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兴建筑工程公司工会举办“四新”工作研讨会(论文文献综述)
石蕾[1](2021)在《G会展集团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
杨晓培[2](2019)在《利益输送的刑法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通过的《监察法》(第11条第2款)与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27条)均明确规定“利益输送”是一种职务违法行为,而随着法益保护的层升,现行刑法不仅存在文本意义上的阙如,司法实践亦是“同案异判”,难以公正。腐败是不当运用公权力而进行利益分配,实质为公权力与公民权利交往关系中的一种利益失衡。“利益输送”则是腐败术语库中的一种“利他”而“没有装入口袋”的新型腐败基本形态,在公权力资源配置过程,通过公共权威或超估、虚估公共资源价值采用价格双轨制形式进行不法输送,主要表现为高权行为范式与公共资源交易范式。利益输送是公权力配置资源过程中的职务违背,严重侵害了权力配置公共资源的公平性保护法益,阻止了公共资源合乎目的性的分配、使用,即破坏了公权力与公民权利(体系)之间交往关系的平衡秩序或状态。从而导致了资源配置“结构性紧张”与社会心理失衡的“结构性怨恨”,表征出渎职犯罪的“家族相似性”。是故,“同等情况相同对待”,刑法理应从“现实关注”提升到系统的“理论自觉”,并做出一种妥当性因应。广义的利益输送是一种职务犯罪的模型集合——概括性范畴或“腐败之门”。而本文仅指狭义上的利益输送,即国家工作人员明知违背法律、法规或故意规避法律、法规而利用职权或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且并未收受或者难以查明是否收受他人财物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有了行为“恶害”,就会有刑法的意义。利益输送的刑法意义,不仅在于利益输送犯罪化的必要性、最后手段性、可行性以及价值澄清与价值认知,也在于刑法还是一种修复或恢复“权力与权利平衡”的结构性、功能性技术调控工具。本文通过对域内外“图利罪”、“背信罪”的梳理与适用分析,认为利益输送犯罪是图利罪、背信罪的特殊态样,且应采用方式灵活、程序便捷的刑法修正案的立法方式而归入“贪污贿赂罪”章。在“严而不厉”的刑罚政策下,基于利益输送的危害与刑罚对等,从而设置了“一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不同档的法定刑幅度,且采取自由刑与财产刑、保安刑相互配合的刑罚体系。此外,辅之公务伦理法制化、权力监督体系与市场机制并行、执法机制相互衔接等治理政策,与刑法治理形成互动、协同,以“点的突破”带动“面的推进”,力图提升犯罪阻力,增加犯罪风险,形成一种阻遏利益输送的秩序或状态,有效对权力配置公共资源的公平性法益进行保护,达致公权力与公民权利(体系)交往的利益平衡,最终将利益输送的刑法治理态度与构想固化为一种“目的善”、“工具善”相互融合的“善治”。这既益于法治反腐从“厉而不严”转入“严而不厉”,也彰显了刑法哀矜勿喜的谦抑主义与“自我修正”机制,且还妥当地契合了社会治理的内在逻辑及实践诉求。
刘静[3](2019)在《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在当前人文社会学科“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影响下,以“空间”作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历史与文化问题,成为介入许多研究问题的重要逻辑起点与研究策略。中国从1880年外国商人在华设立租界并创办工厂开始,近代工业拉开帷幕,此后历经近百年抗争、奋斗,逐渐改变了传统手工业时期的工业空间格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工业空间格局,同时也改变着国家以及区域的经济、城市等要素的空间结构。然而近代工业空间的现有研究基础却较为薄弱,传统研究多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的视角观察,对象多集中在对一些行业及典型区域、案例城市或单体建筑的研究,缺乏涉及多种行业的、全国与区域等宏观尺度的关于近代工业空间的整体性认知,且研究方法多囿于传统文献解读,注重历史描述,缺乏新的可以整合多元数据,进行量化与空间分析,并形成可视化研究成果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面对既有的研究不足,本文尝试引入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针对宏观尺度的中国近代工业空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尝试。文中运用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结合近代工业史研究中对近代工业空间的理解与表述诉求,融合大数据思维,以及GIS、地理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关注“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现象,并从这两条线索出发,选取全国至城市尺度的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揭示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空间特征。在空间问题解读的同时也进行研究方法的探索,包括了总系统框架下空间人文学方法体系的运用,以及针对不同章节中所涉及的全国至城市尺度上不同的工业专题数据具体的采集、管理、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的探索。首先,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既往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资料以及研究展开的整体性框架。其次,第二章至第六章从“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两条线索出发,选取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中国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是在全国尺度上对近代工业的生产活动空间展开讨论,分三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二章选取近代工业史、资料集等文献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企业点数据集、铁路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值、平均中心、方向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展现近代完整时段的工业演化历程与整体分布模式,提取主要的工业集聚区,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深入到工业产业特征层面,结合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结构分析指数,选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系列工业调查,创建全国尺度的工业产业特征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等方法,解读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工业发展的部门结构构成、生产与销售、工人劳动与收支、工会组织等主要产业特征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第四章结合工业区位理论与时空间行为研究理论,利用奏稿集、近代史资料集、企业史等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布局历程中不同阶段代表性人物的工业布局行为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初步展现在西方外来冲击与中国内因共同作用下,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特征。“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城市空间变迁”是在全国尺度近代工业生产活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在区域尺度层级上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且资料相对丰富的工业集聚区作为典型案例,对近代工业发展与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五章选取传统手工业丰富,近代工业起步较早、较为发达,且工业经济数据相对齐全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地方志、实业志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工业行业分布点数据集、商路线数据集与贸易联系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比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中工业经济空间态势的演化;第六章选取近代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工业空间结构典型,且城市工业资料较为丰富的旧直隶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人口史、地名志、工业志、规划志及城市历史地图集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城市规模点数据集与市级尺度的工业企业点数据集、工业空间规划面数据集、城市历史地图栅格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叠加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最后,第七章从“全国尺度上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整体分布模式、近代工业的产业特征、近代工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与区域尺度层级上近代工业发展同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基本特征”和“引入空间人文学方法,构建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形成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数字空间图史,有效支撑了解释观点的形成,对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了补充”两个方面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及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陈曦[4](2017)在《工商文化影响下的近代建筑式样研究 ——以苏锡常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中国,风云变幻。随着外国资本与文化的大规模入侵及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国产生了一批具有近代商品经济特征的民族工商企业。十九世纪末,苏锡常地区在全国率先走上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之路。1937年沦陷前,苏锡常地区的民族工商业发展至顶峰,成为全国闻名的工商殷埠。涌现出众多既具有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又具备西方近代商业文化;既善于经营管理,又怀揣报国理想的近代工商实业家。逐渐成为一种具有主导性、群体性、时代性,且对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式样的形成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工商文化。全文以此切入,主要论述了四方面内容:首先,在工商文化对建筑式样影响机制的理论建构方面。明确了苏锡常地区近代工商文化的理论内涵与本质属性,证实了苏锡常地区近代工商文化对建筑式样的决定关系与决定过程,构建了工商文化与近代建筑式样间的影响逻辑,提出了式样符号与式样主体两个由微观到宏观的研究线索。其次,在工商文化对建筑式样微观层面的影响机制方面。发现了微观层面的影响机制为符号拼贴,具体包含符号的引用式拼贴、变形式拼贴和重组式拼贴。证实了工商文化影响下苏锡常地区的近代建筑在装饰符号系统、结构符号系统、功能符号系统及各符号系统间的组织关系上皆采用了引用、变形、重组的拼贴模式。再次,在工商文化对建筑式样宏观层面的影响机制方面。定义了式样主体的概念,指出它是由主要体量部位、主要装饰部位和主要特征部位所决定,以趋于一致的形态呈现、文化认同的结果显现、式样演变的过程体现为表现特点,以文化、时代、经济为形成条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工商文化影响下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的三大类共七种式样,包括仿古典主义类、早期现代主义类及传统乡土改良式样。其中,仿古典主义类包括北美殖民式样、东南亚殖民式样、折衷主义式样,早期现代主义类包括新艺术式样、装饰主义式样和表现主义式样。最后,在工商文化影响机制的个性特征和后续影响方面。得出文化差异下工商文化与其它文化对建筑式样影响的共性特征表现在文化碰撞的宏观原因、来自西方的式样原点两方面。特征区别表现为形成原因上主动与被动的区别、形成过程上嫁接与移植的区别、体现范围上选择与全面的区别、意志倾向上主观与客观的区别、导致结果上散落与批量的区别、呈现形态上杂糅与纯粹的区别。证实了工商文化对建筑式样的后续影响表现为装饰主义式样的在抗战后的再现及解放后的延续,该式样也由此成为工商文化影响下苏锡常地区现代建筑的发展先端和传承线索。
