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熵理论在确定点位不确定性指标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珂珂[1](2021)在《计及新能源的电力现货市场交易优化研究》文中提出能源是社会进步和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能源资源约束日益加剧,绿色低碳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我国亟需加快建设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30·60”双碳目标。电力工业在现代能源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加大力度发展以风电、太阳能为代表的绿色电力。但由于中国风能、光能富集区与需求区逆向分布,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亟需完善新能源参与的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机制,构建高比例新能渗透的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决策支持方法,以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促进新能源消纳。鉴于以上考虑,本文从新能源参与对电力现货市场影响、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与电力现货市场电价预测、计及新能源的中长期合约与现货日前市场的衔接与出清机制、电力现货市场各阶段市场的衔接与出清机制、碳交易权市场与电力现货市场的耦合机制等多个方面展开研究。本文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如下:(1)对新能源参与对电力现货市场的影响进行研究,基于电力现货市场价格信号的复杂性,构建由三个模块构成的新能源对电力现货市场影响分析模型,包括基于数据统计的相关性分析、基于小波变换与分形理论的全部特征值分析与基于关键因素提取的相关性分析。以丹麦两地区现货市场的历史数据进行验证,证实新能源发电对于电价影响高于常规历史数据;基于小波变换分析与分形理论求得全部特征值方法,计算两地区分类准确率为分别为80.35%,82.30%,分类结果表明负荷、新能源发电量序列与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分类错误率较高;通过关键特征提取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重要程度位于前三的因素均存在新能源发电相关因素。因此研究中仅考虑负荷等常规因素不足以支撑电力现货市场电价预测、交易匹配与出清问题的研究。(2)对电力现货市场中新能源发电功率与电价预测进行研究,构建基于完全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omplementar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与样本熵(sample entropy,SE)的数据预处理策略,基于和声搜索(harmony searchm,HS)算法优化的核极限学习机(kerne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KELM)的混合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模型,基于相似日筛选与长短期记忆模型(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电力现货市场电价预测模型。针对非线性、非稳态的短期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首先通过皮尔森相关系数筛选模型输入数据,减少数据冗余;而后,采用CEEMD-SE的组合数据预处理策略,对发电功率时间序列进行分解和重构,消除数据噪声,减少模型计算量;其次,采用HS-KELM模型对重构后的多个子序列进行建模预测,集成处理后得到最终的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值。基于CEEMD-SE-HS-KELM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针对电力现货市场电价预测,将新能源出力指标纳入电力现货市场电价预测中,首先采用CEEMD-SE对电价序列进行分解与重构;而后,构建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与改进灰色理想值逼近(improved approximation ofgrey ideal values,IAGIV)的新能源出力影响量化模型,筛选出与待预测天数关联性较强的历史天作为输入集;其次,采用LSTM模型对重构后的多个子序列分别进行预测,基于CEEMD-SE-RF-IAGIV-LSTM预测模型对于电价序列的拟合效果较好,可为电力现货市场参与主体制定交易策略、现货市场出清撮合提供支撑,降低电力现货市场中的风险。(3)对计及新能源与中长期市场影响的现货日前电力市场优化模型进行研究。本文提出计及中长期合约电量分解与新能源参与的日前电力市场交易优化模型,首先构建考虑火电厂合约电量完成进度偏差的中长期合约电力分解模型,将分解得到的每日中长期合约电量作为约束引入日前市场的优化模型中,保证中长期合约电量物理执行;针对系统不确定性进行建模,在电力现货市场价格模拟中加入新能源渗透率,更精准地刻画能源参与对于电力现货市场的影响;构建新能源参与的日前市场多目标出清优化模型,利用模糊优选方法对多目标进行转换,较好地平衡经济性与节能减排目标;最后采用基于GA-PSO组合优化模型对构建模型进行求解。模型求解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多目标优化函数能够在保证系统运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实现环境效益最大化,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同时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增加,系统不确定性增加,常规机组的成交电量有所下降。(4)对计及新能源的日前市场与日内市场的衔接机制进行分析,并构建相应的出清优化模型。在日前市场与实时市场之间增加日内市场,以减少系统辅助服务成本、降低用于平衡间歇性、波动性新能源的化石燃料容量、灵活性资源配置与储能成本,以提高现货市场效率,更好的发挥市场对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采用基于模型预测结果与误差分布函数结合的不确定性刻画模型,而后构建了基于拉丁超立方采样进行场景集生成法与改进谱聚类分析的场景集削减策略,能够选择出最具代表性的场景集。基于电力现货市场出清流程,将含有新能源较多的系统将引入日内市场,以减小实时市场的功率偏差,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稳定性,采用预测模型对新能源出力、电力负荷进行预测,结合预测误差分布函数刻画系统不确定性;构建日前市场和模拟日内市场联合出清优化模型,在各个日内市场考虑对应实时市场新能源偏差功率的不确定性、电价不确定性,建立各日内市场和模拟实时市场联合优化模型。(5)考虑到中国“30·60”双碳目标与宏观发展规划,本文构建一个基于STIRPAT模型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与改进烟花算法(improved fireworks algorithm,IFWA)优化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GRNN)预测模型。基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与政策环境,对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模拟并设定,预测结果表示中国的碳排放总量将于2031年达到峰值。以此为基础分析现行政策下中国的碳减排压力,并进行相应的建设全国统一的碳交易权市场必要性分析。而后,基于电力市场和碳市场的建设现状,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碳交易对电力现货市场的影响分析,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结果证实电力市场价格与碳交易价格呈现正相关关系;最后,基于对于碳交易对电力市场作用机理的分析,提出碳交易机制与电力现货市场机制协同建设建议。
梁栋[2](2021)在《三维地质模型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维地质模型是对实际复杂地质现象的一种近似。建模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降低了模型的精确度,因此有必要对模型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估。在建模过程中,各种来源的不确定性不断传播和累积,导致地质模型质量下降。为保证模型的可用性,应考虑多源不确定性对模型质量的综合影响。同时由于变量间的相关性会影响不确定性的估计,对涉及多个地层的地质结构进行分析预测时,需要考虑地层内部的空间自相关和地层间的互相关对信息和不确定性传递的影响。本论文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多源不确定性对地质模型的综合影响,提高模型不确定性评价的准确性,并将不确定性分析的对象从单个点位扩展到涉及多地层的空间邻域,分析多地层结构的联合不确定性,最后通过考虑地层间的相关结构约束修正地质模型,降低模型的不确定性,提高模型的建模精确度。本文对建模过程中多源不确定性的传播和累积,以及地质变量间的相互作用等基础性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并将其应用到三维地质模型不确定性分析评价和模型修正中。具体研究内容和创新工作如下:(1)基于贝叶斯的三维地质模型多源不确定性整合方法针对建模过程中模型质量受多源不确定性影响的问题,本文在贝叶斯框架下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的三维地质模型的多源不确定性整合方法。该方法可以考虑数据误差、建模方法的不确定性和建模者的认知偏差三类不确定性对模型质量的综合影响,全面评估地质模型的综合不确定性。该方法在贝叶斯框架中模拟建模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的传播和累积,首先利用贝叶斯最大熵方法将数据误差和建模方法的不确定性整合为地层面高程的先验概率分布,然后将已有模型视为最佳猜测,构建建模者认知偏差的似然函数,对地层面高程的先验概率分布进行贝叶斯更新得到后验分布,最后根据地层间的接触关系,计算各地层属性的条件分布,以信息熵为不确定度指标,评价地质模型综合不确定性的大小和空间分布。利用该方法,评估了湖北宜昌巴东黄土坡三维地质模型的综合不确定性,并分析了地质模型在整合过程中模型不确定性的变化和空间分布。实验验证了多源不确定性整合方法的有效性。(2)基于空间R藤Copula的多地层结构联合不确定性建模方法针对单一位置上地质模型不确定性分析的局限性,本文在藤Copula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一种基于空间R藤Copula的多地层结构联合不确定性建模方法。该方法可以对涉及多个位置、多个地层的复杂地质场景进行联合不确定性分析,提高地层结构形态预测的准确性。该方法首先通过分析沉积地层面的空间自相关和地层间的互相关,利用Copula方法描述地层变量间的相关结构,然后针对沉积地层场景,根据地质规则构建藤Copula描述空间邻域中多个地层变量的复杂相关结构,并结合空间Copula方法,建立空间R藤Copula模型,最后计算多地层变量的联合分布和条件分布,分析多个地层的联合不确定性,预测多地层数据约束的地层结构形态。本文以上海地区第四系沉积地层为例,利用该方法对多地层的几何形态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和预测实验,验证了空间R藤Copula方法的可行性。(3)基于相邻地层互相关约束的地层面模型修正方法针对数据稀疏导致的地层面模型精确度较低问题,本文在地质模型不确定性分析和地层相关结构建模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相邻地层互相关约束的地层面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无需新增辅助数据,充分利用数据中隐含的地层间相关性信息降低模型的不确定性,改善地层面模型的建模精确度。该方法首先将相邻地层间的互相关结构作为约束,利用Copula方法对相邻地层间的相关结构建模,构造多地层变量的联合分布,然后在贝叶斯框架下更新模型,将已有的地质模型视为先验模型,以相邻地层的数据为约束条件,通过多地层变量的联合分布得到待修正地层面的似然函数,根据贝叶斯推断计算地层面在相邻地层约束下的后验修正值。以上海地区第四系沉积地层数据为例,采用本方法对普通克里金和反距离加权方法得到的三维地质面模型进行模型修正,修正前后的交叉验证统计结果验证了该模型修正方法的有效性。综上所述,本文对三维地质模型的不确定性分析与模型修正进行了研究探索,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的三维地质模型多源不确定性整合方法,评价地质模型受多源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综合不确定性;发展了一种基于空间R藤Copula的多地层联合概率建模方法,实现多地层结构形态的预测与不确定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利用相邻地层互相关约束的地层面模型修正方法,可无需新增其他类型辅助数据,实现地层面模型的修正,提高地质模型的精确度。上述研究工作,为三维地质地质模型不确定性分析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支持,以期通过不确定性分析降低模型不确定性,提高模型精确度。
