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批判课程理论探讨

西方批判课程理论探讨

一、西方批判课程理论试探(论文文献综述)

曹斌华[1](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张乐乐[2](2020)在《我国课程论教材中批判课程理论的融入策略探究 ——以M师范大学使用的教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个学科领域的教材一方面代表该领域的专业成就,同时也反映该领域存在的问题。批判课程理论的思想基础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课程理论,致力于揭示学校课程教育中课程的社会控制现象。论文主要讨论和分析我国课程论教材中批判课程理论融入的具体策略。论文的论域是对批判课程理论在我国课程论教材中融入目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上的具体表现的重点分析并由此研究融入的具体策略在融入的目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最后深挖导致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的策略研究。论文使用文献法、文本分析法和历史研究法对批判课程理论在不同时期融入我国课程论教材进行了历史性的梳理和比较反思。一是批判课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当时社会背景、政治经济条件以及当时社会哲学、心理学等学科发展的产物。批判课程理论的基础主要为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课程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伯恩斯坦、法国的布迪厄和美国的阿普尔、吉鲁等。批判课程理论本身应该理性看待其产生的影响,在具有很多的理念值得借鉴的同时也受到来自多方面的质疑。二是批判课程理论在M师范大学使用的课程论教材中融入的具体表现,通过研究发现,M师范大学使用的为数不多的五部教材,在内容上均不同程度体现了批判课程理论的融入,教材中主要对该理论从产生、形成、发展、理论基础、代表人物和理论主张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与介绍。三是批判课程理论在课程论教材中融入的问题与原因,课程论教材中批判课程理论的融入,没能处理好本土理论和国外理论的关系。由于课程论教材的编者自身对基本概念、学科性质等重要问题的表述缺少从课程的历时性和共时性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方面存在不足,特别是在对课程发展的历史研究还比较薄弱。再加上批判课程理论本身具有批判性特点,导致理论不能直接转变为实践。四是针对批判课程理论在课程论教材中融入策略的合理性及启示,应处理好本土理论和国外理论的关系;强化课程论教材建设的本土实践意识;优化课程论教材编着者队伍的组织结构;转变课程论教材使用的传统观念。

郭建斌[3](2020)在《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玛克辛·格林(Maxine Greene)系美国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曾被媒体称为“当今美国卓越、杰出的教育哲学家”“在教育领域最重要的写作者和讲授者之一”。她的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杜威主义和欧洲存在主义的交织与融合。格林在学生时代就极为关注劳工问题,基于“左派”立场在批判的基础上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的变革。集教育改革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格林,坚持以坚定的批判意识审视特定历史情境中的文化与社会变迁,探究以改变社会为己任的教育。本文旨在对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缘起。如果说美国动荡的时代背景和格林自我成长的峥嵘岁月奠定了其“左派”的立场,那么,格林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吸收、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和社会批判思想的借鉴,则奠定了其思想的实践底色和批判的思维方式,使实践成为格林思考社会问题、教育问题的基本立场和思维方式。在此过程中,也反映了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对批判教育哲学和美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传统的继承。第二,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基点。格林的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第一个基点是人的自由及其实现问题。格林认为人本自由,人的自由在实践中获得。然而,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多重显现,却使人的自由在实践中弱化,甚至消失,继而导致了个体的自我困境,这是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第二个基点。为着人的解放,格林将目光聚焦到教育,试图揭示并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希望唤起人们的意识,通过全面觉醒的教师来培养全面觉醒的个体。由此,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第三个基点应运而生。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第四个基点是基于自我实现的民主社会建构,这也是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最终诉求。第三,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内在关联的三个方面,即批判教育的探索、想象教育的构思与阐释以及实践教育哲学观的建构。就批判教育的探索而言,格林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和弗莱雷的批判教育哲学思想,以及阿伦特所描述的“黑暗时代”的背景,通过批判教育致力于自由的实现和对多元性的追求。在格林看来,批判教育可以释放教师的想象力,可以让教师听到对正义和平等的反复呼吁。而具有批判教育思想的教师,则能让年轻人对所处的生活世界形成自己的理解。同时,格林对想象教育进行了阐释,分析了作为想象教育内容的文学和艺术,进而探索了作为想象教育实施方式的对话教学。在此基础上,格林建构了自己的实践教育哲学观,那就是走向自由实践的教育、实现对人性的洞察和美好的社会愿景、承载双重启蒙的教育使命,追求知识的本真意义并探寻通向真理的民主教学法。第四,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特征。历史性的研究脉络、实践性的理论指向、辩证性的观点表达、整体性的研究视角是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特征。历史性的研究脉络体现在格林的实践教育哲学思想来自于对哲学史、文学和艺术史、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史的研究;实践性的理论指向表现为格林对所处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揭露和批判,在分析现实问题时,格林选择了实践的思维方式,也表现出了彻底的实践性。辩证法既是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形成的方法论,又是其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格林在她的实践教育哲学中,将对象作为整体去把握,从而实现了主体与客体,历史、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彰显出整体性的研究视角的特征。第五,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启示。基于对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缘起、基点和核心内容的探究与分析,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寻求启示。其一,教育与实践关系的多维理解。格林以实践的思维方式把握整体的教育,从作为教育本体的实践、作为教育目的的实践、作为教育主体的生命实践、作为教育内容的实践、作为教育方式的实践这五个方面理解教育与实践的多维关系。其二,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内在关联。格林通过实践,赋予教育构建理想社会、培养理想“新人”的使命,以实践为纽带将教育、人和社会关联在一起。其三,教师反思的评价之维。格林的实践教育哲学将教师反思作为一种评价,致力于培养具有批判反思能力的教师。教师反思的本体是评价,作为评价的教师反思是教育者对教育的评价、是走进教育过程的评价、更是立足于教育质量形成的评价。这一功能的实现,需要教师反思的专业化、有意化和常规化。其四,实践教育哲学的理解和诠释。格林将实践哲学与教育哲学相结合,体现了历史性、实践性、辩证性和整体性的特征,彰显了其教育哲学的实践底蕴。

