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土高原乡村生态建设模式及效应分析——以延川县刘马家圪塔村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陈惠蕾[1](2021)在《陕北延川县永坪川流域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研究》文中提出
窦世斌[2](2021)在《陕西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韩科[3](2021)在《基于村民意愿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以陕西省延川县磨义沟村为例》文中提出当前我国正处在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可以预见美丽乡村规划将会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展开。《城乡规划法》要求“乡村规划应当尊重村民意愿”,村民是美丽乡村规划的重要参与者,在规划中必须考虑村民的切身利益,因此落实村民意愿,让村民真正参与到美丽乡村规划中就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磨义沟村是陕北地区农村的典型代表,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以磨义沟村为例开展基于村民意愿的美丽乡村规划实践,可以对其他地区的美丽乡村规划起到借鉴和参考作用。本文首先对村民意愿、村民参与、美丽乡村、美丽乡村规划等概念和公众参与、倡导性规划、参与式发展等理论进行诠释,认真研究了国外公众参与理论与国内村民参与乡村规划的实践经验,其次从村民意愿分类、村民意愿特点、当前村民参与美丽乡村规划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指出在当前的美丽乡村规划中存在决策层缺少村民参与、村民参与意愿低迷、村民参与能力欠缺以及村民集体意愿缺失等问题。最后以问题为导向,明确村民参与美丽乡村规划的基本原则,通过发挥基层政府引领作用,重塑村庄差序格局,引领乡村精英参与治理等方式构建村庄自组织性,详细列举了村庄规划中村民的关注重点,包括村民参与制度保障、村民居住用地及住房、土地利用效益、乡村经济发展等与村民利益息息相关的方面。基于以上研究的基础,根据美丽乡村规划的编制过程中的工作重点,将村民参与美丽乡村规划划分为了三个具体阶段,详细研究了各阶段村民参与美丽乡村规划的参与环节、各环节主要内容以及村民参与的具体方式,以实现“让村民深度参与”的目标,并构建了基于村民意愿的美丽乡村规划策略,形成了“美丽乡村规划组织筹备——村民代表座谈会(第一次)——入村调研——村民代表座谈会(第二次)——编制美丽乡村规划方案——村民代表大会(第三次)——制定村规民约——实施规划——日常管理”的美丽乡村规划编制框架。在实践方面,通过选取陕西省延川县磨义沟村为研究对象,对磨义沟村的现状概况进行分析,调研村民对美丽乡村规划的意愿,对村民意愿进行分类整理并将它们落实到规划之中,规定了村民参与美丽乡村规划的路径,以此来完成了磨义沟村的美丽乡村规划,构成了“基于村民意愿的美丽乡村规划实践”的研究。
任杨[4](2021)在《陕北地区窑洞村落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以陕西省延川县甄家湾村为例》文中提出窑洞是陕北地区最常见的民居建筑形式,窑洞村落遍布陕北的各个山谷,有人的地方就有窑洞,有窑洞的地方就有村落。陕北地区的传统窑洞村落数量颇多,大多数的窑洞村落有着保存较为完好的窑洞建筑遗产,村落中的窑洞建筑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具有鲜明的当地建筑特色,窑洞的存在,不仅是中国民居建筑的宝贵财富,也是陕北人民的精神财富。在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许多的传统村落都开始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走上了乡村旅游开发的道路,希望能够弘扬村落文化,为村落带来收益,效果良好的话,还可以使一些村落脱贫致富。不过旅游开发的同时,也存在着开发缓慢、过度、粗鄙化等问题,本文结合相关案例探讨了这些问题。本文以甄家湾村为例,旨在利用所学知识,对村落内的建筑进行保护更新并加以利用,结合当地的产业发展,寻找到协同促进的契合点,通过更新改造为村落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式,进而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笔者通过研究文献、多次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相关内容等方法来探讨既是窑洞村落,又是国家传统村落的建筑的集合体,如何实现窑洞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利用专业知识作为指导,对相关村落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整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信息和比较分析相关优秀的案例,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策略并做出更新设计用以参考,希望能够为国内外窑洞村落建筑以及传统村落建筑的保护更新提供借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姚浪[5](2021)在《沿黄城镇带(陕北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与优化策略研究 ——基于分形理论》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是村落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传承和延续某种规律或秩序所形成的外在表现形式。沿黄城镇带陕北段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千沟万壑的黄土堆积地貌呈现出鲜明的分形特征,其内部的传统村落也由于这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村落的发展受到人为规划的影响较小,自组织生长特征明显。本文借助不同空间尺度下沿黄城镇带陕北段典型传统村落分形维数值特征分析,对研究区域内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形特征进行提炼,并总结归纳出不同类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肌理特征,以此为依据判断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存在的问题,最终对研究区域内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优化提出策略研究。首先本文通过计盒维数法和GIS网格覆盖法对沿黄城镇带陕北段地形地貌分形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沿黄城镇带陕北段为典型的分形地貌,分形地貌对其间的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和空间形态发展制约最大,起到自上而下的整体控制,并通过文献归纳法,总结出地域文化中的不同文化在长期的碰撞和包容中逐渐影响着传统村落中村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也进一步改变着村落的空间布局和空间形态。其次通过对比沿黄城镇带陕北段25个传统村落长宽比和形状指数数值,最终将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划分为团状形态、带状形态和指状形态。运用MATLAB软件中fraclab插件从三个空间尺度层级来计算不同类型的典型传统村落计盒维数值(box-counting),并对其空间形态的分形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团状峪口村分维值都处于中分维区,整体空间形态较为简单,空间均衡性与填充性效果较弱;指状梁家河村分维值都处于低分维区,村落空间形态的复杂程度较低,空间结构较为松散;带状甄家湾村分维值都处于高分维区,村落空间填充度较高,空间结构较为复杂。