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茎尖菜用型甘薯“福薯7-6”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朱文斌[1](2022)在《华南地区菜用甘薯绿色标准化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表明华南地区位于中国最南部,最冷月平均气温≥10℃,极端最低气温≥-4℃,日平均气温≥10℃的天数在300 d以上,大多数地方降雨量可达1 400~2 000 mm。这些气候特征比较适合种植以茎尖、茎叶为食用部分的菜用型甘薯。华南地区是以广府人、潮汕人以及客家人三大种群为主的汉族分支,具有各自独特的菜系和丰富的饮食文化,
黄雨[2](2021)在《叶菜型甘薯茎尖产量构成及功能物质的基因型差异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采摘茎尖为主的叶菜甘薯因其分枝多、采收期长,富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和多酚、总黄酮、绿原酸等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具有脆嫩、香甜,产量高,防衰老、抗癌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深受消费者与产业化业主的青睐。本文以2018~2019年度国家联合鉴定重庆点试验的10个叶菜甘薯品种为研究对象,在对采收期间的茎尖农艺性状和茎尖各部位三大功能性物质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进行测定的基础上,分析其茎尖产量构成特点及其与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茎尖三大功能性物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在部位间、品种间差异、采收期间稳定性,叶片绿原酸含量与其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三个关键酶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以期为今后叶菜甘薯品种的产量与品质的选育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方差分析表明供试的10个叶菜甘薯品种的茎尖产量、茎尖各部位鲜质量占比、茎尖21个农艺性状以及茎尖的三大功能性物质多酚、总黄酮、绿原酸含量均受环境因素和基因型的极显着影响,其中与叶柄相关的性状主要受基因型影响,而其余的性状及含量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2.茎尖21个农艺性状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柄的长短与叶片的空间形态布局合理与否、茎尖整体生长良好与否密切相关,是影响茎尖产量的重要部位。通过运用加减符号判别、主成分分析以及隶属函数分析法对茎尖21个农艺性状的分析表明10个叶菜甘薯品种茎尖农艺性状各有特点,本文首次提出将叶菜型甘薯品种划分出叶型(桂薯菜14-7、阜菜13-14)、柄型(黔菜薯2号、福薯7-6)、茎型(湘菜薯3号、福菜薯25)、分枝型(EC15、海大7798)和交叉型(广菜薯7号、薯绿2号)五种类型。柄型叶菜甘薯品种茎尖产量相对较高、叶型叶菜甘薯品种产量相对最低。3.两年12次采收期的10个叶菜甘薯品种各个部位及茎尖整体的三大功能性物质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分析表明在叶片间和茎尖整体间的变异系数接近一致,各部位的含量以及对茎尖整体含量的贡献比例普遍呈现为叶片>茎>叶柄,叶片中的含量极显着高于茎和叶柄,是影响茎尖功能性物质含量的重要部位。茎尖整体和叶片中的三大功能性物质含量与叶片、叶柄的干物质含量存在的极显着正相关性表明除叶片外,叶柄也是影响茎尖功能性物质含量的重要部位。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相互之间存在的极显着正相关性表明总黄酮与绿原酸含量较高时,多酚含量也较高。10个叶菜型品种中,福菜薯25、广菜薯7号、薯绿2号、海大7798和黔菜薯2号各个部位的功能物质的含量相对较高,广菜薯7号、桂薯菜14-7、海大7798和黔菜薯2号的茎尖各个部位及茎尖整体中三大功能物质的含量在采收期的稳定性相对较好。4.叶片绿原酸含量与抗氧化活性能力EC50值的相关性表明绿原酸含量与EC50值普遍呈现出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说明绿原酸含量越高,EC50值越低,其抗氧化活性的能力越强。整体来看,绿原酸合成途径中Ib PAL、Ib C3H和Ib HCT三个关键基因在采收期间和品种间的相对表达量与绿原酸含量的相关性表现不一致,有的呈现正相关性,有的呈现负相关性,说明绿原酸在茎尖的积累不只限于合成途径,还与其在甘薯不同部位间的运输有关。结论:叶柄是影响品种间茎尖产量差异的重要构成部位,叶菜甘薯品种可分为叶型、柄型、茎型、分枝型和交叉型五种类型,柄型品种茎尖产量相对较高、叶型品种相对最低;叶片和叶柄及其干物质含量是影响茎尖整体和各个部位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的重要部位和因素,功能物质(本文以绿原酸为代表)含量与其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显着正相关;10个品种中,柄型品种黔菜薯2号是茎尖产量高、功能成分含量高且采收期较为稳定的综合性较好的品种。
