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学生青春期的教育内容与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杨岚[1](2021)在《青春期学生爱情教育的思考与探索——基于“生命成长”的视角》文中指出文章以学生"生命成长"为研究视角,在充分探讨学校开展青春期学生爱情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础上,尝试提出开展青春期学生爱情教育的有效策略:"协调育人"原则下的学校青春期爱情教育多渠道融合、"三全育人"理念下的课堂青春期爱情教育多学科融入"、生命成长"视野下的教师青春期爱情教育人文关怀。
覃梓铭[2](2021)在《高年级小学生青春期性教育的社会工作课堂实践研究 ——以柳州市X项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李婷婷[3](2021)在《特殊教育学校青春期智力障碍学生防性侵教育的行动研究》文中提出预防性侵害是特殊教育学校智力障碍学生性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智力障碍青少年学生的生理成熟,他们会表现出与同龄普通学生相同的性欲望、性冲动,但大部分智力障碍学生由于认知水平较低、沟通存在一定的障碍、加之社会判断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薄弱以及对防性侵害认识不足容易使他们成为性侵害的目标。尽管智力障碍学生的性侵害问题已经引起了一些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关注,但有关青春期智力障碍学生性侵害的相关研究却相对滞后。本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的研究方法,通过与成都市S特殊教育学校的L老师和Y老师合作,以培智七年级的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培智七年级开展了近三个月的研究实践。首先,研究者通过对9名学生进行观察与统计,并对培智七年级学生进行防性侵能力前测以及对班级教师、家长进行访谈,结合防性侵各主题教学目标、智力障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选择教学内容,与合作教师、家长一起制定了本研究的防性侵主题活动方案;然后,在L老师与Y老师共同协助下,研究者在培智七年级开展了防性侵的四个主题教学活动,在“计划——行动——观察——反思——新计划”的行动循环中探索出在培智七年级开展防性侵教学活动的可行性方案和具体的教学实施途径、方法与策略;最后,通过对学生、家长及合作教师的访谈与观察、培智七年级学生防性侵能力后测、研究者与合作教师的自我反思等方式探究了本次防性侵主题教学活动对学生、家长以及合作教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而言,本研究在前测基础上,以集体教学为轴线,辅以课后个别化教学,再结合家长的力量,发现在培智七年级开展防性侵教学活动颇有成效。从防性侵教育的实施上来说,教学主题与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从本班学生水平出发,具有适宜性和发展性;教学活动设计既要预设,也要生成;教学中宜采用多种具体形象的教学形式相结合,教学情境应贴近智障儿童真实生活情境;家长的卷入有助于防性侵教育活动过程的开展。从防性侵教育策略上来说,研究者总结了四个策略来提升青春期智力障碍学生防性侵教育的效果。基于研究结论,进行讨论,以此提出以下建议:社会层面可加大防性侵立法,构建起高效联动的弱势群体防性侵教育体系;特殊学校方面可将防性侵教育内容贯穿培智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整体性教育框架当中,建构起培智学生防性侵课程连续体,并在教学过程中为培智教师提供充足的防性侵教学资源,在教学之外为教师提供多种防性侵教育的专业培训;培智教师要应当前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主动更新教学观念并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培智家长需要认识到防性侵教育的价值,支持培智教师防性侵教育工作,把握家庭和社区中的防性侵教育契机,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对智障青少年的防性侵教育。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够构建起社会、学校、家庭为一体的防性侵保护和教育体系。
张利德[4](2021)在《基于初中生物学教学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渗透研究》文中认为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性生理卫生教育,而是将性心理、性道德等方面相互融合的综合素质教育,适度、适宜的青春期性教育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现目前许多中学还没有单独开设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初中生物学教学渗透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因此,基于初中生物学教学研究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渗透,有利于提升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效果,更有利于初中学生科学的认识性与对待性,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以问卷调查法分别对汉中地区的初中学生与生物教师进行了调查,以期了解汉中地区初中学生的青春期性健康认知与发展现状、学生对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态度与期望、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现状。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汉中地区初中学生对青春期性健康的认知与发展现状不容乐观。这主要是由于学校开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程度还不够,家庭缺乏对孩子科学的指导。通过教师调查表明,汉中地区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力度不够理想,存在该问题有四方面的原因:第一,学校对性健康教育重视度不够且缺乏师资力量;第二,教师的思想观念比较保守;第三,教师性健康知识储备不够充足,对渗透点把握不够准确;第四,教师缺乏有效的、多样化的渗透方式方法。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策略:(1)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制度建设和师资培养;(2)更新传统的性教育观念,建立科学和谐的家庭教育;(3)教师要注重自我学习,加强自身知识积累;(4)系统分析教材,认真梳理青春期性教育渗透点;(5)依托生物学科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同时解决策略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适时、适度原则;(2)内容科学、准确原则;(3)理论与生活相结合原则;(4)性知识教育与性道德教育相结合原则。最后,针对教师对渗透点把握不准,缺乏有效的、多样化的渗透方式两个突出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第一,结合2011版生物学课程标准系统分析教材,认真梳理了生物教材中的渗透点。第二,构建了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分别设计了“课堂讲授”、“主题班会”、“课外讨论交流”、“专家案例辅导”四种渗透方式,并逐一进行了示范案例设计,旨在为汉中地区一线生物教师提供相关的借鉴与参考。
