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不良资产当作生产要素来配置(论文文献综述)
闫娟[1](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研究》文中认为
谢俊明[2](2020)在《货币价值波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系统性金融风险波及范围广,影响程度深,每次系统性金融风险事件的发生都给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危害。相对于过去,近年来各国政府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视程度更高。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不仅是金融监管部门的首要使命,也是国家层面高度关注的重大事项。货币是金融经济系统赖以存在的基本元件。货币价值波动与金融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历史经验表明,许多系统性金融风险事件爆发之前的一段时间,都出现过货币价值持续大幅波动现象,无论是在商品货币时期,还是在信用货币时期都是如此。可见,货币价值波动是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前兆。因此,探讨货币价值波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分析二者承前启后的逻辑关系,能及早预测系统性金融风险,并及时制定相应的防范和化解对策,对金融监管当局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梳理了货币价值波动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前期研究成果,以货币价值波动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一般理论为出发点,明确了文中货币价值波动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念和内涵。围绕货币价值波动理论,分析了货币价值构成及其动态演化路径;基于不同货币形态,解释了货币价值波动的原因,并从宏观和微观视角阐述了货币价值波动的影响。同时总结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经典理论,基于马克思经典理论诠释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在此基础上,从理论视角分析了货币价值波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认为货币价值波动会增加银行系统、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脆弱性,也会通过影响资本边际效率的变动、心理预期变化,导致经济周期性波动。其次,基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历史特性,运用历史分析法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考察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普遍性,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前的货币价值波动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条件概率和Logit模型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概率检验,认为货币价值波动会提高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这样,从理论-历史-实证角度构建了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分析框架,论证了货币价值波动是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前奏,为进一步探究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机制和差异性奠定了基础。从影响机制来看,围绕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和财富集中探讨了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机制。就金融资产价格波动来说,货币价值波动会使金融资产脱离其内在价值,影响金融资产与货币交换的比例,从而造成金融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而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可以通过影响投资需求变化,使经济发生周期性变化;通过改变投资者预期,其正反馈作用容易导致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也会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进而影响信用规模的变化。也就是说,金融资产价格波动会直接对金融系统产生内生扰动,也会起到了传导外生冲击的作用。就财富集中来说,货币价值波动会影响社会财富支配权,从参与财富分配的主体、债权债务关系以及货币流通的过程三个方面影响财富分配,加速财富集中。当财富集中累积到一定程度,会通过影响社会总需求,信用扩张以及刺激投机性投资等渠道,导致供给与需求脱节,经济衰退。这些都给金融系统带来负面冲击,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生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证分析,选取了我国1996-2018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对货币价值波动、资产价格波动、财富集中以及系统性金融风险四个随机变量进行脉冲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从影响的差异性来看,在国际货币体系不对称的现实条件下,货币价值波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具有空间差异性,运用历史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考察了引起这种空间差异的原因,发现不同类型国家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路径不同。分别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分析了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路径,并比较分析不同类型国家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路径差异,主要体现在起点不同、传导路径不同以及面临货币价值波动的风险不同。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在梳理完善系统性金融风险治理体系原则的基础上,借鉴系统性金融风险治理的国际经验,从重构国际货币体系、稳定货币价值、抑制资产价格波动和财富集中等方面,提出了完善系统性金融风险治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王亚谦[3](2019)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错配的反噬效应研究》文中认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经历了短暂的复苏后就一直处于增长放缓、产能过剩的经济下行周期。众所周知,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配置与此轮产能过剩的经济周期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在我国经济体制中,商业银行对信贷资源的配置除了根据市场进行调节,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政府干预对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的影响。受制于政府与自身利益的商业银行的信贷资源往往没有投入到最优的生产部门,而是在不同产权企业、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之间产生低效率的错配现象。在错配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曾超越发达国家成为“最赚钱”的银行,但是留给实体经济的是低下的服务质效与难以化解的产能过剩以及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然而,长期中商业银行也因信贷资源错配行为而付出沉重代价,出现了反噬效应,即信贷资源错配已反过来侵蚀了商业银行原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金融与经济环境,给商业银行的长期健康发展带来越来越严重的负面影响。将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错配所产生的这种反噬效应的严重性、作用机制及其结果清晰地呈现在商业银行与当局面前,是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的,有助于发现并阻断反噬效应。本文首先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错配出现的历史原由与行为动机出发,从产权错配与行业错配两方面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错配的现状。然后运用金融加速器等相关理论分析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错配反噬效应的机理与表现。接着,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3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7年的相关数据,分别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与面板数据模型对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错配对其长期的盈利能力与自身的安全性均具有负面影响进行实证检验。最后,从商业银行自身、政府管理部门以及金融市场三个角度对缓解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错配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张煜鹏[4](2018)在《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及其业务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经济中,生产和消费活动离不开流动性的提供与创造。因此,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不管其金融体系是市场导向还是银行导向,银行体系创造的流动性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均不言而喻。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随着技术进步、管制放松和市场交易的日益发达,特别是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催化下,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强力推进了银行与市场的交互与融合。在这一背景下,银行流动性创造所依赖的基本要素亦随之发生量变甚至质变,在利润最大化的推动下,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方式1和流动性创造的存在形式2也发生了改变,这一系列变化体现为传统银行业务模式的演进与变迁,突出表现在传统存贷业务联动的分离和对短期批发资金的依赖,尽管新的业务模式极大地便利了经济社会中流动性的提供与创造,但也可能助长资产泡沫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其“绕开”了大部分监管规定,可能打破宏微观审慎监管与流动性创造之间的平衡,增强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Interconnectedness),加剧个体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在竞争压力下,随着银行新型业务模式的扩散和趋同,特别是银行流动性创造对短期批发资金的依赖,其负面“应力”不断累积直至爆发,最终反作用于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2007年“次贷”危机引发金融“海啸”就是最鲜活的例证。