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武陵山片区经济中心形成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廖正丽[1](2021)在《跨省域少数民族聚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武陵山片区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空间分布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研究非遗的地域特征有利于加强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并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重要支撑。运用GIS空间技术分析,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对武陵山片区126项国家级非遗和424项省级非遗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武陵山片区非遗呈现集聚分布格局,但地域差异明显,总体上具有"中部多四周少、西部多东部少、北部多南部少"的特征,以湖南省湘西州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分布格局,其中,数量上湖南省最多,湖北省次之,再次是重庆市,贵州省最少。(2)从非遗十大类型来看,传统体育、曲艺呈现随机离散分布的特点,传统医药和民间文学呈现集聚—随机分布态势,传统戏剧、传统技艺、民俗、传统美术、传统舞蹈和传统音乐呈现出明显的集聚分布态势。(3)武陵山片区非遗的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主要受地形地貌、人口分布、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村落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地形地貌、人口分布、传统村落分布等因素的影响更为明显。
李银银[2](2021)在《武陵山片区民宿时空演变及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交通的发展、私家车的遍及和中产阶级的兴起,自驾游、深度游、体验游逐渐引领潮流,民宿以优美的环境选址、独特的主人文化、丰富的旅游活动及创意的生活体验,满足了游客个性化旅游需求,逐渐升级为新兴的旅游目的地。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众多,民族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地形复杂多变,生态环境优良,旅游发展的基底条件优越,民宿分布较多。当前,针对武陵山片区民宿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子的研究尚不多见。武陵山片区作为我国中部地区旅游发达区域,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开发强度大,现已开发出许多品质优良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成效显着,但还有部分旅游资源有待开发,评价、分析武陵山片区民宿旅游开发潜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借助“旅游真实性”研究视角,利用客观主义真实性、建构主义真实性、后现代主义真实性、存在主义真实性和现实存在主义真实性五个维度对民宿本质特征进行描述,并作为识别、筛选民宿数据的依据。以武陵山片区1291家民宿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地理计量学方法及数理统计法,探讨了 2005-2019年间片区民宿的时空演变格局,定量分析了民宿整体空间分布的驱动因子,并对片区民宿旅游开发潜力进行评价和研究。文章最后根据评价分析结果及武陵山片区旅游开发状况,对片区民宿旅游开发提出建议。本文研究结论如下:(1)2005—2019年武陵山片区民宿空间聚集态势明显。最邻近指数研究结果显示,2005年武陵山片区民宿年呈均匀分布特征,自2010年以来,片区民宿的空间分布类型由均匀分布转为集聚型,集聚程度逐年加强。在区县尺度上,片区民宿空间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永定区、武陵源区、凤凰县、恩施市等县市;从时间尺度上看,2005年民宿空间集中度最高,之后地理集中度逐年降低。片区民宿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其自组织性主要沿武陵山脉及其余脉、河流展开;2010年以来,在自组织演化过程中,民宿集聚与分散并存,即局部集聚、周边分散,呈现出复杂的空间结构特征。以凤凰县为首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以永定区、武陵源区为首的张家界市形成了民宿高密度集聚区;此外,自2015年起,以利川市、恩施市为主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武隆县为主的重庆市和以江口县为主的铜仁市发展成为继湘西州、张家界市之后的次一级民宿高密度集聚区。武陵山片区民宿空间移动过程大致由沿东北—西南方向分布转变为沿南北走向伸展,且民宿在长轴和短轴方向上的布局均较为疏散。(2)武陵山片区民宿整体空间分布受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综合影响。随着海拔的增加,片区民宿数量具有先大幅度增加后平缓降低而后小幅度提升的变化趋势,主要分布在丘陵和低山区域。在片区温度区间范围内,民宿数量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加。随着降水量的增多,武陵山片区民宿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分布特征,有77.1%民宿分布在降水量为1334mm-1408.45mm区域内。片区民宿分布在数量上与NDVI值不存在线性函数关系,表现出无规律性特征。研究显示,民宿或临河而建,或与当地河流相距不远。旅游总收入、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景区密度和地区生产总值等4个驱动因子通过了逐步回归分析显着性检验,其中旅游总收入对武陵山片区民宿空间分布影响程度最大,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和景区密度的影响次之,地区生产总值影响力最小,具体表现为旅游收入越高、景区密度越大、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越高,民宿分布越多。另外,民宿点大多布局在交通干线0—5km及大于20km范围,这样既能取交通之便利,也可避世俗喧闹。另外,政府政策支持也对民宿空间集聚分布产生积极影响。(3)武陵山片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开发潜力大,民宿旅游开发一级潜力区涉及恩施市、武陵源区、凤凰县、芷江县等20个县市区,高级潜力区分布面积更为广阔,片区49个区县均有分布,主要包括片区南部凤凰-泸溪、怀化市和铜仁市民宿旅游开发高级潜力分区、片区北部恩施市、利川市和巴东县高级潜力分区,以及片区中部张家界市和重庆市高级潜力区分区,且具有明显的沿河、沿路、沿山脉、沿旅游景区等空间要素分布的特征。对武陵山片区民宿旅游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抓住旅游发展机遇,民宿旅游发展趁势而上;2)打造个性化民宿产品,助力民宿旅游发展;3)树立民宿品牌,连锁化扩张,引领民宿旅游发展;4)加强政府对民宿产业的管理及营销宣传。
邓紫微[3](2020)在《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武陵山片区位于我国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交接处,受各自省域发展核心区域的辐射较弱、分工协作度不高、利益兼顾不够。该区域曾是我国十四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具有省际交界区域面积广阔、多民族交融广泛的特点,大多数地区也是革命老区。开展省际边界区域中心城市城镇扩展的模拟与优化研究,对提升中心城市的核心带动能力,促进以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协同、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本论文立足武陵山片区以及怀化市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计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生态学等学科理论,运用ENVI5.1软件进行遥感图像处理、Arc GIS10.5软件进行空间数据分析、MATLAB9.5软件进行经济数据分析,循序“理论基础研究——问题提出——联系特征、影响因素和机制分析——时空动态模拟验证——策略优化”的思路,对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进行研究。本文主要讨论三个核心问题。核心问题一:怀化为什么是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核心问题二:怀化城镇扩展的联系特征、影响因素、扩展机制是什么?时空动态变化格局如何发展?核心问题三:怀化如何成为武陵山片区核心增长极引领区域联动发展?本文围绕三个核心问题,一共设置八章,除去第一章理论基础研究和最后一章结论与展望,通过五个部分对上述三个核心问题进行了具体实证研究探讨。第一部分: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分析。