胡晓亮[5](2017)在《上海第二次工业改组与工业结构调整》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上海是作为全国的多功能经济中心,无论是在金融业、工业、商业、贸易,还是交通运输业领域都占有首屈一指的地位,但是由于租界的长期存在,上海的经济发展也存在许多结构性的失衡。上海解放后,在新中国逐步建立全国一盘棋的经济建设中,经济领域的结构性调整已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建国初期,上海的三次工业改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上海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首先表现在生产生活资料的轻纺工业与生产生产资料的制造工业明显比重相差太大,轻纺工业所占比重过高,尤其是在物资供应相对匮乏的五十年代,无法调动足够的力量来供应上海的轻纺工业的生产;其次工业企业规模过小也是上海工业发展的痼疾,上海急需在公私合营之后通过工业企业的裁并、重组,建立稳定的生产能力;再次建国后上海除了小部分的外国资本家或者官僚资本投资的少数大厂之外,绝大多数的工厂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上海需要通过技术革命,提高生产率。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发表之后,以上海为代表的沿海地区的发展被中央提上了日程,不仅是上海自身需要对其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调整改变之前的"失衡"状态,全国对上海的"期望"也日益提升,希望上海发挥自身的工业基础,带动全国的工业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开展了全方位的工业结构调整。上海进行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式是对工业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改组,改变之前的工业结构,使之适应上海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带动全国工业发展。上海建国之后大规模的工业改组总共进行了三次,分别为第一次工业改组(1956-1957年)、第二次工业改组(1958-1960年)和第三次工业改组(1962-1965年),这几次工业改组是由政府指导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上海工业结构调整的三次尝试,工业改组根本上改变了上海失衡的工业结构,为其成为"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基地"奠定了基础。其中第二次工业改组是在第一次工业改组建立上海完整的工业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配合了行政区划的变迁、"高精尖"工业方针的提出,在"大跃进"的复杂环境中完成了上海工业结构的巨大转型,奠定了上海当代工业布局的雏形,是三次工业改组中最具有研究价值的一次改组,也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在之后六十年代末的第三次工业改组是在第二次工业改组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整和收缩,上海的基本工业发展方向没有变化。就上海本身而言,第二次工业改组也是影响上海城市发展的重大调整,第二次工业改组大规模的企业裁并改组虽只有半年的时间,但是在改组的过程中,上海整合了自身的工业发展潜力,为行政区划调整、工业区以及卫星城的扩建提供了产业基础,同时通过建立骨干企业打造了一批有生产能力的大厂,在工业改组的过程中,发展"高、精、尖"产业,建设两个基地成为上海工业发展的新方向。本文系统研究了第二次工业改组的工作准备、具体实施以及其导致的结果,并对改组过程中管理体制进行了专门探讨。本文以未被发掘过的档案资料、报刊资料为基础,从公私合营后的新工业方针以及第一次工业改组切入,剖析上海的工业结构问题,详细论述了第二工业改组的过程、影响、体制改革等,对第二次改组与工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论述。上海工业方针的变动不管是"紧缩"还是"发展","扩建"还是"新建"都是紧紧跟随国家工业发展的整体发展需要,奉行"全国一盘棋"的方针,在全国现代化建设起步阶段扮演了重要角色。上海第二次工业改组为国家战略与地方经验关系的研究与探讨,提供了非常好的案例,也是我们研究当代经济史应该重视的研究视角。
于晓磊[6](2015)在《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文中指出17、18世纪,工业革命使英国为首的一批西方国家一跃成为世界强国,率先进入了现代化社会,从此开启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纪元。技术的进步与动力的改革带来了生产的工业化和文化的工业化,机器生产成为社会新兴的产业类型,随之兴起的工业建筑,也成为最具时代性的建筑类型之一。19世纪40年代,中国开埠,外资开始在上海等沿海通商口岸经商办厂,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成为最先接受西方文化的区域之一,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也在此拉开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序幕。中国在近代工业时期建设的工厂建筑汇聚了西方传入的新样式、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它的发展与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紧密相连,成为同时期采用西方风格建筑类型的率先之作。正是在这些工业建筑中,在机器大生产的轰鸣声中,中国几千年传统农业社会的运行体制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社会生活方式也受到颠覆,不仅如此,近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面临改革,在这一历史剧烈变革、新旧交替的时期,中国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撞击表现得尤为激烈,其中产生的各类问题和现象也就更值得探讨,故论文正是选取了 1840年至1949年这一时间节点中的工业建筑遗产进行研究。首先,论文选择长三角地区进行区域工业建筑遗产的研究主要有两点考虑,即它的历史背景和地理区位。近代中国长三角地区成为社会变革最剧烈的地方,与这两点因素密不可分。从地理区位来看,长三角地区东临黄海与东海,西与安徽、江西接壤,北临山东,南邻福建。淮河、长江、钱塘江等大型河流穿越于此,如此通江达海、南北东西进退裕如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得这片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从历史背景来看,长三角地区自六朝伊始,便是历史上的文化富集区,中华民族的精英文化在这里积淀,久远的文化血脉在这里得以保存和延续,传统棉纺织业、丝绸业、陶瓷业、漆木业等工商业堪称发达。到了中国近代,良好的地理优势、厚重的文化基础和工商传统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有“五口通商”中以上海为代表的工业经济中心和工业科技中心,又有以南京为主的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约地、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建立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政治中心,也有作为民族工业发源地的无锡、南通、宁波等一批重要城市。故得益于这两点因素,长三角地区成为中国近代社会变革最剧烈的地方,现代中国正面临向知识经济转型的变革期,该地区在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保护方面仍走在时代的前沿,对这一区域的工业建筑遗产进行研究,可以为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案例。其次,从文化遗产学的视角来看,近代社会所遗留下来的工业建筑是直接受西方工业革命影响而诞生的一种物质形态。近代工业生产力的诞生,改变了厂房建筑、生产设施,甚至社会的生产方式,这种工业化的改变成为近代经济方式和生活方式诞生的逻辑起点,所以工业建筑作为近代社会生活方式的物质载体,可以直观的反映当时的社会变化。但是现实情况是工业建筑遗产这种具有珍贵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迄今并没有受到很好的重视和保护。近些年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及社会有识之士在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总体上对工业建筑遗产的科学调查和认知上仍存在不足,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手工业生产不重视的历史渊源有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由于受“雅”“俗”文化之制约,人们对与礼制、政治与宗庙相关的建筑特别重视,而对与生产性相关的手工业建筑相当忽视,导致从历史到今天,对于保存了中国农业社会生产方式的手工业建筑记载和保存数量都很少。即使在今天,与生产相关的遗产仍然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大量近代工业建筑被拆毁,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与现实状况,本文重新梳理近代社会工业建筑遗产,既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同时也力求重塑公平公正的文化遗产观。综上,论文以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这类物质遗存作为研究对象,这些遗产实际具有全国范围内的典型性。一方面,近代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如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人都曾在此从事过工业活动,他们与其他工程技术人员、建筑设计师等共同为中国近代工业创造了一批最早的军事类和“官督商办”类的工业,由此使长三角地区诞生了中国近代最多的工业门类、开创了很多近代工业类型,并且还影响了全国的近代工业建设,这是中国其他城市和区域所不具备的。在此过程中创建的工业建筑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时全国工业建筑的风格、特点和成就。