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信息技术标准化与质量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何莉[1](2021)在《基于大数据技术甘肃苹果种植环节的质量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甘肃省四大苹果主产区苹果产业发展优势突出,是带动苹果主产区区域经济发展和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大数据技术在农业领域发展迅速,大数据技术运用于甘肃苹果种植环节将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甘肃天水、庆阳、平凉、陇南等四大主产区苹果种植环节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研究如何通过大数据技术提高甘肃苹果种植环节的质量管理水平,有利于提升四大主产区苹果品质,促进甘肃苹果增产、果农增收,充分发挥甘肃苹果产业优势,推动全省苹果主产区区域经济发展。首先,通过对质量管理的HACCP标准进行分析,分析苹果在种植环节的危害点,进一步找出关键控制点,基于大数据技术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要求,确定了苹果种植环节的控制限值、监管及纠偏措施,建立了在大数据技术下苹果种植环节质量管理的种植计划表。其次,运用调查法对甘肃省苹果种植环节质量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发现,甘肃省在苹果种植环节质量管理过程中,质量管理方法不断改进,质量管理效果显着,质量管理技术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标准逐渐完善,但是果园质量管理方法水平较低,缺乏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对质量管理理论的知识认识不足。再次,对大数据技术下苹果种植环节质量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AHP层次分析法、DEA-Malmquist效率分析法和比较法,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应用在苹果种植环节质量管理的优势,研究结果表明,大数据技术在苹果产业中的应用已得到普及和推广,但甘肃仍未将大数据技术普及推广在苹果种植环节质量管理中。将大数据技术与苹果种植环节质量管理有效结合,可以改进苹果种植环节质量管理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的标准化程度,规范管理流程,确保数据处理的精准度,提高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苹果的品质,间接提高苹产量,从而增加果农收益。最后,分析出大数据技术应用于苹果种植环节质量管理成本高;大数据质量监测预警系统不健全;大数据技术与种植业质量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稀缺;果农理念落后,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重视程度不够;区域经济条件薄弱等制约甘肃省苹果种植环节质量管理的因素。同时,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搭建大数据应用平台;建立健全大数据监测预警系统;引进和培养大数据和农业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加强政府宣传,树立果农信息化管理的理念;全面推广农业信息化应用,转变苹果主产区经济发展动力。
袁新锋[2](2020)在《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与改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发展理念的显着变化就是“效率优位”正在被“质量优位”所取代。“质量强国”战略对社会影响是全方位的,公共服务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社会条件”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势必将质量追求镶嵌其发展过程。“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融合已成为公共体育服务领域最大的主题,公共体育服务作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将质量追求作为引导理念与实现方式。然而,现阶段我国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图景还未全面呈现,质量现状存在明显问题。究其原因:客观局限与主观不足相互交织,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不够深入。本研究通过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结构与机制的探究,旨在为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探寻切入点与着力点,从而为实践推进提供策略指导,进而真正体现公共体育服务对“健康中国”战略与“体育强国”战略的支撑价值。基于公共管理、质量管理、健康促进等基础理论,参照国外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经验,立足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现状,本研究遵循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策略设计的逻辑构想,通过规范与实证研究路径,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研究法、扎根理论法、数理统计法以及实地考察法等具体方法开展了研究,主要工作呈现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通过概念界定、理论梳理以及文献综述奠定了研究基础。通过相关概念的梳理,界定了核心概念,明确了本研究的逻辑起点。对公共管理理论、质量管理理论以及健康促进理论的发展脉络、交叉演化、自身局限进行了全面梳理,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针对公共服务以及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与改进策略的现有研究文献进行了评述,为本研究提供了思路与参照。第二,梳理了我国公共体育质量改进的实践经验与现实问题。面对民众对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的不断高涨,各级政府做出了大量的改革与尝试,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然而,顶层设计滞后、协同机制不畅、基础设施不足、参与度弱、满意度低、均等性差、效率不高等问题在公共体育服务领域依然普遍存在。本研究通过现状解析发现,理论研究对质量管理引入公共体育服务领域的敏感性有所滞后,忽视了“因素分析-策略设计”的基本路径,导致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实践效果大打折扣。第三,归纳了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构成。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按照扎根理论的一般流程,设计开放性问题,把普通民众、相关专家作为访谈对象;利用Nvivo11.0对深度访谈记录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及选择性编码;提炼访谈材料的概念使其形成范畴,并逐步形成核心范畴,从中归纳出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构成;依据逻辑关系,形成了“探索性”的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并进行了现状问题归因,但“建议性而非验证性”的概念模型需要量化验证。第四,构建并验证了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本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提出了变量之间的假设关系,并构建了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理论模型。运用SPSS20.0对初始问卷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形成了满足信度和效度要求的正式调查问卷。对有效问卷数据分析发现,人口统计变量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具有一定的关联。运用AMOS24.0对样本数据开展了模型拟合与假设验证,结果明确了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结构与机制。第五,设计了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的策略框架。依据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验证结果,立足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现实问题,参照国内外经验得失,本研究设计了现阶段我国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策略框架:提升公共体育服务人员素质;统筹公共体育场馆设施供给;优化公共体育服务设计;丰富公共体育组织活动;加强公共体育服务监管;完善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机制。本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三点结论:第一,通过人口统计变量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关联分析得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以及工作单位性质对公共体育服务质量评价结果存在显着性差异。直接关系的模型验证结果说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存在结构区分。人员素质是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管理的执行核心;场馆设施是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基础保障;服务设计与组织活动对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提升价值明显;服务监管对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推动价值显着。因此,公共体育组织应该在激励机制、培养制度以及组织文化等方面不断完善来提升人员素质;公共体育场馆设施质量改进需要在制度规划、体制突破以及绩效评估等方面着手;通过丰富民众身边的赛事活动以及便捷的服务设计提升民众健身的参与度和科学性;还要发挥服务监管在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过程的主动性与创新性。第二,平行中介效应的模型验证结果说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既有结构区分,也有层次差异。场馆设施与人员素质作为“保健因素”是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基本条件,组织活动与服务设计作为“激励因素”是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的方向所在。体育设施与人员素质作为基础因素通过服务设计与组织活动影响公共体育服务质量。人员素质均对服务设计和组织活动的影响明显,而场馆设施仅对服务设计产生支持。由此说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依赖组织资源的基础保障,其中人力资源是核心。场馆设施的丰富与人员素质的改善需要通过科学的组织活动与合理的服务设计才能发挥更大的功效。因此,公共体育组织夯实公共体育服务基础进而优化公共体育服务设计、丰富公共体育组织活动才是改进服务质量的必由之路,而人员素质的提升是策略设计的重中之重。第三,链式中介效应的模型验证结果说明,场馆设施、人员素质、组织活动以及服务设计在服务监管与服务质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机理与条件,但服务监管本身在公共体育复杂系统中并不能直接提升服务质量,其推动作用体现在对相关因素的影响过程中。由此说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要探究如何合理配置资源、补齐短板,确保因素间的影响机制落实到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实践中,还要体现服务监管与人员素质的策略重点,同时兼顾公共服务特点。因此,本研究围绕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提出建立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主体的治理格局、创新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的工具选择、整合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的实现过程来完善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机制。本研究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明确了质量管理理论引入到我国公共体育服务领域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丰富与完善了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管理理论体系。现有研究与实践仅是公共体育服务个别管理环节的改革,忽略了质量管理的系统性,并未找到全面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解决方案,也没有建立以健康促进为指导的完整理论体系。针对上述不足与现实挑战,本研究在肯定质量管理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前提下,把握公共体育服务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对二者的相通性与适应性进行了探究,初步建立了以健康促进为导向的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管理理论框架,为实践推进确定了方向与路径。第二,构建了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加以验证,基本明确了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结构与机制。