是本文的第二章,着重回答第一个核心问题。主要通过分析武陵山片区相关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选取21个社会经济指标(2008-2018年)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武陵山片区怀化、铜仁、黔江、张家界、恩施、吉首1等六个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结果显示2018年综合实力得分依次为怀化(2.15)、恩施(0.92)、铜仁(0.88)、湘西州(0.8)、张家界(0.62)、黔江(0.27);运用断裂点模型和修正引力模型,分别以六个城市为中心计算其经济影响范围的断裂点和联系强度,结果显示怀化与其它五个城市之间的断裂点都超过了城市间的中心点,2008-2018年怀化与湘西州(351)、铜仁(266)经济联系强度均值最高,与张家界(37)、恩施(36)、黔江(10)经济联系强度较低。综合来看,怀化在城市体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经济辐射能力和经济联系强度上均处于武陵山片区的优势水平,具备发展成为该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据此,选取怀化作为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第二部分:怀化的城镇扩展联系特征分析。是本文的第三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通过整理1949-2018年的怀化城市建成区数据,对怀化中心城区不同时期的城镇格局演变进行脉络梳理和特征分析,可知怀化中心城区城镇扩展经历了缓慢发育期(1949-1969年,0.54km2-1.79km2)、快速发展期(1970-1975年,达到7km2)、稳步扩展期(1976-1999年,达到18 km2)、迅猛扩张期(2000-2018年,达到64km2),中心城区规模扩张表现出持续性和阶段性特征。最后,选取常住人口、GDP等8个指标建立怀化市内部城镇的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综合测评怀化13个县市区的发展质量,通过断裂点模型分析中心城区的辐射范围,通过修正引力模型分析中心城区(鹤城区)和市域其它12个县市区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怀化鹤城区与其它12个县市区联系相对较紧密,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做大城市规模。为探究怀化市城镇扩展影响因素、扩展机制以及未来城镇扩展方向打下实证基础。第三部分:怀化城镇扩展影响因素与机制分析。是本文的第四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从一般城镇扩展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入手,以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怀化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与探讨,深入研究怀化市的城镇扩展模式与发展机理。怀化的城镇空间扩展遵从普适的城镇空间扩展规律,然而由于所处区位的特殊性、政策导向及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有其自身的特点。怀化市城镇化扩展主要受地理环境、交通基础、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社会文化、行政边界效应因素的深刻影响,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和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是深刻影响怀化城镇空间扩展的机制,并呈现以下人地关系特征:(1)怀化市中心城区以及市辖县市区的城镇建成区布局明显受到河流流向以及山脉分布的影响,但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得怀化市城镇扩展不断突破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得以沿铁路和公路干线枝状延伸,并进一步增强与武陵山片区城镇之间的联系。(2)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集聚,尤其是工业园区的建设极大地促进城镇郊区土地的开发利用,国家战略与各级政策的支持、城市规划的合理引导都不断重塑和优化怀化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一核两轴五级中心”的市域城镇空间体系。(3)民族融合打破了武陵山片区原有的多民族分散聚居的格局,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愿望让人口在区域内迁移,城镇空间不断向城镇外缘延伸,城镇边界不断向周边区域扩展。怀化市以其领先的城市综合实力成为人口迁移聚集地,形成区域增长极,又通过扩散效应辐射带动周边更广大地区的空间发展。(4)地理环境、交通基础、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社会文化等因素,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和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最终都表现出常住人口变化和城镇用地变化之间的相关联系。第四部分:怀化城镇扩展时空动态模拟分析。是本文的第五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首先,确定采用城镇用地规模和常住人口规模两个核心指标表征中心城市的城镇扩展。利用马尔萨斯人口模型模拟预测出怀化2020、2025、2030年市域常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503.28万、516.76万、530.6万;运用ESTARFM遥感数据时空融合模型融合Landsat与MODIS数据,得到时间序列的Landsat8融合数据,结合地形地貌、交通路网、河流水文、社会经济等驱动因子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法提取怀化市2000、2005、2010、2015年的覆被类型信息。然后,构建顾及3种转换规则、5类元胞状态(城镇用地、林地、耕地、水体、未利用地)转换特征情况下的元胞自动机(Weight-CA)模型对怀化市域城镇空间扩展进行模拟,研究显示:(1)提取的覆被类型精度达分别到了91.55%、89.29%、84.73%、90.16%,该遥感数据解译方法提高了数据精度,为本文奠定了较好的研究基础。(2)2000-2015年期间怀化市域主要城镇用地集中在包括鹤城区(中心城区)、芷江县、中方县、洪江市、洪江区等五个县市区在内的市域中部地区。(3)模拟分析得出怀化市2010年和2015年城镇用地规模分别为15660 hm2、18595 hm2,与统计年鉴值相比精度达到了89.98%和89.60%。(4)对怀化市2020、2025、2030年城镇用地扩展进行了模拟,得出19618hm2、25332hm2和31105hm2的结果。最后通过图像分析出怀化市域的城镇用地扩展主要呈“十字形”分布和沿河分布的轨迹特征,怀化中心城区城镇扩展主要是呈现“据点型”-“散点组团型”-“团城型”-“枝状放射型”-“T字形”的发展过程。从实证研究角度论证了怀化的常住人口规模和城镇用地规模使其具备发展成为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的实力。第五部分: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优化策略分析。是本文的第六章和第七章,着重回答第三个核心问题。主要探讨怀化想要建设成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必须解决城镇空间格局仍需完善、产业空间结构仍需调整、开放型交通构建仍需加强、资源开发机制亟待健全、行政区划制约亟待协调等限制性因素,实施怀化主体增长极和非均衡化发展战略,提出在城镇空间、城乡融合、产业布局、交通通道功能、体制机制等方面的优化创新策略。怀化引领武陵山片区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对接成渝城市群、大西南和粤港澳大湾区,走开放型发展道路。武陵山片区内12个城市共同建立“武陵山片区合作示范区”协调管理机构,制定区域合作原则、目标、路径。怀化具备带动武陵山片区整体发展的实力,武陵山片区要以怀化为中心,不断推动重点领域合作,实现怀化带动区域整体发展。怀化积极带动铜仁、湘西州、黔江、恩施、张家界联动发展,实现六个中心城市空间协同发展。怀化充分对接铜仁、湘西州组团式发展,形成武陵山片区“铁三角”核心发展区域;以怀化“米”字形铁路为骨架,高速公路和国省干道为脉络,充分对接重庆、贵阳、柳州、长沙、郴州、恩施等城市,形成武陵山片区“六边形”发展腹地区域,最终实现点线面网格化发展。
