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当前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刘莉[1](2021)在《师德对大学生个人品德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兰岚[2](2021)在《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吸引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大课题。高校是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做好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建设是建设强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方针政策,特别是提出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设的要求,为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本研究遵循理论分析与实证调查相佐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思路,构成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逻辑思维整体。以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建设为研究对象,按照理论之基——价值之维——历史之脉——现实之问——巩固之策的逻辑顺序,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回应现实问题。系统研究了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落实现状,对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建设及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建设的路径。研究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指导,同时借鉴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现代制度学等学科理论,综合运用问卷调查、辩证分析与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对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建设进行多维分析。全文包括导论和正文五部分。导论部分阐述了论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之处。第一部分阐述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对意识形态责任、意识形态责任制度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明确了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的确立依据及主要内容,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的内涵及主要内容。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就是指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向各级党组织、高校职能部门及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职责制度。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方面:国家法律法规制定的意识形态责任制度要求、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对党委及各级党组织意识形态责任的相关要求、各高校制定的意识形态责任制度要求。第二部分分别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强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角度重点阐述了我国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建设的重要价值。第三部分回顾与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建设的发展历程。主要考察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制度建设的历程,特别是对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包括牢牢把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以理论创新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制度创新、围绕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丰富意识形态责任建设内容以及警惕极“左”教育思想和批判斗争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冲击等几个方面,这些经验教训对于做好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第四部分通过调查问卷及深度访谈分析了我国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建设现状,重点从教师意识形态责任认知、责任认同、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建设、责任制度执行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考察。总结了高校落实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结合问卷数据分析及访谈情况指出当前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着重对主要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第五部分主要从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创新制度建设思路、强化制度执行、落实教师主体责任、抓好配套制度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建设的路径。
闵雪[3](2021)在《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以广西师范院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十九大报告提出“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敬业精神作为价值追求,不仅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内容。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我国社会发展也开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培养具有正确的职业认知,良好的职业情感,坚定的职业信念和守正创新的职业行为的新时代劳动者成为时代发展的新要求。高校师范生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后备力量以及未来教师队伍的主力军,承担着教书育人、兴国安邦的神圣使命。研究新时代师范生敬业精神的现状,解决师范生敬业精神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既是丰富敬业精神的时代内涵,提升师范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深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实现教育强国战略,推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调查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研究共分为五大部分,分别为:绪论部分。本部分主要阐述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以及创新之处与不足。第一部分为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的相关理论概述。本部分在对新时代、敬业、新时代师范生敬业精神以及教师职业道德概念厘清界定的基础上,梳理了马克思关于敬业精神的相关论述。此外,本部分立足于敬业精神的时代发展基础上结合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与新时代三个重要阶段关于敬业精神的相关论述,为师范生敬业精神的培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及重要价值。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精业、勤业与爱业三个部分,主要表现为正确的教师职业认知、良好的教师职业情感、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以及守正创新的教师职业行为。新时代背景下培养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具有重要的价值,从国家社会层面来看有助于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高校层面来看有利于加强师范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以及从个人层面来看有助于促进师范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第三部分是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的现状调查及分析。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广西地区部分师范院校进行了调查。通过对本次调查问卷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发现了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取得的一些积极进展如师范生敬业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得到重视;有助于加强师范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正确认知师范生未来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不能忽视一些现存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敬业认知不足,敬业情感浅薄,敬业信念不强以及敬业行为偏差。根据反映出来所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个人层面、学校层面、国家社会层面对其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从而为下文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培育的对策思考奠定基础。第四部分为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培育的对策思考。结合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分析结果,提出从个人层面、学校层面以及国家社会层面来提升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的培育路径。具体而言,在个人层面,主要从知情信行四个方面入手来树立正确的敬业认知,提升敬业精神的情感认同,强化敬业精神的信念感,在实践中提升自我的敬业精神;在学校层面,主要从优化师范生课程教育结构、营造良好的校园敬业文化环境、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以及丰富敬业精神教学资源与空间等方面努力;在国家与社会的层面,主要从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郁的敬业氛围、积极完善教师职业相关法律法规、充分挖掘社会敬业资源,积极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以及构建健全的敬业评价体系等方面努力。
