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退耕还林还草重建生态环境初探

阿坝州退耕还林还草重建生态环境初探

一、阿坝州退耕还林还草与生态环境重建问题初议(论文文献综述)

李治兵[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我国已完成了全国农村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由全面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战略,也将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因此,乡村振兴已成为下一步农村从基层党建到经济产业发展,再到文化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多项工作的时代背景和总体方略,对民族地区下一步旅游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统领指导意义。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地位突出,但也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多重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产业发展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文化、生态、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复合问题。在羌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业,对于在资源与环境硬约束背景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和政府有关乡村振兴的决议、规划、政策为指导,运用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按照“背景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咨询交流—重点突破”的思路,采用“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程序,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聚焦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的核心命题,明确研究的内容、思路,以此作为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梳理相关指导思想及理论,对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性以及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全面勾画出其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综合运用既有研究成果、政府政策及田野调查资料,从产业、生态、文化、基层治理、收入五个方面构建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以老人村、桃坪村、坪头村等三个典型案例村寨,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剖析其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村寨旅游发展在产业融合、村民增收、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层党建等方面的成效,生成具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的村寨旅游发展经验。以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辨析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实挑战,洞悉其在人力、土地、资金、管理、基层组织、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把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村民组织化、基层治理等纳入村寨旅游发展分析框架,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以及所有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的重大时代背景和统领方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村寨旅游应当并也能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村治方面的要求。第二,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阶段,尽管连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村寨旅游业的恢复、发展、升级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对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区域宏观贡献与案例村寨的微观贡献的研究表明,村寨旅游是推进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之一。第三,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发展应树立新的资源利用与产业获益理念。第四,产业融合是促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良性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第五,构建劳动、经营、资本的多元化参与格局,其中落实与活用中央有关土地确权与“三权分置”重要政策,探索多样化土地流转,确保村民资本化参与旅游业及收益权利是一项重要新课题,也是巩固全面小康和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振兴的政策保证。第六,加强村级基层党建,探索村寨旅游业新型集体经济形式并保证村民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快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村民自治,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和发展旅游产业是构建良好村寨旅游秩序的重要途径。

张梦洁[2](2019)在《生命周期视角下四川藏区城镇生态环境容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四川藏区城镇空间结构生态优化机制研究”(批号:51578454)下的子项研究课题。四川藏区这一地理单元一直以来有着其独特的社会文化和发展历程,并受到脆弱的生态环境的强烈制约。近年来,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但是由于缺少对自身发展规律的探索和适地性的发展方式,所暴露出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愈发凸显。因此,从时间维度挖掘四川藏区城镇内在演变规律,探析城镇不同时期的生态环境和开发建设状况,找出演进历程中的弊端与制约,明确不正确的发展方式,有利于提出适合该地域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避免城镇陷入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之中。本文从探究四川藏区资源环境与回溯历史脉络出发,通过对不同类型城镇的演进历程和区域总体发展变化特征进行梳理,归纳出生命周期发展规律。进一步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典型城镇进行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生态环境容量分析,探究影响区域发展的生态约束框架,并提出引导生态发展的具体策略。论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背景和基础研究。对生命周期理论、生态环境容量等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对四川藏区基本概况、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历史进程等进行初步梳理,为后续章节提供基础研究资料。其次是四川藏区城镇发展生命周期研究。从不同形成途径和不同类型两个方面选取具体的城镇进行演变历程分析,从城镇数量、建设用地、空间分布三个方面对不同时期变化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出四川藏区城镇发展生命周期阶段和规律。然后是基于城镇发展生命周期的生态环境容量分析。从测算不同时期资源承载变化情况,归纳生命周期阶段性发展方式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展开研究,再从各个层面选取具体的要素和方法对典型城镇进行分析,总结对比分析结果,提出四川藏区城镇生命周期进程中的差异性发展方式和生态环境制约因素。最后是结合生态环境约束框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邵秋芳[3](2019)在《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首次将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全球共同发展战略。20多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取得重大进展。然而当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驱动下,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及其所引发的环境灾害和生态灾难仍未缓解,给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大挑战。川西北林草交错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区强烈侵蚀切割的高山峡谷向高原地貌过渡地带,属于长江、黄河水系上游源区,为国家级生态功能区和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但该区地形起伏强烈、地质结构复杂,水热条件垂直变化明显,生态环境先天脆弱;同时受自然和人为活动影响强烈,区域生态退化明显,是我国典型的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同时又是连片特困扶贫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科学认知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过程与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对山原林草交错生态屏障带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川西北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生态屏障保护与建设的理论和方法已有一定研究和探索,但过程监测和机制研究仍比较欠缺。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草原牧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过程分析和预警-以川西北江河源区为例(41401659)”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505000)专项课题“高山亚高山采伐迹地植被恢复技术”,开展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研究。本研究综合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野外调查获取数据并挖掘信息,定量监测与分析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时空变化过程,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开展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评价,掌握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特征,定量探究生态脆弱性空间格局成因机制与动态变化驱动机制,为川西北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及其它生态交错脆弱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1)针对川西北林草交错区复杂地质地理条件,实现了应用多类型多时相遥感图像进行山原林草交错区NDVI(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地质灾害、土壤侵蚀敏感度等生态环境要素信息提取的关键技术和方法。针对MODIS NDVI数据只能获取到2000年以后数据且与其它卫星NDVI数据空间分辨率不匹配难以进行2000年前后NDVI动态变化监测的问题,实现了基于ESTARFM算法的林草交错复杂山区GIMMS与MODIS NDVI时空融合高分辨率数据的有效提取,获得了与MODIS NDVI数据空间分辨率相匹配的GIMMS NDVI时空融合数据。针对研究区地形复杂、土地利用类型遥感信息提取难度大且精度不高的问题,本研究构建了面向对象技术-混合像元分解(草地)-目视解译相结合的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遥感提取的思路和模式,实现了基于Landsat影像的林草交错复杂山区土地利用类型高精度遥感信息提取。同时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获取了较长时间序列的地质灾害动态变化遥感信息;基于USLE方程得到了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动态变化信息。在此基础上较为系统分析了川西北林草交错区1990-2015年气温和降水、土壤类型与质地、植被类型与覆盖度(NDVI)、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地质灾害及土壤侵蚀敏感性等生态环境要素时空变化特征。(2)针对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高维非线性特征使得指标权重难以客观有效确定的问题,引入并集成投影寻踪模型-遗传算法构建了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该模型较好刻画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高维非线性特征,克服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人为主观性、提高了客观性,集成的遗传算法较好解决了投影寻踪模型投影方向向量难以优化的问题。该模型较好实现了高山高原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的客观有效评价。(3)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川西北林草交错区1990-2015年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研究区生态脆弱性随高程、坡度和坡向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了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探讨了县域尺度下红原(以草地为主)、若尔盖(草地、湿地为主、林地占一定比重)、松潘和九寨沟(林草并重)生态脆弱性区域分异特征及随时间变化规律。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类型中中度脆弱面积最大(37.89%),其次为潜在脆弱和重度脆弱(22.59%、21.46%),再次为微度脆弱(16.12%),极重度脆弱面积最小,仅占1.93%。研究区1990-2000年生态脆弱性脆弱程度不断增加,2000年后生态脆弱性程度持续降低。(4)针对目前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认识不足的科学问题,基于地理探测器算法、投影寻踪-遗传算法较为系统分析了地质要素、地形要素、土壤要素、植被要素、气候要素、土地利用、人口和GDP等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对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影响的成因机制。其中土地利用类型和坡度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空间格局分布影响最大,NDVI、土壤可蚀性、降水和气温影响较大,高程、人口和GDP影响最小;就地质要素而言,岩性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影响最大,水文地质和构造影响较小;地层岩性和土壤类型的交互作用对研究区四个县生态脆弱性的贡献值最大。基于灰色理论较为系统分析了NDVI、气温、降水、地质灾害、土地利用、人口、GDP等要素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过程驱动机制。与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变化之间绝对关联度最大的是灾害点密度,其次为NDVI和土地利用,气温和降水与生态脆弱性的绝对关联度相对较小,人口和GDP最小。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进行了分区,提出了不同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建议。(5)针对高山高原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形成了一套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生态环境时空变化分析-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构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分析较为系统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生态脆弱性时空过程机制研究技术方法体系,为本区以及类似生态交错脆弱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生态脆弱性评价提供了技术方法支撑。