杨洋[3](2020)在《考虑区域类型差异的高速公路事故风险识别与交通安全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里程的飞速增长,其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便捷的同时,伴随而来的交通事故和安全隐患等问题亦不容忽视。在既有高速公路事故风险相关研究中,研究对象主要聚焦于特定地理地貌或单一路段类型,忽略了区域类型特征差异对高速公路事故致因分析、事故征兆因子识别以及交通安全水平评估带来的影响,并且缺乏各区域类型间并行层面比较。随着高精度交通流数据的获取成为可能,静态、被动的传统高速公路安全提升方法逐渐被基于实时动态交通数据的主动安全控制技术取代,但在动态交通流特征与交通安全关系的研究中,仍然存在区域类型差异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此外,传统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路段层面,多以“事故强度分析”思路为主,缺乏考虑宏观区域类型差异的高速公路综合交通安全水平评价相关研究。因此,传统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分析方法难以对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精确指导。鉴于此,本文以区域类型差异条件下的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依照“事故致因差异判断—动态交通流事故风险识别—交通安全水平评价”的逻辑,逐层展开研究。重点解答如下关键科学问题: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风险因子与事故间的关联关系是否相同;事故维度及致因维度各变量间存在何种深层次的自相关规律;各区域类型高速公路的交通流运行状态与交通安全之间的关系存在何种差异;如何利用高精度交通流数据对不同区域类型和交通状态下的高速公路动态事故风险机理进行有效研判;区域类型差异条件下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水平如何定量判别。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基于改进WODMI-Apriori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区域类型差异条件下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致因分析将研究区域分为城区、乡区和山区高速公路,提出了一种考虑定向约束和指标赋权的多维度交互改进Apriori关联规则挖掘算法(Weighted Orientated Multiple Dimension Interactive-Apriori,WODMI-Apriori),以基于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和灰色关联度的主客观联合赋权模型对数据字段进行权重优化,应用改进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分别对三个不同区域类型的高速公路进行了全映射事故致因角度、维度交互角度、事故维度自相关角度等多维度交互的关联规则挖掘计算。挖掘结果显示,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具有不同的事故发生机理,其中的各维度层次,也都具有不同的关联规律。结果表明,改进的WODMI-Apriori算法能更好的揭示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中事故致因和风险的差异性,其算法精确度较传统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在城区、乡区、山区高速公路条件下分别提高了82.7%、88.5%、80.5%。(2)区域类型特征差异条件下的高速公路交通流状态安全风险评估首先基于六级服务水平将交通状态划分为饱和流与非饱和流,结合三个区域类型的划分共建立了6个待评单元;进而应用病例—对照配对方法对交通流和事故数据进行了数据匹配和样本结构化设计;最后利用基于MCMC的条件Logistic回归定量评估了不同区域类型和交通状态下的高速公路事故风险。结果表明:流量、速度和占有率与高速公路区域类型及交通状态都具有高度相关性,高速公路区域类型和交通状态均与交通安全存在显着相关性。其中,运行在城区/饱和流状态下的事故风险最大,其事故风险是乡区/非饱和流状态下事故风险的29.6倍。(3)基于动态交通流特征的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内在机理研究首先,从交通流基础信息、交通流中车队、车辆变道行为、交通流变量短时间内的突变、车辆跟驰行为等反映交通流动态特征的5个维度,共选取了20个相关的交通流变量;随后,利用随机森林算法计算了不同区域类型和交通状态下的事故征兆交通流变量;最后,根据随机森林分析结果中筛选的事故征兆变量,针对不同区域类型和交通状态分别以贝叶斯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建模,构建了交通流变量与事故风险在不同区域类型和交通状态下的统计关系。结果显示,不同区域类型中,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各不相同,且同一因素在不同区域类型中的重要度也存在差异,进一步验证了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具有不同的事故发生机理。此外,多个模型结果均表明,同时考虑高速公路区域类型和交通状态差异的实时事故风险评估方法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捕捉交通流动态特征与交通安全的关系。(4)考虑区域类型差异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选取5个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作为待评单元,从安全、效率、经济、环境4个方面共考虑了8项评价指标,构建了高速公路综合交通安全评价体系;应用信息熵权重理论,对传统的密切值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权改进的密切值评价模型;分别从年度、季度划分两个视角对各区域高速公路进行了综合交通安全水平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在年度视角与季度划分视角的结果中,各路段的优劣排序各有不同,各指标在评价过程中也体现出了不同的重要程度,说明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水平存在显着差异。此外,改进密切值法计算结果与传统密切值法存在明显差异,主要是由于传统密切值法将评价指标进行了等权重处理,为避免造成结果偏差,有必要对传统密切值模型进行权重优化改进。密切值法无需确定主观参量、计算快捷、结果分辨率高,可作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工作中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论文共包括图75幅,表48个,参考文献235篇。
李华[4](2020)在《基于频带熵改进理论的轴承故障诊断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滚动轴承是旋转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高端数控装备、工业机器人等现代机械设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滚动轴承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使之成为整个旋转机械系统中可靠性最差的零部件之一,其运行状态会对整个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产生直接地影响,旋转机械发生故障往往是由滚动轴承故障所导致的。因此,针对滚动轴承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展开相关的研究,可以对旋转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为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也可将传统的定时维修或事后维修转变为视情维修(基于运行状态的设备维护),实现滚动轴承的主动维护。因此,对滚动轴承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一直是机械设备诊断中的热点和难点。本学位论文以频带熵分析方法为理论基础,以滚动轴承为研究对象,对滚动轴承非平稳振动信号进行分析与处理,深入研究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故障特征信息提取和故障诊断方法。针对频带熵方法分别从理论和应用两方面展开研究,总结了该方法由于算法理论本身而存在的不足,以及其在强噪声干扰、存在偶然冲击、早期微弱故障和复合故障时的局限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本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从理论推导上对原始的频带熵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并总结了原频带熵方法不足:(1)原频带熵方法在设计带通滤波器时的带宽参数的取值问题;(2)短时傅里叶变换时频变换的缺陷(窗口高度和宽度固定,不能兼顾频率与时间分辨率的需求);(3)确定共振频率时所用的指标——信息熵的不足。(4)分解深度的约束问题。与此同时,在轴承的各种实际应用场景中,常常具有强噪声和偶然冲击干扰、复合故障时,频带熵方法也表现出明显地局限性。(2)针对频带熵方法的带宽参数取值问题,以及滚动轴承的工作环境的复杂性,致使滚动轴承振动信号中引入了强背景噪声,提出了奇异值分解预处理原故障信号与带宽参数优化的频带熵方法相结合的解决方案。首先,在获得共振频率的前提下,提出了基于峭度最大值原则的带宽参数优化方法,可有效提升频带熵方法的带通滤波降噪性能。其次,针对奇异值分解的重构阶次的确定问题,提出了基于奇异峭度值相对变化率的模型阶次确定方法,提升奇异值分解的通频带降噪能力。此方案充分结合奇异值分解优秀的通频带降噪能力和频带熵优秀的带通滤波器设计能力,达到优势互补,可以有效的削弱噪声对频带熵方法寻找共振频率的干扰,实现强噪声下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另外,在实例分析中还验证了频带熵方法实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的最佳固有模态分量选取的有效性。(3)针对频带熵方法理论上存在的不足,即时频变换、指标以及分解深度的约束的不足,以及采集的滚动轴承振动信号包含强噪声,且可能含有偶然冲击干扰时,频带熵方法的表现往往也受到限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1)首先,针对短时傅里叶变换本身存在的不足(窗口高度和宽度固定,不能兼顾频率与时间分辨率的需求),提出了将小波包变换引入频带熵方法替代短时傅里叶变换以获得更好的时频分布。其次,针对指标-熵的不足,提出了功率幅值谱熵指标,以确定共振频带。然后,针对分解层次的约束问题,提出了自适应共振带宽的约束方法。由此,提出了基于小波包变换、幅值功率谱熵、自适应共振带宽约束的增强型频带熵方法,从理论本质上使频带熵方法得到优化。(2)针对增强型频带熵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小波包变换、包络峭度指标、互相关系数、修正的自适应共振带宽的修正的频带峭度方法,以有效克服增强型频带熵方法的不足。这两种方法在仿真和实例分析中都得到了验证。(4)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滚动轴承的故障形式往往不是单一的,而频带熵及其改进方法在诊断轴承复合故障时往往造成漏诊和误诊。引入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对原故障信号进行预处理,对分解后的各个固有模态分量按指标进行降序排列并初步筛选,对保留的固有模态分量按降序顺序分别进行频带熵分析,可以有效地解决轴承的复合故障诊断问题,并节省工作量。另外,在实验分析中验证了基于功率谱的增强型自适应共振技术在轴承复合故障诊断中的有效应用。它们都可以有效的实现滚动轴承的复合故障诊断。
