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年《华夏人文地理》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鑫[1](2021)在《多文化视域中的蝙蝠 ——以民间苯教文献《蝙蝠经》为中心》文中提出苯教中有关蝙蝠的仪轨已经失传,现只留存祭仪文本。笔者在梳理民间苯教文献的过程中,共发现15篇《蝙蝠经》文献,这些文本除结构和叙述方式具有地域性差异外,其内容均大同小异。本文拟就其中较有代表性的3个文本进行研究。通过对文本内容的译注和对比分析,笔者发现这些文本对蝙蝠身体的超能、效能等都虽有不同的描述,但蝙蝠却几乎都是以人神使者的身份出现。受宗教、世俗文化的影响,蝙蝠在藏族文学、艺术、史诗中均具有双重角色。藏族及其周边文化中蝙蝠意象的类同,无疑是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的具体例证,体现了藏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本篇论文分为四章,各章内容如下:第一章概述已经出版的民间苯教文献版本以及经文的保存现状。第二章从搜集的15篇《蝙蝠经》文献中选译3篇书写较为规范且具有代表性的文献。第三章对选译的3篇《蝙蝠经》文献进行对比研究。第四章从民俗文化中蝙蝠的称谓、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族医药入手,探讨蝙蝠在民俗文化中所具有的双重意象特征。
方啸天[2](2019)在《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史学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作为近代出版业执牛耳者,在历史类书籍的出版上拥有丰硕成果,直接推动了近代史学的发展。同时,这些成果更反映出以商务印书馆为典型的出版业与近代史学之间的关联,中国近代史学发展的轨迹与特点也能在其中觅得线索。然而,学界涉及多零星碎语,不成篇章。有鉴于此,本文力图通过整理近代商务印书馆在历史类出版物上的重要成绩,发掘其中所具有的史学价值和影响,从而彰显商务印书馆的史学贡献以及与近代史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全文除绪言、结语外,主体由五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一章。第一章论述在近代主客观因素驱动下,商务印书馆具有盎然生命力与稳固的基础,与此同时,探讨近代史学在历史叙事方式上的发展需求和商务印书馆应对这种需求所做的有效实践。第二章通过阐述张元济与王云五各自领导的史籍出版道路,总结商务印书馆在整理史籍方面的成绩,并讨论这些史籍成果与近代史家间的互动反馈。第三章依据近代中西史学交汇的文化背景,叙述商务印书馆在不同时期出版外国史着作的变化,以及出版中国历史人物传记与年谱的新突破,并着重论述何炳松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历史类书籍上所作的贡献。第四章根据近代历史学分科分工的特点,论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文化史丛书》和“大学丛书”与这一学科发展趋势之间的联系,以及两种丛书各自的史学成果与价值。第五章从多元出版的角度出发,论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杂志》和以《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为代表的工具书对近代史学发展的贡献,以及各自的史学成果与价值。
买小英[3](2017)在《儒释伦理共同作用背景下的敦煌家庭关系研究 ——以8至10世纪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8至10世纪的敦煌家庭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庭的缩影,其家庭关系深受中国古代传统伦理(主要是儒家伦理)与佛教伦理的相互影响与作用。现今留存的大量敦煌史料证明,8至10世纪敦煌的家庭关系作为中国古代家庭伦理发展的个案,在中国古代家庭伦理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实现了儒家家庭伦理与佛教家庭伦理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相互印证,体现了同一性中的差异性、多样性中的统一性。儒家伦理思想包括伦理基础、伦理核心及道德规范三个方面;佛教伦理的思想来源包涵伦理基石、伦理准则与伦理规范三个方面。儒家家庭伦理“以严正慈、以慈辅严”的慈父伦理和“以孝致敬、承教继志”的孝子伦理,与佛教伦理的“孝”及佛教亲子伦理,共同形成了8至10世纪敦煌地区家庭亲子关系的若干实践途径及儒释结合的孝道伦理特征。儒释家庭伦理中夫妻之间同甘共苦、相敬如宾的夫妻关系,体现在敦煌家庭中的夫与妻在婚姻关系维系和婚姻关系解除两种不同情况下,夫妻之间彼此所遵循的伦理规范与道德要求。儒释伦理的兄弟之间遵循着兄仁弟悌、兄友弟恭、平等互助、患难与共的手足情义,展示出在家庭伦理、经济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共同作用下,敦煌家庭兄弟之间同居共御、慈悲友悌和“胜似血亲”的伦理关系。佛教在敦煌长期流行和传播,佛教组织在敦煌长期生存和发展,形成了敦煌地区僧俗关系的变化,即家庭中僧中有俗、俗中有僧、僧俗相依的伦理关系。家庭伦理得以实现的平台、教育、制度、伦理、地位等,使中古时期敦煌家庭伦理得到落实,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敦煌家庭伦理的延续与发展。
孙俊[4](2016)在《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地理空间视角,结合史料和考古材料,以质性研究为主轴而辅以量化证据研究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并考论二者在空间上的相互匹配与表里关系。族群演进空间格局首先考虑西南土着群体的演进,其时段在战国秦汉时期。在对蜀国族群、蜀西族群、巴国族群等族群及局部“徼外夷”二十余个见于史料的族群来源、分布、迁徙、融合方向及部分群体的演进状态作了具体的考论基础上,分析了战国秦汉间西南土着族群演进格局主要包括:(1)西南族群总体上处不断复杂化态势,主要表现于中原族群、东南群体、域外群体的迁入,也有不少群体融入到其他群体中;(2)西南族群的分布具有相当的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同一族群的迁徙及同一区域族群结构的变化两方面,绝大部分族群曾发生较大规模的迁徙或融合,蜀西、峡江、滇西是族群结构变动最频繁的区域;(3)族群空间演进(不是演进空间)具有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空间演进相似的板块与走廊相间特征;(4)族群演进就其主要的推动力而言当是秦汉帝国的建构并西南族群间的互动造成的,间有二者“合力”的因素。所得族群格局以战国末、汉末为时间截面示之于附图。族群演进空间格局其次考虑自战国末汉族移民对西南族群格局的影响,具有可识别的汉夷格局则是在秦时形成的。考古材料表明了秦汉西南汉族的来源有汉族移民和土着汉化两种类型,土着汉化又与汉族移民数量及时间长短有关。就汉族格局和“汉夷”格局而言,史料并考古材料表明汉末西南地区的汉族格局可识别为密集分布区、分散分布区、零星分布区及对应的“汉夷”格局区。此二格局的形成表明了在秦汉间西南族群因汉族的分布而导致了明显的族群结构演替过程,其演替的程度可以用汉族的密集分布区、分散分布区、零星分布区来排序,密集分布区演替最为明显,分散分布区有演替的趋势,但零星分布区则达不到“演替”的程度。就“汉夷”关系来说,演变最明显的应当是蜀地,秦并巴蜀后的蜀侯被杀等事件表明了秦并巴蜀初期对蜀人具有相当的军事监控,尔后则演变为长江沿线的军事都尉和县尉的连续分布。与之有差异的是,西南夷地区迟至汉末也没有形成线状的军事都尉和县尉的分布,盐井的“合约”不开发,及南中官府、大姓、土着群体三种力量的并存,局部地区汉夷墓的并存并有交错等,均表明了西南夷地区羁縻之制的长期有效存在。族群格局的变动与族群地理观念的变动互为表里,西南族群地理观念受“五方格局论”的影响但也因时而有相当的弹性和变化:夏商时期,西南族群身份或夷或蛮,巴蜀地区在政治上具有区域性质而无疆域的性质,在中九州中其土“下”;商末周初,西南族群身份上或“西土之人”或“西土之君”但非侯,巴蜀并其余地区政治性质和族群环境意象与夏商相似;战国末秦汉时期,汉族始大量进入西南地区,巴蜀脱离夷的身份,以巴蜀为地望出现“西夷”“南夷”合称的“西南夷”身份,政治上西南地区已具有疆域的性质,但呈现了西南夷地区在在一统国家观念中独特的“三方”定位及本身独特的政治、族群身份并族群环境意象的族群地理观念格局。以汉末为时间截面,西南族群地理观格局可作多文学多稻田区、少文学少稻田区、无文学无稻田区、俗妖巫或环境恶劣或有“怪物”区的区分,反映了在族群政治意象、族群文化意象、族群环境意象三个层面上均具有“中心-边缘”模式的存在。在族群演进空间与族群地理观念关系层面上,以汉末为时间截面,客观的族群演进格局与主观的族群观念格局具有相当的重合性,二者的形成表现于具体过程中或因族群格局变动而导致的族群地理观念格局(含族群政治意象、族群文化意象和族群环境意象或其中任一格局,下同)的变动,或因族群地理观念格局的变动而导致的族群格局的变动,又或二者有交叉的案例;因此,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不仅都反映了族群演进的态势,而且某些时期族群地理观的转变是族群格局变动的主要动力之一。