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豆科鹰嘴紫云英细胞与繁育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周冀琼[1](2017)在《补播苜蓿对退化草地生产力和多样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放牧制度、盲目开垦、滥行樵采等人为干扰,以及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导致我国90 %的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在天然草地补播苜蓿可以有效替代无机氮肥,为草地生态系统输送氮素。但是,由于缺乏适应性强的豆科牧草,补播的豆科牧草常常存在竞争力弱、扩散困难等问题,制约了利用补播豆科牧草恢复退化草地的进程。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是一种重要的野生豆科牧草,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在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有大面积的野生分布。低矮的冠层和根蘖型根系使得黄花苜蓿具有抗寒、抗旱、耐践踏、寿命长等特点,适宜在寒冷、干旱地区生长,成为中国北方高寒地区天然草地补播的首选优良豆科牧草。因此,本研究结合了原位控制和温室模拟两种方法,对天然草地补播苜蓿的技术和原理展开以下三方面的探讨:(1)补播苜蓿、施磷和刈割对草地生产力、物种多样性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2)空斑对天然草地补播苜蓿种苗生长的影响(3)丛枝菌根真菌(AMF)-根瘤菌在不同的施肥和刈割水平下对补播苜蓿的生长及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本研究于2013年在呼伦贝尔地区退化羊草草地进行苜蓿免耕补播,在苜蓿成功建植第二年进行磷肥添加和刈割处理。在2014-2016年生长季末测定草地生产力、群落组成、土壤养分以及土壤微生物等指标。研究结果显示,与未补播草地相比,补播黄花苜蓿的草地生产力在2014-2016三年中平均提高34 %,而补播紫花苜蓿的草地生产力则提高15 %。磷肥添加和刈割处理促进了补播的苜蓿在天然草地中的比例并显着提高了草地生产力。当群落中豆科比例超过30 %时,磷肥添加增强了物种间的光照竞争,从而抑制了草地的物种多样性。补播草地物种异步性低于未补播草地,而刈割增加了植被的可利用光照强度,促进了不同物种生态位互补,从而缓解了物种间的竞争排除。无论补播与否,草地生产力在刈割小区均显着高于非刈割小区。刈割通过降低草地中优势植物羊草比例,增加补播苜蓿或其他低矮杂类草的丰富度,提高了草地群落的多样性。补播苜蓿和羊草的种间竞争仅造成物种水平的动态变化,但是并未改变草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此外,补播苜蓿大幅增加了土壤中的全氮、有机碳、微生物碳氮以及微生物PLFAs的含量。因此,在天然草地补播苜蓿,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施肥和刈割管理,不仅可以满足草地高产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草地生态功能的发挥和可持续发展。此外,通过原位模拟不同的草地退化程度,采用两因素区组实验设计,人为的制造不同直径大小的空斑,以及隔离空斑相邻植物的根系,在2013-2015年间持续测定黄花首蓿的出苗表现、成株生物量、空斑微气候以及土壤理化指标。结果发现,不同的空斑大小显着影响了补播黄花苜蓿出苗和生长的微环境。小空斑(直径≤10cm)为补播黄花苜蓿提供了最适的光照强度和土壤水分,显着提高了植株的出苗数、存活数、生物量、以及根系结瘤数,但是随着空斑直径的增大,空斑中有效光照强度和土壤温度大幅增加,表层土壤水分显着下降,抑制了补播苜蓿的出苗和成株生长。此外,空斑干扰降低了土壤的养分水平,特别是20 cm和40 cm直径的大空斑,由于降低的养分输入和增加的养分损耗,空斑中的土壤pH、土壤有效磷、全氮以及有效钾含量均显着低于未干扰的对照。除此之外,现存植被的地下竞争并不是制约黄花苜蓿建植的主要因素,相邻植物根系隔离对苜蓿的生长和土壤养分没有显着的影响。因此,轻度退化的草地所形成的空斑可为首蓿提供最佳的微生境,有益于补播苜蓿的成功建植。利用盆栽模拟实验,选择两种北美高草草原中的优势物种(禾草和杂类草),与补播的苜蓿一起构建植物群落,并通过双接种、以及不同梯度的养分添加和刈割管理措施,探讨AMF-根瘤菌对补播苜蓿草地的生产力、物种多样性以及植被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AMF、根瘤菌双接种对苜蓿、大须芒麦和植物群落的生物量和苜蓿结瘤数有显着的协同促进作用。无论是否接种,苜蓿在混播群落中均占主导优势,在群落中的比重达到80 %以上,生物量显着高于在单播时苜蓿的生物量,而大须芒麦和羽状金光菊在混播群落中的生物量显着低于各自单播的处理。刈割显着增加了各物种的生产力和菌根侵染率,并促进了各物种的共存,而施氮仅对羽状金光菊的地下生物量和菌根侵染有显着的促进效果。无论是否刈割或施肥,AMF菌根侵染率与群落中各物种的生产力、或苜蓿的结瘤能力间均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因此,AMF、根瘤菌共生体对补播苜蓿的草地生产力和群落结构具有协同作用,证明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在退化草地的恢复和重建中的重要地位。
邢小姣[2](2016)在《白三叶人工种子制作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是豆科(Leguminosae)三叶草属(Trifolium)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白车轴草,是高产优质的豆科牧草。因其具有侵占性强、管理粗放、青绿期长和观赏效果好等优点,常被用作边坡绿化植物;但由于白三叶苗期生态幅窄、不耐干旱、不耐盐碱等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通过转基因技术,课题组已利用农杆菌浸种法获得了转胡杨PeDREB2b基因抗旱耐盐的白三叶新材料,但由于白三叶的自交不亲和性,转基因植株很难通过有性繁殖来获得稳定遗传的后代,这阻碍了其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而利用组培体系保存转基因优良新种质和人工种子技术为其规模应用提供了新途径。本研究通过建立白三叶胚性愈伤再分化成苗的组织培养体系,研究了白三叶人工种子制作技术,为转基因白三叶的应用推广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客土喷播抗旱耐盐转基因白三叶人工种子进行边坡绿化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茎段、茎尖、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研究发现,叶柄出愈速度最快,质地疏松,叶柄两头和整个外缘都可以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的诱导率高于其他三种外植体。选择叶柄作为外植体,以MS+2mg/L 2,4-D+0.5mg/L 6-BA作为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胚性愈伤组织转化率最高,达到90%;胚性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基MS+0.5mg/L NAA+0.5mg/L 6-BA中继代培养21d,愈伤组织增殖率最高。(2)胚性和非胚性愈伤组织在外部形态、组织学观察及再生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从外部特征来看,胚性愈伤组织的质地较坚实,表面有凸起颗粒,颜色为黄色或黄绿色;非胚性愈伤组织的表面质地疏松,外边缘粉状,呈水浸状,表面颜色为白色,内部为绿色;石蜡切片观察发现胚性愈伤组织的胚性细胞团紧密排列在一起,胚性细胞体积小,染色深于周围细胞,胚性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大,位于细胞中心。非胚性愈伤组织的细胞团疏松,排列不规则,染色浅,细胞核体积小,偏于细胞的一边,有的细胞看不到细胞核。(3)在培养基MS+0.5mg/L 6-BA+0.5mg/L NAA中,胚性愈伤组织丛生芽诱导率达到70%。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0.5mg/L 6-BA+0.6mg/L IBA,丛生芽而且生根速度快,侧根多且发达,生根率达到了90%。在不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中,生根速度慢,且根系瘦弱、侧根少。(4)选用垂盆草2-4mm带腋芽茎段作为包埋外植体,采用滴珠法,以MS+4%海藻酸钠+1mg/L 6-BA+0.1mg/L GA3+0.5mg/L NAA为人工胚乳,与2%CaCl2水溶液发生离子交换15min后获得的垂盆草人工种子有弹性、呈球形;播种在MS培养基中20d萌发率95%,30d生根率90%,在培养皿中催芽成苗率可达60%;此为制备垂盆草人工种子的适宜方法。(5)选择胚性愈伤组织再分化的丛生苗的带腋芽茎段作为人工种胚,以4%海藻酸钠+0.5mg/L 6-BA+0.1mg/L GA3+0.6mg/L IBA做人工胚乳包埋,与2%CaCl2水溶液离子交换15min,形成硬度适中且富有弹性的球形人工种子,白三叶人工种子萌发率超过70%,生根率超过60%。人工胚乳中添加活性炭抑制了人工种子的萌发。
