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新世纪住宅设计问题的思索(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指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表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周腾飞[3](2020)在《对我国“共享住宅”及空间设计策略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和共享理念的普及,基于共享居住模式的“共享住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虽然,住宅共享的现象由来已久,但如今的“共享住宅”作为对共享时代的一种回应,其本质是通过网络和共享的方式,让信息对等,从而达到解放闲置住房资源,让其充分被利用的目的。同时,“共享住宅”也是对现有住房市场现存问题、居住需求提升、居住方式变化、新技术应用、社会环境改变等要素的一种调节和回应,它对降低住宅空置率,提高居住体验和品质,构建新的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巨大的潜力。由于“共享住宅”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短,目前国内对其研究主要以政策、运营模式、管理等方面为主,在建筑学领域也有对国外相关案例的研究和模式的探讨,但在空间设计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考虑到我国现有的“共享住宅”大多以常规住宅为空间基础改造而来。因此,本文的研究将立足于“共享住宅”独特的居住方式,结合使用人群的特点和需求来探讨基于常规住宅发展改造而来的“共享住宅”的空间设计策略。首先,笔者对“共享住宅”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归纳整理了“共享住宅”的成因、性质和优势、构成人群、共享的模式、“共享住宅”分类以及相关案例的研究。然后,结合调研和相关研究来探讨我国基于常规住宅发展改造“共享住宅”的前景、可能性和三类主要由常规住宅改造而来的“共享住宅”—“多人共同租赁同一住宅”、“家庭青年旅社”、“在线短租住宅”,并分析我国“共享住宅”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再者,笔者根据上文对“共享住宅”和我国需求、现状的研究,从空间布局、空间使用和空间形态三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空间设计策略。并基于提出的空间设计策略,以共享“闲置时间”和共享“闲置空间”这两种模式为例进行设计。最后,对未来“共享住宅”的设计提出一定的探讨和展望。本文希望能够为建筑师在未来有关“共享住宅”空间设计过程中提供一些基础和参考。
沈昕[4](2020)在《当代建筑中的反常合道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同人们只会用习得的认知方式去认识事物一样,多数建筑师也只会用习得的方法来设计。务实或求虚,建筑师有各自的方法生成一幢建筑,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的经验常使他们在未开始设计之前便预设出某种结果,并在后续进程中对这个结果进行有力的控制,这的确是普遍而高效的方法,但固定、容易的操作难免成为建筑师不思考的惯力,使设计停留于表面从而远离了创造。苏轼在评论柳宗元的诗时写到“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苏轼的“反常”是指诗的内容或表现手法不符合人所共知习见的常情、常规,而“合道”则肯定这种“反常”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感受,创造出既符合艺术创新规律又非一般的新奇形象。冯纪忠在介绍“何陋轩”时笑称其是对“反常合道”的妙用,然而,冯纪忠所谓的“反常”与“合道”在建筑中指向什么?本文的讨论从求解这个问题开始,主体分为“寻解——收编”两个部分。首先,思考“反常合道”在建筑中的指向,笔者通过提取历史中的“非常规”建造活动,将其置于与“常规”建筑的对比关系中,以寻解何为“反常合道”的建筑现象。从探讨使之发生的原因中,挖掘出两条与“常”相关的“反常”线索:“常规建造”与“日常生活”。二者相互掣肘、贯穿始终,使论文研究在避免被经验化的理论绑架而脱离于现实的同时,也避免过分纠缠于“日常”而落入世俗。“道”常被人用“否定”的方式描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道”包含着不可定义的特性,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各不相同,“道”表达着万物并不以客观物而存在,它需要通过人的体悟去获得,似一种可不断深入探索的无穷尽结构。“合道”作为动词,指不同的建筑师探求创作之意义的过程,如何“合”是本研究的核心,即通过现象来反思设计的固定方法,而非讨论“反常”建筑现象本身。在方法反思的过程中,园林处在与“反常”相关的两条线索交汇处,与此同时,园林还具有接续古今、延长传统智慧的能力。在进一步的园林研究中笔者总结出三个重要启示:关乎结构、身体以及材料。因为当代“反常合道”的建筑现象得自于完全不同的创作方法,笔者用这三个同样没有清晰界限的启示应对当代庞杂建筑异规的筛选与编配工作,通过“有法无式”(结构)、“道不远人”(身体)、“莫若以明”(材料)来讨论、联类当代创作中互文的、可变的、不连续的、否定的、借鉴的、叠合的“反常”建筑方法,为重新探寻身体“经验”与“体验”、建筑的创作与使用以及材料的可能性提供出机会,并在进一步对这些“反常”建筑的共有特征进行总结的过程中,使隐藏于现象背后的价值被人们识别,以期对人们思考当代建筑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谢美君[5](2020)在《严寒地区装配式农宅建筑设计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严寒地区农村住宅建筑为研究对象,对严寒地区部分农村的现状及装配式建筑产业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并对严寒地区农村住宅建筑进行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法和技术要点的探索,为今后我国装配式建筑在农村的建设提供支持。我国严寒地区的农村数量众多,占地面积也比较庞大。随着我国新时代的到来,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如何在满足农村地区发展需求的同时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探讨思索的问题,而本文也将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发展方向。