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的生命科学(论文文献综述)
关剑平[1](2021)在《21世纪日本农学系统专业建设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日本的农学研究与教育走在世界前列,但其危机感特别强烈。21世纪的到来又成为日本反省、创新的契机,新世纪的农业、农村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六次产业理论应运而生。相应地,农学研究与教育发生了互为因果的变革,学术界学科整合的成果也体现在农学系统专业的建设上,新农学突破传统范畴,在与理学、工学等自然科学学科复合的同时,还走进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领域,以发现、打造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渠道,并用农学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建设城市。在这个背景下,出现了各种不同视角的农学系统的学部,不仅有对于传统农学的充实、调整,也有与各种学科的嫁接,其中围绕食品的学部在近几年发展最引人注目。对于提出发展新农科的中国农学界来说,日本是重要的借鉴对象。
徐婷婷[2](2021)在《中外6种生命科学类SCI期刊新媒体矩阵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和获取的方式,随着网络用户的不断增加,传统媒体开始与各式新媒体融合。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信息传播的载体,其与微博、微信、Twitter、Facebook等新媒体的融合,使得学术信息传播方式焕然一新。生命科学类学术期刊传播的内容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较早开始与新媒体融合,期刊新媒体矩阵初具规模且运营成熟,是探究学术期刊新媒体矩阵功能建设情况的优秀研究对象,本文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Cell、Nature、Science、Cell Research、Molecular Plant和National Science Review这6种生命科学类SCI期刊在微信、微博、Twitter、Facebook及官网的推文为研究对象,以期刊功能理论、框架理论为基础构建类目,对国内外不同学术期刊新媒体矩阵功能进行研究,对比中外学术期刊新媒体矩阵功能建设的不同之处,发现国内期刊现存问题并提出建议。研究发现,在期刊新媒体矩阵建设方面,国内学术期刊较国外仍有差距;在期刊矩阵功能发挥方面,期刊新媒体平台推文以文章导读为主,重视学术期刊优质内容信息存储、传播功能的发挥;同时,期刊新媒体平台新闻类推文、来源于专家学者的推文受众响应程度较高,并重视学术会议论坛的报道,发挥期刊教育、引导、智库的功能。目前学术期刊形成两种联动模式,分别为“官网-平台”纵向联动模式及“本刊-他刊”横向联动模式,纵向的矩阵联动重视期刊自身传播、存储的功能,横向的联动模式则重视期刊引导、教育的功能。通过国内外学术期刊新媒体矩阵建设对比,发现中外学术期刊矩阵功能建设侧重点略有不同,我国期刊还存在期刊新媒体矩阵构建拖沓,新媒体平台官方账号影响力不足,新媒体平台推文形式功能单一等问题。因此,笔者提出:首先,应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特性,因地制宜地发展期刊基本功能;其次,重视各平台服务便捷性建设,增添在线投稿、查稿、“平台-官网”便捷窗口等服务,发挥期刊社会功能;最后,多角度创新学术期刊联动的方式,促进学科知识的进一步传播,为期刊积累学术资源,助力期刊智库构建。
郭子铭[3](2021)在《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研究(1959-202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三角区是美国三大科研中心之一,是北卡罗来纳州高科技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推动北卡罗来纳州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20世纪50年代,北卡罗来纳州的三大支柱性产业——烟草业、纺织业、家具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落,经济发展遇到瓶颈。对此,1959年,北卡罗来纳州决定成立研究三角区,调整本州的经济发展重点和产业结构,从而成功地促进了北卡罗来纳州经济的繁荣发展。研究三角区的出现不仅推动该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且对北卡罗来纳州、南部地区和美国都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以研究三角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探讨研究三角区的发展历程和其获得成功的原因等内容。本文的脉络可概括如下:绪论部分概述国内外学者对北卡罗来纳州和研究三角区的相关研究。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二战前北卡罗来纳州的经济发展情况,着重阐述烟草业、家具业和纺织业在该州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主要从经济和社会角度分析研究三角区创建的背景,叙述北卡罗来纳州各界所作出的贡献。第三部分重点探讨研究三角区自建立以来的发展过程。第四部分概括研究三角区的影响以及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其在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历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取得繁荣发展的原因。通过对研究三角区发展历程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其能从落后的农业区发展成重要的科研中心和经济发展引擎,研究三角区无论是在哪一个发展阶段,都离不开政府、企业和学校的支持。因此,在总结研究三角区的发展历程,分析其获得成功的原因时,都需要重点关注政府、企业界和学术界对该区域的作用与影响。研究三角区建立和发展的历程以及其成功经验,为我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新区以及科技园区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促进我国高科技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加快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