董慧[3](2016)在《山西果园可利用草种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果园生草已成为果园沃土的一项基本措施,但由于缺乏本土适宜草种选择研究,导致生草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北方果园野生杂草的调查,筛选出适宜的本土草种,了解其形态及生理特性,通过引种形成当地的优势草种。研究结果如下:1.本试验通过对北方果园(晋中、运城、临汾等地)野生杂草的调查,发现分布频率较高的杂草主要有荠菜、狗尾草、蒲公英、灰绿藜、苋菜、马齿苋、打碗花、田旋花、蟋蟀草、马唐、车前、繁缕等。依据与果树争夺地下地上空间筛选出适应的草种有:荠菜、狗尾草、马齿苋、蒲公英、紫花地丁。2.筛选的草种蒲公英、荠菜、马齿苋、狗尾草、紫花地丁繁殖方式主要为种子自播繁殖,在自然生长条件下,主要靠结实率高、出种量高来增加繁殖力,形成杂草群落。关于种子繁殖力的研究,结果表明蒲公英、车前、夏至草、紫花地丁种子适宜的萌发温度为15-25℃,发芽率达到50%以上,且种子都没有生理休眠期。光照有利于蒲公英、夏至草、紫花地丁种子的萌发。荠菜、马齿苋、狗尾草种子在15-30℃各个温度下基本不发芽,有生理休眠的特性。3.通过对蒲公英、荠菜、马齿苋、狗尾草、紫花地丁草种的生理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以上草种根系可分泌导致pH值下降的物质。马齿苋的叶片为肉质,含水量高,储水能力强,地上部积累生物量大,地下部生物量小,根冠比小且其蒸腾耗水率低,水分有效利用率高。表明马齿苋的耐旱性强,保水力强。狗尾草的净光合速率高,根系为须根系,须根数量多,水分利用效率也较强。马齿苋与狗尾草作为果园的夏季草种,生物量大,有利于提高果园有机质含量。荠菜作为果园秋春草类,可延长果园生物覆盖时期。蒲公英与紫花地丁根系发达,分蘖繁殖力强,翌年春天返青早,绿期长,耐阴性强,是果园生草首选的很好的地被植物。4.紫花地丁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低矮,绿期长,对地面的覆盖率高,且耐践踏,目前在果园分布还比较少,所以,本文着重研究了紫花地丁的大田播种繁殖及管理、不同生境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春季播种紫花地丁,在苗期易受其它杂草影响其生长,所以应加强田间管理。对阴生与阳生生境下的紫花地丁光合特性分析表明,阴生下紫花地丁叶片大,叶绿素含量高,光饱和点(LSP)与光补偿点(LCP)较低,利用弱光能力强。所以其属于适宜果园生草的草种之一。
袁祯燕,黄培佑,何兴金[4](2012)在《豆科植物骆驼刺研究现状及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对骆驼刺的形态解剖、植物分类、生态适应性、繁殖生物学及资源利用等方面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并对骆驼刺植物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骆驼刺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黄帆[5](2012)在《高加索三叶草与白三叶杂交后代遗传特性及育性恢复的研究》文中认为三叶草属植物具有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固氮能力强、适口性好、建植迅速等特性。为了培育出结合双亲优良性状的三叶草新品种,以引自新西兰具有强抗逆性的六倍体高加索三叶草为母本,以具有强固氮能力的四倍体大兴安岭野生白三叶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通过人工授粉技术成功获得了二者的杂种F1代,但其高度不育。本研究从形态及生物学、细胞遗传学、解剖学及分子标记几个不同水平对高加索三叶草、白三叶及其杂种F1进行鉴定分析,并对杂种育性恢复的途径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鉴定结果表明,高加索三叶草与自三叶的杂种F1为五倍体(2n=5x=40),核型公式为2n=5x=40=34m+6sm,是双亲真实的杂交后代。双亲的PMCM I减数分裂行为正常,其中高加索三叶草PMCM I的染色体构型为0.06Ⅰ+23.97Ⅱ,白三叶PMCM I的染色体构型为0.04Ⅰ+15.98Ⅱ。杂种F1的PMCM I染色体构型为9.07Ⅰ+14.33Ⅱ+0.23Ⅲ+0.03Ⅳ,伴随较高频率的单价体和一定频率的多价体,在减数分裂后期Ⅰ,出现滞后染色体及染色体桥。2高加索三叶草、自三叶及其杂种F]根、茎、叶的解剖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初步认定三者的抗旱能力为高加索三叶草>杂种F1>白三叶。3杂种F1生育期及全年生长日分别为99d和201d,介于双亲之间。发育前、后期生长速度偏向白三叶,中期则显着超过双亲,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株型偏向高加索三叶草,除茎长以外,株高、叶长、叶宽、茎粗、根长、根粗、分枝数等形态特征均介于双亲之间,并与双亲有极显着差异。在花的形态方面,杂种F1的小花柄最短而花萼最长,其单株花序数、花序长、花序轴长、小花数、小花长均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4经过远缘杂交得到的杂种F1已经可以结瘤,但固氮性依然缺失。5对高加索三叶草、白三叶及其杂种F1进行光合生理特性对比分析可知,杂种F1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及较低的蒸腾速率,其水分利用效率极显着高于双亲,具备高产潜能。6MS+2,4-D(0.1mg/L)+6-BA (2mg/L)是杂种F1茎段愈伤组织适宜的诱导培养基;MS+NAA (0.5mg/L)+6-BA (1.0mg/L)+KT(1.0mg/L)为杂种F、茎段愈伤组织适宜的分化培养基,不添加任何激素的1/2MS培养基为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使用蛭石作为炼苗移栽的基质成活率最高,可达93.75%。7高加索三叶草与白三叶的亲缘关系较远,通过回交法恢复杂种F,育性有一定的困难,本研究中,染色体加倍法是解决其育性问题较合理的途径。8利用秋水仙素处理杂种F1实体苗的加倍率最高,在2000mg/L秋水仙素结合1.5%的DMSO溶液中,避光处理48h的变异率为6.67%,但嵌合现象较严重;1000mg/L秋水仙素处理杂种F1组培再生苗48h的加倍率为5.88%,但成活率较低,仅为26.47%;处理愈伤组织适宜的秋水仙素溶液浓度为250mg/L,时间为48h,但加倍率较低,仅为4.08%,但获得的植株的倍性纯合,利于稳定遗传。9利用筛选出的16个ISSR适宜引物对高加索三叶草、自三叶及其杂种F1、F1再生植株进行扩增,共得到170条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0.63条,多态性条带138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达81.18%。亲本高加索三叶草与白三叶遗传差异最大,杂种F1与高加索三叶草遗传距离相对较小,F1组培再生植株与杂种F1间的遗传差异最小,二者遗传相似性为0.9244。