赵小东[4](2021)在《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研究 ——以大理州高校为例》文中提出教师是品行之师,教师的师德修养和师德品行是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当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高校需不断加强师德建设,以德育人。民族地区高校承担着培养民族地区人才的重要使命,加强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大理州三所不同类型高校的师德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现状、问题及成因,提出对策与建议。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的缘起、目的与意义、思路与方法、文献综述等。第二部分,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理论概述。主要阐述师德建设的内涵、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师德理论、习近平关于师德的重要论述、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等,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从六个方面呈现了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并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党建引领、实践载体、激励表彰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师德建设的成效。第四部分,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师德考核指标趋于形式化、师德监督与激励机制效果不佳、师德准入制度不规范、师德培训方式单一、制度规范宣传不到位;师德内涵认识不足、师德价值观功利化、育人意识淡薄、学术心态浮躁。其主要成因有:市场经济多变性与西方价值观渗透等社会环境因素;师德制度形式化和教师期望与待遇不同步等高校体制因素;思想认识与素养不足等教师自身因素。第五部分,加强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与建议。基于问题及成因分析,提出加强师德监督与激励机制、健全师德惩处机制、优化师德考核评价、丰富师德培训体系、严格师德准入标准、扩大师德宣传力度;加强师德顶层设计与党建引领、提升教师社会声望、建设正确舆论导向;坚持价值导向与坚定理想信念、牢记育人使命、提高教师自律等建议。第六部分,结语。对本文内容进行总结,提出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李晓婷[5](2021)在《初中教师专业伦理素养现状调查研究 ——以河北省十所公办初中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新时代背景之下,国家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方向。当前国家政策中对师德师风建设的加强,充分说明我国对教师专业伦理素养的重视。与此同时,教育伦理失范现象的发生,也反映出教师专业伦理素养存在问题,说明教师专业伦理素养作为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内容,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性发展的进一步深化。而初中阶段是学生从稚嫩走向成熟的过渡期,初中教师的专业伦理素养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与良好品德的形成以及全面地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初中教师的专业伦理素养建设更是至关重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共选取了河北省公立初中学校的210名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对其专业伦理素养现状展开调查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初中教师专业伦理素养的整体情况较好;但不同的人口学变量显现出差异性的专业伦理素养水平。教师专业伦理认知维度的平均分数最低,专业伦理行为维度的平均分数最高;教师的职称不同,在专业伦理素养方面显现出差异性。结合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初中教师专业伦理素养仍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教师自身专业伦理意识、专业伦理知识、专业伦理反思有待提高,其次学校对于教师专业伦理素养重视不足,主要体现在教师专业伦理素养的考核方式、学校伦理文化环境建设、校长自身专业伦理素养不高;再次,教师专业伦理教育存在不足;最后教师专业伦理建设存在单一化和技术化取向的问题,表现在行政管理模式和教师权利义务的不明确以及技术化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的选择。最后,针对当前初中在教师专业伦理素养现状及其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从教师、学校、教师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四个层面分别提出提升策略与建议。
吕增艳[6](2021)在《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成仿吾是我国着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革命家、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在其五十余年的教育生涯中,始终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践行共产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他是我国第一位文学家、革命家、教育家三者兼备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大学校长,为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一百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动员大会上首次提出“树立正确的党史观”,继承党的百年历史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精神财富,是党的理论工作者现阶段的重要使命。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是党史学习的重要内容,成仿吾的人生发展历程堪称一部生动的“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科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主张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革命根据地高校的公共课程,把“战火中的大学”建设成为“从知识青年到革命战士的大熔炉”,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党的教育事业中的基础性地位,确立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模式。新中国成立后,成仿吾坚持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主张结合实际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的概念,首创思想政治理论课四大基础理论教研室,参与并构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课程体系和教学研究体系,有效推动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规化发展。成仿吾被誉为“长征途上唯一的大学教授”“无产阶级革命教育的奠基者”“党校教育的开拓者”“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人民教育的旗手”“妈妈校长”等。这些称号,是对他在教育领域突出贡献的肯定。此外,成仿吾五译《共产党宣言》、精准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对毛泽东教育思想进行科学阐释、撰写《长征回忆录》等等,使他获得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大家”的赞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系统梳理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和实践历程,总结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宝贵经验,既是对党的百年教育成果的历史传承,也是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守正创新和实践突破的重要借鉴。本文包括引论、结语和四章正文。第一章,系统梳理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条件与发展历程。从时代背景、地域文化和家风传承三方面分析其思想产生的客观条件;从实践阅历、人格特质两方面论证了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产生的主观条件。关于发展历程,以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成立作为时间脉络,结合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历,归纳出其思想发展的萌芽萌动期、初步形成期、成熟发展期和系统深化期四个阶段,形塑起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二章,阐释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构成。