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氢气在大量高纯度定向碳纳米管束中的吸附(论文文献综述)
田红丽[1](2021)在《固体酸和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生物质呋喃类平台分子转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危机威胁人类生存,寻找可再生的绿色能源迫在眉睫。生物质是唯一可再生的碳源,能够通过多种手段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合物,有效利用生物质资源能够缓解能源危机。呋喃类衍生物是生物质与可替代碳源化学品的桥梁,开发具有成本效益的催化剂用于催化呋喃类衍生物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围绕呋喃类化合物向高附加值化学品的转化,合成了一系列成本低廉的固体酸催化剂和Ni基催化剂,探究了催化剂载体的种类、催化剂表面的酸碱性以及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1.本研究以硫酸为磺化剂,以普通黏土为载体制备了黏土基固体酸催化剂。研究了硫酸浓度和煅烧温度对糠醇在乙醇中转化为乙酰丙酸乙酯的物化性质、硫与黏土中氧化物的相互作用、Br(?)nsted酸位和Lewis酸位的分布以及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与黏土中的氧化铝反应生成Al2(SO4)3,从而改变了催化剂的结构和晶相。煅烧温度的提高增强了硫物种与黏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硫在黏土表面保留,并形成更多的Br(?)nsted酸位和较少的Lewis酸位。此外,酸中心的平衡分布对FA选择性转化为EL至关重要。在浸渍4 M的H2SO4,300℃煅烧得到的的黏土催化剂上,EL的收率可达90%。催化剂在乙醇等极性溶剂中由于硫物种的浸出而不稳定,而在二甲亚砜等非质子溶剂中保持了良好的催化稳定性。2.凹凸棒石(ATTP)是一种丰富的天然镁铝硅酸盐矿物,可作为制备高性价比固体酸催化剂的载体。本文主要研究了硫酸磺化过程中ATTP的结构变化以及Br(?)nsted和Lewis酸中心的形成。结果表明,硫酸不仅起到了枝接硫物种的作用,而且与ATTP中的Ca O、Mg O、Al2O3和Fe2O3或其盐类反应生成硫酸盐,导致ATTP的孔结构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磺化反应导致了ATTP晶相的剧烈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引入了Br(?)nsted酸性位点,这是糠醇(FA)转化为乙酰丙酸乙酯(EL)的主要活性位点,同时提高了Lewis酸位点的丰度/强度。在H2SO4/ATTP催化剂上,EL的收率可达95.4%。催化剂中的Fe2(SO4)3和Mg SO4在乙醇中浸出,但不影响催化剂的稳定性。催化剂表面形成的聚合物在空气中煅烧去除后对催化活性也没有太大影响。3.本研究以普通黏土为载体,用氢氧化钠活化黏土并制备了镍基催化剂。结果表明,Na OH处理使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处理显着提高了介孔的丰度,有利于Ni的分散和丰富碱性中心的形成。碱性中心的存在抑制了糠醛在乙醇中的缩醛化和醚化反应,使加氢反应成为主要的反应途径,此外,富电子性质的碱性位点也抑制了糠醇中呋喃环的进一步加氢。以未处理的黏土为载体的镍催化剂没有这种作用,催化剂表面丰富的酸性中心使缩醛化/醚化反应成为加氢的竞争反应。结果表明,氢氧化钠预处理前后催化剂的酸碱性质对加氢反应网络有显着影响。4.本研究探究了活性金属的丰度对催化剂催化糠醛加氢选择性的影响。糠醛转化为环戊酮涉及多个加氢步骤,不仅金属位点的类型,金属位点的丰度也可能影响反应中间体的生成,从而影响产物的选择性。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在加氢过程中,糠醛中的羰基和呋喃环官能团对Ni/Si O2催化剂上的镍位点数目表现出不同的响应。当镍负载量低于1%时,糠醛中C=O的加氢反应可以有效地进行,C=O加氢生成糠醇,然后糠醇转化生成环戊酮,选择性高达98.2%。相比之下,较高的镍负载量有利于糠醛或糠醇中呋喃环加氢反应生成四氢糠醇,从而消除了生成环戊酮的机会。糠醛中羰基官能团和呋喃环的加氢反应是通过不同的吸附方式和不同数量的金属位点参与进行的。因此,控制暴露的金属镍位点的数量可以调控糠醛加氢产物的选择性。
虞军伟[2](2021)在《碳基常压储氢材料的制备及其微观结构调控》文中指出氢能是新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氢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活跃,其规模化储运一直是氢能应用推广的瓶颈。在我国重点研发计划“十四五”总体布局中,开发高储氢密度固态储氢材料在“氢能技术”和“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重点专项中均明确提出。在现有的固态储氢材料中,碳基储氢材料凭借其高比表面积、高安全性、质量轻和可再生等特点,正成为储氢材料研究的热点。本文以聚丙烯腈纤维、粘胶纤维、粘胶/聚酯混杂纤维水刺非织造布为前驱体,进行活性碳纤维、活性碳纳米纤维、特殊结构活性碳纤维以及碳气凝胶等碳基储氢材料的制备,基于0-1 bar氢气吸附过程测试和氢气等温吸附模型,进行不同多孔碳材料的常压储氢性能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聚丙烯腈(PAN)粉料为原材料,通过干喷湿纺工艺和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皮芯结构明显的PAN初生纤维、皮芯结构不明显的PAN初生纤维和PAN纳米纤维的三种前驱体。首先,基于PAN纤维皮芯结构中皮部结构和芯部结构活化难度的差异,以皮芯结构明显的PAN初生纤维为前驱体,通过磷酸活化技术制备了氮氧共掺杂中空活性碳纤维(N/O-ACHF)。N/O-ACHF具有外壁光滑、内壁密布微米级大孔(0.31-2.18 μm)和丰富的微介孔结构(0-6 nm)。N/O-ACHF的比表面积、微孔容积、表面氧元素含量和表面氮元素含量分别为545.72 m2/g、0.19 cm3/g/15.26 at%和 4.06 at%,在 77 K、1 bar 条件下的常压储氢密度为1.35 wt%。其次,针对皮芯结构不明显的PAN初生纤维,通过超声辅助氢氧化钾活化技术开发了表面大孔型活性碳纤维(ACF-MaO-1)。ACF-MaO-1的比表面积、微孔容积、表面氧元素含量和表面氮元素含量分别为872.67 m2/g、0.37 cm3/g、12.13 at%和4.13 at%,在77 K、1 bar条件下的常压储氢密度为1.75 wt%。针对制备表面大孔型活性碳纤维的超声浸渍和高温活化制备过程中表面结构的脱落现象,分别提出了皮部剥离式脱落和递层式脱落两种脱落机制。最后,针对PAN纳米纤维前驱体,通过超声辅助化学活化工艺、超声辅助物理-化学联用活化工艺制备了活性碳纳米纤维ACNF-1和ACNF-2,其比表面积分别可达1994.03 m2/g和2007.66 m2/g,在77 K、1 bar条件下的常压储氢密度分别为2.61 wt%和 2.64 wt%。(2)以粘胶纤维为原材料,分别以磷酸和氯化锌为活化剂制备了 VACF-Pi-1和VACF-Zn-3两种粘胶基活性碳纤维。VACF-Pi-1的比表面积、总孔容、微孔孔容和表面氧元素含量分别为 1184.51 m2/g、0.60 cm3/g、0.41 cm3/g 和 15.25 at%,在77 K、1 bar条件下的常压储氢密度为2.19 wt%。VACF-Zn-3的比表面积、总孔容、微孔孔容和极微孔孔容分别为1576.17 m2/g、0.70 cm3/g、0.55 cm3/g和0.20 cm3/g,在77 K、1 bar条件下的常压储氢密度为2.52 wt%。以粘胶基活性碳纤维为原材料、盐酸为活化剂,通过超声辅助再活化技术实现了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孔径为0.56 nm的极微孔结构的精准调控,当盐酸浓度为5%wt%时,对孔径为0.56 nm极微孔孔容的提升效果最佳。(3)以粘胶纤维为原材料,采用高温碳化后超声辅助磷酸活化处理的方法制备了表面原纤化片状粘胶基活性碳纤维VACF-FL-2和表面原纤化棒状活性碳纤维VACF-RL-1。VACF-FL-2的纤维表面密布表面原纤化片状结构,表面原纤化片层厚度与未被侵蚀的纤维基体直径比约1:3.31,其比表面积、总孔容、微孔孔容和极微孔孔容和表面氧元素分别为1085.77 m2/g、0.45 cm3/g、0.39 cm3/g、0.19 cm3/g和13.11 at%,在77 K、1 bar条件下的常压储氢密度为2.04 wt%。VACF-RL-1纤维表面的表面原纤化棒状结构呈蓬松态分布,其比表面积、总孔容、微孔孔容和极微孔孔容分别为956.81 m2/g、0.48 cm3/g、0.34 cm3/g和0.25 cm3/g,在77 K、1 bar条件下的常压储氢密度为1.97 wt%。(4)基于碳气凝胶颗粒的“自上而下”制备策略,分别以PAN初生纤维、粘胶纤维和粘胶/聚酯混杂纤维水刺非织造布为原材料,制备了 PAN-CA-P、PAN-CA-K、VF-CA-K1和RVF-CA-K1四种碳气凝胶颗粒。PAN-CA-P的比表面积、总孔容、微孔孔容和极微孔孔容分别为2732.18 m2/g、1.13 cm3/g、1.01 cm3/g、0.26 cm3/g和15.25 at%,微孔相对含量可达89.38%,在77 K、1 bar条件下的常压储氢密度达到了 3.17wt%。PAN-CA-K的比表面积、总孔容、微孔孔容和极微孔孔容分别为 2269.33 m2/g、0.98 cm3/g,0.84 cm3/g 和 0.22 cm3/g,微孔相对含量可达89.38%,在77 K、1 bar条件下的常压储氢密度达到了 2.98 wt%。VF-CA-K1的比表面积、总孔容、微孔孔容和极微孔孔容分别为1955.48 m2/g、1.03 cm3/g、0.66 cm3/g和0.25 cm3/g,在77 K、1 bar条件下的常压储氢密度为.2.62 wt%。RVF-CA-K1的比表面积、总孔容、微孔孔容和极微孔孔容分别为1522.81 m2/g、0.79 cm3/g、0.51 cm3/g 和 0.17 cm3/g,微孔相对含量为 64.56%,在 77 K、1 bar条件下的常压储氢密度为2.49 wt%。
路猛[3](2021)在《晶态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二氧化碳还原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所排放的过量温室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CO2)已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等。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将多余的CO2高效转化为高附加值的能源物质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光能与电能等清洁能源结合高效催化剂来催化转化CO2是目前解决上述问题最有希望的方案。其中,人工光合作用可利用取之不尽的阳光作为动力,将CO2还原为可实际应用的化学燃料(CO、HCOOH、HCHO、CH3OH、CH4和C2H4等)。此外,利用清洁电能来进行电催化还原CO2也被证明是高效的方法。然而,寻找合适的光电催化剂是有效进行CO2催化还原过程的关键。一般来说,优异的CO2还原光/电催化剂应同时具有稳定的化学结构、强光吸收能力、高效的电子传递和高效的CO2吸附活化能力等。在已报道的光/电催化剂中,共价有机框架(COFs)材料在光电催化还原CO2方面表现出显着优势,因为它们不仅因存在特定功能化的孔道而具有富集CO2分子的能力,而且可以通过可调变的活性位点催化活化CO2分子将其还原转化。COFs是一类由稳定的共价键和具有周期性框架的共轭层和丰富的规则孔道组成的结晶性多孔聚合物,通过合理设计的COFs可以同时实现CO2的吸附活化、电子转移和结构稳定性。本论文中我们设计并合成了几种功能性新型晶态COFs基催化剂,并进一步系统的研究了其在CO2光电催化还原上的应用,具体工作如下:(1)为了将高活性金属位点引入到COF中,我们成功构建了一系列过渡金属离子(TMI)负载的COFs催化剂,该催化剂应用于光催化CO2还原时能够完成在可见光照射下选择性地将CO2转化为CO和HCOOH,并且具有高的转化效率和稳定性。