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种地基基础加固处理方法的应用及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司丽超[1](2021)在《基于价值评价的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策略及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山西省的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其中不乏大量文物建筑。太原作为山西的省会,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建筑的保护已经成为太原文化大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物建筑的保护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古建筑的关注,而对大量继续使用中的近现代文物建筑的价值少有挖掘,目前缺乏相应的学术研究与保护实践。由于缺少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全面的指导办法,保护和利用近现代文物建筑的过程经常依靠经验直觉,其结果必然造成大量近现代文物的破坏。本文基于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与评价的现实需求,通过对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现状的综合价值评价,以科学评价为手段解决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利用中的问题,以价值为核心促进近现代文物建筑评定与保护工作的制度化、合理化。本文依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实践”的研究思路进行论述。首先,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进行阐述,明确文章的研究对象为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其次,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法律条例及制度标准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目前我国近现代文物建筑评价认定与保护利用方面的不足。然后,研究并总结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的类型、分布、保护等级,依据调研数据归纳出近现代文物建筑的建筑特征及现状问题。以太原市近现代文物的特征为基点,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并参考现行规范标准,结合专家问询建议进而提取筛选出重要指标,试构建出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综合价值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逐层包含一级指标3个(人文历史价值、建筑本体价值、社会经济价值)、二级指标8个(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室内外环境、建筑结构、设备设施、建筑技艺、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及23个三级指标,全面评价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价值,确定其保护和修复的重点方向。论文最后总结适用于太原市乃至山西省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策略与修复技术,提出关于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本体的修复技术和文物建筑的政策性保护措施。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大学堂旧址作为案例,对其进行价值评价,针对其评价结果总结其相对应的保护策略和技术措施。
夏冰[2](2020)在《基于实际工程的框架结构加固改造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对建筑进行加固改造可有效提升建筑物结构安全,解决老旧建筑物因结构功能退化、使用功能变更及自然灾害对建筑物结构造成的破坏等诸多问题,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和价值。本文从工程实际出发,对老旧建筑物加固改造技术进行具体研究。按照结构改造加固工作流程,从业主改造需求、结构检测鉴定、初步方案设计、方案设计优化到改造加固施工进行了技术分析,对加固后结构的承载力及抗震能力进行了复核验算和对比分析。同时运用Abaqus软件对一榀框架及部分楼板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运用拟静力法对结构抗震进行了建模及计算,对结构通过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粘贴钢板加固及增大截面加固前后承载力和抗震能力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对加固改造后的结构进行整体分析并对梁、板、柱进行了承载力验算,分析结果为:与原结构相比,结构自振周期以及结构位移有所减小,框架部分承担倾覆力矩以及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和刚度均有所增加。2.选取标准层一榀框架及相邻楼板,一榀框架柱在工程实际中采用增大截面加固,梁采用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楼板采用粘贴钢板和粘贴碳纤维布加固,运用Abaqu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结论为:加固后一榀框架柱及楼板抗震性能得到提高;楼板使用碳纤维布加固后,承载能力高于钢板加固的承载能力,但抗震性能弱于钢板加固。
钟宣[3](2020)在《桂林岩溶地区CFG桩复合地基工程性状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各类工程的兴建,已不可避免的选择在岩溶地区兴建工程,而各种不良地质问题也伴随而来。CFG桩复合地基技术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在地基处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岩溶地区应用CFG桩复合地基处理虽有,但在岩溶场地应用稳定性评价方面还是十分的缺乏。除此之外,在承载力和沉降变形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对于沉降变形的理论研究方面。本文通过阅览文献资料,结合桂林地区实际工程案例为基础,对CFG桩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以及在原有的地质资料和理论基础上对桂林岩溶地区地基稳定性的研究和不良地质作用的实际情况做了详细地分析、总结,并对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变形的计算方法进行讨论。就此,也获得了一些成果,为今后在类似工程上提供一些参考价值:(1)对CFG桩复合地基三种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2)分析两种典型的沉降量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修正公式;(3)总结了稳定因素对覆盖岩溶临空面及桩端溶洞顶板稳定性的影响;总结了从定性到定量覆盖岩溶临空面的稳定性评价方法,从定性到半定量再到定量溶洞顶板稳定性的评价方法;(4)对桩基与CFG桩复合地基处理岩溶地基在稳定性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5)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针对三种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实用性和简明性进行综合考虑,推荐采用规范法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更为适用;通过静载荷试验沉降量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修正公式计算结果相对规范法更加优越,验证了修正公式的可行性,可用于工程实践中。(6)CFG桩复合地基与桩基础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当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对岩溶地基进行处理时,不仅在承载力和沉降变形方面能够更好的满足设计要求,采用复打措施也保证了稳定性,同时,突出了在技术和经济方面的优越性。
