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鳝体内寄生虫生态学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向丹,文峥嵘,罗鸣钟,柴毅,杨代勤,李锐,魏巍[1](2021)在《黄鳝寄生虫种群生物学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黄鳝产业急速发展以及养殖面积剧增的同时,寄生虫疾病频发,给黄鳝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黄鳝寄生虫种群生物学的研究对于寄生虫疾病的防治意义重大。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本文从黄鳝寄生虫的种类、生活史和寄生关系、种群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寄生虫病病症与危害等方面对黄鳝寄生虫种群生物学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目前黄鳝寄生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人们全面了解黄鳝寄生虫种群生物学提供参考,并为黄鳝寄生虫疾病的合理防治提供基础资料。
张晨馨[2](2020)在《长江中下游六种特色淡水鱼的蠕虫感染情况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和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我国特色淡水鱼产业发展迅猛,尤其是地理条件优越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然而,高密度养殖条件下特色淡水鱼寄生虫病害频发,威胁着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其中,蠕虫病是特色淡水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寄生虫病害之一,可导致鱼体大量死亡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特色淡水鱼寄生蠕虫种类鉴定、流行情况等基础性研究工作十分匮乏,制约了相关病害防控工作的开展。因此,本研究于2018年4月至2019年11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12个采样点(宜昌、武汉、仙桃、汉川、岳阳、益阳、抚州、上饶、吉安、南昌、池州、湖州)定期采集黄鳝(Monopterus albus)、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和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6种特色淡水鱼样本,并利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统计学等方法对其寄生的蠕虫种类及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期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特色淡水鱼类的病害防控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共采集特色淡水鱼2512尾,分离鉴定了8个寄生蠕虫物种,其中单殖吸虫5种,棘头虫1种,线虫2种,隶属3纲5科8属。主要包括2个新种:东至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dongzhi sp.n.)、枝江伪锚盘虫(Pseudancylodiscoides zhijiang sp.n.);6个补充描述种:河鲈锚首虫(Ancyrocephalus mogurndae)、异形锁钩虫(Onchocleidus dispar)、黄颡四锚虫(Bychowskyella pseudobagri)、大刺三代虫(Gyrodactylus macracanthus)、普通胃瘤线虫(Eustrongylides excisus)、隐藏新棘虫(Pallisentis celatus)。东至对盲囊线虫采自安徽省池州市,寄生于大鳞副泥鳅的肠、肝脏和脾脏,虫体均处于幼体阶段,头端有一心型钻齿,胃盲囊长囊状且略长于肠盲囊;通过分子学比较,其cox2、rrns和ITS2 r DNA序列分别与欧式对盲囊线虫C.ogmorhini(88.7%)、欧式对盲囊线虫C.ogmorhini(88.6%)和双盲小口线虫C.osculatum(83.7%)的相似度最高。