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宗教与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崔明德,温欣[1](2021)在《中国民族文化研究述评》文中提出七十余年来,中国民族文化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9年,是民族文化研究的起步阶段;1980年到2000年,是民族文化研究的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是民族文化研究的繁荣阶段。目前,学术界已在民族文化的概念、类型、特征、地位、传承、创新以及和亲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军事文化、礼仪文化、丧葬文化、节日文化、宗教信仰、婚姻家庭、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工艺、胡化与汉化等诸多研究领域,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民族文化的理论研究比较薄弱,二是研究着力不够均衡,三是对民族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四是研究对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是太强。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学术发展趋势,深化中国民族文化研究,主要应从五个方面持续努力。
罗志鹏[2](2020)在《民族文化传播的新路径研究 ——以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也是人们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不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集体意识产物。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是关乎国家、社会与人民共同繁荣的大事。近年来,云南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民族文化强省,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大理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大理历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都是人们所关注的热门问题,也是民族理论与政策可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与政策,以大理市历史文化研究所开展的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为例,着重调查与研究关于大理历史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从民族文化传播的视角,将大理历史文化放在当前主流文化传播的新时代背景下,对大理历史文化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探究,并以各种形式的媒介传播形式来展现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的实际开展状况,凸显其对大理历史文化对外传播的社会价值与现实作用。同时,以发展的眼光和改革开放的精神,具体分析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在进行大理历史文化传播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思路,以期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与推进民族地区文化传播事业的发展。本文共有三大亮点。一是将民族文化特别是大理历史文化的传播问题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联系起来,结合当前国家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时代背景,重点关注民族文化力量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的影响与作用。二是通过民族学、历史学、文化学以及传播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作为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深入研究和探讨大理历史文化的传播问题,了解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对传播大理历史文化所发挥的社会作用,并针对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思路。三是新时期国内以公益讲座形式进行民族文化传播,也存在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如大理市历史文化研究所开展的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几乎每周风雨无阻的坚持,持续三年多坚忍不拔的精神,深得民众喜爱的大众传播,在云南乃至全国都实属罕见,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自强,其经验可为各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一个具体的、先进典型的、有推广价值的案例。
和晓君[3](2020)在《云南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不仅承载着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也是人们学习了解历史、实现古今对话的重要“窗口”。博物馆的发展状况从侧面反映出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及文化竞争力。如今,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公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在构建新时代背景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扮演着愈发突出而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我国“博物馆热”现象持续升温,博物馆事业迅猛发展,百花齐放。但与此同时,一些博物馆仍门庭冷落,难以吸引公众。因此,不断优化自身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已成为博物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身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昆明市的云南民族博物馆,作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民族类博物馆、东南亚最大的民族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就其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来说,现阶段与其他国家一级博物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本文以云南民族博物馆为研究对象,立足实际并结合学科相关理论,提出优化其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策略。首先,本文从民族博物馆和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界定入手,通过文献研究、资料搜集梳理、实地调研访谈等形式,分别对云南民族博物馆概况及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现状进行了阐述。其中重点从地方政府投入与政策支持、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人员等方面开展研究。同时,结合调查问卷以了解公众对其公共文化服务现状的满意程度。其次,在对各项资料、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探究其目前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服务内容和形式、服务人员、服务受众和服务效能五方面还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展厅分布散,面积悬殊大;藏品搜集与保管工作有待加强;展示水平偏低,民族氛围欠缺;公众参与渠道窄等。最后,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新博物馆学理论,针对存在问题的五个主要方面,提出云南民族博物馆应积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自身建设为内驱,以公众为核心,以社会合作为基础,多方参与、内外联动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体系。以期对未来云南民族博物馆乃至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