另一方面,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在近代聚集有大量建筑师、建筑设计事务所,不管是西方的、留学归来还是本土培养的建筑师,皆在此从事设计工作,所以在工业建筑的设计方面,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建筑代表了近代中国全国范围内工业建筑的典型特征,最能体现东方与西方思想的结合以及当时的建筑设计理念、设计风格和最高水平。中国长三角区域内的近代工业建筑,率先吸收了西方工业建筑的诸多特征,并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技艺和审美思想,成为一种在中国的土地上开花结果的新兴建筑。长三角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不仅蕴含着自身发展和演变的历程,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更展示出中国作为东亚地区重要国家的特定历史发展阶段及这一过程中所代表的工业文明成就,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这一国家及文明转型特殊时代,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中国人社会文化、精神特质、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生存智慧在新生的工业文明形态中的某种表现。本篇论文共分为十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路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内容,对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做了界定,并梳理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研究发展脉络。第二章主要对西方工业革命的原点——英国工业建筑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英国的工业建筑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文化及审美变革。中国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主要受此影响,拉开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的变革序幕。第三章至第七章,主要反映了笔者的田野调查成果,展现了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中的一大批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现状,系统梳理了 1840——1949年间,中国受西方工业革命影响下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和演变,分析了不同城市的工业建筑遗产所反映出的工业建筑文化。第八章主要使用文化遗产学的方法理论,对长三角地区的近代工业遗产的建筑元素进行结构,分析了其时、空演变整个过程。本文在第九章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发展存在“移植”与“重塑”两大系统,这两大系统的工业建筑在长三角区域内的互相碰撞、融合、不断创新,发展出适应中国实际情况的近代工业建筑类型,通过对这两大系统出现和演变过程的原因解析,分析了隐藏其中的近代变革期的社会文化。同时,本文还主张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应是其核心价值。文化遗产学的研究意义在于它不仅关注过去的文化,更立足于当代、为社会未来发展服务,所以论文在第十章尝试以“文化遗产学”的视角,对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模式进行多角度的探索。通过前文对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价值的研究,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在保护与利用上,应与体现工业遗产核心价值的物质元素一起,如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生产系统、档案资料和企业文化等,共同得到原真性的保护与利用。
闫觅[7](2015)在《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对工业遗产保护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的研究多是从工业建筑入手,以保护再利用为切入点,因此对工业遗产的关注点常在于建筑的空间、结构、风格等方面,所建立的工业遗产认定和保护体系也以从工业建筑为基准。但是工业遗产不应该局限于工业建筑,还应包括工艺流程、机器设备、企业文化等相关内容,因此对工业遗产的研究应该纵观整体,只有掌握全面的信息,才能对其准确的定位。天津作为旧直隶地区的工业中心,不仅仅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缩影,更反映了天津和世界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清末的洋务运动至民国时期的“黄金十年”再到日本占领的萧条时期,天津作为早期的开埠城市,俨然成为中外交流的窗口,同样天津地区的工业发展也不是封闭的,它反映当时中外之间的政治、权利、利益错综复杂的关系。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的外资工厂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华资工业进行资源掠夺和物资倾销,另一方面也促使中国探寻工业发展的途径,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因此选择天津这个叱咤在近代历史舞台上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更有助于全面把握中国近代工业的全貌。本文首先对中国现存的近代工业遗产进行梳理,将中国现存的工业遗产分为七个工业遗产群,选取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理清工业发展脉络,并提出工业遗产行业的分类标准,对现存遗产从历史、行业、形态和保护级别四个方面的遗产构成分析,并总结出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的特征。工业的发展不仅对地方经济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城市、建筑的发展与演变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构建了遗产群的“群-链-点”的阶梯模式,通过对军工产业链、纺织产业链、化工产业链以及公用设施中的典型案例的历史研究,明确了旧直隶地区的工业从最初引进西方的机器设备与技术,到最后精英阶层终于利用所习得的知识开展技术创新这一发展历程;在工业的建设选址过程中传统与现代之间、中方与西方之间的角力与博弈;工业建筑的形式风格与功能布局从中体西化演变为全盘西化,最后发展到以功能为主的厂区格局,揭示了旧直隶地区在近代化过程中工业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为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的价值评估提供基础。工业遗产群是针对区域遗产保护的一种新型的保护理念,本文根据《下塔吉尔宪章》、《台北亚洲工业遗产宣言》、《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中对工业遗产价值的认定标准,分析了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的价值定位,为天津工业遗产群的保护和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
刘思铎[8](2015)在《沈阳近代建筑技术的传播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科学研究的过程总是由点到面、由表及里,不断拓展、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国近代建筑的研究,经历了对个案的研究、对基础资料的积累、对建筑样式与空间的探讨……将进入到对建筑技术的研究、对城市发展的探索和对近代建筑史编撰的层次与阶段。中国建筑的近代化进程,从本质上说是从传统的木结构建筑体系转变为以近代建筑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建筑技术体系的过程。因此,对近代建筑技术的研究是抓住建筑近代化的根本,只有充分认识建筑近代化进程中建筑技术的发生、发展的状况,才能看清建筑现代化的走向和途径。近代,沈阳作为东三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历史背景,使其近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更具有特殊性和典型性。首先,作为清王朝的“龙兴之地”,传统建筑技术底蕴深厚;其次,作为严寒地区的典型代表,地方做法特色鲜明;再者,受奉系军阀、日、俄、欧美等多方位外来影响为其提供了多元渠道与发展的契机;最后,沈阳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典型城市,历经自主近代化、半殖民、殖民地等多个社会形态,具有代表性。从技术角度,近代建筑技术的转型虽然包含了中国原有的传统建筑技术的自我演变、发展、更新,但其根源与本质则体现为西方现代建筑技术的传入、融合、提升以及传统建筑技术遇到外力介入后积极应对的过程。所以本文以沈阳的近代建筑技术为研究对象,应用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以建筑技术的传播过程为结构主线,通过对沈阳近代建筑技术的传播背景的内外因分析,找寻现代建筑技术传入沈阳的动力与契机,分析传统建筑技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问题;通过对技术传播的途径与方式的研究,发掘在传播过程中“人”起到至关重要的传播媒介的作用,通过对媒介者的背景、受教育情况以及设计立场的分析,总结出建筑技术在传播过程中媒介的“直接导入”和“转移嫁接”的传播方式及渠道;通过传播学中的“以量化取向”同“以质化取向”结合分析沈阳近代建筑技术的传播特点,提出沈阳近代建筑技术的传播是“建筑技术人”为媒介的以“单向主导型”、“复杂多样性”、“传承与转移”为传播模式的“分板块式”、“非进化式”发展的特点。从文化学角度,关注文化移入与适应现象,通过对近代建筑砖木、砖混、钢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典型建筑和重要构造节点的分析,总结出“自上而下”外来建筑技术本土适应性以及“自下而上”本土建筑技术西洋化的发展特点;结合结构力学、建筑材料学计算方法,通过对“三角形木屋架”与“承重墙体的墙厚”计算,提出“以三角形木屋架为先导的力学引入”观点。从社会学角度,关注社会行动网络中的上层团体,从上层建筑中找到对技术发展的助力和制约关系,分别对建筑管理机构以及建筑管理体制与制度从是否促进建筑技术变革的视角对其进行利弊分析,提出建筑技术的科学化与体制法律化是近代建筑技术体系形成与成熟的标志的观点。总之,本文是首次从技术层面展开对沈阳近代建筑发展的研究,涉及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追溯沈阳近代建筑技术传播的各要素,总结近代建筑技术在沈阳的传播与发展的特点,进而分析沈阳近代建筑的发展特性。