赵玉婷[4](2021)在《基于项目化学习提升学生生态素养 ——以上海市X校六年级学生为例》文中指出2020年一场新冠疫情席卷了全球,保护生态环境成为21世纪重任之一。在生态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帮助学生提升生态素养,实现其具有解决真实的环境问题的能力逐渐成为生态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本研究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教学模式和生态教育理念,建立基于项目化学习提升生态素养的教学过程模型,结合中学生命科学内容,设计开发了一套制作分类垃圾桶课程,并开展实践教学,探究项目化学习对提升学生生态素养的影响。本研究总结相关生态课程教学案例,以及项目化学习的教学流程,并以活动选修课的形式在上海某公办初中实施,课时为16周,研究对象为上海市地区某初中六年级学生的30人,采用实证研究法,从量化和质性的角度收集分析数据,分课程教学前、后两个阶段,评估学生生态素养的变化。研究结果发现:(1)本研究中的项目化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生态素养中生态素养;(2)课程教学后,学生在思考如何解决真实的生态问题时,其思考模式能遵循项目化学习的系统流程,与学生在生态行为维度的显着提升相符;(3)基于项目化学习的生态教学帮助学生在生态行为维度的表现获得提升,同时也能支持项目化学习的教学模式与生态教育匹配。本研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师生访谈,发现课程内容和教学在培养学生生态态度、道德观方面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建议后续从更多的角度探究学生生态态度的变化,完善项目化学习教学和课程设计,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感知,以及自发地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并运用项目学习方法解决真实问题。
张静[5](2021)在《基于非生物学专业的《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课程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命科学研究是现代科学研究的前沿,生命科学知识与人们的生活实践息息相关,人们的生活与生物学知识的联系会比其他任何学科的的知识都会更加紧密。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以及对非生物学本科生科学素质教育的需要,使得生命科学类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成为必然。《生物学》公共选修课的开设不仅可以普及生物学知识,提高生命科学素养,还可以丰富高校的课程资源,充分实现该课程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育人价值,因此,研究面向非生物学专业本科生《生物学》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计与开设要求等相关内容也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在对高校公共选修课课程开发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与概念界定的基础下,梳理了国内外相关高校生命科学类公共选修课课程设计及开发的基本情况与发展趋势。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法,从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态度、学生对生物学课程的认识、乐于接受的教学评价方式以及对《生物学》公共选修课的期待等几个维度对S大学M学院的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并且,大部分的学生都希望可以利用学习的生物学相关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希望通过《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获得生物学基础知识,提高自己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以上调查结果表明了《生物学》公共选修课开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访谈法,对已开设和未开设生命科学类公共选修课院校的教师进行调查,总结了《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课程开发中的问题,分析了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与课程评价策略等方面的内容。基于以上调查分析,笔者确定了《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课程的基本内容,以生物学学科知识为基础,依据课程开发的原则,结合所在S大学M学院的学科专业以及学生特点、访谈教师的建议,确定了课程内容的整体框架以及课程实施细节与课程评价。同时以课程内容中的第二章第四节“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内容为例,给出了具体的课程教学案例。基于教学实际,采用了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并结合学生学习之后的调查问卷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给非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课程,可以增加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2.和别的公共选修课相比,自主学习《生物学》公共选修课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发现问题、主动学习、自主思考和归纳总结等能力。3.自主学习生物学相关知识,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能增强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本研究围绕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验证了高校开设《生物学》公共选修课的必要性,开设了相关调查,也丰富了《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课程开发的研究。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从《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课程开发的整体角度出发,以提高本科生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对一般高等院校非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生命科学类公共选修课起到指导与借鉴作用。