王佳莲[4](2019)在《掏土纠偏在混合结构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建筑物由于各种原因会产生倾斜,混合结构在我国目前工程实践中量大面广,针对混合结构倾斜而采用的掏土纠偏技术在理论和应用上尚存在着诸多难点,本文依托多年工程实践,对掏土纠偏在混合结构中应用的技术瓶颈开展研究。本文在综合叙述国内外建筑物纠偏加固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典型工程实例基础上,概括出建筑物发生倾斜的主要因由以及较为常规的纠偏方法。依托蚌埠市某住宅小区的纠偏加固工程,选取了掏土纠偏和锚杆静压桩相结合的综合纠偏方案对该建筑进行纠偏加固。详细分析了该纠偏加固的方案设计,确定恰当的倾斜角、孔径、孔间距,提出施工关键工艺。通过有效地控制沉降速率,保证了纠偏工程的成功进行和上部主体的结构安全。通过对本案例的算例分析,为混合结构老旧房屋纠偏加固提供了一种综合解决方案。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倾斜掏土纠偏时掏土孔的倾角、掏土的孔径及孔深对建筑物纠倾效果的影响规律。对确定影响纠偏效果的3个因素:掏土孔倾角、掏土孔长度、孔深,进行数值模拟,在保证其他两个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改变一个参数因数,分析其对上部建筑物沉降量的影响,并总结出各个因素对纠偏效果影响的规律。综上,掏土纠偏法操作简单、造价低廉,在砖混结构建筑物纠偏加固工程中取得了比较显着的效果。纠偏加固工程中建筑物的沉降量、倾斜率变化因素的实际数据,对以后同种类型的纠偏加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工程价值。
肖琛亮[5](2019)在《水灾后黄土地区的砌体结构安全性评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砌体结构在我国黄土地区分布极为广泛,但因其特殊的地质环境特点与结构构造形式,导致水灾发生后建筑物结构常受损严重,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危害。为消除这一安全隐患,采取合理、高效的方式,对砌体结构进行检测评定显得尤为迫切。而当前,这一地区砌体结构安全性的检测评定,仍不加区别地纳入常规民用建筑范畴内,未考虑“水灾”这一灾害特殊的致灾机理与破坏特点,给灾区的抢险救灾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本文以砌体结构安全性快速检测为手段,以提炼水灾后砌体结构安全性主要影响因子为基础,通过创新完善结构安全性评定方法,展开对水灾后黄土地区砌体结构的安全性评定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安全性评定理论的研究。通过对水灾后砌体结构性能退化研究、结构检测流程研究及安全性评定方法研究,总结出现有水灾后砌体结构检测评定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忽略了水灾的致灾特点、评定标准划分不清晰、未考虑结构整体性等缺陷。(2)砌体结构安全性评定内容的研究。首先对现有评定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及相关研究查询,对砌体结构安全性评价内容进行了完善,二者构造出结构安全性评定指标体系。并采用主客观相结的组合赋权法确定出各个指标的权重。(3)结构安全性评定模型的研究。通过分析各个评定方法优缺点,选定灰色定权聚类法为本文评定的方法。结构安全性评定指标的标准按照构件、子单元、评定单元三个层级依次展开;然后分别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构造出各指标灰类的白化权函数,并构造出各指标的评定矩阵;最后根据灰色聚类评定矩阵得到各层次的结构安全性评定结果。(4)实例分析研究。通过分析项目概况及对现场检查检测数据进行计算研究,采用基于灰色定权聚类评价方法的模型,对选定的水灾后砌体结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定。并通过分析灰色定权聚类评价法得到的评定结果,与原有评定结果对比分析,最终验证结构模型的适用性。
张庆符[6](2019)在《既有多层建筑静压托换桩地基加固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既有多层建筑结构大多采用条形基础,结构整体性较差,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静压托换桩地基加固技术可充分利用条形基础的特点,通过托换桩补偿地基承载力,可有效阻止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论文针对在条形基础下布置静压托换桩的既有多层建筑地基加固工程,对静压桩单桩承载力取值以及桩距布置等问题进行优化设计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既有多层建筑静压托换桩承载力补偿设计原理,建立静压托换桩承载力补偿设计方程:Fa’=n?Ra≥Fk+Gk-Po?Ao,修正传统的既有多层建筑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使之更加符合工程实际需要。通过分析静压托换桩承载力补偿设计要点,确定静压托换桩优化设计的内容:静压桩单桩承载力合理预测和布桩间距优化。(2)探讨了静压桩压桩力与单桩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利用L-M优化算法建立了陕西黄土地区静压桩终止压力、桩长与单桩承载力的非线性拟合方程:Quk=1.527L×Rsm÷(2+L),提出了静压桩单桩承载力的合理预测方法,为静压桩单桩承载力的设计取值提供参考。(3)根据静压桩单桩承载力拟合方程进行静压托换桩承载力补偿设计,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探讨了不同桩长下静压桩挤土效应对桩周土水平位移的影响,得到静压桩最小布桩间距的建议值为6d;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托换后钢筋混凝土基础及上部砖砌体的受力性能,并根据多层建筑上部结构荷载,得到了静压桩合理布桩间距的取值范围。(4)以陕西黄土地区某既有多层建筑静压托换桩地基加固工程为例,从静压桩单桩承载力合理预测和布桩间距优化两方面进行了静压托换桩地基加固优化设计,并从单桩承载力实测数据、静压桩沉降量、桩体水平位移和砖砌体裂缝发展等方面验证了静压托换桩优化设计的可行性。(5)论文在已有静压托换桩地基加固理论及工程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改进静压桩单桩承载力预测方法和优化布桩间距,在保证地基加固效果的前提下,节约地基加固成本8%左右,可为类似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提供参考。
