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庆粮食增产途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冯欣[1](2021)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农业生产的必须要素。面对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和农业用水浪费严重的现状,农业水价改革势在必行。但农业用水提价与农民承载力间的矛盾,制约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开展。因此,进行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出发,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对于推动改革开展、优化水资源配置和破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用加权Topsis法、Micthell评分法、模糊数学模型等研究方法,在分析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特征和问题的基础上,评价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识别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分析了其利益诉求和影响水价的机理,确定了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及其分担水价,提出了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划分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阶段,阐明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划分为初始、深入试点、全面推进和分类施策四个阶段,归纳了各阶段特性。分析了改革中制度变迁和机制形成的过程,任务分配和改革进展的空间特征,以及机制落实和节水增效的改革成效。总结了改革创新、多样化的做法和明显的分类特征。(2)构建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根据改革特征和文献研究,确定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文献分析法和加权Topsis法,分别从指导政府决策和客观定量评价两个角度出发,对31省(区)改革进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各省改革进展评价得分在43.332-99.97分之间,呈现南方>北方,东部>西部>中部的区域特征。粮食主产区受改革任务重、难度大、承载力低等因素影响,改革进展普遍偏慢,需要建立改革激励和农业水价分担机制。(3)明确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判定和评价方法,丰富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理论。对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进行定义、识别和分类,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在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诉求和影响农业水价的机理。利用专家咨询法进行利益相关者评价,得分在1.55-7.243,呈现农业用水供给方>农业用水使用方>支援保障方,政府>农户>社会。从利益评价和利益诉求出发,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分担方式,明确了政府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政府、农户在农业水价分担中的主体地位。(4)提出了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评估方法,明确了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的评估方法包含定性评估、定量评估、综合分析及修正4个部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定性的利益评价;利用C-D生产函数、单位效益和模糊数学模型等方法,从粮食安全、灌溉效益和生态价值3个角度出发,对主要利益相关者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进行定量评估;对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从激励地方改革和扶持粮食主产区农户的目标出发进行修正,最终确定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结果显示,中央、地方政府和农户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分别在0.302-0.399,0.292-0.472和0.21-0.395;中央、地方和农户承担的农业水价分别在0.011-0.204元/m3,0.010-0.236元/m3,0.009-0.217元/m3;根据2018年粮食播种和灌溉情况,确定当年粮食灌溉共产生水费496.82亿元,其中中央政府172.1亿元,地方政府165.19亿元,农户159.54亿元。(5)建立了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提供了破解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困境的途径。在改革进展、利益相关者和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核心,四个服务”的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对于破解改革困境、推动改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创新点:(1)提出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进行了评价;(2)提出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判定和评价方法,丰富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的理论;(3)提出了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确定方法,确定了各省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黄晓萌[2](2021)在《基于作物产量反应的长江流域冬小麦养分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生产基地,然而盲目追求高产而不合理施用化肥的现象十分普遍,农田化肥施用量不断攀高,不仅降低了肥料利用率和产量效益,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本研究以长江流域多年多点的小麦田间试验数据为基础,采用QUEFTS(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Fertility of Tropical Soil)模型结合改良的实地养分管理(Site-specific Nutrient Management,SSNM)技术,研究我国长江流域冬小麦产量和养分吸收特征,建立产量反应、相对产量和农学效率等参数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长江流域冬小麦养分专家系统(Nutrient Expert,简称NE),并通过田间试验进行了校正和改进,验证其农学、经济和环境效应。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如下:(1)我国长江流域冬小麦优化施肥处理下的平均产量为6.6 t hm-2,其中安徽省平均产量水平最高,为7.3 t hm-2,重庆市最低,为3.6 t hm-2。下游的地上部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最高,分别为144.9、27.8和94.5 kg hm-2,氮钾的养分内在效率也以下游最高,中游磷的养分内在效率最高,而上游的氮磷钾的吨粮养分吸收最高。QUEFTS模型模拟结果显示,长江流域上游生产1000 kg冬小麦籽粒产量的N、P和K养分需求量分别为26.0、3.8和20.2 kg,中游分别为21.7、3.7和19.8 kg,下游分别为21.1、4.0和20.2 kg。(2)长江流域冬小麦施用氮、磷和钾肥的平均产量反应分别为2.3、0.9和0.6 t hm-2,但变异范围较大。氮、磷和钾肥平均相对产量分别为0.6、0.8和0.9,氮是小麦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优化施肥处理的氮、磷和钾肥的平均农学效率分别为12.6、11.6和7.7 kg kg-1,平均偏生产力分别为34.0、78.9和73.4 kg kg-1。(3)施用氮、磷和钾肥对长江流域冬小麦产量均具有显着的增产效应,增产率分别为66.0%、18.0%和10.0%;基础地力和种植区域对长江流域小麦施用氮、磷及钾肥的增产效应均具有显着影响;氮、磷和钾肥均在酸性土壤条件下的增产效果最好,增产效应随着土壤p H升高呈降低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小麦施磷增产效应具有显着影响;土壤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对小麦施氮增产效应影响显着;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对小麦施磷增产效应影响显着;土壤速效钾含量对小麦施钾增产效应影响显着。(4)小麦产量反应与相对产量呈显着线性负相关关系,产量反应(x)和农学效率(y)之间存在着显着的一元二次函数关系(P<0.05)。以此为基础,明确了长江流域冬小麦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量原则,施氮量由氮素产量反应和氮素农学效率的比值决定,而磷和钾则还需要考虑维持土壤肥力所需的养分和前茬作物的养分施用状况。(5)田间验证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措施相比,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小麦养分专家推荐施肥措施,平衡了肥料用量,氮肥、磷肥和钾肥施用量分别降低了26.6%、13.3%和12.9%;小麦产量平均增产365.0 kg hm-2,肥料成本平均减少了429.0元hm-2,经济效应平均增加了1446.0元hm-2,其中所增加经济效益中有55.5%来自于产量的增加;并显着提高了长江流域冬小麦的肥料利用效率,氮、磷和钾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6.5、8.3和8.6 kg kg-1;偏生产力分别增加了10.9、17.9和24.8 kg kg-1;回收率分别增加了15.3、11.9和27.2个百分点;地上部氮素吸收平均增加了15.2%,但活性氮损失强度、N2O总排放量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平均减少37.6%、29.4%和36.5%。综上所述,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长江流域冬小麦养分专家系统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推荐施肥方法在理论支撑和技术实践上是可行的,可以在中国长江流域冬小麦产区进行施肥推荐。