周培好[5](2020)在《基于熵度量法的再生水项目融资租赁风险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市化率的不断提升,我国水资源环境正饱受着污染之痛,许多区域直接面临着水资源不足的严峻形势,水资源的不足现象已成为掣肘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因素之一,解决水资源重复利用问题已显得刻不容缓。再生水回用作为城市污水重复利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正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再生水项目的建设具有投入资金量大、建设周期长以及投资回报期长等特点,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社会资本进入,而只是单纯地依靠政府投资建设,从而造成我国再生水行业的发展全面落后于国际水平。所以,扩大再生水行业的融资渠道已成为当务之急。融资租赁模式既具有“融资”的功能,又具备“融物”的特性,在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中已得到充分应用。本文将融资租赁模式引入到再生水项目融资中,通过分析和归纳其风险要素,构建出适合于再生水项目融资租赁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融资租赁模式应用到再生水行业的风险评价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理论框架;同时也为租赁公司在实际操作再生水项目时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价提供借鉴与帮助。本文在研究方法上,分别使用了文献综述法、熵度量法和案例分析法。本文对国内外专家关于融资租赁、水务设施融资以及项目风险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文献的梳理和总结,为本文接下来融资租赁模式参与再生水项目建设中的风险评估和模型应用等方面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通过熵度量法构建了融资租赁参与再生水项目中的风险评价模型,并通过对T公司再生水项目的实践应用分析,为融资租赁公司提供决策参考。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融资租赁、水务设施融资以及项目融资租赁的风险评价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接着分别从再生水项目和融资租赁行业两个维度进行概述,分析出融资租赁模式在再生水项目建设中的应用优势和应用场景,并提出融资租赁模式在再生水项目应用中存在的风险问题。之后,基于风险评价的理论依据详细分析了再生水项目融资租赁的风险特征、风险类型以及风险来源;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再生水项目建设的特点,统筹兼顾多方风险要素,对再生水项目融资租赁进行风险因素识别汇总和筛选,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接着站在租赁公司角度,通过实际案例,详细介绍熵度量法在某再生水项目融资租赁中的实际应用,为该再生水项目的融资风险进行评价,检验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和实践性,并提出相应风险防范措施;最后,对本文结论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并指出文中研究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本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和成果为:(1)介绍了融资租赁模式在再生水项目中的应用优势和应用场景,为融资租赁模式参与水处理行业的实践应用提供了非常强的指导意义。(2)本文通过再生水项目融资租赁过程中的梳理分析,最终构建了8个一级评价指标和24个二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度量法能有效了解再生水项目融资租赁过程中的各风险指标的影响程度,为租赁公司选择合适的再生水项目提供决策指导。(3)本文通过实际案例检验熵度量法在具体项目中的应用情况,可为不同风险偏好的租赁公司提供一定的灵感和启示,租赁公司可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动态调整评价指标参数。(4)文中立足于租赁公司的角度,并结合T公司案例,分别从租前、租中和租后提出了再生水项目融资租赁的风险应对策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为租赁公司的风险防范提供实际操作支撑。
张颖[6](2020)在《基于岗位评价的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结构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中国铁路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构建与市场化经营机制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已成为铁路运输企业需要破解的重要问题。薪酬结构设计是薪酬管理制度的核心环节,建立以岗位价值为基础的薪酬结构体系,有助于铁路运输企业更好地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本论文研究探索了基于岗位评价的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结构优化理论与方法,设计了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结构管理机制,建立了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结构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1)研究提出了铁路运输企业岗位二元化属性、“2P1M”三维岗位复合价值要素体系和薪酬结构优化设计模型。铁路运输业网络型产业特点、资产专用性特征决定了运输企业内专用性岗位和通用性岗位并存的岗位二元化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结构设计应区分岗位性质、依据岗位价值创造特征进行决策,以实现薪酬分配的公平性、竞争性和激励性。围绕解决岗位对内、对外的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问题,研究提出铁路运输企业岗位“2P1M”三维复合价值要素体系,包括“事”的因素、“人”的因素、市场因素。在此基础上,从纵向薪酬结构、横向薪酬结构两个维度,分别研究提出了专用性岗位薪酬结构优化设计模型和通用性岗位薪酬结构优化设计模型。(2)研究构建了铁路运输企业岗位复合价值计量模型。传统的岗位评价模型以“事”因素为核心,侧重于对工作责任、工作强度、工作环境等因素的评价,不能全面反映岗位价值创造和价值贡献。本论文将反映“事”因素的传统岗位评价指标和反映“人”因素的胜任力模型指标,纳入岗位复合价值计量模型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铁路运输企业岗位复合价值计量模型。该模型将岗位因素和胜任力因素相结合,突出优秀员工的典型特性,反映铁路运输企业战略目标与个体能力的一致性,是人员与岗位长期匹配关系的判断依据。以胜任力指标为绩效标准纳入岗位评价体系,具有明显的价值导向,为薪酬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定量依据。(3)提出基于岗位二元化属性和价值创造特征的薪酬结构优化设计方法。以二元化属性为基础,引入分类设计理念,分别对专用性岗位、通用性岗位研究不同的薪酬结构优化设计的方法。对于专用性岗位,以岗位复合价值模型得到的岗位点值为基础,以实现薪酬的公平性、激励性为目标,研究提出等比递增归等法、薪酬总额控制法、等比级差法、匀速递增分档法相结合的纵向薪酬结构设计方法,和以复合价值要素对比关系法为主,考虑组织因素和员工风险偏好的横向薪酬结构设计方法。对于通用性岗位,以岗位复合价值评估和市场因素共同作用为基础,以实现薪酬的公平性、激励性和外部竞争性为目标,研究提出等差归等分级法、外部市场薪酬调查法、等比级差法、加速递增分档法相结合的纵向薪酬结构设计方法,和以复合价值要素对比关系、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共同决定的横向薪酬结构设计方法。构建了以薪酬系数表示的网格状的一岗多薪的薪酬结构体系,促进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4)构建了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结构管理系统熵变模型。薪酬结构管理系统本质上属于耗散结构系统类型。薪酬结构管理系统具有远离平衡态、内部非线性模式、涨落现象等特质,对该系统有影响的熵可分为为制度熵、运行熵、环境熵三种类型。构建薪酬结构管理系统的熵变模型,通过总熵值的大小和正负来判断企业薪酬结构系统在某一时点上的进化状态和条件,通过边际薪酬结构管理系统熵值和边际薪酬结构管理系统负熵值大小对比为薪酬结构管理决策时间点的把握提供依据。(5)以XA车站薪酬结构设计和评价为例进行案例分析验证,对本文提出的基于岗位二元化属性和价值创造特征的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结构优化设计及评价方法进行验证。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首次提出铁路运输企业岗位二元化属性、“2P1M”岗位复合价值要素体系,丰富了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管理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构建了集传统岗位评价指标和胜任特征指标为一体的岗位复合价值计量模型;分别构建了价值导向和市场供求导向的铁路运输企业专用性、通用性岗位薪酬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创造性地应用熵及耗散结构理论对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结构管理系统建模分析。
