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杭州湾萧山围垦区环境变化和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宏智[1](2021)在《20世纪6090年代萧山钱塘江滩涂围垦及其影响研究》文中指出
蔡梦园[2](2020)在《围垦型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田园综合体”一词自2017年被正式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很多地方开始尝试以这种创新模式发展农村经济,但目前还未建成相关成熟的理论体系以及完善的规划设计体系。在城乡一体化、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大背景下,浙江省不断优化农产业结构与区域布局,摒弃单一发展模式,开始在各地开发建设田园综合体试点,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及综合产业模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农村三产融合,提升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本文以杭州大江东桥头堡田园综合体为对象,结合田园综合体相关理论与优秀案例分析,对围垦型田园综合体的设计定位、设计策略、功能分区、专项规划设计等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如下:1、田园综合体为我国首创,经过多年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已涌现出无锡阳山田园东方综合体、建德稻香小镇筑梦田园综合体以及西湖区双浦原乡农业综合体等一批成功优秀案例,形成了集农业产业、休闲旅游、文化教育、田园社区为一体,以整合区域内各类资源为依托,多产融合联动发展的生态型乡村综合经济发展模式,表现为以功能多样性为目标、以地域资源整合为依托、以精神文化传承为主线、以整体开发园区化为基调、以产业发展与休闲娱乐为动力等特征,从传统单一的农产品销售模式转向了智慧农业模式。2、田园综合体因地理区位、现状资源、区域定位等不同,发展类型各不相同。杭州大江东桥头堡综合体属围垦型田园综合体,具有地势平坦、农耕地为主、土壤土质盐碱性、湿地资源丰富、种养产业规模大等特点。在规划中,可以对区域内原有建筑进行有机整合,以形成新形态乡村建筑群;对区域内农田、河道、湿地等自然资源进行景观提升与利用,以充分发挥垦区特有优势;对项目区域内农产布局结构合理组合,以达到多产收益与生态景观效果最大化。3、结合田园综合体理论与围垦区项目实际,将杭州大江东桥头堡围垦型田园综合体规划为“五大区块”、“四大小镇”,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来满足围垦型田园综合体的门户景观、技术研发、生态康养、休闲娱乐、文化创意等不同功能需求。在建筑、交通、水环境、农业产业布局等专项规划中,以低碳环保、经济节能为导向进行资源有效整合,以全方位发挥围垦型田园综合体的最大优势。
李晨露[3](2020)在《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杭州市永久基本农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永久基本农田是耕地资源的精华,为了对耕地实行严格的保护,保障粮食安全,我国出台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一系列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政策。但是当前对于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同程度的非农建设占用、撂荒和非粮化,景观破碎化严重等。对永久基本农田利用进行有效监测,能够及时发现永农保护存在的问题,对于落实优质耕地的永久性保护、维持区域土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谷歌公司推出了可以快速处理大量遥感影像的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GEE由于其丰富的地理空间数据集和强大的云计算能力优势已被广泛用于农田、森林和水体等自然资源的长时序动态变化监测。因此,本文借助GEE平台实现对永久基本农田利用现状的动态性监测,掌握永久基本农田的利用变化情况,及时发现永农保护问题,提出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建议。本文选取快速城镇化地区杭州市作为研究区,基于GEE平台,采用1114景Landsat 5 TM、Landsat 7 ETM+和Landsat 8 OLI影像,分别构建目标年份2000年、2010年和2018年份的影像堆栈,利用随机森林法生成了杭州市三期土地利用分类产品。在此基础上,结合GIS技术分析永久基本农田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在其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基础上,结合谷歌影像分析永久基本农田“增减”变化情况,评价其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有效性,以期为完善永久基本农田监测体系、实现对永久基本农田的有效管控提供参考。本研究结果如下:(1)在GEE海量数据库和强数据处理能力的支持下,本文利用了时间跨度长达20年的Landsat系列数据,在分类过程中考虑了物候因素,在去云处理后创建了包含光谱特征和地形特征的多维数据集,并运用机器学习分类器(随机森林算法),提取出了总体精度90%左右的2000、2010和2018年杭州市土地利用信息,获取的2018年永久基本农田耕地面积和2017年永农划定成果中耕地面积相对误差13%左右。(2)通过对2000—2018年杭州市永久基本农田土地利用情况和其耕地动态变化分析可知,土地利用类型结构较为稳定,其中耕地占比保持在70%以上,耕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呈增加态势,水体和林地呈减少趋势,耕地在向林地和水体流出的同时,大量水体流入为耕地,变化主要发生在萧山大江东、余杭区、富春江沿岸等地区。但是耕地整体稳定性较高,三期都保持不变的耕地面积占永农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数量减少的耕地分布靠近东北平原地区,而数量小幅增加的则主要靠近山地丘陵,前者连续性较优于后者,潜在反映了耕地占补空间和质量不平衡问题。由于东北部平原水网地区如萧山区和余杭区的耕地连片度高,耕地重心偏东,总体呈“西南→东北”的空间分布格局。尽管近二十年来,永农中耕地整体平整度提高,但是细碎耕地破碎化程度加重。对于萧山区、余杭区等平原地区的优质连片耕地要重点改善空间形态和规整程度,利用耕地整理、提质改造等手段提高耕地连片程度和生产能力,而杭州市外围区县通过工程提升耕地规整程度的潜力较大。(3)在GEE和谷歌历史影像的支持下,实现了对永久基本农田利用情况的动态监测,发现了杭州市永农保护现实性问题:1)存在农业结构调整利用耕地,包括坑塘养殖和苗木种植;2)生产条件、耕地质量和地理位置良好的农田存在闲置、撂荒现象,造成耕地资源浪费等问题;3)建设占用耕地,包括非农建设和设施农用地等占用耕地。针对监测结果,为了加强永久基本农田刚性管控,落实永农空间保护和有效利用,本文提出了3点建议:1)加强非农建设占用和破坏耕地质量的非粮化行为管控,实现永久基本农田分级管控和刚性管控;2)开展耕地撂荒追踪调查,建立针对性激励和监管政策;3)集成技术创新,探索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监测系统。