汤佳钰[4](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演艺产业的创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振兴战略是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战略,这是一个城乡融合、协调推进、产业融合、文化守护和改革创新的国家战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强调了它对于加快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云南省是全国贫困面积最大的省之一,乡村振兴战略的践行对推动云南乡村文化发展与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演艺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云南演艺产业的发展可以依托和发挥云南省得天独厚的地理、民族、文化等条件,实现更大的作为。从艺术家个人行为的独立创作到融入产业为旅游市场创作,建立起成熟而稳定的演艺市场,将给乡村文化产业振兴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之一,文化振兴能促进云南特色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传播与交流。云南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样,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将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的视域下探索云南演艺产业的创新发展对策和路径。本论文共分五章进行论析。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选题来源和依据,梳理和述评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体认了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提出了研究的思路和主要方法。第二章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原起、发展情况予以回溯和检视,把握了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历史流变,考察了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主要表现。第三章论析了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并采用案例分析法对其中的经典案例进行了解析。第四章将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下进行反思,着重把握和分析了其中的内容生产问题、文化环境问题和践行落实问题。第五章探究了着眼于乡村文化及产业振兴的目标,探讨了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优化对策,强调要深度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来助推云南演艺产业新发展,要借势于美丽乡村的多元化建设来推动云南演艺产业的新态势,还要强化“互联网+”的发展思维,通过产业融合发展来开启云南演艺产业新业态。
王葭雯[5](2019)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民族文化安全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一直是一些国家进行文化渗透的重要目标国家,西方敌对势力始终没有放弃对中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他们动作频繁,因此,中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非常艰巨。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云南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门户和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其承受的挑战也是空前严峻的:异域不良文化思潮的入侵,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政治分离主义的渗透,多元文化对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的冲击,使得云南民族文化安全的维护显得更为紧迫。本文从内外关系和同异关系两个维度,总结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民族文化安全问题的两个基本冲突模式:主体内部文化与外部文化之间的碰撞与冲突、文化民族性与文化世界共性之间的冲突。并在分析影响云南民族文化安全因素的基础上,从建立科学的文化安全预警机制、增强云南民族文化软实力、采取多样化政府引导方式、坚守云南民族特性等方面探寻了保护云南民族文化安全之策,从而提升民族文化竞争力。
董继梅[6](2018)在《现代化背景下云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整理与出版研究》文中提出云南民族众多,文化资源丰富,对云南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出版,有益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益于丰富文化的多样性。对此,云南出版界应树立"立足特色,重在创新;深度挖掘,打造精品"的主旨,以继承和发展为思路,实现"双效"为目的,对云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有计划的整理与出版,其具体办法包括:进一步加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搜集和整理,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打造面向市场的精品图书以建立品牌效应;采用数字化、电子出版物等多种形式,有效挖掘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
李先帆[7](2018)在《融合与造境 ——民族美术视野下的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南位于中国版图的西南边陲,地理环境特殊,拥有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与民族文化资源。因交通问题,长期远离主流文化,被视为“秘境”。自古以来,该地区拥有独特的文化传承,其美术风格与中原地区也有较大区别,具有鲜明的地域个性。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伊始,国门初开,各种思潮此起彼伏。众多根植于云南本土的画家有感于时代的变化,将深厚宏博的本土文化元素与外来文化元素、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元素相融合,以云南神奇多彩的地域风光、悠久的民族历史、多元共生的民族文化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绘制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在画面中营造了野境、景境、情境、灵境,在海内外造成广远的影响,使国人为之侧目,吸引了大批追随者。这些作品堪称中国民族美术发展的宝贵财富,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深度的突破,不但极大地提升了云南地区的美术地位,而且奠定了其后云南乃至全国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对该地区民族文化的丰富解读,具有人类学、民族志与美术学上的多重价值,在中国民族美术发展与现代美术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论文以民族美术的发展为视角,以“造境”为过程工具,研究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探讨其在坚持地域个性的前提下通过对多元文化的融合,创造出灿烂的美术成果的成功经验。通过剖析组成该时期云南地区民族题材绘画这一母题的众多艺术现象与艺术群体,厘清该时期发生的详实历史背景,全面探讨其艺术现象在中国美术现当代进程中的地位,发掘潜藏在艺术对象与绘画图式下的审美精神与时代意志,以期对中西方文化互斥与结合、传统与现代文化摒弃与继承、边缘与主流文化对话与融合等核心问题有所揭示。论文除了绪论与结论,共分五章。绪论为本文的导论,以近年相关的田野调研积累为基础,结合当前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动态,提出论文的研究方向和选题原由,以及论文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另外就论文中涉及到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造境”等概念作了定义与简要分析,提出“造境”作为过程工具的意义。