枝江伪锚盘虫采自湖北省宜昌市,寄生于长吻鮠的鳃,虫体具两对大小不一的眼点,球或椭球形的受精囊后接阴道,交配器由交接管和不规则月牙状的支持器组成,交接管基部弯曲;分子序列比对发现与其28S r DNA序列相似度最高的物种为Pseudancylodiscoides gigi(97.9%)。本文补充描述的6个物种形态特征与前人报道的基本一致。2、调查并分析了6种特色淡水鱼寄生蠕虫的感染情况,发现特色鱼均有蠕虫感染且多为特异性寄生,以单殖吸虫感染为主。其中,长吻鮠主要感染伪锚盘虫,感染率高达100%(34/34);黄鳝主要感染普通胃瘤线虫和隐藏新棘虫,感染率分别为15.9%(71/446)和12.8%(57/446);泥鳅主要感染大刺三代虫和东至对盲囊线虫,感染率分别为17.5%(163/931)和1.9%(18/931);翘嘴鳜主要感染河鲈锚首虫,感染率为38.3%(93/243);大口黑鲈主要感染异形锁钩虫,感染率为17%(16/94);黄颡鱼主要感染黄颡四锚虫,感染率为5.1%(39/764)。同时,调查发现单殖吸虫在5月和9-12月的整体感染水平较高,感染率为44.6%-100%,感染丰度为3.4-707.2个;胃瘤线虫和棘头虫全年均有感染,其中胃瘤线虫的感染高峰期为5月份,感染率为23.3%-38.9%,感染丰度为4.0-5.6个,而棘头虫在7-9月的整体感染水平较其它月份高,感染率为12.5%-60.2%,感染丰度为1.5-10个。
雷萌桐[3](2020)在《青海鱼类蠕虫区系调查及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研究》文中指出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水域资源丰富,土着鱼类种类较多,其在青藏高原生态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寄生虫作为高原生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迄今对青藏高原土着鱼类蠕虫的调查研究较少,随着青海水产业的快速发展,鱼病成为影响渔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对青海黄河水系、长江水系、青海湖等天然水系中的土着鱼类,以及水库、池塘等的养殖鱼类的蠕虫感染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对在天然水系土着鱼类中感染率高的裸鲤棘吻虫进行了系统发育研究,获得了以下结果。(1)青海鱼类主要寄生蠕虫的种类。在26种744尾鱼体内外共检出蠕虫12种,隶属于4门6纲7目9科10属。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中有3纲,其中单殖吸虫纲(Monogenoida)1种,为副双身虫属双身虫(Paradiplozoon sp.);绦虫纲(Cestoidea)7种,分别为鱊头槽绦虫(Bothriocephalus acheilognathi)、东方短结绦虫(Breviscolex orientalis)、中华许氏绦虫(Khawia sinensis)、鲤蠢属未定种绦虫(Caryophyllaeus sp.),头槽绦虫裂头蚴(Bothriocephalus sp.plerocercoid),双线绦虫裂头蚴(Digramma sp.plerocercoid)、肠舌状绦虫裂头蚴(ligula intestinalis plerocercoid);线虫纲(Nematoda)1种,为对盲囊属线虫幼虫(Contracaecum spp.larva),另有线虫未定种2种;棘头虫门(Acanthocephala)有2纲,分别为始新棘头虫纲(Eoacanthocephala)的青海新棘吻虫(Neoechinorhynchus qinghaiensis)和古棘头虫纲(Palaeacanthocephala)的裸鲤棘吻虫(Echinorhynchus gymnocyprii);环节动物门(Annelida)蛭纲(Hirudinea)的尺蠖鱼蛭(Piscicola geometra)。(2)青海天然水系鱼类蠕虫感染情况。在天然水系共采集到20种525尾野生鱼,198尾鱼感染蠕虫,蠕虫整体感染率为37.7%,感染的蠕虫包括棘头虫、绦虫、线虫、吸虫。棘头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30.9%和15.2条,绦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8.4%和12.8条,线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5.1%和11.8条,吸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3.4%和10.3条。