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棉花超高密度栽培试验与示范(论文文献综述)
蒲小剑[1](2021)在《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文中认为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是营养价值和草产量仅次于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多年生豆科牧草之一。该牧草用途广泛,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白粉菌(Erysiphales)作为一类普遍而重要的专性生物营养型病原菌,可严重降低红三叶草产量与品质,限制其在草牧业中的应用与发展。为阐明白粉菌对红三叶生理生化、内源激素和细胞结构的影响并验证抗白粉病TpGDSL基因的功能,本研究首先对感白粉病品种(岷山红三叶)和×抗白粉病品种(“甘农RPM1”红三叶)的杂交F2代进行抗病性评价,并建立白粉病抗性分离群体,采用人工接菌的方法,测定白粉菌侵染后不同抗性群体的生理生化变化、内源激素含量和细胞结构变化;利用F2代群体的抗病单株和感病单株作为试验材料,进行转录组分析;克隆由转录组分析得到的红三叶抗白粉病相关候选基因TpGDSL,同时构建p HB-GDSL过表达载体,并遗传转化拟南芥。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白粉病病原菌为三叶草白粉菌(Erysiphe trifoliorum);人工接菌后抗病材料的电导率(EC)先升高后降低、感病材料持续升高,接菌15 d时感病材料EC较接菌前增加3.57倍。抗病材料的相对含水量(RWC)先降后升,感病材料持续降低,接菌15d时感病材料的RWC含量较接菌前减少了31.8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可溶性糖(WSC)含量分别在接菌后第7 d和11 d升高,随后降低,其最高值分别为534.43±10.07 U·g-1·min-1 FW、411.73±4.08 U·g-1·min-1 FW、136.53±1.00 U·g-1·min-1 FW和32.02±0.57 mg·g-1。接菌第15 d的丙二醛(MDA)与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分别是接菌前的4.84和5.38倍。接白粉菌后第1和7 d,抗病材料的玉米素(ZR)、茉莉酸(JA)与水杨酸(SA)含量出现两个峰值,感病材料接菌第1d后增加,之后持续降低。抗病材料的ABA含量先升后降,感病材料的变化趋势相反。抗病材料的ZR、JA、SA与ABA含量的分别在接菌第7 d、1 d、7 d和1 d时最大,其值分别为12.23±1.27 ng·g-1、15.55±0.30 ng·g-1、124.82±1.68 ng·g-1、483.50±125.50 ng·g-1,分别较接菌前增加3.52、0.93、1.60和1.04倍。接菌后红三叶抗病材料内源激素变化幅度大于感病材料,表明抗病材料中白粉菌对红三叶体内内源激素的效应更明显。2.抗病红三叶单株叶片的上表皮细胞宽,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及蜡质含量均极显着高于感病材料(P<0.01),分别高16.13%、22.29%、29.99%与85.90%;抗病材料的上表皮细胞宽度增大、栅栏组织加厚、栅栏组织细胞排列更紧密有序,感病材料的海绵组织厚度显着增加、海绵细胞排列松散混乱。白粉菌侵染增加了细胞壁的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降低了可溶性果胶的含量,其中抗病材料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羟脯氨酸糖蛋白含量略高于感病材料。3.白粉菌侵染后抗性差异红三叶代谢中DEGs分别富集在苯丙烷途径、甲醛戊酸途径、木质素和木酚素途径与硫代葡萄糖苷等代谢途径。CHRs、C2H2、HAD、MYB、b ZIP和MADS等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参与红三叶白粉病防御反应。SA与IAA通路中相关基因AXR1、CYP、CAND1和PPR-like可能在红三叶白粉病防御反应中具有积极作用。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类、磷酸酶、腈水解酶及GDSL脂肪酶等家族中DEGs分别富集23、20、18、14与2条。木质素代谢途径中PAL、C4H、4CL和BGL、ABA调控路径中NAD(P)-binding Rossmann-fold、赤霉素代谢途径中2-氧戊二酸/铁(II)依赖双加氧酶及JA合成前体12-Oxo-PDA等基因均参与调控红三叶的防御过程。转录组分析显示红三叶GDSL同源基因有较高的本底表达和差异表达倍数,Log2(FC)为10.62,本研究选择GDSL基因进行研究。4.克隆得到编码366个氨基酸,全长1101bp的TpGDSL基因。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GDSL基因与该基因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86.47%。TpGDSL基因编码蛋白分子式为C1776H2704N470O561S15,相对分子量为40.9672kD,理论等电点(p I)为4.39,正、负电荷残基为20和35,不稳定系数为31.38,为不稳定蛋白,脂肪系数为81.01。TpGDSL编码蛋白可能存在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TpGDSL蛋白主要包括36.34%α螺旋(Alpha helix,Hh)、4.10%β转角(Beta turn,Tt)、17.49%延伸链(Extended strand,Ee)、及42.08%无规则卷曲(Random coil,Cc)。该基因翻译的蛋白均由二级结构和三维结构覆盖,覆盖率和可信度分别达82%和100%。本试验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花序浸染法将重组过表达载体p HB-GDSL转入模式植物野生型拟南芥中,得到16 lines T1代阳性转基因种子,为TpGDSL基因的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彭延,彭小峰,蔡志平,刘素华,龚举武,张选,袁有禄[2](2021)在《超高产优质棉花品种新陆中42生理特征及产量结构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全面了解超高产棉花品种的特征特性,实现较好的棉花生产效益,更好地服务于南疆棉花生产,为超高产品种的选育提供借鉴。[方法]以新陆中42号为材料,2017—2018年在棉花生长发育期分别测定棉花株高、光合速度、水分蒸腾、水分利用率、CO2变化、湿度、光照、叶温、冠层结构、产量形成、叶绿素含量及其铃在棉株空间上的分布等主要因素变化。[结果]不同生育时期棉花主茎叶片光合速率(Pn)以盛蕾期最高;果枝叶片光合速率以盛铃期最高,果枝叶片光合速率低于同期主茎叶片光合速率;SPAD值呈波浪状,叶色表现"三黄三黑";水分利用率主茎叶片和果枝叶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变化曲线,7月5日调查时主茎叶片和果枝叶片的水分利用率均为最高;棉花主茎叶片和果枝叶片的叶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花铃期时叶片温度较高,但果枝叶叶温一般较主茎叶低0~2.0℃;相同部位不同时期表现浅U型曲线,花铃期是棉花吸收大量CO2的时期。棉花单株结铃8.55个,以植株主茎节位作为棉株空间结构分类参考量,按照有序样本最优分割为5个段数,结铃部位主要集中在第5~10主茎节位;果枝第一节位结铃7.55个;棉铃脱落主要集中于主茎第5~13节位。[结论]应加强选育高光合、理想株型、后期功能型的高产优质新品种;实现棉花生物学产量与经济系数的同步提高;栽培上在狠抓成铃总数的同时注重增加铃重,在最佳结铃期内提高结铃强度;建立棉花超高产向光要产和向温要产的栽培技术体系。
赵金[3](2021)在《一年两熟区小麦密行种植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区域分布广泛,产量位居粮食作物第二,保证其高产、稳产,对维护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播种质量差,由于排种器结构导致播种均匀性差,拥挤的小麦形成“疙瘩苗”,使小麦没有足够的生长空间,而漏播导致麦田出现缺苗断垄现象;小麦播种机现有传动机构导致播种机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容易出现打滑现象,影响播种效果,且作业效率低,镇压效果差;目前的小麦排种器进行高速作业还会出现充种困难的问题。其次,黄淮海地区采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小麦生产中由于冬前积温不足导致小麦分蘖不足,从而影响小麦亩穗数,限制了小麦产量的提高。再次,生产中存在农机农艺融合不充分的问题。通过对种子进行力学分析,对排种器进行了结构设计,应用EDEM离散元软件和Design-Expert 8.0.6软件进行了仿真试验,完成了差速充种沟式小麦排种器参数的优化。将优化后的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进行了台架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转速为60r/min,弧形挡板固定在排种器端盖上,充种沟隔板间长度、充种沟宽度、充种沟高度分别为8.00、6.00、5.00mm,弧形挡板凸起斜度为42.68°时,粒距合格率为81.67%,重播率为12.50%,漏播率为5.83%,排种器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为32.32%,结果与仿真试验结果一致。小麦密行播种机采用了创新研制的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该排种器利用差速原理提高了充种率,采用种沟内设置隔板实现了单粒排种。对采用该排种器的7.5cm行距小麦播种机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试验以及台架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小麦密行播种机可实现小麦定行距、定株距、定播深的精量播种,减少小麦苗期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小麦冬前分蘖数,同样水肥条件下可实现增产效果。通过力学分析、结构分析等方法分别对整机结构、开沟装置、驱动装置以及对行镇压装置进行了设计、计算。