现有理论研究对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结构与机制并不清晰,导致实践推进并未完全遵循改善影响因素条件进而改进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基本路径。本研究借助相关工具,通过扎根理论归纳了公共体育服务影响因素的构成,又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理论假设。结果显示:人口统计变量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有一定关联关系;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存在结构划分与层次差异;部分影响因素并不能直接影响服务质量,而是需要通过其他影响因素的中介作用才能发挥价值。清晰的影响因素结构与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的着力点与切入点。第三,解析了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实施条件,探索性设计了基于影响因素结构与机制的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策略。现有研究忽视了质量管理的可操作性与系统性,提出的策略通常存在笼统而分散的缺陷。本研究从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特殊性以及质量策略的可操作性出发,将多项质量管理领域的成熟做法,如:质量认证、标杆管理、质量循环运用到我国公共体育服务领域。针对影响因素结构与影响机制的验证结果提出了夯实基础、提升体验、多元主体、工具选择、实现过程等综合性策略框架。学术合理性与实践可操作性的互动促成了质量理论向公共体育服务领域的扩展与延伸。本研究对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具有明显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在理论方面,为公共体育服务理论研究开拓了质量管理的新视角;在实践方面,有利于促进“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战略的顺利推进。但由于能力与条件所限,本研究存在研究资料不够丰富、影响因素不够全面、改进策略有待全面检验等不足,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丰富研究变量、进一步厘清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逐步推进策略检验与完善。
于冬菊[3](2020)在《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优惠政策的扶持、科技的进步以及市场的蓬勃发展为蔬菜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发展环境不断向好。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蔬菜产业,不仅符合国家“区域化布局、规模化推进、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倡导,并且能够使蔬菜产业的发展势头保持良好稳定的状态。2019年2月5日起施行、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涵盖了食品安全全链条、全过程监管,政府督促地方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长效机制,对食品安全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社会背景下,在当前资源与环境的冲突和矛盾愈发明显的现实条件下,如何实现蔬菜产业逐渐由“大”变“强”,并进一步由“强”变为“更强”的目标,成为当前蔬菜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供应链的相关研究聚焦工业和制造业领域,以生产、加工、运输等系列环节为主的蔬菜产品供应链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很多地区不仅存在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难保障的问题,同时还面临着蔬菜产品供应链效率低下造成的压力,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蔬菜产业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蔬菜质量安全和供应链管理受到学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随着质量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深入研究,将供应链和质量管理相结合成为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发展前景良好。目前虽有相关探讨,但大多集中于蔬菜产品国际竞争力、出口能力以及蔬菜产品国际贸易等方面,对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研究甚少,如何保障我国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这一问题没有有效的解决。且目前业缺乏系统分析方法和理论体系和完整的蔬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因此,本文以寿光市蔬菜产业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法、博弈论分析等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融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质量生态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博弈论和质量安全可追溯理论的基础上,从供应链角度出发,建设“自源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体系,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保证“体系健全、管理科学、风险可控、共赢共享、群众满意”的蔬菜产品质量,同时提高蔬菜产品供应链管理效率。依据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建设“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追溯,全面合作”的整体管理体系,并针对四个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操作性阐述。即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预警系统、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过程控制系统、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追溯系统和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合作系统。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质量生态理论、供应链理论、质量安全可追溯理论和博弈理论构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的整体框架,并深刻剖析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以寿光市为例,通过对寿光市蔬菜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实地调研,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获得反映寿光市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情况的指标体系。(2)深入研究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首先,明确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基本组成、结构及工作流程。其次,确定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并设计出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再次,确定各风险预警指标的赋值方法,并结合预警模型计算总风险值。最后建立了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体系。(3)深入研究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过程。对蔬菜供应链全过程各环节进行分析,围绕蔬菜的生产、运输、销售三个环节设计三类调查问卷,并分别针对蔬菜生产商、蔬菜运输商、蔬菜销售商及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构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将蔬菜供应链中所有上下游经营者的诚信状况公开共享,消除蔬菜供应链各环节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4)根据追溯系统的发展现状、不足和需求,设计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构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形成完整的蔬菜供应链闭环,达到“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全面质量管理,责任明确,有效保证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5)运用博弈分析法探究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合作,了解蔬菜供应链的现状,利用价格杠杆的作用,从质量博弈的角度对蔬菜质量安全进行分析。在明确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合作主体基础上,构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合作中的信号博弈模型,根据博弈模型得出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设计了“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综合模型,丰富了供应链、食品安全和质量安全领域的研究。目前关于蔬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出口能力以及蔬菜产品国际贸易等方面,对蔬菜产品供应链结构和供应链质量安全的研究还存在较大探索空间。我国蔬菜产品供应链结构需要优化,然而针对该方面的研究较为零散,不系统不深入,缺少“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跨界融合。因此,本研究系统全面地探索了以寿光市为代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深层次关键原因及影响机理,以蔬菜供应链为主体,进行了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针对目前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探索和优化,设计出“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综合模型,弥补了蔬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方面的研究不足。(2)以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研究聚焦于单个企业如何整合各个部门的资源以提供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本研究拓展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范围并且引入了质量生态的视角。在供应链视角下,全面质量管理不再局限在一个企业中,而是贯穿蔬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本研究将PDCA循环的思想在供应链情境下发展为“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追溯、全面合作”的体系框架。(3)信号博弈模型和产品可追溯都强调信息的透明共享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即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但少有研究将博弈论中的信号博弈模型和产品的可追溯性进行整合研究。本研究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将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与信号博弈模型指导下的合作联盟打通。(4)从实用性角度出发,丰富了多部门集成的供应链管理研究。以往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多从供应链协调契约、信息不对称下的供应链管理、闭环供应链管理、供应链中决策行为研究等角度进行研究,虽然开始关注多部门集成的供应链管理研究,但集成程度不够,本研究立足蔬菜行业,在更大的范围内研究供应链管理中运作管理、安全效率、合作等领域的集成优化问题并提出了系统整合的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包括预警系统、过程系统、追溯系统和合作博弈四个部分,对应的研究结论如下。(1)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预警系统是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构建了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首先,对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的重要性进行阐释,指出风险预警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的工作流程。其次,明确如何设计蔬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确定相应的原则并且进行设计。再次,对蔬菜供应链进行风险评估,对蔬菜供应链的风险预警指标进行赋值,结合本研究的模型进行计算,得出蔬菜产品供应链的总风险值。