一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功能的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是“革命总战线中一条重要和必要的战线”“经济、政治工作的生命线”的地位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动员人民起来斗争”的重要功能进行理论阐发。二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的思想。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其他社会教育相融合、“少而精”和“通俗化”相结合、“基本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五个方面。三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思想。涵盖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形势与任务教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教育四个方面。四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想。主要体现为“小先生”制与“自学辅导制”相结合,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典型教育与亲自示范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五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思想。在坚持学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基础上,探索报刊传播媒介和党的建设管理平台。第三章,对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评价的研究。包括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先进性、主要特色和历史贡献三部分。其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为社会革命服务的“教育救国”之路;反对经验主义,强调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学习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弘扬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创新性坚持和运用毛泽东思想三方面。其特色主要表现在:以立场坚定的党性原则勇担思想政治教育之重任,以“人民本位”的理念践行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以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推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以深厚的理论素养深耕思想政治教育“根基建设”,以实践探索精神推进整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五个方面。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开创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探索与推进我国高校政治理论课完整的课程体系建设,彰显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先行者,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第四章,透析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对当下的启示:“培养无产阶级理论战士”对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启示,劳动教育思想对当前开展劳动教育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思想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法对坚持“理论的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启示,师德师风建设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
黄婉薇[7](2020)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作用研究》文中指出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师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高校教师队伍的职业素质,思政课教师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群体,其师德建设意义重大,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进而影响整个教师师德水平的发展。当前我国思政课教师的总体师德水平是积极的,但仍存在师德失范的现象。研究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的示范引领作用,不仅关系到思政课教师队伍师德水平的全方位发展,还影响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综合建设。基于此背景,本文论述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作用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状况的现状,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从古至今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重点。通过整理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作用的相关理论内涵,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共产党人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三个方面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作用的理论渊源进行论述,分析当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作用的意义。并从实际出发,对思政课教师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主要从对思政课教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道德行为四个方面分析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作用方面的现状,剖析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发挥师德示范引领作用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主要是考评机制与培育能力有待优化、引领性发挥受多元价值观影响以及部分思政课教师职业获得感不强,并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作用提升的路径,以期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作用方面提供完备的理论支撑,共同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的发展。
李晓云[8](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文本分析 ——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文中指出运用政策工具—政策要素—政策主体维度的三维分析框架,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工具的选用逻辑,并对政策文本的总体量化特征及历史发展脉络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工具仍存在一些漏洞。在分析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就如何优化政策工具提出了切实性建议,以期能够对推动未来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政策优化思路。全文一共分为五章。首先为绪论。阐释了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最后对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作了简要概述。第一章介绍了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分析的基础理论。首先清晰界定了教育政策与思想政治教育政策、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等概念。其次具体阐明了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分析的理论基础,即教育政策分析理论、内容分析理论和政策工具理论。此部分研究为接下来的政策文本分析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石。第二章为研究设计,主要包括分析框架的构建、文本的选择和梳理两部分,建构了政策工具维度、政策要素维度和政策主体维度的三维度分析框架,并对本文研究对象的选取原则、遴选和整理过程作了具体的概括,最终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对政策内容单元的编码。第三章为基于政策工具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主要包括文本的总量分析、关键词分析和工具维度分析三部分。总量分析旨在讲清楚文本的年度分布、文本类型和主体分布状况;关键词分析旨在讲清楚文本的内容精髓和研究热点;工具维度分析旨在讲清楚三维度相互作用的特征。第四章为基于政策工具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文本的历史考察,梳理了政策工具和政策要素在恢复发展时期、探索提高时期、深化改革时期、发展完善时期和创新突破时期五个阶段上的分布状况,进而对政策的发展脉络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概括了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主要经验。第五章对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工具选择的结果进行深度透视,发现政策工具与政策文本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不相匹配、不相适应的矛盾,具体问题可概括为五个方面:命令工具使用较为频繁;劝告工具内化程度较低;激励工具使用效果欠佳;权威重组工具仍待优化;政策工具组合匹配度低。并在发现矛盾、剖析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未来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工具的优化思路,即增强劝告工具运用;发挥激励工具效能;改进权威重组工具;多元运用政策工具;完善政策工具供给。
