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贺州市与苍梧县大倍地段行政区域界线的决定(论文文献综述)
郑志明[1](2020)在《川西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图谱研究》文中指出川西地区高海拔和多山地的自然约束,藏羌汉回等多民族聚集的人文影响,共同形成了形态各异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同时藏彝走廊、茶马古道等线性廊道加速了地区的流动,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进一步影响了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形成及发展。当前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面临冲击和破坏,建立以特征识别为核心的空间形态调查和认知,是该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地域特色文化的文化自觉,也是发现和建构西南地区人居环境基因库的重要组成。论文以川西地区为研究范围,选取前四批共67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借助村落档案、卫星图、地形图、规划图和相关史料文献等资料,结合现场调研与测绘,建立川西地区传统村落基础数据库。研究分析川西地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特征,以及数量、规模、年代、民族、空间分布和时空演变等川西地区传统村落基础特征,结合建制沿革、民族迁移等确定川西地区的文化分区划定。以此为基础,重点形成“分区-分维-分类-比较”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图谱分析方法,详细建构村落选址与格局、形态与结构、空间构成及组织、建筑布局及形态的四维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图谱,通过分区比较、类型比较,阐述其相似性、异质性和联系性三性特征,并从谱系表、谱系图和总体特征三个方面进行谱系总结。论文主要包括三部分工作:首先,建立论文的研究基础和研究理论框架。明确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确定本次研究的范围和对象。以相关研究进展综述为主,总结理论及方法的缺失。归纳总结空间形态相关研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主要呈现“四维”构成,同时传统村落受多元文化影响,形成“三性”特征,结合图谱理论及方法,从内容、技术框架和要素层级三个方面建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图谱研究的理论框架。其次,建立多要素综合的川西文化分区。由于川西地区复杂性,借助文化圈概念,通过解析地区环境特征及传统村落基础特征,结合建制沿革和民族迁移等要素,建立综合的文化分区。再次,以川西地区综合文化区为基础,通过分类、比较、总结,建立川西地区四个维度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图谱。1.对各维度空间形态进行分类,明确各类型的标准、基础特性和模式图;2.以文化分区为基础,对四个文化区的各维度空间形态进行分区比较,明确各文化区的主要类型、整体特征、形成机制,对典型性类型进行深入特征描述和形成原因解析;3.类型比较,对各维度各分类类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各类型的数量、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4.将各类型村落进行统计形成各维度空间形态谱系表,将村落的类型信息与村落空间信息叠置,借助GIS形成可视化表达,形成各维度空间形态谱系图,总结空间分布特征,形成川西地区传统村落四个维度的空间形态图谱。本研究拓展了传统村落研究地域范畴,并结合文化区划理论,提出对复杂地形、多民族文化地域的分区认知方法,即以相似文化属性和特征的地域分区为研究单元。针对村落空间形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分类为基础,结合文化分区,建立分区比较、分类比较的研究体系。并借助图谱理论,形成图表为主的谱系表达方法。研究探寻区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认知方法体系,对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有实践指导意义,也丰富了我国乡村空间形态研究理论和方法。
赵彪[2](2019)在《改革以来我国市辖区体制变迁与空间扩展及政区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市辖区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降低城市发展成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所在,日益成为政府部门和学者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十九大又提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作为调控城市和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市辖区正好处于纵向的行政体制改革和横向的城市空间布局重构的焦点所在。中国是一个转型国家,不仅包括经济体制转型,还包括社会体制转型和政治体制转型,高质量的发展需要有高质量的城市化支撑,市辖区的科学合理设置对于实现城市治理的现代化,促进农民转变为市民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基于体制维度和空间维度,探究市辖区应该如何更加合理有效地设置,以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当前中国经济外需不振、投资乏力,面临着巨大的下行压力,作为最大的内需,城市化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城市等级化造成的发展严重失衡、公共服务之车与建制之马不匹配、人口频繁流动与真实分布造成的资源错位等问题。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是现代社会的构成中心,其发展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城市问题实质上也是整个时代的问题。当前的城市化更多的是土地城市化、产业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存在着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户籍人口城市化率远低于常住人口城市化率等问题,共有2.7亿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产生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长期的家庭分割对家庭关系、子女身心健康、老人养老等均有严重的不良影响。而要解决这些城市化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形成有效的城市治理体系,就有必要对市辖区进行行政体制改革。伴随着我国行政区划调整实践需求的不断增加,行政区划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在研究视角、方法、内容等方面都存在较强的局限性,关于市辖区改革的研究更是十分薄弱,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本研究在大范围调研的基础上,基于整体性治理、尺度重构、施坚雅区域体系等理论,运用了GIS和RS技术,通过对市辖区的体制内涵、演化历程、发展路径、调整模式、作用机制和政策绩效的研究,探索当前我国城市型政区体制改革的实践路径。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强调了降低体制成本对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而市辖区改革对于破除城市化的体制机制障碍意义重大。二是提出了行政区划研究必须具有跨学科的多重思维,市辖区改革必须与城市化和行政区划改革两个更宏大的系统相对接,才能看清当前市辖区面临的复杂问题及其改革方向。三是详细分析了县、县级市与市辖区的体制差异及其转换逻辑,提出行政区划调整是把“双刃剑”,若实际经济发展中行政区划“不需要调整的调了”,或“需要调整的没调”,都会产生体制与现实的“矛盾”,要把行政区划当作一种资源,做到有效化解矛盾,真正推进行政区划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四是阐述了建国以来市辖区设置可分为大幅调整期、波动上升期、地市合并期、大城市主导期和战略引领期,市辖区设置对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五是论述了改革以来我国市辖区的调整路径、主要模式和空间差异,发现市辖区设置呈由东向西逐步推进,自北向南与自南向北两种扩张路径相结合,“大区制”和“小区制”两种偏向共存的特征,提出市辖区变动可以分为规模增减、结构调整、建制转换三种模式。六是分析了当前我国市辖区设置存在的体制障碍和空间瓶颈,其中市辖区设置的体制障碍包括市与市辖区、市辖区与市辖区之间的体制摩擦,市辖区设置的空间瓶颈主要包括城市型政区地域化、市辖区面积过小、市辖区建制缺失和市辖区空间结构不合理四类,并对各类问题分别举例说明了其作用机制。七是发现了近年来我国撤县(市)设区显着地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撤县(市)设区的效果要明显优于中小城市,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县(市)改区效果更加显着,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也具有最佳调整期,并以大西安建设为例,实证分析了城市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的具体策略。最后,本文提出了市辖区优化设置的对策建议:(1)基于城市群思维统筹推进市辖区空间优化布局。城市群内要重点考虑(培育形成网状城镇体系),根据城市群发展需求和自身基础进行调整;城市群外重要发展轴线上(重在培育发展轴),根据发展战略和自身需求进行调整;城市群外非关键地区(重在培育自主发展能力),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调整。重点优化中心城区的行政区划,有效回应其市辖区规模不适当、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升其辐射带动能力,其次着重布局区域次中心城市,再次是县级市等其他中小城市,不同等级的城市空间距离要适度,特大镇问题的解决也要优先考虑城市市辖区的发展需求。(2)重点解决大城市市辖区规模不适度和结构不合理问题。只有大城市的区划先行调整好了,城市群内部的次一级区划调整才能进行,这是因为大城市的区划调整是上位规划,只有上位规划调整了,才能落实次一级的区划调整,大城市行政区划界线的划定落实,将成为城市群协调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保证,因此大城市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是城市群布局优化的重点。(3)调整山川形便与犬牙相入的行政区划设置原则。山川形便与犬牙交错共同作为历史政区边界的划定原则,造成一些完整的生态环境单元被不同的行政边界所人为分割,加大了行政区交界地的资源环境问题,为此要优化行政边界的设置原则,可基于实际情况跨河流设置行政边界。(4)市辖区调整应重点关注城市的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只有在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都较大的情况下才需要增设市辖区,在开发强度大、发展潜力小的城市,更需要进行内部城市空间重构,区县重组的可能性较大。增设市辖区时,首先要看中心城区是否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其次看拟设市辖区是否具有典型的城市型政区特征,再次要符合地域相邻、紧密相连的条件。