李佳[4](2020)在《约翰·米勒全人课程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人教育思潮是人本主义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的进一步发展,它不仅具有追求完美理想的浪漫色彩,更是一种具有深刻内涵和重大影响的教育理想。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约翰·米勒教授是全人教育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着眼于全人教育理念下的课程研究,建构了旨在培养“完整人”的全人课程思想。本研究依照“米勒的全人课程思想如何产生—米勒的全人课程思想是什么——米勒的全人课程思想为我国课程研究和实践带来了什么”的思路进行,聚焦的核心主题是米勒全人课程思想的内涵分析及对我国课程理论发展和课程改革实践带来的启示。在米勒课程思想如何产生的问题上,本研究以历史的视角探索了米勒课程思想的形成背景与渊源,以及其课程理论的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基础。对米勒课程的内涵分析主要从其思想的基本旨趣、内涵特征、关联思维、具体实践、问责评价和动态变革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米勒的课程思想的基本旨趣在于培养整体性的人,启迪爱与智慧,形成敬畏与惊奇感,最终获得生命的意义感。米勒的全人课程思想显现出整体平衡、多元包容和交互联系的内涵特征。关联思维是米勒课程设计的核心,主要包括线性思维与直觉思维、身体与心智、自我与灵魂、学科间、个人与团体、人与地球的关联,并对如何实现这六对关联进行了阐释。米勒的课程思想有浓厚的实践关怀,全人课程得以实施需要慈悲与真诚的全人教师,整体学习是全人课程的教学主张,同时,“春分全人教育学校”的践行成为米勒全人课程的实施典范。米勒主张建立一种符合自然规律的有机问责制,并且秉持动态的变革观。秉持价值中立的观点,对米勒全人课程思想的理论贡献、实践思考和深化发展进行评鉴是为了更好地使米勒的全人课程思想显现出来。在理论方面,米勒主张平衡理论取向,建设关系课程;并且关注课程主体的爱与智慧,追求生命意义。在实践方面,米勒主张培养全人教师,教师参与到变革中,以及建立有机问责,这些主张都有其独到的见解。全人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能够把握必要的张力,促成课程要素的有机协调,这比较有难度;米勒的全人课程虽然努力与公立教育系统融合,但是目前影响比较微弱,这是米勒全人课程还需深化发展的方向。最后,米勒的全人课程思想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要重视学生的“灵性”和教师的“在场”,并且注意审视课程改革中的价值取向,同时要注重课程设计中的关系思维,推动评价标准和方式的创新,特别是要开展我国本土化课程理论研究。

李栋[5](2020)在《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话语层面思考课程是西方概念重建学派的重要思想,其核心精神就是“话语”与“理解”的语言逻辑思维,即何种样态的课程话语造就何种样态的课程理解。这一课程理论前提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课程言说或课程话语的建构最终是为课程理解服务的;第二,课程世界是一个由各家之言组成的“万花筒”。这构成了本研究的逻辑起点,即创生一种课程话语,寻得一种课程理解的方式。这一思路同时也暗合了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大体系建设的话语精神,最终能为我国课程话语体系建设提供借鉴或启示。课程话语的言说现状,特别是当今课程话语的表述问题是构建一种新的课程话语体系应遵循的现实逻辑。当今课程市场正像培根在其四大隐喻中提到的“市场隐喻”一样,充斥着诸多语言问题。其中,课程表述的二元对立问题、课程理论、学派间缺乏沟通的问题、不同课程言说主体自说自话的问题、近来对课程思辨体系拒斥的问题、固守课程表述精确性的问题等都是当今国内外课程领域的显性问题。仔细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特别是这些问题的哲学言说逻辑,发现这些表述问题或多或少地受近代以来的实体哲学思维影响的,因为实体哲学思维推动了认识论哲学,同时也影响到了一切以认识论为依托的学科、理论等,当然包括课程与教学论这一二级学科。要对以上实体思维导致的话语问题进行超越与消解,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基于以上的考量,本研究将回顾大量的文献,包括国内外“语言意义”、“话语”、“课程话语”三个方面的研究,意在为研究提供一种背景性深度;并对课程中的“话语”进行“思想考古”,意在理清话语在课程世界中的“自觉”之路;考察课程话语意义的重要来源——哲学,并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过程哲学进行深刻研究。为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构建与理解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通过对课程的核心概念以及对“课程目标话语”、“课程知识话语”、“课堂话语”及“课程评价话语”的过程哲学赋义,以达到过程哲学课程话语“落地”的效果,因为任何课程话语,只要它不能形下化为具体的表述,它都将是空疏无用的;最后,将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与几种经典的课程话语,比如“主智主义课程话语”、“经验本位课程话语”、“实践范式课程话语”、“人本主义课程话语”、“现象学派课程话语”及“后现代课程话语”进行一种理论上的比较,以期发现过程哲学课程话语在课程理解上的优劣势。

杨杨[6](2019)在《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德莱德将课程分为五种不同的课程形态,即理想课程(Ideological Curriculum)、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领悟课程(Perceived Curriculum)、运作课程(Operational Curriculum))、经验课程(Experience Curriculum)。课程理念、计划到课程在具体课堂上的呈现都得经过领悟课程阶段,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如何不仅直接影响本科目的发展,更是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每门学科课程都具有独特的学科本质与特点,因而教师对每门学科课程的理解理念、思维方式等都各具差异。再者每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思维方式等都因阶段所异,其体现自然不同。基于此,本论文是以小学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的实然状况进行调查,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本研究除了对基础理论的文献分析以外,还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再综合分析问卷调查收集回的资料、教师教案、课堂实录和访谈的基础上,并参与其他学者一些相关研究成果,对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进行研究。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一章:对教师课程理解进行理论概述。首先对课程理解与教师课程理解的概念进行梳理及界定,并阐述了教师课程理解的理论基础,分析出教师对课程理解的必然性,为教师对课程的应然理解提供方向。第二章: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调查小学语文教师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方面的理解现状,并对具体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通过调查发现,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存在诸多问题,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维目标的割裂化与标签化、教学参考书的过分依赖、课程实施忠实化、评价方式主要体现为以知识为主的测评等。第三章:对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再结合已有文献研究成果的分析。主要从课程观体现为“知识理性”为主、教师职业情感缺失、课程培训缺乏效度、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等几方面进行原因的论述。试图深层次地去探究教师对课程理解产生问题的缘由,为提供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对策提供支撑依据。第四章:基于上述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的改进对策。主要从以下三方面:一是教师自身理念与能力策略方面。增强教师课程意识、提升教师文学知识底蕴、促发教师内在激励等;二是教师间协作策略方面。促进课程设计者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创设良好的教师文化、构建教研共同体;三是教师外部的支持性策略方面。改革课程评价体系、提升课程培训应用性、增强语文课程标准明晰度等。