裴雪扬[7](2020)在《考虑结构模态识别不确定性的传感器优化布置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结构模态识别是通过分析测点位置处的响应数据,以获取结构的频率、阻尼比和模态振型等反映结构动力特性的模态参数。传感器布置是结构健康监测的首要环节,测点的数量和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模态识别的效果。实际测试时,经济成本、数据存储等限制使得布置传感器的数目有限,且结构某些部位无法安置传感器,无法获取完整的结构信息;此外,测量噪音污染、采样频率不足以及布置理论模型与实际情形不符,会影响获取数据的准确性。因此,结构模态信息的缺失或误差会引起模态识别结果的不确定性。如何在有限传感器数目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地选择位置,并尽可能多地获取结构准确的模态信息以减小模态识别的不确定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针对影响模态识别结果不确定性的三大问题:测量噪声对结构真实响应的干扰、有限元模型与真实结构间的误差、模态估计的适定性假设与实际情形不符,开展了用于减小不确定性影响的传感器布置方法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测量噪声会引起测量数据与结构真实响应之间的偏差,进而引起模态识别的不确定性。为描述该不确定性问题,本论文利用选择矩阵改写贝叶斯频域模态识别的理论公式形式,建立了考虑传感器布置情形的模态识别概率模型;采用信息熵量化模态参数识别的不确定性,推导出一种减小测量噪声对模态识别不确定性影响的传感器布置准则;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减小测量噪声对模态识别的干扰,可有效减小结构频率、阻尼比和振型识别的不确定性;此外,随着传感器数目的增多,不同模态参数的识别不确定性受传感器布置的影响程度不一样,频率和阻尼比识别的不确定性受到的影响较小,振型识别的不确定性受到的影响较大。(2)传感器布置准则的建立通常基于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而有限元模型与真实结构之间存在误差,会引起模态识别的不确定性。已有的针对结构模态识别的传感器布置方法,通常将建模误差与测量噪声假定成一个高斯向量进行计算,没有考虑建模误差对于模态识别不确定性的影响。为此,本论文将结构的刚度变化作为建模误差,改写模态参数的后验概率密度函数,进而分别分析测量噪声和建模误差对模态识别不确定性的影响;在此情形下,现有信息熵指标不再适用,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条件信息熵指标量化模态识别不确定性并指导传感器的布置,从理论上解释了信息熵指标是所提条件信息熵指标的一个特例。采用多种测量噪声和建模误差的组合形式进行算例分析,对比分析了建模误差对传感器布置方法的影响,并对建模误差对模态识别不确定性的影响程度给出了定性的理论解释。(3)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应变传感器往往被用于获取结构局部变形信息,动应变数据中包含的结构整体模态信息通常被忽视。为了充分利用应变数据中的位移模态信息,基于有限元理论,本论文提出了局部坐标系下位移模态估计方法,利用应变传感器位置处的应变模态振型估计单元节点位置处的位移模态振型;为了描述估计结果的不确定性,建立了位移模态估计的概率模型,并利用振型估计量的克拉美-罗下界(Carmmer-Rao Lower Bound)来表示最小的协方差边界;基于置信椭球的几何意义,采用费舍尔(Fisher)信息矩阵的不同范数形式量化估计结果的不确定性;通过平面和空间梁单元结构算例,分析了应变传感器的不同位置对位移模态估计不确定性的影响,并给出了应变传感器优化布置的合理建议。(4)针对应变、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传感器的联合布置问题,现有传感器布置方法通常将各类传感器各自独立布置,未考虑不同类型响应之间的联系,这会因加速度计数量不足而引起模态识别的欠定问题。为此,本论文提出利用应变数据中包含的位移模态信息加以解决,通过改进本论文所提位移模态估计方法,使其适用于整体坐标系下的不同节点位移模态估计;分析了应变传感器与待估计自由度的位置对模态估计不确定性的影响,并结合结构大变形位置确定最优的应变计布置位置;利用模态保证准则和冗余度准则来评价通过多类型传感器综合获取的位移模态振型,并依据最优的准则函数的数值选择加速度这类传感器的位置;研究结果表明,所提传感器布置方法能够获得更加完整的模态信息,可以有效减小模态识别的不确定性,使得综合获取的位移模态振型有着较好的可区分性和较小的冗余性。
朱晓斌[8](2019)在《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重力坝模糊随机可靠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混凝土重力坝可靠度分析为坝体结构安全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手段,渗流-应力耦合作用是影响重力坝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目前相关研究中缺乏考虑坝基岩体物理力学参数模糊性和随机性、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以及重力坝极限状态模糊性的综合影响;可靠度研究中经典响应面法存在拟合精度不高、收敛困难的问题,且蒙特卡罗法求解可靠指标过程中存在当响应面拟合精度较低或失效概率较小时,易导致计算不收敛的不足。针对上述问题,开展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的重力坝模糊随机可靠度分析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主要成果如下:(1)针对目前混凝土重力坝有限元分析模型中,缺乏将模糊变量与随机场模型相结合的研究,导致难以探究岩体参数模糊性和随机性的共同作用对重力坝安全稳定性影响的不足,提出考虑坝基岩体参数模糊性的重力坝随机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NURBS-TIN-BREP空间混合数据结构,基于误差分析的NURBS地质曲面动态拟合方法,构建重力坝工程三维工程地质统一模型;利用基于信息熵理论的模糊变量等效转化法,实现模糊变量和随机变量的等效转化;利用岩体空间变异性理论和局部平均法,实现基于三维工程地质统一模型的重力坝模糊随机分析。结果表明,坝基岩体参数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对坝基局部应力场影响较大,坝基主应力平均增加20%左右,且考虑坝基岩体参数模糊性和随机性后重力坝安全系数降低10%以上。(2)针对目前混凝土重力坝渗流-应力耦合分析模型中,缺乏考虑渗流参数的模糊性和随机性,且尚未建立同时考虑渗流参数和结构力学参数模糊性和随机性的渗流应力耦合模型的不足,提出考虑坝基岩体参数模糊性和随机性的重力坝渗流-应力耦合模型。考虑渗流计算中渗流参数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将渗透系数视为模糊随机变量,建立渗流分析的模糊随机数学模型;基于渗流-应力耦合理论,考虑渗流参数与结构力学参数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构建重力坝稳定性分析的模糊随机渗流-应力耦合分析模型,并结合某重力坝工程进行算例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渗透系数的模糊随机性后,坝基岩体渗流速度最值增加约20%;相比于坝基岩体参数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渗流-应力耦合作用对重力坝安全的影响更大,考虑渗流-应力耦合作用将降低混凝土重力坝安全系数。(3)针对目前混凝土重力坝可靠度研究,由于经典响应面法忽略样本点系数权重,同时缺乏样本集动态迭代,从而导致拟合过程存在拟合精度不高、收敛困难以及结构计算量大的不足,提出重力坝可靠度分析的加权动态响应面法。考虑响应面样本点赋权,提出基于样本点距失效面距离确定权重方法;提出响应面动态迭代更新策略,将更新过程中的样本点加入响应面训练集,利用迭代过程中的样本点信息动态更新样本点权重和样本集。采用修正拟合优度系数对所提方法的拟合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计算得到响应面的修正拟合优度为0.998,所得极限状态方程能够很好地代替原函数,证明方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4)针对目前常用的蒙特卡罗法求解重力坝响应面可靠指标的过程中,当响应面拟合精度不足或失效概率较低时,蒙特卡罗法通常得到的失效概率为零,从而导致计算不收敛的缺点,引入改进猫群算法求解响应面可靠指标,克服了经典猫群算法由于恒定的算法参数而导致寻优和收敛能力较弱的不足。根据可靠指标的几何涵义将可靠指标计算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为智能算法求解可靠指标提供基础;将经典猫群算法中的分组率和惯性速度权重系数进行自适应更新,并增加计算收敛条件,提出改进的猫群算法,并利用五种基准测试函数,对改进猫群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以考虑参数模糊性和随机性的重力坝渗流-应力耦合模型为例,利用加权动态响应面法和改进猫群算法,计算得到可靠指标为2.36,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5)针对目前混凝土重力坝可靠度分析研究中,缺乏综合考虑岩体物理力学参数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以及重力坝极限状态模糊性等方面影响的研究,提出考虑渗流-应力耦合作用的混凝土重力坝稳定性模糊随机可靠度分析方法。利用重力坝可靠度基本变量的模糊性和随机性,以及极限状态的模糊性分析方法,在考虑渗流-应力耦合作用、坝基岩体物理力学参数模糊性和随机性、以及重力坝极限状态模糊性等方面综合影响的条件下,提出考虑渗流-应力耦合作用的重力坝模糊随机可靠度分析方法,并利用加权动态响应面法和改进猫群算法对可靠指标进行求解;采用加权动态响应面法改进拓展傅里叶幅值敏感性检验法对可靠度分析中的模糊随机变量进行筛选,减少大量样本组带来的计算资源消耗。结合某混凝土重力坝开展工程应用研究,建立工程地质模型和模糊随机渗流-应力耦合分析模型,并进行结构的稳定性、可靠度和敏感性分析,为重力坝的安全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赵腾[9](2019)在《基于熵权-TOPSIS法的银行业财务风险评价》文中指出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银行业不断加强自身体系建设,优化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管理体制,取得一系列的成果。然而,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国际化经营的趋势对银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带来诸多挑战。如何有效做好风险管控是当下银行治理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财务反映银行运营的方方面面,财务风险理应是银行风险防控的重点。与先进的外资银行对比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管理还处在初期探索阶段。运用科学的方法体系对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进行准确识别、合理量化与有效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构建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采用统计模型对关键指标进行识别,将财务风险做量化评价,为商业银行进行财务风险的管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借鉴,助力我国银行业保持全球金融竞争的优势。本文通过构建熵权法与TOPSIS法相结合的熵权-TOPSIS模型,对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价,研究过程包括:(1)总结归纳国内外关于熵权法、TOPSIS法、熵权TOPSIS法的相关文献,从历史演进、研究领域等方面做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关于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的相关研究,通过对四类文献进行总结评述,为下文打好理论基础。