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欢呼千禧 继往开来(论文文献综述)
徐丽[1](2021)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李佳[2](2021)在《村落视野中的乐社及其音乐 ——长子县西南呈村八音会的考察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西南呈村八音会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在绪论部分,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第一章至第四章为论文的主要内容,介绍了西南呈村八音会的生存环境和当下的处境,按照乐曲的表演形式、乐曲结构以及审美功能等,探索西南呈村八音会的艺术特色,又通过探讨西南呈村八音会与同地区的其他乐种之间的关系,从而证明其强大的包容性。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当地居民关于八音会的一些看法,从而对其以后的发展做出合理的规划。西南呈村八音会所展示出的研究内容值得我们去深思。在乐曲方面,西南呈村八音会的乐手们不仅演奏传统乐曲,同时紧跟时代的步伐,演奏了许多流行乐曲,为之后长治地区上党八音会在乐曲演奏方面提供了借鉴。在曲目种类方面,除演奏自身曲牌之外,还融入了民间小调、上党梆子等其他乐种内的曲牌,不仅丰富了西南呈村八音会的曲目类型,为之后长治地区上党八音会在曲目种类的多元化提供了参考。笔者通过对西南呈村八音会的研究调查,希望能对上党八音会以后的发展提供助力。
李沙[3](2020)在《论艺术类文化遗产在古村落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板梁古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村落是我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结合体,如何使它不失去当代文化意义的建构?如何使它在现代化进程中得到应有的保护?如何突破现代文明与农业文明之间的隔阂,重新找回古村落价值,建立其保护策略?这就构成了本课题研究的问题视野。在当今我国古村落保护研究中,往往首先是以经济开发为主导,用经济增值来评估古村落存在的意义,使得古村落文化遗产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杠杆。其次是以政绩偏好为导向,用各种指标来维系古村落存在的意义,这就引发了古村落保护的长期依赖。最后就使原居民产生了心理诉求,要么搬离村落获得赔偿,要么改建居住条件,搭配现代建筑风格。这样一来,古村落保护中的“建设性破坏”和“空心化”现象难免日益严重。其实,当我们专注于古村落存在方式时,我们就会发现古村落存在并不是以其经济价值为其内在规定性,而是以其历史文化的审美价值为其内在规定性。显然,对某事物保护应是以保护其内在规定性为目的,否则就会失去保护初心。故此,本课题从审美价值上力图探讨古村落保护理论与实践策略。整个研究以板梁古村落为案例,以艺术经验论为理论工具,结合艺术人类学知识与社会认同理论对古村落存在意义进行阐释,指出古村落保护不但要基于物质条件、地理环境、文化建构,而且还要基于主体的审美意识。以个案研究、田野调查和体验式等方法(简称“读村”)来阐明古村落存在的审美价值,揭示古村落持存价值的东西并不仅仅是经济的、历史的,更是审美的,因为美感是联于生活世界的现实力量。由此,揭示古村落的艺术类文化遗产(简称“古村落艺术”)在古村落保护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不但有利于寻找古村落艺术保护的可行性路径,而且可以使古村落内在规定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免除经济增值带来的伤害。本文分为六章。绪论部分是关于古村落保护的国内外现状及主要观点的比较研究。第一、二章以板梁古村的文化研究为主,并阐明其艺术类文化遗产在历史遗忘中的存在及保护的意义。第三章对板梁古村现行保护机制中呈现的问题给予学术上的分析解释,建立起保护理论中的审美诉求。第四、五章以艺术经验论为指引的分析路径,结合艺术人类学知识与社会认同理论,追溯古村落艺术的审美活动形态,并提出板梁古村艺术以审美为导向的古村落保护理论及实践意义。第六章阐明古村落艺术保护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对人类文明多样性表述的普遍意义。
李子迟[4](2019)在《新世纪的展望:从曙光到旭日——广西当代文学综述与思考》文中认为广西是一片山川壮丽、历史悠久、物华天宝、地灵人杰、成果不断、举世瞩目的热土。广西一向不缺历史,不缺文化(文学),不缺人才。文章广博、系统、全面、深入地梳理与总结了广西当代文学在小说、诗歌、散文、杂文、非虚构文学、儿童文学、音乐文学、影视文学、戏剧文学、文学着作出版、文学研究与评论等各个领域数十年来的巨大成就、长足发展,并对广西文学的未来前景提出了若干建议。
王帅[5](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开启新征程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年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1)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大学生以独特的社会角色参与其中,社会发展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无不强烈撞击着大学生之思想,影响其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的时代风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全面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热点及形成变化过程,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现实样态、时代特质,全面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进而更深刻地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变化发展规律,对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聚焦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热点,系统回顾和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的历程,研究其现实样态、发展特点和变化规律,分析其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进一步增强其针对性和有效性。人的思想与时代环境密不可分。思想热点因其带有的价值反映、对立和冲突,是个体观念在一定社会条件下集中突显的部分,是日常生活中不同主体意图、动机相互作用的结果。(2)人的思想和行为受所处时代条件的影响、制约甚至支配。同时,思想热点和行为倾向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可以通过人的劳动实践,或者通过影响和指导人的实践而改造现实世界,甚至创造时代主题。作为大学生价值观集中反映的大学生思想热点,其变化发展特点更深刻地反映出这一作用规律。当前,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影响不断增强;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大学生代际特征愈加明显,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不断显现。“赢得青年,赢得未来”,从社会历史发展中描绘青年大学生思想热点图景,从时代变迁过程中把握青年大学生思想变化轨迹,从青年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规律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这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该承担的使命和责任。党的十九大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了新时代“两步走”的战略安排(3)。从时间发展上看,当前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的主要担当者。高等教育要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历史使命,要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复杂时代课题,这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实现,关系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能否后继有人这一重大而根本性的问题,也是本论文研究的重大意义之所在。