张发明[3](2018)在《“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基础案例的梳理与统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1929年中国营造学社在北京成立以来,基于古代建筑实例的调查和测绘成果结合文献资料搜集和整理研究,在梁刘的带领下,中国建筑史的发展脉络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梁思成先生在他中国古建筑调查报告首篇中就开门见山的提出作为近代学者研究学问的第一要务即为“证据”的搜集,以古代建筑“实物”为“后盾”,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研究才能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从中可以充分看出,客观的古代建筑遗存调查史料是支撑中国建筑史研究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并受国外建筑史学者所瞩目的重要原因。笔者通过对近些年来中国建筑史相关方面研究的整理发现,大部分的研究或专注于对梁思成先生构筑中国建筑史过程的发掘及文献的考查之上,或基于最新的调查报告、考古发掘成果专注于单一案例的延伸论述上,而很少是在对中国古代建筑遗存进行时间维度上和某一时期空间维度上整体视角下进行研究的成果。随着近年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学者队伍的不断壮大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古代建筑和考古成果遗存不断被发掘涌现,以此为基础,对中国古代建筑遗存的系统的梳理与统计研究,笔者认为这样一次整体性观测,既是对前辈学者的学术成果的致敬,也能够在启示后辈学者从整体上理解把握中国建筑遗存有所帮助。本论文以历史时期为经线,以建筑类型为纬线,以现有行政区划为空间坐标系统梳理统计“中国古代建筑史”中所例举的基础案例,以一种直观方式作为表现手段,进行解读并试图以整体的视角结合独特地理空间线索去分析动态地描述中国古代建筑遗存现状。笔者采用书籍查找结合网络求证的方法将所有案例资料收集,在建立“中国古代建筑史”基础案例“档案库”的基础上进行梳理与统计研究,最终得到论文结论。本论文前后主要分为五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绪论叙述本文写作缘起和背景、目的及意义,写作对象、范围,国内外对于本题目相关研究的现状,论文中应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内容框架;第二部分为“中国古代建筑史”基础案例释义和档案库的建立;第三部分基于档案库案例梳理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对各建筑类型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数据特征解读研究;第四部分试结合多线浅析档案库所呈现的数据特征;第五部分得出结论。希望本论文对以后宏观观测中国古代建筑遗存方面能有参考价值。
潘洌[4](2018)在《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广西获得国家及自治区级认定的传统村落数目极少,且大多处于非物质与物质遗产双重遗失的濒危状态,村落地域空间特征快速消失,急需对其进行记录与分析;村落空间格局难以适应现代生活需求;自然生态空间被过度侵占,村落原生态空间格局被破坏;村落内部空心化的同时外围又变得无序化,空间秩序失控;空间形态随意改变,致使村落风貌受到破坏;对村落空间只注重保护而对传承与发展方式研究较少;村民自我文化认同感低,外来者文化认知度差,使得传统村落及建筑传承与更新缺乏适宜哲理等。诚然,传统村落的外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改变了,内部乡民的生活方式与观念改变了,营建房屋的技术与适用资源也改变了,作为活态的传统村落及建筑,其改变也是必然的,但如果对村落及建筑中以隐性、抽象、本质性存在的“空间”缺乏足够认知与重视,不能理清它与“环境”、“人”、“技术”的传承与发展关系,就很难从本质上解决上述问题。建筑学的本质是提供、优化和美化空间,因而解决传统村落及建筑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必然要回到空间。研究认为,传统村落及建筑是广西地域文化的典型载体,空间是环境、聚落、建筑与人互生关系的基本载体,由传统村落及建筑中抽象、显现、理清其宏观、中观和微观空间特征及其演变方式是连接传统、现代和未来聚落及建筑的关键。当前,在空间增量受限的条件下,就要求仔细反思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发展、传承与更新等矛盾共同体在传统村落及建筑(多为存量空间)多元时空格局里的共存关系并做好发展趋势预测,以便在从现代性中获得发展动力的同时,也能从传统性中发现并重建自身的民族与区域认同感,为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在新形势下寻找新方向,为地域聚落及建筑空间设计提供指引。研究选取广西全域内具有典型性的国家级传统村落为样本,以理清其村落及建筑时空里蕴藏着的适宜朴素哲理为目标,从由上至下的宏观环境和由下至上的微观场景两头开始,在中观的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中进行意义整合,由此,建构出基于广西独特自然地理、民族文化、政治经济的村落外部环境空间←→村落空间←→建筑空间←→内部空间←→家俱陈设的多元时空格局,建立起一个既适应宏观规划要求又符合微观自组织需求的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理论框架;在此框架基础上,用概念提取、分类比较及图解构成的定性方法抽象出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的“空间格局”、“空间意义”、“空间要素”、“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之概念集群;在此基础上结合定量分析的再抽象(数目、体量、坐标、度数、质量等数据)来建立起能适应现代性发展与更新的传统空间模型;并提出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发展的方法与策略;籍此建构一个具有系统性、开放性、互逆性的传统空间传承与更新框架。就此,希望通过对过去的提炼,解决现实问题,达成对未来的预测与构想。
庄良[5](2017)在《中国城市新区与市辖区空间设置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城市新区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型空间,与城市尤其是市辖区的重要关系日益凸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各大城市纷纷设立行政级别与区县相当甚至更高层次的城市新区,国家级城市新区的空间格局不断完善,遍布港澳台之外29个省级行政区域。同时,城镇化进程中关于城市新区的问题探讨日趋紧迫,而不少城市新区与市辖区的空间关系尚未厘清则是其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基于狭义概念界定和综合指标参考,在全国范围共遴选出224个城市新区作为本文主要研究对象,并从以下五点进行阐述分析与循序演绎:(1)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选题背景并提出研究问题,后对国内外城市新区与市辖区的研究进行综述讨论,并作技术路线导图及研究说明;(2)概念界定与市辖区的演变历史。对城市新区等关键概念作必要界定,探究城市分区与市辖区的历史沿革,阐述"警区"在晚清民国期间的过渡性演变,并将市辖区发展划分为波动起伏期(1949-1959)、快速提升期(1960-1982)、平稳持续期(1983-2016)三个阶段;(3)城市新区的阶段划分及其空间格局。在遴选标准设定基础上对城市新区发展进行低速增长(1993-2008)、高速扩张(2009-2012)、降速调整(2013-2016)的阶段划分,进行历年密度分析并探析空间特征;(4)城市新区与市辖区空间设置关系研究。将空间关系类型划分为内含型、相交型、外离型和例外型4个类型,继而从驻地空间距离、城市新区面积、区划要素影响、空间战略策应等几方面进行充分的关系论述,并作典型案例举证;(5)问题总结与建议思考。立足前文研究基础,就城市新区与市辖区空间发展过程中的关系问题与对策建议进行了相应思考,并对本研究结论作凝练总结和补充,包括研究完善与研究展望。
韦浥春[6](2017)在《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广西拥有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多样的民族文化。历史时期,中央王朝的统治、中原战乱动荡、以汉族为主的外来移民的迁入、本地壮族、侗族等土着民族与汉族的同化和争斗、土司制度的变迁、土地开发、商业西渐、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等现象,综合作用于广西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文化特征的形成,村落与建筑文化也因此在历史变迁中表现出高度的丰富性与混杂性,成为岭南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是文化全球化趋势下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本文综合运用民族学、历史学、人文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视角,选择最集中反映社会制度、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作为切入点,全面、系统地描绘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形态特征与深层结构,挖掘地域、民族文化内涵、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并对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传承与弘扬地域文化与民族性格进行探讨。为了避免单一的研究方法在深度、广度与侧重点上的局限性,研究基于全面、详尽的田野调查与文献整理,采用“类型学、空间句法、历史地理诠释”多法互证的综合分析方法,多维、立体地呈现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多样化与地域、民族文化的多元包容。研究首先从自然地理、历史沿革、民族发展、文化特征等方面,探讨广西民族文化、传统村落的形成原因与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其次,在广泛搜集文献资料,深入详实的调查踏勘基础上,借鉴类型学与空间句法,定性、定量地描述广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形态、特征及其深层组构,构建广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数据信息库。同时,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多样性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民族性”与“地域性”因素进行互动关联性研究,比较同一民族不同地域、同一地域不同民族、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异同,归纳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个性、共性与特性。进一步挖掘村落公共空间形态与地域环境、民族文化的内在秩序与逻辑,推演归纳空间形态背后蕴藏的地域、民族内涵与多重影响因子的综合作用机制。最后,结合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实例,反思后效,提出更有针对性、更为具体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保护与营建的原则与策略,探讨地域与民族文化在传统村落保护开发、新农村建设、新建公共建筑中的适应性传承与现代性转译。
曾艳[7](2016)在《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类型文化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中国传统文化保护迫在眉睫,多学科综合研究有利于建立对传统文化的系统性认知。作者通过建筑学与文化地理学的交叉运用,在民居研究中从时空维度把握人与文化的动态特征,提出了民居文化地理的研究理论。在理论建构的基础之上,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研究手段,进一步提出了广东省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论文首先从国内传统民居研究与文化地理学研究两个方向入手,集中分析发现既有民居研究在时空关系上不对等,忽视了空间的主体作用,偏重静态特征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将民居文化地理概念引入民居研究的意义。基于对地缘性、聚居性等居住文化现象的解析,指出地理空间给民居文化系统带来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并提出构建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类型形态、文化原型、因子图谱、文化区划等研究内容,以此揭示其文化景观与时空对应的衍生关系。根据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的具体情况,综述了省域历史文化地理背景,同时提出数据库的构建准则与方法,以此为前提建立广东省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基于全面系统的普查数据,以数据库为平台综合分析了各类民居文化因子的影响因素、地理分布等特点,确定以聚落及民居类型作为主导文化因子进行切入研究,并分别从聚落、民居两个方面对其文化景观特征进行探讨。文化地理学研究方法中的文化分区,可以拟构文化发展的历史,为民居研究提供新视角。基于文化景观特征的深入分析,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结合文化区划理论与聚落民居分区特征得出广东省七大传统聚落民居文化区,并分别阐述了各区文化景观特征。通过地理环境与生产、社会文化与制度、观念风俗与礼法、营造技术与材料四个方面深度解析了各聚落民居文化区及其文化景观成因。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景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研究的核心目标,它们主要表现在文化边缘地带,因此选取聚落民居文化区边缘地带的非典型民居文化景观,对其形成及演变规律进行深入探讨。通过案例的分析总结,揭示了在聚落及民居的“形式”研究已经相对成熟的条件下,对其时空双向维度和宏观到微观多层次的文化地理研究,能让我们对聚落及民居建筑形成更为本质与系统的认知。