(2)通过借鉴传统企业财务风险的定义,本文尝试对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进行定义,在参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流动性风险、资本风险、信用安全风险、资产集中度风险、盈利性风险、成长性风险等方面对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进行划分,并做概念界定和理论探索。(3)以评价原则为指引,本文从六类风险中分析选取14个指标进行指标体系的设计,结合熵权TOPSIS法的特点,本文还引入总资产、净利润这两个规模因素指标,至此,由16个指标构成完整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4)阐述熵权法及TOPSIS法的方法原理,将熵权法得到的权重运用到TOPSIS法中,搭建熵权TOPSIS法评价模型。(5)选取我国29家上市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作为样本,以2017年公布的财务报告作为数据来源,运用熵权TOPSIS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到16项财务指标在风险评价中的权重和29家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排序结果。(6)针对模型识别出的关键财务指标和银行风险排序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合理化的措施和建议。实证结果表明:在各评价指标中,银行规模是财务风险评价中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除此之外,信用安全风险、盈利性风险和资本风险等是银行需重点防控的风险领域。各银行的财务风险大小排序中,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最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次之,地方性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最大。本文的创新点在于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进行量化研究,以指标权重为指引,识别风险防控的重点领域。本文通过对各家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进行排序,有助于银行进行风险对标,提高风险意识。同时,将规模因素作为调整指标,提升了方法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王亚良[10](2019)在《大型混合作业车间布局自适应建模与协同优化》文中认为随着产业升级、整合和集群的持续推进,制造系统日趋复杂。高效企业物流系统已成为现代制造业构成的关键要素之一。企业希望通过新厂房布局优化设计和老厂房布局调整解决原有车间布局不合理、物流迂回、在制品多、浪费严重、调度混乱等问题。本文针对一类离散作业、流水作业和特殊作业等多种作业单元共存的混合制造模式,研究了大型混合作业车间布局新问题。如何有效进行一类典型的大型混合制造作业车间布局设计与优化已成为目前国内制造业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布局问题实质就是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现有的车间布局特别对大型混合作业车间布局问题在建模、求解及布局调度低熵协同优化等方面有待完善。本文旨在实现反映生产实际的大型混合作业车间布局自适应建模和低熵协同优化,为一类复杂作业车间布局多目标设计和持续改善提供有效的分析技术与工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了大型混合作业车间布局数学模型。在分析大型混合作业车间原型特征基础上,为寻求最佳占空比、最少在制品数量、最低物流损耗和重构成本、最大化非物流关系、良好的柔性和可拓展性等,明确大型混合作业布局约束条件。融合脑模型连接控制器(CMAC)的任意多维非线性映射机理,解决了大型混合作业车间布局模型中部分子目标量纲不一致的问题;考虑车间布局问题的复杂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引入描述外部环境扰动因素的动态变量;实现大型混合作业车间动态布局的自适应建模。(2)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进化(DE)和元胞种群拓扑结构的两阶段动态差分智能细胞机算法(DDEACA)。通过对个体的邻居结构进行调整,实现进化种群由结构化种群过渡到非结构化种群的效果,较好地兼顾全局搜索和局部寻优之间的协同问题;同时对外部种群保留的对象进行调整及完全反馈,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将智能体机制引入细胞种群,采用两阶段的外部种群多样性维护方法,将扰动因子引入变异操作使其跳出局部最优困境。通过对DTLZ和WFG系列基准函数测试表明,新算法相对于其它四种典型算法能获得更好的Pareto前端和竞争性的收敛结果。(3)将构建的大型混合作业车间布局模型及DDEACA多目标优化算法应用于车间布局实例,实现了大型混合作业车间布局的多目标优化。实例计算与结果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4)在车间调度关键参数关联和布局脆弱性分析基础上,将同态变换求解思想引入车间布局调度的低熵协同优化问题并进行实例解析,实现制造系统的高效有序运作。
二、熵理论在确定点位不确定性指标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熵理论在确定点位不确定性指标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计及新能源的电力现货市场交易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新能源对电力现货市场的影响研究 |
1.2.2 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研究 |
1.2.3 电力现货市场电价预测研究 |
1.2.4 新能源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研究 |
1.2.5 计及碳交易的电力现货市场研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3.3 主要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电力现货市场交易优化相关理论基础 |
2.1 典型国家电力现货市场发展概述 |
2.1.1 美国电力现货市场 |
2.1.2 英国电力现货市场 |
2.1.3 北欧电力现货市场 |
2.2 中国电力现货市场发展概述 |
2.2.1 能源电力现状分析 |
2.2.2 电力现货市场现状分析 |
2.2.3 建设基本原则 |
2.2.4 建设关键问题 |
2.2.5 未来发展方向 |
2.3 电力预测理论基础 |
2.3.1 经典预测方法 |
2.3.2 机器学习预测方法 |
2.3.3 深度学习预测方法 |
2.4 系统优化理论基础 |
2.4.1 模糊规划 |
2.4.2 鲁棒优化 |
2.4.3 随机规划模型 |
2.5 SD模型及其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能源对电力现货市场的影响分析 |
3.1 新能源对电力现货市场的影响分析模型 |
3.1.1 基于统计数据的影响分析 |
3.1.2 基于小波变换与分形理论的特征表示 |
3.1.3 基于SVM的特征因素分类 |
3.1.4 基于因子分析的特征提取 |
3.1.5 影响分析模型框架与流程 |
3.2 新能源对现货市场电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
3.2.1 数据收集 |
3.2.2 基于统计数据的影响实证分析 |
3.2.3 基于全部特征的影响实证分析 |
3.2.4 基于关键特征的影响实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力现货市场中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与电价预测 |
4.1 基于CEEMD-SE-HS-KELM的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模型 |
4.1.1 CEEMD-SE模型 |
4.1.2 HS-KELM模型 |
4.1.3 CEEMD-SE-HS-KELM |
4.1.4 实例分析 |
4.2 基于相似日筛选与LSTM的现货市场电价预测模型 |
4.2.1 电价影响因素初选 |
4.2.2 基于RF的新能源影响量化 |
4.2.3 基于改进灰色关联的相似日筛选 |
4.2.4 RF-IAGIV-CEEMD-SE-LSTM模型 |
4.2.5 实例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计及新能源与中长期市场影响的现货日前市场交易优化 |
5.1 计及新能源与中长期市场的日前市场交易模式 |
5.2 中长期合约电量分解模型 |
5.2.1 目标函数 |
5.2.2 约束条件 |
5.3 系统不确定性分析及建模 |
5.3.1 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 |
5.3.2 电力现货价格不确定性 |
5.4 计及新能源与中长期合约电量分解的现货日前市场出清模型 |
5.4.1 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的建立 |
5.4.2 多目标函数的模糊优选处理 |
5.4.3 基于GA-PSO的优化模型求解算法 |
5.5 实例分析 |
5.5.1 算例设置 |
5.5.2 中长期合约电量分解结果 |
5.5.3 系统不确定性求解 |
5.5.4 现货日前电力市场出清结果 |
5.5.5 惩罚系数对多目标优化结果的影响 |
5.5.6 新能源渗透率对多目标优化结果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计及新能源的现货日前与日内、日内与实时市场交易优化 |
6.1 现货日前、日内与实时市场的组合及及关联分析 |
6.2 系统不确定性建模 |
6.2.1 系统不确定性模拟 |
6.2.2 拉丁超立方生成场景集 |
6.2.3 基于改进谱聚类算法的场景削减策略 |
6.3 计及新能源的电力现货市场两阶段交易优化模型 |
6.3.1 计及新能源的日前与日内市场联合优化模型 |
6.3.2 计及新能源的日内与实时市场联合优化模型 |
6.4 实例分析 |
6.4.1 算例设置 |
6.4.2 场景集生成与削减 |
6.4.3 日前与日内市场联合优化出清结果 |
6.4.4 日内与实时市场联合优化出清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计及碳市场影响的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路径分析 |
7.1 碳排放相关政策梳理 |
7.2 现行政策下碳排放压力分析 |
7.2.1 碳排放预测模型 |
7.2.2 碳排放预测效果检验 |
7.2.3 碳排放总量及碳排放强度预测 |
7.2.4 基于碳排放预测结果的政策建议 |
7.2.5 碳排放市场建设必要性分析 |
7.3 碳交易实施对电力现货市场的影响分析 |
7.3.1 碳交易市场现状 |
7.3.2 碳交易对电力现货市场的影响分析 |
7.4 碳交易与电力现货市场的协同建设建议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三维地质模型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地质模型不确定性来源研究现状 |
1.2.2 地质模型不确定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地质模型的不确定性来源与表达 |
2.1 不确定性来源分析 |
2.1.1 数据误差 |
2.1.2 建模方法的不确定性 |
2.1.3 认知的偏差和局限性 |
2.2 不确定性的传播与累积 |
2.3 模型不确定性的表达 |
2.3.1 不确定性度量 |