潘丹娜[5](2021)在《广西高中生性审美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少年的青春期逐渐提前,缺乏性教育、性审美教育的青少年,在社会不良性审美观的误导下,容易出现性审美的偏差。因此,需要对青春期的青少年进行性审美教育,引导青少年适应自身变化,良好过渡青春期,提高自身的性健康。性教育研究中的性审美是一种价值观教育,涉及到性行为、性关系相关事件时个体对其的态度和价值判断。是基于基本的性知识、性道德和性法律,以社会性别教育为主的性价值观教育。通过对青少年进行性审美教育,青少年对性能形成自己的审美观点,指导今后的性行为、处理性关系。本次性审美教育教学研究,是以贵港市某中学的高一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骆一编制的《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问卷》和自编的《高中生性审美调查问卷》作为学生性心理健康和性审美水平现状的评测工具。调查结果显示高一年级学生性心理健康平均分为3.682分(满分5分,下同),性心理健康水平一般,性审美观水平中社会性别平均得分2.436分,显示学生性适应能力不足。根据调查的学生性心理健康和性审美水平实际情况,依据中国性学会发布的2012年的《中国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版)》和前人已做的相关研究,制定性审美教学设计方案,抽取高一年级的A班(对照组)和B班(实验组),共计124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由教学实践后的实验班和对照班差异比较得知,性审美教学实践能提升学生性审美价值观。特别是性审美观的社会性别维度,有显着增长。B班实验后(3.629分)社会性别得分明显高于实验前(2.871分)。结合学生评价表和课堂的实际反馈,学生认可在高中阶段进行性审美教学,能积极参与到性审美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性审美的学习,改善了对性的观感,意识到性本身具有的价值,性所具备的生命活力。经过性审美教学,激发了学生了解性和性文化的兴趣,从而在学生的个体审美观中增加了性审美的要求。对于学生的性健康、性适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性审美教学给学生积极正向的态度、价值观引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歧视,营造积极的校园性审美氛围。
焦倩[6](2021)在《初中生物学“健康地生活”模块中思政素材的挖掘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学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和形成健康观念的关键阶段。然而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虽然初中生物教材中均有关于健康生活的教学内容,不仅为中学生物课堂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了教学素材,也对健康知识的长期开展提供了保障。但中学生思想叛逆,直接的教育方式很难达到目的。如何在传授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有效的展开健康教育,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为此,根据生物学科特点,挖掘相关教学内容,并将其融入生物课堂教育中,以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值得深入研究。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较多,但在思政视角下对健康地生活内容展开探究的研究鲜见报道。因此,在课程思政的视角下,以健康地生活模块为例展开相关教学素材的挖掘,最后通过教学设计的形式进行课堂实践并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通过对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生物核心素养和学科特点关联分析,初步确定从生命意识、社会担当、科学态度、家国情感、辩证思维五个思政维度挖掘健康教育素材,并将其融入到教学设计中。(2)对六名生物老师展开实践前、后两次访谈,实践前他们一致认为在中学生物课堂以思政为视角,展开健康教育是需要的;实践后认为在生物课堂展开思政教育是可行的,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升学考试以及相关示范案例较少的客观因素,导致实践教学中重视程度较低,应用较少。(3)以人教版初中生物课本相关教学内容为素材,梳理出4张图片、4个活动、6个小资料、5篇课外阅读、3道习题渗透思政的教学素材,并通过生物课本中的关键人物、重大事件、技术发展、人文素养链接不同思政维度与生物教学内容,可作为日常健康教育的素材。(4)分析实践前、后学生五个维度的健康意识结果表明:七年级学生在生命意识、科学态度、家国情感、辩证思维四个维度均是在后测的认同比率高于前测,从整体来看,说明“健康地生活”思政教育教学理念有利于提高学生健康意识。八年级学生在五个维度认同率则均是思政后测的认同比率高于思政前测,说明思政教育理念的实施对于学生健康意识的提高有效果。综上所述,从课本中挖掘“健康地生活”教学素材并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是可行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意识。但健康意识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短时间内很难达到效果。建议学校要鼓励老师们将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相互连接,有意识的在课堂中展开思政教学。同时,倡导不同学科老师在课堂中将思政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进行实践,以实现学科教学到学科育人的目标。
杜兰[7](2021)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健康素养的实践研究 ——以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汉语授课初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健康是人类的第一财富,健康素养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普遍不高,改善这一问题主要由健康教育来承担。而生物学作为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一门科学,因其学科特点成为针对青少年儿童进行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中学健康教育为立足点,探索如何结合初中生物教学实施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健康素养。本研究在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第四中学结合初中生物教学进行了提高学生健康素养的实践研究。首先,分别以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天山第四中学的3位生物教师和阿鲁科尔沁旗3所汉语授课初级中学的1652名学生样本进行调查,了解健康教育开展情况和学生的健康素养现状,以及师生对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态度。其次,通过研究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课程标准和《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归纳出教材中与健康素养相关的适合渗透健康教育的内容共77个,采取STS教学、探究式教学、情境教学、概念图教学等多种教学策略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健康教育的实践。