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硬膜外腔快速药物推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亚杰[1](2021)在《腰俞穴穴位注射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在科学规范设计基础上,通过观察“腰俞穴穴位注射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提供新的方法。方法:选取住院患者中符合纳入标准的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64例患者分成两组,一为治疗组,二为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治疗组:采用“腰俞穴穴位注射”针法治疗,疗程为每周一次,共2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以肾俞(双)、委中(双)、大肠俞(双)、阿是穴为主穴,TDP照射,留针30分钟,一周6次,休息一天(1个疗程),共2个疗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值、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M-JOA)评分值及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每位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定,以两个疗程为治疗期限,结束后运用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VAS值比较: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腰痛及下肢放射痛程度均有所降低,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方案均能有效降低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痛及下肢放射痛程度(P<0.05);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的治疗前后差值情况,从中可看出治疗组比对照组在降低腰痛及下肢放射痛程度方面的效果更加显着(P<0.05)。2.腰椎综合(M-JOA)评分比较: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在主观症状、客观体征、日常生活活动三方面分值均有所降低,说明两组治疗方案在降低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综合(M-JOA)评分方面均有效(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组治疗前、后组间分值比较后发现治疗组治疗方案在降低腰椎综(M-JOA)评分方面的效果更加显着(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4.38%,两组患者有效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说明治疗组的治疗方案的总体临床疗效效果更加显着。4.复发率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1月进行随访,其中对照组复发5例,复发率是18.52%;治疗组复发1例,复发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治疗组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腰俞穴穴位注射”疗法及普通针刺疗法对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腰椎M-JOA及临床疗效均有所改善,但“腰俞穴穴位注射”疗法在降低患者疼痛及腰椎M-JOA评分3项方面效果更加明显,远期疗效亦更加显着。
张为光[2](2021)在《医用臭氧介导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镇痛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据统计,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pain,NP)在普通人群的患病率约为6.9-10%,占慢性疼痛人群的20-25%。其通常是由于躯体感觉神经系统损害或疾病所导致,可表现为脊髓水平相应神经元兴奋性持续性增强。目前,临床上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各种方法其治疗效果尚不满意,因此需要加强相关研究来研发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医用臭氧(Ozone)是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气体氧化剂,以往主要用于生态及工业领域,近些年在欧洲、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医用臭氧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上慢性疼痛等疾病的治疗,并且收到了比较好的疗效。有关其作用机制以往已有相关研究报道,研究证实臭氧可通过免疫调节,激活细胞基质而产生持续的抗炎作用并且降低炎症反应。但目前为止,臭氧镇痛的确切作用机制尚未阐明,同时由于其强大的氧化能力,其潜在的毒性也应引起重视。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相关研究,以阐明臭氧确切的生物学作用机制,同时避免其潜在的不良反应。谷氨酸受体6(Glutamate receptor 6,GluR6)为离子型谷氨酸受体-海人藻酸(Kainate,KA)受体的亚型之一,以往研究已证实其在介导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突触传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在脊髓背角表达,并参与伤害性信息传递。我们前期研究证实GluR6与内脏痛相关,然而,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目前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核因子-κB/p65(Nuclear factor-κB/p65,NF-κB/p65)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内一类关键性转录因子,其在CNS中广泛表达,据报道其可参与疼痛、炎症、突触传递、神经可塑性改变、学习与记忆等过程,已证实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与持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NF-κB/p65可通过促进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导致神经炎症反应持续性增强,作用于脊髓背角神经元从而引起中枢敏化与痛觉过敏。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在临床上很常见,通常表现为腰痛和(或)坐骨神经痛,可伴有肢体无力或感觉异常。有研究报道CT引导下经椎间孔硬膜外腔注射臭氧可以快速缓解LDH导致的坐骨神经痛,然而,超声引导下骶管硬膜外腔注射不同浓度臭氧治疗LDH致神经压迫痛的临床疗效尚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动物模型,研究医用臭氧介导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同时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超声引导下骶管硬膜外腔注射不同浓度臭氧的临床镇痛疗效,以便探讨和丰富医用臭氧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确切机制,并指导临床的安全应用。研究目的第一部分建立大鼠CCI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研究G1uR6-NF-κB/p65信号通路是否参与大鼠CCI致神经病理性疼痛过程。第二部分研究鞘内注射臭氧对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及G1uR6-NF-κB/p65信号通路在其镇痛作用中的相关机制。第三部分观察超声引导下骶管硬膜外腔注射不同浓度臭氧对腰椎间盘突出致神经压迫痛的临床镇痛疗效。实验方法第一部分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作用的研究1.实验动物分组78只大鼠随机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48只,随机分为2大组,分组情况如下:sham组(手术暴露但不结扎坐骨神经);CCI组(手术暴露并结扎坐骨神经)。每个大组又随机分为4小组,分别对应CCI术后1、3、7、14天,每小组6只大鼠。