熊伟[8](2012)在《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西地处我国南疆,是地区间、民族间、国家间的交往地带,具有丰富的民族与地域文化特点,各种建筑现象异彩纷呈。针对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展开研究,全面系统地勾勒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全貌,既是应对当前文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要求,也是对岭南地区地域建筑文化研究的补充和完善。同时还有助于了解建筑文化传播、演变的一般过程,并为广西地域建筑创作提供依据和广阔的意蕴。论文试图运用文化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人文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结合文化传播、演变的一般规律,对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梳理并对广西这一建筑文化过渡区域的建筑现象进行研究和探索。在研究方法上,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并重,并在其基础上,从多学科角度综合剖析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发生和发展。文中先对广西地域文化背景予以概述和探讨,重点放在广西的百越土着文化和汉族移民对广西地域文化的影响方面。然后从民族、民系的角度构建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区划框架,将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区分为“百越干栏建筑文化区”和“汉族地居建筑文化区”。再依据建筑特点的差异,细分为侗族建筑文化亚区、壮族建筑文化亚区、苗瑶建筑文化亚区、广府建筑文化亚区、客家建筑文化亚区及湘赣建筑文化亚区六个部分。在建筑文化区划框架的基础上,首先进行两个大区(百越干栏区和汉族地居区)乡土聚落总体布局、空间特色、聚落公共建筑等方面的研究,然后结合平面形制、建筑构架、造型装饰等建筑型制的基本要素,六个亚区的壮、侗、苗、瑶、广府、客家、湘赣等各民族、民系建筑文化特点的细致研究也得以展开。研究的过程中,坚持动态的观点,关注“广府建筑干栏化”、“干栏建筑地面化”等建筑文化的演变现象,并试图探寻隐藏在这些演变现象背后的影响因素。文中亦探讨了目前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保护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保护原则和方法,蕴涵于传统乡土建筑中的匠作技术、生态思想以及相关的生活内涵等非物质文化亦应是传统乡土建筑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点。文章的最后部分概括描述了当前广西地域建筑的创作和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状况,并提出新时期广西地域建筑的创新和发展,应该充分借鉴现代岭南建筑创作理论,在深化本土传统建筑文化研究的同时加强地域建筑技术在创作实践中的运用。
陈丽华[9](2011)在《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旅游业被并称为“朝阳产业”。由于其产业关联度高、综合带动性强、辐射牵引力大、污染小,是全球发展最迅速的产业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就业、优化产业结构起着重要作用。发展旅游业不仅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在全球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亚太地区正成为世界旅游热点地区之一。作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中国的旅游业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快速发展,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中国已经实现了从亚洲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大国的转变,开始迈入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进程,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人均收入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旅游消费需求将大幅提升,这是旅游业持续兴旺发展的动力,中国旅游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风景名胜区要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在各风景名胜区间的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必须从规划、开发、管理等各方面全面提升竞争力。桂林市拥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桂林是着名国际旅游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旅游组织首推的中国四大旅游目的地城市之一。“桂林山水甲天下”,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美誉世界,是中国自然风光的典型代表和经典品牌。旅游业是桂林最具优势、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2009年国家从战略层面对我国旅游业综合改革进行部署,提出构建“一省一岛一市”的格局,桂林市成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地级城市。在综合改革、旅游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整体优势,为全国提供示范。桂林旅游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发展形成最具城市优势、最具品牌效应、最具社会竞争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然而,桂林旅游业发展也面临巨大的挑战。研究桂林市旅游产业发展,既是加快推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需要,广西旅游业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旅游产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探寻桂林旅游业创新发展模式不仅具有局部区域性意义,更具全局战略性意义。以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为研究对象,为促进转变发展方式、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旅游产业发展新方式提供理论支撑体系和制度框架,为实现全国旅游业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模式。全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为八章。即: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评价,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功能定位,桂林旅游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桂林旅游产业拓展创新发展,桂林旅游生态环保与补偿机制创新,桂林旅游产业功能创新,桂林旅游产业大跨度区域联动发展创新,桂林旅游产业发展保睁体系。论文系统研究了桂林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以桂林旅游产业创新为研究对象,从体系上分为三个层面探讨:即从桂林旅游微观个体层面(如旅游景区、旅游企业等)到中观的旅游产业链层面(如会展业等)到宏观旅游协作圈层面,提出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目标与实现机制。论文在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论述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和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及趋势的基础上,对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总结了桂林旅游业发展成效和经验。论文深入地探究了桂林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其主要问题是资源利用率不高,旅游升级难度大;旅游价格普遍偏低,无法实现旅游收入快速增长;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旅游对经济带动作用难以发挥;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率无法得到明显提高;旅游业对全市财政收入增长贡献有限;旅游业一体化发展缓慢和旅游产品单一等。桂林旅游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旅游管理体制尚未理顺;旅游运行机制相对缺失;旅游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旅游硬件建设差距比较大。论文在研究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目标及定位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具体研究了桂林旅游产业发展运行机制创新、桂林旅游产业链拉动创新发展和桂林旅游产业功能创新。关于桂林旅游产业发展运行机制创新。论文从跨县(区)旅游资源的管理机构、政府主导下大旅游管理机制、城市公园改革与城市公园管理体制三个方面研究了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创新;从旅游行业协会、旅游企业集团、景区联合体经营体制创新三个方面研究了旅游企业经营机制创新;从桂林旅游整体形象再造、旅游营销手段和方式再创新两个方面研究了旅游营销创新;从政府对旅游融资的强力导向、积极引进外资、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大型旅游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创新等方面研究了旅游投融资体制创新。关于桂林旅游产业链拉动创新发展。论文研究了桂林市大力发展会展旅游、康复保健度假养老旅游、做强做大旅游房地产产业链、积极发展精品体育休闲旅游产业链的条件和机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论文着力研究了桂林旅游生态环保与补偿机制创新。认为要探索建设绿色旅游产业体系,转变旅游经济发展方式,实施节约型旅游开发模式,建立绿色管理服务体系,加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要探索旅游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设以高效安全为重点的现代生态农业体系,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生态工业体系,建设以商贸物流为支柱的生态服务业体系。并从加强保护漓江生态景观环境、加强上游水源林保护和建设、全力保护漓江水质、强化文化传承保护、加快建立大景区管理体制、落实生态补偿,做好扶贫脱困工作、加强沿岸农民技术培训和建立漓江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方面研究了建立科学保护漓江的长效机制。论文跳出旅游城市之间只有竞争关系的思维,创新提出东盟/北部湾区、泛珠三角区域、“中国旅游金三角”区域、湘桂走廊区域、客家文化圈区域与桂林旅游产业建立战略旅游同盟协作框架的原则和运行机制。论文研究了桂林旅游产业发展保障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桂林旅游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保障,争取赋予桂林计划单列市的经济管理权限,争取赋予桂林类似经济特区的地方立法权,争取赋予桂林特殊的财税优惠政策,争取赋予桂林特殊的规划和用地政策,争取赋予桂林特殊的对外开放政策,争取赋予桂林特殊的投融资政策,争取赋予桂林特殊的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政策;认为应该提高旅游产业信息化水平,加大人才培育的改革创新力度,实现旅游产业发展领导机制创新,旅游产业发展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机制创新。