第一章以大量的文献梳理与田野调研为依据,考察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诞生的土壤——“多元、融合的民族民间文化孕育之境”,指出云南民族美术的发展受地域性的自然背景、历史背景、文化交融背景影响,阐述了云南多元共生的民族文化的历史成因以及道路文化、人口流动带来的文化交融等独特的文化现象,列举了对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有直接影响的崖画、壁画、古滇青铜器、民族建筑、民族服饰以及甲马、剪纸、东巴画等典型的民族民间美术样式。这些背景为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产生与发展及其多元、融合的特点提供了铺垫。第二章研究影响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时代因素——“时代浪潮推动下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情境”,阐述了云南美术自建国以来的发展概况、改革开放后的美术创作情境、云南现代美术学脉的形成及其学术语境。这些因素直接作用于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的创作者,构成其独特的文化立场与审美取向。最后介绍了 20世纪80、90年代云南绘画创作的发展概况以及重要美术现象与群体,包括“申社”、“云南画派”、“新具象”群体、云南版画现象、写生活动等,这些美术现象与群体与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有直接的关联。第三章以大量的作者与作品资料为依据,以“造境”为过程工具,解析云南美丽多姿的自然景观、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多元化的民族审美文化、旺盛的生命意识、独特的宗教与信仰状况等因素对创作者的影响,解读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中审美意境的成因。将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中呈现的审美意境归纳为四部分:“边陲的野境”、“形式的情境”、“生命的情境”、“魔幻的灵境”。此章列举了 20世纪80、90年代较为活跃的50多位画家的170多张作品,较为完整地覆盖了该时期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多个方向。针对作者的创作历程与其重要作品中营造的意境,展开详实的分析与研究,追溯作品的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渊源,解析其作品的审美特征与意境的独特性。第四章上承第三章对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解析,就其艺术中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审美意境的创造展开思辨:提出民族美术场域视野下边缘与主流、地域与整体的问题;研究云南地域性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题材创作的关系、地域性意境的生发;以地域性审美场域的视角展开对“边陲的野境”、“形式的情境”、“生命的情境”、“魔幻的灵境”四重意境的解读;研究在多元文化融合与审美意境营造的视域中,传统美术情结与现代思绪的承接、中国美术元素与西方美术元素对抗与交融所产生的作用及意义;进而推导出,在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多元文化融合与审美意境营造中,新的民族美术场域的衍生及其意义。第五章以大量的田野调研为依据,延续对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余绪的跟踪与研究:反思民族风情热的起伏;研究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商品经济对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影响;研究在全球化文化场域中表达地域情境、实现地域符号突围的可能性;进而根据已有的成功经验,寻找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所能给予的启示,并以此展望云南乃至中国各区域民族美术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与蓬勃生命。
唐贵宏[8](2017)在《云南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中云南民族文化的渗透研究》文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成为广大教育者的共识。历史教学肩负着发扬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整合历史课程资源,优化历史教学,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中等职业学校历史学科教改的重要途径。对于云南本地区,地方民族文化与学生的生活和成长紧密联系,其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云南民族文化无疑是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需要利用的重要的课程资源。让中职生在相对熟悉的民族文化中轻松地、有兴趣地学习历史知识,不断地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学习能力和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与中等职业学校《中国历史》教材相结合,将云南民族文化渗透到历史教学中,有利于实现历史教学目标,有利于毕业生在云南的就业、创业,有利于传承、保护民族文化,对党和政府实现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云南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定和谐,其意义是深远的。云南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云南民族文化的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云南中职学校历史教学的缺失问题,以学习成绩差为普遍情况的中职生的特点,云南民族地区对中等技术人才的急需,中职历史课改的迫切,中职历史教育目标的实现,中职生毕业后在云南民族地区的就业、创业,说明了历史教学中云南民族文化渗透的必要性。国家重视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历史教学和民族文化教学具有相同的基础的教育作用,文化史占有较大比重的中职历史教材《中国历史》,民族文化成为历史课程的重要课程资源,说明了历史教学中进行云南民族文化渗透教学的可行性。在深入分析中职历史教材《中国历史》后,明确了云南民族文化在历史教材中各章节渗透的具体切入点。搜集、整理关于云南民族文化的文献资料,明确了补充进入中职历史教材《中国历史》的云南民族文化的具体内容。进行云南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过程中渗透云南民族文化的教学实践,在历史教材中补充的云南民族文化内容,如何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运用,使得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提升,使得渗透云南民族文化的历史教学达到教学目的,才是有效教学,对教学实施途径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索。经过个案分析,在新课导入中、在教学小结中、案例分析引用的材料中、在教学列举的作品中、在补充知识中、制作历史CAI课件中、在课后的作业中,渗透云南民族文化,是较好的教学途径;学生参与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讲述法,是渗透云南民族文化的主要教学方法;倡导在第二课堂中亲近云南民族文化,延伸历史课堂,是巩固云南民族文化的学习方法。渗透云南民族文化的历史教学,要遵循科学性原则、辅助性原则、代表性原则、目的性原则、灵活多样性原则、尊重民族文化传统的原则;要求历史教师补充学习云南民族文化知识、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知识;要注意同一民族不同支系的民族文化有所不同的问题、不同专业的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的重点不同的问题、要体现历史教育发展职业的功能问题。在职业学校,历史教学需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使渗透云南民族文化的教育更好地对学生就业、创业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