于硕[7](2019)在《CFG桩复合地基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加固机理》文中研究说明CFG桩复合地基是目前岩土工程中比较受关注的研究方向,随着天然地基的承载力与变形已大大无法满足建筑物高度增加所带来的基底压力增大,同时在具有一定承载力的土体中使用桩基础虽然满足了承载与变形的要求,但对于实际工程,经济性和环保性能无法得到满足的状况背景下,具有刚性桩特点,同时桩体材料具有高粘结性的CFG桩复合地基孕育而生,其核心承载技术在于通过褥垫层的合理设置使得桩间土体参与到加固上部结构物的作用中来。同时,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采用长螺旋钻管内泵压灌注成桩具有施工难度低,对土体扰动较小,经济性能较好等诸多优点。通过桩间土的直接参与使得桩体全长发挥侧摩阻力从而减小了沉降变形,同时土体分担一部分荷载进而提高了承载力。所以在近几年的地基处理中CFG桩复合地基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一种复合地基加固形式作用于一种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土层上即有了研究的意义,结合湿陷性黄土地基利用CFG桩复合地基进行加固机理的研究,首先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在理解其机理性状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承载力及沉降控制的研究,提出桩间土承载力的修正计算、分析比较了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公式,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和桩间距确定。下一步结合陕西省富平县嘴头村二期商业高层项目实例工程,将前三章详细的理论基础合理运用于此次实际工程中,做到弥补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研究的现状。CFG桩复合地基的计算设计研究中对地基形式选取,对比了天然地基、CFG桩复合地基、钻孔灌注成桩的桩基础,得出了CFG桩最适用于本工程场地非自重湿陷性黄土的结论。结合前文分析结果对单桩承载力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基地压力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沉降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对比,桩间距确定等进行实际设计计算。在计算完成后,又分析对比了桩体材料对复合地基的影响、不同成桩工艺对其承载力的影响,以及施工完成后对CFG桩复合地基的检测工艺,布桩设计等相关注意事项。最终发现CFG桩复合地基在处理高基底反力的建筑中沉降与承载力均能很好的满足要求,此外较桩基础相比,造价节约,保护环境,具有很多优点。同时,对比了单桩静载荷实验的实测值和利用DP准则而建立的ANSYS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在加载过程中,实测值和模拟值的异同,分析了模型的合理性与相关问题。利用计算的手段得出结论后,本文结合ANSYS有限元程序,对影响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的重要变量做了细致分析,以完善计算部分的内容,通过对桩土应力比的比较分析和桩、土沉降的影响趋势。最终通过建立简化单桩模型分析出随逐项加载的情况下,在大约基地反力2倍荷载的范围内,褥垫层厚度,桩长,桩身刚度,土体模量与桩土应力比,单桩承载力以及沉降的变化规律与受力特征。最后结合BP神经网络模型分析了通过改变各个影响因素后,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与湿陷性黄土的湿陷起始压力的关系,得到在褥垫层厚度等各个影响因素的改变下,黄土湿陷起始压力小于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的取值范围,进一步与CFG桩复合地基与湿陷性黄土这两个重要研究对象相结合,形成了有机整体。希望得出的优化数据范围可以供日后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最终,本文对上述研究得出的结论和存在的问题作了总结,使得其理论研究尽可能满足工程实践的需求。提出了一些参数范围和结果供工程实践参考,最终希望CFG桩复合地基的发展可以在日后运用的更加广泛。对其桩、工作用分析更加深刻,为其发展潜力做了展望。
马朗[8](2019)在《某安置小区既有建筑物沉降分析与加固》文中指出株洲市天元区某安置小区是建筑在10m深回填土地基上的砖混结构房屋,其基础是桩基础。该工程自2009年竣工后,至2016年5栋至11栋建筑发生了几次不同程度的主体结构开裂和地基沉降事故,其中以5栋和6栋最为严重,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财产安全也得不到保证。经相关单位检测,初步鉴定结论是基础沉降引起上部结构开裂。本文以该安置小区住宅地基加固工程为背景,从研究分析工程资料和国内外文献开始,结合现场工程事故破坏特征和数值模拟手段,确定了受损建筑的加固方法,并提供了加固设计施工图纸、对建筑物上关键点进行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通过对整个地基加固工程的全程参与和对关键工况沉降数据的对比分析,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1.对地基沉降最为严重的第五栋西侧进行了工程事故数值模拟分析,考虑了桩底砂岩弱化和桩侧负摩阻力这两种工况不同组合对该建筑物桩基的沉降影响。结论是最大沉降位于46#桩,考虑负摩阻力时累积沉降值为2.48mm,相对不考虑负摩阻力相比增加了0.04mm,增量1.61%。2.对地基基础加固数值模拟阶段时,工况一是仅对桩底进行加固而桩侧不加固时,46#桩累积沉降为2.54mm;与工况二桩底和桩侧都进行注浆加固对比,46#桩累积沉降增加了2.36%。3.通过工程资料分析和现场踏勘,初步确定安置小区5栋和6栋西侧事故最严重的主要原因是:(1)这两栋建筑地基填土层最厚且含软弱夹层(原有水塘);(2)这两栋西面4米外有高约9m的自然杂填土边坡;(3)由于地面防排水设施失效,地表水下渗将地基土带走造成基础梁因梁底脱空而变形,地基固结在桩周产生负摩阻力使得基桩下沉。根据这些原因及数值模拟分析确定了地基注浆加固方案。4.制定了该小区需要地基加固建筑的现场监测方案,沉降监测是从事故发生后注浆前开始的。监测中得到46#桩为发生最大累积沉降的桩,沉降值为2.36mm,与第2点中模拟累积沉降误差在5%以内。
骆干[9](2019)在《软土填石地基插芯组合桩承载特性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存在大量的软土层,土层多是深度达20-60米的淤泥或淤泥质土,多层分布且厚度不均,类型多、成因复杂。由于这些软土地区经济发达,市场活跃,为了满足需求,大量的基建项目不断在建设。软土地基因其含水量较高、孔隙比大、可压缩性大等特性,造成其承载能力低、工程性质差、固结时间长等不利于工程项目的开展。针对既有建筑物下深厚软土地基存在的一些工程问题,如沉降过大、承载力不足等问题,应因地制宜提出加固深厚淤泥地基的处理方法。插芯桩是由强度较高的芯桩和水泥土桩体两部分构成的,复合桩侧摩阻力和桩端摩阻力的提高靠水泥土桩体侧面和底面较大的面积来实现,较高强度的桩芯来弥补水泥桩体的强度的不足。具有成本低、污染小、无挤土效应,对既有建筑及地下管线的影响小,机具施工灵活便捷等特点。本文依托某能源发展化工厂区深厚软土填石地基加固项目,基于既有建筑下深厚软土填石地基沉降过大引起的上部结构建筑物的的灾害问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静载试验及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手段,对竖向荷载下高压旋喷微型钢管素砼桩的桩基础承载特性及变形机理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进行了高压旋喷微型钢管素砼桩不同插芯深度的现场静载试验。对比研究了竖向荷载下等截面桩、不同插芯深度荷载—沉降、桩侧摩阻力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钢管插入深度是非常有必要的。(2)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对高压旋喷微型钢管素砼桩(钢管不同插入深度、旋喷桩的厚度、旋喷桩弹性模量)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确定在满足承载力前提下选择合理的插入深度有助于节省经济效益;旋喷桩弹性模量的改变对桩顶沉降影响较小;旋喷桩的桩径在400mm比较合适;数值模拟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有限元数值模拟的科学合理性,揭示插芯组合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并确定其在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3)通过改变插芯组合桩的插入深度,研究各参数对插芯组合桩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基于已有新型组合桩的研究成果提出其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4)建立管廊所在区域组合桩加固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加固后的地基的整体沉降变形规律,得出其沉降变形简化计算公式,并据此进行初步工后沉降预测分析。
