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特网基础教育资源检索撮要(论文文献综述)
郭景川[1](2018)在《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指明作为知识精英的民国教育家,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近代以降,中国面临巨大的民族危机和社会转型,诸多有识之士把教育视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社会改造的妙药良方,怀着“教育救国”之理想积极从事教育实践活动。他们通过地缘、学缘、志缘等关系,构建教育交往网络,与同时代的教育家通力合作、互相扶持,共同推进民国教育的现代化变革,形成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靓丽的教育现象——教育家群生现象。受史学的生活转向之影响,教育史研究领域不断被拓展,对这些活跃在民国教育舞台上教育家交往活动的研究便是亟需进一步开拓的领域之一。依据交往行为理论和共同体理论,运用微观史学及多学科视角,以民国时期教育家的日记、书信、函电、着述、回忆录、照片等一手史料为基础,从地缘交往、学缘交往、志缘交往三个纬度对民国时期教育家之间的教育交往活动进行微观分析和深度描述,对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活动特点、影响因素、基本成效等进行概括和省思。从中可以看到:在20世纪前期知识分子大放异彩的舞台上,民国教育家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具有双向交互作用的人际交往。通过交往,不仅影响他人,自身亦积累起丰厚的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职业身份得到认同、教育思想不断发展、精神生活得以充盈,而且逐渐形成相对稳固的学术共同体,迈向社群生活。如此,研究既可把人物置于教育历史的中心,还原逼近真实的民国教育家教育活动的“原生态”场景,从中探寻教育家教育生活的历史轨迹,进而丰富和拓展民国教育史研究领域,而且对促进当前学人之间的教育交流与互动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部分,主要论及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回顾梳理了学界研究现状,对核心概念、研究时限、理论参照、方法选择等作出说明,以为全文的构思与写作奠定基础。第一章“内外驱动: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背景与动因”,从政治环境、经济形态、社会生态等角度阐释了民国教育家生存的时空环境和交往活动的社会背景,从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与教育家个人理想信念的视角考察了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外部驱动和内在动机,从西方教育理论的传入、欧美教育家的联袂来华、留学教育的快速推进、大量教育官员的出国考察等方面分析了近代西学东渐历史潮流对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影响和作用。第二章“地缘交往:以同乡情结为纽带的交往互助活动”,通过梳理民国时期教育家籍贯的地理分布情况及院校分布情况,探明民国教育家之间所存在的地缘交往关系。从结交同乡、依靠同乡、互相扶持等几个方面,来展现民国教育家以同乡情结为纽带构建地缘交往网络进行交往互助的基本过程与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教育家以地缘缔结人际联系、进行教育互动的利弊得失。第三章“学缘交往: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分析、探讨民国肇建后留学教育的兴起与民国教育家学缘交往活动勃兴的内在关联,考察了教育家与具有学缘关系的师长、同学、同事之间的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呈现教育家学缘交往时的心态与场景,概括了教育家学缘交往的主要特征。第四章“志缘交往:以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交往互动活动”,阐述了教育家因一致或相似的教育志向、学术趣味等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个体之间的交往互动,以及因共同体志趣而结成会社团体的内部教育家之间的交往互动情况,并总结了个体间互动与群体性互动各自的特点与效用。第五章“个案呈现:陈鹤琴教育交往活动掠影”,以教育家陈鹤琴为个案,分别从其与师长、同辈学人、学生晚辈的交往三个纬度,呈现陈鹤琴与该三大交往群体互动的微观细节和活动场景,其中详细考察了以《儿童教育》和中华儿童教育社为平台构建志缘交往网络的路径以及通过举办年会所进行的群体性互动,分析了陈鹤琴在志缘交往网络中的中心度,总结了陈鹤琴不同交往类型的主要特征和异同,意在探讨民国时期教育家通过志缘交往实现自身人生价值、构建学术共同体的有益经验。第六章“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历史省思”,对全面抗战爆发前教育家之间的交往活动进行反思与总结,概括了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总体特点、影响因素和基本成效,以期逐步深化对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一般规律与作用、影响的体认,以为当今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历史经验。
龚雯[2](2017)在《“对接”视域下的职业教育“双证书”课程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双证书”课程模式是实施“双证书”制度的基础。本研究旨在从专业教学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的视角,建构应用于职业院校教育实践的新型“双证书”课程模式,以此作为实现“直接式双证书”的基础。本研究以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为手段,全面分析了“双证书”教育实施现状。综合运用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理论,从职业教育为人的生存发展服务,为社会服务这一根本目标出发,研究了建构“双证书”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从提高课程模式的普适性出发,研究了课程模式的本体性价值、手段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根据结构功能理论,建构了由课程、教学实施、评价和价值关系四个子系统组成的课程模式框架,设计了系统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通过理想与现实对比,本研究认为新的“双证书”课程模式,应在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对接”,具体表现为:课程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要覆盖国家职业标准对技能和知识的要求;课程学习过程要在职业认同感培养、情境设计、学习方式设计等方面,符合职业工作过程的要求;课程评价方式要与职业技能鉴定方式一致。实现上述三个方面“对接”的措施是:在提升“双证书”课程模式本体性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其手段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建设。手段性价值的实现途径是,提供“双证书”职业能力等效性评价的“中介物”,唤起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意愿,提升“双证书”课程的社会认知度。工具性价值的实现途径是,提供规范化的课程开发、教学实施和评价等工作的路径和方法。在上述思想指导下,本研究提出了规范国家职业标准分析路线和职业能力要求提取的方法;规范“双证书”课程开发步骤、开发流程、规范“双证书”课程开发主体职责的方法;在课程开发质量评价中,采用“双证书”课程认证环节,作为课程得到利益相关者认可的手段;提出了以不同价值取向的课程目标与教学实施方式要素的联系方法和交互式学习思想设计“双证书”课程教材,提升教材使用性的方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本研究认为实施“双证书”课程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建设学校外部和内部的保障条件。在外部环境方面,要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国家职业标准联动机制,协调各利益相关方关系,调动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积极性。在内部环境中,要以保障专业教学标准和国家职业标准“对接”质量以及提升“双证书”课程模式实施条件和环境为工作重心。