首先通过对目前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的了解,梳理国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脉络,从中为我国发展装配式建筑提供参考价值,从多个层面分析国内发展装配式农宅建筑的条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再通过对吉林省为代表的严寒地区部分农村和装配式建筑产业的调研,分析并总结农村住宅建筑及装配式建筑产业的现状,针对调研所得到的最新信息和资料,梳理严寒地区装配式建筑设计思路,提出严寒地区装配式农宅建筑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对严寒地区装配式农宅建筑技术要点进行探索,为本文进行具体的实际案例提供思路和方法。最后以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东湖镇双山村项目为例,依据前面章节提出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对项目进行建筑方案设计。从装配式建筑设计的角度对单体预制构件进行拆分设计,同时计算其装配率是否达到装配式建筑的评价标准。用节能斯维尔软件对项目进行节能设计与计算,检验本项目采用装配式技术的可实现性并分析其优越性。装配式建筑在农村建设的应用具有诸多优势,但应用此系统要求建筑设计师对装配式建筑和项目所在地的农村地区有足够的了解,还对装配式产业的服务范围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还需相关行业的紧密配合来促进装配式建筑在农村地区的发展。
孙丹婷[6](2019)在《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勒·柯布西耶是20世纪着名的建筑师,是现代建筑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其艺术思想展开研究,挖掘其宝贵的创作经验与理论观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梳理分析勒·柯布西耶的创作历程,总结其艺术思想,提炼其思想的基础与核心。绪论部分阐述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内容及方法,对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提出总体研究框架。第二章全面梳理勒·柯布西耶创作历程,将其创作生涯划分为创作原型积累阶段、创作理念建立阶段与创作风格深化阶段,分析每一阶段影响其艺术思想形成的因素,结合作品探求其艺术思想的发展脉络,提炼勒·柯布西耶“人本主义”的思想基础,论述勒·柯布西耶“人本主义”的含义、核心及宗旨。第三章从建造观念、建造体系、建造方式三个方面系统论述勒·柯布西耶的思想——“住宅是居住的机器”,关注人对建筑的物质性需求。通过建造人性化尺度的住所,满足人的居住需求,从而体现适应时代潮流的建造观念;通过创建多米诺体系革新建筑承重结构,奠定现代建筑的空间概念,建立现代建筑的建造体系;通过标准化、批量化的建造方式实现精确至上、经济先行的理念,实现为全民建造“宫殿”般住宅的普世理想。第四章从建筑的外型、空间、意境三个方面系统论述勒·柯布西耶的思想——“建筑是纯粹的精神创造”,关注人对建筑的精神性需求。借鉴古典建筑纯粹的几何体造型以及基准线与比例的控制,使建筑在秩序的统领下体现出崇高的美感;将现象学透明性的概念引入建筑,使观者漫步于时间、空间、建筑中体验美感;绘画、雕塑、光色体系、视觉声学与建筑融合,产生“不可言喻的空间”,使富有诗意的建筑表达情感。第五章从统一的秩序、诗意的栖居、“光辉城市”理想三个方面论述勒·柯布西耶的思想——“城市规划学致力于创造幸福”,关注人对城市的社会性需求。统一的几何秩序与功能秩序使人们获得“精神的自由”;诗意的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给人们带来“基本的快乐”;“光辉城市”理念体现勒·柯布西耶探索人类、自然、宇宙和谐关系,为全人类谋幸福的理想。第六章从对国际风格的影响、对设计组织的影响、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三个方面阐述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对推动现代建筑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论文结语部分解读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集中体现——《直角之诗》,总结其艺术思想的核心,从建筑师的职责与建筑形式之源两方面探讨其思想对当代建筑师的启示。
高丽[7](2019)在《创新视角下的小微居住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造成了土地资源紧张,房价过高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面临居住困难的问题。尤其对于当下的青年群体来说,他们有着迫切的住房需求,却大部分难以负担城市过高的房价。近年不断出现的“房奴”“蜗居”“蚁族”等热词则直接反映了当代青年人面临的严峻居住问题和巨大生活压力,也因此催生了当下小微居住空间的出现。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居住空间的小型化是缓解城市居住问题和解决居民住房压力的有效措施,也是对我国住房结构的一种补充。但作为有着大量市场需求的居住类型,对小微居住空间的设计研究往往停留在传统的优化平面尺寸以及调整户型结构上,忽视了居住品质的提升,缺少创新性。因此笔者提出本课题,关注当下能够创新解决小微居住空间核心问题——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和提升居住品质的设计方法,结合青年群体的居住需求,以期更加合理、高效地利用有限空间,提高居住者的居住体验与居住品质,探索未来小微居住空间发展的更多可能性。本文通过对当下城市青年群体的居住结构、居住行为以及小微居住空间中青年人的居住现状调研,得知了青年群体的居住需求和居住问题,梳理了小微居住空间尺度、功能、以及空间组合的常规设计方法,意识到小微居住空间传统设计方法的局限性,继而从居住模式、工业化设计、结构构件、家具设备几个方面探索总结了有助于提高小微居住空间利用率,同时又能提升居住品质的创新应用,最后基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以及创新应用的总结,归纳了小微居住空间的设计策略,希望能够为打造“小而全面、小而高效、小而舒适”的小微居住空间提供设计参考。