梅亚萍[4](2020)在《基于淤涨速率的潮滩围垦适宜性评价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文中指出潮滩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是潜在的土地资源。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里,为了解决人地矛盾以及经济建设需要,我国海岸围垦速度和强度有变快变大的趋势。与此同时,部分地区过度的围垦带来的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利用问题日益凸显。理想条件下,如果沉积物来源稳定,淤泥质潮滩的岸滩动态表现为垂向上的淤高和水平方向上的扩展;围垦之后假以时日,围堤前的潮滩会逐渐恢复至原来的高度和宽度,因而选择与潮滩淤涨速度相适宜的围垦速率对于潮滩的自然恢复以及制定潮滩规划和保护策略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涉及的三个滨海省级行政单元——江苏省、上海市及浙江省岸段为研究对象,利用GIS、RS技术分析三地19852015三十年间的岸线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从空间格局来看,上海市横沙东滩围垦速率最快,达到了598.00 m/a,其次是江苏省中部岸段以及浙江省杭州湾南岸,所有岸段中江苏省北部岸段岸线推进速率最慢,为5.60 m/a;从时间格局来看,江苏省中部岸段以及崇明东滩、杭州湾南岸在1985至1995年间最早进行围垦;1995至2015年间,几乎所有岸段围垦活动都很频繁,人工岸线不断取代自然岸线。三十年间岸线变化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地矛盾的突出,人类活动对自然岸线的改造作用导致的。结合潮滩地貌演变中的沉积速率和潮滩坡度两个因子计算围垦适宜速率,对比围垦适宜速率和岸线实际推进速率来建立围垦适宜性评价模式。评价结果表明,1985年至2015年主要围垦区域中:(1)围垦速率过快的区域有江苏省射阳河口、新洋港口和斗龙港口以及浙江省的三门湾下洋涂、蛇蟠岛和温州湾等岸段;(2)围垦速率较快区域为江苏省启东嘴、崇明东滩、象山港的莼湖镇、涂茨镇岸段以及台州湾的南洋涂;(3)围垦速率略快的是江苏省临洪河口、大丰港、川东港、上海市的南汇东滩、浙江省庵东浅滩以及台州湾的北洋涂;(4)围垦速率适宜的岸段仅有小洋口港、如东长沙镇和象山港的高湖塘和蒲门村岸段。略快、较快和过快的围垦速度打破了潮滩地貌动力的均衡,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应当严格控制。运用Delft3D模型对于不同沉积物来源、潮差以及初始坡度的情况下潮滩地貌的演变情况进行了探讨,发现:(1)潮滩剖面在稳定的沉积物供给下呈持续淤涨趋势,坡度逐渐变陡,且沉积物供应量越大,潮滩坡度变陡趋势越明显,剖面逐渐呈现上凸趋势;(2)在沉积物来源中断的情况下,潮滩剖面逐渐变缓,且先从潮滩下部出现侵蚀,每一年的侵蚀相较于前一年加剧;(3)潮滩剖面在中潮差的影响下产生变陡的趋势,而在强潮差的作用下不久之后就会发生侵蚀;(4)相较于坡度较陡的潮滩,平缓的潮滩更易于泥沙的堆积,坡度变化更为明显。
梅亚萍,蔡廷禄,王欣凯,夏小明,贾建军[5](2019)在《基于淤涨速率的潮滩围垦适宜性评价》文中认为潮滩既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亦是潜在的土地资源。过去几十年来,中国沿海潮间带的开发以围垦为主要驱动力,表现为海岸线主体向海推进。随着围垦规模和速度加快加大,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及土地利用问题,因此对于围垦适宜性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浙江省为例,利用遥感技术首先获取了大陆海岸线阶段性变化特征。接着从地貌均衡的角度,依据潮滩垂向淤涨速率和垂直岸线的潮滩剖面形态估算适宜的潮滩围垦速率。最后,比较海岸线实际推进速率与估算所得的围垦适宜速率,进行围垦适宜性分级评价。研究表明,1985-2015年间,围垦活动是浙江省大陆海岸线向海推进的主要原因。从时间进程来看,1985-1995年浙江省大陆海岸线向海推进缓慢,受围垦活动影响较小;1995-2015年间围垦活动频繁,人工岸线比例增加较多。围垦适宜速率的估算显示,杭州湾南岸围垦1 km后所需恢复时间最短,围垦适宜速率为12.5~64.3 m/a,其次为象山港和台州湾,围垦适宜速率分别为2.0~38.3 m/a和6.0~22.2 m/a;三门湾和温州湾围垦后所需恢复时间最长,围垦适宜速率分别为1.2~18.5 m/a和1.7~3.8 m/a。基于潮滩淤涨速率的围垦适宜性评价表明,1985-2015年间,浙江省主要围垦区域中围垦速率过快的是三门湾的下洋涂、蛇蟠岛和温州湾岸段,围垦速率较快区域为杭州湾南岸庵东浅滩部分岸段和象山港的莼湖镇、涂茨镇岸段以及台州湾的南洋涂,围垦速率略快的是庵东浅滩以及台州湾的北洋涂,围垦速率适宜的岸段仅有象山港的高湖塘和蒲门村岸段。浙江省过去30年的围垦进程和岸线变化启示,围垦活动应充分考虑潮滩环境的地貌动力均衡和自然恢复潜力。
王莉波[6](2020)在《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浙江省提出全面实施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的建设行动计划,杭州湾海洋经济战略地位更具突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迎来了新机遇。研究表明,杭州湾海域由于受到陆源废物废水排放、水产养殖业、海洋渔业、围填海造地等影响导致水环境污染严重,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入海陆源污染物增加,生态环境遭破坏严重。人类活动和海洋开发强度过大而导致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环境质量的恶化或者由于对海洋环境质量缺乏认识造成的经济和资源损失逐年增加,已成为区域环境问题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牵制因素。本研究从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现状进行阐述,对杭州湾海域污染成因、问题开展更深入分析,并通过借签和比较国内外海洋保护的经验做法,从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总量、沿海城市环境综合管理、排污权交易应用、生态补偿等方面,在制度、技术、监管等层面探讨提出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防治对策。本研究可以为杭州湾污水治理的制度建设和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并推动杭州湾污水治理,不断优化海洋产业布局,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强化海洋管理创新和资源集约利用,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海洋生态建设协调发展,为推进美丽浙江、海洋强省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王曦月[7](2019)在《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古代城市是承载着人与自然系统互动发展过程的复合空间,而古代水利的营建为一城一地提供了基本的环境支撑和安全保障。陂塘水利系统是古人通过人工修筑滞蓄水源并综合利用、服务于城市及所在区域的重要环境支撑系统,为众多古代城市构建了融山合水、诗情画意风景体系。本文以风景园林学科的视角建构了陂塘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内涵体系并将其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研究首先梳理了陂塘的古今概念体系、基本内容与系统性特征,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与范畴;其次,梳理了从上古时期到明清时期我国陂塘营建的历史阶段及发展特征;探究了陂塘在我国国土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及陂塘系统空间的结构范式、组成单元和空间类型。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之间密切的支撑关系,以及因支撑关系而形成的空间关系和结构范式,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纵向挖掘研究,有针对性地探讨陂塘系统如何合形辅势地融合城市所在的山水基底、与城市发展脉络有怎样的关系、在整体系统功能驱动下形成的空间特征与景观风貌。此外,文章结合古籍文献梳理了陂塘系统的山水风景特征、人工管理体系以及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最后,提炼出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载体与可持续发展途径。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文献挖掘等研究方法对相关古籍文字及舆图、景图等可考资料进行挖掘,并通过空间分析法、地理模型法进行历史空间的推理与变迁分析,结合系统学、现象学及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构建理论体系与研究框架。研究的主要结论为:①“陂塘”是我国古代人居营建史中重要的水利梳理方式,是具有特定功能、营建方式与结构范式的多单元系统。②陂塘系统在历史时期的整体发展路径具有阶段性特点,在国土范围上的地理分布具有空间聚集性特点。③陂塘系统与所服务城市之间有密切的空间关系与支撑关系,且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范式。④陂塘系统的风景具有一定的识别特征,对古代城市的景观体系和风貌具有塑造作用。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①本研究首次对“陂塘”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的语汇源流考证,梳理了陂塘系统的概念体系。②本文首次将陂塘系统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将中国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空间—人文三维视角构建其研究框架。③本文将古籍中的舆图、景图、文字记载与地理空间的信息结合起来进行推演分析,推测历史时期的空间形态与风景特征。