最后,使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管理得以形成,该体系将包括三种模式,即日常监测、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从而达到对蔬菜产品供应链的预警管理;(2)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过程应着眼于蔬菜的生产、运输、加工和销售各个环节,立足于供应链条中每一个环节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从而确保消费者所购买到的蔬菜是安全可靠的;(3)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合作涉及不同的参与主体,主要参与主体包括了生产者、政府、第三方物流和终端市场等,供应链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使得蔬菜质量安全的监管失灵。政府和市场都应该有所作为,如政府应该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提供蔬菜质量安全虚假信息的个人和企业,加强对蔬菜种植企业的引导和规范,从而提升蔬菜产品市场的信息透明度,进而为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政策保障;(4)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需要优化蔬菜供应链追溯流程,建立以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为基础的追溯系统,实时保障蔬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建立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的协同,实现传统蔬菜供应链向有机低碳的新型蔬菜供应链模式转变。本研究立足于目前现实问题,将提高蔬菜产业发展的效率和保障蔬菜质量安全统筹纳入考虑之中,研究蔬菜产品供应链结构的优化和整合。这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提升蔬菜产品供应链的整体运营效率,进一步优化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另一方面,为我国政府农业部门等相关决策机构提供可供参考的数据支持,以便其进行蔬菜产品政策的制定,并最终为蔬菜产业供应链管理在部分地区的引入提供实证支持。
李庆[4](2020)在《房地产企业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房地产开发总量的逐年增长,房屋的质量问题,尤其是与人民利益切实相关的工程实体质量问题也在逐年递增。房地产行业质量问题频发,工程实体质量控制形式严峻。房地产企业作为工程质量的首要责任主体,对房地产企业工程实体质量控制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本文通过对工程实体和工程实体质量的定义,阐述了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的内涵。结合房地产企业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和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证了房地产企业推进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的必要性。从构建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框架体系的目的出发,提出标准化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标准化工作的组织构建。采用专家访谈调查,界定了房地产企业工程实体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从而为房地产企业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框架体系提供了构建思路。本次研究通过对21个实际案例的调查分析,明确了当前顾客对工程实体质量的关注点。在此基础上,以文献和问卷调查,识别出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的影响工程实体质量的25个重要因素。然后采用因子分析法,实证总结得出房地产项目影响工程实体质量的六大类主要因素。对房地产企业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工作的两个核心内容,根据以上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论证:(1)标准化工作的关键环节:根据顾客对工程实体质量的关注点和主要影响因素,在标准化工作的关键环节为房地产企业提供了相应的措施和策略。然后根据本文实证分析的结果,对房地产企业如何评价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工作的成效,提供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的具体方法。(2)标准化工作的实施路径:设计与标准化工作相应的保障措施和保障机制,进而提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建立知识库为基础;以完善标准化工作的信息化系统为手段,综合提高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工作能力的方法。本文在最后探讨了BIM技术与质量控制相结合的可能性,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思路。本文研究的成果丰富了工程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为房地产企业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利于企业将工程实体质量控制工作落到实处,从整体层面提升房地产行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本文为改善行业当前的质量控制现状,提供了实践与理论的参考。
梁凌霄[5](2020)在《Z酒店工程质量管理精细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建设工程质量日益提升的需求,精细化管理将逐步取代传统模式,成为新时代的主流,它是现代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经之路。本文以Z店项目为研究对象,从总承包方角度出发,对案例工程的质量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识别出制约其质量管理精细化的主要因素,最终根据相关理论及方法给出进一步的解决和优化策略。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案例项目质量管理精细化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整理工程质量管理及精细化管理的相关理论,总结出工程质量管理精细化的内涵;其次,结合文献调查与专家访谈结果,构建了以CPM3为框架的工程质量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第三,向与项目相关的管理人员发放问卷,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评价,确定了项目质量管理成熟度的等级及制约因素;最终,结合工程质量管理精细化的内涵,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策略。研究发现:(1)工程质量管理的精细化,是一个针对质量管理系统各项内容,通过使其逐步明确化、规范化、标准化、量化、信息化,达到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精准、高效,并具备持续优化能力的过程;(2)施工质量过程控制与工作改进是影响Z酒店工程质量管理评价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质量管理提升的要点;(3)项目在质量管理精细化过程中,现阶段的制约点是管理的量化,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量化标准的不统一、量化分析数据质量难以保证、专业技术及人员水平限制;(4)管理量化的过程需要企业与项目共同推动。
岳建刚[6](2019)在《顺佳利微泵事业部产品质量管理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微型电磁泵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诞生以来,作为家电零配件里的细分行业,在随着国内蒸汽类家电的发展而广泛应用,并成为蒸汽系统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其生产加工技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中国,经过多年的积累、历练与发展,国内相关企业的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相同或接近水平,但就总体而言,与欧美等国际一流企业还是相差甚远,特别是高端市场一直被行业巨头所垄断。近几年,国内的微型电磁泵企业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产品质量,从而缩短与国外大品牌的行业差距。本论文是基于对顺佳利微泵事业部产品质量管理现状的深入剖析,对微型电磁泵产品质量被客户多次投诉而展开的产品质量管理优化措施研究。研究人员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精益生产与持续改善理论,釆用理论研究和管理实例总结相结合的方式,对顺佳利微型电磁泵事业部产品质量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系列问题,展开针对问题的科学分析,应用现有质量管理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指出企业质量管理过程关键监控指标、考核指标,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研究,提出改善和优化方案。帮助企业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系统,导入精益生产模式,提升了产品质量与客户服务满意度。随着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顺佳利微泵事业部通过精益生产模式的推行与持续改善,产品技术标准化设计部门的设立与客户技术支援服务中心的创建,微型电磁泵的产品质量管理改进在行业内具有一定代表性,其质量管理提升的整个过程,也对中国国内微型电磁泵制造业的产品质量管理提升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与参考作用。
甘旭超[7](2019)在《风电制造业技术标准化管理成熟度评价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在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及“中国制造2025”大环境下。风电行业驶入前所未有的发展快车道。中国风电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有20多年,风资源比较丰富的新疆、内蒙、青海、山东等区域已经基本开发完毕,风电开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陆上到海上、高原、沙漠,从常温到低温、高温、超低温、超高温,智能化风机、电网友好型风机、环境友好型风机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不断增长的客户个性化定制需求给风机的功能和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风火同价”给风电装备制造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风电企业发展需求,标准化管理是提升产品可靠性,降低成本,提升效能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只有不断地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研制具有高可靠性、高质量、低成本的风电装备,风电装备制造企业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生存。本文在对风电行业标准化管理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后,针对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需求和趋势,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以“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为切入点,总结分析适用于风电装备制造业标准化管理研究的要素,确定了技术标准化基础保障、研究规划、应用实施、监督检查、价值评估5个一级评价指标,并采用德尔菲法分析评估出若干个二级评价指标,从而构建出风电装备制造业技术标准化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为了评估风电装备制造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引入成熟度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并针对二级指标制定了详细的评价标准,结合构建总体思路及基本原则,对指标评价体系做了系统研究,并结合案例总结分析评价模型实施效果及改进目标。本文希望通过案例的标准化管理方案的研究,为风电装备制造业标准化管理发展研究做出贡献。通过本文研究可知,标准化管理成熟度模型能够提高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和市场综合竞争能力,使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在国内外竞争中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在本文中共有图14幅,表22个,参考文献57篇。