厚唇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pachycheilus)、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软刺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malacanthus)、裸腹叶须鱼(Ptychobarbus kaznakovi)、小头高原鱼(Herzensteinia microcephalus)等5种鱼的蠕虫感染率较高,均达50%以上。检查长江水系土着鱼类7种112尾,蠕虫感染率为34.8%,共发现7种寄生虫,包括鱊头槽绦虫、东方短结绦虫、鲤蠢属绦虫、青海新棘吻虫、裸鲤棘吻虫、副双身虫属吸虫及线虫未定种,棘头虫和绦虫感染较为普遍,其中棘头虫的平均感染率为23.21%,平均感染强度为19.4条。采集到青海省内黄河水系鱼类12种337尾,其中土着鱼类有7种291尾,黄河水系鱼类的蠕虫感染率为33.5%,感染有肠舌状绦虫裂头蚴、对盲囊线虫幼虫、线虫未定种、副双身虫属吸虫、青海新棘吻虫、裸鲤棘头虫、尺蠖鱼蛭等7种蠕虫,其中土着鱼类的棘头虫平均感染率为32.3%,平均感染强度为10.9条。采集到天然湖泊土着鱼类2种76尾,蠕虫平均感染率为60.5%,感染有肠舌状绦虫裂头蚴、对盲囊线虫幼虫、青海新棘吻虫、裸鲤棘头虫、副双身虫吸虫等5种蠕虫,其中棘头虫平均感染率55.26%,平均感染强度为20.7条。(3)青海养殖鱼类蠕虫感染情况。共采集到9种225尾养殖鱼类,蠕虫整体感染率为6.22%,感染强度为4.79条,感染的蠕虫均为绦虫,分别为鱊头槽绦虫、头槽绦虫裂头蚴、双线绦虫裂头蚴、中华许氏绦虫、舌状绦虫裂头蚴。(4)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分析。对青海不同宿主来源和区域的裸鲤棘吻虫的核糖体18S rRNA、rRNA-ITS及线粒体cox1基因进行扩增测序,获取了34条18S rRNA基因序列、34条rRNA-ITS基因序列及35条cox1基因部分序列,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裸鲤棘吻虫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于18S rRNA、rRNAITS、cox1基因序列,以邻接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树形相似,证实了不同宿主及地理来源的棘头虫为裸鲤棘吻虫,亦进一步证实了裸鲤棘吻虫为有效的独立种。基于COI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裸鲤棘吻虫具有一定的水系分布特性。中性检验提示裸鲤棘吻虫核糖体基因可能存在定向选择,而线粒体cox1基因可能存在遗传漂变;种群历史动态分析提示裸鲤棘吻虫种群大小保持稳定。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青海天然水系中的土着鱼类及养殖鱼类的蠕虫区系进行调查,初步明确了青海鱼类的蠕虫感染状况,丰富了青藏高原鱼类寄生虫病资料,可为今后青藏高原鱼类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同时对裸鲤棘吻虫进行了系统发育研究,丰富了其病原学资料,为今后对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李寄仟[4](2020)在《基于5.8S、28S、ITSrDNA部分序列澜沧江、金沙江水系11种鱼类复殖吸虫的分类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复殖亚纲是物种多样性显着、生活史复杂的脊椎动物内寄生虫,全球记载有效编目包括有140多科、1000多属8000余种。我国淡水鱼类寄生复殖吸虫已记载20科35属110余种。我国淡水鱼类寄生复殖吸虫分类及编目研究亟待加强。本研究综合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对云南澜沧江水系(西双版纳和大理部分流域段)和金沙江水系曲靖德泽流域段鱼类寄生的复殖吸虫进行分类鉴定和系统发育研究。