伊晋[4](2018)在《阿坝州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利用的范围和强度越来越大,生态环境愈发脆弱和敏感,生态环境质量也日益下降,对土地利用效益的阻碍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研究土地利用如何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如何协调发展,从而找到适合某一区域的科学、合理、有效的发展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本文以阿坝州为研究对象,结合阿坝州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现状与特征,选取2005-2016年的数据为基础,借鉴以往有关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的研究方法,定性分析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关系,土地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载体,生态环境建设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有力保障,土地利用过程中必然引起生态环境的变化,生态环境的变化又反馈于土地利用;定量分析阿坝州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水平,土地的利用率由2005年的90.91%提高到2016年的92.11%,土地利用结构趋向合理,土地利用效果越来越明显,土地开发程度越来越高,生态涵养能力在不断提升。利用极差标准化方法对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无量纲化,采用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构建出一套具有针对性的适合阿坝州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建立耦合类型的标准,再运用耦合度和耦合发展度模型计算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数及最终的耦合度,耦合度从0.4560上升到0.6899。分析十二年间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动态的变化浮动情况,综合评价阿坝州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土地利用水平和生态环境水平越来越高,耦合发展历程从“勉强耦合发展土地利用滞后型”发展为“初级耦合发展生态环境滞后型”。运用灰色系统模型预测了阿坝州未来五年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的发展趋势,最后提出发展对策。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6年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类型持续好转,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发展历程从2005年的“勉强耦合发展土地利用滞后型”发展为2016年的“初级耦合发展生态环境滞后型”。采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预测出未来土地利用水平和生态环境水平会越来越高,土地利用指数依然高于生态环境指数,土地利用指数与生态环境指数之间的差值越来越小。最后结合研究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分析的结果,提出发展对策。

孙松林[5](2018)在《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岷江上游位于四川西北部,连接着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是汉藏之间的过渡地带,也是川藏间重要的交通廊道与枢纽。其高山深谷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气候植被特征、多民族杂居的文化现象赋予了其独特而神奇的聚落景观,而偏僻、蔽塞的地理、交通环境又使得这些民族瑰宝得以保存,让人得见其神奇雄浑、苍凉悲壮的景观魅力。为了理清在同一地理环境中和同一民族中的藏羌聚落景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以及这些迥异的聚落景观特征内在的形成机制与建造逻辑,本研究采用田野调查、数据统计、GIS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先对岷江上游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进行了概述(第二章);然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岷江上游的总体聚落景观分布格局、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及11个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三~五章);接着对同沟谷的藏羌聚落景观及同民族内不同沟谷的聚落景观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区分,并作了总结与评价(第六章);在此基础上,对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内在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第七章);最后总结归纳了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与演替逻辑(第八章)。研究结论如下:1.藏羌聚落景观总体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线性发展、沿海拔垂直分异的特征,2.藏族与羌族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资源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3.同一民族的聚落景观在岷江上游有多种表达方式,4.同区域内的藏羌聚落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5.资源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势力分化,6.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人文为辅助变量而综合形成的,7.资源、产业、生产力、道路交通、文化交流、行政干预、自然灾害共同驱动聚落景观的演变。本研究首次对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特征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总结出了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并对藏羌族聚落景观特征的形成给出了科学的解释与解答,还对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和演替逻辑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初步绘制了的岷江上游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研究成果有助于拯救与保护岷江上游独特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助力民族地区的团结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并对西部大开发中的风貌建设、旅游开发、经济发展与地域性景观营造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刘世庆,许英明[6](2012)在《长江上游川西北高原牧区深化生态建设路径探讨》文中指出川西北高原牧区是我国八大牧区之一,也是全国三大林区之川西林区的主体,还是我国第二大藏区、"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是生态脆弱区域和生态关键区域,其独特的生态地位、生态价值和战略意义,使其成为西部生态建设的先行区。经过西部大开发十多年来的生态建设,取得许多积极成果,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和转型任务:沙化及荒漠化继续向东蔓延,人口压力和牲畜超载依然严峻,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矛盾加剧,生态建设与牧区发展未能有效链接等。川西北高原牧区新一轮生态建设的努力方向和政策深化方向是: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构建易于操作的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生态建设投融资机制,借鉴对口援建方式推进生态建设,继续深化前十年的生态建设政策等。