阮松[6](2012)在《番木瓜与柱花草间种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热带地区牧草发展与农业生产争地的矛盾,以及土壤肥力逐渐下降的现状,本研究试验进行了番木瓜与柱花草的间种田间试验。探索不同的农业间作模式,番木瓜生长状况、番木瓜的产量和品质、柱花草产量和品质,以及问种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性质的影响。为热带地区农果种植模式多样化提供依据,促进南方牧草可持续发展、土壤肥力和土地利用率进一步提高。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单种番木瓜(A0)、单种番木瓜用柱花草覆盖(A1)、番木瓜与柱花草问种但柱花草刈割(A2)、番木瓜与柱花草间种柱花草不刈割(A3)四个处理株高分别为41cm、41cm、45cm和44cm,间种处理比单种高3-4cm;不同处理条件下,结果前期叶片数目相差2-3片;后期AO、A1、A2和A3处理年生长的叶片数分别为43片、46片、48片和47片,间种与单种之间叶片数相差4-5片,覆盖与单种之间叶片数相差3片;不同处理条件下,结果前期茎粗相差3-6cm。后期A0、A1、A2和A3处理茎粗分别为41cm、41cm、45cm和43cm,间种与单种之间茎粗相差2-4cm。2试验各处理番木瓜产量分别为AO:1427.1kg/667m2、A1:1475.2kg/667m2、 A2:1468.3kg/667m2和A3:1570.4kg/667m2,间种处理A3和单种处理A0之间相差142.9kg/667m2,差异性达到极显着,A2和A1与A0之间无差异。各处理番木瓜单果重分别为AO:432.6g、A1:456.3g、A2:445.4g和A3:468.7g。A3与AO单果重差异性达到显着水平,A1和A2与A0单果重差异达到显着。3试验各的经济收益分别为A0:8166元/667m2、A1:8419元/667m2、A2:8614元/667m2和A3:9078元/667m2,A2和A3处理方式下的收益比AO方式下的收益分别高448元/667m2和912元/667m2。4成熟期番木瓜平均含水量范围在76%-86%之间;A0、A1、A2和A3处理下含水量分别为76.14%、81.57%、78.57%和85.86%,A3、A2、A1与AO处理的番木瓜含水量差异均达到极显着,A2与A3差异性达到极显着;试验各处理(A0、A1、A2和A3)番木瓜还原性糖含量分别为7.11%、10.26%、9.17%和12.88%,A3和A0、A2与AO和A1与A0处理下番木瓜含糖量差异性均达到极显着,A2与A3差异性达到极显着。5营养生长时期,试验各处理番木瓜叶片中全N含量分别为A0:3.94%、A1:4.86%、A2:4.76%和A3:5.40%。A3、A2、A1与A0处理叶片中全N含量差异达到极显着,A3与A2之间差异达到极显着。6番木瓜营养生长时期,A0、A1、A2和A3四个处理下叶片中全P含量分别为0.44%、0.53%、0.49%和0.63%。A3与AO差异达到极显着,A2与AO和A1与A0叶片中全P含量差异也达到极显着。7番木瓜营养生长时期,A0、A1、A2和A3四个处理叶片全K含量分别为2.42%、2.51%、2.70%和2.84%。A3与A0,A2与A0和A1与A0差异都达到极显着。8番木瓜成熟期,叶片中全N含量大小顺序为A3(5.32%)>A1(4.96%)>A2(4.95%)>A0(3.86%)。A3与A0差异达到极显着、A2与A0和A1与A0之间的全N含量差异性达到极显着;叶片中全P含量大小顺序为A3(0.40%)> A1(0.45%)> A2(0.42%)> A0(0.48%)。A3与AO差异达到极显着,A2与A0和A1与A0差异也达到极显着;叶片中全K含量大小顺序为A3(2.73%)>A1(2.64)>A2(2.46)>A0(2.43).A3与A0之间相差0.29%,A3与AO和A1与A0全K含量差异性均达到极显着,A2与A0之间差异性不显着。9四个处理番木瓜成熟期叶片中全NPK含量相比营养生长有所下降,A3条件下叶片中NPK含量都是最高的,AO处理含量最低。10A2处理下柱花草平均产量为318.68kg/667m2,A3平均产量为280.80kg/667m2,间种柱花草刈割比不刈割的处理产量提高30-60kg/667m2;A2与A3处理柱花草鲜草产量差异达到极显着。11A3处理条件下的柱花草含水量、全NPK含量均比A2的要高。A3处理条件下柱花草含水量(75.4%)与A2条件下(73.3%)差异达到显着;A2和A3处理下柱花草全N含量差异不显着:A3处理条件下柱花草全P和全K含量与A2处理下的差异达到极显着。12四个处理的最低温度均为17-18℃,最高温度在14:00-15:00达到最大值,此后逐渐下降。同时土壤温度最高值AO(34℃)与A3(28℃)处理条件下的相差达到7℃。A3和A1能有效的调节土壤温差,增加土壤温度的相对稳定性;A1和A3较AO处理土壤温度日较差的差值分别为2℃和3.7℃。A3处理土壤温度日较差(11.3℃)和A0处理下(15.3℃)达到极显着差异,A2与A0之间达到显着性差异。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四个处理土壤温度变化也相应的升高或者降低,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其中A0温度最高,A3温度最低。13四种处理条件下土壤中体积含水量排序为A3>A1>A2>AO。本试验中连续七天土壤体积含水量略有下降,AO下降的幅度最大,A3变化幅度最小,同时含水量最大与最小相差9.5%。14A1、A2和A3处理条件下的土壤平均容重比AO分别减少0.025g/cm3、0.025g/cm3和0.040g/cm2,A3与A0达到极显着差异,A2与A0和A1与A0无差异。15与种植前土壤pH比较,四个处理的土壤pH均有提高,但是处理间差异不显着。A1、A2、A3处理与A0处理的差值分别为0.12、0.12和0.28,差异均不显着。16番木瓜收获后,A1、A2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为21.06g/kg,A0的最低为11.27g/kg。四种处理A3、A2、A1与AO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达到极显着,A2和A3之间差异达到极显着。A1、A2、A3比AO处理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升高,分别增加了9.79g/kg.1.70g/kg和3.81g/kg。17A3处理条件下碱解氮含量最高为115.86mg/kg,A0的最低为92.91mg/kg, Al (96.86mg/kg)与AO处理条件下土壤碱解氮含量相差3.95mg/kg。与种植前土壤碱解氮含量比较,采用A3处理方式土壤中碱解氮的含量增加31.75mg/kg,A2处理增加16.77mg/kg,A1处理增加12.75mg/kg,含量变化差异性达到极显着。18四个处理条件下土壤速效磷含量大小顺序为A1(52.45mg/kg)>A0(47.47mg/kg)> A2(41.05mg/kg)> A3(38.16mg/kg);番木瓜采收后四个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减少量差异达到极显着。与种植前土壤速效磷含量比较,采用A1处理方式可以增加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与A0处理条件下土壤速效磷含量比较,A1处理条件下土壤中速效磷含量增加4.98mg/kg,A2和A3处理条件下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别减少6.42mg/kg和9.31mg/kg。 A1、A2和A3处理条件土壤速效磷含量差值达到极显着差异。19四种处理方式下土壤速效钾含量排序为A1(139.62mg/kg)>A0(107.70mg/kg)>A2(81.01mg/kg)>A3(74.99mg/kg),A0和A1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相对种植前含量分别增加23.59mg/kg和55.51mg/kg,A2和A3处理下土壤速效钾相对种植前含量分别下降3.10mg/kg和9.12mg/kg。四种处理间,A2、A3、A1与A0土壤速效钾含量差异达到极显着,其中A1可以有效的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20A3处理土体和根际微生物数量最多,为85.22×104·g1和97.82×104·g1;A0处理最少,为62.73×104·g-1和71.25×104·g一。A2处理土体与根际微生物数量为76.33×104·g-1和87.64×104·g-1,A1处理数量为81.67×1O4·g1和93.49×104·g-1。21不同处理土壤中蚯蚓数量在20cm土层中,单位立方米蚯蚓数量大小排序为A1(36条/m3)>A3(24条/m3)>A2(12条/m3)>A0(8条/m3)。四个处理条件下,20cm土壤中蚯蚓数目比较,单位立方米内蚯蚓数量A3与AO差异达到极显着,A1与A0达到显极着。22本试验中,番木瓜间种柱花草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农业生产与柱花草种植争地矛盾。在维持南方牧草发展的同时,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不仅可以提高番木瓜品质,而且可以获得一定产量的柱花草,提高经济效益。