吴立斌[3](2011)在《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中国开始重新崛起为世界性强国。但是,当代中国的崛起更多是经济等硬实力的崛起,而不是文化等软实力的崛起。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严重缺失,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还相当滞后,中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力还相当有限,中国的对外舆论力量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还极不相称,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舆论环境塑造权还掌握在西方媒体的手中。以CNN、BBC、《纽约时报》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媒体,它们所传播的中国声音、中国形象,以及它们传播中国声音、形象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受众关于中国舆论的视听和认知,基本上掌握了当今国际涉华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它们将中国发生的事情按照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进行报道传播,形成了涉华舆论传播的强势,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内政外交形成冲击和干预。这样一种发展态势向中国提出一个紧迫性课题:发展软实力,掌握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适应地对外舆论力量,已经成为中国政府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性任务。这一战略任务能否完成考验中国能否真正崛起。历史与现实一再证明,只有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时崛起的大国,才能称得上是真正崛起的世界性强国。70年代所谓苏联的崛起(军事崛起),以及80年代所谓日本的崛起(经济崛起),都只是硬实力的崛起,都是不全面、不可持续的崛起,最终的结果是“一个解体、一个停滞”。媒体的国际竞争力表现为两个力——媒体国际传播力与媒体国际影响力。当代中国媒体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多介质、多层次、全方位的传媒体系。历史看,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有了相当程度地提升。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媒体相比,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还相当欠缺。在国际传播力方面,中国媒体的传播基础实力、传媒产业发展水平、信息生产能力,与世界传媒强国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尽管传播基础实力近年来有了一定改善,但是传媒产业水平、信息生产能力两方面仍相当落后。在国际影响力方面,中国媒体的国际受众接触率、国际公信力、“走出去”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传媒相比,差距更为明显。中国媒体目前面临的一种尴尬局面是:“传而不通”,中国媒体拥有与西方一流媒体相差不大的全球覆盖率,但却只拥有为数不多的国际受众接触率、落户率、收视率、收听率、收读率;“通而不受”,在为数不多的接触率、落户率、收视率背后,更难见有实质性地中国媒体国际公信力和国际舆论引导力的提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所面临的这种“有覆盖率而没接触率,有接触率而没公信度”的情况,将长时期得到维持,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仍亟待提高。制约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国际影响力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不是某个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众多交互性因素所产生的结果。这就需要我们深入仔细梳理制约中国媒体影响力发展的深层次、根本性原因,探究问题背后的问题,给出一个客观辩证的问题单。第一,以经济、科技为基础中国综合实力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还不能拿出更多的资源去发展国际传播力。第二,在当代国际传播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中国媒体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有中国特色的、具有国际公信力地国际传播战略。第三,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国媒体传播体制,明显落后于国际传播发展现实,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中国媒体的新闻生产力,制约了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活动空间。第四,当代中国媒体所走的发展路线主要还是一种内向型发展路线,而不是一种内向型与外向型并重的发展路线。第五,中国媒体在进行国际传播时缺乏敏锐的机遇意识,面对突发性地重大事件时,还不善于进行危机传播,变危机为契机。鉴于以上五方面原因,笔者认为,中国媒体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媒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必需通过两条途径:第一,大力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强化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建设,推动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跨越式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当代中国发展现实和全球视野,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紧密联系经济全球化、传媒全球化、传播全球化的发展现实,适应当今世界传媒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趋势,适应当今世界信息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潮流,依托现阶段的中国媒体格局、媒体资源分布,以核心、骨干媒体为建设重点、为有效抓手,紧紧围绕骨干媒体,调动各种政治、经济力量进行传媒资源的重新配置与重新整合,坚持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建设并重,中央媒体与非中央媒体并重,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并重,坚持媒体国内发展与国际发展并重,大力提升中国媒体的基础设施水平、信息播发能力、产业经营实力、国际竞争力,加大经济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在未来5-10年,构建若干个语种多、技术先进、信息量大、受众广、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跨国传媒集团,使我们的图像、声音、文字、信息更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进入千家万户,实现我国重点媒体集团国际传播能力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媒体国际传播能力。第二,实施国际传播新战略,打造中国媒体的国际公信力,提升中国媒体的国际话语权。不断地改变和创新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观念、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传播体制和政策,提高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实效性,在涉华舆论和国际重要舆论争夺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着力加强国际新闻事件的第一时间报道、现场报道、首发报道、独家报道、全面报道和权威报道,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独家性、权威性和全面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闻报道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实现重大国际新闻事件报道“首发有我,首发用我”,创新国际传播艺术和技巧,善用国际受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和语言,把中国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时代风貌、价值观念融汇于国际传播内容之中,大力推进传播内容的全球化和本土化,加大对对象国和本土事务的报道力度,努力推出一大批具有“中国视角、亚洲元素、全球视野”传播力作,积极创新国际传播体制机制建设,打破束缚国际传播能力发展、国际传播能量释放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塑造中国媒体的灵活性、应变性和机动性,完善媒体报道机制与信息发布体制,加强媒体危机传播体制机制的持久性和柔韧性建设,为中国媒体的危机传播提供一个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陈韶华[4](2011)在《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研究》文中认为产业政策是产业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而对产业活动进行干预而制定的各种政策的总和,其内容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政策”的概念最早出自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的产业政策被世界公认为理论上最成熟,实践上最成功的案例,并被作为日本经济成功的秘诀介绍到全世界,引起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产业政策逐渐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采用,作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而推行的一个重要经济政策。