叶萌[8](2019)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时代,我国流通业进入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流通体制,构建现代化的商品流通体系已成为极为迫切的任务。当今世界,标准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其已成为一个国家、产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技术要素,成为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所普遍遵守的技术规则,而标准化作为一种技术制度,是管理和规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撑,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标准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乃至综合实力的强弱,其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技术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果说流通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那么标准化则是流通业发展的基础支撑、技术导向和战略依据,是实现流通大国向流通强国转变这一“硬实力”战略目标的重要“软实力”战略手段。当前,尽管部分专家学者已从管理学角度对于流通业标准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然而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有关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则相对较少,故加强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将标准推向国际商品流通市场竞争的前沿”和“我国流通业发展新时代、新常态对标准化提出的战略需求”的两个大背景下,深入系统地研究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的经济影响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的经济影响为切入点,提出以下4个需要在研究过程中重点解决的问题:一是标准化究竟是如何通过其经济作用来影响流通业发展的?二是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经济影响的程度效果如何?三是当前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如何、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有哪些?四是基于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经济影响程度的结果分析,结合当前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启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提升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推动我国流通业发展的经济作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有关标准化经济效应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流通业标准化相关概念、核心问题等基本原理的阐释,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有关理论首先从宏观视角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的作用机制、从微观视角分析了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标准化无论是对流通业的整体发展和还是对流通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过程而言均具有积极作用。之后,本文选取成本、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产出增长、对外服务贸易作为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所产生经济影响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5个方面,在就标准化对上述5个方面的影响机理进行简要阐释后,运用我国流通业发展及其标准化工作过程中的相关经济数据,分别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扩展后的C-D生产函数模型,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异方差检验、自相关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从中观层面对定性理论分析进行了定量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的成本、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产出增长、对外服务贸易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每增长1%,代表我国流通业成本的社会物流总费用将会下降0.208384%,说明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可以降低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成本。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与代表其技术创新水平的专利申请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动态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一方面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对其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说明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化的增强可以减少其技术创新活动的重复性,并加速相关创新成果的传播和扩散;另一方面,我国流通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也对其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同样具有促进作用,说明商品流通领域以专利为代表的丰富技术创新成果可以为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提供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与代表其市场结构情况的市场集中度之间同样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动态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一方面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对其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说明商品流通领域的标准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流通业的市场结构,尽管我国流通业的市场集中度不高,但标准化可以强化执行相关标准流通企业的市场势力,同时提高商品流通市场准入门槛,规范其市场秩序;另一方面,我国流通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也对其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同样具有促进作用,说明我国流通企业的市场地位可以通过其标准化水平的提升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同时为强化这一市场地位需要更多优质、保证良性竞争的标准来支撑引导。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每增长1%,代表我国流通业增长的人均产出将会增加(或劳动生产率将会提高)0.187583%,说明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其产出增长。代表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每增长1%,代表我国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水平的对外服务贸易出口额和进口额将分别增加0.036979%和0.054960%,说明我国流通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其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随后,本文基于对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梳理,分析了其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通过与西方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的建设发展现状、成功经验与特点的比较,从中总结了对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发展的启示。研究发现我国流通业的标准化建设中仍在标准本身、标准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着弊端,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对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及其作用的认知有偏差和误区、观念亟需转变,与流通业标准化有关的法律法规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流通业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僵化,流通业标准化的运行机制滞后,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实施和监督机制仍不健全;而以美国、欧盟、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实行自愿性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体系、拥有多层次的商品流通领域技术法规体系、具备完善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实施监督体系、制定规范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由检验机构参与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起草和审查、通过政府授权民间机构主导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管理体制、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均遵循市场化原则、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服务呈现信息化趋、得到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持且流通业标准化经费的来源呈现多元化、将本国流通业国家标准的战略定位转向国际化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在标准体系建设、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战略定位等层面具有借鉴意义。最后,本文从将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上升到产业战略和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我国实施流通业的标准化战略与促进其标准化水平提升的路径对策,主要包括:在指导思想上,应把提高我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适应性和国际竞争力作为核心要务,应把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作为根本原则,应把支撑和引导我国流通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最终目的;在发展导向上,应把注重制定具有自主技术创新成果的流通标准作为今后发展导向,应把有效采用国际标准和积极参与重点领域的国际标准竞争作为流通业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导向,应把以自愿性标准为基础的体制作为流通业标准化体制转变的发展导向,应把重点支持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流通标准作为发展导向;在发展目标上,应按“两阶段”和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分别确定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在发展重点上,应把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重点在覆盖商业、物流业两个主要行业领域的基础上,还要包括农产品流通、电子商务、重要产品追溯、居民服务、商务服务以及其他与商品流通相关行业等领域的标准;在主要措施上,应健全提升流通标准独立自主创新技术含量的机制,建立参与流通业国际标准竞争的机制,建立以自愿性、推荐性标准为基础的流通业标准化模式,完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环境,加强流通业标准化的基础条件建设,实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推动工程。