2、村落在100m-50m尺度层级区间,分形维数值差异较大说明村落的总体形态差异较大;在50m-25m尺度层级区间,分形维数值之间差异反映出村落原始空间肌理的不同,体现出村落自下而上自然生长的程度;在25m-12.5m尺度层级区间,该尺度与建筑单元规模接近,分形维数值差异最小,反映出沿黄城镇带陕北段建筑形态自相似的特点。3、三个典型传统村落都具有很小的极差值,说明沿黄城镇带陕北段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在整体自相似性与层级连贯性上均表现较好。总体来说,沿黄城镇带陕北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具有有序性、标度不变性、自相似性和复杂性的特征。根据各尺度典型传统村落分维值特征分析,发现传统村落在发展过程中依然继承了最原始的空间肌理,保留了最初的空间形态,则对不同类型传统村落空间肌理特征进行分析。基于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形特征和空间形态肌理特征,从而判断出沿黄城镇带陕北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中存在的问题:1、分形地貌制约村落空间发展;2、人工力量破坏村落的分形特征;3、村落空间与人们需求不相适应。最后在对沿黄城镇带陕北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进行优化之前,应先注重对于历史文化空间、精神文化实体的保护,将关注度主要聚焦于文化核心中,在进行文化遗迹保护的前提下对生活空间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善。基于分形思维提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优化策略:1、创建基于分形理念的村落形态。2、创建具有“本质文化”的村落环境。对以团状峪口村、指状梁家河村、带状甄家湾村为代表的沿黄城镇带陕北段三类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优化策略展开研究。
向远林[6](2020)在《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乡村聚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宝贵遗产,亦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对象。陕西是中华文明特别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典型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景观基因理论借鉴生物基因表达、遗传、变异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是解释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形成、发展、演变的很好的理论与方法。因此,结合陕西区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具体特征,本研究以陕西11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应用景观基因理论的主要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从陕西省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文化生态区及单个聚落三大尺度,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机制及其修复进行全面、系统性研究。首先,本研究分析了国内外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及景观基因研究进展,发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性是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尚未深入探讨的研究领域,而陕西传统乡村聚落又体现出一定的景观基因变异趋势,因此,其变异机制及修复研究是一个尚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接着,在省域尺度(宏观尺度)下,研究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基本特征、景观基因识别提取及图谱构建等,作为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重要基础。首先梳理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形成的自然和人文历史的总体环境,探讨其历史演变脉络及基本特征,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研究了它的总体格局。继而,提出适于陕西传统乡村聚落的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对其景观基因进行了识别、提取,分析了其景观基因基本特征和不同景观特质类型聚落的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以景观基因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质形成与表达的总体机制;进一步提出适于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组的图谱体系,并对其图谱进行了系统构建。之后利用图谱分析的方法,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遗传和更新的总体机制,并分析了其遗传、变异的总体趋势。然后,在文化生态区尺度(中观尺度)下,系统研究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变异机制、变异性判定等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若干核心理论问题。首先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意象、景观基因信息链进行了构建。然后,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进行文化生态区划,分析了各区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并进一步构建区域景观基因识别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总体变异机制,分析了其总体变异特征,并探讨了景观基因变异性判定的操作流程。最后,进行单个聚落尺度(微观尺度)的研究。首先提出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理论框架,然后以质性研究等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按照修复理论框架,以陕西四个典型变异聚落为例,探讨了如何对变异聚落进行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主要保护利用模式。本研究采用景观基因理论相关研究方法,在识别提取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并系统构建其景观基因组图谱基础上,对其形成与表达机制、遗传与更新总体机制、总体变异机制、景观基因信息链、区域景观基因识别系统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厘清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特征、变异机制等关键问题,对陕西典型变异传统乡村聚落进行了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并探讨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实践应用,为传统乡村聚落保护、振兴与合理利用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和方法。