同时,族群地理观方面为了给予西南族群一个更为宏观而准确的定位而对研究对象作了适当的空间范围扩展。以西汉王朝政治地理格局与秩序为切入点,发现西汉王朝政治地理格局反映了华夏与四夷、内地与边疆、中央与地方三类政治地理因素的考量,西南地区直接地体现了华夏与四夷、内地与边疆的考量,间接地在关东与关西的二元格局中扩大关中区方面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考量,其在“三方”中的独特位置表明了西南地区在汉王朝建构帝国过程中更富弹性。就以上发现的关联而言,地缘因素对战国秦汉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和地理观念均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在可考的时段内,商末周人东进时巴蜀群体首次进入大一统国家发展的全国性层面上;战国末期,巴蜀战略地位于秦统一六国战略决策过程中得到体现,在秦末的汉楚之争中再次证明;西汉武帝时期,西南夷地区因南服南越西阻匈奴的战略空间而得到战略性的凸现。能够分析得出,地缘因素对西南地区进入大一统国家疆域、汉族的迁入、族群地理观的影响等产生了相当的、连锁的反应和影响。以上所及材料,所得推论性结论,除正文部分应用外尚列有附表、附图,其中的附表资料较为详实,或可为今后讨论和研究的基础资料参考。
贺慕屿[5](2016)在《漳州明清牌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牌坊是我国传统封建社会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将建筑造型之美与雕刻、书法、文学等方面融合,极具审美价值的同时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底蕴,随着时代的变迁也衍生出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牌坊与它所存在时代的历史背景、社会生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明清两代成为统治阶级宣传封建礼教、维护伦理纲常的工具,于百姓而言承载着当下的现实需求与后世的情感追思。本文主要以福建漳州现存及地方文献中记载的明清牌坊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查询和搜集地方文献史料及考查牌坊遗存溯源漳州地区明清牌坊的历史概况,从建筑学角度对漳州地区明清牌坊的形制、造型特点、雕刻手法和细部装饰艺术进行分析。其次从漳州地域历史沿革、经济发展、文教事业等多方面解读漳州明清时期牌坊文化兴盛的原因,从实用功能、精神嘉奖、风俗展示等方面论述漳州地区明清牌坊建筑的古今功能演变。最后从漳州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城市发展因素方面考虑,并结合地方文献资料论述漳州明清牌坊数量骤然减少的原因,论述漳州现存明清牌坊保护的意义及措施。
孔卓[6](2016)在《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中国的大门,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屈辱的不平等条约。随着内忧外患的不断加剧,清政府意识到要想生存下去必须迈开现代化的步伐。洋务派启动并领导洋务运动,兴办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促进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开启现代化的序幕。20世纪初期,常州开始现代化进程。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冲击是常州早期现代化的初始动力。民族资产阶级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是常州早期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本地的工商业者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从分散的家庭手工业向集中的手工工场过渡,进而变革为现代的机器工业,开启经济现代化并带动其它行业的现代化。本文以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为基本研究目标。以甲午中日战争后到抗日战争前为研究的时间范围。将历史上的常州府城和武进、阳湖两县管辖地区,相当于今天的常州市所辖主体区域即新北区、武进区、天宁区、钟楼区和戚墅堰区等5区作为研讨的空间范围。对相关史料采用地毯式的挖掘,探讨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所涉及的经济、教育、文化、交通、市政设施等方面变迁的过程。总结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为当代常州城市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勾勒出常州早期现代化的背景是对其早期现代化研究的基础。本文首先对常州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人口变迁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之上,从城市建设、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政治、社会等六个方面展开分析。常州城市建设的变革包括现代交通体系的建立和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形成。近代常州基本建立了以航运、铁路、公路为主干的现代交通体系。乘客可以在轮船、火车、汽车之间进行换乘,大大便利旅客的出行,基本实现交通一体化。现代化的交通给常州人带来快捷、高效的出行方式同时促进城市工商业的繁荣。以邮电通讯、道路修筑、河道疏浚、城市照明、消防设施、城市公共卫生为代表的城市技术类基础设施的更新和开辟公园、兴建图书馆、成立医疗机构为代表的城市社会性基础设施的修建是近代常州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的两个方面。随着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修建,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适应了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近代金融业、商业、手工业、现代工业的变化都体现了常州经济结构现代化的进展。近代常州实现了由旧式金融机构钱庄向现代金融机构银行的转变。银行逐渐壮大,并最终占据主导地位。而钱庄和典当铺虽然生存下来,但实力衰弱,无法与银行抗衡。无论新、旧金融机构都推动常州的工商业发展,促进经济的现代化。唐代以后,常州凭借运河和长江的转运功能成为重要的商业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明清以来,常州商业活动日益繁荣。近代常州出现了为外国商人推销商品和收购原料的买办商人。商家日益重视商品的宣传和促销方法的多样化。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开始利用自己或社会的资源参与政治运动并为公共利益服务,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清末,常州的梳篦业等手工业中出现拥有雇佣劳动者的手工工场。包买商控制农户的土布生产,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变。这些都表明近代常州的手工业已经从简单商品生产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在传统手工业、商业的基础上常州近代工业发展起来。纺织业、电力工业、粮食加工业等行业都相继建立工厂。这些工厂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机械化劳动代替手工劳动,使用先进的设备,迈进现代化的大门。常州近代工业是以机械化为基石的一种全新生产手段,其建立在股份制公司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手工业的家长制,初步具有现代的管理方式。近代工业和金融业有着密切的联系。金融资本开始投资近代工业,间接进入生产领域。近代常州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换,建立了现代学制。教学内容由儒家经典向现代课程转变。课程设置日益丰富。教育机构趋向正规并加强对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考察。教师素质提高,数量增多。民众教育开始并普及。民众学校广泛建立,开展扫盲活动并成立合作社,推广现代休闲娱乐活动。近代教育加快现代文化的传递,培养各类人才、推动反帝反封建革命。清代,常州文化领域人才辈出,硕果累累。民国时期,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学术领域成绩斐然。