李先彬[10](2019)在《板式托换法地下增层沉降规律研究及施工参数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地下增层是“减量建设”与“盘活存量”,“活化”地下空间与解决城市停车难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具有综合性强、施工难度大、责任重等特点。由于目前可供分析的工程案例较少且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因此开展地下增层物理模型试验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定量确定增层施工中上部结构的二次沉降变形规律,为后续附加内力的分析提供依据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和三维数值模拟,对某既有框架结构建筑板式托换法地下增层施工过程中上部结构的沉降变形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土方开挖方法和不同底板基础对上部结构沉降变形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⑴依据框架结构建筑在自身荷载长期作用下的沉降变形规律和“抗”与“放”设计理念,本文提出了“中央竖井式”土方开挖方案和“环岛式”土方开挖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回字形”托换顶板布置方案。⑵针对板式托换法的技术特点,论证了板式托换法地下增层的技术可行性,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既有框架结构建筑地下增层物理模型试验。利用百分表采集模型试验中各工况下的柱脚沉降量,通过Origin 2018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揭示了既有建筑地下增层施工中上部结构的柱脚沉降变形规律和整体分布形态,定性判定了最不利工况及施工参数对地下增层施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工程建议,从而有助于板式托换法的推广和应用。⑶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了既有框架结构建筑地下增层三维数值模型,较好地验证了模型试验结果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并补充计算了托换板和上部结构体系的主应力变化规律。通过分析托换结构体系的主应力变化规律和塑性区变形趋势,确定了地下增层施工中托换构件的危险截面位置。研究结论可为同类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测等提供参考借鉴。
二、两种地基基础加固处理方法的应用及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种地基基础加固处理方法的应用及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价值评价的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策略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论文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2.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2.2 国内相关制度及理论研究 |
2.2.1 国内相关法律条例与制度标准 |
2.2.2 国内学者研究概况 |
2.3 借鉴与总结 |
第3章 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特征及现状研究 |
3.1 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概况 |
3.2 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现状及问题研究 |
3.2.1 建筑本体现状调研 |
3.2.2 文物价值现状调研 |
3.3 小结 |
第4章 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综合价值评价方法研究 |
4.1 太原近现代文物建筑综合价值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1 评价指标选取的依据与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4.1.3 评价指标解释 |
4.1.4 评价结果等级的确定 |
4.2 太原近现代文物建筑综合价值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析 |
4.2.1 确定权重的方法 |
4.2.2 确定权重的步骤 |
4.2.3 确定权重的结果 |
4.3 太原近现代文物建筑综合价值评价模型的构建 |
4.4 评价结果说明 |
4.5 小结 |
第5章 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策略和修复技术研究 |
5.1 保护原则 |
5.1.1 真实性原则 |
5.1.2 “修旧如旧”原则 |
5.1.3 可识别性原则 |
5.2 建筑本体修复技术 |
5.2.1 室内外环境改造措施 |
5.2.2 建筑结构修复技术 |
5.2.3 设备设施修缮技术 |
5.3 政策性保护措施 |
5.4 小结 |
第6章 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价值评价与保护案例研究 |
6.1 山西大学堂概况及现状分析 |
6.1.1 历史沿革和维修情况 |
6.1.2 建筑形制 |
6.2 山西大学堂综合价值评价 |
6.2.1 数据的获得与指标评分 |
6.2.2 评价计算过程 |
6.2.3 综合价值评价结果 |
6.3 山西大学堂的评价结果分析与保护措施 |
6.3.1 山西大学堂人文历史价值分析 |
6.3.2 山西大学堂建筑本体价值分析 |
6.3.3 山西大学堂社会经济价值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总结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汇总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实际工程的框架结构加固改造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老旧建筑物加固改造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老旧建筑物加固改造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优化设计研究状况 |
1.3 加固改造工作程序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老旧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分析 |
2.1 工程简介 |
2.2 现场检测结果 |
2.2.1 宏观检测 |
2.2.2 地基基础检测 |
2.2.3 构件材料的强度和钢筋的配置检测 |
2.2.4 改造方案及结构验算 |
2.2.4.1 改造方案 |
2.2.4.2 结构验算 |
2.2.5 结构抗震检测 |
2.2.6 可靠性鉴定 |
2.2.6.1 安全性鉴定 |
2.2.6.2 正常使用性鉴定 |
2.2.6.3 可靠性鉴定 |
2.3 检测鉴定结论及建议 |
2.3.1 结论 |
2.3.2 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3 结构加固优化设计 |
3.1 常用加固方法研究 |
3.1.1 地基基础加固方法研究 |
