性研究
        3.2.3.6 载药微囊对斑马鱼急性毒性研究
        3.2.4 结论
    3.3 协同增效锰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3.3.1 实验材料
        3.3.1.1 材料与试剂
        3.3.1.2 仪器与设备
        3.3.2 实验操作
        3.3.2.1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
        3.3.2.2 单因素实验设计
        3.3.2.3 正交实验设计
        3.3.2.4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表征
        3.3.2.5 载药量与包封率测定
        3.3.2.6 水凝胶溶胀性能测定
        3.3.2.7 水凝胶释放性能测定
        3.3.2.8 水凝胶生物活性测定
        3.3.2.9 丙硫菌唑凝胶颗粒在小麦植株中的剂量分布规律
        3.3.2.10 样品准备
        3.3.3 结果与讨论
        3.3.3.1 水凝胶的制备
        3.3.3.2 金属基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的表征
        3.3.3.3 不同条件对水凝胶微球成型的影响
        3.3.3.4 单因素实验设计结果分析
        3.3.3.5 正交实验设计结果分析
        3.3.3.6 水凝胶溶胀性能研究
        3.3.3.7 水凝胶释放性能研究
        3.3.3.8 水凝胶生物活性研究
        3.3.3.9 丙硫菌唑在植物体内的剂量分布情况研究
        3.3.3.10 水凝胶营养功能研究
        3.3.4 结论
    3.4 农药作为凝胶因子的壳聚糖基水凝胶载药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3.4.1 材料与方法
        3.4.1.1 材料与试剂
        3.4.1.2 仪器与设备
        3.4.2 实验操作
        3.4.2.1 水凝胶制备
        3.4.2.2 水凝胶表征
        3.4.2.3 不同性质水凝胶的设计
        3.4.2.4 水凝胶载药稳定性测定
        3.4.2.5 水凝胶溶胀性能测定
        3.4.2.6 水凝胶生物活性测定
        3.4.2.7 水凝胶土壤保水性测定
        3.4.2.8 水凝胶土壤淋溶性能测定
        3.4.2.9 水凝胶界面持流量测定
        3.4.2.10 水凝胶的接触角测定
        3.4.2.11 水凝胶弹跳性能测定
        3.4.3 结果与讨论
        3.4.3.1 水凝胶的表征
        3.4.3.2 不同性质水凝胶的制备影响因素
        3.4.3.3 水凝胶中有效成分的稳定性测定
        3.4.3.4 水凝胶溶胀性能研究
        3.4.3.5 水凝胶生物活性研究
        3.4.3.6 水凝胶土壤保水性研究
        3.4.3.7 水凝胶在土壤淋溶性能研究
        3.4.3.8 水凝胶界面持流量研究
        3.4.3.9 水凝胶的接触角研究
        3.4.3.10 水凝胶弹跳性能测定
        3.4.4 结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4.1 全文总结
    4.2 创新点
    4.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手性农药戊菌唑的生物活性、生态毒性和苹果中降解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手性农药发展
    1.2 手性农药绝对构型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1.2.1 单晶X射线衍射法
        1.2.2 电子圆二色法
        1.2.3 振动圆二色法
    1.3 手性农药分离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3.1 气相色谱法
        1.3.2 液相色谱法
    1.4 手性农药选择性靶标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4.1 手性杀虫剂选择性生物活性
        1.4.2 手性杀菌剂选择性生物活性
    1.5 手性农药选择性非靶标生态毒性研究进展
        1.5.1 手性农药急性毒性
        1.5.2 手性农药神经毒性
        1.5.3 手性农药发育毒性
    1.6 手性农药选择性降解与富集行为研究进展
        1.6.1 在植物体中的选择性降解
        1.6.2 在土壤和水体中的选择性降解
        1.6.3 在加工品中的选择性降解
        1.6.4 在动物体中的选择性富集
    1.7 手性农药系统性研究进展
    1.8 手性农药戊菌唑研究进展
    1.9 论文研究内容与计划
        1.9.1 研究目的意义
        1.9.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戊菌唑对映体分离与绝对构型确认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标准溶液配制
        2.2.3 戊菌唑对映体分离
        2.2.4 色谱参数计算
        2.2.5 戊菌唑绝对构型确认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3.1 戊菌唑对映体分离