最后,在实践教学结束后对天山第四中学八年级学生进行健康素养后测,通过前、后测问卷的方差检验分析,得出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阿鲁科尔沁旗汉语授课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不高,学校、年级、性别是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1)学生整体健康素养水平仅为2.12%,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的人口比例为4.29%,具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比例仅为8.47%,具备基本技能素养比例为48.00%。(2)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与性别、学校、年级等有关。女生高于男生;天山第四中学学生具备健康素养比例高于天山第三中学、天山第六中学学生;七年级新生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其他年级。2.以阿鲁科尔沁旗天山第四中学八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初中生物教学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学生健康素养水平:(1)健康知识知晓率由52.95%上升至56.26%,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由8.20%提高至9.20%。(2)健康行为形成率由60.29%上升至74.52%,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由24.04%提高至60.92%。(3)健康技能掌握率由76.41%上升至90.71%,基本技能素养由90.71%提高至98.85%。3.建议:(1)教师专业化,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对教师健康方面的知识储备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应加强专业素养。(2)教学方式多样化,健康教育不应只局限于课堂之上,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各种健康教育活动。(3)理论与实践统一化,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是以传授知识达到形成和保持健康行为的目的,健康知识的传授只是第一步,更要注重健康行为的培养。对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研究结论:结合初中生物教学实施健康教育是可行、有效且必要的,这有利于学生提高健康素养,掌握健康知识,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意识,形成科学的健康观。本研究是对结合生物教学实施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健康素养的一次实践探索,受时间、资源、经验等限制使得本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了健康素养,同时也期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实践依据,为生物教师在课堂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参考范例和借鉴。
章惠婷[8](2021)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现状及其教学策略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初中阶段是引导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关键期。近年来,青少年漠视生命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这表明我们很有必要拓展对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文通过参阅大量文献总结归纳出当前初中实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现状,分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的依据。根据对苏科版初中生物教材中生命教育相关素材的梳理,结合对初中学生进行的生命相关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和对学生和教师进行的总结,了解当前发展初中生物生命教育的限制因素。最后依据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提出生物课堂生命教育教学策略,并提供了相关教学实例。本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初中学生存在生命孕育知识不足、性知识滞后、心理脆弱、自我保护意识与技能差、生命意识淡薄等问题,而且对于更高层次的生命体验、感悟等方面,认识明显不足;教师同样面临着任务重、课时数少的问题,很多时候只能就知识点进行简单的灌输,加之自身对于急救安全知识、法律、心理健康知识、性教育等生命技能教育方面的知识了解的并不深入,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驾驭好这些内容。因最后本文分析了初中生物生命教育教学案例,以期为当前初中生物生命教育的加强和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进而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令狐验[9](2021)在《小组工作介入农村初中生性教育的实务研究 ——以Q市L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青春期是初中生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性别角色发展的重要阶段。青春期性教育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青少年性教育需求的迫切性已达成不容置疑的共识,但目前我国性教育的落实情况却不容乐观。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初中生,在性观念保守的农村地区,家长受传统观念束缚又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性教育,学校也没有专业的老师开设专门的性教育课程,不仅难以满足当代农村初中生的多元性教育需求,也难以应对青春期生理和身体变化。因此,就目前农村性教育现状而言,社会工作可以作为有效的第三方介入初中生性教育,作为家庭、学校性教育缺失的有力补充。根据初中生性教育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介入方案,以满足初中生对于性教育的需求,促进其健康和福祉。本研究以L中学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等资料收集法,对L中学性教育现状和需求进行综合评估,切实了解L中学性教育现状及需求。在需求评估的基础上,提出符合L中学性教育的小组工作介入方法。该方法以社会学习理论和增能理论为指导,强调观察和模仿学习,协助组员了解社会环境对性相关教育的影响,鼓励组员投入到性教育的学习中,完成对性知识的学习、性安全技能的掌握、传统性别意识的转变,以探索社会工作介入性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结果显示,本次针对L中学性教育开展的小组活动目标达成,取得了显着的效果。小组成员收获了性生理、性安全知识,增强了自我保护的技能,强化了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树立了正确的性别角色和性别平等意识。