刘建平[4](2020)在《民族村寨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以武陵山区山河村为例》文中提出从城乡二元结构到城乡融合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政策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重视的问题。以武陵山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山河村为个案,研究如何促进民族村寨的城乡融合发展是本文关注的焦点。城乡融合发展涉及城乡两个方面,任何一方面有问题都会影响融合发展的效果。笔者深入山河村调研,了解村寨自然与人文、民族构成、家庭与人口、基础设施等概况,发现山河村存在人居的空村、生计的隐村和产业的荒村“三圈层”现状,分析原因,推而广之,引发对民族村寨发展困境的思考。本文就是要破解民族村寨普遍存在的“圈层化”困境,从而实现民族村寨良性的城乡融合发展。城乡二元模式下,以山河村为例的民族村寨与周边的场镇和城市本来就进行着融合发展,只是程度不一。山河村与黄鹤镇是交融一体的关系,与周边场镇是融合发展的初级关系,与石柱县城是城乡融合的重要体系,与周边武陵山片区的区、县城市有着较强的渊源关系,而与更远的重庆、武汉等大城市通过物产流通形成互动的融合关系。以山河村为例的民族村寨从二元到多元,探索产业变迁如何促进城乡融合。二元结构下的种植农业和乡村工业走向衰落;山河村传统的林业、畜牧业和家庭手工业拓展了乡村多元经济;在乡村经济多元发展下,村民不断探索山上种烤烟、河谷养鱼蛙、外出打工与回乡创业增收的渠道,这是对二元结构下乡村传统农业和城市工业的超越发展。从产业融合到城乡融合,与破解“三圈层”困境相对应,本文认为民族村寨融合发展有三个趋势。一是利用民族政策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充分挖掘民族文化、保护修缮传统民居、改善村寨人居环境,吸引人的回归,解决空村问题。二是用好用活民贸民品政策,实施路网融合发展,拓宽生计、改善民生。三是培育乡村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实施田园建设和农旅融合发展,让乡村荒村变成金山银山花果山;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打好民族品牌,唱响民族歌谣,跳动民族舞蹈,让民族文化旅游活起来、火起来。以此促进民族村寨良好的城乡融合发展、村民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的融合发展。
熊曦[5](2020)在《武陵山片区农产品流通与城镇化的高质量协同发展研究——以片区六个中心城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产品流通与城镇化的高质量协同发展,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本研究构建了衡量农产品流通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程度的变量体系,借助熵权法与综合评价法等方法,利用协同度计算公式就武陵山片区六个中心城市农产品流通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程度进行了测度,进而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就影响两者高质量协同发展的相关因素展开了具体研究。实证发现,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农产品流通与城镇化的协同发展程度差异不大,但距离高质量协同发展还有一定差距,而影响两者高质量协同发展且最为显着的因素主要有人均GDP、农产品批发市场个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有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数等四个因素。进而提出做强中心城市的农业经济与城市发展水平、加大中心城市在农产品流通与城镇化方面的投入、积极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等建议,以促进武陵山片区农产品流通与城镇化的高质量协同发展。
毛丽佳[6](2019)在《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为研究地域,以空间关联视角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具体而言,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厘清和界定跨省界地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相关概念,并对经济区和行政区关系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以民族学、经济学、管理学、经济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进一步地,本论文的研究以断裂点模型为研究工具,并对其参数应用进行拓展,从而进一步探究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县域间的经济空间联系关系,由此计算出重庆市黔江区的综合得分最高,有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潜力;进而对跨省界两两相邻的县域进行空间联系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探究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空间联系。同时,本论文以空间关联视角,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在中药材、茶叶、畜牧养殖、矿产、旅游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空间关联性,但依然存在现代农业发展较为滞后、地理标志产品区域特色不明显、缺乏优势产业带、缺乏跨省界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缺乏中心城市辐射和缺乏地方政府间协调机制等问题。本文基于空间关联视角,以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筛选原则为基础,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资源禀赋进行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区位熵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得出第一、二、三产业和工业的优势分布县域,再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对第一、二、三产业和工业进行综合得分排序,进而基本确定蔬菜、茶叶、烤烟、中药材、畜牧养殖、清洁能源、矿产升级转型、加工业、医药化工业和旅游业可以作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象。综上所述,本论文以空间关联为视角,针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提出了特色自然资源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协同创新开发模式和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模式。由此,进一步地提出了促进武陵山区跨省界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六条对策建议,对武陵山片区跨省界区域特色产业的协调发展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易佳[7](2019)在《武陵山片区旅游空间错位与溢出的演化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服务业,近几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一方面,旅游业的繁荣对地区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创收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游客旅游偏好的变化、需求多样化的增加,旅游业的竞争愈加激烈。为了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带动区域旅游经济,开展区域旅游合作必不可少。武陵山片区不仅是鄂湘渝黔三省一市交壤之地,而且少数民族众多,虽然区域内旅游资源较为丰裕,但是旅游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空间错位现象严重,因此,武陵山片区区域旅游合作是否有效,还存在哪些问题,这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本文对武陵山片区2002-2016年15年的相关数据进行搜集与整理,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武陵山片区的旅游空间错位现象与旅游溢出问题,在旅游空间错位方面,构建了旅游资源指数、旅游交通指数、旅游经济指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指数以及旅游空间错位指数分析了武陵山片区2002年-2016年15年间的旅游空间错位程度,并运用重力模型对15年间武陵山片区空间错位的演化轨迹进行了探讨;在旅游溢出方面,通过对缺口模型的运用,对武陵山片区各城市之间的旅游互动联系的分析,随后对旅游空间错位的演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在武陵山片区内,都客观存在着旅游空间错位现象与旅游空间溢出现象,并且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在旅游空间错位方面,武陵山片区旅游空间错位现象普遍存在且各要素之间错位程度各有差异。除此之外,研究期间,旅游资源、交通区位和地区经济与旅游收入之间重心演化方向呈完全相反的方向迁移。武陵山片区各区域之间旅游要素的不匹配现象的存在,揭示了区域内的旅游业发展尚不完善,仍存在众多问题。在旅游溢出方面,武陵山片区各地市接受的旅游溢出值所得出来的皆为正值,这说明武陵山片区各地市之间不仅旅游经济联系强,而且旅游互惠效应显着,这也反映出了武陵山片区对于实现旅游区域合作有着必要性和必然性。最后,对旅游资源、交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分析表明,这些因素极大的影响了空间错位程度及其演化;而旅游空间溢出受旅游等级差异、旅游类型差异、空间距离、旅游承接力以及旅游流规模等因素影响。