3.1.1.1 加大基础底面法 |
3.1.1.2 加桩托换原基础 |
3.1.2 结构加固方法研究 |
3.1.2.1 增大截面加固法 |
3.1.2.2 外粘钢板加固法 |
3.1.2.3 粘贴碳纤维材料加固法 |
3.1.2.4 植筋加固法 |
3.2 加固设计方案确定 |
3.2.1 框架柱加固方案 |
3.2.2 梁加固方案 |
3.2.3 楼板加固方案 |
3.3 设计方案优化 |
3.3.1 抗震优化设计 |
3.3.2 方案优化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结构加固验算及有限元分析 |
4.1 结构加固验算 |
4.1.1 结构计算基本条件 |
4.1.1.1 计算基本条件 |
4.1.1.2 计算参数 |
4.1.2 加固前后结构抗震能力分析对比 |
4.1.2.1 X向地震作用下内力分析对比 |
4.1.2.2 Y向地震作用下内力分析对比 |
4.1.2.3 整体抗震分析对比 |
4.1.3 加固前后结构承载力分析验算 |
4.1.3.1 加固前后梁承载力分析对比 |
4.1.3.2 加固前后柱承载力分析对比 |
4.1.3.3 加固前后板承载力分析对比 |
4.2 改造区域加固构件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4.2.1 Abaqus软件简介 |
4.2.2 ABAQUS中材料的本构关系 |
4.2.3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模型的设计 |
4.2.3.1 模型的选取 |
4.2.3.2 模型的尺寸和材料 |
4.2.3.3 加固方案的设计 |
4.2.3.4 参数定义 |
4.2.3.5 单元选取的类型 |
4.2.3.6 模型的建立方法 |
4.2.3.7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 |
4.2.3.8 网格的划分 |
4.3 模拟主要抗震性能参数 |
4.4 模拟构件应力云图分析 |
4.4.1 混凝土和钢筋骨架应力云图分析 |
4.5 滞回曲线分析 |
4.5.1 一榀框架的滞回曲线分析 |
4.5.2 楼板的滞回曲线分析 |
4.6 骨架曲线分析 |
4.6.1 一榀框架的骨架曲线分析 |
4.6.2 楼板的骨架曲线分析 |
4.7 延性分析 |
4.7.1 一榀框架延性分析 |
4.7.2 楼板延性分析 |
4.8 耗能能力分析 |
4.8.1 一榀框架的耗能能力 |
4.8.2 楼板的耗能能力 |
4.9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桂林岩溶地区CFG桩复合地基工程性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岩溶的分布 |
1.1.2 岩溶地区工程隐患 |
1.2 复合地基的概述 |
1.3 CFG桩复合地基 |
1.3.1 CFG桩复合地基概述 |
1.3.2 CFG桩复合地基的工程特性 |
1.4 CFG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4.1 理论分析研究现状 |
1.4.2 试验研究现状 |
1.4.3 数值模拟分析研究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桂林岩溶地区工程性质分析 |
2.1 桂林市自然地理概况 |
2.2 桂林地区岩溶发育基本特征 |
2.3 桂林地区岩溶地基不良地质现象 |
2.3.1 溶洞 |
2.3.2 土洞 |
2.3.3 岩溶塌陷 |
2.3.4 红粘土软弱下卧层 |
2.3.5 基岩面起伏(溶槽、溶沟) |
2.4 桂林岩溶区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CFG桩复合地基理论分析 |
3.1 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 |
3.1.1 置换作用 |
3.1.2 排水固结作用 |
3.1.3 振动挤密作用 |
3.1.4 桩土约束作用 |
3.1.5 褥垫层的作用 |
3.2 CFG桩复合地基的强度计算 |
3.2.1 概述 |
3.2.2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
3.2.3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 |
3.3 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计算 |
3.3.1 概述 |
3.3.2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经验方法 |
3.3.3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岩溶地区地基稳定性分析 |
4.1 岩溶地区复合地基稳定性 |
4.1.1 覆盖岩溶临空面的稳定性问题 |
4.1.2 桩端下溶洞顶板的稳定性问题 |
4.2 岩溶地区复合地基稳定性因素分析 |
4.2.1 溶洞对复合地基稳定性影响分析 |
4.2.2 土洞对复合地基稳定性影响分析 |
4.2.3 红粘土软弱下卧层对复合地基稳定性影响分析 |
4.3 岩溶区复合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 |
4.3.1 复合地基覆盖岩溶临空面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 |
4.3.2 复合地基溶洞顶板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 |
4.4 桩基与CFG桩复合地基处理岩溶地基稳定性对比分析 |
4.4.1 桩基处理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 |
4.4.2 CFG桩复合地基处理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实例及现场试验 |
5.1 工程概况 |
5.2 工程地质条件 |
5.3 CFG桩复合地基低应变动力检测 |
5.4 CFG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
5.4.1 试验目的 |
5.4.2 CFG单桩静载荷试验及分析 |
5.4.3 CFG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及分析 |
5.5 CFG桩复合地基强度及变形计算 |
5.5.1 对工程案例进行承载力计算 |
5.5.2 对工程案例进行沉降变形计算 |
5.5.3 CFG桩复合地基几种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
5.6 桩基与CFG桩复合地基的对比分析 |
5.6.1 受力情况对比分析 |
5.6.2 上部荷载传递路径对比分析 |
5.6.3 施工工艺对比分析 |
5.6.4 经济性对比分析 |
5.6.5 环境影响对比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本文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掏土纠偏在混合结构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掏土纠偏国外研究现状 |
1.2.2 掏土纠偏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建筑物倾斜原因及常用的纠偏加固方法 |
2.1 建筑物倾斜原因分析 |
2.1.1 地基基础的原因 |
2.1.2 上部结构的原因 |
2.1.3 环境和外部干扰的影响 |
2.2 建筑物倾斜的控制标准 |
2.3 纠偏技术的分类 |
2.3.1 顶升纠偏法 |
2.3.2 阻沉纠偏法 |
2.3.3 迫降纠偏法 |
2.3.4 综合纠偏法 |
2.4 建筑物纠偏的工程监测 |
2.4.1 沉降观测 |
2.4.2 裂缝监测 |
2.4.3 偏移观测 |
2.4.4 预警控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蚌埠市怀远县某住宅楼纠偏实例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1.1 结构概况 |
3.1.2 房屋沉降、倾斜概况 |
3.1.3 工程地质条件 |
3.1.4 水文地质条件 |
3.2 房屋安全检测 |
3.3 建筑物倾斜原因分析 |
3.4 纠偏加固方案设计 |
3.5 掏土纠偏施工方案 |
3.6 加固方案分析 |