袁平平[9](2019)在《泰森公司质量管理问题分析及改善研究》文中认为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是一个遍及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还严重影响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近几年,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很多食品生产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生产出危害身体健康的食品,甚至给人们的生命造成威胁;这一问题反映出我国食品生产行业的种种不足,是亟需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食品质量管理是食品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科技管理工作,已上升为对食品加工企业生存发展具有决定作用的重要工作之一。江苏泰森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肉鸡食品”为主的生产加工企业,在不断发展和壮大过程中,在质量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服务支持部门质量管理方法不足、工艺流程关键控制点评估验证不合理、物流冷链运输环节质量管理方法缺失、养殖部门质量管理方法缺乏。论文针对公司出现质量管理问题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出现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一套系统的质量管理方法,而PDCA循环恰好是对各个环节系统进行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一套方法,PDCA循环的质量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公司面临的质量问题。论文具体研究了PDCA应用于服务支持部门的质量管理活动;工艺流程CCP点中的HACCP程序验证;物流环节的冷链运输以及养殖环节的质量管理。对比PDCA应用前后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通过成品质量的提升和客户满意调查数据印证PDCA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所取得的成效,同时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后续优化方案,为泰森公司全面加强质量管理、提高食品质量提供理论借鉴。PDCA循环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引入和应用不仅带来了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而且对企业整个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韦泳键[10](2019)在《H汽车零部件企业数字化提升质量管理的研究》文中提出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在全球经济所占的地位相当显着,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加剧,物联网、人工智能和传统汽车技术更新速度加快,汽车产品的生命周期更短,汽车产品召回事件也屡屡发生,在很多召回的汽车中,由于汽车零部件出现质量问题造成巨额索赔的事件不断增加。因此作为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应当把提升产品质量视为己任,不断提升自身的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快速应对市场变化的需求,以使企业在市场上持续保持质量核心竞争优势。本文以H汽车零部件企业为例进行研究,以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为基本准则,结合“零缺陷”理念、全面质量管理和PDCA循环理论,对H企业质量管理的现状进行把握,指出了H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质量管理数据“有效性”差;其次,质量管理体系更新不足及“两张皮”现象;第三,“质量信息孤岛”现象及质量管理效率低;第四,产品质量可追溯性不足;第五,质量成本损失严重等。针对H企业存在以上突出的质量管理问题,从质量文化战略、质量管理流程的系统性、质量管理执行层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原因分析。经过主要问题的识别和原因的分析,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出发,对各个质量目标管理过程、客户导向管理过程、以及管理资源支持过程进行流程优化,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统计分析、质量改进,建立一套更加完善、高效、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为了更好提升优化后的流程质量管理效率和执行力,本文将充分利用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结合H企业现有的QAD系统、OA系统等提出质量管理数字化集成和优化对策,建立H企业数字化质量管理信息系统(MQ1),MQ1系统中将重点搭建H企业的质量目标数字化平台、流程文档控制系统、供应商质量管理平台、制造过程质量管理平台、客户质量管理平台、以及质量追溯管理系统。通过MQ1各功能模块的搭建实施,提升H企业质量管理的可靠性、管理效率和管理执行力,进而提升H企业的质量核心竞争力。本文的研究对H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给集团内外的其它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质量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现代信息技术标准化与质量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信息技术标准化与质量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大数据技术甘肃苹果种植环节的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研究述评 |
3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3.1 概念界定 |
3.2 理论基础 |
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内容 |
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5.1 研究方法 |
5.2 技术路线图 |
6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6.1 创新点 |
6.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苹果种植环节质量管理标准 |
1 HACCP标准 |
2 苹果种植质量标准 |
3 苹果种植环节HACCP分析 |
3.1 苹果种植环节潜在危害点(HA)分析 |
3.2 关键控制点(CCP)的确定 |
3.3 基于大数据技术建立苹果种植环节HACCP计划书 |
第三章 传统模式下甘肃苹果种植环节质量管理分析 |
1 传统模式下苹果种植环节质量管理现状 |
1.1 质量管理方法不断改进,质量管理效果显着 |
1.2 质量管理技术不断提高 |
1.3 质量管理标准逐渐完善 |
2 传统模式下苹果种植环节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
2.1 果园质量管理方法水平较低 |
2.2 缺乏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 |
2.3 对质量管理的理论知识认识不足 |
第四章 大数据技术下苹果种植环节质量管理分析 |
1 大数据技术下苹果种植环节质量管理现状 |
2 大数据技术下苹果种植环节质量管理的优势分析 |
2.1 大数据技术下苹果种植环节的管理标准化程度高 |
2.2 大数据技术下苹果种植环节的管理流程严格规范 |
2.3 大数据技术苹果种植环节的质量管理效率高 |
2.4 大数据技术下苹果种植环节的质量管理模式先进、数据处理精准 |
2.5 结论 |
第五章 大数据技术下甘肃省苹果种植环节质量管理的制约因素及改进措施 |
1 制约因素 |
1.1 大数据技术应用于苹果种植环节质量管理初期投资成本高 |
1.2 大数据质量监测预警系统不健全 |
1.3 大数据技术与苹果种植业质量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稀缺 |
1.4 果农理念落后,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重视程度不够 |
2 改进措施 |
2.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搭建大数据应用平台 |
2.2 建立健全大数据监测预警系统 |
2.3 引进和培养大数据和农业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
2.4 加强政府宣传,树立果农信息化管理的理念 |
2.5 全面推广农业信息化应用,转变苹果主产区经济发展动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苹果大数据标准体系 |
附录 B 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2)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与改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公共服务 |
2.1.2 公共体育服务 |
2.1.3 产品质量 |
2.1.4 服务质量 |
2.1.5 公共服务质量 |
2.1.6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 |
2.1.7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 |
2.2 理论基础及应用 |
2.2.1 公共管理理论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4 质量管理理论 |
2.2.5 政府工具理论 |
2.2.6 健康促进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公共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
2.3.2 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策略研究 |
2.3.3 公共服务质量影响因素与改进策略的文献评述 |
2.3.4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
2.3.5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策略研究 |
2.3.6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与改进策略的文献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实践进展与问题审视 |
3.1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的实践进展 |
3.1.1 引领政策日趋丰富 |
3.1.2 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
3.1.3 执行工具日趋多元 |
3.2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现状的问题审视 |
3.2.1 公共体育服务顶层设计滞后 |
3.2.2 公共体育服务主体间协同机制不畅 |
3.2.3 公共体育筹资渠道单一且效率偏低 |
3.2.4 公共体育设施数量不足且管理落后 |
3.2.5 公共体育健身参与度低 |
3.2.6 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差 |
3.2.7 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失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识别 |
4.1 扎根理论研究法 |
4.2 研究设计 |
4.2.1 深度访谈 |
4.2.2 对象选择 |
4.2.3 三级编码 |
4.3 资料收集 |
4.4 编码过程 |
4.4.1 开放式编码 |
4.4.2 主轴编码 |
4.4.3 选择性编码 |
4.5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概念模型的构建与识别 |
4.5.1 概念模型的构建 |
4.5.2 概念模型的识别 |
4.5.3 质量问题的归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
5.1 研究假设的提出与理论模型的构建 |
5.1.1 场馆设施及人员素质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关系 |
5.1.2 服务设计及组织活动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关系 |
5.1.3 服务监管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关系 |
5.1.4 无形因素在有形因素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间的作用 |
5.1.5 有形和无形因素在服务监管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间的作用 |
5.1.6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构建 |
5.2 研究设计 |
5.2.1 研究方法与工具 |
5.2.2 变量测量 |
5.2.3 问卷设计 |
5.2.4 问卷发放与回收 |
5.3 数据分析 |
5.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3.2 模型拟合度验证 |
5.3.3 信度分析 |
5.3.4 效度分析 |
5.4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验证 |
5.4.1 人口统计变量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关联分析 |
5.4.2 中介效应与链式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 |
5.4.3 场馆设施及人员素质对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影响 |
5.4.4 服务设计及组织活动对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影响 |
5.4.5 服务监管对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影响 |
5.4.6 无形因素在有形因素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间的平行中介作用 |
5.4.7 有形和无形因素在服务监管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
5.5 结果讨论 |
5.5.1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基本结构 |
5.5.2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层次差异 |
5.5.3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策略 |
6.1 提升公共体育服务人员素质 |
6.1.1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
6.1.2 落实人才培养制度 |
6.1.3 培育组织质量文化 |
6.2 统筹公共体育场馆设施供给 |
6.2.1 规划与执行并重 |
6.2.2 突破体制性障碍 |
6.2.3 绩效评估常态化 |
6.3 优化公共体育服务设计 |
6.3.1 确立人民主体地位 |
6.3.2 立足民众健身需求 |
6.3.3 顺应智慧健身趋势 |