试制完成的小麦密行播种机通过田间试验表明:7.5cm行距的小麦密行播种机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通过性;经田间试验测得粒距合格率、重播率、漏播率、合格粒距变异系数、播种深度合格率均符合标准。优化后的小麦密行播种机在保证作业质量的前提下,田间实测作业行驶速度可达8.46km/h,提高了播种效率。采用小麦密行种植技术,可实现冬前封垄,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越冬后可以提高土壤含水率:7.5cm行距小麦地0~60cm 土壤含水率的平均值为9.12%,对照15 cm行距小麦地土壤含水率平均值为8.24%。通过随机抽取样点取样查苗可知,7.5cm行距种植小麦,可使小麦分蘖个数、次生根条数、干物质重以及产量的值均优于对照15cm行距小麦,经小麦田间实收测产结果表明:7.5cm行距较15cm行距小麦增产9.22%。文中通过多年多点对小麦密行播种机进行田间试验,统计增产量分布情况,初步探索了小麦密行播种机随经纬度变化的增产规律。文中针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由于积温原因造成小麦冬前分蘖不足,进而影响产量的问题,提出并验证了小麦密行种植技术,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了小麦密行种植的增产机理,验证了“缩行均株”小麦播种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小麦个体生长优势,具有“以光补温”的理论效果。多年多点的田间试验证明小麦密行种植技术具有增加小麦冬前分蘖个数,提高产量的显着效果。针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提出了“小麦8密1稀播种+玉米对行免耕播种”技术模式,通过利用导航技术可实现精准对行,既可以减少玉米播种作业时机具因破除根茬造成的多余动力损耗,又可以减少机具对土壤的扰动,对提高播种一致性和保持土壤水分有积极作用。通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导航拖拉机、无人驾驶拖拉机进行田间对行播种的玉米播深一致性变异系数为7.26%。
彭加旭[4](2020)在《不同地膜、播期与密度互作对棉花产量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于2018-2019年在山东农业大学棉花试验基地德州市农科院科技示范园大田进行。试验以覆盖聚乙烯塑料薄膜为对照,设置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处理,采用裂区设计,以不同地膜覆盖为主区,设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DF)和聚乙烯地膜覆盖(CF);播期为副区,分别于4月20号(S1)、4月30号(S2)、5月10号(S3)播种;副副区为种植密度,设置5.25万株/公顷(D1)、6.75万株/公顷(D2)、8.25万株/公顷(D3)三个种植密度。研究了不同地膜、播期与密度互作对棉花生育进程、生长发育特性、叶片生理特性、成铃时空分布、纤维品质、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地膜、播期与密度互作对棉花生育进程的影响降解膜处理和普通膜处理相比,同一播期下,吐絮期相同或推迟1-3天;各生育阶段的时间长短,除2018年蕾期有所缩短以外,大多生育阶段长短一致或延长1-3天。2.不同地膜、播期与密度互作对棉花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不同地膜对棉花第一果枝高度、果节数、成铃率的影响均未达到显着水平,降解膜处理株高极显着低于普通膜处理,降解膜处理果枝数显着低于普通膜处理。播期对各性状均有极显着或显着影响,影响趋势不尽相同。密度对各性状均有极显着或显着差异,株高随着密度增加而降低,果枝数、果节数均随着密度增加而减少,成铃率均随着密度增加而降低。3.不同地膜、播期与密度互作对棉花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不同地膜对叶绿素含量、Fv/Fm、Fv/Fo、MDA含量的影响均未达到显着水平,不同地膜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在不同年际间存在差异。播期对Fv/Fo、光合速率、SOD、POD的影响均达到显着或极显着差异水平。密度对光合速率、SOD的影响均达到显着或极显着差异水平。4.不同地膜、播期与密度互作对棉花成铃时空分布的影响不同地膜对棉花成铃时空分布无显着影响。随播期推迟,伏前桃比例显着降低,伏桃、秋桃比例显着增加。密度对“三桃”比例无显着的影响。随播期推迟,棉花基部、中部果枝内围果节成铃数显着减少,上部果枝成铃数显着增加。密度增加,下部果枝蕾铃脱落严重,成铃向中上部果枝集中。5.不同地膜、播期与密度互作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不同地膜对纤维比强度、马克隆值、纤维整齐度的影响未达到显着水平。随播期推迟,纤维长度、纤维比强度、纤维伸长率、纤维整齐度均有增加的趋势,马克隆值有降低的趋势,对纤维长度的影响未达到显着水平,对马克隆值、纤维比强度、纤维伸长率的影响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随密度增加,纤维长度和纤维整齐度有增加的趋势,对纤维整齐度的影响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对纤维比强度、马克隆值、纤维伸长率的影响不显着。6.不同地膜、播期与密度互作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两年试验,降解膜覆盖条件下,籽棉产量均低于普通膜,但2019年未达显着水平。群体铃数、单铃重、籽棉产量、皮棉产量随播期推迟均有降低的趋势。群体铃数随密度增加有增加的趋势,单铃重随密度增加有降低的趋势,除2019年D3密度外,籽棉与皮棉产量随密度增加有增加的趋势。
陆江林,石磊,张玉同,陈长林[5](2017)在《适宜我国机采棉关键栽培技术的整合分析》文中提出为探讨我国适宜机采棉的关键栽培技术,采用文献研究的整合分析方法,对新世纪以来近30余篇相关文献进行了整合分析,提出了机采棉花生产要采取高密度栽培、塑造标准化株型和防早衰促进集中成熟3项关键栽培技术,并给出了适宜机采棉的关键栽培技术指标、措施及建议。
田绍仁[6](2012)在《高产棉花群体构成及氮素调控研究》文中认为提高棉花产量是棉花生产的主要目的,种植密度和施氮量是棉花达到高产的主要栽培调控措施,在高产品种筛选的基础上研究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高产棉花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可为确定江西棉区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施氮量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于2007-2008年在长江流域中游江西棉区筛选出适宜江西棉区种植的高产品种,并从中选取湘杂棉8号和赣棉杂1号为材料,于2008-2010年在江西九江(长江流域中游江西棉区)设置种植密度(1.2、2.1、3.0、3.9、4.8、5.7万株/hm2)和施氮量[N1:0kg/hm2(ck), N2:150kg/hm2, N3:300kg/hm2, N4:450kg/hm2, N5:600kg/hm2, N6:279kg/hm2+有机肥(鸡粪)1500kg/hm2(两个加起来氮、磷、钾纯养分同N3)]试验,研究其对高产棉田棉花主要农艺性状、干物质累积量、棉株养分、产量品质等的影响,探讨了江西省达到高产的最佳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适宜江西棉区种植的高产棉花品种的筛选通过大田实地考察,对2007年和2008年大田品种试验数据统计分析及各品种产量品质表现,认为赣棉杂1号、中长杂04、赣棉杂11和湘杂棉8号较适宜于在江西棉区种植。江西省适宜棉花品种的筛选为解决江西棉花生产品种“多、乱、杂”问题提供品种解决途径,为江西省百亩连片亩产千斤籽棉试验示范项目提供超高产种植所需品种提供了依据。2.种植密度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棉花生育期延长,果枝总数、叶枝数均逐渐减少,LAI增大,株高先增加后降低,单株干物质累积量减小,生殖器官干物质分配系数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棉花单株成铃数和铃重显着降低,产量以及产量纯收入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根据试验结果和结合生产实践认为长江中游江西棉区的适宜种植密度为3.0~3.9万株/hm2,实际种植密度可根据上述密度按照“品种株型松散宜稀、紧凑宜密和肥力好宜稀、肥力差宜密”的原则适当增减,以获得最佳产量和最佳经济效益,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3.施氮量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随施氮量的增加,棉花生育期推迟,株高和果枝数增加、霜前花率降低,棉株干物质量和单株氮含量增加,氮肥利用率减小,单株结铃数,籽、皮棉产量以及棉花产值和效益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配施有机肥时(N6),棉花生育期、株高与N3和N4条件下的相差不大,但N6条件下棉株干物质量、单株氮含量和肥料利用率最高,因而最终产量也最高,N3和N4次之。说明江西棉花达到高产的纯氮经济施用量范围为300~450kg/hm2,且肥料的氮磷钾养分含量相同条件下,配施有机肥的效果更好。