在书法、绘画、戏剧等艺术领域也收获颇丰。随着近代文化的转型,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图书业和报刊业也快速发展。近代常州的图书出版事业呈现由传统的书铺向现代的出版社过渡的趋势。辛亥革命后到抗日战争前,现代报刊业异军突起,先后有几十种报刊在常州创立,促进了信息的快速传播。20世纪初期,常州开始政治现代化进程。1905年,“武阳商会”成立标志着常州资产阶级初步形成并登上历史舞台。商会具有严密的章程和完备的组织结构,推动了常州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还通过各种途径直接从事或间接参与常州社会的各项活动并发挥巨大的影响。商会推动了常州市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早期现代化,其从事的一系列事业表明常州资产阶级成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成为推动常州现代化的主导力量。辛亥革命胜利后,常州军政分府成立,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推进常州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现代化进程。五四运动中,常州的群众斗争已经成为各阶层、全行业的工、学、商等广大群众参与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卖国政府的爱国运动。城市民众在政治生活中已经开始对自己的政治权利有一定认识,利用各种机会参与、影响国家政治事务。近代社会转型、政权更替,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社会问题愈加严重。常州由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转型的过程中主要有自杀增加、毒品泛滥、盗匪猖獗等社会问题。传统的娱乐形式在市民中仍然广受欢迎。新的娱乐形式开始出现、发展。近代体育兴起,主要包括学校体育运动和民间体育运动。学校体育运动的主要内容是西方近代体育。而民间体育运动仍然以传统体育为主。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归纳出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的以下特点:内外力的共同作用是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的动力;资产阶级在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各个层面之间不是孤立、封闭的而是互相联系,彼此影响;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事业取得一系列成就,但是仍有一些方面不尽如人意。现代化整体水平有限。
杨静[7](2014)在《美国二十世纪的中国儒学典籍英译史论》文中研究说明以《五经》、《四书》为代表的儒学典籍,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品质。因此,中国儒学典籍的英译能够弘扬民族文化、保持民族文化身份、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同时,也能够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文化更好地参与全球文化交流,从而促进全球文化多样化的发展。然而,涵括了儒学典籍英译的中国典籍英译,作为翻译学的一个年轻分支,尚未建立健全理论体系和该学科独特的发展路线,亟需回到翻译史中去,通过过去和现在的比较,才能查漏补缺、总结经验、探寻规律,以谋求新的发展。尽管西方众多翻译学者都强调了翻译史研究在确立翻译学独立的学科地位中的重要作用,但对众多中西翻译史着作的纵观横览之下,我们竟然难觅中国典籍英译史的踪迹。西方翻译史学家关注外译英的翻译史,却对中国典籍英译史存而不论;中国翻译史学家关注外译中的翻译史,对中国典籍英译史的研究也是寥寥无几。中国典籍英译已经悄然走过了250多年的历史,对它的描述乃是一部鸿篇巨制,我们需要分国别、分时期、分专题,有步骤、分层次地进行,从一般性的研究进入不同国家和领域的翻译史研究,才能真正厘清中国文化外传的实际文化历程和特点。(王丽娜1988)二十世纪,特别是二战以后,美国逐步确立的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大国的地位,使得它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加之,西方汉学的重镇转向美国,美国随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汉学研究中心,因此,对美国二十世纪的中国儒学典籍英译史的研究具有代表性和标杆性。本文从中西文化交流的视角,对美国二十世纪的中国儒学典籍英译活动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翻译了什么?什么没有被翻译?谁在翻译?如何翻译?翻译的效果如何?),从而勾勒出其全貌;并从纵向和宏观的层面,分析这段翻译史背后的历史文化语境、赞助人和汉学发展因素(为什么翻译?是什么影响了翻译?);然后,本文聚焦译本和译者,通过译本的横向比较,结合个案研究,以点带面地对不同的译本范式和译者的文化观和翻译观进行分析,对不同范式下的译本在传播中国文化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客观地评估和定位(为什么会是这些人在以这种方式翻译这些典籍?翻译的不同结果又是什么?哪种方式是最理想的?),最终形成一部以美国的历史背景为经,以儒学典籍的英译活动为纬、有史有论、有系统有条理,能够高屋建瓴地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和全球文化多样化提供借鉴的中国儒学典籍英译史论。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是对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研究对象与目标、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结构安排的简要介绍。第二章主要对国内外翻译史研究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中国儒学典籍史未来研究的方向。第三章将美国二十世纪的中国儒学典籍英译史纵向地分为4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的译本、译者及其相关翻译活动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研究发现:美国二十世纪的中国儒学典籍英译活动起步晚、发展快,到20世纪下半叶,分别在60年代和90年代迎来了两次高潮。翻译从部分到整体、从节译到全译、从个人兴趣到集体合作、从宗教到哲学,译本样态和译者的职业身份、翻译目的和方式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旅美华人学者和美国汉学家担当着中国儒学典籍英译的中坚力量,但他们的整体年龄偏大,后备人才严重缺乏。直到目前,美国的儒学典籍英译仍然主要依附于美国汉学而发展,并未成立专门的翻译组织,也未出版相应的学术期刊,美国翻译界的知名学者也未涉足中国儒学典籍的英译。第四章主要借助了描写翻译研究把翻译活动置于目的语文化语境中进行考察的方法,从纵向和宏观的层面,深刻剖析了美国二十世纪的中国儒学典籍英译活动背后的文化动因。研究发现,美国文化中强烈的自我批判意识,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加上美利坚民族追求独立自由、叛逆和创新的文化精神是美国翻译和研究中国儒家文化的内在动力;美国文化在发展中遭遇的困难和危机,借助中国文化来改造和发展自身文化是中国儒学典籍英译的客观需求。整体上看,美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处于强势地位,其文化输入的同时总伴随着向外的文化输出和扩张。中国儒学典籍英译虽然经历了两次高峰,但整体缺乏独立的发展态势,而主要依附于汉学。此外,美国政府、各大财团支持的基金会,通过政策扶持或资金支持的方式,对汉学研究的学术团体、学术期刊以及相关高校的汉学机构的研究具有较强的操控性,间接地影响了中国儒学典籍英译活动的进展,反过来,众多儒学典籍的英译本也成为汉学家进行学术研究的宝贵参考文献。第五章则聚焦译本和译者,将美国二十世的中国儒学典籍英译本大致分为“文本中心”和“文本相关”两大范式。前者最接近儒学典籍文本规范,把原文和原作者放在其所处的相应历史背景下,以忠实反映原文在历史上的内容、含义和特质为首要任务。以陈荣捷的《中国哲学资料书》和安乐哲的《论语:哲学翻译》为代表,该范式下的译本反映了其译者认同儒学典籍及其作者在儒家文化中的经典地位的文化传播观,及其认同中国儒学典籍的英译原则首先是忠实地传达儒学典籍的特质或差异的翻译观。由此可见,“文本中心”范式下的译本最首要的功能是传达中国儒学典籍的特质和中国文化的特色和原貌,帮助西方看清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从而维系中西文化交流的基础——差异性特征,它是文化之间交流和借鉴的基本动力。“文本相关”的范式以庞德的《诗经》和《四书》译本、白氏夫妇的《论语辨》译本为代表,分为几种不同的情况,但其共同点都不以忠实传达中国儒学典籍的内涵为出发点和归宿,而是超越对原文本义和特质的探求,转向关注译本可能产生的对当下的意义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对儒学典籍进行“改造”和“利用”。因此,该范式下的译本,其最重要的作用在于扩展了翻译研究的视角、开辟了文化传播的多样化途径、适应了不同时代、不同层次的读者的需求,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在较广的范围内传播开来。第六章结语。本章在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本研究的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的内容,并以史为鉴,探讨中国典籍英译和中国文化传播的最佳模式,并对中国典籍英译史的撰写提出设想。