后危机时代,如何加强新形势下对流动性创造活动的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增强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服务的稳定性,是摆在学界和业界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回归本源(Back to Basics)思潮下,人们开始反思商业银行业务模式变化对金融体系的作用机理,特别是反思金融机构依赖短期批发资金这种业务模式在危机中扮演的角色,试图在宏微观监管和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体系中引入有关业务模式的考量,以汲取教训,防范类似风险的再度发生。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核心,本文以业务模式为切入点和分析工具,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针对业务模式变迁带来的负面效应,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治理的政策建议,研究内容和成果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围绕回归本源的思路,本文首先从流动性和流动性创造的经济本质入手,系统分析了流动性的提供与创造途径及其宏微观含义;运用业务模式理念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活动的要素和组合进行解构,剖析了流动性创造要素组合的其协同效应及其必然性,明晰了流动性创造业务模式存在的基础经济逻辑及其独特的效率所在,针对这种独特资源组合后面显而易见的脆弱性,本文全面梳理了流动性创造黑暗面可能引致的各类宏微观风险;加之在流动性创造过程中,各参与人利益诉求的本质冲突,更需要有效的治理体系来协同,以趋利避害,形成效率的平衡。本文运用Hufty(2012)提出的治理分析框架,对流动性创造涉及的问题、参与人、规范、过程和节点进行了综合分析,将商业银行业务模式视为流动性创造治理的节点所在,分析了欧美发达国家流动性创造要素和业务模式及存在形式的变迁,其间通过数据比对,对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流动性创造活动(含影子银行体系)中的异同进行了比较,结合治理分析框架,建立静态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借鉴Berger和Bouwman(2009)[1]提出的流动性创造的度量方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商业银行表内流动性创造与流动性创造要素、业务模式变迁的关系,发现近年来同业批发资金是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增长的主要推手,这同时也预示着同业存款配置偏向于流动性较弱的非标准资产。其二,在分析流动性创造业务模式变迁带来的挑战及治理应对的基础上,针对同业批发资金配置流动性较弱资产这一业务模式的适当性,本文从私人部门内部治理的角度出发,借鉴了 Song和Thakor(2007)风险中性条件下的代际交叠[2]资产负债配置模型,结合业务模式分析中划分不同区域活动的原理,拓展了模型的适用范围,推导出一般情形下,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最优业务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银行业资产负债分类与核算,演绎推导出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业务模式选择的辨识方法,设定了业务模式选择代理变量M值的计算口径,使得商业银行业务模式选择行为能够被量化反映,以便深入的实证分析,这也正是本文主要的创新所在。本文还运用聚类分析法对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业务模式选择与微观理论最优模式的偏离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偏离最优模式的程度在加剧。其三,本文参考Brunnermeier等(2013)[3]提出流动性错配指数(LMI)思想,作适应性修改后设定LMI总量指标和LMI的比例指标,用以实证检验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业务模式选择对宏微观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数据显示随着选择激进业务模式的商业银行增加,系统风险加大;考虑微观层面个体银行经营策略的惯性和地域特征,本文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和差分GMM估计方法,对微观层面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承担与业务模式选择代理变量M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相对于其他变量,M值能够更为敏感地反映个体机构的流动性风险承担,故可以作为流动性创造内外部治理改进的实用“抓手”使用。最后,根据本文系列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结果,在流动性创造治理改进方向、业务模式选择辨识方法、同业批发资金管理、影子银行管理等有关方面提出系列政策建议。
冯志峰[5](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李博勋[6](2017)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有商业银行在银行业中处于主导地位,对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起重要作用。长久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存在国有资本比重过高,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创新能力差、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随着中国经济转型速度的加快,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要求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时代要求下,本文结合国有商业银行现状及特点,探索其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力图通过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理论及实践上的指导。在理论上,本文构建了科学的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框架,探索了最优的国有股比例,并探讨了民营银行设立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揭示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在银行业融合的内在作用机理,指明两者融合的必要性及障碍。在实践上,有助于实现银行业国有与非国有制资本的高效融合,加快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助力整个银行业效率的提升,进而有益于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本文研究了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共分为八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首先说明了本文的选题依据。其次,对于本文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在此,阐述了研究内容、框架及方法。最后,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存在的若干不足。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该部分阐述了本文所基于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混合所有制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部分是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解析。首先,本文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涵及特点。其次,说明了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功能、动因。再次,基于双寡头垄断模型,对国有商业银行私有化争论及国有股最优比例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运用博弈论方法剖析了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利益博弈。第四部分是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演变及绩效评价。首先,本文梳理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演变历程,包括股份制改革前、股份制改革、新时期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阶段,总结了改革的若干经验及规律。其次,对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直接及间接效应进行了客观剖析,并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对银行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五部分是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实条件。首先,从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及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有利因素。另外,本文又指出了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约束性条件,并分析了原因。第六部分是国外银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经验借鉴及启示。首先,介绍了国外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实践。其次,梳理了国外银行公司治理方面的经验。最后,结合本国国情,得出了国外实践对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有益的经验及启示。第七部分是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目标模式构建及对策建议。在之前理论及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并从政府和国有商业银行两个层面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第八部分是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得出了若干结论。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对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涵、特点及目标进行了动态把握及深入解读,将其与传统的股份制改革进行区分;构建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体系,注重灵活性、动态性及与预测性,提出切合实际的分类改革措施;构建双寡头垄断竞争模型,剖析国有商业银行国有股最优比例,探索最优的国有化水平,为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依据。同时,本文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在实证分析过程中,样本数量较少,在指标选取和模型构建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在探索国有股最优比例时,未将产品差异化、交叉所有权、成本差异、多寡头等因素考虑其中;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十三五”规划下,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条件也在不断变化,本文可能未做到完全同步。