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拉法特有条件同意美建议 阿拉伯国家支持巴合法权利(论文文献综述)
贾龙阳[1](2019)在《法塔赫研究》文中指出法塔赫是“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阿拉伯语的英译转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代表巴勒斯坦利益的政治组织。1956年,法塔赫由亚西尔·阿拉法特为首的巴勒斯坦青年在埃及筹建,1959年正式成立于科威特。成立之初,法塔赫坚持组织独立性,主张武装斗争是实现巴勒斯坦建国的唯一方式。1965年,法塔赫正式开始对以武装斗争,这是阿拉伯国家对以斗争陷入低谷时的应激反应,也是国际社会在巴以问题上有失公允的必然结果。在开展对以武装斗争后,法塔赫组织规模迅速增加,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1964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法塔赫于1967年加入并迅速成为第一大政治派别。1968年,法塔赫在卡拉梅战役中以弱胜强,重创入侵的以色列军队,在提振阿拉伯国家对以斗争低迷士气的同时,自身国际地位与政治影响力也不断提高。1969年,法塔赫赢得巴解组织内部选举,阿拉法特成为巴解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自此,法塔赫的方针政策正式成为巴解组织的信仰纲领和行为准则。卡拉梅战役后法塔赫实力的迅速膨胀,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其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在法塔赫影响力不断扩展的背后,隐含的是组织内部矛盾的凸显、政治分歧加剧以及盲目自信等危机,而在这些危机掩盖下频繁干预他国主权的越轨行为,使阿拉伯国家与法塔赫的关系渐行渐远,最终引发与约旦的流血冲突,法塔赫因此遭遇重挫。面对内外压力,法塔赫选择借助恐怖主义手段摆脱困境,相继发动或参与多起针对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和西方国家的恐怖袭击。但是,投入与产出成反比的恐怖主义,无疑是一把双刃剑,法塔赫在借助恐怖主义手段获得一定关注的同时,阿拉伯国家的猜忌、国际社会的谴责以及以色列更为猛烈的报复接踵而至,法塔赫由此失去的不仅是外界的信任和内部的民心,还有巴勒斯坦解放事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正义性,而这也成为日后法塔赫在巴以问题中合法地位和话语权屡遭质疑的重要原因。在践行恐怖主义的同时,法塔赫并没有吸取与约旦反目成仇的经验教训,非但没有找到一条与阿拉伯国家的和谐相处之道,反而变本加厉地忽视和干涉他国内政,参与和激化地区矛盾,最终引发黎巴嫩内战。黎巴嫩内战导致法塔赫生存环境更加恶劣,阿拉伯国家对其猜疑顾忌之心更重,自身国际形象更因此一落千丈。暴力活动的持续威胁,促使以色列在1982年发动旨在消灭黎巴嫩境内巴勒斯坦武装力量的黎巴嫩战争,而这场战争也使法塔赫受到毁灭性打击,组织结构濒于崩溃,对以政策被迫转向缓和。1987年,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爆发反抗以色列暴政的第一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这场大起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不仅迫使以色列重新正视巴勒斯坦人的权利诉求,还使陷于困境的法塔赫重获新生。在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情况下,巴勒斯坦于1988年宣布建国。进入1990年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这为巴以问题走向政治解决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契机。法塔赫顺应历史潮流,与以色列签署《奥斯陆协议》,使政治解决巴以问题成为双方乃至国际社会公认的基本准则,使在中东地区盛行多年的恐怖主义一时成为众矢之的,更为以和平方式解决世界其他地区宗教、领土、民族争端提供了最真实的范例和最良好的佐证,从而掀开了巴以和平进程新的篇章。同时,《奥斯陆协议》也推动了法塔赫主导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建立,巴勒斯坦人在建立实体国家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是,巴以矛盾根深蒂固,巴勒斯坦内部关于对以政策始终存在分歧。伊斯兰激进组织哈马斯的强势崛起,导致法塔赫的内政外交政策缺乏足够的执行力,加之以色列右翼政府的重新上台,进而引发巴以和平进程再度瘫痪。2004年,阿拉法特病故,面对权力真空,法塔赫各派势力迅速展开博弈。这种政治内耗,不仅严重制约了组织本身的发展,还使法塔赫在与哈马斯角逐巴勒斯坦最高权力的议会斗争中频遭失败,巴勒斯坦政治格局也由此受到更多伊斯兰宗教势力的影响。巴勒斯坦的内部分裂,导致法塔赫的国际国内形象严重受损,削弱了法塔赫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在国际社会的作用。伴随着外交话语权的丧失,法塔赫在与以色列的外交斗争中更显颓势,加之国际局势的纷繁复杂,法塔赫以及巴勒斯坦的未来更加堪忧。国际社会与法塔赫的历史以及巴以问题的走向息息相关。美国在巴以问题上长期奉行双重标准,巴以问题更是美国在中东地区输出意识形态和美国式价值观的最好媒介,加之国际格局的变迁乃至总统个人好恶,都使美国巴以政策缺乏公平性和稳定性,也严重损害了美国与法塔赫的关系。苏联在法塔赫发展过程中曾扮演同盟者的角色,但苏联对法塔赫的援助往往带有政治附加条件,目的是与美国争夺在中东地区的利益,这种利己主义倾向明显的外交政策成为苏联与法塔赫关系的最大隔阂。中国与法塔赫既有蜜月期,也有冷战期,但总体而言,双方关系整体向前的趋势并未改变,改革开放后,中国在继续支持法塔赫正义事业的同时,也在巴以问题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建设性作用。阿拉伯前线国家在历史上曾为巴勒斯坦解放事业做出贡献,但这些国家为自身利益干涉法塔赫和巴以问题的做法,始终是影响双方关系的主要障碍。联合国在巴以问题上曾扮演冲突“制造者”的角色,但随着第三世界力量的崛起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加剧,联合国开始扮演巴以冲突“调停者”与和谈“促进者”的角色,不断改善同法塔赫的关系,联合国也由此成为当今巴以问题不可或缺的外部推手,也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巴以问题仲裁核心。欧洲国家曾是美国巴以政策的跟随者,但伴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欧盟巴以政策的独立性不断增强,与法塔赫的关系也持续改善,特别是对巴勒斯坦民生问题的关注,为巴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
夏迈[2](2019)在《中东乱局下的沙特与伊朗关系研究》文中提出自1932年沙特第三王国成立至今沙特与伊朗的双边关系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经历了一个从敌对到缓和,之后又分歧与合作并存的过程。以两个重要的时间为节点,即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1989年伊朗最高领袖霍梅尼去世,可以将沙特与伊朗的双边关划分为三个阶段。从1932年至1979年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这一阶段沙特与伊朗大体上友好相处。1979年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成功,伊朗确定了输出伊斯兰革命的大中东策略,鼓励伊斯兰世界的什叶派势力仿效伊朗发动伊斯兰革命,推翻美国的附庸政权。从1989年拉夫桑贾尼当选伊朗总统至今,两国关系缓和并缓慢发展,但分歧与合作并存,分歧大于合作。伊朗外交政策的调整,沙特在海湾战争中的困难,海湾小君主国从中调解,导致双方关系改善的时机逐渐成熟,两国高层领导人接触频繁,最终恢复外交关系并顺利解决了朝觐问题。沙特与伊朗分属于不同的教派,伊朗试图将自己信仰的教派当成对伊斯兰教正确的理解,并将这种观点扩散到外国,向外输出革命,输出宗教思想,这引起了沙特的不满,所以两国之间有一些不愉快。这种不愉快导致两国之间的关系受到影响,各种政策也受到影响。而且很多中东以外的大国也在利用这种矛盾,挑拨中东国家之间的关系导致中东国家之间产生一些矛盾。两国之间应该努力消除矛盾,建立和平对话机制,化解矛盾,建立更友好的关系,这样中东地区才能发展得更好。