周烨[8](2019)在《城市化时空演变的多元多尺度分析及其扩张模拟预测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备受关注的主题之一,科学有效地识别城市化时空格局演变特征与规律,并合理预测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格局,对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选取中国东南沿海快速城市化的典型区域浙江省作为研究区,充分运用遥感、GIS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剖析全省城市化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其生态效应,并有机结合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建立科学有效的模型预测未来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多元多尺度视角下剖析了浙江省1994-2015年城市化时空格局演变特征。为提高分类精度和分类结果的可靠性,融合新型蝙蝠算法、遗传算法和支持向量机,构建了特征选择和参数优化协同处理的非参数分类器,获得了全省1994、2001、2008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集。运用GIS空间分析、探索性数据分析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相结合的多元混合分析框架,从转移规模、热点分布、扩张模式和景观格局等多角度分析了浙江省城市化时空格局的演变特征,从县域和网格尺度进行了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地形和交通区位条件决定了建设用地扩张的可能性,人口和经济增长对建设用地扩张有显着的推动作用,揭示了自然地理、交通区位和社会经济补合作用下城市土地利用格局受到的影响,表现为耕地和建设用地间此消彼长的典型城市化特征,以杭州、宁波、金-义和温-台为核心的都市圈模式已形成。(2)充分考虑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及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下,研究了生态环境效应对城市化格局演变的响应。①建设用地快速增长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导致浙江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下降趋势,价值总量共计降低3.86%。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不均衡,与夜间灯光强度、建设用地占比整体呈负相关。②基于“暴露-敏感-适应”框架,融合夜间灯光影像、污染物排放、微博签到点、区位条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与自然环境状况、生态建设等多源时空大数据构建了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结果表明浙江省总体脆弱性较低,但空间异质性强,呈现从城镇建成区向周边下降的特征。极度和高度脆弱区主要分布于浙北平原和东南沿海人类活动频繁区,而人类活动稀少的山地丘陵地带脆弱性较低。(3)研究了协调生态保护与城市建设视角下的城市扩张模拟预测模型。以典型城市化且生态系统极度脆弱区杭州市为例,充分考虑城市生态系统的复合性,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相互作用下的生态重要性和需求强度分析,及自然、人工生态系统特征出发构建生态源地识别体系,识别结果能较好地体现生态用地保护强度的空间分布,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进行生态适宜性分区表明适宜生态保护用地主要分布于城市西南部、南部和西北部。基于此,提出并构建了生态约束下耦合马尔可夫链、深度信念网络和元胞自动机的城市扩张模拟预测模型,其中混合蝙蝠算法优化的深度信念网络用于挖掘元胞自动机的转换规则。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克服了传统神经网络易过拟合和泛化能力不足的局限性,在模拟精度(FoM指数)及空间格局相似性方面分别提高了3.70%和10.11%。预测模型兼顾了生态保护和城市空间发展需求,可为更好地制定生态优先理念下的城市规划提供参考和依据。
马盟雨[9](2019)在《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研究初衷源于反思当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逾越“传统”与“现代”的鸿沟,在城市建设当中树立“文化自信”的切实途径。另一方面,宁波是典型的港口城市,拥有完整的港口发育史。其在平洋型地貌的城市发展中也颇具特色。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海洋经济等战略的推进下,城市港口作为水陆中转的交通枢纽在国家发展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本研究尝试立足传统,提出“城市山水系统”概念。聚焦于宁波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甬江流域”。在此区域视野下,重点关注古代背景下的清时宁波建设情况。并通过基础研究、文化研究、营造研究以及价值与反思四个版块,全面阐述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思想”,回应主题。第一,基础研究,即本文前三章内容。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整理、舆图分析以及相关图纸的复原等研究方法,立足系统论思想,建构出组成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三大子体系:“山水本底体系”、“山水建构体系”以及“山水意象体系”,并揭示其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还原历史中甬江地区的地貌形态、水利格局、聚落分布及其发展概况。梳理城市山水系统建设脉络以及发展动因。第二,文化研究,为本文第四章内容。立足基础研究,揭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传统”。提出系统建设中“天-地-人”的“三才”思想,以及营造实践的理论原则。其次,通过上述“营造传统”,结合城市山水系统的“构成要素”,二者经纬交错,实现营造文化的理论转译。推得城市山水系统营造过程中“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个方面的建设思想。第三,营造研究,即本文第五章内容。重点论述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回应标题。全面且深入探讨“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大方略在宁波甬江地区的具体实践。第四,价值与反思,即本文第六、七章的内容。通过前文研究,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并提出在当今城市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的方面。综上得出本文结论,即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第一,“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第二,“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第三,“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第四,“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第五,“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第六,“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研究视角创新:立足系统论,通过山水要素与人居建设互动的文化转译,归纳区域视野下城市山水系统的具体形态及其实践思想。第二,研究内容创新: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跨学科领域成果,完善宁波甬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的基础理论,填补研究空白。
