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部野生动物三趣(论文文献综述)
刘怡[1](2021)在《先秦儒家动物观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动物观是一扇窗口,通过这扇窗口,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思想世界。目前学术界对先秦时期动物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学史、动物文化史以及动物伦理学等方面,但有关先秦儒家动物观的内容、特征、实质等尚缺乏系统性研究。先秦儒家动物观旨在探索先秦儒家如何认识动物以及如何处理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不仅要把握人类对动物的基本认识,而且要探索动物在人类社会生活、政治、经济、道德、信仰等领域的作用和地位,考察动物与人类的互动关系。先秦儒家对动物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即动物的起源和动物的特征。先秦儒家从天地化育的宇宙论模式、动物的生殖以及化生现象等角度考察了动物的起源。动物与人类共享同样的起源方式和生殖模式,两者共存于统一的宇宙体系当中。动物与人一样,都是天地化育的产物,都是由血气构成的“血气之属”,都是有血有肉、有知觉、有情感、有语言的生命体。但动物和人类有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在动物是无仁无义、无社群组织、无劳动创造能力的生命体,只能依靠本能而生活,而人类独具有理性与道德的能力,能够建立有人伦秩序的国家与社会。先秦儒家所论人禽之辨一方面肯定了动物与人类在生物特征方面的共通之处,另一方面确立起两者在道德领域内的差异,这深刻影响到两者的地位和关系。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社会生活、道德世界和信仰世界中。在两者的生活联系方面,动物能够广泛运用于饮食、衣物饰品、商品贸易、运输畜力、礼物交换、祭祀牺牲等活动中,是保障人类社会秩序的基本物质条件。动物管理是合理使用动物的重要条件。从孔子的正名思想到《周礼》动物职官体系的设置,动物管理逐渐纳入到人类社会制度体系中,使动物管理与人类社会管理相得益彰。在具体的治理方式上,先秦儒家主张人类对动物的管理应当遵循礼制的约束和道德的要求,这与西方动物福利论可能产生某种共鸣。在动物的法律地位方面,先秦儒家并没有赋予动物独立的法律地位,但相关的法律条文规定了人类对动物的职责和义务。人兽冲突实质上是礼法分歧,是一项政治管理问题。人类也是动物的保护者。先秦儒家注重从利益需求、王道政治、礼仪规范、仁义道德等方面提出保护动物的思想。动物的合理使用、有序管理、妥善保护,是先秦儒家王道政治的重要表现,也是圣王明君实现国泰民安的展现。动物与人类在道德方面有密切关联,这主要表现在动物的道德形象、道德地位及其道德教化等方面。在道德形象方面,禽兽是无仁无义的象征,但某些动物却可以因其生活习性、情感特征而升华成为仁禽义兽,由此具有了特殊的文化寓意和道德含义。这种变化为动物敞开了道德领域的大门。在道德地位方面,先秦儒家尽物之性、仁民爱物的思想强调人们应当关爱动物,一方面扩展了道德的视野,使动物成为了儒家扩充仁心、提升道德修养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又确立起人与动物的道德阶梯。仁民爱物与西方动物解放论、动物权利论、敬畏生命的哲学不同,实是一种拓展式的伦理,本质上仍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先秦儒家认为圣王明君不仅应当关爱动物,而且能够以仁爱道德驯化动物。儒家的乐教理论能够实现百兽共舞、游鱼倾听的场景,不仅能有效遏制动物的残暴之心,而且能实现人类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表面上看,这是对动物兽性的遏制,实质上反映出儒家仁义道德的教化作用。动物还能够进入人类的信仰体系中,这主要集中在动物神灵、动物献祭与动物占卜等方面。动物神灵是人类神灵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儒家拒斥精怪,排除淫祀,将动物神灵集中在农业动物神与灵禽瑞兽的范围内,表达出对农业的关注和对人文道德的重视。先秦儒家坚持动物献祭的仪式,同时悬置人神关系,在献祭对象、祭品样式、献祭仪式等方面进行了变革,动物牺牲由沟通神灵的媒介演变成象征礼仪秩序的符号。动物与占卜的关系主要涉及到龟甲占卜、占梦术、占星术等。先秦儒家批判了占卜的神秘成份,但继承了占卜的思维方式,经此转化,动物由沟通人神的工具转变为天道的承载者。先秦儒家虽然深受原始巫术的影响,但更强调人文的信仰,倡导神道设教。动物在先秦儒家政治、经济、道德、宗教等领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构建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元素。先秦儒家动物观基本确定了儒家动物观的面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确定了中国古代动物观的基本状况。通过动物而思,我们不仅可以透视先秦儒家的思想体系,而且能够深入理解先秦儒家对人与动物伦理关系的思考。
王婷[2](2021)在《中国草地农业气候时空变化特征》文中认为草地农业气候是作物布局、种植制度和畜牧养殖的重要依据,对一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产生巨大影响。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影响草地农业中植物和动物生长和分布的气候要素亦发生变化。系统分析1961~2016年中国草地农业气候要素的时空演变格局,对促进草地农业经济发展,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对草地农业生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草地农业包括植物与动物,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动物给植物传播种子,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本文以中国大陆为研究区,根据柯本气候分类,划分为干旱带、暖温带、寒温带和极地带气候区,利用中国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1961~2016年期间的网格(日最低温和日最高温)及台站(日平均气温、日均相对湿度和日均风速)气象数据,对中国大陆不同气候区内的植物寒冷度分区、植物炎热度分区、动物(牛)冷应激分区和动物(牛)热应激分区的时空模式进行研究,植物的寒冷度(炎热度)分区有助于根据植物的耐寒性(耐热性)确定植物的分布范围,动物的冷应激(热应激)会使动物的生产效率、繁殖和动物福祉下降,冷(热)应激分区的识别有利于牛生产风险性能的评估,为植物与动物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参考。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干旱带、暖温带、寒温带和极地带的平均年极端最低温分别为-26.12℃、-5.21℃、-28.83℃和-26.48℃,均呈显着上升趋势,升幅顺序依次为:极地带(0.57℃/10a)>寒温带(0.47℃/10a)>干旱带(0.41℃/10a)>暖温带(0.36℃/10a)。