南丽丽[7](2008)在《牧草种质资源中心库入库保存材料的特征特性评价》文中提出牧草种质资源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筛选和培育优良牧草新品种的基本材料或基因库。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建立了牧草种质资源基因库和资源圃,对收集到的种质经过试种、初步鉴定和繁种入库保存。采用作物种质资源学的理论和牧草种质资源研究的方法,对牧草种质资源中心库进行了特征特性的评价,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入库保存材料丰富,有9593份种质材料,隶属于67科411属1000种。包含有地方种质资源、国外引进种质资源、国内普通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栽培种质资源和育成种质资源。中心库中特有牧草种质资源33种,主要栽培牧草的野类型及野生近缘植物133种,经过国家审定登记的牧草品种114个,通过国家鉴定和筛选的优异牧草27份。2、入库种质材料中,国内牧草发芽率90%以上的材料所占的比重低于国外牧草;国外牧草资源间,国内各省份资源间存在较大差异。3、通过对不同牧草的生育天数和物候性状资料的分析,明确了各类牧草种质资源的生长节律与开花结实规律;对千粒重的分析表明,不同科、种间千粒重有较大差异,且不同生境对千粒重有很大的影响。4、按照吴征镒世界种子植物科、属的划分,科可划分为六种类型,属可划分为15个类型9个变型,植物区系热带成分占很大比例,这与我国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起源性质相符合。5、表型性状特征聚类,具有按地区聚类的倾向,反映出种质特性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生态适应和相关性;来源相同或相近的同名种质间差异较小,反之则较大。因此,收集资源时应尽量减少同一地区重复性的收集,重点应放在不同地区上。6、中心库资源经济价值突出,有优等牧草199种,良等156种,中等183种,低等23种,劣等4种,有毒植物22种,有害植物10种;中心库食用植物29科73属114种,可分为淀粉植物、蔬菜类植物、果品植物、饮料植物、调料和油料植物;中心库中具有药用价值的牧草57科207属310种,药用部位涉及植物体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各个部分,药用有效成分遍及植物化学成分中的各类有机化合物,主治13个方面的疾病;中心库中牧草的工用价值包括纤维植物和树脂、橡胶植物,境用植物包括改境植物、美化植物和种质植物。7、通过对牧草资源总量分布区域与入库牧草种质资源分布区域的比较,明确了今后应重点在西藏、内蒙、新疆、青海、四川、甘肃、云南、河南和湖南9省份重点搜集牧草种质资源,并对今后搜集与保存提出了建议;对中心库牧草种质资源应深入研究,充分发掘、利用和有效保护。
王俊娥[8](2008)在《山羊豆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对引进俄罗斯的81份山羊豆属植物进行表型和ISSR/SRAP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表型多样性研究表明,山羊豆属植物存在丰富的形态变异,平均变异系数为25.99%,其中主茎分枝的变异系数最大。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为7.76处分为4类,既按种区分又有交叉,同时材料地理来源对系统聚类结果影响较大,来源于同一地理位置的材料在聚类图中距离较近。多样性指数分析,山羊豆和东方山羊豆总体性状多样性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863、1.913,表明山羊豆属植物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建立了ISSR和SRAP分子标记扩增体系。确定的ISSR反应体系为25μl:DNA 20ng,Mg2+ 2.0mm/L,dNTP 0.2mm/L,Taq DNA聚合酶1U,引物均为0.2μm/L。SRAP标记的反应体系为25μl:DNA 20ng,Mg2+ 2.0mm/L,dNTP 0.2mm/L,Taq DNA聚合酶1 U,上、下游引物均为0.3μm/L。3.山羊豆ISSR和SRAP标记的多态性比率分别为76.04%、65.52%,说明材料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多态性丰富。遗传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标记的材料间GS值在0.6-0.8之间的都约占80%,平均GS值为0.66、0.688,说明两种标记结果较一致。聚类分析,两种标记在GS值约0.70处将35份材料聚为4类,来源于同一地理位置的材料大多聚为一类,表明供试材料的聚类结果与生态地理环境间有一定的相关性。4.东方山羊豆ISSR标记多态性比率为78.65%,表明多态性丰富。相似性分析供试材料间GS值在0.32-0.98之间,平均GS值为0.58。GS值较为分散,说明大部分供试材料的相对遗传距离较远,表明亲缘关系较远。基于ISSR的聚类分析,在GS为0.59处分为5类,材料地理来源对系统聚类结果影响较大,基本依地理距离聚类,各来源地的材料在聚类图又有交叉现象,可能与来源地的地理生境相似及相互引种有关。
李蕾蕾[9](2007)在《沙打旺种子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其3-NPA的检测》文中指出2005~2006年在北京进行了密度、灌溉和肥料试验,比较研究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沙打旺种子产量构成因素、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了准确测定沙打旺中毒性化合物—3-硝基丙酸(3-NPA)的含量,以便为通过植物育种方法,降低其含量,进行沙打旺品质改良育种提供参数,利用GC2010气相色谱仪、氢离子火焰检测器和甲酯化预处理方法检测了不同品种沙打旺不同生育期中3-NPA的含量。主要结论如下:1行株距对种子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有明显影响,对种子质量影响不大。穴播2.0m处理在分枝数、单株花序数和千粒重方面均高于其他穴播处理,但穴播1.0m处理获得了最高的潜在种子产量1022.41kg/hm2和实际种子产量269.81kg/hm2。条播115cm处理由于单位面积花序数、花序上的小花数、千粒重高于其他处理,潜在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也最高,为1657.38kg/hm2和337.16kg/hm2。2在灌溉总量相同的情况下,灌溉方式对沙打旺种子生产影响较大;开花期灌溉900 m3/hm2,潜在种子产量达1611.1 kg/hm2,比对照处理提高了105.7%,但对种子质量无显着影响。3磷肥对沙打旺种子产量的影响最为明显。P3(A80S160)处理得到了最高潜在种子产量2470.95kg/hm2和实际种子产量820.65 kg/hm2。因为该处理显着提高了单位面积花序数、花序上的小花数、可育小花数和千粒重。磷肥对种子质量有一定影响。4在沙打旺现蕾期和开花期追施氮肥比在其返青期追施能够更有效提高种子产量。磷钾混施的效果好于单独施用钾肥。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都追施复合肥,比仅在营养生长阶段追施能更大程度提高种子产量。5五台山野生、中沙一号、彭阳早熟、山西和河南五个沙打旺材料样品均含有3-NPA,且同一材料不同生育期之间,不同部位之间的3-NPA含量存在差异。五台山野生型的3-NPA平均含量最低,“中沙一号”杂交沙打旺新品种的3-NPA平均含量处于野生品种和栽培品种之间。
张改娜[10](2004)在《三种豆科牧草的原生质体的培养及骆驼刺和鹰嘴紫云英的体细胞杂交》文中研究表明以草木樨状黄芪发根农杆菌A4转化系再生植株幼叶为材料,通过酶法分离出大量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经持续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并高频率分化出再生苗。比较了不同叶龄、预处理时间、不同酶解时间和培养密度及不同激素组合对原生质体分裂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生质体以3×105个/ml的植板密度,采用液体浅层培养在附加有2.0mg/L2,4-D,0.2mg/L6BA,0.3 M甘露醇,2%(w/v)蔗糖和500mg/L水解酪蛋白的DPD培养基中,可获得最佳培养效果,其细胞分裂频率达38%左右。由原生质体获得的愈伤组织可再生植株。 对骆驼刺发根农杆菌A4转化系愈伤组织分离的原生质体进行了培养,并获得了愈伤组织和分化的幼苗。结果表明,新转代8d的黄色颗粒状愈伤组织,为获得大量有活力(80%)的原生质体的最佳状态。渗透压为540±3mmol/L时,原生质体以4×105个/ml的植板密度培养于附加有1.5mg/L2,4-D,0.2mg/L6BA,0.3M甘露醇,2%(w/v)蔗糖和500mg/L水解酪蛋白的DPD培养基中,分裂频率可达41.7%。由原生质体获得的愈伤组织有再生植株的能力。 用甲硫氨酸抗性系鹰嘴紫云英的愈伤组织分离原生质体,发现该愈伤组织在转代12d时,游离的原生质体活力最高。原生质体以2×105个/ml的植板密度,培养于附加有2.0mg/L 2,4-D,0.2mg/L6BA,,0.3M甘露醇,2%(w/v)蔗糖和500mg/L水解酪蛋白的DPD培养基中,分裂频率可达到38%。原生质体形成的愈伤组织在附加有高浓度KT的MS基本培养基上,可诱导出丛生芽。