通过详尽的表征与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相结合,证明了成功将TMI负载到DQTP COF中。之后通过催化剂电子结构分析证实了光催化CO2还原反应的可行性。DQTP COF作为催化活性位点载体的核心作用是其结构中有序的π电子路径能够提供高效的载流子传输,这加快了COF到金属活性位点的电子转移,从而提高了催化活性。我们发现COF上不同种类的开放金属位点对CO2还原的活性和选择性具有很大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DQTP COF-Co和DQTP COF-Zn具有最高CO和HCOOH生成率,分别为1.02×103和152.5μmol g-1 h-1。之后,我们提出了金属修饰的COF光催化还原CO2的“双途径”机理,以解释CO2还原活性和选择性的差异。这项工作显示了COF作为多相光催化CO2转化催化剂平台的巨大潜力,我们相信这一策略为开发更高效的多相光催化CO2还原催化剂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2)由于在第一个工作中所设计的CO2还原光催化剂仅能够在光敏剂与牺牲剂的辅助下进行催化反应,在经济与环境方面均是不利因素。在下一步的研究我们期望实现以水做牺牲剂完成催化反应。为此,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以四硫富瓦烯-卟啉为结构基元的晶态COFs催化剂(TTCOF-M,M=Zn,Ni,Cu,2H)用于人工光合成,即包括CO2还原与H2O氧化。我们对合成的晶态TTCOF-M材料进行了形貌及光化学表征测试,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卟啉中心金属的类型可调控TTCOF材料的带隙。研究发现TTCOF-Zn/Cu具有合适的导带和价带位置,在理论上满足CO2光还原协同水氧化反应的要求。在可见光照射(420-800nm)下,TTCOF-Zn在60 h可转化CO2产生12μmol的CO,具有接近100%的选择性并且具有非常好的循环稳定性。同时,水作为电子供体发生水氧化半反应产生O2。对于光催化机理,我们认为在光激发下电子从给体四硫富瓦烯到受体卟啉的高效电子-空穴分离与转移是此材料可以在纯水中光还原CO2的主要原因。其中在电子富集的金属卟啉中心发生CO2还原反应,而在大量正电性空穴存在的四硫富瓦烯中心进行水氧化反应。最后以晶体结构模型为基础的DFT计算结果证实了上述理论。本工作创造性的设计合成了一种可以以水为电子供体的选择性光还原CO2的晶态COFs催化剂。此工作为下一代高效绿色人工光催化剂的设计合成指引了一个新的方向。(3)上一个工作虽然已经实现了人工光合作用,但整体的催化效率仍需进一步提高。因此,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以共价键连接的晶态COF-无机半导体异质结材料实现了CO2-水蒸气条件下的高效CO2光还原。这些复合材料可以实现以水作为电子供体进行高效的CO2光还原反应,并且无需额外添加光敏剂和牺牲剂。其中,COF-318-Ti O2半导体异质结在实验条件下可高效光催化转化CO2为CO,具有接近100%的选择性且4小时CO产量达到278.7μmol g-1。此催化剂的循环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在五次循环测试下性能仅减弱约5%。机理研究表明,在可见光驱动下,此Z-Scheme异质结催化剂实现了光激发下COF与氧化物半导体间的高效电子-空穴分离和转移并且通过共价键有效地将发生在COF上的CO2还原与氧化物半导体上的水氧化反应串联起来。通过态密度计算(DOSs)与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合证明了电子传输方向是从Ti O2到COF-318,并且两者在宏观上形成了Z-Scheme型异质结。在光激发后COF上的电荷重新分配,电子优先富集在吡啶与氰基上,从而在此位置发生CO2还原反应,而在大量正电性空穴存在的Ti O2上进行水氧化反应。最后以连接体结构模型为基础的DFT模拟证实了上述理论。本工作创造性的开发了一种将晶态COF与无机半导体共价连接的策略,得到了稳定的有机-无机Z-scheme异质结复合材料并且将其成功用于人工光合作用。此工作为开发高效且稳定的晶态材料光催化剂用于人工光合作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例证研究以及新的策略。(4)除了由光能驱动CO2还原反应外,电能驱动被认为是另一种有前途的方式。基于第一个工作中的金属卟啉-四硫富瓦烯共价有机框架(M-TTCOF)结构,通过合理调控后我们成功将其用于高效电催化CO2还原(ECR)。其中四硫富瓦烯可作为给电子体或载体,能与金属卟啉构筑定向电子传递途径。由此得到的M-TTCOFs作为ECR催化剂时FECO高达91.3%(-0.7 V vs.RHE),并具有高的长时间循环稳定性(>40 h)。此外,剥离后Co-TTCOF纳米片(~5nm)的FECO值在-0.6到-0.9 V的宽电位范围内均高于90%,最大FECO可达到近100%(99.7%,-0.8 V)。通过DFT理论计算,讨论和揭示了ECR的电催化机理。本工作为探索多孔晶体材料用于电催化CO2还原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该研究表明催化剂自身的分子内多电子转移有利于提高CO2的电催化性能,并且活性位点的暴露也将对CO2电还原有利。此工作为设计和构建基于晶态多孔材料的CO2电还原催化剂提供了新策略,为解决CO2环境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方法。(5)将光能与电能有效的结合起来将能够增强ECR催化性能,为此,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种稳定的金属酞菁基COFs(MPc-TFPN COF,M=Ni,Co,Zn)材料作为光耦合电催化剂用于高效CO2还原。得益于MPc-TFPN COFs中二恶英连接体,此结构表现出非常高的稳定性。并且由于金属酞菁(光敏剂)的存在,使得这些COFs具有优异的光敏性能。我们首先研究了不同金属酞菁COFs-M(M=Ni,Co,Zn)的ECR性能。结果表明,Ni Pc-TFPN COF和Co Pc-TFPN COF在0.9 V时表现出最好的活性和选择性(FECO分别为99.8(±1.24)%和96.1(±1.25)%),并表现出超长循环稳定性(60 h)。更重要的是,与暗环境相比,Ni Pc-TFPN COF在与光同步耦合后,jCO和FECO进一步提升(在-0.9 V时,jCO由14.1 m A cm-2增大到17.5 m A cm-2,FECO在-0.8~-0.9 V时达到~100%),表明光耦合CO2电还原(PECR)具有更高的性能。使用DFT计算揭示了基于此酞菁COF的ECR决速步和活性位点。此外,酞菁COF催化剂的S1和T1激发态的电子性质计算进一步揭示了该系列催化剂的PECR活性和选择性的机理。机理研究表明,外部光场可以增强外加电压下酞菁COFs与其吸附的CO2分子间的电子转移,从而有利于CO2的还原。这是以二恶英连接的金属酞菁COF的首次报道,在具有高稳定性的基础上,该COF表现出优异的ECR和PECR性能。此工作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光场对具有光敏特性的电催化剂的ECR活性和产物选择性具有显着影响。
李合[4](2020)在《金属硫化物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及光(电)催化性能》文中提出金属硫化物半导体纳米材料以其优良的电子结构及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太阳能电池、催化、传感器等前沿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已成为近年来物理、化学以及材料学学科研究的热点。针对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存在的活性比表面积低、导电性差,以及结构对活性位点数量、电子转移速率和催化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等问题,本论文采用可控液相合成法,以典型的二元和三元过渡金属硫化物(Cu In S2、In2S3、Zn S和Mo S2)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反应参数、掺杂非金属元素以及构建异质结结构,研究其对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晶体类型、表面形貌和尺寸以及缺陷种类和数量的影响规律,探讨相应的能带、表面和电子结构与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催化性能的本质联系,从而建立合成策略-材料结构-催化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揭示纳米结构的形成机理,找到相对普适的材料合成及结构调控新方法,丰富材料制备科学内容,并通过深入地认知催化反应本质,为新型高效催化剂的开发提供有力的理论和数据支撑。本论文的具体工作如下:(1)采用热注入法,以油酸和液体石蜡为反应体系,制备了不同类型的复合晶型Cu In S2(CIS)纳米片,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和前驱体摩尔比实现了闪锌矿CIS向闪锌矿/纤锌矿和黄铜矿/纤锌矿复合晶型CIS的可控转变,并提出了不同晶型结构CIS纳米片的形成机理。伴随着复合晶型CIS的形成,其表面形貌、缺陷组成、光学带隙和光学性质被优化。相比于闪锌矿CIS,复合晶型CIS独特的异质晶界面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转移和分离,显着提高了光吸收效率和光电流响应强度。此外,发现富铟黄铜矿/纤锌矿复合晶型CIS具有较少的表面缺陷态,有效地抑制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进一步增强了光催化/光电化学活性。(2)采用热注入法和水热法分别合成了In2S3超薄纳米片和In2S3中空纳米颗粒,讨论了两种合成方法中反应参数对In2S3纳米材料尺寸和光学性质的影响,并提出了特殊纳米结构的形成机理,进而比较了两种结构In2S3纳米材料的光学特征及其对亚甲基蓝(MB)染料的吸附和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In2S3超薄纳米片具有超薄的厚度(小于1.2 nm),表现出了较强的量子限域效应和可见光吸收效率,对MB染料展示了优异的光催化降解效率。作为对比,In2S3中空纳米颗粒具有大的比表面积(324.6 m2 g–1)和高的光吸收效率,对高浓度的MB染料(100 mg L–1)同时展示出了高效的吸附和光催化性能。(3)采用两步水热法合成了Zn S/Ag2S异质结核/壳微球结构。首先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种类对Zn S纳米材料的晶型结构、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质的影响,以聚乙二醇-400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了Zn S微球。然后以Ag2SO4为银源,利用阳离子交换过程将少量的Ag2S纳米颗粒均匀沉积在Zn S微球表面,进而研究了Ag2S纳米颗粒的沉积量对Zn S表面形貌、光学性质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异质结结构能够有效地提高可见光吸收效率,抑制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当Ag2S摩尔分数为4%时,Zn S/Ag2S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率达到最佳,并通过添加双氧水为助催化剂,进一步增强光催化降解效率。(4)采用可控一步溶剂热法,构建了N掺杂Mo S2纳米片和N掺杂多壁碳纳米管的异质结分级结构(N-Mo S2/N-CNTs),并系统地研究了N掺杂量对复合材料表面结构、化学组成、缺陷比例和电催化析氢(HER)活性的影响。伴随着N元素同时掺杂至Mo S2和CNTs中,Mo S2纳米片的层间距增大并且硫空位增多,暴露了更多的面内/边缘催化活性位点,同时CNTs中的N掺杂位点有效地促进了Mo S2纳米片的原位生长,并提高了复合催化剂的导电性。鉴于独特的分级结构和良好的协同效应,N-Mo S2/N-CNTs复合催化剂展示了优异的HER性能,包括低的起始过电位(84 m V)、小的Tafel斜率(40.5 m V dec–1)和优秀的循环稳定性。(5)采用水热法,在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NG)上构建了具有高1T相浓度的Mo S2垂直纳米片,形成了稳定的三维网状异质结核壳结构。我们发现,NG中的N掺杂位点不仅促进了Mo S2垂直纳米片的原位生长,而且诱导了Mo S2晶型结构的转变(2H到1T),1T相的浓度达到了81.7%,从而优化了Mo S2纳米片的表面和电子结构,提高了催化活性位点的数量以及催化剂的导电性。因此,Mo S2/NG复合材料对抗坏血酸展示了显着增强的电催化氧化活性和高灵敏的电化学传感性能。此外,这种新颖的电化学传感器被成功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分析。