杨建翠[7](2012)在《川西民族地区旅游业推进城镇化研究 ——以九寨沟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发展,各级各地政府进行了长久的多方面探索,但很多地区还是苦于找不到一条很好的途径实现区域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因此,对川西地区城镇化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进而提出加快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对策建议,对我国跨世纪战略目标的实现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川西民族地区为主要研究区域,以探索川西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道路为主要目的,以川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城镇化整合发展为主线,以城镇化研究体系和旅游经济效应研究体系搭建论文构架,以旅游业关联带动性对城镇化的影响为切入点,以川西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典型案例——九寨沟县为实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旅游人类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旅游经济学、城镇建设与管理等学科知识,对旅游业对推进城镇化的效应和影响机制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深入研究。论文在深入剖析川西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和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指出川西民族地区原来的城镇化模式受到一定制约,发达地区通过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推动的新城镇化模式在川西民族地区暂难实现。在新的城镇化背景下,川西民族地区需要探索适合区域发展的新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文中根据川西民族地区资源环境特点,提出部分具有旅游业发展优势的川西民族地区可以通过旅游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以此作为川西民族地区其他城镇化路径的补充,多途径多力量共同推动川西民族地区城镇化快速发展;同时也指出了川西民族地区以旅游业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条件约束性。为了论证川西民族地区实施旅游业推进城镇化路径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本文详细剖析了川西民族地区走旅游业推进城镇化路径的可行性,并以旅游业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九寨沟县作为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了旅游业的集聚、扩散效应和产业联动效应在九寨沟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空间扩张、城镇三次产业联动及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水平提升,人口集中和城镇化转移等方面所产生的效应及作用机制,以此揭示旅游业对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机制以及正面、负面效应,为川西民族地区实施旅游推进城镇化道路提供科学论证和经验借鉴。文中针对川西民族地区资源、环境的特殊性和城镇化发展基础条件,对川西民族地区以旅游业推进城镇化提出了一些战略性对策及措施建议。论文的创新点在于提出了将旅游业推动城镇化作为补充,多途径多力量共同推动川西民族地区城镇化快速发展;指出以旅游业推进城镇化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并结合城市地理学、旅游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民族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运用EVIEWS软件和EXCEL软件,构建了测度旅游业对城镇化影响效应的时间序列分析指标、相关系数分析模型、回归分析模型等新计量模型和新方法。鉴于旅游业推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游客和外来务工人员对城镇化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本人还定量测度了游客和外来从业人员对九寨沟县城镇化率提升的影响。这些创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为旅游业与城镇化研究、川西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以及民族经济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新的研究方法。本文关于旅游业推进城镇化发展的研究既拓展了旅游业与城镇化发展关系研究、民族经济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又能为川西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路径探索提供借鉴和参考。

王建平[8](2009)在《灾区生态修复的法律支持——以5.12汶川大地震灾区生态修复条例制定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惨重的地震灾害损失,是灾区即岷江上游水电项目受损必然性与生态欠账的长期性的表现。因此,岷江上游梯级水电项目的灾后清理与生态修复政策的落实,非常重要。论文认为,5.12汶川大地震灾区的生态修复,需要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制定《汶川地震灾区生态修复条例》或《四川省生态保护条例》,主要是:灾后重建必须高度重视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这一政策,5.12汶川大地震灾区的生态修复的系统建设中,需要解决减少对生态系统的不当干扰、切实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保护生态系统和灾区生态危害物的处理等问题。与此同时,论文提出:5.12汶川大地震灾区内外核电项目建设具有可行性,应当加快5.12汶川大地震灾区生态县的建设,从而从根本上扭转民上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危机。

刘向东,杨其昌,汪明,黄光中,何飞,李晓清,毛远会[9](2009)在《阿坝州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与后续工程建设对策》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阿坝州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现状、成效和成功经验进行了分析,针对退耕还林及其后续工程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阿坝州地区退耕还林后续工程的对策。