教育部[6](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王赫麒[7](2020)在《以生命形态为媒介的新媒体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今的艺术世界里,各类新型材料、新型媒介和新的艺术形式的不断出现,艺术语言的表达形式变得越来越多元化。随着生命科学以及生物技术的普及,艺术媒介也不断地被更新,同时也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实验条件。生命媒介作为新型媒介的一种,其本身变成了承载艺术家观念的艺术媒介新载体,生命媒介在新媒体艺术中具有其独特性质,能够立体化的将生物学、科学技术等不同领域的学科同艺术相结合。使用以生命形态为媒介的新媒体艺术超越了生物和科技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也实现了艺术思维与科技智力的接轨,为艺术领域扩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生物伦理的讨论。作为艺术表达的一种永恒主题,“生命”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伊始便牢牢的扎根在艺术世界当中。无论是在东方的神话中,还是西方的古老传说里,无论是以碳基生命为基础的活体生命,还是以硅基生命为基础的虚拟生命,在当今的新媒体艺术世界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实践。艺术家运用生命媒介完成其艺术作品,这一现象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艺术新趋势。本论文研究的是以生命形态为媒介的新媒体艺术对当今艺术的发展的影响。从不同维度对“生命”与艺术的本质与形态进行探索,展示了“生命”与艺术新的诞生方式与存在状态,探究生命媒介在新媒体艺术中的更多可能性,多角度的对生物艺术实践进行了分析。全文分为四个章节叙述,第一章对生命媒介的国内外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进行说明。第二章站在媒介的历史角度上讨论本论文相关的生命媒介的发展与更迭。第三章阐释在新媒体艺术中运用生命媒介的实验性及跨学科性。分析生命媒介在新媒体艺术中的更多可能性及其带来的问题从而更加多元化的表达观念。第四章通过生命媒介在艺术中的运用案例对生命媒介在新媒体中的表达进行分析。第五章主要阐述“生命”作为媒介在新媒体艺术中带来的延伸意义和为人类社会带来的思考与展望。
韩慧敏[8](2020)在《基于生命观念的高中生物学教材研究 ——以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科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20世纪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随后,各国家和地区纷纷开启了核心素养的研究,中国“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全球化的背景紧密相关。2017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并提出了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其中生命观念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标志和关键。生命观念以概念学习为基础,而概念的学习依赖于教材。因此,展开基于生命观念的高中生物学教材研究有重要意义。2019年秋季,新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教科书正式使用,人教版教科书围绕“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全面落实育人价值”进行修订,全面落实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故而,笔者选取新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教科书“分子与细胞”模块作为研究对象,对教科书中蕴含的生命观念进行分析。本文将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研究:生命观念是什么?教科书中的生命观念是如何体现的?教师应该如何利用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科书发展学生的生命观念?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核心素养、生命观念以及教科书的研究现状,并在查阅大量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基于布鲁纳结构主义理论和生命科学哲学对生命观念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将生命观念划分为微观的生命、宏观的生命和系统的生命三个层次,构建了生命观念的内涵模型,从而丰富生命观念的理论体系,加深教育工作者对生命观念的理解。在教科书的研究方面,本文从教科书的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两方面展开。教科书的静态研究利用内容分析法,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对教科书进行对比分析,并对生命观念在章首页、问题探讨、知识内容、练习题、本章小结和插图中的呈现进行详细分析,探寻生命观念在高中生物教科书中的锚定点,从而指导教学。教科书的动态分析采用案例分析法,对优秀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并设计教学案例,探寻如何发挥教科书的基础性作用,落实生命观念,进而实现教学目标,发展核心素养。基于生命观念的理论研究和教科书的分析研究,笔者提出五点教学建议:(1)重视新教科书资源的利用,发挥教科书的作用;(2)教学目标应立足于核心素养;(3)深刻理解核心素养,深入挖掘教科书内容;(4)创设现实情境,注重知识运用;(5)重视概念教学,形成认知结构。希望本文能为广大教师利用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科书发展学生的生命观念提供参考。