姜立刚[8](2013)在《唐代流贬官员分布研究》文中指出流贬地构成客观空间的存在,流贬人则构成了人的要素。流贬人发配到流贬地,空间(流贬地)和人(流贬人)即发生联系。对流贬官员地域分布进行研究,就是要从空间和人互动的角度,进一步深化对历史时期流贬人员群体处境的认知。唐代流贬官员分布研究进行的是历史地理学中的全国性断代研究。从地理空间角度复原唐代外派流贬官员安置的全貌,进一步发掘流贬官员地域安置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而找出影响外派流贬官员区域变迁的因子,分析唐代流贬官员安置区域形成、演变的规律。完全从地理空间的角度深入发掘研究外派流贬官员的分布变迁,在当前的流贬研究中尚还薄弱。所以,唐代流贬官员分布的研究对于构建历史流贬地理学的尝试在方法论上具有探索意义。唐代流贬官员是一个数目非常庞大的群体,又散见各种文献,所以要研究唐代流贬官员的区域分布,须尽量发掘所有唐代文献、碑刻资料。尽可能地搜集出涉及流贬官员的资料,这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很有开创性积极意义的。在尽可能地搜集出涉及流贬官员的资料外,本着“尽全时空”、“人地互动”的理念,对搜集到的流贬官员进行量化,以求结论的严谨性、科学性。这样,才能深入探讨流贬地和流贬人的互动,进而进一步澄清唐王朝处理流贬问题的一些做法。从唐代流贬官员整体分布来看,由于唐代尤其是前期,存在着官员外出即贬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认识,官员不乐外任。唐代流贬官员的分布在全国就具有普遍性的特征。即使在两都为核心的中原富庶地区,受惩治程度相应的小一些,也有大量贬官。当然,贬往僻远之地也是常见的做法,贬往僻远之地,多伴随着品秩下降,这反映受惩治的程度相应地重一些,贬官是对犯错、犯罪官员的惩戒,僻远之地的贬官相对还多一些。也必须看到,僻远之地并非都是安置流贬官员的渊薮,受政治、军事、民族等因素影响,同为僻远之地,流贬数量差别非常之大。僻远之地,尤其是北方、西北、西南的边地,贬官数量较少,却有数量较多的流放人员(包含流放官员)。僻远之地流贬官员安置变迁在唐代前后期有很大不同。唐代后期,政治局势发生转折性改变,随着藩镇的崛起,中央权威的日趋没落,藩镇住所成为一个个新的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贬往藩镇住所的贬官大大减少,有,也是一些轻谪。时人对外出即贬的社会认识有所改变。流贬官员尤其贬官的分布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前期是以两都为标准,外边,就是出京。但后期的外贬,有一些已经是以藩镇驻所为出发点,贬地有可能距京师更近。另外,唐代前后期,流贬官员(尤其贬官)分布,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北方,无论是富庶地区还是僻远之地,人次都大幅度下降,南方,流贬官员(尤其贬官)进一步向东南方向集中,西南区域也是大幅度下降,这种变迁,除用环境的僻,离京师的远解释外,政局变动是导致变迁的主要原因。把唐代流贬官员进行分类,分别看其分布变迁。各类贬官的区域分布有趋同的地方,相互之间也有较大差别。首先,贬与流之间性质不同,安置地虽也有交叉,但从根本上说,分布区域界限较为明显,流放着眼于边地,却边地不是安置贬官的主要区域,贬官的安置范围更为广阔。各类贬官安置趋同的地方就是大都安置于僻远之地,尤其是东南各道府州县。不同的是,刺史分布范围更广,刺史是体现流贬官员分布普遍性特征的最主要群体。唐人所说的“重京官、轻外官”,这个外官应以刺史为主,另外还包括县令。刺史、县令是治理地方的主官,只是在重内轻外的大氛围下,才易出则视为贬。后期,随着藩镇成为州之上的一级行政机构,刺史地位下降,刺史贬官增多,且多贬向江南。上佐、判司、县僚佐,多为冗余之官,多用来安置贬官。这些贬官多集中于南方僻远之处,但也有差异。从分布来看,上佐毕竟品秩较高,受贬者相应的降秩较少,也就说,受惩治程度较轻,安置地多在江南各州。判司、县僚佐品秩低,受贬者相应的降秩较多,受惩治程度较重,边地侧重于更偏远,岭南各州此类贬官数目明显增多。而且唐代后期,江南尤其岭南判司、县僚佐贬官明显增多。宦官贬官、武职(折冲)贬官、藩镇驻地贬官、东都贬官等,分布不具全国性,所以另行分析,得其特殊分布规律。总体言之,通过唐代流贬官员的分布研究,可以发现,流贬虽然是一个政治史的命题,也难以与政治史剥离;但以地理区域为主线,结合其他因素进行考察,可以深化对流贬问题的认识。这应该是对这一领域进行研究的一个尝试和突破。
周海宁[9](2013)在《中国文化对高丽、朝鲜时代史学之影响研究 ——以史学体例和史学思想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朝鲜半岛作为中国文化圈的重要成员之一,吸收和学习了儒家文化特别是朱子思想,并且随着中国史籍的大量传入,其史学亦随之兴盛起来。古代朝韩史着对中国史学体例进行了广泛地模仿,同时也在史学思想上逐渐表现出其民族性和时代性。中华大地与朝鲜半岛自古以来便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往来,特别是文化更多是中国单方向地传播。于是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东传,古代朝韩的修史制度、史官设置及史书的编纂也相应发展,与此同时,对中国史学体例及史学思想的学习和发展也促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史书的诞生。由于古代朝韩接受中国的史学编撰体例和历代的史学思想,因此其史书体例亦有纪传体、编年体、纲目体、实录、政书、地理志等等。但又由于高丽、朝鲜作为中国的藩属国,其国内的政治环境随其宗主国的政治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并且由于国内的朋党之争等政治因素造成了其史书创作过程中对史书写作方式上的修改、史料上的取舍和春秋笔法上的使用。特别是出于正统史观、尊华攘夷的慕华情怀,在明清更迭后,朝鲜官方开始大量地编撰纲目体史书,并且还出现了重修中国史史书的现象,其史着中的民族特色和时代印记日渐显着。及至近代特别是光武朝时期,由于中朝宗藩关系的解除,所修史书在笔法上不再遵循事大原则。可见中国文化对朝鲜半岛史学的影响力是长久的,巨大的,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力也在逐渐减退。本文研究表明,中国史籍通过官方赐予、使臣求购以及两国之间的商人往来得以东传至朝鲜半岛,使高丽、朝鲜时代的史学发展及其特点受到来自邻国中国的强烈影响。高丽朝纪传体史书,特别是《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在其写作方式上模仿中国纪传体正史,在其内容中大量参考利用中国资料记载甚至杜撰史实来填补已佚史料,在正统观念上始终秉持“事大字小”的尊华原则,而在史学思想上则全书上下全面贯彻中国儒家的忠孝伦理观念。朝鲜时代,由于朱子学在政治上成为了王朝的指导原则、治国指导方略,在思想上是朝鲜士大夫们所依从的标准,再加上明清更替的外界政治变化,以及朝鲜“小中华”思想的兴起,史书的内容逐渐以眀纲常、树正统为主要目的,这便催生出了朝鲜纲目体史书的兴盛以及重新编撰中国史书的现象。但深受中国影响的半岛史学,却并非简单地全面照搬,随着朝鲜本民族自觉意识的觉醒,古代朝韩史学界逐渐摆脱了以往“舍己田而耘他田”的窘状,有关朝鲜半岛历史的史籍以比前更加丰富的体例涌现出来,不仅有纪传体、编年体、纲目体,还有实录、政书、地理志诸体。更重要的是,朝鲜与明清之间国家关系的变化,朝鲜对自身在东亚世界中角色的重新体认,王朝内部的政治斗争,也都反映在史学编纂及史学思想中,从而使半岛史学中的民族、时代特色日渐突出。从中国文化对朝鲜半岛史学的影响研究中,可以窥得中国文化和朝韩文化之间“渊源”与“流变”、“接受”与“内化”的关系,在这一流变、内化过程中半岛史学中源自中国的共同要素和自身特色,不仅为“中国文化圈”的形成夯实了共性基础,同时还为之增添了独特而重要的元素。