这些存在的不足构成了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贾大风[7](2017)在《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绩效评价及提升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同时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度较大,它的发展对我国工业产业的生产模式和技术水平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装备制造企业的经营绩效问题成了企业界和学术界追逐的热点话题,装备制造企业绩效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健康状态、人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国家的安全稳定。当今,世界装备制造业格局正发生着重大变革,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装备制造业不仅拥有先进的制造技术,占据了垄断地位,而且还在努力地进行提质升级,试图在世界范围内开展新一轮的装备制造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也对我国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这些都对我国装备制造企业绩效提升形成了巨大压力。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是黑龙江省工业发展的主导部分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建立既符合企业自身特点,又适应发展趋势的绩效评价体制,是摆在面前的难题,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制造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正日趋复杂多变,互联网商业模式和绿色生产理念的盛行给装备制造企业发展造成的影响也愈加深刻。对于逐步融入全球制造体系的我国本土装备制造企业而言,市场竞争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日益加剧。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与全球制造企业和国内发达地区的制造企业相比,整体竞争力处于劣势地位,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战略柔性生产不足,全产业链生产绩效不高等诸多问题致使企业绩效难以提升。因此,提升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绩效是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也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举措。中央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为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的新一轮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在此背景下,本文围绕技术创新和运营管理两大方面展开研究,针对性的提出如何提升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创新绩效。第一,论文在对企业绩效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详细分析了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的行业特征、发展现状和发展态势。列举了现阶段制造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第二,在对企业绩效相关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影响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的内外因素,主要从影响装备制造企业的宏观政策、技术创新、服务环境、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角度展开分析,并对内外影响因素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第三,阐述了装备制造企业绩效评价的构成要素、评价的目的和评价的意义,并构建了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技术创新、运营管理两大方面。第四,在介绍了DEA模型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选取黑龙江省20家具有代表性的装备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2011年—2016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结合DEA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第五,系统性的阐述了装备制造企业绩效提升机制的涵义和功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绩效提升机制的本质特征,从自组织特性、自创生特性、自生长特性、自适应特性和自修复特性这5个角度展开。第六,从技术创新视角来分析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绩效提升的动力机制。系统分析企业自身能力和技术创新的具体属性,分析其对企业绩效提升的动力性作用,并构建了低碳技术创新作用于企业绩效的提升机理模型,根据构建的理论模型,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并对模型中各个变量进行定义和描述。根据调查问卷搜集而来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第七,从运营管理视角来分析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绩效提升的实现机制。从生产管理、人力资本管理、知识共享层面来综合分析企业运营管理是如何影响企业绩效。构建了运营管理作用于企业绩效的提升机理模型,针对提出的研究假设,通过问卷收集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第八,上述研究深化了对全球经济形势下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的绩效评价与提升的理解,使得本文研究具备了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最后从技术创新和运营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促进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绩效提升的保障措施,并从企业发展的宏观角度提出发展策略。
丁玲[8](2016)在《中国信托公司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金融领域,信托业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被并称为“国家金融体系的四大支柱”,但由于历史和行业本身的原因,我国信托业规模偏小、效率偏低,长期处于弱势地位,没有有效发挥信托业“金融支柱”的作用。要改变我国信托业的弱势地位,不仅要建立健全信托制度,扩大信托业规模,同时还要提高信托公司的经营效率。2007年3月,《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与《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简称“新两规”)颁布实施,信托公司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业务,功能定位更加清晰。各信托公司逐步构建起专业化的经营模式,信托业逐渐走上正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7月,银监会颁布《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引导信托公司发展主动管理业务,从追求规模和短平快效益的粗放式经营向提升业务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的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型。通过回顾过去的文献可知,现有研究主要运用不同的实证方法,对信托业的效率进行了分析,现有文献主要是从静态或动态一个角度对信托公司的效率进行评价,也缺乏一套全面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现有文献运用不同方法对我国不同时期的信托公司效率的进行了测度,但较少深入研究分析制约效率提升的因素,缺乏针对效率偏低的信托公司的改进方案。而且,现有文献主要分析了“新两规”实施前我国信托公司的经营效率及其变化情况,而对“新两规”实施以后信托公司效率的变化研究关注较少。因此,本文首先基于国内外现有研究,全面梳理信托公司的效率评价指标,构建合理有效的信托公司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DEA方法,同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构建信托公司效率评价模型,为全面评价我国信托公司的经营效率及动态变化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然后,结合2013年我国65家信托公司的数据,对我国信托公司效率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剖析信托业经营现状,探究影响信托公司效率的根本原因,找出制约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提出效率改进目标与方案,为监管部门制定信托业发展策略和相关政策提供针对性建议,推动我国信托业健康快速发展。同时,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结合2008-2013年我国信托业的相关数据,对“新两规”实施后信托公司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分析“新两规”实施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情况,以及各信托公司的生产率差异,深入探究“新两规”的实施效果。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从产出和投入两个方面构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产出方面的指标包括自营资产、信托资产、营业收入和信托收入,投入方面的指标包括员工总数、营业支出、信托费用和实收资本。运用dea方法中的bcc的模型,基于投入导向角度,采用多阶段算法,构建信托公司效率的静态评价模型,从效率、有效性、规模收益及投影分析四个方面,对我国信托公司效率进行静态评价。运用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在规模报酬可变假设下,基于产出导向角度,构建信托公司效率的动态评价模型,对我国信托公司效率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2)2013年中国信托公司效率整体水平较高,《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引导了信托公司发展模式的转变,促进了信托公司效率的提升。不同信托公司的效率差异较大。纯技术效率偏低是制约中国信托公司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65家信托公司中,dea有效、弱dea有效和非dea有效公司分别为20、14和31家,占公司总数的30.77%、21.54%和47.69%。65家信托公司中,规模收益增加、减少和不变的公司比重分别为27.69%、33.85%和38.46%。31家非dea有效的信托公司中,员工投入冗余的公司为20家,员工冗余是导致信托公司非dea有效的主要原因。信托资产不足的信托公司为19家,非dea有效的信托公司在信托资产方面有较大的改进空间。