中国植物寒冷度分区主要包括分区4(-34.4~-28.9℃)、5(-28.9~-23.3℃)、6(-23.3~-17.8℃)和9(-6.7~-1.1℃),随纬度和海拔的降低,分区4、5和6依次分布,广泛分布在北方,而分区9分布在南方中部。植物寒冷度分区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暖区替换冷区,分区的北界向高纬度和高海拔移动。植物寒冷度分区的变化意味着一些植物物种可能向北向上移动,生物多样性的边界可能发生变化,可在这些气候变化敏感地区引进一些能够适应当地冷气候条件的植物。(2)干旱带、暖温带、寒温带和极地带的年均日最高温>30℃天数分别为32d、57d、14d和11d,均呈显着上升趋势,升幅顺序依次为:暖温带(1.48d/10a)>干旱带(1.32d/10a)>寒温带(0.86d/10a)>极地带(0.34d/10a)。中国植物炎热度分区主要包括分区1(<1d)、2(1~7d)、4(14~30d)和7(60~90d),分区1和2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等,分区4分布在东北和内蒙古,分区7分布在华北、华东、华中和西北等地。中国大陆植物炎热度分区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分区的北移和上移,且主要以一个分区的变化为主,除青藏高原地区均发生变化。植物炎热度分区的变化导致当地物种因环境温度过热而不再适宜生长,可能会引起植物的迁移或灭绝,这对于具有炎热夏季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植物生物量和产量以及动物能够获得的营养价值具有重要意义。(3)风寒温度(WCT)在冷月(1月、2月和12月)较低,且均在1月达到最低,牛受到的冷应激由强到弱依次为:寒温带(-11.00)>极地带(-8.62)>干旱带(-8.49)>暖温带(2.05),除暖温带以外均达到中度冷应激。中国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的WCT值较低,牛受到的冷应激较为严重。干旱带、暖温带、寒温带和极地带冷月WCT值的变化率依次为0.44/10a、0.10/10a、0.32/10a和0.86/10a,表明各气候带内牛受到的冷应激呈减缓趋势。在冷月,轻度冷应激分布在西部和中部地区,中度冷应激分布在西北、华北和东北的大部分地区,重度冷应激分布在内蒙古高原东部、东北平原北部和青藏高原中部。1月的冷应激在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期间北方大部分地区呈减缓特征,说明气候变暖影响了冷应激的分布,使其呈减缓趋势。90年代至21世纪,西北地区的冷应激加剧,说明其受到气候变化的较大影响,这期间,冬季升温趋势减缓,甚至转为下降。同时,不同等级冷应激分区的研究对于以开放或半开放牛舍养殖为主的外部应激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4)温湿度指数(THI)在暖月(6月、7月和8月)较高,且均在7月达到最高,牛受到的热应激由强到弱依次为:暖温带(75.19)>干旱带(65.15)>寒温带(64.69)>极地带(59.05),暖温带为轻度热应激。低纬度的南部地区、高纬度的西北内陆以及青藏高原南部的THI值较高。干旱带、暖温带、寒温带和极地带暖月THI值的变化率依次为0.29/10a、0.02/10a、0.32/10a和0.17/10a,表明各气候带内牛受到的热应激越来越严重,这对以牛为养殖业的产业分布及格局产生不利影响。在暖月,轻度热应激分布在西北的塔里木盆地、东南部的大部分地区以及东北的南部地区,中度热应激分布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重度热应激散点分布在东部中纬度地区。7月的热应激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期间西北内陆、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等地区的热应激呈加剧变化。热应激分区的研究对于新养殖场的选址、现有养殖场的风险评估和缓解措施的采取具有实践意义,并能为政府及相关产业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林禹秋[3](2020)在《野生动物与物的辨析 ——从法理探究到法律革新》文中研究表明野生动物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具有经济开发价值,作为生态要素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位,因此法律地位特殊。然而民事法律规范和野生动物保护特别法对此认识不足,保护不力。同时,野生动物与物的概念不清,关系不明确,影响了民法和野生动物特别法在野生动物保护过程中的顶层制度设计。基于对《德国民法典》第90条a的不同的理解,学术界关于野生动物和物的关系的理解问题形成了三种影响力较大的学说,分别是:野生动物主体论,野生动物物格理论以及主客一体论。这三种观点都不能准确的描述野生动物和物的关系。该条文,仅否认了动物属于物权法上的“一般物”,并没有否认动物是物权法的客体。野生动物和民法上的一般“物”相比具有生态保护价值、伦理关怀价值以及公益性等特殊性,这就使得保护野生动物不能仅仅依靠民法这一个法律部门。在民法中讨论野生动物的利用和归属问题时,可以把野生动物视为特殊物,将其作为物权的客体准用物权法的制度。研究野生动物保护问题时,则要具体分析每个物种、种群所面临的环境,在制定政策和法律制度时给予生态规律更多的关注。从应然层面分析野生动物资源国家所有权理论的理论困境和现实困境,无法直接得出野生动物个体所有权属于国家的结论。因此,需要引入“野生动物产品”的概念,以此为桥梁构建野生动物的所有权归属问题。西方国家的自然资源财产权理论和我国自然资源攫取权理论为野生动物产品概念的引入奠定基础。通过野生动物资源攫取行为自然人可以取得相应的野生动物产品所有权。野生动物专门法的创新,要从以野生动物的概念改造为抓手,增加对普通野生动物保护的兜底条款,落实野生动物保护名录更新制度,提升对野生动物生物安全的重视力度。与此同时,还要深化传统法律特别是民法的生态化,一方面要重新认识野生动物资源国家所有权,明确自然人和单位可以成为野生动物产品所有权的适格主体,另一方面要明确狩猎权是一项特殊的物权取得权。
