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方企业投资西部

论东方企业投资西部

一、论东部企业向西部跨区投资(论文文献综述)

李存芳,王梅玲,张晓旭,杜沈悦,张博[1](2020)在《东部资源型企业与西部资源富集地系统耦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我国东部资源型企业与西部资源富集地的系统耦合问题,采取系统工程学和协同学的思想,深度分析双方的优势要素耦合关系,构建系统耦合度模型和判别准则,选取徐州矿务集团和天能徐州煤电集团分别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贵州省、青海省、陕西省2005—2014年的相关指标数据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灰色斜率关联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东部资源型企业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双方优势要素的耦合正是东部资源型企业跨区转移行为的本质。(2)东部资源型企业跨区转移行为的实现取决于东部资源型企业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双方优势要素的耦合度。(3)东部资源型企业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双方优势要素耦合度的高低可以作为企业跨区转移目标地选择的科学依据。徐州矿务集团、天能徐州煤电集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系统耦合度分别高于其与贵州省、青海省、陕西省的系统耦合度,可以优先选择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转移。(4)东部资源型企业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双方均应高度重视自身条件短板的补足,以提高系统耦合度,强化企业跨区转移行为的驱动力。研究结论可为调控资源型企业跨区转移行为和促进区域创新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赵城[2](2020)在《新时代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市场分割困境与破解路径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其意在控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但多年的政策实践不仅未能使得东中西“梯度式”差距显着缩小,而且导致了南北分异现象进一步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的“块状化”趋势愈加明显,而如果考虑到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均意义上的福利水平差异和个人发展机会差距,则当前存在的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充分问题将尤为突出。作为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践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已然刻不容缓,而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破除要素流动壁垒,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也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首先将市场分割带来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引入具有内生增长特征的NEG框架,推导了市场分割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机制,发现市场分割通过阻碍区际贸易、限制市场拓展、制约企业迁移和阻滞区域发展动能转换四个层面影响了区域协调发展进程;而对比市场分割与市场一体化条件下区域发展的长期特征后发现,市场分割不仅降低了长期经济增长率和整体GDP,而且导致区际人均实际收入差距发散。为深刻分析市场分割对新时代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这一具体问题的影响机制,文章进一步将区域协调发展概括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协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协调、基础设施通达程度协调、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协调以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协调五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市场分割制约新时代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逻辑。其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2001-2017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测算了市场分割程度,构建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继而设计实证研究方案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结果发现:(1)整体来看,市场分割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产生了显着的阻碍作用,且随着市场分割程度的不断提高,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制约效应持续扩大。同时,市场分割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协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协调、基础设施通达程度协调、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协调以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协调均产生了不利影响,表明市场分割已然是新时代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困境和短板所在;(2)从时间层面来看,当期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推进下一期的区域协调发展进程,而市场分割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在时间上具有显着的滞后效应,表现为在当期和滞后前三期时,市场分割对区域协调发展起到了显着的阻碍作用,但这种阻碍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小,并最终在滞后四期时变的不显着;(3)从空间层面来看,市场分割在我国东部地区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消极影响最严重,且该影响在东部地区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而在其他区域的溢出效应不明显,进一步考察市场分割对区域协调发展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后发现,市场分割对区域协调发展的直接效应在各区域层面均显着,但间接效应也只在东部地区显着;(4)从影响机制来看,市场分割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具有显着的门槛特征,具体而言,当区际贸易潜力、本地市场规模和产业集聚程度越过门槛值时,市场分割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阻碍作用将迅速上升,而当区域创新水平超过门槛值后,市场分割则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进程。最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消除市场分割、破解新时代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困境的政策建议。