3.7 纠偏加固的主要实测数据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掏土纠偏的重要影响因素的数值分析研究 |
4.1 数值分析本构模型及参数选择 |
4.1.1 基本假定 |
4.1.2 本构模型及参数选择 |
4.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4.3 纠偏影响结果分析 |
4.3.1 掏土孔半径对纠偏影响的分析 |
4.3.2 掏土孔孔深对纠偏影响的分析 |
4.3.3 掏土孔倾角变化对纠偏影响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水灾后黄土地区的砌体结构安全性评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主要技术路线 |
2 水灾后黄土地区的砌体结构安全性评定基础 |
2.1 水灾后砌体结构性能退化研究 |
2.1.1 洪水基本分类 |
2.1.2 洪水的冲击作用研究 |
2.1.3 洪水的浸泡作用研究 |
2.1.4 水中有害物质对结构的影响研究 |
2.2 水灾后结构安全性检测理论研究 |
2.2.1 检测的原则 |
2.2.2 检测的流程优化 |
2.2.3 检测方法及技术要点研究 |
2.3 结构安全性评定方法研究 |
2.3.1 结构安全性评定依据 |
2.3.2 结构安全性评定原则 |
2.3.3 结构安全性评定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水灾后黄土地区的砌体结构安全性评定指标体系 |
3.1 结构安全性评定指标体系的构建基础 |
3.1.1 结构安全性评定层次的划分 |
3.1.2 结构安全性评定内容的总结 |
3.1.3 结构安全性评定内容的完善 |
3.2 结构安全性评定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2 指标的来源 |
3.2.3 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 结构安全性评定指标的赋权 |
3.3.1 赋权方法的选择 |
3.3.2 组合赋权法原理 |
3.3.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水灾后黄土地区的砌体结构安全性评定模型 |
4.1 灰色定权聚类评定法 |
4.1.1 灰色定权聚类评定法适用性分析 |
4.1.2 灰色定权聚类评定法原理 |
4.2 水灾后砌体结构安全性评定模型的构建 |
4.2.1 确定聚类的对象、指标和灰类数 |
4.2.2 指标灰类等级量化标准的重构 |
4.2.3 白化权函数的构建 |
4.2.4 聚类对象权重 |
4.2.5 灰色聚类评定矩阵的确定 |
4.2.6 灰色聚类综合评定 |
4.3 本章小结 |
5 工程实例研究 |
5.1 工程概况 |
5.2 现场检查结果处理 |
5.2.1 结构布置及细部构造 |
5.2.2 建筑物裂缝情况调查 |
5.2.3 建筑物沉降变形分析 |
5.2.4 地基基础情况调查 |
5.3 现场检测结果计算分析 |
5.3.1 砖强度 |
5.3.2 砂浆强度 |
5.3.3 构件保护层厚度 |
5.3.4 结构承载力校核验算 |
5.4 灰色定权聚类综合评定 |
5.4.1 检查检测数据汇总 |
5.4.2 灰色聚类评定矩阵的建立 |
5.4.3 构件结构安全性评定 |
5.4.4 子单元结构安全性评定 |
5.4.5 鉴定单元结构安全性评定 |
5.5 评定结果的对比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附录 相关基础数据分析的工程项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既有多层建筑静压托换桩地基加固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1 静压托换桩技术研究现状 |
1.2.2 静压桩单桩承载力研究现状 |
1.2.3 静压托换桩布桩间距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主要技术路线图 |
2 静压托换桩技术及其优化设计理论分析 |
2.1 静压托换桩技术 |
2.1.1 静压托换桩技术概述 |
2.1.2 静压托换桩地基加固流程 |
2.2 静压托换桩技术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
2.2.1 静压托换桩技术特点 |
2.2.2 静压托换桩技术适用范围 |
2.3 静压托换桩承载力补偿设计要点 |
2.3.1 传统静压托换桩承载力补偿设计原理 |
2.3.2 基于桩-土共同作用的地基承载力补偿设计方法 |
2.3.3 静压托换桩技术设计要点 |
2.4 静压托换桩优化设计理论 |
2.4.1 静压托换桩单桩承载力预测 |
2.4.2 静压托换桩布桩间距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L-M优化算法的单桩承载力合理预测 |
3.1 静压桩单桩承载力形成机理 |
3.1.1 土体的固结作用 |
3.1.2 土的触变时效性 |
3.1.3 地基土的重塑效应 |
3.2 静压桩压桩力 |
3.2.1 桩端阻力及特性 |
3.2.2 桩侧摩阻力及特性 |
3.3 压桩力与单桩承载力的关系 |
3.3.1 压桩力与单桩承载力的区别 |
3.3.2 压桩力与单桩承载力的联系 |
3.3.3 几种常用的终止压桩力与单桩承载力求解公式 |
3.4 L-M优化算法简介及数据采集 |
3.4.1 L-M优化算法简介 |
3.4.2 基于L-M优化算法预测修正的可行性 |
3.4.3 数据采集 |
3.5 基于L-M优化算法的单桩承载力非线性拟合方程 |
3.5.1 非线性拟合方程求解 |
3.5.2 单桩承载力拟合方程的可行性验证 |
3.5.3 拟合方程的适用范围 |
3.6 本章小结 |
4 静压托换桩布桩间距优化 |
4.1 ABAQUS软件简介及模型构建 |
4.1.1 ABAQUS软件简介 |
4.1.2 数值模拟模型构建 |
4.1.3 静压托换桩设计方案 |
4.2 本构关系及参数设定 |
4.2.1 土的本构关系 |
4.2.2 静压桩本构参数 |
4.2.3 钢筋混凝土本构关系 |
4.2.4 砖砌体本构关系 |
4.3 ABAQUS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1 有限元模型的选择 |
4.3.2 有限单元的选择 |
4.3.3 边界条件设置 |
4.4 考虑静压桩挤土效应的数值模拟 |
4.4.1 基本假定 |
4.4.2 初始地应力平衡 |
4.4.3 工况设置 |
4.4.4 数值模拟结果 |
4.4.5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5 考虑基础及上部砖砌体受力性能的数值模拟 |
4.5.1 工况设置 |
4.5.2 基础及上部砖砌体受力性能数值模拟 |
4.5.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5.4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合理布桩间距的确定 |
4.6 本章小结 |
5 静压托换桩工程应用及加固效果评价 |
5.1 工程概况 |
5.1.1 建筑物概况 |
5.1.2 沉降及倾斜观测 |
5.1.3 基础及构件强度检测 |
5.1.4 沉降原因分析 |
5.2 静压托换桩地基加固优化设计 |
5.2.1 加固设计参数的确定 |
5.2.2 上部结构荷载的确定 |
5.2.3 静压桩单桩承载力设计 |
5.2.4 布桩间距优化设计 |
5.3 静压托换桩设计优化的可行性验证 |
5.3.1 验证方法 |
5.3.2 监测方案 |
5.3.3 单桩承载力预测方程可行性验证 |
5.3.4 布桩间距合理性验证 |
5.4 静压托换桩优化设计应用效果评价 |
5.4.1 累计沉降观测效果评价 |
5.4.2 建筑物加固前后倾斜分析 |
5.4.3 地基承载安全可靠性评价 |
5.4.4 经济效益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读研期间学术成果和参加的课题项目 |
1 发明专利 |
2 参与的课题项目 |
(7)CFG桩复合地基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加固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2 选题目的 |
1.3 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1 理论研究 |
1.3.2 实验研究 |
1.3.3 数值分析 |
1.3.4 工程特性方面 |