丁明月[4](2020)在《西顿动物小说的原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Ernest Seton Thompson,1860-1946)是加拿大着名的作家、博物学家,动物小说题材的开创者。西顿发表的共计46篇动物小说与原型之间具有学理联系:文本中具有丰富的人物、母题以及结构原型。从原型视角分析西顿小说,有利于跳出以往西顿研究的桎梏,以原型理论作为依托,发掘西顿作品的复杂性和前瞻性。人物原型方面,西顿动物小说中的主人公与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通过描写以狼王老暴、公羊库拉古为代表的英雄阿喀琉斯原型,化身为黑骏马的力士参孙原型,以及草原狼梯图、熊王杰克所代表的身份措置,受到双重哺育的“赫拉克勒斯”原型,西顿确立了动物的主体性地位,凸显了动物主人公的英雄特性,颠覆了传统的人类至上观念。母题原型方面,本文主要探讨了三个重要的母题,即受本能驱使的复仇行动、专制又慈祥的野生动物母爱以及相伴野生动物一生的死亡和新生。通过三个母题分析动物的类人情感,从精神属性上确定了动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由此,人类要逃出现代文明的窠臼,需要借鉴动物生活。一方面要重新修复人与动物、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要从原始的动物情感中寻找人类失却已久的原始智慧闪光。人物和母题的原型创作自然而然造成结构原型的显现。小说中主要有历险——归来、冲突——对抗、渴望——追逐三个结构原型。这些结构原型的应用增强了西顿作品中神话般的超现实感,复现了有别于现代生活的英雄历险故事。动物主人公的英雄特性和传奇故事帮助现代人从庸常的日常生活中解脱出来,凸显了西顿文学和神话原型之间的学理联系。综合来说,西顿动物小说具有丰富的原型内涵,而这正是历来被西顿研究者忽略的重要方面。通过原型分析构建西顿小说和神话传说的学理联系,可以明确西顿小说的现代意义,近一步丰富西顿动物小说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王伟[5](2020)在《《野生动物保护法》修改思考——从保护优先原则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野生动物保护法》确立了对野生动物实行"保护优先"的原则,但目前存在法律保护对象范围偏窄、管理体制不健全,以及法律制度的设计出现偏差重"利用"轻"保护"的问题,没有很好贯彻坚持保护优先原则,致使《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实施效果打了折扣。野生动物保护坚持保护优先原则,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需要,体现了生态文明的价值诉求。适时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中一些不符合保护优先原则的相关规定,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在当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紧迫性。
高梦华[6](2020)在《动物栖息视角下的闽西传统村落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所指的闽西传统村落建设研究内涵上是指传统村落建设对动物友善的历史经验,其外延表现为多种类型的传统村落建设经验,从空间尺度上表现为传统村落的总体布局经验、农林空间的营造经验、民居道路空间的营造经验、水系空间的营造经验等。在研究区域上以闽西地区为研究范围,选择闽西地区在人居环境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持优良的传统村落作为研究主体。闽西主要由原来的汀州组成,包括宁化县、清流县、明溪县、永定县、上杭县、长汀县、武平县、连城县,共八县,分属龙岩、三明两个地级市。闽西偏处一隅,山峦重叠,交通闭塞,自然生态保持良好,其传统村落在村落选址、环境建设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生态意识。在具体的村落选择上,本文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的闽西地区村落以及本人对永定县进行相关资料查阅拟实地走访调研的村落为基础,优先选择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的原生态村落。初步筛选拟定调研的相关村落有洪坑村、塔下村、培田村、田螺坑村,具体视后期相关深入调研情况而定。本文主要从以下三大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本文首先分析了研究的背景,比较了现代农业建设与传统荒漠村落建设的区别,阐述了动物环境在传统村落形态和建设场地中的作用。环境塑造了村庄,分析了超自然历史的进程和富士经济在西方的特点。第二部分,研究主体。从总体层面和专项层面上展开研究。在总体层面上,以闽西培田村为例,通过梳理村落总体布局特点,调研村落整体动物分布特征。并借用“图式”将不同动物栖息环境与村落总体布局相结合,来剖析闽西传统村落在总体布局上关怀动物的建设经验。在专项层面上从民居道路建设、农林环境、水系环境三个层面展开各自内容下,对传统村落空间环境布局对动物栖息友善的传统经验。第三部分,启示与建议。城镇化发展对传统村落建设经验的侵蚀现象严重,村落的布局、人与动物的相互关系因失去其承载的空间而逐渐退出舞台,村落规划建设自有的一套经验体系也鲜有人关注,保护和传承村落对动物栖息友善经验遗产迫在眉睫。在“乡村振兴、规划先行”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对原有建设经验保护的积极意义、保护策略以及礼俗规约和当代乡村规划方法的融合。
吴婷[7](2020)在《城郊型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研究 ——以官塘湖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为例》文中认为湿地因其特有的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被称为“地球之肾”和“生物超市”。湿地公园是国家实施《湿地公约》的法律形式,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有效途径。城郊湿地公园具有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维护城市生态、水资源平衡、防洪、蓄水、净化水质等重要生态功能,同时对城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对湿地公园规划的研究甚多,但针对城郊型湿地公园规划的研究内容不够全面具体,实践指导的理论框架和技术流程不够明确。因此,完善城郊型湿地公园规划的理论框架和技术流程,以可建设性评价体系为依托,有针对性的规划各建设环节,将生态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有机的融合在城郊湿地公园规划建设中,实现城郊湿地与城市主体共同发展的目标,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研究以城郊型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国内外现有研究动态,得出了以下结论:(1)明确城郊型湿地公园的定义和主要特征,系统的总结了城郊型湿地公园的规划理论框架,以及规划的主要目标,即以城郊区位优势为基础,维护好生态属性的同时发展其社会属性,把生态恢复和保护与城郊发展建设有机的融合,与城区发展圈紧密结合,在维护城区生态平衡的同时形成城郊和城区经济共同促进相互发展的双赢局面。(2)论述了城郊型湿地公园规划的主要原则和内容,其中主要内容有:规划范围的确定、功能分区划分、湿地保育规划、科普宣教建设、湿地景观营造、合理利用规划等。(3)论述了城郊型湿地公园的规划流程,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分析规划阶段、制定规划方案阶段和规划制图阶段。(4)通过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郊型湿地公园可建设性规划评价体系,得出影响城郊型湿地公园建设性的关键评价因子为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人类干扰程度。