刘佳云[9](2016)在《傣族社会的文化记忆:德宏傣剧的艺术人类学考察》文中提出傣剧是在傣族民间文化土壤中滋养,在汉文化的影响中催生、成长、发展成熟的戏曲剧种,秉承着中国传统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艺术特征,凝聚着傣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民间文学、民间美术等艺术形式的精华,主要流传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相邻的保山市及我国邻邦缅甸部分傣族村寨也有傣剧活动。在漫长的生成过程中,傣剧逐渐形成了以说傣话、唱傣歌、跳傣舞等独特表现手法来演绎傣族故事、反映傣家生活、塑造傣族人物形象的独具艺术风格和民族特征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成为我国戏曲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绚丽奇葩;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记忆载体,傣剧以一种动态的方式,记载、传承着傣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成为傣族民间乃至盛大活动中的重要仪式内容和民间娱乐活动,也成为德宏傣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和符号。2006年,傣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本研究主要基于艺术人类学的研究视角,以文化记忆主线,考察和描述云南傣剧生成语境、历史源流及在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变迁过程以及变迁产生的历史动因;以充分的田野调查为基础,以傣民族文化记忆的特殊载体——傣剧产生的自然及历史文化空间为背景,以社会记忆涉及的主要内容:为何记忆、如何记忆、记忆什么、记忆的延续为主线,分析不同历史语境中话语力量的影响与作用,以及现代语境中傣剧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空间。从文化变迁、社会记忆与文化认同的角度,阐释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德宏傣剧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分析当下傣剧传承与发展的多维语境与发展空间,探讨傣剧的传承方式与传承路径。全文包括绪论、正文与结语三大部分,其中一至五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导论:该部分主要陈述论文选题缘由,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通过对相关学科理论背景和现有研究成果与动态的梳理分析,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第一章:“记忆载体的生成——德宏傣剧产生的自然、历史及社会文化空间”。本章主要对傣剧产生的地理空间、历史文化、社会文化三个空间维度进行考察。试图通过傣剧形成、发展的自然地理、历史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分析,从历时性方面厘清傣剧形成、发展、变迁的脉络。第二章:“如何记忆——作为傣族文化记忆的特殊载体”。本章主要从共时性方面,通过傣剧与傣族文化、傣族文化与傣剧、傣族社会中的傣剧等各要素关系的梳理,重点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德宏傣剧作为戏剧本体的相关内容亦即综合性记忆载体的构成要素:文本形式、唱腔、表演形态及表演内容(包括剧目、题材、题材来源及移植题材)、表演组织与傣剧表演艺术的特点,分析不同时空中傣剧与傣族社会文化融合、交流、互动的关系及傣剧在傣族社会中的功能;以区别于其他记忆载体。第三章:“如何记忆——傣族集体记忆的建构”。本章主要是笔者参与实地调研的田野考察记录,主要从傣族民间重要节日——春节、泼水节、仪式中的傣剧展演形态及观众与傣剧关系三方面着手,通过对不同场景中描述傣剧记忆场景的构建和具体的傣剧展演形态描述,探讨傣剧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史信息,以及傣剧与当地民众生活的关系;着重说明傣剧“如何记忆”“记忆什么”以及观众对傣剧的认知度及参与情况。第四章:“傣剧的变迁与记忆的重建——从民间艺术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章描述傣剧从建国初期到“文革”时期、从改革开放和“非遗”身份确立的变迁历程,旨在通过对傣剧在不同历史阶段变化轨迹的描述,通过对仅存的两个国有傣剧艺术团体的个案分析,着重说明不同时期国家主流话语、现代话语对族群艺术的影响,以及傣剧作为传统艺术形式的变迁及其现代价值。第五章:“记忆的延续——傣剧传承与发展的多元文化空间”。本章主要通过对当下傣剧传承与发展的多维语境、云南当下社会发展环境的分析,探讨傣剧发展空间;通过傣剧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面临困境的系统分析,探讨傣剧在当今时代背景与多元语境中的传承方式与传承路径。结语部分主要对文中说提及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梳理及回答,强调傣剧作为德宏傣族社会文化记忆的特殊载体,在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程中所承载的特殊价值和意义,通过对其传承与发展路径的探析,引发的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少数民族戏曲类艺术形态保护的思索。
谢红雨[10](2016)在《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文中提出文化是民族传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在人类文明延续和民族血脉传承中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当前,与社会进步相伴生的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以及信息化进程,致使民族文化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遭受前所有未的冲击,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民族文化传承问题,正逐步成为超越地理空间界限和单一民族范畴的共同热点。针对这一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学界形成了民族学视域内的集中探讨和对策建议,但建立在民族文化地理分区基础上,从教育的视角探索民族文化传承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基于教育视角和人文地理研究范式,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1)传承为研究对象,注重文献分析与访谈调研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联系,时间分析与空间分析相关联。通过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地理基础分析这一逻辑起点,展开云南民族文化区划,考察不同民族文化区的文化传承状况;继而引入一般教育要素解构、整合的基本模式,明确提出云南民族文化传承适宜的区域教育路径;并以石林彝族自治县的民族文化传承为个案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民族文化传承地理基础分析方面。首先,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认识,厘清了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性、类型性、和容性和时序性基本特征,并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三个维度,分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地理基础;其次,通过地理区划与规划理论的实证运用,提出了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三条原则,明确了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六大分区,并系统论述了“滇中彝族主体文化区、滇南哈-彝主体文化区、滇东南壮-苗主体文化区、滇西白族主体文化区、滇西南傣-景主体文化区、滇西北藏-僳主体文化区”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和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区域教育关联性的分析,从教育的视角揭示了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培养传播者、培训运营者、锻造研究者、教育保护者”四位一体的多元促动关系。