董文静[9](2020)在《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儒家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无可替代的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也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本价值观念,追求“君子”的优秀人格,一生不断完善自身的修养,这些文化精髓对当今的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中的问题具有极大地修正与指导借鉴意义。高校体育教师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高校教育往前发展的重要力量。2019年12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突出强调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再次突出强调“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重点目标与要求,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强落实包含高校体育教师在内的高校教师师德水平建设。师德的建设更应扎根于传统优秀文化,汲取精华。因此,将传统儒家人文精神的精华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建设当中去,是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是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应,更是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发展的重要一步。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从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中的师德失范现象以及人文精神缺失现象入手分析,通过阐述儒家人文精神对于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修正指导作用,旨在探讨儒家人文精神融入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当前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敬业意识薄弱、自我提升意识不强、育人意识不强等失范现象以及人文精神缺失,这不仅损害了高校体育教师的群体形象,更阻碍了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表明了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亟待加强。2.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师师德水平的提升,有助于继承与传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新时代师德师风的建设,也进一步推动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发展战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3.儒家以人为本、仁爱、博学、笃志、终身学习、尊师重教、诚信、忧患责任意识、义利观等人文精神可为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提供有效的文化元素支持。4.以“君子”人格为指导,依据义利关系、安贫乐道、仁礼并重、自省自克、经世致用等原则,构建的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规范指标体系由7个一级指标以及66个二级指标构成,该体系可为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建设提供有效的方法支撑。5.以“德治”思想为指导,建立一个既包含“德性”又包含“德行”在内的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评价指标体系,由6个一级评价指标以及45个二级评价指标构成,可为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评价提供参考。6.基于儒家人文精神提出的弘扬“人本”精神,重塑教育理念、重视“义利”精神,提升个人品质、坚定“笃行”精神,力求精业博学、坚定“乐道”精神,提升敬业意识、遵循“师道”精神,发挥榜样作用等举措,可为提升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水平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7.可通过加强政策保障、健全教育法律法规、增大师资培训资金投入、完善师德考核制度、依法实施社会舆论管控等方式保障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落实。
李辉[10](2020)在《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职业理想是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想在职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职业理想是职业实践的方向盘和指南针,任何职业生活都需要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肩负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特殊使命,更需要树立崇高的教师职业理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有崇尚师德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国历代教育家也均执着追求着“师范端严,学明德尊”的个人修养和教育境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和教师职业理想问题,并将教师职业理想教育置于教师培养的核心地位。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也激励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简洁概括激励着广大人民教师实现从世俗生活到精神自由、从个人价值到使命担当的发展跨越,为我国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及师范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为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主力军,他们只有拥有崇高教师职业理想,才能形成可贵的师范气质和深厚教师情怀,才能调动起奉献教育事业的职业热情和奋斗意志。职业理想教育是高校师范生理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职业理想培育的坚实保障。因此,对标“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整体要求,积极关注并研究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问题对师范生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新时代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涵及功能进行了阐释,明确了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及马克思主义职业观为理论指导,并借鉴了西方职业发展理论相关研究测量工具。同时,对新时代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意义和要求进行了分析: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关乎新时代我国教育强国战略及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关乎新时代师范院校立德树人工作以及师范专业改革工作的成效;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整体要求成为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目标指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借鉴心理学研究方法编制了《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问卷》及《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并使用上述两个自编问卷进行了相关测量和调查,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主体差异、积极方面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剖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存在的“实施原则存在偏差”“内容体系有待完善”“路径依赖问题凸显”“合力结构尚未形成”等问题,并从学校、学生、国家及社会四方面分析了上述问题的成因。结合前期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结果,本文对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思路与举措进行了重点研究:一是在实施原则的调试方面,提出要遵循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协调、理论指导与实践熏陶相结合、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融合、专业教育与全方位教育相统一等原则;二是在内容体系建构方面,建议内容体系应涵盖政治信仰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职业认知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教育、教师职业情感教育以及教师从教信念教育等五个方面;三是在实践举措探索方面,梳理了以讲授、体验、榜样、环境和自我为核心的“五维”培育路径以及探索了构建“向师型”师范生课程体系、发挥以“实习支教”为核心的实践教育优势、发挥“榜样力量”的启迪与激励影响、彰显“师范教育”特质文化环境的熏陶作用、激发高校师范生主体意识及自我教育积极性等对策。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完善高校师范生的“录取与退出机制”“效果评价机制”“国家支持机制”“社会引导机制”以及“家庭干预机制”等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支持机制的思路。其中,第一章“理论概述”是研究起点和基础;第二章“意义与要求”是研究的方向和指引;第三章“现状实证分析”和第四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是研究难点和切入点;第五章“思路与举措”是研究重点和落脚点。
