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厂300MW机组循环水泵节能改造及效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一凡[1](2021)在《某煤矸石2×300MW电厂一次风控制系统改造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火电厂锅炉一次风机所配备的高压电机目前大多采用工频运行液耦调节的运行模式,这种运行模式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所以减少生产用电比率,减少生产污染排放是当今火电厂所追求的改造目标。一次风机是火电厂的主要耗电设备,而现有一次风的液耦调节控制方式不仅会造成大量电能浪费且存在着启动电流大,对电机和高压电缆造成冲击、液耦卡涩等弊端,对一次风机的控制方法急需进行改造。本文对陕西某煤矸石电厂2×300MW机组两台一次风机现有液耦控制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采用高压变频的控制方法,对该厂一次风机进行了变频节能改造的系统设计。设计了以拓扑结构单元串联多电平的高-高电压型变频器为核心的变频调速系统,包括变频器的选型、变频器控制电源以及冷却系统等;设计了一次风变频节能控制程序,主要包括一次风压检测和恒压控制系统(在DCS上实现PID控制)、基于PLC的变频器的联锁控制和现地控制,实现了该煤矸石电厂两台一次风机的变频改造。本文对改造前后的节能效果进行了对比,对经过变频改造之后的一次风机三个月试运行数据进行了分析,不同负荷下的节电率达到30%-50%。一次风机变频改造后A侧在270MW负荷工况下,电流值降低最高为98.21A,在210MW负荷下节能率最高为49.18%;B侧电机在300MW负荷下电流值降低最高为127.28A,在150MW负荷下节能率最高为59.39%。共计节约电量315万度,节能效果显着,预计改造运行后四年可以收回成本。并且通过变频改造之后,可以实现DCS系统对变频调速系统的实时监测与控制;利用高压变频器的旁路结构,实现了工频变频之间的自动切换,提高了一次风机系统的稳定性。
杜艳秋,孙毅,刘学亭,高岩,王强[2](2021)在《电厂循环水泵变频调控的优化与应用》文中认为电厂循环水泵变频调控可实现循环水系统连续、稳定调节,是保证电厂凝汽器真空度稳定和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文章以某火力发电厂机组循环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增设了循环水泵的变频调控系统,对循环水系统相关设备建立数学模型,根据机组实际需求计算出电动机高压变频器自动运行频率,并优化了循环水泵运行方式。结果表明:机组负荷维持在260~300 MW,凝汽器平均真空度能够维持在-96.28 kPa,较优化前的真空度降低了1.36 kPa;循环水泵电流较优化前最大降幅为90.5 A,电厂循环水系统达到最优运行状态,进而实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机组循环水系统经变频优化控制后,实现了循环水量的自动优化调节,提高了循环水泵的使用寿命,使得冷端系统接近最经济运行状态。
马彦伟[3](2019)在《火力发电厂循环水泵节能改造》文中研究表明节能降耗,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接触、谈论的日常话题。随着节能降耗工作的不断推进,最大限度的降低发电厂的厂用电率,增强电价竞争力,已成为各发电企业一直追求的工作方向。循环水泵作为发电厂常规运行的大功率设备,长期在过度出力的状态下运行,白白消耗厂用电,增加机组发电能耗。因此各电厂在机组负荷或者环境温度下降后,在满足机组冷却水需求的前提下设法通过减少循环水泵提供的冷却水量,达到循环水泵节能降耗的目的。降低循环水泵电机的转速成为节能的最优选择,从资料来看基本都是将电机或者系统直接进行改造,从未使用现代仿真软件对电机和系统进行模拟,从而验证改造的可行性、正确性并找到最大的节能数值。因此,本文选择火力发电厂循环水泵长时间过度消耗厂用电的实际问题,通过水泵节能改造现状和方法、电机改造和软件仿真等,为各个电厂的循环水泵电机改造提供参考。基于循环水泵供应的水量可减少的前提,水泵和电机的连接方式可通过降低电机转速的方法,在电压不增加的前提下来减少电机电流,从而达到节能改造效果。国内外普遍采用异步电机在频率或极性对数变化下调速,即变频或极对数变换来降低能耗。变频模式下的调速方法需要安装变频装置来实现速度转换,具有调速平稳、调速面积大、电机种类多等优点。从目前改造情况来看,高低速凭借其改造成本低和经济效果好的优势,成为诸多电厂首选的改造方式。本文结合循环水泵结构和工作特性曲线、调速理论,对循环水泵电机侧和水泵侧的节能方法进行比较,选择了对电机进行变频和变极调速改造。再运用ANSYS软件和MATLAB软件对循环水泵调速系统进行仿真,由仿真结果图直接认识调速方式对电机定子电流、转速和循环水系统的影响,为节能改造提供理论支撑和效果验证。通过结合实际改造后的运行数据,验证改造的安全性和节能效果。通过节能改造途径的分析,找到了各种节能改造方式下的关键点。使用仿真软件对电机和水泵系统进行负载变化后的仿真观察,明显看到调速的效果。水泵转速下降,电机定子电流下降,电机输出转矩有所减小,电机磁密分布均匀。对电机改造前后的运行数据记录分析,看到电机调速后的工作电流减小,水泵出力仍然满足机组运行需求。比较电机调速改造费用和回报时间,分析出各种调速方式的优劣。最终,从仿真模拟、电机改造和成本分析上为火力发电厂循环水泵的节能改造提供参考。