因此,小组工作介入农村初中生性教育是切实可行的,对社会工作介入该实务领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成丹青[10](2021)在《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现状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指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的实施对女孩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如何对小学女生进行家庭性教育,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了研究上海地区父母对小学女生实施家庭性教育的现状,本研究将上海地区370名小学女生父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父母的家庭性教育观念、家庭性教育实施情况以及实施家庭性教育时遇到的主要困难及希望获得的帮助,发现小学女生父母在实施家庭性教育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家庭性教育观念落后;家庭性教育知识匮乏;缺乏正确的家庭性教育方式。继而对8位女生父母、4位小学在编教师、2位家庭性教育专家进行访谈交流,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四个层面深入探析了影响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开展的原因,发现影响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开展的国家因素有“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的立法缺失、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缺失”;社会因素有“指导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的社会资源不足、‘性’信息泛滥冲击小学女生父母的家庭性教育观”;学校因素有“学校对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缺乏关注、学校对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缺乏有效指导”;家庭因素有“父母成长环境的影响、父母自身素质的影响、亲子关系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及原因分析,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参考国内外家庭性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本土情况,笔者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四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对策。国家可以通过“颁布国家政策,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提供保障;开办家长学校,推动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开展;开发社区资源,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渠道”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提供保障和支持;社会则应“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提供社会支持;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创造干净的环境”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营造科学、干净的环境;学校可以通过“家校合作,共筑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平台;以学生为本,指导父母开展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提供助力;家长应当“更新观念,摈弃对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的偏见;觉醒意识,端正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态度;参与学习,提高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能力;加强沟通,优化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环境”从而提高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开展水平,为小学女生实施更加科学的家庭性教育。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和研究的价值,综述了学界目前对家庭性教育的已有研究,同时还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二章对本论文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指出了本研究的三大理论基础。第三章将问卷调查的数据以及部分访谈实录的分析结果进行系统呈现。第四章在问卷数据及访谈结果的基础上加以分析和研究,探讨了上海地区的小学女生父母在开展家庭性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背后原因。第五章在前几个部分的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为推动小学女生父母开展家庭性教育提供对策。结语部分介绍本研究的研究结论及不足之处,并为学界今后的研究提供建议。
二、浅谈学生青春期的教育内容与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学生青春期的教育内容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青春期学生爱情教育的思考与探索——基于“生命成长”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命成长视角下学校进行青春期爱情教育的必要性 |
(一)爱情教育是青春期学生生命成长的必然需求 |
(二)学校开展爱情教育势在必行 |
1. 青春期学生两性交往属于比较纯真的情感交流 |
2. 青春期学生对待两性交往观念较为理性 |
3. 青春期学生的初恋期基本始于初中,但恋爱维持的时间往往在一年以内 |
二、生命成长视角下学校开展青春期爱情教育的可行性 |
(一)学校开展青春期爱情教育的可能性 |
(二)学校开展青春期爱情教育的可为性 |
三、提升生命成长的青春期爱情教育有效性的策略探索 |
(一)“协调育人”原则下的学校青春期爱情教育多渠道融合 |
1. 纳入学校德育范围,探索爱情教育活动丰富性 |
2. 立足课堂教学,优化爱情教育内容 |
3. 倡导家校合作,直面爱情教育个性化需求 |
(二)“三全育人”理念下的课堂青春期爱情教育多学科融入 |
1. 历史学科 |
2. 艺术学科 |
3. 英语学科 |
4. 语文学科 |
(三)“生命成长”视野下的教师青春期爱情教育:重视人文关怀 |
(3)特殊教育学校青春期智力障碍学生防性侵教育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性侵害”热点话题引发思考 |
1.1.2 智力障碍儿童防性侵的紧迫性 |
1.1.3 智力障碍儿童防性侵教育的研究较为缺乏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智力障碍学生性教育的研究 |
1.3.2 智力障碍学生防性侵教育的研究 |
1.3.3 防性侵的相关法律政策研究 |