龚玉梅[10](2007)在《林业领域中的生物安全性及其相关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物安全性(Biosafety or Biosecurity)是指对粮食安全性、动物生命与健康、植物生命与健康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环境风险的分析和管理的综合战略,它包括动植物引种、转基因生物体(GMOs)及其产品、外来入侵物种与基因型生物学入侵和动植物遗传资源转移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影响的风险评估、预警和管理,在这一领域生物安全问题和国家政策法规相互关联、渗透和制约。生物安全是一个相对的、不断发展的动态性概念。狭义的生物安全是指生物技术的运用而导致的安全性问题,广义的生物安全则是以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为核心,包括由于自然或人类活动引起对当地物种和生态系统造成的威胁和危害,特别是人类的强烈活动(如,引进外来有害物种、对生物资源的滥用、对动植物遗传资源的转移)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从而影响、威胁和危害生物多样性的安全性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科技进步,尤其是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改造、利用与日俱增,由此引发的生物安全性风险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止各种可能的生物安全风险,成为世界各国以及各种国际机构工作的战略重点。我国是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都迫切需要尽快开展林业领域生物安全问题的研究,为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本研究旨在紧密跟踪国际生物安全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技术,结合我国林业行业的实际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及其原因,通过案例研究,对我国林业行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政策与法律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提出发展思路与对策,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本文研究林业领域中广义的生物安全性问题,包括外来物种生物入侵、转基因林木研究与应用和遗传资源转移等。研究方法采取文献研究、向政府管理部门和专家咨询、实地调查、典型例证研究等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国内外现状分析和比较研究,总结归纳我国林业领域生物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根据国外经验和我国具体国情,提出加强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策略与建议。外来物种生物入侵是国际社会、政府部门、科学界和社会团体共同关注的问题。外来树种生物入侵风险评估是防范和化解这些风险的主要途径。对我国过去已经引种的主要外来树种的引种途径、驯化状态、遗传资源收集、利用和保存评价进行总结分析,以隆缘桉(雷林一号)为案例,分析我国主要外来树种生物入侵的现状调查及桉树例证研究,评估我国主要外来物种自然繁殖逃逸与生物入侵风险;以转基因桃树为例,探讨转基因林木的安全性评价与风险管理;以加勒比松为具体案例,分析林木遗传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策略;通过国内外生物入侵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对比研究,分析我国在外来生物入侵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预防和控制外来入侵物种的策略和建议。对我国外来树木引进全面调查后,查明我国林业引种外来树种121科,508属,1824种(包括变种)。引种数量最多的省区是广东(351种)、广西(284种)、云南(252种)和福建(227种),引种数量最少的省区为青海(13种)和宁夏(16种);我国引种的外来树种用途很多,主要用于观赏、造林绿化、生产木材、食用和药用等。其中,用于观赏的引种数量最多;我国引种的外来树种原产地几乎覆盖全世界,原产地是大洋洲(主要是澳大利亚)的外来树种有470种;其次是北美洲,302种;原产地为亚洲的外来树种有293种。案例1,外来树种加勒比松基因资源的收集与保存。通过全面描述加勒比松基因资源的来源、试验地点及遗传多样性状况,提出我国加勒比松基因资源引进、保存、评价和利用的基本策略。对我国林业外来入侵物种进行全面调查后,查明我国林业外来入侵物种共有108种,其中,外来入侵草本植物82种,占总种数的76%,外来入侵无脊椎动物22种,占总种数的20%;外来入侵微生物4种,占总种数的4%;暂未发现外来入侵的木本植物。通过调查分析,提出我国防治林业外来入侵物种的政策建议。案例2,桉树自然繁殖逃逸与生物入侵风险评估。通过调查雷林1号桉的自然更新与扩散,监测它对广东江门地区自然、半自然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为桉树的生态影响和入侵风险的评估提供借鉴。生物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是本文阐述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面。通过对我国林业遗传改良技术研究现状、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以及调控桃树抗旱转录因子功能鉴定例证研究,分析森林生物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前景及潜在的安全性风险,提出转基因林木安全性评价的框架;通过对国内外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对比研究,分析我国在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加强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策略和建议。案例3,调控桃树抗旱反应基因的克隆与转化研究。通过酵母单杂交技术从桃树中分离到1个编码似AP2/EREBP转录因子PpDREB1,GenBank注册号为EF635424。PpDREB1核苷酸长度为814bp,编码230个氨基酸。Northern杂交分析表明,PpDREB1的表达受干旱、ABA诱导。PpDREB1在大肠杆菌中以GST融合蛋白形式高效表达,且与其他植物AP2/EREBP转录因子一样,它们编码的蛋白能特异地识别、结合核心序列DRE元件。将PpDREB1基因构建到pCAMBIA1304表达载体CaMV35S启动子下游,并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将其转入到野生型拟南芥植株中,转基因拟南芥根长、根毛、侧根比野生型明显增多。上述研究为转基因抗旱桃树研究提供了材料,也为林业领域生物技术的研究应用与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具体分析提供理论基础。案例4,转抗虫基因杨树(Populus spp.)实验室研究环境释放和在商业人工林中应用的评价与管理。通过对我国森林遗传资源的价值、多样性状况、受威胁状况、丧失原因、保护和管理情况的本底现状调查以及我国生物遗传资源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对比国外生物多样性丰富国家森林遗传资源的安全性管理的主要措施,提出加强我国生物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对策与建议。综合以上三方面的研究分析结果,通过对林业领域外来物种生物学入侵风险评估、森林生物技术的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以及森林遗传资源的安全性三个方面问题的分析研究,对比发达国家安全性管理的主要措施,提出加强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贺州市与苍梧县大倍地段行政区域界线的决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贺州市与苍梧县大倍地段行政区域界线的决定(论文提纲范文)
(1)川西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概念界定 |
1.2.1 川西地区 |
1.2.2 传统村落 |
1.2.3 空间形态 |
1.2.4 图谱 |
1.3 研究范围及对象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对象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聚落研究 |
1.4.2 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
1.4.3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 |
1.4.4 川西地区传统村落研究 |
1.4.5 已有研究评价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图谱研究的理论体系构建 |
2.1 相关理论 |
2.1.1 文化地理学 |
2.1.2 文化区划理论 |
2.1.3 谱系理论 |
2.2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四维”构成 |
2.2.1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层次及内容 |
2.2.2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构成基础认知 |
2.2.3 传统村空间形态“四维”构成 |
2.3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多元文化影响与特性 |
2.3.1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多元文化影响 |
2.3.2 多元文化作用下文化圈的形成 |
2.3.3 文化圈影响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三性”特征 |
2.4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图谱的理论体系 |
2.4.1 图谱内涵与表达 |
2.4.2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图谱的区划方法 |
2.4.3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图谱技术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川西地区传统村落特征及地域分区 |
3.1 川西地区自然及人文环境特征 |
3.1.1 川西地区自然环境 |
3.1.2 川西地区人文环境 |
3.2 川西地区传统村落特征 |
3.2.1 传统村落基本特征 |
3.2.2 传统村落类型特征 |
3.2.3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
3.3 川西地区传统村落地域文化分区 |
3.3.1 行政地域分区的历史演变 |
3.3.2 民族融合地域分区的演变 |