李玲[3](2020)在《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日益稀缺的自然资源,水资源对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巨大。中国水资源总量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2018年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971.8立方米(国际公认标准人均水资源量小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是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仅黑龙江、江西、西藏、新疆等10个省份人均水资源量大于2000立方米。13个粮食主产区平均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458.2立方米,逼近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量小于1000立方米),其中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4个冬小麦主产区人均水资源量小于500立方米,属于极度缺水地区。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造成工业用水和城市用水需求不断增加,非农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的趋势日趋显着,农业供水量呈下降态势,势必会加剧粮食生产用水安全,影响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如何破解水资源短缺对粮食生产日益增强的硬约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生态环境和粮食生产的均衡发展是中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基于此,本论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运用经济学中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农户行为理论、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等分析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机理;其次利用统计数据梳理了中国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现状,测算水资源与各地区粮食生产的匹配度,厘清区域间差异特征,刻画了中国水资源非农化的演变趋势,利用泰尔指数、σ收敛、β收敛方法及空间计量分析等模型测度了中国水资源非农化的区域差异、收敛态势、空间关联特征及空间溢出效应;然后通过个案分析及调查问卷从实证方面研究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最后从效率提升与空间布局优化两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通过Global超效率DEA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测算各省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以及各地节水潜力,识别不同因素对不同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利用GIS软件刻画水资源非农化与粮食生产重心的轨迹演变,进而为实现水资源非农化和粮食安全协同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机制较为复杂,从理论上看,水资源非农化体现了效率导向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目标,对粮食生产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具有节水技术替代效应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改进效应,农业水资源利用收益与非农业用水收益的巨大差距可以诱发地方政府部门将稀缺的水资源投放到边际效益更高的工业等领域,实现地方收益最大化,进而提高政府对农业的公共投资和服务水平,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节水设施的使用,节约农业水资源,保证粮食生产;劳动力非农化能促进粮食生产中投入要素的技术替代,同时有利于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营,促进节水技术的使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构成潜在风险:通过减少粮食生产用水量造成粮食生产用水短缺,诱发农户种植结构调整,农户利益最大化目标驱使下通过减少灌溉次数及调整种植结构等行为影响粮食单产和播种面积,从而威胁粮食安全。本文通过个案分析及问卷调查从微观层面上印证了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等综合因素影响农户节水技术的采纳行为。宏观层面上,根据13个粮食主产区的面板数据测算得出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区域间差异明显。第二,中国粮食生产与水、土资源匹配程度的区域间差异显着。粮食主产区的水土匹配与水粮匹配度均较低,呈现出“粮多水少”的特征。2000-2017年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集中度呈持续增长态势,但其水粮匹配系数则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进一步说明中国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保障作用持续下降,中国未来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的不匹配态势将愈发明显。粮食产量占比与有效灌溉面积呈现正相关,说明灌溉对粮食产量具有显着推动作用,提高有效灌溉率是保证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第三,水资源非农化利用水平区域差异明显,南方地区高于北方地区,中部及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与水资源禀赋及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水资源非农化利用的收敛性检验表明,全国层面不存在明显的σ收敛态势,但全国及各区域均呈现绝对β收敛,说明假设水资源非农化利用水平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地区水资源非农化利用的内部差异会自动消失,也说明不同地区的水资源非农化利用可以保持相对同步的增长。中国31个省份的水资源非农化程度存在显着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和空间集聚现象,表明全国各地区的水资源非农化水平存在“高高”聚集与“低低”聚集格局,地理空间分布因素应予以重视。选取相关变量考察水资源非农化在区域内和区域间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各因素在省域范围内的直接效应多呈现正向溢出效应,省域间的溢出效应方向有正有负,各因素的空间总效应中显着的多为正向,说明地区之间影响水资源非农化的各个因素互相牵制带动,区域之间应加强协同,形成良性竞争状态。第四,在水资源非农化趋势不可逆的情况下,解决粮食生产用水短缺风险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为粮食生产节流更多的可用水量。分析结果显示,全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未达到最优前沿,粮食生产还有较大的节水潜力。多数省份的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呈增长态势,粮食主产区的水资源效率相对较高。基于分区域测算的各地区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及粮食生产过程中的用水冗余量来看,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地区水资源禀赋关系密切,水资源充沛地区的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亟待提高,粮食生产节水潜力巨大。基于全局基准技术框架测算的粮食用水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粮食用水效率增长的驱动作用较大,技术成为制约中国粮食用水效率提升的主导因素,农业灌溉设备更新、技术改进对粮食用水效率的提高起主要作用。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影响因素的地理加权回归结果显示,年降水量、地下水占供水总量比例、小麦播种面积比例及农业用水占比的回归系数均为负,有效灌溉面积的回归系数为正,各因素对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因此各地区应有的放矢的采取措施提高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第五,在中国粮食生产重心逐步由南向北、由东部向中部移动的同时,东部、南部地区以及京津地区等非粮食主产地区的水资源非农化水平逐步提高,水资源非农化的空间演进态势与粮食生产重心演变反向发展,因此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被稀释。水资源非农化是与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相一致的必然趋势,但其具有典型的空间异质性,对不同区域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因此国家应加强对水资源非农化速度和“农转非”水资源数量的严格控制,同时也要基于粮食生产重心格局,依据比较优势和空间效率均衡原则进行水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因地制宜做好水资源的“开源”与“节流”工作。
田亚[4](2020)在《抗战时期云南粮食储运研究(1941-1945)》文中研究说明粮食乃人生必需品,国家经济命脉之所在,立国之本,战守之需,皆系于此。抗战时期,为稳定后方经济之基础,国民政府采取了加强粮食管制,制定一系列关于粮食储运方面的政策,以图实现“要四万万人都有饭吃,并且要有便宜的饭吃,要全国的个个人都有便宜饭吃”的宏愿。抗战爆发后,云南逐渐成为西南后方主要的政治中心与核心地带之一,大批军队、官员、文化机构及平民随之迁往此地,人口在这一时期一度剧增,军糈民食成为云南省政府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对粮食进行有效储运管理,不仅影响云南社会的稳定,而且关系云南战场战争的成败。因此,云南省政府在国民政府的指示下对粮食管理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尤其对军民的粮食进行有效仓储和运输是其管理的重点。为适应战时特殊的粮食储运环境,云南省粮食储运机构几经改组更迭,历经了云南省粮食管理局、云南省粮政局和云南田赋粮食管理处等变化。云南省粮政局时期(1941.9-1944.10)是云南省粮食储运发展完善的主要阶段,设置了专门负责粮食储运的机构即云南省粮政局储运处,进一步制定了云南省粮食储运政策以加强粮食储运。在粮食仓储方面,包括完善仓库管理制度,修建和修茸大量仓库,加强粮食出仓和入仓、粮食损耗、粮食保管及粮食仓管人员等方面的管理。在粮食运输方面,云南省政府采取了改善运输条件,构建合理的粮食运输机构和制度;如:颁布粮食运输法规、增加粮食运输工具、实行押运员制度、实行酒精自给自足、训练粮政储运人员、调整粮食运输方式、加强对运务和运务人员的管理等措施,保证了战时云南省粮食运输工作的顺利进行。抗战时期云南省府加强粮食储运,对粮食进行有效的储存和运输,在保证军糈民食的正常供应、抑制物价上涨、稳定粮食价格、推动云南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等各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对粮食储运管理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不足,如由于缺乏良好的管理机制,导致营私舞弊现象严重;缺乏合理的布局与安排,导致粮食损耗严重;在办理的过程中由于运价过低,严重制约了云南省粮食运输业的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使储运诸多弊端产生,诸多储运工作没有落实到实处。抗战时期云南省政府办理粮食储运政策的得与失,在我们今天办理粮食储运工作仍有可借鉴的价值。
田艳[5](2020)在《抗战时期四川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研究(1941-1945)》文中提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东部地区的大规模沦陷导致国统区耕地面积急剧减少,粮食总产量明显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抗战后方不得不承担起粮食供给的重任,四川便是最主要的省份之一。然而,由于四川人口的激增,法币的滥发,劳动力的减少,国民政府“自由贸易”的粮食政策没有及时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1940年四川粮食市场的供求矛盾加剧,粮价陡然上升。为了增加粮食生产,国民政府农林部于1941年2月成立了粮食增产委员会,作为战时管理后方粮食增产运动的临时性机构。按照农林部要求,四川省于1941年4月成立了四川省粮食增产委员会,并于1942年改组为四川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机构的改组使督导范围得以扩大,组织规程更趋完善,巡回督导制度的推行也使督导工作更富实效。该机构与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四川省粮食增产专款经管委员会、四川省粮政局等部门紧密合作,通过限制非必要粮食作物栽培面积,垦殖荒地及利用隙地,推广冬耕等方式来增加主要粮食作物栽培面积;通过推广良种,增进地力,防治病虫害,扩大农田水利等方式来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通过补充耕牛,鼓励妇孺参加农业活动来缓解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通过限制碾米程度等方式来减少粮食损耗。一方面,四川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的督导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战时的军需民食作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在粮食增产措施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如区域太广,督导人员不足,基层相关部门配合不力,经费短缺,农民文化水平低,技术推广受限,农村金融支持不力等。由于战时四川的农业生产技术没有明显的改善,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没有显着的提升,所以粮食产量的增加主要是通过扩大种植面积而实现。在抗日战争这一特殊历史时期,通过扩大粮食作物栽培面积增加产量的方式,为四川粮食增产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四川农民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仍然值得被传承和发扬。但是要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是要大力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知识文化水平,进而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粮食品质。
