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20世纪中国散文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裴幸子[1](2021)在《中国当代文学审丑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观念在二十世纪发生重要捩变。作为当代文学不容忽视的动向,审丑在理论、创作和批评领域均有突出表现。就目前审丑问题的现状来看,丑学的理论研究成果较为系统,而关于文学审丑创作的批评言论则比较分散,审丑批评实践尚未受到充分的关注。因此,本文欲以中国当代文学审丑现象为论域,从观念论、实践论、价值论三个方面探究文学审丑创作及批评实践的得失,以期对丑学理论及当代文学审美观念的建构做出反思和展望。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在观念论层面界定丑与审丑的概念,探究当代文学审丑思潮的成因。审丑现象的涌现使当代文学逐渐走出审美之域,走向文学审丑的新变。从“化丑为美”到“以丑为美”,显示了文学审丑观念的日臻成熟。第二章主要在实践论层面分析当代文学审丑创作及批评实践。首先,从自然丑、社会丑和精神丑三个方面归纳分析当代文学的审丑现象及其特征。其次,立足当代理论视角探究审丑批评话语,分析、总结审丑批评的三种代表性立场:以李建军、谢有顺、董小玉等为代表的审丑批判观,以南帆、孙绍振、王洪岳等为代表的审丑肯定观,以洪治纲、孙郁、潘道正等为代表的审丑中立观。第三章主要在价值论层面挖掘当代文学审丑实践在丰富丑学研究、补充审美批评、开拓感性思维等方面的感性学价值。同时,反思新世纪以来复杂多元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当代文学审丑的困局与出路。一方面,审丑创作不可避免地走向嗜丑、炫丑,另一方面,审丑批评自觉性的缺乏也使其无法有效引导文学审美观念的健康发展。面对这一困局,既需要批评家对审丑创作的自觉引导和规正,也需要作家和读者对文学审丑现象的冷静审视和辩证思考,共同建立起健康的审美趣味,使当代审丑文学在新世纪的浪潮中释放新的活力。结语主要基于丑学的未来及当代文学审美观念的建构,对当代文学审丑思潮作简要总结。审美或审丑都不能单独引导当代文学的发展,丑学的未来以及当代文学审美观念的建构需要走向“合题”时代,即一种美丑皆审的和谐的文学审美观。
张挺玺[2](2021)在《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文化生态学这一研究视角出发,重点考察1943年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诸体在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的发展状况,对该年段发生的若干重大文学现象进行全方位探视,分析它们的文化生成机制,评估他们的美学价值进而重估其文学史意义。论文共分为六章,前三章为上篇,后三章为下篇。上篇为文学生态上的宏观考察,重点考察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各自的文化生态环境,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文化生态要素中分析它们对生存在此间的文学创作者的影响,进而从宏观的社会文化生态和微观的作家生活生态来考察文本生成的内外因素。下篇为美学新变的微观探索,重点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重点作家作品进行个体分析,开掘他们作品的美学价值,凸显作品中不同以往的“异质性”和“开拓性”,注重这些作品的时代转折意义,进而从整体上来重估1943年在整个新文学发展历程中的文学史意义。第一章考察1943年解放区的文化生态。随着解放区根据地的建设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对整体形势的掌控,从草创队伍到建设自己的文学方针,解放区文学经历了一个从自由创作到服务政治主旨、从表现自我到着重意识教化功能的转折和嬗变。文学与政治的一元化格局形成,文化领导权得以确立,在《讲话》思想指导下,文学生产体制更趋规范。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为“遵命”而趋向“一元”的革命性。第二章探索1943年沦陷区的文化生态。揭示日伪政权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的统治本质。不同的政治立场分野出不同的文学创作趋向。日伪的高压文化管控使沦为亡国奴的中华儿女不得不在“言”与“不言”中做出艰难的中华民族“文学体认”。第三章观照1943年国统区的文化生态。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导致时局纷乱。