阳勇[9](2014)在《毛泽东与新中国钢铁工业研究》文中指出建国前,毛泽东对中国钢铁工业产生了积极影响,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恢复和建设打下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重要的思想基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毛泽东将鞍钢作为恢复钢铁工业的重点,决策、指导了鞍钢的恢复和改建。为改变钢铁工业布局,毛泽东还作出了新建武钢、包钢的重要决策。这一时期,毛泽东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恢复和建设作出重要的贡献,为钢铁工业的发展进入第一个“黄金时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五”计划时期,毛泽东决策重点建设钢铁工业,极大地加快了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进程。在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启发下,中国钢铁工业作出了“三大五中十八小”的战略部署,形成了中国自己的战略布局。这一时期,毛泽东高度重视发展钢铁工业,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新中国钢铁工业出现了发展中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大跃进”时期,毛泽东提出“以钢为纲”加速工业建设,强调钢铁工业发展的高速度,提出了过高的发展目标和不切实际的钢产量高指标,钢铁工业战线出现“三年大起”的局面,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严重挤了农业和轻工业,是引起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的重要因素之一。钢铁工业的过度发展是1960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指出的是,钢铁工业的“三年大起”为后来钢铁工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毛泽东总结了“大跃进”时期的经验教训,支持钢铁工业进行调整、整顿,初步展开了钢铁工业的三线建设。这一时期,毛泽东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作出十分重要的贡献,钢铁工业生产建设得到恢复并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发展中的第二个“黄金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依然十分关心、重视钢铁工业的发展,并为钢铁工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文化大革命”时期是钢铁工业发展的十年徘徊时期,损失严重。但更重要的是,这个时期国家对钢铁工业进行了大量投人,钢铁工业仍有较大的发展,并为后来钢铁工业生产能力的迅速增强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毛泽东高度重视、积极领导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的钢铁工业发展道路,他是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尽管在领导新中国钢铁工业的过程中出现过一些失误,但其的功绩是主要的,错误是次要的,他为钢铁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毛泽东的领导下,27年间新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国防建设、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这27年间钢铁工业取得的成果,也为之后中国钢铁工业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这27年间建立起来的大中型钢铁企业至今仍在并将继续在我国国防建设、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毛泽东领导新中国钢铁工业的经验和启示主要有如下几点:高度重视和致力发展钢铁工业;从实际出发,制定中国的钢铁工业发展战略;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中国钢铁工业发展道路;科技领先,大力汇聚钢铁工业技术力量,努力推动钢铁工业技术进步;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注重综合平衡,切忌急躁冒进;必须改革、改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健全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
胥琳[10](2014)在《沈阳城市与建筑的现代化进程(1898~1945年)》文中提出沈阳本是清代陪都盛京,是一座传统农业社会的都城。1898年俄国在中国东北地区修筑中东铁路,沈阳成为中东铁路南满支线的车站,并开辟铁路附属地;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侵占南满铁路及沈阳铁路附属地。铁路附属地的开辟和建设开启了沈阳城市与建筑的现代化进程。论文以1898年修建中东铁路、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及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为时间节点,将1898-1945年沈阳城市与建筑的现代化进程划分为两个时期,分上、下两篇论述。上篇论述满铁附属地、商埠地与老城区平行发展时期沈阳城市与建筑的现代化进程(1898-1931年)。随着铁路附属地的开辟,以及稍后自开商埠地的设立,沈阳形成满铁附属地、商埠地和老城区三个相对独立的城市板块,分别由不同的政权管理和建设,呈现出不同的城市形态。论文从社会背景、城市管理机构、建设制度、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建筑活动等方面论述满铁附属地、商埠地和老城区城市与建筑的现代化进程。基本结论如下:这一时期满铁附属地的设立和建设对商埠地、老城区城市与建筑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示范作用;在满铁附属地的影响下,沈阳地方政府对商埠地自主开展的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卓有成效;在奉系军阀政权的管理下,老城区进行了现代市政设施的改造,但没有大规模拆建,较好地保存了传统封建都城的城市风貌。下篇论述伪满洲国时期沈阳城市与建筑的现代化进程(1931-1945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沈阳。伪满洲国时期,日本殖民者以掠夺中国资源,为其侵略目标服务为宗旨,将沈阳定位为工业中心城市,制定了大奉天都市计划,并开展了一定的城市建设活动。这一时期沈阳的城市建设主要集中于铁西工业区,客观上奠定了沈阳作为工业城市的基础。
二、东兴建筑工程公司工会举办“四新”工作研讨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兴建筑工程公司工会举办“四新”工作研讨会(论文提纲范文)
(2)利益输送的刑法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四、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五、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识别基准: 利益输送的基本图式 |
第一节 利益输送的事实识别: 裁量权的滥用 |
一、利益输送概念的原型与演进 |
二、利益输送的分类: 基于“二分法”的表述 |
三、利益输送的表征: 权力的不正当授受 |
四、利益输送的态势: 裁量权中立的异化 |
第二节 利益输送的法律识别: 出行入刑 |
一、不法机能的触发: 个案举样 |
二、行为不法的识别: 规范主义的“社会行为论” |
三、利益输送犯罪与相关罪名的共栖: 同一与差异 |
四、利益输送与工作失误及“为民服务”的界别 |
第三节 理论工具: 利益输送研究的模型集合 |
一、社会平衡理论: 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另一种叙事 |
二、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行为的“经济人”假设 |
三、法律保留理论: 裁量权的依法行政 |
四、话语理论: 利益输送在刑法语境下的“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价值理性: 利益输送犯罪化的根据 |
第一节 利益输送刑罚的必要性 |
一、利益输送是一种反社会行为 |
二、利益输送的法益侵害 |
第二节 利益输送刑罚的最后手段性 |
一、利益输送规制的喧嚣: 过犯罪化的评价 |
二、利益输送非刑罚的假设与证伪: 功能性供给不足 |
三、利益输送犯罪化的“不得已” |
第三节 利益输送犯罪化的可行性 |
一、公共认同: 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 |
二、国际反腐衔接的基础: 法律文本与实践 |
三、利益输送犯罪化的合宪性诠释 |
四、制度创设: 基于新权利确认与保护的犯罪化拟制 |
第四节 利益输送的刑罚政策: 严而不厉 |
一、基于现行反腐“厉而不严”刑罚政策的平衡 |
二、立法严密: 利益输送治理的“有法可依” |
三、刑罚的“最小侵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话语借鉴: 利益输送犯罪的立法与理论反思 |
第一节 我国与利益输送犯罪相关的立法沿革与经验 |
一、利益输送相关罪名的文本梳理分析 |
二、建国以来与利益输送相关的刑事立法分析 |
三、利益输送相关犯罪的罪刑关系“钟摆效应”明显 |
第二节 域外与利益输送犯罪相关的文本与适用分析 |
一、德、日等西方国家刑法中“背信罪”的基础考察 |
二、我国台湾地区“公务员图利罪”的考察兼析其它国家和地区 |
第三节 利益输送犯罪化的域外启示与借鉴 |
一、图利罪是一种特殊的背信罪 |
二、背信犯罪在我国的现实适用与意义延伸 |
三、权力侵害公共利益的刑事责任: 普遍性与预防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逻辑展开: 利益输送犯罪的构成 |
第一节 利益输送犯罪的构成: 法律标准 |
一、客观要件: 基于权力配置公共资源的不公平 |
二、主体要件: 基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范畴 |
三、主观要件: 基于“利他”的直接故意 |
第二节 利益输送犯罪的特殊形态与共同犯罪 |
一、利益输送犯罪的特殊形态 |
二、利益输送的共犯问题 |
三、利益输送行为的一罪或数罪 |
第三节 利益输送犯罪化的实现形式 |
一、权力不法犯罪化的实践: 以十个刑法修正案“贿赂罪名变化”为视角 |
二、利益输送犯罪化的立法: 刑法修正案的选择 |
三、利益输送犯罪在我国刑法体系中的位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理性: 利益输送犯罪的刑罚 |
第一节 刑罚的正义分配: “理”与“力”的融合 |
一、刑罚之“理”: 源于刑法制度的公平 |
二、刑罚之“力”: 立法与司法相结合 |
三、刑罚技术与价值的统一: 最大化实现公共利益 |
第二节 利益输送的刑罚目的: 报应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并合 |
一、刑罚是基于一种正义的“利益衡量” |
二、功利为主兼采报应的并合主义 |
第三节 利益输送的刑罚标准:罪刑均衡 |
一、立法严密: 刑罚体系的明确规范 |
二、裁量规范: 刑罚正义的基本保障 |
第四节 利益输送的刑罚适配: 基于李斯特(Liszt)的“目的思想” |
一、规制方向: 刑罚的轻缓化与渐进性 |
二、刑罚结构的优化: 以贪污贿赂罪为范式的调适 |
三、刑罚的法定刑设置: 刑种与刑度的妥当性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协同机制: 社会防卫政策的衔接与适用 |
第一节 权力自律: 公务伦理的法制化 |
一、现实基础: 公务伦理的价值与式微 |
二、国际经验: 公务伦理普遍法制化及方向 |
三、公务伦理法制化的SWOT分析及调适 |
四、公务伦理法制化的路径及趋势 |
第二节 权力他律: 监督体系与市场机制并行 |
一、党内监督法治化: 党内法规的纪律监督与纪法衔接 |
二、国家监督制度化: 审计、监察、法律监督的机能整合 |
三、社会监督规范: 媒体反腐与“非公”主体协作预防制度的建立 |
四、市场治理机制的优化: 激励与规范 |
第三节 执法衔接:构建利益输送的“三级预防”体系 |
一、风险防范屏障: 公务伦理法规防患于未然 |
二、风险控制端口: 行政法规对利益输送的一般违法行为吓阻 |
三、风险管控底线: 刑法对利益输送的抗制 |
四、“三级预防”的衔接: 关键信息共享与文本间衔接的功能进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研究进展 |
1.2.2 空间人文学的研究进展 |
1.2.3 近代工业空间常规路径下的研究不足以及空间人文学视角与方法的引入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解析 |
1.5.1 空间人文学的定义 |
1.5.2 空间人文学的空间研究范式 |
1.6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
1.7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7.1 研究资料与数据 |
1.7.2 研究方法 |
1.8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1840-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