杨童凯[4](2019)在《调顺电厂厂用电节能改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电价形成机制逐步完善,相继开展了竞价上网、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等方面试点及探索;电力市场化迫使发电厂从生产型逐步转变为经营型;受西电东送及增速迅猛的新能源发电影响,火力发电供电份额不断减少,机组发电小时数逐年降低,火力发电形势严峻。如何提高供电经济性及可靠性,降低发电成本,提高竞争力成了火力发电厂急需解决的问题。发电厂用电率是发电厂最直观的经济性指标,代表了发供电效率,直接反映出发电企业的创效能力。我国电耗过大己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作为电力工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发电企业,也是电力消耗高的重点企业。我们国家的电力供应百分之七十五左右都是靠火力发电来完成的,所以节能增效、降低发电成本是每个发电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现在火电厂单元机组均采用分散控制系统DCS的现状下,节能增效的两个主要途径为:火电机组的优化运行和对辅机进行节能改造。而降低厂用电是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节能方式,因此,不断深入挖掘降低厂用电的措施是节能降耗的大方向。降低厂用电率必须从多方面入手,本文主要从厂用电率的计算原则入手,对主辅机设备参数的匹配以及设备的选型进行了创新和优化,这些措施极大的降低了厂用电负荷从而使厂用电率得以降低。本文对调顺电厂的厂用电系统的构成、大负荷耗能情况进行分析,对大功率设备实施节能改造。通过研究循环水泵电机双速改造、凝结水泵用此涡流柔性装置变频调速改造、增引合一改造等技术来进一步降低厂用电率,提高厂用电系统经济性。
张俊灵[5](2018)在《发电厂循环水系统运行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和环境是当今社会高度关注的两大焦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加速,传统不可再生能源(主要是煤炭、石油等)的消费量不断增加,能源危机日趋明显。资源与环境约束加剧,节能减排政策日趋严厉,同时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火电企业盈利水平严重下降。立足于企业自身盈利的需要和适应国家环保政策大趋势,应用节能技术,降低煤炭资源消耗,提高发电效率,对于火力发电企业意义重大。循环水系统是火电厂最重要的辅助系统,其运行效率对机组的经济性有重大影响。循环系统运行的优化与调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循环水泵及其配套设施的组合优化。本课题从攀钢发电厂实际出发,运用顺序控制原理和方法研究明确三断路器控制方式下的循环水泵安全启停、切换逻辑。以凝汽器最佳真空所需的最佳供水量为目标,建立数学模型,详细分析了汽轮机、凝汽器、循环水系统特性,最终将外部环境变化对系统的影响归集到凝汽器进口循环水温和机组负荷的变化上,最大限度的简化了离散模型的求解问题。分别采用试验分析法采集各泵组方式实际工况数据,分析计算等效益曲线,进而明确不同的工况和环境条件下,循环水泵的最佳投运方式,并通过DCS集散控制系统控制循环水泵的运行,保障发电机组运行安全稳定、经济高效。