在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要素解构与整合方面,通过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因子”分析,对分属不同民族文化区民族文化传承中的“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实体教育/虚拟教育、形式化教育/非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七种形态,“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中介”四大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在这一基础上,遵循文化教育人类学思想的“文教统合”理念,提出了“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核心、以社区教育为辅助的”的三位一体的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并选择具有典型民族文化区域属性的石林县,对其彝族文化传承的教育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拓展和延伸了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效能。本研究问题涉及“教育、地理、文化、民族”的多领域知识和跨学科整合,一定程度上具有拓展教育学、地理学研究领地,完善教育地理学研究范式的深层意义;研究提出的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分区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路径,可在一定程度上为云南、乃至全国同类区域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行提供相应参照借鉴。
二、宗教与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宗教与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民族文化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族文化研究的三个阶段 |
二、民族文化的概念 |
三、民族文化的类型 |
四、民族文化的特征 |
五、民族文化的传承 |
六、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
七、中国民族文化研究的薄弱环节及深化建议 |
(2)民族文化传播的新路径研究 ——以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四、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民族文化传播的理论与政策概述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文化建设的相关论述 |
二、习近平关于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
三、云南关于加强民族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 |
第二章 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的发展概况 |
一、创办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的文化载体 |
(一)大理市历史文化研究所的平台设立 |
(二)学术交流与对外交往 |
(三)各级党委与政府的支持 |
二、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的实践策略 |
(一)丰富公益讲座内容,吸引群众广泛参与 |
(二)形成雄厚的讲师力量与讲座资源库 |
(三)深入挖掘社会资源,融入资源共享洪流 |
三、创办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的初心 |
(一)创办者的个人初心 |
(二)大理市历史文化研究所的共同初心 |
第三章 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传播的主要内容 |
一、英雄及历史人物 |
二、滇西抗战史实 |
三、南方丝绸之路及茶马古道 |
四、地方民俗风情 |
第四章 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传播的各种形式 |
一、利用传统媒介,拓展文化广度 |
(一)报纸 |
(二)书刊 |
(三)广播 |
(四)电视 |
二、善用新兴媒介,挖掘文化深度 |
(一)网站 |
(二)微信 |
(三)微博 |
(四)影视 |
三、巧用特殊媒介,彰显文化厚度 |
(一)民族文化研讨会 |
(二)交流推介会 |
第五章 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的经验提升 |
一、提高大理历史文化的传播效率 |
(一)利用传播媒介,发挥渠道优势 |
(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顺应文化传播的新要求 |
二、打造民族文化传播的核心内容 |
(一)突出传播非遗项目 |
(二)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 |
(三)积极了解受众群体的文化需求 |
三、塑造大理地区的文化形象 |
(一)助推旅游产业,打造品牌传播 |
(二)增加对外互动,提升传播人的影响力 |
四、提升民族文化的服务保障 |
(一)建立健全文化服务体系 |
(二)加强政策与资金的扶持力度 |
(三)增强民族文化保护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云南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2.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民族博物馆 |
2.1.2 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新博物馆学理论 |
3.云南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现状分析 |
3.1 云南民族博物馆概况 |
3.1.1 云南民族博物馆的简介 |
3.1.2 云南民族博物馆的发展 |
3.2 云南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现状 |
3.2.1 地方政府投入及政策支持 |
3.2.2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
3.2.3 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
3.2.4 公共文化服务人员 |
3.2.5 博物馆管理与发展建设 |
3.3 公众对云南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现状的评价 |
3.3.1 调查问卷的研究设计 |
3.3.2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
4.云南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服务设施建设不完善 |
4.1.1 基础性配套设施建设不足 |
4.1.2 展厅分布散,面积悬殊大 |
4.2 服务内容和形式单一 |
4.2.1 藏品搜集与保管工作有待加强 |
4.2.2 展示水平偏低,民族氛围欠缺 |
4.2.3 展陈形式单调,艺术表现力差 |
4.2.4 导览方式贫乏,服务深度不够 |
4.2.5 文创开发滞后,服务渠道狭窄 |
4.3 服务人员队伍需充实 |
4.3.1 人员配置欠妥 |
4.3.2 服务效果欠佳 |
4.4 服务受众结构不均衡 |
4.4.1 省内观众明显多于省外观众 |
4.4.2 零散观众明显多于团体观众 |
4.4.3 汉族观众明显多于少数民族观众 |
4.4.4 实地参观者明显多于远程访问者 |
4.5 服务效能影响力不够 |
4.5.1 社会知名度偏低 |
4.5.2 公众参与渠道窄 |
4.5.3 信息化建设较差 |
5.云南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体系构建 |
5.1 以政府为主导,优化服务水平 |
5.1.1 加强地方性政策支撑与投入 |
5.1.2 创新服务理念,打造城市名片 |
5.2 以公众为核心,增强服务意识 |
5.2.1 注重服务受众的拓展 |
5.2.2 注重服务的均等化、人性化 |
5.3 以自身建设为内驱,提升服务质量 |
5.3.1 完善服务设施建设 |
5.3.2 塑造精品陈列,彰显民族魅力 |
5.3.3 加强服务队伍及内部制度建设 |
5.3.4 打造智慧博物馆,提高信息化水平 |
5.4 以社会合作为基础,保障服务效能 |
5.4.1 加强馆际间的交流合作 |
5.4.2 加强与学校的交流合作 |
5.4.3 加强与社区的交流合作 |
5.4.4 加强与景区的交流合作 |
6.结语与展望 |
6.1 结语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云南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公众体验调查 |
附录2 问卷[您对该博物馆还有哪些意见及建议]的留言汇总 |
附录3 访谈记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演艺产业的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和依据 |
1.1.1 云南演艺产业在文化建设中大有作为 |
1.1.2 云南旅游业与文化演艺业互动发展 |
1.1.3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振兴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的评析 |