因此,研究战后日本产业政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分为七个部分,即一个导论,六个章节。导论部分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理由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分析方法、论文的结构和创新之处等等。第一章主要是介绍有关产业政策的基本理论以及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的简单概述,作为本文研究战后日本产业政策发展演变的理论基础。第二章到第五章,主要介绍和分析了战后日本从1946年至今大约六十多年的产业政策发展过程和演变规律,本文把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的推行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经济复兴时期(1946—1960年)、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60—1973年)、经济低速增长和调整时期(1973—1990年)、泡沫经济崩溃之后(1990至今)。在阐述战后日本产业政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主要是以各个时期产业政策制定的背景或者依据、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产业政策的实施手段、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其评价等等这样的逻辑顺序展开的。第六章实际上是本文的结论部分,是对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的总体评价,指出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借鉴和启示作用。在对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之后,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产业政策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一些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的地方。本文认为,日本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体制,战后日本各阶段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都是根据当时的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针对市场机制运行存在的缺陷,在选定不同时期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之后,再利用政府对资源有选择的重点配置,通过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推动各时期主导产业的迅速发展,充分发挥主导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前、后向关联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产业政策尤其对战后日本经济的复兴和高速增长起了重要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与民间企业的成长壮大,也为了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作为政府干预手段的产业政策的作用和影响力逐渐减弱,政府产业政策的实施手段从直接介入逐渐转入间接指导,以提供信息和培育市场环境为主要方式,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纵观日本战后产业政策的实施过程,其积极作用值得充分肯定:日本产业结构政策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培育和产业结构的转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日本赶超型战略任务的胜利完成;日本产业组织政策在处理垄断与竞争的关系上,在促进大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以提高日本国际竞争力和协调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保持国内市场竞争活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合理组织;日本产业技术政策在促进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日本整体科技水平,为日本跻身于世界科技强国、世界经济强国的地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日本产业政策在弥补和修正市场机制的缺陷与不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保持市场竞争活力的同时实行社会自觉干预提供了重要经验;日本产业政策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在协调社会经济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日本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安定,真正体现了产业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福利的最终目的。然而,产业政策本质上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行为,也不免会出现“政府失灵和缺陷”,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的推行也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在经济追赶时期,一切为了发展和振兴经济,产业政策的弊端在政府的强力干预和市场力量的弱小面前得以掩盖。事实上,在经济复兴和高速增长时期,复兴金融公库的扩展和各种价格补贴政策曾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重化工业的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活质量的恶化等诸如公害问题;保护性的贸易政策引发了广泛的贸易摩擦;日本政府官员、国会议员和企业界形成的被称为“铁三角”的利益集团的游说可能导致产业政策执行的偏差,影响产业组织的转变,以至于国内市场环境垄断盛行、竞争不足的局面长期难以改变;对特定产业的选定上也容易滋生寻租和腐败行为等等。在追赶任务完成以后,产业政策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政府与企业的特殊关系上。习惯于在产业政策保护下谋求发展的日本企业,在经济不景气或市场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表现出了对政府的依赖性,体现出企业重扩张轻收益的倾向。在经济全球化、自由化、市场化背景下,逐渐成长壮大的企业强烈要求政府放松管制,减少干预,强调以市场竞争机制来增强经济活力。但由于政府主导型的经济体制,修改产业政策所需的民主程序及政策实施的滞后性,使政府与企业都难以迅速应对新形势的变化,产业政策措施难以推行甚至与政策的目标相距甚远。特别是一些产业政策上的失误,是造成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主要原因。比如长期以来对重点产业的扶植,使日本产业整体经济效益严重失衡,贸易摩擦使日本经济长期处于日元升值的压力之下,促使日本企业扩大海外直接投资,使国内“产业空洞化”现象更加严重,失业问题日益严峻。再如,在产业技术政策方面,政策制定者过于自信而使日本长期忽视基础科学研究,在计算机产业方面重硬件生产、轻软件开发,导致在90年代末的新技术革命中,日本的信息技术严重落后于美国。最后,本文认为,我国的产业政策推行从改革开放以来至今也就20年时间,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经济体制仍处在转轨变型的过程之中,整个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和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产业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才仅仅是个起步。因此,在制定和实施各环节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通过对中、日两国经济的比较,找出了我国在推行产业政策与日本的差距与不足之处,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借鉴和启示。