        2.3.2 戊菌唑绝对构型确认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戊菌唑立体选择性活性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试验方法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戊菌唑对映体生物活性差异机理
    4.1 引言
    4.2 试验方法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戊菌唑立体选择性毒性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剂与仪器
        5.2.2 试验方法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戊菌唑在苹果中选择性降解行为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材料
        6.2.2 试验方法
    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6.3.1 戊菌唑方法评价
        6.3.2 戊菌唑在苹果中的立体选择性降解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全文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新型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剂Y11049除草活性及作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除草剂研究进展
        1.1.1 杂草概述及危害
        1.1.2 除草剂发展史
        1.1.3 除草剂分类
        1.1.4 除草剂作用机理
        1.1.5 除草剂抗性现状
    1.2 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剂研究进展
        1.2.1 PPO抑制剂作用机理
        1.2.2 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主要品种
        1.2.3 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研究现状
    1.3 课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3.1 课题意义
        1.3.2 课题研究内容
2.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靶标
        2.1.2 供试药剂
        2.1.3 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Y11049室内除草活性测定试验
        2.2.2 Y11049防治非耕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
        2.2.3 环境因子对Y11049的除草活性影响
        2.2.4 Y11049的作用特性研究
        2.2.5 Y11049对苘麻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3.结果与分析
    3.1 Y11049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3.1.1 杀草谱评价
        3.1.2 Y11049室内毒力测定
    3.2 Y11049防治非耕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3.3 环境因子对Y11049的除草活性影响
        3.3.1 温度对Y11049的除草活性影响
        3.3.2 光照对Y11049的除草活性的影响
        3.3.3 降雨对Y11049的除草活性的影响
    3.4 Y11049作用特性研究
        3.4.1 吸收传导性
        3.4.2 施药适期
    3.5 Y11049对苘麻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3.5.1 Y11049对苘麻POD活力的影响
        3.5.2 Y11049对苘麻SOD活力的影响
        3.5.3 Y11049对苘麻MDA含量的影响
        3.5.4 Y11049对苘麻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4.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除草活性及应用技术初探
        4.2.2 环境因子对Y11049的除草活性影响
        光照强度的影响
        降雨的影响
        4.2.3 作用特性研究
        4.2.4 新化合物Y11049对苘麻重要生理指标的影响
论文特点及创新
附录 A 常用除草剂作用机制、结构类别与代表品种
附录 B 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主要品种
附录 C 供试靶标信息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6)黑龙江省野慈姑生物学特性与化学药剂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野慈姑生物学特性
    1.2 野慈姑分布情况与危害
    1.3 野慈姑化学防除技术
    1.4 防除野慈姑化学除草剂简介
        1.4.1 吡嘧磺隆
        1.4.2 苄嘧磺隆
        1.4.3 五氟磺草胺
        1.4.4 乙氧氟草醚