邬建麟[10](2013)在《严耕望史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严耕望(1916-1996)是我国现代史学史上着名的中古史研究大家,主要从事中国政治制度史及中国历史人文地理方面的研究。他着述丰富,享誉学林。本文以严耕望的生平学术活动和主要代表作的分析评述为主线,结合整个中国现代史学的发展趋势,对他的学术渊源、学术成就、史学特点和治学方法,以及他在港台史学上的地位和影响等作了比较系统而全面的探究,力求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总结严耕望的史学贡献,揭示他的史学思想与特点,以凸显严耕望学术研究的独特风貌,为当代学术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全文主要由“绪论”、第一章“严耕望的生平与学术渊源”、第二章“严耕望的中国政治制度史成就”、第三章“严耕望的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学贡献”、第四章“严耕望的史学特点与治史方法”、第五章“严耕望在港台史学上的地位与影响”以及“余论”组成。绪论交代了本文的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对关于严耕望的国内、国外研究资料及研究现状作了细致的梳理;并对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不足作了全面的检讨,针对这些思考,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的研究面相;针对本文的研究旨趣与研究方法,提出了本文的具体写作思路及各章节的内容安排。第一章主要通过对严耕望的生平及学术道路的考察,论究严耕望的史学渊源。作为一个纯粹的学者,严耕望的人生历程相对比较简单。他的一生大致可分为桐城高中时期及以前、武汉大学时期、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时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时期、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新亚研究所时期。在求学与工作期间,严耕望除了读书、写作、研究、教学之外,其他活动也主要与学术有关。从严耕望“一生唯一念”的学术经历而言,他的史学渊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为严耕望在中学(主要是高中)与大学时期对历史以及史学以外的社会学科的广泛涉猎,他的自主意识以及李则纲、吴其昌、梁启超等前辈的影响,使其早早立下了研究历史的志愿。二为钱穆的作用,主要有武汉大学讲学期间、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期间以及之后断断续续的余生等三个阶段。三为傅斯年领导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之学风(治史风格与取向)及其研究环境对严耕望的影响。第二、三章主要围绕严耕望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历史人文地理两大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以总结严耕望史学的成就得失。制度史方面,分别对严耕望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地方行政制度、北魏尚书制度、唐代尚书省制度研究上的成就作一一论述,对严耕望的几部代表专着如《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唐仆尚丞郎表》、《两汉太守刺史表》等进行重点分析和评价。历史地理方面,则专就严耕望在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学上的贡献作一全面深入的论述。主要沿循严耕望的“人文地理研究三部曲”计划,首先论及他的唐代交通地理研究,对《唐代交通图考》的撰述动机、创作过程与研究方法、主要成果与不足等进行分析探讨。之后再对严耕望的唐代人文地理及国史人文地理的研究展开论述。第四章对严耕望史学的特点以及他的治史方法作了归纳,进而分析他的史学思想与治史取向。严耕望史学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他对史料以及求真精神的孜孜追求。他偏好具体问题的治史取向正反映了其朴实秉性与务实风格。而严耕望在钱穆等身上所受的人文主义与通识教育使得他逐渐形成其“整体的中国历史观”。严耕望在具体治史过程中亦有一些具体而确实有效可行的治史方法可供借鉴。譬如他对归纳、统计等数学逻辑方法的喜好,他以小见大或“聚小为大”的研究路数,以及他在制定长期的研究计划之后按部就班的施行,并在历史考证中擅长广参互证与追本溯源等等。第五章主要考察严耕望与港台史学的关系。港台史学为中国当代史学不可或缺的一重要环节。严耕望长达六十年的学术生涯,有近四分之三在港台度过,对港台史学的发展以及人才的教育培养方面做出了出色的贡献。因此本章对严耕望与港台史学(包括史学机构与学人)的关系作一考察,以求对严耕望生前及身后的学术贡献与影响有更加完整的认识。余论则对严耕望学术的意义和启示作一总结和评价。学术的发展离不开学者的辛勤耕耘和薪火相传。而在当前日益追求经济与功利的学风之下,严耕望的生平与学术无疑具有相当的启示与借鉴之用。
二、2003年《华夏人文地理》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华夏人文地理》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多文化视域中的蝙蝠 ——以民间苯教文献《蝙蝠经》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一章 整理出版的民间苯教文献及保存现状 |
第一节 文献概述 |
第二节 民间苯教文献中的《蝙蝠经》 |
第三节 经文的保存现状及流传的年代问题 |
第二章 《蝙蝠经》选译 |
第一节 《舟曲民间古藏文苯教文献》(第一辑)所收《蝙蝠经》译释 |
第二节 《古藏文苯教手抄珍本文献》所收《蝙蝠经》译释 |
第三节 《甘肃宕昌藏族家藏古藏文苯教文献》所收《蝙蝠经》译释 |
第三章 民间苯教文献《蝙蝠经》文本解析 |
第一节 文本特征分析 |
第二节 文本内容解析 |
第三节 蝙蝠祭仪出现及失传原因初探 |
第四章 蝙蝠在民俗文化中的意象 |
第一节 蝙蝠的称谓 |
第二节 民间文学中的蝙蝠形象 |
第三节 民间艺术中的蝙蝠形象 |
第四节 医药中的蝙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史学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状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商务印书馆成长环境及近代史学发展需求 |
第一节 作为新式出版平台的有利环境 |
一、新式学堂的兴起 |
二、传统书业的没落 |
三、上海地区优越的人文地理条件 |
第二节 近代史学发展的客观因素 |
一、历史叙事方式的改变 |
二、商务印书馆新编历史教科书的有效实践 |
第二章 中国古代史籍出版与近代史学发展 |
第一节 早期史籍出版意识的变化 |
一、出版史籍的殷鉴救亡意识 |
二、自觉保存古代史学成果的意识 |
第二节 商务印书馆史籍出版双轨及其史学价值 |
一、张元济的史籍出版道路及其史学价值 |
二、王云五的史籍出版道路及其史学价值 |
三、商务印书馆出版史籍与史家反馈互动 |
第三章 中西交汇下历史类书籍出版与近代史学发展 |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外国史着作出版的不断成熟 |
第二节 商务印书馆人物传记出版上新的突破 |
一、《少年丛书》及其史学价值 |
二、《中国史学丛书》及其史学价值 |
第三节 何炳松与商务印书馆历史类书籍的出版 |
一、何炳松重视西洋史学着述的出版方向 |
二、何炳松主编《史地小丛书》及其史学价值 |
第四章 分科分工下的历史类书籍出版与近代史学发展 |
第一节 《中国文化史丛书》及其史学价值 |
一、出版《中国文化史丛书》的史学酝酿 |
二、《中国文化史丛书》的组稿与来源 |
三、《中国文化史丛书》史学价值及意义 |
第二节 “大学丛书”及其史学价值 |
一、出版“大学丛书”的前期酝酿 |
二、“大学丛书”中历史类书籍质量的两重保证 |
三、“大学丛书”中历史类书籍的高质量 |
四、“大学丛书”的史学意义 |
第五章 杂志、工具书的出版及其史学贡献 |
第一节 《东方杂志》及其史学价值 |
一、史学史及史学方法研究类成果 |
二、中国史研究类成果 |
三、世界史研究类及其他成果 |
四、《东方杂志》的史学意义 |
第二节 出版工具书及其史学价值 |
一、《中国人名大辞典》及其史学价值 |
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及其史学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3)儒释伦理共同作用背景下的敦煌家庭关系研究 ——以8至10世纪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
五、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古家庭伦理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来源 |
第一节 儒家伦理的理论基础 |
一、“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的伦理基础 |
二、“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长幼尊卑”的伦理核心 |
三、“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 |