(5)以宣城市官塘湖城郊型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为例,具体应用可建设性评价体系,得到了0.8973的分值,具有较强的可建设性,并根据本文所研究提出的城郊型湿地公园规划技术流程,详细论述了湿地公园分区划分、分区规划、湿地恢复重建项目、科普宣教建设、生态旅游等项目规划,为官塘湖湿地公园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王珠凤[8](2020)在《论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文中研究指明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是伴随着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危机的加重和治理而出现的对西部生态现状进行书写的报告文学。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家们本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在描绘地域文学景观的基础上,揭示了文学景观的生态意蕴和西部生态特征所导致的苦难现象继而表达了自己的生态诉求。本论文立足于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文本,采取文本细读法、比较分析法、综合归纳法等方法,将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试图阐释、归纳、挖掘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的生态意蕴、苦难意识、美学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除引言部分,分为四个部分:引言部分:概述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的创作,其次介绍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的研究现状,最后阐释本论文的研究对象。第一部分:引入“文学景观”的概念,分析探讨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中的文学景观所含有的生态意蕴,以此进一步探析创作者借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中的文学景观揭示西部生态危机的目的。第二部分:分析探讨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中的西部生态特征,即脆弱性、贫困性所导致的苦难现象,阐释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中昭彰的苦难意识。第三部分:分析探讨创作者们在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中从探索生态危机根源的角度出发所进行的思索,阐释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的创作者们作为知识分子的生态诉求。第四部分:对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进行评价,论述其在生态报告文学地域性上的开拓和图像叙事的文学意义,也揭示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在提倡生态文明建设当下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指出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的不足。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阐明对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研究的意义,陈述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的文学价值及现实价值。
缪恺然[9](2020)在《长沙地区所见东汉简牍词汇专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往出土的东汉简数量很少,直到长沙五一广场片区先後出土了《东牌楼汉简》、《五一广场汉简》和《尚德街汉简》三批东汉简牍,学界才能对东汉时期的文书简进行系统性研究。这三批简牍出土地相同,时代相近,内容也都是应用类文书,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对三批材料进行整体研究,有助於我们宏观把握东汉长沙地区的语言面貌。因材料新出,我们首先对三批简牍的释文进行了校订,提出了释字新见;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对长沙东汉简的词汇进行研究。我们通过与传世文献、湖北湖南地区出土的其他秦汉简牍以及西北汉简等材料进行共时和历时的比较,努力揭示长沙东汉简词汇所反映的时代和地域特色。一般词语部分,我们主要做了三方面的研究工作:1.描写了“动员”“立即马上”“诉讼程序”“冲突争斗”和“市场活动”等五个概念的词语类聚,探究了长沙东汉简在行政、司法、经济领域的词义系统。2.对材料蕴含的词汇新质现象加以梳理,对长沙东汉简所见古白话词进行训诂,爲《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的编纂补充了词目、义项和书证。3.长沙东汉简的量词系统很发达,出现了一些以往出土简帛中鲜见的量词。我们全面描写了长沙东汉简所见的50个名量词和2个动量词,并分析了其中的新见书写形式与新见用法,可以丰富充实目前的量词研究。专有名词部分,我们将长沙东汉简所见的地名和职官名制成了索引表,便於研究者查阅;同时我们也对一些名物词(如佃田名、武器名、商品名等)进行了考释。此外,我们对长沙东汉简所记录的物价也进行了考察,长沙东汉简记录了肆价、鱼价、纸价等以往比较少见的物类价格,有助於我们了解东汉时期的经济水平。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长沙东汉简的词汇系统主要展现出四个特点:1.口语性强,出现不少词汇新质。2.双音化倾向明显。3.保留了大量专有名词和名物词。4.带有方言色彩。整体而言,长沙东汉简很能反映上古汉语发展至中古汉语时所产生的新变化部分。
毛亚楠[10](2020)在《生物多样性的司法保护》文中研究表明纵观近些年来暴发于世界各地的夺命瘟疫,传染源皆是携带病毒的动物。野生动物之所以会对人类产生负面影响,源于人类打破了二者之间的平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肆虐,让所有中国人过了一个五味杂陈的新年。此次疫情是继2003年的SARS后新一轮的公共卫生危机。而根据国家疾控部门和专业研究者的初步信息表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与毫无底线的野味贸易不无关系。痛食恶果的人们,一面仓皇应对,一面不得不再次将目光投注到自身与野生动物的关系上。
二、西部野生动物三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野生动物三趣(论文提纲范文)