张卉[10](2009)在《中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价与制度创新》文中认为退耕还林政策自1999年在西部地区的四川、甘肃、陕西三省试点,2002年全面实施以来取得了显着成效,该项政策对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改善环境、增加投资、扩大消费、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广大的西部地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西部退耕还林工程区生态环境虽有局部改善,但仍十分脆弱,稳定性还比较差;退耕还林工程营造的林木大多还处在未成林或幼林阶段,短期内难有经济效益;退耕农户大多还缺乏增收的门路,解决长远生计问题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针对西部地区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在其成果巩固阶段,本文试图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将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西部地区的退耕还林实践有机结合,通过田野调查法、层次分析法、成本—收益法、影子价格法等具体方法对退耕还林的政策绩效做以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关乎工程成败的核心制度—生态补偿制度进行设计和创新,提出市场化的补偿模式构想。本文的主要内容由六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以及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第一章的内容为制度设计与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分别考察了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补偿政策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退耕还林政策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该章旨在说明生态环境的恶化或改善与制度设计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并从整体上交代了本文的写作目的与主题。第二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对退耕还林中涉及到的:相关主体的目标和利益、主体间的博弈行为、生态补偿、产权制度安排等问题加以分析,为后续章节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介绍了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态概况、退耕还林工程对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以及退耕还林工作在西部十二省区的进展情况,该章界定分析了研究区的现状,是本文实证研究的依据和起点。第四章通过设计指标体系,选取西部地区的甘南藏族自治州作为典型个案,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该地区退耕还林政策的绩效进行评价,进而指出退耕还林政策在该地区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章是承上启下的一章,既是对现有退耕还林政策的总结评价,又是新制度设计的基础和依据。第五章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对现行退耕还林政策加以完善,指出市场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了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模式,并对该模式下农民利益的保障机制进行了探索。此部分是本文写作着力突出的章节。该章既是对写作主题的呼应,又是实证研究的结果,还是理论创新的集合。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生态状况的恶化或逆转和制度设计紧密相关:生态建设工程要想达到预期效果,政策和制度设计必须以百姓利益为基础;引入市场的生态补偿制度设计是有效配置资源、保障农户利益、巩固退耕成果、积极推进工作的创新性尝试;退耕还林的制度创新体系中,必需要有一系列机制,如利益保障机制、技术支撑机制、产业扶持机制等来保障农民实现其利益。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时间的顺序结合史实考查建国以来历次重大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对农户经营土地行为的影响,以及农户行为随政策变动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二是全面分析政府和农户在退耕还林中的目标利益后,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政府的目标和农户的目标结合起来力图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综合、全面的绩效评价体系对现有退耕还林政策进行评价;三是将层次分析法运用到绩效评价中,建立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并选取典型个案得出合理结论;四是针对绩效评价结果发现的问题,提出将市场手段引入退耕还林制度,并对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设计。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西部地区退耕还林政策的进一步实施起到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作用。同时,期望本文多学科的研究视角,能推动生态经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二、阿坝州退耕还林还草与生态环境重建问题初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阿坝州退耕还林还草与生态环境重建问题初议(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一)关于中国乡村的研究
        (二)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
        (三)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
        (四)关于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研究
        (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六)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三)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1章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1.1 指导思想
        1.1.1 乡村振兴战略
        1.1.2 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1.2 理论基础
        1.2.1 当代中国民族理论
        1.2.2 乡村旅游理论
        1.2.3 产业融合理论
        1.2.4 乡村文化变迁与文化保护理论
        1.2.5 中国当代产权理论
    本章小结
第2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基本情况与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
    2.1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概况
        2.1.1 羌族与岷江上游羌族地区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1.3 历史文化概况
        2.1.4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基本情况
        2.2.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数量和所属行政区划
        2.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风貌、地理分布
        2.2.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经济概况
        2.2.4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社会概况
    2.3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及其重要性分析
        2.3.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及其发展
        2.3.2 灾后旅游业振兴及其问题
        2.3.3 单一区域性扶贫、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其问题
        2.3.4 部分羌族村寨面临的现实问题
        2.3.5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分析
    2.4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实施
        2.4.1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全面小康基本实现
        2.4.2 乡村振兴规划制定及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
        2.4.3 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4.4 合村并乡与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2.4.5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2.4.6 全域旅游推进与村寨旅游发展
        2.4.7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的成绩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3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3.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与条件
        3.1.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分类
        3.1.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
        3.1.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条件
    3.2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历程
        3.2.1 起步阶段(90年代初至中后期)
        3.2.2 初步发展阶段(1998 年—2008 年)
        3.2.3 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3.3.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数量
        3.3.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供给能力及旅游收入
        3.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成效
    本章小结
第4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
    4.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1.1 科学性原则
        4.1.2 系统性原则
        4.1.3 可比性原则
        4.1.4 可行性原则
    4.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4.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本章小结
第5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个案研究
    5.1 老人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1.1 老人村概况
        5.1.2 老人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5.1.3 老人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1.4 老人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2 桃坪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2.1 桃坪村概况
        5.2.2 桃坪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5.2.3 桃坪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2.4 桃坪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3 坪头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3.1 坪头村概况
        5.3.2 坪头村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5.3.3 坪头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3.4 坪头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4 三村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5.4.1 整体评价
        5.4.2 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6.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经验
        6.1.1 同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寨旅游发展
        6.1.2 差异化的村寨旅游发展策略
        6.1.3 村寨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综合贡献效应
        6.1.4 不同类型的村寨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存在差异
    6.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问题探析
        6.2.1 旅游业发展后劲乏力
        6.2.2 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
        6.2.3 旅游管理机制不完善
        6.2.4 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
    6.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6.3.1 人力资本欠缺
        6.3.2 土地资源制约
        6.3.3 资金制约
        6.3.4 自然灾害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6.3.5 产权制度不完善
        6.3.6 村寨原子化
    6.4 乡村振兴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6.4.1 村寨旅游发展思维转向
        6.4.2 探讨村寨旅游赋权及村民受益方案
        6.4.3 激发村寨旅游内生发展活力——多元化参与
        6.4.4 村民再组织与村寨旅游秩序的重塑
        6.4.5 加强旅游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6.4.6 争取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及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一: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调查问卷
    附录二: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村民访谈提纲
    附录三: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管理者访谈提纲
    附录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附录五:访谈纪要
    附录六: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致谢