2.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2.2 研究理论、数据与方法 |
2.2.1 地理学第一定律 |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3 分析方法 |
2.3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
2.3.1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分期 |
2.3.2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历程 |
2.3.3 中国近代工业的整体地理分布特征与模式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近代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对产品生产、销售、工人劳动、工会等要素的分析 |
3.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3.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3.3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 |
3.3.1 工业部门结构分析 |
3.3.2 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概况 |
3.3.3 工人劳动与收支概况 |
3.3.4 工会组织概况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分析——通过典型人物对近代国家工业布局演变的考察 |
4.1 研究理论 |
4.1.1 工业区位理论 |
4.1.2 时空间行为研究 |
4.2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主要历程与区位决策群体 |
4.3 区位决策代表性人物的选取与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3.1 代表性人物的选取 |
4.3.2 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4 近代工业布局不同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 |
4.4.1 政府为投资主体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李鸿章为例 |
4.4.2 民间资本开始介入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张謇为例 |
4.4.3 民间资本成为近代工业化重要力量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荣氏兄弟为例 |
4.5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工业转型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重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
5.1 研究区域与研究时段的选取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时段的选取 |
5.2 山东工业经济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5.3 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3.1 清时期山东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3.2 民国时期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4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工业发展与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旧直隶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
6.1 研究区域 |
6.2 近代工业发展与旧直隶城市群体空间结构变迁 |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2 清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6.2.3 民国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6.2.4 近代工业对直隶城市群体空间格局的影响 |
6.3 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外部、内部空间结构变迁——天津个案研究 |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3.2 天津近代各时期的工业发展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6.3.3 天津近代工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拓展 |
6.3.4 天津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工业空间及其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构建的技术方案 |
一、建设目的与意义 |
二、参考的标准规范 |
三、技术架构 |
四、建设方案 |
(一)中国近代工业历史地理数据库建设 |
(二)中国近代工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
附录B 本文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国近代工业遗产历史价值分析的初步尝试 |
一、全国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工业遗产历史价值的初步分析 |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的进一步解读 |
(一)山东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各时期留存的工业遗产 |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时间分布分析 |
(三)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行业分布与产业链关系分析 |
(四)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
(五)小结 |
附录C 中国近代重要工业厂、矿名录整理表 |
附录D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数据 |
D-1省级一级工业行业职工人数整理表 |
D-2市县级一级行业厂数、资本总数、工人人数、产品总值整理表 |
D-3主要城市工会数量及会员人数整理表 |
附录E 山东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 |
E-1方志中出现的部分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
E-2《中国实业志·山东省》中出现的主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
附录F 天津近代重要工业企业名录整理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发表的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4)工商文化影响下的近代建筑式样研究 ——以苏锡常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关键词界定 |
1.2.3 研究的时间范围 |
1.2.4 研究的空间范围 |
1.3 研究的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综述 |
1.4.1 中国近代建筑研究 |
1.4.2 式样分析方法研究 |
1.4.3 式样影响因素研究 |
1.4.4 地方建筑文化研究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工商文化影响机制的理论基础 |
2.1 近代、文化与文化现象 |
2.1.1 近代 |
2.1.2 文化 |
2.1.3 文化现象 |
2.2 工商文化与近代建筑式样 |
2.2.1 工商文化的理论内涵 |
2.2.2 近代建筑与近代建筑式样 |
2.2.3 近代建筑式样的发展概况 |
2.3 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 |
2.3.1 社会心理 |
2.3.2 社会行为 |
2.3.3 社会行为的决定因素 |
2.3.4 工商文化对建筑式样的分层次决定 |
2.4 工商文化与社会心理 |
2.4.1 工商文化对社会心理的正向决定 |
2.4.2 社会心理对工商文化的反向促进 |
2.5 营造行为与式样选择 |
2.5.1 营造行为的表现方式 |
2.5.2 式样选择的中西结合 |
2.6 近代建筑式样的分类依据 |
2.6.1 以乡土式样的改变为前提 |
2.6.2 以中西式样的混合为基础 |
2.6.3 以式样原点的回归为手段 |
2.7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式样的产生原点 |
2.7.1 古希腊式样 |
2.7.2 古罗马式样 |
2.7.3 文艺复兴式样 |
2.7.4 巴洛克式样 |
2.7.5 帕拉第奥式样 |
2.7.6 殖民式样 |
2.7.7 浪漫主义式样 |
2.7.8 折衷主义式样 |
2.7.9 新艺术式样 |
2.7.10 装饰主义式样 |
2.7.11 表现主义式样 |
2.8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式样的表现载体 |
2.8.1 柱式 |
2.8.2 拱券与拱廊 |
2.8.3 门洞与窗洞 |
2.8.4 山花与山墙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商文化影响机制的建构逻辑 |
3.1 社会心理的影响 |
3.1.1 从众心理下建筑式样的规律性 |
3.1.2 怀旧心理下建筑式样的回归性 |
3.1.3 新奇心理下建筑式样的时尚性 |
3.1.4 偏好心理下建筑式样的复杂性 |
3.2 社会行为的影响 |
3.2.1 建筑式样的多元呈现 |
3.2.2 建筑式样的同步体现 |
3.2.3 建筑式样的本土表现 |
3.3 工商文化本质属性的影响 |
3.3.1 工商文化的逐利性与建筑式样的符号性 |
3.3.2 工商文化的传播性与建筑式样的识别性 |
3.3.3 工商文化的融合性与建筑式样的继承性 |
3.4 西方近代工业革命的影响 |
3.4.1 倾向与设计思想的解放 |
3.4.2 材料与建造技术的革新 |
3.4.3 建造与设计体系的变革 |
3.4.4 连锁影响的对应结果 |
3.5 近代建筑行业发展的影响 |
3.5.1 近代建筑师的影响 |
3.5.2 近代营造厂的影响 |
3.5.3 近代建筑工业的影响 |
3.6 影响机制的构建逻辑 |
3.6.1 以式样影响的社会文化为基础 |
3.6.2 以社会文化的影响结果为过程 |
3.6.3 以影响结果的呈现关系为线索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商文化微观层面的影响机制 |
4.1 式样符号与符号拼贴 |
4.1.1 符号 |
4.1.2 式样符号 |
4.1.3 符号拼贴 |
4.2 式样符号的拼贴模式 |
4.2.1 引用式拼贴 |
4.2.2 变形式拼贴 |
4.2.3 重组式拼贴 |
4.3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装饰符号的拼贴模式 |
4.3.1 装饰符号的构造特征 |
4.3.2 装饰符号的表现载体 |
4.3.3 山头符号系统 |
4.3.4 窗洞符号系统 |
4.3.5 墙体符号系统 |
4.4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结构符号的拼贴模式 |
4.4.1 结构符号的构造特征 |
4.4.2 结构符号的表现载体 |
4.4.3 柱式符号系统 |
4.4.4 拱券符号系统 |
4.5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功能符号的拼贴模式 |
4.5.1 功能符号的构造特征 |
4.5.2 功能符号的表现载体 |
4.5.3 阳台符号系统 |
4.5.4 门斗符号系统 |
4.5.5 其它功能符号 |