张婷婷[8](2019)在《武陵山片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开发研究》文中指出地理标志是一种新型知识产权,不仅代表了产品的产地,还能体现一个产品的质量和声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开始追求高质量、高品质的物质生活,使得地理标志产品逐渐受到重视。我国已经申请注册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中有90%以上是初级农产品,跟注册前相比,其产业规模、产业发展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特别是其经济效益要比普通农产品高出25%以上。因此研究地理标志产品能帮助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有效增加农业综合效益,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为扶贫攻坚工作和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新的思路。武陵山片区遍布着丰富的名优土特产、地理标志产品、民族工艺品等特色产品,具有发展特色农业、民族手工业、生态旅游业等特色产业的资源优势。本文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武陵山片区地理标志产品为研究对象,在归纳地理标志产品概念、价值及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武陵山片区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与开发现状,本文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6月武陵山片区获得登记的地理标志产品有189种,且在保护及开发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例如政府部门通过政策、资金等支持大力扶持地理标志产品的发展,积极打造出了“地理标志产品+乡村旅游”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还通过电视、报纸、新闻、博览会、微博等多种广告媒体和网络平台进行营销和推广,企业开始积极申请地理标志商标的使用,农民也逐渐意识到地理标志产品能带来增收,开始主动宣传地理标志产品,部分地理标志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产业链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延伸。但同时也发现如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情况差、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地理标志产品生产规模普遍偏小、产业聚集度低,产品知名度不高、品牌难以形成,开发程度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因此,最终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制定地理标志地方保护制度、建立质量跟踪管理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品牌宣传和消费引导、持续培养龙头企业和壮大中小企业、加大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力度、提升产业价值链等有效方法。希望为武陵山片区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周书应[9](2019)在《武陵山片区城镇化减贫效应的空间异质性研究》文中认为目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国家政府的核心任务,同时也是诸多专家学者研究的主要内容。“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重点推进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也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武陵山片区作为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更是国家重点扶贫对象。本文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及“新型城镇化”这两个重大举措联系起来,以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研究样本进行探索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与应用性。国内外关于城镇化与贫困的关系、城镇化对贫困的影响以及城镇化减贫的文献较为罕见,主要是城镇化的后向关联效应;城镇化的城乡居民迁移效应;城镇化的工资增长效应;城镇化的溢出效应或外部性等四条路径。然而在城镇化对贫困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这方面的研究,一直未被足够重视,鲜少有文章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因此,本文应用空间分析的SDE和GWR方法,从全局空间和局部空间相结合的视角,对武陵山片区城镇化减贫效应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估计,并揭示其时空演变特征和趋势。然后运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对武陵山片区2015年城镇化减贫效应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最后为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以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实施提供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新型城镇化与扶贫开发两大战略在连片特困地区的协同效应。研究结果发现:(1)武陵山片区城镇化的空间分布和农民收入分布均呈“西北-东南”走向,城镇化分布相对于人口分布集聚度更高,但近年来有所下降,农民收入分布与人口分布则有趋同的趋势,农民收入相对于城镇化的空间分异系数逐渐扩大,城镇化的减贫效应分异明显。(2)城镇化率提升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从不显着向显着转变,从负向影响向正向影响转变,且影响程度的差异性扩大,片区东部总体强于片区西部。(3)第二产业增加值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逐渐趋同,且正向影响程度增强,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异质性大于第二产业,提升效应也逐渐减弱,西南部总体强于东北部。(4)对片区71县市区城镇化减贫效应形成空间分异的核心影响因子为人口密度、交通水平、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5)各驱动因子及同一影响因子不同等级对武陵山片区城镇化减贫效应分异的影响均具有差异性,并且在第4层级时其差异性最显着。(6)片区城镇化减贫效应出现空间差异是由经济结构、社会因素及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各类型因素之间交互后因子影响力明显增强。据此,提出城镇化全面发展、引导人口向城镇集聚、大力推进城镇第二产业发展、注重提升第三产业包容性以及因地制宜施策,从而促进城镇化减缓贫困的建议。
谭璟妍[10](2019)在《湖南武陵山片区金融扶贫绩效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一直高度重视贫困问题。贫困常出现在地理位置不便、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落后、基础设施缺乏的地区,贫困区域常连片。2010年我国首次提出连片特困地区的重要论述,指出我国存在着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其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传统的大水漫灌式的财政扶贫效果弱化,金融扶贫这类新兴模式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工作中发挥了极大作用。它是对困难群众或扶贫项目投入信贷资金,使困难群众实现自主脱贫。武陵山片区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研究与评价湖南武陵山片区金融扶贫绩效,对其提供对策建议,将有助于提高其金融扶贫绩效水平,加快当地金融扶贫事业的发展,改善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更能给我国其他连片特困地区的金融扶贫一些帮助。本文首先对金融扶贫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紧接着对湖南武陵山片区金融扶贫的现状作了介绍,然后选取湖南武陵山片区36个县市,运用DEA与Malmquist模型进行评估,对湖南武陵山片区金融扶贫的静态和动态绩效做出定量计算并分析,对不同区域金融扶贫绩效的提升分别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首先,由于基础薄弱,湖南武陵山片区金融扶贫绩效低的县市数量较多,绩效仍存在进一步提升空间。第二,湖南武陵山片区金融扶贫绩效区域性差异大,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第三,湖南武陵山片区的县市区可依据其金融扶贫绩效划分为四类,不同地区实行差异化扶贫手段,如基础薄弱的县市可基于地域特色产业联动金融扶贫。第四,基于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产业联动金融扶贫、金融支持整村式扶贫、构建风险防范机制、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五点建议,以提升金融扶贫绩效。