李阔[8](2019)在《绿色建筑理念下济南坡地住宅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东省积极响应国家对绿色建筑理念的号召,不断更新绿色建筑理念下的要求和规范。坡地居住的设计相比平地更加复杂,不同坡向、坡度位置其风场状况和日照情况都不尽相同,以及山地景观设计、建筑单体和山体的关系等。本文在此背景下选取济南坡地建筑为核心点,全文展开探究济南坡地居住区如何满足和实现绿色建筑理念中节地、节材、节能等要求。本课题研究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探究总结:第一章,基础背景部分,首先着重探究绿色建筑和坡地建筑的发展和必然性,确定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整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去了解绿色建筑和坡地建筑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果,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和发展。第二章,调研整理部分,整理绿色建筑的要素。主要分析济南市的地形地貌特点以及山体排布,通过调研对周边小区的排布形式和朝向有着初步的了解和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对济南的特殊的气候特征根据热舒适度的标准进行分类,确定出每个时期采取的技术措施和手段。并根据问卷和实地调研分析整理济南坡地区域的采暖制冷特点以及维护结构的现状分析,为后期的节能计算变量提供参考。第三章,规划布局模拟研究部分。首先根据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细则整理出对居住区规划布局层面的要求,在此前提下从济南山体出发,首先探究坡地和平地对建筑布局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坡地风环境和光环境的进行控制变量模拟,找到不同坡地不同坡向、坡度对规划布局通风、日可照时间和容积率的影响,在提高室外舒适度质量的同时,达到了节地的目标。第四章,单体模拟研究部分。在绿色建筑规范要求下,探究建筑形体与山体的关系,通过软件辅助对比整理平面设计,并通过能耗模拟去整理济南坡地区域各个热工系数(屋面传热系数、外墙传热系数、外墙面吸收系数、外窗遮阳系数、外窗传热系数等)对能耗的变量比率,进而可以为之后的节能成本优化提供节能层面的参考。第五章,实际案例的优化,对济南西蒋峪西苑小区进行基于绿色建筑理念下的优化,主要从规划布局、室内舒适性和围护结构节能方面,为之后依一些项目的案例提供参考价值。
汪妍泽[9](2019)在《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是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其历史真源、思想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可以为当今中国建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供重要参考。中国高等建筑教育承袭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思想,并与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相结合形成了系统、高效的建筑教育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变革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冲击,源自古典美学的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和时代发展愈显脱节,逐渐显露出认知落后、步伐蹒跚的疲态,一度被认为是保守思想的代名词,学界也曾因此而“一边倒”地认为其阻碍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转型。为了摒除观念偏见、还原史实的客观性,本文采用层次化的方法剖析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本质,揭示这一经典教育模式的积极意义。研究的首要层次是全面、客观地重审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及其延续,打破中西壁垒以大历史观的视野重识其教学内涵,以时空交织的纵横网络从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两方面入手系统探讨“学院式建筑教育”这一命题;研究的更深层次在于梳理高等建筑教育发展脉络中的连贯线索,分析其中可以适应变革、历久弥新的内在因素,而中国建筑教育由移植到创新的发展历程也揭示了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中的生命力。就以上问题,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提出研究的具体内容、创新点及框架。正文六个章节分两部分,就建筑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的建立、发展,分别论述自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西方建筑教育的历史渊源,以及以东南大学建筑教育为典型的中国建筑教育的演进。第一部分包含第一、二章。第一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组织方式梳理高等院校中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从中透析教育制度步步变革的影响因素。第二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知识结构演变展示高等建筑教育在多种思想源头的影响下呈现出的开放性知识体系,以此预示中国建筑教育思想现代转型的可能性。第二部分包含第三至六章。第三章通过各时期典型教学计划对比分析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变革阶段的动态因素;第四、五章分别从知识体系的两个方面: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论述中国建筑教育从吸收西方建筑思想到自主建立“中国建筑”的意识觉醒;第六章通过回顾文革及改革开放后东南大学教学改革成果,提出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教育现代转型中的积极意义。结语部分回应绪论中提出的问题,总结中国建筑教育的多重源头以及中西建筑教育的谱系关系,揭示当代从事建筑教育发展研究的价值,并对可能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全文约25.7万字,图片263幅,表格55幅。