黄冕[7](2019)在《论生成课程观的构建》文中认为时代的变迁造就了新生的事物,时代的变迁也带来了教育理念的更迭,在这种更迭的过程中,通常难以摆脱已有的教育理念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对传统教育观念存在的问题和弊端进行批判是构建新的教育观念的基础和前提。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研究范畴内,本研究通过对传统预设课程观进行批判和反思,据此提出了一种与之对立的课程观,即生成课程观。生成课程观强调课程的生成性和过程性,弱化了传统课程观中预设的课程目标的核心地位,转向生成性的课程目标,生成课程观下的课程实施是网状的,连接着更多的可能性,学生的个体发展得以兼顾。生成课程观看似与预设课程观相对立,实则是对传统课程观的一种批判与重构。本文对传统预设课程观的核心理念以及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分析与之截然不同的生成课程观如何在时代和文化的变迁中诞生,探寻生成课程观之理念。通过对生成课程观进行全面剖析和探讨以期能丰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领域的理论。从逻辑上看,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本研究问题的提出,对传统的预设课程观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其陷于桎梏的现状进行了批判和反思,概括而言,从课程五个方面的问题出发,分别是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师生关系,对传统预设课程观所真实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展开了分析和论述,据此提出课程观的转向,并阐述了研究的内容和意义、论文相关核心概念以及相关文献述评。第二部分是对生成课程观产生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以及思想观念如何由预设走向生成进行论述,生成课程观并非横空出世,而是在二战之后的社会危机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思想观念由预设转向生成,主要包括了哲学思维模式的转变,体现为现成论的倾覆与生成论的崛起,以及最新科学研究的兴起带来的思想转变。第三部分是对生成课程观的相关理论展开分析与论述。生成课程观与诸多课程理论流派有所不同,并没有在发展过程中成为课程理论的分支,而是受到诸多哲学理论、课程理论的影响,从其哲学基础来看,哲学解释学、后结构主义哲学、存在主义哲学、生成主义哲学对生成课程观哲学基础的完善和丰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其理论来源方面,主要受到了皮亚杰、维果斯基、多尔、杜威、施瓦布、派纳的课程理论影响。第四部分着力于阐述在既有的传统预设课程观影响下,生成课程观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主要有三个方面:1.源起西方,水土不服;2.理论薄弱,根基不牢;3.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并对现实困境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社会、学校、个体三个维度进行了阐述,社会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社本主义思想与科学主义思想的主导使基础教育课程领域陷于桎梏;学校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客观主义知识观固化成型;个体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对“人”的整体发展的忽略。第五部分在克服传统预设课程观弊病的基础之上构建了生成课程观的理论体系,从课程的价值取向、构建原则、内容、实施、师生关系、评价六个方面对生成课程观进行了论述,呈现了生成课程观的全貌。生成课程观将课程视为一种为促成学生主体意义生成的对话和转变的过程,课程内容的选取聚焦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境创设以助力生成性目标的实现。课程实施以师生共创为取向,课程评价以发展性功能为核心,这种与传统预设课程观大不相同的生成课程观给课程改革带来了曙光,通过对其理论体系的构建,以丰富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理论。

黄存良[8](2019)在《通识课程视阈下大学审辩性思维课程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审辩性思维最早可追溯到2500多年前苏格拉底的“产婆术”,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首先在高校以通识课程来设课并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21世纪全球化时代中,“4C素养”(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Communication,Collaboration;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被认为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世界公民的必备技能,其中审辩性思维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共识,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技能之一。2005年钱学森的世纪之问,引起国内教育界对我国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的深刻思考,更引发高校对于审辩性思维通识课程相关研究。审辩性思维能力培养是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等高校通识教育关键培养目标之一,并在审辩性思维课程开发和审辩性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我国已开设审辩性思维课程或开设与审辩性思维相关课程的高校,在课程设置、内容、结构和实施评价等方面有较大差异,课程设置缺位、课程内容失据、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实施和评价体系亟待完善和规范,本研究从通识课程的视角切入,在比较借鉴美国审辩性思维课程开发与设计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高校课程设置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构审辩性思维课程的理念目标、模块结构和实施策略,以为我国审辩性思维课程开发与设计提供可行性解决方案和策略架构。在我国提出“提高高校教育质量,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发展规划的背景下,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培养创新型人才需求为基础,着力研究如何在高校通识教育中进行审辩性思维课程设计,加强学生审辩性思维培养。本研究围绕研究目标,采用文献法、理论思辨、对比分析法和测量法等研究方式展开,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问题缘由。首先,审辩性思维是人适应世界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能力,国际组织和各国课程改革都将审辩性思维纳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信息社会、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亟需培养提升大学生审辩性思维能力。其次,研究表明,我国学生审辩性思维能力与国家发展要求不相适应,高校开设审辩性思维课程数量少、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方法不到位等,为审辩性思维课程开发与设计提出了现实需求。第三,审辩性思维做为一门通识课程在西方的开发和实施早已展开,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在审辩性思维课程体系化、系统化、多样化方面已有相对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如何吸收借鉴美国的课程开发模式和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理念与目标、结构组织、内容体系、实施过程和评价的研究已成当务之急。第二部分:如何进行问题研究。首先从思维、审辩性思维能力及模型、课程及课程设计、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等进行文献梳理;对通识课程与审辩性思维课程二者的关系进行诠释,析出研究问题及解题框架;从学理上完成课程设计的相关分析和论述。其次在以培养人的理性为线索,对西方的通识教育,特别是美国通识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文献梳理。其次中美两国通识课程中审辩性思维培养:哈佛大学的融入课程、芝加哥大学的经典原着学习、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审辩性写作”、岭南大学核心课程、台湾大学的基本素养、复旦大学的通识模块和大连理工大学的“创新方法通识+创新实践”等,从课程的目标设计、内容设计、组织管理、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进行对比分析,为通识课程中审辩性思维课程设计提供参考。