二、对武陵山片区经济中心形成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武陵山片区经济中心形成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跨省域少数民族聚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武陵山片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数据和理论方法 |
(一)研究区域和数据来源 |
(二)理论方法 |
1. 核密度估计法 |
2. 最邻近距离法 |
3. 叠置分析法 |
二、武陵山片区非遗的时空分异特征 |
(一)武陵山片区非遗的整体空间分布形态 |
(二)武陵山片区非遗十大类型的空间分布态势 |
(三)非遗数量的省级差异 |
(四)非遗密度的分布特征 |
三、武陵山片区非遗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地形地貌的影响 |
(二)人口分布的影响 |
(三)区域交通条件的影响 |
(四)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影响 |
(五)传统村落的影响 |
四、分析与结论 |
(2)武陵山片区民宿时空演变及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民宿研究 |
1.2.2 国内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与数据来源 |
2.1 相关概念 |
2.1.1 旅游真实性 |
2.1.2 民宿本质 |
2.1.3 民宿本质表达框架 |
2.2 数据来源 |
2.3 研究区概况 |
3. 武陵山片区民宿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
3.1 民宿空间分布类型 |
3.1.1 最邻近指数 |
3.1.2 变异系数分析 |
3.2 民宿空间分布均衡特征 |
3.2.1 空间分布集中程度 |
3.2.2 空间分布均衡程度 |
3.3 民宿空间密度特征 |
3.4 民宿重心空间移动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4. 武陵山片区民宿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研究 |
4.1 自然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地形 |
4.1.2 气候 |
4.1.3 植被覆盖率 |
4.1.4 河流 |
4.2 人文影响因素分析 |
4.2.1 人文影响因素指标构建 |
4.2.2 人文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武陵山片区民宿旅游开发潜力评价及开发建议 |
5.1 武陵山片区民宿旅游开发潜力模型构建 |
5.1.1 评价指标确定 |
5.1.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1.3 评价指标分级 |
5.1.4 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 |
5.2 武陵山片区民宿旅游开发潜力评价 |
5.2.1 民宿二级以上旅游开发潜力区分析 |
5.2.2 民宿旅游开发高级潜力区分析 |
5.3 武陵山片区民宿旅游发展建议 |
5.3.1 抓住旅游发展机遇,民宿旅游发展应趁势而上 |
5.3.2 打造个性化民宿产品,助力民宿旅游发展 |
5.3.3 树立民宿品牌,连锁化扩张,引领民宿旅游发展 |
5.3.4 加强政府对民宿产业的管理及营销宣传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研究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武陵山片区扶贫需要区域中心城市支撑 |
1.1.2 国家战略需要区域中心城市落实 |
1.1.3 “两山”理论需要区域中心城市实践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武陵山片区 |
1.3.2 中心城市 |
1.3.3 城镇扩展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中心城市研究动态 |
1.4.2 城镇扩展研究动态 |
1.4.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分析 |
2.1 武陵山片区基础概况 |
2.1.1 区域条件 |
2.1.2 自然条件 |
2.1.3 经济社会条件 |
2.2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城镇联系特征分析 |
2.2.1 研究方法 |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3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综合质量测度 |
2.2.4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经济辐射范围分析 |
2.2.5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
2.3 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3 怀化城镇扩展联系特征分析 |
3.1 怀化的发展条件与基础概况 |
3.1.1 区位条件 |
3.1.2 自然条件 |
3.1.3 历史文化 |
3.1.4 经济社会条件 |
3.2 怀化建市的城镇格局演变分析 |
3.2.1 历史沿革 |
3.2.2 中心城区城镇发展历程 |
3.3 怀化各县市区的综合实力评价 |
3.3.1 研究方法 |
3.3.2 数据来源 |
3.3.3 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分析 |
3.3.4 结果分析 |
3.4 怀化中心城区的经济辐射范围分析 |
3.5 怀化中心城区与其它县市区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怀化城镇扩展因素与机制分析 |
4.1 城镇扩展影响因素 |
4.1.1 地理环境因素 |
4.1.2 交通基础因素 |
4.1.3 经济发展因素 |
4.1.4 城市规划因素 |
4.1.5 行政边界效应因素 |
4.1.6 社会文化因素 |
4.2 城镇空间扩展的机制分析 |
4.2.1 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 |
4.2.2 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 |
4.2.3 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 |
4.3 本章小结 |
5 怀化城镇扩展时空动态模拟分析 |
5.1 表征区域中心城市扩展的核心指标选取 |
5.1.1 常住人口规模 |
5.1.2 城镇用地规模 |
5.2 基于马尔萨斯人口模型的怀化市域常住人口模拟分析 |
5.2.1 怀化市域常住人口概况 |
5.2.2 马尔萨斯人口模型选取 |
5.2.3 马尔萨斯人口模型应用 |
5.3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怀化市城镇扩展模拟 |
5.3.1 城镇扩展模拟所需数据 |
5.3.2 Weight-CA模型构建 |
5.3.3 Weight-CA模型模拟精度验证 |
5.3.4 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优化策略 |
6.1 限制性因素分析 |
6.1.1 城镇空间格局仍需完善 |
6.1.2 产业空间结构仍需调整 |
6.1.3 开放型交通构建仍需加强 |
6.1.4 资源开发机制亟待健全 |
6.1.5 行政区划制约亟待协调 |
6.2 发展战略和定位分析 |
6.2.1 发展战略 |
6.2.2 发展定位 |
6.3 城镇空间格局优化 |
6.3.1 一核:怀化核心增长极--鹤中洪芷城镇群 |
6.3.2 两带:怀黔工业廊带和焦柳铁路经济带 |
6.3.3 三圈:北部增长圈、南部增长圈、西部增长圈 |
6.3.4 多节点 |
6.3.5 城乡融合发展 |
6.4 产业发展布局优化 |
6.4.1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
6.4.2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6.4.3 促进现代农业提升 |
6.4.4 促进现代服务业提质 |
6.4.5 园区产城融合促进城镇资源集聚 |
6.5 交通通道功能优化 |
6.5.1 优化提升铁路网 |
6.5.2 优化提升公路网 |
6.5.3 优化提升航空网络 |
6.5.4 优化提升内河水运网 |
6.5.5 高标准提升交通枢纽 |
6.5.6 构建大数据综合交通信息系统 |
6.6 生态立市机制创新 |
6.6.1 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