论文内容由六个部分构成:第一章对思想热点的基础性问题进行解析。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为出发点,阐释思想热点的涵义、形成特点和表现样态。分析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形成过程,从主体、介体、场域等要素入手,论述大学生思想热点“萌芽、汇聚、成型、释放、沉寂”的发展过程,探索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机理。思想热点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社会思潮和风气的前沿,正因如此,研究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才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一个重要课题。第二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历史图景。将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以启动和探索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新时代以来为划分,具体梳理各个历史阶段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基本状况,并进一步分析其主要变化脉络和发展轨迹,描绘其在大学生政治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感体验、文化认知等方面的基本样态。第三章阐释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影响因素。影响、制约甚至支配人们思想热点和行为倾向的因素各种各样,既有外部客观因素,也有内部主观因素。本章主要对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变化的动因进行时代背景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入手,从社会宏观环境、文化发展、教育改革、主体特征四个方面,追寻大学生思想热点变化的根源和动力。第四章凝练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特征规律。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变化发展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规律,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热点是社会发展变化的集中反映,彰显出最为明显的时代特征。具体而言,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变化和演进体现出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与主体需求相一致、与价值形态变迁相协同、并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等规律和特征。第五章从网络大数据分析和问卷调查两方面开展实证研究,印证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特点和演进规律,并以此分析研判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主要趋势。网络大数据调查的优势在于能处理海量网络文本数据,数据量大、较为客观;问卷调查的优势在于便于调查设计,易于开展交叉因素分析。两者互相配合,能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大学生的思想热点状况,为实证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综合方法。第六章重点研究探讨增强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思想热点针对性实效性的策略。基于对大学生思想热点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出应重视和积极回应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关切,科学研判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趋势,强化理论武装打牢大学生的科学思想基础,改进方式方法,把握重点环节,提升思想热点的引导能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因而,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背景中深刻把握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规律,并以此来进一步研究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对于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论文正是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演进,关照思想热点研究的多学科视角,基于对大学生思想热点研究的历史性梳理和对当下大学生思想热点样态和特质的实证分析,着力描述大学生思想热点的现象特征,着力探究大学生思想热点的本质核心,着力分析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演进的历史特点及制约其发展变化的主客观要素,着力把握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的演变规律和内在机理,最后落脚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目标上,从而深刻彰显出大学生思想热点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形成论文研究分析的逻辑闭环。
王小路[6](2019)在《明中晚期江南文人城市文化镜像 ——以“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为中心的研究》文中提出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藏一卷“传顾闳中本”《韩熙载夜宴图》,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有一卷“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目前学界对“传顾闳中本”《韩熙载夜宴图》的研究已经相当充分,而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所藏的“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的关注度较小。据研究发现,现存《韩熙载夜宴图》的不同图本将近有9个,并且多数诞生在明代,这样一幅具有特殊寓意的作品在明代被重复临摹,显然是一种罕见的文化现象,由于目前学界对“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的研究险些被忽略,所以本文试图通过运用图像学、艺术社会学等研究方法,以“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为中心展开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首先对目前笔者所了解的不同图本的《韩熙载夜宴图》进行一个全方位的介绍,通过对“传顾闳中本”和“传唐寅本”两幅画作进行全面的考析,对两个图本的形式语言展开比较,分析两个图本之间的内在差异,揭示两个图本所处时代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寓意。其次通过对明代繁荣的经济状况和文化消费展开研究,揭示出“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之所以在明代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诞生的缘由,研究得出唐寅和韩熙载在人生态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契合,在艺术市场的作用下“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正是“传移模写”和艺术市场相互作用的产物。