(3)2008-2013年中国信托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4.2%,远低于2008年之前的增长水平,由于科技不断发展,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主要动力,技术进步成为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但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是阻碍信托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2011-2012年中国信托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幅度较大,高达38.1%。在2008-2013年间,超过七成的信托公司全要素生产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中小型信托公司的生产率进步较快,大型信托公司的生产率主要处于中间位置。在50家信托公司中,纯技术效率变化大于1的公司为13家,占公司总数的26%;规模效率变化大于1的公司为15家,占公司总数的30%。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构建信托公司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为全面评价信托公司效率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对当前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收集整理,并对信托公司效率评价指标进行总结,建立科学规范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接着运用DEA方法,同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构建信托公司效率评价模型,为全面评价中国信托公司的经营效率及动态变化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2)对2013年我国65家信托公司效率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目标改和方案。本文运用DEA方法,结合2013年我国65家信托公司的数据,对我国信托公司效率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对我国信托业目前发展的实际状况进行研究,并对其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行研究,探索提高效率的途径,制定改善信托公司效率的方案,提供可供监管部门参考的建议,帮助其确定科学的政策和策略,推动我国信托业健康快速发展。(3)对2008-2013年我国信托公司效率及其动态变化进行评价与分析,检验“新两规”的实施效果。本文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以2008至2013年期间我国信托业的相关数据为依据,对“新两规”实施后信托公司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分析“新两规”实施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情况,以及各信托公司的生产率差异,深入探究“新两规”的实施效果。
高宇[9](2016)在《基于DEA的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行业的主体,是最为社会大众所熟悉的金融中介机构,其在促进经济增长、稳定财政收入、促进就业、民生保障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世纪以来,受到信息普及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影响,全球的银行业在业绩评价、管理观念、风险控制、服务意识以及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一方面,由于体制和科技的不断改革和创新,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业均涌现了收购兼并的热潮,各国银行家都希望能够通过经营规模的扩张来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率;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经济震荡下行,宏观经济环境不容乐观,使得银行业的发展举步维艰。这种宏观环境的变化既给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产品开发、金融创新和运营技术方法的提高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背景,又给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更加复杂的经营环境,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因此,银行效率越来越成为普遍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在我国,商业银行缺乏独立性,经营方式、管理模式和经营目标受到政府的行政干预,利润最大化和股东效益最大化不是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因此也就缺乏进行银行效率研究的现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正逐步进行商业银行的改革,加强银行体系的重建,目前,已经构造出多种类型银行共同发展的健康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竞争机制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银行的投入产出比率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目前,银行的效率问题也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受到政府的行政干预,积累了较高的不良资产和不良负债,效率普遍不高,盲目追求利润而忽视风险控制的现象严重。相比于国外商业银行,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理念、管理模式、金融创新、服务水平和信息收集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为了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理念,并且与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现状相结合,站在不同维度如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经营效率、公司治理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通过加快我国商业银行机制体制改革、建立市场化政府宏观治理机制、推进银行业混业经营发展、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金融创新能力、健全风险管理体制、增强市场营销能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和提升IT系统技术等维度从而提升我国银行业的各类效率。
臧玉荣[10](2015)在《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通讯、信息等的交易成本锐减,国际间的直接投融资、技术转让成为世界市场上最具有活力的竞争模式。生产、市场、资本的全球化成为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可以较为容易地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经验;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发达经济体来自成熟的贸易、金融和生产优势的挤压。我国的国有资本组成不仅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要保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要增强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率,切实提高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尤其是要可持续的保有国有资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只有不断创新国有资本运营方式和模式,走产融结合之路,才能实现这一目的。我国国有资本产融结合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要保持国有资本中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比例适度,维持产融平衡。产融结合,重点是要保证充分的为产业资本服务,为实体经济服务。而我国的国有资本运营要想焕发新的活力,更需要保持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比例适度,优化结构,只有才能在金融逐步放开的过程中确保产融平衡。国有资本产融结合,首先要解决国有企业内部资金不足问题。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变对银行高度依赖的间接融资转化为市场化的、多元化的直接融资。这不仅能够缓解信贷资源紧张的种种压力,还能够从根本上把国有企业的负债比率降低下来。因为国有企业,尤其是处于产业链上游的重化工业国有企业通常都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它们拥有大量可以作为抵押的资产,可以满足银行的审慎性、控风险的要求,容易获得银行贷款。而这些国有企业大多处于产能过剩阶段,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中这些国有企业应该逐步弱化对重化工的生产经营,并实现产业资本的战略性转移。其次,国有资本产融结合还是国有企业走向世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战略起步。中粮集团、华润集团、联想集团等在产融结合、产融平衡方面都具有比较成功的例子。比如中粮集团通过全产业链投资,支撑起这项发展战略的根本原因就是中粮集团的运营布局涉及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期货等,其金融板块的收益远远大于实体产业链的收益,对全产业链的运营模式起到了充分的辅助服务作用。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产融结合初具规模。在国资委管理的117家中央企业中已有87家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产融结合。其中成功范例更是不胜枚举,由此可见,只有国有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保持适度比例,才能促进产融平衡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要以满足产业资本发展需求为目标,创新金融资本的运作模式。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较市场经济建设起步更晚。迄今为止,我国资本市场未臻完善仍是制约国有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瓶颈。随着国有企业规模的逐步扩大,能否实现产融平衡就成了解决国有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盈利优势的重中之重。国有企业,尤其是处于产业链上游的资本密集型国有企业,依靠传统的产能性扩张战略,无法使自身的发展速度与整个市场体系相匹配,从而会在激烈到市场竞争中被边缘化或被淘汰。当前,金融资本平均利润率明显高于产业资本利润率,如果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仅局限于单一的产能型成长,甚或如果国有企业的资本化运营过于式微,都会极大地制约发展速度的提高。要提高国有资本的资本化运营效率,必须创新金融资本运作模式。这就要求:⒈继续深化金融制度的改革,创新金融环境;⒉促进金融工具创新发展,提高市场的有效性,满足投资者需求;⒊加速国有资本股权化改革,将国有资本运营纳入统一的市场主体中,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三、完善资本市场建设,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资本化运营奠定基础。