孙玉龙[9](2020)在《机器人教育对学生工程问题解决策略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问题解决”是21世纪技能之一,在机器人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思维,帮助其运用工程设计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开始成为机器人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本研究基于工程设计的理念和机器人教学模式,结合小学生命科学内容,设计开发了一套机器人课程,并开展实践教学,探究机器人教育对学生工程问题解决策略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图形可视化方法分析国内外机器人教育的研究趋势,总结相关研究的课程教学案例,以及学生工程问题解决的评估方法,基于理论的探讨与教学模式的总结开发机器人课程,并以综合活动课的形式在上海某小学实施,课时为17周,研究对象为上海地区某小学高年级的学生30人,使用混合研究方法,从量化和质性的角度收集并分析数据,分课程教学前、中、后三个阶段,评估学生工程问题解决策略的变化。研究结果发现:(1)本研究中,机器人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工程设计过程的理解,学生随着课程学习的进行,可以写出更多的工程设计步骤,不同步骤间也形成越来越多的有效序列;(2)课程教学后,学生在设计、建构和评估工程设计问题解决方案时,其问题解决策略符合工程设计的逻辑,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迭代性,开始围绕问题和需求设计解决方案、建构模型、测试和评估,但仍然存在“非顺序参与者”的倾向;(3)基于工程设计的机器人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知识,学生产生比较积极的反馈,对该课程产生比较积极的学习动机,并且希望学习更多的机器人课程,也愿意运用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问题解决路径数据的积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学生工程问题解决的策略,同时也能支持机器人教育中教与学风格的匹配。本研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学生访谈,发现了课程内容和教学在培养学生工程问题解决策略方面存在的不足,建议后续研究从更多的角度探究学生工程问题解决策略的变化,完善机器人教学和课程设计,提高学生对工程设计过程的理解,以及运用工程设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侯琨[10](2020)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文中提出天体生物学是一门伴随着生命起源研究和航天实践而兴起的交叉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莱德伯格提出地外生物学的概念以来距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过程。在天体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它广泛吸收了不同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从陨石学、无线电通讯、嗜极生命、遗传学等诸多研究中汲取养分,拓宽了自身的学科范畴。从技术性视角来看,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发展始终与航天、生命领域的技术进展相一致,它的发展反映出时代的进步。自从美国在20世纪末完成了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建制化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纷纷成立了隶属本国的专门研究机构来推动学科进展,但我国尚没有这一学科的专门研究机构。本篇博士论文通过回顾天体生物学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希望能够理清其学术脉络,对于我国学界正确认识该学科、推动本土研究进展有所裨益。第一章主要研究了天体生物学在20世纪50年代得以起源的历史条件,即米勒实验的突破性成果推动了生命起源研究从思辨到实证的转变,第一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召开促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制度化、专业化进展。生命起源领域的进展为地外生物学的出现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人才储备,在莱德伯格的推动下,地外生物学概念被提出,美国国家航天局在科技竞赛的支配思想下也开始投资支持生命起源和地外生物学研究。第二章则考察了生命起源研究之外天体生物学得以成立的另一种学术研究传统——火星生命争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火星运河争论促进了美国国内火星科幻的繁荣,对在20世纪中叶成长起来的一批天文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天文学界对太阳系内行星认知的逐渐加深,火星在学理上和文化上都成为了地外生命探测最重要的目标天体。20世纪60-70年代,借着美苏航天竞赛的东风,美国国内地外生物学研究群体参与到了一系列火星探测活动的仪器研发、成果解读中,这一时期也是地外生物学实践的高潮期。但随着海盗号登陆火星表面对与火星生命说的否定性结果,地外生物学逐渐进入低谷。第三章分析了美航局航天实测之外的多学科参与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它们的成果为学科复兴埋下了种子。默奇逊陨石中氨基酸以及星际空间中有机分子的发现为业已沉寂的胚种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嗜极生命的新的研究进展则加深了学界对于极端环境中生命的认识水平;SETI理论的提出和相关搜索计划的启动则推动了对于地外文明的探测热潮;新的生命起源理论也在遗传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斩获新生。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和发现为地外生物学拓宽了学科边界,成为了天体生物学学科知识的重要来源。第四章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天体生物学完成建制化的过程。ALH84001火星陨石的发现以及激进的解读(即在陨石中存在火星生命遗迹)使得火星生命再次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政治性力量的站台也为天体生物学复兴奠定了基础。随着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成立、专业性学术杂志的发行以及学术教材的编排出版,天体生物学逐步完成了建制化,相较于以往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天体生物学不但拓宽了视野,也更加注重下一代学者的培养。