董宇昭[5](2007)在《网络环境下高师院校图书馆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探讨》文中指出作为具有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的高师院校图书馆,它的办馆性质决定了其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必然性。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掘自身优势为基础教育服务,是高师院校图书馆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王思琦[6](2005)在《1978-2003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78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一种重要的文化样式——中国当代城市流行音乐在中国兴起并蓬勃发展起来,成为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从最初的倍受指责、边缘化状态逐渐地被社会认同,并从文化的边缘状态中逐步走向文化中心地带,成为中国当代社会音乐生活中影响力最大的一种文化样式。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重要文化样式,流行音乐在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形成、发展以及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发展特点,必然要受到该历史时期整个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各种因素互动影响的过程。因此,我们只有将流行音乐问题的研究置于社会文化环境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分析,才有可能取得较为全面、可信的结论。 因此,本文以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历史事件为线索,以其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影响为主要研究视角,在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进行历史梳理的基础上,针对流行音乐的文化特征、文化功能、流行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影响的关系展开分析与研究。
尹少淳[7](2003)在《理想与现实:基础美术教育的知识观及课程组织》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是在中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运用中国传统的“二元易变”和“执两用中”的相结合的思维方式,辩证地研究基础美术教育中的知识观和课程构成等问题。该研究旨在帮助美术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把握美术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和理想的关系问题,让他们在新的知识观和课程思想出现的时候,努力在现实和理想的维度中做到行为适度——既不故步自封,排斥改革和发展,又不过于理想,超越现实的可行性。论文的本论部分由六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探讨美术教育的发展规律及调控策略。作者从探讨历史发展规律的重要性出发,肯定了研究事物发展规律的重要意义,并认为对美术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美术教育的具体问题。为此,作者借鉴了中国传统的二元易变的思维方法,论证了事物的发展是螺旋上升的。接着,运用这一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描述了美国和中国美术教育在科学理性和浪漫表现两极之间的发展变化过程,并确定了我国美术教育目前的发展动向。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应该对事物变化的规律加以主动的调控和把握,即应该做到综合平衡。这一观念成为后面论述具体问题的思想基础。 第二部分:提出从T形结构认识不同层次美术教育的一种比较直观的方法。作者认为任何学科教育均包括两个方面,即学科本体和教育功能,它们构成了一个T形结构关系。学科本体和教育功能具有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不可偏废。对学科本体和教育功能的不同倚重,会形成不同学科教育层次的特征。美术教育也是一种学科教育,因此也可以体现为一种T形结构关系。对学科本体和教育功能的不同倚重,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美术教育。在这一思路的基础上,作者认为中国的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是一种走马观花的美术教育,普通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则是下马观花的美术教育,进而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第三部分:探讨普通知识与基础美术教育的关系。作者认为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每个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普通知识,因为它是社会交往的基础,是专门知识发展的基础,是人生的快乐之源。普通知识是相对于专业知识而言的,其特征是相对的表浅,是针对普通公民而言的。所谓普通知识包括对一门学科大体的发展脉络、基本的结构关系和主要知识点的了解。作者在承认美术可以作为普通知识的前提下,从大体的发展脉络、基本的结构关系和主要知识点的角度,讨论了其作为普通知识的具体内涵。 第四部分:对基础教育美术课程进行结构性思考,并分析当前应该关注的改革要点。作者从美国着名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先生的多元智能观点人手,分析了课程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问题,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应该以学习统一课程为主,普通高中的教育应该以学习差异性的课程为主。在这一基础上,作者将基础美术教育分成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两个阶段分别探讨了一些课程改革的要点问题。 第五部分:辩证地分析后现代主义的艺术观和教育观对基础美术教育的知识观的影响。作者认为,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产物。无论在艺术方面,还是在教育方面,后现代主义的观点都与现代主义的观念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对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应该辩证地看待,接受其有利的一面,摒弃其消极的一面。就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美术知识的影响而言,有几个问题值得关注,即美术知识等级的淡化、美术教育中的泛视觉化倾向和多元状态下的本土性和民族性的强化等。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分析,将有助于拓展美术课程中知识内容。 第六部分:探讨美术教科书的现代意义及其要素和结构方式。作者认为美术教科书在中国这样一个长期有着教科书编写和使用传统的国家,仍是不可缺少的,但应该以一种更为开放和灵活的态度对待和使用它。在形成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作者通过具体的例子,详细研究了美术教科书的编写要点,包括如何将社会。自然内容与学科知识、技能结合在一起,美术教科书构成的三个重要方面(即教科书的整体结构、教科书所选择的具体课题、具体课题的要素和结构等)。
柯有香[8](2002)在《因特网基础教育资源检索撮要》文中认为本文介绍了利用搜索引擎查找网站信息 ,进而收藏和利用网上信息 ,获得基础教育文献信息资料的方法和途径 ,并选择部分基础教育及其相关站点予以推介 ,以期有助于成人学员的现代化学习。
二、因特网基础教育资源检索撮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因特网基础教育资源检索撮要(论文提纲范文)
(1)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概念界定、理论参照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内外驱动: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背景与动因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动荡的国家和社会 |