田光辉[3](2019)在《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文中认为随着工业和城镇化的快速扩张,环境问题愈加受到政府和公众的关切,为应对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压力,环境规制逐步增强,开始成为产业地理格局调整的重要因素。污染企业和产业对环境规制的响应成为各学科研究的热点。然而,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冲突是工业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世界性难题,出于财税动机和经济增长等地方利益考虑,地方保护会对环境规制的实施和执行形成干扰,也会影响污染产业的地理空间格局。因此,需要将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纳入统一的理论和模型分析框架中,才能更好的理解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变化。本文以“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的关系”为核心论题,基于环境规制理论、地方保护理论和区位论,从宏观和微观视角系统研究两因素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影响,契合生态文明建设下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结合已有研究和相关理论,本研究系统阐述了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和产业动态作用的理论依据和作用机制,在考虑区域、产业和企业异质性的基础上,构建了综合性理论分析框架。同时,为更好的理解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作用,本研究对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演变轨迹进行了分阶段阐述,揭示其特点、问题和演进方向,分析其影响。依据所构建的分析框架,本文以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主要研究区域进行实证分析,将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分为宏观层面产业分布变化和微观层面产业动态调整,产业动态包括企业进入、退出、企业利润率、企业创新、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共包含以下研究内容: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时空格局及其交互机制,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时空格局特征,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产业分布的影响,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产业动态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分布差异显着,存在负向空间关联特征;两者具有区域“模仿行为”和交互制约作用。地市层面环境规制分布呈现东高西低,高值不断向内陆转移;地方保护则由北高南低向中西高、东部低转变。两者均为空间集聚特征,其中,环境规制集聚程度趋于离散;地方保护空间集聚存在明显的东西和南北差异。两者存在负相关空间关联特征。在两者作用和竞争形态上。全样本估计中,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具有交互制约作用,均存在区域“模仿行为”。发现环境规制并非单向的“逐底竞争”,而是在利益争夺、地市博弈及环境恶化中累积向上。而邻近地区环境规制的空间溢出效应较弱。分阶段估计中,环境规制的“模仿制约”形态有所增强,环境规制“竞争向上”得到强化。分区域估计中,由东至西,环境规制对地方保护的作用形态分别呈现“模仿制约”、“独立制约”、“独立无效”;地方保护对环境规制的作用形态则呈现“独立无效”、“独立制约”和“模仿促进”。(2)污染密集型产业比重波动下降,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时间变化上,污染密集型产业总量稳步提升,比重波动下降,内部组成结构相对稳定。先后经历缓慢增长、快速扩张和结构转型三个阶段,表现为“分散-集中-分散”趋势。空间分布上,省级层面,北京、广东、江苏和浙江是主要产能转出地,中西部则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主要承接地。地市层面上,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和江苏省是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主要分布区,总体布局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特征;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为产能的主要转出地,重点开发区域则成为产能的主要增长地区。各行业的调整方向在地带间、城市群和地市间存在较大差异。(3)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的影响存在区域、产业、和空间异质性。环境规制与污染密集型产业规模呈倒“U”型关系,环境规制开始成为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尤其对高污染行业,证实“污染避难所”效应存在。省域层面,环境规制的作用在东西部突出,而在地市三大地带内均呈倒“U”型关系。环境规制对污染产业规模的抑制效应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上升而增大;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环境规制与污染密集型产业规模的关系呈现倒“N”型。地方保护推动污染密集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尤其对高国有比重行业,而不符高利税产业倾向布局在地方保护高地区的假设。与邻近地区的地方保护博弈将削弱产业收益。省级层面,地方保护作用在中西部显着,而地市层面,由西至东,地方保护指数越高,污染密集型产业规模增幅越大。随着地方保护指数上升,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规模呈现“V”型;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地方保护先促进后抑制污染密集型产业增长。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交互作用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影响在考虑尺度、区域和产业异质性后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两者的交互作用在省域层面的东中部明显,而在地市层面,中西部更能体现出两者的交互作用。地方保护抑制环境规制对高污染行业的作用。(4)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产业动态的影响受到区域、产业和企业异质性的影响。(1)企业进入高值呈现向西部移动的态势。环境规制提升了高污染企业的进入壁垒,而对国企、外资和大企业有所削弱。地方利税保护动机降低西部,而提升了东中部的进入门槛;国企保护动机则降低了企业进入门槛。大企业更易进入地方保护动机高的地区,国有企业易进入利税保护动机高的地区,而东中部国有比重高的地区则限制国有企业进入。环境规制提升了东西部地方利税保护动机高地区的企业进入壁垒,国有企业保护动机则抑制环境规制的作用。(2)污染企业的退出率和内部退出结构的高值区域逐渐西移,东部企业退出规模有所提升。环境规制并非污染企业退出的关键因素,年龄大的企业受影响较高。东西部地方利税保护动机降低了污染企业的退出概率,而国有企业保护动机则增加了企业退出数量。国有和外资企业在地方保护程度高的地区退出壁垒较高,环境规制推动地方利税保护动机高的地区污染企业退出,而国有企业保护动机则对环境规制作用的发挥具有抑制作用。(3)企业利润率的空间格局呈现东部总体较优,中西部发展迅速的特征。强“波特假说”未得到验证,“合规成本”可以用来解释环境规制与企业利润率的关系。保护利税动机有利于提升企业利润率,而除国企、外资和大企业外,国有企业保护动机不利于利润率提升。利税保护动机改变了环境规制遵循成本效应,而国企保护动机和环境规制的负向效应具有叠加作用。地区异质性上,中部地区环境规制遵循成本效应较强,降低了利税比重高地区的利润,而西部国企即使面对严格的环境规制,其利润也能得到保障。(4)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创新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和长三角,逐步向中部和成渝地区扩展。未证实弱“波特假说”存在,环境规制有利于推动国企和外资企业的创新,但对大企业具有“挤压效应”。地方保护利税动机能够推动企业创新水平提升,其中,外资和民营企业是创新主力。国企保护动机则阻碍创新增长,且不利于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效应发挥。(5)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专业化集聚格局各有不同特点,但整体变化相对稳定。在全国和中部,环境规制促使产业集聚分散,而在东西部,环境规制则推动产业集聚提升。环境规制利于民营企业为主的地区产业集聚,而在国企和大企业为主的地区,环境规制增强不利于产业集聚。地方利税保护动机促使产业分散,除东部外,国企保护动机推动产业集聚。环境规制总体上降低了地方保护动机高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6)产业结构“污染化”格局呈现西高东低,产业结构趋于“清洁化”。环境规制有利于推动地区产业结构向“清洁化”转型,尤其是对内部规模经济大的产业,而对民营企业比重大的行业作用不明显。除内部规模大的产业外,地方利税保护动机会推动产业向“清洁化”转型。国有企业保护动机则不利于产业向“清洁化”转型。环境规制有利于抑制地区利税占比高地区的产业增长,但环境规制的作用易受国企保护动机的干扰。根据相关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加强环境治理和管理体系建设,提升环境规制效率;(2)推动市场化和国有体制改革,减少不良干预;(3)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区域向好竞争;(4)综合统筹、合理谋划,做好产业迁出和承接工作;(5)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措施;(6)增强企业创新能力;(7)发展绿色产业,致力产业结构“清洁化”转型。创新之处:在理论上,将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同时纳入分析框架,并分析二者对污染产业地理格局的作用机制;构建地市层面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测度方法,并考察两者的作用形态;从宏观、微观和异质性视角探讨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影响,丰富了相关研究。