本研究结合陕西区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开展相应研究,将景观基因研究从全国层面推向区域层面,并走向景观基因变异及修复研究的全新领域,对推动景观基因理论发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张文芳[7](2020)在《陕北无定河下游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指出无定河是黄河在陕北区域的大型一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境内,在省内流经定边、靖边、米脂、绥德和清涧县。无定河流域上游为风沙区、下游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在此碰撞融合,形成具有浓厚地域性的黄土文化。无定河流域的传统村落集中于下游,且下游村落数量为66个。该区域传统村落对自然环境、黄土文化的适应和承载方式相似,故其空间形态呈现出相似的地域性特征及规律。通过实地调研以及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本文希望对陕北无定河下游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掌握流域内典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并通过与陕北其他流域的对比,揭示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整体性特征,进而补充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的基础研究,为后续传统村落的保护更新做铺垫。首先,从无定河下游范围内的66个传统村落中选取24个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对其演变历程、分类与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以外部边界形态为划分依据,明确将之分为团状、带状、枝状、散点状四类,并结合传统村落的风貌、选址布局特征、建筑保存情况等选定具体的案例。其次,对每个典型案例展开空间形态的研究,研究主要包括传统村落的选址、布局特征以及各个构成要素空间的特点,并总结构成要素对空间形态的影响。最后,通过与陕北其他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对比,运用归纳演绎以及比较的方法,总结两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共性及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取升华至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整体性特征,并总结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通过以上研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无定河下游传统村落的四种类型空间形态的特征分别为团状内向集中,带状山水村平行布局,枝状一轴多向,散点状组团分散。2)与清涧河流域传统村落对比,两者在选址上均靠近水源、节约耕地,以山为背、面朝南向,因地制宜、合理分布;分布上的差异性在于无定河下游的传统村落集中于中上部河段,且以枝状形态为主要形态类型,清涧河传统村落集中于中下游部分,且以带状为主要的形态类型。3)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整体性特征为布局方式以适应环境、因地制宜为主;空间组织结构以外部防御、内部聚居为主;形态、风貌以主动利用、相互融合为主。
海娟[8](2020)在《红色旅游文化视角下传统村落景观环境提升改造研究 ——以陕北杨家沟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红色旅游受到众多游客欢迎。中国的红色文化是从农村出发,传统村落是农村景观环境及文化的最好代表者,拥有着完整的村落风貌、文化遗址,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随着现在城镇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传统村落承载下的景观环境、文化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从红色旅游文化视角下进行传统村落景观环境的提升与改造,达到保护与发展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明确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红色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概念。其次归纳总结陕北传统村落自然景观、整体空间布局、院落、建筑风貌、红色旅游文化景观特色。通过梳理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借鉴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在不同空间景观环境的营造案例,得出传统村落景观环境提升策略及红色旅游文化表达方式,为传统村落承载下的红色旅游文化景观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及设计借鉴。研究对象是红色旅游视角下传统村落景观环境的提升,最后以陕北米脂县杨家沟村作为研究例子,从自然景观要素和人文景观要素两方面,分析杨家沟村景观环境及红色文化现状。通过实际走访、问卷的方式在多方参与下,总结此村落空间景观环境现状问题。合理应用人居环境原则、地域文化原真原则、生态原则、持续可发展原则,提出整体概念性规划,将杨家沟村整体空间划分为“一轴、两线、两基地”,对杨家沟村“一轴线”入口,“两线”传统民俗体验区、红色民俗体验区,“两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写生基地,进行整体景观环境的提升改造,同时达到保护、发展。结论得出红色旅游文化与传统村落景观环境具有紧密联系,在设计中需要因地制宜。此论文研究成果对于拥有良好资源,且有意发展旅游业的村落具有启示意义。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传统村落杨家沟在某时间段景观环境现状,为后人寻找资料作为基础理论依据。
郭心钢[9](2020)在《晚清民国晋西南的农民经济与社会变迁》文中提出学界对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存在这样一种认识上偏见。一方面农民以农为本,以商为末,虽然从事一些非农职业,但较少从事商业活动,众多人口附着在土地之上,形成紧张的人地关系。另一方面农民固守土地,安土重迁,与村庄以外的地区来往较少,活动空间十分有限,从而使乡村在整体上呈现出封闭性特征。论文运用新发现的农户档案资料,研究晚清民国晋西南虞乡县西部、中条山北麓的12个村庄,发现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较多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这些村庄背山面水,碱荒、砂石地分布较广,土质较差,还饱受水旱灾害的不断侵袭,多数农户耕种土地的收入不足以维持家庭生计。同时,环境又丰富了人们的生计方式。当地农民开发并形成类型多样的副业和家庭手工业,有以担柴割草和烧木炭为主的“跑山”业,有以果树和蔬菜为主的果蔬业,有以制作小型农具为主的编制业,有以技术工匠和家庭作坊为主的手工业,有以面制熟食为主的饮食业,有以畜禽为主的农家饲养业,以及其他乡村服务业。副业是土地收益之外农户的重要收入来源,有些甚至超过土地收益。此外,经营副业使农民较多地与地方集市紧密联系起来。另一方面,晋西南地区的农民有着外出“从商”的传统和风气。晚清民国时期,由于地方社会秩序的混乱、土地收益的微薄、商业利润的吸引和农民自身对家庭生计的理性安排,当地一部分农民特别是青壮年男性劳力离开乡村,前往周边的乡镇和县城以及黄河对岸的陕西、河南等地,从事或大或小的商业活动。其中,以受雇型的学徒、店员、伙计等职业为主,也不乏一些自营、合营等资本较大的商人。农民的从商活动显示出一定的阶层差异。