“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国有资本运营新思路。完善资本市场建设,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推动股权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资本化运营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制度保障。⒈加快发展国有企业直接融资可以拓展国有企业融资渠道、改善国有企业负债结构,降低银行因为不良资产造成的信贷资源占用和信贷风险,但同时也对市场环境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完善的信用体系、发达的资本市场以及规范有效的监管等等。在这些条件尚不完备的情况下,直接融资的风险其实远大于间接融资,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只能适度发展直接融资。⒉资本市场上国债和企业债券的发行与股票发行比重失衡,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难以发挥,制约着国有企业的机制转换,无法更好地为国有产资本的发展服务,同时也是信用体系发展不良的一种表现。⒊我国资本市场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主要原因在于资本市场的发行和交易制度的过度“行政化”。资本市场的完善,从核准制到注册制的转变是重要的举措,期待在实践中检验这一制度的实施效果。本文对国有资本运营从产融结合的角度入手,是因为随着国有企业改制的逐步完成,在市场上的表现如何成为检验国有资本保值的重要依据。而国有资本的有序高效运营也能够促进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建设,从而使得处于发展模式和发展速度“双转轨”时期的我国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腾飞。
二、把不良资产当作生产要素来配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不良资产当作生产要素来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2)货币价值波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货币价值波动研究综述 |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综述 |
三、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主要内容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一、研究的方法 |
二、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货币价值波动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一般理论 |
第一节 货币价值波动理论分析 |
一、货币价值波动的概念及其度量 |
二、货币价值的构成及其演化路径 |
三、货币价值波动的成因 |
四、货币价值波动的影响 |
第二节 系统性金融风险理论分析 |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念 |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经典理论 |
三、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
第三节 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理论分析 |
一、金融脆弱性视角下货币价值波动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
二、经济周期视角下货币价值波动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
第三章 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历史研究 |
第一节 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历史事件 |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历史事件的时间分布 |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历史事件的空间分布 |
三、历史事件的启示 |
第二节 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前奏:货币价值大幅波动 |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前的货币价值波动情况 |
二、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三节 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率检验 |
一、条件概率检验 |
二、基于logit模型的概率检验 |
第四章 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机制研究 |
第一节 货币价值波动、金融资产价格波动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
一、货币价值波动与金融资产价格波动 |
二、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 |
第二节 货币价值波动、财富集中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
一、货币价值波动与财富集中 |
二、财富集中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 |
第三节 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机制的实证分析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数据选取 |
三、平稳性检验 |
四、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五、SVAR模型估计 |
六、SVAR的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 |
第五章 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差异性研究 |
第一节 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空间差异分析 |
一、不同类型国家系统性金融风险事件分布情况 |
二、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空间分布 |
三、产生空间差异的现实基础 |
第二节 发达国家货币价值波动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
一、货币价值波动与美国次债危机 |
二、货币价值波动与1990年日本泡沫危机 |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货币价值波动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
一、货币价值波动与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 |
二、货币价值波动与1997年泰国金融危机 |
三、货币价值波动与马来西亚金融危机 |
第四节 不同类型国家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路径差异 |
一、发达国家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路径 |
二、发展中国家货币价值波动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路径 |
三、路径差异比较分析 |
第六章 完善系统性金融风险治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系统性金融风险治理体系的基本原则 |
一、系统性原则 |
二、强制性与鼓励性相结合原则 |
三、监管效率优先原则 |
四、改革与创新原则 |
第二节 系统性金融风险治理的国际经验 |
一、国际组织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治理的建议 |
二、美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治理体系的变革 |
三、欧盟系统性金融风险治理体系的变革 |
四、国际经验与启示 |
第三节 进一步完善系统性金融风险治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
一、重构国际货币体系,寻找最优国际本位币 |
二、建立健全稳定货币价值的调节机制 |
三、健全两类国家均衡协调发展机制 |
四、加强监管,抑制资产价格泡沫形成 |
五、完善收入分配体系,缩小贫富差距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的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评语 |
答辩决议书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3)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错配的反噬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外对信贷资源错配问题的研究 |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错配的原因与影响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信贷资源 |
二、信贷资源错配 |
三、信贷资源错配反噬效应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信贷配给理论 |
二、金融抑制论 |
三、特许权价值理论 |
四、金融加速器理论 |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错配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错配的历史原由与行为动机 |
一、历史遗留因素:“政府依赖”惯性 |
二、“银政关系”的变异:地方政府干预扭曲 |
三、金融市场长期发展不平衡 |
四、银行自身的信贷资源错配动机 |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错配的表现 |
一、信贷资源的产权错配 |
二、信贷资源的行业错配 |
三、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错配反噬效应的机理及表现 |
第一节 信贷资源错配反噬效应的机理分析 |
一、宏观经济增长放缓诱发反噬显现 |
二、贷款资产过于集中导致风险无法分散 |
三、贷款偏好加剧存贷款期限结构错配 |
第二节 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错配反噬效应的表现 |
一、商业银行自身稳定遭受冲击 |
二、商业银行的长期效益受到影响 |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错配反噬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第二节 样本选取与指标设定 |
一、样本选取 |
二、指标设定与数据说明 |
第三节 信贷资源错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基于面板VAR的实证分析 |
一、模型说明与构建 |
二、实证分析 |
第四节 信贷资源错配对商业银行安全性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
一、模型构建 |
二、实证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改善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错配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改善商业银行信贷配置模式 |
一、信贷资源投向公平化 |
二、关注行业动态、及时调整信贷布局 |
三、健全银行管理体系 |
第二节 规范“银政”关系 |
一、改变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方式 |
二、转变政府职能,划清“银政”界线 |
第三节 优化金融市场结构 |
一、发展资本市场,优化社会融资结构 |