何伟[10](2018)在《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逐渐成为当代人的精神追求。中国千姿百态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地区多样化的风景面貌,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区域风景管理和城镇格局营建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文章选取地域独立的杭嘉湖平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形态的研究方法,结合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第一部分以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背景研究为主,从空间支撑性的视角出发关注该区整体地域的环境背景;第二部分从空间的延续性和集约性的角度出发,以该区传统风景营建过程、营建内容的解析为主体;第三部分从空间的功能性和差异性的角度出发,分析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机制和特征;第四部分总结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传统智慧,并予以展望。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多重角度,展开对“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研究。首先从空间支撑性的视角出发,界定杭嘉湖平原的研究范围,分析其自然环境基础。其次从空间延续性视角茶法,通过地域文化基础、城乡建制历程、水网环境梳理和农业环境生成四部分研究该区风景营建的发展脉络。基于上述研究,分别从先秦至清末的不同阶段分析杭嘉湖平原城乡营建的动态变化,并对农田水利的形成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运河和海塘的开凿、西险大塘的建设为水网开发提供发展契机,四围河网的生成为农业开发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农田水利的开发最终形成了杭嘉湖平原水网纵横、田野阡陌的风景本底。而后从空间集约性的视角出发,将杭嘉湖平原传统的风景营建划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部分。自然景观通过释山、叙水分析区域内自然山水的形成过程和特征;人文景观首先以该区的运河水网和农业格局为对象,通过对水网分区、特征、工程设施和农田类型、特征、农耕制度,解读最终形成的农田水利格局;其次为该区的三府十一县及城镇网络营构,包括古城的相地选址、形胜布局、城池营构,市镇格局以及簇群地段的形成过程与特征。根据以上对风景营建过程及内容的解析,从空间功能性的视角出发,挖掘其营建机制。城池的营建源于政治影响、环境制约和建筑技艺;合形辅势的园林格局源于历朝各代多种类型的园林营造;山水相辅的规画方式、平原水网的交通营造和农桑共济的生产因素影响着郊野景观的营建;传统的风水观、诗画、城乡八景等人文意向影响着城镇与山水的整体态势。进而得出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主要特征,从空间差异性的视角出发,通过人化风景演替天然风景的过程特征、城池营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比较分析和区域风景营建的体系特征三个层面分析该区传统风景营建特征。最后通过风景营建的变迁特征分析全球化影响下该区域景观格局的变化。文章建构出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多维分析框架,在理论研究层面,扩展了人居环境风景营建的研究方法;在该方法指导下,通过对地域典型案例、城镇各阶段景观特征的分析,总结出了杭嘉湖平原风景的演变规律,以及“理水、务农、营城”的人工管控和城镇内外景观营建因素的协同作用对区域风景“默化、主导、牵引、渗透”的营建,对杭嘉湖平原地区历史风景营建的基础内容进行补充完善。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成果创新、方法创新及思路延展三个方面。具体为从风景园林学的综合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通过由区域到城市、由整体到典型的研究思路,构建了杭嘉湖平原区域—城市;城郊—城内等多重空间维度下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框架。本研究填补了杭嘉湖平原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拓展了研究尺度,以分层研究的方法探讨传统地域景观的动态发展与格局特征,总结出传统地域景观的营建经验与生态智慧,为开展国土层面地域风景营建的研究奠定基础。
二、杭州湾萧山围垦区环境变化和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杭州湾萧山围垦区环境变化和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围垦型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发展动态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方案 |
1.5 本章小结 |
2 田园综合体理论与相关优秀案例分析 |
2.1 田园综合体概念 |
2.2 田园综合体相关理论 |
2.2.1 城乡一体化理论 |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产业融合理论 |
2.3 田园综合体特征 |
2.3.1 以功能多样性为目标 |
2.3.2 以地域资源整合为依托 |
2.3.3 以文化精神传承为主线 |
2.3.4 以整体开发园区化为基调 |
2.3.5 以产业发展、休闲娱乐为动力 |
2.4 田园综合体优秀案例分析 |
2.4.1 无锡阳山·田园东方综合体 |
2.4.1.1 项目概况 |
2.4.1.2 发展优势亮点 |
2.4.2 建德稻香小镇筑梦田园综合体 |
2.4.2.1 项目概况 |
2.4.2.2 原有自然景观资源 |
2.4.2.3 发展优势亮点 |
2.4.3 西湖区双浦原乡农业综合体 |
2.4.3.1 项目概况 |
2.4.3.2 发展优势亮点 |
2.4.4 评价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围垦型田园综合体总体规划设计研究 |
3.1 研究地概况 |
3.1.1 基本情况 |
3.1.2 自然条件 |
3.1.2.1 地质分析 |
3.1.2.2 气候分析 |
3.1.2.3 水文分析 |
3.1.2.4 交通分析 |
3.2 项目概况 |
3.2.1 基本情况 |
3.2.2 自然景观资源分析 |
3.2.2.1 地貌资源 |
3.2.2.2 水资源 |
3.2.2.3 山地资源 |
3.2.2.4 农业资源 |
3.2.3 交通分析 |
3.2.4 建筑分析 |
3.2.5 村民问卷调查 |
3.3 设计定位与目标 |
3.4 设计策略 |
3.5 功能分区 |
3.5.1 五大功能区域 |
3.5.2 四大生态小镇 |
3.5.2.1 创美小镇 |
3.5.2.2 乡美小镇 |
3.5.2.3 梦美小镇 |
3.5.2.4 完美小镇 |
3.6 设计思考 |
3.7 本章小结 |
4 围垦型田园综合体专项规划设计研究 |
4.1 建筑规划设计 |
4.2 交通组织规划设计 |
4.3 农产布局结构规划设计 |
4.4 .水环境规划设计 |
4.4.1 雨水生态管理策略 |
4.4.2 雨水生态净化 |
4.4.3 污水处理策略 |
4.5 绿化景观规划设计 |
4.6 照明工程规划设计 |