余功为[4](2014)在《我国区际产业梯度转移粘性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现已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然而,目前我国经济还存在许多问题,诸如资源不断紧张、环境不断恶化,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经济发展差距有扩大趋势。承接产业转移则就成为欠发达地区实现产业层次提升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成为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地,我国区域间已经具备产业梯度转移的基本条件,区域间已存在着经济梯度差,东部地区也存在着许多传统产业,而且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着一次新一轮大规模国际产业正向我国大陆地区与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耦合转移。如何将东部地区成熟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成为这次耦合转移是否成功的关键,也是促进我国各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从现实情况看,我国似乎并没有出现大规模区际产业转移的现象,东部地区处于生命周期成熟阶段或衰退阶段的传统产业仍对原区位表现出粘性特征;并不如理论界所预期那样,我国会出现大批传统产业由东部地球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迁移的现象。基于以上背景及认知,本文以我国制造业的产业梯度转移为研究对象,围绕当前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趋势与特征、产业梯度转移粘性程度测度、形成机理、影响效应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程度等系列问题进行细致分析与探讨,试图从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在具体的结构安排上,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产业转移领域研究进行了总结与评述,以期了解该领域现有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与不足,试图从中找到切入点去开展下一步研究工作;随后引入了开展研究中所需支撑的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同时对产业梯度转移粘性的形成与运行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接着,通过测定在不同年份间我国东部地区制造业占全国行业总产值比重变化情况,分析当前我国区际产业转移所呈现的趋势与特点。研究显示现阶段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为相对转移,为产业转移的初始阶段,区域间大规模产业转移现象尚未出现。接着,通过运用灰色聚类方法对我国区际梯度转移粘性程度与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粘性程度趋向减弱,但趋势不够明显。基于上文的结论,本文尝试着对形成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粘性的影响要素进行理论分析,从中探寻影响产业转移的构成要素并进行实证研究,进而通过克服或优化这些影响要素而达到破除区际产业梯度转移粘性问题,促进东部地区传统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实证研究过程中,本文分别从内部要素构成系统与外部要素构成系统建立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各种变量要素对制造业转移的影响。实证结论显示,在内部构成要素中人力资本、沉没成本都对产业梯度转移存在影响,其中人力资本对产业梯度转移的影响要大于固定资本与沉没成本对其的影响,此外区位因素对制造业发展作用并不够显着;在外部构成要素中制造业就业人数、城镇化建设水平与交通密度等要素对产业梯度转移都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其中制造业就业人数对产业梯度转移的影响程度最大,其后依次是城镇化建设水平与交通密度等因素;而外商直接投资与贸易外向度会对制造业发展产生某种程度的挤出效应,从而会对区际产业梯度转移有着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发展的产生的挤出效应表现得更加明显;特别地,与理论预期有所不同是成本费用利润率、二元对比系数与科技创新水平在模型中表现出不显着的特征。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我国区际产业梯度转移与承接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改善我国区际产业梯度转移现状提供施政思路与政策参考。

朱江丽[5](2014)在《异质性视角下中国空间集聚效率研究》文中提出长期以来,以“造城模式”和“工业园模式”共同推进经济增长是中国政府参与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手段,也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集聚发展模式。尽管这一模式在短期内促进了经济GDP增长,但是政府凭借行政力量大操大办,严重妨害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其结果是部分欠发达地区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程度远远跟不上空间扩张,集聚经济陷入低效化粗放型的发展瓶颈。这一现实问题暴露出理论与实践对空间集聚的认识不足,忽略了空间集聚的基本规律与属性,尤其是效率属性。因此,本文以异质性企业与劳动力空间选择为线索,解释具有不同效率属性的空间集聚的形成机理以及制度约束对其的影响,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不仅进行数值模拟验证,而且从中国企业和人口空间集聚以及协调发展的角度提供中国空间集聚效率的实证分析。这一研究对于认识中国空间集聚发展的基本特征、把握空间集聚发展的基本规律、合理促进城镇化与产业经济发展以及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政策参考价值。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通过构建异质性企业与劳动力空间集聚模型分析不同效率属性的空间集聚形成与演变机制,发现:(1)异质性企业与劳动力空间集聚模型同样具有新经济地理模型的一般特征,即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循环因果关系、内生的非对称性、突发性集聚以及区位黏性。(2)高、低技术企业在价格指数效应、本地市场需求效应以及竞争效应的影响下在地区之间流动,而且高、低技术企业具有不同的流动选择,高技术企业对技术竞争更加敏感,低技术企业更加依赖劳动力资源;普通劳动力在自身异质性偏好以及高、低技术企业的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下流动。(3)贸易自由度的变化会影响异质性企业与劳动力空间集聚。随着贸易自由度改变会出现决定企业集聚与分散的突破点和持续点,突破点和持续点受到工业品效用权重、普通劳动力对地区异质性的偏好、工业产品差异化程度以及经济体普通劳动力比重等经济条件的影响;贸易自由度变动对普通劳动力影响取决于贸易自由度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的合力。(4)企业与劳动力的空间选择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不仅劳动力的流动依赖于高、低技术企业的空间分布,而且高、低技术企业的流动与集聚受到普通劳动力的异质性偏好以及普通劳动力与企业家占比的影响。第二,通过异质性企业与劳动力空间集聚的拓展模型,指出地区政策和户籍制度对企业与劳动力集聚具有重要的政策效应。(1)鼓励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促进地区集聚具有积极意义,但限制普通劳动力流入的管理政策对经济集聚发展具有消极效应。(2)户籍制度改革总体上促进人口城镇化以减速度递增的趋势,有助于缩小阶级收入差距;同时户籍制度改革效应对空间经济格局的影响效果受到了农村劳动力迁移成本以及贸易自由度的制约。第三,基于异质性企业空间集聚的层面考察中国空间集聚效率,主要统计与实证结论如下:(1)中国产业空间集聚度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中国产业经济呈现出由东向西阶梯型递减的非均衡分布特征,而且传统工业和流通部门的规模与分布范围都远远超过了现代生产型服务业。二是虽然传统产业集聚测算指标显示绝大多数产业的产业集聚度呈现上升趋势,但考虑到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后发现,多数产业地区聚类集聚程度没有变化或下降了。三是制造业次级产业中,以资源开采或加工类产业为代表的低技术或中低技术产业集聚度提高,但中高技术产业出现了扩散的趋势。(2)通过分析2003-2011年行业数据,验证了异质性企业集聚是造成中国集聚规模提高但集聚效率低下的原因。具体来说一是从产业专业化集聚的角度验证了越是技术水平低的产业越容易受到优惠政策刺激而集聚发展,集聚效率与集聚规模呈现正U型曲线特征;二是从地区制造业多样化集聚的角度,证明了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虽满足倒U型曲线特点但是位于集聚效率随规模增长下滑的一端;水平中等的中部地区集聚效率与集聚规模呈现正U型曲线并位于拐点右侧,崛起势头良好;西部地区集聚规模不足导致集聚效率提升潜力较好。(3)进一步在异质性企业集聚理论指导下,分别利用2008-2012年全国上市企业微观数据和2005-2007年通讯电子设备制造业微观数据分析了异质性企业集聚的影响因素,指出市场需求、市场竞争、财税政策与户籍政策是影响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进而影响空间集聚效率的重要因素。第四,基于人口集聚的层面考察中国空间集聚效率,主要发现如下:(1)中国人口分布、流动与集聚特征是:一是中国呈现出人口密度自东向西阶梯性递减的“带状”格局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块状”集聚特征。二是中西部地区人口不断向东部人口集聚地区流动。三是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劳务输出大省和劳务输入大省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四是东部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分布相对集中形成了水平较高的城市群,但是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分别面临着人口集聚不足和经济集聚不足的客观困难。(2)按照理论模型所提供的结论,利用2000-2011年长三角城市数据验证了企业空间分布与城市公共投资、城市旅游发展水平、城市绿化水平等影响人口异质性偏好的因素,都是影响城市人口集聚的重要因素,同时深化出口开放将放大企业对人口的吸纳能力。(3)在人口空间集聚中人力资本越多,人口空间集聚效率越高,因而以人力资本为被解释变量,进一步分析人口空间集聚效率的影响因素:财政对教育的人均投入、中高等院校规模、第三产业占比、工业化和城镇化都对地区人力资本培育规模增长具有显着的积极影响,包括市场潜能、人口密度等经济地理条件以及工业化与城镇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地区人力资本就业规模。这折射出人才不仅在于培育,更在于“吸引与利用”。另外,从对外开放的角度,制造业FDI空间集聚促进人力资本就业规模增加,服务业FDI空间集聚有助于改善人力资本结构,进而促进中国空间集聚效率提升。第五,基于中国产业-人口-空间协调发展程度分析中国空间集聚效率,具有以下三点特征:一是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以产业发展为主要驱动力,人口与空间系统开发相对滞后的特征。二是中国产业-人口-空间综合协调水平不高,尤其是产业与空间两两协调度偏低,直接拉低了空间经济协调度与集聚效率,这也反映出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不当。三是东部地区各省市产业-人口-空间系统协调度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这一差距表现出逐步缩小的趋势。本研究的启示是,尊重市场规律,转变政府职能,促进资本与人口自由流动,提高空间集聚效率,同时合理引导经济要素向更广的内陆地区转移,还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发展,推进经济、人口与空间协调发展,真正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这一启示会在对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人力资本开发战略、新城镇化战略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方面产生较强的政策指引与参考价值。