再次将“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置于整个明代绘画的历史长河之中,横向的对“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与明代其他绘画作品进行讨论,分别从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的角度对“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进行考察,从而窥视“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与整个明代绘画艺术的内在联系。“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和“传顾闳中本”《韩熙载夜宴图》的绘画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无论是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还是画作中人物的服饰装束,以及画作中屏风家具等一系列构成部分都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明代特有的文化气象和生活特征,这幅画作和明代中晚期文人士大夫对理想的文人生活和精神追求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关联,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将焦点对准“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的图像细节之上,将其与明代中晚期社会文人的生活背景相互连接,在研究明代中晚期文人闲情雅逸、避世心隐的生活追求和人生观念的同时,分析“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中所折射出来的明代中晚期江南文人城市文化生活气象和更深刻的内涵思考,这样的生活气象故然在文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得以体现,他们对生活的细节追求精益求精,他们对社会的不满采取“避隐”之态,这样的现实追求和“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所折射出明代中晚期江南文人的文化理想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共鸣,从而此图在精神层面实现了明代中晚期失意文人对文化的理想追求。最后本文将“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与极具代表性的明代文人结合讨论,从而剖析明代中晚期江南文人特殊的文化生态。
石立春[7](2019)在《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强化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专门研究,既是关注现实社会状况、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客观要求,又是立足当前民粹主义基础理论研究薄弱、深思重大理论问题的题中之义。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研究工作的系统开展,从学术意义上来说,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网络民粹主义认知的系统性与全面性,进一步丰富发展民粹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乃至于社会思潮的理论研究;从实践层面上来说,有助于网络民粹主义疏导工作实效性的提升,助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为全球治理能力提升提供经验借鉴。当前,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呈现出激流勇进的演绎态势,这与国内外大环境密切相关:民众政治参与觉醒中责任问题备受关注、社会转型期利益表达频现底层抗争、网络时代政治传播滋生社会焦虑,以及全球政治右倾发展加剧民主危机等。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爆发,以酿发舆情危机为主要表现形式,大致可以将1994—2009年视为以贴吧、博客等为主要载体的舆情爆发阶段,将2009—2012年视为以微博为主要载体的民众狂欢阶段,将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以来视为新时代公民政治心态民粹化阶段;可以划分为贫富对抗(如“杭州飙车案”,2009)、官民对立(如“我爸是李刚案”,2010)、反智主义(如“复旦大学黄山门”,2010)、底层叙事(如“夏俊峰案”,2011)、裹挟爱国主义(如“反日保钓游行”,2012)以及环境保护(如“什邡钼铜事件”,2012)六种类型的网络民粹事件。不同阶段的网络民粹事件呈现出不同的演绎态势,不同类型的网络民粹事件具有着不同的演绎特征。从诱发要素上来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诸多领域复杂矛盾的持续浇灌,是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生发的前提与基础;部分民众在社会进步中迷失信仰、在物质丰裕中失去幸福、在追求理性中集聚戾气、在感恩时代中滋生怨恨,成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生成、演绎的重要因素。从时代表征上来说,在诱发因素维度,坚守利益争夺为核心的问题导向、重点关注以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社会中下层问题,是民粹主义在当代中国深度演绎的首要特征;在叙事方式维度,强调舆论审判为代表的抗争叙事、实现道德情感主义式的群体认同与大众狂欢,是民粹主义在当代中国不断演绎的重要表现;在社会影响维度,衍生情绪发泄相伴随的网络暴力、诱发阶层鸿沟与社会撕裂,成为民粹主义在当代中国持续演绎的又一特征。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在关注弱势群体、强化网络监督以及提升公民政治素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正面价值。但是,相对于其正面价值,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激流勇进所带来的重大社会危害,更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网络民粹主义思潮以底层、哄客、对抗叙事为演绎手法,将矛头直指官员、富人、警察以及专家学者,与民主法治精神背道而驰,必然构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工作的严重干扰,消解社会精英权威,诱发政府公信力失范危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掌握社会资源精英群体的仇视,形塑出对官员、富人、警察、专家等群体的“仇+”心理,对普通人生活的浪漫化描述以及普罗大众崇拜,与民族主义相合流的极端演绎态势,势必进一步助长社会上的暴戾之气,极易诱使民众在形塑极化心理中走向零和博弈,背离社会理性平和的发展方向;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二元对立话语方式的推崇,将进一步深化社会阶层间的信任危机,激化民众间的阶层对立情绪,势必进一步拉大社会阶层间的隔阂,诱发社会分裂;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均贫富”观念的推崇,误导民众将共同富裕与平均富裕、同步富裕,共享发展与平均发展、齐步发展相等同,主张通过对内“清算原罪”、对外“清理外资”来实现共享发展,实则是对实现共享发展方式的错误选择,鼓动非理性、非法治式的共享发展,破坏社会秩序、损害法律权威,必将动摇当代中国共享发展之基、危及共享发展之路。鉴于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是民粹主义全球性泛滥与区域本土化进程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表现,疏导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尚需借鉴参考国外应对民粹主义的经验教训。在苏俄,列宁采取“以激进对激进”,实现社会民主党的社会革命党化,保持一种革命姿态走在民粹主义前列,迅速获取广大民众的支持,最终在十月革命中掌握了政权。但是,苏俄应对民粹主义的教训又是惨痛的,社会民主党依靠比社会革命党更激进的革命策略,赢得革命胜利,但胜利之后,未能及时清算激进革命策略带来的负面影响,反而继续推行更加激进的方针、策略,导致苏俄在“激进→更激进”的道路上积重难返,最终深受斯大林模式消极因素所害而沉疴难愈,这实质上是前苏式马克思主义对民粹主义斗争的失败。