潘炜[6](2018)在《300MW汽轮机组高背压供热系统的改造设计》文中提出为满足我国北方地区的采暖供热需求,最近几年,部分企业开始对纯凝或抽凝式的供热机组进行改造升级成为高背压供热机组。高背压供热机组凝汽器中的乏汽压力会有大幅提升,相当于采用降低真空度的方法为循环冷却水加温,因此,通过对凝汽器进行改造,使其专为供热系统中的热网循环水进行加热。在这种情况下,为使机组热循环有更高的效率,进而达到高效环保的效果,就需要利用凝汽式机组排汽的汽化潜热使热网循环水升温,避免产生更大的冷源损失。本文以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的300MW级汽轮机组为研究对象,提出高背压供热机组的总体设计方案,结合实际的运行参数,对该机组进行改造。对比研究与分析改造前后机组的性能,包括汽轮机的适应性分析、热网系统的适应性分析以及低真空改造机组的变工况运行等。同时,对全厂进行优化调节,对于不同典型工况的全厂热平衡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300MW高背压机组进行经济性分析。机组运行表明,优化改造后的300MW汽轮机的高背压循环水供热系统,使机组能更加稳定的持续供热,满足供热需求。此外,进行技改能降低能源消耗,不仅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也减少了环境污染,具有非常好的社会效益。
许建伟[7](2018)在《某电厂节能改造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能源的消耗也日益的上升,这也是我国出现雾霾、沙尘暴等极端天气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开始节能减排的发展战略,工业各个领域的节能改造势在必行,尤其是高消耗的火力发电厂的节能改造已经是迫在眉睫。本课题在了解目前国内电厂节能减排措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某电厂4台机组凝结水泵和2台引风机变频改造为背景,提出有效的节能控制改造方案,以降低电厂的煤耗和油耗,实现现阶段的节能减排任务。因此,本课题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通过查找文献资料,对本课题涉及的发电机组、引风机、变频器调速技术、节能改造等相关理论进行研究总结;(2)采用高压变频器技术对某发电厂的凝结水泵和引风机进行节能改造。主要完成了对某发电厂的凝结水泵、引风机以节能改造方案进行设计,同时根据最终的改造设计方案对某电厂进行节能改造;(3)对改造的两台引风机和4台凝结水泵节能效果进行分析。节能改造后两台机组2台引风机一年可以节电6638060度,可每年节能电费213.745万元,2发电机组4台凝结水泵一年节电7657050度,每年节能电费227.23万元。
牟春华,程东涛,居文平,马汀山[8](2018)在《大型汽轮机循环水泵改造选型问题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循环水泵改造选型过程中容易出现循环水泵选型不合理的问题,直接影响改造效果。通过对循环水泵选型原则的分析,提出循环水泵选型的关键是要循环水泵设计工作点和循环水系统阻力特性相匹配,以试验的方式实测循环水系统阻力特性,可为循环水泵改造选型提供科学依据。以某300 MW汽轮机组循环水泵改造选型为例进行分析,以实测循环水系统阻力特性为选型依据,循环水泵选型结果较原设计选型结果科学合理。
庞庆勋[9](2018)在《320MW汽轮机组冷端运行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对火电厂单位煤耗的要求越来越高,火电厂机组冷端系统的运行优化是电厂挖掘潜在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以某电厂2号320MW亚临界湿冷机组为研究对象,该机组冷端的主要设备运行数据来分析,发现凝汽器真空度长期低于设计值,循环水泵电耗也偏高等原因,导致供电煤耗约为330g/(kWh),低于同类型先进机组的315.77g/(kWh)。以机组运行数据为依据,结合设备和系统的设计资料、试验报告和实验测试,分析了该电厂的冷端系统的能耗水平和分布情况以及影响机组能耗水平的因素。此电厂能耗现状与其对应的目标值差距,主要表现有:凝汽器真空度偏低、凝汽器冷却水管清洁系数偏低、循环水泵能耗高。从运行优化、检修维护和技术改造三个方面,提出了真空泵改用冷冻水冷却、胶球清洗装置改型、循环水泵及其电机升级和采用两机三泵运行方式等成熟可靠的优化和节能措施。(1)运行优化方面,采用真空泵工作水改为空调冷冻水,提高了真空泵的运行性能,年均凝汽器真空度提高0.1kPa,折合年均发电煤耗下降约0.2g/(kWh);采用更新循环水泵的方式,提高了循环水泵工作效率,进而降低了循环水泵电耗。改造后效果:循环水温为18°C时凝汽器真空度平均提高约0.2kPa、循环水温为26°C时凝汽器真空度平均提高约0.4kPa、循环水温为32°C时凝汽器真空度平均提高约0.1kPa;循环水温分别为18°C、26°C、32℃时凝汽器端差平均降低约0.1°C。(2)检修维护方面,采用胶球清洗系统的升级,改善了凝汽器冷却管清洁系数,进而提高真空和降低端差,将收球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97%,年均凝汽器真空度提高0.1kPa,折合年均发电煤耗下降约0.2g/(kWh)。(3)技术改造方面,在未采用高低速电机前,通过机组循环水泵耗功试验和机组性能优化试验,提出了不同水温下“两机三泵”的运行方式,降低了循环水泵电耗,采用此方式下循环水泵年电耗由原来的0.913%降至0.823%。