6.4 丰富公共体育组织活动 |
6.4.1 倡导“主动健康”理念 |
6.4.2 注重体育社会组织培育 |
6.4.3 建立公共体育服务数据平台 |
6.5 加强公共体育服务监管 |
6.5.1 战略规划引领 |
6.5.2 法律制度保障 |
6.5.3 质量标准支撑 |
6.5.4 规范财务管理 |
6.5.5 强化服务质量评估 |
6.6 完善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机制 |
6.6.1 建立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主体的治理格局 |
6.6.2 创新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的工具选择 |
6.6.3 整合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的实现过程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结构与策略 |
7.1.2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层次与策略 |
7.1.3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整体运行机制 |
7.2 研究局限 |
7.2.1 研究资料不够丰富 |
7.2.2 影响因素不够全面 |
7.2.3 改进策略有待全面检验 |
7.3 研究展望 |
7.3.1 进一步丰富研究变量 |
7.3.2 进一步厘清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
7.3.3 逐步推进策略检验与完善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2.1.2 博弈理论 |
2.1.3 供应链管理理论 |
2.1.4 质量安全可追溯理论 |
2.1.5 质量生态理论 |
2.2 食品安全相关研究 |
2.2.1 食品安全的界定 |
2.2.2 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的关系 |
2.2.3 食品追溯系统 |
2.2.4 危害分析临界控制点(HACCP) |
2.3 关于供应链管理的研究 |
2.3.1 供应链界定、特征与管理研究 |
2.3.2 食品安全供应链的研究 |
2.4 关于蔬菜质量安全与管理的研究 |
2.4.1 关于蔬菜质量安全的研究 |
2.4.2 关于蔬菜供应链的研究 |
2.5 已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框架构建 |
3.1 理论框架 |
3.2 构建目标 |
3.3 构建思路 |
3.4 构建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影响因素 |
4.1 问卷调查研究设计 |
4.1.1 问卷设计方法 |
4.1.2 指标设计与开发 |
4.1.3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
4.2 数据分析与讨论 |
4.2.1 数据分析方法 |
4.2.2 问卷信、效度检验 |
4.2.3 对比矩阵的构造和一致性检验 |
4.2.4 各因素层对目标层合成权重的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预警系统分析 |
5.1 预警系统的结构和工作流程 |
5.1.1 预警系统的基本结构 |
5.1.2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工作流程 |
5.2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
5.2.1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5.2.2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设立 |
5.3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评估 |
5.3.1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指标的赋值 |
5.3.2 综合评估蔬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 |
5.4 蔬菜产品供应链风险预警管理系统 |
5.4.1 日常监测系统 |
5.4.2 组织保障系统 |
5.4.3 制度保障系统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过程控制分析 |
6.1 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
6.2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生产管理系统 |
6.2.1 农民专业合作社 |
6.2.2 投入品污染治理系统 |
6.2.3 技术研发与应用 |
6.2.4 产品认证与质量标准 |
6.3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流通管理系统 |
6.3.1 运输与存储系统 |
6.3.2 分级质量检测系统 |
6.4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消费保护系统 |
6.4.1 终端消费市场中影响蔬菜质量安全的问题 |
6.4.2 消费者保护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追溯系统分析 |
7.1 追溯系统的结构 |
7.1.1 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参与主体 |
7.1.2 蔬菜供应链追溯流程 |
7.2 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功能设计 |
7.2.1 基于频射识别技术的信息采集 |
7.2.2 追溯链条信息处理结构 |
7.3 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的构建 |
7.3.1 蔬菜供应链追溯系统的总体框架 |
7.3.2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的开发和建设 |
7.3.3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的合作系统分析 |
8.1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的合作主体 |
8.2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中合作各方的信息不对称 |
8.3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合作中的信号博弈模型 |
8.3.1 信号博弈模型描述 |
8.3.2 蔬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信号博弈的完美贝叶斯均衡 |
8.3.3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信号博弈分析结论 |
8.4 蔬菜供应链合作联盟构建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房地产企业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房地产行业工程质量问题频发 |
1.1.2 标准化工作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发展及趋势 |
1.1.3 我国政府对工程建设领域质量管理的新要求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质量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
1.3.2 工程质量管理的研究现状 |
1.3.3 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1.4.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2 基本概念及研究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工程实体和工程实体质量 |
2.1.2 标准与标准化的定义 |
2.1.3 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的内涵 |
2.2 房地产企业的相关概述与分析 |
2.2.1 房地产企业的特点 |
2.2.2 房地产企业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 |
2.2.3 房地产企业在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4 房地产企业的外部监管环境分析 |
2.3 房地产企业推进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的现状与必要性 |
2.3.1 房地产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现状 |
2.3.2 房地产企业推进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的必要性 |
2.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4.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2.4.2 项目管理理论 |
2.4.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房地产企业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框架体系构建 |
3.1 房地产企业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工作的基础建构 |
3.1.1 构建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框架体系的目的 |
3.1.2 构建标准化工作框架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
3.1.3 标准化工作的组织构建 |
3.2 房地产企业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的关键环节界定 |
3.2.1 房地产开发项目主要利益相关者识别 |
3.2.2 房地产开发项目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分析 |
3.2.3 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工作的关键环节界定 |
3.3 房地产企业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框架体系构建 |
3.3.1 框架体系建立的过程及步骤 |
3.3.2 框架体系构建思路 |
3.4 本章小结 |
4 房地产企业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关键环节及评价方法 |
4.1 顾客对房地产项目工程质量关注点的调查分析 |
4.1.1 业主接房报修的统计数据调查 |
4.1.2 顾客对工程实体质量关注点的分析 |
4.2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工程实体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工程实体质量影响因素初步识别 |
4.2.2 工程实体质量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概况 |
4.2.3 调查结果分析 |
4.3 房地产企业标准化工作关键环节的相应措施及对策 |
4.3.1 研发及设计阶段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 |
4.3.2 施工准备阶段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 |
4.3.3 施工建造阶段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 |
4.3.4 验收及竣工阶段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 |
4.4 房地产企业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成效的评价方法 |
4.4.1 评价指标及体系构建 |
4.4.2 标准化工作的评价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房地产企业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实施路径 |
5.1 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的保障机制和保障措施 |
5.1.1 保障机制设计 |
5.1.2 保障措施建议 |
5.2 房地产企业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的推进方法 |
5.2.1 房地产企业的质量文化建设 |
5.2.2 建立房地产企业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知识库 |
5.2.3 完善房地产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信息化系统 |
5.3 BIM技术在房地产企业标准化工作中应用的建议 |
5.3.1 BIM技术的概述 |
5.3.2 BIM模型在房地产企业标准化关键环节的运用建议 |
5.3.3 BIM对房地产企业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的意义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及展望 |
6.1 全文总结及创新点 |
6.1.1 全文总结 |
6.1.2 主要创新点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房地产企业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关键阶段界定专家访谈记录表 |
附录二 工程实体质量问题影响因素问卷表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5)Z酒店工程质量管理精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方法 |
1.3.2 论文技术路线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研究相关理论基础和方法综述 |
2.1 工程质量管理理论 |
2.1.1 工程质量管理的定义 |
2.1.2 工程质量管理的原则 |
2.1.3 工程质量管理的流程 |
2.2 精细化质量管理理论 |
2.2.1 精细化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 |
2.2.2 工程质量管理精细化的内涵 |