麻志浩[5](2020)在《高温煤焦油的精细分离及其组分的选择性催化转化》文中认为高温煤焦油(HTCT)是一种富含缩合芳烃、含氧、含氮和含硫化合物的液体,是合成多种化学品的重要来源。据不完全统计,我国HTCT年产量在2200万吨左右。基于传统HTCT深加工技术存在着高污染,高能耗和高排放的局面,精细化,清洁化,高效化的深加工技术亟需开发,以实现HTCT的高值化利用。本论文采用逐级逐次萃取,酸/碱萃取,络合萃取,柱层析分离,催化加氢转化和氧化等方法对武钢HTCT及其馏分进行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深加工途径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同时借助多种分析仪器对各个阶段进行检测表征,研究了HTCT及其馏分中化合物的分子组成和含量分布,并对化合物的富集规律和分离机理进行了考察。通过逐级逐次萃取HTCT了解了HTCT中可溶物的存在方式,析出行为和溶出规律。梳理了萃取率(EY)和萃取时间的关系,并借助萃取动力学研究了萃取过程。HTCT逐级级萃取的总EY为94.13%。各级累积EY与萃取时间的关系表明,第一级和第三级分别成对数关系,第二级为幂函数关系。萃取动力学结果表明二硫化碳(CS2)萃取过程中第一阶段拟合曲线斜率在所有萃取阶段最大,其次是石油醚(PE)萃取过程中第一阶段动力学拟合曲线斜率。最后从机械搅拌,超声波辅助,溶剂萃取等方面对萃取机理进行了分析。酸/碱萃取结果表明:洗油(WO)和蒽油(AO)的三种组分(酸碱不溶物(ISP),碱性可溶物(BSP)和酸性可溶物(ASP))的总回收率相对较高,分别为82.63%和94.94%。各馏分中三种组分的回收率趋势是ISP>>BSP>ASP。由于酚油(PO)中的O-H键振动,在3520 cm-1和3449 cm-1附近的吸收峰明显强于其它吸收峰,表明存在丰富的酚类。ASPs中富含主要包含酚类和醇类等OCAs。ASPLO和ASPPO中酚类的RC分别高达96.48%和97.69%。此外,结合质谱中的碎片离子峰,提出了主要化合物的详细裂解途径。最后,通过各组分中富集的化合物和分离过程,提出了可能的分离机理。通过用不同过渡金属盐(TMS)络合分离AO中含氮化合物(NCAs),对络合效果较好的4种TMS的络合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NCAs的RC分别是62.43%(AOCCo(NO3)2,Co(NO3)2的蒽油络合物),78.66%(AOCCr(NO3)3),89.50%(AOCNiCl2)和61.13%(AOCZnCl2)。另外,对TMS和主要NCAs的络合机理进行了分析。高压制备色谱色谱(HPPC)分离PE第一次萃取物(EPE-1)和CS2第一次萃取物(ECS2-1)的收率分别是82.23%和71.20%。中压制备色谱(MPPC)分离BSPNO的F2中苯并[c]吖啶的RC最高为96.34%;BSPAO馏分中NCAs主要包括苯并[c]吖啶(85.10%,F2)和苯并[h]异喹啉(88.17%,F3)。ISPNO和ISPAO经MPPC分离后富集的茚并[1,2-b]吡啶的RC分别为86.33%(F2)和90.97%(F2)。HPPC分离AOUCCr(NO3)3(Cr(NO3)3的蒽油未络合物)的总收率为77.04%。在其F12中检测到四氢萘的RC是76.48%。MPPC分离AOCZnCl2的馏分中苯并[h]喹啉的RC最高是75.24%(F4)。MPPC分离AOCCr(NO3)3的馏分中蒽-9-甲腈的RC最高是87.22%(F11)。AOCNiCl2馏分中,苯胺的RC在F11中最高,是94.49%。AOCCo(NO3)2分离的化合物中苯并[h]喹啉的RC最高是58.62%(F2)。AOUCCo(NO3)2馏分中茚并[1,2-b]吡啶的RC较高是70.4%(F3)。最后从吸附和洗脱两方面对柱层析分离机理进行了阐述。采用Pd/C催化剂在4 MPa,140 oC和4 h时对芘选择性催化加氢转化为十六氢芘的转化率最高是20.98%。AOUCNiCl2可以通过催化加氢得到八氢蒽,八氢菲,四氢荧蒽和十氢芘等供氢溶剂。添加ZSM-5的催化剂可以有效的脱除反应物中的杂原子化合物。双氧水-乙酸酐(H2O2-AA)氧化AOUC最为彻底,其次是NaClO氧化和钌离子催化氧化(RICO)。AOUCH2O2-AA,AOUC NaClO-2和AOUCRICO-2中检测出RC较多的酮类化合物,包括占吨-9-酮,芴-9-酮,菲醌和蒽醌等。邻苯二甲酸酐在AOUCNaClO-2和AOUCRICO-2中的RC分别是66.3%和34.20%。9-芴酮-1-羧酸在AOUCH2O2-AA和AOUCRICO-1中RC分别是21.38%和25.7%。AOUCRICO-1中检测出RC为45.06%的联苯基-2,3’-二羧酸。ECS2-1-NaClO-2和ECS2-1-RICO-2的氧化效果最好,没有缩合芳烃被检测出。除在ECS2-1-RICO-1中检测到大量的邻苯二甲酸酐(66.88%)之外,其它样品中的化合物多为羟基或甲氧基烷酸,包括2-甲氧基-3-甲基戊-2-烯酸和3-甲氧基丁酸等。ECS2-1-RICO-2除包括大量的琥珀酸(43.83%)之外,还检测到少量2-羟基-2-甲基丙酸和2-羟基-2-甲基丁酸等。该论文有115幅图、20个表和250篇参考文献。
刘敏[6](2020)在《固定化离子液体拆分氨氯地平对映体研究》文中提出氨氯地平是一种强效的第三代二氢吡啶钙通道拮抗剂,被世界卫生组织临床抗高血压治疗推荐为一线抗高血压药物,具有作用温和、降压平稳、长效安全等优点。然而,在大鼠主动脉的体外评估实验中,S-氨氯地平的药效是R-氨氯地平的2000倍。在使用过程中两种对映体及其盐表现出不同的药理特性,且R-氨氯地平使得周围血管释放一氧化氮,从而导致周围血肿。因此为用药安全有效,获得单一 S-氨氯地平对映体具有重要意义。手性离子液体是一种具有独特手性识别能力的手性选择剂,在萃取分离方面研究较多,但是其粘度高、传热传质不易、成本高难回收以及不易降解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工业上的应用。为了克服手性离子液体在萃取过程中的缺陷,本文将手性氨基酸离子液体负载在固体基质上,以固定化离子液体为拆分剂,对氨氯地平对映体的拆分过程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为了实现手性氨基酸离子液体的循环回用,本文采用化学键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咪唑基L-谷氨酸固定化手性离子液体,并考察了基质种类、反应溶剂以及碱化时间等因素对于制备过程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固体核磁、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实验产物进行了表征。2.将合成的固定化咪唑基L-谷氨酸离子液体用于吸附溶液中S-氨氯地平,研究了吸附剂对S-氨氯地平的吸附性能。探讨了吸附过程中吸附时间、S-氨氯地平初始浓度、溶液pH值以及吸附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吸附动力学模型与等温吸附模型拟合。3.为考察固定化离子液体对氨氯地平对映体的拆分效果,将合成的固定化离子液体填充成固相萃取柱,研究了样品浓度、样品体积、洗脱液组成、洗脱流速等因素对固相萃取柱分离特性的影响。4.采用液-液-固萃取方法,以固定化咪唑基L-谷氨酸离子液体为固相手性选择剂、氨氯地平水溶液为水相、有机溶剂为油相,液-液-固手性拆分氨氯地平对映体。考察了油相种类、萃取剂用量、料液初始浓度、萃取温度等对液-液-固手性拆分氨氯地平效果的影响。
王超[7](2020)在《金属氧化物基气敏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物联网和微型健康气体检测仪等给人类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气体传感器高温操作的缺陷越来越突出。开发低温操作的气体传感器是推动其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敏感材料对气敏性能起到重要作用,选择合适的敏感材料有助于传感器性能改善。金属氧化物基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寿命长和造价低等优势,这类材料有发展为高性能器件潜力而成为研究热点。然而目前金属氧化物基传感器仍然存在三个重要问题:(1)单一金属氧化物气敏材料的操作温度偏高;(2)检测时该类材料的选择性相对较差;(3)大气中湿度变化对该类材料影响较大。目前异质结是提升传感器性能,优化操作温度的重要途径。而氮化镓(GaN)作为第三类半导体具有高电子迁移率和化学稳定性好,易于形成异质结。因此本论文以金属氧化物的纳米材料为基础,与GaN或碳材料结合设计具有异质结的复合材料。首先基于该异质结的传感器实现气敏性能提升,然后实现低温的高性能气体检测为目标展开相关研究,从而解决金属氧化物基气体传感器存在关键问题。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将多孔氮化镓(PGAN)基层状异质结应用到湿度传感器,采用水热法制备六方氧化锌纳米片(ZnO),然后喷涂法制备ZnO/PGAN层状异质结,ZnO/PGAN基湿度传感器在12%-96%的宽相对湿度范围内的灵敏度为161.0,响应时间为7秒和恢复时间为13秒。阐述了水分子在ZnO/PGAN表面的响应机理。2.采用电沉积原位制备技术,通过控制沉积电压和时间,在GaN上形成不同形貌的ZnO,原位制备ZnO/GaN层状异质结。构筑二维ZnO/GaN气体传感器在浓度为50ppm H2S的情况下,在240℃时该传感器可实现82 s的响应时间和48 s的恢复时间,同时检测线降低到1 ppm。而构筑三维花状ZnO/GaN传感器在室温下对有机挥发物(50ppm乙醇)的响应恢复时间分别为12s和9s而且最低检测线降低至100 ppb。总结和详细讨论了 ZnO/GaN层状异质结的响应机理。3.采用水热原位制备ZnO/GONR内部异质结。该复合材料具有分级多孔结构,在NO2浓度为1 ppm-50 ppm范围内,ZnO/GONR基传感器在室温下对NO2响应值与气体浓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7)。此外,该传感器对于臭氧、丙酮、乙醇、氢气、甲醇和甲醛等气体的灵敏度远远低于对NO2的灵敏度,因此它对NO2具有良好的选择性。4.除ZnO基异质结外,对其他金属氧化物也进行研究。采用原位水热法在柔性碳纳米管纤维(CNTF)上制备核壳CNTF/NiO异质结,将形成柔性核壳结构异质结应用到气体传感器上。在室温下,CNTF/NiO基传感器对50ppm H2S的灵敏度为35.2,同时该材料可180°任意弯折,而且在90次-600次弯折后气体响应波动为1.2%。