通货膨胀致使民生危难,文化审查引发文艺乱象,在艰难时局和生存危机的威逼下,人们开始正视严厉的现实,审视个人的历史选择,对民族的未来、国家形势以及个人的前途进行了深入的求索。第四章探讨在《讲话》思想指导下解放区文学实现“大众化”的历史过程和解放区文学创作的实绩。重点剖析以赵树理为代表的解放区作家的“喜闻乐见”与“中国气派”作品风格,并探索“新秧歌运动”和“旧剧改革”的历史意义。第五章研究沦陷区文学创作在日伪的残酷统治及其文化高压下,一方面走向乡土寻求自我身份的民族确认,一方面走向寻求生命的自适、作暂时的感官自慰和精神宽慰的两个美学向度。重点关注1943年段乡土小说创作的“时代新变”,重新评估被遗忘的乡土作家;重点剖析张爱玲、苏青等上海沦陷区作家在题材上的开拓,在文学美学上的创新;同时对小说和戏剧在此间的“异质性”跨越给与充分的关照。第六章探求国统区文学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诸体取得的斐然成绩。不仅关注文坛宿将诸如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等在四十年代(尤其在1943年)文学创作中不约而同却又各有特色的创作转型,而且关注他们和新锐作家形成的多元探索的文学现象。特别对此间做出美学突越的路翎、徐訏、冯至、吴祖光、穆旦、沈从文等作家给与个体关照,籍此烛照1943年文学创作的历史高点。本文在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文学现象研究的基础上,客观透视三个不同“文化生态区域”的文学活动,揭示各自区域内作家作品的不同的文学面向和美学风格。虽然各个区域内作家创作题材不同,但他们在1943年的文学发展流变中具有同质意义。即他们都通过自己的作品,在这一年对文学发展历史上那种雅俗对峙、互不交通的单线趋向给予了校正和超越,实现了文学发展从“雅俗并立”到“超越雅俗”,从“新旧不容”到“相得益彰”的历史性飞跃。通观1943年如此恢弘的文学创建,我们发现,1943年是新文学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新文学倡导者所提倡的“白话文”文学革命,只有到了1943年诸位作家的笔下,才真正实现。总而言之,本论文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兼收几代学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具体而微研究1943年的文学现象,努力挖掘这个“特别年段”文学创作的“特别现象”,重估并凸显1943年在整个二十世纪文学史中的价值和地位。
于福华[3](2020)在《周涛散文类作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被誉为“边塞诗三剑客”的周涛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写散文,先后发表了《巩乃斯的马》《稀世之鸟》《游牧长城》等千余篇散文作品,他的行文风格和其散文所表现的西部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给散文界吹进了一股别样的气息,同时也受到了学界的普遍关注。2018年周涛发表小说《西行记》,再次攀上小说的高峰。文章从四部分入手研究周涛的这些作品。第一章主要分析周涛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1992年的散文作品,侧重从观物的角度分析周涛散文中的动植物和山川河流书写,并探讨了周涛的个体生命体验和对生命的关怀。第二章在20世纪90年代西部散文繁荣的时代语境下,以周涛长城内外的文化行旅为切入点,分析周涛如何以宏阔的格局观照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从而进入到对西部文化甚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大观。第三章主要以周涛新世纪初的散文作品为研究对象,探讨周涛这一时期对日常生活的观照和书斋中的自我反思。第四章主要从周涛的口述自传《一个人和新疆》和《西行记》为分析对象,从作品真实与虚构、小说与散文的互文性等角度分析周涛自我的历史反观和暮年追怀。周涛作为新疆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新疆文学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周涛致力于新疆文化的建设,为新疆文学提供价值指引;周涛大力倡导散文解放,并将“解放散文”的观念落实于文学实践,在散文领域获得大丰收,为新疆当代散文树立标杆,推动新疆当代散文在当代文学中心地带获得话语地位,为原本沉寂的新疆散文带来了新的亮点。如今,周涛再次攀上小说的高峰,在当代文坛特别是在新疆文坛很少有像周涛这样在诗歌、散文和小说领域都有涉足且都获得显着成就的作家。文章以周涛散文类作品为研究对象,梳理周涛自80年代中期以来散文类作品的创作脉络,分析其不同时期的创作特点,从而探索周涛文学创作对新疆当代文学的价值。