第五章关注到新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拓展,系外行星的发现和宜居带概念的提出使得科学界对于太阳系之外的行星系统加深了认识,同时对于适合生命产生的环境条件有了新的理解;而太阳系内巨行星卫星系统中,木卫二与土卫六因冰层与大气的存在成为了天体生物学最为关注的新的目标天体。这股向内与向外的目标天体延伸成为了新世纪天体生物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性成果。第六章针对我国民国时期对于生命起源理论的接受与21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现状进行了梳理,以试图解释天体生物学在我国的缺位原因,这其中意识形态上认知的差异是关键性因素。可喜的是,进入新世纪,我国学术研究者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逐步进入到该研究领域中,我国进行天体生物学建制化的契机也逐步形成。通过这些分析和讨论,可以看出天体生物学在当代科技史上的重要地位,它始终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相结合,并且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推动了当代科技的进步,天体生物学的科学实践还对于人类重新思考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起到了重要作用。天体生物学在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都展示出其深刻的影响。随着新一轮火星探测的热潮,世界各主要大国都出台了各自的航天规划,天体生物学因航天而起,也因航天而兴,我国的航天事业终将建立自己的天体生物学研究体系。本文希望通过对于天体生物学历史的梳理,为天体生物学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21世纪的生命科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的生命科学(论文提纲范文)
(1)21世纪日本农学系统专业建设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 日本社会对于农学系统专业的认识 |
二、 主流农学系统专业 |
三、 学科整合与独特性 |
四、 食品凸显 |
五、 对中国的启示 |
(2)中外6种生命科学类SCI期刊新媒体矩阵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阐释 |
1.2.1 新媒体矩阵 |
1.2.2 生命科学类期刊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2 理论构建与研究设计 |
2.1 理论基础 |
2.1.1 期刊功能理论 |
2.1.2 框架理论 |
2.2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2.2.1 研究内容 |
2.2.2 研究方法 |
2.2.3 技术路线 |
2.3 研究设计 |
2.3.1 样本选择及研究问题 |
2.3.2 分析单位 |
2.3.3 类目构建 |
3 生科类学术期刊新媒体矩阵功能分析 |
3.1 .中外6 种生科类学术期刊新媒体矩阵建设及运营 |
3.1.1 期刊基本情况介绍 |
3.1.2 新媒体矩阵建设 |
3.1.3 新媒体平台运营 |
3.2 中外6 种生科类SCI期刊新媒体矩阵基本功能研究 |
3.2.1 文章导读为主,构建信息传播平台 |
3.2.2 图文形式推文,构成矩阵传播范式 |
3.2.3 综合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强推文显着性 |
3.3 中外6 种生科类SCI期刊矩阵社会功能研究 |
3.3.1 新闻类推文带动教育引导功能建设 |
3.3.2 专家学者发挥引导功能 |
3.3.3 专栏及论坛服务智库发展 |
4 生科类学术期刊新媒体矩阵联动模式 |
4.1 “官网—平台”纵向矩阵 |
4.1.1 官网栏目设置丰富 |
4.1.2 平台推文依赖官网栏目 |
4.1.3 “内容+官网链接”推送范式 |
4.2 “本刊—他刊”横向矩阵 |
4.2.1 论文推荐重视自身 |
4.2.2 同行期刊部分联动 |
4.3 联动模式运用促进期刊功能再发挥 |
4.3.1 纵向联动矩阵发展基础功能 |
4.3.2 横向联动矩阵促进社会功能 |
5 我国学术期刊新媒体矩阵功能优化对策 |
5.1 中外学术期刊新媒体矩阵功能对比 |
5.1.1 平台优质文章推文传播频率不一 |
5.1.2 期刊新媒体矩阵功能建设侧重不同 |
5.1.3 新媒体矩阵联动模式的运用存在差异 |
5.2 我国学术期刊新媒体矩阵功能发挥现存问题 |
5.2.1 期刊新媒体矩阵建设拖沓敷衍 |
5.2.2 期刊官方账号影响力不足 |
5.2.3 期刊新媒体推文形式功能单一 |
5.3 我国学术期刊新媒体矩阵优化建议 |
5.3.1 利用新媒体平台发挥期刊基本功能 |
5.3.2 平台便捷性功能建设扩大期刊社会功能 |
5.3.3 创建多维交流矩阵促进智库建设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研究(1959-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选题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一)选题重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的北卡罗来纳州 |
第一节 美国内战前北卡罗来州的经济发展 |
一、种植园经济的兴起与发展 |
二、传统制造业的初步发展 |
第二节 美国内战后到二战前北卡罗来纳州的经济发展 |
一、烟草业 |
二、家具业 |
三、纺织业 |
第二章 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设想的酝酿 |
第一节 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建立的原因 |
一、经济层面的因素 |
二、社会层面的因素 |
三、其他因素 |
第二节 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创意的提出与成型 |
一、研究三角区设想的提出 |
二、创建研究三角区的筹备工作 |
第三章 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的早期建设 |
一、少数机构和企业的进驻 |
二、桑福德州长的教育政策 |
第二节 大型企业分支机构与政府共同影响下的繁荣发展 |
一、研究三角区的繁荣发展表现 |
二、研究三角区繁荣发展的原因 |
第三节 面临诸多挑战的21 世纪 |
一、2008 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
二、外国资本和跨国公司 |
三、小型和初创企业的发展 |
四、中心园区发展计划 |