杜虹晔[10](2018)在《电厂循环水泵节能改造方式分析与研究》文中指出电厂循环水泵节能改造需投放的资金相对较少,且节能效果较为显着。对电厂循环水泵节能改造的方式进行了简要分析。
二、电厂300MW机组循环水泵节能改造及效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厂300MW机组循环水泵节能改造及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某煤矸石2×300MW电厂一次风控制系统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火电厂一次风机改造的研究背景 |
1.1.1 火电厂一次风机改造的必要性 |
1.1.2 一次风机调速改造方法的研究 |
1.2 高压变频器的发展及在火电厂的应用现状 |
1.2.1 高压变频器的发展 |
1.2.2 高压变频技术在火电厂的应用现状分析 |
1.3 本课题研究任务 |
2 一次风机的变频控制机理 |
2.1 一次风的产生机理及作用 |
2.2 一次风机液力耦合器调节原理 |
2.3 一次风机变频调节原理 |
2.4 变频器控制机理 |
2.4.1 变频器基本构成 |
2.4.2 变频器恒压频比控制结构 |
2.5 高压变频器主电路拓扑 |
2.5.1 高压隔离变压器 |
2.5.2 功率单元结构 |
2.5.3 主控制系统 |
2.6 小结 |
3 一次风机变频改造设计 |
3.1 变频器选型 |
3.2 高压变频器控制原理 |
3.3 高压变频器集成设计 |
3.4 变频/工频切换方式设计 |
3.5 变频器散热系统设计 |
3.6 小结 |
4 一次风机变频调速的DCS逻辑控制 |
4.1 一次风信号测量与滤波 |
4.2 基于DCS的PID控制 |
4.2.1 积分分离式PID算法 |
4.2.2 分离PID模块HSVPID |
4.3 DCS控制逻辑原理 |
4.4 小结 |
5 项目变频改造后的节能效果分析 |
5.1 变频改造前后不同负荷下小时耗电量 |
5.2 变频改造前后不同负荷下电机电流 |
5.3 变频改造后综合数据分析 |
5.4 一次风机变频改造后对机组的影响 |
5.5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附录 |
参考文献 |
(2)电厂循环水泵变频调控的优化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电厂循环水系统现存问题分析 |
1.1 研究对象 |
1.2 电厂循环水系统现存技术问题 |
2 循环水系统变频调控优化及其数学建模 |
2.1 循环水泵变频调控优化理论依据 |
2.2 循环水泵数学模型 |
2.3 汽轮机—凝汽器耦合运行特性 |
2.4 汽轮机背压—功率特性模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凝汽器真空度波动规律 |
3.2 变频器频率及循环水泵电流变化规律 |
4 结论 |
(3)火力发电厂循环水泵节能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水泵节能的现状 |
1.2.2 异步电机调速节能的发展历史及国内外现状 |
1.2.3 异步电机调速的发展趋势 |
1.2.4 火电发电厂厂用电现状及节电途径 |
1.2.5 循环水泵电机节能改造的现状 |
1.2.6 循环水系统节能改造研究的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循环水泵节能改造途径 |
2.1 循环水泵在电厂中的作用 |
2.2 循环水泵的主要参数和典型特性 |
2.2.1 主要参数 |
2.2.2 循泵的典型特征 |
2.2.3 管道的典型特征 |
2.2.4 水泵的流量特性 |
2.3 循环水泵泵侧的节能改造方法 |
2.3.1 水泵节能的技术措施 |
2.3.2 水泵在节能过程存在的问题 |
2.4 循环水泵电机的节能改造方法 |
2.4.1 频率改变方式下的速度调节 |
2.4.2 极对数改变方式下的速度调节 |
2.4.3 循环水泵电机变频调速和变极调速的工作特性 |
2.5 异步电机调速中的计算 |
2.5.1 计算电动机容量 |
2.5.2 采用变频时的功率计算 |
2.6 本章小结 |
3 火力发电厂循环水泵变频改造 |
3.1 设备概况 |
3.2 循环水泵变频改造方案 |
3.2.1 变频系统节能原理分析 |
3.2.2 电机变频改造方案 |
3.3 变频器的选型 |
3.3.1 变频器选型原则 |
3.3.2 几种变频器的比较 |
3.4 循环水泵变频改造控制方案 |
3.4.1 高压变频系统的组成 |
3.4.2 循环水泵变频改造控制方案 |
3.5 基于ANSYS的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仿真 |