一、政治背景:复杂动荡的政治环境 |
二、经济背景:萧条落后的经济状况 |
三、社会背景:紊乱失调的乡村社会 |
第二节 民族危机与个人理想的双重作用 |
一、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的冲击 |
二、教育家人生理想信念的驱动 |
第三节 西学东渐之风的鼓荡带动 |
一、西方教育理论的导入 |
二、欧美教育精英的访华 |
三、出洋留学活动的勃兴 |
四、官员的出国教育考察 |
第二章 地缘交往:以同乡情结为纽带的交往互助活动 |
第一节 民国教育家之籍贯分布 |
一、民国教育家籍贯的整体分布:以江浙两湖为渊薮 |
二、民国教育家籍贯的院校分布:以国立大学为重点 |
第二节 教育家的地缘关系及其交往 |
一、结交同乡:教育交往活动的初始网络构建 |
二、依靠同乡:个人进步与教育发展的助推器 |
三、相互扶持:-民族危亡背景下的患难与共 |
第三节 教育家地缘交往之利弊得失 |
一、地缘交往之利:易于建立信任度较高的人际关系 |
二、地缘交往之弊:容易形成势力膨胀的教育帮派 |
第三章 学缘交往: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 |
第一节 留学教育与教育家学缘交往的勃兴 |
一、留学之风的强劲吹起 |
二、留学教育精英的崛起与学缘认同 |
第二节 教育家的学缘关系及其交往活动 |
一、师生交往活动:“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二、同窗学友之谊:“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
三、同事交往活动:“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
第三节 学缘交往的特点及评价 |
一、广而持久,有情有谊 |
二、阶段存在,或延或断 |
三、彼此独立,和而不同 |
第四章 志缘交往:以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交往互动活动 |
第一节 基于共同志趣的个体间交往 |
一、教育交往活动之缘起与展开 |
二、对交往双方及教育事业的影响 |
第二节 基于共同志趣的群体性交往 |
一、联合发起:社团创办的集体力量 |
二、社团年会:多方互动的时空场域 |
三、诗与远方:交往互动的意义生成 |
第五章 个案呈现:陈鹤琴教育交往活动掠影 |
第一节 陈鹤琴与师长的交往及其特点 |
一、大学师长:厚爱与熏染 |
二、哥大师长:感召和互助 |
第二节 陈鹤琴与同辈学人交往网络的构建 |
一、求其友声:中华儿童教育社与交往网络之构建 |
二、精神领袖:在中华儿童教育社中的角色和地位 |
三、国际展现:交往网络在国际舞台上的向外拖延 |
四、陈鹤琴与同辈学人交往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提携与厚爱:陈鹤琴与学生晚辈的交谊 |
一、校园活动中增进师生了解 |
二、业余交往中联络师生感情 |
三、携手教育中升华师生情谊 |
第六章 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历史省思 |
第一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 |
一、书信往来 |
二、学术交流 |
三、工作交往 |
四、社团活动 |
第二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特点 |
一、交往活动的多样化 |
二、基于志缘交往的相对持久性 |
三、教育交往网络的向外延展性 |
四、由地缘交往向志缘交往转变 |
第三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影响因素 |
一、距离的远近是影响教育家交往的重要因素 |
二、个人专长的互补性影响交往活动向外拓延 |
三、交往活动受政治局势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 |
第四节 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的成效 |
一、从制度到实践,推进民国教育现代化变革 |
二、从青涩到成熟,促进民国教育家自我生成 |
三、迈向社群生活,推动教育学术共同体形成 |
四、谱写真情华章,为后世留下宝贵精神财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对接”视域下的职业教育“双证书”课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社会经济发展背景 |
1.1.3 实施“双证书”课程模式的技术基础 |
1.2 研究问题缘起 |
1.2.1 构建国家资格框架的需要 |
1.2.2 教育实践中的困惑 |
1.2.3 课题研究和实践的需要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双证”对接 |
1.4.2 “双证书”课程 |
1.4.3 “双证书”课程模式 |
1.4.4 “双证书”课程教材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内研究综述 |
1.5.2 国外相关研究 |
1.5.3 文献研究评述 |
1.6 研究假设、思路、内容和方法 |
1.6.1 研究假设 |
1.6.2 研究思路框架 |
1.6.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4 研究方法 |
1.6.5 拟创新之处 |
第2章 教育实践要求的“双证书”课程模式 |
2.1 “双证书”课程模式建构的理论支撑 |
2.1.1 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观 |
2.1.2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课程实施方式 |
2.1.3 基于行为主义职业教育理论的学习方式 |
2.1.4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体关系 |
2.2 “双证书”课程模式建构理念 |
2.2.1 以价值建设为课程模式建构宗旨 |
2.2.2 以结构功能关系建构课程模式框架 |
2.2.3 以“实践”为课程模式的灵魂 |
2.2.4 以职业愿景培养为发展驱动力 |
2.3 “双证书”课程模式的目标和功能 |
2.3.1 “双证书”课程模式目标 |
2.3.2 “双证书”课程模式功能 |
2.4 “双证书”课程模式的构成要素 |
2.4.1 “双证书”课程观 |
2.4.2 “双证书”课程目标 |
2.4.3 “双证书”课程开发方法 |
2.4.4 “双证书”课程教学实施 |
2.4.5 “双证书”课程评价 |
2.5 “双证书”课程模式结构透视 |
2.5.1 “双证书”课程模式的子系统 |
2.5.2 子系统要素的联系及作用 |
2.5.3 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及作用 |
2.6 “双证书”课程模式特征 |
第3章 “双证书”课程模式现状及其反思 |
3.1 职业院校现行的“双证书”课程模式 |
3.1.1 现行“双证书”课程模式的种类 |
3.1.2 现行“双证书”课程模式的目标和功能 |
3.1.3 现行“双证书”课程模式要素的内涵 |
3.2 现行“双证书”课程模式的成效与不足 |
3.2.1 “双证书”课程模式实施成效 |
3.2.2 课程模式目标功能的不足 |
3.2.3 课程模式要素内涵存在的缺憾 |
3.3 现行“双证书”课程模式实施情况反思 |
3.3.1 “双证书”课程模式存在问题产生根源的探究 |
3.3.2 “双证书”课程模式改进优化的着力点 |
第4章 国外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经验借鉴 |
4.1 课程开发领域的经验 |
4.1.1 美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
4.1.2 英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
4.1.3 德国“双元制”课程开发 |
4.2 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实施方式——工作本位学习 |
4.2.1 美国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工作本位学习实践 |
4.2.2 英国职业教育课程工作本位学习实践 |
4.3 评述和启示 |
4.3.1 国外职业教育课程实施情况评述 |
4.3.2 启示 |
第5章 建立“双证书”课程开发工作规范 |
5.1 厘清“双证书”课程开发工作规范建设内容 |
5.1.1 把握“对接”视域下“双证书”课程价值观内涵 |
5.1.2 明确课程开发工作规范的建设要求 |
5.2 规范专业教学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方法 |
5.2.1 规定国家职业标准分析方法 |
5.2.2 规范国家职业标准的课程化转化方法 |
5.2.3 规定课程开发程序及步骤 |
5.3 规范课程开发主体及其职责 |
5.3.1 廓清课程开发主体 |
5.3.2 明晰课程开发主体职责 |
5.4 规范利益相关者评价课程本体质量的方式 |
5.4.1 建立“双证书”课程认证规则 |
5.4.2 构建课程本体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5.4.3 规定课程本体质量评价程序 |
第6章 提升“双证书”课程教学实施成效的举措 |
6.1 优化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与职业工作过程“对接”方法 |
6.1.1 强化行为式教学目标与职业认同感的联系 |
6.1.2 强化生成性教学目标与情境设计的联系 |
