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补体C_(1q)的变化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补体C_(1q)的变化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补体C_(1q)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曹力文[1](2021)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补体组分1q与膜性狼疮性肾炎活动性的相关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补体组分1q(C1q)与膜性狼疮性肾炎(LN)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67例Ⅴ型LN患者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表(SLEDAI)评分分为轻度活动组(n=41)、中重度活动组(n=26),同期53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受试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清Lp-PLA2、补体C1q水平、LN活动性指数(AI)和慢性化指数(CI)评分,分析Lp-PLA2、补体C1q与疾病活动性评分的相关性,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Lp-PLA2、补体C1q预测膜性LN疾病活动性的价值。结果:三组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Lp-PLA2水平比较,对照组<轻度活动组<中重度活动组(P<0.05);三组的肾小球滤过率(c-aGFR)、补体C1q水平比较,对照组>轻度活动组>中重度活动组(P<0.05)。轻度活动组患者的LN活动性指数(AI)、SLEDAI评分小于中重度活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p-PLA2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726,P<0.05),补体C1q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r=-0.637,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p-PLA2、补体C1q预测膜性LN患者疾病活动性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9和0.753,二者联合检测的AUC值为0.839,高于单个指标检测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Lp-PLA2和补体C1q可作为预测膜性LN疾病活动性的重要血清学指标之一。

姜楠,白炜,赵久良,张上珠,吴婵媛,王立,赵丽丹,李菁,胡朝军,王迁,徐东,冷晓梅,张文,李梦涛,田新平,曾小峰[2](202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治方向与研究前沿》文中研究说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以多脏器受累及多种自身抗体阳性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于育龄期女性.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宏基因组研究、表观遗传学研究、单细胞测序、免疫代谢研究及多组学研究在SLE的发病机制研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自身抗体在SLE的诊断和病情监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最常应用的是2012年系统性红斑狼疮国际合作组制定的分类标准和2019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分类标准. SLE的诊治应贯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原则,以实现尽快控制病情、减少器官损伤累积、改善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和提高长期存活率的目标."达标治疗"理念的提出,将进一步提高SLE的整体治疗水平,但由于SLE疾病的高度异质性,应在遵循规范治疗的前提下,体现个体化.除常用的治疗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疟药、免疫抑制剂外,以B细胞为靶向的生物制剂为SLE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干细胞治疗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随着SLE患者预后的改善,围妊娠期管理和早发动脉粥样硬化症的防治越来越受到风湿免疫科医师的重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SLE的诊治方向和研究前沿,以期为风湿科医师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王哲宇[3](202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和皮损中滤泡辅助性T细胞免疫分子表达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由I型干扰素(Interferon-l,IFN-I)驱动B细胞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 helper lymphocyte,Th)过度反应的异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自身抗体谱、血清细胞因子的差异性表达,显着的T、B细胞功能异常以及免疫学自我耐受不可逆转的破坏。系统性红斑狼疮通常会表现出影响皮肤、肾脏、肌肉骨骼和造血系统等多器官系统的临床症状。这些作用通常由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的产生介导。尽管其病因仍然未知,但遗传、微生物、环境和心理因素均被认为是它的促成因素。目前研究发现,辅助性T淋巴细胞1(T helper cell1,Th1)、辅助性T淋巴细胞2(T helper cell 2,Th2)、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和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s,Tfh)细胞等CD4+T细胞亚群在SLE的病理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s,Tfh)主要位于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GC),有助于B细胞的分化和发育。并且Tfh细胞在促进GC的形成和高亲和力B细胞的选择中起着重要作用。据报道,Tfh(CD4+CXCR5+PD-1+)细胞亚群是一种在SLE致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细胞类型[8]。免疫分子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 chemokine receptor 3,CXCR3)是Tfh细胞亚群的重要标记物。有研究显示,CXCR3在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上表达减少。但目前尚未有研究报道SLE患者外周血和皮损中Tfh-like(CD4+CXCR5+PD-1+)细胞亚群上免疫分子CC趋化因子受体4(CC chemokine receptor4,CCR4)、CC趋化因子受体6(CC chemokine receptor6,CCR6)和CXCR3的表达水平。本课题研究中,通过应用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技术,我们对SLE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皮损和外周血中,免疫分子CCR4、CCR6和CXCR3在外周循环和皮肤CD4+T细胞亚群,尤其是Tfh-like细胞亚群表达情况的研究,来填补该领域的空缺。并进一步探讨,次级淋巴器官-扁桃体CD4+T细胞亚群的分布频率及免疫分子CCR4、CCR6和CXCR3的表达水平。揭示CD4+T细胞亚群尤其是Tfh细胞亚群以及免疫分子CCR4、CCR6和CXCR3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重要作用,为SLE的早期诊断和有效地靶向治疗,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第一部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亚群的变化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CD4+T亚群的变化情况以及免疫分子CCR4、CCR6和CXCR3在CD4+T细胞各个亚群的分布频率与SLEDAI评分、自身抗体水平、性别等多种系统性红斑狼疮重要关联因素之间的联系。方法:(1)招募4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及25例健康志愿者,经询问病史以及查看检查结果后确认疾病情况,使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评估疾病活动度。告知患者献血原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详细记录患者的所有基本资料及全部检查结果,由护士消毒后抽取静脉血3m L/人。(2)使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3)取少许细胞悬液,适当倍数稀释后进行细胞计数。