王楠[3](2017)在《当代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旷日持久的阿以冲突异常引人注目,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亦是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史的重要篇章。本文以民族主义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当代巴勒斯坦历史为立足点,将巴勒斯坦民族主义作为主要考察对象,以1948年、1964年、1987年、2004年为分水岭将其发展轨迹划分为五个阶段,力求勾勒出巴勒斯坦民族主义兴衰起伏的完整脉络,探寻巴勒斯坦人未能实现民族自决及建国目标的原因所在,为解读现状提供深刻的、历史的视角。第一章探讨了巴勒斯坦人由奥斯曼认同向巴勒斯坦认同的转变及民族利益维护手段的暴力化发展,分析了巴勒斯坦人在1936年起义失败后重新回归暴力及在1948年战争中未能建国的原因。第二章探究了巴勒斯坦难民保留民族身份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努力,论述了本土人士接受阿拉伯国家统治的原因及表现,介绍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随后的社会发展及各类精英团体的政治活动。第三章分析了巴解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其获得内外合法性的过程,探讨了巴解组织领土目标、利益维护手段及战略重心的变化,分析了影响巴解组织同阿拉伯国家关系构建实践的因素。第四章讨论了因提法达发生的背景、特点及影响,分析了政治伊斯兰主义团体兴起的原因、政治主张及其同世俗派别的关系,探讨了巴以和平进程成功启动的原因、特点及效用。第五章分析了阿拉法特时代巴勒斯坦国家构建的主要内容、面临的挑战及成绩与不足,探讨了后阿拉法特时代哈马斯与法塔赫的短暂合作与决裂,评述了加沙事变后法塔赫对西岸的治理及入联的外交博弈。结论部分总结了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六个特征及其消极影响:第一,民族认同多变,这使巴勒斯坦人一度将民族自决事业的领导权让给阿拉伯国家,在1948年战争中只顾举家避难,是造成民族灾难的重要原因。第二,民族利益维护手段的温和化和极端化并存,温和手段无法使对手屈服,极端手段则破坏了他们的国际形象,使之被贴上“恐怖分子”的标签。第三,中央机构权威有限,其后果在于既无法自上而下地贯彻指令,也不能约束反对派的言行。第四,精英团体的分化与分裂并存,几大派别几乎均发生多次分裂与重组,各派别领导层的权威严重不足,宗派主义普遍存在。第五,族群分化明显,巴勒斯坦人在地理上分为流亡者和本土居民,在年龄上分为老一代和青年一代,两种分化皆造成路线之争,加大了内耗。第六,经济民族主义长期缺失,造成政治民族主义异常发达却忽视了民族独立所需的经济基础,形成依赖以色列经济的思维定式,后患无穷。这些特征是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重大缺陷,亦是造成民族独立事业未能成功的根本原因。
芦鹏[4](2017)在《以色列国家安全战略研究(1948-1977)》文中提出本论文以1948—1977年四次中东战争期间的以色列国家安全战略为分析样本,通过运用当代西方现实主义国际政治思想的理论分析框架,系统梳理以色列建国三十年间国家安全战略的综合体系架构与运行机制,探究以色列国家安全战略对于二战以来中东国际战略格局和阿以战略互动关系的重大历史影响;特别是重点从以色列国家主体视角出发,力图探索以色列国家安全战略与犹太民族国家自身发展进程之间的互动关系,寻找以色列国家从弱到强崛起过程的内在历史演进规律。第一部分是绪论,系统阐述了论文的研究价值、国内研究综述、研究创新点和重点难点。第一章是学理分析部分,主要从国家安全学角度对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原理与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对本文所采用的现实主义理论分析工具进行了解释性说明。第二章是以色列战略文化部分,本文从以色列国家安全战略的宗教文化源头着手,深度挖掘犹太民族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战略文化因素对于建国后以色列国家政治行为的隐蔽而深刻的塑造作用,试图为以色列安全战略与安全实践寻找思想文化领域的深层次答案。第三章和第四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该部分的体系架构是由纵向的宏观的历史脉络梳理与横向的微观的政策分析两方面组成:就纵向历史脉络而言,本文通过系统梳理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的四次全面战争历史,基本可以将以色列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国家安全政策、措施和手段大致以1967年为重要“分水岭”划分为特征鲜明的前后两个阶段:1948—1967年的“生存战略”期,其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特征是不惜一切代价保障“生存权”;1968—1977年的“遏制战略”期,其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特征是固守“六五战争”中以色列攫取的大片阿拉伯领土,从而为以色列安全创造理想的可以防御的“安全边界”。就横向的微观政策而言,本文在上述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从外交战略、国防安全、政权保卫、核计划、针对“被占领土”的犹太移民政策、巴以冲突中军事安全策略等6个政治与安全维度对以色列国家安全战略体系进行深度剖析,为1948—1977三十余年间以色列国家安全战略的历史演进规律提供实证性研究支撑。最后一部分是结论,本文认为:首先,以色列国家安全战略的思想文化内核是犹太宗教文化中关于民族与国家的基本价值观念,其中的关于巴勒斯坦领土的宗教理想主义认知塑造了以色列在安全领域顽固、敏感与极富进攻性的战略偏好;其次,以色列国家安全战略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强权政治”色彩,其建国以来的国家发展成果是建立在侵害阿拉伯民族权益基础上的,所采用的诸多军事与安全政策手段严重践踏人权与国际法准则,是导致中东和平进程停顿不前的主要原因;第三,从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的发展历程看,以色列在六七十年代对于阿拉伯极端民族主义和暴力恐怖袭击活动的军事打击政策客观上起到了震慑恐怖主义,遏制其在中东乃至全世界扩散的正面作用;最后,以色列国家安全战略是犹太民族历史与中东国际政治现实共同作用的时代产物,以色列国家的崛起过程本质上是其国家安全战略数十年来发挥历史性作用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存在必然性,对于以色列国家生存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马文超[5](2015)在《当代叙利亚国家利益研究 ——一种建构主义的理论视角》文中认为国际社会对当前叙利亚危机的关注大多着眼于国际及地区力量可能存在着的重新分配,以及相关国家和组织利益得失的权衡与评估,但叙利亚自身的国家利益关切却少人问津。“国家利益”对叙利亚而言,同样也充满着与阿拉伯民族利益相互交织的无奈,而难以定性。观念的影响使国家利益在国家的社会性实践和国家在实践中形成的身份中不断改变。国家的观念变了,其身份就会发生变化,身份发生了变化,国家利益也就自然地随之发生变化。叙利亚正处于剧烈的政治社会变革当中,其国家身份的走向决定于体系文化对其的影响。本文试从建构主义的视角,通过对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的历史发展和决策沿革,以及对叙利亚所处的国际体系文化的系统性阐述和分析,来研究这一时期叙利亚国家利益的建构过程。全文共分为六章和一个结语。第一章为绪论,综合介绍了本项研究的缘起、意义、国内外现有的研究状况、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和使用材料等。