4.6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式样符号的重组式拼贴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商文化宏观层面的影响机制 |
5.1 式样主体与主体决定 |
5.1.1 式样主体 |
5.1.2 主体决定 |
5.2 式样主体的特点及成因 |
5.2.1 式样主体的表现特点 |
5.2.2 式样主体的形成条件 |
5.2.3 式样主体的形成原因 |
5.3 苏锡常地区的仿古典主义建筑式样 |
5.3.1 北美殖民式样的一般特征 |
5.3.2 北美殖民式样的实例举证 |
5.3.3 东南亚殖民式样的一般特征 |
5.3.4 东南亚殖民式样的实例举证 |
5.3.5 折衷主义式样的一般特征 |
5.3.6 折衷主义式样的实例举证 |
5.4 苏锡常地区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式样 |
5.4.1 新艺术式样的一般特征 |
5.4.2 新艺术式样的实例举证 |
5.4.3 装饰主义式样的一般特征 |
5.4.4 装饰主义式样的实例举证 |
5.4.5 表现主义式样的一般特征 |
5.4.6 表现主义式样的实例举证 |
5.5 苏锡常地区的乡土改良建筑式样 |
5.5.1 乡土改良式样的一般特征 |
5.5.2 乡土改良式样的实例举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影响机制的个性特征及后续影响 |
6.1 工商文化影响机制的个性特征 |
6.1.1 引入主动化 |
6.1.2 形成嫁接化 |
6.1.3 体现选择化 |
6.1.4 主观倾向化 |
6.1.5 呈现散落化 |
6.1.6 形态杂糅化 |
6.2 其它文化影响机制的个性特征 |
6.2.1 租界管辖全面导入的租界建筑 |
6.2.2 政府强化民族精神的官式建筑 |
6.2.3 西方文化移植复制的宗教建筑 |
6.2.4 主体式样双向渗透的文化建筑 |
6.3 不同文化影响机制的共性特征 |
6.3.1 文化碰撞的宏观原因 |
6.3.2 来自西方的式样原点 |
6.4 不同文化影响机制的特征区别 |
6.4.1 具体原因的主动与被动 |
6.4.2 形成过程的嫁接与移植 |
6.4.3 体现范围的选择与全面 |
6.4.4 意志倾向的主观与客观 |
6.4.5 导致结果的散落与批量 |
6.4.6 呈现形态的杂糅与纯粹 |
6.5 历史剧变与后续影响 |
6.5.1 装饰主义式样在恢复重建时期的再现 |
6.5.2 装饰主义式样在政权更迭时期的延续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后续研究展望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附录2: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图录(部分) |
(5)上海第二次工业改组与工业结构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价值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一、关于"工业改组"与"经济改组"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各地的工业改组研究 |
三、关于上海工业发展的经济思想研究 |
四、关于工业改组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与实施方案 |
三、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第二次工业改组的工作准备 |
第一节 上海新工业方针的提出 |
一、上海工业发展新定位 |
二、中央以及上海市委政策的调整 |
三、上海工业发展新需求 |
第二节 第一次工业改组始末 |
一、第一次工业改组概况 |
二、第一次工业改组的遗留问题及其影响 |
第二章 第二次工业改组的实施 |
第一节 第二次工业改组概述 |
一、改组形式 |
二、第二次工业改组的转折 |
第二节 重点工业局以及专业公司的工业改组 |
一、机电工业局 |
二、纺织工业局 |
三、轻工业局 |
四、冶金工业局 |
五、化学工业局 |
第三节 工业改组的工作方法 |
一、工业改组的步骤 |
二、工业改组中的企业管理 |
三、思想政治工作以及人员安排 |
第三章 第二次工业改组中的管理体制变迁 |
第一节 行政组织形式 |
一、中央权力的下放 |
二、工业局-专业公司-工厂三级管理体制 |
三、"串管"、""联管""与""统管""的基层企业管理 |
第二节 平行部门的协同合作 |
一、国际贸易与工业改组的"联调" |
二、商业局对工业改组的"协调" |
三、财政局对工业改组的"降温" |
第三节 工业管理体制 |
一、企业管理体制 |
二、大中小企业关系 |
第四章 第二次工业改组的影响 |
第一节 工业布局调整 |
一、旧工业布局的局限 |
二、卫星城、工业区的设立 |
三、行政区划调整 |
第二节 向高精尖起飞 |
一、以高精尖为中心的区域发展战略 |
二、高精尖规划的主要成果 |
三、企业的扩建与新建 |
第三节 第二次工业改组的不足 |
一、生产方向问题 |
二、改组过程问题 |
三、街道工厂以及自发户问题 |
四、公共关系紧张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1956年卫生工程业经改规划(草案) |
附录二 上海市制笔业工业改组记录 |
附录三 经济改组计划表 |
附录四 公私合营源鑫中心吸收新城厂工作计划 |
附录五 自行并厂调查报告 |
附录六 上海市仪器仪表工业公司为请求批准生产改组的报告 |
附录七 各工业局要求商品生产排队表 |
附录八 经济改组中有关问题的初步意见 |
附录九 上海市机电工业局关于局、公司、工厂三级组织职权划分 |
附录十 上海市机电工业局关于中小型工厂管理问题的初步意见(草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略径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路径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界定 |
第三节 本文研究对象的时间、空间范围等相关概念说明 |
一、时间界限 |
二、“长三角”的含义及其代表性的工业遗产地 |
三、近代工业建筑个案描述选择标准 |
四、文化遗产学概念 |
五、工业建筑与工业建筑遗产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综述 |
一、国外工业遗产保护理论与政策 |
二、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历程 |
三、中国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综述 |
四、长三角地区工业建筑(遗产)专题研究综述 |
第六节 创新点及存在问题 |
一、创新点 |
二、存在问题 |
第二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的发展背景 |
第一节 英国工业革命及其工业建筑的出现与发展 |
一、工业革命开始前英国手工工场建筑(18世纪中期之前) |
二、工业革命初期技术改革对工业建筑的影响(约1750—1800年) |
三、动力改革对工业建筑的影响(约1800—1835年) |
四、重工业发展与多种建筑派别流行对工业建筑的双重影响(约1835—1855年) |
第二节 英国工业革命及工业建筑带来的文化变革 |
第三节 中国1840年之前工业建筑概况——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一、明清时期长三角地区的手工业发展背景 |
二、长三角地区古代工业建筑概况 |
三、受西方工业建筑文化影响下的中国早期近代工业建筑 |
第三章 最具开创性的长三角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上海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
第一节 外商主导的萌芽时期工业建筑文化(19世纪40年代——90年代) |
一、文化背景 |
二、西方工业建筑的引入 |
第二节 民族资本快速发展时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894 年—1918 年) |
一、文化背景 |
二、仿西式的工业建筑 |
第三节 华资、外资碰撞高峰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919 年—1936 年)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四节 战时缓慢发展期的建筑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五节 上海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综述 |
第四章 城镇型工业建遗产—南通磨闸历史工业城镇遗产文化研究 |
第一节 以大生纱厂为中心的工业城镇构成 |
一、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的诞生 |
二、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的空间布局 |
第二节 大生纱厂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大生纱厂工业建筑 |
第三节 其他衍生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唐闸历史工业城镇其他工业建筑 |
第四节 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建筑文化综述 |
第五章 受政治因素主导的南京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
第一节 南京近代工业萌芽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864——1911 年)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二节 政府主导城市建设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912——1949 年)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三节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综述 |
第六章 民族资本为主导的无锡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
第一节 无锡近代工业起步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895 年—1913)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二节 经济繁荣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914 年—1936 年)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三节 抗日坚挺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工业建筑 |
第四节 无锡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综述 |
第七章 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
第一节 杭州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二节 宁波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三节 镇江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四节 常州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五节 嘉兴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六节 苏州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
一、文化背景 |
二、主要工业建筑 |
第七节 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工业建筑的文化特点综述 |