二、对当前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当前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理论之基: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意识形态及意识形态责任 |
(二)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 |
(三)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思想 |
(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 |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责任制度的思想 |
(一)以“党管原则”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度提供坚强保证 |
(二)以“两个巩固”明确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 |
(三)“立德树人”为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 |
第二章 价值之维: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建设的重要价值 |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紧迫要求 |
(一)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 |
(二)推动教师立德树人责任落实 |
(三)实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诉求 |
二、巩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需要 |
(一)意识形态安全关乎国家前途命运 |
(二)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前沿阵地 |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根本制度的必然要求 |
(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三)建设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第三章 历史之脉: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建设发展历程 |
一、过渡时期新中国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初步探索 |
(一)初步建立了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机制 |
(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课程设置指导地位的制度 |
(三)明确了教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学习制度要求 |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建设曲折发展 |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基本制度框架确立 |
(二)反右扩大化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冲击 |
(三)纠“左”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走向正常化 |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高校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建设体系化发展 |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建设逐步走向体系化 |
(二)构建了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责任体制机制 |
(三)将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融入教师职业行为规范要求 |
四、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建设基本经验及教训 |
(一)牢牢把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
(二)以理论创新推动高校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创新 |
(三)围绕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丰富意识形态责任建设内容 |
(四)警惕“极左”教育指导思想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冲击 |
第四章 现实之问:新时代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建设现状分析 |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
(一)党委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全面确立 |
(二)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主体认同显着提升 |
(三)高校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
(四)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行为规范得以明确 |
二、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党委落实教师意识形态领导责任有待加强 |
(二)教师意识形态责任主体认知有局限 |
(三)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体系建设有待完善 |
(四)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执行力度有待增强 |
三、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
(一)制度建设思路相对滞后 |
(二)制度普及教育尚未形成常态化 |
(三)良好制度环境尚未形成 |
(四)制度建设配套制度尚不健全 |
第五章 巩固之策: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建设路径 |
一、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是根本保证 |
(一)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领导 |
(二)提升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领导 |
(三)强化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组织领导 |
二、创新制度建设思路是必然要求 |
(一)注重责任制度设计可操作性 |
(二)增强责任制度建设的创新性 |
(三)提升责任制度建设的协同性 |
三、强化制度执行是关键环节 |
(一)增强制度执行自觉 |
(二)加强制度执行力度 |
(三)强化制度执行效度 |
四、落实教师主体责任是重要抓手 |
(一)认知层面:自觉加强对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学习 |
(二)认同层面:形成意识形态责任制度认同 |
(三)践行层面:促成教师落实意识形态责任的行为自觉 |
五、抓好配套制度建设是重要保障 |
(一)完善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宣传教育制度 |
(二)建立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激励制度 |
(三)构建全方位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监督评价制度 |
(四)健全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追责问责制度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建设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3)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以广西师范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问卷调查法 |
3.比较研究法 |
(六)研究重难点 |
1.研究重点 |
2.研究难点 |
(七)创新之处与不足 |
1.创新之处 |
2.研究不足 |
一、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相关概念阐释 |
1.新时代 |
2.敬业 |
3.新时代师范生敬业精神 |
4.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二)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的理论基础 |
1.马克思关于劳动与敬业精神的相关论述 |
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与敬业精神的相关论述 |
3.马克思关于职业道德思想与敬业精神的相关论述 |
(三)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关于敬业精神的论述 |
1.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时期关于敬业精神的论述 |
2.改革开放时期关于敬业精神的论述 |
3.新时代关于敬业精神的论述 |
二、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的内容表现及价值 |
(一)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的基本内容 |
1.精业——扎实的教师学识基础 |
2.勤业——勤恳的工作学习态度 |
3.爱业——浓厚的教师职业情感 |
(二)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的主要表现 |
1.正确的教师职业认知 |
2.良好的教师职业情感 |
3.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 |
4.守正创新的教师职业行为 |
(三)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的重要价值 |
1.有助于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有助于加强师范院校职业道德教育 |
3.有助于促进师范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
三、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一)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的问卷设计 |