作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第二章以建构主义的视角探讨对国家利益的定义,在阐明理论选取缘由的同时,将国家的身份和行为概念引入到了分析框架之内。当前国际政治理论中分析国家利益主要基于两种视角,即经济学视角和社会学视角。建构主义作为后者对于国家利益的认识不同于现实主义,也不同于自由主义,而是主张将客观性应用于政治行为体之上,并认为结构主义的整体认识论是分析国际政治所不可或缺的。因而温特提出了国家利益不是外生于社会结构,而是由国家行为体作为施动者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体系结构建构出来的论断。在社会理论的指导下,温特将国家利益定义为“国家—社会复合体”的再造要求或者安全要求,并且在乔治和基欧汉关于国家利益类别的基础之上,将国家利益的内容解释为“生存、独立、财产和集体自尊”。如果国家—社会复合体要想得到安全,就必须满足这四种利益,否则国家就会逐渐灭亡。本章以国家安全、国际环境、国家综合实力、科技实力以及国家主观认识水平等因素做为判定叙利亚国家利益的标准,基于建构主义对国家利益内容的理解和叙利亚(内战前)整合发展型的构建中国家属性,将叙利亚的国家利益总体划分为国家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国家的文化利益。第三章从国内维度上对叙利亚国家利益的建构进行了分析。主要通过对叙利亚国内政治文化以及基于此的国家认同观念的变迁叙述和特点总结来勾勒出叙国家利益的观念变化动态图,并最终总结出巴沙尔时期叙利亚政治文化所呈现出的几大特点。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巴沙尔执政前叙利亚就已经基本形成了的一套建立在专制主义政治体制下且具有自身特色的阿拉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此外,本章还以叙利亚国家独立作为起点,从国内国际两个层面简述巴沙尔政权之前叙利亚在各个政权统治下国家利益的演变过程。其中主要包括叙利亚独立初期国民政府时期、叙利亚复兴党一党执政时期以及哈菲兹·阿萨德专制主义时期,直至延续到巴沙尔时期的“弱权威主义”体制。并分析了在这一体制下叙利亚的官僚政治体制和巴沙尔政府的外交政策。叙利亚公民社会的发展说明了叙存在区别于国家政治文化的公民政治文化,为了更为全面地把握叙利亚国家利益的真正内含,本章也对其进行了单独阐述。第四章从国际维度上对叙利亚国家利益的建构进行了分析。基于国家的身份和利益是在国际体系结构中建立起来的这一建构主义体系理论的核心论点,本章综合运用费丽莫“经验性”规范建构模式和温特“理想型”建构分析模式,分别以巴沙尔执政时期叙利亚在安全、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领域上与国际体系的互动过程为分析对象,展现了叙利亚在安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的国家形象和国家利益。具体而言即叙利亚与大国关系博弈下形成的“国际责任”安全体系、与一系列国际经贸协定和双边经贸协约所构成的经济体系,以及以阿拉伯国家之间长期维系着的传统的“阿拉伯民族主义”为代表的文化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叙利亚形成的国家身份通过其偏好建构着叙利亚的国家利益。第五章分析了巴沙尔时期叙利亚在以大国政治为中心的国际体系与中东国际关系中对外关系的发展进程和在该过程中与它国之间的利益交汇,以及阿萨德政权与叙利亚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问题。世界主要力量在中东国际体系中逐渐形成了处于“洛克文化”下新的互动模式,面对新的中东局势,以及在传统利益的驱使下,美、俄、欧等中东地区主要区域外势力纷纷调整了自己的中东政策,这为处于中东政治核心地位的叙利亚在其新的国家身份形成过程中同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由于叙利亚在中东地区国际关系中的对外政策完全有能力去表达自身对地区规范和力量的认同,因此,本章以地区国家身份和观念认同为视角,同时以国家的民族身份为划分标准,分析了当今叙利亚在中东地区对外关系当中的行为和作用,从而廓清叙利亚外生认同的表现和特征。第六章以个案分析的形式,进一步就叙利亚国家安全利益的建构过程进行了验证。国家安全利益作为国家的核心利益,其重要性在叙以关系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出于叙以矛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这对关系所处的政治文化类型仍旧停留在霍布斯文化之中,并且作为可能将中东整体政治文化拉回霍布斯文化的影响因素而存在。学界普遍认为,以色列在中东代表着美国的利益,而叙利亚则是伊朗的代言人,这样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了美国与伊朗之间存在着的另一种霍布斯文化,而这种文化内化到了以色列与叙利亚的国家身份及利益当中,成为影响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叙以关系的概述和两国之间国家安全战略的比较,本章在建构主义框架下对巴沙尔执政以来的叙以和谈进程进行了梳理,认为叙以两国一直以来对彼此“敌人”的身份虽未发生改变,其互动模式也并没有因为体系文化的改变而发生重构,但在不同时期霍布斯文化的内化程度受到体系的影响而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最后一部分为结束语,在根据中东各国对现有中东国际体系持有的不同态度而归纳出的三种国家利益性质的基础上,本部分将巴沙尔时期的叙利亚划归为中东国际系统进程中处于从属地位的国家之列。受到这一属性的影响,叙利亚在国内危机中更加受制于中东国际体系文化对其的影响。而围绕叙利亚危机产生的几大国际规范都将影响着叙利亚国家利益新的的建构方向,中国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同样也不可忽视。
贺雅琴[6](2014)在《吉米·卡特与埃以关系正常化》文中提出本文以吉米·卡特在埃以关系正常化中所起的作用为主要内容,结合当时的国际背景,得出结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调整固然与国家利益密切相关,而国家领导人个人的看法及其努力程度对局势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甚至在某些事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李竞强[7](2014)在《现代突尼斯政治改革研究》文中提出现代突尼斯脱胎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王朝国家,而且继承了法国殖民统治的遗产。在封建王朝国家的治理下,突尼斯于19世纪上半叶开启了现代化改革,并延续至今。在现代化过程中,突尼斯形成了改革主义传统。先是艾哈迈德贝伊开启了军事改革,接着萨迪克贝伊在列强逼迫下引入了政治改革。1861年“宪政改革”在突尼斯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赫尔丁改革、布尔吉巴改革和本·阿里改革都坚持了“宪政”理念。此外,“世俗化”、“西化”也是重要内容。1956年突尼斯独立后,逐渐形成了威权主义政治体制。在这一体制下,总统享有很高的威望,权力几乎不受限制。执政党控制了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同意权力与强制权力的对比中,后者明显占据优势。但是,突尼斯威权主义政权并非完全依赖强制机构。布尔吉巴作为“国父”的个人魅力在其发动社会、经济、政治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阿里虽然缺乏这种特质,但其对民族国家建设任务的继承决定了其对经济现代化的坚持。在很大程度上,突尼斯威权主义政权以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有效性”增强了其合法性。现代突尼斯的政治改革,实质上是对这一体制的不断调整和完善。改革的结果是维护了该政权,同时也使得该体制不断走向僵化。最终,群众运动推翻了突尼斯威权主义政权。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突尼斯近代历史上的政治改革,简要论述了突尼斯的改革主义传统。第二部分论述了突尼斯威权主义政治体制的形成及其与社会、经济的互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始终是该体制的政策核心。换言之,该体制始终追求“有效性”以维持和增强其“合法性”。第三部分论述现代突尼斯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这包括:(1)“总统君主制”下的行政机构改革;(2)执政党与政党制度变革;(3)军队与安全机构改革;(4)突尼斯政教关系的演变;(5)市民社会参与政治与政治稳定;(6)国际政治形势对突尼斯威权主义政治的影响与突尼斯外交中对民主化压力的化解。经过改革,突尼斯形成了效率较高的行政机构,一党主导、多党并存机制,政治性弱、职业化水平高的军队,温和的伊斯兰政治文化和有限发展的市民社会。而且,突尼斯的外交政策总体上取得了成功,保证了突尼斯政治、经济运行的良好的外部环境。然而,现代突尼斯政治改革的不足也很明显:总统终身制问题和强人政治机制没有解决,裙带主义作风蔓延行政机构,多党民主徒有其表,安全机构极度膨胀,市民社会弱小,政治伊斯兰此起彼伏。文章最后一部分为结论。本文认为,突尼斯的改革主义传统促使突尼斯走上了一条独特的改革道路,并仍将以其独特的方式实现政治转型。