3.3.3 综合的地域文化分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川西地区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图谱 |
4.1 自然条件影响的选址与格局图谱 |
4.1.1 自然条件影响的选址分类 |
4.1.2 自然条件影响的选址分区比较 |
4.1.3 自然条件影响的选址类型比较 |
4.1.4 自然条件影响的选址谱系总结 |
4.2 人文条件影响的选址与格局图谱 |
4.2.1 人文条件影响的选址分类 |
4.2.2 人文条件影响选址分区比较 |
4.2.3 人文条件影响选址类型比较 |
4.2.4 人文条件影响的选址谱系总结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川西地区传统村落形态与结构图谱 |
5.1 传统村落形态图谱 |
5.1.1 传统村落形态分类 |
5.1.2 传统村落形态分区比较 |
5.1.3 传统村落形态类型比较 |
5.1.4 传统村落形态谱系总结 |
5.2 传统村落空间结构图谱 |
5.2.1 传统村落空间结构分类 |
5.2.2 传统村落空间结构分区比较 |
5.2.3 传统村落空间结构类型比较 |
5.2.4 传统村落空间结构谱系总结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川西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构成及组织图谱 |
6.1 公共空间构成及组织图谱 |
6.1.1 公共空间构成及组织分类 |
6.1.2 公共空间构成及组织分区比较 |
6.1.3 公共空间构成及组织类型比较 |
6.1.4 公共空间构成及组织谱系总结 |
6.2 街巷空间构成及组织图谱 |
6.2.1 街巷空间构成及组织分类 |
6.2.2 街巷空间构成及组织分区比较 |
6.2.3 街巷空间构成及组织类型比较 |
6.2.4 街巷空间构成及组织谱系总结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川西地区传统村落建筑布局及形态图谱 |
7.1 传统村落建筑功能图谱 |
7.1.1 传统村落建筑功能分类 |
7.1.2 传统村落建筑功能分区比较 |
7.1.3 传统村落建筑功能类型比较 |
7.1.4 传统村落建筑功能谱系总结 |
7.2 传统村落建筑布局图谱 |
7.2.1 传统村落建筑布局分类 |
7.2.2 传统村落建筑布局分区比较 |
7.2.3 传统村落建筑布局类型比较 |
7.2.4 传统村落建筑布局谱系总结 |
7.3 传统村落建筑形态图谱 |
7.3.1 传统村落建筑形态分类 |
7.3.2 传统村落建筑形态分区比较 |
7.3.3 传统村落建筑形态类型比较 |
7.3.4 传统村落建筑形态谱系总结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B 川西地区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一览表 |
附录 C 川西地区典型传统村落量化统计表 |
附录 D 川西地区典型传统村落基本信息表 |
致谢 |
(2)改革以来我国市辖区体制变迁与空间扩展及政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市辖区行政区划改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外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2.1.1 行政分割与政府碎片化问题 |
2.1.2 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经济发展 |
2.1.3 行政区划与财政体制改革 |
2.2 国内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2.2.1 城镇化与行政体制改革的关系 |
2.2.2 行政区划制度与市制改革取向 |
2.2.3 市辖区体系改革与建制创新 |
2.3 相关述评与本文的切入视角 |
第三章 基本概念辨析与相关理论基础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行政区划 |
3.1.2 县 |
3.1.3 县级市 |
3.1.4 市辖区 |
3.2 县、县级市与市辖区的比较辨析 |
3.2.1 县与县级市的体制差异 |
3.2.2 县、县级市与市辖区的体制差异 |
3.2.3 县、县级市与市辖区的体制转换 |
3.3 相关理论基础 |
3.3.1 整体性治理理论 |
3.3.2 尺度重构理论 |
3.3.3 施坚雅区域体系理论 |
3.3.4 其他相关理论 |
第四章 经济结构转型与市辖区体制变迁的阶段与脉络 |
4.1 阶段一(1949-1957):体制转轨下市辖区的大幅波动与逐步规范 |
4.2 阶段二(1958-1977):投资规模与粮食产量的双重制约 |
4.3 阶段三(1978-1997):经济分权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
4.4 阶段四(1998-2011):土地财政催化大城市发展的空间需求 |
4.5 阶段五(2012 年以来):从适应性调整到战略布局引领 |
4.6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我国城市市辖区空间扩展的基本趋向与主要模式 |
5.1 城市布局调整与市辖区扩展的演化路径 |
5.1.1 由东向西逐步推进 |
5.1.2 自北向南与自南向北 |
5.1.3 “大区制”和“小区制” |
5.2 市辖区设置的基本类型及其主要模式 |
5.2.1 市辖区设置的基本类型 |
5.2.2 市辖区设置的主要模式 |
5.3 市辖区设置的现状特征及其空间差异 |
5.3.1 我国市辖区设置的基本状况 |
5.3.2 各省市辖区设置的现实需求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市辖区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 |
6.1 市辖区发展面临的体制障碍及其影响 |
6.1.1 市与市辖区之间的体制摩擦 |
6.1.2 市辖区与市辖区之间的体制摩擦 |
6.2 市辖区发展面临的空间瓶颈及其影响 |
6.2.1 城市型政区地域化问题 |
6.2.2 市辖区面积过小问题 |
6.2.3 市辖区建制缺失问题 |
6.2.4 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问题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体制转型与城市发展:市辖区调整的政策效果评估 |
7.1 研究回顾与理论假说 |
7.2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
7.2.1 研究方法 |
7.2.2 数据来源 |
7.3 实证结果分析 |
7.3.1 基准回归结果 |
7.3.2 异质性分析 |
7.4 稳健性检验 |
7.4.1 平行趋势检验 |
7.4.2 改变控制变量 |
7.4.3 灯光指数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城市空间重构与市辖区改革:以大西安为例 |
8.1 大城市市辖区改革是中国城市空间重构的焦点 |
8.1.1 城市空间布局重构也是体制改革 |
8.1.2 中小城市转型的关键在于大城市 |
8.2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瓶颈与“大西安”的战略突破 |
8.2.1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的关键是建设大西安 |
8.2.2 行政区划改革:大西安建设的必由之路 |
8.3 大西安行政区划不合理导致的主要问题 |
8.3.1 城三区的城市管理问题 |
8.3.2 西咸新区发展的问题 |
8.3.3 城市发展与公共服务问题 |
8.3.4 咸阳城市衰落的问题 |
8.4 基于城市群思维重构大西安行政区划新格局 |
8.4.1 推动西安向北跨河发展 |
8.4.2 妥善解决咸阳出路问题 |
8.4.3 加快渭北地区设市进程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
9.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基础案例的梳理与统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缘起和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 |
1.4.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概述“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基础案例“档案库”的建立 |
2.1 本章引论 |
2.2“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基础案例的确立 |
2.3 以建筑功能类型为依据引发的梳理概述 |
2.4 以时间阶段为依据引发的梳理概述 |
2.5 以空间定位为依据引发的梳理概述 |
2.6“档案库”的建立及使用说明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各类基础案例的梳理与统计 |
3.1 本章引论 |
3.2“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宗教建筑梳理与统计 |
3.2.1 本节引论 |
3.2.2“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佛教建筑梳理与统计 |
3.2.2.1“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佛寺建筑梳理与统计 |
3.2.2.2“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佛塔梳理与统计 |
3.2.2.3“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石窟类建筑梳理与统计 |
3.2.3“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儒教建筑梳理与统计 |
3.2.4“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道教建筑梳理与统计 |
3.2.5“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礼制建筑梳理与统计 |
3.2.6“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陵寝墓葬建筑梳理与统计 |
3.2.7“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伊斯兰教建筑梳理与统计 |
3.2.8 本节小结 |
3.3“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非宗教建筑梳理与统计 |
3.3.1 本节引论 |
3.3.2“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古桥梳理与统计 |
3.3.3“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标志建筑与戏台类建筑梳理与统计 |
3.3.4“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居住建筑与风景类建筑梳理与统计 |
3.3.5“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商业手工业、衙署等公共建筑梳理与统计 |
3.3.6 本节小结 |
3.4“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古遗址、古聚落梳理与统计 |
3.4.1 本节引论 |
3.4.2“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各类古遗址、古聚落梳理与统计 |
3.4.3 本节小结 |
3.5 本章总结 |
第4章 试结合多线索浅析档案库所呈现的数据特征 |
4.1 试结合“胡焕庸线”浅析档案库所呈现的“一线”数据差异特征 |
4.2 浅析档案库所呈现的“云南、山西、江苏”三省数据差异特征 |
4.3 试结合中国降水分布和地形浅析档案库所呈现的“四域”数据差异特征 |
结论、不足与未来研究的课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历史年表及中国古代建筑梳理分期表 |
附录B “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基础案例档案库 |
致谢 |
(4)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传统与现代时空分离的危机 |
1.1.2 传统与现代时空压缩的混乱 |
1.1.3 传统与现代时空同质的单一 |
1.1.4 传统与现代时空转换的失语 |
1.1.5 传统与现代时空一体的要求 |
1.2 概念释义 |
1.2.1 广西 |
1.2.2 传统村落及建筑 |
1.2.3 传统空间 |
1.2.4 传承与更新 |
1.3 研究现状及创新点 |
1.3.1 国内外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研究现状 |