第二部分30只,随机分为5组,分组情况如下:sham组(n=6,手术暴露但不结扎坐骨神经,不给予药物处理);CCI组(n=6,手术暴露并结扎坐骨神经,不给予药物处理);CCI+vehicle组(n=6,建立CCI动物模型后,鞘内注射GluR6 siRNAs溶剂,10μl);CCI+negative GluR6 siRNAs组(n=6,建立CCI动物模型后,鞘内注射negative GluR6 siRNAs,10μl);CCI+GluR6 siRNAs组(n=6,建立CCI动物模型后,鞘内注射GluR6 siRNAs,10μ1)。2.大鼠CCI模型的建立与鞘内导管置入大鼠CCI模型的建立:大鼠麻醉后,于左后肢近端中部水平(近坐骨神经分叉处)钝性分离并游离坐骨神经后结扎,大鼠出现左后肢轻微收缩后,逐层缝合。sham组大鼠予同样手术操作但不结扎坐骨神经。鞘内导管置入:大鼠麻醉后,钝性分离颈枕部肌肉,剪开小脑延髓池池状膜,后将聚乙烯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至大鼠脊髓腰膨大水平,然后逐层缝合肌肉与皮肤。待大鼠麻醉苏醒后,用微量注射器经导管注射10 μl利多卡因,30秒后大鼠出现双侧后肢麻痹与拖拽则证实导管位置正确。3.测定大鼠疼痛行为学评分及脊髓水平GluR6、NF-κB/p65、IL-1β、IL-6与TNF-α的表达第一部分实验中,首先分别测定大鼠CCI术后第1、3、7、14天的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同时处死大鼠后以Western blotting与反转录定量PCR法分别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脊髓水平GluR6蛋白与mRNA的表达。第二部分实验中,首先分别测定各组大鼠CCI术后第0、1、3、7天的MWT和TWL,后于CCI术后第7天处死大鼠后分别以Western blotting与反转录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水平GluR6蛋白与mRNA的表达,同时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各组大鼠脊髓水平IL-1 β、IL-6与TNF-α蛋白的表达。第二部分鞘内注射臭氧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痛行为及脊髓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信号分子表达影响的研究1.实验动物分组3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组情况如下:sham组(n=6,手术暴露但不结扎坐骨神经,不注射氧气或臭氧);CCI+oxygen组(n=6,手术暴露并结扎坐骨神经,鞘内注射oxygen,20μl);CCI+ozone(10 μg/ml)组(n=6,手术暴露并结扎坐骨神经,鞘内注射10μg/ml ozone,20 μl);CCI+ozone(20μg/ml)组(n=6,手术暴露并结扎坐骨神经,鞘内注射20μg/ml ozone,20 μl);CCI+ozone(30μg/ml)组(n=6,手术暴露并结扎坐骨神经,鞘内注射30μg/ml ozone,20 μl);2.大鼠CCI模型的建立与鞘内导管置入大鼠CCI模型的建立:同第一部分;鞘内导管置入:同第一部分。3.鞘内臭氧注射CCI术后第7天,使用微量注射器通过鞘内导管注射不同浓度臭氧。4.测定大鼠疼痛行为学评分及脊髓水平GluR6、NF-κB/p65、IL-1β、IL-6与TNF-α的表达首先分别测定各组大鼠鞘内注射臭氧或氧气后0.5 h、2 h、4 h、8 h、24 h的MWT与TWL,同时于24 h处死大鼠后以Western blotting测定GluR6与NF-κB/p65蛋白在各组大鼠脊髓水平的表达,以反转录定量PCR测定GluR6与NF-κB/p65 mRNA在各组大鼠脊髓水平的表达,同时以ELISA测定IL-1β、IL-6与TNF-α蛋白在各组大鼠脊髓水平的表达。第三部分超声引导下骶管硬膜外腔注射不同浓度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致神经压迫痛的临床疗效观察1.研究对象及分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分组情况如下:氧气(oxygen)组(n=30,骶管注射氧气15 ml);10 μg/ml 臭氧(ozone)组(n=30,骶管注射 10 μg/ml 臭氧 15 ml);20 μg/ml 臭氧(ozone)组(n=30,骶管注射 20 μg/ml 臭氧 15 ml);30 μg/ml 臭氧(ozone)组(n=30,骶管注射 30 μg/ml 臭氧 15 ml)。2.疼痛行为学评分分别于治疗前2小时、治疗后4小时、8小时、1天、3天、7天应用数字评定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的变化。3.患者功能障碍程度评分分别于治疗前2小时、治疗后4小时、8小时、1天、3天、7天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功能障碍程度的变化。实验结果第一部分:1.成功建立大鼠CCI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与sham组相比,CCI组大鼠术后第3天即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机械超敏和热痛敏行为学改变,至少可持续至术后第14天,并且以CCI术后第7天最为明显(P<0.01)。2.与sham组相比,术后第3天CCI组大鼠脊髓水平GluR6蛋白的表达即开始增加(P<0.05),第7天达到峰值(P<0.01),与此同时,GluR6 mRNA的表达在术后第3天即开始增加(P<0.01),第7天达到峰值(P<0.01)。3.与CCI组大鼠相比,CCI+GluR6 siRNAs组大鼠术后第7天其机械超敏和热痛敏明显降低(P<0.01),同时其脊髓水平GluR6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其脊髓水平GluR6 mRNA的表达也明显降低(P<0.05)。4.与CCI组大鼠相比,CCI+GluR6 siRNAs组大鼠术后第7天其脊髓水平NF-κB/p65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同时其脊髓水平IL-1β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IL-6与TNF-α蛋白的表达也明显降低(P<0.01)。第二部分:1.成功建立大鼠CCI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与CCI+oxygen组相比,CCI+ozone组大鼠其机械超敏与热痛敏明显减轻(P<0.05或P<0.01),并且以20μg/ml臭氧组效果最明显(P<0.01)。2.与CCI+oxygen组相比,CCI+ozone组大鼠其脊髓水平GluR6、NF-κB/p65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同时其脊髓水平IL-1β、IL-6与TNF-α蛋白的表达也明显降低(P<0.05或P<0.01),并且以20 μg/ml臭氧组效果最明显(P<0.05或P<0.01)。第三部分:1.与治疗前相比,10μg/ml、20 μg/ml、30 μg/ml臭氧组治疗后4小时、8小时、1天、3天、7天NRS评分显着降低(P<0.05),Oxygen组治疗后1天、3天、7天NRS评分显着降低(P<0.05)。与Oxygen组相比,10 μg/ml、20μg/ml、30 μg/ml臭氧组治疗后4小时、8小时、1天、3天、7天NRS评分显着降低(P<0.05)。与20μg/ml臭氧组相比,10μg/ml臭氧组治疗后8小时、1天、3天NRS评分显着升高(P<0.05),30μg/ml臭氧组治疗后4小时、1天、3天NRS评分显着升高(P<0.05)。2.与治疗前相比,10 μg/ml、20 μg/ml、30 μg/ml臭氧组治疗后4小时、8小时、1天、3天、7天ODI评分显着降低(P<0.05),氧气组治疗后各时间点OD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与氧气组相比,10 μg/ml、20 μg/ml、30 μg/ml臭氧组治疗后4小时、8小时、1天、3天、7天ODI评分显着降低(P<0.05)。与20μg/ml臭氧组相比,10μg/ml与30μg/ml臭氧组治疗后1天、3天、7天ODI评分显着升高(P<0.05)。结论第一部分:1.成功建立大鼠坐骨神经CCI动物模型;2.GluR6可能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起重要作用;3.CCI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能由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介导。第二部分:1.鞘内注射低浓度臭氧可减轻CCI导致的大鼠机械性痛觉超敏与热痛觉过敏,从而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其中以臭氧浓度为20 μg/ml时效果最明显;2.鞘内注射低浓度臭氧可降低大鼠脊髓水平GluR6、NF-κB/p65、IL-1β、IL-6与TNF-α的表达,以臭氧浓度为20 μg/ml时效果最明显;3.鞘内注射低浓度臭氧可能是通过抑制大鼠脊髓水平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而发挥其镇痛作用。第三部分:1.超声引导下骶管硬膜外腔注射低浓度臭氧,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神经压迫痛,并改善其功能障碍,以20μg/ml组最明显。2.超声引导下骶管硬膜外腔注射氧气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神经压迫痛,但不能改善其功能障碍。