陈天社[8](2014)在《哈马斯、法塔赫“犹太—以色列观”的分歧》文中认为犹太—以色列问题是哈马斯与法塔赫的主要分歧点之一。法塔赫承认以色列,同意以政治谈判方式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哈马斯坚持反对犹太人、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强硬立场,拒绝承认以色列,号召长期圣战,但也同意与以色列实行有条件的临时停火。两派立场的差异与他们各自的发展历程、斗争理念有关。哈马斯强硬的反犹、反以立场,在巴勒斯坦人中树立了毫不妥协、舍身成仁的抵抗者形象,提高了其在巴勒斯坦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也给自身和巴勒斯坦人带来严重损失。它还导致以色列人对国家和人民安全的忧虑,对以色列政治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阻碍了巴以和平进程。两派的分歧反映了巴勒斯坦人实现民族权利道路上的两难困境。从长远来看,要使哈马斯改弦易辙,应当将其融入巴以和平进程之中。
肖克(Karim Alwadi)[9](2013)在《黎巴嫩真主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东地区因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同时这一地区复杂的历史、宗教教派等问题又使得地区政治错综复杂,成为维持世界政治和平必须要关注和讨论的话题。真主党成立于1982年,在成立之初只是一个宗教秘密组织,由于在阿拉伯政治运动中的重要作用,使其在中东地区的政治影响力日渐扩大。研究真主党问题,有助于深入理解中东地区的冲突问题。现有的对真主党问题的研究基本上是对真主党持一边倒的立场,要么支持,要么批判,缺乏对真主党全面、客观公正的分析,中国国内对于真主党问题的研究很少且零星,本文弥补了中国国内对真主党问题研究的不足。本文从真主党的诞生、思想理论基础、发展历史、组织结构、外交及未来发展等多个方面对真主党进行全面分析,以期全面、客观地呈现真主党的现实,分析真主党对中东地区政治的影响。本文研究指出,黎巴嫩什叶派对真主党的支持、以色列和黎巴嫩之间的长期敌对关系等因素为真主党的诞生提供了合适的环境。有着宗教背景的真主党,其思想来源主要是什叶派的“教法学家统治”理论以及有关圣战和抵抗运动的理论。这些思想来源体现在真主党的纲领文件中,指导真主党开展活动。本文还详细介绍了真主党的发展历史,即从一个宗教秘密组织、通过在反以斗争中获得了诸多力量的支持,凭借自身拥有的武装力量和地区人民的支持逐渐参与到黎巴嫩的国家政治事务中,成为黎巴嫩的合法参政党。真主党在获取地区民众支持的同时,也积极开展对外合作。真主党始终坚持反美和反以色列立场,与伊朗等国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成为其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真主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来自美国、以色列等外部政治因素的挑战,对伊朗问题的立场影响着真主党在国内的支持率,随着真主党成为黎巴嫩政府的参政党,真主党拥有武装这一事实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这些挑战都使得真主党开始调整自己的政策,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应对地区政治形势的变化。本文通过对真主党的分析,认为真主党会根据地区发展形势适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和策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政党。未来,真主党将通过政策调整等方式继续在中东地区政治局势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中国需要对真主党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
顾坚[10](2012)在《中阿关系中的双边认知(1949-2009)》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题为“中阿关系中的双边认知”,旨在从认知层面较为系统和深入地考察1949-2009这60年间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中国与阿拉伯的关系源远流长,历史上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曾是连接双方的纽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阿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经过60年的发展,中阿关系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新高度。学术界对于中阿关系给予了持续的关注,但目前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停留在历史层面,更多是对史实的还原与再现;或是聚焦于现实问题,致力于对中阿关系中的热点加以评论、跟踪和展望,对双方关系的深度考察和探讨还显得薄弱。本文的着力点在于将认知学运用于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尝试运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中国—阿拉伯的双向认知,以及对双边关系的影响。论文首先从认知心理学的范畴,对认知的概念、表现、层次、影响因素加以辨析,指出认知是感觉输入的变换、减少、解释、贮存和恢复的全部过程,并尝试将其运用于对国际关系的研究中。论文认为,在国际关系领域,根据认知主体的不同,认知可以分为政府层次、精英层次和民间层次。论文结合案例,分析中阿认知各个层次的特点,指出不同层次之间的互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中阿之间的双向认知,进而影响到外交政策的制定和相互关系的展开。论文认为,国际关系领域中的认知,根据其领域又可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不同的层面。不同时期不同层面的不同定位,以及不同层面之间的相互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对对方的认知,进而影响到对对方的政策,以及相互关系的展开。论文认为,在心理学层面影响认知的主要因素包括: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自我调节的平衡过程等,这些因素作用于中阿相互认知,主要体现在:信仰体系(意识形态)、国内政治与国际格局等三个层面。论文以中阿关系的历史演变为基本线索,以搜集的中文、阿文和英文文献为基本依托,以不同时期的典型案例为实证研究的对象,将1949-2009这60年间的中阿关系区分为1949-197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中国改革开放前)、1978-2001(中国改革开放-“9·11”事件)、2001-2009(“9·11”事件以来)等三个时期;分别从政府、精英、民间三个视角,政治、经济、文化、安全四个层面,以及信仰体系、国内政治和国际格局三个角度,对中阿双向认知的内容、特点及其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而深入的考察。本文的研究结论包括:①中阿认知在层次上的特点为:改革开放以前,政府层次占主导地位,精英层次主要体现为领袖人物和外交官的影响力,民众参与中阿认知还有所不足;改革开放后,民间层次的地位上升,出现了以学者为核心的精英群体;“9·11”事件后,中阿认知呈现出政府主导、精英引导和民众参与的特征;②中阿认知在层面上随着各个时期重心不同,经历了从“政权合法性”向“国家利益为中心”向“国际共同利益攸关体”的演变;③在影响因素上,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意识形态在中阿认知中占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内因素的地位提升,“9·11”事件后,反恐战争引发的国际格局的转型在中阿认知中占据了主要地位。