研究结果丰富了云南及我国复殖吸虫编目,初步呈现了采集水域复殖吸虫分子系统发育关系,为我国今后鱼类复殖吸虫的物种分布、寄生虫与宿主协同进化、寄生虫地理区系及种群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研究中共采集淡水鱼类3目11科24属27种289鱼,于长臀刀鲇(Platytropius longianalis),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鲶鱼(Parasilurus asotus),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云南裂腹鱼(Schizothorax yunnanensis),小裂腹鱼(Schizothorax parvus),沼泽云南鳅(Yunnanilus paludosus),横纹南鳅(Schistura fasciolatus)和宽纹南鳅(Schistura latifasciata)9种鱼的消化道、精巢中检获复殖吸虫6科8属11种,包括新种6种:黄颡东肌吸虫(Orientocreadium fulvidraconis sp.nov.),版纳鲫吸虫(Carassotrema bannaensis sp.nov.),版纳棘吻吸虫(Telorhynchus bannaensis sp.nov.),曲靖外睾吸虫(Exorchis qujingensis sp.nov.),德泽异肉吸虫(Allocreadium dezeensis sp.nov.),牛栏江异肉吸虫(A.niulanjiangensis sp.nov.);1种地理分布新纪录种:O.pseudobagri;1种已记录种:印度东肌吸虫(O.indicum);以及3种未记录种:长臀刀鲇寄生拟前吻属未记录种(Prosorhynchoides sp.),横纹南鳅寄生尾睾属未记录种(Urorchis sp.),沼泽云南鳅寄生新斜孔属未记录种(Neoplagioporus sp.)。基于ITS 1-5.8S-ITS 2、5.8S-ITS 2 rDNA联合序列和28S rDNA部分序列重建了关于东肌属(Orientocreadium)、鲫吸虫属(Carassotrema)、棘吻属(Telorhynchus)、外睾属(Exorchis)和异肉属(Allocreadium)5个属复殖吸虫的系统发育关系。分子标记比对研究厘定了形态学上确定的6个新种和2个记录种。分子系统发育拓扑结构显示:(1)东肌科为斜睾总科中的一个独立的分类单元,与Leptophallidae亲缘关系近;黄颡东肌吸虫新种(O.fulvidraconis sp.nov.)可能为较为晚出现的物种且与印度东肌吸虫(O.indicum)亲缘关系近;(2)鲫吸虫属与Hapalotrema、Skrjabinolecithum亲缘关系较近;版纳鲫吸虫新种(C.bannaensis sp.nov.)可能是比朝鲜鲫吸虫(C.koreanum)更为原始的物种;(3)棘吻属隶属于前吻亚科(Prosorhynchinae),可能是前吻亚科中较原始的群体;(4)外睾属与Tabascotrema的亲缘关系较近;曲靖外睾吸虫新种(E.qujingensis sp.nov.)与洞庭湖外睾吸虫(E.dongtinghuensis)组成外睾属进化支。(5)德泽异肉吸虫新种(A.dezeensis sp.nov.)和牛栏江异肉吸虫新种(A.niulanjiangensis sp.nov.)以高自举值单独聚为一支,且与A.neotenicum和A.lobatum的亲缘关系较近;A.gotoi与Allocreadium sp.isolate C51可能为较原始的物种;异肉属吸虫可能存在异域性物种形成(allopatric speciation)和同域性物种形成(sympatric speciation)的现象。
刘瑜[5](2020)在《黄鳝铜需求量及铜毒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铜是包括鱼类在内所有动物所必需的微量矿物质营养元素,在体内参与构成多种酶及功能蛋白,进而发挥免疫、抗氧化及调节能量代谢等生理作用。研究表明,人工养殖条件下鱼类主要从饲料中获取机体所需铜元素,饲料铜缺乏可引起养殖鱼类生长受阻、发育畸形;饲料铜过量则会造成铜在体内蓄积过量,产生大量自由基引起生物大分子过氧化,降低鱼类存活率、生长速度及繁殖力。因此,研发含适宜铜水平的饲料对鱼类人工养殖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铜是养殖水域污染物中较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可造成养殖鱼类生长受阻甚至中毒死亡。多种经济鱼类铜营养需求及水体铜的安全浓度已被报道,但在黄鳝上则未见此类研究。