最后,对高校本科一年级学生的审辩性思维能力进行实证调研,分两个阶段进行;先选取量表对重庆、青岛、内蒙古、陕西四所高校一年级学生进行调研,了解学生审辩性思维能力状况;而后,在遵循测量学的理论基础上,对原量表修订检验信效度后,对NM大学审辩性思维课程结束后进行第二次测量;运用SPSS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变量的差异性比较分析。本次测量结果表明,我国学生审辩性思维能力处于中低等水平,审辩性思维课程学习有助于学生审辩性思维能力的提高。第三部分,建构问题解决框架,确定通识课程目标、课程模块设计和应用参考案例展示和分析。首先从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人才、全球素养理念出发;从课程来源、课程目标设计原则、基本取向、教育领域分类进行目标体系建构;从课程依据、选择原则、内容选择、内容组织等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完成审辩性思维课程设计的学理性分析。其次,结合文献梳理、能力调查、对比研究以及在课程构建思路指导下,对SX大学通识课程和审辩性思维课程进行具体设计,从社会发展、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内容强调课程目标构建的来源;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确定课程“三维目标”体系,完成SX大学通识课程总目标、六大模块课程目标、审辩性思维课程模块及课程群等设计;以案例选择的方法,不同类别的学生学习通识+融合课程,审辩性思维案例、审辩性阅读和写作、“问题为中心”探究课程等完成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以“知识”学习和“问题探究”两种主线,设计两种不同风格的审辩性思维课程案例,为开设审辩性思维单独课程提供参考。

王超[9](2018)在《新中国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文课程并非一个静态的、封闭的自系统,而是一个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开放话语系统。我国语文课程的流变历史,可谓一部记述话语转型冲突的历史。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和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课程话语也存在着相应的变迁。每个时期的语文课程都有属于自身的特定话语,而不同时期的断裂处又存在着不同话语的转向,我国语文课程因而呈现出一种话语纷呈的复调景观。然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各界对语文课程话语的责难不绝如屡,呈现出某些非理性倾向:批判或基于一种参照物落后的印象,或对以往语文课程话语缺乏一种“必要的温情与敬意”,或用个体生命的人文视角来否定社会群体的政治视角和理性的科学视角。当前这种脱离历史文化语境,盲目批评思想政治话语和科学话语,高度揄扬人文话语的研究倾向,使得语文课程话语面临着诸多危机。因此,为消除课程话语偏见、消解课程话语危机,我们有必要重新回顾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的历史,审视当前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的现实状况,洞察话语汰变背后所隐匿的文化征候和权力关系,并基于我国以往历史与当前现实及语文课程话语自身的特征,以期建构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文课程话语体系。基于上述认识,本研究主要分为五章,其基本架构如下:第一章,理论之基: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研究的理论基础。话语理论、理解理论为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研究提供了具有课程意蕴的观点与方法。话语理论通过话语分析法揭示话语中意识形态的渗入和权力的存在。语文课程话语研究适当借鉴话语理论及其话语分析方法,以话语文本、话语实践与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剖析历史发展背后的意识形态与政治权力关系。理解理论主要致力于理解文本的意义。语文课程话语研究借鉴其课程意蕴,通过对语文课程话语文本的理解,实现课程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探索话语的深层运行机制。可见,话语理论、理解理论为语文课程话语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拓展了语文课程话语的研究范畴和研究视角。第二章,历史考察:语文课程话语的流变脉络。话语本质上是社会的和历史的。语文课程话语的研究过程离不开对历史的考察,其生成与演变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产生与发展的。建国迄今,语文课程话语的流变脉络主要体现在三个历史时期及其相应的三类主导型课程话语。其一,建国时期(1949—1977)政治教化取向的语文课程话语。其二,新时期(1978—2000)知识能力取向的语文课程话语。其三,新课改(2001—迄今)人文素养取向的语文课程话语。不同时期的课程话语体现在语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堂教学这三个话语主题中,蕴含着强烈的时代特征。第三章,理性探析: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的本质和特征。任何话语的产生都离不开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课程话语一旦产生,就即刻受到社会若干程序的控制、筛选、组织和再分配。理性探析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其一,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的内在本质。语文课程话语的流变反映出社会需求的变化,展露出权力之间的博弈,潜藏着意识形态的渗透。对语文课程话语流变背后的本质揭示,意在彰显“价值关涉”的取向,旨在揭示权力与意识形态是“真实知识”而非“错误知识”。其二,语文课程话语的多维特征。这一多维特征主要体现在:课程话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同构;课程话语的政治性、审美性与道德性的同构;课程话语的经典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同构。第四章,实然审视: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的现状反思。随着新课改“以人为本”理念的推行,以“市场”为基础的个人“自由”、“个性”与“主体性”得以肯定和弘扬,人文话语无疑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领域中的主流话语甚或霸权话语。以享乐至上的消费文化与以解构为主的西方后现代思潮也随即而至。那些“曾经被认为是绝对的、普遍的、永恒的规范和真理”,正在遭受人们的质疑与解构,各种危机陆续出现。诸种危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语文课程话语的认同危机。这种认同危机主要表现在被误解的政治意识形态、被曲解的教师权威以及被解构的宏大叙事。其二,语文课程话语的理论困境。在借鉴西方课程理论的基础上,中国语文课程理论研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西化引用与学科借用却深刻反映出语文课程话语的理论表述困境。而理论话语与实践话语的疏离、学术语言对日常语言的拒斥也深刻体现出语文课程话语的理论应用困境。其三,语文课程话语的实践迷失。这种实践迷失主要体现在个体性话语层面上,典型表现为教师话语的失却性生存、学生话语的泛人文性表达、民众话语的批判性狂欢等方面。第五章,应然建构: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的发展态势。语文课程话语的应然建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语文课程话语的建构理念。建构理念主要有:消解霸权课程话语,构筑多元平衡课程话语;反思西方课程话语,建设本土性课程话语;规约个体性课程话语,提倡总体性课程话语。其二,语文课程话语的建构策略。具体而言,课程目标注重学生、社会、知识的多元整合;课程内容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融入核心价值观,基于并超越生活取向;课堂教学注重语言运用,促进平等对话,达成适度的视域融合。