(2)生命周期视角下四川藏区城镇生态环境容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四川藏区生态环境现实状况
        1.1.2 传统发展建设方式存在弊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四川藏区
        1.3.2 生态环境容量
    1.4 研究对象和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6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6.1 相关理论研究
        1.6.2 四川藏区研究综述
        1.6.3 城市生命周期研究综述
        1.6.4 生态环境容量研究综述
        1.6.5 小结
第2章 四川藏区资源环境和历史发展基础研究
    2.1 四川藏区资源环境概况
        2.1.1 自然资源环境
        2.1.2 社会人文环境
    2.2 古代聚落的形成及演变
        2.2.1 自然崇拜时期
        2.2.2 宗教统治时期
        2.2.3 政教合一统治时期
    2.3 现代城镇的产生及发展
        2.3.1 农牧业发展时期
        2.3.2 产业转型发展时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四川藏区城镇演进历程及生命周期研究
    3.1 四川藏区城镇基本概况
        3.1.1 城镇形成途径
        3.1.2 城镇形成类型
    3.2 河谷型城镇演变历程分析
        3.2.1 商贸要素驱动-进安镇
        3.2.2 军事要素驱动-金川镇
        3.2.3 交通要素驱动-杂谷脑镇
        3.2.4 宗教要素驱动-更庆镇
        3.2.5 河谷型城镇演进机制总结
    3.3 高原型城镇演变历程分析
        3.3.1 商贸要素驱动-阿坝镇
        3.3.2 交通要素驱动-甘孜镇
        3.3.3 宗教要素驱动-达扎寺镇
        3.3.4 高原型城镇演进机制总结
    3.4 城镇总体发展变化特征
        3.4.1 城镇数量变化特征
        3.4.2 建设用地变化特征
        3.4.3 空间分布变化特征
    3.5 四川藏区城镇生命周期研究
        3.5.1 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3.5.2 生命周期规律总结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城镇生命周期的生态环境容量分析
    4.1 研究思路与基础准备
        4.1.1 研究思路
        4.1.2 分析方法
        4.1.3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4.2 康定炉城镇生态环境容量分析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资源承载分析
        4.2.3 生命周期发展分析
        4.2.4 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4.2.5 分析小结
    4.3 红原邛溪镇生态环境容量分析
        4.3.1 研究区概况
        4.3.2 资源承载分析
        4.3.3 生命周期发展分析
        4.3.4 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4.3.5 分析小结
    4.4 对比分析
        4.4.1 资源禀赋差异
        4.4.2 产业发展差异
        4.4.3 空间建设差异
    4.5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生态环境约束差异
        4.5.1 处于生命周期萌芽期和产生期
        4.5.2 处于生命周期发展期
        4.5.3 处于生命周期兴盛期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态环境容量指导下四川藏区发展研究
    5.1 四川藏区城镇生命周期阶段发展总结
        5.1.1 形成产生阶段
        5.1.2 生长发展阶段
        5.1.3 快速扩展阶段
        5.1.4 提升优化阶段
    5.2 生态环境容量约束框架构建
        5.2.1 生态发展原则
        5.2.2 生态发展路径
    5.3 区域层面生态发展策略
        5.3.1 现状城镇发展格局
        5.3.2 发展策略
    5.4 城镇层面生态发展策略
        5.4.1 不同地理环境约束下的城镇生态发展策略
        5.4.2 不同产业主导下的城镇生态发展策略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不足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
    附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研究现状
        1.2.2 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概况
        2.1.1 地层
        2.1.2 构造
        2.1.3 岩浆岩
        2.1.4 灾害地质与水文地质
    2.2 自然地理概况
    2.3 社会经济概况
第3章 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
    3.1 NDVI时空变化过程遥感监测
        3.1.1 GIMMS NDVI与 MODIS NDVI时空融合算法
        3.1.2 GIMMS与 MODIS数据NDVI时空融合
        3.1.3 精度验证
    3.2 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
        3.2.1 遥感数据源及遥感图像处理
        3.2.2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及解译标志
        3.2.3 土地利用遥感信息提取
    3.3 地质灾害遥感监测
        3.3.1 地质灾害遥感数据源与数据处理
        3.3.2 地质灾害遥感信息提取
    3.4 土壤侵蚀敏感性遥感
        3.4.1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
        3.4.2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与分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时空变化分析
    4.1 气候要素时空变化分析
        4.1.1 气候要素时空变化整体特征分析
        4.1.2 基于M-K检验法的气候要素突变分析
        4.1.3 基于趋势线的气候要素变化幅度时空特征分析
    4.2 土壤要素空间分布特征
        4.2.1 土壤类型空间分布特征
        4.2.2 土壤质地空间分布特征
    4.3 植被类型空间分布特征
        4.3.1 植被类型空间分布特征
        4.3.2 植被类型空间分布与气温、土壤和高程之间的关系
    4.4 NDVI时空变化分析
        4.4.1 NDVI动态变化分析
        4.4.2 NDVI对地形的响应
        4.4.3 NDVI对气候的响应
    4.5 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分析
        4.5.1 土地利用动态度
        4.5.2 土地利用程度
        4.5.3 土地利用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
        4.5.4 土地利用转移分析
        4.5.5 县域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5.6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4.6 地质灾害时空变化分析
        4.6.1 县域尺度地质灾害时空变化特征
        4.6.2 地质灾害密度分析
        4.6.3 地质灾害质心变化
    4.7 土壤侵蚀敏感度时空变化分析
        4.7.1 敏感性时间变化特征
        4.7.2 敏感性空间演变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5.1 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5.1.3 评价指标分级
    5.2 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构建
    5.3 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分析
    6.1 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总体特征
        6.1.1 不同脆弱性等级面积变化
        6.1.2 生态脆弱性空间自相关分析
    6.2 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随地形因子变化特征
        6.2.1 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随高程变化特征
        6.2.2 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随坡度变化特征
        6.2.3 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随坡向变化特征
    6.3 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6.4 县域尺度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时空特征
        6.4.1 各县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整体分析
        6.4.2 各县生态脆弱性等级类型时空变化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研究
    7.1 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成因机制分析
        7.1.1 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成因机制分析方法
        7.1.2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对生态脆弱性空间格局影响分析
        7.1.3 生态脆弱性空间格局地质成因机制分析
        7.1.4 生态脆弱性空间格局影响要素交互作用机制分析
    7.2 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7.2.1 基于灰色理论的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分析简述
        7.2.2 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7.3 生态脆弱性分区与生态治理建议
    7.4 本章小结
结论
    (一)主要研究成果
    (二)存在问题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阿坝州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土地利用
        2.1.2 生态环境
        2.1.3 耦合关系
    2.2 基础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系统理论
        2.2.3 土地生态学理论
        2.2.4 人地关系理论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3.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3.2 自然条件
        3.2.1 地形条件
        3.2.2 气候特征
        3.2.3 地层及母质条件
        3.2.4 土壤植被
        3.2.5 流域水系和水文特征
    3.3 社会经济状况
        3.3.1 人口概况
        3.3.2 经济发展状况
    3.4 土地利用现状
    3.5 生态环境现状
第4章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影响因素分析
        4.1.1 土地利用结构
        4.1.2 土地利用程度
        4.1.3 土地利用效果
        4.1.4 生态涵养能力
        4.1.5 生态环境压力
        4.1.6 生态治理水平
    4.2 相互关系研究
        4.2.1 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2.2 生态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第5章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分析
    5.1 评价因子的选取
    5.2 指标体系的构建
        5.2.1 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
        5.2.2 指标体系的确定
    5.3 数据处理与评价方法
        5.3.1 数据来源
        5.3.2 数据标准化
        5.3.3 数据标准化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3.4 评价模型及综合评价值的确定
    5.4 耦合结果分析
第6章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趋势预测分析
    6.1 GM(1,1)预测模型的构建
    6.2 阿坝州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预测
        6.2.1 阿坝州土地利用耦合预测
        6.2.2 阿坝州生态环境耦合预测
        6.2.3 预测结果分析
    6.3 发展对策研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A