陈蓬凤,梅新,黄师荣,蔡芳,王少华,何建军,施建斌,隋勇,蔡沙,熊添,陈学玲,范传会[3](2021)在《不同品种薯尖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文中提出为筛选出抗氧化活性较高的薯尖品种、为薯尖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比较了四种不同品种薯尖(福薯7-6、福薯18、宁菜、7001)的叶、茎尖、柄、茎4个部位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并且以DPPH·清除率、总还原力、■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抗氧化活性衡量指标,分析了4个品种各个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及其与酚类物质含量的相关性。实验表明:4种薯尖的总多酚含量介于4.42~98.15 mg GAE/g DW,总黄酮含量介于0.97~36.17mg RE/g DW,DPPH·清除率介于5.13~53.1 mg trolox/g,总还原力介于5.65~115.00 mg Vc/g,■清除能力介于0.04~0.06(Vc mg/g),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介于27.11%~54.50%;在4个部位间,叶、茎尖的酚类物质含量及相关抗氧化活性总体上显着高于其他部位;4种薯尖中只有福薯7-6和福薯18在叶部位的总黄酮含量无显着差异,且各个品种在茎尖和柄部位的■清除能力均无显着差异;总酚、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均呈正相关。总而言之,不同品种、不同部位薯尖的总酚、总黄酮含量,以及其抗氧化活性均存在一定差异。经过筛选认为7001品种薯尖的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最高,可作为优质抗氧化剂的资源。
黄婷,梁清干,陈艳丽,李思明,朱国鹏[4](2020)在《海南夏秋季10个菜用甘薯品种比较试验》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筛选适合在海南夏秋高温季节种植的优质菜用甘薯品种。【方法】试验选用10个菜用甘薯品种进行2年试种评估。通过对参试品种农艺性状和抗病性调查,叶色值和干物质率测定,营养品质和食味进行评价。【结果】总产量上,海大7798和黔菜薯2号表现较好,均显着高于对照福薯7-6;在营养品质方面,EC15硝酸盐含量最低,黔菜薯2号的可溶性糖含量(99.42 mg/g)和维生素C含量(13.92 mg/g)最高,薯绿2号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在抗病性调查上,广菜薯7号、薯菜14-7、海大7798和黔菜薯2号评价较好;在食味评价中,广菜薯7号和桂薯菜14-7综合评分较高。【结论】综合试验结果,海大7798、黔菜薯2号、广菜薯7号和桂薯菜14-7号产量较高、口感风味良好、营养品质丰富,均适宜在海南夏秋季种植生产。
董芳,张道微,黄艳岚,张亚,谢雪花,周虹,张超凡[5](2019)在《叶菜用甘薯新品种湘菜薯3号的选育与利用》文中研究说明叶菜用甘薯新品种"湘菜薯3号"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在2015年以福薯7-6为母本经集团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株型半直立,叶心形、浅绿色,叶基色和茎均为绿色。薯块长纺锤形;薯皮主色浅粉红色,次色白色;薯肉主色淡黄色,次色白色。茎尖无茸毛,烫后颜色翠绿,有香味、淡苦涩味,茎尖柔嫩,口感脆。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食味品质优的特性,是湖南省第二个茎叶菜用型甘薯新品种。
周日秀[6](2019)在《菜用甘薯新品系评价及生理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覃华勇[7](2018)在《菜用甘薯水培品种与营养液配方筛选及水培与土培的对比研究》文中提出为选出适合菜用甘薯水培的营养液配方,本论文以47129等4个菜用甘薯品种为材料,对其在日本田园营养液配方等6种营养液配方下表现进行了对比,同时对菜用甘薯在水培及土壤栽培下的经济性状及营养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日本田园营养液配方和Hoagland营养液配方适合菜用甘薯水培栽培,采用这两种配方的营养液培养,菜用甘薯的根系鲜重、最大根长、根系活力、茎尖产量、蛋白质及可溶性糖含量均优于另4种营养液配方。(2)在水培栽培条件下,供试的4个菜用甘薯品种中,湘菜薯2号和47129的根系鲜重、最大根长、根系活力、茎尖产量及可溶性糖显着高于另两个品种,适合水培栽培。(3)与传统的土壤栽培相比较,水培条件下菜用甘薯的茎尖长度增加、节间距增大、含水量升高、茎变细、茎分枝数变少;茎尖产量、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硝酸盐含量分别提高15.38%、14.00%、13.27%,均与土壤栽培达到了显着差异。且硝酸盐含量远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崔强旺[8](2018)在《菜用甘薯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及抗寒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引进及自选的13个优质的菜用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湖南地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然后对菜用甘薯抗寒特性及快速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期筛选出适合在湖南地区栽培的菜用甘薯品种,获得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13个菜用甘薯品种分别在2年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出了宁菜薯3号、福薯18、福薯10号、福薯7-6、CH-2等5个适合在湖南地区推广种植的菜用甘薯品种。这5个品种腋芽萌发好、萌发块、嫩茎尖产量高、适口性好,抗黑斑病、薯瘟病及病毒病能力较强。(2)菜用甘薯茎尖产量与嫩茎粗度、叶柄长度呈正相关,与嫩茎尖长度,节间距呈负相关。由此我们认为菜用甘薯高产的长势长相为:嫩茎尖长度范围为6.80cm7.56cm,嫩茎尖节间距范围为1.43cm1.97cm,叶柄长度范围为1.43cm1.97cm,茎尖粗度范围为3.60mm4.34mm。(3)抗寒性较强的菜用甘薯,受低温胁迫后,其POD活性增加速度快、活性强、酶活力持久,SOD活性高,S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幅度相对较小。这可能是菜用甘薯抗寒性较强的原因之一。(4)泥炭土适合做菜用甘薯种苗快速繁殖的基质,宁菜薯3号的快速繁殖成活率最高。