1.3.2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的研究现状 |
1.3.3 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寻根:理清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中蕴藏着的朴素哲理 |
1.4.2 回归:建构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研究框架 |
1.4.3 出发:形成广西传统村落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框架 |
1.4.4 融合:探索兼具传统与现代空间特性的传承与更新方法与策略 |
1.5 研究方法 |
1.5.1 田野调查 |
1.5.2 分类方法 |
1.5.3 比较方法 |
1.5.4 图解方法 |
1.6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6.1 研究框架 |
1.6.2 研究内容 |
2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理论框架建构 |
2.1 传承与更新框架的理论建构 |
2.1.1 框架建构的意义 |
2.1.2 框架建构的方式 |
2.2 目标建构:诗意栖居环境 |
2.3 根基建构:多元地理空间格局叠加 |
2.4 主线建构:理清空间意义脉络 |
2.4.1 空间意义传承与更新的重要性 |
2.4.2 意义生成的过程性——片段性存在 |
2.4.3 意义认知的多样性——开放性关系 |
2.4.4 意义存在的等级性——等级性位置 |
2.5 节点建构:空间要素传承与更新 |
2.5.1 空间要素传承与更新的意义 |
2.5.2 空间要素的框架构成 |
2.6 关系建构:空间结构传承与更新 |
2.6.1 空间结构传承与更新的意义 |
2.6.2 空间结构的框架构成 |
2.7 形态建构:空间形态传承与更新 |
2.7.1 空间形态传承与更新的意义 |
2.7.2 空间形态的框架构成 |
2.8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理论框架 |
3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多元地理空间格局分析 |
3.1 广西传统村落自然地理空间格局现状分析 |
3.2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的自然地理空间格局 |
3.2.1 山地传统村落地理空间格局 |
3.2.2 滨水村落建筑地理空间格局:望得见水 |
3.2.3 平原村落建筑地理空间格局:珍惜土地 |
3.2.4 村落及建筑的气候地理空间格局:气候印记 |
3.3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的多元民族文化共存格局 |
3.3.1 保持文化原生态格局:民族村落建筑地理空间分布 |
3.3.2 延续文化交融的格局:民族文化多元共存 |
3.4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的政治经济多元共存格局 |
3.4.1 土地制度多元化共存 |
3.4.2 政治身份多元化共存 |
3.4.3 产业空间多元化共生 |
3.5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多元场景空间格局 |
3.5.1 人的场景空间 |
3.5.2 自然场景空间 |
3.6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的多元地理空间格局建构 |
4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意义的理清 |
4.1 传统空间的使用意义激活 |
4.1.1 提高空间使用度 |
4.1.2 改善空间舒适度 |
4.1.3 增强空间复合度 |
4.2 传统空间的安全意义转换 |
4.2.1 唤醒空间归属感 |
4.2.2 强化空间领域感 |
4.2.3 营造空间威慑感 |
4.3 传统空间的社交意义升级 |
4.3.1 升级空间参与度 |
4.3.2 升级仪式空间认同度 |
4.4 传统空间的景观意义发掘 |
4.4.1 调动三种景观感受方式 |
4.4.2 营造风景园林式村落空间 |
4.4.3 营造地域文化景观空间 |
4.4.4 营造“三美”聚落及建筑空间 |
4.5 仪式空间的精神意义提升 |
4.5.1 延续民俗性 |
4.5.2 重识风水性 |
4.5.3 提升冥想性 |
4.6 空间意义的价值性转换 |
4.6.1 时空价值认定 |
4.6.2 创作升值 |
4.6.3 体验转换 |
4.6.4 商业利用 |
4.7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的意义脉络建构 |
5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要素的再构 |
5.1 空间核心的建构 |
5.1.1 寻找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核心 |
5.1.2 呼应自然地理空间核心 |
5.1.3 保留场景空间的核心形式 |
5.1.4 重建村落空间中心 |
5.1.5 建筑空间核心再生 |
5.1.6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核心传承与更新框架建构 |
5.2 空间边界的重构 |
5.2.1 空间边界的定义 |
5.2.2 尊重自然边界 |
5.2.3 重建“顶”边界 |
5.2.4 重新定义“墙”边界 |
5.2.5 重造流动的地形 |
5.2.6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边界传承与更新框架建构 |
5.3 空间领域的解构 |
5.3.1 空间领域的定义 |
5.3.2 保留自然领域 |
5.3.3 再现场景氛围 |
5.3.4 营造村落建筑丰富的领域层次 |
5.3.5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领域的传承与更新框架 |
6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结构的营造 |
6.1 营造复合的空间路径 |
6.1.1 空间路径的特性 |
6.1.2 顺应自然隐性路径 |
6.1.3 穿越空间的场景路径 |
6.1.4 营造连续的村落及建筑空间路径 |
6.1.5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路径的传承与更新框架建构 |
6.2 营造多变的空间方向 |
6.2.1 空间方向坐标系的定义 |
6.2.2 顺应自然方向 |
6.2.3 复合多种方向需求 |
6.2.4 继承村落及建筑方向设置 |
6.2.5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的方向框架建构 |
6.3 营造丰富的空间距离感 |
6.3.1 空间距离的定义 |
6.3.2 与自然保持生态距离 |
6.3.3 保持多变的场景距离感 |
6.3.4 营造空间的距离等级 |
6.3.5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距离的传承与更新框架建构 |
7 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形态的寻找 |
7.1 空间形态的特性 |
7.1.1 符号性 |
7.1.2 完形性 |
7.1.3 图地性 |
7.2 找寻空间形态原型 |
7.2.1 重构矩形空间 |
7.2.2 寻找三角形空间 |
7.2.3 拓扑圆形空间 |
7.2.4 保持自由形空间 |
7.3 找寻空间形态的演变方式 |
7.3.1 拓扑变形 |
7.3.2 重复叠加或削减 |
7.3.3 自组织集聚与扩散 |
7.4 小结: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形态传承与更新框架 |
8 结语与展望: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框架 |
8.1 结语 |
8.2 理想空间 |
8.3 后续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5)中国城市新区与市辖区空间设置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说明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市辖区形成演变历史 |
2.1 城市新区与市辖区概念界定 |
2.2 城市分区与市辖区发展脉络 |
2.3 城市分区沿革及其典型案例 |
第三章 城市新区的时序划分与空间格局 |
3.1 城市新区标准设定与阶段划分 |
3.2 城市新区发展的空间特征分析 |
3.3 城市新区与各级政府战略导向 |
第四章 城市新区与市辖区空间设置关系 |
4.1 城市新区与市辖区空间关系类型 |
4.2 城市新区对市辖区空间要素影响 |
4.3 城市新区对市辖区空间战略策应 |
第五章 城市新区与市辖区突出问题探析 |
5.1 无序扩张现象及其发展策略 |
5.2 行政中心迁移及其规范实施 |
5.3 城市新区与市辖区优化调控 |
5.4 城市新区发展及其规划预警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城市新区主体城市、存续时间及其官网信息 |
附录2: 城市新区管理机构与新区管理机构所在地址 |
附录3: 城市新区与省市级行政中心迁移之案例略表 |
后记 |
(6)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与民族文化 |
1.1.2 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与乡村复兴 |
1.2 选题意义 |
1.2.1 公共空间是村落文化与精神的载体 |
1.2.2 补充与丰富岭南聚落空间文化研究 |
1.3 基本概念 |
1.3.1 传统村落 |
1.3.2 公共空间 |
1.3.3 空间形态 |
1.4 研究范围界定 |
1.4.1 研究地域 |
1.4.2 族群范围 |
1.4.3 研究对象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1 村落的相关研究 |
1.5.2 公共空间的相关研究 |
1.5.3 广西地区的相关研究概况 |
1.5.4 综合评述 |
1.6 研究内容、方法与意义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研究意义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生成与演变 |
2.1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生成的自然环境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特征 |
2.2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历史演进 |
2.2.1 史前-先秦:原始聚落的生成与民族文化的发展 |
2.2.2 秦汉时期:封建统治、西瓯骆越的形成与汉族的迁入 |
2.2.3 宋元时期:土司制度与壮、侗族的形成与苗、瑶、回族的迁入 |
2.2.4 明清时期:仫佬、毛南族的形成与水、京、彝、仡佬族的迁入 |
2.2.5 近代:广西多民族格局的形成 |
2.3 广西各民族文化特征的形成 |
2.3.1 土着民族的基本文化特征 |
2.3.2 汉族移民的基本文化特征 |
2.4 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空间分布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 |
2.4.1 空间分布演变特征 |
2.4.2 空间分布演变的影响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调查分析 |
3.1 调查分析方法 |
3.2 自然环境特征 |
3.2.1 傍水而居 |
3.2.2 依山而建 |
3.2.3 农地利用格局 |
3.3 空间形态特征 |
3.3.1 整体形态 |
3.3.2 村落规模 |
3.3.3 平面形态 |
3.3.4 界面特征 |
3.3.5 空间结构与组织方式 |
3.3.6 空间尺度 |
3.4 活动与场所特征 |
3.4.1 生产生活 |
3.4.2 节庆民俗 |
3.4.3 红白喜事 |
3.5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调查小结 |
3.6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实例分析 |
3.6.1 案例调查 |
3.6.2 空间句法概述 |
3.6.3 空间句法对空间形态与公共生活互动关联的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比较研究 |
4.1 同一民族不同地域环境下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比较研究 |
4.1.1 壮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调查与比较 |
4.1.2 壮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句法释义 |
4.1.3 不同地域壮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特征分析 |