第四章 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的影响与经验教训 |
第一节 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的影响 |
一、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二、对北卡罗来纳州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三、对南部、东海岸、美国科技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的发展困境与挑战 |
一、发展早期的困境(1959-1965) |
二、发展中期的难题(1965-1990) |
三、经济全球化时期的挑战(1990-至今) |
第三节 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的经验教训 |
一、合适的发展战略计划 |
二、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 |
三、重视基础设施和文化氛围建设 |
四、需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项目化学习提升学生生态素养 ——以上海市X校六年级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力推进的项目化学习 |
1.1.2 提升生态素养应该关注问题解决过程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问题及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4.1 项目化学习 |
1.4.2 生态教育 |
1.4.3 生态素养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流程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关于生态素养的研究现状 |
2.1.1 国外关于生态素养培育的研究现状 |
2.1.2 国内关于生态素养培育的研究现状 |
2.2 国内外关于项目化学习的研究 |
2.2.1 国外关于项目化学习的研究 |
2.2.2 国内关于项目化学习的研究 |
2.3 小结 |
第3章 基于项目化学习提升生态素养的教学过程模型构建 |
3.1 项目化学习与生态素养关系的理论构建 |
3.2 项目化学习提升生态素养的教学过程模型建构 |
3.3 基于项目化学习提升生态素养的教学设计 |
3.3.1 教学主题 |
3.3.2 教学设计的适用性 |
3.3.3 教学设计流程 |
第4章 基于项目化学习提升生态素养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设计 |
4.1.1 实验目的 |
4.1.2 实验对象 |
4.1.3 研究工具 |
4.1.4 预研究 |
4.2 教学实施 |
4.2.1 学情分析 |
4.2.2 教学目标 |
4.2.3 学习任务 |
4.3 教学案例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生态素养前后测分析 |
4.4.2 生态素养子维度前后测分析 |
4.4.3 生态素养水平性别统计对比 |
4.5 学生的学习成效与课程反馈 |
4.6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本研究的项目化学习有助于生态素养提升 |
5.1.2 原型搭建有助于生态行为维度的生态素养提升 |
5.1.3 背景调研为提升生态素养提供可能性 |
5.1.4 项目化学习有助于树立学生生态保护行为意识 |
5.2 教学建议 |
5.2.1 分层设计教学环节,针对性提升生态素养 |
5.2.2 增设试用检验环节,鼓励学生优化产品方案 |
5.2.3 共同制定产品标准,提升创作难度,明确产品需求 |
5.2.4 丰富校外调研场地,助力生态素养提升 |
5.2.5 布置假期小调研,生态教育知行合一 |
5.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初中生生态文明素养调查问卷 |
附录 B:课后作业 |
附录 C:学习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非生物学专业的《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课程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2.3 生物学课程体系研究现状 |
1.2.4 理论基础 |
1.2.5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开设《生物学》公共选修课的可行性调查 |
2.1 学生问卷调查设计 |
2.1.1 调查目的 |
2.1.2 问卷设计 |
2.1.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2.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2.2.1 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态度 |
2.2.2 学生对生物学课程的认识 |
2.2.3 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
2.2.4 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评价方式 |
2.2.5 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 |
2.2.6 学生对《生物学》公共选修课的预期 |
2.3 教师访谈调查与结果分析 |
2.3.1 访谈调查目的 |
2.3.2 访谈调查对象 |
2.3.3 访谈问题设计 |
2.3.4 访谈调查分析 |
2.4 调查结果分析 |
2.4.1 表现出的优势 |
2.4.2 呈现出的问题 |
2.4.3 调查结果总结 |
第三章 《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课程开发整体规划与案例分析 |
3.1 《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课程开发 |
3.1.1 课程概述 |
3.1.2 课程目标 |
3.1.3 课程开发原则 |
3.2 《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课程内容选择与课程框架建构 |
3.2.1 课程内容选择依据 |
3.2.2 课程内容基本框架 |
3.2.3 课程学习要求 |
3.3 课程案例分析 |
3.3.1 案例设计原因分析 |
3.3.2 案例教学目标 |
3.3.3 教学案例流程设计 |
3.3.4 教学案例过程分析 |
3.3.5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
3.4 课程评价 |
3.4.1 课程评价的方法 |
3.4.2 课程评价的作用 |