        1.4.5 扑草净
        1.4.6 西草净
        1.4.7 恶草酮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样品采集
        2.1.2 供试除草剂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试验设计
        2.2.1 野慈姑的生物学特性
        2.2.2 野慈姑的化学防除技术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野慈姑的生物学特性
        3.1.1 野慈姑球茎鲜重与地域关系分析
        3.1.2 野慈姑结球数量、种子结实率与地域性分析
        3.1.3 球茎大小、播种深度对野慈姑发生情况研究
    3.2 野慈姑的化学防除技术
        3.2.1 药剂对野慈姑叶片的影响
        3.2.2 药剂对植株出苗的影响
        3.2.3 药剂对野慈姑株高的影响
4 讨论
    4.1 野慈姑的生物学特性
    4.2 野慈姑物理防除
    4.3 野慈姑化学防除技术
5 结论
    5.1 野慈姑球茎与繁殖的关系
        5.1.1 野慈姑球茎大小与地域性关系
        5.1.2 野慈姑球茎出苗率与地域性关系
        5.1.3 野慈姑球茎结实率与地域性关系
    5.2 播种深度对野慈姑生长的影响
        5.2.1 播种深度对野慈姑出苗的影响
        5.2.2 播种深度对野慈姑株高的影响
    5.3 野慈姑的化学防除
致谢
参考文献

(7)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荧光标记物的合成及其在拟南芥中的初步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除草活性天然产物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2 除草作用靶标研究方法
        1.2.1 生物信息学
        1.2.2 荧光标记技术
        1.2.3 分子对接
        1.2.4 亲和层析
        1.2.5 药物亲和靶标稳定性分析
    1.3 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除草活性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立题背景及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植物
        2.1.2 主要试剂及药品
        2.1.3 供试仪器
        2.1.4 供试培养基
    2.2 试验方法
        2.2.1 LX-2的合成及结构确定
        2.2.2 溶剂筛选
        2.2.3 LX-2的除草活性测定
        2.2.4 LX-2的荧光光谱测定
        2.2.5 LX-2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
        2.2.6 LX-2吸收动力学曲线和洗脱曲线测定
        2.2.7 LX-2对拟南芥显微结构的影响
        2.2.8 LX-2在拟南芥内的定位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LX-2结构的确定
        3.1.1 LX-2氢谱
        3.1.2 LX-2高分辨质谱
    3.2 溶剂对LX-2荧光强度的影响
    3.3 LX-2的除草活性测定
        3.3.1 LX-2对拟南芥的活性
        3.3.2 LX-2对马唐的活性
        3.3.3 LX-2对反枝苋的活性
    3.4 LX-2的荧光光谱
    3.5 LX-2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
        3.5.1 LX-2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3.5.2 LX-2荧光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3.6 LX-2吸收动力学曲线和洗脱曲线
        3.6.1 LX-2的吸收动力学曲线
        3.6.2 LX-2的洗脱曲线
    3.7 LX-2对拟南芥显微结构的影响
        3.7.1 LX-2对拟南芥根部显微结构的影响
        3.7.2 LX-2对拟南芥幼根亚显微结构的影响
    3.8 LX-2在拟南芥内的定位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件
作者简历
致谢
附录

(8)螺虫乙酯在番茄上的残留消解动态及传导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术语及略缩语表
1 引言
    1.1 螺虫乙酯简介
    1.2 螺虫乙酯的作用机理及在番茄上的应用
    1.3 螺虫乙酯的残留分析
        1.3.1 螺虫乙酯的残留检测方法
        1.3.2 螺虫乙酯残留检测方法的应用
    1.4 农药在植物体的吸收传导
        1.4.1 影响农药在植物体中吸收传导的药剂因素
        1.4.2 影响农药在植物体中吸收传导的非药剂因素
        1.4.3 螺虫乙酯在植物体中的吸收传导
    1.5 螺虫乙酯在植物体内的转化
    1.6 研究目的与内容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材料
        2.1.2 农药标准品与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2 螺虫乙酯和吡蚜酮残留分析方法的建立
        2.2.1 标准溶液的配制