第二节 佛教伦理的思想来源 |
一、以人生论、果报论、心性论为伦理基石 |
二、以“平等慈悲”为根本的伦理准则 |
三、以“三皈、五戒、十善、四摄、六度”为基准的伦理规范 |
第三节 儒释伦理的融变与合璧 |
一、儒释伦理之间的差异 |
二、儒释伦理的融变与合璧 |
第二章 敦煌家庭的亲子关系 |
第一节 儒释伦理的亲子关系 |
一、儒家伦理的亲子关系 |
二、佛教伦理的亲子关系 |
第二节 敦煌家庭亲子关系的实践途径 |
一、写经发愿:祈福追荐 |
二、设斋祭祀:施愿祈祷 |
三、布施放生:忏念追福 |
四、建窟造像:颂德供奉 |
五、绘制经变画:感念宣扬父母恩 |
第三节 敦煌家庭亲子关系的孝道特征 |
一、一世感恩的亲子关系 |
二、实质孝行的亲子关系 |
三、由局部孝心的亲子关系扩展至全面孝行 |
小结 |
第三章 敦煌家庭的夫妻关系 |
第一节 儒释伦理的夫妻关系 |
一、儒家伦理的夫妻关系 |
二、佛教伦理的夫妻关系 |
第二节 敦煌家庭夫妻婚姻关系的维系 |
一、缔结良缘之际 |
二、病痛患难之时 |
三、逝者亡故之后 |
第三节 敦煌家庭夫妻婚姻关系的解除 |
一、“三纲五常”的伦理原则 |
二、“孝、贞、和”的伦理规范和道德标准 |
三、价值定位 |
小结 |
第四章 敦煌家庭的兄弟关系 |
第一节 儒释伦理的兄弟关系 |
一、儒家伦理中的兄弟关系 |
二、佛教伦理的兄弟关系 |
第二节 敦煌文书中所反映的兄弟伦理关系 |
一、同居共御的兄弟之义 |
二、慈悲友悌的兄弟之爱 |
三、“胜似血亲”的兄弟之情 |
小结 |
第五章 敦煌家庭的僧俗关系 |
第一节 佛教的僧俗关系 |
一、印度佛教的僧俗关系 |
二、中国化佛教的僧俗关系 |
第二节 敦煌家庭中的僧俗关系及其特征 |
一、僧中有俗 |
二、俗中有僧 |
三、僧俗相依 |
小结 |
后论:有关中古时期敦煌家庭伦理得以落实的若干问题 |
一、平台问题——以核心小家庭为主 |
二、教育问题——寺院教育取代官办教育 |
三、制度问题——法律与宗教的双重维护 |
四、伦理问题——三教合一,倡导“忠君孝亲” |
五、地位问题——以儒家价值体系为主导 |
参考文献 |
附录:敦煌文书编号索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选题范围、理论与方法 |
第一节 选题范围 |
一、区域范围 |
二、时间范围 |
第二节 关键概念 |
一、方位、地域、疆域 |
(一)方位与认知 |
(二)地域与民族认同 |
(三)疆域与国族认同 |
二、民族、国族、族群 |
(一)民族与国族 |
(二)族群 |
三、族群地理观 |
第三节 客观格局与观念格局 |
一、异托邦与想象地理学 |
二、观念格局与想象地理研究 |
第四节 材料使用与篇章安排 |
一、材料使用与表达 |
二、篇章安排 |
上编 西南土着群体演进的空间格局 |
本编思路 |
第一章 氐羌系统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
第一节 蜀国族群的历史与分布 |
一、蜀族史 |
二、三星堆文化及其族群关系 |
(一)三星堆文化的特征 |
(二)三星堆文化的文化关系 |
(三)三星堆文化的族属 |
三、蜀族的分布 |
(一)蜀族的活动空间变化 |
(二)蜀苴部的分布 |
(三)丹、犁部的分布 |
四、蜀国族群结构及秦并巴蜀后的文化变迁 |
第二节 蜀西氐羌群体的分布 |
一、叟人的分布 |
二、白马羌的分布 |
三、广汉黑水羌、白水羌、紫羌的分布 |
第三节 僰人的分布及其演变 |
一、秦汉“僰人”的分布 |
二、僰人渊流及演变 |
第四节 巂的源流与分布 |
一、巂源流 |
二、越巂的分布 |
三、巂唐的分布 |
第五节 巴国族群的分布 |
一、巴族渊流 |
(一)先秦文献中的巴 |
(二)汉晋文献中的巴 |
(三)历代注家的巴 |
(四)考古文化所见巴的情形 |
二、巴族廪君蛮的分布 |
三、板楯蛮、蔓子的分布 |
四、共、奴、獽、夷、蜒的分布 |
第二章 “夷”系统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
第一节 冉駹的渊流与分布 |
一、冉駹源流 |
二、冉駹的分布 |
第二节 青衣的分布 |
第三节 旄牛的分布 |
第四节 徙的分布 |
第五节 邛都的分布 |
第六节 莋都的分布 |
第七节 昆明及其分布 |
一、昆明族的分布 |
二、昆明族的社会发展存疑 |
第八节 徼外羌、夷的地望 |
附注“和夷” |
第三章 百越系统并江汉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
第一节 夜郎族群的分布 |
一、夜郎族群结构 |
二、夜郎族群的分布 |
(一)且兰与且兰故地 |
(二)句町的地域范围与族群 |
(三)夜郎族群的分布 |
第二节 滇族群及其分布 |
一、文献所见滇国及其族群分布 |
二、考古文化所见滇国及其族群结构 |
(一)考古文化所见滇国族群结构 |
(二)考古文化所见滇国族群的地域结构 |
三、古滇国社会性质与族群演进状态 |
(一)古滇国社会性质研究的回顾 |
(二)古滇国的族群演进状态 |
四、石寨山“诅盟”贮贝器与《逸周书?王会篇》的场景比较 |
第三节 哀牢夷及其分布 |
一、哀牢族群结构与社会性质 |
二、哀牢国的地域范围 |
三、滇越的地域与族群 |
四、附塞夷鹿茤的地望 |
第四节 江汉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
一、百濮、麇人的分布 |
二、巫蛮的分布 |
三、禆、鯈、鱼人的分布 |
四、庸族及其分布 |
第四章 域外群体“胡人”的迁入、分布与流向 |
第一节 汉代西南“胡人”的分布 |
第二节 汉代西南的“胡人”的来源 |
第三节 汉代西南“胡人”融合的方向 |
本编小结 |
中编 汉族群体分布的演变及其对族群演进格局的影响 |
本编思路 |
第五章 史料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 |
第一节 秦汉西南汉族移民的来源与规模 |
第二节 《华阳国志》豪族大姓、士女数、“蛮夷”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 |
第三节 《华阳国志》文化分区所见汉夷格局 |
第六章 考古墓葬形制所见秦汉汉族分布的演变 |
第一节 考古材料所见秦国移民 |
第二节 “汉系”墓分布和时空格局 |
一、室墓分布和时空格局 |
二、崖墓分布和时空格局与族属 |
三、汉系墓所见秦汉汉族格局 |
第三节 史料并考古所见汉末汉族分布格局 |
一、密集分布区 |
二、分散分布区 |
三、零星分布区 |
第七章 “夷系”墓分布的时空格局与社会组织状况 |
第一节“夷系”墓分布的时空格局 |
一、土坑竖穴墓分布的时空特征 |
二、石棺墓、大石墓分布的时空特征 |
第二节“夷系”墓所见社会组织状况 |
一、古史“西南夷”的社会组织类型 |
二、滇西、蜀西群体社会组织状况的墓葬反映 |
第八章 考古墓葬材料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与观念 |
第一节 墓群文化所见“汉夷”格局 |
第二节 俑、画像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与观念 |
第三节 画像砖“左衽”人群所见“汉夷”格局 |
本编小结 |
下编 族群地理观的演变及其与族群演进格局的关联 |
本编思路 |
第九章 “五方格局论”及其实质 |
第一节 “五方格局论”诸本 |
一、《王会篇》的“五方格局”观解析 |
二、其他“五方格局论”诸本及差异 |
第二节“五方格局论”的实质 |
第十章 战国秦汉西南观之演变 |
第一节 唐虞时代“大九州”说的西南方位 |
第二节 夏商西周的“西南”方位与地域 |
一、“中九州”说的西南地域 |
二、商方邦之制与西南性质 |
三、西周分封制与“西南”性质的转变 |
第三节 地缘因素与西南疆域的形成 |
一、商末“牧誓八国”的地缘因素及其政治地位 |
二、战国末西南战略地位的凸现 |
三、两汉战略空间的延伸 |
第四节 两汉“徼”的涵义与西南“徼界”的变动的族群认同影响 |
一、“徼”的涵义 |
二、西南“徼界”的变动及其对族群认同的影响 |
第十一章 秦汉政治地理格局及其秩序中的西南 |
第一节 汉代政治地理分区 |
一、京畿区 |
二、东部内郡区 |
三、关西、大关中区 |
四、近郡区 |
五、侯国区 |
六、内郡区、边郡区 |
七、道、属国区 |
八、五州区 |
九、都护区 |
十、徼外区 |
第二节 汉代政治地理区秩序考量的可考关键要素 |
一、《二年律令?秩律》俸秩所见汉初政治秩序 |
二、津关的分布格局 |
三、西汉都尉的分布格局 |
第三节 汉代政治地理秩序之划分 |
第四节 秦汉西南的政治地理结构与秩序 |
一、秦汉郡级政区的西南政治地理结构与秩序 |
二、县级政区的西南政治地理结构 |
第十二章 汉晋的西南族群地理观 |
第一节 秦汉史籍的西南族群地理观 |
第二节 汉晋史志中的“西南环境观”及其二元性 |
本编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 |
(二)域外 |
(三)今人着述 |
(四)其他 |
附录 |
附表 |
附表 1. 战国至汉末西南族群地望表 |
附表 2. 秦统一六国前与秦、楚、巴、蜀有关的战争 |
附表 3. 《二年律令·秩律》各县治所地望表 |
附表 4.两汉关、津地望表 |
附表 4-1. 两汉关地望表 |
附表 4-2. 《后汉书?郡国志》八津地望表 |
附表 5.秦汉西南地区不同形制墓葬及其数量分布表 |
附表 5-1.秦汉西南横穴汉室墓表 |
附表 5-2.秦汉西南崖墓表 |
附表 5-3.秦汉西南竖穴墓表 |
附表 5-4.秦汉西南石棺墓表 |
附表 5-5.秦汉西南大石墓表 |
附表5 资料来源 |
附表 6.汉代画像石棺表 |