本文对黄鳝铜营养需求量及水体铜毒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旨为黄鳝环保型配合饲料的配制及健康养殖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鳝铜需求量研究试验以五水硫酸铜(CuSCO4·5H2O)为铜源,采取等对数间距(LOG10)梯度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36.8、135.7、500 mg/kg含量的Cu2+,5组饲料铜水平实测值为 14.21、23.95、37.01、135.63、499.63 mg/kg,饲喂黄鳝(62.09±1.07 g)60 d,取样测定饲料铜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组织铜蓄积、血清及肝脏生化指标和肠道与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1)饲料铜水平为37.01 mg/kg组黄鳝取得最佳生长性能,增重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2)饲料铜水平对黄鳝形体参数、全鱼及肌肉水分、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高铜饲料引发全鱼灰分显着升高(P<0.05);(3)铜在黄鳝体内蓄积规律为:肝脏>肠道>肾脏>皮肤>脾脏>肌肉;饲料铜水平上升可引起肝脏、肠道、肾脏、皮肤及脾脏铜蓄积量显着增加(P<0.05),对肌肉铜蓄积量则无显着影响(P>0.05);铜主要蓄积于肝脏,499.63 mg/kg组黄鳝肝脏铜蓄积量可超过国家对水产品铜≤50 mg/kg的安全标准;(4)高铜组黄鳝(135.63、499.63 mg/kg)血清 GPT 活力显着高于低铜组(14.21、23.95、37.01 mg/kg);饲料铜水平大于37.01 mg/kg时黄鳝血清Cu-Zn SOD活力及T-AOC显着上升(P<0.05);37.01 mg/kg组黄鳝血清CP活力及499.63 mg/kg组黄鳝血清LDH活力最高,显着高于其余4组(P<0.05);14.21、23.95、499.63 mg/kg组黄鳝血清MDA含量显着高于另外 2 组(P<0.05);肝脏 SOD、Cu-Zn SOD 活力在 37.01、135.63、499.63 mg/kg组显着高于另外2组(P<0.05);高铜组黄鳝肝脏LDH活力及MDA含量显着高于低铜组(P<0.05);(5)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胃、肠道及肝脏淀粉酶、脂肪酶及蛋白酶活力均无显着影响(P>0.05);(6)低铜饲料对黄鳝肝脏、肠道结构影响程度较小;高铜饲料引起黄鳝肠绒毛杯状细胞数量增加;肝细胞空泡化、细胞核偏移,内质网断裂卷曲呈游离囊泡状散乱分布,线粒体破裂凋亡,溶酶体数量增加、体积增大,499.63 mg/kg组肝细胞内可见大量脂滴沉积。结果表明:适宜铜水平饲料能够促进黄鳝生长,饲料铜水平不足或过量均会抑制黄鳝的生长性能,以增重率及饲料系数为评价指标,均重为(62.09±1.07)g的黄鳝对饲料铜的需求量为:44.29~45.84 mg/kg。铜主要蓄积于黄鳝肝脏、肠道及肾脏组织,对肌肉营养组成及其食用安全无显着影响,但高铜可引发黄鳝肝脏铜蓄积量超标。适宜饲料铜水平提升能够增强黄鳝机体抗氧化能力,但高铜饲料会加重黄鳝脂质过氧化程度,造成肠绒毛受损,杯状细胞数量急剧增加;肝细胞内线粒体和内质网结构及功能被破坏,肝脏及肠道结构损伤。黄鳝肠道通过增加杯状细胞数量促进肠黏液分泌以加强对铜离子的排泄,表现出对高铜饲料一定的耐受能力。2.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菌群的影响在铜营养需求试验基础上,将铜水平为14.21(A组)、37.01(C组)及499.63 mg/kg(E组)三组试验黄鳝继续养殖至120 d时取样,每组取4份样品进行肠道菌群16SrDNA全长高通量测序,针对测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在属水平上,A、C两组间肠道菌群组成无显着性差异(P>0.05),E组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其中免疫相关的Romrboutsia属、包含较多条件致病菌的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和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菌群相对丰度显着高于A、C两组(LDAscore>3.5);(2)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表明,A组与C、E两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E组在排泄系统和其他氨基酸代谢通路富集程度显着高于C组(P<0.05);(3)BugBase功能预测分析表明,E组具有压力耐受性功能的微生物相对丰度显着高于A、C两组(P<0.05),其它表型则无显着差异;(4)COG蛋白功能预测表明,E组肠道菌群的能量产生与转换,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分裂、染色体分裂,染色质和动力学等功能显着低于A、C两组(P<0.05)。