(4)根据细胞计数结果,计算适当细胞数对应的细胞悬液体积(需要至少2×106细胞/管)并加入对应编号的流式管中,通过流式抗体标记CD4,CXCR5,PD-1,CCR6,CD62L,CD8,CXCR3,CCR4,CD45RA,CXCR5,CD45RO,Zombie AquaTM染色后进行流式细胞检测。(5)用流式数据分析软件FlowJo对数据进行分析后,采用Graph Pad Prism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认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PBMCs中Tfh-like(CD4+CXCR5+PD-1+)细胞和Activated Tfh-like(CD4+CXCR5+PD-1+CD45RO+)细胞亚群比例较健康志愿者升高。(2)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fh-like(CD4+CXCR5+PD-1+)细胞与Activated Tfh-like(CD4+CXCR5+PD-1+CD45RO+)细胞亚群比例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3)免疫分子CXCR3在Tfh-like和Activated Tfh-like细胞亚群的分布频率与SLEDAI评分成负相关而与血清补体C3水平呈正相关。(4)无活动性狼疮患者外周血Tfh-like和Activated Tfh-like细胞亚群中CXCR3的分布频率较活动性狼疮患者更高。(5)女性狼疮患者外周血Tfh-like和Activated Tfh-like细胞亚群中CCR4、CCR6、CXCR3的分布频率均高于男性患者。(6)绝经期女性狼疮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中CXCR3的分布频率升高。结论:(1)在人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中Tfh-like(CD4+CXCR5+PD-1+)细胞亚群比例增加和免疫分子CXCR3分布频率降低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密切相关。(2)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具有明显的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中Tfh-like(CD4+CXCR5+PD-1+)细胞亚群的比例增加和免疫分子CXCR3分布频率的降低。(3)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可能与免疫分子CCR4、CCR6、CXCR3分布频率在Tfh-like(CD4+CXCR5+PD-1+)细胞亚群中的增加有关。(4)女性患者Tfh-like细胞亚群CXCR3的分布频率可能与雌激素水平有关。第二部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皮损中CD4+T细胞亚群的变化目的:探讨皮肤组织中CD4+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以及免疫分子CCR4、CCR6和CXCR3在CD4+T细胞各亚群分布频率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之间的联系。方法:(1)招募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及3例健康志愿者。经询问病史以及查看检查结果后确认患者疾病情况,使用SLEDAI评分评估疾病活动度。告知患者皮损取样的原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详细记录患者的所有基本资料、用药情况以及全部检查结果后,由护士消毒,使用一次性皮肤环钻取样器采集病变处皮肤组织样本。(2)皮肤组织石蜡包埋后,再进行病理组织切片。(3)对病理组织切片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炎症细胞浸润情况。(4)病理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CD4+T细胞的分布情况。(5)分离剩余皮肤组织并制备单细胞悬浮液,进行细胞计数。(6)根据计数结果,计算样本管所需细胞数对应的细胞悬液体积并加入对应编号的流式管中,流式抗体染色后上机检测。(7)用FlowJo软件对流式数据进行分析后,采用Graph Pad Prism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认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与健康志愿者相比,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皮肤组织存在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且炎症细胞均为CD4+T细胞。(2)与健康志愿者相比,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皮肤组织中CD4+T细胞亚群(Th1细胞亚群和Tfh-like细胞亚群)比例更高。(3)免疫分子CXCR3在狼疮患者病变皮肤组织中的CD4+T细胞亚群(包括总CD4+T细胞、Na(?)ve T细胞、效应T细胞和Tfh-like细胞)的分布频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病变皮肤组织中,出现CD4+T细胞浸润增加。(2)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病变皮肤组织中,CD4+T细胞亚群的比例及免疫分子CXCR3的分布频率上升。第三部分人扁桃体组织中CD4+T细胞亚群的变化目的:探讨人扁桃体组织中CD4+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以及免疫分子CCR4、CCR6和CXCR3在CD4+T细胞各个亚群中的分布频率。方法:(1)招募9例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的志愿者。经询问病史以及查看检查结果后确认患者没有免疫缺陷、严重的持续感染(例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HIV感染)、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细胞遗传学疾病、癌症等。告知患者切取扁桃体组织的原因,签署知情同意书,详细记录患者的所有基本资料及全部检查结果后,经过扁桃体切除术切除并收集扁桃体组织。(2)利用机械研磨法处理扁桃体组织并制备单细胞悬浮液,进行细胞计数。(3)根据计数结果,计算每个样本所需细胞数对应的细胞悬液体积并加入对应编号的流式管中,流式抗体染色后上机检测。(4)用FlowJo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后,采用Graph Pad Prism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认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人扁桃体组织中,免疫分子CCR4、CCR6、CXCR3在Tfh细胞亚群的分布频率均高于其余CD4+T细胞亚群。(2)免疫分子CXCR3、CCR6和CCR4在未活化的Tfh细胞亚群的分布频率高于其他Tfh细胞亚群。结论:(1)在人扁桃体组织中,Tfh细胞亚群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2)在人扁桃体组织中,免疫分子CCR4、CCR6、CXCR3的高表达有助于Tfh细胞亚群发挥功能。

吴优[4](2021)在《补体C1q与慢性肾脏病分期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分析血清C1q水平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分期、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急性肾衰竭(Acute kidney injury,AKI)疾病中的变化趋势,及其与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CKD及LN、AKI患者共266例为实验组,均遵循KDIGO指南诊断标准诊断CKD患者共178例(CKD组),其中CKD1期患者32例(CKD1组),CKD2期患者32例(CKD2组),CKD3期患者36例(CKD3组),CKD4期患者38例(CKD4组),CKD5期患者40例(CKD5组);急性肾衰竭组患者31例(AKI组);狼疮肾炎患者24例(LN组);选取33例同时期正常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血清学标本收集:所有实验研究对象均在空腹8h后,采取肘静脉血5m L于促凝管中,静置15min,在离心机上离心5min后,分离出的血清置于干净玻璃试管中,并在-20℃下保存标本备用。采用自动酶免疫分析仪免疫比浊法测定标本中血清Clq、SCr、CysC、BUN的浓度。用CKD-EPI公式估算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实验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平均±标准差的形式来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实验数据。用t检验法比较正态分布和齐次方差两组样本的均值,多组样本的均值用方差分析比较。用皮尔逊检验分析补体C1q、SCr、CysC、BUN指标间的相关性,以α=0.05为检验标准(即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用曲线下面积(AUC)、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价血清C1q的诊断价值。结果共178例CKD患者,其诊断标准均遵循KDIGO指南。其中CKD1期患者32例(17.98%),CKD2期患者32例(17.98%),CKD 3期患者36例(20.22%),CKD4期患者38例(21.35%),CKD5期患者40例(22.47%)。