        2.2.2 样品前处理
        2.2.3 色谱条件
        2.2.4 质谱条件
        2.2.5 方法评价
    2.3 10%螺虫乙酯可分散油悬浮剂在在番茄中的残留
        2.3.1 试验地点及气候条件
        2.3.2 田间试验设计
        2.3.3 田间样本采集及样品制备
        2.3.4 螺虫乙酯残留量测定
        2.3.5 数据分析处理
    2.4 螺虫乙酯·吡蚜酮在水培番茄中的吸收传导及代谢
        2.4.1 溶液的配制
        2.4.2 番茄植株的培养
        2.4.3 药剂处理
        2.4.4 样品的采集
        2.4.5 样品中螺虫乙酯及吡蚜酮提取和检测
        2.4.6 数据分析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螺虫乙酯和吡蚜酮的提取及检测方法
        3.1.1 质谱条件的优化
        3.1.2 色谱条件的优化
        3.1.3 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3.1.4 基质效应、标准曲线和定量限
        3.1.5 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3.2 10%螺虫乙酯可分散油悬浮剂在番茄中的消解动态
        3.2.1 10%螺虫乙酯可分散油悬浮剂在番茄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3.2.2 10%螺虫乙酯可分散油悬浮剂在番茄中的最终残留量
    3.3 螺虫乙酯吡蚜酮在番茄中的吸收传导及转化规律
        3.3.1 根部施药螺虫乙酯、吡蚜酮在番茄中的吸收、传导及转化
        3.3.2 叶面喷施下螺虫乙酯、吡蚜酮在番茄中的吸收、传导及转化
4 讨论
    4.1 螺虫乙酯代谢物在番茄上的检出情况
    4.2 螺虫乙酯在番茄中的吸收传导及转化
        4.2.1 采用水培方式研究螺虫乙酯在番茄中的传导转化
        4.2.2 番茄根系对螺虫乙酯和吡蚜酮的吸收存在明显差异
        4.2.3 药物进入植株后主要在叶片中积累
        4.2.4 叶面喷施下吡蚜酮比螺虫乙酯更易被番茄叶片吸收
    4.3 螺虫乙酯在番茄植株中的转化
        4.3.1 根部施用螺虫乙酯在植株中主要转化成三种代谢物
        4.3.2 叶面喷施螺虫乙酯植株中主要产生两种代谢物
5 结论
参考文献
已发表论文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9)喹唑啉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中使用的符号说明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杀螨剂概述
        1.1.1 杀螨剂的概念
        1.1.2 杀螨剂与螨类的关系
        1.1.3 杀螨剂的分类
        1.1.4 杀螨剂的基本特点
        1.1.5 理想杀螨剂的特点
        1.1.6 杀螨剂的发展
    1.2 杀菌剂概述
        1.2.1 杀菌剂的概念
        1.2.2 杀菌剂的分类
        1.2.3 杀菌剂的剂型
        1.2.4 杀菌剂的作用机理
        1.2.5 提高杀菌剂药效的措施
        1.2.6 杀菌剂的发展趋势
    1.3 喹唑啉类衍生物概述
        1.3.1 喹唑啉衍生物的发展概述
        1.3.2 喹唑啉化合物和喹螨醚的合成
        1.3.3 喹螨醚的作用机理
    1.4 绿色农业以及绿色农药的合成发展
        1.4.1 传统农药的危害
        1.4.2 绿色农药创制与合成
        1.4.3 绿色农药创制与合成
    1.5 论文立题依据及工作内容
2 喹唑啉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测试
    2.1 仪器与药品
        2.1.1 所用仪器
        2.1.2 所用药品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2.3 实验内容
        2.3.1 目标中间体Ⅱ1的合成
        2.3.2 目标中间体Ⅱ2的合成
        2.3.3 目标化合物Ⅱ3a的合成
        2.3.4 目标化合物Ⅱ3b的合成
        2.3.5 目标化合物Ⅱ3c的合成
        2.3.6 目标化合物Ⅱ4a的合成
        2.3.7 目标化合物Ⅱ4b的合成
        2.3.8 目标化合物Ⅱ4c的合成
        2.3.9 目标化合物Ⅱ5a的合成
        2.3.10 目标化合物Ⅱ5b的合成
        2.3.11 目标化合物Ⅱ6a的合成
        2.3.12 目标化合物Ⅱ6b的合成
        2.3.13 目标化合物Ⅱ6c的合成
        2.3.14 目标化合物Ⅱ6d的合成
        2.3.15 目标化合物Ⅱ7a的合成
        2.3.16 目标化合物Ⅱ7b的合成
        2.3.17 目标化合物Ⅱ7c的合成
        2.3.18 目标化合物Ⅱ7d的合成
    2.4 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2.5 合成与工艺研究
        2.5.1 中间体Ⅱ1的合成与工艺研究
        2.5.2 中间体Ⅱ2的合成与工艺研究
        2.5.3 中间体2-甲基喹唑啉-4-醇的合成与工艺研究
    2.6 生物活性测试
        2.6.1 杀虫活性测试与结果
        2.6.2 杀螨活性测试与结果
        2.6.3 杀菌活性测试与结果