黄静艳[9](2018)在《不同培养条件对甘薯芽菜营养品质及产量的研究》文中认为芽苗菜是一类富含营养,口感脆嫩的保健型蔬菜,因此,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芽苗菜种类品种的创新和栽培技术得到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本文对全国21个不同类型甘薯进行薯芽菜感官评价和薯块萌芽性评价,优选出适宜生产薯芽菜的甘薯品种,分别为:福薯7-6、徐薯22和商薯19。以所选三个品种的薯块为材料,探究光照度和光周期双因素处理对薯芽菜的叶色、营养品质、抗氧化性、质构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生产薯芽菜的最优条件。同时,探究营养液和薯块大小对薯芽菜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以筛选出最适的营养液和薯块大小,为薯芽菜商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取得主要结果如下:(1)三个品种在不同处理下,叶色、营养组分和质构特性变化各有不同。薯芽菜的叶色L*值(明暗度)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维生素C、粗蛋白和花青素含量及DPPH清除率极显着负相关。薯芽菜的可溶性糖含量与维生素C和粗蛋白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性(P<0.01)。薯芽菜的DPPH清除率与维生素C、粗蛋白和花青素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薯芽菜的硬度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与维生素C、粗蛋白含量和DPPH清除率呈极显着正相关,其与花青素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薯芽菜的可溶性糖含量与DPPH清除率呈显着负相关性。(2)与黑暗培养下相比,三个品种薯芽菜在不同光照培养条件下的营养品质较好,其中粗蛋白和花青素含量较高。三个品种薯芽菜在不同光照培养下的营养品质相当,而在SL-2(2250 lux,2 h/d)条件下培养的薯芽菜,其咀嚼性最高,不具备芽菜口感脆嫩的特点。三个品种薯芽菜在WL-2(750 lux,2 h/d)条件下的总产量最高,福薯7-6薯芽菜的总产量为136.16 g,徐薯22薯芽菜的总产量为152.46 g,商薯19薯芽菜的总产量为157.07 g。此时,徐薯22和福薯7-6薯芽菜的叶色较嫩黄,而商薯19薯芽菜叶色呈橘红,具有较好的商品外观,另外,三个品种薯芽菜的咀嚼性与暗培养下的咀嚼性差异显着,薯芽菜符合芽菜口感鲜嫩的特点。因此,综合薯芽菜的叶色、营养品质和产量情况,筛选出750 lux,2 h/d条件下,更适合生产口感脆嫩、优质高产的薯芽菜。(3)与清水处理下相比,三种不同营养液处理下的薯芽菜均能提前2 d采收。其中1/2MS营养液处理下,薯芽菜的可溶性糖含量(32.83 mg/100 g)和粗蛋白含量12.79 mg/100g)及DPPH清除率(88.95%)最高。1/2生菜营养液处理下,薯芽菜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43.67 mg/100g),与1/2MS营养液处理相比,其可溶性糖含量(22.31mg/100g)略低。然而,1/2MS营养液处理下的总产量(291.22 g/kg)比1/2生菜营养液处理下的总产量(349.20 g/kg)低,且其在实际操作中其配置耗时较长。因此,筛选出1/2生菜营养液较适合培养薯芽菜。(4)不同甘薯品种及薯块大小对薯芽菜株重的影响较大,但薯块大小与薯芽菜的产量无显着差异。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利用小于50 g的薯块生产薯芽菜,从而提高小薯块的利用价值。
苏一钧[10](2018)在《菜用和观赏甘薯种质资源多样性与品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大众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菜用甘薯因其食用、保健价值受到了追捧,观赏甘薯以叶色叶型丰富成为了重要的园林绿化植物。然而国内菜用和观赏用甘薯研究基础薄弱,种质资源数量及其亲缘关系等基础信息匮乏。为了发掘菜用和观赏甘薯种质资源,分析其遗传多样性,获得菜用和观赏甘薯品质特性,本文对国家种质徐州甘薯试管苗库田间圃1100份资源进行表型特征评价,初步筛选菜用和观赏用甘薯种质96份。针对这些种质,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12个表型性状对田间表现健康的89份菜用和观赏甘薯资源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得到了5个主要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0.50%。将主成分1与主成分2作图,得到了3个类群,并发现茎端缠绕度越大,茎端茸毛越少的现象。