吕婷婷[10](2016)在《托马斯·波克维茨的批判课程理论研究》文中认为托马斯·波克维茨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课程与教学系教授,是美国批判课程理论和教育社会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研究领域广泛,涉及历史、艺术、文学、心理和社会学等诸多方面,并结合当下的历史、人类学和国际教育改革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探讨教师教育改革、课程与教学研究、教育政策、国际教育改革、比较教育等议题。通过与批判理论、知识社会学、女性主义、后结构主义的对话,波克维茨将研究的重心转向控制学校运作的知识及理性系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社会认识论。他着写的《教育改革的政治社会学:教学、教师教育和研究中的权力/知识》确立了他在美国后结构主义领域的学术地位和影响。他的福柯式课程研究,从“谁的知识最有价值”转向“最有价值的知识如何形成”的提问方式,重新审视了权力、知识、主体、历史的概念,以独特的课程研究视角挑战传统课程观和主流批判课程理论,从而为课程研究打开新的可能性空间。波克维茨的课程理论富有批判性和政治性的特征,他以福柯的权力概念为分析工具,分析知识形成的历史情景和社会背景及其对学校教育主体的作用,揭示了课程背后的权力运作机制。基于“权力生产知识、知识建构主体”的思想脉络,波克维茨对现代学校教育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并以历史的视角审视这一过程,提出了不同于主流批判课程理论的另类批判课程思想。本研究的目的对波克维茨的批判课程理论的形成和基本内容进行较为详尽的介绍,并进而提出其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些粗浅启示。本文共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这部分简单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目的、意义及方法。第二部分梳理了波克维茨批判课程理论形成的背景,对波克维茨的个人成长经历和学术历程、课程理论形成的社会背景以及理论基础进行较为详尽的阐述。第三部分介绍了波克维茨批判课程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从课程本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研究方法五个方面展开:1、课程本质:波克维茨基于福柯的生产性权力观提出课程的本质是“一种政治性实践”;2、课程目标:波克维茨批判现代学校教育对人的压制,提出课程目标应该培养儿童批判态度,实现个体解放;3、课程内容:波克维茨指出,课程内容应该被视为一种科学事件,以重新审视当前学校课程中的“学科炼金术”的思维;4、课程实施:波克维茨认为课程实施是一种社会体系,必须通过创建“自我批判共同体”实现自我和社会的发展;5、课程评价:波克维茨认为课程评价是为儿童经验提供条件的机制,而非评价儿童的机制;6、课程研究方法论:波克维茨主张课程研究应以社会认识论的方法代替以追求实用知识为目的的经验分析法。第四部分对波克维茨批判课程理论进行评价。主要论述波克维茨批判课程理论的价值和不足之处。第五部分指出波克维茨批判课程理论为我国课程研究提供了独特视角和方法论,并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有益启示;培养学生的自我批判态度;重视跨学科课程;构建平等互惠的师生关系;注重社会认识论思维在课程研究中的应用。

二、西方批判课程理论试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方批判课程理论试探(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2)我国课程论教材中批判课程理论的融入策略探究 ——以M师范大学使用的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1.批判课程理论
        2.课程论教材
        3.融入
        4.策略
        5.融入策略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批判课程理论的相关研究
        2.我国课程论教材的相关研究
        3.批判课程理论与课程论教材的相关研究
        4.批判课程理论与课程论教材研究述评
    (四)研究目的和内容
        1.研究目的
        2.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批判课程理论及其在课程论教材中融入的意义
    (一)批判课程理论的形成、发展
    (二)批判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和主张
    (三)批判课程理论产生的影响及局限
    (四)批判课程理论在课程论教材中融入的意义
二、批判课程理论在课程论教材中融入的文本分析——以M师范大学使用教材为例
    (一)M师范大学的学校概况
    (二)改革开放以来使用的课程论教材的变化
    (三)目前M师范大学使用的课程论教材中批判课程理论的融入
三、批判课程理论在课程论教材中融入的问题、成因及建议——以M师范大学使用的教材为例
    (一)批判课程理论在M师范大学使用的课程论教材中融入的特征
    (二)批判课程理论在M师范大学使用的课程论教材中融入存在的问题
    (三)批判课程理论在课程论教材中融入问题的因素
    (四)批判课程理论在课程论教材中融入的改进建议
四、批判课程理论在课程论教材中融入的合理性及启示
    (一)批判课程理论在课程论教材中融入策略的合理性
    (二)批判课程理论在课程论教材中融入策略的启示
结语
    (一)研究发现与研究结论
    (二)研究贡献与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玛克辛·格林的成长经历与学术生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一)格林的学术定位
        (二)格林的哲学思想
        (三)格林的民主社会思想
        (四)格林的教师哲学思想
        (五)格林的课程哲学思想
        (六)格林的学习哲学思想
        (七)格林的教育影响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缘起
    1.1 美国动荡的时代背景
    1.2 马克思实践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借鉴
        1.2.1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借鉴
        1.2.2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借鉴
    1.3 批判教育哲学和美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传统的继承
        1.3.1 批判教育哲学的继承
        1.3.2 美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的继承
    1.4 小结
第二章 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基点
    2.1 基于实践的人本自由
        2.1.1 人本自由的理解
        2.1.2 人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自由
    2.2 基于社会问题的自我困境
        2.2.1 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多重显现
        2.2.2 社会问题导致的个体自我困境
    2.3 基于意识唤起的全面觉醒
        2.3.1 基于意识的现实揭露和批判
        2.3.2 基于批判性反思意识的现存幻象
        2.3.3 全面觉醒的教师培养全面觉醒的个体
    2.4 基于自我实现的民主社会构建
        2.4.1 理性与道德并重的自我实现
        2.4.2 正义的民主社会建构
    2.5 小结
第三章 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3.1 打破沉默:批判教育的探索
    3.2 想象教育的阐释与构思
        3.2.1 关于想象教育的阐释
        3.2.2 聚焦文学与艺术的想象教育
        3.2.3 发展于对话教学中的想象教育
    3.3 实践教育哲学观的建构
        3.3.1 走向自由实践的教育
        3.3.2 洞察人性与理想社会愿景的实现
        3.3.3 承载双重启蒙的教育使命
        3.3.4 追求知识的本真意义
        3.3.5 探寻通向真理的民主教学法
    3.4 小结
第四章 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特征
    4.1 历史性的研究脉络
    4.2 实践性的理论指向
    4.3 辩证性的观点表达
    4.4 整体性的研究视角
    4.5 小结
第五章 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的启示
    5.1 教育与实践关系的多维理解
        5.1.1 作为教育本体的实践
        5.1.2 作为教育目的的实践
        5.1.3 作为教育主体的生命实践
        5.1.4 作为教育内容的实践
        5.1.5 作为教育方式的实践
    5.2 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内在关联
        5.2.1 培养理想社会的理想“新人”
        5.2.2 以实践为纽带的三维关联
    5.3 教师反思的评价之维
        5.3.1 教师反思的本体是评价
        5.3.2 教师反思之评价的立足点
        5.3.3 教师反思之评价功能的实现
    5.4 实践哲学与教育哲学关系的理解与诠释
        5.4.1 历史视野中的实践及实践哲学
        5.4.2 实践哲学与教育哲学的联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格林学术成果年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约翰·米勒全人课程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一)全人教育思想对人的整体性发展的价值追求
        (二)课程改革实践呼唤全人课程
        (三)约翰·米勒课程思想的学术影响力
    二、概念界定
        (一)“全人课程”的词源分析