赵佃强[4](2020)在《王兆胜散文研究的“辩证法”》文中研究表明王兆胜的散文研究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进行分析和探讨问题。以"自由"与"限制"为核心的多组对立关键词有力地阐释和建构了他的散文文体理论,"褒奖"与"质疑"相结合的辩证性评判贯穿于他的整个散文研究与批评实践,追求"天地人心"的和谐统一是其最高文学理想和最终价值观。这种王兆胜式的"辩证法"是我们解读其学术及人生的一把密钥。
章思楠[5](2019)在《论王英琦散文的情感救赎》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当代文坛一位极具个性的散文家,王英琦散文里最重要的精神内核就是情感救赎。她在散文里拯救了自我,完成了自我超越,也让她的散文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睿智哲思。她的散文作品经历了三个创作阶段,每个创作阶段分别对应王英琦散文不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随着王英琦自身经历的变化,她的散文创作所关注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从自然风光,到人与社会的关系,最后转而对于哲学的关注。通过对王英琦不同的写作身份进行观照,可以发现王英琦散文中不同的情感需求和救赎方向。首先从“天涯浪女”身份出发,王英琦试图在自然风光和人与人的相处中建造一个美好的梦幻世界,从而抚慰她的孤独人生,这是王英琦散文创作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一时期王英琦散文创作的整体情感态度是浪漫的温暖的;其次,从“弃儿”身份出发,王英琦渴望通过寻求民族根和找寻精神家园来缓和自己矛盾的内心,这是王英琦的第二个创作阶段,在这一时期王英琦的散文创作情感基调主要是矛盾和痛苦;最后,从“散文家”身份出发,王英琦从哲学和宗教的角度为文学和人生建立了一种执着于事物本质的追求和信仰,从而为自己有限的生命找到了终极真理,实现了从前期向外转寻求归属到后期向内转反思内心的自我超越过程,因此这一阶段的整体情感氛围是超脱的通透的。无论处于哪个创作阶段,王英琦的散文都能呈现出在找寻情感寄托和人生真理的路途中所散发的别具一格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光辉。
裴晚弟[6](2019)在《从文化大散文到新散文 ——以祝勇的散文创作为例》文中指出我们在承认“文化大散文”突破“十七年散文”,余秋雨用“文化大散文”终结“杨朔模式”,“文化大散文”跳出新时期初期“小散文”结构僵化等方面取得进步的同时,不得不认清“文化大散文”因沉浸在不断自我模仿中而走向它最初产生时反“模式化”的对立面的事实,它因缺少创新而显得单一、乏味。“文化大散文”生命力的枯竭使的越来越多的散文作家们感到了“文化大散文”面临的困境,如何走出困境,寻求发展前途,成了“文化大散文”必须面对的现实。回应“文化大散文”必须求新、求变、求发展这些需求的是祝勇的散文创作。祝勇是当代新散文的代表性作家,是散文“新变”理论的主要实践者和总结者。他的散文作品和散文理论作为对“文化大散文”革新的研究对象,很是具有典型性和可寻性。祝勇的散文创作之所以成为“文化大散文”新变的典型代表,是因为祝勇的散文创作在多方面突破了原来文化大散文的“藩篱”,其旗帜鲜明的散文革命引起了散文作者大规模的争论与探讨,吸引了研究者和读者的广泛关注,以及相应而生的一系列作品创作的出世,给沉寂的文化大散文带来了空前热闹的新局面,各种争论促进了散文更进一步的解放。本文从四个章节对祝勇的散文创作在“文化大散文”上的具体新变进行论述,第一章,阐述文化大散文的兴起与危机,在厘清“文化大散文的”的概念、特点和危机的基础上,为祝勇散文创作在“文化大散文”上的新变研究阐明背景和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论述祝勇的散文观,理顺祝勇散文创作与以往“文化大散文”之间一脉相承的关系。为祝勇散文在“文化大散文”上的新变提供思想与理论上的基奠。第三章,从物与历史、人的内在关系层面出发,论述祝勇文化大散文创作在散文内容上的新变。第四章,以文体为切入口,从文类文体、语体文体的角度对文化大散文在文体上的具体“新变”进行分析与梳理。