通过t检验分析表明,CKD1期患者血清Clq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SCr、CysC、BUN水平差异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2-5期,患者血清Clq、SCr、CysC和BUN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血清Clq、SCr、CysC、BUN的AUCROC分别为0.836、0.882、0.837、0.915,各单一指标相比,CysC的AUCROC最大,诊断敏感性最高,SCr次之,C1q及BUN最低。联合检测指标AUCROC结果为0.968,均大于各单一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结果敏感性大于单项检测,因此联合检测血清C1q、SCr、BUN、CysC对CKD患者指导诊断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肾脏病肾脏病理分析发现,补体C1q在MN患者肾脏沉积最明显(8%),其次是Ig AN(2.7%),而在MCD、Ms PGN及FSGS中未见沉积,为进一步探索补体C1q在慢性肾脏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结论1.在CKD1期患者中血清C1q比SCr、CysC、BUN更能反映病情变化,可以作为CKD的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的依据。2.血清C1q水平在CKD1-3期呈上升趋势,在CKD4-5期逐渐下降;血清SCr、BUN、CysC在CKD1-5期呈线性升高。因此这些指标可以作为反映CKD病情变化的指标。3.通过ROC曲线分析表明,在CKD患者中血清C1q、SCr、BUN、CysC的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阳性率高于单一检测,为更早防治CKD进展,应推广这四项指标在临床诊断中的联合检测。4.通过对肾脏病肾脏病理分析发现,补体C1q在MN患者肾脏沉积最明显,以基底膜沉积为主,而Ig AN以系膜区沉积为主,为进一步探索补体C1q在慢性肾脏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陈蕾蕾[5](2021)在《健脾滋肾法对SLE疾病活动与外周血TLR7/9表达水平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oll样受体(TLR7/9)及相关细胞因子IFN-α等实验室指标、补体、免疫球蛋白、SLE-DAI评分、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来探讨健脾滋肾法治疗SLE患者的临床疗效、对各指标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性和可能的作用机制。2方法2.1理论探析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深入学习,探讨相关指标TLR7/9、IFN-α等与SLE发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并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脾肾亏虚与SLE发生发展间的联系,为本方治疗提供理论依据。2.2临床研究2.2.1 SLE患者TLR7/9、IFN-α等指标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从我院体检中心选取20名健康查体者,均女性,与SLE组60名女性患者,对比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用ELISA法检测健康对照组和SLE组的血清TLR7/9、IFN-α等指标的水平,两组的炎症指标CRP、ESR,安全性指标血常规RBC、PLT、WBC、HGB,免疫学指标Ig A、Ig G、Ig M、C3、C4、抗C1q抗体,24小时Pro、尿β2-MG均由检验中心的全自动生化仪来完成检测。2.2.2健脾滋肾法对SLE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实验室指标等的影响选取安徽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分类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予羟氯喹+泼尼松口服),治疗组30例(对照组基础上加健脾滋肾方口服治疗)。两组均在一般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参与此次研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TLR7/9、IFN-α、免疫学指标、炎症指标、安全性指标、SLE-DAI、焦虑抑郁评分、SF-36积分、中医症候积分等指标变化情况及两组间进行治疗后对比。3结果3.1理论研究结果3.1.1 TLR7、TLR9、IFN-α等指标与SLE发病机制及活动性密切相关;3.1.2脾肾不足是SLE重要的病因病机,健脾滋肾法是治疗SLE的中医重要方法;3.2临床研究结果3.2.1 SLE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TLR7/9、IFN-α、IL-6的比较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LE组患者血清TLR7/9、IFN-α、IL-6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2.2 SLE组与健康对照组血常规指标(RBC、WBC、PLT、HGB)的比较相比健康对照组,SLE组RBC、WBC、PLT、HGB指标均明显偏低(P<0.01)。3.2.3 SLE组与健康对照组的抗C1q抗体及补体C3、C4的比较两组相比,SLE组抗C1q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C3、C4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2.4 SLE组与健康对照组24h Pro、尿β2-MG的比较与健康组比较,SLE患者组的24h Pro、尿β2-MG明显偏高(P<0.01)。3.2.5 SLE组与健康对照组免疫学指标、炎症指标的比较两组比较,SLE组患者Ig A、Ig G、Ig M、CRP、ESR各项指标均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3.2.6 SLE组与健康对照组SAS、SDS评分,SF-36积分的比较两组对比,SLE组的SAS、SDS评分均显着高于健康组(P<0.01),SLE患者组SF-36各项目积分均明显低于健康组(P<0.01)。3.2.7 SLE组患者血清TLR7/9、IL-6、IFN-α指标水平与其他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1)SLE组患者血清中TLR7/9、IFN-α、IL-6水平均与C3水平呈负相关(P<0.01或P<0.05),TLR7/9与C4呈负相关,TLR7、TLR9与抗C1q抗体呈正相关(P<0.05),IL-6、IFN-α与抗C1q抗体无相关性。(2)SLE患者TLR7/9的水平与24h Pro、β2-MG呈负相关(P<0.01或P<0.05),IL-6、IFN-α水平与24h Pro、β2-MG无明显相关性。(3)SLE患者血清中TLR7/9、IFN-α、IL-6水平均与CRP、Ig A和Ig G水平呈负相关(P<0.05或P<0.01),与Ig M无明显相关,TLR7/9与ESR呈正相关(P<0.05或P<0.01),IFN-α与ESR无明显相关。(4)SLE患者血清中TLR7/9的表达水平均与IL-6呈正相关,(P<0.01),血清TLR7与TLR9、IFN-α、IL-6呈正相关(P<0.01或P<0.05),血清TLR9与IFN-α无明显相关性。3.2.8健脾滋肾法对SLE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健脾滋肾法对于治疗SLE有着显着的疗效。两组指标在治疗前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单纯的西药对照组和中西药联合的治疗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和上升。研究指标TLR7/9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疾病活动指标如ESR、CRP、抗C1q抗体和C3、C4、RBC、WBC、HGB、PLT等经治疗后均有显着的减低或升高,同时还明显降低了肾脏早期损害指标如24h Pro、β2-MG的水平,以及细胞因子IFN-α等的水平。健脾滋肾方的治疗组在减少SF-36各项目的积分,中医症候积分、焦虑抑郁量表积分等方面是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的,并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以上结果证明健脾滋肾法可明显缓解SLE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改善情绪等,且无明显副作用。4结论4.1 SLE的疾病进展与血清中TLR7/9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治疗后两组的指标水平显着降低。4.2治疗组和对照组中相关指标:WBC、RBC、HGB、PLT、C3、C4均升高,但治疗组升高更明显。两组的TLR7/9、IFN-α、IL-6、ESR、CRP、Ig A、Ig G、Ig M、抗C1q抗体、β2-MG及24h Pro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治疗组下降幅度更大,表明治疗组在减少疾病活动度方面优于对照组。4.3健脾滋肾法是治疗SLE的重要方法,在改善患者低补体血症,血三系减少,以及早期肾损害出现的蛋白尿等临床症状方面具有显着效果,表明中医的健脾滋肾这一治法相对于西医治疗具有优越性。4.4治疗后两组患者相比较,中医相关症候如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腰膝酸软等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患者的SLE-DAI评分、焦虑抑郁评分以及SF-36各项目的积分两组治疗后均有减低,但是治疗组改善评分的作用更显着,说明健脾滋肾法在改善患者情绪,提升生活质量等方面是更优越的。