一些农民仅以从商收入作为家庭贴补,另一些家庭生活则主要地或全部依赖从商收入。农民通过外出从商,扩大了活动空间,开阔了视野见识,熏染了风俗习惯,巩固和拓展了社会关系网络。村庄与外界的联系变得紧密,村庄内部凝聚力也因同业、同乡的关系而得以加强。“从商”在当地乡村经济和社会结构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光绪大祲中,山西特别是晋西南地区的人口受到巨大损失,这深刻影响和改变了当地乡村经济和社会正常发展的节奏。晚晴民国时期,或是官方倡导,或是民间自发,来自豫、鲁、陕、冀等省的客民陆续流入晋西南地区。从生计方式看,当地客民多以出卖劳力、担柴割草、开荒或租种土地,以及自有的小手工艺为生。从婚姻形式看,男性客民多是入赘当地或被收养为子,女性客民则以童养、改嫁、被贩卖等形式嫁入当地。客民的不断流入,客观上填补了当地人外出从事副业、商业所造成的劳力空缺,实现了区域间劳动力市场的平衡。同时,客民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生产技术、生活方式,促进了区域间的社会文化交流。可以说,客民广泛参与到了当地的劳动力市场、土地交易市场和婚姻市场当中,深刻形塑着当地的人口、婚姻、家庭、文化、经济和社会的结构。基于流动性的分析视角,与以往学界对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的认识不同,我们认为晚清民国时期晋西南乡村人口流动性较强,既有本地居民流出,也有外地客民流入,因此导致当地的人群关系比较复杂。同时,二者的人口流动呈现出差异性、阶段性和延续性等特点。土客的经济方式存在差异,土着农民“重商轻农”、“重副轻农”;外来客民则“重农轻商”、“善副善工”,双方在土地关系、雇佣关系和家庭关系等方面相互补充、调剂,从而客观上实现了一种平衡。农民是否具有“理性”是个假问题。不同阶层的农民都有“理性”,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因为家长的个体素质、家庭内部发展状况、外部社会环境的差异,农民家庭对未来发展的期待和对生计伦理的安排表现出不同理解。贫穷农户以维持基本生存和温饱为首选,中等农户试图抓住机遇和有利条件实现家庭发展,富裕农户希冀努力巩固和扩大现有的资本财富。理性的阶层差异,刺激农民采取相应的生计模式,促进家庭间的生产合作,推动社会的横向和纵向流动。总之,晚清民国时期晋西南乡村整体上呈现出流动性、开放性特征,农民在家庭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着自身“理性”。“晋西南模式”所反映出的传统时期中国农民经济的诸个特征,与学界的一些传统认识或观点相左。这对于反思日本中国史学者的“村庄共同体”理论和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以及重新认识中国农民都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王瑜[10](2020)在《陕北安定古镇环境与公共文化空间更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河流域不仅孕育了古老的历史文明,而且还繁衍了特色的三秦文化。古村镇作为文明的缩影与载体,它凝聚着一个地区的物质和精神,承载着一个地区的文化和历史,作为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本身就是建筑、装饰、艺术以及文化的综合体现。总而言之,古村镇的环境与公共文化空间一直在相互影响与作用。传统型村落是展示村落环境和风俗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以古镇环境与公共文化空间为对象,分五章,通过多次实地调研,运用建筑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方法,在借鉴国内外专家研究成果、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对古镇的街巷、滨水、建筑环境及承载居民开展文化活动的公共空间进行现状分析。在研究方法上着重对村落本身、内部肌理的功能更新以及民俗文化建筑及活动场地的保护与提升展开论述,利用基础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方法,结合客观的问卷调查,归纳总结现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传统村落更新、贴近居民与环境、民俗文化活动深度交互的设想。最后通过优化整合环境与整体公共文化空间序列,探索适合古镇发展的更新方案,以期达到提升人居环境、延续记忆、活化场地、传承复兴的目标,并展望下阶段内古镇更新的前景以及在乡村振兴形势下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希望通过更新设计,一方面能充实、丰富安定古镇的基础性资料,为后续研究者提供阶段性成果以及必要的调查分析;另一方面在新农村建设政策要求下,可以提高研究者对于传统型古村落的重视程度。通过满足空间使用者的需求,丰富景观环境、营造景观意境,完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从而推进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使古镇的环境和公共文化空间得到整体的提升,进一步丰富文化活动的内容,提升居民活动的参与感,向社会展示业态功能齐全的新古镇形态,为后续的旅游发展提供助力。安定古镇作为陕北地区的代表古村镇,对其进行研究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可为陕北地区同类型古村镇的建设以及保护带来灵感启发。
二、黄土高原乡村生态建设模式及效应分析——以延川县刘马家圪塔村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土高原乡村生态建设模式及效应分析——以延川县刘马家圪塔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3)基于村民意愿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以陕西省延川县磨义沟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家政策背景 |
1.1.2 农村社会发展背景 |
1.1.3 村民主体认知意愿表达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基本概念解释 |
1.4.1 村民意愿 |
1.4.2 村民参与 |
1.4.3 美丽乡村 |
1.4.4 美丽乡村规划 |
1.5 相关理论 |
1.5.1 公众参与理论 |
1.5.2 倡导性规划理论 |
1.5.3 参与式发展理论 |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美丽乡村规划中的村民意愿研究 |
2.1 村民意愿的分类 |
2.1.1 村庄发展意愿 |
2.1.2 村民生活意愿 |
2.1.3 村民生产意愿 |
2.1.4 村民资产意愿 |
2.2 村民意愿的特点 |
2.2.1 相互关联性 |
2.2.2 必要性 |
2.2.3 真实性 |
2.2.4 局限性 |
2.3 当前村民参与美丽乡村规划存在的现实难题分析 |
2.3.1 决策层面缺少村民参与 |
2.3.2 村民参与意愿低迷 |
2.3.3 村民参与乡村规划能力欠缺 |
2.3.4 村民集体意愿的缺失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村民意愿的美丽乡村规划策略构建 |
3.1 村民参与美丽乡村规划的基本原则 |
3.1.1 全程参与 |
3.1.2 尽早参与 |
3.1.3 公开透明原则 |
3.1.4 及时反馈 |
3.2 构建村庄自组织性 |
3.2.1 保证村委会职能的正常化运行 |
3.2.2 重塑村庄差序格局 |
3.2.3 引领乡村精英参与乡村治理 |
3.3 深化村民主体参与程度 |
3.3.1 完善村民参与的基础保障 |
3.3.2 村民参与的主要关注点 |
3.4 以村民意愿为主体的美丽乡村规划策略 |
3.4.1 美丽乡村规划的编制重点 |
3.4.2 基于村民意愿的美丽乡村规划编制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村民意愿的美丽乡村规划实践 |
4.1 磨义沟村的现状概况分析 |
4.1.1 区位分析 |
4.1.2 地形地貌 |
4.1.3 村庄社会发展现状 |
4.1.4 村庄经济发展现状 |