2.3.2 地层面高程随机函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整合多源不确定性的三维地质模型质量评价 |
3.1 多源不确定性整合方法 |
3.2 测量误差与建模方法的不确定性的整合 |
3.2.1 贝叶斯最大熵方法 |
3.2.2 基于贝叶斯最大熵的不确定性整合 |
3.3 考虑认知偏差的不确定性更新 |
3.4 三维地层属性不确定性 |
3.5 三维地质模型综合不确定性 |
3.6 巴东黄土坡三维地质模型多源不确定性综合评估 |
3.6.1 研究区域 |
3.6.2 地层面空间位置概率分布 |
3.6.3 三维地质属性概率场 |
3.6.4 地质模型综合不确定性分析 |
3.6.5 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藤Copula的多地层结构联合不确定性建模 |
4.1 基于接触点高程函数的多地层结构描述 |
4.2 地层面相关结构分析 |
4.2.1 相关性度量 |
4.2.2 地层面的自相关与互相关 |
4.2.3 相关性对不确定性的影响 |
4.3 基于Copula的多维相关建模理论 |
4.3.1 Copula基本理论 |
4.3.2 Copula函数族的选择和参数估计 |
4.3.3 条件Copula |
4.3.4 藤Copula模型 |
4.3.5 空间C藤Copula |
4.4 基于藤Copula的多地层相关结构建模 |
4.4.1 多地层空间邻域空间R藤Copula模型 |
4.4.2 模型参数估计 |
4.5 多地层结构形态预测与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4.5.1 基于空间R藤Copula的空间预测方法 |
4.5.2 多地层结构联合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4.6 针对断层等情况的处理 |
4.7 上海第四系沉积地层结构预测与多地层不确定性分析 |
4.7.1 研究区地质背景 |
4.7.2 数据统计特征 |
4.7.3 实验验证方法 |
4.7.4 地层面接触位置预测 |
4.7.5 多地层结构联合不确定性分析 |
4.7.6 讨论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相邻地层互相关约束的地层面模型修正 |
5.1 地层面建模方法局限性 |
5.2 贝叶斯框架下的地层面模型修正 |
5.3 基于相邻地层互相关约束的模型修正方法 |
5.3.1 基于双地层Copula的模型修正方法 |
5.3.2 基于三地层Copula的模型修正方法 |
5.4 上海第四系沉积地层面模型修正实验 |
5.4.1 利用Qh_3地层面样本数据修正Qh_2地层面模型 |
5.4.2 利用Qh_2地层面样本数据修正Qh_1地层面模型 |
5.4.3 利用Qh_3地层面和Qh_1地层面样本数据修正Qh_2地层面模型 |
5.4.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3)考虑区域类型差异的高速公路事故风险识别与交通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立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相关理论方法发展动态和应用现状 |
1.2.2 针对区域类型的高速公路事故风险和交通安全研究进展 |
1.2.3 基于实时交通流状态的高速公路动态安全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高速公路区域类型划分依据 |
1.3.1 高速公路区域类型划分的必要性 |
1.3.2 国内外高速公路常见的分类方法 |
1.3.3 本文高速公路区域类型划分依据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
1.5 论文组织结构与技术路线 |
2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要素与特征分析 |
2.1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相关研究数据概述 |
2.1.1 我国相关数据现状 |
2.1.2 美国相关数据现状 |
2.1.3 本文所应用数据的合理性 |
2.2 区域类型差异条件下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2.2.1 驾驶人维度影响因素分析 |
2.2.2 车辆维度影响因素分析 |
2.2.3 道路维度影响因素分析 |
2.2.4 外部环境维度影响因素分析 |
2.3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时空分布规律 |
2.3.1 城区高速公路时空分布规律分析 |
2.3.2 乡区高速公路时空分布规律分析 |
2.3.3 山区高速公路时空分布规律分析 |
2.4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征统计 |
2.4.1 城区高速公路事故特征统计分析 |
2.4.2 乡区高速公路事故特征统计分析 |
2.4.3 山区高速公路事故特征统计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的区域类型差异条件下的高速公路事故致因分析 |
3.1 引言 |
3.2 研究区域介绍与数据收集处理 |
3.2.1 研究区域介绍与研究数据来源 |
3.2.2 样本数据集特征 |
3.2.3 样本结构设计 |
3.3 基于WODMI-APRIORI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高速公路事故风险识别方法建模 |
3.3.1 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基本参数 |
3.3.2 关联规则分类 |
3.3.3 Apriori算法特性与基本步骤 |
3.3.4 主客观联合赋权改进的Apriori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
3.3.5 考虑定向约束和指标赋权的多维度交互改进的Apriori关联规则挖掘算法(WODMI-Apriori) |
3.4 实例分析 |
3.4.1 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全映射事故致因关联规则挖掘 |
3.4.2 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维度交互关联规则挖掘 |
3.4.3 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事故维度自相关关联规则挖掘 |
3.5 本章小结 |
4 区域类型差异条件下的高速公路动态交通流状态与事故风险关系评估 |
4.1 引言 |
4.2 研究数据介绍与样本结构设计 |
4.2.1 数据源文件介绍 |
4.2.2 事故数据预处理 |
4.2.3 交通流数据预处理 |
4.2.4 病例—对照配对式样本结构设计 |
4.2.5 数据匹配 |
4.3 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 |
4.3.1 六级服务水平理论 |
4.3.2 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MCMC) |
4.3.3 基于MCMC的贝叶斯方法 |
4.3.4 贝叶斯条件logistic回归 |
4.3.5 随机森林算法 |
4.3.6 贝叶斯logistic回归 |
4.4 实例分析 |
4.4.1 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事故风险等级分析 |
4.4.2 各区域高速公路事故征兆危险交通流变量识别 |
4.4.3 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事故发生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5 区域类型差异条件下的高速公路综合交通安全水平评价 |
5.1 引言 |
5.2 基于熵权改进的密切值法 |
5.2.1 密切值评价方法概述 |
5.2.2 信息熵赋权理论 |
5.2.3 基于信息熵权重优化改进的密切值评价方法 |
5.3 研究区域介绍 |
5.4 基于熵权改进密切值法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建模 |
5.4.1 评价矩阵建立 |
5.4.2 模型基本假设 |
5.4.3 评价指标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5.4.4 数值评价矩阵的建立 |
5.5 实例分析 |
5.5.1 年度视角的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5.2 季节划分视角的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5.3 年度视角下的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 |
5.5.4 季节划分视角下的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 |
5.5.5 考虑区域类型和季节差异的全样本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缩略词注释表 |
附录B 交通事故源数据字段注释表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频带熵改进理论的轴承故障诊断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概述 |
1.2.1 滚动轴承的故障失效形式 |
1.2.2 滚动轴承故障机理 |
1.2.2.1 滚动轴承的类型及组成 |
1.2.2.2 滚动轴承故障表征 |
1.3 相关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概述 |
1.3.1 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研究现状 |
1.3.2 滚动轴承的早期故障诊断现状 |
1.3.3 滚动轴承故障识别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总体框架 |
第二章 频带熵理论分析 |
2.1 引言 |
2.2 频带熵理论 |
2.2.1 短时傅里叶变换 |
2.2.2 熵理论 |
2.2.3 频带熵 |
2.2.3.1 信号的幅值谱熵 |
2.2.3.2 频带熵理论的提出 |
2.2.4 基于频带熵的带通滤波器分析 |
2.2.5 仿真分析 |
2.3 频带熵的带宽参数确定问题 |
2.4 低信噪比条件下频带熵方法的局限性 |
2.5 频带熵的理论问题 |
2.6 频带熵的轴承复合故障诊断问题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奇异值分解预处理的频带熵优化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优化的SVD和频带熵的轴承故障特征提取 |
3.2.1 峭度理论 |
3.2.2 奇异值分解理论 |
3.2.3 基于奇异峭度值相对变化率的重构阶次确定 |
3.2.4 基于峭度优化带宽参数的频带熵 |
3.2.5 基于OSVD-OFBE的轴承故障诊断 |
3.3 仿真分析 |
3.4 实例分析 |
3.4.1 OSVD-OFBE方法验证 |
3.4.2 频带熵的拓展应用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小波包时频增强频带熵的故障特征提取研究 |
4.1 引言 |
4.2 小波变换理论 |
4.3 小波包变换理论 |
4.4 增强型频带熵方法 |
4.4.1 增强型频带熵的分解深度的约束和确定 |
4.4.2 最佳子频带的选择 |
4.4.3 辅助评价指标 |
4.4.4 增强型频带熵的轴承故障特征提取 |
4.4.5 仿真分析 |
4.4.6 实例分析 |
4.5 修正的频带峭度方法 |
4.5.1 修正的频带峭度分解深度的确定 |
4.5.2 最佳子频带的选取 |
4.5.3 故障特征提取及修正的辅助评价指标 |
4.5.4 基于修正的频带峭度方法的轴承故障诊断 |
4.5.5 仿真分析 |
4.5.6 实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频带熵的轴承复合故障诊断 |
5.1 引言 |
5.2 基于VMD和频带熵的轴承复合故障特征提取 |
5.2.1 变分模态分解理论 |
5.2.2 变分模态分解的模态数的确定 |
5.2.3 固有模态分量的初步筛选 |