张舒[6](202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不同疾病状态下体内补体变化的研究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病程缓慢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临床危害大,可以造成多种组织器官及系统的损伤,侵袭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时患者症状较重。其发病率高,重症患者死亡率较高,主要危害于育龄期女性,严重影响他们的生存及生活质量。补体普遍存在于人体体液(如血清、组织液)及细胞膜表面,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补体C3、C4较为常见。SLE患者血清中存在数量及种类较多的自身抗体,这些抗体与自身抗原相结合,形成大量的免疫复合物,从而激活补体系统,形成炎症损伤。本文观察不同疾病状态下SLE者血清中补体C3、C4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研究方法:选取326例明确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97年推荐的SLE分类标准,符合此分类标准11项中的4项及以上,在除外感染、肿瘤和其他结缔组织病后,诊断为SLE)。(1)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dsDNA抗体检测,按照抗ds-DNA抗体结果正常及异常分为抗ds-DNA抗体正常及异常组。(2)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ANA检测,按照ANA核型分为均质型、斑点型、核仁型及其他型。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补体C3、C4含量,比较不同情况下患者补体C3、C4的变化结果。结果:选取的326例明确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中。其中男性35例,女性291例,年龄范围9-83岁,平均年龄40.2±15.5岁。按照抗ds-DNA抗体结果正常及异常分为抗ds-DNA抗体正常组238例及异常组85例。(1)抗ds-DNA抗体异常患者补体C3水平低于dsDNA正常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抗ds-DNA抗体异常患者补体C4水平低于dsDNA正常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ANA核型分为均质型47例、斑点型69例、核仁型20例及其他型152例。(1)对于补体C3而言,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计算出F=2.656,P<0.05,ANA各核型总体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体之间存在差异,既ANA不同核型的补体C3水平的下降不全相同。各组之间进行事后比较(两两比较)后,发现均质型、其他型、斑点型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质型、其他型与核仁型相比时P<0.05,因此核仁型和均质型、其他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条形图和折线图可以看出ANA各核型的SLE患者血清中补体C3的水平在总体趋势上是有下降趋势的。(2)对于补体C4而言,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计算出F=2.702,P<0.05,ANA各核型总体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体之间存在差异,既ANA不同核型的补体C4水平的下降不全相同。各组之间进行事后比较(两两比较)后,发现均质型、其他型、斑点型与核仁组相比P<0.05,因此核仁型和均质型、其他型及斑点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条形图和折线图可以看出ANA各核型的SLE患者血清中补体C4的水平在总体趋势上是有下降趋势的。结论:不同疾病状态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补体C3、C4水平存在差异,联合检测补体C3、C4有助于对SLE病情活动性及自身抗体类型作出判断。

赖艺慧[7](2021)在《血清补体C1q与IgA肾病的关系》文中提出目的:IgA肾病(IgAN)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重要病因。探索IgAN的临床生物标志物对于预测疾病的活动和进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血清补体C1q在临床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着广泛应用,但其与IgAN肾病发生及发展的关系仍不明确。研究方法:本研究回顾性选取了2017年11月到2020年3月于盛京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首次行肾脏穿刺活检诊断IgA肾病的患者214例。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对其血清C3、血清C4、IgA、IgM、IgG、肌酐、e GFR、尿素氮和尿酸水平、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与血清C1q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血清C1q水平与IgAN患者的尿蛋白定量、肌酐水平、e GFR、免疫球蛋白等临床指标以及肾脏病理表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1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中,其中男性患者108例,女性患者106例。女性患者血清C1q水平显着高于男性患者(201.634±39.1543 vs 180.957±40.3739 g/L,P<0.001)。血清C1q水平与血肌酐呈负相关(r=-0.138,P<0.01)。将患者按肾小球滤过率分为两组(CKD G1组:e GFR≥90ml/min/1.73m2;CKD G2-5组:e GFR<90ml/min/1.73m2)并进行秩和检验,CKD G1组患者的血清补体C1q均值为197.95(143.5,278.8)CKD G2-5组患者的血清补体C1q均值为180.5(66.9,360),P=0.02<0.05,两组有显着性差异。且血清补体C1q与血清补体C3(r=0.403,P<0.01)、C4(r=0.284,P<0.01))、免疫球蛋白IgG(r=0.241,P<0.01)及IgM(r=-0.667,P<0.01)均呈正相关。但血清补体C1q与各肾脏病理改变之间没有相关性。结论:血清补体C1q与IgAN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补体免疫球蛋白呈正相关,上述结果提示血清补体C1q与IgAN的预后密切相关,且可能参与IgA肾病的发生发展。针对血清补体C1q在IgAN进展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加以分析。

肖欣悦[8](2020)在《EZH2表达缺陷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VSTM1及其配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文中指出第一部分 EZH2表达缺陷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造成关节的严重破坏和畸形。病程反复迁延,其发病一年内的致残率高达20%,是造成人类劳动力丧失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免疫学及病理学特征主要如下:T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并分泌的大量炎症细胞因子如TNF-α、IL-6、IL17,IFN-γ等,从而导致慢性、持续性的滑膜炎症,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却存在着下降的趋势,这提示了T亚群的失衡可能在RA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T细胞的活化和分化过程受多种因素的调教,其中表观遗传调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调节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酶对组蛋白的修饰。无论是DNA甲基化、去甲基化,还是组蛋白各种修饰,均在T细胞的发育、活化、分化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表观遗传调控参与了 RA的发病机制。虽然表观遗传调控参与了众多模型中的T细胞分化与功能调控,但在RA患者中异常的表观遗传调控是否调节T细胞分化尚不清楚。在本项工作中,我们首先对初治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CD4+T细胞、CD19+B细胞和CD14+单核细胞的表观遗传调控基因进行mRNA水平上的初筛,发现zeste同源物2增强子(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等多个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在RA患者免疫细胞表达异常。