张天开[8](2020)在《Fe/K催化煤热解直接制备碳纳米管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碳纳米管是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是由一层或多层石墨烯片卷曲形成的圆柱状无缝中空管。独特的一维结构使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力学、电学、热学及吸附等特性,使其在复合材料、电子材料和能源材料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碳纳米管市场需求量快速增长,但是现阶段碳纳米管制备技术对原料纯度要求较高,造成碳纳米管制备成本偏高,严重限制了碳纳米管的实际应用范围和规模。现阶段,社会急需宏量、低成本碳纳米管制备新技术。本文以廉价的煤炭资源为原料,首次采用Fe/K催化煤热解的方式制备出形貌优良的碳纳米管。该方法中以下四个关键问题还未解决:(1)热解条件对该方法的影响规律;(2)Fe/K催化煤热解制备的碳纳米管的基本理化特征以及该过程中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3)煤中原生矿物质在煤热解过程中的变迁规律及其对碳纳米管生长的作用机制;(4)Fe/K催化剂中Fe、K组分对碳纳米管生成和生长过程的影响机制以及碳纳米管生长所需的碳源结构及其转化过程。基于此,本文以富含菱铁矿的烟煤为原料,对Fe/K催化烟煤热解直接制备碳纳米管的过程和机制进行系统研究,认识热解条件、煤中原生矿物质和催化剂中Fe、K组分等对碳纳米管产物的形貌、产率、分布及其生长过程的影响规律,建立Fe/K催化煤热解直接制备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热解条件对H2、CO2、CO、CH4、C2H6、C2H4和C3H8等气体析出过程、产量的影响规律以及不同热解条件下气态、液态和固态产物分布的规律为:在600-900℃内升高温度,H2、CO2、CO和CH4等气体产量逐渐增加,但增幅逐渐降低,半焦产率逐渐降低,水分、气体和焦油的产率呈上升趋势;在0-30 min内延长恒温时间,H2、CO2、CO和CH4等气体产量增速逐渐降低,C2H6、C2H4和C3H8等气体产量基本不变,半焦产率略微降低,气体产率略微增加,水分产率逐渐增加而焦油产率逐渐降低;在5-20℃/min内加快升温速率,H2、CO2、CO、CH4、C2H6、C2H4和C3H8等气体累计产量先增加后降低,半焦产率基本不变,气体产量先增加后降低,焦油产率逐渐降低,水分产率逐渐增加;在0-100 wt%内增加KOH添加量,H2、CO2和CO等气体产量先增加后降低,CH4、C2H6、C2H4、C3H8等烃类气体产量逐渐降低,半焦和水分的产率逐渐降低,气体产率先升高后降低,焦油的产率先降低后显着升高。(2)热解条件对原煤热解固态产物的形貌、反应活性和碳纳米管含量的影响规律为:在600-900℃内升高温度,半焦表面愈加平整,但粒径和反应活性降低,半焦热重分析DTG曲线需在更高的温度下达到最大失重速率;在0-30 min内延长恒温时间,半焦表面孔道结构逐渐消失,半焦DTG曲线达到最大失重速率所需温度逐渐升高;在5-20℃/min的升温速率内,半焦形貌相似且无明显的孔道结构,DTG最大失重速率对应温度接近;不同KOH添加量下原煤热解所得半焦中均有碳纳米管生成,但是各样品中的碳纳米管形貌各异。KOH添加量为30.0 wt%、50.0 wt%和100.0 wt%时,样品中碳纳米管含量分别为1.71 wt%、8.97 wt%和12.02 wt%。(3)KOH添加量为50 wt%时,不同热解条件对KOH催化煤热解固态产物中碳纳米管含量的影响程度为:热解温度>恒温时间>升温速率;热解温度900℃、升温速率15℃/min、恒温时间60 min是KOH催化煤热解制备碳纳米管的最优水平组合,对应样品中碳纳米管含量为10.01 wt%。不同热解条件改变煤热解气体组成和产量的能力强弱为:KOH添加量>热解温度>升温速率>恒温时间,改变煤热解气态、液态和固态产物产率的能力强弱为:KOH添加量>热解温度>升温速率≈恒温时间。(4)催化热解反应中煤中官能团结构、基体碳结构的变化过程以及碳纳米管产物的管径分布、管壁参数和端部形貌等理化特征为:在催化热解反应过程中,煤中-CH3、-CH2等基团发生不同程度转化;催化热解产物较原煤的石墨化程度升高,其Raman分析G、D两峰强度之比为IG/ID=3.0;产物中含有大量具有良好石墨晶体结构的碳纳米管,其管壁数为18-65层,层间距约为0.34 nm,直径为20-155 nm,碳纳米管终端呈开口状或呈“纳米胶囊”、“纳米角”等结构的封闭状。(5)在煤催化热解过程中,钾催化剂具有催化生成碳纳米管和刻蚀大分子结构生成碳源的双重作用。碳纳米管的生长受到“催化剂催化”和“碳纳米管自催化”的共同作用。催化剂颗粒表面的石墨烯层数逐渐降低,由外至内呈阶梯状,碳纳米管的生长过程符合“阶梯式生长”模型。(6)酸洗脱矿处理和KOH的加入对煤结构及其热解过程的影响规律为:HCl-HF-HCl酸洗脱矿处理可有效降低煤中矿物质含量,而对原煤本身的脂肪族、芳香族等有机碳结构影响较小;KOH对煤中微孔的生成和比表面积、孔体积的增加具有显着作用。在煤催化热解过程中,原生Fe矿物质在煤热解过程中由煤粒内部向煤粒表面发生迁移并在部分区域富集形成纳米Fe粒子,这些Fe粒子是催化碳纳米管生长的主催化剂。(7)煤中原生Fe矿物质催化碳纳米管生长符合Fe CO3→α-Fe→Fe3C+Graphite→CNTs机理:首先,嵌布在煤粒中的菱铁矿Fe CO3经煤中大分子芳香结构碳以及热解产生的H2、CO等还原为α-Fe;其次在高温条件下,K组分(K2CO3、K2O、K)裂解CH4、C2H6等和刻蚀煤大分子芳香碳结构产生碳原子/碳簇,这些碳原子/碳簇吸附并融入α-Fe并将其转化为Fe3C;然后,在K组分刻蚀煤粒的作用下,煤粒中Fe3C粒子被暴露至煤粒表面并相互融合,形成粒径不等的Fe3C催化剂粒子;最后,粒径适中的Fe3C粒子表面生成碳纳米管。(8)KOH催化转化原煤或半焦制备碳纳米管含量具有显着差异:未添加KOH时,原煤或半焦的热解产物中未出现碳纳米管,而加入KOH后,原煤或半焦催化热解产物中碳纳米管含量随着恒温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恒温时间为30、90min时,原煤+KOH热解产物中碳纳米管产量分别为6.85wt%和10.16 wt%,半焦+KOH热解产物中碳纳米管含量分别为1.07 wt%和1.67 wt%。(9)K催化富含菱铁矿的烟煤热解过程中碳纳米管的生长机制为:煤中芳香C-C、C-H结构将K2CO3、K2O等K组分转化为单质K,然后单质K将煤中醚键C-O-C结构中的碳原子转化为碳原子或碳簇,这些碳原子或碳簇在Fe催化剂粒子的作用下生成碳纳米管,其中Fe催化剂源于煤中原生菱铁矿。
刘佳[9](2020)在《纳米ZnO复合光电催化氧化甲烷性能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甲烷是矿井瓦斯的主要成分,瓦斯事故会导致窒息、火灾、爆炸等灾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目前,我国煤矿瓦斯防治主要通过通风、抽放等物理方法,但该类方法无法满足防治煤矿瓦斯灾害的安全要求。同时甲烷也是一种温室气体,其排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因此甲烷的转化和利用多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半导体能级理论以及载流子运移理论对纳米ZnO及其复合催化剂进行了设计与制备,并对其光电催化氧化甲烷的性能及机理展开研究,探索常温常压下甲烷的绿色经济转化方式。基于半导体能级理论及热力学理论展开量子化学相关计算,对各半导体催化剂及甲烷氧化进行能级匹配,确定纳米ZnO作为光电催化氧化甲烷的基础催化剂。建立了纳米ZnO光电催化氧化甲烷光生载流子运移模型,探明了此过程中光生载流子运移机制。基于纳米ZnO光生载流子行为调控界面工程,制定了对ZnO修饰等离子体金属纳米粒子、插入高导电层以及构筑p-n结等优化方法。搭建了甲烷光电催化氧化实验系统,制备了纳米ZnO以及ZnO/Au、ZnO/石墨烯(GR)、ZnO/聚苯胺(PANI)复合催化剂。开展了纳米ZnO及其复合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及光吸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纳米ZnO垂直排列的一维棒状微观结构暴露了更多化学活性位点,有利于甲烷分子的吸附与反应;而纳米Au颗粒、GR薄膜以及絮状PANI的复合可以进一步增大催化剂表面积,同时增强了复合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吸收,从而提高了对模拟阳光的利用率,有利于甲烷氧化反应的进行。研究了纳米ZnO及其复合催化剂光电催化氧化甲烷的表面微观反应过程、光响应性能及强度、光生载流子传输阻抗、载流子浓度以及电化学活性面积等光电化学性能:纳米ZnO催化剂催化氧化甲烷过程对应光电流为0.17mA cm-2;光生载流子传输阻抗为暗态下39225Ω、光态下17307Ω;载流子浓度为2.18×1017 cm-3;电化学活性面积为0.0405 mF cm-2;复合了纳米Au颗粒、GR薄膜以及絮状PANI后的催化剂与纯ZnO相比光电流有所提高,光生载流子传输阻抗降低,载流子浓度增加,电化学活性面积增大,表明复合催化剂的光电化学性能全面提升。开展了纳米ZnO及其复合催化剂光电催化氧化甲烷反应产物及反应效率的测试与研究。结果表明:纳米ZnO以及ZnO/Au光电催化氧化甲烷反应主要产物为甲醇,对应法拉第效率分别为10.48%和35.19%;ZnO/GR以及ZnO/PANI光电催化氧化甲烷反应主要产物为甲醇和甲酸,对应转化为甲醇的法拉第效率分别为11.74%,15.02%;对应转化为甲酸的法拉第效率分别为39.44%,43.83%。基于反应产物建立了各催化剂光电催化氧化甲烷光生载流子运移模型,揭示了光生空穴的产生及其氧化甲烷的机理,明确了甲烷转化为甲醇及甲酸的反应路径。论文设计并制备了纳米ZnO以及ZnO/Au、ZnO/GR、ZnO/PANI复合催化剂,研究并对比了上述催化剂光电催化氧化甲烷的性能;揭示了光生空穴氧化甲烷的机理,对矿井瓦斯的处理与综合利用以及清洁能源的开发提出了新思路。
陈忠涛[10](2019)在《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催化、储能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金属氧化物如TiO2、Fe3O4、Mn3O4等具有独特的电、光、磁等性能,但由于其导电性较低,离子传输性能差,因此,严重限制了其在催化剂、太阳能电池和储能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石墨烯是由sp2杂化碳原子排列成的六角型蜂巢状晶格结构,具有优异的导电、导热和力学性能以及超高的比表面积,通过将金属氧化物与石墨烯复合有望大幅度提高金属氧化物的导电性以及离子传输性能,有效改善催化和储能特性。本文围绕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物的制备及催化和储能性能进行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HF为辅助剂,采用溶剂热制备了纳米片自组装层级TiO2微球(TiO2 HHMs);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通过两步水热法合成了TiO2 HHMs/rGO复合光催化剂。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其对罗丹明B(Rh B)的光催化降解效率高达97.8%,显着高于纯TiO2 HHMs(75.2%)以及常规TiO2 P25(53.6%)的光催化降解效率,这主要归因于与rGO复合后,rGO优异的导电性可以有效地分离光生电子-空穴对,同时,rGO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2)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出了颗粒尺寸均匀的覆盆子状TiO2微球,并采用两步水热反应,在TiO2微球表面原位生长出了层状MoS2纳米片,进而与rGO复合,得到了MoS2/TiO2/rGO复合光催化剂。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p H为2-5范围内,MoS2/TiO2/rGO复合材料对Cr(Ⅵ)的光催化还原效率高达100%,循环催化7次后,其催化效率仍达到66.7%,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3)采用溶剂热法首次成功合成了Mn2+离子掺杂Fe3O4空心微球,通过超声辅助机械搅拌方法,以Na BH4为还原剂,制备了rGO纳米片包覆的磁性Mn-Fe3O4/rGO异相Fenton催化剂。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溶液p H值为2和11时,其对Rh B的催化降解效率分别达到91%和85%;在中性溶液中(p H~6.5),其催化降解效率高达96.5%,循环催化10次后,其催化降解效率仍达到90%,并保持高饱和磁化强度(Ms)~33.23 emu g-1。其优异的催化活性主要源于Mn2+离子掺杂增加了Fe3O4晶体缺陷浓度及其催化活性位点,rGO包覆的Mn-Fe3O4空心结构,有效增加了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提高了对污染物的吸附性能。