1.3.4 对已有文献的述评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性侵害 |
1.4.2 防性侵教育 |
1.4.3 青春期智力障碍学生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行动研究法 |
2.3.2 行动研究中的具体研究方法 |
2.4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参与者 |
2.4.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2.4.2 研究参与者 |
2.5 研究工具 |
2.5.1 研究工具的信效度 |
2.5.2 培智七年级学生防性侵能力评量表 |
2.5.3 培智七年级教师访谈提纲 |
2.5.4 培智七年级学生家长访谈提纲 |
2.6 资料收集与编码 |
2.6.1 资料收集 |
2.6.2 资料编码 |
2.7 研究思路 |
2.8 研究伦理 |
3 青春期智力障碍学生开展防性侵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 |
3.1 前期准备 |
3.1.1 培智教师及学生家长访谈结果分析 |
3.1.2 培智七年级班级基本情况及学生现有水平分析 |
3.1.3 防性侵教学内容的选择 |
3.1.4 合作教师相关理论知识准备 |
3.1.5 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
3.2 培智七年级学生的防性侵教育活动实施过程 |
3.2.1 第一个行动——“性别认识”主题活动的开展与反思 |
3.2.2 第二个行动——“隐私部位”主题活动的开展与反思 |
3.2.3 第三个行动——“拒绝诱惑”主题活动的开展与反思 |
3.2.4 第四个行动——“防性侵应对技能”主题活动的开展与反思 |
3.3 对培智七年级学生实施防性侵教育活动的效果分析 |
3.3.1 活动实施对培智七年级学生的影响 |
3.3.2 活动实施对合作教师的影响 |
3.3.3 活动实施对培智学生家长的影响 |
3.3.4 研究者的成长与收获 |
4 研究结果 |
4.1 青春期智力障碍学生的防性侵教育现状 |
4.2 青春期智力障碍学生防性侵教育的实施 |
4.2.1 教学主题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具有适宜性、发展性、实用性 |
4.2.2 教学活动设计既要预设,也要生成 |
4.2.3 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应多主体参与、多教学形式结合 |
4.2.4 教学活动的形式可采取集教为主,个训为辅 |
4.2.5 防性侵教育活动中家长的卷入 |
4.3 青春期智力障碍学生防性侵教育的策略 |
4.3.1 策略一:在实施防性侵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积极的性教育态度 |
4.3.2 策略二:利用多样化导入的策略,激发智力障碍儿童兴趣 |
4.3.3 策略三:利用绘本故事、情景教学等直观教学手段来展开教学活动 |
4.3.4 策略四:充分利用活动延伸部分,发挥教师与家长双方教育合力 |
5 讨论与建议 |
5.1 讨论 |
5.1.1 防性侵主题教学活动:单一学科教学与主题下的多学科渗透 |
5.1.2 防性侵主题教学内容的选择:课内与课外 |
5.1.3 防性侵主题教学路径的确定:班级集体教学与个训 |
5.1.4 对班级防性侵教学效果的再反思:孩子,我应该怎么教你? |
5.1.5 智力障碍学生家长与教师对学生的防性侵教育:应然与实然的矛盾冲突 |
5.2 教育建议 |
5.2.1 社会层面 |
5.2.2 特殊学校层面 |
5.2.3 培智家长层面 |
6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6.1 研究局限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4)基于初中生物学教学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渗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中学生因“性”结束生命事件的感触 |
1.1.2 青少年性行为低龄化,性犯罪率不断上升 |
1.1.3 “健康中国2030”对青少年健康提出了新要求 |
1.1.4 生物学课程渗透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
1.2 国内外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
1.2.1 国外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
1.2.2 国内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问卷调查法 |
1.5.2 教材分析法 |
1.5.3 行动研究法 |
1.6 研究思路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青春期 |
2.1.2 性健康教育 |
2.1.3 青春期性健康教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青春期性健康基础理论 |
2.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2.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4 学科渗透理论 |
第3章 渗透现状调查 |
3.1 学生的问卷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对象 |
3.1.2 问卷设计 |
3.1.3 问卷发放与回收 |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教师的问卷设计与实施 |
3.2.1 调查对象 |
3.2.2 问卷设计 |
3.2.3 问卷发放与回收 |
3.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存在的问题 |
3.3.1 学校对性健康教育重视度不够且缺乏师资力量 |
3.3.2 家庭缺乏对孩子的科学指导 |
3.3.3 教师的青春期性健康知识储备不足 |
3.3.4 教师对生物教材中的渗透点把握不准 |
3.3.5 教师缺乏有效的、多样化的渗透方式方法 |
第4章 渗透策略与原则 |
4.1 渗透策略 |
4.1.1 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4.1.2 改变传统观念,建立科学、和谐的家庭教育 |
4.1.3 注重自我学习,加强性健康知识积累 |
4.1.4 系统分析教材,认真梳理教材中的渗透点 |
4.1.5 依托生物学科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
4.2 渗透原则 |
4.2.1 适时、适度原则 |
4.2.2 科学、准确原则 |
4.2.3 理论与生活相结合原则 |
4.2.4 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原则 |
第5章 渗透内容分析与方法研究 |
5.1 渗透内容分析 |
5.2 渗透方法研究 |
5.2.1 课堂讲授 |
5.2.2 主题班会 |
5.2.3 课外讨论交流 |
5.2.4 专家案例教学 |
研究结论与反思 |
1.研究结论 |
2.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调查研究(学生卷) |
附录Ⅱ 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调查研究(教师卷) |
附录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广西高中生性审美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性审美教育有利于青少年正确学习性知识 |
1.2.2 性审美教育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
1.2.3 性审美教育保障了青少年的教育权和健康权 |