6.1.3 强化表现性目标与自我建构学习方式的联系 |
6.1.4 采用符合职业技能鉴定要求的学习成果评价形式 |
6.2 优化“双证书”课程教学实施设计的实例 |
6.2.1 理实一体化课程设计实例 |
6.2.2 实训课程设计实例 |
6.3 重视教材对“双证书”课程教学实施成效的助推作用 |
6.3.1 完善教材的交互功能 |
6.3.2 改善教材内容与教学情境的适配性 |
6.3.3 改善教材内容传递方式与学习方式的适配性 |
6.4 "双证书"课程教材设计应用实例 |
6.4.1 国家职业标准融入教材的设计实例 |
6.4.2 “双证书”教材交互功能设计实例 |
第7章 实施“双证书”课程模式的保障 |
7.1 建立协调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机制 |
7.1.1 建立专业教学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联动机制 |
7.1.2 建立用人单位诉求与课程建设联动机制 |
7.2 建立保障两个“标准”要素对接的机制 |
7.2.1 制定两个“标准”分析报告制度 |
7.2.2 制定两个“标准”对接工作细则 |
7.3 建立提升教学实施能力的机制 |
7.3.1 建立教学资源合作建设机制 |
7.3.2 建立提升教学实施水平的机制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本课题研究文献回顾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内容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问题 |
第一节 信息时代的国际政治 |
一、时代转换:冷战结束与信息全球化 |
二、信息时代的国际政治:空间的变化 |
三、国际舆论战:当代国际政治博弈的一种重要形式 |
第二节 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 |
一、什么是国际话语权 |
二、国际话语权的作用 |
三、当代国际话语权格局 |
第三节 国际话语权的实现机制 |
一、国际话语权与硬实力 |
二、国际话语权与软实力 |
三、国际话语权与外交力 |
四、国际话语权与传播力 |
第二章 国际话语权与国际传播 |
第一节 国际传播与国际话语权 |
一、国际传播的内涵 |
二、国际传播实现国际话语权的法则 |
第二节 当代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 |
一、国际传播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
二、国际传播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
三、国际传播的商业化发展趋势 |
四、国际传播的本土化发展趋势 |
第三节 当代国际传媒格局 |
一、当代跨国传媒集团的形成 |
二、当代跨国传媒集团出现的原因 |
三、当代国际传媒格局 |
第三章 中国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 |
第一节 冷战结束后国际舆论环境发展态势 |
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
二、“中心-外围”的国际舆论态势 |
三、美国的全球舆论战略 |
第二节 中国在国际舆论环境中的处境 |
一、中国成为国际舆论热点 |
二、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西方媒体的塑造 |
三、中国国内舆论环境的嬗变 |
第三节 西方主流媒体涉华舆情分析 |
一、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主题及态度分析 |
二、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主角及态度分析 |
三、西方主流媒体的中国形象特点 |
第四节 国际舆论安全——当代中国面临的一个严峻战略任务 |
一、什么是国际舆论安全 |
二、当代中国保障国际舆论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三、谋划国际舆论安全需要认识与处理的四大关系 |
四、中国的国际舆论战略 |
第四章 国际传播中的中国媒体 |
第一节 中国国际传播媒体简介 |
一、印刷媒体 |
二、国际广播媒体 |
三、电视媒体 |
四、通讯社 |
五、互联网 |
第二节 中国国际传播媒体的地位与作用 |
一、中国媒体与政府的机制联系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媒体外交实践 |
三、当代中国媒体的对外功能及其表现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三代中央领导人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一、邓小平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二、江泽民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三、胡锦涛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第五章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议程设置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什么是议程设置 |
一、议程设置的内涵 |
二、影响媒体议程设置的因素 |
三、议程设置的传播效果 |
四、议程设置的原则与方法 |
第二节 中国新闻的议程设置 |
一、选择对象、时段说明与考察问题 |
二、《人民日报》头版关于中国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
三、《中国日报》头版关于中国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
四、两报中国新闻议程设置的异同点 |
第三节 国际新闻的议程设置 |
一、选择对象、时段选择与考察问题 |
二、《人民日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 |
三、《中国日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
四、两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的异同点 |
第四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议程设置的一般规律和变化趋势 |
一、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议程设置的一般规律 |
二、影响中国媒体议程设置的因素 |
三、中国媒体议程设置存在问题及变化趋势 |
第六章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评估 |
第一节 国际传播力的内涵及评估指标体系 |
一、国际传播力的内涵 |
二、国际传播力的评估模型 |
三、国际传播力的评估指标体系 |
第二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评估 |
一、从传播基础角度评估媒体的国际传播力 |
二、从信息生产力的角度评估国际传播力 |
三、从传媒产业的角度评估国际传播力 |
第三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态势、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
一、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态势 |
二、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存在的问题 |
三、制约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的原因 |
第七章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评估 |
第一节 什么是媒体国际影响力 |
一、媒体国际影响力的内涵 |
二、媒体国际影响力的评估模型 |
三、媒体国际影响力的评估指标体系 |
第二节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评估 |
一、从受众接触角度评估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
二、从国际公信力角度评估媒体国际影响力 |
三、从媒体开放角度评估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
第三节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态势、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
一、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态势 |
二、中国媒体影响力发展的原因 |
三、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存在问题 |
四、制约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的原因 |
第八章 中国媒体发展的战略目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传媒集团 |
第一节 中国媒体发展的战略目标 |
一、战略目标和任务 |
二、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