宫丹丹[6](2013)在《基于企业迁移理论的资源富集区承接产业转移政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企业成本也不断提高,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延长生命周期,企业开始迁移。就我国当前阶段的企业迁移实践而言,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和各地政府的激励措施都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空间,政府因素是影响企业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我国目前关于企业迁移的研究中,很少有涉及产业转移承接地政府现有政策与企业迁移动因是否匹配、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方案是否能真正引导和激励企业迁移的文献。本文首先对国内外企业迁移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其次,对企业迁移的内涵、类型、动因、影响因素、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以我国资源富集区中具有代表性的四个省市为例,分析四个省市现有承接产业转移政策与企业迁移动因的拟合度,并得出目前资源富集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政策方面存在土地供应不足、税收优惠及金融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弱、产业配套能力不足、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交通物流发展相对滞后五方面不足之处,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保障迁移企业建设用地供给、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完善产业配套体系、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产业承接载体、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等建议,使政府的产业承接政策能够更好的为企业迁移服务,能够真正促进企业迁移、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成祖松[7](2013)在《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粘性的成因分析:一个文献综述》文中认为加速推进区域产业转移已经成为我国基本的政策取向,但产业转移粘性导致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现象。根据现有文献,文章从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成本、制度环境、产业集群、区域能力结构、产业转移力等方面综述了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粘性的成因,并指出了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三个问题。

邵宪宝[8](2012)在《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效应研究》文中提出西部大开发十多年来取得了显着的成就,但以往资源导向的传统工业化战略和依靠规模扩张带动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日益难以为继。进入战略转型阶段,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区际产业转移的正向作用并规避其不利影响,使得当地自然、经济与社会体系变得更加具有生命力和稳健性,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西部地区实现全面的可持续发展而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论文以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推手——区际产业转移为切入点,尝试建立理论和实证模型,从多个维度对其给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宏观效应做一分析与检验,并结合国际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路。首先,通过简单回顾国内、外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文献,论文重新界定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指出除了包含资源合理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应有之义外,还应具备经济效率增进和社会收入公平的新特性。接着,立足已有研究,笔者尝试搭建了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效应的分析框架,从自然资源、经济效应与社会差距三个方面剖析了其影响机理。然后,利用2000年以来的西部省份构成的面板数据,借助“能源库兹涅茨曲线”Malmquist指数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手段,分别从自然资源消耗、经济效率增进和社会收入分化等维度实证检验了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复合效应。结果表明:在自然层面上,区际产业转移给西部地区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是显着存在的,但多数省份已开始走在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轨道上;在经济层面上,波动的全要素生产率表明西部地区经济体系承接产业转移对技术进步的推动力度还不明显,但技术效率增进多少还是起到了正面效果;在社会层面上,区际产业转移程度的提高已对西部地区社会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第二产业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却有助于推动社会收入公平。最后,结合不同类型国家促进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做法,从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经济效率与产业升级、区域均衡与收入公平等方面对其经验教训进行了分类总结与国际比较,再联系我国东西互动的实际情况,对区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企业、政府、组织和从业者等相关利益主体的功能和角色进行了定位,从基础设施建设、自然资源开发、经济技术开发、人力资源开发和对外开放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促进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论文的主要贡献在于:首次系统地探讨了区际产业转移在自然、经济和社会三个维度对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机理,并引入计量经济手段对其在能源消费、经济效率和社会收入等三个具体方面的复合效应进行实证检验,这为西部大开发转型战略和多元复合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出台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和决策参考。