        (二)“全人课程”的内涵分析
        (三)约翰·米勒对“全人课程”的界定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全人教育”的研究
        (二)关于“全人课程”的研究
        (三)约翰·米勒全人课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意义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约翰·米勒全人课程思想的形成与渊源
    一、约翰·米勒全人课程思想的形成背景
        (一)政治与经济的影响
        (二)科学简化论的危机
        (三)文化与精神生活的追求
    二、约翰·米勒全人课程思想的理论缘起
        (一)西方全人课程的探索
        (二)东方哲学理念的魅力
第二章 约翰·米勒全人课程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基础—永恒哲学
    二、心理学基础—超个人心理学
    三、社会学基础—生态互赖的观点
第三章 约翰·米勒全人课程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约翰·米勒全人课程的基本旨趣
        (一)指向整体性的人
        (二)启迪爱与智慧
        (三)形成敬畏与惊奇感
        (四)获得生命的意义感
    二、约翰·米勒全人课程的内涵特征
        (一)整体平衡
        (二)多元包容
        (三)交互联系
    三、约翰·米勒全人课程的关联思维
        (一)线性思维与直觉思维的关联
        (二)身体与心智的关联
        (三)自我与灵魂的关联
        (四)学科的关联
        (五)个人与团体的关联
        (六)人与地球的关联
    四、约翰·米勒全人课程的具体实践
        (一)作为实践主体的全人教师
        (二)整体学习
        (三)“春分全人教育学校”的践行
    五、约翰·米勒全人课程的问责评价
    六、约翰·米勒全人课程的动态变革
第四章 约翰·米勒全人课程思想的评鉴
    一、约翰·米勒全人课程思想的理论贡献
        (一)平衡理论取向,建设关系课程
        (二)提升爱与智慧,追求生命意义
    二、约翰·米勒全人课程思想的实践思考
        (一)培养全人教师,教师参与变革
        (二)建立有机问责,开阔评价视野
    三、约翰·米勒全人课程思想的深化发展
        (一)把握实践张力,促进有机协调
        (二)进入公立系统,影响尚且微弱
第五章 约翰·米勒全人课程思想的启示
    一、重视学生的“灵性”和教师的“在场”
    二、审视课程改革中的课程价值取向
    三、注重课程设计中的关系思维
    四、推动评价标准和方式的创新
    五、开展本土化课程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5)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中国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提升呼唤教育话语的创生
        (二)话语的建构功用应在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中得到深化
        (三)过程话语利于教育难题的消解并开创出新的课程世界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一)课程
        (二)课程话语
    五、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主题的研究现状
    一、关于“语言意义”的研究
        (一)国外“语言意义”研究概况
        (二)国内“语言意义”研究概况
    二、关于“话语”的研究
        (一)国外“话语”研究概况
        (二)国内“话语”研究概况
    三、关于“课程话语”的研究
        (一)国外“课程话语”研究概况
        (二)国内“课程话语”研究概况
第三章 话语与课程世界
    一、话语在课程世界中的“面相”及“自觉”之路
        (一)话语即行动——话语“沉溺”在课程的语言游戏中
        (二)话语即修辞——话语被窄化为一种语法
        (三)话语即工具——话语沦为无意义的课程表述结构
        (四)话语即话语——话语在课程中的本体地位得以显现
    二、话语之于课程要素的重要性
        (一)话语与课程思维
        (二)话语与课程理论
        (三)话语与课程知识
        (四)话语与课程意义
        (五)话语与课程权力
        (六)话语与课程理解
        (七)话语与课程实施
        (八)话语与课程研究
    三、话语意义的课程来源
        (一)课程主体
        (二)课程问题
第四章 哲学与课程话语――课程话语理论基础考察
    一、哲学之课程话语“先在性”身份
        (一)“课程”概念本身是由哲学辨明及丰富的
        (二)课程话语的“搭建”需借用哲学“脚手架”
    二、哲学之课程话语逻辑衍生“母体”身份
        (一)话语逻辑
        (二)哲学的言说逻辑
        (三)哲学如何影响课程话语逻辑
    三、哲学在课程话语中的谱系——以英美和欧陆哲学为视角
        (一)英美哲学对课程话语的“塑形”与“赋义”
        (二)欧陆哲学对课程话语的“塑形”与“赋义”
    四、为什么是过程哲学
        (一)过程哲学的应景性——从哲学研究的世情上看
        (二)过程哲学体系
第五章 过程哲学课程话语意在改善的言说问题
    一、意在改进实体哲学层面下课程表述问题
        (一)表达逻辑问题:课程表达的主-谓模式(主客)
        (二)话语定位问题:简单定位谬误,语言的乌托邦
        (三)表达程式化问题:囿于结构主义言说方式
    二、意在改进解构性后现代下的课程表述问题
        (一)失衡问题:思辨性课程话语体系式微
        (二)范式问题:课程话语的范式之争
第六章 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建构思路
    一、课程概念体系:建构过程哲学式的课程要素话语
        (一)课程思维:“主体-超体”逻辑
        (二)课程理论:有观点更要有体系
        (三)课程知识:广狭义并重
        (四)课程意义:要明确意义的语境
        (五)课程权力:拓展权力的关系力量
        (六)课程理解: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并存
        (七)课程实施:自由与纪律相结合
        (八)课程研究:基于经验,重视思辨
    二、课程结构体系:运用过程哲学思维优化课程言说
        (一)课程目标话语:强调学生认知发展的节奏
        (二)课程内容话语:超越镜像知识
        (三)课程实施话语:让生成话语焕发课堂活力
        (四)课程评价话语:事实与价值的统一
第七章 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同类比较——一种基于课程理解的考察
    一、“课程话语”与“课程理解”的关系逻辑
        (一)“课程话语”来自于“课程理解”
        (二)“课程话语”造就“课程理解”
        (三)两者通过意义不断地互相“重塑”
    二、“课程理解”概念解读
        (一)“课程理解”的哲学原理
        (二)“课程理解”的方式机制
        (三)“课程理解”的取向
        (四)“课程理解”的影响因素
    三、课程话语的比较——以几种主流的视角为例
        (一)主智主义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二)经验本位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三)实践范式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四)人本主义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五)现象学派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六)后现代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结语
    一、对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研究总结
    二、对未来中国课程话语体系建设的思考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新课程实施的现状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三)现存问题的思考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教师课程理解研究概况
        (二)国外教师课程理解研究概况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四)课堂观察法
第一章 教师课程理解的理论概述
    一、主要概念的界定
        (一)课程
        (二)课程理解
        (三)教师课程理解
    二、教师课程理解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解释学