1.3 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
1.3.1 研究的学术价值 |
1.3.2 研究的应用价值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乡村振兴战略及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状况研究 |
2.1 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概述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概念解析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状况综述 |
2.2 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历史流变 |
2.2.1 1996年-2001年: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萌发期 |
2.2.2 2002年-2012年: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成熟期 |
2.2.3 2013年-今天: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深化期 |
2.3 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
2.3.1 系列政策引领云南演艺产业向纵深发展 |
2.3.2 资源区位条件奠定了云南演艺产业的基础 |
2.3.3 旅游产业扩大助推了云南演艺产业实现不断发展 |
2.3.4 人才经验为云南演艺产业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与经典个案解析 |
3.1 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解析 |
3.1.1 生态民族文化展演型 |
3.1.2 民族文化歌舞演艺型 |
3.1.3 宴舞结合演艺型 |
3.1.4 景舞结合演艺型 |
3.1.5 演艺品牌扩张型 |
3.2 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经典个案解析 |
3.2.1 对《云南映象》的考察与解析 |
3.2.2 对《印象·丽江》的考察与解析 |
3.2.3 对《坡芽歌书》的考察与解析 |
3.2.4 对“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的考察与解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问题反思 |
4.1 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内容生产问题 |
4.1.1 同质化内容难以吸“睛” |
4.1.2 文化创意内核非本土化 |
4.1.3 “大而无当”的发展理念导致内容不合用 |
4.2 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演艺产业的文化环境问题 |
4.2.1 乡村地区文化承载能力薄弱 |
4.2.2 乡村地区娱乐文化失当 |
4.2.3 人才流失导致文化消费动力不足 |
4.3 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演艺产业的践行落实问题 |
4.3.1 城乡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投入差距扩大 |
4.3.2 缺乏传承者,乡村地区演艺文化工作难以开展 |
4.3.3 乡土文化观念落后,家庭结构畸形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优化对策 |
5.1 深度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助推云南演艺产业新发展 |
5.1.1 民族工艺美术增加演艺新价值 |
5.1.2 民族特色饮食文化提高演艺新鲜度 |
5.1.3 乡村特色民宿营造演艺新局面 |
5.2 美丽乡村的多元化建设推动云南演艺产业新态势 |
5.2.1 壮大人才队伍,增强演艺新发展 |
5.2.2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构建演艺新特色 |
5.2.3 繁荣群众文艺活动,打造演艺新体验 |
5.2.4 传承红色基因,引领演艺新风尚 |
5.3 “互联网+”视野下的产业融合发展开启云南演艺产业新业态 |
5.3.1 创新演艺文化企业经营模式,延长演艺文化企业产业链条 |
5.3.2 推广乡村演艺产业品牌,短视频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
5.3.3 新媒体形式下政府助推的乡村文化振兴与演艺发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民族文化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一带一路”的概念 |
1.3.2 “文化安全”的概念 |
1.3.3 “民族文化安全”的概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一带一路”战略与云南民族文化安全综述 |
2.1 “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和文化内涵 |
2.2 “一带一路”战略与文化安全的关系 |
2.3 “一带一路”战略下,云南民族文化安全组成要素 |
2.3.1 民族意识形态安全是民族文化安全的核心 |
2.3.2 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是民族文化安全的内在保障 |
2.3.3 民族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是民族文化安全的应有之义 |
2.4 “一带一路”背景下维护云南民族文化安全的重要性 |
2.4.1 在内外文化交流中维护国家民族文化主权的现实需要 |
2.4.2 在文化交流中保持云南民族文化特色的迫切要求 |
第三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民族文化安全面临的影响及基本冲突模式 |
3.1 “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民族文化安全面临的机遇 |
3.1.1 “一带一路”倡议以中国智慧引领全球化,能有效应对全球化挑战 |
3.1.2 “一带一路”倡议重塑中国正面大国形象,能有效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 |
3.1.3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创造了良好契机,有助于促进文化的理解与包容 |
3.2 “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民族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 |
3.2.1 异域不良文化思潮的入侵 |
3.2.2 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政治分离主义的渗透 |
3.2.3 多元文化对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的冲击 |
3.3 “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民族文化安全问题基本冲突模式 |
3.3.1 主体内部文化与外部文化之间的碰撞与冲突 |
3.3.2 文化民族特性与文化世界共性之间的冲突 |
第四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维护云南民族文化安全之具体对策 |
4.1 建立科学安全的文化预警机制,为维护云南民族文化安全保驾护航 |
4.1.1 建立云南民族文化安全协调机制 |
4.1.2 建立云南民族文化安全舆论导向机制 |
4.1.3 建立云南民族文化安全全员动员机制 |
4.2 增强民族文化软实力,为维护云南民族文化安全提供后盾 |
4.2.1 大力发展文化经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
4.2.2 进一步在实践中丰富“云南模式”的内涵,增强云南模式的感召力 |
4.2.3 积极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促进中西文化的交融 |
4.3 采取多样化政府引导方式,加大对云南民族文化安全的保护力度 |
4.3.1 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云南民族文化安全的智力支撑 |
4.3.2 实施文化“走出去”政策,传播云南民族文化 |
4.3.3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巩固和发展合作成效 |
4.4 坚守云南文化的民族特性,避免文化整合趋势演变为“同质化”趋势 |
4.4.1 保护民族文化主权,维护云南民族文化的独立和完整 |
4.4.2 维持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并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