二、阿拉法特有条件同意美建议 阿拉伯国家支持巴合法权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阿拉法特有条件同意美建议 阿拉伯国家支持巴合法权利(论文提纲范文)
(1)法塔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特点创新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特点创新 |
第一章 法塔赫的初创与奠基(1959-1967) |
一、法塔赫的建立 |
(一) 法塔赫建立的历史背景 |
(二) 阿拉法特与法塔赫的建立 |
(三) 法塔赫早期核心成员 |
二、法塔赫的早期思想主张与分歧 |
(一) 法塔赫的早期思想主张 |
(二) 法塔赫早期内部分歧 |
三、阿拉伯政治团体对早期法塔赫的影响 |
(一) 埃及穆斯林兄弟会对早期法塔赫的影响 |
(二)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运动对早期法塔赫的影响 |
四、早期法塔赫与巴解组织关系 |
(一) 巴解组织成立的背景 |
(二) 早期法塔赫与巴解组织的对立与竞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法塔赫的崛起与巴勒斯坦恐怖主义的泛滥(1967-1973) |
一、法塔赫坚持对以武装斗争 |
(一) 阿拉伯国家对以斗争受挫与法塔赫坚持武装斗争 |
(二) 法塔赫武装斗争面临巴勒斯坦内部竞争 |
二、卡拉梅战役与法塔赫的崛起 |
(一) 法塔赫的武装斗争引发卡拉梅战役 |
(二) 法塔赫的强势崛起与内外危机 |
三、“黑九月”事件与巴勒斯坦恐怖主义的泛滥 |
(一) 约、巴多重矛盾引发“黑九月”事件 |
(二) 法塔赫遭受重创与实践恐怖主义呼声的高涨 |
(三) 法塔赫“黑九月”组织及其恐怖主义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法塔赫谋求建国与暴力活动的反复(1973-1993) |
一、法塔赫建国战略的调整与内外分歧 |
(一) 法塔赫“渐进式”建国方案的提出 |
(二) 法塔赫内部及巴解组织的分裂 |
二、黎巴嫩内战与法塔赫艰难处境 |
(一) 法塔赫成为黎巴嫩内战的催化剂 |
(二) 黎巴嫩内战导致法塔赫举步维艰 |
三、黎巴嫩战争与法塔赫的衰落 |
(一) 法塔赫暴力活动诱发黎巴嫩战争 |
(二) 黎巴嫩战争导致法塔赫岌岌可危 |
四、第一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与法塔赫重获新生 |
(一) 法塔赫面临内忧外患 |
(二) 第一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对法塔赫的影响 |
五、法塔赫谋求缓和与巴以和平进程的开启 |
(一) 法塔赫面临内外困境 |
(二) 法塔赫参与巴以和平进程与《奥斯陆协议》的签署 |
(三) 《奥斯陆协议》对法塔赫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法塔赫执政与暴力冲突再度升级(1993-2018) |
一、法塔赫执政与哈马斯的挑战 |
(一) 法塔赫推动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建立 |
(二) 法塔赫与哈马斯的矛盾冲突 |
二、法塔赫内外交困与第二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 |
(一) 巴以和平进程搁浅与法塔赫的执政危机 |
(二) 法塔赫寻求出路与第二次巴勒斯坦人大起义的爆发 |
三、阿拉法特逝世与法塔赫的渐趋式微 |
(一) 巴以冲突再度升级与阿拉法特深陷困境 |
(二) 阿拉法特逝世对法塔赫的影响 |
(三)“后阿拉法特时代”法塔赫的内部危机 |
(四) 法塔赫失去执政地位与巴勒斯坦内战 |
(五)“两国方案”的危机与法塔赫处境的艰难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法塔赫与国际社会的关系 |
一、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一) 1960 年代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二) 1970 年代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三) 1980 年代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四) 1990 年代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五) 21 世纪法塔赫与美国的关系 |
(六) 对法塔赫与美国关系的评价 |
二、法塔赫与苏联(俄罗斯)的关系 |
(一) 1960 年代法塔赫与苏联的关系 |
(二) 1970 年代法塔赫与苏联的关系 |
(三) 1980 年代法塔赫与苏联的关系 |
(四) 法塔赫与俄罗斯的关系 |
(五) 对法塔赫与苏联(俄罗斯)关系的评析 |
三、法塔赫与中国的关系 |
(一) 中国与早期巴勒斯坦问题 |
(二) 1960 年代法塔赫与中国的关系 |
(三) 1970 年代法塔赫与中国的关系 |
(四) 改革开放后法塔赫与中国的关系 |
(五) 对法塔赫与中国关系的评价 |
四、法塔赫与阿拉伯前线国家的关系 |
(一) 法塔赫与埃及的关系 |
(二) 法塔赫与叙利亚的关系 |
(三) 法塔赫与约旦的关系 |
(四) 法塔赫与黎巴嫩的关系 |
(五) 对法塔赫与阿拉伯前线国家关系的评价 |
五、法塔赫与联合国的关系 |
(一) 1967-1987 年法塔赫与联合国的关系 |
(二) 1987-2000 年法塔赫与联合国的关系 |
(三) 2000 年后法塔赫与联合国的关系 |
(四) 对法塔赫与联合国关系的评价 |
六、法塔赫与欧共体(欧盟)的关系 |
(一) 法塔赫与欧共体的关系 |
(二) 法塔赫与欧盟的关系 |
(三) 对法塔赫与欧共体(欧盟)关系的评价 |
第六章 法塔赫组织构成的分类研究 |
一、法塔赫的上层组织结构 |
(一) 法塔赫大会 |
(二) 法塔赫革命委员会 |
(三) 法塔赫中央委员会 |
二、法塔赫的地方组织结构 |
三、法塔赫的成员标准 |
四、法塔赫的武装组织 |
(一)“暴风”突击队 |
(二)“坦齐姆”组织 |
(三) 阿克萨烈士旅 |
(四)“第14部队”(Force 14) |
(五)“第17部队”(Force 17)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法塔赫发展历程的解析 |
二、法塔赫与国际社会关系评价 |
三、对法塔赫和巴以问题未来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一、英文文献 |
(一) 档案 |
(二) 着作 |
(三) 学位论文 |
(四) 期刊论文 |
(五) 报刊文章 |
(六) 网络文献 |
二、中文文献 |
(一) 着作 |
(二) 期刊论文 |
(三) 报刊文章 |
(四) 网络文献 |
三、网络资源 |
附录一:相关名词中英文对照 |
附录二:法塔赫大事记 |
在学期间已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致谢 |
(2)中东乱局下的沙特与伊朗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中国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沙特与伊朗关系的历史回顾 |
一、1932年至1979年的沙伊关系 |
(一) 沙特建国之后的外交走向 |
(二) 伊朗巴列维王朝的中东战略 |
(三) 沙特与伊朗之间的摩擦 |
二、1979年至1989年的沙伊关系 |
(一) 伊朗外交战略的变化:输出伊斯兰革命 |
(二) 沙特的应对:遏制革命 |
(三) 沙特伊朗关系全面恶化 |
三、1989年至今的沙伊关系 |
(一) 伊朗国内政局及外交政策的变化 |
(二) 沙特对伊朗外交政策的变化 |