(1)先秦儒家动物观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原因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概念辨析 |
(一)动物 |
(二)动物观 |
四、研究综述 |
(一)动物学史的研究 |
(二)动物文化史的研究 |
(三)动物伦理学的研究 |
(四)总体评价 |
五、研究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起源 |
第一节 天地化育万物 |
第二节 动物的生殖现象 |
第三节 动物的化生现象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基本特征 |
第一节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生物特征 |
一、“血气”的解说 |
二、“血气之属”的生理特征 |
三、“血气之属”的心理特征 |
第二节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社会特征 |
一、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类道德属性之别 |
二、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类社会结构之别 |
三、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类劳动能力之别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的生活联系 |
第一节 先秦儒家对动物的利用 |
一、先秦儒家利用动物的基本情况 |
二、先秦儒家利用动物的基本理由 |
三、先秦儒家利用动物的主要困境 |
第二节 先秦儒家对动物的管理 |
一、动物职官与儒家制度规范 |
二、驯养动物与儒家统治艺术 |
三、人兽冲突与儒家礼法之争 |
四、动物管理与儒家政治理念 |
第三节 先秦儒家对动物的保护 |
一、儒家动物保护的主要措施 |
二、动物保护与儒家社会蓝图 |
三、儒家动物保护的生态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的道德关系 |
第一节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道德形象 |
一、人类的禽兽化与禽兽的仁义形象 |
二、仁禽义兽与凶禽猛兽 |
第二节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道德地位 |
一、动物道德地位的依据 |
二、儒家动物伦理的发展历程 |
三、仁民爱物的等差秩序 |
四、仁民爱物的伦理困境 |
第三节 先秦儒家论“德化动物” |
一、恩及禽兽与德化鸟兽 |
二、百兽共舞与儒家乐教 |
三、万舞翼翼与墨子“非乐” |
四、沉鱼落雁与道家天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的信仰联系 |
第一节 动物神灵与儒家信仰体系的建构 |
一、山川精怪 |
二、灵禽瑞兽 |
三、农业动物神 |
四、人兽变形 |
第二节 动物献祭与儒家祭祀礼仪的转向 |
一、动物献祭的传统 |
二、动物祭品的道德化 |
三、动物献祭仪式的变革 |
第三节 动物占卜与儒家天命观念的转型 |
一、龟甲占卜 |
二、动物与占梦术 |
三、动物与占星术 |
第四节 动物与神道设教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先秦儒家动物观的主要内容 |
二、先秦儒家动物观的主要特征 |
三、先秦儒家动物观的主要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中国草地农业气候时空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物寒冷度分区的研究进展 |
1.2.2 植物炎热度分区的研究进展 |
1.2.3 动物冷应激的研究进展-以牛为例 |
1.2.4 动物热应激的研究进展-以牛为例 |
1.2.5 科学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中国植物寒冷度分区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区概况 |
2.1.2 研究数据 |
2.1.3 研究方法 |
2.2 极端最低温变化特征 |
2.2.1 时间变化 |
2.2.2 空间变化 |
2.3 植物寒冷度分区空间变化特征 |
2.3.1 空间分布 |
2.3.2 年代际空间变化 |
2.3.3 面积统计 |
2.4 植物寒冷度分区动态变化特征 |
2.4.1 动态变化年代际空间分布 |
2.4.2 动态变化的面积统计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3章 中国植物炎热度分区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数据 |
3.1.2 研究方法 |
30℃天数变化特征'>3.2 日最高温>30℃天数变化特征 |
3.2.1 时间变化 |
3.2.2 空间变化 |
3.3 植物炎热度分区空间变化特征 |
3.3.1 空间分布 |
3.3.2 年代际空间变化 |
3.3.3 面积统计 |
3.4 植物炎热度分区动态变化特征 |
3.4.1 动态变化年代际空间分布 |
3.4.2 动态变化的面积统计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4章 中国动物(牛)冷应激分区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数据 |
4.1.2 研究方法 |
4.2 风寒温度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4.2.1 年内变化 |
4.2.2 冷月年际变化 |
4.2.3 冷月年代际变化 |
4.3 风寒温度指数空间变化特征 |
4.3.1 年内空间分布 |
4.3.2 冷月倾向率空间分布 |
4.4 动物(牛)冷应激分区变化特征 |
4.4.1 冷应激分区年内空间分布 |
4.4.2 冷月冷应激分区年代际空间变化 |
4.4.3 冷月冷应激分区动态变化空间分布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5章 中国动物(牛)热应激分区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研究数据 |
5.1.2 研究方法 |
5.2 温湿度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5.2.1 年内变化 |
5.2.2 暖月年际变化 |
5.2.3 暖月年代际变化 |
5.3 温湿度指数空间变化特征 |
5.3.1 年内空间分布 |
5.3.2 暖月倾向率空间分布 |
5.4 动物(牛)热应激分区变化特征 |
5.4.1 热应激分区年内空间分布 |
5.4.2 暖月热应激分区年代际空间分布 |
5.4.3 暖月热应激分区动态变化空间分布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野生动物与物的辨析 ——从法理探究到法律革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 研究目标及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野生动物的概念解析 |
2.1 野生动物的科学概念 |