二、豆科鹰嘴紫云英细胞与繁育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豆科鹰嘴紫云英细胞与繁育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补播苜蓿对退化草地生产力和多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Abbreviations)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豆科在天然草地中的应用和功能 |
1.2.2 黄花苜蓿在天然草地上的应用 |
1.2.3 施磷对补播草地生产力和多样性的影响 |
1.2.4 刈割对补播草地生产力和多样性的影响 |
1.2.5 空斑干扰对补播苜蓿的影响 |
1.2.6 宿主植物-AMF-根瘤菌的共生体系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补播苜蓿、施磷和刈割对草地生产力、物种多样性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植被监测和取样 |
3.2.4 样品分析 |
3.2.5 数据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草地群落地上生物量及时间稳定性 |
3.3.2 草地群落多样性和均一性 |
3.3.3 功能群及主要植物种的地上生物量 |
3.3.4 功能群及主要植物种的优势度 |
3.3.5 物种的异步性变化 |
3.3.6 牧草品质 |
3.3.7 土壤有效磷与植物地上生物量及地上部N、P含量的关系 |
3.3.8 土壤养分 |
3.3.9 微生物碳氮及PLFAs |
3.3.10 补播、P肥添加及刈割处理效果的多元分析 |
3.4 讨论 |
3.4.1 草地生产力 |
3.4.2 草地多样性和群落结构 |
3.4.3 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变化 |
3.5 小结 |
第四章 空斑对天然草地补播苜蓿种苗生长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概况 |
4.2.2 实验材料 |
4.2.3 实验设计 |
4.2.4 指标观测和样品分析 |
4.2.5 数据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补播苜蓿出苗和生长 |
4.3.2 空斑对微环境的影响 |
4.3.3 空斑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3.4 所有观测变量对空斑响应的多元分析 |
4.4 讨论 |
4.4.1 草地空斑对补播苜蓿建植的影响 |
4.4.2 草地空斑对补播苜蓿结瘤的影响 |
4.4.3 草地空斑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AMF-根瘤菌在不同的施肥和刈割水平下对补播苜蓿的生长及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设计 |
5.2.2 实验方法 |
5.2.3 数据分析 |
5.3 实验结果 |
5.3.1 播种方式、AMF及根瘤菌接种对三种植物的影响 |
5.3.2 刈割、N肥添加、AMF及根瘤菌接种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2.1 技术创新 |
6.2.2 理论创新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白三叶人工种子制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白三叶的研究概况 |
1.2 人工种子研究概况 |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白三叶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第3章 胚性愈伤组织石蜡切片观察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第4章 白三叶胚性愈伤组织的再分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第5章 垂盆草人工种子制作技术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6章 白三叶人工种子制作技术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讨论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山西果园可利用草种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前言 |
1 果园生草技术概述 |
1.1 果园生草的涵义及意义 |
1.2 果园生草的作用 |
1.2.1 改善果园土壤环境 |
1.2.2 改善果树生长环境 |
1.2.3 提高果园效益,降低管理成本 |
2 果园生草草种选择及其栽培 |
2.1 果园生草方式及草种选择原则 |
2.2 果园生草栽培管理技术 |
2.2.1 整地施肥 |
2.2.2 播种技术 |
2.2.3 水肥管理技术 |
2.2.4 刈割 |
3 国内外果园生草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
3.1 国外果园生草的研究动态 |
3.2 我国果园生草的研究动态 |
3.2.1 我国果园生草研究进展 |
3.2.2 我国果园生草技术的发展趋势 |
3.2.3 我国果园生草栽培存在的问题与误区 |
4 本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一章 北方果园自然生草的草种调查 |
1.1 调查地点、时间、内容 |
1.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1.2.1 北方果园杂草的分类、种类及物候期观察 |
1.3 小结 |
第二章 北方果园适宜杂草的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2.3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种子的千粒质量和形态特征 |
2.3.2 不同温度对野生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
2.3.3 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北方果园适宜草种的形态及生理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3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适宜杂草形态指标的测定 |
3.4.2 适宜杂草根冠鲜重、根冠比的测定 |
3.4.3 适宜杂草根系活力及其分泌物特性分析 |
3.4.4 叶片气孔的测定 |
3.4.5 光合日变化与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3.4.6 蒸腾速率日变化的测定 |
3.4.7 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的测定 |
3.5 小结 |
第四章 紫花地丁大田生长发育规律及栽培管理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3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紫花地丁的生育期观测 |
4.4.2 大田管理对紫花地丁生长发育的影响 |
4.4.3 不同时期的紫花地丁根系生长特性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生境下紫花地丁的光合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不同生境下的光合参数分析 |
5.4.2 不同生境下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5.4.3 不同生境下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_2浓度Ci的日变化 |
5.4.4 不同生境下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日变化 |
5.5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北方果园适宜的杂草的种类 |
6.2 北方果园适宜杂草的种子繁殖力研究 |
6.3 适宜杂草的生物量及耗水性 |
6.4 紫花地丁作为适宜草种的利用前景分析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豆科植物骆驼刺研究现状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形态分类 |
2 生态适应性研究 |
3 繁殖体的研究 |
4 生物技术研究 |
5 资源利用 |
6 结论与讨论 |
(5)高加索三叶草与白三叶杂交后代遗传特性及育性恢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豆科牧草在牧草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