5.2.4 基于IMF包络峭度选择和频带熵的轴承复合故障诊断 |
5.3 仿真分析 |
5.4 实例分析 |
5.4.1 VMD和频带熵的复合故障诊断验证 |
5.4.2 增强型自适应共振技术的复合故障诊断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及获得奖励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与录用的论文 |
已发表论文 |
在审论文 |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及公布的国家专利情况 |
(5)基于熵度量法的再生水项目融资租赁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外融资租赁研究现状 |
二、国内外水务设施融资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融资租赁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四、国内外项目风险评价方法及模型研究现状 |
五、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四节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再生水项目融资租赁及其风险评价概述 |
第一节 再生水项目融资租赁概述 |
一、再生水行业与融资租赁行业概述 |
二、再生水项目融资模式现状 |
三、再生水项目融资租赁模式的应用 |
四、再生水项目融资租赁应用中的风险问题 |
第二节 融资租赁项目风险评价概述 |
一、融资租赁项目风险评价的理论依据 |
二、融资租赁项目风险评价一般方法 |
第三章 再生水项目融资租赁风险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再生水项目融资租赁操作流程及风险特征 |
一、业务操作流程 |
二、风险特征 |
第二节 再生水项目融资租赁风险类型 |
一、信用风险 |
二、政策环境风险 |
三、其他风险 |
第三节 再生水项目融资租赁风险来源 |
一、政府层面风险来源 |
二、承租人自身风险来源 |
三、项目本身运营风险来源 |
第四章 再生水项目融资租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 |
第一节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构建思路 |
一、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第二节 再生水项目融资租赁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一、关键风险评价指标识别 |
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及构建 |
三、基于熵度量法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五章 案例分析与风险防范策略 |
第一节 T公司再生水项目案例背景及其风险指标分析 |
一、T公司案例背景 |
二、融资租赁方案交易架构 |
三、关键风险指标分析 |
第二节 熵度量法在T公司项目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
一、构建指标评价矩阵,并计算相关参数 |
二、T公司再生水项目融资租赁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再生水项目融资租赁风险防范策略 |
一、租前风险防范策略 |
二、租中风险防范策略 |
三、租后风险防范策略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风险评价指标重要性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6)基于岗位评价的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结构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范围界定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范围界定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技术路线图 |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工资差别理论 |
2.1.2 激励理论 |
2.1.3 熵及耗散结构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岗位评价相关文献 |
2.2.2 薪酬结构研究相关文献 |
2.3 小结 |
3 基于岗位二元化属性和价值贡献的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结构设计模型 |
3.1 铁路运输企业薪酬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1 薪酬体系基本情况 |
3.1.2 薪酬结构存在的问题 |
3.2 铁路运输企业岗位二元化属性分析 |
3.2.1 铁路运输企业特点 |
3.2.2 铁路运输企业岗位具有显着的二元化属性 |
3.2.3 基于二元性和价值贡献的岗位分类 |
3.3 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的复合价值要素分析 |
3.3.1 “事”的因素 |
3.3.2 “人”的因素 |
3.3.3 市场因素 |
3.3.4 三者之间的关系 |
3.4 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结构优化设计模型 |
3.4.1 薪酬结构基本概念 |
3.4.2 薪酬结构与薪酬功能 |
3.4.3 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结构设计的原则 |
3.4.4 基于岗位二元性和价值贡献的薪酬结构优化设计模型 |
3.5 小结 |
4 铁路运输企业岗位复合价值计量模型的构建 |
4.1 岗位复合价值计量模型构建框架 |
4.2 岗位复合价值计量模型设计原则及指标确定 |
4.2.1 设计原则 |
4.2.2 指标初选与释义 |
4.2.3 指标筛选与确定 |
4.2.4 划分评价指标等级及等级定义 |
4.3 分岗位族的岗位复合价值计量模型的构建 |
4.3.1 现场技能岗位复合价值计量模型的构建 |
4.3.2 专业技术岗位复合价值计量模型的构建 |
4.3.3 经营管理岗位复合价值计量模型的构建 |
4.3.4 后勤服务岗位复合价值计量模型的构建 |
4.4 小结 |
5 基于岗位复合价值计量模型的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
5.1 价值导向的铁路运输企业专用性岗位薪酬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
5.1.1 纵向薪酬结构设计 |
5.1.2 横向薪酬结构设计 |
5.2 市场供求导向的铁路运输企业通用性岗位薪酬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
5.2.1 纵向薪酬结构设计 |
5.2.2 横向薪酬结构设计 |
5.3 小结 |
6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结构管理系统评价方法 |
6.1 薪酬结构管理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 |
6.1.1 薪酬结构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
6.1.2 薪酬结构管理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 |
6.2 薪酬结构管理系统的熵流分析及计量 |
6.2.1 熵的类型 |
6.2.2 熵的计量 |
6.3 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结构管理系统熵变模型的构建 |
6.3.1 熵权理论计算权重 |
6.3.2 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结构管理系统熵变模型各要素权重的计算 |
6.4 熵变模型的指导意义 |
7 实证分析——以XA车站为例 |
7.1 XA车站概况 |
7.2 岗位评价 |
7.3 薪酬结构优化设计 |
7.3.1 确定岗位等级数目及等级表 |
7.3.2 确定薪酬中位值 |
7.3.3 确定薪酬等级级差 |
7.3.4 确定薪酬幅度 |
7.3.5 确定横向薪酬结构 |
7.4 XA车站薪酬结构管理系统评价 |
7.4.1 制度熵分析 |
7.4.2 运行熵分析 |
7.4.3 环境熵分析 |
8 结论和展望 |
8.1 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指标筛选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B 要素分级标准 |
附录C 评价要素调查问卷 |
附录D 评价要素权重专家咨询表 |
附录E 薪酬结构管理系统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F 员工满意度调查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考虑结构模态识别不确定性的传感器优化布置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结构模态识别的不确定性 |
1.2 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现状 |
1.2.1 面向确定性模态识别理论的传感器布置方法研究进展 |
1.2.2 面向不确定性模态识别理论的传感器布置方法研究进展 |
1.2.3 目前尚存问题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减小测量噪声对模态识别不确定性影响的传感器布置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贝叶斯频域模态识别理论 |
2.2.1 贝叶斯频域模态识别的概率模型 |
2.2.2 后验概率密度函数的高斯表达形式 |
2.3 基于信息熵理论的传感器布置方法的提出 |
2.3.1 传感器布置与贝叶斯模态识别的理论联系建立 |
2.3.2 模态识别不确定性的量化指标 |
2.3.3 传感器布置方法的基本流程 |
2.4 数值算例分析 |
2.4.1 简支梁工况及待选测点位置介绍 |
2.4.2 针对不同模态参数情形的传感器优化布置 |
2.4.3 不同传感器布置对模态识别不确定性的影响分析 |
2.4.4 不同模态参数的识别不确定性减小程度差异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考虑建模误差对模态识别不确定性影响的传感器布置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预测误差满足高斯假定的传感器布置理论 |
3.3 预测误差中的建模误差 |
3.3.1 预测误差概念介绍 |
3.3.2 基于空间相关性的建模误差 |
3.3.3 基于结构刚度变化的建模误差的提出 |
3.4 基于条件信息熵理论的传感器布置方法的建立 |
3.4.1 条件信息熵指标的提出 |
3.4.2 传感器布置方法的步骤流程 |
3.4.3 步骤流程的可行性验证 |
3.5 数值算例分析 |
3.5.1 简支梁结构中单向传感器优化布置 |
3.5.2 桥梁基准模型中多向传感器优化布置 |
3.5.3 模态冗余度与空间相关性对比分析 |
3.5.4 建模误差对传感器布置影响的定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利用应变模态估计位移模态的不确定性量化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位移模态估计方法不确定性理论研究 |
4.2.1 应变模态与位移模态的联系 |
4.2.2 位移模态估计概率模型的提出 |
4.2.3 量化估计结果不确定性的指标函数 |
4.3 局部坐标系下测点位置对模态估计不确定性的影响分析 |
4.3.1 平面梁单元中应变与转换矩阵的理论联系 |
4.3.2 空间梁单元中应变与转换矩阵的理论联系 |
4.3.3 不同应变传感器位置对转换矩阵数值的影响 |
4.4 数值算例分析 |
4.4.1 梁单元中应变传感器的待选位置 |
4.4.2 平面和空间梁单元中的最优应变位置的确定 |