康思敏[3](2021)在《骶裂孔注射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步态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利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定量分析骶裂孔注射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为骶裂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估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共纳入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分别在骶裂孔注射前、第1次骶裂孔注射治疗1周后、第2次骶裂孔注射治疗1周后利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采集患者的运动学数据,在患者身体表面相关位点粘贴标示球,要求患者尽量以自然步态在直线上行走5m以上的距离,共行走4次;并对20例患者进行下腰痛 JOA(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腰椎功能障碍问卷(Roland-Morris,R-M)评分及 VAS 评分。采用SPSS 26.0软件对患者的量表评分及运动学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LDH患者经骶裂孔注射治疗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总分较治疗前增加,JOA评分、中文版R-M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且第2次骶裂孔注射治疗后较第1次治疗后好转(P<0.05);2.患者的运动学数据包括步长、跨步长、步行周期、步速、支撑相百分比、髋关节屈伸活动范围(ROM)、膝关节屈曲活动范围(ROM)、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ROM)以及关节运动速度均较治疗前好转,且第2次骶裂孔注射治疗后距离及时间参数较第1次治疗后好转更为显着,但时空参数在第2次治疗后无明显改善;3.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的关节活动速度与VAS评分显着相关(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LDH功能量表评分及步态参数均较治疗前改善,表明骶裂孔注射治疗可明显缓解LDH患者疼痛,进一步改善异常步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各关节运动速度与VAS评分显着相关,表明患者疼痛越剧烈,关节活动速度越慢。
努尔比亚·阿布拉[4](2021)在《腰椎间孔狭窄症临床与影像特征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文中认为背景:神经根型腰椎疾病是临床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其中,腰椎间孔狭窄症(Lumbar foraminal stenosis,LFS)是主要的临床诊断之一。由于LFS缺乏特异性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临床对其认识不足,易引起漏诊误诊。因此,进一步探索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准确鉴别LFS是腰椎退行性疾病病因诊断和精准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LFS通常因致狭窄因素导致椎间孔区域解剖结构的改变,并压迫脊神经根背根神经节引起下肢神经根性症状。其中,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压迫损伤的病理生理及其相关分子机制在LFS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神经根性疼痛作为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较低的临床诊断率和疗效对LFS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重大损害,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一、腰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价值研究目的:分析LFS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中医证型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旨在为提高LFS的诊断水平,加强LFS对中医证型的认识,为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针对2015年01月至2020年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收入院并接受腰椎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328例腰腿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前诊断、术中探查和术后疗效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LFS、LCCSLLRS和LDH患者,并分为LFS、LCS和LDH组。收集并整理一般资料、症状、体征、术前NRS评分、术前JOA评分、中医证型等临床指标,并进行各项临床指标的组间差异性,与LFS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评价。结果:(1)三组患者中,根据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Kemp征(+)、梨状肌紧张试验(+)与LFS显着相关(P<0.01)。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Kemp征(+)是影响LFS诊断的独立影响因素(95%CI 1.579-10.773,P=0.004)。Kemp征(+)诊断LFS的ROC分析结果显示,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667,敏感性为73.3%、特异性为60%。(2)在LSS患者中,根据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坐位时疼痛(+)、卧位时疼痛(+)、间歇性跛行(+)、Kemp征(+)、梨状肌紧张试验(+)等与LFS显着相关(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梨状肌紧张试验(+)是LFS的独立影响因素(95%CI 2.464-40.786,P=0.001)。梨状肌紧张试验(+)诊断LFS的ROC分析结果显示,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26,敏感性为56.7%、特异性为88.5%。(3)在LFS和LDH患者中,根据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前倾疼痛缓解(+)、Kemp征(+)、直腿抬高试验(+)等与LFS显着相关(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前倾疼痛缓解(+)(95%CI 1.202-15.195,P=0.025)、Kemp 征(+)(95%CI 1.767-27.538,P=0.006)、直腿抬高试验(+)(95%CI 0.047-0.647,P=0.009)均为 LFS的独立影响因素。取各项独立影响因素ORs值的整数作为风险评分,制定简易诊断量表。根据总风险评分诊断LFS的ROC分析结果显示,其最佳诊断临界值为6分,曲线下面积为0.793,敏感性为63%、特异性为88%。结论:LFS具有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并在不同类型腰椎疾病中具有鉴别诊断价值。中医证型在一定程度上为LFS提供鉴别诊断依据。本研究结果可提高LFS的临床诊断水平,为合理、精准及个体化的诊疗提供依据。