毕于运[7](2010)在《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世界秸秆大国。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既涉及到农业生产系统中的物质高效转化和能量高效循环,成为循环农业和低碳经济的重要实现途径,又涉及到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土壤肥力、环境安全以及可再生资源高效利用等可持续发展问题,还涉及到农民生活系统中的家居温暖和环境清洁,逐步成为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秸秆资源数量估算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草谷比法;二是副产品比重法;三是收获指数法。本文以大量的农作物种植试验研究文献为主要依据,利用其提供的农作物各部分生物量、收获指数(经济系数)、谷草比等基础数据,结合现实的草谷比实测结果,对我国各类农作物的草谷比进行了仔细的考证,从而建立了更为系统、更为精确的草谷比体系。继而以新建草谷比体系为依据,结合历年农作物生产统计数据,对1952年以来我国历年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和2008年分省(市、自治区)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估算,并汇总出了1952-2008年全国农作物秸秆总产量和2008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秸秆总产量。计算结果表明:(1)2008年全国秸秆产量达到84219.41万t,与1952年(21690.62万t)相比净增2.88倍;(2)中国是世界第一秸秆大国;(3)秸秆是我国陆地植被中年生长量最高的生物质资源,分别相当于全国林地生物质年生长量的1.36倍、牧草地年总产草量的2.56倍和园地生物质年生长量的7.75倍;(4)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秸秆产量合计占全国秸秆总产量的2/3左右;(5)全国近一半的秸秆资源分布于全国百分之十几的土地上。在农产品收获过程中,许多农作物需要留茬收割;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尤其是在收获过程中,多数农作物都会有一定量的枝叶脱离其植株而残留在田中;在秸秆运输过程中也会有部分损失,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秸秆都能够被收集起来。本文通过对各类农作物株高、收割留茬高度、叶部生物量比重、枝叶脱落率、收贮运损失率的调查和资料收集,制定了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的可收集利用系数,并据此估算了我国各类农作物的可收集利用量。计算结果表明:2008年我国秸秆的可收集利用总量为65102.19万t,平均可收集系数为0.77。秸秆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用途:一是用作燃料;二是用作饲料;三是用作肥料;四是用作工业原料;五是用作食用菌基料,简称“五料”。本文依据秸秆的形态、质地、密度、物体结构、物质组分、养分含量、热值等自然特征,对其在“五料”利用上的自然适宜性进行了分类评价和综合评价。分类评价结果为,2008年在我国可收集利用的秸秆总量中:(1)最适宜和一般适宜直接燃用的秸秆占1/2以上;(2)适宜和较适宜“三化一电”的秸秆占95%以上;(3)最适宜和适宜沼气生产的秸秆约占90%;(4)适宜和较适宜直接饲喂牛羊的秸秆占近80%,适宜加工饲喂牛羊的秸秆占90%以上,适宜直接饲喂和加工饲喂猪禽的秸秆占1/5以上;(5)适宜工业加工和食用菌种植的秸秆占90%以上。综合评价结果为,2008年在我国可收集利用的秸秆总量中:“草性”和“木性”秸秆各约占1/5,中性秸秆约占3/5。燃用消耗过多,饲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工业加工利用偏少是目前我国秸秆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2008年,在我国秸秆可收集利用总量中,直接燃用量21000万t,占32.26%;新能源开发利用量720万t,占1.11%;饲用量17660万t,占27.13%;工业加工利用量4300万t,占6.61%;食用菌养殖利用量1300万t,占2.00%;直接还田量9200万t,占14.13%;废弃和焚烧量10922万t,占16.78%。目前我国秸秆直接还田量和残留还田量合计为28000多万t,约占全国秸秆资源总产量的1/3,平均每公顷耕地还田秸秆2.33t。根据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与“三农”之内在关系,可将秸秆资源的利用类型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农业生产系统内部的秸秆资源循环利用;二类是农村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的秸秆资源利用;三类是农村社会经济系统外部的秸秆资源利用。目前,在我国已利用秸秆总量中,一类利用约占52%,二类利用约占39%,三类利用约占9%。我国秸秆开发利用的总体趋势具体体现在“四个增加”、“两个减少”、“一个替代”。“四个增加”:一是秸秆新能源开发利用量增加;二是秸秆饲用量增加;三是秸秆工业加工利用量增加;四是秸秆食用菌种植利用量增加。“两个减少”:一是秸秆废弃和焚烧量减少;二是秸秆直接燃用量减少。“一个替代”是指秸秆过腹还田、秸秆沼肥还田和秸秆过腹沼肥还田逐步替代秸秆直接还田。
霍中洋[8](2010)在《长江中游地区双季早稻超高产形成特征及精确定量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双季稻作是我国南方稻区重要的种植制度,对我国粮食安全与社会经济具有独特的作用。在双季稻作中,早稻生产最易波动,稳步推进早稻高产与超高产,不仅是生产上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而且对于稳定双季稻面积、提高全年稻谷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稻农增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惠农措施的加强与落实,超级早稻品种的不断推出,双季早稻产量逐年提高,并涌现出一批高产与超高产典型。但与中、晚稻相比,早稻产量低而不稳,高产尤其是超高产特征与规律缺乏深入研究,技术定量化程度不高,栽培技术不够规范,超高产重演性差。为此,本研究于2006~2009年在长江中游江西双季稻地区的赣州、袁州、奉新、鄱阳等地,以主推品种金优463、先农31、新丰优22、陆两优28、优I458为材料,通过不同播期、基本苗、施肥等技术组合,塑造中产(6000~7500Kg.hm-2)、高产(7500~9000Kg.hm-2)、超高产(≥9000Kg.hm-2)多种类型群体,并结合大面积定点跟踪调查,研究双季早稻超高产形成、物质生产与氮素吸收利用特征;通过不同秧龄、基本苗、施氮量及氮肥运筹专题试验,研究并建立双季早稻超高产的基本苗计算与氮肥施用精确定量关键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供试品种超高产群体的每公顷平均穗数为339.1万(307.6~365.1万),极显着高于高产与中产群体的298.9万(269.5~326.9万)、269.9万(250.4~315.0万),分别高13.5%、25.7%;每穗总粒数平均为120.3粒,与高产及中产群体相当;群体颖花量平均为4.19×108粒,极显着高于高产与中产群体的3.67×108粒、3.18×108粒,分别高14.5%、31.8%;结实率平均为84.1%,与高产群体的83.7%相当,显着高于中产群体的81.8%;千粒重平均为27.0克,与高产及中产群体间没有显着差异。超高产产量构成因素中,穗数对产量的贡献率最大,其次为粒数和结实率,但差异不显着;结实率对产量的净作用最大,其次为穗数与粒数,差异也未达显着水平。在高产基础上适当增加穗数的同时攻取大穗,并进一步着力提高结实率,从而形成足量的颖花量与高充实度,是双季早稻超高产形成的基本特征。双季早稻9000 Kg.hm-2超高产的适宜产量构成因素为:有效穗(339.14±26.34)×104.hm-2,每穗总粒数为(120.31±8.48)粒,结实率为(84.11±2.35%)%,千粒重为(27.03±0.42)克。2、超高产早稻群体叶面积在拔节期低于高产群体,在(N-n+1)叶龄期、抽穗期与成熟期高于高产与中产群体;叶面积生长速率在(N-n+1)~拔节阶段低于高产群体,在拔节~抽穗阶段高于高产及中产群体;抽穗后的叶面积衰减速率低于高产与中产群体;光合势在抽穗~成熟阶段显着高于高产与中产群体;群体生长率显着或极显着高于高产与中产群体。超高产群体主要生育期的适宜叶面积指数(LAI):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1)为1.5~2.0,拔节期为4.5左右;抽穗期为6.5左右,成熟期为2.5~3.0。抽穗期的有效叶面积比例和高效叶面积比例分别达85%以上和65%以上。超高产群体主要生育阶段的适宜光合势(×104m2.d.666.7 m -2):移栽~(N-n+1)阶段为1.4~1.6,(N-n+1)~拔节阶段为2.5~3.0,拔节~抽穗阶段为7.0~7.5,抽穗~成熟阶段为9~10。超高产群体主要生育阶段的生长率(g.m-2.d):移栽~(N-n+1)阶段为8.0~10.0,(N-n+1)~拔节阶段为16~18,拔节至抽穗阶段为25~30,抽穗至成熟阶段>20。3、超高产群体在(N-n+1)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及拔节~抽穗阶段与抽穗~成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显着或极显着高于高产与中产群体,在N-n+1~拔节阶段显着低于高产与中产群体;经济产量与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呈极显着抛物线关系,与成熟期及抽穗至成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经济系数与产量相关性不显着。超高产群体主要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量(Kg.hm-2):(N-n+1)叶龄期为2100左右,拔节期为4300左右,抽穗期为9500~10500,成熟期在15750以上,抽穗~成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比例达40%以上。4、超高产群体抽穗后的茎鞘物质输出量显着多于高产与中产群体,叶片物质输出量及抽穗后叶茎鞘物质的表观输出率及其对产量贡献率显着低于高产与中产群体。超高产群体抽穗后的叶茎鞘物质表观输出率为20%~22%,表观输出物质对产量的贡献率为19%~20%。5、超高产群体在(N-n+1)叶龄期与拔节期的植株含氮率与高产及中产群体相当,在抽穗期与成熟期则高于高产及中产群体;氮素积累量、阶段氮素积累量与吸氮强度在(N-n+1)叶龄期、拔节期稍高于高产群体,显着高于中产群体,在抽穗期与成熟期显着高于高产与中产群体;成熟期穗部氮素积累比例、100 Kg籽粒吸氮量与氮肥当季利用率高于高产与中产群体;氮素收获指数、氮素农艺效率与氮素生理效率与高产群体相当,但高于中产群体;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与氮素表观生产力显着低于高产群体。超高产群体的氮素吸收利用特征是:(1)植株含氮率(%): (N-n+1)叶龄期为2.7左右(2.5~3.0),拔节期为2.0左右(1.8~2.2),抽穗期为1.3左右(1.0~1.5),成熟期为1.0左右(0.8~1.3);(2)植株吸氮量(Kg.hm-2):(N-n+1)叶龄期为50左右,拔节期为90左右,抽穗期为136.5左右,成熟期在160以上,(N-n+1)叶龄期植株氮素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30%左右,拔节至抽穗阶段的氮素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25%~30%,抽穗至成熟阶段的氮素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20%左右,穗部氮素累积量占总积累量的75%左右;(3)氮素收获指数在70%左右,氮素农艺效率在18 Kg·Kg-1以上,氮素生理利用率在46 Kg·Kg-1以上,氮素当季利用效率在40%以上。