3.5.1 变频调速 |
3.5.2 调速结果分析 |
3.6 基于MATLAB的循环水系统变频调速特性仿真 |
3.6.1 变频调速 |
3.6.2 变频调速仿真小结 |
3.7 循环水泵变频改造后运行情况 |
3.8 循环水泵变频改造小结 |
4 火力发电厂循环水泵变极改造 |
4.1 设备概况 |
4.2 循环水泵电机变极改造方案 |
4.2.1 电机变极改造方案 |
4.2.2 电机综合保护装置 |
4.2.3 高低速电机定子线圈改造过程的注意事项 |
4.3 基于ANSYS的异步电动机变极调速仿真 |
4.3.1 变极调速 |
4.3.2 调速结果分析 |
4.4 基于MATLAB的循环水系统变极调速特性仿真 |
4.4.1 变极调速 |
4.4.2 变极调速仿真小结 |
4.5 变极调速改造后运行情况 |
4.6 循环水泵变极改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调顺电厂厂用电节能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厂用电率的定义 |
1.1.2 研究降低厂用电率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调顺电厂降低厂用率改造目标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调顺电厂厂用电构成、现状分析及改造思路 |
2.1 调顺电厂厂用电构成 |
2.2 调顺电厂厂用电率现状分析 |
2.3 调顺电厂厂用电率的节能改造方向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循环水泵电机节能双速改造 |
3.1 循环水泵电机节能改造设计原则 |
3.1.1 循环水系统阻力特性 |
3.1.2 循环水泵电动机工频运行时冷却水流量和耗功计算结果 |
3.1.3 循环水泵电动机高低速运行时冷却水流量和耗功计算结果 |
3.2 循环水泵电机节能双速改造方案 |
3.2.1 循环水泵电机节能双速改造简述 |
3.2.2 循环水泵节能双速改造设计要求 |
3.2.3 循环水泵节能双速改造绕组分布及连接 |
3.3 循环水泵电机双速改造后节能分析 |
3.3.1 运行工况说明 |
3.3.2 情况分析 |
3.3.3 数据比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凝结水泵电机永磁涡流柔性传动装置节能改造 |
4.1 凝结水泵电机节能改造设计原则 |
4.2 凝结水泵电机高压变频改造 |
4.2.1 动力系统改造设计 |
4.2.2 控制系统改造设计 |
4.3 凝结水泵电机永磁调速节能改造 |
4.3.1 凝结水水电机永磁调速节能的方法及原理 |
4.3.2 凝结水水电机永磁调速节能的方案 |
4.3.3 凝结水泵电机永磁调速节能的优缺点 |
4.4 凝结水泵电机绕组永磁调速装置节改造 |
4.4.1 绕组永磁调速装置原理 |
4.4.2 绕组永磁调速装置的可靠性 |
4.4.3 绕组永磁调速装置与中高压变频器的技术对比 |
4.4.4 绕组永磁调速装置与涡流盘式耦合器的技术对比 |
4.5 凝结水泵电机节能改造方案论证 |
4.5.1 凝结水泵电机永磁涡流节能技术与高压变频节能技术对比 |
4.5.2 凝结水泵电机绕组永磁调速节能技术与高压变频节能技术对比 |
4.5.3 凝结水泵电机绕组永磁节能技术与永磁涡流节能技术对比 |
4.5.4 凝结水泵电机永磁涡流节能选取分析 |
4.6 凝结水泵电机永磁涡流柔性传动装置改造后节能分析 |
4.6.1 试验过程及数据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引增合一节能改造 |
5.1 大型风机高压电机节能改造设计原则 |
5.1.1 大型风机高压电机厂用电率分析 |
5.1.2 大型风机高压电机设备参数 |
5.1.3 增引合一改造分析 |
5.2 引增合一节能改造方案 |
5.3 引增合一改造后节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机组节能综合升级改造后性能试验研究 |
6.1 机组节能综合升级改造后性能试验 |
6.1.1 试验目的 |
6.1.2 试验方法 |
6.1.3 试验数据汇总 |
6.2 机组改造后节能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发电厂循环水系统运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攀钢发电厂循环系统运行需求分析 |
2.1 攀钢发电厂循环系统工艺配置 |
2.1.1 变频调速与变极调速的对比分析 |
2.1.2 变极调速控制方案 |
2.2 攀钢发电厂循环系统工艺配置 |
2.3 攀钢发电厂对循环水系统运行的要求 |
2.4 本章小结 |
3 循环水系统运行控制策略 |
3.1 发电厂控制系统构成及顺序控制原理 |
3.2 循环水泵运行控制方案设计 |