二、腰椎间孔狭窄症常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分析LFS患者的影像学特征,评估椎间孔形态学改变程度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旨在为LFS的诊断和精准个体化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针对2015年01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疼痛科收入院并接受腰椎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328例腰腿痛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经术前诊断、术中探查和术后疗效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LFS和LCCSLLRS患者,并分为LFS和LCS组。收集并整理X线、CT和MRI相关影像学指标,并进行各项影像学指标的组间及组内差异性分析,定量影像学特征的诊断价值评价,不同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影像特征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LFS在神经根型腰椎退行性疾病中较常见,其中椎间孔狭窄最常受累节段为L4-5(53.3%)。(2)根据X线测量指标分析LFS组脊柱排列特征发现,与LCS组相比,LFS组矢状面运动范围在L5-S1椎间孔水平明显增大(P<0.001)、背伸角在L3-4/L4-5椎间孔水平明显减小(P<0.05),动力移位距离和冠状位Cobb角明显增大(P<0.01)。(3)根据CT测量指标分析椎间孔区域形态特征发现,与LCS组相比,LFS组椎间孔面积明显减小,椎间孔高度、椎间隙高度、椎体高度、椎弓根高度均明显降低,上关节突关节面积和N-E角明显增大,小关节退变分级和椎间盘真空征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分析MRI测量指标发现,在责任椎间孔节段LFS组椎间孔狭窄分级、腰椎间盘退变分级、Modic改变和许莫氏结节发生率高于LC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LFS组不同影像学指标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824至+0.886)。其中,椎间孔高度与椎间孔面积呈显着正相关(r=0.554),与N-E角呈低度负相关(r=-0.368)。椎间孔宽度与椎间孔面积呈低度正相关(r=0.444)。小关节退变分级与上关节突关节面积呈高度正相关(r=0.886)。椎间盘退变分级与中、后-椎间隙高度呈高度负相关(r=-0.775,r=-0.824)。椎间盘退变分级与真空征呈低度正相关(r=0.420)。椎间盘退变分级与椎间楔形角呈低度正相关(r=0.498)。(6)根据ROC分析发现,椎间孔高度诊断LFS的最佳临界值为<9.34mm、曲线下面积为0.971、敏感度为91.3%、特异度为87.7%;椎间孔面积诊断LFS的最佳临界值为<36.95mm2、曲线下面积为0.904、敏感度为91.0%、特异度为80.0%。(7)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臀部疼痛(+)、坐位时疼痛(+)、卧位时疼痛(+)、间歇性跛行(+)、梨状肌紧张试验(+)与LFS的影像学特征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LFS具有特异性影像学特征,定量影像指标的诊断临界值为LFS提供诊断依据;影像学特征之间存在相关性,提示不同退变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构成了较复杂的椎间孔狭窄体系,其中纵向狭窄因素较为关键;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为LFS的特异性临床症状提供了客观依据。综上,通过结合常规影像学检查评估责任椎间孔的异常解剖学特征对LFS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三、腰椎间孔狭窄症的差异表达基因和关键通路鉴定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椎间孔狭窄模型(CCD模型)中DRG损伤性NP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通路和作用于靶点的中药进行全面分析,旨在为明确LFS的DRG压迫损伤机制,为LFS的诊断和中医药治疗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针对来自GEO数据库的基因芯片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核心基因的PPI网络,并以核心基因(靶点)作为切入点进一步进行候选组分及关键组分的筛选,根据获得的组分列表收集作用于靶点的中药,最终成功构建靶点—组分—中药网络,并系统地分析靶点、组分与中药之间的复杂关系。结果:(1)对CCD大鼠模型和假手术组大鼠差异表达基因数据进行标准化及处理,共筛选出151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有892个,下调基因有618个,考虑差异表达基因可能是DRG损伤性NP的潜在靶点。通过主成分分析(PCA)两组基因数据具有可比性,经热图分析发现样本重复性好,可用于后续研究。(2)根据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上调基因的重要通路、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主要涉及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细胞黏附因子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和免疫应答等。下调基因的重要通路、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主要涉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谷氨酸能突触通路、PPAR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突触间信号传递、跨突触膜通道、门控通道活动、钙离子结合等。(3)通过构建PPI网络并利用cytoHub插件筛选出10个核心基因,其中CASP3、IL-6、TP53、MMP9、IGF1在NP中的作用机制相对明确。(4)本研究通过核心基因获得的关键组分包括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熊果酸、齐墩果酸、芹菜素等。(5)通过靶点-组分-中药网络获取的关键中药包括沙棘、麻黄、紫苏、芫荽、金银花、柴胡等。(6)根据候选中药的药味和归经进行分析发现,药味多属苦、甘。归经则以肝经居多。结论:本研究认为,CASP3、IL-6、TP53、MMP9、IGF1等核心基因及其免疫炎症和神经传导相关信号通路在DRG损伤性NP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为LFS的分子诊断开发和治疗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熊果酸、齐墩果酸、芹菜素等关键组分,以及沙棘、麻黄、金银花、柴胡、黄芩等中药在DRG损伤性NP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为LFS的处方探索和后续实验研究提供了参考。
贺纯静,蒋宗滨,段自坤,杨立强,林学武,宁杰,维拉,李仁淑[5](2020)在《硬膜外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文中研究表明硬膜外阻滞疗法是临床疼痛诊疗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其对许多疼痛和疼痛疾病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本共识由国内知名疼痛学专家共同编写,主要介绍硬膜外阻滞疗法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和疗效评估等内容,旨在帮助疼痛科与麻醉科医生更好地运用硬膜外阻滞疗法。
沙昊[6](2020)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评估腰椎管狭窄症硬膜外注射治疗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 的]腰椎管狭窄症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腰椎管结构异常,引起腰及下肢疼痛的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硬膜外注射治疗是目前在临床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手段,但对于治疗后疗效的评估,目前只有主观的VAS评分,缺乏客观指标。本实验旨在通过行红外热成像检查,比较患者硬膜外注射治疗前后红外线热图的温度变化,来评价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疗效评估上的临床意义。[方 法]选取来我科就诊,明确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且同意行硬膜外注射治疗的患者40例,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5.23±4.66)岁,病史1~10年,病程(4.49±2.29)年,对患者在术前、术后24h、术后48h行红外热成像检查,分别采集其术前、术后24h、术后48h患病侧及对称健侧的温度、ART值及患者VAS评分,运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平P<0.05为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结 果](1)患者术前、术后24h、术后48h患侧下肢温度均低于健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患者术前、术后24h、术后48h患侧下肢ART值均低于健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患者术前、术后24h、术后48h患侧下肢△ART值逐渐减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患者术前、术后24h、术后48hVAS评分逐渐减小。(5)患者术前、术后24h、术后48h患者VAS评分和患侧下肢温度无相关性,P>0.05。[结 论]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辅助VAS评分客观地评估患者治疗后病情变化情况,给临床医师评估患者术后疗效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