附表6资料来源 |
附表 7.秦汉西南墓葬俑中的服饰 |
附表 8. 《汉书·地理志》都尉治地及其地望表 |
附表 9. 秦汉西南封泥所见长、丞、尉表 |
附表 10.秦汉道的分布地望 |
附表 11. 《后汉书?郡国志》都尉治地及其地望表 |
附图 |
附图 1.秦汉西南交通国道示意图 |
附图 2. 封泥所见秦汉西南县令、丞、邑长、尉分布 |
附图 3. 战国秦汉西南石棺墓、大石墓分布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省部级学术奖励 |
主要科研成果 |
(5)漳州明清牌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现状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途径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五节 论文研究框架 |
第一章 漳州明清牌坊的概述 |
第一节 牌坊的源流与演变 |
一、牌坊的起源与发展 |
二、牌坊的等级与建造 |
第二节 漳州明清牌坊的历史 |
第三节 漳州明清牌坊的功能性质分类 |
一、门式牌坊 |
二、标志性牌坊(庙口坊;墓道坊) |
三、纪念性牌坊(功名坊;道德坊;百岁坊) |
第二章 漳州明清牌坊的建筑形制与雕刻内容 |
第一节 漳州明清牌坊的形制与造型特点 |
一、平面形式 |
二、立面形式 |
第二节 漳州明清牌坊建筑的雕刻内容及其文化内涵 |
一、牌坊装饰石雕手法 |
二、吉祥图案装饰题材 |
三、书法文辞牌匾楹联 |
第三节 漳州明清牌坊主要类型的建筑特征 |
一、功名坊 |
二、道德坊 |
三、墓道坊 |
第三章 漳州明清牌坊建筑功能性质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漳州明清牌坊兴盛的历史背景 |
一、漳州历史沿革与明清时期漳州经济发展 |
二、明清时期漳州文教昌盛对牌坊文化的促进 |
三、明清时期漳州民风民俗与漳州石牌坊的兴建 |
第二节 漳州牌坊的民间教化功能 |
一、旌表褒奖功能 |
二、道德教化功能 |
三、炫耀标榜功能 |
第三节 漳州牌坊的历史溯源与传承功能 |
一、溯源地区历史与精神文化 |
二、寄托乡土情结与情感追思 |
三、传承民风民俗与传统文化 |
第四章 漳州明清牌坊的现状与保护 |
第一节 漳州地区明清牌坊的现状 |
一、自然因素对漳州明清牌坊的破坏 |
二、人为因素的破坏 |
三、现状统计与概述 |
第二节 漳州现存明清牌坊保护的意义 |
一、有利于落实相关文物保护法的实施 |
二、更好的体现漳州明清牌坊的文物价值 |
第三节 漳州现存明清牌坊保护的规划 |
一、保护与规划原则 |
二、保护与规划措施 |
第五章 结论 |
附录1 漳州现存牌坊列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资料综述 |
四、研究理论及方法 |
五、论文框架 |
六、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常州现代化的背景 |
第一节 自然环境和历史沿革 |
一、自然环境 |
二、历史沿革 |
第二节 人口变迁 |
一、古代人口演变 |
二、近代人口变迁 |
第二章 常州城市建设的变革 |
第一节 现代交通体系的建立 |
一、航运 |
二、铁路 |
三、公路 |
四、交通现代化的综合评估 |
第二节 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形成 |
一、城市技术类基础设施的更新 |
二、城市社会性基础设施的修建 |
第三章 经济结构的变化 |
第一节 金融业的演变 |
一、钱庄的发展 |
二、典当的衰落 |
三、银行的兴起 |
第二节 商业现代化的嬗变 |
一、传统商业的变动 |
二、现代商业的开展 |
第三节 手工业的转变 |
一、发达的古代手工业 |
二、近代手工业的裂变 |
第四节 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扩散 |
一、工业的起步和发达 |
二、工业的意义 |
三、工业的不足 |
四、工业发展评估 |
第四章 教育体制的转换 |
第一节 完备的传统教育 |
一、传统教育的组织形式 |
二、传统教育的作用 |
第二节 发达的近代教育 |
一、新式学校教育的创立和成长 |
二、民众教育的开始和普及 |
三、近代教育的价值 |
第五章 新文化的显现 |
第一节 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 |
一、辉煌的学术 |
二、杰出的艺术 |
第二节 现代气息的图书发行业和报刊业 |
一、别具一格的图书发行业 |
二、异军突起的报刊业 |
第六章 现代政治的进展 |
第一节 资产阶级的形成 |
一、行会组织 |
二、商会 |
第二节 风起云涌的民主革命 |
一、常州辛亥革命吟 |
二、爱国救亡的五四运动 |
第七章 近代常州社会问题和生活方式的考察 |
第一节 社会问题显现 |
一、自杀增加 |
二、毒品泛滥 |
三、盗匪猖獗 |
四、迷信充斥 |
五、赌风盛行 |
第二节 多姿多彩的休闲生活 |
一、传统的娱乐形式 |
二、新娱乐形式出现 |
三、演说风气渐兴 |
第三节 现代体育运动的诞生 |
一、学校体育运动的革新 |
二、民间体育运动的继承和发扬 |
三、现代体育竞赛体制形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美国二十世纪的中国儒学典籍英译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目标 |
1.3 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翻译史研究现状分析 |
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其分析 |
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其分析 |
2.3 中国儒学典籍英译史研究的迫切性及其研究方向 |
第三章 美国二十世纪的中国儒学典籍英译史描述与分析 |
3.1 概貌 |
3.2 二十世纪之前的西方儒学典籍英译史略 |
3.3 中国儒学典籍英译在美国的起始阶段(1835—1919) |
3.3.1 历史与文化背景 |
3.3.2 以传教士为主的初期翻译活动 |
3.3.3 翻译活动特征分析 |
3.4 中国儒学典籍英译在美国的上升阶段(1920—1949) |
3.4.1 历史与文化背景 |
3.4.2 早期汉学家的翻译活动 |
3.4.3 翻译活动特征分析 |
3.5 二战后中国儒学典籍英译在美国的第一个高潮期(1950—1979) |
3.5.1 历史与文化背景 |
3.5.2 旅美华人译者的崛起与翻译的初步繁荣 |
3.5.3 翻译活动特征分析 |
3.6 中美正式建交后中国儒学典籍英译在美国的第二个高潮期(1980—2000) |
3.6.1 历史与文化背景 |
3.6.2 译者翻译视角的多元化与翻译的全面繁荣 |
3.6.3 翻译活动特征分析 |
3.7 美国二十世纪的中国儒学典籍英译史的总体特征 |
3.8 小结 |
第四章 历史文化语境、赞助人、汉学发展与美国二十世纪的中国儒学典籍英译 |
4.1 历史文化语境对中国儒学典籍英译的影响 |
4.1.1 美国国家的建立和民族文化的形成期与中国儒学典籍的英译 |
4.1.2 美国世界文化强国地位的确立与中国儒学典籍的英译 |
4.1.2.1 美国对自身文化的批判与儒学典籍英译的第一个高峰期 |
4.1.2.2 文化多元主义与儒学典籍英译的第二个高峰期 |
4.1.3 美国文化发展的总体特征与中国儒学典籍的英译 |
4.2 美国二十世纪的中国儒学典籍英译活动的赞助人 |
4.2.1 美国政府 |
4.2.2 基金会 |
4.2.3 主要出版机构 |
4.3 美国汉学与中国儒学典籍英译 |
4.3.1 美国高校的汉学教育机构为中国儒学典籍英译储备人才 |
4.3.2 美国汉学学术团体和学术期刊为中国儒学典籍的英译提供研究场域 |
4.3.3 美国汉学的发展趋势对中国儒学典籍英译的影响 |
4.3.3.1 追随欧洲汉学传统 |
4.3.3.2 美国汉学的转型期 |
4.3.3.3 区域研究及汉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
4.3.4 中国儒学典籍英译对美国汉学发展的贡献 |
4.4 小结 |
第五章 美国二十世纪的中国儒学典籍英译的两种范式 |
5.1 翻译范式的分类依据及其基本特征 |
5.2 “文本中心”范式下的译本和译者 |
5.2.1 典型性特征和分类 |
5.2.2 陈荣捷及其“文本中心”范式下的“注释型”译本分析 |
5.2.2.1 学术背景和主要成就 |
5.2.2.2 《中国哲学资料书》与陈荣捷的文化观和翻译观 |
5.2.3 安乐哲及其“文本中心”范式下的“比较型”译本分析 |
5.2.3.1 学术背景和主要成就 |
5.2.3.2 《论语:哲学翻译》与安乐哲的文化观和翻译观 |
5.2.4 “文本中心”范式下的译本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
5.3 “文本相关”范式下的译本和译者 |
5.3.1 典型性特征和分类 |
5.3.2 庞德及其“文本相关”范式下的译本分析 |
5.3.2.1 学术背景和主要成就 |
5.3.2.2 《诗经》译本与庞德的文化观和翻译观 |
5.3.2.3 《四书》译本与庞德的文化观和翻译观 |
5.3.3 白氏夫妇及其“文本相关”范式下的译本分析 |
5.3.3.1 学术背景和主要成就 |
5.3.3.2 《论语辨》译本与白氏夫妇的文化观和翻译观 |