刘才[6](2020)在《战后湖北省的粮食问题与政府的应对(1945-1949)》文中指出湖北省在抗日战争时期受损严重,然而战后的湖北并没有多少时间用于休养生息和恢复生产,接踵而至的国共内战使该省再度陷入困境。湖北省粮食产量向来不丰,再加上水灾、旱灾、虫灾等自然因素以及战争、田赋征实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了该省粮食供需的失衡,进而引发粮食危机。文章将用三章内容对战后湖北省的粮食危机及政府的应对措施进行分析:第一章主要介绍战后湖北粮食危机的概况。抗日战争时期湖北省存在的粮食危机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而且战争不但破坏了该省的农业生产,同时也消耗了该省粮食存储量。除自然灾害的影响外,战争、田赋征实、日俘等人为因素对湖北省粮食危机的形成均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其中人为因素是造成该省粮食危机的主要因素。战后湖北省粮食危机主要表现为粮食短缺及粮价上涨,进而引发其他方面的危机,对该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第二章主要聚焦应对粮食危机的开源政策。一方面,湖北省政府不仅借鉴了国民政府在战时施行的增产计划,而且仿效了广东省粮食生产工作竞赛的举措,努力提高本省粮食产量。另一方面,湖北省政府从省内、省际及地方与中央三个维度来设法扩大粮食来源,首先打击囤积居奇,管理本省粮食市场;其次引进外省米粮,充裕本省粮源;最后请求配售美粮,为争取多方粮源而努力。第三章主要论述应对粮食危机的节流政策。宴会节约及粮食节约的硬性规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除带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粮食外,也在社会中引领了节约风尚。诸多政令禁止本省粮食外流,以保障本省粮食供应本省消费。尽快遣送日俘归国及申请日俘改道他处等举措,减轻了本省供应俘粮的负担。研究战后湖北省的粮食危机,系统梳理政府应对粮食危机的各项政策,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国民政府及地方政府的施政特点,揭示国民党统治所存在的问题,并且为探索国民党退出湖北的原因提供了新的视角。
陈轩敬[7](2020)在《长江流域农牧系统氮素向河流和近海的迁移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牧系统既是粮食、果蔬和肉蛋奶的主要生产来源,也是水环境氮素污染的主要排放源。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的农牧系统处于快速发展和转型阶段,生产过程造成的水环境代价巨大。长江流域是中国粮油和畜禽产品主产区之一,承担中国约40%的粮食、49%的猪肉及30%的禽蛋产量。由于单位面积畜禽粪尿的氮素负荷及农田养分投入量高,在长江流域独特的地形地貌、发达水系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下氮素从农牧系统向水体的损失风险高,不仅对流域水质量安全产生威胁,水体氮素营养盐还会随河道迁徙影响下游和近海的水环境。然而,目前对农牧系统中氮素在区域尺度的流动、水环境代价评估和调控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均处于独立拆分状态,尤其是关于氮素从陆地输入-河流转移-河口输出的全过程流动和转移规律的定量认识和方法研究还有待完善及建立。了解长江流域中氮素从陆地-支流-干流-河口输出的空间迁移规律及其主要污染来源和影响因素,可因地制宜地提出长江流域农牧系统生产和水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策略。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是在子流域尺度建立量化评估农牧系统氮素向河流和近海水环境的迁移特征的方法,提高对氮素从陆地输入-河流转移-河口输出全过程的流动特征和水体氮素营养盐的环境效应的认识。本文以长江流域为案例分析,基于多年种植和养殖信息、土壤、气象、土地利用、水文以及其他流域数据资料,并通过耦合作物生长模型(WOrld FOod Study,WOFOST),食物链养分流动模型(Nutrient Flows in Food chains,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use,NUFER)和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Model to Assess River Inputs of Nutrients to seAs,MARINA),建立农牧系统向河流水体和近海排放氮素营养盐的综合评估模型,对长江流域的农牧系统氮素流动特征,水体氮素营养盐负荷水平,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河流氮素营养盐季节性输出特征等进行定量化分析。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食物链养分流动模型,分析长江流域主要省市农牧系统的氮素流动特征,明确农牧系统氮素输入和环境损失时空变化特征和主要驱动力。2015年长江流域农牧系统的氮素输入总量为2.11×104 Gg,比1980年增长2.64倍;主要输入源是农田的氮肥输入和畜禽系统的饲料进口输入,分别贡献了氮素输入总量的57%和28%。其中氮素输入量主要增长时间段是在1980-2005年间。近十年(2005-2015)间氮素输入量仅增长1.3×103 Gg。1980年到2015年间作物主产品和秸秆中的氮素总量从5.4×103 Gg增长至9.7×103 Gg,而动物主产品和副产品的氮素输出量从0.4×103 Gg增长至1.3×103 Gg。基于省域尺度的单位耕地农牧系统氮素输入和环境损失时空分布特征显示,1980-2015年长江流域农牧系统单位面积的氮素输入量和损失量呈现上中游逐渐超越下游的趋势,尤其是四川省、贵州省和湖北省成为单位面积农牧系统氮素输入和损失明显增长的区域。另外,通过对重庆地区的案例分析发现,瓜果蔬菜类等经济作物产品和动物产品输出量均与农牧生产体系的氮肥消耗量和氮素损失量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因此,资源投入量较高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畜禽产品输出量的增长是改变区域氮素流动特征的主要驱动力。2.通过耦合流域营养盐排放MARINA模型和作物生长WOFOST模型,定量化长江流域农田不同作物系统的氮素输入量和向水体排放的可溶性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量。通过对长江流域12类常见作物系统分析表明,2012年总氮投入量约为18000 Gg;其中单季稻(2310 Gg)、小麦(2621 Gg)、玉米(1873 Gg)、马铃薯(1562 Gg)和蔬菜(3880Gg)的氮素投入量之和占到总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其他的三分之一的氮素主要投入于早稻(672Gg)、晚稻(748 Gg)、大豆(523 Gg)、棉花(439 Gg)、油菜(1136 Gg)、果树(1171 Gg)及其他类作物(1014 Gg)上。除大豆和其他类作物外,大多数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素输入是依赖于化学氮肥的施用,化学氮肥对氮素输入总量的贡献率为56-78%;畜禽粪尿还田对流域作物生产总氮输入量贡献约为11%,但其中约有一半是施用在蔬菜上。2012年农田中约有6000Gg的氮素以DIN的形式损失进入到水体中;其中单季稻、小麦和蔬菜三种作物对水体DIN的排放贡献约占总量的50%。从空间分布上看,2012年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子流域中农田生产过程中向水体损失的DIN量(2079-7029 kg N km-2 year-1)要高于上游的子流域(208-3381 kg N km-2 year-1)。但在不同子流域,农田向水体排放的DIN的主要作物源各不相同,蔬菜是长江所有子流域水体DIN输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贡献值为20-33%,也是子流域金沙、嘉陵、岷江、洞庭、鄱阳和中游干流中水体DIN负荷的主要作物源;薯类生产是乌江和上游干流中水体DIN负荷的主要作物源;而小麦和水稻分别就是长江下游和长江三角洲水体DIN负荷的主要作物源,二者贡献值加和约为50%。3.通过耦合流域营养盐排放MARINA模型和食物链养分流动NUFER模型,定量化长江流域不同动物粪尿氮素资源量和向河流水体排放的DIN量。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长江流域畜禽粪尿中氮素资源总量为5773 Gg year-1,其中生猪、牛类、禽类、羊类和马类养殖分别占总量的75%、11%、4%、9%和0.3%。粪尿中氮素资源总量中有1940 Gg N year-1以DIN形态进入河流水体环境。点源排放是畜禽粪尿向河流水体输入DIN是主要损失途径,生猪、牛类、禽类、羊类和马类养殖产生的粪尿以点源形式损失分别占单个动物养殖向水体排放DIN总量的66%、49%、85%、89%和89%。在空间分布上,2012年长江流域畜禽动物产生的粪尿向水体损失的DIN整体呈现从上游区域到下游区域逐渐增长的趋势。但存在上游干流子流域的畜禽粪尿向河流损失的DIN水平高达1526 kg N km-2,仅次于下游子流域。在各个子流域中,畜禽粪尿向河流水体损失的DIN量基本都是以生猪生产占据主导地位,生猪生产占畜禽粪尿对水体DIN输入总量的55-85%。4.针对原流域营养盐排放MARINA 1.0模型在季节性尺度量化河流氮素营养盐排放特征的不足,本文通过定量化季节性河流水体的点源和面源氮素的输入,并考虑季节性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对氮素在河道迁移的影响等,开发了可用于评估季节性河流氮素营养盐排放特征的MARINA1.1模型版本。利用该模型对2000年长江流域季节性河流DIN排放特征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大约有1.5×104 Gg总量的氮素输入(化学肥料、畜禽粪尿、居民排泄物、生物固定和大气沉降)到长江陆地生态系统,成为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占输入总量的31%、35%、23%和11%,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化学氮肥是春季大多数子流域氮素输入的主要来源,占比约为36-70%;化学氮肥和氮沉降是夏季大多数子流域的主要氮素输入源。面源和点源(畜禽粪尿直排、污水排放和居民排泄物直排)的氮素进入河流水体后通过在长江支流和干流的迁移,最终向近海区域排放DIN约为680 Gg N year-1,其中约为40%是来自于夏季。农业面源污染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均为河流DIN排放的主要污染源,对各子流域向河口排放的DIN的贡献值在43-85%之间。冬季时,点源排放成为河流DIN排放的主要污染来源,其中向地表水直接排放的畜禽粪尿为主要污染源。季节性DIN的排放差异,除了受季节性点源和面源氮素损失的影响,还受气温变化,人类活动用水和水库季节性蓄水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看,长江河口排放的DIN更多的是由中游和下游人类活动中输出。中下游流域面积仅占整个流域的45%,但DIN排放量占总量的79%。综上所述,本文通过食物链养分流动模型、作物生长模型及河流营养盐输入模型的耦合分析,在子流域尺度模拟评估氮素从农牧系统输出至水体、从支流迁徙到干流、从上游迁徙到下游,最后通过河口进入近海的全过程,突破了前人在氮素单一流动环节研究的局限性,可以系统性探索农牧系统中氮素损失对河流水体及近海区域水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并在原MARINA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模型耦合和算法优化,首次实现了在子流域尺度定量化评估不同作物和动物的向水体排放DIN量的差异和河流DIN季节性排放特征,并通过实测的水体DIN数据,统计作物单产和发表文献结果等多种方式比较对模型估算结果进行校正。