薛旭[7](2020)在《基于体素的磁共振形态学探讨杜仲腰痛丸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下肢痛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基于体素的磁共振形态学和疼痛行为学,研究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脑结构及形态改变的相关性及特点,揭示LDH慢性下肢痛的脑机制;探讨杜仲腰痛丸对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脑结构及形态学改变的影响,阐明杜仲腰痛丸的作用效应,为杜仲腰痛丸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1)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VBM研究:选用SD雄性大鼠24只,6-8周龄,体质量(250±20)g,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LDH组建立自体髓核移植型LDH慢性下肢痛大鼠模型。各组分别于建模前0d和建模后第2d、7d、14d、21d、28d行疼痛行为学测定,主要包括大体行为学观察、机械痛阈值测定、热痛阈值测定。每组随机选取4只大鼠分别于建模前0d和建模后第14d、28d行T2加权结构像和VBM图像采集,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2)杜仲腰痛丸干预LDH慢性下肢痛的VBM研究:选用SD雄性大鼠72只,6-8周龄,体质量(250±20)g,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建立自体髓核移植型LDH慢性下肢痛大鼠模型,治疗组给予杜仲腰痛丸药液按259.2mg/Kg剂量灌胃,2次/日,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分别于给药前0d和给药后2d、7d、14d、21d、28d行疼痛行为学测定,主要包括大体行为学观察、机械痛阈值测定、热痛阈值测定。每组随机选取4只大鼠分别于给药前0d和给药后第14d、28d行T2加权结构像和VBM图像采集,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三组大鼠建模前MW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ham-LDH组大鼠MWT值建模后第2d、7d、14d、21d、28d分别与Normal组大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H组大鼠MWT值从建模后第2d至第14d显着降低,建模后第14d至28d,MWT值稳定;LDH组大鼠MWT值建模后第2d、7d、14d、21d、28d分别与Normal组大鼠和Sham-LDH组大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大鼠建模前TWL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ham-LDH组大鼠TWL值建模后第2d、7d、14d、21d、28d分别与Normal组大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H组大鼠TWL值从建模后第2d至第14d显着降低,建模后第14d至28d,TWL值稳定;LDH组大鼠TWL值建模后第2d、7d、14d、21d、28d分别与Normal组大鼠和Sham-LDH组大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VBM研究部分中,三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脑结构区域比较存在交互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表现为左下丘脑区、左海马下托、右次级运动皮层、右纹状体、右隔区、右海马、胼胝体及双侧皮质下灰质、双侧小脑分子层这些脑区的灰质体积减少。(4)Normal组大鼠和LDH组大鼠MWT值在给药前0d至给药后第28d内保持相对稳定水平;Treatment组大鼠MWT值在给药前0d、给药后2d、7d分别与同时间点LDH组大鼠MW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eatment组大鼠MWT值在给药后14d、21d、28d分别与同时间点LDH组大鼠MW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eatment组大鼠MWT值在给药后21d、28d分别与同时间点Normal组大鼠MW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Normal组大鼠和LDH组大鼠TWL值在给药前0d至给药后第28d内保持相对稳定水平;Treatment组大鼠TWL值在给药前0d、给药后2d、7d分别与同时间点LDH组大鼠TWL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eatment组大鼠TWL值在给药后14d、21d、28d分别与同时间点LDH组大鼠TWL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eatment组大鼠TWL值在给药后21d、28d分别与同时间点Normal组大鼠TWL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在杜仲腰痛丸干预LDH慢性下肢痛的VBM研究部分中,三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脑结构区域比较存在交互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表现为左外侧内嗅皮层、左初级躯体感觉皮层、右嗅球、右视皮层、右海马、右后晶状体皮层、胼胝体及双侧皮质下灰质这些脑区的灰质体积增加。结论:(1)成功建立自体髓核移植型LDH慢性下肢痛大鼠模型,造模后产生一个长时程的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的降低,出现了痛觉过敏,造模成功。(2)利用VBM技术能够确切地发现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脑结构发生了形态学改变。(3)杜仲腰痛丸能提高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的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具有缓解LDH慢性疼痛作用。(4)杜仲腰痛丸可以部分改善或逆转异常的脑形态及脑结构,通过治“脑”发挥止痛作用。
周晓宁,许金海,王国栋,尹萌辰,叶洁,马俊明,莫文,施杞[8](2020)在《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因素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骶管注射是将药物经骶管裂孔注入椎管内,起到减轻局部炎症、松解组织粘连、缓解疼痛、改善症状的治疗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下肢酸困麻木为主要表现。骶管注射作为该病的常见非手术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见效快等特点,因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但目前临床运用多为经验治疗,治疗效果与注射药物成分、剂量、穿刺方法、滴速、病变节段、间隔周期、疗程以及疾病的适应症等密切相关。由于该方法为椎管内注射,存在一定操作风险,颅内压升高、硬膜外血肿、神经损伤及猝死也屡有报道。现尚无明确的指南或者指导原则以规范临床操作,故作者查阅近五年来国内外文献,分析影响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风险因素,以期规范操作,降低风险,并为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制定提供参考。