在拉美地区,以庇隆主义为代表的民粹派领袖,以民粹主义对抗民粹主义,采取迎合底层民众、短期效益良好的民粹式政治经济策略,往往能迅速赢得广大城市劳工的支持,但是,这种“寅吃卯粮”、“涸泽而渔”的政治经济政策,使得国家逐渐陷入政治、经济恶性循环之中,深陷“中等收入陷阱”而难以自拔。在中东欧地区,匈牙利等国家在社会剧烈变迁进程中,承继本国政治文化传统,契合经济社会实际状况,形成了劣质但能抵御危机的民主体制,成功规避了类似于拉美民粹型威权独裁统治的生成,这也可视为应对民粹主义的成功经验,虽然东欧剧变的历史教训并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其应对民粹危机的方式,仍值得我们多加参照。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步入新时代的历史定位,疏导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践行人民主体思想,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防御性与竞争力、权威性与吸引力,立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持续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引导民众形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认同,从而在消解网络民粹主义利益诉求中彰显社会公正。当前,人们需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发展阶段,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正视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生成的必然性与存续的长期性,基于世界民粹史纵向审视、基于全球视野横向对比,认识到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需要坚持理论研判与技术甄别相结合,强化对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科学研究,实现对网络舆情中民粹元素的精准识别、对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演绎态势的跟踪分析,从而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疏导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需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公民教育,培育负责而又积极的新时代公民,强化公民社会心态引导工作,助推公民理性参与政治意识与能力的提升,实现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理性化;聚焦社会问题,坚持以民生政治为基本导向的发展战略,着力解决易于诱发网络民粹事件的社会问题,尤其是重点清理易于引发公权力质疑的相关问题,畅通新时代民众利益表达渠道,充实人民获得感、保障人民幸福感、增强人民安全感,进一步压缩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生成空间;明晰共享发展的科学内涵,抵制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共享发展理念的干扰,从而在坚持共享发展、彰显社会公正中稳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进新时代网络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提升治理实效性,消解网络空间的暴戾之气、形塑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营设良好环境。
罗超[8](2017)在《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美国内战后,南部经历了短暂温和的“约翰逊重建”,它实质上是林肯重建政策的延续。在“林肯之死”与“孟菲斯骚乱”后,一场持续时间较长的激进重建随之而来。作为“去南部邦联化”的国会重建,它加剧了南部民众对代表黑人利益的共和党政权的抵制,使得本在襁褓中的“失去事业”(Lost Cause)迅速发展,为建立种族隔离制度铺平道路。南部的集体记忆形成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从1865年到1898年。其中,第一阶段又可以划分成两时期,第一时期从1865至1884年,称为南部内战记忆的分裂期,从“南部重葬运动”的兴起到罗伯特·李塑像在新奥尔良的落成。第二时期从1884至1898年,称为实现南部内战记忆统一的时期,以“南部邦联老兵联合会”与“南部邦联女儿联合会”的建立为终点。第二阶段是从1898年到1914年,即是“失去事业”要义被北方民众广泛接受的阶段。南部白人社会精英虽在1877年完成了“政治救赎”,但至1884年前,他们的集体记忆依旧是分裂的。南部城镇的纪念与扫墓活动虽繁多,但在组织过程中,均存在各自为政,领导不统一且目标混乱的问题。为募集活动经费,满足会员的诉求,扩大其影响力,纪念组织、妇女团体与老兵协会常常口诛笔伐,内讧不断。至1870年代末,南部白人的集体记忆依旧凌乱,具有低调悲伤、去政治化的特征。不同于1860年代的“仇恨记忆期”,1870年代是老兵记忆的“休眠期”,很多老兵忙于生计,无暇内战记忆的讨论,尽管存在少数前高级军官整理战地记忆的情况。从1880年代开始,随着商业文化与煽情思想在美国流行,南北老兵开始举行各种战场旧址重聚活动。同时,在《世纪》等期刊的推动下,美国社会掀起了一股内战记忆民主化与商业化的浪潮。此外,南部在战后废除了奴隶制,但无法改变单一农作物的经济模式。这种情况使南部更依赖于北方的工业资本主义。在“新南部建设”中的很多问题就是这种经济矛盾性的缩影。然而,这种地区差异却有利于南部白人的集体记忆朝着继往开来,服务全美工业建设大局的方向转变。直至美西战争前,南部勉强实现了集体记忆的统一,但在与北部老兵在实现“文化和解”的道路上举步维艰,尽管北方年轻一代已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失去事业”的要义。随着美西战争的爆发,参军潮与爱国主义思想加速了和解进程。1913年,为共同纪念葛底斯堡战役爆发50周年,南北老兵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内战纪念活动,通过威尔逊总统的“葛底斯堡演说”将南北和解的进程推向顶峰。随着《一个国家的诞生》的上映,北方老兵从文化上最终承认了南部奋斗已久的“失去事业”。这一切的实现都是以抹去非裔美国人的内战记忆为代价。随着一战的爆发,非裔美国人再次获得千载难逢的觉醒契机。通过与法属非洲士兵的并肩作战与思想交流,非裔美国人渐渐恢复了自我认知与被抹去的战争集体记忆。一战后,非裔美国人走向了民权斗争的国际化之路。当然,这条国际化道路是漫长而艰险的。
吴樾[9](2014)在《凤凰卫视“80后”主持群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成立不足二十年的凤凰卫视,致力于发展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华文媒体。将全球华人定位为受众,仅用了几年时间发展,被评为中国人最熟悉的45个闻名国际的品牌之一。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了广大受众的喜爱。而在凤凰卫视逐步崛起的同时。凤凰卫视“80后”后的主持人也逐步地呈现在了广大受众的眼前。他们将自己新鲜的血液和个性融入到了凤凰的文化—“凤凰魂”中,他们用自身的价值逐渐赢得了各界的赞誉,他们敢于打破常规、他们敢于秀出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努力用自身的价值锻造了凤凰卫视的品牌价值,正是凤凰卫视崛起的“80后”主持人抓住了受众的眼球,才帮助凤凰卫视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本文致力于研究凤凰卫视的“80后”主持人,通过对凤凰卫视的节目理念、品牌意识的解读,联系凤凰卫视电视台的各个节目的特色,以主持人为切入角度,深入剖析凤凰卫视“80后”主持人形象、风格、角色塑造等,以及形成的原因,通过对其解读,发现凤凰卫视“80后主持人”对凤凰卫视发展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有效地、强有力地促进了凤凰卫视品牌文化的传播以及发展,从而促进了凤凰卫视的发展。