1.问卷设计 |
2.调查过程 |
3.数据整理 |
(二)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的积极表现 |
1.师范生敬业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得到重视 |
2.教师职业道德学习方式多样化 |
3.正确认知师范生未来从事职业的特殊性 |
(三)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的问题表现 |
1.敬业认知不足 |
2.敬业情感不足 |
3.敬业信念不强 |
4.敬业行为偏差 |
(四)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问题的原因分析 |
1.个人层面 |
2.学校层面 |
3.国家与社会层面 |
四、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培育的对策思考 |
(一)个人层面 |
1.树立正确的敬业认知,提升自身的奉献意识和责任意识 |
2.提升对敬业精神的情感认同 |
3.强化敬业精神的信念 |
4.在实践中提升自我的敬业精神 |
(二)学校层面 |
1.优化师范生课程教育结构 |
2.营造良好的校园敬业文化环境 |
3.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
4.丰富敬业精神教学资源与空间 |
(三)国家与社会层面 |
1.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郁的敬业氛围 |
2.积极完善教师职业相关法律法规 |
3.充分挖掘社会敬业资源,积极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 |
4.构建健全的敬业评价体系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新时代广西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培育现状的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4)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研究 ——以大理州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六、研究进程 |
第一章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理论概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师德建设 |
(二)新时代 |
二、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的师德理论 |
(二)习近平关于师德的重要论述 |
(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
第二章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问卷的设计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 |
(四)调查的样本统计 |
(五)访谈的内容与方式 |
二、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 |
(一)教师政治态度端正,师爱情感浓厚 |
(二)教师坚守潜心育人,教学严谨负责 |
(三)教师坚持身正为范,积极服务社会 |
(四)高校师德考核评价较具体,但运用趋于形式化 |
(五)高校师德激励方式较丰富,但未满足实际需要 |
(六)高校师德培训方式较多元,但培训效果不理想 |
三、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取得的成效 |
(一)师德组织建设较完善,有效落实师德建设 |
(二)师德相关制度较丰富,明确教师行为规范 |
(三)师德建设实践较多样,提高教师德性素养 |
(四)特色党建促师德建设,提升教师党性修养 |
(五)坚持师德创优奖励,树立师德典型示范 |
第三章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制度建设有待优化 |
(二)师德观念有待提升 |
二、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社会环境因素 |
(二)高校体制因素 |
(三)教师自身因素 |
第四章 加强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一、完善高校师德管理机制 |
(一)加强师德监督机制,建立多元监督体系 |
(二)完善师德激励机制,提升教师精神境界 |
(三)健全师德惩处机制,杜绝师德行为蔓延 |
(四)优化师德考核评价,落实师德第一标准 |
(五)丰富师德培训体系,提升教师师德素养 |
(六)严格师德准入标准,严把教师队伍入口 |
二、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师德氛围 |
(一)加强师德顶层设计,重视师德发展 |
(二)加强以党建促师德,发挥党员作用 |
(三)提升教师社会声望,促进提振师道 |
(四)建设正确舆论导向,塑造教师形象 |
(五)扩大师德宣传力度,增强师德意识 |
三、提升教师自身修养 |
(一)坚持价值导向,凝聚思想共识 |
(二)坚持真学真信,坚定理想信念 |
(三)加强立志乐道,牢记育人使命 |
(四)坚守博学知新,促进师德自律 |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初中教师专业伦理素养现状调查研究 ——以河北省十所公办初中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概念界定 |
五、理论基础 |
六、研究方法 |
七、研究创新和重难点 |
第一章 初中教师专业伦理素养的现状 |
一、研究方法的设计与实施 |
二、初中教师专业伦理素养现状与分析 |
三、问卷调查的结论 |
第二章 初中教师专业伦理素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专业伦理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教师专业伦理敏感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三、教师专业伦理决策方面存在的问题 |
四、教师专业伦理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初中教师专业伦理素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教师未能充分体认到自己作为道德实践者的角色 |
二、学校对教师专业伦理素养的培育不够重视 |
三、教师教育中专业伦理教育的缺失 |
四、教师专业伦理建设存在单一化与技术化取向的问题 |
第四章 初中教师专业伦理素养提升策略 |
一、教师个体自觉提升专业伦理素养 |
二、学校应重视教师专业伦理素养的培育 |
三、在职培训中设置专业伦理课程 |
四、教师专业伦理规范走向专业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初中教师专业伦理素养问卷(教师卷) |
附录2 初中教师专业伦理素养研究访谈提纲(教师) |
致谢 |
(6)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一)理论背景 |
(二)实践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一)研究现状梳理 |
(二)对现有研究文献的解读 |
(三)对研究现状的总结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二)研究方法与意义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领域新 |
(二)研究思路新 |
第一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条件与发展历程 |
一、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条件 |
(一)客观条件 |
(二)主观条件 |
二、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一)萌芽萌动期:阐释思想政治教育地位(1918-1928) |
(二)初步形成期: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1928-1937) |
(三)成熟发展期: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模式(1937-1949) |
(四)系统深化期: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1949-1984) |
第二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构成 |
一、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功能的思想 |
(一)“革命总战线中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 |
(二)“经济、政治工作的生命线” |
(三)“用政治思想教育来提高人民的觉悟、动员人民起来斗争” |
二、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的思想 |
(一)“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
(二)“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三)与其他社会教育相融合 |
(四)“少而精”和“通俗化”相结合 |
(五)“基本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
三、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思想 |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 |
(二)形势与任务的教育 |
(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
(四)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教育 |
四、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想 |
(一)“小先生”制与“自学辅导制”相结合 |
(二)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 |
(三)典型教育与亲自示范相结合 |
(四)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
五、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思想 |
(一)以报纸杂志为传播媒介 |
(二)以党的建设为重要依托 |
(三)以高等学校为主要阵地 |
第三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评价 |
一、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先进性 |
(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为社会革命服务的“教育救国”之路 |
(二)反对经验主义,坚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学习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经验 |