张在青,陈波[9](2019)在《X线引导硬膜外腔神经根松解联合注射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是一种因椎间盘退变和损伤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相应节段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所表现出的一种临床综合症常见症状为腰腿疼痛,发病率约为20%~30%[1]。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有机械压迫学说、化学性神经根炎学说和自身免疫学说,其中炎症反应是LDH引起腰腿痛最重要的发
谢宏博(Hung-Po Hsieh)[10](2019)在《方氏头皮针结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指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后方突出,压迫神经根、脊髓,导致脊髓或神经根营养障碍,继而产生炎症,引起相关神经卡压或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病理机制包括神经压迫机制、炎性化学神经根刺激、自身免疫机制。主要病理过程是腰椎间盘部分纤维环破碎,髓核等相关组织在挤压的作用下,向脊柱的后方突出甚至膨出,对神经根产生刺激、压迫,出现神经根的炎症,造成神经根的营养供应、神经传导特性的损伤,导致腰痛及下肢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据相关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由于现代人、生活习惯及工作环境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趋于年轻化。美国相关的研究机构发现,九成的成年人都有过腰腿痛的不愉快经历,而其中,就有20%的腰痛患者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不可忽略的影响。不断增加的发病率,不仅给个人带来较大困扰,也给国家的医疗费用带来极大的负担,且降低社会总体工作效率。如何预防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医者关注的重点。现代医学目前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只能起到止痛对症处理的作用,虽然近期疗效较好,但不良反应大,比如长期大量服用止痛药易产生耐药性,且易对胃黏膜有不可逆性的损害。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在治疗痛症方面有独特优势。在祖国医学中,此病是隶属腰痛病的范畴。古代医籍里面中并没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个病名,对此病的记载,主要通过对以腰痛为主的症状,如“腰痹”、“腰腿痛”等来认识的。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以肝肾不足,尤以肾虚为甚或亏虚为本,同时也与外伤、瘀血、气血不足、外邪等其他诸多方面的因素紧紧关联。针灸能够能疏通局部气血,通经络,能够缓急止痛,且止痛效果较快,往往能取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辨证取穴的前提下,常见的取穴的方法有,联合夹脊穴的局部针刺、阿是穴针刺和循经取穴。针刺常常与电针配合,灸法在临床上用的也是比较频繁,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法还有推拿手法,通过整脊、推拿、复位、按摩等不同的手法来操作并调整患者的腰椎关节组织、局部肌肉等,从而达到理筋整复,疏通经络气血,使得达到内外平衡。此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其他中医治疗方法,还有牵引、热敏灸疗法、热敷等。临床上单独运用一种疗法治疗的比较少,往往是将几种治疗方法联合运用,包括联合西医的方法如封闭疗法等,以达到更好的疗效。现有研究表明,针灸在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症状方面,具有一定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论优势。针灸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上具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具有多样性的方法,有大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证明了针灸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氏头皮针为已故名老中医方云鹏教授所创立的一种全新形式的针刺方法。该针法将传统针灸理论与现代全息理论及神经解剖学相结合,其核心内容是伏象与伏脏理论。方云鹏教授认为伏象与伏脏是“诸经皆同于脑”的总经络、总中枢。伏象穴区对称地分布在颅骨骨缝的周围,整个身体各部位相应的刺激点都规律地分布于穴区内,这些刺激点构成了人体的缩影,伏于矢状缝、人字缝及冠状缝。伏象是人体“阳气中枢”,统领全身阳经,具有引导和调整全身阳气活动,调节全身脏腑功能的作用。选取方氏头皮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乃取“头为诸阳之会”之意,下病取上,通调经气,通脉止痛。“靳三针”疗法,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靳瑞教授创立的针灸处穴流派,是岭南针灸学派的重要学术内容,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靳三针”中每一种疾病的针灸处方,大多有三个穴位起到主要治病作用,即“主穴”作用,靳瑞教授将这些穴位进行总结,并由此为基础总结出固定的针灸处方,逐渐形成现在成熟完善的“靳三针”学术体系。其配穴原则遵循传统,以脏腑辩证及分经辨证为主,手法包括入针,行针和补泻手法。遵循“两神合一、用意在针、缓慢进针、得气为度”。腰三针,是靳三针理论体系中重要的一组穴位,具有显着临床实用价值、疗效的穴组。腰椎间盘突出症,其病位在督脉之上,肝肾不足,复感外邪,邪气搏于腰脊,导致气血不同而致气滞血瘀,局部经脉闭阻,不通则痛。传统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是督脉生发的必然结果,脑肾相济,针刺头部腧穴或者说相应脑部功能区的投影点,能通过相应的经络联系,产生得气感,使气血到达病所,气行则血行,气血荣润,正气充足,则疾病亦能痊愈。在方氏头皮针的理论中,头皮针的针刺点、针刺区域不仅是医者的治疗点,亦是疾病反映在体表的外在表现。头穴是调节各脏腑系统功能的高级调节系统,针刺头部腧穴可通调经气,调达脏腑。腰三针在华佗夹脊穴周围,向内连于督脉,向外链接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和膀胱经皆在腰部行走,通过对腰三针进行针刺,可以达到气至病所,通调膀胱经以及督脉的气血,改善腰部的经气,起到镇痛的作用。方氏头皮针联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优势在于上下配穴,通调督脉,激发阳气,通络止痛。腰三针通调经脉,活络止痛,方氏头针生发清阳,调神止痛。二者配伍形神兼治,通督调神,使得背腰部阳气生发,气血调达,经络通畅,调神止痛。本研究依据临床经验,旨在客观评价方氏头皮针结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方氏头皮针结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理论和循证医学证据。目的:观察方氏头皮针结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JOA评分、McGill评分及临床疗效,探讨方氏头皮针联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作用机理及治疗优势,为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一定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1.病例选择:本试验所纳入的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2018年12月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9例,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予不同干预措施,其中方氏头皮针结合腰三针组(简称结合组)33例、方氏头皮针组(简称头针组)33例,腰三针组(简称腰针组)33例。2.治疗方法:结合组予针刺方氏头皮针联合腰三针治疗:选穴:伏象腰部、倒象下部、倒脏下焦、肾俞穴、大肠俞穴、委中穴;头针组予方氏头皮针治疗;腰针组予腰三针治疗。3.疗程:三组均每周治疗3次,2次治疗间隔时间大于等于1天,2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4.