白叶茹[7](2018)在《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蒙古族作家的汉语创作现象逐渐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从元到清,有百余名蒙古族作家曾用汉语进行创作。直到建国以后,这种现象进一步得到发展,形成了各个文体完善的创作体系。新时期以来,伴随着整个文坛散文热度的回升,蒙古族汉语散文也进入到前所未有的活跃期,形成了蒙汉双语共存的新格局。有百余名蒙古族作家在用汉语进行着散文创作。然而,蒙古族作家汉语写作一直处于中国文学史和蒙古族文学史的边缘位置,两种文学视野均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为了真实地反映蒙古族散文的全貌,也为了给汉语创作散文的蒙古族作家找到一个合理的位置,学界理应脱离传统的文学史观,保持一个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将这些作家、作品纳入到研究视野中。这也正是笔者撰写这篇论文的初衷。学界对汉语创作的蒙古族作家划分问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所以创作主体的框定是本论文研究的首个议题。笔者以“作家族属”和“作品题材”做为准则,首先确定了研究对象的范围。而后根据出生地、生活环境、创作语言的不同,将汉语创作的蒙古族作家进行了划分。并从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两方面入手,详细研究了作家创作背景,挖掘其汉语创作的原因。进而研究了其作品中的民族情感与蒙古元素所体现的民族精神。蒙古族汉语散文在平行与交叉中体现了灵活多变的题材类型。回忆性散文、纪实性散文和记游性散文是蒙古族汉语散文的主要题材类型。其中,回忆性散文占有很大的比重。敖德斯尔、朋斯克和安柯钦夫等老一辈作家在拾回的记忆中再造纯清的孩童世界、塑造真与诗之间的人物、用二维的时间感知,在回忆中表达自己的情感。蒙古族汉语纪实性散文在新时期呈现出了小说化倾向。具体体现为人物性格典型化、叙述结构情节化、题材内容细节化。记游性散文是蒙古族汉语散文主体行走中的心灵自传。他们利用还乡机制,亲近乡村、游走自然、踏足故乡,记述着别样的还乡感触,展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探寻着民族文化的根源。蒙古族汉语散文在情感方面主要呈现出了“颂赞”与“批判”的二元话语。颂赞性话语建立在历史寻根书写的基础上。作家在身份的确认、族群的认同、原乡的溯源中显示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转化成颂赞话语呈现在文本中。批判性话语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与生活状态的批判中。批判性话语是赞颂性话语的升华,是这些作家做为蒙古民族的主人公对于蒙古大地的破坏与骨肉同胞生活状态的深切关心。颂赞性话语和批判性话语虽然分而述之,实则密不可分,这两种话语深度配合,不仅表现了作家独特的设计,更深层的展现了作家心灵世界与民族历史。蒙古族汉语散文整体来说遵循了散文的写实传统,追求创造的真实、情感的真实、意味的真实。同时,他们也注重散文的意象美,通过意象建构自己的散文世界,抒发自己的情感。原型式意象注重传承,保持了蒙古族符号世界的原汁原味。象征式意象则通过文学手段,赋予了意象更深层更艺术的表达。理性是蒙古族汉语散文自律的选择。新时期以来,随着作家艺术视野的开拓和自我意识的强化,形成了以哲理来追求理性的审美风格。他们以个体生命与外在现实的相互关系作为审视的对象,用感悟自然生命与社会文化丰富了其散文世界。新时期蒙古族汉语创作是历代汉语创作实践的延续,也是蒙古文学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主流母语文学之外的一种特殊现象,蒙古族汉语创作拓展了蒙古文学的边界,丰富了蒙古文学的文化精神内涵。
韩斐[8](2017)在《人文主义视野下的学者散文研究(20世纪90年代至今)》文中认为在经历了80年代诗歌热、小说热的文学浪潮之后,结构灵活、取材广泛、写法自由的散文创作进入勃兴阶段,各类散文层出不穷,高潮迭起。其中,学者创作的散文以其独特的学者立场和丰富的精神内涵,逐渐发展成为散文领域的生力军,引领着散文的前进方向,并将散文创作水平引向新的高度。本论文采用综合分析与文本细读的方法,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鲜活生命力和时代感、具有独特文化思考的学者散文进行重点剖析,考察散文作品所体现出的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独特的文学价值与社会意义。本篇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绪论部分对学者散文的概念进行界定,并详细梳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散文的创作概况以及学术界对学者散文研究的现状,以此引出本文的论述对象——学者散文。第一章以历史和现实作为两个分析维度,从历史传统、文化教育、政治诉求三个层面,梳理学者散文所体现出的批判与启蒙精神。第二章从解构和建构两个角度,深入分析学者散文对性别平等的探索与追求,对女性主体性地位缺失的文化思考,以及对女性主体地位重建的吁求。