(三)弘扬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创新性坚持和运用毛泽东思想 |
二、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 |
(一)以坚定的党性原则勇担思想政治教育之重任 |
(二)以“人民本位”理念开展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 |
(三)以“党的中心任务”推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
(四)以深厚的理论素养深耕思想政治教育“根基建设” |
(五)以实践探索精神推进整体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 |
三、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
(一)开创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
(二)探索与推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 |
(三)彰显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先行者 |
(四)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 |
第四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培养无产阶级理论战士”对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启示 |
二、劳动教育思想对当前开展劳动教育的启示 |
三、教育大众化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启示 |
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对坚持“理论的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启示 |
五、师德师风建设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
(7)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之处 |
1.4.4 研究不足 |
2 相关理论内涵概述 |
2.1 高校思政课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校思政课的内涵 |
2.1.2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内涵 |
2.2 师德示范引领作用的相关概念释义 |
2.2.1 关于师德的内涵 |
2.2.2 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的示范引领作用解析 |
2.3 研究的理论依据 |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师德观 |
2.3.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师德的重要论述 |
2.3.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师德的思想 |
3 新时代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作用的意义 |
3.1 是促进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 |
3.1.1 为推动社会进步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
3.1.2 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
3.2 是推动高校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 |
3.2.1 关系到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
3.2.2 是打造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需要 |
3.3 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必然选择 |
3.3.1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牢价值根基 |
3.3.2 为学生的健康发展筑牢思想阵地 |
4 高校思政课教师发挥师德示范引领作用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问卷调查情况说明 |
4.1.1 问卷的设计 |
4.2 关于思政课教师师德引领作用现状分析 |
4.2.1 关于思政课教师道德认识的状况 |
4.2.2 关于思政课教师道德情感的状况 |
4.2.3 关于思政课教师道德意志的状况 |
4.2.4 关于思政课教师道德行为的状况 |
4.3 面临的主要问题 |
4.3.1 使命意识有待增强 |
4.3.2 为人师表的师德形象需要进一步提升 |
4.3.3 言传与身教未能达到高度一致 |
4.3.4 在教书育人中缺乏足够的沟通 |
4.3.5 教育教学思维的创新性需要提高 |
4.3.6 思政课课堂转化率不是很高 |
4.4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4.1 高校对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性的影响 |
4.4.2 社会环境对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性的影响 |
4.4.3 思政课教师对其自身师德示范引领性的影响 |
5 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发挥师德示范引领作用的基本路径 |
5.1 发挥高校在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性建设的主渠道作用 |
5.1.1 完善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性建设机制 |
5.1.2 加强对思政课教师师德培育及示范引领性引导 |
5.1.3 改善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建设的校内环境 |
5.2 营造利于师德示范引领作用发挥的社会氛围 |
5.2.1 加强社会对师德示范引领的舆论力度 |
5.2.2 加强全民的道德教育 |
5.3 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自我修养 |
5.3.1 坚持思想建设与以德施教相统一 |
5.3.2 坚持理论提升与实践教学相融合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8)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文本分析 ——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分析的基础理论 |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分析的基本概念 |
(一) 教育政策与思想政治教育政策 |
(二) 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 |
(三) 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
(四) 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政策 |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分析的理论基础 |
(一) 教育政策分析理论 |
(二) 内容分析理论 |
(三) 政策工具理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分析框架的构建 |
(一) 技术路线 |
(二) 维度建构 |
二、文本选择与梳理 |
(一) 文本选择原则 |
(二) 文本遴选与整理 |
(三) 政策文本编码 |
第三章 基于政策工具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内容分析 |
一、政策文本的总量分析 |
(一) 政策文本年度分布情况 |
(二) 政策文本类型分布情况 |
(三) 政策文本颁发主体情况 |
二、政策文本的关键词分析 |
(一) 关键词提取与整理 |
(二) 关键词的社会网络分析 |
(三) 高频关键词分析 |
三、政策文本的工具维度分析 |
(一) 政策工具单维度内容分析 |
(二) 政策工具多维度内容分析 |
第四章 基于政策工具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历史考察 |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发展历程 |
(一) 恢复调整时期(1978—1984年) |
(二) 探索提高时期(1985—1997年) |
(三) 深化改革时期(1998—2004年) |
(四) 发展完善时期(2005—2012年) |
(五) 创新突破时期(2013—2019年) |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主要经验 |
(一) 教师政策工具组合和要素结构不断完善 |
(二) 政策发文主体多元化,政策协同性增强 |
(三) 政策供给稳定,教师政策体系趋于完备 |
(四) 教师质量提升,队伍建设迎来重大机遇 |
第五章 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工具选择的结果透视和优化思路 |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工具选择的结果透视 |
(一) 命令工具使用较为频繁 |
(二) 劝告工具内化程度较低 |
(三) 激励工具使用效果欠佳 |
(四) 权威重组工具仍待优化 |
(五) 政策工具组合匹配度低 |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工具选择的优化思路 |
(一) 增强劝告工具运用,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意识 |
(二) 发挥激励工具效能,增强教师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
(三) 改进权威重组工具 |
(四) 多元运用政策工具 |
(五) 完善政策工具供给,推动教师建设政策的内涵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儒家人文精神 |
1.3.2 高校体育教师 |
1.3.3 高校体育教师师德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国内对体育教师师德的研究现状 |
2.1.2 国内对高校体育教师师德的研究现状 |
2.1.3 国内对儒家人文精神的研究现状 |
2.1.4 国内对儒家文化融入体育道德的研究现状 |
2.1.5 国内对儒家人文精神融入体育的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关于儒家人文精神的研究现状 |
2.2.2 国外关于体育道德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归纳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
4.1.1 儒家思想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 |