2.1.1 野生动物的概念演化 |
2.1.2 野生动物与野生来源动物的关系 |
2.2 野生动物的法律概念 |
2.2.1 我国关于野生动物法律概念的规定 |
2.2.2 比较法视角下野生动物的法律概念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物”的概念辨析 |
3.1 “物”的概念演化 |
3.1.1 罗马法时期“物”的概念 |
3.1.2 《法国民法典》与《德国民法典》中“物”的概念 |
3.2 我国民事法律规范中“物”的概念表达 |
3.2.1 物权法关于“物”概念 |
3.2.2 《物权法》制定过程中关于“物”的概念 |
3.2.3 《民法典》制定过程中“物”的概念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野生动物与物之关系的既有学说 |
4.1 野生动物主体论及其检视 |
4.1.1 野生动物法律主体论的主要观点及证成 |
4.1.2 对野生动物主体论的检视 |
4.2 野生动物“物格论”及其检视 |
4.2.1 野生动物“物格论”的主要观点及特征 |
4.2.2 对野生动物“物格论”的检视 |
4.3 野生动物“主客一体论”及其检视 |
4.3.1 野生动物“主客一体论”的主要观点 |
4.3.2 野生动物“主客一体论”的检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野生动物与物之关系的法理新探 |
5.1 野生动物与物的实然关系 |
5.1.1 野生动物与物的概念联系 |
5.1.2 野生动物与物的概念分野 |
5.2 野生动物与物的应然关系 |
5.2.1 野生动物资源与野生动物资源所有权理论的困境 |
5.2.2 野生动物产品概念的法律证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野生动物与物之关系的法律响应 |
6.1 特别法的专门化路径:《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制度完善 |
6.1.1 野生动物法律概念的修正 |
6.1.2 野生动物分类保护制度的完善 |
6.1.3 野生动物名录保护制度的完善 |
6.1.4 野生动物生物安全制度的确立 |
6.2 传统法的生态化路径:《民法典(物权编)》的制度完善 |
6.2.1 完善野生动物产权制度 |
6.2.2 明确狩猎权的法律定位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4)西顿动物小说的原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的来源及背景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3.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章 原型与其最大表征者叙事:动物小说 |
1.1 最大限度表征的原型——动物 |
1.2 当代动物神话——动物小说 |
1.3 西顿动物小说中的三种原型 |
第2章 西顿动物小说的人物原型 |
2.1 战无不胜的英雄“阿喀琉斯” |
2.2 玉石俱焚的力士参孙 |
2.3 身份错置的赫拉科勒斯 |
第3章 西顿动物小说的母题原型 |
3.1 反抗与复仇 |
3.2 母爱与暴力 |
3.3 死亡与新生 |
第4章 西顿动物小说的结构原型 |
4.1 历险——归来 |
4.2 冲突——对抗 |
4.3 渴望——追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野生动物保护法》修改思考——从保护优先原则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保护优先原则的解读 |
二、野生动物保护实行保护优先的正当性 |
(一)野生动物保护实行保护优先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需要 |
(二)野生动物保护实行保护优先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诉求 |
三、《野生动物保护法》贯彻保护优先原则出现的偏差 |
(一)法律保护对象尚存空白 |
(二)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体制不健全 |
(三)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的设计偏重于“鼓励”野生动物的“开发利用” |
1.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制度的欠缺 |
2.狩猎制度的欠缺 |
3.人工繁育制度的欠缺 |
4.放生制度的欠缺 |
(四)与相关法律不衔接 |
四、坚持保护优先原则:《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完善建议 |
(一)扩大法律保护的范围 |
(二)完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体制 |
(三)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的设计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坚持野生动物公益性利用限制其商业性利用 |
1.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制度的完善 |
2.狩猎制度的完善 |
3.人工繁育制度的完善 |
4.完善野生动物放生制度 |
(四)加强法律之间的协同规制 |
五、结语 |
(6)动物栖息视角下的闽西传统村落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中国大陆研究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路线 |
第2章 区域视野下的建设与动物栖息 |
2.1 不同区域下的建设与动物栖息 |
2.1.1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社区营造与动物栖息 |
2.1.2 日本的生态规划与动物栖息 |
2.2 闽西客家的环境背景 |
2.2.1 闽西客家的分布 |
2.2.2 逢客有山的闽西地貌概览 |
2.2.3 网状分布的闽西水系环境 |
2.3 闽西建设下的宏观动物保护 |
2.3.1 闽西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 |
2.3.2 闽西自然保护区对动物的保护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闽西传统村落动物栖息空间的总体布局 |
3.1 闽西传统村落与动物栖息空间总体布局特点 |
3.1.1 传统村落与动物栖息空间丰富渗透 |
3.1.2 传统村落与动物栖息空间的边界模糊 |
3.1.3 传统村落中适于动物栖息的斑块比重大 |
3.2 闽西传统村落总体布局对动物栖息的好处 |
3.2.1 动物遍布于传统村落各处 |
3.2.2 动物融入的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 |
3.2.3 动物在乡村建设中占有重要的比重 |
3.3 闽西传统村落对动物栖息友善的内在原因 |
3.3.1 闽西客家人对“完美”村落环境的追求 |
3.3.2 闽西客家人以动物活动进行村落选址 |
3.3.3 闽西客家人对动物的崇拜与敬畏 |