第三章对学者散文的生态与生命关怀进行详细论述分析。在生命关怀方面,重点论述学者对生命意义、生与死等终极问题进行的哲学式思辨。在生态关怀方面,主要从学者对生态危机的思考,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省以及对人类如何“诗意地栖居”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进而挖掘学者散文生态意识的具体内涵。结语部分总结了学者散文的价值与意义,分析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也指出了学者散文存在一些的缺陷与不足。本论文以学者散文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人文主义视野下学者散文的分析和探讨,探究学者散文如何重建失落了的人文精神,从而肯定其时代意义以及对散文文体发展的贡献。
邱明淑,凌宇[9](2016)在《散文黄金时段之推演与存续繁荣》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散文创作迎来了"五四"以来第二个黄金时段,其研究推演之力主要有四:一是散文本体论研究有实质性进展,二是文体特性和规律研究得以深化,三是散文观念形态与思潮更加本真,四是散文批评与争鸣更加自由。文章在对研究队伍不稳定、研究散乱不系统、研究迟滞不新潮等问题思考的基础上,探讨了存续繁荣、提升品质的要务问题,即要培育散文理论研究高素质人才、要构建新媒体语境下的现代散文理论体系,要有大视野、大格局等策略。
赵金钟[10](2016)在《王兆胜散文理论研究纵论》文中认为王兆胜是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坛上一位重要的散文研究专家。他的学术视野开阔,"史"的意识清晰,其学术研究持论的重要策略是比较方法。文体之间的比较、作家之间的比较与作家自身的比较是此种方法展开的三个向度;而"脑"与"心"的辩证则是王兆胜持论的重要尺度。思想与灵悟高度融合而成的散文作品才是"人类理想的散文",兼顾了思想与灵悟的散文理论才是理想的散文理论。王兆胜谈论问题习惯于强调辩证,这是一种可贵的学术自觉。
二、论20世纪中国散文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20世纪中国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当代文学审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当代文学的审丑观念 |
第一节 丑与审丑概念之界定 |
一、 “丑”之界定 |
二、 “审丑”界定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审丑之成因 |
一、西方审丑思潮的影响 |
二、作家审丑意识本土化 |
三、批评家审丑观的流变 |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审丑论之拓展 |
一、走出文学审美之域 |
二、文学审丑论之新变 |
三、从“化丑为美”到“以丑为美” |
第二章 中国当代文学的审丑实践 |
第一节 审丑创作呈现 |
一、自然丑 |
二、社会丑 |
三、精神丑 |
第二节 审丑批评视角 |
一、感性学视角 |
二、心理学视角 |
三、叙事学视角 |
第三节 审丑批评立场 |
一、尖锐批判 |
二、积极肯定 |
三、中立审视 |
第三章 中国当代文学的审丑反思 |
第一节 文学审丑的感性学价值 |
一、丰富丑学研究 |
二、补充审美批评 |
三、确证感性价值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的审丑困局及出路 |
一、审丑与嗜丑 |
二、创作与批评 |
三、审丑创作的批评引导 |
四、审丑接受的观念规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理论视野 |
一、为什么选择1943年 |
二、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视野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
一、断代史和区域文学研究 |
二、20 世纪40 年代文学史研究 |
三、“1943 年文学”研究的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之处 |
上篇 文学生态:政治割据下的三区并存 |
第一章 解放区的政治治理与文化领导 |
第一节 解放区社会的政经“一元化” |
一、经济封锁下的自力更生 |
二、军事威协下的政治治理 |
第二节 《讲话》规范下的“文学遵命” |
一、《讲话》带来的文艺新思想 |
(一)《讲话》思想的政治阐释 |
(二)解放区文艺的管理制度 |