第二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步骤 |
一、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指导思想 |
二、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工作原则 |
三、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步骤 |
第三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布局 |
一、中央级媒体通过国家的力量大力扩张,形成跨国超级媒体群 |
二、非中央媒体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联合重组形成庞大传媒集团群 |
第四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手段 |
一、传媒体制机制改革 |
二、传媒转变增长方式 |
三、传媒“引进来” |
四、传媒“走出去”——如何进行海外并购 |
第五节 完善政府保障服务职能 |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统筹协调能力 |
二、加强经济政策支持力度 |
三、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
四、实施人才工程 |
五、提供技术支撑 |
六、开展战略研究 |
第九章 跨国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如何增强国际传播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
第一节 形成新的国际传播理念和思想 |
一、牢固树立以国际公信力取胜的国际传播理念 |
二、“以我为主”的传播原则与受众“针对性”相结合 |
三、新闻传播的专业性与中国视角的特殊性相结合 |
四、传播的全球化趋势与本土化趋势相结合 |
五、国际传播与国内传播相结合 |
第二节 国际传播对象、路径的选择 |
一、国际传播对象的选择与确定 |
二、“先国内、后周边、再国际”的国际传播路径 |
第三节 创新国际传播内容 |
一、新闻报道题材的创新 |
二、新闻报道视角的创新 |
三、新闻报道基调的创新 |
四、新闻报道形态的创新 |
五、新闻报道风格的创新 |
第四节 改进国际传播方式 |
一、首发报道、现场报道、独家报道 |
二、运动式传播与常态式传播 |
三、单向传播与双向传播 |
第五节 整合各种国际传播渠道 |
一、印刷媒体与电子媒体相配合 |
二、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 |
三、政府媒体与市场媒体相配合 |
四、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相配合 |
第六节 改革传播体制机制 |
一、加强媒体传播自主权 |
二、完善传媒报道机制 |
三、危机时期的新闻传播体制机制建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 |
四、论文的结构 |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产业政策与日本产业政策概述 |
第一节 产业政策的一般概述 |
一、"产业"和"政策"的定义和内容 |
二、产业政策的定义和内容 |
三、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
四、产业政策的作用和局限性 |
五、产业政策实施的条件和主要措施 |
第二节 日本产业政策的概述 |
一、日本产业政策的产生 |
二、战后日本不同时期的产业政策简介 |
三、日本的产业政策定义 |
四、日本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
五、日本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
第二章 日本经济复兴时期的产业政策(1946—1960年) |
第一节 明治维新与"二战"时期的日本产业政策回顾 |
一、明治维新时期的"殖产兴业"政策 |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统制经济政策 |
第二节 战后初期的日本经济发展概况 |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日本国民经济带来的深重灾难 |
二、日本政府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
第三节 1946—1960年的日本产业政策分析 |
一、产业复兴政策 |
二、产业合理化政策 |
三、产业振兴政策 |
四、对1946—1960年日本产业政策的评价 |
第三章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产业政策(1960—1973年) |
第一节 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的概况 |
一、196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二、1960年代日本产业政策制定的依据 |
第二节 日本高速增长时期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手段 |
一、1960年代日本产业政策的决策过程 |
二、1960年代日本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
三、1960年代日本产业政策的主要手段 |
第三节 日本高速增长时期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及评价 |
一、1960年代日本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 |
二、对1960年代日本产业政策的评价 |
第四章 日本经济低速增长和调整时期的产业政策(1973年—1990年) |
第一节 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的日本经济发展概况 |
一、两次石油危机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
二、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
三、贸易摩擦的加剧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
四、公害等问题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
五、《前川报告》对日本八十年代经济形势的分析 |
六、从"70年代展望"到"80年代展望" |
第二节 日本经济低速增长和调整时期的产业政策内容及其实施手段 |
一、解决石油危机的产业政策内容及其实施手段 |
二、解决公害的产业政策内容及其实施手段 |
三、解决日元升值和贸易摩擦的产业政策及其实施手段 |
四、对萧条产业的调整援助政策及其实施手段 |
五、尖端技术开发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手段 |
第三节 日本经济低速增长和调整时期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其评价 |
一、1973—1990年日本主要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 |
二、1973—1990年日本产业政策的特点及其评价 |
第五章 泡沫经济崩溃之后的日本产业政策(1990年至今) |
第一节 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与破灭 |
一、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 |
二、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 |
三、泡沫经济崩溃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
四、泡沫经济破灭对日本产业结构的影响 |
第二节 日本泡沫经济之后主要产业政策的内容 |
一、90年代以来日本产业政策制定的背景 |
二、90年代以来日本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90年代以来日本产业政策的评价 |
一、90年代以来日本产业政策的特点 |
二、日本产业政策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第六章 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的总体评价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一节 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的述评 |
一、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的总体特征 |
二、对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的总体评价 |
第二节 战后日本产业政策对当前我国的启示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政策概述 |
二、日本产业政策对我们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
(5)网络环境下高师院校图书馆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师院校图书馆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必然性 |