4.7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4.8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杭州市永久基本农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2.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 |
2.1.1 Google Earth Engine |
2.1.2 永久基本农田 |
2.1.3 耕地 |
2.2 Google Earth Engine应用研究 |
2.2.1 平台简介 |
2.2.2 平台应用 |
2.3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
2.3.1 国内外研究概况 |
2.3.2 遥感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上的应用 |
2.4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研究 |
2.4.1 国内外有关制度政策研究概况 |
2.4.2 3S技术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中的应用 |
2.5 研究评述 |
3.研究区概况与遥感数据处理 |
3.1 杭州市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1.3 土地利用概况 |
3.2 永久基本农田概况 |
3.2.1 数量和构成概况 |
3.2.2 坡形结构概况 |
3.2.3 破碎程度概况 |
3.3 研究数据及处理 |
3.3.1 数据来源及介绍 |
3.3.2 数据预处理 |
3.3.3 数据处理平台 |
4.基于GEE的土地利用分类及变化检测 |
4.1 思路和技术路线 |
4.2 训练和验证数据集 |
4.3 随机森林分类器 |
4.4 分类结果与精度验证 |
4.4.1 精度验证 |
4.4.2 分类结果 |
4.5 变化检测分析与结果讨论 |
4.5.1 年际变化检测结果 |
4.5.2 结果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2000-2018年杭州市永久基本农田时空演变分析 |
5.1 近二十年永久基本农田土地利用情况 |
5.1.1 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及组成变化 |
5.1.2 土地利用类型流入流出分析 |
5.1.3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
5.2 近二十年永久基本农田内耕地动态变化分析 |
5.2.1 基于网格样方法的耕地变化动态度分析 |
5.2.2 耕地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
5.2.3 耕地集中连片水平和集约化利用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杭州市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有效性监测研究 |
6.1 永久基本农田“增减”变化分布情况 |
6.1.1 坡度情况分析 |
6.1.2 交通情况分析 |
6.1.3 质量等级情况分析 |
6.2 “增加”耕地后续耕种情况监测 |
6.3 “减少”耕地利用情况监测 |
6.3.1 耕地撂荒情况分析 |
6.3.2 农业结构调整为苗木种植情况分析 |
6.3.3 建设占用耕地情况分析 |
6.4 保护有效性监测评价和建议 |
6.4.1 加强非农建设占用和非粮化行为管控,实现永久基本农田分级和刚性管控 |
6.4.2 开展耕地撂荒追踪调查,建立针对性激励政策 |
6.4.3 集成技术创新,探索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监测系统 |
7.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取得新进展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4)基于淤涨速率的潮滩围垦适宜性评价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海岸线定义及分类 |
1.2.2 海岸线空间变化分析 |
1.2.3 潮滩剖面形态及演变 |
1.2.4 潮滩围垦适宜性评价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科学问题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
1.4.1 技术路线 |
1.4.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滩涂资源及围垦概况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岸线提取与分析 |
3.1.1 遥感影像与地形图收集 |
3.1.2 基于遥感影像的海岸线目视解译原则 |
3.1.3 海岸线质量评估实地测量 |
3.1.4 岸线质量评估方法 |
3.1.5 岸线变迁速率分析方法 |
3.2 围垦适宜性评价 |
3.2.1 沉积速率及剖面数据来源 |
3.2.2 潮滩围垦适宜速率 |
3.2.3 潮滩围垦适宜性评价方法 |
3.3 Delft3D水动力与沉积物模型 |
3.3.1 二维基本控制方程 |
3.3.2 泥沙输运模型 |
3.3.3 模型参数设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果 |
4.1 近30 年来长三角地区岸线类型时空变化特征 |
4.2 近30 年来长三角地区典型围垦区域阶段性岸线时空变化特征 |
4.2.1 绣针河口-浏河岸段海岸线 |
4.2.1.1 绣针河口-射阳河口岸段 |
4.2.1.2 射阳河口-东灶港岸段 |
4.2.1.3 东灶港-浏河岸段 |
4.2.2 长江口-杭州湾岸段海岸线 |
4.2.2.1 崇明岛岸段 |
4.2.2.2 长兴岛-横沙岛岸段 |
4.2.2.3 浏河至金山岸段 |
4.2.3 杭州湾-温州湾岸段海岸线 |
4.2.3.1 杭州湾南岸岸段 |
4.2.3.2 象山港岸段 |
4.2.3.3 三门湾岸段 |
4.2.3.4 台州湾岸段 |
4.2.3.5 温州湾岸段 |
4.3 近30 年来长三角地区潮滩围垦适宜性评价 |
4.3.1 江苏省和上海市主要围垦岸段适宜性评价 |
4.3.2 浙江省主要围垦岸段适宜性评价 |
4.4 长三角地区潮滩地貌动力特征与控制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5.1 EPR、LRR和 WLR的交互检验 |
5.2 长三角地区岸线变化驱动力分析 |
5.2.1 江苏省岸段 |
5.2.2 上海市及崇明三岛岸段 |
5.2.3 浙江省岸段 |
5.3 长三角地区潮滩生长与围垦工程的极限 |
5.4 长三角地区未来海岸带空间资源开发思路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基金 |
致谢 |
(5)基于淤涨速率的潮滩围垦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1.1 沉积速率及剖面数据 |
2.1.2 岸线数据来源 |
2.2 海岸线提取方法与技术 |
2.2.1 海岸线定义及分类 |
2.2.2 目视解译原则 |
2.2.3 岸线解译结果质量评估 |
2.3 海岸线速率变化分析 |
2.4 潮滩围垦适宜性分析 |
2.4.1 围垦适宜速率 |
2.4.2 围垦适宜性评价 |
3 结果 |
3.1 围垦主要区域阶段性海岸线变化特征 |
3.1.1 杭州湾南岸 |
3.1.2 三门湾岸段 |
3.1.3 温州湾岸段 |
3.2 潮滩围垦适宜性 |
4 讨论 |
5 结论 |
(6)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海洋生态治理研究进展 |
1.3.1 国内海洋生态治理研究进展 |
1.3.2 国外海洋生态治理研究进展 |
1.3.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
第二章 杭州湾海域概况及生态环境状况 |
2.1 杭州湾海域概况 |
2.1.1 自然概况 |
2.1.2 区域经济社会概况 |
2.2 杭州湾生态环境污染状况 |
2.2.1 杭州湾水污染状况 |
2.2.2 杭州湾生物多样性 |
2.2.3 杭州湾滨海湿地资源现状 |
2.2.4 杭州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2.3 杭州湾海域污染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
2.3.1 自然因素引起的污染 |
2.3.2 杭州湾陆源污染 |
2.3.3 杭州湾沿岸海洋开发活动影响 |
2.3.4 湿地资源减少,湿地生态功能破坏 |
2.3.5 潮间带自然生境遭受破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经验借签 |