4.4.3 应变传感器优化布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考虑模态识别欠定问题的多类型传感器联合布置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整体坐标系下的位移模态估计方法 |
5.2.1 多类型响应数据的模态信息融合 |
5.2.2 位移模态估计方法的提出 |
5.3 多类型传感器布置方法的建立 |
5.3.1 位移模态振型的评价准则 |
5.3.2 传感器联合布置方法的步骤流程 |
5.4 数值算例分析 |
5.4.1 桥梁基准模型中应变传感器位置选择 |
5.4.2 位移模态估计结果的不确定性验算分析 |
5.4.3 加速度传感器优化布置情形 |
5.4.4 传感器优化布置对模态振型可视化的影响分析 |
5.4.5 传感器布置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重力坝模糊随机可靠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重力坝可靠度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2 随机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3 渗流-应力耦合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考虑模糊性的重力坝稳定性随机有限元分析 |
2.1 研究框架 |
2.2 基于误差分析的三维工程地质统一模型 |
2.2.1 基于NURBS-TIN-BREP的三维精细地质建模数学模型 |
2.2.2 工程地质体曲面拟合技术 |
2.2.3 基于误差分析的NURBS地质曲面动态拟合方法 |
2.2.4 混凝土重力坝工程模型建模 |
2.3 重力坝坝基岩体参数模糊性分析 |
2.3.1 重力坝坝基岩体参数模糊性 |
2.3.2 基于信息熵的模糊性分析方法 |
2.4 考虑模糊性的重力坝随机有限元分析方法 |
2.4.1 重力坝坝基地质岩体空间变异性 |
2.4.2 考虑模糊性的随机场离散 |
2.5 算例研究 |
2.5.1 工程概况与计算模型 |
2.5.2 结果与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考虑模糊性和随机性的重力坝渗流-应力耦合分析 |
3.1 研究框架 |
3.2 渗流分析方法 |
3.2.1 渗流基本概念 |
3.2.2 渗流模拟数学模型 |
3.2.3 渗流计算模型的模糊性和随机性研究 |
3.3 考虑参数模糊性和随机性的渗流-应力耦合模型 |
3.3.1 参数模糊随机的渗流-应力耦合数学模型 |
3.3.2 考虑模糊随机的渗流-应力耦合模型的实现 |
3.4 算例研究 |
3.4.1 工程概况与计算模型 |
3.4.2 渗流分析与讨论 |
3.4.3 重力坝稳定性分析结果 |
3.4.4 对比分析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加权动态响应面与改进猫群算法的可靠度计算方法 |
4.1 研究框架 |
4.2 重力坝可靠度分析方法 |
4.3 加权动态响应面法 |
4.3.1 响应面法基本原理 |
4.3.2 加权动态响应面方法 |
4.3.3 方法验证 |
4.4 基于改进猫群算法的可靠指标计算方法 |
4.4.1 群体智能算法 |
4.4.2 猫群算法基本原理 |
4.4.3 改进的猫群算法 |
4.4.4 改进猫群算法验证 |
4.4.5 可靠指标计算 |
4.5 算例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重力坝稳定性模糊随机可靠度分析 |
5.1 研究框架 |
5.2 考虑渗流-应力耦合作用的重力坝模糊随机可靠度分析 |
5.2.1 基本变量与极限状态模糊性分析 |
5.2.2 重力坝模糊随机可靠度分析方法 |
5.3 参数敏感性分析 |
5.3.1 局部敏感性分析方法 |
5.3.2 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 |
5.3.3 算例分析 |
5.4 工程应用 |
5.4.1 工程概述 |
5.4.2 工程地质模型与有限元模型 |
5.4.3 渗流与结构稳定性分析 |
5.4.4 响应面拟合与参数敏感性分析 |
5.4.5 考虑渗流-应力耦合作用的重力坝模糊随机可靠度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9)基于熵权-TOPSIS法的银行业财务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及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论文框架及章节安排 |
1.2.3 研究方法 |
1.3 本文特色及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熵权法文献综述 |
2.2 TOPSIS法文献综述 |
2.3 熵权-TOPSIS法文献综述 |
2.4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文献综述 |
2.5 文献研究评述 |
2.5.1 熵权-TOPSIS法原理的解释及说明 |
2.5.2 熵权-TOPSIS法文献评述 |
2.5.3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的文献评述 |
第3章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3.1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定义 |
3.2 财务风险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3.2.1 流动性风险 |
3.2.2 资本风险 |
3.2.3 信用安全风险 |
3.2.4 资产集中度风险 |
3.2.5 盈利性风险 |
3.2.6 成长性风险 |
第4章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的搭建 |
4.1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4.1.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4.1.3 指标体系的分析与选取 |
4.2 熵权-TOPSIS法财务风险评价模型的搭建 |
4.2.1 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
4.2.2 TOPSIS法对待评价银行进行排序 |
4.2.3 熵权-TOPSIS模型 |
4.2.4 熵权-TOPSIS模型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
第5章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实证分析 |
5.1 样本的选取 |
5.2 建立上市银行财务风险评价矩阵 |
5.3 运用熵权法对风险指标赋权 |
5.4 TOPSIS法的风险排序 |
5.5 熵权-TOPSIS模型评价结果的分析 |
5.6 熵权-TOPSIS模型的检验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实证模型的归一化矩阵和加权规范化矩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10)大型混合作业车间布局自适应建模与协同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布局问题的实质与复杂性分析 |
1.3 制造系统车间特性概述 |
1.3.1 制造系统设备布置基本形式 |
1.3.2 设施布置问题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4.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4.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5 研究内容与体系结构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基本框架 |
第二章 大型混合作业车间布局自适应模型构建 |
2.1 大型混合作业车间的基本特征 |
2.1.1 原型特征描述及动态约束表征 |
2.1.2 细胞机自演化抽象 |
2.1.3 智能细胞机的封装与扩展 |
2.1.4 大型混合作业车间动态布局分析 |
2.2 大型混合作业车间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构建 |
2.3 偏好引导下的脑模型连接控制器(CMAC) |
2.4 大型混合作业车间多目标优化约束分析 |
2.5 作业单元间修正的曼哈顿距离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动态差分智能细胞机多目标优化算法 |
3.1 CellDE算法 |
3.1.1 种群结构和邻居结构 |
3.1.2 CellDE算法原理 |
3.1.3 差分进化策略 |
3.2 动态差分智能细胞机算法(DDEACA) |
3.2.0 算法流程 |
3.2.1 算法步骤 |
3.2.2 第一阶段外部种群多样性维护 |
3.2.3 第一阶段外部种群完全反馈 |
3.2.4 外部种群和邻居结构变化 |
3.2.5 变异方式 |
3.2.6 混合进化代数分配 |
3.3 基准函数 |
3.4 性能评价指标 |
3.5 DDEACA算法性能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DDEACA算法的大型混合作业车间布局多目标优化 |
4.1 企业基本情况 |
4.2 大型混合作业车间基本情况 |
4.3 实例模型基本假设及相关数据 |
4.3.1 问题假设 |
4.3.2 相关数据 |
4.3.3 约束条件 |
4.4 基于DDEACA的作业单元布局主要优化步骤 |
4.5 实例求解及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低熵的大型混合作业车间布局协同优化 |
5.1 熵概念及低熵 |
5.1.1 熵概念 |
5.1.2 低熵概述 |
5.2 大型混合作业车间布局调度的低熵协同优化 |
5.2.1 车间调度 |
5.2.2 车间布局调度的关联性 |
5.2.3 车间布局调度的低熵协同优化模型构建 |
5.3 车间布局调度低熵协同优化问题的同态变换求解思想 |
5.4 车间布局调度的低熵协同优化实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熵理论在确定点位不确定性指标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计及新能源的电力现货市场交易优化研究[D]. 王珂珂.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三维地质模型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研究[D]. 梁栋.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3]考虑区域类型差异的高速公路事故风险识别与交通安全评价研究[D]. 杨洋. 北京交通大学, 2020
- [4]基于频带熵改进理论的轴承故障诊断算法研究[D]. 李华. 昆明理工大学, 2020
- [5]基于熵度量法的再生水项目融资租赁风险评价研究[D]. 周培好.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7)
- [6]基于岗位评价的铁路运输企业薪酬结构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D]. 张颖.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7]考虑结构模态识别不确定性的传感器优化布置理论研究[D]. 裴雪扬.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8]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重力坝模糊随机可靠度分析[D]. 朱晓斌. 天津大学, 2019(01)
- [9]基于熵权-TOPSIS法的银行业财务风险评价[D]. 赵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10]大型混合作业车间布局自适应建模与协同优化[D]. 王亚良.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