4.4.3 在既有传统基础上进行文化传承、变革、创新,实现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6)现代化背景下云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整理与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云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整理与出版的背景 |
二、云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整理及出版工作的历史与现状 |
三、继承与发展:关于云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整理与出版的几点思考 |
(一) 对云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应进行深入的搜集和整理 |
(二) 为云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整理与出版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 |
(三) 面向市场, 打造云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精品图书, 走品牌效应 |
(四) 借助数字化、电子出版物等多种形式进行整理出版 |
(五)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
(7)融合与造境 ——民族美术视野下的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引言 |
二、相关定义与说明 |
三、选题意义 |
四、研究综述 |
五、研究手段 |
第一章 “多元”“融合”的民族民间文化孕育之境 |
第一节 云南美术的原始性生态环境与多元文化交织的秘境背景 |
第二节 云南民族美术“多元”、“融合”特征形成的历史背景 |
第三节 云南民族美术产生的文化交融背景 |
一、云南的道路文化与文化交融 |
二、云南的人口流动与文化交融 |
第四节 云南民族民间美术中的典型样式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时代浪潮推动下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情境 |
第一节 云南现代美术创作情境及其学脉 |
一、新时代的云南美术创作情境 |
二、云南现代美术学脉的形成及其学术语境 |
第二节 20世纪80、90年代云南绘画创作发展概况与重要美术现象、美术群体 |
一、20世纪80、90年代云南绘画创作的发展概况 |
二、20世纪80、90年代云南重要美术现象与群体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融合与造境中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及其意境表现 |
第一节 审美因素的流转——云南民族题材绘画中“境”的形成 |
第二节 边陲的野境 |
一、丰饶、苍郁之境 |
二、雄奇、壮阔之境 |
三、平静、悠扬的之境 |
第三节 形式的景境 |
一、多变的图境 |
二、梦幻的画境 |
第四节 生命的情境 |
一、野性之境 |
二、厚土之境 |
第五节 魔幻的灵境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融合与造境中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文化场域 |
第一节 融合与造境中的边缘与主流美术场域视野 |
一、建构于地域文化中的边缘与主流美术场域视野 |
二、边缘化、地域化的意境与场域视野 |
第二节 融合与造境中的传统美术情结与现代思绪、东方与西方美术元素 |
一、地域与时代背景下的传统美术情结与现代思绪 |
二、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中的中国美术元素与西方美术元素 |
第三节 融合与造境中衍生中国民族美术场域 |
第五章 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余绪与启示 |
第一节 余绪: 时代与地域情境中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 |
一、民族风情热起伏中“融合与造境”的思考 |
二、商业热潮催生新的创作场域及其余绪 |
第二节 启示: 多元共生文化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 |
一、云南特性的“融合与造境”对新时代的呼唤 |
二、地域性、民族性为主线的艺术理想的坚守 |
三、全球化多元共生文化背景下“融合与造境”特质的民族美术之光 |
结语 |
注释及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8)云南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中云南民族文化的渗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云南中职学校历史教学中渗透地方民族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一节 云南民族文化的特殊教育意义 |
一、云南民族文化对于个体发展的教育意义 |
二、云南民族文化教育教学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 |
第二节 历史教学中渗透云南民族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一、历史教学中渗透云南民族文化的必要性 |
二、历史教学中渗透云南民族文化的可行性 |
第二章 云南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中渗透地方民族文化的具体实践 |
第一节 在历史教材中补充云南民族文化 |
一、云南中职学校现行历史教材分析 |
二、在现行中职历史教材中充实云南民族文化 |
第二节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云南民族文化 |
一、渗透云南民族文化的实施途径 |
二、渗透云南民族文化的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在第二课堂中亲近云南民族文化 |
一、实地参观考察 |
二、网上学习指导 |
三、民族文化旅游 |
四、课外民族文化活动 |
五、校园民族文化建设 |
六、假期社会调查研究 |
第三章 历史教学中渗透地方民族文化的原则和要求 |
第一节 历史教师的学习成长 |
一、历史教师需要补充学习云南民族文化知识 |
二、历史教师补充学习云南民族文化知识的途径 |
第二节 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中渗透云南民族文化宜遵循的原则 |
一、科学性原则 |
二、辅助性原则 |
三、代表性原则 |
四、目的性原则 |
五、灵活多样性原则 |
六、尊重民族文化传统的原则 |
第三节 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中渗透云南民族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
一、同一民族不同支系的民族文化也有所不同 |
二、不同专业的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的重点不同 |
三、与就业、创业相联系,显现历史教育的发展职业的功能 |
四、重视实践效果的不断反思和改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傣族社会的文化记忆:德宏傣剧的艺术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选题与对象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对象与范围 |
第二节 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 |
一、关于集体记忆、社会记忆与文化记忆的理论背景 |
二、研究视角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一、关于戏曲的研究 |
二、我国关于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的研究 |
第一章 记忆载体的生成——傣剧产生的自然地理及其人文背景 |
第一节 傣剧形成的自然地理空间 |
一、德宏的文化地理空间 |
二、德宏傣剧的流布区域 |
第二节 傣剧产生的人文背景 |
一、德宏傣族及其历史概述 |
二、傣剧与傣族文化 |
第三节 傣剧产生的社会环境 |
一、明清时期德宏地区傣族的社会经济状况 |
二、明清时期德宏地区的戏曲活动 |
三、汉文化的浸润与汉傣文化的交融 |
四、傣族社会精英阶层的推动与傣剧的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傣剧——作为傣族文化记忆的特殊载体 |
第一节 记忆载体——傣剧艺术形式中的傣族文化 |
一、傣剧的语言 |
二、傣剧的唱腔 |
三、傣剧的表演 |
第二节 傣剧表现内容中的文化记忆 |
一、傣剧剧目 |
二、傣剧剧目中的文化记忆 |
第三节 记忆载体的承载组织 |
一、傣剧民间戏班 |
二、傣剧专业院团 |
第四节 傣剧表演场所与记忆场 |
一、从村场坐唱到舞台表演 |
二、演剧现场与观众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如何记忆——傣族社会集体记忆的建构 |
第一节 民间节庆活动中的傣剧 |
一、“出洼”节中的傣剧活动 |