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在不同时空尺度,更有针对性的优化设计农牧系统的氮素调控方案,降低农牧生产带来的潜在水环境污染风险,为流域水体氮素负荷的宏观调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亚军[8](2020)在《李富春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李富春为共产党工作50余年,其中将近35年从事财政、工业、计划工作,具有丰富的经济管理经验。他是共产党经济工作的开拓者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计划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我国经济建设一线的指挥员,又是共产党不可多得的经济理论家。在中国共产党经济建设的各个时期,李富春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正确评价李富春的经济思想,继承他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环。研究李富春的经济思想,对于再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的过程,丰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的研究,丰富和完善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研究,更好地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等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对于总结和吸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深入研究,也有一定意义。最重要的是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作出的历史贡献进行记录和总结,纠正认为李富春经济思想独立性较差的错误认识,肯定其历史价值与功劳。本论文研究采取纵横结合的结构,以阐述李富春经济思想形成的四个时期为经,三大主要经济思想的内容和贡献为纬对其经济思想进行系统论述。李富春的经济思想包括政策措施、理论和哲学理论逻辑三个部分。其经济思想既有其长期深耕经济一线的实践总结与升华,也有对他人经济思想的借鉴与发展,兼容并蓄形成了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为核心与主导,以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和国民经济调整思想为两翼,以及围绕核心与两翼展开的其它经济思想的思想体系。论文写作思路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梳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理论为李富春的经济思想奠定了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济理论为其提供依据,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为李富春经济思想提供思想渊源。其次,以纵向思维梳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萌芽、确立、发展与经受考验曲折发展和成熟四大时期的过程,阐述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发展脉络;其经济思想的发展过程划分的依据是其主要经济思想和经济思想精髓的发展过程,而其中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是李富春所有经济思想中的主体,这一思想是李富春经济思想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第二部分以横向思维系统地对三大主要经济思想进行理论阐释和分析,这三大主要经济思想包括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和国民经济调整思想。第三部分对李富春经济思想进行综合述评。首先,阐述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特点,其特点在内容上包括: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为核心,以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和国民经济调整思想为两翼。其特点在方法上包括:李富春坚持将农业放在基础地位,注重计划与市场的结合,重视科技作为生产力的作用,重视实践性,强调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五个方面。其次,阐述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精髓,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精髓包括综合平衡的辩证法,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勤俭节约的方法论。第三,阐述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地位,认为李富春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灵活运用。同时,阐述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局限,即经济理论体系性不强,一些经济思想没有充分展开论述。第四,阐述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认为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包括:经济思想精髓的当代价值,经济思想特点的当代价值,经济思想内容的当代价值。李富春的经济思想之所以具有当代价值,是因为李富春的经济思想中贯穿着一条红线,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因而对其经济思想当代价值进行理论思考包括:对立统一辩证法理论,人民群众历史观理论,实事求是唯物论理论,实践基础认识论理论。要正确把握李富春的经济思想,必须坚持科学态度,贯彻三条具体研究原则和方法,分别是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本论文在研究时主要采取的是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分析与综合方法。
李俊鹏[9](2019)在《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影响的经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直接改善了水资源的时空配置效率,缓解了农业用水供给不足或过量对粮食生产的限制;同时,农田水利设施对水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会进一步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综上,农田水利设施具备提高粮食产量的潜力。当前,我国粮食供给结构存在较为严重的失衡现象:粮食产量的连增主要来自玉米产量的提高,水稻与小麦产量仅为恢复性增长,其进口依赖程度逐年升高。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口粮作物之一,其产量的增加对缓解我国粮食供给结构失衡,保证我国口粮安全具有关键作用。因此,探寻有效的水稻生产改良手段具有极强的战略意义。作为水资源投入密集型的粮食作物,水稻生产对农业用水供给的变动较为敏感,不足或过量的农业用水供给均不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鉴于农田水利设施对水资源配置效率和要素生产效率的积极影响,其极有可能促进水稻产量的提高。因此,有必要探究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具体而言,本研究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与水稻产量水平在时间与空间上表现出何种变动趋势?其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农田水利设施是如何影响水稻生产的:是作用于水稻的生产效率、生产成本还是收获面积?(3)若农田水利设施提高了水稻生产效率或降低了水稻生产成本或扩大了水稻收获面积,其是否最终提高了水稻产量?且这种提升作用在宏观与微观(农户)层面是否具有一致性?(4)进一步,若农田水利设施提高了农户水稻产量,其是否进而改善了农户福利?(5)若农田水利设施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并改善农户福利,我们应如何增强农田水利设施供给?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梳理与归纳构建了理论研究框架,并选择适当的数据与实证技术对其进行依次分析,以最终验证农田水利设施的水稻增产效应。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相关结论具体如下:(1)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与水稻产量的时空趋势分析利用《中国水利统计年鉴》数据,本文首次估算了我国省级农田水利设施资本存量,并以此对我国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进行了时空趋势分析。分析发现:全国层面我国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地区层面变动趋势与全国层面基本一致,但地区间存在显着差异。省级层面,大部分省份农田水利资本存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同时,利用《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本文也对水稻产量进行了时空趋势分析。分析发现:省级层面,粮食主产区省份的水稻产量呈现增长趋势。地区层面,粮食主产区水稻产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非主产区则呈现下降趋势,且两地区的差距逐渐拉大。国家层面,1997年之前,我国水稻产量呈现增长趋势,1997-2003年呈现下降趋势,2003年之后,再次呈现增长趋势。(2)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效率的影响在时空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利用SYS-GMM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对各省水稻单产的影响。为较为全面的衡量水稻生产效率,本文同时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估算了各省水稻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并在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时空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YS-GMM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对两种效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农田水利设施有效促进了水稻单产、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提高。(3)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成本的影响本文首先利用各省(市/区)水稻生产要素投入数据,对水稻生产成本从总量与结构方面进行了时空趋势分析。其次,基于理论机制,采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I3SLS)实证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成本的影响。所得结论具体如下: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中的私人投入具有明显的节约效应,对要素投入结构具有调整作用,并具体表现为:农田水利设施促进了水稻生产中机械对劳动的替代,促进了水稻生产技术朝劳动节约型方向变迁。同时,研究亦表明,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具有明显的总成本效应。