(三)《讲话》影响下的创作转向 |
二、《讲话》开辟的文学新局面 |
小结 |
第二章 沦陷区的异族压迫与文学万象 |
第一节 日伪的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 |
一、日伪的政治奴役 |
(一)经济“统制化” |
(二)政治社会化 |
(三)新国民运动 |
二、汪伪的文化殖民 |
(一)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
(二)思想文化的强化管制 |
第二节 异族入侵下的自我言说与文坛万象 |
一、沦陷区人民的中华民族认同 |
二、商业期刊与演出支撑的沦陷区文学 |
(一)商业期刊提供的言说平台 |
(二)《万象》与进步文人的文学坚守 |
(三)商业演出与市民戏剧 |
小结 |
第三章 国统区的纷繁乱象与文坛百态 |
第一节 腐败政治激化的社会矛盾 |
一、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
(一)日渐崩溃的经济体系 |
(二)专制独裁的政治治理 |
二、国民党政府的文化管制 |
(一)加强引导的文艺政策 |
(二)逐步收紧的审查管制 |
第二节 艰难时局下的文坛百态 |
一、文人的坚守与阵地的对恃 |
(一)窘迫生活下的文人坚守 |
(二)期刊阵地的国共对恃 |
二、国统区冲突缠绕下的文学现象 |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
(二)以期刊为依托的文学团体 |
(三)“借古讽今”历史剧的兴盛 |
(四)乱世中各类文学探索的杂陈 |
小结 |
下篇 美学新变:多元向度中的美学突越 |
第四章 解放区文学的新形式与新体裁 |
第一节 以“评书体”为代表的小说新变 |
一、赵树理:“评书体”小说的开创者 |
二、“山药蛋派”作家的集体绽放 |
第二节 诗歌散文的“合势应时” |
一、“歌诗体”的复兴 |
二、报告文学的“应时”效应 |
第三节 旧剧革新的历史召唤 |
一、平剧(京剧)改革 |
二、秦腔改革 |
第四节 新秧歌运动的兴起和影响 |
一、《兄妹开荒》:秧歌剧的开山之作 |
二、《周子山》:走向新歌剧 |
小结 |
第五章 沦陷区文学的家国情怀与个人书写 |
第一节 小说:“言”与“不言”中的生命诉说 |
一、市民小说的“生命自适” |
(一)张爱玲:世俗生活的俗中见雅 |
(二)苏青:女性经验的坦率表达 |
(三)“获奖作品”的个体书写 |
二、乡土小说的“家国情怀” |
(一)雷妍:《良田》里的故土坚守 |
(二)其他作者的乡土小说 |
第二节 戏剧:“演”与“不演”中的现实博弈 |
一、秦瘦鸥:因《秋海棠》带出的家国隐喻 |
二、黄佐临和费穆:用“笑”与“哭”实现情感宣泄 |
三、杨绛:以“喜剧双璧”洞彻市民社会 |
四、陈绵:于黑暗中等候光明 |
第三节 诗歌散文中个体生命的突围与反思 |
一、南星:“庭院”中的生命突围 |
二、周作人:焦虑的文化反思 |
三、俞平伯:《独语》中的自我解脱 |
小结 |
第六章 国统区文学的众声喧哗与纵深推进 |
第一节 小说文体的转型与创新 |
一、成熟作家的创作转型 |
(一)茅盾:回归古典传统 |
(二)巴金:潜入庸常人生 |
(三)老舍:直面血泪现实 |
(四)沈从文:穿越牧歌回落染污世俗 |
(五)张恨水:从鸳蝴言情到辛辣现实 |
二、小说文体的创新探索 |
(一)徐訏:间谍传奇框架下的哲理思考 |
(二)路翎:以“主观战斗精神”张扬生命蛮性力量 |
第二节 话剧舞台上历史与现实的独特呈现 |
一、郭沫若:用历史影射现实 |
二.曹禺:直截反映当下的“急就篇”尝试 |
三、吴祖光:叩问人性的诗意廻响 |
第三节 “跨界文体”的惊艳亮相 |
一、冯至:诗化与散文化的小说精品 |
二、穆旦:杂糅多种手法自成一家的哲理长诗创制者 |
三、沈从文:新体散文的尝试开拓人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周涛散文类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周涛散文的研究 |
1.2.2 关于周涛传记及小说展开的研究 |
1.3 散文类文类界定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章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以物观物与生命关怀 |
1.1 观物中的周涛 |
1.1.1 对动植物的观照 |
1.1.2 对山河的观照 |
1.2 观物中的生命关怀 |
1.2.1 关怀生命价值尊严 |
1.2.2 注重个人生命体验 |
第2章 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西部大观与文化行旅 |
2.1 借力西部散文热 |
2.1.1 西部散文与西部观照 |
2.1.2 “文化散文”与文化观照 |
2.2 在空间行旅中大观西部 |
2.2.1 行走在长城之外:以历史的视野大观西部 |