第四章 《生物学》公共选修课学习效果分析 |
4.1 学习效果调查问卷分析 |
4.1.1 调查目的 |
4.1.2 问卷设计 |
4.1.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4.2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4.2.1 学生学习《生物学》公共选修课内容兴趣的影响 |
4.2.2 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的影响 |
4.2.3 学生提升各方面能力的影响 |
4.2.4 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意识的影响 |
4.3 调查结论与反思 |
4.3.1 调查结论 |
4.3.2 反思 |
第五章 总结 |
5.1 研究成果 |
5.2 创新之处 |
5.3 研究不足 |
5.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生物学相关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已开生命科学类公共选修课院校教师访谈问卷 |
附录三 未开设生命科学类公共选修课院校教师访谈问卷 |
附录四 扬州大学《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大纲 |
附录五 《生物学》公共选修课学习效果调查问卷 |
致谢 |
(7)以生命形态为媒介的新媒体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1.3 国内外发展动态 |
第二章 生命形态媒介概论 |
2.1 生命形态媒介缘起 |
2.1.1 拓展中的艺术边界 |
2.1.2 艺术媒介的“生命化”转变 |
2.1.3 后人类时代下生命的新媒介形态 |
2.2 生命形态媒介的界定 |
2.2.1 生命的“熵”概念 |
2.2.2 生命形态媒介的定义 |
第三章 生命形态媒介的特性 |
3.1 生命媒介的跨学科性 |
3.2 生命媒介的实验性 |
第四章 生命形态媒介在新媒体艺术中的样态 |
4.1 基因艺术 |
4.2 转基因艺术 |
4.3 半活体组织雕塑 |
4.4 智能仿生艺术 |
4.5 合成生物艺术 |
4.6 胚胎标本艺术 |
4.7 生态装置艺术 |
第五章 生命形态媒介在新媒体艺术中的延伸意义 |
5.1 生命形态媒介在新媒体艺术中的延伸意义 |
5.2 生命媒介引发的思考 |
5.3 生命形态媒介的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品集 |
(8)基于生命观念的高中生物学教材研究 ——以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科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内容分析法 |
1.5.3 案例分析法 |
1.6 研究思路 |
2 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 |
2.1 概念界定 |
2.1.1 核心素养 |
2.1.2 学科核心素养 |
2.1.3 生命观念 |
2.1.4 教材与教科书 |
2.2 理论依据 |
2.2.1 布鲁纳结构主义理论 |
2.2.2 生命科学哲学 |
3 生命观念的内涵研究 |
3.1 什么是生命 |
3.2 什么是观念 |
3.3 生命观念的内涵 |
3.3.1 生命观念不等同于概念 |
3.3.2 生命观念不是孤立存在的 |
3.3.3 生命观念以概念学习为基础 |
3.3.4 生命观念的内涵与外延 |
4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中的生命观念分析 |
4.1 新旧教科书对比分析 |
4.1.1 宏观层面对比 |
4.1.2 微观层面对比 |
4.1.3 小结 |
4.2 生命观念在新教科书“分子与细胞”模块的呈现方式 |
4.2.1 在章首页中呈现 |
4.2.2 在问题探讨中呈现 |
4.2.3 在知识内容中呈现 |
4.2.4 在练习题中呈现 |
4.2.5 在本章小结中呈现 |
4.2.6 在插图中呈现 |
5 高中生物教学中发展生命观念的案例分析 |
5.1 教学案例片段分析 |
5.2 教学设计案例 |
6 研究建议与结论 |
6.1 研究建议 |
6.1.1 重视新教科书资源的利用,发挥教科书的作用 |
6.1.2 教学目标应立足于核心素养 |
6.1.3 深刻理解核心素养,深入挖掘教科书内容 |
6.1.4 创设现实情境,注重知识运用 |
6.1.5 重视概念教学,形成认知结构 |
6.2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机器人教育对学生工程问题解决策略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变革中的机器人教育 |
1.1.2 基于工程设计的教学应该关注问题解决过程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问题及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4.1 生命科学 |
1.4.2 机器人教育 |
1.4.3 工程问题解决策略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工程设计 |
2.1.1 工程设计的概念 |
2.1.2 工程设计中的成功智力理论 |
2.1.3 工程设计模式 |
2.2 机器人教育 |
2.2.1 国内机器人教育研究 |
2.2.2 国外机器人教育研究 |
2.2.3 机器人教学模式 |
2.3 基于工程设计的机器人教学 |
2.3.1 课程活动设计 |
2.3.2 教学案例分析 |
2.4 学生工程问题解决策略的编码与评估方法 |
2.4.1 编码方案 |
2.4.2 评估方法 |
2.5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流程 |
3.4 研究工具 |
3.4.1 工程设计任务 |
3.4.2 学科知识问卷 |
3.4.3 访谈提纲 |
3.4.4 课程反馈问卷 |
3.4.5 编码方案 |
3.5 数据收集与分析 |
3.6 预研究 |
3.7 课程开发 |
3.7.1 教学模型 |
3.7.2 课程框架和教案设计 |
第4章 研究发现与讨论 |
4.1 学生对工程设计过程的理解 |
4.2 学生工程问题解决策略的变化 |
4.3 学生的学科成效与课程反馈 |
4.4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建议事项 |
5.3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前人研究综述 |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创新点与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地外生物学的兴起——20 世纪50 年代的科学变革 |
1.1 米勒实验与生命起源理论的范式转变 |
1.1.1 米勒实验的历史过程 |
1.1.2 米勒实验引发的科学争议 |