(4)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收获面积和播种比例的影响利用本文估算的省级农田水利设施资本存量,在对我国水稻播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水稻占比和水稻水旱灾害受灾面积(旱灾、洪涝灾害受灾面积)时空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借助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和空间杜宾模型(SDM)分别实证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播种面积、水旱灾害受灾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水稻占比的影响,所得结论如下:农田水利设施通过改善田块灌溉与种植条件推动了水稻播种面积的扩大,并通过直接影响和溢出效应降低了本地区和其他地区的水稻水旱灾害受灾面积。同时,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播种面积的扩大作用并未导致粮食供给结构失衡的加剧。(5)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深化及路径探索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最终落脚于对水稻产量的分析,利用省级和农户数据,分别从宏微观层面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并做了研究深化和路径探索。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对各省(市/区)水稻产量绝对量(总产量)和相对量(增长率)的影响。其次,本文同时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对农户水稻单产的影响。再次,作为研究深化,本文也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对农户水稻种植收入的影响。最后,本文对农户层面农田水利设施供给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以作为增强农户层面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路径探索。研究发现:宏观层面,农田水利设施显着提高了水稻产量及其增长率。微观层面,农田水利设施显着提高了农户的水稻单产及其水稻种植收入。同时,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农户受教育水平、促进电脑的使用和增强农技服务是增强农户层面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有效途径。本研究的发现在于:农田水利设施能够通过提高水稻生产效率、降低水稻生产成本和扩大水稻收获面积的途径促进水稻产量的提高,且其水稻增产效应并未加剧我国粮食供给结构的失衡。同时,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与建设亦是实现农户水稻种植增产、福利改善的有效路径。进一步,提高农户受教育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强化农技服务可有效增强农户层面的农田水利设施供给。
程生风[10](2019)在《抗战时期贵州粮食危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粮食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重点话题之一。抗战时期,贵州地处西南腹地,较少受到日军的侵袭,全省境内主体处于安定的状态。“七七事变”后,特别是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为响应政府持续抗战的号召,大量的厂矿企业、学校及难民沿着铁路、公路、水路交通迁至“大后方”,使原本粮食供应薄弱的贵州地区,更加紧张。为缓解贵州省地方粮食供应紧张的窘境,国民政府实施了发展农业生产、国民节约运动及粮食统制等多项措施,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全省粮食供应相对稳定,一方面满足本省人们生活需要,同时促进了贵州地方上农业的发展,提高了贵州省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前线提供了大量的援助,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四章。第一章,回顾全面抗战时期贵州粮食危机的表现,及对人民的生产生活及支援抗战等不利的影响。第二章,剖析贵州粮食危机产生的原因,从内部粮食生产的不足,及外部战争环境下粮食需求的不断加大等方面分析贵州粮食危机是如何发生的。第三章,阐述全面抗战时期贵州省政府及国民政府在应对粮食危机时采取的有效措施,一出台相关法律实行粮食统制,加强粮食的管理;二通过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三开展粮食节约运动。通过上述措施,加强了对本省粮食的管理和控制。第四章,思考与评价贵州省应对粮食危机的影响。抗战时期贵州省政府所采取的粮食政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贵州农业生产的进步与发展,达到了缓解粮食危机的目的。同时支援了抗战,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受战时环境的制约,贵州省在应对粮食危机时所采取的措施,仍存在不少的弊端。
二、重庆粮食增产途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粮食增产途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 研究进展 |
1.2.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
1.2.2 农业水价分担 |
1.2.3 农业水价补贴(补偿) |
1.2.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 |
1.2.5 农业水价和灌溉价值计算 |
1.2.6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名词解释 |
2.1.1 农业水价 |
2.1.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
2.1.3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 |
2.1.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 |
2.1.5 农业水价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关系辨析 |
2.2 理论基础 |
2.2.1 准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3 社会分工理论 |
2.2.4 效用价值论 |
第三章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程研究 |
3.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历程和制度变迁 |
3.1.1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历程 |
3.1.2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制度变迁 |
3.2 改革任务和进度分析 |
3.2.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 |
3.2.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进度 |
3.2.3 与2019 年相比2020 年改革进程变化趋势 |
3.3 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
3.3.1 农业执行水价对运营维护成本弥补情况 |
3.3.2 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资金落实情况 |
3.3.3 供水计量、定额管理和管护机制配套情况 |
3.4 改革成效 |
3.4.1 节水成效显着 |
3.4.2 灌溉和生产效率提升 |
3.5 改革特点及存在问题 |
3.5.1 改革特征 |
3.5.2 存在问题 |
3.6 小结 |
第四章 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研究 |
4.1 指标识别 |
4.1.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特点 |
4.1.2 指标选择原则 |
4.1.3 指标确定依据和初步识别 |
4.2 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指标体系 |
4.2.2 权重确定 |
4.3 以指导政府决策为目标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 |
4.3.1 指标评价标准 |
4.3.2 模型构建 |
4.3.3 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政策性评价结果 |
4.3.4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政策性评价区域差异 |
4.4 基于加权Topsis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定量评价 |
4.4.1 模型介绍 |
4.4.2 基于加权Topsis的改革进展评价结果 |
4.4.3 基于加权Topsis的改革进展评价区域性差异 |
4.5 两种评价方式下结果的差异及综合结果 |
4.5.1 两种评价结果差异 |
4.5.2 综合考虑两种方法的综合评价结果 |
4.5.3 综合评价结果的区域性差异 |
4.6 小结 |
第五章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 |
5.1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定义与识别 |
5.1.1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识别 |
5.1.2 Mitchell评分法 |
5.1.3 基于Mitchell评分法的利益相关者确定 |
5.1.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分类 |
5.2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和利益诉求分析 |
5.2.1 利益关系 |
5.2.2 利益诉求 |
5.2.3 利益相关者影响农业水价的机理 |
5.3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专家评价 |
5.3.1 指标体系 |
5.3.2 专家评分结果处理方法 |
5.3.3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专家评价结果 |
5.3.4 科研学者与实践工作者评价结果的差异 |
5.4 利益相关者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的合理分担 |
5.4.1 分担主体识别 |
5.4.2 利益相关者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分担责任 |
5.4.3 政府部门的分担方式 |
5.4.4 用水农户及相关组织的分担方式 |
5.4.5 社会机构的分担方式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定量方法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
6.1 基于灌溉效益的农户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
6.1.1 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农业灌溉水资源价值 |
6.1.2 粮食作物单位水产出与农业单位水产出的关系 |
6.1.3 基于C-D生产函数的灌溉效益分摊系数 |
6.1.4 基于灌溉效益的农户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
6.2 政府内部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
6.2.1 评价体系构建 |
6.2.2 基于粮食安全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评估 |
6.2.3 基于水资源灌溉效益的政府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
6.2.4 基于生态价值的政府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
6.2.5 地方及中央政府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
6.3 基于定量方法的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研究 |