4.1.5 村庄基础设施及环境现状 |
4.1.6 旅游文化资源 |
4.1.7 村庄人力资源 |
4.2 村民对美好乡村规划的意愿分析 |
4.2.1 问卷编制 |
4.2.2 调研问卷信度及效度检验 |
4.2.3 调研问卷结果分析 |
4.3 磨义沟村美丽乡村规划中的村民参与途径 |
4.3.1 规划前的参与 |
4.3.2 规划编制参与 |
4.3.3 规划实施与管治中的参与 |
4.3.4 主要参与方式 |
4.4 磨义沟村的美丽乡村规划 |
4.4.1 村庄发展策略 |
4.4.2 村庄土地利用规划 |
4.4.3 村庄空间功能结构布局 |
4.4.4 村庄产业布局规划 |
4.4.5 村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4.4.6 村庄道路交通规划 |
4.4.7 美丽乡村整治 |
4.4.8 保障实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不足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陕北地区窑洞村落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以陕西省延川县甄家湾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宏观政策 |
1.1.2 产业发展趋势 |
1.1.3 地方发展需求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陕北地区窑洞村落现状 |
2.1 陕北地区现有的传统村落 |
2.1.1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概况 |
2.1.2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现存的问题 |
2.2 延安地区的传统窑洞村落 |
2.2.1 黄龙县白马滩镇张峰村 |
2.2.2 延川县关庄镇太相寺村 |
2.3 榆林地区的传统窑洞村落 |
2.3.1 佳县康家港乡沙坪上村 |
2.3.2 绥德县白家硷乡贺一村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甄家湾传统窑洞村落现状研究 |
3.1 人文因素 |
3.1.1 村落简介 |
3.1.2 村落历史 |
3.1.3 重要事件 |
3.1.4 民俗文化与生产生活 |
3.2 自然因素 |
3.2.1 自然环境 |
3.2.2 文物古迹 |
3.2.3 历史环境要素 |
3.3 村落特征 |
3.3.1 村落选址 |
3.3.2 村落格局 |
3.3.3 村落风貌 |
3.4 建筑特征 |
3.4.1 传统建筑分布 |
3.4.2 拔贡家窑居建筑群 |
3.5 保护现状 |
3.5.1 保护策略 |
3.5.2 保护模式 |
第4章 甄家湾传统窑洞村落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策略研究 |
4.1 村落建筑改造的案例选取 |
4.2 “建筑保存较好型”村落建筑保护更新的原则和策略 |
4.2.1 村落建筑保护更新的原则 |
4.2.2 村落建筑保护更新的策略 |
4.3 “建筑保存一般型”村落建筑保护更新的原则和策略 |
4.3.1 村落建筑保护更新的原则 |
4.3.2 村落建筑保护更新的策略 |
4.4 “建筑风貌完全遗失型”村落建筑保护更新的原则和策略 |
4.4.1 村落建筑保护更新的原则 |
4.4.2 村落建筑保护更新的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甄家湾传统窑洞村落建筑保护更新设计实践 |
5.1 村落建筑改造设计的目标 |
5.1.1 传承建筑风貌,提升使用空间功能 |
5.1.2 建筑院落空间适应性重构 |
5.1.3 打造人性化的庭院生活区域 |
5.2 “建筑保存较好型”传统建筑区1号院改造设计 |
5.2.1 基地分析 |
5.2.2 改造设计总平面图 |
5.2.3 建筑内部空间功能重塑 |
5.2.4 建筑外立面改造设计 |
5.2.5 建筑内外的交通流线 |
5.2.6 院落空间的景观小品和植物配置 |
5.3 “建筑保存一般型”传统建筑区2号院改造设计 |
5.3.1 基地分析 |
5.3.2 改造设计总平面图 |
5.3.3 建筑内部空间功能重塑 |
5.3.4 建筑外立面改造设计 |
5.3.5 建筑内外的交通流线 |
5.3.6 院落空间的景观小品和植物配置 |
5.4 “建筑风貌完全遗失型”传统建筑区3号院改造设计 |
5.4.1 基地分析 |
5.4.2 改造设计总平面图 |
5.4.3 建筑内部空间功能重塑 |
5.4.4 建筑外立面改造设计 |
5.4.5 建筑内外的交通流线 |
5.4.6 院落空间的景观小品和植物配置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索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沿黄城镇带(陕北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与优化策略研究 ——基于分形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1.1.2 区域背景:沿黄公路区域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1.1.3 规划背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落实 |
1.1.4 乡村背景: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实施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传统村落 |
1.3.2 空间形态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5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5.1 研究范围 |
1.5.2 研究对象 |
1.5.3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分形理论在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中的运用 |
2.1 分形理论研究 |
2.1.1 定义和基本特征 |
2.1.2 分形维数 |
2.1.3 分形理论的运用 |
2.2 传统村落中的分形特征 |
2.2.1 村落本身的分形特征 |
2.2.2 村落形态与自然地形的结合 |
2.2.3 村落的分形迭代及自组织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沿黄城镇带陕北段分形地貌与传统村落空间关系 |
3.1 黄土高原和黄土丘陵沟壑区区域范围、生态环境 |
3.1.1 黄土高原范围与生态环境 |
3.1.2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区域范围和生态环境 |
3.2 沿黄城镇带陕北段区域概况 |
3.2.1 区位概况 |
3.2.2 资源特点 |
3.3 地形地貌 |
3.3.1 分形维数 |
3.3.2 分形特征 |
3.3.3 分形地貌与传统村落空间关系 |
3.4 地域文化 |
3.4.1 地域文化特征 |
3.4.2 地域文化与传统村落空间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沿黄城镇带陕北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 |
4.1 传统村落形态界定 |
4.1.1 传统村落外边界界定 |
4.1.2 传统村落闭合外边界形态分类 |
4.1.3 典型传统村落选取 |
4.2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形维数计算 |
4.2.1 总平面图尺度层级的选取 |
4.2.2 空间形态分形维数计算 |
4.2.3 空间形态各尺度分维值特征分析 |
4.2.4 空间形态分形维数比较 |
4.3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形特征 |
4.3.1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有序性 |
4.3.2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标度不变性 |