第八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时空演变研究 |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建筑形态及要素分析 |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的造型特征及其演变 |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技术与结构的演变 |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避产时间演变分析 |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萌芽期(1840—1860) |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发展期(1860—1895) |
三、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成熟期(1895 — 20世纪10年代) |
四、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蜕变期(20世纪10年代—20世纪40年代) |
五、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停滞和复兴期(1937-1949) |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空间演变 |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化的发展线路 |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元素的空间传播 |
第九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研究 |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移植”的过程及内在动力分析 |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重塑”的过程及内在动力分析 |
三、长三角地区工业建筑文化特征演变的内在动力分析 |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 |
一、西式建筑中的东方精神——选择的智慧 |
二、近代工业建筑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先锋之作 |
三、因水而延续的文脉 |
四、近代工业建筑空间营造中的文化意蕴 |
第三节 与中国近代其他区域工业建筑遗产的比较 |
一、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发展概况 |
二、中国近代其他区域工业建筑文化 |
三、长三角地区与华南、华北、西南地区工业建筑文化比较 |
第十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探讨 |
第一节 基于文化价值研究的近代工业建筑造产保护原则与模式 |
一、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现有保护模式与利弊分析 |
二、基于文化价值的保护原则探讨 |
第二节 基于文化价值研究的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可持续发展利用原则与模式 |
一、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现有利用模式与利弊分析 |
二、基于文化价值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申遗策略 |
一、以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的遗产价值标准为例 |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申遗策略小结 |
结语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长三角地区十六个(市级)城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名录 |
(7)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亚洲工业遗产亟待保护 |
1.1.2 快速城市化催生大量工业遗存 |
1.1.3 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存在矛盾 |
1.2 研究综述 |
1.2.1 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 |
1.2.2 旧直隶工业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1.3.1 近代史的需要 |
1.3.2 城市史及建筑史的需要 |
1.3.3 工业遗产保护的需要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主要内容 |
1.4.3 概念界定 |
1.5 研究的方法与结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结构 |
1.6 创新之处与未尽事宜 |
1.6.1 创新之处 |
1.6.2 未尽事宜 |
第二章 中国潜在近代工业遗产群 |
2.1 近代中国工业发展历程 |
2.1.1 萌芽时期——清末洋务运动时期 |
2.1.2 兴盛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时期 |
2.1.3 衰退时期——工厂内迁时期 |
2.2 中国潜在的近代工业遗产群分布 |
2.2.1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工业遗产群 |
2.2.2 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工业遗产群 |
2.2.3 以济南为中心的胶东工业遗产群 |
2.2.4 以重庆为中心的川西工业遗产群 |
2.2.5 以武汉为中心的鄂湘赣工业遗产群 |
2.2.6 以广州为中心的粤闽工业遗产群 |
2.3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 |
2.3.1 发展脉络 |
2.3.2 调查方法 |
2.3.3 构成分析 |
2.3.4 特征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器物的引进:军工产业链 |
3.1 军火制造——天津机器局 |
3.1.1 水运便利促进工业萌芽 |
3.1.2 生产设备的引进与输出 |
3.1.3 建筑形式与空间布局 |
3.2 能源提供——开滦煤矿 |
3.2.1 开滦煤矿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3.2.2 原煤开采技术的发展 |
3.3 运输变革——铁路的诞生 |
3.3.1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角力 |
3.3.2 中国铁路先驱——金达技师 |
3.3.3 铁路控制权的争夺 |
3.3.4 铁路附属设施 |
3.4 建筑材料——启新洋灰公司 |
3.4.1 启新公司建造始末 |
3.4.2 核心工艺——“二磨一烧” |
3.4.3 绅商集团的代表——周学熙 |
3.5 小结 |
第四章 技术的引进:纺织产业链 |
4.1 棉纺准备——棉纺工业 |
4.1.1 工艺流程 |
4.1.2 案例——恒源纱厂 |
4.2 棉纺成品——织布工业 |
4.2.1 工艺流程 |
4.2.2 案例——天津第三棉纺织厂 |
4.3 毛纺准备——毛纺工业 |
4.3.1 工艺流程 |
4.3.2 案例——东亚毛纺厂 |
4.4 毛纺成品——地毯工业 |
4.4.1 工艺流程 |
4.4.2 案例——仁立毛纺厂 |
4.5 锦上添花——印染工业 |
4.5.1 工艺流程 |
4.5.2 案例——东亚毛纺厂印染部 |
4.6 其他纺织工业 |
4.7 小结 |
第五章 技术的创新:化工产业链 |
5.1 海盐资源——塘沽盐田 |
5.1.1 滩晒技术的应用 |
5.1.2 机器设备的分类 |
5.2 化工原料——久大精盐 |
5.2.1 精盐提纯技术的提高 |
5.2.2 精英阶层的崛起 |
5.2.3 私人研究团体发轫 |
5.3 化工基础——永利碱厂 |
5.3.1 历史发展脉络 |
5.3.2 厂区空间布局 |
5.3.3 制碱技术探索 |
5.3.4 工业厂房分类 |
5.4 其他化学工业 |
5.4.1 制革业 |
5.4.2 制皂业 |
5.4.3 火柴业 |
5.4.4 玻璃业 |
5.5 小结 |
第六章 工业的基础:公用设施 |
6.1 水运枢纽的形成 |
6.1.1 码头——城市中心南移 |
6.1.2 桥梁——海河两岸连结 |
6.2 华洋之间的博弈 |
6.2.1 天津自来水公司 |
6.2.2 济安自来水公司 |
6.3 电力设施的引入 |
6.3.1 工厂动力提供——发电厂 |
6.3.2 公共性的引入——有轨电车 |
6.4 金融币制的改革 |
6.4.1 新式造币厂诞生 |
6.4.2 机器设备与工艺 |
6.4.3 造币厂建筑形式 |
6.5 小结 |
第七章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价值评价与保护方法 |
7.1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价值评价 |
7.1.1 历史重要性 |
7.1.2 工业设备与技术 |
7.1.3 建筑设计与建造技术 |
7.1.4 文化与情感认同、精神激励 |
7.1.5 推动地方社会发展 |
7.1.6 重建、修复及保存状况 |
7.1.7 地域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 |
7.1.8 其他评价因子 |
7.2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保护方法 |
7.2.1 工业遗产群保护方法 |
7.2.2 工业遗产产业链保护方法 |
7.2.3 工业遗产点保护方法 |
7.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天津工业大事记 |
附录二 天津显着工业列表 |
附录三 直隶工业遗产目录 |
附录四 机器局生产技术及产品 |
附录五 唐山工厂员工于1909年寄给金达的信 |
附录六 天津碱厂的生产工艺 |
附录七 天津碱厂保护事记 |
附录八 其他工业 |
附录九 民族工业中的中国工程师 |
附录十 洋务运动时期的外国技师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沈阳近代建筑技术的传播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的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关于“沈阳近代建筑”研究现状评述 |
1.2.2 关于“近代建筑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关于沈阳近代建筑技术的研究 |
1.2.4 既往研究问题综合分析 |
1.3 研究范畴和研究框架 |
1.3.1 核心概念 |
1.3.2 时间与空间界定 |
1.3.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创新点 |
2 内外不同背景下的传播动力与发展过程 |
2.1 外来因素的刺激与影响 |
2.1.1 营.开埠,对外洞开东北门户 |
2.1.2 甲午战争,日俄文化强势入侵 |
2.1.3 日俄战争,日本掌控南满支线 |
2.1.4 商埠条约,欧美分享殖民利益 |
2.1.5 殖民统治,工业城市迅速发展 |
2.2 本土内部的变革与推进 |
2.2.1 君主立宪,政府变革封建帝制 |
2.2.2 军阀混战,奉系谋求实业扩展 |
2.3 本章小结 |
3 以“人”为媒介和工具的传播途径与影响方式 |
3.1 直接导入式传播 |
3.1.1 西方传教士的“亲传” |
3.1.2 西方设计师的“示范” |
3.2 转译嫁接传播方式 |
3.2.1 俄国工程师的“身授” |
3.2.2 日本建筑者的“嫁接” |
3.2.3 本地工匠的“模仿”与“创新” |
3.2.4 中国本土建筑师的“学习”与“探索” |
3.3 本章小结 |
4 新结构与新构造的引入与适应性技术 |
4.1 新型砖(石)木结构体系的出现及普及应用 |
4.1.1 沈阳近代砖(石)木结构的分布与发展特性 |
4.1.2 三角形木屋架的传入与适应性发展 |
4.1.3 承重砖墙的砌筑与特性 |
4.1.4 典型建筑分析 |
4.2“承前启后”的沈阳近代砖混结构 |
4.2.1 沈阳近代砖混结构的发展 |
4.2.2 砖混结构对材料的选择和限制 |
4.2.3 砖混结构的技术处理和应用 |
4.2.4“中体西用”的辽宁公济平市钱号 |
4.3 与现代建筑同步发展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
4.3.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与性能 |
4.3.2 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沈阳的发展 |
4.3.3 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和福茶店 |