杨照[9](2011)在《跨区域群体投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区域之间发展不协调的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这一问题己经成为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一大阻碍。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格局,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通过跨区域群体投资这一机制,可以促进“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局面的形成,对于我国企业发展、投资所在地的经济发展以及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跨区域群体投资作为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特有现象,不仅能够拓宽产业集群的发展空间,同时还能带动投资所在地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是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依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所存在的差异已为跨区域投资创造了条件,但到目前为止,大规模的跨区域投资并没有出现。本文希望通过理论分析和实地调查,研究对于跨区域群体投资重要的影响因素,并针对东中西部提供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并且能够推动理论发展,同时解决实际问题,为促进跨区域投资的有效形成,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平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操作上的建议。本文首先就各种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阐述了跨区域群体投资的概念、模式及其优势,深入探讨了跨区域群体投资的影响因素,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内外部因素对影响跨区域群体投资的重要程度进行剖析,从实证的角度得出龙头企业的带动、拓宽市场、取得集群效应、降低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完善的基础设施等因素是影响跨区域群体投资的主要因素,最后再分析典型案例中的影响因素加以补充说明。本文的研究分别对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提出建议,采用何种跨区域群体投资的模式,利用这些影响因素来更好地推进跨区域群体投资,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李存芳[10](2010)在《可耗竭资源型企业转移区位选择行为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然界中以化石或岩石形式存在的资源是可耗竭资源,依赖于这类资源生存与发展的可耗竭资源型企业,有着与资源的可利用周期紧密相关的“开发–上升–稳定–衰退”的生命周期。我国的大中型可耗竭资源型企业多为国有企业,随着多年的开采和资源的逐渐耗竭,相继调整了发展战略,选择西部资源富集的理想区位,实施跨区转移行为。对于这类行为的研究不仅对于解决可耗竭资源型企业衰退期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弥补可耗竭资源型企业转移区位选择行为的研究缺憾,丰富可耗竭资源型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内容,拓宽工业区位理论和组织行为理论的研究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文依据规范的、科学的实证研究思路,以收集整理的2001–2009年我国境内可耗竭资源型企业跨区转移的112个项目为基础,提炼描述了可耗竭资源型企业转移区位选择的特征行为,分析了这些行为的统计规律;探究了可耗竭资源型企业转移区位选择行为的驱动因素,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度量分析,采用行为四分图和趋势面图揭示了这些行为的特征和趋势;从理论与文献研究,以及访谈调查中归纳提炼了可耗竭资源型企业转移区位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进而揭示了这些影响因素的影响方式和影响路径,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可耗竭资源型企业的转移行为在“行为收益”和“行为成本”两个维度上有着明显的趋势。主要集中于两类,即“高成本–高收益转移行为”和“低成本–低收益转移行为”;发生频数较高的企业转移行为明显集中在收益较高、成本略高的区域,并且在成本相近的区域,行为发生的频数有随收益提高而上升的趋势。从驱动因素的强度分析发现:“独资收购新建的转移行为”是收益最高的行为,也是成本最高的行为;“人员承包经营的转移行为”是收益最低的行为,也是成本最低的行为。从发生频数的高低分析发现:发生频数较高的行为有“独资收购新建的转移行为”、“控股收购新建的转移行为”、“控股重组新建的转移行为”、“独资收购改造的转移行为”等。(2)可耗竭资源型企业转移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有6个。“政策导向”、“资源耗竭压力”、“利益趋向”、“决策倾向”、“异地要素引力”和“本地区位斥力”因素都是间接地对“高成本–高收益转移行为”、“低成本–低收益转移行为”和各具体转移行为产生显着的正影响,且表现出影响强度由高到低的顺序;其影响方式和影响路径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3)可耗竭资源型企业的区位选择行为在“风险度”和“满意度”两个维度上趋势明显。主要集中于两类,即“高风险度–高满意度区位选择行为”和“低风险度–高满意度区位选择行为”。发生频数较高的企业区位选择行为明显集中在风险度较低、满意度较高的区域,并且在满意度相近的区域,行为发生的频数有随风险度下降而上升的趋势。从驱动因素的强度分析发现:风险度最高的区位选择行为是“资源市场政策导向”,风险度最低的区位选择行为是“资源运输市场政策导向”;满意度最高的区位选择行为是“资源运输市场政策潜力导向”,满意度最低的区位选择行为是“资源政策导向”。从发生频数的高低分析发现:发生频数较高的区位选择行为有“资源运输市场政策导向”、“资源运输市场政策潜力导向”、“资源运输政策导向”等。(4)可耗竭资源型企业区位选择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有7个。“资源禀赋”、“经济区位”、“民众素质”、“政策引力”、“法治环境”和“决策偏好”因素都是间接地对各区位选择行为产生显着的正影响,“区位成本”因素是间接地对各区位选择行为产生显着的负影响;其影响强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决策偏好”、“法治环境”、“资源禀赋”、“区位成本”、“经济区位”、“政策引力”、“民众素质”;其影响方式和影响路径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二、论东部企业向西部跨区投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东部企业向西部跨区投资(论文提纲范文)

(1)东部资源型企业与西部资源富集地系统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东部资源型企业与西部资源富集地系统耦合关系分析
    1、耦合关系的形成
    2、耦合关系的机理
东部资源型企业与西部资源富集地系统耦合度模型选择
    1、系统耦合度
    2、系统耦合度模型的选择
东部资源型企业与西部资源富集地系统耦合度测算
    1、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2、系统指标灰色关联度的计算
    3、系统耦合度的测算与判别
    4、耦合度比较分析
结论与建议

(2)新时代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市场分割困境与破解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思路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 可能的创新点
        1.4.1 理论上的创新
        1.4.2 实证上的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市场分割
        2.1.2 区域协调发展
    2.2 理论回顾
        2.2.1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2.2.2 发展经济学的区域发展理论
        2.2.3 新经济地理学的区域发展理论
    2.3 文献回顾
        2.3.1 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文献回顾
        2.3.2 关于市场分割的文献回顾
        2.3.3 关于市场分割与区域协调发展关系的文献回顾
        2.3.4 文献评述
3 市场分割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机理分析
    3.1 基于NEG框架的市场分割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模型构建
        3.1.1 假设条件
        3.1.2 市场分割的经济发展效应
        3.1.3 市场分割与市场一体化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特征比较
    3.2 模型内涵的进一步拓展与说明
        3.2.1 市场分割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协调的影响
        3.2.2 市场分割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协调的影响
        3.2.3 市场分割对基础设施通达程度协调的影响
        3.2.4 市场分割对人民生活保障水平协调的影响
        3.2.5 市场分割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协调的影响
4 市场分割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4.1 模型构建、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4.1.1 模型构建
        4.1.2 指标选取和变量说明
        4.1.3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回归结果分析
        4.2.1 静态面板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4.2.2 动态面板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4.2.3 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4.2.4 面板门槛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5 结论及政策涵义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涵义
        5.2.1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市场与政府优势互补
        5.2.2 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区域分工、互助和补偿机制
        5.2.3 构建国内价值链,推动完善国内分工网络
        5.2.4 优化全方位开放格局,推动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协同
        5.2.5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推动产业升级与新旧动能转换
参考文献
后记