(三) 沙伊关系走向 |
第二章 当前沙特与伊朗关系面临的困境及其成因 |
一、困境的表现 |
(一) 双边关系的恶化 |
(二) 中东区域内的对抗与角力 |
(三) 争夺伊斯兰世界的领导权 |
二、困境的成因 |
(一) 教派矛盾 |
(二) 经济竞争 |
(三) 民族矛盾 |
(四) 域外大国的干涉与挑唆 |
第三章 改善沙特与伊朗关系的建议 |
一、宗教方面: “天下穆斯林皆一家”理念的颂扬与践行 |
(一) 多强调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共同点 |
(二) 教派对话与合作 |
二、地缘政治方面:利益调和 |
(一) 建立双边和平对话机制 |
(二) 实事求是地解决地缘冲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当代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与依据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
五、民族主义的学理简析 |
第一章 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现代萌发 |
第一节 两次世界大战间巴勒斯坦人民族认同的变化 |
一、巴勒斯坦人民族认同形成的社会基础 |
二、奥斯曼认同的渐趋衰落 |
三、昙花一现的大叙利亚认同 |
四、巴勒斯坦认同的初步确立 |
第二节 民族利益维护手段的暴力化发展 |
一、巴勒斯坦人维护民族利益的早期斗争 |
二、大规模武装斗争的首次高潮——1936-1939年大起义 |
第三节 失之交臂的巴勒斯坦民族自决与建国 |
一、巴勒斯坦人重返温和路线 |
二、联合国分治决议使巴勒斯坦人走向暴力冲突 |
三、巴勒斯坦土地纷争的暴力解决——巴勒斯坦战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几近沉寂(1948-1964) |
第一节 巴勒斯坦难民民族身份的保留 |
一、巴勒斯坦难民的艰难处境 |
二、难民保留巴勒斯坦民族身份的努力 |
第二节 阿拉伯国家统治巴勒斯坦的合法化 |
一、外约旦夺得巴勒斯坦人代表权 |
二、一体化进程中西岸社会自治的发展 |
三、埃及管理下加沙地带难民社会民族意识的初步觉醒 |
第三节 巴勒斯坦世俗精英政治团体的活动 |
一、“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泛民族主义政治团体的代表 |
二、约旦共产党——唯一的巴勒斯坦民族主义政党 |
第四节 伊斯兰政治团体的兴起 |
一、穆斯林兄弟会在西岸的活动 |
二、解放党的社会活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狂飙突起(1964-1987) |
第一节 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组织化 |
一、巴解组织的组织结构及其特点 |
二、主要政治派别主张简介 |
三、巴解组织获得合法性 |
第二节 官方民族主义的务实变化 |
一、领土目标的变化 |
二、民族利益维护手段的调整 |
三、战略重心向被占领土的转移 |
第三节 构建同阿拉伯国家关系实践中的成败得失 |
一、巴解组织与约旦的聚散离合 |
二、巴解组织与黎巴嫩教派政治的碰撞 |
三、巴解组织同阿拉伯国家的单向关系构建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多维发展(1988-2005) |
第一节 被占领土大众民族主义的首次高潮——因提法达 |
一、因提法达爆发的背景考察 |
二、因提法达特点分析 |
三、因提法达影响简析 |
第二节 政治伊斯兰主义对官方民族主义的初步挑战 |
一、政治伊斯兰主义的勃兴 |
二、政治伊斯兰主义团体的政治主张 |
三、政治伊斯兰主义团体的早期活动 |
四、政治伊斯兰主义团体对世俗派别的有限挑战 |
第三节 官方民族主义的和平进程实践 |
一、巴以和平进程成功启动之因 |
二、巴以和平进程的特点 |
三、巴以和平进程的效用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巴勒斯坦国家构建的实践与挑战 |
第一节 阿拉法特时代的国家构建实践 |
一、国家构建实践的基本内容 |
二、民族历史重构与民族历史教育 |
三、对阿拉法特时代巴勒斯坦国家构建的评价 |
第二节 后阿拉法特时代国家构建面临的挑战 |
一、哈马斯与法塔赫的短暂合作 |
二、哈马斯与法塔赫的决裂 |
第三节 加沙事变后法塔赫的国家构建努力 |
一、法塔赫对约旦河西岸的治理 |
二、巴勒斯坦申请联合国成员国身份的博弈 |
本章小结 |
绪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以色列国家安全战略研究(1948-197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与依据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国家安全问题的学理分析 |
一、“国家安全”核心概念辨析 |
二、国家安全观指导下的国家安全战略 |
三、现实主义安全研究框架的选择与说明 |
第二章 以色列国家安全战略的宗教文化探源 |
第一节 犹太教蕴含的“国家价值观” |
一、“遵奉上帝”的世界观 |
二、“上帝选民”的民族观 |
三、“应许之地”的领土观 |
第二节 犹太民族的现实主义“安全观” |
一、“犹太人问题”的历史由来 |
二、犹太民族现实主义“安全观”解读 |
三、犹太民族现实主义“安全观”主要特点 |
第三节 犹太复国运动中“沙文主义”元素——修正派复国主义 |
一、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沙文主义”色彩 |
二、亚博廷斯基成长经历与修正派复国主义的创制 |
三、修正派复国主义的主要思想 |
四、亚博廷斯基关于“军事复国”的斗争实践 |
五、从“自由运动”到“利库德集团”:亚博廷斯基的“政治遗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存战略”阶段(1948-1967):解决国家生存危机 |
第一节 大国联盟外交战略 |
一、以色列大国联盟战略的外交实践 |
二、以色列实施大国联盟外交战略的动因分析 |
第二节 地区均势外交战略 |
一、均势战略的内涵及实践分析 |
二、以色列与土耳其的秘密战略联合关系 |
三、以色列与伊朗的秘密战略联盟关系 |
第三节 进攻性地缘军事战略 |
一、以色列建国初期的国防形势 |
二、以色列地缘军事战略的实践分析 |
第四节 秘而不宣的“核计划” |
一、“核威慑”思想的基本内涵 |
二、以色列实施“核计划”的战略动因 |
三、以色列成功实现“核计划”的原因分析 |
第五节 针对境内阿拉伯人“军事管制政策” |
一、以色列阿拉伯人与国家安全问题的产生 |
二、以色列“军管政策”的基本内容 |
三、以色列国内关于“军管政策”的政治态度与博弈 |
四、以色列实施“军管政策”的战略动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遏制战略”阶段(1968—1977):固守“六五战争”成果 |
第一节 以色列“第三次”大国外交战略转型 |
一、“六五战争”后以色列的外交困境与战略调整 |
二、以色列大国外交第三次战略转型的背景分析 |
三、尼克松时期以美特殊关系正式定型 |
四、福特总统对以军事援助的延续与加强 |
第二节 专守防御型国防安全战略 |
一、“专守防御”新战略的提出及基本内涵 |
二、以色列调整国防战略的动因分析 |
三、专守防御”国防战略的军事实践 |
四、巴列夫防线崩溃与专守防御国防战略破产 |
五、1973年“赎罪日”战争后以色列国防战略新调整 |
第三节 针对“被占领土”的犹太定居点政策 |
一、“被占领土”问题根源探析 |
二、犹太定居点政策的产生背景与战略价值 |
三、1967年后“犹太定居点”政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四、新形势下“犹太定居点战略”的调整与实践 |
五、1967年后犹太定居点战略效果评析 |
第四节 针对巴解组织的军事打击政策 |
一、以色列军事打击政策的内涵解读 |
二、以色列顽固敌视政策的基本动因分析 |
三、以色列面对的来自巴解组织的“复合型”安全威胁 |
四、以色列打击巴解组织的军事谋略及其评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当代叙利亚国家利益研究 ——一种建构主义的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学术价值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一、关于相关理论的研究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和着名学者 |