6.3.1 基于定量评价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
6.3.2 基于运行维护成本各方分担的农业水价 |
6.3.3 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及局限性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份额确定和机制建设研究 |
7.1 基于“定性+定量”综合评估的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研究 |
7.1.1 “定性+定量”综合评估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
7.1.2 基于运行维护成本各方承担的农业水价 |
7.1.3 农户分担的水价与当前执行水价之间的关系 |
7.1.4 基于“定量+定性”综合评估的各方水费承担额度 |
7.1.5 综合评价结果的区域性特征 |
7.2 基于激励和扶持机制的农业水价合理分担份额修正 |
7.2.1 标准确定 |
7.2.2 修正后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
7.2.3 修正后各方承担的农业水价 |
7.2.4 修正后粮食灌溉水费分担情况 |
7.2.5 修正后分担结果的区域性特征 |
7.3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 |
7.3.1 合理定价机制 |
7.3.2 政策倾斜机制 |
7.3.3 农户参与机制 |
7.3.4 社会参与机制 |
7.3.5 保障机制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基于作物产量反应的长江流域冬小麦养分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小麦养分管理现状 |
1.2.2 小麦施肥效应 |
1.2.3 当前小麦养分管理措施 |
1.2.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长江流域冬小麦养分吸收特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数据来源 |
2.1.2 参数介绍及计算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产量和养分吸收特征 |
2.2.2 最佳养分需求量估算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讨论 |
2.3.2 小结 |
第三章 长江流域冬小麦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分布特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参数介绍及计算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产量反应和相对产量 |
3.2.2 养分利用率 |
3.2.3 优化施肥措施与农民习惯施肥措施比较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第四章 长江流域冬小麦施肥增产效应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数据处理 |
4.1.3 效应值计算 |
4.1.4 模型选择与发表偏倚检验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长江流域冬小麦施肥增产效应 |
4.2.2 不同基础地力水平下小麦施肥增产效应 |
4.2.3 不同种植区域小麦施肥增产效应 |
4.2.4 不同土壤养分水平下的小麦增产效应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第五章 养分专家系统构建 |
5.1 .长江流域冬小麦推荐施肥原则 |
5.2 相对产量和产量反应的关系 |
5.3 产量反应与农学效率的关系 |
5.4 讨论与小结 |
5.4.1 讨论 |
5.4.2 小结 |
第六章 长江流域冬小麦养分专家系统田间验证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田间试验 |
6.1.2 养分测定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小麦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处理对施肥量的影响 |
6.2.2 小麦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处理对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6.2.3 小麦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处理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
6.2.4 小麦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处理对氮素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6.3 讨论与小结 |
6.3.1 讨论 |
6.3.2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水资源非农化问题的研究 |
1.2.2 关于粮食生产与水资源关系问题的研究 |
1.2.3 关于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问题的研究 |
1.2.4 关于农业用水效率及其空间差异问题的研究 |
1.2.5 简要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水资源非农化 |
2.1.2 粮食生产用水 |
2.2 理论基础 |
2.2.1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2.2 农户行为理论 |
2.2.3 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
2.2.4 空间经济学理论 |
2.3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双重效应 |
2.3.1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诱致效应 |
2.3.2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潜在风险 |
2.4 水资源非农化与粮食生产空间格局的关系 |
2.4.1 区域水资源禀赋 |
2.4.2 区域粮食生产地位 |
2.4.3 区域水资源非农化程度 |
2.4.4 区域农业节水空间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国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匹配度分析 |
3.1 中国粮食生产的现状分析 |
3.1.1 中国粮食生产的时空特征分析 |
3.1.2 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分析 |
3.2 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3.2.1 中国水资源总量与供给现状 |
3.2.2 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状况 |
3.3 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分析 |
3.3.1 水资源禀赋的区域差异分析 |
3.3.2 水资源利用的区域差异分析 |
3.4 粮食生产水土资源匹配度与区域特征 |
3.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4.2 水土匹配系数计算结果与分析 |
3.4.3 水粮匹配系数计算结果与分析 |
3.4.4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与水土资源匹配状况分析 |
3.4.5 粮食主产区水利设施与粮食生产的匹配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水资源非农化的区域差异、收敛趋势与空间效应分析 |
4.1 中国水资源利用结构变化趋势 |
4.1.1 中国用水指标变化情况 |
4.1.2 中国农业用水变化趋势 |
4.1.3 中国用水结构变化趋势 |
4.2 水资源非农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4.2.1 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调整 |
4.2.2 城镇化发展水平 |
4.2.3 不同行业水资源利用比较收益变化 |
4.2.4 水资源禀赋特征 |
4.2.5 生态环境保护 |
4.2.6 农业节水技术发展水平 |
4.3 水资源非农化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分析 |
4.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3.2 水资源非农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
4.3.3 水资源非农化利用总体差异的测算及结果分析 |
4.3.4 水资源非农化区域差异的成因分析 |
4.3.5 水资源非农化的收敛趋势检验 |
4.4 水资源非农化的空间效应分析 |
4.4.1 研究方法 |
4.4.2 数据来源与指标设定 |
4.4.3 空间自相关结果分析 |
4.4.4 空间面板杜宾模型估计结果 |
4.4.5 空间溢出效应分解 |
4.5 本章小结 |
5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个案分析 |
5.2 水资源非农化对农户粮食生产用水行为的影响:基于农户的问卷调查 |
5.2.1 理论分析 |
5.2.2 研究假设 |
5.2.3 变量设定、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5.2.4 数据描述性分析 |
5.2.5 实证结果分析 |
5.3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基于13 个粮食主产区的面板数据 |
5.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3.2 实证分析 |
5.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 水资源非农化与农业节水空间变化趋势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应对策略之一:提升粮食生产用水效率 |
6.1 粮食生产用水效率测度 |
6.1.1 模型选择与构建 |
6.1.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6.1.3 结果与分析 |
6.2 粮食用水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6.2.1 研究方法 |
6.2.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3 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影响因素的地理加权回归分析 |
6.3 提高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政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应对策略之二:优化粮食生产空间布局 |
7.1 水资源非农化与粮食生产重心迁移路径分析 |
7.2 基于空间视角稳定粮食生产的政策建议 |
7.2.1 加强对水资源非农化进程的监控管理 |
7.2.2 基于效率原则优化区域间及产业间配水方案 |
7.2.3 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粮食安全协同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抗战时期云南粮食储运研究(194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粮食 |
(二)粮食储运 |
(三)抗战时期 |
三、学术史回顾 |
(一)抗战时期对粮食储运问题的研究成果 |
(二)80年代以后对战时粮食问题的研究专着及史料汇编 |
(三)80年代以后对战时粮食问题研究的论文 |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抗战时期云南粮食储运的背景 |
第一节 抗战前国内粮食储运概况 |
一、战前全国粮食仓储 |
二、战前全国粮食运输 |
第二节 抗战前云南粮食储运概况 |
一、抗战前云南粮食仓储 |
二、抗战前云南粮食运输 |
第二章 抗战时期云南粮食仓储 |
第一节 抗战时期云南仓储粮食的来源 |
一、开展粮食增产运动 |
二、实施田赋征实 |
第二节 抗战时期云南粮食仓储机构的设立及其组织 |
一、云南省粮食管理局的成立 |
二、云南省粮政局的设立 |
三、云南省粮政局储运处的设立 |
第三节 抗战时期云南省粮仓筹设及其管理 |
一、制定建仓计划 |
二、粮仓修建的类型及其容量 |
二、粮仓用具之配备 |
第四节 抗战时期云南粮食的管理与防治措施 |