1.4 CFG桩复合地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1 桩、土研究中的问题 |
1.4.2 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1.4.3 有限元模拟分析中的问题 |
1.4.4 CFG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中的问题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2 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的性状研究 |
2.1 发展与概述 |
2.2 CFG桩复合地基的技术优势及加固机理 |
2.3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与加固机理 |
2.3.1 置换率对承载性能的影响 |
2.3.2 桩土应力比与桩土荷载分担比的相互推导 |
2.4 CFG桩复合地基负摩阻力的影响因素 |
2.4.1 负摩阻力的形成原因 |
2.4.2 负摩阻力在CFG桩复合地基中的受力特征 |
2.4.3 CFG桩复合地基负摩阻力影响因素 |
2.5 CFG桩复合地基中褥垫层的设置 |
2.5.1 褥垫层的作用 |
2.5.2 不同褥垫层模量 |
2.5.3 不同褥垫层厚度 |
2.6 CFG桩复合地基湿陷起始压力 |
2.6.1 湿陷起始压力的实质 |
2.6.2 影响因素及分析 |
3 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及沉降计算研究 |
3.1 地基基础加固机理的发展变迁 |
3.2 地基土强度控制与变形控制的统一性 |
3.3 CFG桩复合地基的强度指标 |
3.3.1 桩间土承载力修正值计算 |
3.3.2 偏心荷载作用下桩间土的极限承载力计算 |
3.3.3 复合地基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 |
3.3.4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3.3.5 CFG桩复合地基桩、土强度及承载力公式总结 |
3.4 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 |
3.4.1 CFG桩复合地基变形的解析方法 |
3.4.2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的复合模量法 |
3.5 CFG桩复合地基桩间距计算 |
3.5.1 通过地基承载力控制桩间距 |
3.5.2 总沉降控制下的桩间距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4 CFG桩复合地基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加固中的应用 |
4.1 工程实例 |
4.1.1 工程概况 |
4.1.2 勘察及现场原型实验研究工作量 |
4.2 区域地质构造及地震活动特征 |
4.2.1 区域构造体系 |
4.3 场地工程地质实验研究 |
4.3.1 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
4.3.2 场地稳定性及适应性研究 |
4.3.3 现场钻探实验得出的地层土体数据 |
4.3.4 地下水 |
4.4 地基土工程性质实验研究 |
4.4.1 室内试验 |
4.5 现场原型场地岩土工程实验研究 |
4.5.1 场地湿陷性类型及地基湿陷等级 |
4.5.2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
4.5.3 地基土的变形指标 |
4.5.4 地基土特征 |
4.6 CFG桩设计 |
4.6.1 地基条件及地基处理要求 |
4.6.2 地基加固方案比选 |
4.6.3 CFG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
4.6.4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4.6.5 CFG桩布桩设计,施工工艺与要求 |
4.7 CFG桩复合地基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
4.7.1 ANSYS简介 |
4.7.2 有限元分析准则及参数选取 |
5 CFG桩复合地基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中承载性能分析 |
5.1 ANSYS有限元模拟分析模型 |
5.1.1 有限元分析模型及参数选取 |
5.1.2 基本假定 |
5.2 CFG桩复合地基控制各变量因素的有限元分析 |
5.2.1 随荷载增加-不同褥垫层厚度的影响 |
5.2.2 随荷载增加-不同桩长的影响 |
5.2.3 随荷载增加-不同桩体弹性模量的影响 |
5.2.4 随荷载增加-不同土体模量的影响 |
5.3 CFG桩理论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比较 |
5.4 桩间土承载力与湿陷起始压力的分析 |
5.4.1 两变量的各影响因素 |
5.4.2 随褥垫层厚度增加桩间土受荷分析 |
5.4.3 随桩长增加桩间土受荷分析 |
5.4.4 结合BP神经网络模型对湿陷起始压力的检测与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某安置小区既有建筑物沉降分析与加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注浆加固法 |
1.2.2 石灰桩法 |
1.2.3 锚杆静压桩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既有建筑物地基沉降的危害及原因 |
2.1 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危害 |
2.2 既有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 |
2.2.1 外界因素 |
2.2.2 人为因素 |
2.3 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的原则 |
2.4 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的方法 |
2.4.1 桩式托换法 |
2.4.2 石灰桩法 |
2.4.3 注浆加固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桩基沉降的数值模拟分析 |
3.1 数值模拟软件简介 |
3.2 桩基础计算模型的建立 |
3.2.1 桩基受载取值 |
3.2.2 计算模型的基本假定 |
3.2.3 计算模型的建立 |
3.2.4 桩基础分析模拟过程 |
3.2.5 未考虑桩侧负摩阻力模拟结果分析 |
3.3 考虑桩侧负摩阻力的影响 |
3.3.1 桩侧摩阻力的概念 |
3.3.2 桩侧摩阻力的计算方法与取值 |
3.3.3 考虑桩侧负摩阻力的计算模型建立 |
3.3.4 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株洲某小区地基加固方案设计 |
4.1 工程概况 |
4.2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
4.3 地基事故原因分析 |
4.4 地基基础加固方案设计及施工要求 |
4.4.1 地基基础加固方案设计 |
4.4.2 施工要求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沉降监测方案与监测数据分析 |
5.1 监测方案的制定 |
5.1.1 监测工程的简介 |
5.1.2 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
5.1.3 监测点位置布置说明及监测内容 |
5.1.4 监测仪器及精度说明 |
5.2 监测结果分析 |
5.3 监测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软土填石地基插芯组合桩承载特性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处理研究现状 |
1.2.2 插芯组合桩加固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插芯组合桩承载特性理论分析 |
2.1 概述 |
2.2 普通桩基理论 |
2.2.1 竖向抗压桩的荷载传递机理 |