朱少林[10](2019)在《房地产营销与建筑设计关联性初探》文中研究说明2016年12月中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要求回归住房居住属性。2016年12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进一步指出,“要准确把握住房的居住属性”。如何让房地产回归到居住的基本属性上,是房地产走向健康发展的主要内容。当前市场的房地产的营销和建筑设计如何协调发展还处于一个博弈阶段。原因在于,一方面房地产还处于炒的阶段,房地产的营销无视差异化竞争、过于依靠广告攻势,房地产营销对住房的居住属性没有很好的把握;另一方面建筑设计因为设计市场的低价竞争,只能争取与更多的客户合作,得到眼前的利益,采取低价、低质的服务策略,导致设计水准降低,缺乏与营销的互动,缺乏对房居住属性的探索,这一情况很长一段时间内很难扭转。就此本研究尝试对房地产营销和建筑设计如何协同发展、共同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进行研究,构建符合我国房地产当下情况的,房地产营销和建筑设计关联性研究体系。本研究首先对房地产营销理论体系、建筑设计理论的体系进行总论,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房地产营销视角下建筑设计的对策。并结合具体的项目的具体定位、策划及设计过程中的营销如何与设计互动,做出了详细的介绍和总结。虽然这一理论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通过本论文的分析和总结,可以证明建筑设计只有从房地产营销的视角出发,并通过与营销部门积极沟通和相互配合从开发商和消费者共同需求作为设计的出发点,需要的商品住宅设计作品实现各方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推出尊重消费者的高品质产品才能赢得市场。此理论体系改变了原先营销设计各自为战的状态,该体系在未来的房地产健康发展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对新世纪住宅设计问题的思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新世纪住宅设计问题的思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3)对我国“共享住宅”及空间设计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原因 |
1.1.1 时代背景介绍 |
1.1.2 选题原因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定义和阐述 |
1.3.1 共享时代 |
1.3.2 共享居住模式 |
1.3.3 对共享时代下“共享住宅”的介绍 |
1.4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5 研究综述 |
1.5.1 居住模式与住宅空间布局的研究 |
1.5.2 新技术对居住空间的影响 |
1.5.3 国内外现状研究 |
1.6 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
1.6.1 基本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2章 “共享住宅”分析研究 |
2.1 “共享住宅”出现的原因分析 |
2.1.1 社会发展现状的推动 |
2.1.2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推动 |
2.1.3 家庭结构和居住观念转变的推动 |
2.1.4 居住需求转变的推动 |
2.1.5 新技术的推动 |
2.2 “共享住宅”的性质与优势分析 |
2.2.1 对闲置资源的利用 |
2.2.2 对新居住要求和方式的回应 |
2.2.3 对城市和社会的回应 |
2.2.4 对时代和技术的回应 |
2.3 “共享住宅”构成人群分析 |
2.3.1 居住群体的分布结构 |
2.3.2 居住群体的基本特征分析 |
2.3.3 居住群体的观念分析 |
2.4 “共享住宅”的共享模式介绍 |
2.4.1 共享“闲置时间”模式 |
2.4.2 共享“闲置空间”模式 |
2.5 “共享住宅”的分类分析 |
2.5.1 管理方式分类 |
2.5.2 营建类型分类 |
2.5.3 功能布局分类 |
2.6 “共享住宅”案例分析 |
2.6.1 矢来町“共享住宅”住宅 |
2.6.2 LT JOSAI“共享住宅” |
2.6.3 七人住宅 |
2.6.4 杜鹃丘住宅 |
2.6.5 东神奈川99合租公寓 |
2.6.6 法国Flatmates共享公寓 |
2.6.7 曼哈顿Lux Loft共享住宅 |
2.6.8 杭州荷方青年旅社 |
2.6.9 长沙市岳麓区莲花镇桐木村“共享住宅” |
第3章 我国基于常规住宅改造的“共享住宅”现状和需求分析 |
3.1 基于常规住宅改造“共享住宅”的发展前景分析 |
3.1.1 “共享住宅”与常规住宅发展趋势相同 |
3.1.2 “共享住宅”与常规住宅供需矛盾互补 |
3.2 基于常规住宅改造“共享住宅”的现状分析 |
3.2.1 常规住宅改造成“共享住宅”的可能性介绍 |
3.2.2 几类由常规住宅改造而成的“共享住宅”介绍 |
3.3 “共享住宅”的需求分析 |
3.3.1 功能需求分析 |
3.3.2 使用需求 |
3.3.3 空间需求 |
3.4 我国“共享住宅”存在的问题 |
3.4.1 公共性和私密性之间的矛盾 |
3.4.2 功能和需求之间的矛盾 |
3.4.3 共享面积和使用人数的矛盾 |
3.4.4 共享空间使用方式上的矛盾 |
3.4.5 共享居住模式和传统心理的矛盾 |
第4章 “共享住宅”空间的设计策略 |
4.1 空间布局策略 |
4.1.1 空间布局的社群化 |
4.1.2 平面布局灵活化 |
4.1.3 共享空间主导化 |
4.1.4 平面空间的层级化 |
4.2 空间使用方式策略 |
4.2.1 空间的复合化使用 |
4.2.2 空间的分时使用 |
4.2.3 负空间的灵活使用策略 |
4.3 空间形态策略 |
4.3.1 多样化的空间限定方式 |
4.3.2 共享空间的弹性化形态 |
4.4 基于“共享住宅”空间设计策略对两种共享模式的改造设计 |
4.4.1 共享“闲置时间”模式的改造设计 |
4.4.2 共享“闲置空间”模式的改造设计 |
4.5 基于空间设计策略探讨未来“共享住宅”设计 |
4.5.1 未来“共享住宅”的发展趋势 |
4.5.2 空间设计趋势 |
4.5.3 未来“共享住宅”布局模式的设想 |