(3)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制造业地理格局已从向东部地区集聚转向中西部地区扩散
        1.1.2 严峻的环境形势推动环境治理体系持续完善
        1.1.3 污染企业对环境规制的区位响应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命题
        1.1.4 地方保护和区域竞争是影响环境规制执行力度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5.1 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文献述评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产业地理格局
        2.1.2 污染密集型产业
        2.1.3 环境规制
        2.1.4 地方保护
        2.1.5 区域、产业和企业异质性
    2.2 相关研究进展
        2.2.1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研究
        2.2.2 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研究
        2.2.3 环境规制与产业地理格局研究
        2.2.4 地方保护与产业地理格局研究
        2.2.5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关系及其对产业地理格局的影响
    2.3 研究评述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理论依据
        3.1.1 产业空间格局理论
        3.1.2 政府行为理论
        3.1.3 环境规制理论
        3.1.4 地方保护理论
    3.2 作用机制分析
        3.2.1 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的影响
        3.2.2 地方保护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的影响
        3.2.3 环境规制和地方保护的交互作用
        3.2.4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企业空间动态
        3.2.5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企业创新
        3.2.6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产业集聚
        3.2.7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结构转型
    3.3 本文理论分析框架
第四章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的演变及定量测度
    4.1 环境规制演变与定量测度
        4.1.1 环境保护制度演变阶段
        4.1.2 环境规制实施与效果
        4.1.3 环境规制强度的测度
    4.2 地方保护演变及定量测度
        4.2.1 地方保护演变阶段
        4.2.2 地方保护的影响
        4.2.3 地方保护的测度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的时空格局及交互作用
    5.1 地方竞争: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权衡
    5.2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5.2.1 研究数据与处理
        5.2.2 空间关联分析方法
        5.2.3 模型构建、变量选择与空间矩阵设定
    5.3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的空间格局
        5.3.1 时间特征
        5.3.2 空间分异特征
    5.4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的空间关联
        5.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5.4.2 单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5.4.3 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5.5 环境规制与地方保护的交互作用
        5.5.1 估计方法
        5.5.2 全样本估计结果
        5.5.3 分阶段与分地区估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时空格局
    6.1 引言
    6.2 省域尺度污染密集型产业时空格局演变
        6.2.1 数据来源
        6.2.2 省域尺度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的时空变化
    6.3 地市尺度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时空格局
        6.3.1 数据来源
        6.3.2 地市尺度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时空格局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
    7.1 引言
    7.2 省域尺度的计量模型分析
        7.2.1 计量模型构建
        7.2.2 变量选择
        7.2.3 指标处理和模型检验
        7.2.4 实证分析结果
    7.3 地市尺度计量模型分析
        7.3.1 计量模型构建
        7.3.2 变量选择
        7.3.3 指标处理和模型检验
        7.3.4 实证分析结果
    7.4 地市尺度空间异质性分析
        7.4.1 模型设定
        7.4.2 门槛变量检验
        7.4.3 门槛回归及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动态
    8.1 引言
    8.2 产业动态的指标量化
        8.2.1 企业进入和退出
        8.2.2 企业利润率和企业创新
        8.2.3 区域工业集聚
        8.2.4 产业转型
        8.2.5 数据来源与处理
    8.3 产业动态的时空演化特征
        8.3.1 企业进入
        8.3.2 企业退出
        8.3.3 企业利润率
        8.3.4 企业创新
        8.3.5 专业化集聚
        8.3.6 产业结构
    8.4 模型设计与数据介绍
        8.4.1 模型设计
        8.4.2 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8.5 实证结果与分析
        8.5.1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企业进入和退出的影响
        8.5.2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企业利润和企业创新的影响
        8.5.3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对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创新之处
    9.4 研究不足和展望
        9.4.1 研究不足
        9.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4)我国区际产业梯度转移粘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1.2.2 产业梯度转移粘性研究综述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其框架
    1.3.1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机理分析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2 产业转移相关理论
2.3 区际产业梯度转移粘性的形成及其运行机理
    2.3.1 高梯度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粘性的形成
    2.3.2 低梯度地区对产业梯度转移粘性形成加强
    2.3.3 产业梯度转移粘性对产业转移作用机理 第三章 区际产业转移现状、梯度转移粘性程度及其影响效应分析
3.1 区际产业转移现状分析
    3.1.1 区际产业转移衡量方法
    3.1.2 区际产业转移现状与趋势
3.2 区际产业梯度转移粘性程度分析
    3.2.1 区际产业梯度转移粘性测定模型构建
    3.2.2 区际产业梯度转移粘性测定结果分析
3.3 区际产业梯度转移粘性的影响效应分析
    3.3.1 区际产业梯度转移粘性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分析
    3.3.2 区际产业梯度转移粘性对转移地的影响效应分析
    3.3.3 区际产业梯度转移粘性对承接地的影响效应分析 第四章 区际产业梯度转移粘性的构成要素分析及其实证研究
4.1 产业梯度转移粘性的构成要素理论分析
    4.1.1 产业梯度转移粘性的内部因素分析
    4.1.2 产业梯度转移粘性的外部因素分析
4.2 产业梯度转移粘性的内部要素实证分析
    4.2.1 内部要素系统模型设定及变量解释
    4.2.2 计量回归结果及其分析
4.3 产业梯度转移粘性的外部要素实证分析
    4.3.1 外部要素系统模型设定及变量解释
    4.3.2 计量回归结果及其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5)异质性视角下中国空间集聚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空间经济学之前区位理论的发展综述
    第二节 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脉络与研究进展
    第三节 异质性理论与空间集聚研究的新方向
第三章 空间集聚效率: 基于异质性企业与劳动力集聚的理论模型
    第一节 理论模型的基本假设与一般均衡性分析
    第二节 不同效率属性的空间集聚形成机理
    第三节 不同效率属性的空间集聚演变机理
    第四节 模型对新经济地理模型的继承与发展
第四章 制度约束与空间集聚效率:基于异质性企业与劳动力集聚的拓展模型
    第一节 政府宏观调控与中国空间经济发展
    第二节 地区政策对异质性企业与劳动力空间集聚的影响
    第三节 户籍改革对异质性企业与劳动力空间集聚的影响
    第四节 拓展模型的主要发展与应用价值
第五章 基于异质性企业集聚的中国空间集聚效率
    第一节 中国空间经济的格局与集聚特征
    第二节 中国集聚经济高规模与低效率并存之谜
    第三节 中国上市企业空间集聚效率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中国通信制造业企业空间集聚效率的影响因素
第六章 基于人口集聚的中国空间集聚效率
    第一节 中国人口分布与城市人口空间集聚特征
    第二节 城市人口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以长三角为例
    第三节 中国人口空间集聚效率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FDI对人口空间集聚效率的提升效应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基于产业-人口-空间协调发展的中国空间集聚效率
    第一节 中国产业-人口-空间协调发展的评估与方法
    第二节 中国产业-人口-空间协调发展水平的评估
    第三节 中国产业-人口-空间协调发展的地区差距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已发表科研成果
后记