陈慧云[10](2012)在《公共空间设计的典范 ——以芝加哥千禧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不只是由高楼大厦构成,城市公共空间也不只是城市建筑之外的剩余空间,它有着更丰富的内涵。城市公共空间不仅赋予了城市独特的性格,而且容纳了丰富的城市生活,承载了城市的历史,为城市居民提供精神寄托和物质产品,对于人类的生存环境具有极为重大的生态学价值。纵观从古自今,世界上存在着许多优秀的公共空间作品,在这些璀璨的作品中,芝加哥千禧公园因其独特的设计特色而成为最明亮的一颗明珠。本文将着重笔墨来探讨芝加哥千禧公园各个建筑的特点,并尝试提出完善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几条建议。具体论证中,在理论部分,本文界定了公共空间的概念、设计分类和空间特征,总结了公共空间设计的历史沿革。在实例部分,以芝加哥千禧公园为例,重点分析了其中的云门、皇冠喷泉、劳瑞花园和杰伊·普利兹克音乐厅的特征。基于千禧公园各个典型建筑物特点的逐个分析,本文还将千禧公园的总体特征总结如下:千禧公园表现了各异的公共性;千禧公园展现了突出的复合性;千禧公园体现了明显的互动性;千禧公园呈现了高超的科技性;千禧公园注重了基本的现实性;千禧公园具备了充分的民主性。在芝加哥千禧公园局部和整体设计特色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完善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四条建议: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注重设计与科技的有机结合;“以人为本”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准则;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具备创造新的文化特征的勇气;城市公共空间应适应多样的功能要求。以期引导我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向着健康、有序、富有活力的方向发展。
二、欢呼千禧 继往开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欢呼千禧 继往开来(论文提纲范文)
(2)村落视野中的乐社及其音乐 ——长子县西南呈村八音会的考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第一章 西南呈村八音会概述 |
1.1 八音会及相关概念 |
1.2 西南呈村八音会生存环境 |
1.2.1 地理位置 |
1.2.2 人文情怀 |
1.2.3 村情概述 |
1.3 西南呈村八音会的当下处境 |
小结 |
第二章 西南呈村八音会的艺术特色 |
2.1 音乐表演形式 |
2.1.1 演奏形式 |
2.1.2 演出场面 |
2.2 乐曲结构特征 |
2.2.1 单曲体结构 |
2.2.2 联曲体结构 |
2.2.3 套曲结构 |
2.2.4 流行音乐与影视作品主题曲 |
2.3 社会功能 |
2.3.1 娱乐功能 |
2.3.2 审美功能 |
2.3.3 教育功能 |
2.4 代表人物及其艺术成就 |
小结 |
第三章 西南呈村八音会与其他乐种的相互借鉴 |
3.1 八音会与当地民间小调 |
3.1.1 中国古代民间小调对八音会的影响 |
3.1.2 中国近现代民间小调对八音会的影响 |
3.1.3 新中国成立之后民间小调对八音会的影响 |
3.2 八音会与上党梆子 |
3.3 八音会与襄武秧歌 |
3.4 八音会与壶关秧歌 |
3.5 八音会与长子鼓书 |
小结 |
第四章 对八音会传承与保护的思考 |
4.1 现阶段公众对八音会探查 |
4.2 现阶段传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
4.3 对西南呈村八音会乐社的发展的思考 |
4.3.1 互联网直播——八音会发展的新篇章 |
4.3.2 完善创新——八音会恒古不灭的内在驱动力 |
4.3.3 继往开来——八音会传承的中坚力量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论艺术类文化遗产在古村落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板梁古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古村落保护运动的兴起 |
二、古村落保护研究现状分析 |
1、国外研究状态 |
2、国内研究状态 |
三、本课题研究问题及其内容 |
1、研究问题 |
2、研究内容 |
四、本课题研究理论及方法 |
1、个案研究法 |
2、田野调查法 |
3、体验式研究法 |
五、本课题的研究框架 |
第一章 板梁古村落的人文地理概况 |
第一节 板梁古村落的地理风貌 |
一、湘南行政地区简况 |
二、板梁古村地理位置及生态环境 |
第二节 板梁古村落的文史沿革 |
一、村史渊源 |
二、村落空间布局 |
三、宗族文化缘起 |
第三节 板梁古村落的民俗风情 |
第二章 板梁古村落的艺术类文化遗产 |
第一节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
一、村落选址的规划设计 |
二、意义世界的人文设计 |
第二节 建筑装饰艺术 |
一、建筑特征 |
二、建筑装饰艺术 |
第三节 民俗文学与表演艺术 |
一、民俗表演艺术 |
二、民俗文学艺术 |
第三章 板梁古村落艺术保护现状及困境 |
第一节 板梁古村落保护的现状 |
第二节 板梁古村落保护的艰难问题 |
第三节 板梁古村落保护的可能出路 |
第四章 艺术经验论与古村落艺术审美价值 |
第一节 杜威的艺术经验论 |
第二节 古村落艺术的审美价值 |
一、民间艺术的分类特征 |
二、民间艺术的审美特征 |
第五章 板梁古村落艺术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策略 |
第一节 板梁古村落艺术的审美价值 |
一、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审美 |
二、地域文化中的艺术审美 |
三、民俗文化中的艺术审美 |
第二节 板梁古村落艺术保护理论建构 |
第三节 板梁古村落艺术保护的实践策略 |
第六章 古村落艺术在保护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一节 古村落艺术保护重现文化活力 |
第二节 古村落艺术保护重构意义世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新世纪的展望:从曙光到旭日——广西当代文学综述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广西当代文学成就综述 |
(一)广西历代文化艺术总览:源远流长,灿若群星 |
(二)广西当代文学(小说、诗歌、散文、非虚构文学、儿童文学):集体崛起,全面繁荣 |
(三)广西当代音乐文学、影视文学、戏剧文学、文学着作出版、文学研究与评论:弦歌不断,成果丰硕 |
二、广西当代文学发展思考 |
(一)对家乡广西充满自豪感,坚持文化自信非常重要 |
(二)尽量增加广西元素,亮出“广西品牌” |
(三)严肃认真传承,保持广西本土鲜明特色 |
(四)通过各种渠道,寻求大力支持 |
(五)形式创新、内容提升,多练“内功”、努力进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
(六)力求文化产业化,参与各种活动 |
(七)加强宣传力度,扩大全国影响 |
(5)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目的 |
二、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概览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热点研究的基础性问题解析 |
一、思想热点相关概念释义 |
(一)思想热点的基本涵义 |
(二)思想热点的主要特征 |
(三)思想热点的表现形态 |
二、思想热点研究的理论资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及相关问题的基本观点 |
(二)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关于思想及相关问题的主要论述 |
(三)思想热点研究的多学科理论借鉴 |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形成及演进 |
(一)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的主要条件 |
(二)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和运行过程 |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价值蕴涵 |
(四)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与时代发展的协同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历史图景 |
一、改革开放启动和全面推进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热点(1978 年-1992 年) |