4.6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致谢 |
(4)当代建筑中的反常合道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名词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对“反常合道”建筑的求解 |
1.1.2 对建筑创作方法的困惑 |
1.2 研究对象 |
1.2.1 “反常合道”概念的界定 |
1.2.2 建筑中“反常合道”现象的指向 |
1.3 研究现状 |
1.3.1 与“常”相关的“基本问题”认知 |
1.3.2 国内相关建筑议题 |
1.3.3 传统园林中的“反常”、“合道”现象研究 |
1.4 研究目的 |
1.4.1 批判惯性设计 |
1.4.2 探寻建筑重返日常的途径 |
1.5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5.1 研究范围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1.6.1 提供一个审视当代建筑创作的新视角 |
1.6.2 从园林中剥离出研究当代“反常合道”建筑现象的三条线索 |
1.6.3 初步建立当代建筑“反常合道”现象的研究构架 |
1.7 论文组织框架 |
上篇 |
第2章 常规与“反常”的概念辨析与成因思考 |
2.1 “确定模式”下的两种态度 |
2.1.1 建筑囚徒 |
2.1.2 意识醒觉 |
2.2 建筑历史视野中的反常活动 |
2.2.1 可变的秩序——勒·柯布西耶 |
2.2.2 不确定的闪现——筱原一男 |
2.2.3 丢失的问题——雷姆·库哈斯 |
2.3 为何反常与反常为何 |
2.3.1 为何反常? |
2.3.2 反常为何? |
2.4 小结 |
第3章 “反常合道”的理论基础 |
3.1 科学的反常 |
3.1.1 测不准原理与互补关系 |
3.1.2 不可逆的耗散结构 |
3.1.3 不完全性定理 |
3.2 哲学的反常 |
3.2.1 现象学的困境与价值 |
3.2.2 从考古学到系谱学 |
3.2.3 惊颤使现象逃离被占有 |
3.2.4 日常生活的批判 |
3.2.5 彻底翻译的不可得 |
3.3 向“道”而思 |
3.3.1 “形而中”学 |
3.3.2 为道日损 |
3.4 小结 |
下篇 |
第4章 当代“反常合道”的建筑现象解析 |
4.1 园林的启示 |
4.1.1 结构之道 |
4.1.2 身体之道 |
4.1.3 材料之道 |
4.2 有法无式:结构作为过程 |
4.2.1 似轩非亭 |
4.2.2 以反为返 |
4.2.3 借物观法 |
4.3 道不远人:身体作为思考 |
4.3.1 虚以待变 |
4.3.2 变化无方 |
4.3.3 不法常可 |
4.4 莫若以明:材料作为再现 |
4.4.1 岂不自然 |
4.4.2 匠无弃材 |
4.4.3 以简驭繁 |
4.5 小结 |
第5章 当代“反常合道”建筑的特征 |
5.1 得未曾有 |
5.1.1 陌生性:建筑与日常关系的获得 |
5.1.2 批判性:差异复述意在克服偏见 |
5.1.3 启发性:给予非我想象之物机会 |
5.2 小处窥道 |
5.2.1 具体性:建筑“公共配方”的替换 |
5.2.2 抽象性:建筑“绝对关系”的抽离 |
5.2.3 不确定性:建筑“操作方法”的滑移 |
5.3 意趣偶得 |
5.3.1 志趣性:建筑走出藩篱的前提 |
5.3.2 奇趣性:建筑对弈时间的可能 |
5.3.3 非连续性:建筑惯性思考的切分 |
5.4 小结 |
第6章 “反常合道”建筑的当代意义 |
6.1 拓充语境之阈 |
6.2 寻找形式之意 |
6.3 恢复敏锐之能 |
6.4 小结 |
第7章 实践中的“反常合道” |
7.1 “异化”装置 |
7.1.1 解读“共同基础” |
7.1.2 “异化”的世界 |
7.1.3 “质数”的启示 |
7.2 体验差异 |
7.2.1 借“词”观法 |
7.2.2 意识的隐与显 |
7.2.3 同一而有别:丰富性的呈现 |
7.3 神秘之城 |
7.3.1 运想空间 |
7.3.2 时间迷局 |
7.3.3 混合现实 |
结语 |
“反常合道”让设计思维获得松绑与解放 |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拓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博士期间获奖情况及参与科研项目 |
(5)严寒地区装配式农宅建筑设计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范围、内容及意义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严寒地区装配式农宅建设及产业化现状调研 |
2.1 严寒地区农宅调研综述 |
2.1.1 村落调研概况 |
2.1.2 农村住宅建设现状及发展 |
2.1.3 存在问题 |
2.2 严寒地区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概况 |
2.2.1 装配式建筑企业发展现状 |
2.2.2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瓶颈 |
2.3 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必要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严寒地区装配式农宅建筑设计策略 |
3.1 严寒地区装配式农宅建筑设计思路 |
3.1.1 法律法规的制约 |
3.1.2 建筑设计的思考 |
3.2 严寒地区装配式农宅建筑设计原则 |
3.2.1 经济适用 |
3.2.2 安全可靠 |
3.2.3 舒适健康 |
3.2.4 环境优良 |
3.2.5 建造迅速 |
3.3 严寒地区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法 |
3.3.1 模数协调的方法 |
3.3.2 标准化设计 |
3.3.3 集成化设计 |
3.4 严寒地区装配式农宅建筑技术策略 |
3.4.1 主体结构系统的选择 |
3.4.2 围护结构体系的选择 |
3.4.3 内装与设备管线设计系统的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严寒地区装配式农宅建筑设计的实践 |
4.1 实践项目概况 |
4.1.1 项目区位 |
4.1.2 气候特征 |
4.1.3 基地概况 |
4.2 建筑方案设计 |
4.2.1 建筑户型平面分析 |
4.2.2 建筑立面分析 |
4.2.3 建筑剖面分析 |
4.2.4 经济技术指标 |
4.3 装配式建筑设计分析 |
4.3.1 装配式预制构件拆分设计 |
4.3.2 整体厨卫内装设计 |
4.3.3 关键节点构造设计 |
4.3.4 装配率计算 |
4.4 建筑节能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研究结论 |