(5)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
        1.2.1. 研究区域的界定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 相关概念解析
        1.3.1. 聚落
        1.3.2 传统聚落
        1.3.3. 村庄、村寨与村落
        1.3.4. 聚落景观
        1.3.5. 景观特征
    1.4. 相关研究进展
        1.4.1. 国内外在乡土聚落景观方面的研究进展
        1.4.2. 岷江上游大地景观与宏观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1.4.3. 岷江上游藏族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1.4.4. 岷江上游羌族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1.4.5. 其他与藏族、羌族聚落景观相关的研究进展
        1.4.6.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数据
        1.5.4. 研究框架
2. 岷江上游地区聚落生长的背景环境
    2.1. 自然地理环境
        2.1.1. 地形地貌
        2.1.2. 地质土壤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文水系
        2.1.5. 动物植被
        2.1.6. 自然灾害
    2.2. 历史人文环境
        2.2.1. 民族迁徙与历史演替
        2.2.2. 民族组成与区域分布
        2.2.3. 语言文字
        2.2.4. 风俗习惯
        2.2.5. 宗教信仰
    2.3. 社会经济环境
        2.3.1. 社会结构与等级制度
        2.3.2. 经济组成及产业支撑
        2.3.3. 经济沟通与对外交往
    2.4. 小结——特殊、复杂、落后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3. 宏观视野下的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特征
    3.1. 西南边陲的过渡地带
        3.1.1. 大地阶梯的过渡地带
        3.1.2. 胡焕庸线上的分界带
        3.1.3. 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的走廊
    3.2. 岷江上游的大地景观风貌
        3.2.1. 高山深谷的地理风貌
        3.2.2. 线性的对外通道
        3.2.3. 垂直划分与水平分异的景观格局
        3.2.4. 资源分布的垂直带谱现象
    3.3. 岷江上游的聚落分布特征
        3.3.1. 沿水系道路呈线性分布
        3.3.2. 沿深谷两侧的垂直分布
        3.3.3. 按民族分野的分布特征
        3.3.4. 与坡度坡向相关的分布特征
        3.3.5. 与生产资料密切耦合
    3.4. 小结——沿水系、道路、海拔分异的区域景观
4. 中观视域下的各沟谷聚落景观特征
    4.1. 杂谷脑河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4.1.1. 杂谷脑河中段的聚落景观特征
        4.1.2. 孟屯河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4.2. 黑水河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4.2.1. 黑水河中段的聚落景观特征
        4.2.2. 赤不苏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4.3. 岷江干流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4.3.1. 黑虎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4.3.2. 小姓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4.4. 小结——按区域分异的自然景观特征与藏羌族群势力分化
5. 微观视角下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1. 杂谷脑河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1.1. 样本01:屯堡聚落——甘堡藏寨
        5.1.2. 样本02:半山哨卡——木卡羌寨
    5.2. 孟屯河谷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2.1. 样本03:河谷藏寨——日波寨
        5.2.2. 样本04:半山羌寨——水塘村
    5.3. 赤不苏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3.1. 样本05:以水源为中心——大寨子
        5.3.2. 样本06:河谷防御型堡寨——大瓜子
    5.4. 黑水河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4.1. 样本07:藏羌交汇处——色尔古
        5.4.2. 样本08:高山上的藏寨——大别窝
    5.5. 黑虎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5.1. 样本09:高碉林立的羌寨——鹰嘴河寨
    5.6. 小姓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6.1. 样本10:林区中的藏寨——姑纳村
        5.6.2. 样本11:林区中的羌寨——大尔边
    5.7. 小结——按民族和区域双向划分的聚落景观
6. 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评价
    6.1. 同沟谷内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1.1. 杂谷脑河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1.2. 黑水河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1.3. 岷江干流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2. 同民族内不同沟谷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2.1. 不同沟谷中藏族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2.2. 不同沟谷中羌族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3. 藏羌民族间聚落景观的总体对比与评价
        6.3.1. 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相似性
        6.3.2. 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异质性
        6.3.3. 藏羌聚落景观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6.4. 小结——藏羌聚落景观的总体差异性与地区同质化
7.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内在形成机制
    7.1. 因“地”制宜——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1.1. 地形地貌与聚落景观的关系
        7.1.2. 气候水文与聚落的选址、空间布局和建筑形式
        7.1.3. 地域环境决定聚落景观的构筑材料与建造方式
        7.1.4. 自然灾害引起聚落景观突变
    7.2. 生存之“道”——资源竞争与合作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2.1. 资源承载决定聚落的选址与规模
        7.2.2. 资源竞争与合作构成聚落的势力范围与典型模式
        7.2.3. 资源争夺与合作影响下的聚落联盟与区域交通体系
        7.2.4. 资源影响下的自然生态观与聚落景观生态格局
    7.3. 安全保卫——族群战争与防御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3.1. 族群认同、区分与敌对关系
        7.3.2. 族群势力与聚落的选址、布局和景观意象
        7.3.3. 战争、掠夺与聚落的防御性景观
        7.3.4. 心理安全与实用性、舒适性之间的权衡
    7.4. 神明庇佑——宗教与风俗习惯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4.1. 宗教文化与聚落景观的空间布局关系
        7.4.2. 宗教文化与聚落景观的垂直分布关系
        7.4.3. 宗教文化影响聚落景观的形态、色彩和符号
        7.4.4. 风俗习惯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5. 交流融合——社会交往与民族融合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5.1. 道路沟通与经济交往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5.2. 文化交流对聚落景观的影响
        7.5.3. 民族融合形成聚落景观的渐变与过渡
    7.6. 改革变迁——社会经济与行政干预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6.1. 资源、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改变引起聚落景观演变
        7.6.2. 产业变化与经济发展导致聚落景观的跳跃式革新
        7.6.3. 社会等级制度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6.4. 政府行政干预导致聚落景观的变化
    7.7. 小结——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共同决定聚落景观的表达
8.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与演替逻辑
    8.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分类与基本模式
        8.1.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分类
        8.1.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
    8.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建造与演替逻辑
        8.2.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建造逻辑
        8.2.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演替逻辑
    8.3.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因图谱
        8.3.1. 景观基因组(基因胞)
        8.3.2. 景观联接通道(基因链)
        8.3.3. 景观文化与能量(基因信息)
        8.3.4. 景观整体形态(基因形)
        8.3.5. 景观基因图谱
    8.4. 小结
9. 总结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1.1. 藏羌聚落景观总体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线性发展、沿海拔垂直分异的特征
        9.1.2. 藏羌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资源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
        9.1.3. 同—民族的聚落景观在岷江上游有多种表达方式
        9.1.4. 同区域内的藏羌聚落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
        9.1.5. 资源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势力分化
        9.1.6. 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人文为辅助变量而综合形成的
        9.1.7. 资源、产业、生产力、道路交通、文化交流、行政干预、自然灾害共同驱动聚落景观的演变
    9.2. 主要创新点
        9.2.1. 首次将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特征作全面的比较研究
        9.2.2. 首次对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9.2.3. 首次对藏羌族聚落景观的特征给出科学的解释并解构其形成逻辑
        9.2.4. 利用GIS、统计学等分析方法对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进行了定量研究
    9.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长江上游川西北高原牧区深化生态建设路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川西北高原牧区生态建设与生态政策回顾
    1.1 1949~1998:粮畜优先和经济优先占主导的发展阶段
    1.2 1998~2010:逐步确立草畜平衡和生态优先原则的发展阶段
    1.3“十二五”及未来十年:生态政策的新举措
    1.4 生态建设政策的逐步完善与政策成效
2 川西北高原牧区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当地农牧民生态建设成本-收益失衡
    2.2 尚未构建牧区生态建设长效投资机制
    2.3 牧区生态建设与牧区发展衔接不紧密
    2.4 生态补偿与生态价值难以量化的难题
    2.5 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矛盾加剧
3 川西北高原牧区深化生态建设路径
    3.1 有效链接生态建设与牧区发展
    3.2 继续深化生态建设工程
    3.3 转变牧民生活方式
    3.4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3.5 构建长效投资机制
    3.6 对口援助进行生态建设
    3.7 科技支撑新一轮生态建设