(6)基于企业迁移理论的资源富集区承接产业转移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 选题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1. 企业迁移相关文献研究现状
        2. 国外企业迁移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3. 国内企业迁移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
    (四) 创新及不足
        1. 创新之处
        2. 不足之处
一、企业迁移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一) 企业迁移的内涵和基本理论
        1. 企业迁移的内涵
        2. 企业迁移的类型
        3. 企业迁移与产业转移的关系
    (二) 企业迁移的影响因素
        1. 内部因素
        2. 外部因素
        3. 区位因素
        4. 集聚因素
    (三) 企业迁移的动因
        1. 成本收益
        2. 资源需求
        3. 产业结构调整
        4. 政策驱动
    (四) 企业迁移的机理分析
        1. 成本推动型
        2. 承接地政策诱导型
二、资源富集区承接产业转移政策分析
    (一) 内蒙古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政策分析
        1. 政策分析
        2. 赋值分析
    (二) 山西省承接产业转移政策分析
        1. 政策分析
        2. 赋值分析
    (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政策分析
        1. 政策分类
        2. 赋值分析
    (四)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政策分析
        1. 政策分析
        2. 赋值分析
三、资源富集区承接产业转移政策与企业迁移动因拟合度分析
    (一) 资源富集区承接产业转移政策与企业迁移动因拟合度分析
    (二) 小结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 研究结论
        1. 土地供应不足
        2. 税收优惠、金融财政政策支持欠缺
        3. 产业配套能力不强
        4. 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5. 交通物流发展相对滞后
    (二) 政策建议
        1. 保障迁移企业建设用地供给
        2.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3. 完善产业配套体系
        4. 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5.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6. 打造产业承接载体
        7. 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粘性的成因分析:一个文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现状
二、产业转移粘性概念界定
三、产业转移粘性的成因分析
    (一) 劳动力流动
    (二) 产业转移成本
    (三) 制度环境
    (四) 产业集群
    (五) 能力结构
    (六) 产业转移力
四、研究展望

(8)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主要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3.1 可能的创新
        1.3.2 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界定
    2.2 区际产业转移的内涵界定
    2.3 区际产业转移的发生机制
    2.4 区际产业转移的复合效应
    2.5 小结
3 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机理
    3.1 引言
    3.2 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机理
    3.3 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
    3.4 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社会差距的影响机理
    3.5 小结
4 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复合效应的实证检验
    4.1 引言
    4.2 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效应
        4.2.1 问题提出
        4.2.2 变量选取
        4.2.3 模型设定
        4.2.4 模型估计:能源消耗变动检验
        4.2.5 简要结论
    4.3 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应
        4.3.1 问题提出
        4.3.2 方法和模型
        4.3.3 变量和数据
        4.3.4 结果和分析:经济效率促进检验
        4.3.5 主要结论
    4.4 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效应
        4.4.1 问题提出
        4.4.2 变量选择
        4.4.3 数据来源
        4.4.4 模型估计:社会收入分化检验
        4.4.5 结果分析
        4.4.6 基本结论
    4.5 小结
5 区际产业转移促进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比较
    5.1 引言
    5.2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导向型案例
        5.2.1 专门成立区域开发管理机构
        5.2.2 预先制定阶段性的发展规划
        5.2.3 引入资源与环境的补偿机制
    5.3 经济效率与产业升级导向型案例
        5.3.1 积极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
        5.3.2 催生增长极带动区域经济
        5.3.3 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5.4 区域均衡与收入公平导向型案例
        5.4.1 实行倾斜的财经支持政策
        5.4.2 尽早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
        5.4.3 大力培育和扶持中小企业
        5.4.4 发挥教育和科技带动作用
    5.5 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区际产业转移促进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6.2.2 区际产业转移过程中相关主体的角色及职能
7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9)跨区域群体投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1.2.2 产业结构理论综述
        1.2.3 产业转移理论综述
        1.2.4 跨区域群体投资相关理论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技术路线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3.3 论文的技术路线图
2 跨区域群体投资概念的引出
    2.1 跨区域群体投资的发展
    2.2 跨区域群体投资的模式
        2.2.1 众星捧月式的群体投资模式
        2.2.2 以价值链为主导联结的群体投资模式
        2.2.3 以生产要素共享为主导联结的群体投资模式
    2.3 跨区域群体投资的优势
        2.3.1 低成本优势
        2.3.2 有利于区域品牌的建设
        2.3.3 能对市场做出快速反映
        2.3.4 降低企业投资风险
3 跨区域群体投资的影响因素
    3.1 跨区域群体投资影响因素的研究回顾
    3.2 跨区域群体投资的影响因素
    3.3 跨区域群体投资外部影响因素
        3.3.1 政府行为
        3.3.2 外部竞争
    3.4 跨区域群体投资内部影响因素
        3.4.1 生产要素的制约
        3.4.2 东部市场的相对饱和
        3.4.3 克服产业集群“极化效应”
        3.4.4 企业现代管理思想、管理技术的发展
4 跨区域群体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问卷调查情况
        4.1.1 问卷设计
        4.1.2 样本选择与问卷收集
    4.2 数据分析
        4.2.1 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4.2.2 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4.3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及其排序
        4.3.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4.3.2 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权重及其排序
        4.3.3 结果分析
5 跨区域群体投资案例分析
    5.1 浙江奥康集团带动的群体投资案例分析
        5.1.1 温州奥康集团简介及投资基本情况
        5.1.2 跨区域群体投资模式
        5.1.3 跨区域群体投资影响因素
    5.2 惠普集团带动的群体投资西永微电园案例分析
        5.2.1 西永微电园简介及投资基本情况
        5.2.2 跨区域群体投资模式
        5.2.3 跨区域群体投资影响因素
    5.3 对典型案例的总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对论文研究内容的总结
    6.2 对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6.2.1 东部地区
        6.2.2 中西部地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调查问卷
    B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C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项目情况