二、春节期间的傣剧活动 |
第二节 传统庆典仪式中的傣剧 |
一、新城“芒朗之乡”的泼水欢歌 |
二、傣剧发源地——盈江泼水节庆典中的傣剧表演 |
三、黎明之城——州府芒市的“国际泼水节狂欢节” |
第三节 如何记忆和记忆什么——节日庆典仪式与傣剧 |
一、庆典仪式与族群记忆的建构 |
二、傣剧在仪式中的象征意义 |
三、傣剧《刀安仁》——英雄形象的塑造与族群记忆的结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傣剧的变迁与记忆的重建——从族群艺术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第一节 傣剧的变迁与身份的确立 |
一、傣剧的民族化与剧种身份的确立 |
二、从民间剧团到国有专业剧团的转变 |
第二节 记忆的重构:政府主导下的“非遗保护” |
一、入列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二、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傣剧保护 |
第三节 傣剧艺术的多元文化价值 |
一、傣剧艺术的文化认同与凝聚价值 |
二、傣剧艺术的历史文化价值 |
三、傣剧艺术的审美娱乐价值 |
四、傣剧艺术的教育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记忆的延续——傣剧传承与发展的多元文化空间 |
第一节 傣剧传承与发展的多维语境 |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傣剧 |
二、现代化语境中的傣剧 |
三、多维语境中的傣剧 |
第二节 傣剧的传承实践与现实困境 |
一、傣剧的传承实践 |
二、傣剧生存的时代困境 |
第三节 傣剧传承与发展的路径探索 |
一、构建保护传承体系,营造良好文化生态 |
二、增强文化认同,推动创新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附一: 傣剧专业演出团体情况表 |
附二: 傣剧业余演出团体情况表 |
参考文献 |
(一) 专着 |
(二) 期刊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已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地理区划 |
2.1.2 民族文化区 |
2.1.3 民族文化传承 |
2.1.4 区域教育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2.2.2 地理区划与规划理论 |
2.2.3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
2.2.4 文化教育人类学思想 |
第3章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现状与特征 |
3.1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分析 |
3.1.1 物质文化的传承 |
3.1.2 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
3.2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特征 |
3.2.1 基本特征Ⅰ: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性 |
3.2.2 基本特征Ⅱ: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类型性 |
3.2.3 基本特征Ⅲ: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和容性 |
3.2.4 基本特征Ⅳ: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时序性 |
第4章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分区及教育反思 |
4.1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地理基础 |
4.1.1 自然地理基础 |
4.1.2 人文地理基础 |
4.1.3 经济地理基础 |
4.2 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原则及角度 |
4.2.1 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原则 |
4.2.2 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角度 |
4.3 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的系统分析 |
4.3.1 滇中彝族主体文化区 |
4.3.2 滇南哈-彝主体文化区 |
4.3.3 滇东南壮-苗主体文化区 |
4.3.4 滇西白族主体文化区 |
4.3.5 滇西南傣-景主体文化区 |
4.3.6 滇西北藏-僳主体文化区 |
4.4 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的教育反思 |
4.4.1 民族文化传承与区域教育的关联性 |
4.4.2 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面临的问题 |
4.4.3 制约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的因素 |
第5章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发展路径 |
5.1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路径选择的依据 |
5.1.1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要素解构 |
5.1.2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要素整合 |
5.2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具体路径的选择 |
5.2.1 以家庭教育为基础,注重民族文化传承者的培养 |
5.2.2 以学校教育为核心,提高民族文化传播者的水平 |
5.2.3 以社区教育为辅助,优化民族文化传承外部环境 |
5.2.4 建立三位一体机制,彰显有机结合联动协同效能 |
第6章 石林彝族自治县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个案分析 |
6.1 以教育手段传承石林彝族文化的基本现状 |
6.1.1 学校教育现状 |
6.1.2 家庭教育现状 |
6.1.3 社区教育现状 |
6.2 以教育手段传承石林彝族文化的现存问题 |
6.2.1 教育资源的开发 |
6.2.2 教育体系的构建 |
6.2.3 教育经费的投入 |
6.3 以教育手段传承石林彝族文化的路径选择 |
6.3.1 巩固民族文化意识,注重家庭教育基础作用的发挥 |
6.3.2 提高教师文化素质,深化学校彝族文化教育的内容 |
6.3.3 加强社会政策支持,优化社会彝族文化教育的环境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研究 |
致谢 |
四、宗教与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民族文化研究述评[J]. 崔明德,温欣.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1)
- [2]民族文化传播的新路径研究 ——以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为例[D]. 罗志鹏. 大理大学, 2020(06)
- [3]云南民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优化研究[D]. 和晓君.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演艺产业的创新发展研究[D]. 汤佳钰. 南昌大学, 2019(02)
- [5]“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民族文化安全问题研究[D]. 王葭雯.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6]现代化背景下云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整理与出版研究[J]. 董继梅. 学术探索, 2018(04)
- [7]融合与造境 ——民族美术视野下的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D]. 李先帆.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 [8]云南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中云南民族文化的渗透研究[D]. 唐贵宏.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1)
- [9]傣族社会的文化记忆:德宏傣剧的艺术人类学考察[D]. 刘佳云. 云南大学, 2016(04)
- [10]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D]. 谢红雨. 云南师范大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