紧接着,我们扩大样本进行验证发现相较于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初治RA患者的CD4+T细胞中EZH2在mRNA水平与蛋白水平上的表达量均显着降低。为了进一步研究EZH2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潜在作用机制。我们使用EZH2抑制剂GSK126特异性的抑制EZH2的功能,并检测naive T细胞向Th1、Th17以及Treg分化的情况,同时也监测了naive T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我们发现EZH2抑制剂GSK126可抑制naive T细胞向Treg分化和FOXP3转录。利用siRNA干扰T细胞系中EZH2的表达后,FOXP3的转录也被抑制。为了明确EZH2对FOXP3相关调控通路是否存在影响,我们进一步检测了 EZH2抑制剂GSK126对T细胞中TGFβ-SMAD和RUNX1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发现EZH2抑制剂可上调SMAD7同时下调RUNX1。最后,我们通过共培养体系探讨了 RA滑液以及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是否调节T细胞EZH2的表达。结果发现RA滑液和FLS抑制可抑制T细胞EZH2的表达,而中和RA滑液中的IL17后,T细胞中的EZH2表达可部分恢复。综上所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CD4+T细胞中的EZH2表达存在缺陷,EZH2被抑制后可通过上调SMAD7和下调RUNX1来抑制FOXP3转录,并最终抑制Treg分化。类风湿关节炎滑液中IL17可能是导致CD4+T细胞EZH2低表达的原因。CD4+T细胞中EZH2表达缺陷可导致RA患者的Treg分化受抑制,进而比例下降。第二部分 VSTM1与生理性配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多脏器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病。SLE好发于育龄期女性,以15-45岁年龄段为主。SLE的主要临床特征是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关节皮肤黏膜病变是SLE最常见的病变,但SLE也非常容易出现肾脏和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受累,严重影响患者预后,造成较高致残、致死率。异常的免疫调控和自身免疫耐受缺失是SLE主要的发病机制之一,固有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失调均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具有自身免疫原性的核抗原暴露,诱导自身抗体的产生,抗原抗体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局部组织沉积,引起多器官受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性粒细胞也在SLE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自身抗体激活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释放含有DNA和抗菌肽复合物的网,又被称为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NETs结构中的组蛋白和DNA是SLE自身抗原的主要来源。作为一种免疫刺激物,加剧炎症并激活适应性免疫系统。导致NETs产生的机制并不完全清楚,但是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和组蛋白瓜氨酸化是两个必要条件。细胞中负向调控ROS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酶活性或还原性分子进行还原反应清除ROS,另一种是通过免疫检查点受体通过抑制ROS相关信号通路抑制其产生。含V-set 和跨膜结构域蛋白 1(V-set and transmembrane domain containing 1,VSTM1)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性受体,在中性粒细胞表面高表达。近期报道发现VSTM1上的一些单核苷酸多态位点与多种自身免疫病相关。在本文工作中,我们首先通过流式细胞术验证了 SLE患者体内中性粒细胞ROS含量水平增高,SLE患者血清可显着促进中性粒细胞ROS和NETs形成增多。在病情活动的SLE患者中性粒细胞上,VSTM1无论是从mRNA的水平,还是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均显着低于健康对照。SLE血清可下调中性粒细胞表面的VSTM1表达量。激活VSTM1可显着下调中性粒细胞ROS与NETs形成。通过质谱筛选,我们发现Galectin1、补体C1q和补体C4是VSTM1潜在生理性配体。通过表面等离子共振、co-IP与免疫荧光共聚焦可进一步证实Galectin1与VSTM1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与共定位。Galectin1、补体C1q和补体C4在功能上也能够抑制中性粒细胞产生ROS,并且随着浓度的不断增加,抑制ROS产生能力越强。当细胞VSTM1表达存在缺陷时,三个候选配体抑制ROS的能力也下降。在调控机制方面,SLE患者血清可以显着促进中性粒细胞表达磷酸化ERK以及磷酸化p38。VSTM1激活抗体作用中性粒细胞后,可以抑制磷酸化p38蛋白的表达。候选配体对于磷酸化p38蛋白的影响与VSTM1激活抗体趋势一致。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发现SLE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的存在着ROS异常高表达,SLE血清参与了该异常现象的调控,并且促进了NETS的形成。SLE患者中性粒细胞在mRNA以及蛋白水平均存在VSTM1缺陷。激活VSTM1可逆转SLE血清导致的中性粒细胞ROS和NETs异常高表达。VSTM1潜在的生理性配体Galectin1、补体C1q和补体C4均可通过VSTM1抑制中性粒细胞ROS表达,该过程可能与抑制中性粒细胞磷酸化p38蛋白表达有关。

李玮轩[9](2020)在《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乳清和乳脂肪球膜蛋白质组学差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驴具有肉、皮、药、乳、役兼用的多种经济途径,役用是驴的主要畜用途径,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交通运输条件的逐渐完善,驴作为役用的使用价值迅速降低,我国养殖驴产业逐渐向副产业方向发展。驴乳是驴养殖业的主要副产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珍贵的乳品资源。相比于牛乳,驴乳营养构成与人乳更为接近,被认为是母乳的潜在替代品。全面解析蛋白的组成是蛋白质功能研究的基础,但是对驴乳和牛乳蛋白组随泌乳期的动态变化研究鲜有深入报道。考虑到酪蛋白已经研究的较为透彻,本研究从乳清和乳脂肪球膜两个层面,对驴初乳与驴常乳蛋白进行了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通过平行反应监测方法靶向验证具有潜在功能的驴乳蛋白,并详细比较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蛋白的差异,丰富了驴乳与牛乳蛋白质的组成和基因功能的相关信息,为深入了解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蛋白的功能提供了新思路,为生产更接近母乳的婴幼儿配方乳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采用无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对乳清蛋白组进行表征,结合平行反应监测(PRM)方法验证LC-MS/MS结果的准确性。在驴初乳和常乳中共鉴定到300种乳清蛋白,共有乳清蛋白275种。驴初乳和驴常乳中分别鉴定到288和287种乳清蛋白,其中差异表达18种;驴初乳和驴常乳中分别鉴定到13和12种特异性表达乳清蛋白。GO功能注释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和特异性表达乳清蛋白质主要参与细胞过程、刺激反应、代谢过程和生物调控;主要参与的分子功能包括结合功能、催化活性和分子功能调节;主要涉及的分子组分是细胞、细胞部分和细胞外区域。KEGG通路分析表明,多数差异表达和特异性表达蛋白质与疟疾、系统性红斑狼疮或抗原处理和递呈有关。PRM实验验证了LC-MS/MS结果的准确性。驴乳中富含高水平的溶菌酶和聚合免疫球蛋白受体等蛋白,具有抑菌,抑制肿瘤增殖和免疫促进作用。驴初乳中高丰度的载脂蛋白B在调节脂质代谢,促进胆固醇稳态中具有重要作用;驴常乳中高丰度的组织蛋白酶B和TGF-β在机体免疫应答,抑制肿瘤增殖和新生儿肠炎中发挥更重要作用。采用无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对MFGM蛋白组进行表征,结合平行反应监测(PRM)方法验证LC-MS/MS结果的准确性。驴初乳和驴常乳中共鉴定到947种MFGM蛋白,其中共有MFGM蛋白868种。驴初乳和驴常乳中分别含有902和913种MFGM蛋白,其中共鉴定到61种差异性表达MFGM蛋白。驴初乳和驴常乳中分别鉴定到34和45种特异性表达MFGM蛋白。GO功能注释分析显示,MFGM蛋白参与最多的生物过程主要包括细胞过程、代谢过程、生物调控和生物过程调控;常见的分子功能是结合和催化活性;MFGM蛋白主要来源于细胞和细胞部分。不同泌乳期驴乳MFGM蛋白主要参与的KEGG途径包括内吞作用、产热、阿尔茨海默病、癌症通路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在PRM验证实验中,初乳MFGM中的上调载脂蛋白A1(F6Z2L5)在初乳中富集,而成熟乳中上调的脂滴包被蛋白(F6Q9R1)在驴常乳中高度富集。PRM实验验证了LC-MS/MS结果的准确性。