(10)可耗竭资源型企业转移区位选择行为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的界定
        1.3.1 可耗竭资源型企业
        1.3.2 跨区
        1.3.3 企业转移行为
        1.3.4 企业区位选择行为
    1.4 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理论基础
        2.1.1 工业区位理论
        2.1.2 工业空间转移理论
        2.1.3 集体决策理论
    2.2 文献回顾
        2.2.1 企业跨区转移行为
        2.2.2 企业区位选择行为
    2.3 文献评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可耗竭资源型企业转移区位选择行为的分析与量度
    3.1 企业转移区位选择行为的统计提炼
        3.1.1 企业转移区位选择行为描述的原始资料
        3.1.2 企业转移的特征行为提炼
        3.1.3 企业区位选择的特征行为提炼
        3.1.4 可耗竭资源型企业转移特征行为与区位选择特征行为组合分析
    3.2 企业转移区位选择行为过程激励模型
        3.2.1 企业跨区转移行为分析
        3.2.2 企业区位选择行为分析
        3.2.3 企业转移区位选择行为的四分图模型
    3.3 企业转移区位选择行为的调查设计
        3.3.1 量度指标分级
        3.3.2 问卷调查设计
        3.3.3 调查样本概况
        3.3.4 问卷效度与信度检验
    3.4 企业转移区位选择行为的分析量度
        3.4.1 企业转移行为的分析量度
        3.4.2 企业区位选择行为的分析量度
    3.5 企业转移区位选择行为特征四分图
        3.5.1 企业转移行为特征四分图
        3.5.2 企业区位选择行为特征四分图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可耗竭资源型企业转移区位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企业转移区位选择行为的系统分析
    4.2 企业转移区位选择行为的访谈调查
    4.3 企业转移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4.3.1 企业转移行为的影响因素变量分析与理论假设
        4.3.2 企业转移行为影响因素变量设计与概念模型
    4.4 企业区位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企业区位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变量分析与理论假设
        4.4.2 企业区位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变量设计与概念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可耗竭资源型企业转移区位选择行为的实证
    5.1 研究方法的选择
        5.1.1 结构方程建模法的选择
        5.1.2 结构方程的基本模型
    5.2 企业转移区位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的调研设计
        5.2.1 调查问卷的选择与设计方法
        5.2.2 问卷的前测与修订
        5.2.3 问卷的投放与回收
    5.3 企业转移区位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的计量尺度
        5.3.1 变量的操作定义
        5.3.2 变量的计量尺度
    5.4 企业转移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5.4.1 数据质量分析
        5.4.2 概念模型分析
        5.4.3 研究结果讨论
        5.4.3.1 企业转移行为影响因素的影响方式
        5.4.3.2 企业转移行为影响因素的影响路径
    5.5 企业区位选择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5.5.1 数据质量分析
        5.5.2 概念模型分析
        5.5.3 研究结果讨论
        5.5.3.1 企业区位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的影响方式
        5.5.3.2 企业区位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的影响路径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主要创新
        6.1.1 研究结论
        6.1.2 主要创新
    6.2 政策措施
    6.3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有关省(自治区)辖市(地区、州)生产总值统计表
附录2 我国境内可耗竭资源型企业跨区转移项目概况
附录3 可耗竭资源型企业转移的特征行为提炼表
附录4 可耗竭资源型企业区位选择的特征行为提炼表
附录5 可耗竭资源型企业转移区位选择行为调查问卷
附录6 可耗竭资源型企业转移区位选择行为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7 访谈提纲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论东部企业向西部跨区投资(论文参考文献)

  • [1]东部资源型企业与西部资源富集地系统耦合研究[J]. 李存芳,王梅玲,张晓旭,杜沈悦,张博. 管理评论, 2020(10)
  • [2]新时代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市场分割困境与破解路径研究[D]. 赵城.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3]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D]. 田光辉. 河南大学, 2019(06)
  • [4]我国区际产业梯度转移粘性问题研究[D]. 余功为. 湖南科技大学, 2014(04)
  • [5]异质性视角下中国空间集聚效率研究[D]. 朱江丽. 南京大学, 2014(05)
  • [6]基于企业迁移理论的资源富集区承接产业转移政策研究[D]. 宫丹丹. 内蒙古大学, 2013(01)
  • [7]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粘性的成因分析:一个文献综述[J]. 成祖松. 经济问题探索, 2013(03)
  • [8]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效应研究[D]. 邵宪宝. 浙江大学, 2012(09)
  • [9]跨区域群体投资影响因素研究[D]. 杨照. 重庆大学, 2011(01)
  • [10]可耗竭资源型企业转移区位选择行为的实证研究[D]. 李存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12)

标签:;  ;  ;  ;  ;  

论东方企业投资西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