4.3.3 传统村落发展的自相似性 |
4.3.4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复杂性 |
4.4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肌理特征 |
4.4.1 团状村落空间形态肌理 |
4.4.2 带状村落空间形态肌理 |
4.4.3 指状村落空间形态肌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沿黄城镇带陕北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优化策略 |
5.1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中存在的问题 |
5.1.1 分形地貌制约村落空间发展 |
5.1.2 人工力量破坏村落的分形特征 |
5.1.3 村落空间与人们需求不相适应 |
5.2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优化的背景、思路和方法 |
5.2.1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优化的背景 |
5.2.2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优化的思路 |
5.2.3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优化的方法 |
5.3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基于分形思维的优化策略研究 |
5.3.1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优化策略研究 |
5.3.2 不同类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优化策略研究 |
5.3.3 典型传统村落空间优化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25 个传统村落外边界形态 |
附录2 25 个传统村落经纬度表 |
附录3 25 个传统村落空间直线距离统计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的创新价值取向 |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2.1 主要研究方法 |
1.2.2 主要技术路线和基本框架 |
1.2.3 拟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 |
1.3 研究区域、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对象与研究区域 |
1.3.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解析 |
2.1.1 聚落、传统聚落、传统乡村聚落、传统村落的概念及关系 |
2.1.2 文化景观与传统乡村聚落景观 |
2.1.3 景观基因、景观基因组、景观基因组图谱及其相互关系 |
2.1.4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表达、遗传、变异 |
2.1.5 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概念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合评述 |
2.3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景观基因理论体系下的主要研究基础 |
2.3.2 新文化地理学和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研究基础 |
2.3.3 乡村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基础 |
2.3.4 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历史演变与总体特征 |
3.1 陕西主要地理环境要素总体透视 |
3.1.1 自然地理的总体环境 |
3.1.2 人文历史发展的总体环境 |
3.2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历史演变 |
3.2.1 远古的呼唤 |
3.2.2 早期的功能和形态 |
3.2.3 主要历史时期的发展与演变 |
3.2.4 近现代以来的嬗变与特征 |
3.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总体特征 |
3.3.1 基本特征 |
3.3.2 时空分布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识别及图谱构建 |
4.1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识别、提取及特征分析 |
4.1.1 景观基因识别流程 |
4.1.2 景观基因识别与提取结果 |
4.1.3 景观基因的基本特征 |
4.1.4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表达与控制机制 |
4.2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 |
4.2.1 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流程 |
4.2.2 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结果及特征解析 |
4.2.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遗传机制与总体变异趋势综合分析 |
4.3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 |
5.1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意象提取 |
5.1.1 景观意象提取的作用与意义 |
5.1.2 景观意象的构成要件 |
5.1.3 景观意象提取 |
5.2 景观基因信息链及其对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基础作用 |
5.2.1 景观基因信息链的作用与意义 |
5.2.2 景观基因信息链的定义与层次结构 |
5.2.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构建 |
5.2.4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性及其修复 |
5.3 文化生态区划及各区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分析 |
5.3.1 文化生态区划的方法、原则与作用 |
5.3.2 文化生态区划方案 |
5.3.3 各文化生态区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特征 |
5.3.4 文化生态区划的影响机制 |
5.4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总体变异机制与变异性判定 |
5.4.1 区域识别系统的建立 |
5.4.2 区域识别系统的地域总体特征及其区域差异 |
5.4.3 总体变异机制与总体变异特征 |
5.4.4 景观基因变异性判定的原则与操作流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典型变异聚落的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 |
6.1 理论框架与样例选取 |
6.1.1 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理论框架 |
6.1.2 典型变异聚落样例的选取 |
6.2 陕西典型变异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 |
6.2.1 杨家沟村(景观基因信息链重建) |
6.2.2 漫川关社区(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