3.2.1 循环水泵的启停控制逻辑 |
3.2.2 双速泵高低速切换 |
3.3 循环水系统顺序控制算法和逻辑组态 |
3.3.1 控制器算法组态 |
3.3.2 定速泵启停及连锁逻辑 |
3.3.3 双速泵启停及切换连锁逻辑 |
3.3.4 循环水泵I/O点清单 |
3.4 运行调试 |
3.4.1 循环水泵启动运行调试 |
3.4.2 循环水泵高低速切换及连锁逻辑调试 |
3.5 本章小结 |
4 攀钢发电厂循环水系统运行的优化 |
4.1 循环水系统运行优化原理 |
4.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4.3 循环水系统运行优化模型求解 |
4.3.1 离散模型的求解思路 |
4.3.2 攀钢发电厂循环水系统运行优化计算 |
4.4 效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300MW汽轮机组高背压供热系统的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高背压供热总体方案的设计 |
2.1 主要设计参数 |
2.2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
2.3 总体方案设计 |
2.3.1 设计改造的依据 |
2.3.2 凝汽器的分析与改造 |
2.3.3 汽轮机适应性及其改造 |
2.3.4 小汽机适应性及其改造 |
2.3.5 循环冷却水适应性及其改造 |
2.3.6 热控配套系统的改造 |
2.4 本章小结 |
3 高背压供热机组改造分析 |
3.1 汽轮机改造适应性分析 |
3.1.1 汽轮机最高允许背压的确定 |
3.1.2 汽轮机低压缸流量的确定 |
3.1.3 凝汽器出口最高水温的确定 |
3.1.4 热网回水温度的确定 |
3.1.5 热网循环水量的确定 |
3.1.6 热网供水温度的确定 |
3.1.7 改造汽轮机的主要技术规范 |
3.1.8 改造后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的校核 |
3.1.9 胀差值(机组)的校核 |
3.2 热网系统适应性分析及其改造 |
3.2.1 热网适应性分析 |
3.2.2 热网技改研究 |
3.2.3 热凝汽器适应性研究 |
3.2.4 小汽机适应性论证及改变 |
3.2.5 循环冷却水适应性论证及其改变 |
3.2.6 主机凝结水系统研究分析 |
3.2.7 热控、电气等辅助系统的改变 |
3.3 低真空改造机组变工况运行研究及保护方法 |
3.3.1 机组低真空运行的变工况运行研究 |
3.3.2 低真空改造机组的运行保护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汽轮机高压缸热-流数值模拟 |
4.1 汽轮机物理模型的建立 |
4.1.1 高压缸1~12级基本结构介绍 |
4.1.2 汽轮机物理模型 |
4.2 汽轮机物理模型网格的划分 |
4.2.1 汽轮机模型网格划分存在的问题 |
4.2.2 汽轮机模型网格划分 |
4.3 FLUENT计算 |
4.3.1 汽轮机内部流体区域控制方程 |
4.3.2 汽轮机模型的FLUENT设置 |
4.3.2 FLUENT模拟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机组整体优化调整及汽热平衡分析 |
5.1 全厂优化调整 |
5.2 改造前、后的热平衡及运行方式 |
5.2.1 改造前热平衡 |
5.1.2 改造后热平衡 |
5.2 全厂典型热平衡图改造前后分析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6 经济性分析 |
6.1 改造前、后的热经济性指标对比表 |
6.2 投资初步分析 |
6.2.1 工程初步投资 |
6.2.2 分析风险 |
6.3 全年技术经济指标对比表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某电厂节能改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火力发电厂系统及变频技术基本理论 |
2.1 某火力发电厂系统基本概括 |
2.1.1 发电机组概况 |
2.1.2 某火力发电厂节能管理研究 |
2.1.3 引风机系统 |
2.1.4 凝结水泵概述 |
2.2 高压变频技术基本原理 |
2.2.1 高压变频器的种类 |
2.2.2 高压变频器的特点 |
2.2.3 变频调速优点 |
2.3 高压变频器节能原理及节能形式 |
2.3.1 高压变频器节能原理 |
2.3.2 高压变频器节能形式 |
第三章 高压变频器节能改造 |
3.1 凝结水泵变频改造 |
3.1.1 改造前凝结水泵运行系统 |
3.1.2 改造后凝结水泵运行系统 |
3.2 引风机变频节能控制改造 |
3.2.1 改造前引风机运行系统 |
3.2.2 改造后引风机运行系统 |
第四章 改造前后节能效果分析 |