2.2.2 竖向抗压桩的桩基沉降计算 |
2.3 变截面桩基理论分析 |
2.3.1 变截面桩的荷载传递机理 |
2.3.2 变截面桩的竖向承载特性研究 |
2.4 插芯组合桩桩基理论分析 |
2.4.1 插芯组合桩的荷载传递机理 |
2.4.2 插芯组合桩的承载力计算 |
2.5 小结 |
第三章 插芯组合桩加固技术工程应用背景 |
3.1 工程应用背景 |
3.1.1 地质资料 |
3.1.2 地层分布 |
3.1.3 工程现场灾害情况 |
3.2 插芯组合桩加固设计方案 |
3.3 插芯桩体现场加固施工关键技术 |
3.3.1 加固原理 |
3.3.2 现场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 |
3.3.3 实际工程应用案列 |
3.3.4 插芯组合桩破坏模式及承载力的计算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现场载荷试验结果分析 |
4.1 现场试验研究 |
4.1.1 试验目的 |
4.1.2 检测数量 |
4.1.3 试验加载装置 |
4.1.4 试验加载方法和沉降观测 |
4.1.5 受检桩情况 |
4.1.6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 加固区工后沉降的自动化监测结果及分析 |
4.2.1 监测目的 |
4.2.2 监测方法和原理 |
4.2.3 监测设备 |
4.2.4 测点布置 |
4.2.5 数据反馈 |
4.2.6 沉降稳定性评价原则 |
4.2.7 沉降稳定性评价方法 |
4.2.8 管廊稳定性评价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插芯桩承载和变形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
5.1 Midas gts-nx软件简介 |
5.1.1 Midas gts-nx软件的特点 |
5.2 单桩承载力数值计算 |
5.2.1 确定土体本构模型及其参数 |
5.2.2 单元选取和网格划分 |
5.2.3 边界及荷载条件 |
5.2.4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5.3 基于GTS-NX软件的插芯组合桩受力因素分析 |
5.3.1 高压旋喷桩弹性模量变化影响 |
5.3.2 高压旋喷桩厚度变化影响 |
5.3.3 钢管桩插入深度变化影响 |
5.3.4 桩土荷载分担比 |
5.4 管廊下多桩基础整体加固处理数值模拟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
5.4.1 不同桩间距插芯组合桩及土体沉降 |
5.4.2 加固区附近土体沉降 |
5.4.3 加固后整体沉降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板式托换法地下增层沉降规律研究及施工参数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既有建筑增层研究现状 |
1.2.2 托换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研究现状 |
1.2.4 不均匀沉降研究现状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2 既有建筑地下增层施工技术 |
2.1 传统基础托换方式 |
2.1.1 注浆加固 |
2.1.2 桩梁式基础托换 |
2.1.3 锚杆静压桩托换 |
2.1.4 树根桩托换 |
2.2 板式托换法 |
2.2.1 技术特点 |
2.2.2 适用条件 |
2.2.3 注意事项 |
2.2.4 托换板布置 |
2.2.5 托换构件设计 |
2.2.6 “回字形”板式托换法施工流程 |
2.3 既有建筑地下增层建设流程 |
2.3.1 可行性研究 |
2.3.2 既有建筑检测与鉴定 |
2.3.3 托换设计基本规定 |
2.3.4 托换体系与支护体系选择 |
2.3.5 地下增层土方开挖 |
2.3.6 质量检测与验收 |
2.4 既有建筑地下增层其他关键技术 |
2.4.1 顶升技术 |
2.4.2 植筋技术 |
2.4.3 连接技术 |
2.4.4 隔震、减震技术 |
2.5 既有建筑地下增层监测技术 |
2.5.1 托换工程监控量测一般规定 |
2.5.2 监测项目与测点布置 |
2.5.3 框架结构柱脚沉降允许值 |
2.5.4 建筑物监测控制标准 |
2.6 本章小结 |
3 既有建筑板式基础托换法地下增层模型试验 |
3.1 试验方案 |
3.1.1 试验目的与主要内容 |
3.1.2 既有建筑概况 |
3.1.3 试验模型设计 |
3.1.4 测试内容与测点布置 |
3.1.5 地基土概况与土工实验 |
3.2 试验过程 |
3.2.1 试验场地与材料准备 |
3.2.2 试验模型制作 |
3.2.3 既有建筑荷载施加 |
3.2.4 百分表安装 |
3.2.5 土方开挖 |
3.3 试验结果 |
3.3.1 柱脚沉降规律 |
3.3.2 相邻柱脚不均匀沉降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4 既有建筑地下增层施工参数对柱脚沉降的影响分析 |
4.1 不同土方开挖方法对柱脚沉降的影响分析 |
4.1.1 “环岛式”土方开挖试验过程 |
4.1.2 “环岛式”土方开挖柱脚沉降与不均匀沉降变化规律 |
4.1.3 “中央竖井式”与“环岛式”土方开挖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4.2 不同底板基础对柱脚沉降的影响分析 |
4.2.1 铝合金底板基础试验过程 |
4.2.2 铝合金底板基础柱脚沉降与不均匀沉降变化规律 |
4.2.3 木质底板基础与铝合金底板基础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既有建筑板式基础托换法地下增层三维数值分析 |
5.1 FLAC3D有限差分程序概述 |
5.1.1 FLAC3D简介 |
5.1.2 FLAC3D的主要特点 |
5.1.3 FLAC3D的应用范围 |
5.2 模型建立 |
5.2.1 模型几何尺寸与网格划分 |
5.2.2 本构模型选取与材料参数设定 |
5.2.3 模型边界条件 |
5.2.4 收敛标准 |
5.2.5 定义地下增层分析步 |
5.3 计算结果分析 |
5.3.1 柱脚沉降规律 |
5.3.2 相邻柱脚不均匀沉降规律 |
5.3.3 上部框架结构最大主应力变化规律 |
5.3.4 上部框架结构最小主应力变化规律 |
5.3.5 托换顶板变形规律 |
5.3.6 托换底板变形规律 |
5.3.7 托换板塑性区变形规律 |
5.3.8 地基土塑性区变形规律 |
5.3.9 基坑回弹变形规律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两种地基基础加固处理方法的应用及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价值评价的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策略及技术研究[D]. 司丽超.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实际工程的框架结构加固改造研究与应用[D]. 夏冰.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3]桂林岩溶地区CFG桩复合地基工程性状的研究[D]. 钟宣.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4]掏土纠偏在混合结构中的应用研究[D]. 王佳莲. 东南大学, 2019(01)
- [5]水灾后黄土地区的砌体结构安全性评定研究[D]. 肖琛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既有多层建筑静压托换桩地基加固优化设计研究[D]. 张庆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CFG桩复合地基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加固机理[D]. 于硕.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8]某安置小区既有建筑物沉降分析与加固[D]. 马朗. 湘潭大学, 2019(02)
- [9]软土填石地基插芯组合桩承载特性及应用研究[D]. 骆干. 广州大学, 2019(01)
- [10]板式托换法地下增层沉降规律研究及施工参数影响分析[D]. 李先彬. 西华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