6、将双季早稻超高产的基本苗定量计算公式简化为:X = Y/ (1 + t1 ) [ 1 + ( N﹣n﹣SN﹣bn﹣α) r1 ],并明确了用公式计算的关键参数。其中,3叶以上秧苗分蘖(t1)的成穗率(s1)平均为98.1%(94.2%~100%);2叶以下秧苗分蘖的成活率(s2)平均为11%(8.3%~13.4%);本田期有效分蘖发生位上的分蘖发生率(r)平均为72.9%(70.2%~76.2%);秧苗移栽分蘖缺位数(bn)为0.6~1.0叶,平均为0.8叶;适宜的够苗叶龄在8.5~9.2叶之间,平均为8.8叶,矫正系数(a)为-0.5~-1.2。用简化的基本苗公式进行超高产水稻基本苗定量计算的实用参数是:Y为目标产量所需的适宜穗数;t1为移栽时秧苗带3叶以上(包括3叶)的分蘖数;SN为移栽叶龄;N=12;n=4;r1=0.7,bn=0.8;α=-1。以上述简化的公式及关键定量参数应用于江西袁州、余干、鄱阳等地双季早稻百亩连片超高产综合试验示范方,秧苗一般5~6叶移栽,单株带3叶以上分蘖1~2个,经计算需栽插种子苗45~60×104株,比大面积生产高20%~30%,够苗叶龄期出现在9叶期,比大面积生产早0.5~1.0个叶龄,产量达9000Kg.hm-2以上,比大面积产量高20%~50%。7、明确了应用斯坦福(Stanford)方程进行双季早稻施氮量确定的方法与计算参数。试验地土壤基础产量(无氮区)、土壤当季供氮量(无氮区水稻氮素累积量)与正常施肥区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土壤有机质、碱解氮与土壤当季供氮量相关性不显着,土壤基础产量的百公斤籽粒需氮量与基础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土壤基础产量平均为4881.5 kg.hm-2(4575.9~5193.0 kg·hm-2),基础产量的百公斤籽粒需氮量平均为1.53公斤(1.45~1.64公斤),土壤当季供氮量平均为74.79 kg·hm-2(66.35~85.17 kg.hm-2);施氮区不同产量水平的百公斤籽粒需氮量与产量呈极显着二次方程关系,施氮区超高产水稻的百公斤籽粒需氮量在1.75~1.95 kg之间,集中在1.75~1.85 kg之间,最优回归值为1.82 kg,需氮总量为157.5~166.5 kg·hm-2,最优回归值为163.8 kg·hm-2;水稻产量随氮肥的当季利用率上升而提高,超高产水稻氮肥当季利用率为37.4~47.8%,平均为43.2%。应用斯坦福(Stanford)方程进行双季早稻超高产的氮肥精确定量计算的实用参数是:基础产量在4500~4875 kg.hm-2时,基础产量的百公斤籽粒需氮量为1.5公斤;基础产量在4875~5250 kg.hm-2时,基础产量的百公斤籽粒需氮量为1.6公斤;施氮区超高产的百公斤籽粒需氮量为1.8公斤;氮肥当季利用率为43%。将上述精确定量施肥参数先后在江西袁州、鄱阳、余干等地进行了百亩连片超高产示范,一般需施纯氮202.5~225 kg.hm-2,比大面积生产施氮量高37.5~60 kg.hm-2,高27.8%~36.4%,实收产量达9000 kg.hm-2以上,比大面积产量高3300 kg.hm-2,高57.9%,氮肥利用率达41%~46%,比大面积生产高15个百分点以上。8、基蘖肥与穗肥不同施用比例及穗肥不同施用叶龄期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当季利用率具有显着影响。基蘖肥与穗肥施用比例为7:3与6:4处理的产量及氮肥当季利用率均显着或极显着高于8:2与9:1处理。其中,7:3处理的产量分别比8:2与9:1处理高6.88%、10.43%,氮肥利用率高21.46%、33.13%;6:4处理的产量分别比8:2与9:1处理高4.41%、7.87%,氮肥利用率高17.52%、28.8%,7:3与6:4处理间的产量差异不显着;倒3叶期追施穗肥处理的产量最高,达9229.2 kg.hm-2,其与倒2叶追施穗肥处理的产量差异不显着,但显着高于倒4叶处理,高8.67%,极显着高于倒1叶与不施穗肥处理,分别高22.43%、47.41%;倒3叶追施穗肥处理的氮肥当季利用率与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达45.11%、20.79 kg.kg -1,其显着高于倒2叶处理的41.33%、18.8 kg·kg -1,分别高9.14%、10.6%,极显着高于其它处理。基蘖肥与穗肥施用比例为7:3~6:4,穗肥施用时期为倒3叶~倒2叶,是双季早稻超高产及提高氮肥利用率的关键技术指标。将上述关键技术指标应用于超高产综合示范结果表明,该技术比大面积应用的前重施肥法(10:0或9:1)增产729~1503 kg.hm-2,增产8.1~16.7%,氮肥利用率提高6.5~13.4个百分点,提高15.4%~31.8%。
柏军华[9](2009)在《棉田管理信息的遥感提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田管理是农作的主要内容,其水平是农业生产力的集中表现,其效果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品质以及生产效益。因此,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武装”农田管理的各个环节是农业生产顺应社会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卫星遥感技术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璀璨结晶,作物的长势、产量、种植面积等方面是卫星遥感转入民用的重要应用领域,为农业主管单位快速和宏观的掌握生产信息提供了有效方式。随着作物遥感监测研究及应用的不断深入,遥感监测的内容已不仅仅停留在宏观结果的预报与总结上,更注重作物生产的局部环节,作物遥感监测领域正在孕育“细化监测内容,参与过程管理”的理念,使遥感的作物信息获取内容更为丰富,正适应作物农田管理信息化的时代需求。在生产需求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田间调查与参数测定、室内化学分析、遥感解译、数据估算与比较等方法,在棉花栽培专家知识、多时相遥感数据、农田背景数据等辅助数据支持下,从土壤质地、棉田保苗数、基于叶面积指数的棉花长势、棉田质量四个方面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实施过程及结果如下:1)在研究区选择典型质地土壤,进行室内土壤高光谱测定和对应质地的LANDSAT-5多波段光谱提取,比较不同质地光谱反射特征,理清遥感可识别的土壤质地类型。测定了175个土壤样点的质地,分析LANDSAT-5波段反射率后,确定了不同质地土壤的最佳划分波段和划分阈值,对研究区的土壤质地进行了遥感解译和准确性检验,比较了三种土壤质地制图的特点。研究比较了主要质地土壤在棉花播种前后的土壤水、温变化特征以及棉花保苗数差异,分析了不同质地土壤对棉花萌发和破土出苗的影响,探索了影响土壤质地监测的遥感监测的理化基础,讨论得出研究区土壤质地解译的最佳时段。根据以上研究得出,不同质地类型土壤从近红外到中红外光谱反射率差异显着,可明显区分沙土-沙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粘土三种质地类型土壤,因此在研究区可以使用LANDSAT-5遥感影像实现较高准确度解译,其中轻壤土-中壤土最易错分,重壤土-粘土分类准确度最高。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土壤质地与土壤水分有稳定的关系,土壤水分状况的差异决定了土壤质地遥感监测的理化基础。在棉花播种前后的裸露棉田,不同质地土壤存在显着的水、温差异,严重影响棉花出苗,高空间分辨率土壤质地遥感解译结果能够指导棉花播种的空间时序。2)试验于2007年实地调查了13块棉田(630 hm2),获取了棉田生长密度、经纬度以及播种时间、出苗时间所组成的60个样区数据,每样区3个样点;从播种期到盛花期5个时相的遥感影像提取EVI和DEVI,样本等分为建模数据和模型检验数据;采取分播期和不分播期两种方式分别使用EVI和DEVI建立棉田生长密度估算模型,其决定系数经过显着水平检验后,进行模型估算准确性检验。在研究中,基于LANDSAT-5像元尺度,分析了棉田生长密度监测准确性的影响因子,并提出了改进方法,探索了减弱非棉苗背景空间差异的遥感指数,确立了棉田生长密度遥感监测的最佳时相。并将优势模型应用于2007年和2008年研究区域的棉田生长密度监测。根据以上研究得出,出苗时间和土壤等背景因素是影响监测棉田生长密度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分播期估算能显着提高棉田保苗数监测的准确性。DEVI可以使棉田留苗密度监测时间提前,现蕾期到开花期是棉田生长密度估算的最佳时段。3)于2006-2007年在新疆148团场18块标准条田开展定位试验,共获得255组不同长势棉花的叶面积指数,进行遥感数据预处理,提取棉花对应时间与样点的LANDSAT-5 NDVI、PVI和EVI植被指数,对两年数据进行统一分析,分别随机选择144组和111组数据进行叶面积指数的估算模型建立和检验,选择最佳估算模型进行叶面积指数的示例反演。为实现具有农学意义和农田管理实际意义的定量分级,总结了该区域栽培专家知识的叶面积指数知识,以2007年7月8日和2008年7月11日为例反演了研究区的叶面积指数并结合专家知识对棉花群体长势进行了定量分级。研究得出在棉花不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遥感植被指数有利于提高LAI估算准确度.结合棉花栽培专家LAI知识与叶面积指数遥感估算可以实现棉田长势定量分级,可为大尺度宏观管理和小尺度精细管理提供具有农学分类依据的棉花长势信息。4)将棉田质量状况划分为健康棉田、有障碍棉田和疑似有障碍棉田三类,健康棉田界定为棉花各时期生长均正常的区域,各时期棉花长势均处于不正常状态的区域界定为有障碍棉田,各时期棉花长势变异较大的区域界定为疑似有障碍棉田。不同长势的8块棉田作为定位观测区,使用棉花生长盛期多时相的LANDSAT-5各波段反射率数据,探索能较好区分不同长势棉花的波段,建立农田质量分类模型,并由此解译研究区的棉田质量,通过在定位点所测定的叶面积指数、土壤质地、土壤总盐含量验证分类结果,分析该区域棉花质量障碍的主要原因,提出应对不同土壤质量障碍的棉花栽培与耕作措施,指导该区域棉花高产与稳产。研究建立了棉花长势指标动态变化与棉田质量的关系,构建了多时相遥感数据诊断棉田质量的模型与程序,利用多时相遥感数据能够获取棉田质量信息。棉田质量诊断结果与地面调查测定相结合,能较好的分析棉田质量障碍的具体因素。