(一)改革开放启动和全面推进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思想热点及特征 |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热点(1992 年-2002 年) |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思想热点及特征 |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热点(2002 年-2012 年) |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热点 |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大学生思想热点(2012 年至今) |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时代特征 |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热点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影响因素 |
一、社会宏观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
(一)政治建设与主流意识形态引领 |
(二)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建设成就 |
(三)利益结构调整与社会阶层分化 |
(四)国际格局变化和国际地位提升 |
二、文化发展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文化传播 |
(二)经济全球化带来思想文化冲击 |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繁荣 |
三、教育改革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
(一)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对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影响 |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引导 |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热点的涵育 |
四、主体自我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
(一)知识结构变化速度加快 |
(二)心理因素复杂特征突出 |
(三)价值取向多元化构成明显 |
(四)社会角色多样性转变衍生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规律性表征 |
一、时代环境是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逻辑起点 |
(一)社会经济发展决定思想热点演进样态 |
(二)社会意识形态主导思想热点演进方向 |
(三)科学技术进步改变思想热点演进速率 |
二、发展需求是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内在动因 |
(一)大学生成长诉求在思想热点演进中的反映 |
(二)大学生个性特征在思想热点演进中的体现 |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与价值观形态变迁的协同效应 |
(一)价值目标务实化与思想热点内容的通俗化 |
(二)价值标准多维化与思想热点评价的差异化 |
(三)价值取向多样化与思想热点类型的多层次化 |
四、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差异发展的反作用 |
(一)大学生思想热点的不同步变化 |
(二)大学生思想热点的非线性变化 |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 |
第五章 当前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实证研究 |
一、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大学生思想热点实证研究 |
(一)互联网大数据调查的方法概述 |
(二)互联网大数据调查的样本情况 |
(三)基于互联网大数据调查的数据描述与分析 |
二、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思想热点实证研究 |
(一)本研究问卷调查的方法概述 |
(二)问卷调查的样本情况 |
(三)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思想热点数据描述与分析 |
三、调查反映的大学生思想热点的主要特征 |
(一)思想热点的多样主题中凸显情感内核 |
(二)思想热点的态度价值总体积极向上 |
(三)思想热点的表达方式深受网络亚文化影响 |
(四)思想热点集中反映大学生现阶段的发展需要 |
四、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发展趋向 |
(一)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更加突出 |
(二)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影响更加深刻 |
(三)文化融合创新的影响更加广泛 |
第六章 增强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思想热点的针对性实效性 |
一、积极回应大学生思想热点的问题关切 |
(一)理解和尊重大学生个性特征 |
(二)把握和满足思想热点的合理性需求 |
(三)正视和应对思想热点的非理性表达 |
二、科学研判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发展趋势 |
(一)增强大学生思想热点趋向研判的科学性 |
(二)建立大学生思想热点趋向研判的联动机制 |
三、打牢学生成长发展的科学思想基础 |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
(二)坚持以优秀中华文化增强自信 |
(三)坚持以“四个正确认识”为培养导向 |
四、把握提升思想热点引导能力的关键环节 |
(一)遵循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
(二)在增强课堂内外协同中加强引导 |
(三)在强化网络主旋律传播中加强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明中晚期江南文人城市文化镜像 ——以“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为中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韩熙载夜宴图》系列图本之考析 |
第一节 《韩熙载夜宴图》系列图本之概况 |
第二节 “传顾闳中本”《韩熙载夜宴图》之考析 |
第三节 “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之考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传顾闳中本”与“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形式语言比较 |
第一节 “传顾闳中本”与“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之构图空间特征 |
第二节 “传顾闳中本”与“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之人物造型特征 |
第三节 “传顾闳中本”与“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之色彩语言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诞生之缘由 |
第一节 人生态度之契合 |
第二节 文化消费之驱使 |
第三节 传移模写之践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与明代绘画 |
第一节 从“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看人物画“用典”特征 |
第二节 从“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山水画看时代特征 |
第三节 从“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中的花鸟画看时代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与明中晚期江南文人城市文化 |
第一节 明中晚期江南文人城市文化形态 |