3.3.4 闽西客家宗族对生境的珍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闽西传统村落农林空间对动物的庇护 |
4.1 原生林与动物栖息 |
4.1.1 原生林制度化保护为野生动物提供原始生境 |
4.1.2 原生林的封禁有利于野生动物的繁衍 |
4.2 村落风水林营造与动物栖息 |
4.2.1 闽南客家人对生态环境的人工补救 |
4.2.2 祠堂风水林对野生动物的庇护 |
4.3 农田空间对昆虫、两栖动物的庇护 |
4.3.1 闽西传统稻田养鱼的农业循环生产方式 |
4.3.2 循环梯田灌溉增加两栖动物的水环境 |
4.3.3 农田环境为萤火虫创造栖息环境 |
4.3.4 梯田层层过滤为萤火虫减少污染物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闽西传统村落民居建设与动物栖息 |
5.1 闽西传统民居多样化的动物栖息 |
5.1.1 传统民居动物分布 |
5.1.2 动物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 |
5.1.3 民居对“有害”动物的阻隔 |
5.2 闽西传统民居对鸟类的接纳 |
5.2.1 传统民居对鸟类友善的细部做法 |
5.2.2 传统民居为鸟类提供食物 |
5.2.3 传统民居为鸟类提供避难空间 |
5.2.4 传统民居接纳鸟类的内在原因 |
5.3 闽西传统民居对两栖类、鱼类友善的细部做法 |
5.3.1 传统民居为两栖动物提供阴角空间 |
5.3.2 传统民居水井设施为两栖类、鱼类提供水源 |
5.3.3 类湿地的庭院营造为两栖类提供栖息环境 |
5.4 闽西传统民居与其他动物栖息空间 |
5.4.1 畜禽舍在民居中的布局规定 |
5.4.2 民居多样化的家禽活动空间 |
5.4.3 畜舍与民居中的缓冲空间 |
5.5 园林动物在闽西传统民居中的应用 |
5.5.1 中国古典园林接纳动物的传统做法 |
5.5.2 园林营造与鸟类、昆虫动物栖息 |
5.5.3 园林与自然界面处过渡处的动物栖息空间 |
5.5.4 传统民居园林观赏动物的消失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闽西传统村落水系与水生动物栖息 |
6.1 传统村落水系与水生动物栖息特点 |
6.1.1 点、线、面的复合水系与动物栖息 |
6.1.2 传统村落对水系的生态顺应与动物栖息 |
6.1.3 适当的人工水利为动物提供变化的水栖环境 |
6.2 传统村落河流对两栖类、鱼类等栖息的庇护 |
6.2.1 河流水系为两栖类、鱼类等提供栖息空间 |
6.2.2 水口营造与动物栖息 |
6.2.3 河道细部构造方式对两栖动物的影响 |
6.3 传统村落人工水圳与两栖类、鱼类栖息 |
6.3.1 培田水圳概述 |
6.3.2 培田水圳对鱼类、两栖类动物提供栖息环境 |
6.3.3 宗族对水圳的管理为动物提供洁净环境 |
6.4 水塘与鱼类栖息 |
6.4.1 水塘的生态作用 |
6.4.2 水塘对鱼类友善的经验 |
6.4.3 水塘建设的原因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当代启示 |
7.1 闽西传统村落建设与动物栖息的当代危机 |
7.1.1 以人为本的新村建设对动物栖息的忽视 |
7.1.2 样板式的乡村规划对动物栖息的破坏 |
7.1.3 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对传统村落与动物栖息的冲击 |
7.2 闽西传统村落对动物栖息友善建设经验的继承 |
7.2.1 构建村民参与为主导的传统村落建设 |
7.2.2 建立以特殊物种保护为目标的传统村落建设规约 |
7.2.3 宗族和村民共建新村规约 |
7.2.4 鼓励社会活动参与乡村建设 |
7.3 对其他村落建设的启示 |
7.3.1 村落建设不仅仅要考虑人居要求 |
7.3.2 乡村动物栖息规约作为动物保护的补充 |
7.3.3 为其他村落建设提供新视角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城郊型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研究 ——以官塘湖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湿地 |
1.1.1 湿地的定义 |
1.1.2 湿地面积现状 |
1.1.3 湿地的类型 |
1.2 湿地公园 |
1.2.1 湿地公园的定义 |
1.2.2 湿地公园的分类 |
1.3 城郊型湿地公园 |
1.3.1 城郊型湿地公园定义 |
1.3.2 城郊湿地公园的分类 |
1.3.3 城郊湿地公园的基本功能 |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1 国外湿地公园规划研究概况 |
1.4.2 国外湿地公园规划案例分析 |
1.4.3 国内湿地公园规划研究概况 |
1.4.4 国内湿地公园规划案例分析 |
2 引言 |
2.1 研究背景 |
2.1.1 湿地资源不断被蚕食 |
2.1.2 湿地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
2.1.3 湿地公园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 |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意义 |
2.3 研究的内容 |
2.3.1 定位城郊湿地公园 |
2.3.2 提出城郊湿地公园规划的原则和目标 |
2.3.3 确定城郊湿地公园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流程 |
2.3.4 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郊型湿地公园可建设性评价体系 |
2.4 研究方法 |
2.4.1 文献研究法 |
2.4.2 实地调查法 |
2.4.3 层次分析法 |
2.4.4 归纳总结法 |
2.5 技术路线 |
3 城郊型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理论和技术流程 |
3.1 城郊型湿地公园规划特征分析 |
3.1.1 边缘效应特征 |
3.1.2 受人类干扰程度大特征 |
3.1.3 湿地生态恢复要求特殊性 |
3.1.4 区位特征 |
3.1.5 生态环境特征 |
3.1.6 经济效益特征 |
3.2 城郊型湿地公园规划理论框架 |
3.3 城郊型湿地公园规划原则和目标 |
3.3.1 城郊型湿地公园规划的主要目标 |
3.3.2 城郊型湿地公园规划的主要原则 |
3.4 城郊型湿地公园规划的基本要素与主要内容 |
3.4.1 基本要素 |
3.4.2 主要内容 |
3.5 城郊型湿地公园规划技术流程 |
3.6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郊湿地公园可建设性评价体系构建 |
3.6.1 层次分析法 |
3.6.2 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的构建原则 |
3.6.3 城郊型湿地公园可建设性评价体系 |
3.6.4 判断矩阵的构建 |
3.6.5 一致性检验 |
3.6.6 定性数据定量化 |
3.6.7 计算重要性顺序确定权重 |
4 案例分析—以官塘湖城郊型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为例 |
4.1 官塘湖城郊湿地公园基本情况 |