2.2.2 行走在长城之内:以包容的心态大观西部 |
2.2.3 游牧于长城内外:以人民的立场大观西部 |
第3章 21世纪初:日常静观与书斋反思 |
3.1 日常静观 |
3.1.1 静观日常生活化 |
3.1.2 日常回忆碎片化 |
3.2 书斋反思 |
3.2.1 品书味人 |
3.2.2 书斋反思 |
第4章 2013-2019年:历史反观与暮年追怀 |
4.1 个人经历的反观与再现 |
4.1.1 口述自传:《一个人和新疆》中的真实再现 |
4.1.2 自传体小说:《西行记》与《一个人和新疆》对读中的生活真实 |
4.2 历史反观:文学虚构与文人想象 |
4.2.1 《西行记》:心理经验中虚构经历 |
4.2.2 自我虚构与作家的白日梦 |
4.3 散文与小说互文中的历史反观 |
4.3.1 小说语言与散文的互文 |
4.3.2 小说内容与散文的互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王兆胜散文研究的“辩证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散文理论:文体的“自由”与“限制” |
二、批评实践:文本的“褒奖”与“质疑” |
三、学术人生:天地人心的“分离”与“统一” |
(5)论王英琦散文的情感救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在山水和人情中抚慰孤独人生 |
第一节 渴望山水人文的治愈与洗礼 |
一、洗涤人性的情感寄托 |
二、超越小我的情感体验 |
第二节 寻找温暖心灵的关怀与慰藉 |
一、感恩旅途的美好相逢 |
二、歌颂淳朴的家乡人情 |
第二章 在荒漠与俗世中拯救无根自我 |
第一节 西北荒漠的孤苦流放 |
一、在废墟遗址中逃避孤寂人生 |
二、在民族忧愤中消融矛盾内心 |
第二节 远郊乡村的精神守望 |
一、“贫民意识”的强烈复苏 |
二、人类苦难的终极关怀 |
第三章 在哲学与宗教中叩问终极价值 |
第一节 追求事物本质的哲思 |
一、在无功利的创作中塑造平和内心 |
二、在道德律的建构中释放内省灵魂 |
第二节 信仰和平仁爱的真理 |
一、于人类命运的思索中完成自我反思 |
二、在宗教情怀的指引下唤醒道德拯救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从文化大散文到新散文 ——以祝勇的散文创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化大散文的兴起与危机 |
第一节 背景:文化大散文的缘起 |
第二节 危机:文化大散文的衰弱 |
第三节 出路:文化大散文的新变 |
第二章 祝勇的散文观 |
第一节 祝勇与“文化大散文” |
第二节 散文不可回避的革命 |
第三节 “体制”阻碍了散文的发展 |
第三章 祝勇在散文内容上的新变 |
第一节 物的存在:图史互证 |
第二节 物的象征:文化传承 |
第三节 物的书写:图文并茂 |
第四节 物之物证:生命绵延 |
第四章 在散文文体上的新变 |
第一节 综合性写作:多种文体元素的浇筑 |
第二节 虚构与想象:由真实原则到真诚原则 |
第三节 叙事的探索:由单一原则到多元叙事之美 |
第四节 语体文体:语言的革新 |
第五节 长度增加与散文气象的新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7)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一)创作主体的界定 |
(二)民族题材的界定 |
二、研究现状 |
(一)文学史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
1.中国文学史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
2.少数民族文学史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
3.蒙古族文学史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
(二)蒙古族汉语散文评论及研究 |
1.题材研究 |
2.艺术研究 |
3.综合研究 |
(三)序跋中的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 |
1.作家创作动机研究 |
2.作家创作风格研究 |
三、研究意义 |
(一)史学建构 |
(二)理论建设 |
(三)史料整理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本土与离乡:星罗棋布的创作主体 |
第一节 作家分类 |
一、本土作家 |
二、离乡作家 |
第二节 创作背景与汉语创作 |
一、生活环境与汉语创作 |
二、工作环境与汉语创作 |
第三节 民族精神与汉语创作 |
一、民族情感的流露 |
二、蒙古元素的体现 |
第二章 平行与交叉:灵活自如的题材类型 |
第一节 回忆:复现人与事的记忆 |