4.1.4 不同地域壮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的影响机制 |
4.1.5 其他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地域性特征 |
4.2 相同地域环境下不同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比较研究 |
4.2.1 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调查与比较 |
4.2.2 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句法释义 |
4.2.3 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特征分析 |
4.2.4 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的影响机制 |
4.3 少数民族传统落与汉族村落公共空间形态 |
4.3.1 少数民族的“汉化” |
4.3.2 汉族的“少数民族化” |
4.4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特征与内涵 |
4.4.1 共性:自然而为,纯朴务实 |
4.4.2 个性:多元个性,和而不同 |
4.4.3 特性:多源并存,文化交融 |
4.5 地域性、民族性的关联互动——多因子综合作用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保护与发展策略 |
5.1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现状 |
5.1.1 物态空间方面 |
5.1.2 意态空间方面 |
5.2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当代发展的问题与契机 |
5.2.1 面临的问题 |
5.2.2 发展的契机 |
5.3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保护与发展的原则与策略 |
5.3.1 保护的内容与范围 |
5.3.2 保护的原则 |
5.3.3 空间保护与发展策略 |
5.3.4 地域、民族文化传承策略 |
5.3.5 传统公共空间文化的发展 |
5.4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与公共空间保护发展实例 |
5.4.1 程阳八寨——旅游开发的困惑 |
5.4.2 旧州街——传统街市的兴衰 |
5.4.3 弄立村——从空间匮乏到结构完善 |
5.4.4 古民寨——夯土村落保护与发展新探索 |
5.5 本章小结 |
结语 |
1 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调查统计表 |
附录二:广西各民族节庆与公共空间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类型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背景与机缘 |
1.1.2 地缘与居住文化 |
1.1.3 文化地理学理论概述 |
1.1.4 民居文化地理 |
1.1.5 研究的意义及框架 |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 |
1.2.1 聚居研究 |
1.2.2 相关概念及范畴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期许 |
1.4.1 信息系统化与图示化 |
1.4.2 整合民居研究成果 |
1.4.3 完善民居研究体系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传统民居研究进展 |
2.1.1 传统民居研究阶段与进展 |
2.1.2 广东传统民居研究进展 |
2.1.3 传统民居研究的局限 |
2.2 文化地理学研究动态 |
2.2.1 国内外文化地理学研究阶段与进展 |
2.2.2 广东文化地理学研究进展 |
2.2.3 国内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局限 |
2.3 建筑学与文化地理学交叉领域的研究 |
2.3.1 建筑学与文化地理学交叉研究成果 |
2.3.2 传统村落及民居与文化地理学结合的研究 |
2.3.3 建筑学与文化地理学交叉领域研究的局限 |
2.4 GIS在国内建筑学与文化地理学中的运用 |
2.5 对相关研究进展的评述与反思 |
2.5.1 相关研究的进展 |
2.5.2 相关研究的不足 |
第三章 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的构建 |
3.1 广东文化地理区划概述 |
3.1.1 广东行政区划 |
3.1.2 广东气候区划 |
3.1.3 广东方言区划 |
3.1.4 广东文化区划 |
3.2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背景研究 |
3.2.1 广东文化地理特征 |
3.2.2 土着民族与广东民系 |
3.2.3 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生成与演变 |
3.3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的构建 |
3.3.1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因子的提取 |
3.3.2 建立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 |
4.1 传统聚落文化因子分布特征 |
4.1.1 传统聚落分布 |
4.1.2 传统聚落选址 |
4.1.3 传统聚落朝向 |
4.1.4 传统聚落年代 |
4.1.5 传统聚落民系 |
4.2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主导文化因子 |
4.2.1 建筑类型学的研究方法 |
4.2.2 建筑类型学与文化地理学 |
4.2.3 主导文化因子的确定 |
4.3 主导文化因子的文化地理特征 |
4.3.1 传统聚落类型分布特征 |
4.3.2 传统民居类型分布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 |
5.1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原则及方法 |
5.1.1 文化区的定义与分类 |
5.1.2 文化区的特征与边界 |
5.1.3 文化区划原则与方法 |
5.2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类型分区研究 |
5.2.1 传统聚落类型分区特征 |
5.2.2 传统民居类型分区特征 |
5.3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区 |
5.3.1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 |
5.3.2 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化区及其文化景观成因分析 |
6.1 广东农商业的崛起与资源博弈 |
6.1.1 东西之争与南北对峙 |
6.1.2 广东地理环境优势 |
6.1.3 移民与广东农商经济的崛起 |
6.1.4 人口增长与耕地变动 |
6.1.5 人口流迁与地区发展 |
6.2 政府与地方宗族的双重管理体系 |
6.2.1 朝代政策与广东地域文化建构 |
6.2.2 军事斗争对沿海民居文化的影响 |
6.2.3 广东宗族社会形态与民居文化 |
6.2.4 宗族经济对广东聚落文化的影响 |
6.3 广东地域居住文化的基本精神 |
6.3.1 血缘与宗法 |
6.3.2 礼制与中心观 |
6.3.3 天地人合一的时空观 |
6.3.4 仿生象物的营建观 |
6.3.5 风水对聚落民居的影响 |
6.4 因地制宜的营造技术与材料 |
6.4.1 文化区民居特色营造技术 |
6.4.2 文化区地域材料的采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文化区划的边缘聚落及民居研究 |
7.1 福佬族群对广东传统聚落民居文化区的影响 |
7.1.1 华南族群的形成与层次 |
7.1.2 福佬族群的迁移与族群认同 |
7.1.3 粤东福佬族群与客家族群的互动 |
7.2 粤东客家与潮汕聚落民居文化区围屋类型研究 |
7.2.1 围屋的类型、分布及差异 |
7.2.2 影响因素分析 |
7.2.3 粤东围屋文化演变规律 |
7.2.4 结论与讨论 |
7.3 粤西雷州聚落民居文化区内聚形核心式聚落研究 |
7.3.1 内聚形核心式聚落空间形态 |
7.3.2 雷州聚落民居文化区的人口构成 |
7.3.3 内聚形核心式聚落成因分析 |
7.3.4 结论与讨论 |
7.4 粤西北广客雷原聚落民居文化区向心式聚落研究 |
7.4.1 向心式聚落空间分布与形态 |
7.4.2 向心式聚落文化地理背景 |
7.4.3 成因影响因素分析 |
7.4.4 结论与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研究的结论 |
8.1.1 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区的构成 |
8.1.2 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的演进机制 |
8.2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源起及意义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我国研究概况 |
1.3.3 广西地区的相关研究现状 |
1.3.3.1 广西地域传统文化研究概况 |
1.3.3.2 广西传统乡土建筑研究概况 |
1.4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1.4.1 目前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1.1 田野调查 |
1.5.1.2 文献研究 |
1.5.1.3 综合分析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广西地域文化背景 |
2.1 地理学背景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广西地域人文生态 |
2.2 历史沿革 |
2.2.1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
2.2.2 唐宋元时期 |
2.2.3 明清时期 |
2.2.4 民国至今 |
2.3 土着族群及其文化特征 |
2.3.1 广西土着族群溯源 |
2.3.2 基本文化特征 |
2.3.2.1 稻田耕作 |
2.3.2.2 多神崇拜 |
2.3.2.3 小家庭的聚居模式 |
2.4 移民与文化传播 |
2.4.1 人口迁移与构成 |
2.4.1.1 政治移民 |
2.4.1.2 军事移民 |
2.4.1.3 经济移民 |
2.4.2 汉文化在广西的传播 |
2.4.2.1 传播廊道 |
2.4.2.2 传播方式 |
2.4.2.3 影响因素 |
2.4.3 汉族移民的基本文化特征 |
2.4.3.1 宗族制的大家族聚居 |
2.4.3.2 崇尚儒教礼制 |
2.5 广西地域文化分区 |
2.5.1 文化圈与民系的概念 |
2.5.1.1 文化圈 |
2.5.1.2 民系 |
2.5.2 桂西百越土着文化圈 |
2.5.2.1 壮族文化区 |
2.5.2.2 侗族文化区 |
2.5.2.3 苗瑶文化区 |
2.5.3 桂东汉族移民文化圈 |
2.5.3.1 广府文化区 |
2.5.3.2 客家文化区 |
2.5.3.3 湘赣文化区 |
2.5.4 广西地域文化分区的特点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生成及其区划 |
3.1 影响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生成的因素 |
3.1.1 自然因素 |
3.1.1.1 气候 |
3.1.1.2 地形 |
3.1.1.3 材料 |
3.1.2 人文因素 |
3.1.2.1 社会结构 |
3.1.2.2 生产生活方式 |
3.1.2.3 经济及技术条件 |
3.1.2.4 文化传播 |
3.2 广西传统乡土建筑的类型 |
3.2.1 干栏式楼居 |
3.2.1.1 干栏楼居以前的洞居 |
3.2.1.2 干栏楼居的形成过程 |
3.2.1.3 广西干栏楼居的基本特点 |
3.2.2 天井式地居 |
3.2.2.1 天井地居的形成过程 |
3.2.2.2 广西天井地居的基本特点 |
3.3 建筑文化的区划方法 |
3.3.1 基于建筑本体构成要素的区划 |
3.3.2 基于建筑形成影响因素的分区 |
3.3.3 基于历史民系的区系类型研究 |
3.4 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区划 |
3.4.1 百越干栏建筑文化区 |
3.4.1.1 侗族建筑文化亚区 |
3.4.1.2 壮族建筑文化亚区 |
3.4.1.3 苗瑶建筑文化亚区 |
3.4.2 汉族地居建筑文化区 |
3.4.2.1 广府建筑文化亚区 |
3.4.2.2 客家建筑文化亚区 |
3.4.2.3 湘赣建筑文化亚区 |