4.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
4.1.2 自然资源概况 |
4.1.3 湿地公园及周边建设概况 |
4.2 湿地资源情况 |
4.2.1 湿地类型面积和分布 |
4.2.2 湿地生物多样性 |
4.2.3 湿地水资源 |
4.2.4 湿地土地资源 |
4.2.5 湿地生态系统组成 |
4.2.6 湿地生态系统功能 |
4.2.7 湿地景观资源与人文资源 |
4.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官塘湖城郊型湿地公园可建设性评价 |
4.3.1 官塘湖湿地公园规划可建设性评价指标权重排序 |
4.3.2 城郊型湿地公园规划可建设性评价等级划分 |
4.3.3 指标标准化划分 |
4.3.4 构建评价模型 |
4.3.5 官塘湖城郊型湿地公园可建设性规划评估结果 |
4.4 湿地公园规划总体布局 |
4.4.1 规划指导思想 |
4.4.2 湿地公园的性质定位 |
4.4.3 湿地公园规划原则 |
4.4.4 规划总目标和分期目标 |
4.4.5 功能分区 |
4.4.6 公园分区建设目标与发展 |
4.5 功能分区规划内容 |
4.5.1 湿地保育区规划 |
4.5.2 恢复重建区规划 |
4.5.3 合理利用区规划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官塘湖流域主要湖泊维管植物 |
附录2 官塘湖主要陆生植物 |
附录3 官塘湖流域主要湖泊鸟类 |
附录4 官塘湖流域主要湖泊鱼类 |
附录5 官塘湖湿地主要两栖、爬行动物 |
附录6 官塘湖遥感影像图 |
附录7 官塘湖湿地公园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图 |
附录8 官塘湖湿地公园规划水系利用现状图 |
附录9 官塘湖湿地公园资源现状图 |
附录10 官塘湖湿地公园规划功能分区分析图 |
附录11 官塘湖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布局图 |
作者简介 |
(8)论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的创作概述 |
(二)新时期以来西部生态报告文学的研究现状 |
(三)本论文的研究对象、目标与方法 |
1.本论文的研究对象 |
2.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及方法 |
一、文学景观的生态意蕴 |
(一)西部自然景观的生态意蕴 |
1.严酷的气候 |
2.被破坏的自然 |
(二)西部文化景观的生态意蕴 |
1.历史古迹的生态幽思 |
2.宗教中蕴含的生态文化启示 |
二、西部生态与苦难书写 |
(一)生态脆弱性与苦难书写 |
(二)贫困恶性循环与苦难书写 |
三、作家的生态诉求 |
(一)对历史的审视 |
(二)对现实的批判 |
(三)情感诉求:诗意地栖居 |
四、意义及不足 |
(一)文学意义 |
1.加强了生态报告文学的地域性 |
2.彰显了图像叙事的艺术魅力 |
(二)现实意义 |
1.对于大众的教育警示作用 |
2.对于执政者给出提示和决策参考 |
(三)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着作类 |
学位论文类 |
期刊论文类 |
报纸文章类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长沙地区所见东汉简牍词汇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材料的选择 |
第二节 长沙东汉简的出土、整理情况及内容介绍 |
第三节 研究现状概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释文校订 |
凡例 |
第一节 《东牌楼汉简》释文校订 |
第二节 《五一广场汉简》释文校订 |
第三节 《尚德街汉简》释文校订 |
第二章 长沙东汉简语料特徵与词汇特点概述 |
第一节 长沙东汉简的语料特徵 |
第二节 长沙东汉简的词汇特点 |
第三章 长沙东汉简的词语类聚 |
第一节“动员”概念词语类聚 |
第二节 “立即马上”概念词语类聚 |
第三节 “诉讼程序”概念词语类聚 |
第四节 “冲突争斗”概念词语类聚 |
第五节 “市场活动”概念词语类聚 |
第四章 长沙东汉简所见古白话词研究 |
第一节 旧概念的形式创新 |
第二节 旧形式的意义变化 |
第五章 长沙东汉简所见量词研究 |
第一节 长沙东汉简所见量词分类描写 |
第二节 量词新见用法考察 |
第六章 长沙东汉简所记物价及相关名物词研究 |
第一节 长沙东汉简所记物价具列 |
第二节 长沙东汉简所见物价规律及相关名物词考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五一广场汉简》新旧整理号对照表 |
附录二:《东牌楼汉简》释文校补成果汇总(2014——2020) |
附录三:长沙东汉简所见地名索引 |
附录四:长沙东汉简所见职官名索引 |
後记 |
(10)生物多样性的司法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猎食是物种面临的最直接威胁 |
生物多样性存在着多种定义 |
法治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地位凸显 |
解决保护和发展的矛盾 |
涉及野生动物的法律制度有哪些 |
在现行的法律体系中,直接涉及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包括以下几部 |
现行法律制度规定和执行还存在哪些不足 |
健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目前有什么进展 |
四、西部野生动物三趣(论文参考文献)
- [1]先秦儒家动物观探究[D]. 刘怡. 西北大学, 2021(12)
- [2]中国草地农业气候时空变化特征[D]. 王婷.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
- [3]野生动物与物的辨析 ——从法理探究到法律革新[D]. 林禹秋.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4)
- [4]西顿动物小说的原型分析[D]. 丁明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5]《野生动物保护法》修改思考——从保护优先原则的视角[J]. 王伟. 法制博览, 2020(17)
- [6]动物栖息视角下的闽西传统村落建设研究[D]. 高梦华. 华侨大学, 2020
- [7]城郊型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研究 ——以官塘湖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为例[D]. 吴婷.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8]论新时期以来的西部生态报告文学[D]. 王珠凤.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9]长沙地区所见东汉简牍词汇专题研究[D]. 缪恺然.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10]生物多样性的司法保护[J]. 毛亚楠. 方圆, 2020(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