UPGMA法聚类共有8个类群,但是15份资源通过聚类没有彻底区分开,说明形态学标记在种质鉴定中具有局限性。2.利用SSR分子标记对这96份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30对SSR引物扩增了269条多态性条带;将种质资源按来源地归类,通过MEGA 6.06软件分析,不同地区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404;用DPS软件计算了96份资源内的Nei72遗传距离为0.15-0.76,平均遗传距离是0.66,在遗传距离为0.272处可划分为3个类群,其中类群Ⅲ在遗传距离为0.267处划分为3个亚群;通过群体结构分析将96份资源划分为3个组群;通过对NJ聚类法与Structure群体结构分析比较,认为两种方法分析结果相互吻合。3.对部分菜用和观赏甘薯种质进行品质分析。对其中75份菜用和观赏甘薯种质进行了食味评价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湛薯01-2”、“甜脆薯”、“DAJIA”、“秦薯10号”、“冀薯3号”、“三角拧”、“湘薯18”、“鲁薯4号”的食味评价极显着高于对照。测定了58份资源的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总多酚含量、抗氧化活性品质性状数据,构建了其品质性状数据库,为后续资源利用提供参考。其中,“湛薯01-2”的食味评价、脂肪含量、总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最高。通过形态学标记、分子标记、品质测定对菜用和观赏甘薯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较大范围的鉴定和评价。以期对未来菜用甘薯、观赏甘薯、菜观兼用型甘薯资源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二、茎尖菜用型甘薯“福薯7-6”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茎尖菜用型甘薯“福薯7-6”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华南地区菜用甘薯绿色标准化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选择 |
2 无毒苗来源与种薯扩苗繁苗 |
2.1 无毒苗来源 |
2.2 种薯培育前的苗床准备 |
2.3 种薯选择及处理 |
2.4 种薯排种繁苗 |
3 栽培关键技术 |
3.1 选地整地 |
3.2 施基肥 |
3.3 定植 |
3.4 田间管理 |
4 病虫害防治技术 |
4.1 病害防治 |
4.2 虫害防治 |
5 采收 |
(2)叶菜型甘薯茎尖产量构成及功能物质的基因型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甘薯品种的类型 |
1.2 甘薯茎尖与叶菜型甘薯品种 |
1.2.1 茎尖主要营养成分 |
1.2.2 甘薯茎尖的保健与利用价值 |
1.3 叶菜甘薯育种与产业化 |
1.4 叶菜甘薯茎尖产量性状研究进展 |
1.5 植物体内抗氧化剂的研究意义与评价方法 |
1.5.1 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意义 |
1.5.2 天然抗氧化活性的体外评价方法 |
1.6 植物体内绿原酸合成途径及关键酶基因研究现状 |
1.6.1 植物体内绿原酸合成途径 |
1.6.2 绿原酸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研究现状 |
1.7 问题的提出 |
第2章 绪论 |
2.1 本研究背景及意义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供试材料与仪器试剂 |
3.1.1 供试材料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1.3 试剂盒与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田间试验设计及其概况 |
3.2.2 供试材料茎尖田间取样、农艺性状调查与测定 |
3.2.3 茎尖各部位干物质含量测定及干粉样品制备 |
3.2.4 茎尖各部位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样液制备及含量测定 |
3.2.5 茎尖醇溶提取液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3.2.6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相对表达量 |
3.3 数据处理及其所用软件 |
3.3.1 茎尖农艺性状 |
3.3.2 茎尖叶片、叶柄、茎质量占比和干物质含量 |
3.3.3 茎尖各部位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 |
3.3.4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及鲜基EC50 值 |
3.3.5 相对基因表达量 |
3.3.6 隶属函数与主成分分析方法 |
3.3.7 数据处理软件 |
第4章 研究结果 |
4.1 叶菜甘薯茎尖产量及方差分析 |
4.2 叶菜甘薯茎尖及各部位干物质含量 |
4.3 叶菜甘薯茎尖产量构成特点 |
4.3.1 茎尖各部位鲜质量占比的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 |
4.3.2 21 个农艺性状品种间平均值及品种类别 |
4.3.3 21 个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和部分性状的多重比较 |
4.3.4 茎尖产量、茎尖质量、叶柄长度与其它20 个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