3.4.3 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区划的特点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西百越文化区传统乡土建筑 |
4.1 聚落及总体空间形态 |
4.1.1 聚落类型分析 |
4.1.1.1 高山型 |
4.1.1.2 丘陵河岸型 |
4.1.1.3 平地田园型 |
4.1.2 聚落空间意向 |
4.1.2.1 聚落生态意向 |
4.1.2.2 聚落宗族意向 |
4.1.2.3 聚落风水意向 |
4.1.3 聚落公共建筑 |
4.1.3.1 宫、庙 |
4.1.3.2 鼓楼 |
4.1.3.3 风雨桥 |
4.1.3.4 其它公共建筑 |
4.2 居住建筑平面及空间组合 |
4.2.1 基本功能构成元素 |
4.2.1.1 生活起居:火塘、堂屋与卧室 |
4.2.1.2 生活辅助:架空层、晒排与粮仓、厨房 |
4.2.1.3 交通空间:楼梯与廊道 |
4.2.2 侗族传统建筑空间特征 |
4.2.2.1 山面设门的入宅方式 |
4.2.2.2 以敞廊为过渡的室内布局 |
4.2.2.3 利用充分的楼层空间 |
4.2.3 壮族传统建筑空间特征 |
4.2.3.1 檐面设门的入宅方式 |
4.2.3.2 以堂屋为中心的室内布局 |
4.2.4 苗瑶传统建筑空间特征 |
4.2.4.1 苗族传统干栏建筑 |
4.2.4.2 瑶族传统干栏建筑 |
4.2.5 汉文化对干栏建筑平面型制的影响 |
4.2.5.1 楼梯与入口由山面转向檐面 |
4.2.5.2 前堂后室向一明两暗的过渡 |
4.2.5.3 由单一主体走向院落围合 |
4.2.5.4 居住层由楼面转为地面 |
4.3 筑结构与构架 |
4.3.1 基本构架类型 |
4.3.1.1 头承檩 |
4.3.1.2 叉手承檩 |
4.3.1.3 砌体承重 |
4.3.2 屋面做法 |
4.3.2.1 屋面举折 |
4.3.2.2 屋脊升起 |
4.3.3 平面功能对干栏构架的影响 |
4.3.3.1 减柱 |
4.3.3.2 加柱 |
4.3.3.3 楼梯位置与干栏构架 |
4.3.4 其它构架做法 |
4.3.4.1 吊柱 |
4.3.4.2 偏厦 |
4.3.4.3 半接柱 |
4.4 营建机制 |
4.4.1 选址与立项 |
4.4.2 工匠传统 |
4.4.2.1 墨师 |
4.4.2.2 丈杆 |
4.4.3 建造过程与仪式 |
4.4.3.1 备料 |
4.4.3.2 下料 |
4.4.3.3 立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西汉文化区传统乡土建筑 |
5.1 聚落及总体空间形态 |
5.1.1 聚落类型分析 |
5.1.1.1 农耕型聚落 |
5.1.1.2 商业型聚落 |
5.1.1.3 军事型聚落 |
5.1.2 聚落空间意向 |
5.1.2.1 聚落宗法意向 |
5.1.2.2 聚落风水意向 |
5.1.2.3 聚落文化意向 |
5.1.3 聚落公共建筑 |
5.1.3.1 祠堂与书塾 |
5.1.3.2 牌坊与门楼 |
5.2 广西湘赣式传统建筑 |
5.2.1 平面形制 |
5.2.1.1 基本平面类型 |
5.2.1.2 基本平面的组合 |
5.2.2 建筑构架 |
5.2.2.1 屋架承重方式 |
5.2.2.2 梁架步架分析 |
5.2.3 造型及装饰 |
5.2.3.1 造型特点 |
5.2.3.2 装饰装修 |
5.3 广西广府式传统建筑 |
5.3.1 平面形制 |
5.3.1.1 街屋——骑楼 |
5.3.1.2 三间两廊 |
5.3.1.3 大型宅院府第 |
5.3.1.4 广府式民居的“干栏化” |
5.3.2 建筑构架 |
5.3.2.1 插梁式 |
5.3.2.2 硬山搁檩 |
5.3.3 造型及装饰 |
5.3.3.1 造型特点 |
5.3.3.2 装饰装修 |
5.4 广西客家式传统建筑 |
5.4.1 平面形制 |
5.4.1.1 堂横屋 |
5.4.1.2 围垅屋 |
5.4.1.3 围堡 |
5.4.2 结构体系 |
5.4.3 造型及装饰 |
5.4.3.1 造型特点 |
5.4.3.2 装饰装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保护与继承 |
6.1 广西传统乡土建筑的价值 |
6.1.1 文化生态价值 |
6.1.2 历史人文价值 |
6.1.3 技术价值 |
6.1.3.1 聚落营建的生态思想 |
6.1.3.2 房屋建造的生态技术 |
6.1.4 广西传统乡土建筑的价值评估 |
6.2 面临的问题 |
6.2.1 社会环境的变迁 |
6.2.1.1 家庭结构的变化 |
6.2.1.2 价值和审美观念的转变 |
6.2.1.3 空心村与城镇化 |
6.2.2 人为与自然灾害 |
6.2.2.1 环境破坏与污染 |
6.2.2.2 人为破坏 |
6.2.2.3 自然灾害 |
6.2.3 规划与管理的问题 |
6.2.3.1 资金与人才资源的缺乏 |
6.2.3.3 古村寨旅游的过度开发 |
6.3 保护的原则与方式 |
6.3.1 保护原则 |
6.3.1.1 分类保护原则 |
6.3.1.2 真实性原则 |
6.3.1.3 整体性原则 |
6.3.1.4 参与性原则 |
6.3.1.5 动态与可持续原则 |
6.3.2 保护方式 |
6.3.2.1 改建与改造 |
6.3.2.2 旅游与保护相结合 |
6.3.2.3 “活态保护” |
6.3.2.4 匠作技术的延续与传承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创造新时期的广西地域建筑 |
7.1 广西地域建筑的当代发展概况 |
7.2 广西地域建筑创作之道 |
7.2.1 借鉴现代岭南建筑创作理论 |
7.2.2 深化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 |
7.2.3 加强地域建筑技术的运用 |
7.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学术期刊 |
学术着作 |
学位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 |
四、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五、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评价 |
第一节 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及趋势 |
第二节 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第三节 桂林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四节 桂林旅游业综合竞争力评价 |
第二章 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目标及定位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功能定位 |
第一节 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第二节 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目标 |
第三节 桂林旅游的功能定位 |
第三章 桂林旅游产业发展运行机制创新 |
第一节 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创新 |
第二节 旅游企业经营机制创新 |
第三节 旅游营销创新 |
第四节 旅游投融资体制创新 |
第五节 旅游产业对外开放创新 |
第四章 桂林旅游产业链拉动创新发展 |
第一节 创造延长桂林旅游产业链的条件 |
第二节 大力发展会展旅游 |
第三节 大力发展康复保健度假养老旅游 |
第四节 做强做大旅游房地产产业链 |
第五节 积极发展精品体育休闲旅游产业链 |
第五章 桂林旅游生态环保与补偿机制创新 |
第一节 探索建设绿色旅游产业体系 |
第二节 探索旅游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
第六章 桂林旅游产业功能创新 |
第一节 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 |
第二节 旅游促进城镇化建设 |
第三节 旅游促进就业 |
第四节 旅游社区建设 |
第七章 桂林旅游产业大跨度区域联动发展创新 |
第一节 旅游产业区域联动发展创新的内容和途径 |
第二节 东盟/北部湾区域联动发展 |
第三节 泛珠三角区域联动发展 |
第四节 "中国旅游金三角"区域联动发展 |
第五节 桂湘走廊区域联动发展 |
第六节 客家文化圈区域联动发展 |
第八章 桂林旅游产业发展保障体系 |
第一节 桂林旅游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保障 |
第二节 旅游产业发展领导机制创新 |
第三节 提高旅游产业信息化水平 |
第四节 加大人才培育的改革创新力度 |
第五节 旅游产业发展硬环境建设创新 |
第六节 旅游产业软环境建设创新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林业领域中的生物安全性及其相关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林业领域外来物种生物学入侵评估研究 |
2.1 引言 |
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材料 |
2.2.2 研究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全国木本植物引种调查与分析 |
2.3.2 我国林业主要外来生物入侵现状调查 |
2.3.3 预防和治理外来生物入侵的法律制度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森林生物技术的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材料 |
3.2.2 研究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遗传改良技术的应用 |
3.3.2 林木基因工程的风险性 |
3.3.3 转基因林木安全性评价 |
3.3.4 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法律制度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森林遗传资源安全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材料 |
4.2.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中国森林遗传资源本底调查 |
4.3.2 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法律制度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加强林业生物安全管理的政策建议 |
5.1 引言 |
5.2 我国林业领域生物安全管理的总体目标 |
5.3 加强林业领域生物安全管理的政策建议 |
5.3.1 防止林业外来入侵物种危害的对策与建议 |
5.3.2 加强我国转基因林木安全管理的策略和建议 |
5.3.3 加强我国森林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的策略与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四、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贺州市与苍梧县大倍地段行政区域界线的决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川西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图谱研究[D]. 郑志明. 湖南大学, 2020
- [2]改革以来我国市辖区体制变迁与空间扩展及政区优化研究[D]. 赵彪.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3]“中国古代建筑史”所例举的基础案例的梳理与统计研究[D]. 张发明. 北京建筑大学, 2018(01)
- [4]广西传统村落及建筑空间传承与更新研究[D]. 潘洌. 重庆大学, 2018(04)
- [5]中国城市新区与市辖区空间设置关系研究[D]. 庄良.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6]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研究[D]. 韦浥春.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7]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类型文化地理研究[D]. 曾艳.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8]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研究[D]. 熊伟. 华南理工大学, 2012(11)
- [9]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D]. 陈丽华. 武汉大学, 2011(08)
- [10]林业领域中的生物安全性及其相关政策研究[D]. 龚玉梅.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