4.4 本章小结 |
5 新建筑材料及相关施工工艺的引入与自主生产 |
5.1 红砖的引入与推广 |
5.1.1.红砖的引入 |
5.1.2 青红砖生产工艺的比较 |
5.1.3 红砖的自主生产与推广 |
5.2 水泥(洋灰)与混凝土的现代应用 |
5.2.1 洋灰的由来与传入 |
5.2.2 洋灰在沈阳的使用 |
5.2.3 伪满时期水泥的生产 |
5.3 玻璃在近代建筑中的应用 |
5.3.1 玻璃在我国古代建筑上的应用 |
5.3.2 玻璃在近代沈阳的出现与应用 |
5.4 新型装饰材料的出现与应用 |
5.4.1 瓷砖 |
5.4.2 五金件 |
5.5 新型建筑材料的引入特点与影响 |
5.5.1 开放性引入 |
5.5.2 来源多渠道,销售多途径 |
5.5.3 选择性、适应性引入 |
5.5.4 促进本土材料和技术的优化 |
5.5.5 推动新技术的应用和普及 |
5.5.6 局限与阻碍 |
5.6 本章小结 |
6 近代建筑设备的引入与应用技术 |
6.1 电与电气设备 |
6.1.1 沈阳电灯厂的成立 |
6.1.2 电在建筑中的应用 |
6.2 取暖设施 |
6.2.1 沈阳传统的取暖设施 |
6.2.2 全新的取暖设施的引入 |
6.3 给排水设施 |
6.3.1 给水设施 |
6.3.2 排水设施与技术发展 |
6.4 煤气能源设施 |
6.5 本章小结 |
7 建筑机构与管理体制对技术传播与发展的影响 |
7.1 沈阳近代建筑管理机构的特殊性 |
7.1.1 封建社会背景下“重建设轻管理”的传统模式 |
7.1.2“九·一八事变”之前两套管理体系独立运营的模式 |
7.1.3“九·一八事变”后殖民地特点的管理模式 |
7.2 上层建筑组织对近代建筑技术发展的影响 |
7.2.1 促进技术的区域性发展 |
7.2.2 促进技术的专业化发展 |
7.2.3 促进技术的统一提升 |
7.3 管理制度对建筑技术发展的促进与影响 |
7.3.1 对市街建筑的要求与规定 |
7.3.2 对建筑公司与营业者的规定与技术要求 |
7.3.3 对建筑技术人考核制度的确立 |
7.3.4 对工程招投标制度要求 |
7.4 建筑公司内部的管理对技术引入传播的影响 |
7.5 建筑行业社团组织对建筑技术的影响 |
7.5.1 沈阳近代行业社团发展概况 |
7.5.2 行业社团组织对建筑技术发展的意义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沈阳近代建筑技术传播与发展的特点 |
8.1 沈阳近代建筑技术的传播特点 |
8.1.1 传播的单向主导性 |
8.1.2 传播的多样性与活跃性 |
8.1.3 传播过程的特殊性 |
8.1.4 技术的传承与转移 |
8.2 沈阳近代建筑技术发展特征 |
8.2.1 沈阳近代建筑技术发展规律性特征 |
8.2.2 沈阳近代建筑技术发展典型性特征 |
8.3 启示 |
8.3.1 针对沈阳近代建筑技术史研究的启示 |
8.3.2 针对当代建筑技术发展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致谢 |
(9)毛泽东与新中国钢铁工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建国前毛泽东与中国钢铁工业 |
第一节 号召争取“铁的自给” |
第二节 要求做好企业中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的留用工作 |
第三节 电令鞍钢迅速恢复生产 |
第二章 毛泽东与新中国钢铁工业的起步和第一个“黄金时期” |
第一节 决策、指导鞍钢的恢复和改扩建 |
一、将鞍钢作为钢铁工业建设的重点 |
二、指示鞍钢培养钢铁人才 |
三、集中全国力量支援鞍钢建设“三大工程” |
第二节 决策新建武钢、包钢 |
一、决策新建武钢 |
二、决策新建包钢 |
第三节 指导制订“一五”计划,重点建设钢铁工业 |
一、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导制订“一五”计划 |
二、要求重点加强冶金工业,打好基础 |
第四节 启发、支持“三大五中十八小” |
一、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
二、支持“三大五中十八小” |
第五节 提出超英赶美的战略目标 |
一、提出赶超美国 |
二、决策十五年赶超英国 |
第三章 毛泽东与新中国钢铁工业的“三年大起” |
第一节 提出大力发展地方钢铁工业,十五年赶上美国 |
一、提出大力发展地方钢铁工业 |
二、肯定冶金工业部关于钢铁工业发展速度的设想 |
三、提出十五年赶上美国 |
第二节 决策钢产量翻一番,号召为1070万吨钢而奋斗 |
一、决策钢产量翻一番,“以钢为纲”加速工业建设 |
二、召开北戴河会议,号召为1070万吨钢而奋斗 |
第三节 发动全民大炼钢铁 |
一、提出七年超过美国,强调必须首先抓紧钢铁工业 |
二、亲临各地视察钢铁生产 |
三、各地大放高产“卫星” |
第四节 指导钢铁工业局部纠“左” |
一、提出压缩空气,降低1959年钢产量指标 |
二、号召鼓足干劲,完成1800万吨钢 |
三、提出要波浪式前进,确定钢产量指标降为1650万吨 |
四、委托陈云研究钢产量指标,将钢产量指标降到1300万吨 |
第五节 争取钢铁更大的“跃进” |
一、庐山会议——由纠“左”转向“反右倾,鼓干劲” |
二、提出争取二千二百万吨钢 |
三、支持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提出“鞍钢宪法” |
四、慎重提指标,注重降指标,全力保钢产 |
第四章 毛泽东与新中国钢铁工业的“两年大落”和第二个“黄金时期” |
第一节 降低钢铁工业发展速度 |
一、接受钢产量指标大幅度再降 |
二、赞成将1962年钢产量指标降至600万吨 |
三、开展学习解放军、学习大庆运动 |
第二节 提出再搞三年调整,控制钢产量指标 |
一、提出再搞三年调整 |
二、控制钢产量指标 |
第三节 初步展开钢铁工业的三线建设 |
一、提出重建酒泉和攀枝花钢铁厂 |
二、督促、指导攀枝花和酒泉钢铁基地建设 |
三、支持小三线搞小钢铁厂 |
第五章 毛泽东与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十年徘徊 |
第一节 钢铁工业战线遭到严重破坏 |
一、把“文化大革命”扩展到工矿企业 |
二、支持、号召夺权 |
三、清理阶级队伍 |
四、制止武斗 |
第二节 钢铁工业的恢复与发展 |
一、提出、推动落实政策,引导“文化大革命”向结束的方向发展 |
二、掀起备战高潮,反对翻番 |
三、批判极左思潮,落实党的政策 |
第三节 钢铁工业战线再遭破坏 |
一、开展“批林批孔”运动 |
二、支持全面整顿 |
三、开展“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
第六章 评价与总结 |
第一节 对毛泽东领导新中国钢铁工业的评价 |
第二节 毛泽东领导新中国钢铁工业的经验和启示 |
一、高度重视和致力发展钢铁工业 |
二、从实际出发,制定中国的钢铁工业发展战略 |
三、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中国钢铁工业发展道路 |
四、科技领先,大力汇聚钢铁工业技术力量,努力推动钢铁工业技术进步 |
五、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
六、必须注重综合平衡,切忌急躁冒进 |
七、必须改革、改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健全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沈阳城市与建筑的现代化进程(1898~194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相关领域文献和研究成果综述 |
1.2.1 相关领域文献 |
1.2.2 研究成果综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3.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沈阳近代城市发展的背景 |
2.1 沈阳城市的自然环境 |
2.2 沈阳的历史沿革 |
2.3 古代沈阳城市形态演进 |
上篇 满铁附属地、商埠地与老城区平行发展时期沈阳城市与建筑的现代化进程(1898~1931年) |
第3章 满铁附属地城市与建筑的现代化进程 |
3.1 满铁附属地产生的社会背景 |
3.1.1 中东铁路的修筑及俄国对沈阳的殖民侵略 |
3.1.2 日本对沈阳的殖民侵略 |
3.2 满铁附属地的概念、性质及其管理机构 |
3.3 满铁附属地建设制度的颁布与实施 |
3.4 满铁附属地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
3.4.1 满铁附属地的市街计划 |
3.4.2 满铁附属地道路系统的规划与建设 |
3.4.3 满铁附属地街区的规划与建设 |
3.4.4 满铁附属地市政设施的建设 |
3.5 满铁附属地的建筑活动 |
3.5.1 满铁附属地的代表性建筑 |
3.6 小结 |
第4章 商埠地城市与建筑的现代化进程 |
4.1 商埠地产生的社会背景 |
4.1.1 沈阳自开商埠 |
4.2 商埠地的选址及性质 |
4.3 商埠地管理机构的变迁 |
4.4 商埠地的规划 |
4.5 商埠地建设制度的颁布与实施 |
4.5.1 租地制度 |
4.5.2 建筑制度 |
4.5.3 管理制度 |
4.5.4 招投标制度 |
4.6 商埠地市政设施的建设 |
4.6.1 商埠地道路建设 |
4.6.2 商埠地供水设施的建设 |
4.6.3 商埠地下水道的建设 |
4.6.4 商埠地环境卫生的整治 |
4.6.5 商埠地市街公园的建设 |
4.7 商埠地的建筑活动 |
4.8 小结 |
第5章 老城区城市与建筑的现代化进程 |
5.1 老城区及其周边新建工业区发展的社会背景 |
5.1.1 张作霖与奉系军阀 |
5.1.2 自办铁路 |
5.2 老城区现代城市管理机构 |
5.2.1 奉天市政公所的设立 |
5.2.2 市政公所的管理体制 |
5.2.3 市政公所的主要活动 |
5.3 老城区近代营造业的管理运作制度和职业建筑师的出现 |
5.3.1 营造业管理机构的设立 |
5.3.2 营造业的发展及其管理制度 |
5.3.3 建筑师进入沈阳建筑市场 |
5.4 老城区及其周边新建工业区的规划与建设 |
5.4.1 老城区的城区规划 |
5.4.2 老城区周边工业区的规划建设 |
5.5 老城区的市政设施建设 |
5.5.1 老城区的道路建设 |
5.5.2 城市下水道 |
5.5.3 城市供水 |
5.5.4 公共交通的发展 |
5.5.5 城市绿化系统的整治及城市公园的建设 |
5.5.6 城市路灯的建设 |
5.5.7 老城区城市建设的成果 |
5.6 老城区的建筑活动 |
5.7 小结 |
下篇 伪满洲国时期沈阳城市与建筑的现代化进程(1931~1945年) |
第6章 伪满洲国时期城市与建筑的现代化进程 |
6.1 “九一八”事变后城市建设管理机构的建立和变迁 |
6.2 伪满洲国时期城市规划及建筑法规体系的建立 |
6.2.1 伪满洲国层面城市建设与建筑法规的建立 |
6.2.2 大奉天都市计划的制定 |
6.2.3 伪奉天市建设法规的建立 |
6.3 伪满洲国时期城市建设 |
6.3.1 铁西工业区的建设 |
6.3.2 伪满洲国时期城市区划的变迁 |
6.4 伪满洲国时期市政建设 |
6.4.1 道路建设 |
6.4.2 城市供水建设 |
6.4.3 城市下水道建设 |
6.5 伪满洲国时期的建筑业发展 |
6.5.1 主要建筑活动 |
6.6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附录目录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东兴建筑工程公司工会举办“四新”工作研讨会(论文参考文献)
- [1]G会展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 石蕾. 广西大学, 2021
- [2]利益输送的刑法意义研究[D]. 杨晓培. 厦门大学, 2019(07)
- [3]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D]. 刘静. 天津大学, 2019(06)
- [4]工商文化影响下的近代建筑式样研究 ——以苏锡常地区为例[D]. 陈曦. 江南大学, 2017(04)
- [5]上海第二次工业改组与工业结构调整[D]. 胡晓亮.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01)
- [6]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D]. 于晓磊. 南京大学, 2015(01)
- [7]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研究[D]. 闫觅. 天津大学, 2015(08)
- [8]沈阳近代建筑技术的传播与发展研究[D]. 刘思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1)
- [9]毛泽东与新中国钢铁工业研究[D]. 阳勇. 湘潭大学, 2014(08)
- [10]沈阳城市与建筑的现代化进程(1898~1945年)[D]. 胥琳. 浙江大学,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