三、国内外关于叙利亚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与论文结构 |
一、本文主要论点和创新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结构 |
四、使用材料说明 |
第二章 叙利亚国家利益的建构主义研究视角 |
第一节 建构主义的国家利益理论 |
一、为什么是建构主义 |
二、国家利益在“观念”中建构 |
三、国家的身份和行为 |
第二节 叙利亚国家利益的判断标准 |
第三节 叙利亚的国家利益 |
一、叙利亚国家的安全利益 |
二、叙利亚国家的政治利益 |
三、叙利亚国家的经济利益 |
四、叙利亚国家的文化利益 |
第三章 叙利亚政治文化与国家利益观的演变:国内维度 |
第一节 叙利亚政治文化的变迁 |
一、民主政治文化与军人政治文化 |
二、复兴党政治文化 |
三、阿萨德统治集团集权政治文化 |
第二节 叙利亚政治文化的特点 |
一、伊斯兰体系文化的属性 |
二、国家民族主义的工具性特点 |
三、“克里斯玛”式的统治模式 |
四、军事强权之核心理念 |
五、西方及其政治文化的深刻影响 |
六、叙利亚部族主义文化的严重制约 |
第三节 叙利亚国家利益的历史演变 |
一、叙利亚国民政府时期的国家利益(1946—1963) |
二、叙利亚复兴党一党执政时期的国家利益(1963—1970) |
三、哈菲兹·阿萨德专制主义时期(1970—2000) |
第四节 巴沙尔执政时期的权威政治 |
一、巴沙尔时期叙利亚的官僚政治体系 |
二、巴沙尔执政时期叙利亚的外交决策 |
三、“大马士革之春”中的叙利亚“公民社会” |
第四章 叙利亚国家身份和国家利益的建构: 国际维度 |
第一节 叙利亚与国际安全政治体系 |
一、叙利亚与中东地区安全 |
二、叙利亚与中东民主化进程 |
三、打击恐怖主义 |
第二节 叙利亚与国际经济体系 |
一、融入国际和地区经济体系 |
二、经贸合作进程中叙利亚的经济身份 |
第三节 叙利亚与国际文化体系 |
第四节 叙利亚国家身份的新特色 |
一、“弱权威主义”的世俗化伊斯兰国家 |
二、秉持阿拉伯国家反以先锋的角色 |
三、阿拉伯民族主义“不倒的旗手” |
第五章 叙利亚的对外关系与其国家利益的维护 |
第一节 当代大国政治体系下的叙利亚 |
一、叙美、叙欧关系的演变 |
二、叙俄关系 |
第二节 叙利亚与中东国际关系 |
一、叙利亚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 |
二、叙伊同盟的深度发展 |
三、叙土关系 |
四、叙黎特殊关系 |
第三节 巴沙尔政府与叙利亚国家利益 |
第六章 叙以和谈中的国家利益建构: 个案分析 |
第一节 叙以关系概述 |
第二节 叙以两国的国家安全战略 |
一、叙以军事力量对比 |
二、巴沙尔政权对以色列的国家安全战略 |
三、以色列对叙利亚的安全观 |
第三节 叙以关系构建中的美国、伊朗因素 |
第四节 建构主义框架下的叙以和谈 |
一、巴沙尔上任之初对以色列的强硬态度 |
二、叙利亚在伊拉克战争后对以和谈态度趋于缓和 |
三、叙以和谈在黎巴嫩战争后再陷冰点 |
四、叙以“秘密”和谈公开化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6)吉米·卡特与埃以关系正常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吉米·卡特其人 |
二、埃以关系正常化的国际背景 |
三、吉米·卡特积极干预,加速实现埃以关系正常化 |
(7)现代突尼斯政治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索引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理论线索 |
三、研究维度 |
四、文献回顾 |
五、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近代以来突尼斯政治改革 |
第一节 侯赛因王朝改革 |
一、“自治”与“独立”的艰难抉择 |
二、早期现代化尝试 |
三、宪政的引入和实践 |
第二节 法国的殖民改造 |
一、“保护国”下的双轨制 |
二、殖民经济的调整与发展 |
三、同化政策的实施 |
第三节 突尼斯改革主义传统 |
一、突尼斯改革主义传统的形成 |
二、突尼斯改革主义传统中的宪政因素 |
三、突尼斯政治改革中的世俗化与西化倾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突尼斯威权主义政治体制的形成及社会经济互动 |
第一节 当代突尼斯威权主义政治体制的形成 |
一、突尼斯威权主义政治体制形成的多重因素 |
二、突尼斯威权主义政治体制的结构 |
三、突尼斯威权主义政治体制的特点 |
第二节 突尼斯威权主义政权的社会政策 |
一、民粹主义政策 |
二、法团主义政策 |
三、侍从主义政策 |
第三节 突尼斯威权主义政治下民族经济的建立与转型 |
一、突尼斯在“非殖民化”中建立了民族经济 |
二、“社会主义实践”后国有经济初具规模 |
三、“改革开放”确立外向型经济模式 |
四、“结构调整”后加速融入全球市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总统君主制”下的行政机构改革 |
第一节 “总统君主制”的建立 |
一、突尼斯民族国家形成的有利条件 |
二、突尼斯民族国家构建的过程 |
三、“总统君主制”的建立 |
第二节 行政机构改革 |
一、“宪政社会主义”阶段行政机构大力扩充 |
二、自由化过程中行政权力的变化 |
三、“新时代”技术官僚机构的形成 |
第三节 总统权力的变化与统治方式的变革 |
一、“布尔吉巴主义”主导下的总统制 |
二、“变革”新时代的总统制 |
三、强人政治的强盛与没落 |
四、布尔吉巴与本·阿里总统制的异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突尼斯政党制度的沿革 |
第一节 “新宪政党”与突尼斯威权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 |
一、新宪政党的建立 |
二、“布尔吉巴主义”的胜利 |
三、新宪政党1958年重组 |
四、新宪政党在突尼斯威权主义体制建立中的作用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宪政党”与突尼斯政治体制改革 |
一、1963~1964年新宪政党改革 |
二、社会主义宪政党与“宪政社会主义试验” |
三、突尼斯一党制的正式确立 |
第三节 “宪政民主联盟”与突尼斯“民主化” |
一、社会主义宪政党的复兴与宪政民主联盟的建立 |
二、一党主导下多党制的运行 |
三、民主化的缓慢推进与政治改革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军队与安全机构政治地位的嬗变 |
第一节 军队与安全机构的建立 |
一、突尼斯独立后建立了军队 |
二、突尼斯共和国沿袭法国警察制度 |
三、军队与安全机构的职能和作用 |
第二节 军队现代化和安全机构扩充 |
一、突尼斯军队走向现代化 |
二、突尼斯向警察国家的转变 |
三、军队的边缘化和安全机构的渗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伊斯兰教与突尼斯政治体制改革 |
第一节 突尼斯独立之初对宗教的改革 |
一、宗教地产改革 |
二、宗教法律改革 |
三、宗教教育改革 |
第二节 政治伊斯兰的兴起 |
一、政治伊斯兰的兴起 |
二、政治伊斯兰的发展阶段 |
三、政治伊斯兰与突尼斯政府关系的演变 |
第三节 伊斯兰民主的前景 |
一、政治伊斯兰挑战世俗主义政治 |
二、政治伊斯兰使突尼斯民主转型充满变数 |
三、政治伊斯兰影响突尼斯外交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市民社会与突尼斯政治体制改革 |
第一节 突尼斯的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 |
一、国家主义发展战略下市民社会的地位与作用 |
二、国家控制并渗透市民社会 |
第二节 突尼斯市民社会的发展 |
一、突尼斯的公共领域 |
二、市民社会发展的条件与障碍 |
三、市民社会组织与政治社会的互动 |
第三节 突尼斯的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 |
一、突尼斯政治参与机制 |
二、突尼斯政治参与的维度与限度 |
三、突尼斯的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国际政治与突尼斯政治体制改革 |
第一节 欧盟的影响 |
一、欧洲国家资助突尼斯维持侍从主义体制 |
二、“欧盟—地中海民主促进机制”推动突尼斯转型 |
第二节 美国的影响 |
一、美国援助是突尼斯威权主义体制得以维持的重要保障 |
二、美国中东战略为突尼斯提供了政治体制维系的大环境 |