1.2.4 性审美教育能为后续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一定支持 |
第2 章 核心概念的界定和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社会性别 |
2.1.2 性教育 |
2.1.3 性审美 |
2.1.4 性审美教育 |
2.2 国内外性教育概况 |
2.2.1 国内外性教育研究 |
2.2.2 国内外性审美教育研究 |
第3 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检索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验研究法 |
3.2.4 数据分析工具方法 |
3.2.5 访谈法 |
3.3 研究工具 |
3.3.1 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 |
3.3.2 高中生性审美调查表 |
3.3.3 高中生性审美评价表 |
第4 章 性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
4.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4.2 高中生性心理健康的总体特点 |
4.3 高中生性心理健康的具体特点 |
4.3.1 性别差异分析 |
4.3.2 年龄差异分析 |
4.3.3 家庭居住地差异分析 |
4.3.4 独生子女与否的差异分析 |
4.3.5 父母文化程度的差异分析 |
4.4 本章结论 |
第5 章 性审美教育实践研究结果和分析 |
5.1 高中生性审美教育现状调查 |
5.1.1 性审美观问卷分量表的总体特征 |
5.1.2 性审美观问卷分量表不同维度的特征 |
5.1.3 性审美观分问卷分析 |
5.1.4 高中生性审美现状小结 |
5.2 性审美教育教学实践案例摘要与分析 |
5.2.1 学科渗透课——认识艾滋和拒绝不安全性行为 |
5.2.2 性审美主题活动课——认识两性和拒绝社会刻板印象 |
5.2.3 性审美主题活动课——性审美与社会文化 |
5.3 对照班和实验班性审美问卷分量表比较 |
5.3.1 对照班和实验班前测比较 |
5.3.2 对照班和实验班前后测比较 |
5.3.3 对照班与实验班后测比较 |
5.4 实验班性审美观分问卷前后测比较 |
5.4.1 性观点 |
5.4.2 自我保护 |
5.4.3 个体性审美 |
5.4.4 恋爱观 |
5.4.5 自我评价 |
5.4.6 偶像观 |
5.5 性审美教育实践后学生评价分析 |
第6 章 性审美教学实践研究结论 |
6.1 高中生性审美现状 |
6.1.1 性道德水平较高 |
6.1.2 自我保护和自身适应能力低 |
6.1.3 个体性审美已具雏形 |
6.2 性审美教学实践对学生的影响 |
6.3 性审美教学实践对教师的影响 |
6.3.1 做好基础的性审美知识的铺垫 |
6.3.2 做好性审美课堂的教学设计 |
6.3.3 性审美教育需循序渐进 |
6.4 政府和社会当坚定推动性审美教育 |
6.5 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 |
附录2 高中性审美调查问卷 |
附录3 性审美教育学生评定表 |
附录4 高中生性审美教育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5 高中生物人教版教材中性审美教学纲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初中生物学“健康地生活”模块中思政素材的挖掘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课程思政研究进展 |
1.2.2 初中生物思政教育实施现状访谈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课程思政 |
2.1.2 健康地生活 |
2.2 理论基础 |
2.2.1 课程文化发展理论 |
2.2.2 隐性课程理论 |
第三章 健康地生活模块思政素材的挖掘 |
3.1 健康地生活思政素材的挖掘原则 |
3.1.1 适于生物教学原则 |
3.1.2 联系生活实际原则 |
3.1.3 联系健康主题原则 |
3.2 健康地生活思政素材的挖掘过程 |
3.2.1 熟悉相关教材内容 |
3.2.2 掌握生物课程标准 |
3.2.3 了解考试命题方向 |
3.2.4 链接思政衔接元素 |
3.3 健康地生活思政素材的挖掘策略 |
3.3.1 通过图片图示挖掘 |
3.3.2 通过实践活动挖掘 |
3.3.3 通过小资料挖掘 |
3.3.4 通过课后阅读挖掘 |
3.3.5 通过习题挖掘 |
3.4 健康地生活思政素材的内容梳理 |
3.4.1 《青春期》思政素材梳理表 |
3.4.2《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思政素材梳理表 |
3.4.3《输血与血型》思政素材梳理表 |
3.4.4《传染病及其预防》思政素材梳理表 |
3.4.5《免疫与计划免疫》思政素材梳理表 |
3.4.6《用药与急救》思政素材梳理表 |
3.4.7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思政素材梳理表 |
第四章 健康地生活模块教学案例设计 |
4.1 健康地生活模块内容在教学实践中的策略与方法 |
4.1.1 策略方法一:条件反射-刺激法 |
4.1.2 策略方法二:创设冲突-认知法 |
4.1.3 策略方法三:价值辨析-讨论法 |
4.1.4 策略方法四:榜样示范-观察法 |
4.1.5 策略方法五:情感渲染-故事法 |
4.1.6 策略方法六:联系实际-事实法 |
4.1.7 策略方法七:角色扮演-体验法 |
4.1.8 策略方法八:制定规则-游戏法 |
4.1.9 策略方法九:提出问题-解决法 |
4.2 健康地生活模块内容在教学应用中的实施过程 |
4.3 渗透思政教育的教学案例 |
4.3.1 教学案例-《青春期》 |
4.3.2 教学案例-《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
4.3.3 教学案例-《传染病及其预防》 |
第五章 教学实践结果及讨论 |
5.1 研究对象 |
5.2 研究过程 |
5.3 研究方法 |
5.3.1 学生的问卷编制 |
5.3.2 教师的访谈编制 |
5.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4.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讨论 |
5.4.2 教师访谈结果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 |
6.1 研究结论与不足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不足 |
6.2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初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健康素养的实践研究 ——以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汉语授课初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健康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健康素养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现存问题 |
1.4.1 学校对健康教育课程重视程度不高 |
1.4.2 学校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
1.4.3 学校健康教育教学形式匮乏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健康与健康素养 |
2.1.2 健康教育与学校健康教育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健康信念模式 |
2.2.4 知信行模式 |
第3章 研究内容、拟解决问题及方法 |
3.1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3.1.1 研究内容 |
3.1.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研究法 |