3.1 胶州湾海事区域的治理经验 |
3.1.1 胶州湾海事区域状况简介 |
3.1.2 胶州湾海事区域的污染因素探究 |
3.1.3 胶州湾海事区域的治理经验 |
3.2 美国的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经验 |
3.3 日本的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经验 |
3.4 欧盟的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经验 |
3.5 东盟的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经验 |
3.6 国际经验对杭州湾海域生态污染防治的启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杭州湾海域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
4.1 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总量 |
4.1.1 陆源污染概述 |
4.1.2 工业污染源控制 |
4.1.3 生活污染源控制 |
4.1.4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
4.1.5 海洋污染防治 |
4.2 沿海城市环境综合管理 |
4.3 重点河口、海湾地区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措施 |
4.4 杭州湾流域排污权交易应用探讨 |
4.5 杭州湾庵东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
4.6 杭州湾海洋生态环境预警机制探讨 |
4.6.1 海洋生态环境污染风险分析 |
4.6.2 海洋生态环境预警监测建议 |
4.7 保障措施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背景下人地关系的矛盾 |
1.1.2 城市水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1.3 古代人居科学与智慧的传承使命 |
1.1.4 风景园林跨学科研究的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深入挖掘古代人居环境营建智慧 |
1.2.2 系统阐释古代多元的城—水关系 |
1.2.3 构建陂塘系统的研究框架 |
1.3 相关概念辨析 |
1.3.1 陂与陂塘 |
1.3.2 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 |
1.3.3 人居环境系统、自然系统与支撑系统 |
1.4 相关领域研究 |
1.4.1 景观与文化:自然—人类系统的辨证思考 |
1.4.2 城市与水利:营城理水的思想与实践 |
1.4.3 陂塘相关研究 |
1.4.4 古籍文献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陂塘系统营建的背景研究 |
2.1 思想哲学基础 |
2.1.1 农耕文明下的人地思想 |
2.1.2 中国传统的自然形胜观 |
2.1.3 中国古代的山水审美意识 |
2.2 营建意匠基础 |
2.2.1 传统农田水利:我国人居营建的基础 |
2.2.2 区域水利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地域适应性 |
2.2.3 城市水利系统:人工与自然系统交织的集中呈现 |
3 陂塘系统的概念建构与基本内容 |
3.1 陂塘系统的概念与识别 |
3.1.1 “陂”与“陂塘”语汇源流考 |
3.1.2 现代学科体系中的陂塘 |
3.1.3 陂塘概念内涵的系统性 |
3.1.4 相似概念辨析 |
3.2 陂塘系统的基本内容 |
3.2.1 陂塘系统基本功能 |
3.2.2 系统结构框架与组成单元 |
3.2.3 陂塘系统的管理体系 |
3.3 小结 |
4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起源背景与变迁过程 |
4.1 思想萌芽期:上古时期 |
4.2 初创期:春秋战国时期 |
4.3 奠定期:两汉时期 |
4.4 曲折建设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4.5 最盛期:隋唐五代时期 |
4.6 集中发展期:宋元时期 |
4.7 拓展更迭期:明清时期 |
4.8 小结 |
4.8.1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整体发展进程 |
4.8.2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发展的空间特征 |
4.8.3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
5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空间形态特征 |
5.1 国土与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 |
5.1.1 两淮地区 |
5.1.2 江南地区 |
5.1.3 西南及其他边陲地区 |
5.1.4 小结 |
5.2 陂塘系统及其单元的空间形态特征 |
5.2.1 陂塘系统的基本空间架构 |
5.2.2 陂塘系统的结构单元形态 |
5.2.3 陂塘系统的典型空间类型 |
5.2.4 陂塘系统的典型复合结构 |
5.3 小结 |
6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对城市的支撑 |
6.1 凭湖而蓄:城市水系调蓄 |
6.2 倚湖而守:城市军事防御 |
6.3 济河之运:城市漕运调剂 |
6.4 构城之景:城市游憩与景观 |
6.5 利民之生:城市物产供给 |
7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
7.1 “山—陂—城”的基本空间格局 |
7.1.1 竖向关系 |
7.1.2 平面关系 |
7.1.3 古代陂塘系统的择址原则 |
7.2 “城—陂”空间关系的类型范式 |
7.2.1 城绕陂周、城嵌陂中 |
7.2.2 陂城比邻 |
7.2.3 城牵离陂 |
7.2.4 陂嵌城中 |
7.3 小结 |
8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风景审美 |
8.1 陂塘系统的典型风景范式 |
8.1.1 融山合水的自然基底 |
8.1.2 各司其职的系统单元 |
8.1.3 揽胜抒怀的游赏体系 |
8.1.4 渗透互融的世俗空间 |
8.1.5 互惠共荣的生产生活 |
8.2 陂塘系统与风景集称文化 |
8.2.1 城市集称景观中的相关景名 |
8.2.2 与陂塘系统相关的集称景观 |
8.3 陂塘风景的艺术表达 |
8.3.1 诗词歌赋 |
8.3.2 山水画作 |
8.4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当代价值与发展路径 |
9.2.1 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 |
9.2.2 可持续发展策略 |
9.3 创新点 |
9.4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水经注》中的陂塘经文及注疏 |
(8)城市化时空演变的多元多尺度分析及其扩张模拟预测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遥感监测研究 |
1.2.2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格局特征研究 |
1.2.3 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分析研究 |
1.2.4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研究 |
1.2.5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扩张模拟预测研究 |
1.3 研究区域与数据资料 |
1.3.1 研究区域 |
1.3.2 研究数据 |
1.4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2 浙江省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 |
2.1 数据与资料来源 |
2.2 数据预处理 |
2.3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
2.4 基于混合蝙蝠算法特征选择和参数优化的土地利用分类模型 |
2.4.1 输入特征和样本选取 |
2.4.2 基于HBA-FSSVM的特征选择及参数优化模型 |
2.5 实验结果与比较 |