6.2.3 老县城村(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
6.2.4 高杰村(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
6.3 基于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主要保护利用模式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
7.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陕北无定河下游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全球化对传统村落的冲击 |
1.1.2 无定河流域传统村落的价值承载 |
1.1.3 无定河下游传统村落的所面临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
1.3.1 地域范围的界定 |
1.3.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4 基本概念辨析 |
1.4.1 传统村落 |
1.4.2 空间形态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有关传统村落的相关综述 |
1.5.2 有关空间形态的相关综述 |
1.5.3 研究评述 |
1.6 研究内容、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2 无定河下游传统村落概述 |
2.1 无定河流域传统村落整体环境概况及相互关系 |
2.1.1 自然环境 |
2.1.2 文化地理环境 |
2.1.3 历史人文环境 |
2.1.4 无定河下游与传统村落的关系 |
2.2 无定河流域聚落演变历程 |
2.2.1 明清前聚落发展演变概况 |
2.2.2 明清后至改革开放时期聚落发展演变概况 |
2.2.3 聚落发展演变的特征 |
2.3 无定河下游传统村落分类及分布情况 |
2.3.1 村落数量统计 |
2.3.2 传统村落类型分类 |
2.3.3 传统村落分布现状 |
2.3.4 传统村落分布的特点 |
2.3.5 传统村落分布的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3 无定河下游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典型案例分析 |
3.1 无定河下游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
3.1.1 周围环境:先决条件 |
3.1.2 传统建筑:基本单元 |
3.1.3 街巷空间:形态骨架 |
3.1.4 历史环境要素:节点要素 |
3.2 团状形态:内向集中——清涧县高杰村 |
3.2.1 村落概况 |
3.2.2 内向聚居的布局特征 |
3.2.3 群山环绕的周围环境 |
3.2.4 规整组织的传统建筑 |
3.2.5 多层级交叉网状的街巷空间 |
3.2.6 历史环境要素 |
3.2.7 团状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3.3 带状形态:山水村平行——绥德县郭家沟村 |
3.3.1 村落概况 |
3.3.2 与山水平行的布局特征 |
3.3.3 倚山邻水的周围环境 |
3.3.4 层叠式排布的传统建筑 |
3.3.5 沿山体水平向发展的街巷空间 |
3.3.6 历史环境要素 |
3.3.7 带状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3.4 枝状形态:一轴多向——米脂县白兴庄村 |
3.4.1 村落概况 |
3.4.2 两侧支沟衍生发展的布局特征 |
3.4.3 山体限定的周围环境 |
3.4.4 沿山脚等高线排布的传统建筑 |
3.4.5 顺延沟壑的枝状街巷空间 |
3.4.6 历史环境要素 |
3.4.7 枝状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3.5 散点状形态:分散组团——绥德县虎焉村 |
3.5.1 村落概况 |
3.5.2 分散自由的布局特征 |
3.5.3 峁顶限定的周围环境 |
3.5.4 集中紧凑的传统建筑 |
3.5.5 串联成组的网状街巷空间 |
3.5.6 历史环境要素 |
3.5.7 散点状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3.6 构成要素对空间形态的影响 |
3.6.1 周围环境对空间形态的主导作用 |
3.6.2 传统建筑与街巷空间的相互作用 |
3.6.3 历史环境要素的中心性 |
3.7 本章小结 |
4 与陕北其他流域的对比研究及其空间形态整体性特征总结 |
4.1 陕北各流域地域渊源 |
4.1.1 流域及传统村落分布概述 |
4.1.2 清涧河与无定河下游河流对比 |
4.1.3 传统村落数量占比分析 |
4.2 与清涧河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对比研究 |
4.2.1 两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共性特征 |
4.2.2 两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差异性特征 |
4.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总结 |
4.3.1 适应环境、因地制宜的布局方式 |
4.3.2 外部防御、内部聚居的空间组织结构 |
4.3.3 主动利用、相互融合的形态及风貌特征 |
4.4 空间形态影响因素分析 |
4.4.1 自然环境因素 |
4.4.2 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
4.4.3 经济环境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一 :24个研究村落形态对比表 |
附录二 :24个研究村落空间形态图 |
附录三 :24个研究村落基本信息 |
(8)红色旅游文化视角下传统村落景观环境提升改造研究 ——以陕北杨家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村落在红色旅游文化下的机遇与挑战 |
1.1.2 杨家沟村红色元素融入传统村落景观环境 |
1.1.3 国内红色旅游发展情况 |
1.1.4 国内村落的红色旅游发展模式 |
1.1.5 旅游的业态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基本概念界定 |
2.1 传统村落及景观环境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传统村落基本概念界定 |
2.1.2 景观环境基本概念 |
2.2 陕北传统村落自然景观环境基本构成 |
2.2.1 陕北自然概况 |
2.2.2 陕北景观环境的历史演变 |
2.3 陕北传统村落人文景观环境基本构成 |
2.3.1 陕北民俗宗教信仰 |
2.3.2 陕北传统村落现状 |
2.3.3 陕北传统村落空间布局 |
2.3.4 陕北传统村落价值意义 |
2.4 红色旅游文化景观 |
2.4.1 红色旅游文化的基本概念 |
2.4.2 红色旅游文化景观及基本特征 |
2.4.3 红色旅游文化景观的当代价值 |
2.5 红色旅游文化景观的特殊性 |
2.5.1 红色旅游文化景观与普通景观的区别 |
2.5.2 红色旅游文化景观与陕北传统村落景观关系 |
2.6 本章小结 |
3 红色旅游文化视角下传统村落景观环境表达方法研究 |
3.1 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及分类 |
3.1.1 红色旅游文化资源 |
3.1.2 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的分类 |
3.2 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在不同空间景观环境的表达 |
3.2.1 休闲空间中红色文化资源的景观设计表达 |
3.2.2 功能空间中红色文化资源的景观设计表达 |
3.3 传统村落景观环境提升及红色旅游文化表达方式 |
3.3.1 传统村落景观环境提升 |
3.3.2 红色旅游文化表达方式 |
3.4 本章小结 |
4 陕北米脂县杨家沟村景观环境现状研究 |
4.1 陕北米脂县杨家沟村自然景观环境概况 |
4.1.1 杨家沟村 |
4.1.2 杨家沟村自然景观环境概况 |