3.2.2 调查法 |
3.2.3 行动研究法 |
3.2.4 统计分析法 |
第4章 初中生物教学中健康素养相关内容分析 |
4.1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课程理念中健康素养内容分析 |
4.2 《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健康素养内容分析 |
4.3 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中健康素养内容分析 |
第5章 阿鲁科尔沁旗汉语授课初中生健康素养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5.1 初中生健康素养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5.1.1 初中生健康知识知晓率 |
5.1.2 初中生健康行为形成率 |
5.1.3 初中生健康技能掌握率 |
5.2 初中生物教学中健康教育开展情况结果与分析 |
5.3 初中生青春期健康认知情况结果与分析 |
第6章 阿鲁科尔沁旗汉语授课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案例分析 |
6.1 STS教学策略与教学案例 |
6.2 探究式教学策略与教学案例 |
6.3 情境教学策略与教学案例 |
6.4 概念图教学策略与教学案例 |
第7章 阿鲁科尔沁旗汉语授课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成效分析 |
7.1 实践前后天山第四中学八年级学生健康知识、行为、技能情况比较分析 |
7.1.1 健康知识知晓率 |
7.1.2 健康行为形成率 |
7.1.3 健康技能掌握率 |
7.2 实践后天山第四中学八年级课堂反馈分析 |
7.2.1 教师课堂反馈 |
7.2.2 学生课堂反馈 |
第8章 讨论 |
8.1 初中生物教学与健康教育联系紧密 |
8.2 阿鲁科尔沁旗汉语授课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高 |
8.3 初中生物教学中采取有效教学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9.2.1 教师专业化 |
9.2.2 教学方式多样化 |
9.2.3 理论与实践统一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学生健康素养调查问卷 |
致谢 |
(8)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现状及其教学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三) 研究意义 |
(四) 国内外开展生命教育的研究现状 |
(五) 研究方法 |
第1章 生命教育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
1.1 生命教育的内涵 |
1.2 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的依据 |
1.2.1 依据初中阶段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 |
1.2.2 依据生物学科的独特优势 |
1.2.3 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
第2章 苏科版初中生物教材概况及生命教育价值挖掘 |
2.1 苏科版初中生物教材概况 |
2.2 教材中生命教育内容及价值挖掘 |
2.2.1 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的意义 |
2.2.2 珍爱生命,尊重其他生命形式 |
2.2.3 体验生命,享受生命历程 |
2.2.4 感悟生命,实现生命价值 |
第3章 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现状调查 |
3.1.1 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
3.1.2 访谈调查及结果分析 |
3.2 影响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的因素 |
3.2.1 应试教育的影响 |
3.2.2 学生自身的因素 |
3.2.3 教师自身的因素 |
第4章 生命教育取向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
4.1 生命教育取向下的初中生物学教学策略 |
4.1.1 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体验生命 |
4.1.2 通过科学史教学引导学生珍爱生命 |
4.1.3 通过探究式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认识生命 |
4.1.4 通过问题串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感悟生命 |
4.2 教学案例分析 |
4.2.1 《人体的呼吸》教学设计 |
4.2.2 《人体的呼吸》教学中生命教育内容分析 |
4.2.3 《昆虫》教学设计 |
4.2.4 《昆虫》教学中生命教育内容分析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人体的呼吸》导学案 |
致谢 |
(9)小组工作介入农村初中生性教育的实务研究 ——以Q市L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1.性教育 |
2.小组工作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3.文献述评 |
(五)相关理论概述 |
1.社会学习理论 |
2.增权理论(empowerment) |
(六)研究方法 |
1.问卷调查法 |
2.访谈法 |
3.参与式观察法 |
二、L中学性教育现状及需求评估 |
(一)L中学学生性教育现状分析 |
1.学生性教育知识缺乏 |
2.家庭性教育动机弱 |
3.学校性教育资源有限 |
(二)L中学学生性教育需求评估 |
1.性教育小组内容的需求评估 |
2.性教育小组形式的需求评估 |
3.性教育小组组员甄选资格的评估 |
三、小组工作介入方案设计 |
(一)社会工作介入可行性分析 |
1.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 |
2.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优势 |
(二)小组工作介入方案 |
1.小组成员的招募 |
2.小组服务目标的确立 |
3.小组工作方案的设计 |
四、性教育小组服务实施过程 |
(一)小组初期阶段 |
1.第一节小组活动:嗨,你好呀伙伴 |
2.第二节小组活动:哦,我是这样来的 |
(二)小组中期阶段 |
1.第三节小组活动:来,破解身体奥秘 |
2.第四节小组活动:不,我会保护好自己 |
3.第五节小组活动:快,搭上性别列车 |
4.第六节小组活动:对,性别不是边界线 |
(三)小组后期阶段 |
1.第七节小组活动:耶,做最好的自己 |
五、小组介入成效评估 |
(一)过程评估 |
1.小组内容及形式评估 |
2.小组成员满意度评估 |
3.社会工作者自评 |
(二)效果评估 |
六、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1.融合式共同教育优势明显 |
2.社会工作介入成效显着 |
3.小组工作满足多元需求 |
(二)服务反思 |
1.服务的延续性有待增强 |
2.服务体系的不完整性 |
3.跨专业团队合作效果更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现状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家庭性教育是女孩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
(二)家庭性教育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
(三)家庭性教育是性教育研究发展的需要 |
二、文献综述 |
(一)引言 |
(二)家庭性教育研究进展 |