2.6 本章小结 |
3 浙江省城市化时空格局演变规律探究 |
3.1 1994-2015年浙江省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分析 |
3.1.1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方法 |
3.1.2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分析 |
3.1.3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变化分析 |
3.2 建设用地扩张定量测度 |
3.2.1 测度指数选取 |
3.2.2 地级市尺度 |
3.2.3 县域尺度 |
3.2.4 网格尺度 |
3.3 建设用地空间扩张模式识别 |
3.3.1 建设用地扩张模型 |
3.3.2 建设用地空间扩张分析 |
3.4 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分析 |
3.4.1 自然区位因素的驱动作用 |
3.4.2 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 |
3.5 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
3.5.1 景观指数的选取 |
3.5.2 总体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
3.5.3 区域景观格局演变规律 |
3.6 本章小结与讨论 |
4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 |
4.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及其对城市化的响应 |
4.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 |
4.1.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 |
4.1.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城市化的响应 |
4.1.4 问题分析与总结 |
4.2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脆弱性响应评价 |
4.2.1 评价体系构建 |
4.2.2 影响因子权重确定 |
4.2.3 生态系统脆弱性综合评价结果 |
4.2.4 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城市化影响因素分析 |
4.2.5 问题分析与总结 |
4.3 城市生态适宜性分区——以杭州市为例 |
4.3.1 研究区域 |
4.3.2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分区原理 |
4.3.3 源地的识别 |
4.3.4 累积阻力面的构建 |
4.3.5 生态适宜性分区 |
4.4 本章小结 |
5 生态约束下耦合深度信念网络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扩张模拟预测 |
5.1 研究方法 |
5.1.1 元胞自动机 |
5.1.2 马尔可夫链 |
5.1.3 深度信念网络 |
5.1.4 基于混合蝙蝠算法的DBN结构参数获取 |
5.1.5 EC-MarMDBN-CA模型构建 |
5.1.6 精度验证 |
5.2 实例验证 |
5.2.1 数据收集 |
5.2.2 模型实现 |
5.2.3 结果比较与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 |
6.2 研究特色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9)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城市问题之反思 |
1.1.2 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 |
1.2 研究意义 |
1.2.1 探索以山水要素为核心的城市风景研究方法 |
1.2.2 解读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的传统思想 |
1.2.3 助力完善中国城市传统山水环境研究理论 |
1.3 概念辨析 |
1.3.1 城市 |
1.3.2 山水 |
1.3.3 城市山水系统 |
1.3.4 营造思想 |
1.4 研究范畴 |
1.4.1 时间范畴 |
1.4.2 空间范畴 |
1.5 研究综述 |
1.5.1 城市相关研究 |
1.5.2 城市山水系统相关研究 |
1.5.3 宁波城市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6.1 实地调查研究 |
1.6.2 系统分析方法 |
1.6.3 地志、舆图分析 |
1.6.4 提炼、比较、归纳、总结 |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
2.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基础内容 |
导言 |
2.1 环境基础 |
2.1.1 中国地理环境 |
2.1.2 宁波地理环境 |
2.1.3 小结 |
2.2 相关理论 |
2.2.1 中华文化的思想传统 |
2.2.2 系统思想的借鉴总结 |
2.2.3 山水环境的尺度界定 |
2.2.4 地志舆图的要素提取 |
2.2.5 城市功能的重新解构 |
2.2.6 审美主体的认知原理 |
2.3 系统析要 |
2.3.1 建构思想 |
2.3.2 系统特质 |
2.3.3 诠释方法 |
2.4 系统组成 |
2.4.1 山水本底体系 |
2.4.2 山水建构体系 |
2.4.3 山水意象体系 |
2.5 本章小结 |
3.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发展脉络与动因 |
导言 |
3.1 发展脉络 |
3.1.1 史前-先秦:沧海桑田的变迁 |
3.1.2 秦汉:三江聚落的繁盛 |
3.1.3 六朝-唐五代:山水秩序的初奠 |
3.1.4 两宋:人居网络的完善 |
3.1.5 元明清:曲折发展中的转型 |
3.1.6 小结:脉络梳理 |
3.2 发展动因 |
3.2.1 人居环境的需求 |
3.2.2 宗教信仰的流变 |
3.2.3 礼乐思想的要求 |
3.2.4 科学技术的革新 |
3.2.5 山水观念的改变 |
3.2.6 政定民安的取向 |
3.2.7 经济发展的趋势 |
3.2.8 城市港口的发展 |
3.2.9 外地移民的渗透 |
3.2.10 市井文化的繁荣 |
3.3 本章小结 |
4.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文化 |
导言 |
4.1 营造传统 |
4.1.1 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三才”思想 |
4.1.2 城市山水系统实践的理论原则 |
4.2 文化体现 |
4.2.1 宜以安人:山林川谷,天材之利 |
4.2.2 巧以利人:以天之利,立人之纪 |
4.2.3 美以感人:取象天地,神形之境 |
4.3 本章小结 |
5.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 |
导言 |
5.1 象位 |
5.1.1 城市选址 |
5.1.2 秩序呼应 |
5.1.3 间架构建 |
5.2 量度 |
5.2.1 水利骨架 |
5.2.2 耕地区划 |
5.2.3 聚落单元 |
5.3 场域 |
5.3.1 支撑型场域 |
5.3.2 政权型场域 |
5.3.3 教化型场域 |
5.3.4 利济型场域 |
5.4 焦点 |
5.4.1 山水胜景型焦点 |
5.4.2 建筑设施型焦点 |
5.5 共感 |
5.5.1 意象格局 |
5.5.2 城市“八景” |
5.6 本章小结 |
6.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与传承 |
导言 |
6.1 启示 |
6.1.1 维护山水本真的人地秩序 |
6.1.2 注重历史文脉的传承延续 |
6.1.3 把握不同尺度的发展策略 |
6.1.4 鼓励不同领域的学科交流 |
6.2 传承 |
6.2.1 延续山水脉络,注重城市发展的体翼关系 |
6.2.2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城乡统筹的发展策略 |
6.2.3 发挥港城优势,对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
6.2.4 整合人文资源,形成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余论 |
7.1 全文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 |