林海[10](2008)在《新疆北疆棉花超高产栽培技术指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新疆棉区是全国最大的优质棉、商品棉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也是全国棉花主产区的重点转移区域。近年来,随着新疆棉花种植制度和灌溉制度的重大转变以及农业新技术的大力推广,棉花产量稳步提高,出现了一大批单产≥3000 kg·hm-2的超高产棉田。但是,在棉花超高产栽培进程中仍存在技术不成熟、稳定性差、关键技术没有突破等突出问题。为了进一步研究新疆超高产棉田的生育规律,建立新疆棉花超高产栽培技术指标体系,论文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与高产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水肥控制条件下对新疆北疆超高产棉田棉花光合、水分、营养生理机理和诊断指标及调控技术指标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新疆北疆棉花超高产栽培技术指标,为促进新疆棉花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和产量提高提供技术依据。研究表明:(1)新疆北疆超高产棉田的产量结构(杂交棉品种)为:收获株数为16.5万~19.5万株·hm-2,单株成铃8-10个,单铃重5.5g~6.0g,衣分43%~45%,霜前花率≥85%;(2)超高产棉田的叶面积指数盛铃期为4.82~5.30,初絮期叶面积指数要保持在3.5以上;(3)超高产棉田棉花主茎叶(n)与同位果枝第一果节叶的同伸关系为n+1.5~2.5叶龄,与同位蕾的同伸关系为n+0~0.5,均快于普通高产棉田。(4)超高产棉田叶片的含水率应稳定在70%~80%,植株群体上层光截获率为50%~53%,中、下层为40%~42%;光合速率峰值在盛花期,为34.9~35.8μmol·m-2·s-1;(5)超高产棉田土壤含水量从现蕾期至盛絮期,0~60cm的平均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18%以上,花铃期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20%以上;盛蕾期前和吐絮期后的20-25天内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16%左右。以棉花生育规律及器官同伸关系来诊断棉花的长势,按叶龄计算调控效应期,结合超高产诊断指标,可使调控技术在实施的时间上更精确,可以较精确地预测调控的结果。
二、棉花超高密度栽培试验与示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棉花超高密度栽培试验与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1)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红三叶主要病虫害、作物白粉病及病原菌鉴定的研究进展 |
2.1 红三叶主要病虫害 |
2.2 白粉病研究进展 |
2.3 病原菌鉴定研究进展 |
3 寄主植物-病原菌互作的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
3.1 转录组学 |
3.2 转录组学在寄主植物与病害研究中的进展 |
4 植物抗病机制与GDSL脂肪酶的研究进展 |
4.1 作物病害生理生化反应研究进展 |
4.2 植物结构抗性研究进展 |
4.3 植物内源激素抗病性响应研究进展 |
4.4 GDSL脂肪酶基因研究进展 |
5 选题依据与意义 |
5.1 选题依据 |
5.2 主要研究内容 |
5.3 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响应机制 |
前言 |
第一节 红三叶白粉菌分离、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病害症状观察 |
1.3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 |
1.4 病原菌rDNA-ITS片段的PCR扩增和序列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病害症状与病原菌形态特征观察 |
2.2 rDNA ITS片段的扩增与测序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生理基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1.2 测定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素处理间红三叶的生理生化差异 |
2.2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红三叶的生理生化差异 |
2.3 人工接菌×抗病性×接菌后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生理生化的差异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节 白粉菌侵染后红三叶内源激素的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色谱条件及流动相的选择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标准样品保留时间?回归方程和决定系数 |
2.2 单因素处理间各内源激素的差异 |
2.3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各内源激素的差异 |
2.4 人工接菌×抗病性×浸染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内源激素的差异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红三叶响应白粉菌侵染的结构抗病性 |
前言 |
第一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细胞结构变化规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白粉病不同抗性红三叶叶片显微结构 |
2.2 不同红三叶抗性材料叶片组织结构特征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白粉菌侵染后红三叶叶片细胞壁成份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素处理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
2.2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
2.3 人工接菌×抗病性×浸染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分子机制及TpGDSL基因的克隆与遗传转化 |
前言 |
第一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转录组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1.2 测序样品准备和RNA提取 |
1.3 建库、测序及信息分析 |
1.4 测序数据质控与转录组组装 |
1.5 Unigene的注释 |
1.6 差异表达基因数字分析 |
1.7 基因功能注释及通路富集 |
1.8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NA-seq结果的实时定量PCR验证 |
2.2 转录组组装与注释 |
2.3 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 |
2.4 接种白粉菌后DEGs的GO富集分析 |
2.5 接种白粉菌后DEGs的KEGG富集分析 |
2.6 白粉菌侵染红三叶叶片诱导的 DEGs的 Map Man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TpGDSL基因克隆与遗传转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红三叶TpGDSL基因克隆 |
1.2.2 构建表达载体 |
1.2.3 红三叶抗白粉病基因TpGDSL遗传转化拟南芥 |
1.2.4 拟南芥T_1代阳性植株鉴定 |
1.2.5 目的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2 结果 |
2.1 TpGDSL基因阳性克隆鉴定 |
2.2 TpGDSL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
2.3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一级结构分析 |
2.4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分析 |
2.5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三级结构分析 |
2.6 TpGDSL基因克隆与表达载体构建 |
2.7 转基因拟南芥T_1阳性鉴定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2)超高产优质棉花品种新陆中42生理特征及产量结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材料试验 |
1.3 方法 |
1.3.1 叶片光合速率。 |
1.3.2 叶绿素SPAD值。 |
1.3.3 水分蒸腾。 |
1.3.4 水分利用率。 |
1.3.5 叶片叶温。 |
1.3.6 CO2浓度。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超高产棉花农艺性状的调查 |
2.2 超高产棉花的生理特征 |
2.2.1 超高产棉花光合速率的变化。 |
2.2.2 棉花叶片SPAD值变化。 |
2.2.3 超高产棉花叶片水分蒸腾及水分利用率。 |
2.2.4 超高产棉花叶片叶温的变化。 |
2.2.5 超高产棉田CO2浓度的变化。 |
2.3 超高产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变化 |
2.3.1 产量构成因子。 |
2.3.2 产量。 |
3 结论与讨论 |
(3)一年两熟区小麦密行种植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一年两熟区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小麦冬前积温不足影响分蘖 |
1.2.2 小麦播种质量差 |
1.2.3 农机农艺融合不够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小麦播种机国内发展现状 |
1.4.2 小麦播种机国外发展现状 |
1.5 黄淮海北部地区种植方式 |
1.6 小麦密行种植技术的提出 |