第二节 “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之文化折射 |
第三节 明中晚期江南文人画家之文化理想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1.1.1 选题的缘起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选题的研究脉络与文献综述 |
1.2.1 研究脉络 |
1.2.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预期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预期创新 |
第2章 民粹主义的理论解读 |
2.1 民粹主义的概念测量与类型学划分 |
2.1.1 民粹主义的概念与测量指标 |
2.1.2 民粹主义的类型学划分 |
2.2 民粹主义的滋生土壤 |
2.2.1 发达国家社会治理的危机 |
2.2.2 后发国家(地区)转型发展的产物 |
2.3 民粹主义的理论渊源 |
2.3.1 中国民粹主义的历史迹象 |
2.3.2 西方政治思想的理论浇灌 |
2.4 马克思主义对东方社会发展中民粹主义难题的回答 |
2.4.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特殊性的考察 |
2.4.2 恩格斯与特卡乔夫的论战 |
2.4.3 普列汉诺夫对民粹主义的批判 |
2.4.4 列宁对自由派民粹主义的批判 |
2.4.5 毛泽东对民粹主义的批判 |
2.4.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东方社会发展中民粹主义难题的解答 |
第3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生成背景与演绎样态 |
3.1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生成背景 |
3.1.1 政治参与觉醒中民众责任备受关注 |
3.1.2 社会转型期利益表达频现底层抗争 |
3.1.3 网络时代政治传播滋生社会焦虑 |
3.1.4 全球政治右倾发展加剧民主危机 |
3.2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演绎历程 |
3.2.1 基于演绎载体变迁的阶段划分 |
3.2.2 网络民粹事件典型案例评析 |
第4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诱发要素与时代表征 |
4.1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诱发要素 |
4.1.1 社会矛盾的深度浇灌 |
4.1.2 社会焦虑的持续诱发 |
4.2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时代表征 |
4.2.1 利益争夺为核心的问题导向 |
4.2.2 舆论审判为代表的抗争叙事 |
4.2.3 情绪发泄相伴随的网络暴力 |
第5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社会影响 |
5.1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正面价值 |
5.1.1 关注弱势群体 |
5.1.2 强化网络监督 |
5.1.3 提升公民政治素养 |
5.2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社会危害 |
5.2.1 冲击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解构社会精英权威 |
5.2.2 助长暴戾之气,背离社会理性平和发展方向 |
5.2.3 加剧阶层对立,诱发社会分裂 |
5.2.4 混淆视听,干扰共享发展大局 |
第6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可鉴经验与疏导原则 |
6.1 国外疏导与消解民粹主义思潮的经验教训 |
6.1.1 苏俄:以革命姿态走在民粹主义前列 |
6.1.2 拉美:以民粹主义对抗民粹主义 |
6.1.3 中东欧:能抵御危机的低质民主体制 |
6.2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原则 |
6.2.1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
6.2.2 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
6.2.3 坚持理论研判与技术甄别相结合 |
第7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策略 |
7.1 推进公民教育,提升民众政治参与能力 |
7.1.1 塑造负责而又积极的公民 |
7.1.2 公民理性平和心态的形塑 |
7.1.3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理性化 |
7.2 聚焦社会问题,畅通新时代民众利益表达渠道 |
7.2.1 坚持以民生政治为基本导向的发展战略 |
7.2.2 着力解决以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社会中下层问题 |
7.2.3 畅通新时代民众利益表达渠道 |
7.3 坚持共享发展,彰显社会公平正义 |
7.3.1 明晰共享发展的科学内涵,消解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发展理念的误导 |
7.3.2 健全共享发展的实现机制,抵制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发展方式的干扰 |
7.3.3 夯实共享发展的秩序之基,抵制网络民粹主义思潮非理性倾向的侵蚀 |
7.4 强化网络社会协同治理,形塑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
7.4.1 推进网络治理的法治化 |
7.4.2 实现网络治理的规范化 |
7.4.3 提升网络治理的实效性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状况 |
1. 国内学术研究状况 |
2. 美国学界的研究现状 |
二、研究资料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战争死亡与扫墓日(1865-1869) |
第一节 战争形态与士兵死伤 |
一、北方的军事制度缺陷 |
二、武器装备因素 |
三、宗教复兴运动 |
四、现代性、内战与伤亡感知 |
第二节 北方的国家公墓与纪念仪式 |
一、国家阵亡将士日的缘起 |
二、“国家重葬” |
三、战俘问题的政治化 |
四、北方的纪念内战仪式 |
第三节 南部的民间重葬运动与纪念亡灵 |
一、战败与海外逃亡 |
二、忠诚奉献的南部妇女 |
三、南部的“民间重葬运动” |
小结 |
第二章 “第一次失去事业”与南部救赎(1870-1884) |
第一节 第一次“失去事业”运动与“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 |
一、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建立 |
二、“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自辩体系 |
三、“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缺陷 |
第二节 70年代的内战记忆与遗忘 |
一、1874年的杰克逊塑像落成典礼 |
二、普莱尔演说与记忆较量 |
三、“霍尔姆斯记忆模式”与“士兵至上” |
第三节 内战记忆与南部政治救赎 |
一、“自由派共和党运动”与1873年经济危机 |
二、独立战争100周年纪念与1877年政治妥协案 |
第四节 战争经历与70年代的老兵记忆 |
一、内战士兵记忆的多样性 |
二、白人老兵集体记忆的初步形成 |
小结 |
第三章 新民族身份在南北地区的确立 |
第一节 罗伯特·李纪念碑与南部记忆统一的开始 |
第二节 内战记忆的民主化与碎片化 |
第三节 内战记忆的商品化与南北老兵的重聚 |
第四节 跨越代际的记忆产物—19世纪晚期的美国内战文学 |
一、南部煽情内战文学流派 |
二、内战写实文学流派 |
三、进步叙事内战文学流派 |
小结 |
第四章 未实现和解的民族重聚与黑人内战记忆的分裂 |
第一节 南部内战纪念组织的平民化 |
一、“南部邦联老兵联合会”(United Confederate Veterans) |
二、南部邦联女儿联合会(United Daughters of the Confederacy) |
第二节 第二次“失去事业”的辩护体系及其大众化 |
一、“第二次失去事业”的辩护体系 |
二、“第二次失去事业”的大众化 |
第三节 南北事业的对立与地区和解的局限性 |
一、南部圣贤:罗伯特·李与“石墙杰克逊” |
二、戴维斯的葬礼与“查塔诺加国家军事公园”的揭幕式 |
三、“记忆消毒”的产物:普通的阵亡士兵塑像 |
四、针锋相对的“纯洁教科书运动” |
五、“女士纪念协会”的偏执 |
第四节 非裔美国人的内战记忆 |