6.6.2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 |
6.6.3 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
6.6.4 健全城乡环境治理制度 |
6.7 本章小结 |
7 怀化带动武陵山片区协同跨越发展策略 |
7.1 怀化引领武陵山片区对接国家战略 |
7.1.1 对接成渝城市群 |
7.1.2 对接大西南 |
7.1.3 对接粤港澳大湾区 |
7.2 怀化对武陵山片区辐射带动策略 |
7.2.1 建立武陵山片区协作发展机制 |
7.2.2 怀化带动武陵山片区整体发展 |
7.2.3 实现空间协同网格化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民族村寨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以武陵山区山河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城乡融合发展 |
(二)二元论 |
(三)多元化 |
(四)民族村寨 |
(五)武陵山区 |
四、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第一章 武陵山区的山河村 |
第一节 走进武陵山河村 |
一、山河村概况 |
二、自然状况 |
三、村寨文化 |
第二节 民族、家庭与人口 |
一、民族构成 |
二、家庭结构 |
三、人口流动 |
第三节 基础设施 |
一、道路交通 |
二、其它基础设施 |
第二章 山河村的“圈层化”与民族村寨发展的困境 |
第一节 “三圈层”山河村的现状 |
一、人居的空村 |
二、生计的隐村 |
三、产业的荒村 |
第二节 “三圈层”现象原因分析 |
一、空村的原因分析 |
二、隐村的原因分析 |
三、荒村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民族村寨发展的困境 |
一、村寨人去村空 |
二、传统农业衰败 |
三、新型产业不兴 |
第三章 城乡二元模式下山河村与场、镇、市的融合发展现状 |
第一节 山河村与黄鹤场镇的融合 |
一、黄鹤场镇 |
二、融合方式 |
三、镇村关系 |
第二节 山河村与周边场镇的融合 |
一、村与场镇 |
二、县内场镇 |
三、县外场镇 |
第三节 山河村与城市的融合 |
一、山河村与石柱县城的融合 |
二、山河村与周边城市的融合 |
三、村市的互动融合发展 |
第四章 从二元到多元:产业变迁与山河村城乡融合发展 |
第一节 山河村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业和工业发展 |
一、农业发展 |
二、乡村工业 |
第二节 山河村乡村传统产业发展的变迁 |
一、林业发展 |
二、畜牧业发展 |
三、手工业发展 |
第三节 山河村乡村多元经济对二元经济的超越发展 |
一、山上种烤烟 |
二、河谷养鱼蛙 |
三、打工与创业 |
第五章 从产业融合到城乡融合:民族村寨发展的未来趋势 |
第一节 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
一、民族文化传承 |
二、传统民居保护 |
三、村容环境整治 |
第二节 以民贸民品拓宽生计实施路网融合发展 |
一、路上营销 |
二、场、镇、市交易 |
三、网路销售 |
第三节 培育民族村寨旅游产业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
一、实施乡村田园建设 |
二、实施农旅融合发展 |
三、实施文旅融合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二 :表3山河村各传统院落群基本情况表 |
附录三 :表4山河村国道G211路上农产品实物销售统计表 |
附录四 :表5山河村国道外乡村农产品实物网络销售统计表 |
附录五 :表6山河村访谈对象情况一览表 |
致谢 |
(6)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关于特色产业的研究 |
1.2.2 关于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 |
1.2.3 关于省际边界经济联系的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创新点 |
第2章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理论基础 |
2.1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基本界定 |
2.1.1 跨省界地区的基本界定 |
2.1.2 跨省界民族地区的基本界定 |
2.1.3 特色产业的基本界定 |
2.1.4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概念 |
2.2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
2.2.1 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
2.2.2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形成因素 |
2.2.3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
2.3 经济区和行政区关系演化 |
2.3.1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前 |
2.3.2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 |
2.3.3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至21世纪初期 |
2.3.4 第四阶段:21世纪初期至今 |
2.4 特色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2.4.1 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2.4.2 有利于提升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 |
2.4.3 有利于推进城乡统筹协调 |
2.4.4 有利于集聚各类生产要素 |
2.4.5 有利于促进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2.4.6 有利于跨省界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及其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
3.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基本概况 |
3.1.1 地理区位概况 |
3.1.2 自然资源情况 |
3.1.3 民族文化资源 |
3.1.4 资本现状 |
3.1.5 科教文卫发展情况 |
3.1.6 政策环境 |
3.2 产业与产业结构特征 |
3.2.1 产业结构现状 |
3.2.2 产业结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联系的空间作用分析——基于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
4.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空间关联的天然基础 |
4.1.1 地缘关系的紧密性 |
4.1.2 民族文化的相似性 |
4.1.3 自然资源的共有性 |
4.1.4 经济发展的共通性 |
4.1.5 社会发展的依存性 |
4.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经济空间分布分析 |
4.2.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 |
4.2.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经济空间分布分析 |
4.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联系空间作用的评价与结果——基于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
4.3.1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 |
4.3.2 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
4.3.3 指标体系的选择与权重赋值 |
4.3.4 数据处理与评价结果 |
4.3.5 经济联系空间作用及其特征分析 |
4.4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各县域功能定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空间关联的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1 武陵山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资源类型、分布特征及比较分析 |
5.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1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渝东南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2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湘西州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3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恩施州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4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铜仁市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5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比较分析 |