1.7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设计 |
2.1 小麦密行播种农艺要求 |
2.2 排种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2.2.1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结构 |
2.2.2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工作原理 |
2.3 关键部件的设计 |
2.3.1 充种沟的设计 |
2.3.2 双边交替充种旋转轮盘直径的设计 |
2.3.3 种沟隔板的分布 |
2.3.4 投种片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参数优化 |
3.1 种子在排种器内的受力分析 |
3.2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优化 |
3.2.1 虚拟仿真模型建立 |
3.2.2 仿真参数的选择 |
3.2.3 差速充种沟优化 |
3.2.4 充种沟尺寸优化 |
3.2.5 弧形挡板凸起斜度优化 |
3.2.6 仿真试验 |
3.3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台架试验 |
3.4 台架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1 弧形挡板固定位置对排种均匀性的影响 |
3.4.2 种沟尺寸对排种均匀性的影响 |
3.4.3 弧形挡板凸起斜度对排种均匀性的影响 |
3.5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田间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麦密行播种机的设计 |
4.1 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
4.1.1 整机结构 |
4.1.2 工作原理 |
4.2 小麦密行播种机部件设计 |
4.2.1 双圆盘开沟器的选用与设计 |
4.2.2 双圆盘开沟器分布设计 |
4.2.3 对行镇压轮的设计 |
4.2.4 电控播种系统设计 |
4.2.5 排种器减阻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小麦密行播种机田间试验 |
5.1 机具性能试验 |
5.1.1 试验条件 |
5.1.2 试验方法 |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 不同行距小麦苗期土壤含水率的对比 |
5.3.1 黄淮海地区降雨规律 |
5.3.2 土壤含水率对比 |
5.4 不同行距小麦产量对比 |
5.5 小麦密行播种机区域适应性试验 |
5.5.1 随经度提高增产幅度较大 |
5.5.2 随纬度提高增产幅度略小,但规律性较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小麦8密1稀播种+玉米对行免耕播种 |
6.1 小麦—玉米对行播种 |
6.2 无人驾驶作业机组参数 |
6.3 机组田间行走路径规划 |
6.3.1 机组转弯形式及其评价 |
6.3.2 主要行走方法及工作行程率 |
6.4 田间试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4)不同地膜、播期与密度互作对棉花产量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材料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棉花生长季气象条件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产量及构成因素 |
2.4.2 棉花生育时期的调查 |
2.4.3 生育状况和棉铃时空分布调查 |
2.4.4 叶片生理特性 |
2.4.5 纤维品质 |
2.4.6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地膜、播期与密度互作对棉花生育进程的影响 |
3.2 不同地膜、播期与密度互作对棉花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 |
3.3 不同地膜、播期与密度互作对棉花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
3.3.1 叶绿素含量 |
3.3.2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 |
3.3.3 光合速率 |
3.3.4 内源保护酶活性与丙二醛含量 |
3.4 不同地膜、播期与密度互作对棉花成铃时空分布的影响 |
3.4.1 “三桃”比例 |
3.4.2 空间分布规律 |
3.5 不同地膜、播期与密度互作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
3.5.1 “三桃”纤维品质 |
3.5.2 混合样品纤维品质 |
3.6 不同地膜、播期与密度互作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不同地膜、播期与密度互作对棉花生长进程的影响 |
4.2 不同地膜、播期与密度互作对棉花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 |
4.3 不同地膜、播期与密度互作对棉花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
4.4 不同地膜、播期与密度互作对棉花成铃时空分布的影响 |
4.5 不同地膜、播期与密度互作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
4.6 不同地膜、播期与密度互作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适宜我国机采棉关键栽培技术的整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实施高密度栽培 |
2 塑造标准化株型 |
3 防早衰促齐成熟 |
4 结语 |
(6)高产棉花群体构成及氮素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摘要 |
1 棉花超高产栽培的概念和意义 |
2 高产棉田棉花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形成特征 |
2.1 高产棉田棉花的生长发育特征 |
2.2 高产棉田棉花的干物质累积与分配 |
2.3 高产棉田棉花的产量结构与棉铃空间分布 |
3 种植密度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
3.1 种植密度对棉花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 种植密度对棉花生物量累积分配的影响 |
3.3 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
4 施氮量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
4.1 施氮量对棉花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4.2 施氮量对棉花生物量累积与分配的影响 |
4.3 施氮量对棉花氮、磷、钾养分累积与分配以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4.4 施氮量对棉花产量品质的影响 |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6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二章 适宜江西棉区种植的高产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品种筛选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棉花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2.2 不同棉花品种的产量品质表现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三章 种植密度对高产棉田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取样方法及测定内容 |
1.3 气象资料统计 |
1.4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种植密度对棉花群体内温、湿度的影响 |
2.2 种植密度对棉花群体透光率的影响 |
2.3 种植密度对棉花生育期的影响 |
2.4 种植密度对棉花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2.5 种植密度对单株叶面积和LAI的影响 |
2.6 种植密度对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
2.7 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构成、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四章 施氮量对高产棉田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取样方法及测定内容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施氮量对棉花生育进程的影响 |
2.2 施氮量对棉花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2.3 施氮量对棉株干物质、植株养分含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2.4 施氮量对棉花产量构成、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摘要 |
1 讨论 |
1.1 适宜江西棉区栽培的高产棉花品种筛选 |
1.2 种植密度对高产棉田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
1.3 施氮量对高产棉田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
2 结论 |
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已录用和已投稿论文、论着 |
致谢 |
(7)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各类农作物草谷比取值分析及草谷比体系建立 |
2.1 秸秆资源数量估算方法 |