1.2 三叶草属牧草的地位和作用 |
1.3 高加索三叶草与白三叶的特性 |
1.4 牧草育种研究概况 |
1.4.1 牧草远缘杂交育种研究概况 |
1.4.2 三叶草属牧草杂交育种研究概况 |
1.5 杂种后代的鉴定 |
1.5.1 形态学鉴定 |
1.5.2 细胞遗传学鉴定 |
1.5.3 同工酶鉴定 |
1.5.4 分子标记鉴定 |
1.6 植物组织培养及其调控 |
1.6.1 组织培养的产生与发展 |
1.6.2 组织培养技术在牧草育种的应用 |
1.6.3 牧草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7 豆科牧草的共生固氮及光合生理作用研究 |
1.7.1 共生固氮作用研究 |
1.7.2 光合生理作用研究 |
1.8 远缘杂种的育性恢复研究进展 |
1.8.1 远缘杂种的不易交配性及其克服方法 |
1.8.2 远缘杂种的夭亡、不育及其克服方法 |
1.9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9.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9.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供试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3.1 杂交及胚拯救 |
2.3.2 杂种F_1及其双亲的细胞遗传学鉴定及解剖结构分析 |
2.3.3 杂种F_1及其双亲的形态学、生物学及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
2.3.4 杂种F_1育性恢复初步研究 |
2.3.5 杂种F_1、F_1组培再生植株及其双亲的ISSR标记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高加索三叶草×白三叶杂交胚离体培养及植株驯化移栽的初步研究 |
3.1.1 授粉时间的确定 |
3.1.2 杂交胚的萌发 |
3.1.3 壮苗及移栽 |
3.2 杂种F_1及其双亲的细胞遗传学及解剖结构鉴定分析 |
3.2.1 杂种F_1及其双亲根尖(RTC)染色体数目的鉴定 |
3.2.2 杂种F_1及其双亲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
3.2.3 杂种F_1及其双亲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鉴定 |
3.2.4 杂种F_1及其双亲的花粉可育率和结实率鉴定 |
3.2.5 杂种F_1及其双亲的解剖结构分析 |
3.3 杂种F_1及其双亲的形态学、生物学及光合生理特性对比 |
3.3.1 生育期观察 |
3.3.2 生长速度及株高 |
3.3.3 根、茎、叶及分枝数观测 |
3.3.4 花的形态差异 |
3.3.5 结瘤情况对比 |
3.3.6 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
3.4 杂种F_1的育性恢复研究 |
3.4.1 不同外植体的诱导效果 |
3.4.2 再生体系的诱导 |
3.4.3 不定芽的分化 |
3.4.4 不同培养基对生根的影响 |
3.4.5 杂种F_1再生植株的驯化与移栽 |
3.4.6 杂种F_1愈伤组织的染色体加倍 |
3.4.7 杂种F_1组培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加倍 |
3.4.8 杂种F_1的传统染色体加倍 |
3.4.9 回交结果 |
3.4.10 加倍植株的染色体鉴定 |
3.5 杂种F_1、F_1再生植株及其双亲的ISSR分析 |
3.5.1 DNA纯度检测 |
3.5.2 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3.5.3 ISSR扩增产物多态性分析 |
4 讨论 |
4.1 影响高加索三叶草与白三叶杂交后代胚拯救的因素 |
4.1.1 杂交亲本组合的选择 |
4.1.2 授粉时间对离体胚拯救的影响 |
4.1.3 胚的摘取时期对胚拯救的影响 |
4.1.4 培养基对胚拯救的影响 |
4.2 杂种F_1细胞学及育性鉴定的可靠性 |
4.3 杂种F_1与双亲的解剖学特征 |
4.4 杂种F_1与亲本间的形态学及生物学差异 |
4.5 杂种F_1的结瘤与固氮情况 |
4.6 杂种优势与光合生理特性 |
4.6.1 净光合速率与产量杂种优势 |
4.6.2 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与杂种优势 |
4.7 影响杂种F_1再生体系建立的因素 |
4.7.1 外植体的选择 |
4.7.2 杂种F_1体细胞胚胎的发生和器官发生 |
4.7.3 生长调节物质对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 |
4.7.4 杂种F_1驯化和移栽的关键 |
4.8 育性恢复途径的探讨 |
4.8.1 不同染色体加倍方法的比较 |
4.8.2 秋水仙素处理杂种F_1染色体加倍的适宜浓度和时间 |
4.8.3 杂种F_1育性恢复的其他方法 |
4.9 ISSR标记在植物遗传鉴定及分析中的应用 |
4.9.1 ISSR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4.9.2 ISSR技术在鉴定种间亲缘关系中的应用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6)番木瓜与柱花草间种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及展望 |
1.2.1 不同栽培模式下土壤有机质研究 |
1.2.2 不同栽培模式下土壤养分变化 |
1.2.3 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pH的影响 |
1.2.4 不同栽培模式下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1.2.5 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1.2.6 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1.2.7 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2.8 不同栽培模式下生物产量和经济效益 |
1.2.9 展望 |
1.3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试验条件 |
2.1.2 供试作物 |
2.2 试验设计和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试验方法 |
2.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番木瓜株高、叶片数和茎粗调查 |
3.2 不同处理条件下番木瓜产量和单果重比较 |
3.3 不同处理方式下经济效益比较 |
3.4 不同处理成熟期番木瓜含水量和还原性糖含量 |
3.5 番木瓜营养生长期叶片中N、P、K含量比较 |
3.6 番木瓜成熟期叶片中N、P、K含量比较 |
3.7 不同时期番木瓜叶片中NPK含量比较 |
3.8 不同处理条件下柱花草生物产量 |
3.9 不同处理条件下柱花草含水量和NPK含量比较 |
3.10 不同处理条件下土壤温度日变化 |
3.11 不同处理条件下土壤温度变化 |
3.12 不同处理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13 供试土壤容重动态变化 |
3.14 不同处理对土壤pH的影响 |
3.15 番木瓜收获后土壤pH差值比较 |
3.16 不同处理条件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3.17 不同处理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
3.18 不同处理条件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
3.19 不同处理条件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3.20 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21 不同处理方式对0-20cm土壤中蚯蚓数目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牧草种质资源中心库入库保存材料的特征特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科学意义 |
1.2 牧草种质资源及其研究概述 |
1.2.1 概念 |
1.2.2 牧草种质资源的地位和作用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1 国内外牧草种质资源研究 |
1.2.3.2 牧草种类丰富度的研究 |
1.2.3.3 牧草分布及生境的研究 |