(4)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磁性易回收MoS2/Fe3O4/rGO复合异相Fenton催化剂,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催化剂浓度仅为0.2 g L-1,H2O2浓度为5.8 m M的条件下,其对Rh B,甲基橙(MO)以及甲基蓝(MB)三种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均能够达到100%,循环催化10次后,其催化降解效率仍能够达到100%,且饱和磁化强度可保持67.1 emu g-1。(5)采用一步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附着在rGO片层表面的Zn2+离子掺杂Fe3O4空心球,得到Zn-Fe3O4 HHMs/rGO-30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在电流密度为1 A g-1及10 A g-1时,其比电容分别为707 F g-1和504 F g-1。在电流密度7.5A g-1下进行1500次循环恒流充放电后,比电容保持率达到85.5%。该优异性能归因于Zn2+离子掺杂增加Fe3O4晶体的活性位点、空心结构Zn-Fe3O4的高比表面积以及rGO纳米片提供的快速离子扩散通道。(6)在CTAB表面活性剂的辅助下,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出了花状Mn3O4微球,进而与rGO复合得到花状Mn3O4/rGO-20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在电流密度1 A g-1和20 A g-1下,其比电容分别为947 F g-1和612 F g-1;在电流密度10 A g-1下,恒流充放电循环4000次后,其比电容仍然保持88.1%。这主要归因于花状Mn3O4结构为氧化还原反应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同时,rGO纳米片可提供快速的离子扩散通道并为电极材料体积膨胀提供了更大的缓冲空间。
二、氢气在大量高纯度定向碳纳米管束中的吸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氢气在大量高纯度定向碳纳米管束中的吸附(论文提纲范文)
(1)固体酸和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生物质呋喃类平台分子转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生物质简述 |
1.2.1 生物质的组成成分 |
1.2.2 生物质的有效利用 |
1.2.3 生物质平台化合物 |
1.3 糠醛研究概述 |
1.3.1 糠醛的制备过程 |
1.3.2 糠醛的应用 |
1.3.3 糠醛加氢制备糠醇所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3.4 糠醛加氢制备环戊酮所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4 乙酰丙酸酯研究概述 |
1.4.1 乙酰丙酸酯的合成方法 |
1.4.2 用于合成乙酰丙酸酯的催化剂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硫酸化普通黏土催化转化生物质衍生物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用试剂与仪器 |
2.2.2 催化剂的制备 |
2.2.3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及分析方法 |
2.2.4 样品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催化剂的XRD分析 |
2.3.2 催化剂的BET分析 |
2.3.3 催化剂的FT-IR分析和S含量分析 |
2.3.4 催化剂的NH_3-TPD分析 |
2.3.5 催化剂的吡啶-DRIFTS分析 |
2.3.6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2.3.7 催化剂的稳定性评价 |
2.4 小结 |
第三章 硫酸化凹凸棒土催化糠醇转化为乙酰丙酸乙酯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催化剂的制备 |
3.2.3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及分析方法 |
3.2.4 样品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的XRD分析 |
3.3.2 催化剂的BET分析 |
3.3.3 催化剂的FT-IR分析 |
3.3.4 催化剂的NH_3-TPD分析 |
3.3.5 催化剂的吡啶-DRIFTS分析 |
3.3.6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3.3.7 催化剂的稳定性评价 |
3.4 小结 |
第四章 Ni/黏土催化剂上生物质衍生物的加氢反应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催化剂的制备 |
4.2.3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及分析方法 |
4.2.4 样品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剂的BET分析 |
4.3.2 催化剂的XRD分析 |
4.3.3 催化剂的H_2-TPR分析 |
4.3.4 催化剂的H_2-TPD分析 |
4.3.5 催化剂的CO_2-TPD和 NH_3-TPD分析 |
4.3.6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4.4 小结 |
第五章 通过降低金属镍位的利用率促进糠醛选择性转化为环戊酮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2.2 催化剂的制备 |
5.2.3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及分析方法 |
5.2.4 样品表征 |
5.3 结果 |
5.3.1 催化剂的BET分析 |
5.3.2 催化剂的XRD分析 |
5.3.3 催化剂的H_2-TPR分析 |
5.3.4 催化剂的H_2-TPD分析 |
5.3.5 催化剂的NH_3-TPD分析 |
5.3.6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碳基常压储氢材料的制备及其微观结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创新和主要贡献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氢与氢能 |
1.1.1 氢的基本性质 |
1.1.2 氢能现状 |
1.2 储氢技术 |
1.2.1 储氢技术现状 |
1.2.2 气态储氢(GH_2) |
1.2.3 液态储氢(LH_2) |
1.2.4 固态储氢(SH_2) |
1.3 碳基储氢材料 |
1.3.1 活性炭/活性碳纤维 |
1.3.2 碳纳米纤维 |
1.3.3 碳气凝胶 |
1.4 活性碳纤维(ACF)的制备 |
1.4.1 预氧化(热稳定化) |
1.4.2 碳化 |
1.4.3 活化 |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分析方法 |
2.1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
2.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3 样品测试与表征 |
2.3.1 氮气吸附测试(BET) |
2.3.2 氢气吸脱附测试 |
2.3.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6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Raman) |
2.3.7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三章 聚丙烯腈基ACF微观结构调控及储氢性能研究 |
3.1 内壁大孔型中空活性碳纤维制备及其储氢影响因素 |
3.1.1 制备方法 |
3.1.2 表面微观形貌 |
3.1.3 晶体结构 |
3.1.4 表面化学结构 |
3.1.5 纳米孔隙结构 |
3.1.6 常压储氢性能 |
3.2 表面大孔型ACF制备及其储氢影响因素 |
3.2.1 制备方法 |
3.2.2 表面微观形貌 |
3.2.3 晶体结构 |
3.2.4 表面化学结构 |
3.2.5 纳米孔隙结构 |
3.2.6 常压储氢性能 |
3.3 活性碳纳米纤维制备及其储氢影响因素 |
3.3.1 制备方法 |
3.3.2 表面微观形貌 |
3.3.3 晶体结构 |
3.3.4 表面化学结构 |
3.3.5 纳米孔隙结构 |
3.3.6 常压储氢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粘胶基ACF微观结构调控及储氢性能研究 |
4.1 磷酸活化法粘胶基ACF制备及其储氢影响因素 |
4.1.1 制备方法 |
4.1.2 表面微观形貌 |
4.1.3 晶体结构 |
4.1.4 表面化学结构 |
4.1.5 纳米孔隙结构 |
4.1.6 常压储氢性能 |
4.2 氯化锌活化法粘胶基ACF制备及其储氢影响因素 |
4.2.1 制备方法 |
4.2.2 表面微观形貌 |
4.2.3 晶体结构 |
4.2.4 表面化学结构 |
4.2.5 纳米孔隙结构 |
4.2.6 常压储氢性能 |
4.3 极微孔结构的精准调控及储氢影响因素 |
4.3.1 制备方法 |
4.3.2 晶体结构 |
4.3.3 表面化学结构 |
4.3.4 纳米孔隙结构 |
4.3.5 常压储氢性能 |
4.4 表面原纤化片状ACF制备及其储氢影响因素 |
4.4.1 制备方法 |
4.4.2 表面微观形貌 |
4.4.3 晶体结构 |
4.4.4 表面化学结构 |
4.4.5 纳米孔隙结构 |
4.4.6 常压储氢性能 |
4.5 表面原纤化棒状ACF制备及其储氢影响因素 |
4.5.1 制备方法 |
4.5.2 表面微观形貌 |
4.5.3 晶体结构 |
4.5.4 表面化学结构 |
4.5.5 纳米孔隙结构 |
4.5.6 常压储氢性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碳气凝胶颗粒的微观结构调控及储氢性能研究 |
5.1 PAN基碳气凝胶颗粒制备及其储氢影响因素 |
5.1.1 制备方法 |
5.1.2 表面微观形貌 |
5.1.3 表面化学结构 |
5.1.4 纳米孔隙结构 |
5.1.5 常压储氢性能 |
5.2 粘胶基碳气凝胶颗粒制备及其储氢影响因素 |
5.2.1 制备方法 |
5.2.2 表面微观形貌 |
5.2.3 晶体结构 |
5.2.4 表面化学结构 |
5.2.5 纳米孔隙结构 |
5.2.6 常压储氢性能 |
5.3 粘胶/聚酯混杂纤维基碳气凝胶颗粒制备及其储氢影响因素 |
5.3.1 制备方法 |
5.3.2 表面微观形貌 |
5.3.3 晶体结构 |
5.3.4 纳米孔隙结构 |
5.3.5 常压储氢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专利及参与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及成果转化情况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闽及答辩情况表 |
(3)晶态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二氧化碳还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概述 |
1.2.1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结构特性 |
1.2.2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3 总结与展望 |
1.3 光催化CO_2还原概述 |
1.3.1 光催化CO_2还原的基本原理 |
1.3.2 COF材料用于光催化CO_2还原 |
1.3.3 总结与展望 |
1.4 电催化CO_2还原概述 |
1.4.1 电催化CO_2还原的基本原理 |
1.4.2 COF材料用于电催化CO_2还原 |