二、网络环境下高师院校图书馆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优势 |
1. 文献信息资源优势 |
2. 现代技术优势 |
3. 人力资源优势 |
三、网络环境下高师院校图书馆如何为基础教育服务 |
1. 提高为基础教育服务的认识 |
2. 加强和地方基础教育的合作 |
3. 优化馆藏信息资源 |
4. 建设基础教育特色数据库 |
5. 开展网络服务 |
6. 基础教育资源网站推介 |
(6)1978-2003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传入、回应、争论、初创:起步阶段的当代流行音乐(1978—1985年) |
第一节 港台流行音乐的传人及其影响的不断扩大 |
第二节 “十五首抒情歌曲”的评选和“新星音乐会”的举办 |
第三节 对李谷一、朱逢博、程琳的演唱及一些歌曲的争论 |
第四节 广东音乐茶座的兴起与流行音乐在广州的初创 |
第五节 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 |
第六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
第二章 认可、超越、亚文化、低俗:第一个发展高潮期的流行音乐(1986—1988年) |
第一节 首届百名歌星演唱会与“通俗唱法”在大型声乐比赛中的正式设置 |
第二节 “西北风”的兴起及其生成环境 |
第三节 亚文化群的突起及其在流行音乐中的参与和表现 |
第四节 社会文化环境对流行音乐发展的认同和支持 |
第五节 俚俗歌曲的兴起与流行音乐步入低谷 |
第六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
第三章 隐患、调整、批判与“卡拉0K”:步入调整期的流行音乐(1989—1992年) |
第一节 步入调整期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 |
第二节 摇滚乐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三节 “卡拉 OK”的传人与歌舞厅的迅速发展 |
第四节 “亚运歌曲、《渴望》插曲、“红太阳现象” |
第五节 对流行音乐的批判 |
第六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
第四章 磨合、适应、调整、再发展:第二个发展高潮期的流行音乐(1993—1996年) |
第一节 流行音乐新运作机制的初步形成 |
第二节 港台流行音乐在大陆的发展以及文化管理上的调控 |
第三节 专业音乐理论工作者对流行音乐发展的关注 |
第四节 MTV、排行榜的出现以及大陆流行音乐与国际间的交流 |
第五节 摇滚乐的继续发展及有关流行音乐研讨会的举办 |
第六节 流行音乐民族化、严肃音乐通俗化、通俗音乐高雅化 |
第七节 问题与繁荣同现的流行音乐新一轮发展 |
第八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
第五章 多样化、创新、新传媒、国际交流:流行音乐新的发展期(1997—2003年) |
第一节 流行音乐发展不稳定中的无序状态 |
第二节 各种法规政策的出台以及流行音乐教育的发展 |
第三节 流行音乐民族化与“新民乐”、“新民歌” |
第四节 流行音乐高雅化的种种表现 |
第五节 流行音乐的国际交流 |
第六节 摇滚乐的新发展 |
第七节 “韩流”在大陆的风靡 |
第八节 互联网的发展对流行音乐的影响 |
第九节 本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
第六章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文化特征及文化功能研究 |
第一节 “流行音乐”的概念及其文化特征 |
第二节 流行音乐文化功能研究 |
第三节 音乐专业大学生对流行音乐认知态度的个案调查--兼谈专业音乐教育对流行音乐认知态度的影响 |
第七章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 |
第一节 社会文化环境的构成 |
第二节 社会文化环境与流行音乐互动关系的三个方面 |
第三节 对社会文化环境与流行音乐互动关系三方面的基本认识 |
结论 |
参考书目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后记 |
(7)理想与现实:基础美术教育的知识观及课程组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英文提要 |
导言 |
1. 循环与进步——探寻美术教育的发展规律 |
1.1 事物的一般发展规律 |
1.1.1 探寻事实后面的规律的意义 |
1.1.2 二元易变与螺旋上升 |
1.2 对美术教育规律认识与自觉调控 |
1.2.1 两极之间变化的美术教育 |
1.2.2 对综合平衡的追求 |
2. 从T形结构看不同层次的美术教育 |
2.1 T形结构与美术教育 |
2.1.1 构成T形结构的两个方面 |
2.1.2 与学科本体和教育功能对应的两种美术教育观 |
2.1.3 对不同层次美术教育的基本认识 |
2.2 走马观花的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 |
2.2.1 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现实 |
2.2.2 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对策 |
2.3 下马观花的普通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 |
2.3.1 普通高中阶段美术课程的简要回顾 |
2.3.2 普通高中阶段美术教育的对策 |
3. 普通知识与基础美术教育 |
3.1 普通知识及其作用 |
3.1.1 什么是普通知识 |
3.1.2 普通知识的作用 |
3.2 作为普通知识的美术 |
3.2.1 美术专门知识的回落 |
3.2.2 对普通美术知识的初步认定 |
4. 美术课程的结构性思考和改革要点 |
4.1 多元智能理论对课程体系建构的启示 |
4.1.1 多元智能理论所包含的发展观 |
4.1.2 多元智能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
4.2 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改革要点 |
4.2.1 统一性中的开放性 |
4.2.2 人文精神对美术课程的渗透 |
4.2.3 反映共通的价值观和能力 |
4.2.4 学习内容的划分与综合 |
4.3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改革要点 |
4.3.1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基本特征——选择性 |
4.3.2 学科本体的适度回归 |
4.3.3 对课程内容必要的说明 |
5.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美术知识的拓展 |
5.1 后现代主义的艺术观和教育观 |
5.1.1 后现代主义概述 |
5.1.2 后现代主义的基本观点 |
5.2 后现代主义对美术教育的影响 |
5.2.1 美术知识等级的淡化 |
5.2.2 美术教育中的泛视觉化倾向 |
5.2.3 多元状态下的本土性和民族性的强化 |
6. 美术教科书的现代意义及构成 |
6.1 重新认识教科书 |
6.1.1 美术教科书的存与废 |
6.1.2 应该如何理解教科书 |
6.2 美术教科书编写提要 |
6.2.1 社会、自然内容与学科知识、技能的结合 |
6.2.2 美术教科书的构成 |
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因特网基础教育资源检索撮要(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教育资源的搜集方法 |
1.利用网络搜索引擎直接获取网站信息 |
2.直接输入网址查找所需信息 |
二、网上书目文献信息检索 |
1.书目信息检索 |
2.期刊、报纸、学位论文、专利信息检索 |
三、网上资源的收藏及其利用 |
1.选择优秀的站点 |
2.经常整理自己喜爱站点的目录 |
3.注意适当保存信息 |
4.充分利用免费资源 |
四、基础教育资源网站推介 |
四、因特网基础教育资源检索撮要(论文参考文献)
- [1]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D]. 郭景川.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2]“对接”视域下的职业教育“双证书”课程模式研究[D]. 龚雯. 天津大学, 2017(04)
- [3]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D]. 吴立斌.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4]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研究[D]. 陈韶华. 武汉大学, 2011(07)
- [5]网络环境下高师院校图书馆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探讨[J]. 董宇昭.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7(02)
- [6]1978-2003年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D]. 王思琦. 福建师范大学, 2005(07)
- [7]理想与现实:基础美术教育的知识观及课程组织[D]. 尹少淳. 首都师范大学, 2003(02)
- [8]因特网基础教育资源检索撮要[J]. 柯有香.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