一、路易斯维尔非裔美国人大会 |
二、未完成的非裔美国人之集体内战记忆 |
小结 |
第五章 大众文化、美西战争与南北和解的实现(1898-1915) |
第一节 南北和解的外在推力---美西战争 |
第二节 南北和解的内部拉力---1913年内战纪念活动 |
第三节 南北和解的伤痕---黑人他者化形象的确立 |
第四节 关于美国内战记忆建构的思考 |
小结 |
第六章 一战与恢复自我认知的非裔美国人(1917-1918) |
第一节 黑人族群的参战之争 |
第二节 民主幻象—法兰西 |
第三节 战场交流与自我认知的复苏 |
第四节 非裔美国人的一战遗产与战争记忆 |
小结 |
第七章 纳粹士兵与二战记忆 |
第一节 未完成的去纳粹化 |
第二节 战俘经历、社会保障和去集体罪责化 |
一、纳粹战俘的经历 |
二、纳粹老兵与救济金法案 |
三、50年代的精神创伤评价机制 |
第三节 西德的“克服过去”与东德的“消毒记忆” |
小结 |
结语 两种集体记忆的对比与跨时空影响 |
1. 对比可行性 |
2. 集体记忆路径与主体性的差异 |
3. 集体记忆文化差异性与相似性 |
4. 美国南部老兵与纳粹老兵之集体记忆比较 |
5. 两种非同时代集体记忆的产物:非裔美国人公民权运动的国际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凤凰卫视“80后”主持群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现状 |
(二) 国内现状 |
三、课题学术和实用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 课题研究目的、内容、技术路线 |
四、关于“凤凰‘80后’主持人” |
(一) 凤凰卫视的主持人 |
(二) 凤凰“80后”主持人 |
第一章 凤凰卫视主持人产生与发展轨迹 |
一、凤凰卫视主持人的发展 |
二、凤凰卫视主持人形象分期 |
(一) 单一品牌式主持人的培养 |
(二) 明星式主持人的培养 |
三、凤凰卫视主持人核心特质 |
第二章 凤凰卫视“80后主持群”主持形象分析 |
一、凰卫视“80后”主持群概说 |
二、凤凰卫视“80后”主持群形象解读 |
(一) “资讯先锋”形象—信息整合高手 |
(二) “嬉皮搞怪”形象—娱乐秀出真性情 |
(三) “政治专家”形象—行家说行话 |
(四) “叙述者”形象—不美化、不歪曲、不煽情 |
三、凤凰卫视“80后”主持人形象审美阐释 |
(一) 情感和真实的屏幕形象融合 |
(二) 精神和内涵的崇高表达 |
(三) 深度解析符号的意义 |
第三章 凤凰卫视“80后”主持入主持风格分析 |
一、播报风格探析—以李科夫《凤凰正点播报》为例 |
(一) 风格独特鲜明——青春个性的神采飞扬 |
(二) 控制张弛有度——收放自如承载多重功能 |
(三) 语言凝练传神——多元化凤凰语言样态 |
(四) 辅助语言巧妙——声形俱佳恰到好处 |
二、电视新闻节目的主持个性——以任韧《凤凰全球连线》为例 |
(一) 敏锐激情的敬业精神 |
(二) 坚定执着的专业追求 |
(三) 扎实干练的业务能力 |
(四) 犀利理性的思想评论 |
三、娱乐节目的主持个性——以尉迟琳嘉《倾倾百老汇》为例 |
四、生活文化节目的主持个性-以田桐《大地寻梦》为例 |
五、凤凰“80后主持群”形成原因 |
(一) 高端的受众目标定位 |
(二) 开阔的中外视野 |
(三) 绮丽的多元文化融合 |
(四) 敏锐的社会洞察力 |
(五) 浓郁的人本情怀 |
第四章 凰卫视“80后主持群”打造启示及存在的问题 |
一、凤凰“80后”主持人启示:实现主持人形象优化、文化自觉之途径 |
(一) 人格品行的锤炼 |
(二) 专业素养的训练 |
(三) 人文精神的沉淀 |
(四) 思想深度的挖掘 |
二、打造存在的问题 |
(一) 播报的规范性欠缺 |
(二) 多栖道路发展80后观众对其不甚了解 |
(三) 凤凰“80后主持群”学科背景单一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10)公共空间设计的典范 ——以芝加哥千禧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背景 |
1.2 课题的研究方案 |
1.3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现状 |
1.3.2 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公共空间设计的概述 |
2.1 公共空间设计的含义和特征 |
2.1.1 什么是公共空间设计 |
2.1.2 公共空间设计分类 |
2.1.3 公共空间的空间特征 |
2.2 公共空间设计的历史沿革 |
2.2.1 古代文明时期 |
2.2.2 中世纪时期 |
2.2.3 近现代文明时期 |
第三章 芝加哥千禧公园的设计特色 |
3.1 千禧公园设计的背景及过程简述 |
3.2 千禧公园设计作品的个案分析 |
3.2.1 劳瑞花园 |
3.2.1.1 强大的设计团队:优势互补的集体之作 |
3.2.1.2 雅致的景观布局:继往开来的有机结合 |
3.2.1.3 悦目的动态美景:适植物种的缤纷寻求 |
3.2.1.4 强大的生态功能:环保节约的完美呈现 |
3.2.2 杰伊·普利兹克音乐厅 |
3.2.2.1 有趣的设计历史:普利兹克奖和“擦边球” |
3.2.2.2 震撼的高水准音效:音响悬吊和声音系统 |
3.2.2.3 周到的无障碍设计:残疾人士的充分考虑 |
3.2.2.4 多样的不收费活动:免费享受的精彩节目 |
3.2.3 云门 |
3.2.3.1 独特的设计灵感:再现液态汞的凹面特征 |
3.2.3.2 缜密的设计方案:基于计算机的事先模拟 |
3.2.3.3 高科技的充分利用:赏心悦目和震撼科技的完美融合 |
3.2.3.4 生动的多重迷失:人景互动的全新画面 |
3.2.4 皇冠喷泉 |
3.2.4.1 独特的设计手法:由变动的“水”走向多样的“脸” |
3.2.4.2 凸显的公共特性:社会公众的普遍欢迎 |
3.2.4.3 优美的视觉效果:缤纷多变的图像展示 |
3.2.4.4 强烈的互动特征:人脸寻找的公众参与 |
3.2.5 其他 |
3.2.5.1 麦考密克论坛溜冰场 |
3.2.5.2 BP 人行天桥 |
3.2.5.3 哈里斯剧院 |
3.2.5.4 大通长廊 |
3.3 千禧公园总体设计特征分析 |
3.3.1 千禧公园表现了各异的公共性 |
3.3.2 千禧公园展现了突出的复合性 |
3.3.3 千禧公园体现了明显的互动性 |
3.3.4 千禧公园呈现了高超的科技性 |
3.3.5 千禧公园注重了基本的现实性 |
3.3.6 千禧公园具备了充分的民主性 |
第四章 结论与启示 |
4.1 前文总结 |
4.2 相应启示 |
4.2.1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注重设计与科技的有机结合 |
4.2.2 “以人为本”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准则 |
4.2.3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具备创造新的文化特征的勇气 |
4.2.4 城市公共空间应适应多样的功能要求 |
4.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欢呼千禧 继往开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教学研究[D]. 徐丽.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2]村落视野中的乐社及其音乐 ——长子县西南呈村八音会的考察与研究[D]. 李佳.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论艺术类文化遗产在古村落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板梁古村为例[D]. 李沙. 中国美术学院, 2020
- [4]新世纪的展望:从曙光到旭日——广西当代文学综述与思考[J]. 李子迟.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9(06)
- [5]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研究[D]. 王帅.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明中晚期江南文人城市文化镜像 ——以“传唐寅本”《韩熙载夜宴图》为中心的研究[D]. 王小路. 上海大学, 2019(02)
- [7]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研究[D]. 石立春.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8]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D]. 罗超. 厦门大学, 2017(02)
- [9]凤凰卫视“80后”主持群探析[D]. 吴樾. 西南大学, 2014(10)
- [10]公共空间设计的典范 ——以芝加哥千禧公园为例[D]. 陈慧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