疗效评定:对所以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JOA评分、McGill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估,以此评价三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和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干预之前,三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均具有可比性(P>0.05),经过三种不同治疗方法干预后,对其JOA评分、McGill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对比结果如下:1.JOA评分两个疗程治疗后,3组患者JO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提高,且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方氏头皮针结合腰三针组的JOA评分与方氏头皮针组、腰三针组相比,提高的幅度较大,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McGill 评分两个疗程治疗后,3组患者McGill评分较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下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分析则显示,方氏头皮针结合腰三针治疗组和方氏头皮针组、腰三针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3.疗效评定两个疗程治疗后,方氏头皮针结合腰三针组、方氏头皮针组、腰三针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91%、78.79%、75.76%。经Kruskal Wallis H秩和检验统计比较,方氏头皮针结合腰三针组、方氏头皮针组、腰三针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总体疗效不全相等。结论:本项研究发现方氏头皮针疗法、腰三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均能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二者联合使用可以获得更为显着的临床效果,可以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整体症状得到缓解,改善患者相关体征,恢复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二、硬膜外腔快速药物推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硬膜外腔快速药物推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腰俞穴穴位注射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2.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
附录二 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表(M-JOA 评分) |
附录三:文献综述 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医用臭氧介导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镇痛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作用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录 |
第二部分 鞘内注射臭氧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痛行为及脊髓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信号分子表达影响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录 |
第三部分 超声引导下骶管注射不同浓度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致神经压迫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医用臭氧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与待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论文Ⅰ |
英文论文Ⅱ |
(3)骶裂孔注射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步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创新性与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硬膜外注射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腰椎间孔狭窄症临床与影像特征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腰椎间孔狭窄症的解剖学基础与中西医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1. 腰椎间孔狭窄症致病因素与西医诊治现状 |
2. 腰椎间孔狭窄症的中医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腰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价值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
2. 分组依据 |
3.数据收集和观察指标 |
4.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患者人口学和疾病特征 |
2. 临床症状、体征和中医证型差异性分析 |
3. LFS的临床特征分析及其诊断价值评价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腰椎间孔狭窄症常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
2. 分组及评价依据 |
3. 数据收集和观察指标 |
4. 手术方法和术后处理 |
5.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 |
2. LFS脊柱排列特征 |
3. CT测量指标分析 |
4. MRI测量指标分析 |
5. 不同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6. 影像学特征的诊断价值评价 |
7. 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1. LFS的常规影像学特征分析 |
2. 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腰椎间孔狭窄症差异表达基因和关键通路的鉴定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基因芯片来源 |
2.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数据处理和差异基因的筛选 |
2. 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 PPI网络分析及核心基因筛选 |
4. 核心基因相关候选成分及关键成分筛选 |
5. 中药匹配并构建靶点-成分-中药网络 |
6. 中药特征分析 |
讨论 |
1. 上调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
2. 下调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
3. 核心基因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
4. 核心成分及其镇痛作用机制 |
5. 中药及其镇痛作用机制 |
6. 本研究的创新性、不足与展望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评估腰椎管狭窄症硬膜外注射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基于体素的磁共振形态学探讨杜仲腰痛丸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下肢痛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部分 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VBM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与试剂 |
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4 动物饲养与实验条件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建立 |