4.3.5 21 个农艺性状的隶属函数分析与综合评价Ki值 |
4.3.6 21 个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得分Yi值 |
4.4 茎尖及各部位多酚、总黄酮、绿原酸含量的分析 |
4.4.1 各部位多酚、总黄酮、绿原酸含量的测定 |
4.4.2 多酚、总黄酮、绿原酸含量的三因素方差分析 |
4.4.3 多酚、总黄酮、绿原酸含量在部位间的多重比较 |
4.4.4 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在品种间的差异性 |
4.4.5 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在采收期间的稳定性 |
4.4.6 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的含量相关性分析 |
4.5 茎尖叶片醇溶提取液ABTS~+清除能力 |
4.5.1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 EC50 值在采收期间和品种间的差异 |
4.5.2 ABTS~+清除能力 EC50 值与绿原酸含量的相关性 |
4.6 茎尖叶片绿原酸代谢Ib PAL、Ib HCT和 Ib C3H基因相对表达量 |
4.6.1 3 个基因相对表达量在采收期间变化及其品种间差异 |
4.6.2 3 个基因相对表达量在采收期间的相关性 |
4.6.3 3 个基因相对表达量与绿原酸含量的相关性 |
第5章 讨论与分析 |
5.1 茎尖产量构成及其农艺性状分析 |
5.2 茎尖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在部位间、品种间和采收期间的差异 |
5.3 茎尖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的相关性 |
5.4 茎尖醇溶提取液抗氧化性及其与绿原酸含量的相关性 |
5.5 绿原酸代谢中关键酶基因的表达量分析及其与绿原酸含量的相关性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和取得科学成果 |
致谢 |
(3)不同品种薯尖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样品制备 |
1.2.2 总多酚含量测定 |
1.2.3 总黄酮含量测定 |
1.2.4 DPPH·清除率测定 |
1.2.5 总还原力的测定 |
1.2.6·OH清除能力测定 |
1.2.7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品种薯尖不同部位的总多酚含量比较 |
2.2 不同品种薯尖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比较 |
2.3 不同品种薯尖不同部位的抗氧化活性 |
2.3.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
2.3.2 总还原能力 |
2.3.3·OH清除能力 |
2.3.4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 |
2.4 相关性分析 |
3 结论 |
(4)海南夏秋季10个菜用甘薯品种比较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1 农艺性状、叶色值和干物质率调查 |
1.3.2 抗病性调查及评价 |
1.3.3 营养品质测定 |
1.3.4 食味品质性状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菜用甘薯品种农艺性状、叶色值和干物质率 |
2.2 不同菜用甘薯品种茎尖产量比较 |
2.3 不同菜用甘薯品种茎尖营养品质分析 |
2.4 不同菜用甘薯品种茎尖食味评价 |
2.5 不同菜用甘薯品种抗病性调查 |
3 讨论 |
4 结论 |
(5)叶菜用甘薯新品种湘菜薯3号的选育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过程 |
2 选育结果 |
2.1 产量和食味评分结果 |
2.1.1 品比试验 |
2.1.2 多点鉴定试验 |
2.2 品质 |
3 主要农艺性状 |
4 栽培技术要点 |
4.1 整地施肥,培育壮苗 |
4.2 适时栽插,合理密植 |
4.3 田间管理,促进高产 |
4.4 适时采收,提高效益 |
5 应用前景 |
(7)菜用甘薯水培品种与营养液配方筛选及水培与土培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甘薯概述 |
1.2 菜用甘薯 |
1.2.1 菜用甘薯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 |
1.2.2 菜用甘薯的研究现状 |
1.3 水培栽培技术 |
1.3.1 国内外水培技术的发展 |
1.3.2 我国常见的水培方式 |
1.3.3 水培营养液 |
1.3.4 水培蔬菜 |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菜用甘薯水培品种及其营养液配方优选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器材 |
2.1.3 试验时间及地点 |
2.1.4 试验设计 |
2.1.5 指标测定 |
2.1.6 测定方法 |
2.1.7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营养液配方对菜用甘薯根系鲜重的影响 |
2.2.2 营养液配方对菜用甘薯品种根长的影响 |
2.2.3 营养液配方对菜用甘薯根系活力的影响 |
2.2.4 营养液配方对菜用甘薯鲜嫩茎尖产量的影响 |
2.2.5 营养液配方对菜用甘薯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2.2.6 营养液配方对菜用甘薯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2.2.7 菜用甘薯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小结 |