一、粮食入库前后对粮食的管理措施 |
二、粮食入库前后对粮食的防治措施 |
三、粮食出库及出库后对粮食的管理措施 |
第三章 抗战时期云南粮食运输 |
第一节 粮食运输机构及其政策 |
一、粮食运输机构 |
二、粮食运输政策 |
第二节 抗战时期云南省办理粮食运输的方式、路线及其经费 |
一、抗战时期云南粮食运输方式 |
二、抗战时期云南粮食运输路线 |
三、抗战时期云南粮食运输经费 |
第三节 战时云南粮食运输业务管理 |
一、粮食运务管理 |
二、粮食运务人员管理 |
第四章 战时云南粮食储运之评价 |
第一节 战时云南粮食储运的作用 |
一、保证军民对粮食的需求,缓解粮食供给压力 |
二、有利于稳定粮价和后方民心 |
三、有利于推动云南交通运输业发展 |
第二节 战时云南粮食储运的不足 |
一、缺乏良好的粮食监管机制,营私舞弊现象严重 |
二、缺乏合理的布局与安排,使粮食损耗严重 |
三、运价过低,严重制约了云南省粮食运输的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抗战时期四川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研究(194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选题意义 |
1.1.2 研究现状 |
1.1.3 本文的创新以及不足 |
1.2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
1.2.1 研究资料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架构 |
1.4 计量单位说明 |
2 四川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的成立背景 |
2.1 战前四川粮食生产情况 |
2.2 战时全国粮食供求矛盾 |
2.3 战时四川粮食供求矛盾 |
2.3.1 人口增加 |
2.3.2 “自由贸易”的粮食政策 |
2.3.3 四川法币泛滥 |
2.3.4 劳动力减少 |
2.4 国民政府粮食政策的失误 |
3 四川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的组织体系 |
3.1 机构成立 |
3.2 组织规程 |
3.3 组织结构 |
3.4 四川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与其他涉粮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 |
4 四川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的增产措施 |
4.1 增加粮食作物栽培面积 |
4.1.1 限制非必要粮食作物栽培面积 |
4.1.2 垦殖荒地及利用隙地 |
4.1.3 推广冬耕及利用冬夏闲地 |
4.2 增加单位面积粮食产量 |
4.2.1 推广良种 |
4.2.2 增进地力 |
4.2.3 防治病虫害 |
4.2.4 扩大农田水利 |
4.3 减少粮食损耗 |
4.4 补充农业劳动力 |
5 对四川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的评价 |
5.1 粮食增产成效 |
5.1.1 粮食增产概况 |
5.1.2 粮食供应前线 |
5.1.3 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
5.2 粮食增产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
5.3 战时农业在四川农业发展史上的地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战后湖北省的粮食问题与政府的应对(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前史 |
(一) 战前有关粮食问题研究 |
(二) 战时有关粮食问题研究 |
(三) 战后有关粮食问题研究 |
(四) 有关军粮问题研究 |
(五) 湖北省粮食问题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个案研究法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战后湖北省的粮食危机 |
一、战时湖北省的粮食情况 |
(一) 战时粮食问题 |
(二) 战时湖北省有关农业之损失 |
二、粮食危机出现的原因 |
(一) 主要因素:战乱与征实 |
(二) 限时因素:供养日俘 |
(三) 次要因素:天灾频发 |
三、粮食危机的表现及影响 |
(一) 粮食短缺 |
(二) 粮价上涨 |
第二章 开源:地方政府的根本性举措 |
一、实行增产计划 |
(一) 择善而从:增产计划大纲 |
(二) 互相借鉴:举办生产工作竞赛 |
(三) 成果验收:测验与考核 |
二、打击囤积居奇 |
三、引进外省米粮 |
四、请求配售美粮 |
(一) 两期美粮:集中配售 |
(二) 徒劳无功:汉口市的努力 |
第三章 节流:地方政府的辅助性措施 |
一、开展节约运动 |
(一) 宴会节约 |
(二) 粮食节约 |
二、禁止粮食出口 |
(一) 诸多禁令出台 |
(二) 禁止在汉采购 |
三、尽快遣返日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长江流域农牧系统氮素向河流和近海的迁移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农牧系统氮素输入与利用 |
1.1.1 中国农牧系统氮素利用变化及原因 |
1.1.2 国外农牧系统氮素利用与调控 |
1.1.3 农牧系统养分流动特征研究方法 |
1.2 农牧系统中氮素向水体的迁移和环境效应 |
1.2.1 农牧系统氮素向水环境主要损失途径 |
1.2.2 氮素负荷对水环境变化的影响 |
1.2.3 氮素在河道水体的迁移及影响因素 |
1.3 河流水体氮素营养盐负荷评估方法 |
1.3.1 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主要分类 |
1.3.2 主要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比较 |
1.3.3 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的校正方法 |
1.4 小结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 |
2.2 科学问题及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长江流域农牧系统氮素流动特征 |
3.1 研究方法 |
3.1.1 研究区域 |
3.1.2 系统边界 |
3.1.3 模型算法 |
3.1.4 数据来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长江流域系统氮素流动特征变化 |
3.2.2 长江流域农牧氮素输入和环境损失空间变化 |
3.2.3 农牧系统氮素流动驱动力分析 |
3.3 讨论 |
3.3.1 农牧系统氮素流动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
3.3.2 区域氮素管理措施分析 |
3.3.3 不确定性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长江流域不同作物系统对河流氮素负荷影响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1.1 研究区域 |
4.1.2 原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MARINA2.0 概述 |
4.1.3 原作物生产模型-WOFOST7.2 概述 |
4.2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
4.2.1 MARINA-WOFOT模型系统构建 |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3 模型结果校正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长江流域不同作物氮素输入量 |
4.3.2 长江流域不同作物向河流DIN输入量 |
4.4 讨论 |
4.4.1 不确定性分析 |
4.4.2 作物生产系统氮素向河流迁移的调控策略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长江流域不同动物系统对河流氮素负荷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研究区域畜禽养殖概况 |
5.1.2 原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MARINA2.0 概述 |
5.1.3 原养分流动模型-NUFER概述 |
5.2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
5.2.1 MARINA-NUFER模型构建 |
5.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长江流域不同动物粪尿中氮素资源量时空分布 |
5.3.2 长江流域不同动物粪尿中氮素向水体迁移特征 |
5.4 讨论 |
5.4.1 不确定性分析 |
5.4.2 调控策略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长江流域氮素从陆地到近海的季节性排放特征 |
6.1 研究方法 |
6.1.1 研究区域 |
6.1.2 原MARINA1.0模型描述 |
6.1.3 MARINA1.1模型开发与介绍 |
6.1.4 模型结果校正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长江流域子流域尺度陆地季节性氮素输入趋势 |
6.2.2 长江季节性DIN输出变化特征 |
6.3 讨论 |
6.3.1 模拟结果比较 |
6.3.2 季节性模型不确定性分析 |
6.3.3 调控策略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综合讨论 |
7.1 长江流域未来农牧系统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的挑战分析 |
7.2 农牧系统氮素向水体减排的政策与技术 |
7.2.1 流域氮素调控阈值 |
7.2.2 流域水体氮素污染调控政策 |
7.2.3 农牧系统氮素向水体减排技术措施 |
第8章 结论及创新点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与参与课题 |
(8)李富春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理论缘起 |
(二)实践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际研究现状 |
(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思考 |
四、研究思路与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结构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方法 |
(二)历史分析方法 |
(三)比较分析方法 |
(四)分析与综合方法 |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理论溯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思想 |
(二)列宁与斯大林的经济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济理论依据 |
(一)毛泽东经济思想 |
(二)党的其他领袖人物的经济思想 |
(三)党的经济理论工作者的思想 |
三、李富春经济思想的思想渊源 |
(一)中国古代重视民生的思想 |
(二)中国古代重视轻重之术的思想 |
(三)中国古代重视义利观的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经济思想的萌芽与确立 |
(一)经济思想的萌芽 |
(二)经济思想的确立 |
二、经济思想的发展与成熟 |
(一)经济思想的发展 |
(二)经济思想的曲折发展 |
(三)经济思想的成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李富春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 |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内容 |
(一)产业发展及相互关系 |
(二)“公私合作、公私两利”的方针 |
(三)国营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制 |
(四)依靠科技发展生产 |
二、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特点 |
(一)注重市场经济规律 |
(二)以农业为基础 |
(三)具备前瞻性与战略眼光 |
三、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原则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二)坚持群众路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李富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 |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产业发展思想 |