1.4.3 总结与展望 |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共价有机框架负载非贵金属活性位点用于高效异相光催化CO_2还原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2.3 合成部分 |
2.2.4 光催化性能测试 |
2.2.5 光电化学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DQTP COF-M的结构和形貌 |
2.3.2 DQTP COF-M的光物理性质表征 |
2.3.3 DQTP COF-M的CO_2光还原性能 |
2.3.4 催化机理研究 |
2.4 本章结论 |
第3章 合理设计晶态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用于水中CO_2光还原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2.3 合成部分 |
3.2.4 光催化性能测试 |
3.2.5 光电化学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TTCOF-M的结构和形貌 |
3.3.2 TTCOF-M的物理性质表征 |
3.3.3 TTCOF-M的CO_2光还原性能 |
3.3.4 催化机理研究 |
3.4 本章结论 |
第4 章 半导体/共价有机框架Z-型异质结复合材料用于人工光合成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仪器设备 |
4.2.3 COF材料及半导体的合成 |
4.2.4 光催化性能测试 |
4.2.5 光电化学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COF-318-SCs的结构和形貌 |
4.3.2 COF-318-SCs的物理性质表征 |
4.3.3 COF-318-SCs的光催化性能 |
4.3.4 催化机理研究 |
4.4 本章结论 |
第5章 高电子传输特性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用于高效CO_2电还原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仪器设备 |
5.2.3 TTCOF-M及纳米片的合成 |
5.2.4 电催化CO_2还原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TTCOF及其纳米片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
5.3.2 TTCOF及其纳米片的CO_2电催化性能 |
5.3.3 催化机理研究 |
5.4 本章结论 |
第6章 稳定的金属酞菁共价有机框架作为光电耦合催化剂用于CO_2还原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试剂 |
6.2.2 仪器设备 |
6.2.3 MPc-TFPN COF的合成 |
6.2.4 光电催化CO_2还原测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MPc-TFPN COF的结构表征 |
6.3.2 MPc-TFPN COF的电催化CO_2还原性能 |
6.3.3 MPc-TFPN COF的光电催化CO_2还原性能 |
6.3.4 催化机理研究 |
6.4 本章结论 |
第7 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4)金属硫化物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及光(电)催化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半导体纳米材料概述 |
1.3 半导体纳米材料独特性质 |
1.3.1 光学特性 |
1.3.2 电学特性 |
1.3.3 催化特性 |
1.4 金属硫化物半导体纳米材料 |
1.4.1 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合成方法 |
1.4.2 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应用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研究内容和意义以及创新之处 |
1.5.1 选题思路 |
1.5.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3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CuInS_2晶型结构的调控及其光催化与光电化学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温度对CIS产物晶型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
2.3.2 前驱体摩尔比对CIS产物晶型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
2.3.3 复合晶型CIS纳米片形成机理 |
2.3.4 CIS纳米片比表面积 |
2.3.5 CIS纳米片光学性质 |
2.3.6 CIS纳米片光电化学性能 |
2.3.7 CIS纳米片光催化性能 |
2.3.8 光催化机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In_2S_3形貌结构的调控及其吸附与光催化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In_2S_3中空纳米颗粒表征及形成机理 |
3.3.2 In_2S_3超薄纳米片表征及形成机理 |
3.3.3 In_2S_3中空纳米颗粒吸附与光催化性能 |
3.3.4 In_2S_3超薄纳米片光催化性能 |
3.3.5 光催化机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ZnS/Ag_2S复合纳米结构的构建及其光催化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ZnS纳米材料表征 |
4.3.2 ZnS/Ag_2S复合微球合成机理 |
4.3.3 ZnS/Ag_2S复合微球表征 |
4.3.4 光催化性能 |
4.3.5 光催化机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MoS_2/N-CNTs分级结构的构建及其电催化析氢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MoS_2基催化剂材料表征 |
5.3.2 N-MoS_2/N-CNTs复合材料形成机理 |
5.3.3 MoS_2基催化剂材料电催化析氢性能 |
5.3.4 N-MoS_2/N-CNTs复合材料中氮掺杂量的优化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MoS_2纳米片晶型/表面结构设计及其电催化性能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6.2.2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石墨烯材料表征 |
6.3.2 MoS_2基复合催化剂材料表征 |
6.3.3 MoS_2/NG复合材料形成机理 |
6.3.4 抗坏血酸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6.3.5 实验条件优化 |
6.3.6 抗坏血酸测定 |
6.3.7 性质和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高温煤焦油的精细分离及其组分的选择性催化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高温煤焦油来源及其组成 |
1.3 高温煤焦油研究现状 |
1.4 高温煤焦油分离方法与分析技术 |
1.5 煤焦油缩合芳烃提质改性 |
1.6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7 研究路线、预期目标及创新点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原料的选择和预处理 |
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4 样品的分析与表征 |
3 高温煤焦油的逐级逐次萃取 |
3.1 高温煤焦油逐级逐次萃取的萃取率分析 |
3.2 高温煤焦油萃取动力学的分析 |
3.3 E_(PE)的分析 |
3.4 E_(CH_3OH)的分析 |
3.5 E_(CS_2)的分析 |
3.6 E_(CS2-1),E_(CS2-21)和E_(CS2-35)的TG分析 |
3.7 E_(CS2-35)的进一步分析 |
3.8 逐级萃取机理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4 高温煤焦油馏分的酸/碱萃取 |
4.1 ASPs,BSPs和 ISPs的收率 |
4.2 各馏分的FTIRS分析 |
4.3 ASPs,BSPs和 ISPs中不同ARs含量的分布 |
4.4 ASPs,BSPs和 ISPs中的分子组成 |
4.5 ASPs,BSPs和 ISPs中主要化合物的GC/MS分析 |
4.6 酸碱萃取的分离机理 |
4.7 BSPs的 QEOTMS分析 |
4.8 HTCT馏分有效利用启示 |
4.9 本章小结 |
5 AO的络合萃取 |
5.1 不同过渡金属盐络合效果的比较 |
5.2 过渡金属盐络合条件的优化 |
5.3 最佳条件下络合物中化合物分布 |
5.4 络合机理的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富集组分的柱层析分离与分析 |
6.1 E_(PE-1)和E_(CS2-1)的HPPC分离与分析 |
6.2 BSPs和 ISPs的 MPPC分离与分析 |
6.3 AOUC和 AOC的柱层析分离与分析 |
6.4 柱层析分离机理 |
6.5 本章小结 |
7 缩合芳烃的催化转化 |
7.1 AOUC的催化加氢 |
7.2 AOUC和 E_(CS2-1)的氧化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固定化离子液体拆分氨氯地平对映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清单表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手性离子液体在对映体拆分中的应用 |
1.2.1 手性离子液体简介 |
1.2.2 手性离子液体在液相色谱拆分中的应用 |
1.2.3 手性离子液体在毛细管电泳技术中的应用 |
1.2.4 手性离子液体在气相色谱拆分中的应用 |
1.2.5 手性离子液体在液液萃取拆分中的应用 |
1.2.6 其他方法 |
1.3 固定化离子液体在固相萃取中的应用 |
1.3.1 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成分 |
1.3.2 分析环境中污染物 |
1.3.3 浓缩和分离生化样品 |
1.4 氨氯地平 |
1.4.1 氨氯地平简介 |
1.4.2 氨氯地平手性拆分研究进展 |
1.5 本文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2 固定化离子液体的合成及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过程 |
2.2.3 表征仪器与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固载离子液体合成工艺优化 |
2.3.2 固定化离子液体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3 氨氯地平在固定化离子液体中的静态吸附特性 |
3.1 前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静态吸附实验介绍 |
3.2.3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
3.2.4 脱附研究与重复使用性能实验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吸附时间对SBA-IL(Glu)吸附S-氨氯地平吸附量的影响 |
3.3.2 氨氯地平初始浓度对S-氨氯地平吸附量的影响 |
3.3.3 温度对S-氨氯地平吸附量的影响 |