驴初乳MFGM中40S核糖体蛋白S25(RPS25)、60S核糖体蛋白L11(RPL11)和载脂蛋白A1在抗癌过程和新生儿组织的快速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驴成熟乳MFGM中神经原质和脂滴包被蛋等蛋白可能在新生儿的学习记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利用定性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不同泌乳期驴乳和牛乳乳清蛋白质中共鉴定到765种乳清蛋白,在驴初乳,驴常乳,牛初乳和牛常乳中分别鉴定到387、383、447和529种乳清蛋白。GO功能注释分析显示,不同泌乳期驴乳和牛乳乳清蛋白共同参与的生物过程主要包括刺激反应、代谢过程、定位、发育过程和免疫系统过程;共同涉及的分子功能包括水解酶活性和调节酶活性等;常见的细胞成分包括胞外区域。KEGG通路分析显示,驴初乳、驴常乳、牛初乳与牛常乳乳清蛋白在KEGG数据库中分别对应23、24、26和25条通路;补体和凝血级联、溶酶体和内质网蛋白加工等是四组样品共同参与的途径。驴初乳与牛初乳特异性表达乳清蛋白分别为181和241种;驴常乳与牛常乳特异性表达乳清蛋白分别为183和329种。驴初乳与驴常乳特异性表达乳清蛋白分别为50和46种;牛初乳与牛常乳特异性表达乳清蛋白分别为66种和148种。乳清蛋白在驴乳与牛乳间的差异远大于其在不同泌乳期乳清蛋白组成。驴乳乳清蛋白可能在抑制肿瘤发生的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牛乳在宿主防御和炎症反应过程中发挥更重要作用。利用定性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不同泌乳期驴乳和牛乳MFGM中共鉴定到2269种MFGM蛋白,在驴初乳,驴常乳,牛初乳和牛常乳MFGM中分别鉴定到1236、1243、1393和1753种蛋白。不同泌乳期驴乳和牛乳MFGM蛋白共同参与的生物过程主要包括单一生物过程、代谢过程、定位、生物粘附和免疫系统过程;共同涉及的分子功能包括结合功能、催化活性和结构分子活性;常见的细胞成分包括细胞器、胞外区域等组分。驴初乳、驴常乳、牛初乳与牛常乳MFGM蛋白在KEGG数据库中分别对应62、41、51和59条通路,四组样品中MFGM蛋白共同参与了代谢通路、蛋白过程和核糖体等信号通路。驴初乳与牛初乳特异性表达MFGM蛋白分别为422和579种;驴常乳与牛常乳特异性表达MFGM蛋白分别为385和895种。驴初乳与驴常乳特异性表达MFGM蛋白分别为154和161种;牛初乳与牛常乳特异性表达MFGM蛋白分别为159和519种。驴乳MFGM蛋白在抑制肿瘤、血液等相关疾病中发挥更重要作用,牛乳MFGM在抵御炎症,抗击细菌及病毒等生物过程中发挥更重要作用。本研究为深入了解驴乳与牛乳蛋白的功能提供新思路,为生产接近母乳的功能性婴配方乳粉提供科学依据。

何根娅[10](2020)在《儿童肾小球疾病血清C1q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分析以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为代表的儿童原发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血清C1q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并探讨血清C1q与各化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及C1q在三种肾小球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2012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内科收治的AGN、NS、HSPN患儿共15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血清补体C1q、白蛋白(albumin,ALB)、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Urea nitrogen,Urea)、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IgG、IgM、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水平(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以血清C1q≥200mg/L为界限分别将三组病例分为C1q阳性组及C1q阴性组,比较各亚组的临床相关参数。采用Sperman及Person分析C1q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IgG、IgM、C3、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价血清C1q在三组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1.AGN组、NS组、HSPN组血清C1q水平分别为170.85±32.00mg/L、219.14±47.71mg/L、167.22±48.1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NS组中,C1q阳性组年龄、C3、IgG、IgM、HDL水平高于C1q阴性组,而TC、LDL水平低于C1q阴性组;在HSPN组及AGN组中,C1q阳性组C3、IgG、IgM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GN、NS、HSPN三组患儿血清C1q与IgG、IgM、C3呈正相关,在NS组中还发现血清C1q与HDL呈正相关,与TC、LDL呈负相关。4.血清C1q诊断NS、HSPN及AGN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0、0.311、0.310,其中对NS诊断的敏感度为0.507,特异度为0.953。结论:1.血清C1q在不同类型肾小球疾病中的水平不同,NS患儿较HSPN及AGN高,血清C1q与IgG、IgM、C3呈正相关,可能与是否存在经典补体途径的激活和消耗有关。2.在NS中,血清C1q与HDL呈正相关,与TC、LDL呈负相关,C1q与NS患者脂质代谢紊乱具有一定的相关性。3.血清C1q在儿童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评价血清中C1q的水平有助于对儿童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中补体活化途径的评估。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补体C_(1q)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补体C_(1q)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补体组分1q与膜性狼疮性肾炎活动性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2.1 临床资料
        1.2.2 血清Lp-PLA2、补体C1q水平检测
        1.2.3 疾病活动性评估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各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2 各组血清Lp-PLA2、补体C1q水平比较
    2.3 不同疾病活动程度LN患者疾病活动性评分比较
    2.4 Lp-PLA2、补体C1q和疾病活动性评分的相关性
    2.5 Lp-PLA2、补体C1q预测膜性LN患者疾病活动性的价值分析
3 讨论

(2)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治方向与研究前沿(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
    1.1 狼疮肾炎
    1.2 神经精神狼疮
    1.3 肺部及心血管受累
    1.4 血液系统受累
    1.5 其他系统受累
    1.6 并发症及妊娠
2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
3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
    3.1 治疗原则
    3.2 传统治疗
    3.3 靶向治疗
    3.4 干细胞治疗
4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基础研究进展
    4.1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和表观遗传学
    4.2 宏基因组研究
    4.3 免疫代谢研究
    4.4 单细胞测序
    4.5 多组学研究
5 总结与展望

(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和皮损中滤泡辅助性T细胞免疫分子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中英文缩写词简表
绪论
第一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亚群的变化
    1.1 前言
    1.2 实验对象
    1.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与试剂耗材
        1.3.1 主要实验仪器
        1.3.2 主要实验试剂与耗材
        1.3.3 主要试剂的配制
    1.4 实验方法
        1.4.1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
        1.4.2 外周血单个细胞核分离
        1.4.3 细胞计数
        1.4.4 流式细胞术检测
    1.5 统计学分析方法
    1.6 实验结果
    1.7 结论
第二章 红斑狼疮皮损中CD4~+T细胞亚群变化
    2.1 前言
    2.2 实验对象
    2.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与试剂耗材