4.1.3 人文历史变迁 |
4.2 陕北杨家沟传统村落景观环境现状 |
4.2.1 杨家沟村落布局现状 |
4.2.2 杨家沟院落布局现状 |
4.2.3 杨家沟村公共空间布局现状 |
4.2.4 建筑空间及装饰现状 |
4.2.5 联系整体景观环境的构成要素——路网、水系、寨墙 |
4.3 杨家沟村红色旅游文化景观环境现状 |
4.3.1 红色文化革命的历程 |
4.3.2 杨家沟村红色旅游文化资源遗址遗迹现状 |
4.3.3 杨家沟村红色旅游文化资源人文活动 |
4.4 .多方参与下杨家沟村红色旅游文化景观环境问题研究 |
4.4.1 村民对杨家沟景观环境现状问题的提出 |
4.4.2 游客对杨家沟景观环境现状问题的提出 |
4.4.3 笔者调研下发现的景观环境现状问题 |
4.5 杨家沟村红色旅游文化景观设计原则 |
4.5.1 人居环境原则 |
4.5.2 生态性原则 |
4.5.3 文化遗址的原真性保护原则 |
4.5.4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
4.6 本章小结 |
5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文化景观环境提升改造策略及启示 |
5.1 杨家沟村红色旅游文化景观环境提升改造策略 |
5.1.1 注重传统村落杨家沟村文化景观的保护 |
5.2 村落整体空间营造 |
5.2.1 整体空间营造 |
5.2.2 道路提升改造 |
5.2.3 河道景观提升 |
5.3 杨家沟村红色旅游文化主要节点景观提升改造 |
5.3.1 一轴——入口空间布局提升 |
5.3.2 一轴——迎宾广场红色景观环境空间布局 |
5.3.3 一轴——商业步行街景观环境提升 |
5.3.4 两线——传统民俗民居空间景观提升 |
5.3.5 两线——红色民俗景观提升 |
5.3.6 红色教育基地环境景观提升 |
5.4 红色旅游文化在传统村落景观环境提升改造启示 |
5.4.1 主要目标 |
5.4.2 发展方向——形成特色产业链 |
5.4.3 传承和保护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标目录 |
附录 |
(9)晚清民国晋西南的农民经济与社会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学术史回顾 |
二、研究视角 |
三、研究区域 |
四、资料介绍 |
五、研究框架 |
第一章 自然和人文环境 |
第一节 地质地貌 |
第二节 林木、植被和野生动物 |
第三节 水系和水文 |
第四节 地方社会秩序 |
第五节 人口流入 |
小结 |
第二章 土地的占有、交易和粮产 |
第一节 土地占有 |
第二节 土地交易 |
第三节 粮食产量 |
小结 |
第三章 农家副业 |
第一节 副业的类型 |
第二节 副业在农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
小结 |
第四章 农业雇工 |
第一节 雇工的供需机制 |
第二节 雇工的收入 |
第三节 雇工的社会关系 |
小结 |
第五章 农民“从商” |
第一节 农民从商的动因 |
第二节 从商者的社会身份 |
第三节 从商的时空特征和工作类型 |
第四节 “从商”在地方社会中的影响 |
小结 |
第六章 生计模式、家庭结构与农民理性 |
第一节 农民的生计模式及其调适 |
第二节 农民家庭的分与合 |
第三节 “晋西南模式”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陕北安定古镇环境与公共文化空间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 |
1.3.1 发展历程 |
1.3.2 探索方法 |
1.3.3 相关研究文献 |
1.4 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4.1 发展历程 |
1.4.2 探索方法 |
1.4.3 相关研究文献及法律法规 |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1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5.2 课题研究的方法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古镇环境与公共文化空间更新相关研究 |
2.1 研究对象概念综述 |
2.1.1 相关概念 |
2.1.2 课题研究对象 |
2.2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2.2.1 公共空间 |
2.2.2 行为心理学 |
2.2.3 环境行为学 |
2.3 国内外实践案例分析 |
2.3.1 国内实践案例 |
2.3.2 国外实践案例 |
2.4 案例观点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3.安定古镇环境与公共文化空间现状 |
3.1 陕北地区古镇调研 |
3.1.1 陕北古镇数据调研 |
3.1.2 陕北地区古镇现状 |
3.2 安定古镇现状调研 |
3.2.1 总体概述 |
3.2.2 村落环境 |
3.2.3 公共文化空间 |
3.2.4 植物分布与配置 |
3.3 本章小结 |
4.安定古镇环境与公共文化空间更新策略 |
4.1 陕北地区古镇更新策略分析 |
4.2 空间使用者的行为特征及需求调研 |
4.2.1 行为特征 |
4.2.2 调研数据统计 |
4.3 村落环境更新策略分析 |
4.3.1 外部山水环境 |
4.3.2 内部肌理环境 |
4.4 公共文化空间更新策略分析 |
4.4.1 构成文化空间的建筑物 |
4.4.2 建筑场地内的文化活动 |
4.5 本章小结 |
5.安定古镇环境与公共文化空间更新设计 |
5.1 更新设计分析 |
5.1.1 更新目标及原则思路 |
5.1.2 更新内容与愿景 |
5.1.3 村落环境更新 |
5.1.4 公共文化空间更新 |
5.1.5 植物配置提升更新 |
5.2 不足与反思 |
5.3 本章小结 |
6.结论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安定古镇环境与公共文化空间的调研问卷 |
图表目录 |
1.图录 |
2.表录 |
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四、黄土高原乡村生态建设模式及效应分析——以延川县刘马家圪塔村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陕北延川县永坪川流域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研究[D]. 陈惠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陕西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窦世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3]基于村民意愿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以陕西省延川县磨义沟村为例[D]. 韩科. 西北大学, 2021(12)
- [4]陕北地区窑洞村落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以陕西省延川县甄家湾村为例[D]. 任杨. 吉林建筑大学, 2021
- [5]沿黄城镇带(陕北段)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与优化策略研究 ——基于分形理论[D]. 姚浪. 长安大学, 2021
- [6]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D]. 向远林. 西北大学, 2020
- [7]陕北无定河下游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 张文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8]红色旅游文化视角下传统村落景观环境提升改造研究 ——以陕北杨家沟为例[D]. 海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晚清民国晋西南的农民经济与社会变迁[D]. 郭心钢. 山西大学, 2020(12)
- [10]陕北安定古镇环境与公共文化空间更新设计研究[D]. 王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