5.2 本文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5.2.1 不足 |
5.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在学期间参加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
致谢 |
(6)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勒·柯布西耶创作历程及思想基础 |
2.1 创作原型积累阶段(1888-1917) |
2.1.1 成长环境 |
2.1.2 教育经历 |
2.1.3 早期创作:地区主义 |
2.2 创作理念建立阶段(1917-1944) |
2.2.1 纯粹主义提供视觉语言 |
2.2.2 《新精神》拓展传播途径 |
2.2.3 理论研究阐释艺术思想 |
2.2.4 中期创作:功能主义 |
2.3 创作风格深化阶段(1945-1965) |
2.3.1 扩展功能主义的内涵 |
2.3.2 追寻内心世界的观照 |
2.3.3 倾向个人意志的表达 |
2.3.4 晚期创作:粗野主义 |
2.4 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基础:人本主义 |
2.4.1 人本主义的释义 |
2.4.2 人本主义的核心 |
2.4.3 人本主义的宗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住宅是居住的机器” |
3.1 建造观念 |
3.1.1 符合时代的新精神 |
3.1.2 遵循人性化的尺度 |
3.1.3 满足人的居住需求 |
3.2 建造体系 |
3.2.1 “多米诺”结构体系 |
3.2.2 “雪铁龙”住宅模型 |
3.2.3 “新建筑五原则” |
3.2.4 四种基本住宅类型 |
3.3 建造方式 |
3.3.1 标准化体现秩序原则 |
3.3.2 批量化体现经济法则 |
3.4 创作实践 |
3.4.1 弗吕日现代居住区 |
3.4.2 马赛公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筑是纯粹的精神创造” |
4.1 形体秩序体现美感 |
4.1.1 几何体是造型的本质 |
4.1.2 基准线是秩序的保证 |
4.2 时空建筑传达美感 |
4.2.1 空间构成 |
4.2.2 建筑漫步 |
4.3 诗意建筑表达情感 |
4.3.1 绘画引发诗意的隐喻 |
4.3.2 建筑引发观者的情感 |
4.4 创作实践 |
4.4.1 朗香圣母教堂 |
4.4.2 拉图雷特圣玛丽修道院 |
4.4.3 东京国家西方美术馆 |
4.4.4 昌迪加尔建筑群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规划学致力于创造幸福” |
5.1 统一秩序获得“精神自由” |
5.1.1 几何秩序 |
5.1.2 功能秩序 |
5.2 诗意栖居带来“基本快乐” |
5.2.1 物质环境 |
5.2.2 人文环境 |
5.3 “光辉城市”构建理想模型 |
5.3.1 “瓦赞规划” |
5.3.2 “光辉城市” |
5.4 创作实践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影响 |
6.1 对国际风格的影响 |
6.2 对设计组织的影响 |
6.2.1 对CIAM的影响 |
6.2.2 对其他组织的影响 |
6.3 对国家地区的影响 |
6.3.1 日本 |
6.3.2 美国 |
6.3.3 欧洲 |
6.3.4 南美 |
6.3.5 印度 |
6.3.6 中国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集中体现 |
7.2 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核心:融合 |
7.2.1 艺术的融合 |
7.2.2 .思想的融合 |
7.3 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的启示 |
7.3.1 建筑师的职责 |
7.3.2 建筑形式之源 |
7.4 由勒·柯布西耶个案研究引发的思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A 勒·柯布西耶的着作及报告 |
附录B 国内出版的研究勒·柯布西耶个案的部分着作 |
附录C 国内研究勒·柯布西耶的部分期刊论文 |
附录D 译介的代表性学术着作汇总表 |
附录E 国外研究勒·柯布西耶的代表性着作 |
(7)创新视角下的小微居住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政策 |
1.1.2 社会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小微居住空间研究 |
1.2.2 国内小微居住空间研究 |
1.2.3 国内外小微居住空间创新探索 |
1.3 概念解析与研究对象确定 |
1.3.1 相关概念解析 |
1.3.2 研究对象确定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6 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2 小微居住空间相关理论与经典案例研究 |
2.1 相关理论研究 |
2.1.1 住居学理论 |
2.1.2 人体工程学 |
2.1.3 行为建筑学 |
2.1.4 开放体住宅理论 |
2.2 国内外经典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
2.2.1 国内经典案例研究 |
2.2.2 国外经典案例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小微居住空间现状调研与设计研究 |
3.1 青年群体居住需求调查分析 |
3.1.1 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
3.1.2 调查问卷结果总结 |
3.2 小微居住空间居住现状调研 |
3.2.1 居住现状的调研与分析 |
3.2.2 现状调研结果总结 |
3.3 小微居住空间相关尺度研究 |
3.3.1 人体尺度研究 |
3.3.2 家具尺度研究 |
3.4 小微居住空间功能设计研究 |
3.4.1 基本功能空间设计 |
3.4.2 功能空间组合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小微居住空间创新设计研究 |
4.1 居住模式的创新应用 |
4.1.1 青年公寓模式 |
4.1.2 SOHO模式 |
4.1.3 SOLO模式 |
4.1.4 酒店式公寓模式 |
4.1.5 LOFT模式 |
4.1.6 双钥匙模式 |
4.2 工业化设计创新应用 |
4.2.1 整体套型模块化设计 |
4.2.2 功能单元模块化设计 |