2.2 秸秆资源数量估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 影响草谷比取值的因素分析 |
2.4 各类农作物草谷比取值分析 |
2.5 农作物草谷比体系 |
第三章 秸秆资源数量估算及其构成分析 |
3.1 2008 年全国秸秆产量估算结果 |
3.2 全国秸秆总产量估算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对比 |
3.3 中国秸秆产量在世界的地位 |
3.4 秸秆资源在全国生物质资源中的地位 |
3.5 全国秸秆总产量基本构成 |
3.6 全国秸秆资源数量变化 |
3.7 全国秸秆资源数量构成变化 |
第四章 秸秆资源区域分布 |
4.1 分区方案 |
4.2 秸秆总产量与单位产量区域分布 |
4.3 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区域分布 |
第五章 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量估算 |
5.1 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量估算方法 |
5.2 主要农作物收割留茬高度的确定 |
5.3 主要农作物秸秆叶部生物量比重 |
5.4 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系数的制定 |
5.5 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量估算结果 |
第六章 秸秆资源自然适宜性评价 |
6.1 秸秆资源可燃性评价 |
6.2 秸秆资源新型能源化开发利用自然适宜性评价 |
6.3 秸秆资源可饲性评价 |
6.4 秸秆资源直接还田自然适宜性评价 |
6.5 秸秆资源工业加工自然适宜性评价 |
6.6 秸秆资源种植食用菌自然适宜性评价 |
6.7 秸秆资源自然适宜性综合评价 |
第七章 秸秆资源利用现状与问题 |
7.1 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及构成 |
7.2 秸秆资源过剩与短缺 |
7.3 秸秆资源焚烧与浪费 |
第八章 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及其竞争性利用趋势分析 |
8.1 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
8.2 秸秆资源利用的竞争性表现及总体取向 |
8.3 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战略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全文小结 |
9.2 本文创新点 |
9.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1952—2008 年全国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 |
附表2 2008 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作物秸秆产量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长江中游地区双季早稻超高产形成特征及精确定量栽培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研究进展 |
1.1 作物超高产概念的提出 |
1.2 中国水稻超高产研究与实践概况 |
1.3 水稻超高产形成特征 |
1.3.1 产量构成特征 |
1.3.2 根系生长特征 |
1.3.3 分蘖发生与成穗特征 |
1.3.4 叶面积(LAI)与光合势特征 |
1.3.5 干物质生产积累特征 |
1.3.6 氮素吸收利用特征 |
1.4 水稻超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 |
参考文献 |
第3章 长江中游地区双季早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及超高产产量结构特征研究 |
摘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取样及测定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早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异 |
2.2 不同早稻品种不同产量水平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 |
2.3 早稻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贡献 |
2.3.1 早稻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2.3.2 早稻产量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 |
2.3.3 早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回归分析 |
3 讨论 |
3.1 双季早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变异特点 |
3.2 双季早稻超高产产量形成特征及栽培途径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4章 长江中游地区双季早稻超高产的物质生产特性研究 |
摘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取样及测定方法 |
1.3.1 叶龄与茎蘖动态 |
1.3.2 主要生育期叶面积与干重 |
1.3.3 植株氮测定 |
1.3.4 理论产量测定与实收核产 |
1.4 数据分析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结构 |
2.2 叶面积生长动态及其组成特性 |
2.3 光合势及群体生长率 |
2.4 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特性 |
2.5 不同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特性 |
2.6 物质转运特性 |
3 讨论 |
3.1 超高产水稻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 |
3.2 超高产水稻物质生产及其与经济产量和经济系数的关系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5章 长江中游地区双季早稻超高产的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研究 |
摘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取样及测定方法 |
1.3.1 叶龄与茎蘖动态 |
1.3.2 主要生育期干物质重量 |
1.3.3 植株氮测定 |
1.3.4 理论产量测定与实收核产 |
1.4 数据分析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 |
2.2 植株含氮率 |
2.3 氮的吸收与分配 |
2.3.1 群体吸氮总量及其分配 |
2.3.2 主要生育期的氮素积累量 |
2.3.3 主要生育阶段氮素积累量 |
2.4 群体吸氮强度 |
2.5 氮素吸收利用效率 |
3 讨论 |
3.1 超高产栽培水稻的氮素吸收特性 |
3.2 关于杂交早稻超高产栽培的施氮技术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6章 长江中游地区双季早稻超高产的基本苗精确定量参数的确立及其验证 |
摘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2.1 氮肥不同施用量及运筹比例试验 |
1.2.2 不同栽插密度试验 |
1.2.3 不同基本苗及氮肥运筹试验 |
1.2.4 不同品种百亩连片超高产综合栽培试验 |
1.3 取样及测定方法 |
1.3.1 叶龄进程 |
1.3.2 茎蘖动态 |
1.3.3 分蘖成穗率 |
1.3.4 理论产量 |
1.3.5 实产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超高产水稻群体适宜穗数的确定 |
2.2 超高产水稻适宜有效分蘖叶位数(E)的确定 |
2.2.1 主茎总叶片数与伸长节间数 |
2.2.2 移栽分蘖缺位数(bn) |
2.2.3 矫正系数(a) |
2.2.4 分蘖发生率(r)及成穗率(s) |
2.3 超高产水稻基本苗计算公式的确立及其验证 |
2.3.1 超高产水稻基本苗计算公式的确立 |
2.3.2 超高产水稻基本苗计算公式的验证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7章 长江中游地区双季早稻超高产的氮肥精确定量施用技术研究 |
摘要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2.1 土壤基础供氮试验 |
1.2.2 精确施氮试验 |
1.2.2.1 袁州区西村镇国桥村精确施氮试验 |
1.2.2.2 奉新县赤岸镇沿里村精确施氮试验 |
1.2.2.3 鄱阳县鸭鹊湖乡杨梅咀精确施氮试验 |
1.2.4 基蘖肥与穗肥施用比例试验 |
1.2.5 不同叶龄期追施穗肥试验 |
1.2.6 超高产综合示范与验证试验 |
1.3 取样及测定方法 |
1.3.1 土壤碱解氮含量 |
1.3.2 土壤有机质含量 |
1.3.3 叶龄 |
1.3.4 产量构成因素和实产 |
1.3.5 干物重和植株含氮量 |
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土壤基础供氮能力 |
2.1.1 土壤基础(无氮区)产量 |
2.1.2 土壤当季供氮量(无氮区水稻氮素累积量) |
2.1.3 土壤基础产量的百公斤籽粒需氮量 |
2.1.4 土壤养分与土壤当季供氮量的关系 |
2.2 目标产量的水稻需氮量 |
2.3 氮肥当季利用率 |
3 氮肥的合理施用 |
3.1 施氮总量的确定 |
3.2 基蘖肥和穗肥运筹 |
4 讨论 |
4.1 三个参数取值的精确定量 |
4.1.1 土壤供氮能力 |
4.1.2 目标产量及其需氮量 |
4.1.3 氮素当季利用率 |
4.2 关于氮肥合理调节及平衡施肥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1.1 双季早稻超高产形成特征 |
1.1.1 产量形成特征 |
1.1.2 叶面积及光合特征 |
1.1.3 物质积累与转运特征 |
1.1.4 氮素吸收与利用特征 |
1.2 双季早稻超高产精确定量栽培关键技术 |
1.2.1 双季早稻超高产的基本苗精确定量技术 |
1.2.2 双季早稻超高产的氮肥精确定量技术 |
1.2.3 双季早稻超高产的穗肥氮精确施用技术 |
2 讨论 |