(三)简要述评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性 |
(二)性教育 |
(三)家庭性教育 |
(四)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 |
二、理论基础 |
(一)赋权型性教育理论 |
(二)家庭系统理论 |
(三)亲子沟通的相关理论 |
第三章 上海地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的调查设计和结果分析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方法 |
二、小学女生父母开展家庭性教育的问卷调查结果 |
(一)小学女生父母的家庭性教育知识来源 |
(二)小学女生父母的家庭性教育观念态度 |
(三)小学女生父母实施家庭性教育的状况 |
(四)小学女生父母实施家庭性教育时的困境及所需帮助 |
三、访谈实录及结果分析 |
(一)对上海地区女生父母的访谈及分析 |
(二)对上海地区小学班主任的访谈及分析 |
(三)对家庭性教育专家的访谈及分析 |
第四章 上海地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上海地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一)小学女生父母的家庭性教育观念落后 |
1.家庭性教育责任意识不强 |
2.家庭性教育内涵认识不足 |
3.家庭性教育学习意识不高 |
(二)小学女生父母的家庭性教育知识匮乏 |
(三)小学女生父母的家庭性教育方式不当 |
二、上海地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
(一)影响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的国家因素分析 |
1.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的立法缺失 |
2.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缺失 |
(二)影响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的社会因素分析 |
1.指导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的社会资源不足 |
2.“性”信息泛滥冲击小学女生父母的家庭性教育观 |
(三)影响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的学校因素分析 |
1.学校对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缺乏关注 |
2.学校缺乏对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的有效指导 |
(四)影响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的家庭因素分析 |
1.父母成长环境的影响 |
2.父母自身素质的影响 |
3.亲子关系的影响 |
第五章 上海地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的提升对策 |
一、国家: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提供保障和支持 |
(一)颁布国家政策,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提供保障 |
(二)开办家长学校,推动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开展 |
(三)开发社区资源,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渠道 |
二、社会: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营造科学、干净的环境 |
(一)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提供社会支持 |
(二)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创造干净的环境 |
三、学校:为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提供助力 |
(一)家校合作,共筑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平台 |
(二)以学生为本,指导父母开展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 |
四、家庭:提高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开展水平 |
(一)更新观念,摈弃对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的偏见 |
(二)觉醒意识,端正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态度 |
(三)参与学习,提高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能力 |
(四)加强沟通,优化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环境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现状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谈提纲 |
一、小学女生父母开展家庭性教育的访谈提纲(家长卷) |
二、学校推动家庭开展性教育的访谈提纲(班主任卷) |
三、社会组织协助家庭开展性教育的访谈提纲(讲师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浅谈学生青春期的教育内容与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春期学生爱情教育的思考与探索——基于“生命成长”的视角[J]. 杨岚. 教育参考, 2021(04)
- [2]高年级小学生青春期性教育的社会工作课堂实践研究 ——以柳州市X项目为例[D]. 覃梓铭.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3]特殊教育学校青春期智力障碍学生防性侵教育的行动研究[D]. 李婷婷.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基于初中生物学教学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渗透研究[D]. 张利德.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5]广西高中生性审美教育教学实践研究[D]. 潘丹娜.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6]初中生物学“健康地生活”模块中思政素材的挖掘与实践[D]. 焦倩. 延安大学, 2021(11)
- [7]初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健康素养的实践研究 ——以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汉语授课初中为例[D]. 杜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8]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现状及其教学策略的研究[D]. 章惠婷. 扬州大学, 2021(09)
- [9]小组工作介入农村初中生性教育的实务研究 ——以Q市L中学为例[D]. 令狐验.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10]小学女生家庭性教育现状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成丹青.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