5.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
5.3.1 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制约现代农业发展 |
5.3.2 地理标志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区域特色不明显 |
5.3.3 缺乏具备资源特色的优势产业带 |
5.3.4 缺少跨省界旅游文化产业的合作 |
5.3.5 城市体系发育尚未成熟,缺乏中心城市辐射带动 |
5.3.6 缺乏地方政府间的协调机制,社会管理边缘化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选择及评价体系研究 |
6.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意义 |
6.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筛选原则 |
6.2.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必要性 |
6.2.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思路 |
6.2.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原则 |
6.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资源禀赋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
6.3.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资源禀赋评价 |
6.3.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影响因素 |
6.4 基于空间关联的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
6.4.1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
6.4.2 选取指标 |
6.4.3 对区位熵模型的改进 |
6.4.4 特色产业实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7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
7.1 特色自然资源发展模式 |
7.2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
7.3 旅游产业协同创新开发模式 |
7.4 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8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
8.1 打造跨省界连片特色现代农业小镇,实现特色农业协调发展 |
8.2 突出地理标志产品民族特色,扩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
8.3 立足优势资源特征培育优势工业产业带 |
8.4 以共有的民族人文资源助推特色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
8.5 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培育中心城市 |
8.6 实现地方政府间跨域协调合作 |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展望与不足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9.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武陵山片区旅游空间错位与溢出的演化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2.1 研究框架 |
1.2.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空间错位的研究进展 |
2.1.2 空间溢出的研究进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空间错位理论 |
2.2.2 空间溢出理论 |
3 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
3.1 数据来源说明 |
3.2 旅游空间错位模型构建 |
3.2.1 指标选取 |
3.2.2 数据处理 |
3.2.3 模型构建 |
3.3 旅游空间溢出模型构建 |
3.3.1 旅游空间溢出的影响因素 |
3.3.2 模型构建 |
3.3.3 变量及参数定义 |
4 武陵山片区旅游空间错位与溢出的演化格局分析 |
4.1 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现状 |
4.1.1 旅游资源状况 |
4.1.2 旅游业发展概况 |
4.2 武陵山片区旅游空间错位分析 |
4.2.1 旅游资源与旅游收入的空间错位 |
4.2.2 交通区位与旅游收入的空间错位 |
4.2.3 地区经济与旅游收入的空间错位 |
4.3 武陵山片区旅游空间溢出分析 |
4.3.1 基本数据分析与整理 |
4.3.2 各地市旅游空间溢出总体水平 |
4.3.3 各地市旅游空间溢出的互动关系 |
5 武陵山片区旅游空间错位与溢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旅游资源禀赋 |
5.2 旅游交通通达性 |
5.3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
5.4 政策与制度 |
6 结论与对策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武陵山片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技术线路图 |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地理标志产品的基本理论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地理标志概念的演进过程 |
(二)地理标志产品的概念 |
二、地理标志产品的特征 |
(一)集体特性 |
(二)地域特性 |
(三)优质特性 |
(四)永久特性 |
(五)不可转让性 |
三、地理标志产品的价值 |
(一)经济价值 |
(二)社会价值 |
(三)文化价值 |
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开发的理论依据 |
(一)特色产业理论 |
(二)竞争优势理论 |
(三)品牌定位理论 |
(四)产业集群理论 |
第二章 武陵山片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开发现状 |
一、武陵山片区地理标志产品的总体情况 |
(一)地理标志产品注册登记情况 |
(二)地理标志产品品种分类情况 |
(三)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分布情况 |
二、武陵山片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开发取得的进展 |
(一)政府部门重视度提高 |
(二)生产规模逐渐扩大 |
(三)深加工产业链得到延伸 |
(四)营销手段多样化 |
(五)多产业融合发展 |
第三章 武陵山片区地理标志产品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分析 |
一、数据来源 |
二、回归模型构建 |
三、回归结果分析 |
第四章 武陵山片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武陵山片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开发存在的问题 |
(一)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情况较差 |
(二)生产规模偏小,产业聚集度低 |
(三)产品知名度不高,品牌难以形成 |
(四)开发程度参差不齐,差异明显 |
二、武陵山片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开发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矛盾与冲突 |
(二)质量监管力度不够 |
(三)缺乏对企业和农民的引导 |
(四)地方配套政策不到位 |
第五章 武陵山片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开发的对策建议 |
一、完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 |
(一)制定地理标志地方保护制度 |
(二)建立地方性第三方管理机构 |
二、建立质量跟踪管理体系 |
三、强化品牌宣传和消费引导 |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五、鼓励地理标志产品生产企业产业集群化 |
(一)持续培养龙头企业和壮大中小企业 |
(二)加大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力度 |