        2.3.1 主要实验仪器
        2.3.2 主要实验试剂与耗材
    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1)DMEM完全细胞培养液
        (2)5%BSA封闭溶液
    2.5 实验方法
        2.5.1 分离皮肤组织制备单细胞悬浮液
        2.5.2 细胞计数
        2.5.3 流式细胞术检测
        2.5.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6 统计学分析方法
    2.7 实验结果
    2.8 结论
第三章 人扁桃体组织中CD4~+T细胞亚群变化
    3.1 前言
    3.2 实验对象
    3.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与试剂耗材
        3.3.1 主要实验仪器
        3.3.2 主要实验试剂与耗材
    3.4 主要试剂的配制
        (1)RPMI1640完全培养基配制
        (2)4%多聚甲醛溶液(PFA)配制
    3.5 实验方法
        3.5.1 机械研磨法分离扁桃体组织制备单细胞悬浮液
        3.5.2 液氮细胞冻存法
        3.5.3 流式细胞术检测
    3.6 统计学分析方法
    3.7 实验结果
    3.8 结论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趋化因子CCL20及受体CCR6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作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得奖项
致谢

(4)补体C1q与慢性肾脏病分期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CKD、LN、AKI与 C1q简介
    1.2 C1q在肾脏疾病中研究现状
    1.3 CysC、BUN、SCr与肾脏疾病的相关性
    1.4 肾脏疾病诊断
    1.5 课题设计初衷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数据统计学分析方法
    2.4 实验材料
第3章 结果
    3.1 血清C1q的结果分析
    3.2 肾脏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CKD的发病机制
    4.2 CKD的病理改变
    4.3 CKD常用的监测方法
    4.4 CKD监测指标的相关研究
第5章 结论
第6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补体C1q在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References
个人简历

(5)健脾滋肾法对SLE疾病活动与外周血TLR7/9表达水平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索引
前言
理论探析
    1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TLR7、TLR9 的相关性
    2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与细胞因子IFN-α、IL-6 的相关性
    3 TLR7、TLR9 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的相关性
    4 脾肾亏虚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相关性
    5.健脾滋肾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键治则
    6.小结
临床研究
    临床研究一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LR7、TLR9、IFN-α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2 研究结果
    临床研究二 健脾滋肾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治疗方案
        1.4 安全性观察
        1.5 统计学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疾病活动积分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的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LR7、TLR9、IFN-α、IL-6 指标的变化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补体C3、C4、抗C1q抗体的变化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小时Pro、尿β2-MG的变化
        2.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RBC、WBC、HGB、PLT)的变化
        2.8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免疫学指标(CRP、ESR、Ig A、Ig G、Ig M)的变化
        2.9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及 SF-36 评分比较
        2.10 安全性观察
讨论
    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认识
    2 健脾滋肾方组成和现代药理
    3 课题研究指标选定的根据和意义
        3.1 TLR7和TLR9
        3.2 细胞因子IFN-α和IL-6
        3.3 抗C1q抗体、补体C3、C4
        3.4 炎症指标CRP,ESR
        3.5 血常规
        3.6 24h Pro及β2-MG
        3.7 SLEDAI评分
        3.8 SF-36 量表
    4 健脾滋肾法对SLE患者的相关指标和临床疗效影响
    5 健脾滋肾法对SLE患者外周血TLR7、TLR9 指标的可能影响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治疗 SLE 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表
个人简介
致谢

(6)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不同疾病状态下体内补体变化的研究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对象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不同抗ds-DNA抗体结果患者C3、C4 水平比较
    3.2 不同ANA核型患者C3、C4 水平比较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补体系统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血清补体C1q与IgA肾病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数据收集
        2.2.1 临床数据收集
        2.2.2 肾脏病理学评价
    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纳入患者基线特征
    3.2 血清补体C1q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3.3 血清 C1q水平与组织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
4 讨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补体C1q与疾病相关性研究新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EZH2表达缺陷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VSTM1及其配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1
Abstract2
中文摘要1
Abstract2
第一部分 EZH2表达缺陷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第二部分 VSTM1及其配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及参考文献 组蛋白修饰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缩略词表
    附录B.2010年美国风湿病学院(ACR)制定的RA分类标准
    附录C.2009年SLICC修改的ACR新的SLE分类标准
致谢
论文发表

(9)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乳清和乳脂肪球膜蛋白质组学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驴乳的研究进展
        1.1.1 驴的泌乳规律
        1.1.2 驴乳的理化特性
        1.1.3 驴乳的营养成分
        1.1.4 驴乳的其他特性
    1.2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
        1.2.1 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
    1.3 乳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1.3.1 乳清蛋白质组学
        1.3.2 乳脂肪球膜蛋白组学