1.2.3.4 牧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
1.2.3.5 牧草育种研究 |
1.2.3.6 国内外牧草种质资源引种、评价、筛选、鉴定研究 |
1.3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牧草种质资源中心库入库保存材料基本情况 |
第三章 评价内容和方法 |
3.1 评价内容 |
3.2 评价方法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中心库中牧草的种类组成、种质类型及不同时期采种的变化情况 |
4.2 中心库中特有牧草种质资源及其它牧草种质资源 |
4.3 中心库中牧草种子发芽率变化情况 |
4.4 中心库牧草生长节律与开花结实规律 |
4.5 中心库牧草种质资源千粒重的差异性 |
4.6 中心库牧草种质资源的区系特征 |
4.7 基于牧草表型性状特征的评价 |
4.8 同名牧草种质资源特征评价 |
4.9 中心库牧草种质资源的经济特性评价 |
第五章 中心库牧草种质资源的分布区域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第七章 今后搜集与保存材料的建议 |
7.1 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加强资金支持 |
7.2 加大濒危的优良草类资源的搜集和保护力度 |
7.3 加强牧草种质资源保护基础性工作的研究 |
7.4 加强对地方品种的搜集和保存 |
7.5 加快鉴定评价与筛选利用的步伐 |
7.6 加强对牧草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7.7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牧草种质资源信息系统 |
7.8 建立牧草种质资源核心库 |
7.9 构建牧草种质资源核心库描述项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8)山羊豆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
2 牧草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
3 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
3.1 形态学标记 |
3.2 细胞学标记 |
3.3 生化标记 |
3.4 分子标记 |
4 山羊豆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4.1 山羊豆 |
4.2 东方山羊豆 |
5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第二章 山羊豆属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地自然条件及试验设计 |
1.3 田间调查与考种标准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形态性状分析 |
2.2 方差分析 |
2.3 相关分析 |
2.4 主成分分析 |
2.5 聚类分析 |
2.6 多样性指数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章 遗传多样性的分子遗传标记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基因组总DNA 的提取 |
2.3 ISSR-PCR 分子标记 |
2.4 SRAP-PCR 分子标记 |
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ISSR 标记分析 |
4.2 山羊豆SRAP 分子标记分析 |
5 讨论 |
5.1 PCR 反应体系 |
5.2 ISSR 和SRAP 分子标记结果比较 |
6 结论 |
第四章 讨论与主要结论 |
1 讨论 |
2 主要结论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9)沙打旺种子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其3-NPA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沙打旺研究利用现状 |
1.2.1 沙打旺作为饲用作物的研究利用 |
1.2.2 沙打旺作为水土保持,改良土质作物的研究利用 |
1.3 牧草种子生产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产量构成因素 |
1.3.2 肥料因子对种子产量的影响 |
1.3.3 灌溉因子对种子产量的影响 |
1.3.4 行距、株距等密度因子对种子产量的影响 |
1.3.5 沙打旺育种及种子生产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沙打旺三硝基丙酸(3-NPA)的气相色谱测定 |
1.4.1 3-硝基丙酸(3-NPA) |
1.4.2 气相色谱分析技术的研究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密度处理对沙打旺种子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质量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试验地点气候状况 |
2.3 试验材料 |
2.4 试验设计 |
2.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5.1 沙打旺种子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
2.5.2 沙打旺种子质量的测定 |
2.5.3 试验区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2.6 数据分析 |
2.7 结果与分析 |
2.7.1 穴播密度处理对沙打旺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
2.7.2 不同行距条播处理对沙打旺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
2.8 讨论 |
2.9 结论 |
第三章 灌溉处理对沙打旺种子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质量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试验地点气候状况 |
3.3 试验材料 |
3.4 试验设计 |
3.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5.1 沙打旺种子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
3.5.2 沙打旺种子质量的测定 |
3.5.3 试验区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3.6 数据分析 |
3.7 结果与分析 |
3.7.1 灌溉密度处理对沙打旺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
3.8 讨论 |
3.9 结论 |
第四章 施肥处理对沙打旺种子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质量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试验地点气候状况 |
4.3 试验材料 |
4.4 试验设计 |
4.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5.1 沙打旺种子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
4.5.2 沙打旺种子质量的测定 |
4.5.3 试验区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4.6 数据分析 |
4.7 结果与分析 |
4.7.1 施氮肥对沙打旺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
4.7.2 施磷肥对沙打旺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
4.7.3 施钾肥对沙打旺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
4.7.4 施复合肥对沙打旺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
4.8 讨论 |
4.9 结论 |
第五章 沙打旺中三硝基丙酸含量的气相色谱法检测 |
5.1 前言 |
5.2 试验材料 |
5.3 主要仪器和试剂 |
5.4 试验方法 |
5.4.1 3-NPA标准样品酷化步骤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