    2.7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丁烯酸内酯类新烟碱杀虫剂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新烟碱杀虫剂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1.3 新烟碱杀虫剂的结构组成及理化性质
        1.3.1 新烟碱杀虫剂的结构组成
        1.3.2 新烟碱杀虫剂的理化性质
    1.4 新烟碱杀虫剂的应用及作用模式
        1.4.1 新烟碱杀虫剂的应用
        1.4.2 新烟碱杀虫剂的作用模式
    1.5 新烟碱杀虫剂的抗性及蜜蜂毒性
        1.5.1 新烟碱杀虫剂的抗性研究
        1.5.2 新烟碱杀虫剂的蜜蜂毒性研究
    1.6 丁烯酸内酯衍生物研究现状
    1.7 课题设计思路及研究内容
        1.7.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7.2 设计思路
第二章 含丁烯酸内酯结构新烟碱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 含4-氟烷氧基丁烯酸内酯活性结构的新烟碱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2.2.1 中间体2-氯-5-烷基氨基甲基吡啶的合成
        2.2.2 中间体含4-氟烷基丁烯酸内酯的合成
        2.2.3 含4-氟烷基丁烯酸内酯活性结构的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2.3 含2-溴-4-芳香氧基丁烯酸内酯活性结构的新烟碱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2.3.1 中间体2,3-二溴-4-芳香氧基丁烯酸内酯的合成
        2.3.2 含2-溴-4-芳香氧基丁烯酸内酯活性结构的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2.4 生物活性测试
        2.4.1 测试材料
        2.4.2 测试方法
        2.4.3 生物活性测试结果
    2.5 结果与讨论
        2.5.1 化合物合成讨论
        2.5.2 典型目标化合物谱图分析
        2.5.3 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含二硫代丁烯酸内酯结构新烟碱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 含二硫代丁烯酸内酯活性结构的新烟碱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3.2.1 关键中间体的合成
        3.2.2 含二硫代丁烯酸内酯活性结构的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3.3 生物活性测试
        3.3.1 生物活性测试结果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化合物合成讨论
        3.4.2 典型目标化合物的谱图分析
        3.4.3 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新除草活性化合物吸收与传导特性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Y11049的作用特性[J]. 林方锐,黄晓慧,常慧,陈杰. 农药学学报, 2021(05)
  • [2]多功能农药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释放性能研究[D]. 许春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3]手性农药戊菌唑的生物活性、生态毒性和苹果中降解行为[D]. 李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4]新型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剂Y11049除草活性及作用特性研究[D]. 林方锐.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7)
  • [5]喷雾助剂对茎叶处理除草剂的增效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J]. 李子璐,张晨辉,郭勇飞,卢忠利,高玉霞,杜凤沛. 农药学学报, 2021(02)
  • [6]黑龙江省野慈姑生物学特性与化学药剂筛选研究[D]. 刘纪明.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7]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荧光标记物的合成及其在拟南芥中的初步定位[D]. 李鑫.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8]螺虫乙酯在番茄上的残留消解动态及传导转化研究[D]. 万亚美.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9]喹唑啉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崔焕奇.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10]丁烯酸内酯类新烟碱杀虫剂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王先浩. 济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新型除草活性化合物吸收传导特性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