二、加强金融监管,抑制信贷错配动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及其业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流动性创造 |
1.2.2 业务模式 |
1.2.3 流动性创造治理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 |
1.3.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安排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流动性的本质和涵义 |
2.1.1 流动性的经济本质 |
2.1.2 流动性的提供与创造的主体与方式 |
2.2 关于流动性创造 |
2.2.1 流动性创造的涵义 |
2.2.2 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创造 |
2.2.3 流动性创造的度量和研究主题 |
2.3 关于业务模式 |
2.3.1 业务模式的含义和运用 |
2.3.2 银行业务模式 |
2.3.3 流动性创造业务模式 |
2.4 有关治理 |
第三章 流动性创造的治理架构 |
3.1 政府公共部门对流动性创造的治理 |
3.1.1 对货币发行和流动性总量的治理 |
3.1.2 金融公共安全网 |
3.1.3 微观审慎监管 |
3.1.3.1 资本监管 |
3.1.3.2 流动性监管 |
3.2 商业银行对流动性创造的治理 |
3.2.1 战略层面的资源配置管理 |
3.2.2 流动性风险管理 |
3.3 流动性创造的治理分析框架 |
3.3.1 流动性创造的问题和参与人 |
3.3.2 流动性创造的有关规范 |
3.3.3 过程和节点 |
第四章 业务模式变迁与流动性创造 |
4.1 发达国家流动性创造业务模式的变迁 |
4.1.1 流动性创造要素的变化 |
4.1.2 银行业务模式变化 |
4.1.3 流动性创造的另类存在形式 |
4.2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业务模式的变迁 |
4.2.1 资产多元化情况 |
4.2.2 负债多元化情况 |
4.2.3 表外和另类流动性创造 |
4.2.4 收入多元化情况 |
4.3 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总量及分布特点 |
4.3.1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度量方法 |
4.3.2 数据来源、样本银行及时间段选择 |
4.3.3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总量和分布特点 |
4.4 中国商业银行业务模式变迁与流动性创造之实证 |
4.4.1 实证计量模型的设定 |
4.4.2 回归估计方法 |
4.4.3 变量的设计说明及其统计特征 |
4.4.3.1 核心解释变量 |
4.4.3.2 流动性创造治理变量 |
4.4.3.3 宏微观控制变量 |
4.4.3.4 相关变量的统计特征 |
4.4.4 实证过程与基本回归结果及拓展 |
4.4.5 稳健性检 |
4.5 实证结果讨论 |
4.5.1 关于流动性创造要素和业务模式变迁 |
4.5.2 关于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 |
4.5.3 关于静态面板模型的实证结论 |
第五章 最优流动性创造业务模式与中国实证 |
5.1 流动性创造业务模式变迁的负面效应与治理应对 |
5.1.1 流动性创造业务模式变迁的负面效应 |
5.1.2 次贷危机后流动性创造治理的应对与挑战 |
5.1.2.1 反思与治理内容和参与人的改变 |
5.1.2.2 微观治理规则的调整应对 |
5.1.2.3 会计规则的调整应对 |
5.1.2.4 应对措施存在的缺陷与挑战 |
5.2 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最优业务模式 |
5.2.1 流动性创造业务模式的简化和前提假设 |
5.2.2 流动性创造最优业务模式推导 |
5.3 流动性创造业务模式选择的辨识方法 |
5.3.1 现实环境中银行资产负债的分类和配置逻辑 |
5.3.2 资产负债二维配置方法和业务模式选择辨识 |
5.4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业务模式的选择 |
5.4.1 实证样本和业务模式选择代理变量M值的设定 |
5.4.2 样本银行M值的分布情况 |
5.4.3 M值的聚类分析 |
5.4.4 样本银行流动性创造业务模式选择的实证结论 |
5.5 流动性错配指标与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错配分布 |
5.5.1 流动性错配度量方法和参数调整 |
5.5.2 样本银行流动性错配度量结果 |
5.6 回归框架和实证过程 |
5.6.1 实证建模和估计方法 |
5.6.2 变量的设计说明及其统计特征 |
5.6.3 回归分析结果和稳健性检验 |
5.7 本章结论和相关讨论 |
5.7.1 关于流动性错配指标的变化情况 |
5.7.2 关于流动性错配与业务模式选择 |
5.7.3 关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结论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1.1 流动性创造的业务模式发生变迁 |
6.1.2 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业务模式变迁对流动性治理的挑战 |
6.1.3 流动性创造最优业务模式 |
6.1.4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业务模式的选择及其影响 |
6.2 主要的政策建议 |
6.2.1 流动性创造治理的改进建议 |
6.2.2 业务模式辨识方法在治理改进中的运用 |
6.2.3 改进对同业批发资金的管控政策 |
6.2.4 淡化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引导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回归本源 |
6.2.5 强化对另类流动性创造的功能监管 |
6.2.6 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提升非标准化资产的信息透明度 |
6.3 未来研究方 |
6.3.1 对新型支付工具在流动性创造中作用的研究 |
6.3.2 对中国银行间市场的资金生态的研究 |
6.3.3 对理财和影子银行流动性创造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问题聚焦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三)问题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6)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研究综述 |
1.2.2 关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综述 |
1.2.3 关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2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
2.1.1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2.1.2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内涵及基本内容 |
2.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1 产权理论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2.2.3 制度理论 |
2.2.4 制度变迁理论 |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2.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2.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3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解析 |
3.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涵及特性 |
3.1.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涵 |
3.1.2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特性 |
3.2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功能、动因及目标 |
3.2.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功能 |
3.2.2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 |
3.3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私有化争论及国有股最优比例 |
3.3.1 由国有银行构成的寡头市场社会福利分析 |
3.3.2 由国有及私有银行构成的寡头市场社会福利分析 |
3.3.3 由私有银行构成的寡头市场社会福利分析 |
3.3.4 比较分析 |
3.3.5 混合银行最优混合水平的分析 |
3.4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利益博弈 |
3.4.1 委托代理、搭便车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博弈分析 |
3.4.2 国有、非国有资本融合的博弈分析 |
第4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演变及绩效评价 |
4.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的演变 |
4.1.1 股份制改革前的阶段(改革开放至 2002) |
4.1.2 股份制改革阶段(2002-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 |
4.1.3 新时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至今)664.1.4 经验及启示 |
4.2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的绩效评价 |
4.2.1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股权结构及公司治理的直接效应 |
4.2.2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5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实条件 |
5.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有利条件 |
5.1.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已形成一定的能力 |
5.1.2 民营资本规模巨大,有进入银行业的能力与动力 |
5.1.3 政府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
5.2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约束性条件 |
5.2.1 股权结构不合理 |
5.2.2 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形式化严重 |
5.2.3 市场壁垒高,民营资本参与改革困难 |
5.2.4 民营银行进入困难,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压力较小 |
5.2.5 资本市场不健全,国有股定价机制不合理 |
5.2.6 政企不分,国有商业银行自主性不足 |
第6章 国外银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
6.1 国外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经验借鉴 |
6.1.1 发达国家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的经验借鉴 |
6.1.2 中东欧国家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经验借鉴 |
6.1.3 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产权改革 |
6.2 国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经验借鉴 |