(7)川西民族地区旅游业推进城镇化研究 ——以九寨沟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价值
    1.4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及内容结构
    1.5 研究方法
    1.6 田野调查选点说明及数据选用说明
    1.7 论文创新点
    1.8 研究中的不足以及有待深入的研究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相关研究
    2.2 旅游业与城镇化关系相关研究
    2.3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城镇化关系相关研究
    2.4. 川西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城镇化相关研究
第三章 旅游业与城镇化关系研究相关理论及方法
    3.1 城镇化基础理论
        3.1.1 城镇的定义
        3.1.2 城镇化的定义及内涵
        3.1.3 城镇化发展水平衡量指标体系
    3.2 旅游业与城镇化发展研究相关理论
        3.2.1 增长极理论及其对旅游城镇发展的指导
        3.2.2 产业集聚理论及其对旅游城镇发展的指导
        3.2.3 产业关联理论及其对旅游城镇发展的指导
        3.2.3.1 产业关联效应及产业关联理论
        3.2.3.2 旅游业的产业关联性
        3.2.3.3 旅游业的产业关联性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机制
        3.2.3.4 产业关联理论对旅游城镇发展的指导
第四章 川西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4.1 川西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模式
        4.1.1 川西民族地区古代城镇的发展模式
        4.1.2 川西民族地区现代城镇发展模式
    4.2 川西民族地区城镇化特点及滞后原因
        4.2.1 环境制约产业发展,城镇化动力不足
        4.2.2 人口集聚难度大,城镇数量少、规模小
        4.2.3 产业结构层次低,人口城镇化转移程度低
        4.2.4 经济发展水平低,城镇化经济支撑不足
        4.2.5 城镇布局分散,城镇建设难度大
        4.2.6 城镇建设资金缺乏,城镇设施薄弱
        4.2.7 农民文化技能水平低,城镇化转移难度大
第五章 川西民族地区以旅游业推进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5.1 川西民族地区迫切需要探索城镇化新路径
        5.1.1 川西民族地区传统城镇化模式受制约
        5.1.2 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新模式在川西民族地区暂难实施
    5.2 川西民族地区具有以旅游业推进城镇化的良好条件
        5.2.1 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提供了资源优势
        5.2.2 经济转型要求创造了旅游业发展机遇
        5.2.3 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提供了持续动力
        5.2.4 日益完善的设施提供了保障
        5.2.5 政府扶持提供了强大支持
    5.3 旅游业发展优势区可通过旅游业推进城镇化
第六章 川西民族地区旅游业推进城镇化的实证研究——以九寨沟县为例
    6.1 九寨沟县城镇化发展基础
    6.2 九寨沟县城镇体系
    6.3 九寨沟县以旅游业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条件
        6.3.1 旅游资源丰富且等级高,城镇化要素集聚引力大
        6.3.2 旅游区位优越,有利于规模化集聚
        6.3.3 产业转型要求使旅游业被培育为经济增长极
        6.3.4 逐渐完善的设施保障旅游业和城镇发展
        6.3.5 旅游需求推动旅游业和旅游城镇快速发展
        6.3.6 政府引导扶持旅游业和旅游城镇快速健康发展
        6.3.7 不断提升的旅游产品和品牌形象增强了集聚力
    6.4 旅游业推进九寨沟县城镇化的效应及机制分析
        6.4.1 受资源等级影响,形成差异化旅游增长区
        6.4.2 旅游业推动城镇体系完善和城镇功能调整
        6.4.3 旅游业促进九寨沟县城镇化率提升
        6.4.4 旅游城镇 “飞地型”布局,城镇空间以不同方式拓展
        6.4.5 旅游城镇产业以旅游业为主体差异化集聚和扩散
        6.4.6 旅游产业链延伸,带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6.4.7 旅游业成为城镇化主要经济支柱
        6.4.8 旅游业成为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来源
        6.4.9 旅游业促进人口集聚和城镇化转移
        6.4.10 旅游业促进城镇人居环境大幅改善
        6.4.11 旅游业促进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加速提升
    6.5 旅游业对九寨沟县城镇化发展的负效应分析
        6.5.1 过度依赖旅游业,城镇化发展风险大
        6.5.2 区域旅游业差异扩大了经济社会差异
        6.5.3 旅游产业体系不完善,城镇化带动效应不足
        6.5.4 旅游业漏损效应大,减弱旅游业对区域内拉动效应
        6.5.5 早期规划引导不足,延缓了城镇化进程
        6.5.6 当地居民文化技能低,工作机会被外来人员挤占
        6.5.7 传统文化受旅游业冲击,城镇内涵失去原真性
第七章 川西民族地区以旅游业推进城镇化的对策及措施
    7.1 旅游业与其他优势产业结合,多途径推动城镇化发展
    7.2 政府引导扶持,保障旅游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
    7.3 开发多元旅游产品,增强旅游产业集聚力
    7.4 三次产业联动,增强城镇风险抵御力
    7.5 调整产品、设施并促销,降低淡旺季差异
    7.6 差异化发展,打造特色旅游城镇
    7.7 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城镇建设进程
    7.8 建立公平利益分配机制,降低区域差异
第八章 结论及后续研究展望
    8.1 论文主要结论
    8.2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1:村民调查问卷
附件 2:宾馆调查问卷
致谢