4.3 结构构件的创新应用 |
4.3.1 活动楼板的应用 |
4.3.2 移动隔墙的应用 |
4.4 家具设备的创新应用 |
4.4.1 可变化家具的应用 |
4.4.2 可变化设备的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5 小微居住空间设计策略 |
5.1 小微居住空间设计原则 |
5.1.1 适应多元的生活模式设计 |
5.1.2 加强产业化与精细化设计 |
5.1.3 空间利用高效性设计 |
5.1.4 空间灵活可变性设计 |
5.1.5 空间人性化设计 |
5.2 小微居住空间设计策略 |
5.2.1 公共服务共享策略 |
5.2.2 模块化与个性化结合策略 |
5.2.3 多维功能空间复合化策略 |
5.2.4 收纳高效化策略 |
5.2.5 空间智能化策略 |
5.3 发展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城市青年群体居住需求调研 |
附录B 家具尺度与空间布置关系参考 |
附录C 小微居住空间创新实践及探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绿色建筑理念下济南坡地住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绿色建筑的发展 |
1.1.2 坡地住宅的现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理论实践研究现状 |
1.4.2 国外内理论实践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坡地住宅绿色建筑设计要素分析 |
2.1 绿色建筑的概念及要求 |
2.1.1 绿色建筑的概念和定位 |
2.1.2 绿色建筑的要求 |
2.2 坡地住宅的现状分析 |
2.2.1 济南山体分布与山体特点 |
2.2.2 坡地住宅的布局方式 |
2.2.3 坡地住宅规划布局设计策略 |
2.3 室内外热舒适度分析 |
2.3.1 热舒适的影响因素 |
2.3.2 室内外热舒适分析 |
2.3.3 不同时期的热舒适状况 |
2.3.4 室内外热舒适度设计策略 |
2.4 制冷和采暖特点 |
2.4.1 住宅制冷与采暖方式 |
2.4.2 开启空调的房间 |
2.4.3 制冷与采暖时段 |
2.5 坡地住宅围护结构现状 |
2.5.1 窗墙比及体形系数 |
2.5.2 外围护结构现状 |
2.6 本章小结 |
2.6.1 坡地住宅设计重点 |
2.6.2 坡地住宅设计策略 |
第三章 济南坡地住宅规划布局设计 |
3.1 绿建规范对规划布局的要求 |
3.1.1 绿色设计规范中相关要求 |
3.1.2 绿色评价细则中相关要求 |
3.2 建筑选址 |
3.2.1 济南山地风环境分析 |
3.2.2 济南山体风场分析 |
3.2.3 坡地区域日照条件 |
3.2.4 坡地地质条件特征 |
3.3 坡地区域住宅布局探究 |
3.3.1 建筑布局形式 |
3.3.2 坡地布局形式与自然通风 |
3.3.3 坡地布局形式与日照 |
3.3.4 立面形态设计 |
3.4 建筑朝向 |
3.4.1 建筑朝向与能耗 |
3.4.2 建筑朝向与自然通风 |
3.5 室外环境的优化 |
3.5.1 道路规划与自然通风 |
3.5.2 植物系统的布局和选择 |
3.5.3 水系设计 |
3.5.4 下垫面和围墙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济南坡地住宅单体设计研究 |
4.1 绿建规范对住宅单体设计要求 |
4.1.1 绿色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 |
4.1.2 绿色评价标准细则的要求 |
4.2 坡地住宅建筑体形系数 |
4.2.1 建筑形体与通风 |
4.2.2 建筑形体与日照 |
4.2.3 建筑体形系数与能耗 |
4.3 坡地住宅平面设计 |
4.3.1 住宅平面布局设计 |
4.3.2 改善平面的室内通风质量 |
4.3.3 平面采光系数的要求 |
4.3.4 住宅户型设计因素 |
4.4 坡地住宅单体形态设计 |
4.4.1 建筑的不定基面 |
4.4.2 建筑的接地手法 |
4.4.3 天井设置 |
4.5 坡地住宅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
4.5.1 外墙 |
4.5.2 屋顶 |
4.5.3 外窗 |
4.6 太阳能技术 |
4.6.1 主动式太阳能技术的应用 |
4.6.2 被动式太阳能技术 |
4.6.3 太阳能板的位置和朝向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济南西蒋峪西苑小区的分析及优化 |
5.1 项目概况和选址解析 |
5.1.1 绿色建筑理念的要求 |
5.1.2 项目概况 |
5.1.3 基地分析 |
5.2 基于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布局分析及优化 |
5.2.1 山体风场分析 |
5.2.2 日照与太阳辐射量 |
5.2.3 建筑布局的分析和改善 |
5.3 建筑单体分析及优化 |
5.3.1 项目单体分析 |
5.3.2 平面优化 |
5.3.3 围护结构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现实: 问题提出 |
0.1.1 建筑师的多重身份 |
0.1.2 建筑教育的单一源头 |
0.2 研究:内容及范畴 |
0.2.1 研究对象 |
0.2.2 论述要点 |
0.2.3 案例选择 |
0.2.4 时间限定 |
0.3 前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1 国外研究现状 |
0.3.2 国内研究现状 |
0.4 预期:目标及创新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创新 |
0.4.3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大学样本:教育制度的移植与演化 |
1.1 建筑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 |
1.1.1 机构与职责 |
1.1.2 课程与评价 |
1.2 美国建筑教育的社会性 |
1.2.1 美国建筑教育的兴起 |
1.2.2 美国建筑师学会及建筑院校联盟 |
1.2.3 布扎设计研究会 |
1.2.4 民间画室 |
1.3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
1.3.1 课程基本架构 |
1.3.2 课程构架扩展 |
1.3.3 教学研究结合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本源重溯:教学思想的修正与再现 |
2.1 巴黎美术学院教育思想要点 |
2.1.1 设计 |
2.1.2 表现 |
2.2 古典思想的起伏 |