        (二)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三)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
    三、教师课程理解的内容
        (一)课程目标
        (二)课程内容
        (三)课程实施
        (四)课程评价
第二章 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内容
    二、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调查现状及分析
        (一)课程目标的理解
        (二)课程内容的理解
        (三)课程实施的理解
        (四)课程评价的理解
    三、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的调查结论
        (一)课程目标理解的问题表现
        (二)课程内容理解的问题表现
        (三)课程实施理解的问题表现
        (四)课程评价理解的问题表现
第三章 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问题表现的原因分析
    一、课程理解的价值层面
        (一)课程观主要表现为以知识理性为主
        (二)教师职业情感缺失
        (三)教师文化隔离
        (四)教师文学知识底蕴不足
    二、课程理解的外部支持层面
        (一)语文课程标准不够明晰
        (二)课程培训效果缺乏
        (三)评价方式以考试为主
        (四)学校课程管理以科层管理模式为导向
        (五)教学任务繁重
第四章 提升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能力的对策
    一、基于教师自身理念与能力方面
        (一)增强教师课程意识
        (二)促发教师自我激励
        (三)践行课程反思行动
        (四)提升文学知识底蕴
        (五)加强文本的意义建构
        (六)加强师生视域融合
    二、基于教师间协作方面
        (一)构建合作型教师文化
        (二)促进课程设计者与教师的交流
        (三)构建教研共同体
    三、基于外部支持性方面
        (一)增强语文课程标准的明晰度
        (二)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三)提升课程培训的应用性
        (四)实行民主的课程管理模式
        (五)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论生成课程观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问题产生的背景
        (二) 选题的缘由
        (三) 研究问题
        (四) 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与相关文献述评
        (一) 核心概念界定
        (二) 哲学基础
        (三) 理论基础
        (四) 文献综述
        (五) 研究述评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时代的主题:从预设到生成
    一、社会背景
        (一) 苏联卫星的冲击:现代课程开发范式成为主导
        (二) “二战”后社会危机:推动各种哲学流派的兴起
    二、文化背景
        (一) 社会、文学、艺术领域的各种运动此起彼伏
        (二)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对教育领域的冲击
    三、转变:从预设到生成
        (一) 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变:主客二分现成论的倾覆与交互生成论的崛起
        (二) 最新科学研究带来思想的转变:以复杂科学、量子力学等为例
第三章 理论的基础:生成课程观的理论分析
    一、生成课程观的哲学基础
        (一) 哲学解释学
        (二) 后结构主义哲学
        (三) 存在主义哲学
        (四) 生成主义哲学
    二、生成课程观的理论来源
        (一) 皮亚杰、维果斯基:建构主义理论
        (二) 多尔、车里霍尔姆斯: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三) 杜威、施瓦布:实践的课程理论
        (四) 派纳:概念重建主义课程理论
第四章 现实的反思:生成课程观的困境探析
    一、生成课程观面临的困境
        (一) 源起西方,水土不服
        (二) 理论薄弱,根基不牢
        (三)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二、生成课程观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 社会的原因:社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甚嚣尘上,基础课程领域陷于桎梏
        (二) 学校的原因:客观主义知识观固化成型
        (三) 个体的原因:对“人”的整体发展的忽略
第五章 理性的建构:生成课程观的基本构建
    一、生成课程观与课程的价值取向
        (一) 课程观念的构建:课程是一种对话和转变的过程
        (二) 课程目标的构建:个体主观意义的生成
        (三) 课程意义的构建:达成个人转变的通道
    二、生成课程观理论建构的原则
        (一) 克服西化,使其中国化
        (二) 刨根问底,使其理论化
        (三) 改变观念,使其大众化
    三、生成课程观与课程的内容
        (一) 以博雅教育为基础启迪智慧
        (二) 以情境创设为土壤滋长多样性
        (三) 以实际取材为蓝本勾画愿景
    四、生成课程观与课程的实施
        (一) 灵活的课程设计:从目标模式转向过程模式
        (二) 对“教材”和“教案”使用的创生取向
    五、生成课程观与师生共创
        (一) 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开发的主体
        (二) 教师自我反思与生成实践
    六、生成课程观与课程评价
        (一) 评价的重心:由结果转向过程
        (二) 课程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8)通识课程视阈下大学审辩性思维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将审辩性思维纳入“核心素养”
        1.2.2 中国未来发展需要审辩性思维人才
    1.3 国内外审辩性思维研究综述
        1.3.1 国外审辩性思维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路线
    1.7 相关说明
        1.7.1 大学
        1.7.2 通识教育
        1.7.3 审辩性思维
        1.7.4 课程与课程设计
第二章 理论分析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通识课程
        2.1.2 审辩性思维能力
        2.1.3 课程设计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通识课程理论
        2.2.2 审辩性思维理论基础
        2.2.3 课程设置理论
        2.2.4 课程设计理论
        2.2.5 课程开发类型
    2.3 二者关系及解题框架
        2.3.1 关系阐释
        2.3.2 意义阐释
        2.3.3 问题解决框架
第三章 审辩性思维课程的中美比较
    3.1 美国审辩性思维课程的发展演变
        3.1.1 思想渊源——古罗马的教育目的:培养雄辩家
        3.1.2 初期——耶鲁报告:古典语言是自由教育的重要内容
        3.1.3 发展期——哈佛大学红皮书:通识教育的确立
        3.1.4 深化期——《民主社会的教育目标》至今:审辩性思维得到全面发展
        3.1.5 审辩性思维课程演变的回顾
    3.2 中美高校审辩性思维课程开发模式的比较
        3.2.1 美国高校审辩性思维课程现状
        3.2.2 中国高校审辩性思维能力课程的现状
    3.3 中美高校基于审辩性思维课程设计的情况比较
        3.3.1 审辩性思维课程目标设计
        3.3.2 审辩性思维课程内容设计
        3.3.3 审辩性思维课程设计的组织管理
        3.3.4 审辩性思维课程教学模式
        3.3.5 审辩性思维课程评价方式
第四章 我国大学审辩性思维培养现状调查
    4.1 调查前期准备
        4.1.1 调查目的
        4.1.2 调查对象与过程
        4.1.3 调查方法
        4.1.4 量表选用与修订
    4.2 实施调查与问题整理
        4.2.1 发放问卷并回收
        4.2.2 问卷整理统计
    4.3 审辩性思维能力分析
        4.3.1 四所学校在审辩性思维各因子及男女学生相关分析
        4.3.2 NM大学审辩性思维前后测对比分析
    4.4 结论与建议
        4.4.1 结论