2.3 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
2.3.1 CPM3模型简介 |
2.3.2 CPM3模型评价体系的架构 |
2.4 本章小结 |
3 Z酒店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
3.1 项目简介 |
3.1.1 项目概况 |
3.1.2 项目特点 |
3.2 项目质量管理现状 |
3.2.1 项目质量管理创优组织 |
3.2.2 组织开展的各项质量管理活动 |
3.2.3 现阶段项目质量管理成果 |
3.3 项目质量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表现 |
3.3.1 管理目标分解不清晰 |
3.3.2 管理过程重点难把握 |
3.3.3 质量问题改进反应慢 |
3.4 本章小结 |
4 Z酒店工程质量管理精细化成熟度研究 |
4.1 Z酒店工程质量管理精细化研究路线 |
4.2 工程质量管理成熟度模型 |
4.2.1 工程质量管理影响因素导入 |
4.2.2 工程质量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 |
4.2.3 工程质量管理成熟度评价体系 |
4.3 Z酒店工程质量管理成熟度调查 |
4.3.1 调查问卷设计 |
4.3.2 调查数据测量与收集 |
4.3.3 调查结果分析 |
4.3.4 工工程质量管理成熟度评价结果 |
4.4 制约Z 店工程质量管理精细化提升的内在因素 |
4.4.1 缺少统一的量化标准 |
4.4.2 数据质量难以保证 |
4.4.3 专业技术人员水平限制 |
4.5 本章小结 |
5 Z酒店工程质量管理精细化提升策略 |
5.1 依托企业开展质量管理的量化工作 |
5.1.1 建立统一量化指标与评价标准 |
5.1.2 形成目标导向的定量管理模型 |
5.1.3 借助企业数据库优化管理模型 |
5.2 加强项目数据质量管理 |
5.2.1 建立有效的数据质量监管机制 |
5.2.2 构建项目质量信息协同监管系统 |
5.3 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及人员能力 |
5.3.1 降低项目高水平人员流失率 |
5.3.2 强化相关人员专业技能教育培训 |
5.3.3 提高管理辅助工具的科研投入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工程质量管理成熟度指标影响分析 |
附录B 工程质量管理成熟度调查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顺佳利微泵事业部产品质量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产品质量管理相关理论简述 |
2.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2.1.1 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
2.1.2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
2.1.3 PDCA循环 |
2.2 精益生产与持续改善 |
2.2.1 精益生产 |
2.2.2 持续改善(Kaizen)理念 |
2.3 相关分析工具 |
2.3.1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
2.3.2 统计分析表 |
2.3.3 帕累托图 |
2.3.4 因果图 |
2.3.5 直方图 |
第三章 顺佳利微泵事业部产品质量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顺佳利微泵事业部简介 |
3.2 顺佳利微泵事业部产品质量管理组织架构与流程 |
3.2.1 质量管理组织架构 |
3.2.2 原材料采购质量控制流程 |
3.2.3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流程 |
3.3 顺佳利微泵事业部产品质量现状 |
3.3.1 客户投诉数据 |
3.3.2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数据 |
3.4 顺佳利微泵事业部产品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
3.4.1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暴露出的问题及分析 |
3.4.2 生产现场问题分析 |
3.4.3 管理组织架构不能适应全面质量管理要求 |
第四章 顺佳利微泵事业部产品质量管理优化策略 |
4.1 微型电磁泵产品质量管理优化的原则 |
4.1.1 全员参与的原则 |
4.1.2 经济性原则 |
4.1.3 持续改进原则 |
4.2 优化质量管理思路,制定合理的质量管理目标 |
4.3 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
4.3.1 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背景 |
4.3.2 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与优化 |
4.3.3 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途径 |
4.4 导入制程失效模式,强化质量控制 |
4.5 全面质量管理组织与职能调整 |
4.5.1 品质部主要工作职责 |
4.5.2 进料检验主要工作职责 |
4.5.3 成品检验主要工作职责 |
4.5.4 品质部工作权限 |
4.6 精益生产模式的推行与实施 |
第五章 顺佳利微泵事业部产品质量管理优化策略实施保障 |
5.1 成立产品技术标准化设计部门 |
5.2 设立客户技术支援服务中心 |
5.3 全员品质意识的教育与相关质量管理工具的使用培训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风电制造业技术标准化管理成熟度评价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标准化研究 |
1.2.1 国外标准化管理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标准化管理研究现状 |
1.2.3 国外风电行业标准化研究现状 |
1.2.4 国内风电行业标准化研究现状 |
1.3 技术标准化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 |
1.3.1 成熟度模型的研究状况 |
1.3.2 技术标准化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历史背景 |
1.3.3 技术标准化管理成熟度模型应用情况 |
1.3.4 技术标准化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的迫切需求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及预期目标 |
1.5.1 研究方法 |
1.5.2 预期目标 |
1.6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 |
2.1 标准化管理的概念 |
2.1.1 标准 |
2.1.2 标准化 |
2.1.3 技术标准化管理 |
2.2 技术标准化管理理论支持 |
2.2.1 系统工程理论 |
2.2.2 PDCA理论 |
2.2.3 精细化管理理论 |
2.2.4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2.3 成熟度模型理论 |
2.3.1 成熟度模型的内涵 |
2.3.2 成熟度模型的类比 |
2.4 本章小结 |
3 技术标准化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构建 |
3.1 技术标准化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 |
3.1.1 构建总体思路 |
3.1.2 构建基本原则 |
3.1.3 成熟度等级 |
3.2 技术标准化管理成熟度指标建立 |
3.2.1 初始指标体系 |
3.2.2 评价指标体系 |
3.2.3 量化标准 |
3.3 技术标准化管理成熟度评价 |
3.3.1 评价方法 |
3.3.2 评价模型 |
3.3.3 数据处理 |
3.3.4 指标权重 |
3.3.5 模型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技术标准化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应用 |
4.1 研究背景及研究对象 |
4.1.1 研究背景 |
4.1.2 研究对象概况 |
4.2 研究对象的技术标准化管理现状 |
4.2.1 技术标准化基础保障 |
4.2.2 技术标准化研究规划 |
4.2.3 技术标准化应用实施 |
4.2.4 技术标准化监督检查 |
4.2.5 技术标准化价值评估 |
4.3 问卷设计 |
4.4 抽样方案 |
4.5 评价过程 |
4.6 结果分析 |
4.7 改进措施 |
4.7.1 夯实技术标准化基础保障 |
4.7.2 提升技术标准化研究规划 |
4.7.3 强化技术标准化应用实施 |
4.7.4 强化技术标准化监督检查 |
4.7.5 重视技术标准化价值评估 |
4.8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评价 |
1.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价 |
1.3 研究范围界定 |
1.3.1 流通业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2 流通业标准化对象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3 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产生经济影响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资料说明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资料说明 |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点 |
1.6.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流通业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及其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商品流通及其过程 |
2.2 流通标准及流通标准化的内涵与特征 |
2.2.1 流通标准及流通标准化的内涵 |
2.2.2 流通标准及流通标准化的特征 |
2.3 流通标准化的原理与形式 |
2.3.1 流通标准化的原理 |
2.3.2 流通标准化的形式 |
2.4 流通标准化与流通差异化的关系 |
2.5 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标准化对流通业发展的宏观作用机制研究 |
3.1 标准化对促进流通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分析 |
3.1.1 标准化在规范商品流通市场运行秩序中的作用 |
3.1.2 标准化在推动流通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
3.1.3 标准化在维护流通业发展安全中的作用 |
3.2 标准化对提高流通业经济效益和全社会福利水平的作用分析 |
3.2.1 标准化在提高流通企业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
3.2.2 标准化在提高流通业整体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
3.2.3 商品流通领域内标准化的实施在提升全社会福利水平中的作用 |
3.3 标准化对推进商品贸易流通现代化的作用分析 |
3.3.1 标准化在协调和促进商品贸易流通中的作用 |
3.3.2 标准化在处理商品贸易流通纠纷中的作用 |
3.3.3 标准化在建立国际商品贸易流通优势地位中的作用 |
3.4 标准化对推动流通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作用分析 |
3.4.1 标准化在加速商品流通领域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
3.4.2 标准化在带动流通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中的作用 |
3.5 标准化对加快流通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作用分析 |
3.5.1 标准化在流通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
3.5.2 标准化在流通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
3.6 标准化对提升流通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分析 |
3.6.1 标准化在流通企业科学管理中的作用 |
3.6.2 标准化在构筑流通企业竞争优势中的作用 |
3.6.3 标准化在影响流通业市场结构中的作用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经济效益的微观作用机制研究 |
4.1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的贡献分析 |
4.1.1 标准化对降低流通企业成本的贡献 |
4.1.2 标准化对提高流通企业竞争力的贡献 |
4.1.3 标准化对维护流通企业客户关系的贡献 |
4.1.4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技术创新的贡献 |
4.1.5 标准化对减少流通企业风险责任的贡献 |
4.2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的领域分析 |
4.2.1 标准化对商品或服务数量变化的影响 |
4.2.2 标准化对商品或服务价格变化的影响 |
4.2.3 标准化对生产经营成本变化的影响 |
4.2.4 标准化对交易成本变化的影响 |
4.2.5 标准化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变化的影响 |
4.3 标准化对流通企业创造价值活动的影响分析 |
4.3.1 流通企业的价值创造链 |
4.3.2 流通企业创造价值主要活动中标准化的影响 |
4.3.3 流通企业创造价值次要活动中标准化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 |
5.1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成本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1 标准化对流通业成本影响的机理分析 |
5.1.2 研究假设 |
5.1.3 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
5.1.4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1.5 实证检验结论 |