4.1 运行状况 |
4.2 经济性分析 |
4.3 社会效益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320MW汽轮机组冷端运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循环水系统现状 |
1.2.2 凝汽器现状 |
1.2.3 凝汽器抽真空现状 |
1.2.4 胶球清洗系统现状 |
1.2.5 循环水泵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凝汽器性能分析 |
2.1 凝汽器技术参数 |
2.2 凝汽器传热端差 |
2.3 凝汽器真空 |
2.4 凝汽器设计参数评价 |
2.4.1 设计参数对比 |
2.4.2 设计参数核算 |
2.5 凝汽器性能评价 |
2.5.1 凝汽器运行数据 |
2.5.2 凝汽器运行性能核算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真空泵与胶球清洗装置优化分析 |
3.1 循环水系统影响机组真空的主要原因分析 |
3.1.1 循环水温度偏高 |
3.1.2 循环水流量偏低 |
3.1.3 真空泵工作液温度偏高影响抽吸能力 |
3.1.4 胶球清洗装置工作不正常 |
3.2 抽真空系统优化研究 |
3.2.1 真空泵设计参数 |
3.2.2 真空系统严密性试验 |
3.2.3 增加真空泵运行台数对机组真空影响试验 |
3.2.4 提高轴封压力对真空影响试验 |
3.2.5 抽真空系统节能改造方案 |
3.3 胶球清洗系统优化 |
3.3.1 胶球清洗装置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3.2 胶球清洗装置优化方案 |
3.3.3 胶球清洗装置优化前后效果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循环水泵组优化分析 |
4.1 循环水泵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 技术改造的的必要性分析 |
4.2.1 安全运行方面 |
4.2.2 电机改造和节能运行的需要 |
4.3 技术改造的可行性分析 |
4.3.1 技术要求的可行性 |
4.3.2 安全和经济效益分析 |
4.4 改造效果 |
4.4.1 改造概况 |
4.4.2 改造后性能 |
4.4.3 改造前后凝汽器真空端差对比 |
4.5 循环水泵“两机三泵”运行方式优化 |
4.5.1 经济性评价 |
4.5.2 安全性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10)电厂循环水泵节能改造方式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实例分析 |
2 传统电厂循环水泵存在的问题 |
3 电厂循环水泵节能改造和优化的主要措施 |
3.1 水力部件的改造和优化 |
3.2 运行方式 |
4 结语 |
四、电厂300MW机组循环水泵节能改造及效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某煤矸石2×300MW电厂一次风控制系统改造设计[D]. 赵一凡.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电厂循环水泵变频调控的优化与应用[J]. 杜艳秋,孙毅,刘学亭,高岩,王强.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1(01)
- [3]火力发电厂循环水泵节能改造[D]. 马彦伟.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4]调顺电厂厂用电节能改造研究[D]. 杨童凯.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5]发电厂循环水系统运行优化研究[D]. 张俊灵.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7)
- [6]300MW汽轮机组高背压供热系统的改造设计[D]. 潘炜.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8(01)
- [7]某电厂节能改造技术研究[D]. 许建伟. 华北电力大学, 2018(01)
- [8]大型汽轮机循环水泵改造选型问题分析[J]. 牟春华,程东涛,居文平,马汀山. 中国电力, 2018(05)
- [9]320MW汽轮机组冷端运行优化研究[D]. 庞庆勋.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10]电厂循环水泵节能改造方式分析与研究[J]. 杜虹晔. 能源与节能,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