        4.4.2 NM大学审辩性思维能力结果的讨论
        4.4.3 建议
第五章 审辩性思维课程目标建构与内容设计
    5.1 审辩性思维课程理念与定位
        5.1.1 教育理念: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
        5.1.2 培养目标:具有全球素养的人
        5.1.3 课程定位:打造“金课”
    5.2 审辩性思维课程目标体系构建
        5.2.1 课程目标学理性分析
        5.2.2 审辩性思维课程目标的确定依据
        5.2.3 审辩性思维课程目标的确定原则
        5.2.4 审辩性思维课程目标的分类
    5.3 审辩性思维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5.3.1 课程内容选择的理论与方法
        5.3.2 审辩性思维课程内容选择依据
        5.3.3 审辩性思维课程内容选择原则
        5.3.4 审辩性思维课程内容的模块设计
        5.3.5 审辩性思维课程内容的组织
    5.4 审辩性思维课程开发案例
        5.4.1 审辩性思维课程目标体系设计
        5.4.2 审辩性思维课程内容体系设计
        5.4.3 课程大纲案例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的回顾
    6.2 研究的创新
    6.3 研究的不足
    6.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测试知情书
    附录2 :大学生审辩性思维能力调查问卷
    附录3 :审辩性思维能力测试答题卡
    附录4 :高校《审辩性思维》类课程调查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新中国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课程话语的相关研究
        二、语文课程话语的相关研究
        三、已有研究评述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话语
        二、课程话语
        三、语文课程话语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理论之基: 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话语理论
        一、巴赫金的“对话与意识形态符号”理论
        二、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
        三、费尔克拉夫的“话语—社会”理论
        四、话语理论的共同特性及课程意蕴
    第二节 理解理论
        一、海德格尔的“存在”理解观
        二、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理解观
        三、哈贝马斯的“兴趣与交往”理解观
        四、理解理论的共同特性及课程意蕴
第二章 历史考察:语文课程话语的流变脉络
    第一节 建国时期政治教化取向的语文课程话语(1949—1977)
        一、课程目标话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旨归
        二、课程内容话语:以革命伦理为主题
        三、课堂教学话语:以训诲为主导形式
    第二节 新时期知识能力取向的语文课程话语(1978—2000)
        一、课程目标话语:以知识能力为指向
        二、课程内容话语:以科学知识为导向
        三、课堂教学话语:以训练为主导形式
    第三节 新课改人文素养取向的语文课程话语(2001—迄今)
        一、课程目标话语:以语文素养为鹄的
        二、课程内容话语:以社会生活为题材
        三、课堂教学话语:以对话为主导形式
第三章 理性探析: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的本质和特征
    第一节 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的内在本质
        一、语文课程话语的流变反映了社会需求的变化
        二、语文课程话语的流变展露出权力之间的博弈
        三、语文课程话语的流变潜藏着意识形态的渗透
    第二节 语文课程话语的多维特征
        一、课程话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同构
        二、课程话语的政治性、审美性与道德性的同构
        三、课程话语的经典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同构
第四章 实然审视: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的现状反思
    第一节 语文课程话语的认同危机
        一、被误解的政治意识形态
        二、被曲解的教师权威
        三、被解构的宏大叙事
    第二节 语文课程话语的理论困境
        一、语文课程话语的理论表述困境
        二、语文课程话语的理论应用困境
    第三节 语文课程话语的实践迷失
        一、教师话语的失却性生存
        二、学生话语的泛人文性表达
        三、民众话语的批判性狂欢
第五章 应然建构: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的发展态势
    第一节 语文课程话语的建构理念
        一、消解霸权课程话语,构筑多元平衡课程话语
        二、反思西方课程话语,建设本土性课程话语
        三、规约个体性课程话语,提倡总体性课程话语
    第二节 语文课程话语的建构策略
        一、课程目标注重学生、社会、知识的多元整合
        二、课程内容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融入核心价值观,基于并超越生活取向
        三、课堂教学注重语言运用,促进平等对话,达成适度的视域融合
结语未尽的话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托马斯·波克维茨的批判课程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一、波克维茨批判课程理论的形成
    (一) 个人经历
    (二) 社会背景提供了批判空间
    (三) 波克维茨批判课程理论形成的思想基础
二、波克维茨批判课程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 课程本质:一种政治实践过程
    (二) 课程目标:培养儿童自我批判态度,实现个体解放
    (三) 课程内容:科学事件
    (四) 课程实施:创建自我批判共同体
    (五) 课程评价;以经验为核心的多元机制
    (六) 课程研究方法论:社会认识论
三、对波克维茨批判课程理论的评价
    (一) 开阔的学术视野促成创新理论的形成
    (二) “福柯式”的课程研究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和概念
    (三) 表现出对边缘群体的关怀
    (四) 重解构轻建构,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四、波克维茨批判课程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 培养学生的自我批判态度
    (二) 重视跨学科课程
    (三) 实现学校文化转型
    (四) 重构教师教育的批判取向
    (五) 提倡多元课程评价实践
    (六) 注重社会认识论思维在课程研究中的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西方批判课程理论试探(论文参考文献)

  • [1]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我国课程论教材中批判课程理论的融入策略探究 ——以M师范大学使用的教材为例[D]. 张乐乐.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研究[D]. 郭建斌. 山西大学, 2020(12)
  • [4]约翰·米勒全人课程思想研究[D]. 李佳. 西南大学, 2020(02)
  • [5]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体系构建研究[D]. 李栋.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6]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研究[D]. 杨杨. 北华大学, 2019(01)
  • [7]论生成课程观的构建[D]. 黄冕. 云南大学, 2019(03)
  • [8]通识课程视阈下大学审辩性思维课程设计研究[D]. 黄存良.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9]新中国语文课程话语流变研究[D]. 王超.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1)
  • [10]托马斯·波克维茨的批判课程理论研究[D]. 吕婷婷. 西南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西方批判课程理论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