2.2.1 模型组动物模型建立 |
2.2.2 假手术组动物模型建立 |
2.3 疼痛行为学测定 |
2.3.1 大体行为学观察 |
2.3.2 机械痛阈值检测 |
2.3.3 热痛阈值检测 |
2.4 VBM图像采集与处理 |
2.4.1 VBM图像采集 |
2.4.2 VBM图像后处理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行为学观察 |
3.2 三组大鼠基线资料比较 |
3.3 三组大鼠不同时间点机械痛阈值比较 |
3.4 三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热痛阈值比较 |
3.5 三组大鼠不同时间点VBM比较 |
4 讨论 |
4.1 动物模型的意义与疼痛机制评价 |
4.2 动物模型的验证与评估 |
4.3 VBM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二部分 杜仲腰痛丸干预LDH慢性疼痛的VBM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与试剂 |
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4 动物饲养及实验条件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建立 |
2.3 干预措施 |
2.4 疼痛行为学测定 |
2.4.1 大体行为学观察 |
2.4.2 机械痛阈值检测 |
2.4.3 热痛阈值检测 |
2.5 VBM图像采集与处理 |
2.5.1 VBM图像采集 |
2.5.2 VBM图像后处理 |
2.6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行为学观察 |
3.2 三组大鼠间基线资料比较 |
3.3 三组大鼠不同时间点机械痛阈值比较 |
3.4 三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热痛阈值比较 |
3.5 VBM结果 |
4 讨论 |
4.1 痛阈值分析与讨论 |
4.2 杜仲腰痛丸的药物组成及临床应用价值 |
4.3 VBM结果分析与讨论 |
结语 |
1 结论 |
2 存在问题与不足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下肢痛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工作与成果 |
参与科研研究 |
获得奖励 |
参加会议 |
发表论文 |
(8)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因素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不同注射方法对疗效的影响 |
1.1 穿刺方法 |
1.2 注射药物的成分 |
1.3 注射药物剂量 |
1.4 注射速度 |
1.5 骶管注射疗程和间隔周期 |
2 发病节段及病程对疗效的影响 |
3 骶管注射的并发症 |
3.1 颅内压升高 |
3.2 局麻药毒性反应 |
3.3 神经损伤症状 |
3.4 其他并发症 |
4 结语 |
(9)X线引导硬膜外腔神经根松解联合注射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方法 |
1.一般资料 |
2.治疗方法 |
3.疗效评价 |
4.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讨论 |
(10)方氏头皮针结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概况 |
一、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认识 |
二、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经络的认识 |
三、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的研究概况 |
一、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义 |
二、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
三、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认识 |
四、椎间盘退变因素 |
五、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相关解剖生理的认识 |
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 |
七、现代医学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病例收集 |
一、研究对象 |
二、诊断标准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一、试验方法 |
二、治疗方案 |
三、注意事项 |
四、不良反应及处理 |
第三节 疗效观察 |
一、观察指标 |
二、疗效评定标准 |
三、评价时点 |
四、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 |
第三章 临床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
第一节 基本情况对比 |
一、三组患者性别比较 |
二、三组患者年龄比较 |
三、三组患者病程比较 |
第二节 疗效分析 |
一、下腰痛评分标准(JOA评分) |
二、疼痛问卷简表(McGill量表) |
三、三组治疗后疗效评定比较 |
第三节 讨论 |
一、研究内容的选题依据 |
二、方氏头皮针联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依据 |
三、方氏头皮针联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选穴依据 |
四、方氏头皮针联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 |
五、统计结果分析 |
六、本研究创新性 |
七、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中文详细摘要 |
四、硬膜外腔快速药物推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腰俞穴穴位注射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亚杰.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医用臭氧介导GluR6-NF-κB/p65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镇痛机制的研究[D]. 张为光. 山东大学, 2021(11)
- [3]骶裂孔注射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步态的影响[D]. 康思敏. 山东大学, 2021(09)
- [4]腰椎间孔狭窄症临床与影像特征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D]. 努尔比亚·阿布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硬膜外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J]. 贺纯静,蒋宗滨,段自坤,杨立强,林学武,宁杰,维拉,李仁淑.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0(03)
- [6]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评估腰椎管狭窄症硬膜外注射治疗中的应用[D]. 沙昊.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7]基于体素的磁共振形态学探讨杜仲腰痛丸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下肢痛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D]. 薛旭.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0)
- [8]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因素的研究进展[J]. 周晓宁,许金海,王国栋,尹萌辰,叶洁,马俊明,莫文,施杞.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01)
- [9]X线引导硬膜外腔神经根松解联合注射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 张在青,陈波.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9(09)
- [10]方氏头皮针结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 谢宏博(Hung-Po Hsieh).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