三、美国中东北非政策间接引发突尼斯政治变革 |
第三节 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边缘地带 |
一、现代化过程中的疏离 |
二、新传统主义的回归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突尼斯威权主义政治的起落 |
二、突尼斯政治改革的成就与失误 |
三、“茉莉花革命”后突尼斯的政治走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突尼斯大事年表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9)黎巴嫩真主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一)国外对真主党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对真主党的研究现状 |
三、 论文结构 |
四、 研究方法 |
五、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真主党成因分析 |
第一节 什叶派因素 |
一、 黎巴嫩的什叶派 |
二、 伊朗的影响 |
第二节 黎巴嫩国内因素 |
第三节 以色列因素 |
一、 水源问题 |
二、 巴勒斯坦人的问题 |
第二章 真主党的思想和纲领文件 |
第一节 真主党的主要思想 |
一、 教法学家统治理论 |
二、 圣战(抵抗运动)思想 |
第二节 真主党的纲领性文件 |
一、 第一份原则性声明《公开信》 |
二、 《政治文件》及其分析 |
第三章 真主党的成立、组织结构和重要人物 |
第一节 真主党的成立 |
一、 真主党的成立 |
二、 真主党的主要活动 |
第二节 真主党的组织结构及其它特征 |
一、 组织结构 |
二、 真主党的武装力量 |
三、 真主党的资金来源 |
四、 社会影响 |
第三节 真主党的重要人物 |
一、 哈桑·纳斯鲁拉 |
二、 伊玛德·穆格尼亚 |
三、 阿巴斯·穆萨维 |
四、 纳伊姆·卡西姆 |
第四章 真主党发展的两个阶段 |
第一节 第一阶段(1982-2000 年) |
第二节 第二阶段(2000 年至今) |
第五章 真主党的对外关系 |
第一节 真主党与巴勒斯坦的关系 |
第二节 真主党与叙利亚的关系 |
第三节 真主党与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关系 |
第四节 真主党与美国的关系 |
第五节 真主党与中国的关系 |
第六章 真主党的未来和挑战 |
第一节 “阿拉伯之春”的挑战 |
第二节 其他挑战 |
一、 国内宗教势力的挑战 |
二、 政治挑战 |
三、 军事挑战 |
第三节 真主党的未来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中阿关系中的双边认知(1949-200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价值 |
一 理论价值 |
二 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中阿认知研究概述 |
二 中阿认知研究评析 |
三 发展良性认知的方式 |
四 认知的跨学科性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 历史文献研究法 |
二 案例研究法 |
三 整体和部分相结合研究的方法 |
四 借鉴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会聚性证明法) |
第四节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第五节 论文架构 |
小结 |
第一章 国际关系中的认知 |
第一节 认知的概念 |
第二节 认知的对象——从个体到国际行为体 |
第三节 认知的内涵与外延 |
一 认知的内涵 |
二 认知的外延 |
第四节 认知的研究凭据 |
第五节 认知的研究层次 |
第六节 认知的影响因素 |
第七节 认知心理学在国际关系认知中的应用 |
小结 |
第二章 中阿关系中的认知 |
第一节 中阿认知的概念 |
第二节 中阿认知的研究凭据 |
一 文本 |
二 媒体 |
第三节 中阿认知的层次 |
一 政府层次 |
二 精英层次 |
三 民间层次 |
第四节 中阿认知的影响因素 |
一 信仰体系 |
二 国内政治 |
三 国际格局 |
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中阿认知(1949-1978)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二节 中阿认知的表现 |
一 政治层面的中阿认知 |
二 安全层面的中阿认知 |
三 经济层面的中阿认知 |
四 文化层面的中阿认知 |
第三节 典型案例 |
一 中国对于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运动的态度 |
二 中国对前四次中东战争的态度(1948-1973) |
三 1971 年中国重返联合国与阿拉伯世界 |
第四节 本时期中阿认知的特点 |
一 层次—政府主导 |
二 层面—政权合法性 |
三 影响因素—信仰体系占主导 |
小结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后的中阿双边认知(1978-2001)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二节 中阿双方诉求的变化 |
第三节 本阶段中阿认知的表现 |
一 政治层面的中阿认知 |
二 安全层面的中阿认知 |
三 经济层面的中阿认知 |
四 文化层面的中阿认知 |
第四节 典型案例 |
一 1983 年穆巴拉克访华 |
二 1993 年李岚清的海湾之行 |
第五节 本阶段中阿认知的特点 |
一 民间、精英层次的上升 |
二 层面—国家利益型认知 |
三 认知影响因素—国内政治 |
小结 |
第五章 “9·11”以来的中阿认知(2001-2009)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一 “文明冲突论” |
二 “9·11”事件和美国反恐战争 |
第二节 本阶段的中阿认知 |
一 政治认知的新特点 |
二 安全认知的新特点 |
三 经济认知的新特点 |
四 文化认知的新特点 |
第三节 典型案例 |
一 中国对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的态度 |
二 中国海军索马里海域护航(2008-2009) |
三 阿卜杜拉国王访华—中沙能源共同利益 |
第四节 本阶段认知的特点 |
一 中阿认知层次的互动 |
二 “利益攸关体”认知 |
三 本阶段认知影响因素的变化—国际格局的“催化剂”作用 |
小结 |
结论 |
(一)认知在中阿关系中的应用 |
(二)中阿认知在层次上的特点 |
(三)中阿认知不同时期的重心演变 |
(四)中阿认知不同时期的影响因素 |
(五)研究心得 |
附:中阿首脑互访记录 |
参考文献 |
一、 中文文献 |
(一)档案文献: |
(二)专着类: |
(三)论文类: |
二、 英文文献 |
三、 阿拉伯文文献 |
四、阿拉法特有条件同意美建议 阿拉伯国家支持巴合法权利(论文参考文献)
- [1]法塔赫研究[D]. 贾龙阳.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2]中东乱局下的沙特与伊朗关系研究[D]. 夏迈.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3]当代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研究[D]. 王楠. 西北大学, 2017(06)
- [4]以色列国家安全战略研究(1948-1977)[D]. 芦鹏. 西北大学, 2017(03)
- [5]当代叙利亚国家利益研究 ——一种建构主义的理论视角[D]. 马文超. 南京大学, 2015(07)
- [6]吉米·卡特与埃以关系正常化[J]. 贺雅琴.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 [7]现代突尼斯政治改革研究[D]. 李竞强. 西北大学, 2014(12)
- [8]哈马斯、法塔赫“犹太—以色列观”的分歧[J]. 陈天社.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 [9]黎巴嫩真主党研究[D]. 肖克(Karim Alwadi). 外交学院, 2013(12)
- [10]中阿关系中的双边认知(1949-2009)[D]. 顾坚.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