(9)阿坝州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与后续工程建设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阿坝州社会经济状况及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现状
    1.1 社会经济状况
    1.2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现状
2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2.1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1.1 植被得到恢复, 提高了森林覆盖率
        2.1.2 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 草原沙化得到有效遏止, 减缓了土地石漠化进程
        2.1.3 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强
    2.2 经济效益日益显现
    2.3 社会效益突出
3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主要经验
    3.1 加强领导, 明确责任
    3.2 抓好宣传动员, 各级部门协调配合
    3.3 强化质量管理, 做到“五个提高”
    3.4 兑现政策措施, 做到“五个落实”
    3.5 切实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
4 存在问题
    4.1 缺乏退耕还林的配套技术支撑体系
    4.2 产业认识不到位, 适用的林业技术缺乏
    4.3 缺乏对广大退耕农民的有效服务体系
    4.4 退耕还林 (草) 政策不配套, 严重制约农民对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4.5 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与资金缺口较大
5 对策
    5.1 调整产业结构
        5.1.1 实施分类经营,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5.1.2 建设生态型商品生产基地, 增强后续工程产业化后劲
    5.2 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5.3 增加公益性生态工程投入, 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5.4 适度控制发展规模, 着力巩固工程建设成果
    5.5 加强科学研究, 为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10)中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价与制度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四、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制度设计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一节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四次农村土地制度大变革
        二、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生态补偿政策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情况
        二、生态补偿政策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作用
        三、生态补偿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退耕还林政策对西部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情况
        二、退耕还林政策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的作用
        三、退耕还林政策的驱动机制
        四、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度缺陷
第二章 西部地区退耕还林相关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退耕还林行为主体的利益分析
        一、理性人的假设
        二、退耕还林行为主体间的博弈
    第二节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的经济理论基础
        一、生态补偿的概念
        二、生态补偿的经济理论基础
    第三节 退耕还林政策中的产权制度安排
        一、产权与外部性
        二、产权与激励
        三、产权的界定
第三章 西部地区退耕还林的经济社会及自然生态背景
    第一节 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及生态状况
        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
        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西部地区的生态状况与生态治理实践
    第二节 退耕还林与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
        一、退耕还林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
        二、退耕还林是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三、退耕还林的基本政策措施
    第三节 西部地区的退耕还林实践
        一、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工作的进展
        二、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工作的成效
第四章 西部地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价─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第一节 公共政策绩效评价概述
        一、公共政策的含义
        二、公共政策绩效评价的概念
        三、公共政策绩效评价的意义
        四、公共政策绩效评价的内容
    第二节 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一、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价方法
        二、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第三节 甘南藏族自治州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价
        一、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
        二、甘南藏族自治州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概况
        三、甘南藏族自治州退耕还林政策的绩效评价
        四、评价结果及结论
第五章 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制度创新
    第一节 构建市场化生态治理制度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现行生态治理政策的制度缺陷
        二、市场的主要功能及市场机制
        三、构建市场化生态治理制度的意义
    第二节 市场化补偿模式设计
        一、现行退耕还林工程生态补偿制度分析
        二、市场化退耕还林补偿制度的构建
        三、构建生态市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第三节 市场化补偿模式下的农民利益保障机制
        一、利益激励机制
        二、技术支撑机制
        三、产业扶持机制
        四、社会保障机制
    第四节 典型案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四、阿坝州退耕还林还草与生态环境重建问题初议(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D]. 李治兵.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2]生命周期视角下四川藏区城镇生态环境容量研究[D]. 张梦洁.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3]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研究[D]. 邵秋芳.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 [4]阿坝州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D]. 伊晋.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6)
  • [5]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D]. 孙松林.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6]长江上游川西北高原牧区深化生态建设路径探讨[J]. 刘世庆,许英明. 生态经济, 2012(06)
  • [7]川西民族地区旅游业推进城镇化研究 ——以九寨沟县为例[D]. 杨建翠. 西南民族大学, 2012(12)
  • [8]灾区生态修复的法律支持——以5.12汶川大地震灾区生态修复条例制定为视角[A]. 王建平. 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 2009
  • [9]阿坝州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与后续工程建设对策[J]. 刘向东,杨其昌,汪明,黄光中,何飞,李晓清,毛远会. 四川林业科技, 2009(02)
  • [10]中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价与制度创新[D]. 张卉. 中央民族大学, 2009(01)

标签:;  ;  ;  ;  ;  

阿坝州退耕还林还草重建生态环境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