5.3.4 “文本相关”范式下的译本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6.2 不足之处与拓展研究 |
6.3 以史为鉴:对中国典籍英译的几点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唐代流贬官员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的缘由 |
(二) 选题研究的意义 |
二、选题研究现状 |
(一) 贬谪文学和贬谪心态的唐代流贬研究 |
(二) 制度层面的唐代流贬问题研究 |
(三) 流贬人数问题的唐代流贬问题研究 |
(四) 局部区域角度的唐代流贬问题研究 |
(五) 流贬人员时空分布的唐代流贬问题研究 |
(六) 流贬区域贡献问题的唐代流贬官员研究 |
三、有关概念的界定 |
(一) 流贬概念的界定 |
(二) 唐代流贬的时空维度界定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唐代流贬官员总的时空分布复原 |
第一节 唐代流贬官员的数量分布 |
(一) 流贬官员总的数量分布 |
(二) 唐代前期流贬官员数量分布 |
(三) 唐代后期流贬官员数量分布 |
(四) 唐代前后期流贬官员数量分布比较 |
第二节 唐代流贬官员的广度分布 |
(一) 流贬官员总的分布广度 |
(二) 各道的分布广度 |
(三) 分布广度的变迁 |
第三节 唐代流贬官员的密度分布 |
(一) 南北方州均比较 |
(二) 各道间州均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唐代流贬官员总体分布机制探究 |
第一节 分布广度与重内轻外观念的影响 |
一、唐代地方官地位下降 |
二、唐代地方官不易升迁 |
三、都城的吸引功能 |
四、京官地位高、易迁转 |
第二节 政治军事格局的影响 |
一、政治军事格局对缘边区域流贬官员分布的影响 |
二、政治军事格局变动对流贬官员的地域分布变迁的影响 |
第三节 藩镇对流贬官员区域集中性的影响 |
一、北方藩镇对流贬官员分布的影响 |
二、南方藩镇对流贬官员分布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唐代流贬官员分类时空分布及分布机制探究 |
第一节 州县主官要官贬官时空分布及分布机制探究 |
一、刺史贬官 |
二、纪纲贬官 |
三、县令贬官 |
四、州县主官要官贬官时空分布比较 |
第二节 州县一般僚佐贬官时空分布及分布机制探究 |
一、上佐贬官 |
二、判司贬官 |
三、县佐贬官 |
四、州县一般僚佐贬官时空分布比较 |
第三节 唐代流放官员时空分布及分布机制探究 |
一、唐代的流刑与流人 |
二、流放官员 |
三、官员安置与流放的异同 |
第四节 特殊贬官时空分布及分布机制探究 |
一、宦官贬官 |
二、折冲府贬官 |
三、东都贬官 |
四、藩镇驻所贬官 |
五、量移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西南地区为例的个案考察 |
第一节 历史分期及西南区域的界定 |
一、历史分期 |
二、西南区域的界定 |
第二节 西南地区流贬官员时空分布 |
一、时间轴向上流贬官员分布 |
二、空间轴向上流贬官员分布 |
三、流贬官员分布与惩治程度 |
第三节 西南地区流贬官员时空变迁的驱动机制剖析 |
一、唐人的观念与距离因素 |
二、环境与区域开发因素 |
三、政治局势变动因素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表 |
后记 |
(9)中国文化对高丽、朝鲜时代史学之影响研究 ——以史学体例和史学思想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史回顾 |
三、 拟突破的重点问题及其切入点 |
四、 研究思路、方法及史料运用特点 |
五、 研究意义及预期目标 |
第一章 中国史籍的东传及其影响 |
一、 中国文化的定义及其传播特点 |
二、 中国史籍的东传 |
三、 中国史籍东传对朝鲜半岛史学发展之影响 |
第二章 中国文化对高丽史学之影响 |
一、 高丽时期的修史机构及史官设置 |
二、 中国文化对《三国史记》编撰的影响 |
(一) 《三国史记》的编修体例 |
(二) 《三国史记》的史学思想 |
1、正统史观 |
2、事大史观 |
3、道德史观 |
三、 中国文化对《三国遗事》编撰之影响 |
1、《三国遗事》中的属国思想 |
2、《三国遗事》编修之参考中国史籍 |
3、中国史籍对《三国遗事》中神话撰写之影响 |
第三章 中国文化对朝鲜纪传体史学之影响 |
一、 中国纪传体史学对朝鲜史学之影响 |
二、 《宋史筌》与《宋史》的比较研究 |
(一) 《宋史筌》的编撰原因 |
(二) 《宋史筌》与《宋史》体例和笔法之差异 |
第四章 中国文化对朝鲜纲目体史学之影响 |
一、 朝鲜纲目体史书出现的原因 |
(一) 朱子学东传及朝鲜化 |
(二) 《资治通鉴纲目》在朝鲜的传播及影响 |
(三) 纲目体史书的着书目的 |
二、 朝鲜纲目体史学的特点 |
(一) 朝鲜纲目体史书的体例特点 |
(二) 朝鲜纲目体史书的笔法特点 |
1、中朝两国纲目体史书凡例比较 |
2、《宋元华东史合编纲目》与《续资治通鉴纲目》的比较 |
第五章 中国文化对朝鲜实录、政书及地理志诸体史学之影响 |
一、 中国文化对《朝鲜王朝实录》之影响 |
二、 中国文化对朝鲜政书之影响 |
(一) 《增补文献备考》与《文献通考》体例之异同 |
(二) 《增补文献备考》与《文献通考》写作目的之异同 |
三、 中国文化对朝鲜地理志之影响 |
(一) 中朝两国地理志之成因 |
(二) 中朝两国地理志体例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严耕望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资料综述 |
三、问题思考 |
四、旨趣方法 |
第一章 严耕望的生平与学术渊源 |
第一节 “桐城书橱”上珞珈 |
第二节 走进赖家花园 |
第三节 从李庄到南港 |
第四节 远寓香江 |
第二章 严耕望的中国政治制度史成就 |
第一节 秦汉地方行政制度研究 |
一、《两汉太守刺史表》评介 |
二、关于汉代地方行政组织及其运作研究 |
三、对其他重要制度的考察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研究 |
一、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续 |
二、北魏尚书制度考 |
第三节 隋唐政治制度研究 |
一、隋唐地方行政制度总论 |
二、论唐代尚书省的职权与地位 |
三、《唐仆尚丞郎表》的学术价值及其它 |
第三章 严耕望的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学贡献 |
第一节 唐代交通地理研究 |
一、《唐代交通图考》的撰述动机 |
二、《唐代交通图考》的创作过程与研究方法 |
三、《唐代交通图考》的主要成果与不足 |
附1:关于遗着《隋唐通济渠考》的说明 |
附2:《唐代交通图考》“总目录”与“凡例” |
附3:《唐代交通图考》第六卷“初拟目次”与“整理目次” |
第二节 唐代人文地理研究 |
第三节 国史人文地理研究 |
第四章 严耕望史学的特点与治史方法 |
第一节 严耕望史学的主要特点 |
一、求真与史料至上 |
二、务实与具体问题偏好 |
三、通识与整体的中国历史观 |
第二节 严耕望的主要治史方法 |
一、归纳、统计等数学逻辑方法 |
二、广参互证与追本溯源 |
三、长期计划与按部就班 |
第五章 严耕望在港台史学上的地位与影响 |
第一节 港台史学发展述略 |
第二节 严耕望在史语所的特殊之处 |
第三节 严耕望与新亚书院、新亚研究所 |
第四节 胡适与严耕望 |
余论 充实而有光辉:严耕望学术的意义与启示 |
附录一 严耕望学术年表 |
附录二 严耕望与胡适来往书信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2003年《华夏人文地理》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多文化视域中的蝙蝠 ——以民间苯教文献《蝙蝠经》为中心[D]. 刘晓鑫. 兰州大学, 2021(02)
- [2]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史学发展[D]. 方啸天. 扬州大学, 2019(02)
- [3]儒释伦理共同作用背景下的敦煌家庭关系研究 ——以8至10世纪为中心[D]. 买小英. 兰州大学, 2017(03)
- [4]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D]. 孙俊. 云南师范大学, 2016(12)
- [5]漳州明清牌坊研究[D]. 贺慕屿.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6]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D]. 孔卓. 扬州大学, 2016(12)
- [7]美国二十世纪的中国儒学典籍英译史论[D]. 杨静. 河南大学, 2014(02)
- [8]唐代流贬官员分布研究[D]. 姜立刚. 西南大学, 2013(08)
- [9]中国文化对高丽、朝鲜时代史学之影响研究 ——以史学体例和史学思想为中心[D]. 周海宁.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7)
- [10]严耕望史学研究[D]. 邬建麟.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