2.2.1 推陈出新:崇古与尚新之辩 |
2.2.2 另立门户:对美院办学宗旨的挑战 |
2.2.3 分道扬镳:对古典文化根基的批判 |
2.3 现代思想的冲击 |
2.3.1 古典美学余温 |
2.3.2 现代主义萌芽 |
2.3.3 现代主义盛期 |
2.4 终结及后续 |
2.4.1 终结背后 |
2.4.2 思想回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度异化:工学院中的美院教育 |
3.1 大学建筑教育的建立 |
3.1.1 行业背景 |
3.1.2 工学根基 |
3.1.3 美术缘起 |
3.2 制度初成:三十年传统 |
3.2.1 工学预设 |
3.2.2 美术居上 |
3.2.3 建国前后 |
3.3 制度建立:十七年改革之 |
3.3.1 院系调整 |
3.3.2 教学机构的重组 |
3.3.3 课程系统的再造 |
3.4 制度创新:十七年改革之二 |
3.4.1 实践意识的上升 |
3.4.2 自主修正与探索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思维渐进:设计方法的纠偏与探索 |
4.1 教学思想传播 |
4.1.1 分解构图作为基础设计训练 |
4.1.2 构图作为建筑设计训练 |
4.1.3 初识与误读 |
4.2 基础设计训练 |
4.2.1 西方古典建筑分解构图 |
4.2.2 中国传统建筑分解构图 |
4.2.3 中西分解构图交替演化 |
4.3 建筑设计训练 |
4.3.1 设计命题的继承 |
4.3.2 设计方法的变革 |
4.3.3 设计理论的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化踌躇:中国建筑的自觉与重建 |
5.1 对传统形式的自觉 |
5.1.1 对民族内容的定位 |
5.1.2 对混合风格的辨析 |
5.2 对现代建筑的认知 |
5.2.1 “中国现代建筑 |
5.2.2 技术为手段 |
5.2.3 建造为目的 |
5.3 对地域文化的重建 |
5.3.1 地域建筑理念的建立 |
5.3.2 地域建筑理念的发展 |
5.3.3 建筑思潮的综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理性介入:中国教育的退守与新生 |
6.1 十年断续 |
6.1.1 工农兵学员 |
6.1.2 新三届 |
6.1.3 研究生 |
6.2 改革前奏 |
6.2.1 外界输入 |
6.2.2 自发改革 |
6.3 理性思想 |
6.3.1 国际交流 |
6.3.2 理性教改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7.1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历史线索 |
7.2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体系范式 |
7.3 学院式建筑教育的学科价值 |
7.4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房地产营销与建筑设计关联性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深度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深度 |
1.5 论文组织结构及研究框架 |
1.5.1 组织结构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房地产营销与建筑设计相关理论及现状研究综述 |
2.1 房地产营销理论 |
2.1.1 房地产营销概念及特征 |
2.1.2 房地产营销策划中存在的问题 |
2.2 房地产建筑设计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
2.2.1 居住区建筑设计理论发展综述 |
2.2.2 国内住区建筑设计发展历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营销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
3.1 房地产营销视角下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
3.2 房地产营销视角下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3.3 营销视角下的建筑设计对策 |
3.3.1 采用大数据了解市场需求、深入市场 |
3.3.2 参与营销、对应营销设计 |
3.3.3 住户参与设计 |
3.4 适应营销的设计探索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案例分析(新城合肥滨湖大都会项目) |
4.1 项目基本情况介绍 |
4.2 项目市场调研及分析 |
4.2.1 市场调研 |
4.2.2 周边竞品楼盘分析 |
4.3 项目营销定位与建筑设计 |
4.3.1 项目营销定位 |
4.3.2 目标客户群定位 |
4.3.3 项目建筑设计分析 |
4.3.4 新技术的应用 |
4.3.5 项目价格制定(A地块、B地块定价思路) |
4.4 一期市场调查反馈及二期规划设计的调整措施分析 |
4.4.1 一期(A地块)市场调查反馈 |
4.4.2 二期设计调整 |
4.5 销售情况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对新世纪住宅设计问题的思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对我国“共享住宅”及空间设计策略的研究[D]. 周腾飞. 深圳大学, 2020(10)
- [4]当代建筑中的反常合道现象研究[D]. 沈昕. 湖南大学, 2020(12)
- [5]严寒地区装配式农宅建筑设计研究与实践[D]. 谢美君. 长春工程学院, 2020(03)
- [6]勒·柯布西耶艺术思想研究[D]. 孙丹婷.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1)
- [7]创新视角下的小微居住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高丽.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8]绿色建筑理念下济南坡地住宅设计研究[D]. 李阔.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9]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D]. 汪妍泽. 东南大学, 2019(05)
- [10]房地产营销与建筑设计关联性初探[D]. 朱少林. 东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