5.4.2 待测样品的提取,分离与酯化 |
5.5 结果 |
5.5.1 对比试验结果 |
5.5.2 不同沙打旺品种、不同生育期和不同植株部位的3-NPA含量测定 |
5.6 讨论 |
5.6.1 酯化反应的必要性 |
5.6.2 沙打旺作为饲用牧草的应用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6.1 行株距对沙打旺种子生产具有显着影响 |
6.2 生殖生长阶段集中灌溉对沙打旺种子生产具有显着影响 |
6.3 施肥对沙打旺种子生产具有显着影响 |
6.4 沙打旺三硝基丙酸(3-NPA)含量的测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三种豆科牧草的原生质体的培养及骆驼刺和鹰嘴紫云英的体细胞杂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 |
第一部分 三种豆科牧草的原生质体的培养 |
一 前言 |
1 原生质体培养概况 |
2 豆科牧草原生质体培养的研究概况 |
3 Ri质粒在原生质体及体细胞杂交中的应用 |
4 Ri质粒在植物转化中现存的问题与本试验的目的 |
第一章 三种发根农杆菌A_4转化系毛根的细胞学观察及同工酶酶谱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不同毛根分化苗的比较试验 |
1.3 细胞学观察 |
1.4 同工酶分析 |
1.4.1 样品制备法 |
1.4.2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
1.4.3 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 |
1.4.4 酯酶同工酶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不同类型转化系毛根分化苗的能力 |
2.2 不同转化系毛根的细胞学变化 |
2.3 转化系同工酶酶谱的变化 |
2.3.1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 |
2.3.2 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酶谱 |
2.3.3 酯酶同工酶酶谱 |
第二章 草木樨状黄芪A_4转化系叶肉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原生质体的分离及纯化 |
1.3 原生质体培养 |
1.4 愈伤组织的形成及植株分化 |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1 原生质体的游离 |
2.1.1 不同取材时间对分离原生质体的影响 |
2.1.2 预处理对原生质体活力的影响 |
2.1.3 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分裂频率的影响 |
2.2 原生质体的早期分裂、愈伤再生及其影响因素 |
2.2.1 原生质体培养及其早期分裂 |
2.2.2 激素对原生质体分裂和小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
2.2.3 光、温度等因素对草木樨状黄芪A4转化系再生植株叶肉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 |
2.2.4 原生质体的形成与不同激素组合对苗分化的影响 |
3 结论 |
第三章 骆驼刺发根农杆菌A_4转化系的原生质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原生质体的分离及纯化 |
1.3 原生质体培养 |
1.4 愈伤组织形成及植株的再生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愈伤组织生长与原生质体游离 |
2.2 预处理与原生质体游离 |
2.3 基本培养基对骆驼刺A_4转化系愈伤原生质体分裂频率的影响 |
2.4 原生质体密度对其分裂频率的影响 |
2.5 渗透压对原生质体分裂频率的影响 |
2.6 不同激素组合培养对骆驼刺A_4转化系愈伤原生质体分裂频率的影响 |
2.7 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再分化的影响 |
3 结论 |
第四章 鹰嘴紫云英甲硫氨酸抗性系原生质体培养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原生质体的分离及纯化 |
1.3 原生质体培养 |
1.4 原生质体愈伤形成与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愈伤组织生长和原生质体游离 |
2.2 原生质体密度对其分裂频率的影响 |
2.3 不同激素组合培养对鹰嘴紫云英甲硫氨酸抗性系愈伤原生质体分裂频率的影响 |
2.4 不同激素组合对原生质体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
3 结论 |
第五章 讨论 |
1 影响原生质体培养的内在因素 |
2 酶液组成对原生质体产率和活力的影响 |
3 原生质体的接种密度、所用培养基和培养方法对原生质体分裂生长的影响 |
4 原生质体培养中的粘连现象 |
第二部分 骆驼刺和鹰嘴紫云英的体细胞杂交 |
一 前言 |
1 植物体细胞研究概况 |
2 豆科牧草的体细胞杂交 |
3 电激法应用于体细胞杂交 |
4 本试验的研究目的意义 |
二 骆驼刺与鹰嘴紫云英的体细胞杂交 |
1 料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2 原生质体融合 |
1.2.1 融合和杂种细胞的筛选体系 |
1.2.2 用IOA对原生质体进行预处理 |
1.3 融合与培养 |
1.3.1 电融合过程 |
1.3.2 融合细胞的培养与分裂 |
1.3.3 小细胞团的增值和愈伤组织的分化 |
2 结果与分析 |
2.1 IOA预处理对骆驼刺原生质体存活和分裂的影响 |
2.2 原生质体浓度对原生质体形成串珠的影响 |
2.3 电场因素对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 |
2.3.1 交流电场强度对原生质体串珠形成的影响 |
2.3.2 直流脉冲场强对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 |
2.3.3 直流脉冲幅宽对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 |
2.3.4 直流脉冲次数对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 |
2.4 甘露醇浓度对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 |
2.5 融合细胞的培养和杂种的筛选 |
三 讨论 |
四 主要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图版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豆科鹰嘴紫云英细胞与繁育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补播苜蓿对退化草地生产力和多样性的影响[D]. 周冀琼.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2)
- [2]白三叶人工种子制作技术研究[D]. 邢小姣.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3)
- [3]山西果园可利用草种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D]. 董慧. 山西农业大学, 2016(05)
- [4]豆科植物骆驼刺研究现状及进展[J]. 袁祯燕,黄培佑,何兴金. 安徽农业科学, 2012(18)
- [5]高加索三叶草与白三叶杂交后代遗传特性及育性恢复的研究[D]. 黄帆.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6)
- [6]番木瓜与柱花草间种模式研究[D]. 阮松. 海南大学, 2012(11)
- [7]牧草种质资源中心库入库保存材料的特征特性评价[D]. 南丽丽. 甘肃农业大学, 2008(09)
- [8]山羊豆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D]. 王俊娥.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9]沙打旺种子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其3-NPA的检测[D]. 李蕾蕾.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05)
- [10]三种豆科牧草的原生质体的培养及骆驼刺和鹰嘴紫云英的体细胞杂交[D]. 张改娜. 西北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