一、再造清纯的孩童世界 |
二、处于“真”与“诗”之间的人物 |
三、二维的时间感知方式 |
第二节 纪实:散文文体的小说化倾向 |
一、小说家对散文创作的涉足 |
二、环境与人物的典型化倾向 |
三、抒情语言向叙述语言的游移 |
第三节 记游:创作主体归乡途中的心灵自传 |
一、有着别样感触的还乡之旅 |
二、追求人与自然统一的山水记游 |
三、以寻根为主题的文化记游 |
第三章 颂赞与批判:遥相呼应的二元话语 |
第一节 历史溯源中的颂赞性话语 |
一、身份的确认 |
二、族群的认同 |
三、溯源之旅 |
四、颂赞性话语之体现 |
第二节 现实思考中的批判性话语 |
一、抚摸大自然的“伤痕” |
二、复原大自然的原生态 |
三、批判性话语之体现 |
第四章 探索与实践:不同语境下的审美观照 |
第一节 审美真实:叙述语境中的故乡写实 |
一、创作的真实 |
二、情感的真实 |
三、意味的真实 |
第二节 审美意象:抒情语境中的物象写意 |
一、象征式意象 |
二、原型式意象 |
第三节 审美理性:议论语境中的哲理体现 |
一、现实与生活背景下的哲理思索 |
二、历史与文化背景下的哲理解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作家传略 |
附录二: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集书目索引 |
附录三: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目录索引 |
附录四: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论着索引 |
附录五: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作家采访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8)人文主义视野下的学者散文研究(20世纪90年代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批判与启蒙:学者散文的社会担当意识 |
第一节 守望历史反思传统 |
第二节 立足当下守护精神家园 |
第三节 科普“民主”展现社会关怀 |
第二章 解构与建构:学者散文的女性主义倾向 |
第一节 吁求性别平等 |
第二节 助推女性主体建构 |
第三章 危机与拯救:学者散文的生态与生命关怀 |
第一节 重现“生态危机”的现场 |
第二节 人类如何“诗意地栖居” |
第三节 对“生”与“死”的辩证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散文黄金时段之推演与存续繁荣(论文提纲范文)
一、成就与推演 |
(一)散文本体论研究有实质性进展 |
(二)文体特性和规律研究得以深化 |
(三)散文观念形态与思潮更加本真 |
(四)散文批评与争鸣更加自由 |
二、问题与思考 |
(一)研究队伍不稳定 |
(二)研究散乱不系统 |
(三)研究迟滞不新潮 |
三、繁荣与存续 |
(一)要培育散文理论研究高素质人才 |
(二)要构建基于新媒体语境下的现代散文理论体系 |
(10)王兆胜散文理论研究纵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史”的建构:王兆胜的学术视野 |
二、比较方法:王兆胜持论之策略 |
三、“脑”与“心”的辩证:王兆胜持论之尺度 |
四、论20世纪中国散文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当代文学审丑问题研究[D]. 裴幸子.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D]. 张挺玺.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3]周涛散文类作品研究[D]. 于福华. 新疆大学, 2020(07)
- [4]王兆胜散文研究的“辩证法”[J]. 赵佃强. 东吴学术, 2020(01)
- [5]论王英琦散文的情感救赎[D]. 章思楠.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9(02)
- [6]从文化大散文到新散文 ——以祝勇的散文创作为例[D]. 裴晚弟.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5)
- [7]新时期蒙古族汉语散文研究[D]. 白叶茹. 内蒙古大学, 2018(12)
- [8]人文主义视野下的学者散文研究(20世纪90年代至今)[D]. 韩斐. 深圳大学, 2017(07)
- [9]散文黄金时段之推演与存续繁荣[J]. 邱明淑,凌宇. 新疆社会科学, 2016(06)
- [10]王兆胜散文理论研究纵论[J]. 赵金钟.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