7.1.1 “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 |
7.1.2 “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 |
7.1.3 “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 |
7.1.4 “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 |
7.1.5 “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 |
7.1.6 “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 |
7.2 创新点 |
7.3 余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的丧失 |
1.1.2. 快速城镇化对历史地域风景保护的冲击 |
1.1.3. 现代化背景下杭嘉湖平原历史城镇景观的危机 |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时期 |
1.2.1. 研究对象:杭嘉湖平原 |
1.2.2. 研究时期:清末民初之前(传统范畴)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概念辨析 |
1.4.1. 风景(Landscape)及其相关概念 |
1.4.2. 营建(Formation)及其相关概念 |
1.4.3. 风景营建 |
1.5. 文献综述 |
1.5.1. 区域、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
1.5.2. 不同视角的区域风景营建相关研究 |
1.5.3. 古代杭嘉湖平原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技术路线 |
2. 杭嘉湖平原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
2.1. 区位及地域范围 |
2.1.1. 历史地理研究中的“杭嘉湖平原” |
2.1.2. 自然地理学中的“杭嘉湖平原” |
2.1.3. 政治经济区划中的“杭嘉湖平原” |
2.1.4. 本文中杭嘉湖平原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自然环境基础 |
2.2.1. 形势地貌 |
2.2.2. 水文条件 |
2.2.3. 气候条件 |
2.2.4. 土壤条件 |
2.3. 小结 |
3.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过程分析 |
3.1. 地域文化基础 |
3.1.1. 杭嘉湖平原地域文化的过渡性 |
3.1.2. 原始氏族的文化基础 |
3.1.3. 吴越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
3.2. 度地:城乡建置历程 |
3.2.1. 先秦 |
3.2.2. 秦汉六朝 |
3.2.3. 隋唐五代 |
3.2.4. 两宋 |
3.2.5. 元明 |
3.2.6. 清 |
3.3. 理水:水网环境的梳理 |
3.3.1. 总体发展 |
3.3.2. 凿河建塘 |
3.3.3. 分化河网稳固堤塘 |
3.4. 务农:农业环境的生成 |
3.4.1. 火耕水耨的远古农业 |
3.4.2. 水网平原中开垦屯田 |
3.4.3. 桑争稻田进程的加剧 |
3.4.4. 垦殖加重带来环境负担 |
3.5. 小结 |
4.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内容解析 |
4.1. 释山 |
4.1.1. 天目山脉 |
4.1.2. 内陆和滨海山体 |
4.2. 叙水 |
4.2.1. 太湖 |
4.2.2. 钱塘江及杭州湾 |
4.2.3. 苕溪水系 |
4.2.4. 长兴水系 |
4.3. 水网农田 |
4.3.1. 秩序井然的纵横水网 |
4.3.2. 因地制宜的良畴沃野 |
4.4. 城池市镇 |
4.4.1. 合形辅势的城池格局 |
4.4.2. 缘水而生的市镇格局 |
4.5. 小结 |
5.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机制 |
5.1. 圈地营城 |
5.1.1. 自上而下的政治影响 |
5.1.2. 内外贯通的利水居行 |
5.1.3. 就地取材的建筑技艺 |
5.2. 园林成境 |
5.2.1. 皇家园林 |
5.2.2. 私家园林 |
5.2.3. 寺庙园林 |
5.2.4. 书院园林 |
5.3. 规画治野 |
5.3.1. 经营山水 |
5.3.2. 优化交通 |
5.3.3. 择优选种 |
5.4. 人文赋意 |
5.4.1. 山水为序 |
5.4.2. 八景立意 |
5.4.3. 风俗附会 |
5.5. 小结 |
6.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特征 |
6.1. 区域风景营建的演化特征 |
6.1.1. 水 |
6.1.2. 田 |
6.1.3. 城 |
6.2. 区域风景营建的体系特征 |
6.2.1. “山—水—田—城—镇”融合的全局风景营建 |
6.2.2. “焦点—天际—诗画”三位一体邑郊景观营建 |
6.2.3. “边界—轴线—骨架—群域”集约化的城内景观营建 |
6.3. 相似性与差异性比较分析 |
6.3.1. 景观结构与影响力的相似性 |
6.3.2. 景观分布与特色的差异性 |
6.4. 当代风景营建的变迁特征 |
6.4.1. 工业化进程逐渐加速的全局改造 |
6.4.2. 城内外空间逐渐模糊的景观格局 |
6.4.3. 风景名胜旅游区的景观保护进程 |
6.5. 总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默化:优越深厚的自然与文化基础 |
7.1.2. 牵引:人与天调的水利农田营建 |
7.1.3. 主导:因形就势体国经野的城镇营建 |
7.1.4. 渗透:逐级开发自然相适的历史经验 |
7.1.5. 现代语境中传承历史的发展策略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附录一: 杭嘉湖平原各府境内主要山体统计 |
附录二: 截止2017年杭嘉湖平原主要河湖水系统计 |
附录三: 杭嘉湖平原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杭州湾萧山围垦区环境变化和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6090年代萧山钱塘江滩涂围垦及其影响研究[D]. 张宏智.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2]围垦型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D]. 蔡梦园.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3]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杭州市永久基本农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D]. 李晨露. 浙江大学, 2020(02)
- [4]基于淤涨速率的潮滩围垦适宜性评价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D]. 梅亚萍.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 [5]基于淤涨速率的潮滩围垦适宜性评价[J]. 梅亚萍,蔡廷禄,王欣凯,夏小明,贾建军. 海洋通报, 2019(06)
- [6]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对策研究[D]. 王莉波.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7]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D]. 王曦月.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城市化时空演变的多元多尺度分析及其扩张模拟预测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D]. 周烨. 浙江大学, 2019(02)
- [9]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D]. 马盟雨.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10]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D]. 何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