4.1.2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建设整体现状 |
4.1.3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中的问题 |
4.1.3.1 原有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乏力 |
4.1.3.2 高校体育教师相关法律法规较少 |
4.1.3.3 体育教师社会地位不高 |
4.1.3.4 政治思想觉悟有提升空间 |
4.1.3.5 爱岗敬业意识薄弱 |
4.1.3.6 教师自身提升意识淡薄 |
4.1.3.7 部分教师责任心缺少 |
4.1.3.8 功利主义倾向 |
4.1.3.9 育人意识淡薄,忽视德育工作 |
4.1.3.10 学术风气不正 |
4.1.3.11 部分教师精业博学程度不高 |
4.1.3.12 部分教师以身作则意识淡薄 |
4.2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
4.2.1 成就“君子”的理想人格目标 |
4.2.2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任务 |
4.2.2.1 体现儒家“人文”精神 |
4.2.2.2 突出高校体育教师特点 |
4.2.2.3 强化“立德树人”思想 |
4.3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原则 |
4.3.1 坚持“安贫乐道”原则,实现师德与自身职业特征相统一 |
4.3.2 坚持“仁礼并重”原则,实现师德与社会关系相制约 |
4.3.3 坚持“自省自克”原则,实现师德与个人道德品质相统一 |
4.3.4 坚持“经世致用”原则,实现师德标准的系统性、可操作性 |
4.4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元素与方式 |
4.4.1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元素 |
4.4.1.1 以人为本 |
4.4.1.2 忧患、责任、奉献精神 |
4.4.1.3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
4.4.1.4 自省自克 |
4.4.1.5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
4.4.1.6 尊师而惮,耆艾而信,知微而论 |
4.4.1.7 内诚于心、外信于人 |
4.4.1.8 君子义以为上 |
4.4.1.9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
4.4.1.10 夫子教人,各因其才 |
4.4.1.11 有教无类 |
4.4.2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方式 |
4.4.2.1 以“君子”人格为指导,构建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规范指标体系 |
4.4.2.2 以“德治”思想为指导,建立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评价指标体系 |
4.5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措施与保障 |
4.5.1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措施 |
4.5.1.1 弘扬“人本”精神,重塑教育理念 |
4.5.1.2 重视“义利”精神,提升个人品质 |
4.5.1.3 坚定“笃行”精神,力求精业博学 |
4.5.1.4 坚定“乐道”精神,提升敬业意识 |
4.5.1.5 遵循“师道”精神,发挥榜样作用 |
4.5.2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保障 |
4.5.2.1 政府发挥作用,加强政策保障 |
4.5.2.2 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法制保障 |
4.5.2.3 加大培训投入,保障师资质量 |
4.5.2.4 完善考核制度,加强学校保障 |
4.5.2.5 依法管理舆论,加强社会保障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重点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内涵及功能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内涵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概念结构模型 |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功能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涵及功能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涵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功能 |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职业观 |
第二章 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意义和要求 |
一、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意义 |
(一)促进新时代教育强国战略及教师队伍建设实施 |
(二)推动新时代我国师范院校“立德树人”工作开展 |
(三)助力新时代我国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深化改革 |
二、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方向与要求 |
(一)根本方向:培育“四有”好老师 |
(二)职责要求:做好“四个引路人” |
第三章 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现状实证分析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问卷编制及使用 |
(一)编制目的 |
(二)编制方法 |
(三)编制过程 |
(四)问卷使用 |
二、当前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现状分析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主体差异分析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当前的积极方面 |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实施原则存在偏差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容体系有待完善 |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路径依赖问题凸显 |
(四)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合力结构尚未形成 |
二、当前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弱化的成因分析 |
(一)学校原因: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及教育有效性不足 |
(二)学生原因:师范生职业理想塑造自觉性差 |
(三)国家原因:薪酬待遇及社会保障不佳 |
(四)社会原因:社会价值观影响及就业形势压力 |
第五章 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思路与举措 |
一、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工作原则调适 |
(一)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协调原则 |
(二)理论指导与实践熏陶相结合原则 |
(三)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融合原则 |
(四)专业教育与全方位教育相统一原则 |
二、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容体系建构 |
(一)政治信仰与爱国主义教育 |
(二)教师职业认知教育 |
(三)教师职业认同教育 |
(四)教师职业情感教育 |
(五)教师从教信念教育 |
三、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实践举措探索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路径选择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对策提升 |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机制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访谈提纲》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问卷(正式版)》 |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四、对当前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师德对大学生个人品德的影响研究[D]. 刘莉.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2]高校教师意识形态责任制度建设研究[D]. 兰岚.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3]新时代高校师范生敬业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以广西师范院校为例[D]. 闵雪.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研究 ——以大理州高校为例[D]. 赵小东. 大理大学, 2021(11)
- [5]初中教师专业伦理素养现状调查研究 ——以河北省十所公办初中学校为例[D]. 李晓婷.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
- [6]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D]. 吕增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7]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作用研究[D]. 黄婉薇.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8]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文本分析 ——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D]. 李晓云. 山东大学, 2020(12)
- [9]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研究[D]. 董文静.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10]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研究[D]. 李辉.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