3.3.4 溶剂pH值对S-氨氯地平吸附量的影响 |
3.3.5 静态脱附性能与SBA-IL(Glu)循环使用性能研究 |
3.3.6 吸附实验数据拟合 |
3.4 本章小结 |
4 固定化离子液体应用于固相萃取拆分氨氯地平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选择性吸附实验 |
4.2.4 柱分离实验过程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固定化离子液体选择性吸附分离氨氯地平结果 |
4.3.2 固相萃取柱的选择 |
4.3.3 重现性检测 |
4.3.4 上样量 |
4.3.5 洗脱液的选择 |
4.3.6 吸附剂用量 |
4.3.7 洗脱流速 |
4.3.8 洗脱体积 |
4.3.9 洗脱后再生实验 |
4.3.10 吸附剂洗脱前后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5 液-液-固萃取拆分氨氯地平对映体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介绍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液-固萃取与液-液-固萃取对比 |
5.3.2 液-液-固萃取中萃取时间的影响 |
5.3.3 液-液-固萃取中油相种类的影响 |
5.3.4 液-液-固萃取中萃取剂用量的影响 |
5.3.5 液-液-固萃取中料液浓度的影响 |
5.3.6 液-液-固萃取中温度的影响 |
5.3.7 液-液-固萃取前后固相萃取剂的表征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
(7)金属氧化物基气敏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气体传感器概述 |
1.2.1 气体传感器发展历史 |
1.2.2 气体传感器的分类 |
1.3 金属氧化物基气体传感器的特征参数和机理 |
1.3.1 金属氧化物基气体传感器(MOGS)特征参数 |
1.3.2 金属氧化物基气体传感器(MOGS)响应机理 |
1.3.3 影响金属氧化物气敏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 |
1.4 金属氧化物基异质结气敏材料的设计及气敏机理 |
1.4.1 金属氧化物基异质结的制备技术 |
1.4.2 金属氧化物基异质结传感机制 |
1.4.3 金属氧化物异质结气敏材料的研究现况 |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其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氧化锌/多孔氮化镓异质结及其湿敏性能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试剂和设备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样品的制备 |
2.3.1 无水有机刻蚀液刻蚀PGAN |
2.3.2 ZnO纳米片的制备 |
2.3.3 ZnO/PGAN异质结湿度传感器的制备 |
2.3.4 ZnO/PGAN基湿度传感器湿敏性能测试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PGAN刻蚀的形态的表征 |
2.4.2 ZnO/PGAN形态和结构分析表征 |
2.4.3 ZnO/PGAN异质结构器件的表征 |
2.4.4 ZnO/PGAN基湿度传感器的传感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在氮化镓上电沉积原位制备Zn0纳米棒以增强H2S气敏性能 |
3.1 前言 |
3.2 实验试剂和设备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样品的制备 |
3.3.1 ZnO/GaN层状异质结的原位制备 |
3.3.2 ZnO/GaN层状异质结基传感器的H2S气敏性能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ZnO/GaN层状异质结的表面功能化及表征 |
3.4.2 ZnO/GaN基气体传感器的气敏性能研究 |
3.4.3 ZnO/GaN敏感材料的H2S传感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在氮化镓上原位制备三维Zn0纳米花及其气敏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试剂和设备 |
4.3 实验样品的制备 |
4.3.1 FZnO/GaN层状异质结的制备 |
4.3.2 FZnO/GaN基气体传感器的制备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FZnO/GaN基传感器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
4.4.2 FZnO/GaN异质结构器件的乙醇气敏特性 |
4.4.3 FZnO/GaN气敏材料的乙醇传感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ZnO修饰石墨烯纳米带的制备及其室温下NO_2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试剂和设备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设备 |
5.3 实验样品的制备过程 |
5.3.1 GONR和ZnO/GONR的制备 |
5.3.2 ZnO/GONR基气体传感器的制备和性能测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ZnO/GONR形貌和结构的表征 |
5.4.2 ZnO/GONR基NO_2的气敏性能 |
5.4.3 Zn0/G0NR气敏材料的N0_2传感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高性能纤维状可穿戴CNTF/NiO基气体传感器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试剂和设备 |
6.2.1 实验试剂 |
6.2.2 实验设备 |
6.3 实验样品的制备过程 |
6.3.1 纤维状核壳结构CNTF/NiO敏感材料的制备 |
6.3.2 纤维状CNTF/NiO基H2S气体传感器的制备及性能检测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CNTF/NiO核壳异质结形貌和结构的表征 |
6.4.2 CNTF/NiO基H_2S气传感器的气敏性能的表征 |
6.4.3 CNTF/NiO核壳异质结的H2S传感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8)Fe/K催化煤热解直接制备碳纳米管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社会急需宏量、低成本的制备碳纳米管新技术 |
1.1.2 Fe/K催化煤热解是宏量、低成本和高效制备碳纳米管的新技术 |
1.2 电弧放电法煤基碳纳米管制备技术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
1.2.1 原料种类的影响 |
1.2.2 放电气氛的影响 |
1.2.3 催化剂的影响 |
1.3 等离子体射流法煤基碳纳米管制备技术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
1.3.1 原料种类的影响 |
1.3.2 催化剂的影响 |
1.3.3 等离子体气氛以及进料位置的影响 |
1.4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煤基碳纳米管制备技术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
1.4.1 原料种类的影响 |
1.4.2 催化剂的影响 |
1.4.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1.4.4 其他因素的影响 |
1.5 碳纳米管生长机理 |
1.5.1 电弧放电法中碳纳米管生长机理 |
1.5.2 化学气相沉积法中碳纳米管生长机理 |
1.5.2.1 气-液-固(VLS)生长机理 |
1.5.2.2 气-固-固(VSS)生长机理 |
1.5.2.3 气相成核(VPN)生长机理 |
1.6 煤中矿物质对煤热解过程的影响 |
1.6.1 煤中矿物质对煤热解气液固产物分布的影响 |
1.6.2 煤中矿物质对煤中硫元素迁移过程的影响 |
1.6.3 煤中矿物质对煤中氮元素迁移过程的影响 |
1.6.4 矿物质在煤热解过程中的转变 |
1.7 KOH对煤/焦热解过程的影响和机理 |
1.7.1 KOH对煤/焦热解过程的影响 |
1.7.2 KOH催化煤热解制备活性炭机理 |
1.8 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8.1 论文选题依据 |
1.8.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气体 |
2.3 实验试剂 |
2.4 实验设备 |
2.5 实验装置 |
2.5.1 实验装置 |
2.5.2 质量流量计的准确性校正 |
2.6 气体分析方法 |
2.6.1 分析仪器及其工作条件 |
2.6.2 定性分析及各气体出峰位置的确定 |
2.6.3 定量分析 |
2.6.4 标准曲线的准确性检验和数据处理 |
2.7 数据处理和计算方法 |
2.8 样品的分析表征 |
2.8.1 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
2.8.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8.3 傅里叶红外分析(FT-IR) |
2.8.4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2.8.5 氮吸附表面积及孔径分析(BET) |
2.8.6 激光拉曼分析(Raman) |
2.8.7 热重分析(TG-DTG) |
2.8.8 透射电镜分析(TEM) |
2.8.9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分析(ICP) |
2.8.10 X射线荧光分析(XRF) |
第三章 反应条件对煤热解产物分布及碳纳米管产率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催化剂负载方法 |
3.2.3 实验方法 |
3.2.4 试样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热解终温的影响 |
3.3.1.1 热解终温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
3.3.1.2 不同热解终温下煤热解所得固态样品SEM分析 |
3.3.1.3 不同热解终温下煤热解所得固态样品TG-DTG分析 |
3.3.2 恒温时间的影响 |
3.3.2.1 恒温时间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
3.3.2.2 不同恒温时间下煤热解所得固态样品SEM分析 |
3.3.2.3 不同恒温时间下煤热解所得固态样品TG-DTG分析 |
3.3.3 升温速率的影响 |
3.3.3.1 升温速率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
3.3.3.2 不同升温速率下煤热解所得固态样品SEM分析 |
3.3.3.3 不同升温速率下煤热解所得固态样品TG-DTG分析 |
3.3.4 KOH添加量的影响 |
3.3.4.1 KOH添加量对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
3.3.4.2 不同KOH添加量下煤热解所得固态样品SEM分析 |
3.3.4.3 不同KOH添加量下煤热解所得固态样品TG-DTG分析 |
3.3.5 碳纳米管最优生长条件(正交实验) |
3.3.5.1 KOH催化煤热解实验方案设计 |
3.3.5.2 极差分析 |
3.3.5.3 结果验证 |
3.3.6 不同热解条件下煤热解气态、液态和固态分布对比 |
3.4 小结 |
第四章 K催化煤热解过程中碳纳米管理化特性及其生长机理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催化剂负载方法 |