6.2.1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经验借鉴 |
6.2.2 转型国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经验借鉴 |
6.3 对中国银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启示 |
第7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目标模式构建及对策建议 |
7.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构建 |
7.2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策建议 |
7.2.1 深化产权体制改革,持续优化股权结构 |
7.2.2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
7.2.3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尊重市场的决定性地位 |
7.2.4 降低市场壁垒,稳步推进民营银行试点,必要时实施国有交叉持股 |
7.2.5 加强法制建设,培育成熟的市场经济 |
7.2.6 探索科学合理的国有股流转及定价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绩效评价及提升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论文研究的方法 |
1.4 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
2.1 装备制造企业基本概念 |
2.1.1 装备制造企业的内涵 |
2.1.2 装备制造企业的特征 |
2.2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现状 |
2.2.1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的基本情况 |
2.2.2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的总体特征 |
2.3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1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
2.3.2 传统职能管理烙印较深 |
2.3.3 人才吸引力较弱,流失较严重 |
2.3.4 专业分工、集群发展不足 |
2.4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2.4.1 自主创新意识不强 |
2.4.2 计划经济影响较深,环境应变力较差 |
2.4.3 体制机制以及薪酬制度不合理 |
2.4.4 地区配套能力较差 |
2.5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态势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3.1 企业绩效的相关概念 |
3.1.1 绩效 |
3.1.2 企业绩效 |
3.2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绩效的外部影响因素 |
3.2.1 宏观政策对装备制造企业绩效的影响 |
3.2.2 技术创新体系对装备制造企业绩效的影响 |
3.2.3 服务环境对装备制造企业绩效的影响 |
3.3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绩效的内部影响因素 |
3.3.1 技术创新对装备制造企业绩效的影响 |
3.3.2 生产管理对装备制造企业绩效的影响 |
3.3.3 人力资源管理对装备制造企业绩效的影响 |
3.3.4 财务管理对装备制造企业绩效的影响 |
3.4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绩效内外影响因素耦合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
4.1 装备制造企业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 |
4.1.1 装备制造企业绩效评价的构成要素 |
4.1.2 装备制造企业绩效评价的目的 |
4.1.3 装备制造企业绩效评价的意义 |
4.2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4.2.1 装备制造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指标选取原则 |
4.2.2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指标选取思路 |
4.2.3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DEA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绩效评价 |
5.1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
5.1.1 DEA模型的基本思想 |
5.1.2 DEA的优点 |
5.1.3 DEA模型的选取 |
5.1.4 DEA模型的评价步骤 |
5.1.5 DEA模型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的适用性 |
5.2 样本的选取 |
5.3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
5.4 数据结果的分析 |
5.4.1 技术效率分析 |
5.4.2 规模效率分析 |
5.4.3 综合效率分析 |
5.4.4 松弛变量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绩效提升机制特性及内容 |
6.1 装备制造企业绩效提升机制的内涵解析 |
6.1.1 装备制造企业绩效提升机制的涵义 |
6.1.2 装备制造企业绩效提升机制的功能 |
6.2 装备制造企业绩效提升机制的本质特性 |
6.2.1 装备制造企业绩效提升机制的自组织特性 |
6.2.2 装备制造企业绩效提升机制的自创生特性 |
6.2.3 装备制造企业绩效提升机制的自生长特性 |
6.2.4 装备制造企业绩效提升机制的自适应特性 |
6.2.5 装备制造企业绩效提升机制的自修复特性 |
6.3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绩效提升机制的内容 |
6.3.1 企业绩效提升的动力机制 |
6.3.2 企业绩效提升的实现机制 |
6.3.3 企业绩效提升机制间的互动运行关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绩效提升动力机制研究—基于技术创新视角 |
7.1 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提升的意义 |
7.1.1 技术创新的普遍意义 |
7.1.2 低碳技术创新的时代意义 |
7.1.3 低碳技术创新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的现实意义 |
7.2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绩效提升动力机制理论分析 |
7.2.1 低碳技术创新与装备制造企业绩效 |
7.2.2 低碳技术创新与能源消费结构 |
7.2.3 能源消费结构与装备制造企业绩效 |
7.2.4 政府政策引导的调节作用 |
7.3 绩效提升动力机制实证分析 |
7.3.1 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
7.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4 动力机制效果分析 |
7.4.1 技术创新层面 |
7.4.2 能源消费层面 |
7.4.3 政府政策层面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绩效提升实现机制研究—基于运营管理视角 |
8.1 运营管理的内涵及其维度解析 |
8.1.1 运营管理的内涵 |
8.1.2 运营管理的维度解析 |
8.2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绩效提升实现机制理论分析 |
8.2.1 运营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8.2.2 企业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 |
8.2.3 人力资本的调节作用 |
8.2.4 关系模型构建 |
8.3 绩效提升实现机制实证分析 |
8.3.1 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
8.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8.4 实现机制效果分析 |
8.4.1 运营管理层面 |
8.4.2 知识管理层面 |
8.4.3 人力资本管理层面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绩效提升保障对策 |
9.1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绩效提升动力机制的保障措施 |
9.1.1 加大技术创新的资源投入保障 |
9.1.2 建立产学研合作网络体系 |
9.1.3 做好技术创新的环境保障 |
9.2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绩效提升实现机制的保障措施 |
9.2.1 增强企业与外部的互动 |
9.2.2 完善人力资源的保障体系 |
9.2.3 建立严密的运行管控体系 |
9.3 制定有效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宏观发展策略 |
9.3.1 深化改革,完善市场机制建设 |
9.3.2 强化集群发展战略 |
9.3.3 实施协同发展战略 |
9.3.4 优化绩效提升路径 |
9.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个人工作业绩 |
附录 |
(8)中国信托公司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金融机构效率的研究 |
1.3.2 信托及信托效率的研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信托公司效率评价的基本理论 |
2.1 信托的基本理论 |
2.1.1 信托的内涵与特征 |
2.1.2 信托的构成主体 |
2.1.3 信托机构与信托公司 |
2.1.4 信托公司的特征 |
2.2 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基本理论 |
2.2.1 效率 |
2.2.2 生产率 |
2.2.3 全要素生产率 |
2.3 信托公司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 |
2.3.1 信托公司效率 |
2.3.2 信托公司全要素生产率 |
2.4 信托公司效率的评价方法 |
2.4.1 参数估计方法 |
2.4.2 非参数估计方法 |
2.4.3 不同评价方法的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信托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3.1 信托业的发展历程 |
3.1.1 初步发展与停滞阶段 |
3.1.2 恢复发展与整顿阶段 |
3.1.3 规范发展阶段 |
3.1.4 转型发展阶段 |
3.2 信托业的发展现状与特征分析 |
3.2.1 信托管理资产规模高速增长 |
3.2.2 信托公司主业日益清晰 |
3.2.3 信托公司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着 |
3.2.4 成为金融创新的平台 |
3.2.5 信托公司监管框架逐步完善 |
3.3 信托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3.3.1 宏观经济下行 |
3.3.2 通道业务的持续萎缩 |
3.3.3 行业竞争愈演愈烈 |
3.3.4 互联网金融的崛起 |
3.4 信托业的发展面临的机遇 |
3.5 信托业发展趋势分析 |
3.5.1 信托业务的增长引擎 |
3.5.2 财富管理和财富传承的使命 |
3.5.3 信托业的转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托公司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4.1.2 评价指标的选择方法 |
4.1.3 评价指标的选择 |
4.1.4 评价指标的说明 |
4.2 信托公司效率评价模型 |
4.2.1 评价模型的选取依据 |
4.2.2 评价模型的选择 |
4.3 信托公司全要素生产率评价模型 |
4.3.1 评价模型的选取依据 |