2.3.2 讨论 |
第3章 菜用甘薯两种栽培方式的比较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时间及地点 |
3.1.3 试验设计 |
3.1.4 测定项目 |
3.1.5 测定方法 |
3.1.6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水培对菜用甘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3.2.2 水培对菜用甘薯营养品质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小结 |
3.3.2 讨论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全文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菜用甘薯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及抗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菜用甘薯概述 |
1.2 菜用甘薯品种选育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3 菜用甘薯栽培技术研究 |
1.4 菜用甘薯越冬保苗及抗寒性研究 |
1.5 菜用甘薯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
1.6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菜用甘薯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比较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时间及地点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设计 |
2.1.4 农艺性状观察及产量测定方法 |
2.1.5 营养成分测定方法 |
2.1.6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形态特征的观察 |
2.2.2 农艺性状比较及其相关性分析 |
2.2.3 茎尖经济性状比较 |
2.2.4 营养成分的比较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菜用甘薯抗寒性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仪器与试剂 |
3.1.3 试验设计 |
3.1.4 指标测定及方法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菜用甘薯塑料大棚越冬试验 |
3.2.2 低温胁迫对菜用甘薯生理生化特性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菜用甘薯快速繁殖基质的比较试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记录与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基质对菜用甘薯成活率及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2 不同菜用甘薯品种的成活率及根系生长发育比较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全文总结、创新之处及展望 |
5.1 全文总结与讨论 |
5.2 创新之处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不同培养条件对甘薯芽菜营养品质及产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甘薯的研究现状 |
1.2 菜用甘薯的研究现状 |
1.3 甘薯种薯育苗的研究现状 |
1.4 蔬菜品质的研究现状 |
1.5 芽苗菜类蔬菜研究进展 |
1.5.1 芽苗菜的定义及特点 |
1.5.2 芽苗菜的研究现状 |
1.5.3 薯芽菜的研究进展 |
1.6 花青素 |
1.6.1 花青素的生物合成 |
1.6.2 光对花青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
1.6.3 茉莉酸与脱落酸对花青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
1.6.4 花青素抗氧化性与DPPH清除率 |
1.7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甘薯芽菜品种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分析 |
2.2.1 感官评价 |
2.2.2 不同甘薯品种的萌芽性比较 |
2.3 讨论 |
3 不同光处理对甘薯芽菜品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实验设计 |
3.1.3 样品来源制备 |
3.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5 试验仪器设备 |
3.1.6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3.2.1 不同光处理对薯芽菜叶色的影响 |
3.2.2 不同光处理对薯芽菜营养品质的影响 |
3.2.3 不同光处理对薯芽菜抗氧化性的影响 |
3.2.4 不同光处理对薯芽菜的质构特性影响 |