5.2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1 标准化与流通业技术创新的互动机理分析 |
5.2.2 标准专利化趋势对流通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 |
5.2.3 研究假设 |
5.2.4 变量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5.2.5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2.6 实证检验结论 |
5.3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市场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1 标准化对流通业市场结构影响的机理分析 |
5.3.2 研究假设 |
5.3.3 变量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5.3.4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3.5 实证检验结论 |
5.4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产出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5.4.1 标准化对流通业产出增长影响的机理分析 |
5.4.2 研究假设 |
5.4.3 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
5.4.4 基于扩展后C-D生产函数模型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4.5 实证检验结论 |
5.5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
5.5.1 标准化对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影响的机理分析 |
5.5.2 研究假设 |
5.5.3 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
5.5.4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和主成分法的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5.5.5 实证检验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与发达国家的比较研究及经验借鉴 |
6.1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
6.1.1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历程 |
6.1.2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的总体状况与成就 |
6.1.3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状 |
6.2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6.2.1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6.2.2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问题的成因 |
6.2.3 我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影响 |
6.3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分析 |
6.3.1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的发展概况 |
6.3.2 发达国家流通业的标准化体制 |
6.3.3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与特点 |
6.4 发达国家流通业标准化建设对我国的借鉴启示 |
6.4.1 流通业标准体系建设层面的借鉴启示 |
6.4.2 流通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层面的借鉴启示 |
6.4.3 流通业标准化运行机制层面的借鉴启示 |
6.4.4 流通业标准化战略定位层面的借鉴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路径与对策 |
7.1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指导思想 |
7.1.1 以提高我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的适应性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要务 |
7.1.2 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为根本原则 |
7.1.3 以支撑和引导我国流通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 |
7.2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发展导向 |
7.2.1 注重制定具有自主技术创新成果的流通标准 |
7.2.2 有效采用流通业国际标准并积极参与商品流通重点领域的国际标准竞争 |
7.2.3 向建立以自愿性流通标准为基础的流通业标准化体制转变 |
7.2.4 重点支持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流通标准 |
7.3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发展目标 |
7.3.1 总体目标 |
7.3.2 具体目标 |
7.4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发展重点 |
7.5 我国流通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的主要措施及建议 |
7.5.1 健全提升流通标准独立自主创新技术含量的机制 |
7.5.2 建立参与流通业国际标准竞争的机制 |
7.5.3 建立以自愿性、推荐性标准为基础的流通业标准化模式 |
7.5.4 完善商品流通领域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环境 |
7.5.5 加强流通业标准化的基础条件建设 |
7.5.6 实施商品流通领域标准推动工程 |
7.6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成本影响实证分析的相关原始数据 |
附录B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技术创新、市场结构、产出增长影响实证分析的相关原始数据 |
附录C 标准化对我国流通业对外服务贸易影响实证分析的相关原始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泰森公司质量管理问题分析及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方法 |
2.1 全面质量管理概述 |
2.1.1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
2.1.2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
2.1.3 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 |
2.1.4 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 |
2.2 PDCA循环概述 |
2.2.1 PDCA循环的概念 |
2.2.2 PDCA循环的特点 |
2.2.3 PDCA循环的原则 |
2.2.4 PDCA循环的要求 |
2.2.5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 |
第三章 公司质量管理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江苏泰森食品有限公司 |
3.1.1 公司简介 |
3.1.2 食品企业与一般企业在质量管理上的区别 |
3.2 公司质量管理现状 |
3.2.1 质量管理方针与目标 |
3.2.2 质量管理标准与工作任务 |
3.2.3 计量工作与产品满意度调查 |
3.2.4 质量文化建设与宣传 |
3.3 公司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
3.3.2 养殖部门质量管理方法缺乏 |
3.3.3 HACCP关键限值评估验证不合理 |
3.3.4 物流冷链运输环节质量管理方法缺失 |
3.3.5 服务支持部门质量管理方法不足 |
3.4 公司质量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质量管理问题的改善研究 |
4.1 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
4.1.1 提升质量信息和质量体系 |
4.1.2 优化质量管理组织架构 |
4.1.3 改进质量绩效考核激励机制 |
4.1.4 改善质量管理培训和质量活动 |
4.2 提升养殖部门质量管理 |
4.3 改进HACCP关键限值评估验证 |
4.4 完善物流冷链运输环节质量管理 |
4.5 改善服务支持部门质量管理方法 |
4.5.1 控制来料质量 |
4.5.2 解决质量投诉管理问题 |
4.5.3 测量客户质量满意度 |
第五章 质量管理问题的改善成效分析 |
5.1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成效分析 |
5.1.1 质量管理体系 |
5.1.2 质量管理机制 |
5.1.3 产品质量 |
5.1.4 客户满意度 |
5.2 质量管理实施过程的情况调查 |
5.2.1 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5.2.2 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难点 |
5.3 质量管理持续性优化措施 |
5.3.1 培训考核制度 |
5.3.2 标准化流程 |
5.3.3 人员考评和激励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H汽车零部件企业数字化提升质量管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质量管理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 |
2.1.1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特点 |
2.1.2 推行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 |
2.2 质量管理方法 |
2.2.1 零缺陷管理 |
2.2.2 PDCA戴明环 |
2.2.3 全面质量管理 |
2.3 数字化管理 |
2.3.1 数字化 |
2.3.2 数字化质量管理 |
2.3.3 质量管理数字化的意义 |
第三章 H企业质量管理现状问题及分析 |
3.1 H企业概况 |
3.1.1 H企业简介 |
3.1.2 H企业质量管理方针、目标与愿景 |
3.2 H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架构 |
3.2.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
3.2.2 H企业组织架构图及各部门的职责分配 |
3.2.3 H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现状 |
3.3 H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质量管理数据的“有效性”差 |
3.3.2 质量管理体系更新不足及“两张皮”现象 |
3.3.3“质量信息孤岛”现象及质量管理效率差 |
3.3.4 产品质量追溯问题 |
3.3.5 质量成本损失严重 |
3.4 H企业质量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质量文化与质量战略意识不足 |
3.4.2 质量管理体系缺乏系统性 |
3.4.3 质量管理要求执行不到位 |
第四章 H企业数字化提升质量管理的对策研究 |
4.1 H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优化方案 |
4.1.1 加强质量目标管理过程改善 |
4.1.2 顾客导向过程改善 |
4.1.3 资源支持过程改善 |
4.2 H企业数字化提升质量管理的对策 |
4.2.1 质量管理数字化方案设计 |
4.2.2 质量目标管理可视化平台 |
4.2.3 MQ1文控管理系统 |
4.2.4 产品设计开发PDM平台 |
4.2.5 供应商质量管理平台 |
4.2.6 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数字化 |
4.2.7 客户质量管理平台 |
4.2.8 条码质量追溯系统 |
4.3 H企业质量管理数字化提升的保障措施 |
4.3.1 组织保障 |
4.3.2 人才技术保障 |
4.3.3 制度保障 |
4.3.4 文化保障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现代信息技术标准化与质量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大数据技术甘肃苹果种植环节的质量管理研究[D]. 何莉. 甘肃农业大学, 2021(11)
- [2]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与改进策略研究[D]. 袁新锋. 山东大学, 2020(01)
- [3]蔬菜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D]. 于冬菊. 山东大学, 2020(09)
- [4]房地产企业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研究[D]. 李庆. 重庆大学, 2020
- [5]Z酒店工程质量管理精细化研究[D]. 梁凌霄.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顺佳利微泵事业部产品质量管理优化研究[D]. 岳建刚. 兰州大学, 2019(02)
- [7]风电制造业技术标准化管理成熟度评价研究及应用[D]. 甘旭超.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8]我国流通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D]. 叶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
- [9]泰森公司质量管理问题分析及改善研究[D]. 袁平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10]H汽车零部件企业数字化提升质量管理的研究[D]. 韦泳键.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