4.2.3 碳纳米管制备方法 |
4.2.4 试样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FTIR分析 |
4.3.2 Raman分析 |
4.3.3 SEM分析 |
4.3.4 TEM分析 |
4.3.5 XRD分析 |
4.3.6 碳纳米管生成过程和生长机理分析 |
4.3.6.1 钾催化煤热解过程中碳纳米管生成过程 |
4.3.6.2 碳纳米管生长机理 |
4.4 小结 |
第五章 煤催化热解过程中原生Fe矿物质变迁及其对碳纳米管生长的作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催化剂添加方法 |
5.2.3 实验方法 |
5.2.4 试样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原生矿物质对煤热解制备碳纳米管的影响 |
5.3.2 原煤-K和脱矿煤-K热解产物TEM-EDS分析 |
5.3.3 原煤、原煤热解产物和原煤-K热解产物的SEM-mapping分析 |
5.3.4 煤热解过程中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变化分析 |
5.3.5 煤中原生菱铁矿FeCO3在煤热解过程中的演变过程 |
5.3.6 煤中原生菱铁矿催化碳纳米管生长作用机理 |
5.4 小结 |
第六章 Fe/K催化煤中固相碳结构转化为碳纳米管的机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催化剂负载方法 |
6.2.3 实验方法 |
6.2.4 试样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不同恒温时间样品SEM分析 |
6.3.2 TG-DTG分析 |
6.3.3 FTIR分析 |
6.3.4 XRD分析 |
6.3.5 Raman分析 |
6.3.6 碳纳米管生长所需碳源转化机制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展望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纳米ZnO复合光电催化氧化甲烷性能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1.1 课题来源 |
2.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2 甲烷的催化燃烧研究现状 |
2.3 甲烷直接催化氧化研究概况与进展 |
2.3.1 甲烷均相催化氧化 |
2.3.2 甲烷多相催化氧化 |
2.4 甲烷电催化氧化研究概况与进展 |
2.4.1 电催化氧化甲烷反应机理 |
2.4.2 电催化氧化甲烷研究进展 |
2.5 甲烷光催化氧化研究概况与进展 |
2.5.1 气相体系中的甲烷光催化 |
2.5.2 多相体系中的甲烷光催化 |
2.6 半导体纳米光催化材料 |
2.6.1 ZnO纳米材料 |
2.6.2 等离子体Au纳米颗粒 |
2.6.3 石墨烯纳米材料 |
2.6.4 聚苯胺纳米材料 |
2.7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7.1 研究内容 |
2.7.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3 纳米ZnO与甲烷氧化的能级匹配及光生载流子运移机制研究 |
3.1 半导体催化剂与甲烷氧化的能级匹配 |
3.2 纳米ZnO光电催化氧化甲烷光生载流子运移机制 |
3.3 纳米ZnO催化剂的界面调控 |
3.3.1 ZnO光阳极-电解质之间固-液界面调控 |
3.3.2 ZnO光电极内部固-固界面调控 |
3.4 小结 |
4 纳米ZnO及其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3 纳米ZnO及其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4.3.1 纳米ZnO催化剂的制备 |
4.3.2 纳米ZnO/Au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4.3.3 纳米ZnO/GR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4.3.4 纳米ZnO/PANI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
4.4 小结 |
5 纳米ZnO及其复合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及光吸收性能研究 |
5.1 微观形貌分析 |
5.1.1 纳米ZnO单一催化剂微观形貌分析 |
5.1.2 纳米ZnO基复合催化剂微观形貌分析 |
5.2 晶体结构分析 |
5.2.1 纳米ZnO单一催化剂晶体结构分析 |
5.2.2 纳米ZnO基复合催化剂晶体结构分析 |
5.3 光吸收性能分析 |
5.3.1 纳米ZnO单一催化剂光吸收性能分析 |
5.3.2 纳米ZnO基复合催化剂光吸收性能分析 |
5.4 小结 |
6 纳米ZnO及其复合催化剂催化甲烷光电化学性能研究 |
6.1 催化剂表面微观反应过程研究 |
6.1.1 纳米ZnO单一催化剂表面微观反应过程研究 |
6.1.2 纳米ZnO基复合催化剂表面微观反应过程研究 |
6.2 光响应性能及强度研究 |
6.2.1 纳米ZnO单一催化剂光响应性能及强度研究 |
6.2.2 纳米ZnO基复合催化剂光响应性能及强度研究 |
6.3 光生载流子传输阻抗研究 |
6.3.1 纳米ZnO单一催化剂光生载流子传输阻抗 |
6.3.2 纳米ZnO基复合催化剂光生载流子传输阻抗 |
6.4 光生载流子浓度研究 |
6.4.1 纳米ZnO单一催化剂载流子浓度研究 |
6.4.2 纳米ZnO基复合催化剂载流子浓度研究 |
6.5 电化学活性面积研究 |
6.5.1 纳米ZnO单一催化剂电化学活性面积研究 |
6.5.2 纳米ZnO基复合催化剂电化学活性面积研究 |
6.6 小结 |
7 纳米ZnO及其复合催化剂光电催化氧化甲烷产物及机理研究 |
7.1 甲烷光电催化氧化反应产物研究 |
7.1.1 纳米ZnO单一催化剂光电催化氧化甲烷反应产物研究 |
7.1.2 纳米ZnO基复合催化剂光电催化氧化甲烷反应产物研究 |
7.2 甲烷光电催化氧化反应效率研究 |
7.2.1 纳米ZnO单一催化剂光电催化氧化甲烷反应效率研究 |
7.2.2 纳米ZnO基复合催化剂光电催化氧化甲烷反应效率研究 |
7.3 甲烷光电催化氧化反应机理研究 |
7.3.1 纳米ZnO单一催化剂光电催化氧化甲烷反应机理研究 |
7.3.2 纳米ZnO基复合催化剂光电催化氧化甲烷反应机理研究 |
7.4 甲烷光电催化氧化反应路径研究 |
7.4.1 甲烷光电催化氧化转化为甲醇反应路径研究 |
7.4.2 甲烷光电催化氧化转化为甲酸反应路径研究 |
7.5 小结 |
8 结论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催化、储能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 |
1.2.1 金属氧化物与石墨烯简介 |
1.2.2 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
1.3 污水处理研究进展 |
1.3.1 吸附法 |
1.3.2 光催化法 |
1.3.3 Fenton催化氧化技术 |
1.4 超级电容器 |
1.4.1 超级电容器结构与储能机理 |
1.4.2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
1.5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设备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设备 |
2.3 表征方法 |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2.5 氧化石墨烯(GO)的制备 |
第三章 TiO_2/rG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TiO_2HHMs/rGO复合材料 |
3.2.1 TiO_2 HHMs/rGO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2 TiO_2 HHMs/rGO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
3.3 MoS_2/TiO_2/rGO复合材料 |
3.3.1 MoS_2/TiO_2/rGO复合材料的制备 |
3.3.2 MoS_2/TiO_2/rGO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Fe_3O_4/rG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Fenton催化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Mn-Fe_3O_4/rGO复合材料 |
4.2.1 Mn-Fe_3O_4/rGO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2 Mn-Fe_3O_4/rGO复合材料的类-Fenton催化性能 |
4.3 MoS_2/Fe_3O_4/rGO复合材料 |
4.3.1 MoS_2/Fe_3O_4/rGO复合材料的制备 |
4.3.2 MoS_2/Fe_3O_4/rGO复合材料的光-Fenton催化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Zn-Fe_3O_(4,)Mn_3O_4) /rG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能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Zn-Fe_3O_4 HMs/rGO复合材料 |
5.2.1 Zn-Fe_3O_4 HMs/rGO复合材料的制备 |
5.2.2 Zn-Fe_3O_4 HMs/rGO复合材料的储能性能 |
5.3 花状Mn_3O_4/rGO复合材料 |
5.3.1 花状Mn_3O_4/rGO复合材料的制备 |
5.3.2 花状Mn_3O_4/rGO复合材料的储能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氢气在大量高纯度定向碳纳米管束中的吸附(论文参考文献)
- [1]固体酸和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生物质呋喃类平台分子转化的研究[D]. 田红丽. 济南大学, 2021
- [2]碳基常压储氢材料的制备及其微观结构调控[D]. 虞军伟. 山东大学, 2021
- [3]晶态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二氧化碳还原性能研究[D]. 路猛.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金属硫化物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及光(电)催化性能[D]. 李合.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5]高温煤焦油的精细分离及其组分的选择性催化转化[D]. 麻志浩.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6]固定化离子液体拆分氨氯地平对映体研究[D]. 刘敏. 浙江大学, 2020(03)
- [7]金属氧化物基气敏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王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8]Fe/K催化煤热解直接制备碳纳米管机理研究[D]. 张天开.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9]纳米ZnO复合光电催化氧化甲烷性能及机理研究[D]. 刘佳.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10]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催化、储能性能研究[D]. 陈忠涛. 东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