    1.4 立题依据与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驴初乳和驴常乳乳清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试剂
        2.2.3 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驴乳乳清蛋白的提取
        2.3.2 驴乳清蛋白的胰蛋白酶消化
        2.3.3 驴乳乳清蛋白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分析
        2.3.4 驴乳乳清蛋白的鉴定与定量分析
        2.3.5 生物信息学和统计学分析
        2.3.6 液相色谱-平行反应监测/质谱(LC-PRM/MS)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质谱(LC-MS/MS)法分析驴初乳和驴常乳的乳清蛋白
        2.4.2 驴初乳和驴常乳乳清差异性表达蛋白定量分析
        2.4.3 驴初乳与驴常乳乳清蛋白的GO功能注释分析
        2.4.4 驴初乳与驴常乳乳清蛋白的KEGG通路分析
        2.4.5 驴初乳与驴常乳乳清蛋白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2.4.6 驴初乳与驴常乳差异表达乳清蛋白的平行反应监测(PRM)分析
    2.5 讨论与小结
        2.5.1 讨论
        2.5.2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驴初乳和驴常乳MFGM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试剂
        3.2.3 试验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驴乳MFGM蛋白的提取
        3.3.2 驴乳MFGM蛋白的胰蛋白酶消化
        3.3.3 驴乳MFGM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分析
        3.3.4 驴乳MFGM蛋白的鉴定与定量分析
        3.3.5 生物信息学和统计学分析
        3.3.6 液相色谱-平行反应监测/质谱(LC-PRM/MS)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质谱(LC-MS/MS)法分析驴初乳和驴常乳的MFGM蛋白
        3.4.2 驴初乳和驴常乳MFGM差异性表达蛋白定量分析
        3.4.3 驴初乳与驴常乳MFGM蛋白的GO功能注释分析
        3.4.4 驴初乳与驴常乳MFGM蛋白的KEGG通路分析
        3.4.5 驴初乳与驴常乳MFGM蛋白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3.4.6 驴初乳与驴常乳差异表达乳清蛋白的平行反应监测(PRM)分析
    3.5 讨论与小结
        3.5.1 讨论
        3.5.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乳清蛋白质组学差异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试剂
        4.2.3 试验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乳清的提取
        4.3.2 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乳清的胰蛋白酶消化
        4.3.3 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乳清蛋白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分析
        4.3.4 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乳清蛋白的鉴定与数据分析
        4.3.5 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乳清蛋白生物信息学和统计学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质谱(LC-MS/MS)法分析不同泌乳期驴乳和牛乳乳清蛋白
        4.4.2 不同泌乳期人乳与牛乳乳清蛋白的GO功能注释分析
        4.4.3 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乳清蛋白KEGG通路分析
        4.4.4 驴乳与牛乳乳清蛋白质组的差异分析
        4.4.5 驴乳与牛乳乳清蛋白质组随泌乳期变化的差异分析
    4.5 讨论与小结
        4.5.1 讨论
        4.5.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MFGM蛋白质组学差异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试剂
        5.2.3 试验设备
    5.3 试验方法
        5.3.1 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乳清的提取
        5.3.2 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乳清的胰蛋白酶消化
        5.3.3 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乳清蛋白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分析
        5.3.4 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乳清蛋白的鉴定与数据分析
        5.3.5 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乳清蛋白生物信息学和统计学分析
    5.4 结果与分析
        5.4.1 质谱(LC-MS/MS)法分析不同泌乳期驴乳和牛乳MFGM蛋白
        5.4.2 不同泌乳期人乳与牛乳乳清蛋白的GO功能注释分析
        5.4.3 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乳清蛋白KEGG通路分析
        5.4.4 驴乳与牛乳MFGM蛋白质组的差异分析
        5.4.5 驴乳与牛乳MFGM蛋白质组随泌乳期变化的差异分析
    5.5 讨论与小结
        5.5.1 讨论
        5.5.2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儿童肾小球疾病血清C1q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检测方法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AGN组、NS组、HSPN组间检测指标的比较
    2.2 各亚组间指标的比较
    2.3 C1q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4 C1q对三组疾病诊断价值的ROC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补体C_(1q)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补体组分1q与膜性狼疮性肾炎活动性的相关性[J]. 曹力文.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1(11)
  • [2]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治方向与研究前沿[J]. 姜楠,白炜,赵久良,张上珠,吴婵媛,王立,赵丽丹,李菁,胡朝军,王迁,徐东,冷晓梅,张文,李梦涛,田新平,曾小峰.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21(08)
  • [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和皮损中滤泡辅助性T细胞免疫分子表达的研究[D]. 王哲宇. 南华大学, 2021
  • [4]补体C1q与慢性肾脏病分期的相关性研究[D]. 吴优. 长江大学, 2021
  • [5]健脾滋肾法对SLE疾病活动与外周血TLR7/9表达水平影响的研究[D]. 陈蕾蕾.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不同疾病状态下体内补体变化的研究及意义[D]. 张舒.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7]血清补体C1q与IgA肾病的关系[D]. 赖艺慧.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8]EZH2表达缺陷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VSTM1及其配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 肖欣悦.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9]不同泌乳期驴乳与牛乳乳清和乳脂肪球膜蛋白质组学差异研究[D]. 李玮轩.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10]儿童肾小球疾病血清C1q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D]. 何根娅.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补体C_(1q)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