2.1 关于双季早稻品种的超高产形成特征 |
2.2 关于双季早稻超高产物质生产及其与经济产量和经济系数的关系 |
2.3 关于双季早稻区基本苗公式参数的变化及分蘖利用问题 |
2.4 关于双季早稻超高产的精确定量施氮参数的确定 |
2.5 关于双季早稻超高产的栽培途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的发表或获奖情况 |
(9)棉田管理信息的遥感提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传统农田管理信息获取方式的局限 |
1.1.2 遥感提取农田管理信息的的优势与发展方向 |
1.1.3 新疆植棉业对农田信息遥感获取的需求 |
1.1.4 实施农田管理信息遥感提取的客观条件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作物长势监测 |
1.2.2 农田土壤信息遥感提取 |
1.2.3 土壤质量及其监测与评价 |
1.2.4 多时相遥感数据的应用 |
1.2.5 我国及新疆棉花生产概况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2.1 新疆建设兵团148 团概况及基础数据的准备 |
2.1.1 新疆建设兵团148 团概况 |
2.1.2 基础数据的准备 |
2.2 农田管理对遥感信息提取需求调查 |
2.3 田间数据采集方法 |
2.3.1 土壤地温和水分测定 |
2.3.2 土壤质地测定方法 |
2.3.3 土壤盐分测定方法 |
2.3.4 叶面积指数测定方法 |
2.3.5 棉花生育期适宜叶面积指数专家知识收集 |
2.4 遥感数据及预处理 |
2.4.1 遥感数据源 |
2.4.2 影像数据预处理 |
第三章 土壤质地遥感解译及在棉田适播期分区评价的应用 |
3.1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
3.1.1 研究区土壤质地调查与测定 |
3.1.2 不同质地土壤的室内典型高光谱测定 |
3.1.3 研究区土壤质地插值图的生成 |
3.1.4 遥感影像 |
3.2 土壤质地遥感解译的光温基础 |
3.2.1 不同质地土壤热性质差异 |
3.2.2 土壤质地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
3.2.3 不同质地土壤的典型反射光谱特征 |
3.3 区域性土壤质地的遥感解译 |
3.3.1 大面积裸土的LANDSAT-5 波段反射率特征 |
3.3.2 148 团场土壤质地的遥感解译 |
3.3.3 148 团场土壤质地类型的遥感解译精度评价 |
3.4 不同制图方式的土壤质地分类效果比较 |
3.5 土壤质地遥感制图在棉田适播期分区评价的应用 |
3.5.1 实验区棉花适宜期分区播种的气候要求 |
3.5.2 播种出苗期不同质地土壤的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的变化 |
3.5.3 盐作用下不同质地土壤的温度和水分变化 |
3.5.4 不同质地与盐分土壤的棉花出苗率 |
3.5.5 基于土壤质地的棉花适宜播期分区 |
3.6 本章小结与讨论 |
3.6.1 小结 |
3.6.2 讨论 |
第四章 棉田留苗密度的遥感监测 |
4.1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
4.1.1 数据获取 |
4.1.2 植被指数选择与计算 |
4.1.3 估算准确性检验方法 |
4.2 不同生长发育期的棉田留苗密度估算 |
4.2.1 EVI对棉花保苗数的估算 |
4.2.2 DEVI对棉花保苗数的估算 |
4.3 不同估算模型的准确性检验及优势方法在区域上的应用 |
4.3.1 不同估算模型的检验 |
4.3.2 棉田留苗密度LANDSAT-5 像元级监测在区域上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4.4.1 小结 |
4.4.2 讨论 |
第五章 基于叶面积指数遥感估算的棉花长势分级 |
5.1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
5.1.1 数据获取 |
5.1.2 植被指数的计算 |
5.2 LAI统计估算模型的建立 |
5.3 LAI统计估算模型的准确性检验 |
5.4 LAI的遥感估算及棉田群体长势定量分级 |
5.4.1 高产棉田棉花出苗时间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 |
5.4.2 研究区棉田叶面积指数估算与专家分级 |
5.5 本章小结与讨论 |
5.5.1 小结 |
5.5.2 讨论 |
第六章 基于多时相棉花长势遥感的棉田质量诊断 |
6.1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
6.2 棉田质量诊断分类 |
6.2.1 棉田质量遥感诊断方法 |
6.2.2 研究区棉田质量的诊断结果 |
6.3 棉田质量诊断的地面验证及生产应用分析 |
6.3.1 条田级棉田质量诊断图的生成 |
6.3.2 棉田质量诊断的地面验证 |
6.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6.4.1 小结 |
6.4.2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本文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新疆北疆棉花超高产栽培技术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棉花栽培理论研究进展 |
1.1.1 产量构成因素理论 |
1.1.2 光合与物质生产理论 |
1.1.3 源库理论 |
1.1.4 高能同步理论 |
1.2 我国棉花栽培技术进展 |
1.2.1 我国棉花栽培技术历程 |
1.2.2 棉花主要栽培技术研究现状 |
1.3 新疆棉花超高产发展历程 |
1.3.1 棉花的超高产栽培 |
1.3.2 新疆棉花超高产实例 |
1.3.3 新疆棉花超高产潜力分析 |
1.4 新疆棉花超高产研究方向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7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7.1 超高产棉花的生育规律 |
1.7.2 超高产棉田苗情诊断指标 |
1.7.3 制定北疆棉田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和基本情况 |
2.2 试验设计方案 |
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3.1 棉株生育性状及生育进程调查 |
2.3.2 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
2.3.3 水分、养分的测定 |
2.3.4 冠层结构指标的测定 |
2.3.5 棉田群体光透过率的测定 |
2.3.6 棉田光合速率的测定 |
2.3.7 其它项目调查 |
2.4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3.1 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 |
3.1.1 棉花生育进程 |
3.1.2 棉花主茎生长速度情况 |
3.1.3 棉花叶片发生情况 |
3.1.4 不同肥水处理下的棉花产量构成情况 |
3.1.5 超高产棉田棉花棉铃空间分布特征 |
3.2 超高产棉田器官同伸关系 |
3.2.1 主茎叶与果枝叶的同伸关系 |
3.2.2 主茎叶与同位蕾的同伸关系 |
3.2.3 主茎叶与同位花的同伸关系 |
3.3 超高产棉田合理群体结构的形态指标 |
3.3.1 超高产棉田株高指标 |
3.3.2 超高产棉田叶面积系数指标 |
3.4 超高产棉田合理群体结构的生理指标 |
3.4.1 叶片水分含量 |
3.4.2 叶片含N量 |
3.4.3 群体形态 |
3.4.4 群体光截获率 |
3.4.5 干物质分配 |
3.4.6 叶片光合速率 |
3.5 超高产棉田土壤的生态指标 |
3.5.1 超高产棉花生育期间棉田土壤含水量 |
3.5.2 超高产棉花生育期间棉田土壤速效养分 |
第四章 新疆北疆棉田超高产栽培技术指标及效益分析 |
4.1 新疆北疆棉田超高产栽培技术指标及技术规程 |
4.1.1 适用范围 |
4.1.2 基础条件与技术指标 |
4.1.3 播前准备 |
4.1.4 播种 |
4.1.5 播后苗前管理 |
4.1.6 苗期管理 |
4.1.7 蕾期管理 |
4.1.8 花铃期管理 |
4.1.9 吐絮期 |
4.2 新疆兵团棉田超高产栽培效益 |
4.2.1 产量构成分析 |
4.2.2 效益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1.1 棉花超高产处理的产量结构 |
5.1.2 超高产棉田的叶面积指数 |
5.1.3 超高产棉田器官同伸关系 |
5.1.4 超高产棉田的生理指标 |
5.1.5 超高产棉花棉田土壤含水量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棉花超高密度栽培试验与示范(论文参考文献)
- [1]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D]. 蒲小剑.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2]超高产优质棉花品种新陆中42生理特征及产量结构的研究[J]. 彭延,彭小峰,蔡志平,刘素华,龚举武,张选,袁有禄. 安徽农业科学, 2021(08)
- [3]一年两熟区小麦密行种植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D]. 赵金. 河北农业大学, 2021
- [4]不同地膜、播期与密度互作对棉花产量特性的影响[D]. 彭加旭.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1)
- [5]适宜我国机采棉关键栽培技术的整合分析[J]. 陆江林,石磊,张玉同,陈长林. 甘肃科学学报, 2017(03)
- [6]高产棉花群体构成及氮素调控研究[D]. 田绍仁.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1)
- [7]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D]. 毕于运.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10)
- [8]长江中游地区双季早稻超高产形成特征及精确定量栽培关键技术研究[D]. 霍中洋. 扬州大学, 2010(11)
- [9]棉田管理信息的遥感提取研究[D]. 柏军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10)
- [10]新疆北疆棉花超高产栽培技术指标研究[D]. 林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