1.1.3 米勒实验的社会影响 |
1.1.4 米勒实验的意义探讨 |
1.2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与生命起源研究的组织更新 |
1.2.1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历史背景 |
1.2.2 首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概况 |
1.2.3 生命起源大会的制度化与学科发展 |
1.3 地外生物学——航天竞赛与行星免疫 |
1.3.1 人造地球卫星1 号带来的冲击 |
1.3.2 莱德伯格关于太空探测的思考:行星免疫学 |
1.3.3 地外生物学的提出及内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火星生命探测——20 世纪60-70 年代的地外生物学实践 |
2.1 火星生命的历史渊源 |
2.1.1 月亮骗局 |
2.1.2 火星运河与火星科幻 |
2.1.3 新技术与新证据 |
2.2 水手4 号——火星生命探测争论及影响 |
2.2.1 火星生命探测的历史背景 |
2.2.2 三次研讨会与逐步推进的火星生命探测计划 |
2.2.3 学术争议:科学界的反对方 |
2.2.4 水手4 号探测结果与争议 |
2.3 海盗计划与地外生物学的沉寂 |
2.3.1 地外生命探测仪器的研制 |
2.3.2 海盗计划的实施与生物实验结果 |
2.3.3 生物解释与化学解释的争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航天实测之外的地外生物学研究——20 世纪60-80 年代的多学科参与 |
3.1 默奇逊陨石与星际分子——地外有机物与天地统一性 |
3.1.1 默奇逊陨石的发现与解读 |
3.1.2 星际有机分子的确认 |
3.2 嗜极生命——原始生命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
3.2.1 沃尔夫阱与南极生物 |
3.2.2 海底热液喷口的古细菌 |
3.3 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理论与实践 |
3.3.1 SETI的理论基础 |
3.3.2 SETI的初期实践 |
3.4 类蛋白质微球到RNA世界——代谢优先到遗传优先 |
3.4.1 福克斯的类蛋白质微球学说 |
3.4.2 RNA世界假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体生物学的复兴与建制化——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学科建设 |
4.1 陨石背后的科学与政治 |
4.1.1 火星陨石的发现和确认 |
4.1.2 ALH84001 的解读与争议 |
4.1.3 火星政策转向——陨石解读背后的政治因素 |
4.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与发展 |
4.2.1 天体生物学的名称来源与学科范畴 |
4.2.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 |
4.2.3 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发展与成果 |
4.3 学术刊物与学科教材——科研与教育的主阵地 |
4.3.1 《天体生物学》的10 年计量分析(2001-2010) |
4.3.2 天体生物学学科教材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外行星与系内新目标——21 世纪新研究动向 |
5.1 系外行星与宜居带——宇宙微观结构再认识 |
5.1.1 系外行星的发现 |
5.1.2 系外行星的搜寻及特征 |
5.1.3 宜居带的定义与意义 |
5.2 欧罗巴与泰坦——巨行星卫星的宜居性 |
5.2.1 先驱者号、旅行者号与外太阳系探测 |
5.2.2 欧罗巴与泰坦的宜居性——新证据与新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
6.1 20 世纪上半叶生命起源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
6.1.1 随《字林西报》传入中国的生命起源知识 |
6.1.2 中国学者主动翻译、引进的生命起源学说 |
6.1.3 生命起源传播影响——以罗广庭事件和奥巴林学说为例 |
6.2 天体生物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
6.2.1 新媒体中的天体生物学 |
6.2.2 通过翻译引入的学术与科普作品 |
6.2.3 本土天体生物学研究与航天战略演变 |
第七章 结语 |
天体生物学兴起的两股历史传统 |
天体生物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
天体生物学的发展逻辑 |
天体生物学的意义探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词 |
四、21世纪的生命科学(论文参考文献)
- [1]21世纪日本农学系统专业建设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关剑平. 中国农业教育, 2021(03)
- [2]中外6种生命科学类SCI期刊新媒体矩阵功能研究[D]. 徐婷婷.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3]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研究(1959-2020)[D]. 郭子铭.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基于项目化学习提升学生生态素养 ——以上海市X校六年级学生为例[D]. 赵玉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基于非生物学专业的《生物学》公共选修课课程开发研究[D]. 张静. 扬州大学, 2021(05)
-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7]以生命形态为媒介的新媒体艺术研究[D]. 王赫麒.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 [8]基于生命观念的高中生物学教材研究 ——以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科书为例[D]. 韩慧敏.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9]机器人教育对学生工程问题解决策略影响的研究[D]. 孙玉龙.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10]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D]. 侯琨.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