(三)延伸产业价值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B 公众对地理标志产品的认知度调查 |
(9)武陵山片区城镇化减贫效应的空间异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研究构架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架构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重点、难点、可行性分析 |
1.4.1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4.2 可行性分析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研究进展 |
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2.1.1 城镇化研究 |
2.1.2 贫困理论相关研究 |
2.1.3 城镇化对贫困的影响研究 |
2.1.4 减贫效应空间分异及影响因子研究 |
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动态 |
2.2.1 城镇化研究 |
2.2.2 贫困理论相关研究 |
2.2.3 城镇化对贫困的影响研究 |
2.2.4 减贫效应空间分异及影响因子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3章 武陵山片区城镇化进程与贫困演变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2 人口城镇化进程及特征 |
3.2.1 城镇化进程较快,但城镇化水平偏低 |
3.2.2 片区内各县(市、区)城镇化水平差距大 |
3.3 产业城镇化进程及特征 |
3.3.1 城镇化水平差距大 |
3.3.2 片区内各县(市、区)产业城镇化空间差异明显 |
3.4 武陵山片区贫困的时空分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武陵山片区城镇化减贫效应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
4.1 问题提出 |
4.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2.1 研究方法 |
4.2.2 数据来源 |
4.3 城镇化与贫困的空间聚集及扩散 |
4.3.1 参照系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
4.3.2 城镇化的空间聚集与扩散 |
4.3.3 贫困的空间聚集与扩散 |
4.4 城镇化减贫效应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
4.4.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
4.4.2 城镇化减贫效应的异质性估计 |
4.4.3 城镇化减贫效应的时空分异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武陵山片区城镇化减贫异质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数据与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方法与模型 |
5.2 影响因子的合理性选择 |
5.3 城镇化减贫效应的空间格局影响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提升城镇化减贫效应的建议 |
6.1 关注农村劳动力水平及产业发展促进城镇化全面发展 |
6.1.1 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 |
6.1.2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
6.2 引导人口向城镇集聚,降低城镇化分散状态 |
6.3 促进城镇产业结构调整,挖掘第二产业优势 |
6.4 注重提升第三产业的包容性,继续发挥第三产业的减贫效应 |
6.5 发挥自然、经济、社会诸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
6.6 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实行差异化扶贫政策 |
6.7 本章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件A 人口城镇化率(%) |
附件B 产业城镇化率(%) |
附件C 人均纯收入(元) |
附件D 武陵山片区总人口数(万人) |
附件E 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 |
附件F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
附件G 人均GDP(元) |
(10)湖南武陵山片区金融扶贫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贫困的概念 |
2.1.2 金融扶贫的概念 |
2.1.3 金融扶贫绩效的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金融排斥理论 |
2.2.2 金融赋权理论 |
2.2.3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湖南武陵山片区金融扶贫的现状评析 |
3.1 湖南武陵山片区金融扶贫总体情况 |
3.2 湖南武陵山片区金融扶贫的主体与职能 |
3.2.1 政府部门 |
3.2.2 政策性银行 |
3.2.3 商业银行 |
3.2.4 农村农业保险机构 |
3.2.5 新兴农村金融机构 |
3.3 武陵山片区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 |
3.3.1 金融资源供给不足 |
3.3.2 金融服务能力不强 |
3.3.3 金融生态环境欠佳 |
3.3.4 风险对冲机制缺失 |
3.3.5 担保体制建设滞后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湖南武陵山片区金融扶贫绩效评价 |
4.1 金融扶贫绩效评价模型 |
4.1.1 静态绩效评价模型 |
4.1.2 动态绩效评价模型 |
4.2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4.2.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4.2.2 指标体系 |
4.2.3 指标选取 |
4.2.4 数据来源 |
4.3 DEA效率系数测算 |
4.3.1 金融扶贫绩效静态分析 |
4.3.2 金融扶贫动态分析 |
4.4 金融扶贫绩效分区域分析 |
4.4.1 低高型 |
4.4.2 高高型 |
4.4.3 高低型 |
4.4.4 低低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提升金融扶贫绩效的对策与建议 |
5.1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
5.2 产业联动金融扶贫 |
5.3 金融支持整村式扶贫 |
5.4 构建风险防范机制 |
5.5 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对武陵山片区经济中心形成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跨省域少数民族聚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武陵山片区为中心[J]. 廖正丽. 理论月刊, 2021(11)
- [2]武陵山片区民宿时空演变及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D]. 李银银.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3]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D]. 邓紫微.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4]民族村寨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以武陵山区山河村为例[D]. 刘建平.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5]武陵山片区农产品流通与城镇化的高质量协同发展研究——以片区六个中心城市为例[J]. 熊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6]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 毛丽佳.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7]武陵山片区旅游空间错位与溢出的演化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D]. 易佳.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8]武陵山片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开发研究[D]. 张婷婷.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9]武陵山片区城镇化减贫效应的空间异质性研究[D]. 周书应. 吉首大学, 2019(02)
- [10]湖南武陵山片区金融扶贫绩效研究[D]. 谭璟妍. 湖南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