(一)农业生产与建设 |
(二)工业建设与布局 |
(三)产业之间相互关系 |
二、计划工作的思想 |
(一)计划工作部门的建设 |
(二)计划工作管理制度 |
(三)正确认识计划工作中的几大重要关系 |
(四)计划工作遵循的方针与原则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探索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
(五)李富春对计划经济思想的科学认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李富春国民经济调整思想 |
一、李富春国民经济调整思想的来源 |
(一)李富春对“大跃进”影响的思考 |
(二)李富春对“大跃进”教训的反思 |
二、李富春国民经济调整思想的内容 |
(一)农业调整思想 |
(二)工业调整思想 |
(三)商业调整思想 |
(四)工作方法调整思想 |
(五)计划工作调整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特点与精髓 |
一、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内容特点 |
(一)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为核心 |
(二)以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和国民经济调整思想为两翼 |
二、李富春经济思想的方法特点 |
(一)坚持将农业放在基础地位 |
(二)注重计划与市场的结合 |
(三)重视科技作为生产力的作用 |
(四)极具实践性的经济理论 |
(五)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
三、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精髓 |
(一)综合平衡的辩证法 |
(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
(三)勤俭节约的方法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地位与当代价值 |
一、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地位 |
(一)李富春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李富春经济思想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灵活运用 |
(三)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局限 |
二、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李富春经济思想精髓的当代价值 |
(二)李富春经济思想特点的当代价值 |
(三)李富春经济思想内容的当代价值 |
三、李富春经济思想当代价值的理论思考 |
(一)对立统一辩证法理论基石 |
(二)人民群众历史观理论基石 |
(三)实事求是唯物论理论基石 |
(四)实践基础认识论理论基石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影响的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关于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的研究 |
1.3.2 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的研究 |
1.3.3 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生产成本节约效应影响的研究 |
1.3.4 农业基础设施对生产规模及结构影响的研究 |
1.3.5 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抗灾能力影响的研究 |
1.3.6 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第2章 农田水利设施内涵、研究理论基础与文章分析框架 |
2.1 农田水利设施内涵 |
2.1.1 农田水利设施定义 |
2.1.2 农田水利设施分类 |
2.1.3 农田水利设施特性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社会先行资本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农业生产理论 |
2.2.4 空间经济理论 |
2.2.5 农田水利设施影响水稻生产的理论机制 |
2.3 文章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与水稻产量时空趋势分析 |
3.1 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时空趋势分析 |
3.1.1 农田水利设施的衡量:资本存量的估算 |
3.1.2 农田水利设施资本存量时空趋势分析 |
3.2 水稻产量时空趋势分析 |
3.2.1 省级层面水稻产量趋势分析 |
3.2.2 全国及地区层面水稻产量趋势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效率的影响 |
4.1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单产的影响 |
4.1.1 中国水稻单产变动趋势分析 |
4.1.2 实证方法 |
4.1.3 变量选定与数据处理 |
4.1.4 实证结果与讨论 |
4.2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4.2.1 水稻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 |
4.2.2 水稻全要素生产率趋势分析 |
4.2.3 实证方法 |
4.2.4 变量选定与数据处理 |
4.2.5 实证结果与讨论 |
4.3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
4.3.1 水稻生产技术效率趋势分析 |
4.3.2 实证方法 |
4.3.3 变量选定与数据处理 |
4.3.4 实证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成本的影响 |
5.1 农田水利设施对私人投入的替代效应 |
5.1.1 粮食生产成本变动趋势 |
5.1.2 理论分析 |
5.1.3 实证方法 |
5.1.4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
5.1.5 实证结果与讨论 |
5.2 农田水利设施对要素投入的结构调整效应 |
5.2.1 粮食要素投入结构变动趋势 |
5.2.2 理论分析 |
5.2.3 实证方法 |
5.2.4 实证结果与讨论 |
5.3 农田水利设施的总成本效应 |
5.3.1 实证方法 |
5.3.2 实证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收获面积和播种比例的影响 |
6.1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播种面积的影响 |
6.1.1 水稻播种面积时空趋势分析 |
6.1.2 理论分析 |
6.1.3 实证方法 |
6.1.4 变量选定与数据处理 |
6.1.5 实证结果与讨论 |
6.2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受灾面积的影响 |
6.2.1 水稻水旱灾害受灾面积趋势分析 |
6.2.2 理论分析 |
6.2.3 实证方法 |
6.2.4 变量选定与数据处理 |
6.2.5 实证结果与讨论 |
6.3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粮食播种比例的影响 |
6.3.1 水稻粮食播种比例时空趋势分析 |
6.3.2 实证方法 |
6.3.3 变量选定与数据处理 |
6.3.4 实证结果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产量影响的宏微观分析 |
7.1 宏观层面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分析 |
7.1.1 实证方法 |
7.1.2 变量选定与数据处理 |
7.1.3 实证结果与讨论 |
7.2 宏观层面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产量增长率的影响分析 |
7.2.1 实证方法 |
7.2.2 变量选定与数据处理 |
7.2.3 实证结果与讨论 |
7.3 微观层面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分析 |
7.3.1 实证方法 |
7.3.2 实证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
7.3.3 农户水稻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
7.3.4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产量影响的评估 |
7.4 微观层面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种植收入的影响分析 |
7.4.1 变量选择 |
7.4.2 水稻种植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
7.4.3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种植收入影响的评估 |
7.5 增强农户层面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路径探索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3.1 研究不足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10)抗战时期贵州粮食危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1.概念的界定 |
2.理论意义 |
3.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整体性的研究 |
2.局部性的研究 |
(三)研究的方法与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抗战时期贵州粮食危机的表现及影响 |
(一)表现 |
1.粮价暴涨 |
2.“抢粮事件” |
(二)影响 |
1.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
2.对国民政府的影响 |
二、抗战时期贵州粮食危机的原因 |
(一)农业生产条件差 |
1.生产条件差 |
2.自然灾害频发 |
(二)供需失衡 |
1.人口骤增 |
2.军粮征借 |
(三)外来不畅 |
1.国内粮食运输困难 |
2.国际运粮路线受挫 |
三、国民政府采取的政策 |
(一)粮食统制 |
1.办理土地陈报 |
2.实行余粮登记 |
3.禁止粮食外运 |
(二)发展生产 |
1.扩大耕地面积 |
2.农田水利建设 |
3.培育优良粮食品种 |
4.推广杂粮种植 |
5.兽疫防治及繁殖耕牛 |
(三)粮食节约 |
1.开展粮食节约活动 |
2.加强仓储改善交通 |
四、粮食政策的影响 |
(一)积极作用 |
1.稳定物价 |
2.支援抗战 |
3.促进经济发展 |
(二)不足之处 |
1.粮政弊端多发 |
2.农民负担沉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重庆粮食增产途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D]. 冯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基于作物产量反应的长江流域冬小麦养分管理研究[D]. 黄晓萌. 湖北大学, 2021(02)
- [3]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D]. 李玲.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8)
- [4]抗战时期云南粮食储运研究(1941-1945)[D]. 田亚.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抗战时期四川省粮食增产总督导团研究(1941-1945)[D]. 田艳.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6]战后湖北省的粮食问题与政府的应对(1945-1949)[D]. 刘才.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长江流域农牧系统氮素向河流和近海的迁移特征[D]. 陈轩敬. 西南大学, 2020
- [8]李富春经济思想研究[D]. 刘亚军.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影响的经济分析[D]. 李俊鹏.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10]抗战时期贵州粮食危机研究[D]. 程生风.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