4.3.2 评价模型的选择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信托公司效率评价的实证研究 |
5.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1.1 样本选择 |
5.1.2 数据来源 |
5.2 评价思路 |
5.3 评价过程 |
5.3.1 效率评价 |
5.3.2 有效性分析 |
5.3.3 规模收益分析 |
5.3.4 投影分析 |
5.4 评价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信托公司全要素生产率评价的实证研究 |
6.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1.1 样本选择 |
6.1.2 数据来源 |
6.2 评价思路 |
6.3 评价过程 |
6.3.1 动态变化分析 |
6.3.2 差异分析 |
6.4 评价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信托公司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对策研究 |
7.1 宏观层面对策 |
7.1.1 完善信托法律规章制度 |
7.1.2 改善区域经济环境 |
7.1.3 宣传与普及信托的基本知识 |
7.1.4 优化社会信用环境 |
7.2 行业层面对策 |
7.2.1 加强信托业的监管力度 |
7.2.2 强化与信托同业的战略合作 |
7.2.3 加快信托业的并购重组 |
7.2.4 完善信托业的自律组织建设 |
7.3 公司层面对策 |
7.3.1 完善信托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
7.3.2 推动信托公司业务模式创新 |
7.3.3 加强信托公司风险控制 |
7.3.4 加强信托公司人才队伍建设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2013年65家信托公司投入产出数据 |
附录二 2008-2013年50家信托公司投入产出数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DEA的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价值 |
2.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 |
二、商业银行效率的理论基础 |
(一)商业银行效率的内涵 |
(二)商业银行效率的基本理论 |
(三)商业银行效率评价方法——DEA模型 |
三、基于DEA的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实证分析 |
(一)样本和投入产出量的选取 |
(二)实际评价结果 |
(三)对结果的分析 |
四、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发展现状和原因 |
(一)商业银行效率发展现状 |
(二)商业银行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
五、商业银行效率的国际比较 |
(一)资产质量方面的比较分析 |
(二)资本充足率方面的比较分析 |
(三)经营效益方面的比较分析 |
(四)业务收入方面的比较分析 |
(五)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比较分析 |
六、提高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对策分析 |
(一)从宏观层面提高商业银行效率的主要对策 |
1.加快中国商业银行机制体制改革 |
2.建立市场化政府宏观治理机制 |
3.推进我国银行业混业经营发展 |
(二)从微观层面提高商业银行效率的主要对策 |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2.提高金融创新能力 |
3.健全风险管理体制 |
4.增强市场营销能力 |
5.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
6.提高中国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 |
一、产融结合所面临的现实背景 |
二、产融结合发展的理论背景 |
第二节 产融结合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产融结合研究综述与评析 |
一、国外产融结合研究综述 |
二、现代产融结合理论 |
二、国内产融结合研究综述 |
三、产融结合研究评析 |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本文研究的方法及创新点 |
第二章 产融结合的一般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产融结合的概念、内涵与特征 |
一、金融资本 |
二、产融结合 |
第二节 基于微观层面的产融结合理论 |
一、产融结合的交易费用理论 |
二、产融结合的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
三、产融结合的价值链理论 |
四、产融结合的多元化经营理论 |
第三节 基于宏观层面的产融结合理论 |
一、传统产融结合理论 |
二、西方现代产融结合理论 |
第四节 我国产融结合的基本规律 |
第三章 产融结合模式变迁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一节 西方国家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 |
一、产融结合萌芽阶段 |
二、产融结合自由发展阶段 |
三、产融结合的分业管理阶段 |
四、产融结合的深化阶段 |
第二节 美国市场主导型产融结合及对我国的启示 |
一、美国市场主导型模式产融结合的演变 |
二、美国市场主导型产融结合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三节 德国全能银行型产融结合及对我国的启示 |
一、德国全能银行型产融结合的演变 |
二、德国全能银行制模式产融结合对我国的启示 |
第四节 日本的主办银行制产融结合及对我国的启示 |
一、日本主办银行制产融结合的演变 |
二、日本主办银行制产融结合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五节 不同模式之间的比较与启迪 |
一、美、德、日不同产融结合模式比较 |
二、美、德、日产融结合对我国的启示 |
第四章 我国产融结合的动因、规律与特点 |
第一节 产融结合发展的动因 |
一、产融结合动因的“资本本质说” |
二、产融结合动因的“内生需求说” |
三、产融结合动因的“外部压力说” |
第二节 我国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基本规律 |
一、国有资本产融结合影响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 |
二、传统融资方式的局限性催生新的融资方式。 |
第三节 我国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特点 |
一、产融结合对象集中且主体分布广泛 |
二、产融结合程度日益加深而主业参股程度尚浅 |
三、国有金融资本通过“债转股”向产业资本渗透 |
第五章 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演变及存在问题 |
第一节 国有资产到国有资本的演变 |
一、国有资本、国有资产概念辨析 |
二、研究国有资产、国有资本的理论意义 |
第二节 我国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历史与现状 |
一、产融结合萌芽阶段(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
二、产融结合的治理整顿阶段(20 世纪90年初至90年代中期) |
三、产融结合的恢复和发展时期(20 世纪90年代末至2003年) |
四、产融结合的高速发展时期(2004 年至今) |
第三节 我国国有企业产融结合存在的问题 |
一、有效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尚待完善 |
二、“泛国有资产布局”模式导致资本运营瓶颈 |
三、国有资产行政化管理制约企业活力 |
第六章 国有资本产融结合实现方式及风险防范 |
第一节 我国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实现方式 |
一、国外产融结合实现方式分析 |
二、我国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实现方式分析 |
第二节 “新常态”下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路径选择 |
一、“新常态”下产融结合所临的新挑战 |
二、“新常态”下产融结合的路径选择 |
第三节 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风险分析 |
一、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系统性风险 |
二、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非系统性风险 |
第四节 国有资本产融结合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
一、建立内部风险预警制度 |
二、完善外部风险监管制度 |
第七章 产融结合促进国有资本运营的建议 |
第一节 国有资本运营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一、国有资本产融结合引起资本市场功能异化 |
二、国有资本产融结合融资结构不合理 |
三、资本市场效率低下制约着国有资本运营的深度发展 |
第二节 促进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必要性分析 |
一、满足内部金融需求从而实现产融协同发展 |
二、降低交易成本进而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 |
三、搭建资本运作平台促进国有企业资本化扩张 |
四、降低融资成本并促进过剩产能去化 |
五、培育利润增长点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
第三节 国有资本产融结合应遵循的原则 |
一、适度放松金融管制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 |
二、规范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的模式和时机 |
三、建立国有资本产融结合风险防范长效机制 |
第四节 我国国有资本产融结合若干政策建议 |
一、推行市场主导型国有资本产融结合 |
二、规范国有资本产融结合模式 |
三、完善多层次资本体系建设 |
四、发掘国有资本产融结合协同效应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四、把不良资产当作生产要素来配置(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研究[D]. 闫娟.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
- [2]货币价值波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D]. 谢俊明. 深圳大学, 2020(10)
- [3]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错配的反噬效应研究[D]. 王亚谦.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及其业务模式研究[D]. 张煜鹏. 厦门大学, 2018(07)
- [5]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6]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D]. 李博勋. 吉林大学, 2017(09)
- [7]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绩效评价及提升机制研究[D]. 贾大风.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06)
- [8]中国信托公司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 丁玲. 吉林大学, 2016(10)
- [9]基于DEA的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D]. 高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10]国有资本产融结合研究[D]. 臧玉荣. 中共中央党校,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