3.2.5 薯芽菜叶色与质构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3.2.6 薯芽菜叶色与营养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3.2.7 薯芽菜的质构特性与营养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3.2.8 不同光处理对薯芽菜产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4 不同营养液对甘薯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实验设计 |
4.1.3 测定方法 |
4.1.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2 结果分析 |
4.2.1 不同营养液处理对薯芽菜产量的影响 |
4.2.2 不同营养液对商薯19薯芽菜营养组分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5 不同薯块大小对薯芽菜产量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实验设计 |
5.1.3 测定方法 |
5.1.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5.2 结果分析 |
5.2.1 不同薯块大小对薯芽菜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
5.3 讨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菜用和观赏甘薯种质资源多样性与品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菜用和观赏甘薯研究进展 |
1.2.1 菜用甘薯营养保健价值研究进展 |
1.2.2 菜用和观赏甘薯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
1.2.3 菜用甘薯栽培贮藏研究进展 |
1.2.4 甘薯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5 菜用甘薯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6 甘薯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
第二章 菜用和观赏甘薯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 材料方法 |
2.1.1 初筛方法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表型性状调查方法 |
2.1.4 表型性状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初筛结果 |
2.2.2 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 |
2.2.3 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菜用和观赏甘薯基于SSR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 试验材料 |
3.2 方法 |
3.2.1 实验设备 |
3.2.2 菜用和观赏甘薯基因组DNA制备 |
3.2.3 菜用和观赏甘薯PCR反应体系 |
3.2.4 PAGE电泳及条带记录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DNA质量检测 |
3.3.2 SSR多态性分析 |
3.3.3 不同地区间的甘薯SSR遗传距离矩阵分析 |
3.3.4 SSR标记聚类分析 |
3.3.5 群体结构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菜用和观赏甘薯品质分析 |
4.1 材料方法 |
4.1.1 食味评价的材料 |
4.1.2 营养保健成分测定的材料 |
4.1.3 食味评价方法 |
4.1.4 营养保健成分测定方法 |
4.1.5 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食味评价结果与分析 |
4.2.2 营养保健成分测定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茎尖菜用型甘薯“福薯7-6”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南地区菜用甘薯绿色标准化栽培技术[J]. 朱文斌. 长江蔬菜, 2022
- [2]叶菜型甘薯茎尖产量构成及功能物质的基因型差异分析[D]. 黄雨. 西南大学, 2021(01)
- [3]不同品种薯尖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J]. 陈蓬凤,梅新,黄师荣,蔡芳,王少华,何建军,施建斌,隋勇,蔡沙,熊添,陈学玲,范传会. 现代食品科技, 2021(03)
- [4]海南夏秋季10个菜用甘薯品种比较试验[J]. 黄婷,梁清干,陈艳丽,李思明,朱国鹏. 广东农业科学, 2020(01)
- [5]叶菜用甘薯新品种湘菜薯3号的选育与利用[J]. 董芳,张道微,黄艳岚,张亚,谢雪花,周虹,张超凡. 湖南农业科学, 2019(10)
- [6]菜用甘薯新品系评价及生理调控研究[D]. 周日秀. 湖南农业大学, 2019
- [7]菜用甘薯水培品种与营养液配方筛选及水培与土培的对比研究[D]. 覃华勇. 湖南农业大学, 2018(09)
- [8]菜用甘薯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及抗寒性研究[D]. 崔强旺. 湖南农业大学, 2018(09)
- [9]不同培养条件对甘薯芽菜营养品质及产量的研究[D]. 黄静艳. 浙江农林大学, 2018(07)
- [10]菜用和观赏甘薯种质资源多样性与品质分析[D]. 苏一钧.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