结果表明:饲料铜水平在14.21~37.01 mg/kg时,黄鳝的肠道微生物结构与功能变化不显着;饲料铜水平达到499.6 mg/kg时,改变了黄鳝肠道菌群多样性与功能。高铜引起致病性微生物丰度增加,危害肠道健康;肠道菌群排泄系统通路增强,与生长相关蛋白功能下降,总体上不利于黄鳝生长。3.水体铜对黄鳝毒性初步研究以 CuSO4·5H2O配制 Cu2+含量分别为 0、0.25、0.5、1、2、4、8 mg/L 试验液(硬度60 mg/kg(以CaCO3计)、pH7.2,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水体Cu2+对黄鳝幼鱼的毒性,统计不同Cu2+浓度下黄鳝幼鱼死亡量,线性拟合黄鳝幼鱼24、48、72、96 h时Cu2+半致死浓度(LC50),并计算黄鳝Cu2+安全浓度(SC)。结果:(1)黄鳝幼鱼急性铜中毒症状表现为:离开水底无规律游动,体表分泌大量粘液,肛门红肿,身体绷直将吻端探出水面呼吸,鳃腔内出血;(2)Cu2+对黄鳝24、48、72、96h的LC50分别为 6.764、4.971、1.930、1.029 mg/L,SC 为 0.1092mg/L。结果表明:水体铜对黄鳝具有高毒性,安全浓度为0.1092 mg/L,建议在黄鳝养殖过程中避免使用硫酸铜,谨慎使用含铜产品。
季桓涛[6](2019)在《奥尼罗非鱼及亲本对无乳链球菌的耐受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罗非鱼养殖过程中病害频发,链球菌已成为罗非鱼养殖业的首要病原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因此,筛选出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为罗非鱼健康养殖的持续发展提供良种保证,已经刻不容缓。本文对奥尼罗非鱼及亲本的耐链球菌病能力差异开展了如下工作:(1)开展两个奥利亚罗非鱼品系对无乳链球菌的耐受力研究。对奥利亚罗非鱼“夏奥1号”品系(简称AX品系)和埃及品系(简称AE品系)人工感染无乳链球菌,分别在感染后0h、7h、24h、48h、72h、120h、168h七个时间点采集罗非鱼血液,脾脏和肝脏组织,从血清生化指标、脾脏免疫基因和肝脏HSP70表达几个方面对耐链球菌病性状开展评价。实验结果表明:AX品系罗非鱼的7d累计死亡率显着低于AE品系罗非鱼;AX品系罗非鱼血清球蛋白/总蛋白(A/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丙转氨酶(ALT)、葡萄糖(GLU)含量在感染后7h没有显着性变化(P>0.05),在感染后7h血清胆固醇(TC)含量显着性升高(P<0.05);两个品系罗非鱼血清碱性磷酸酶(AKP)、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溶菌酶(LZM)含量在感染后7h显着性升高(P<0.05),血清甘油三酯(TG)和呼吸爆发强度在感染后7h显着性降低(P<0.05),血清球蛋白(GLO)水平在感染后24h没有显着差异(P>0.05);经无乳链球菌感染后,其相关免疫基因IL-1β、IL-6、TNF-α和HSP70的表达量都有显着性提高,但AX品系罗非鱼表达量要高于AE品系罗非鱼。实验结果表明,AX品系的抗链球菌病能力较强。(2)开展奥尼罗非鱼与亲本罗非鱼对无乳链球菌的耐受力研究。对奥尼罗非鱼(简称NA1)与亲本尼罗罗非鱼埃及品系(简称NE品系)和奥利亚罗非鱼“夏奥1号”品系(简称AX品系)人工感染无乳链球菌,分别在感染后0h、7h、24h、48h、72h、120h、168h七个时间点采集罗非鱼血液,脾脏和肝脏组织,从血清生化指标、脾脏免疫基因和肝脏HSP70表达几个方面对耐链球菌病性状开展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奥尼罗非鱼NA1的死亡率要显着低于两个亲本;奥尼罗非鱼NA1血清A/G、AST和LZM活性在感染后7h没有显着性变化(P>0.05),在感染后7h血清SOD、GLU显着性升高(P<0.05),在感染后血清GLO显着性升高(P<0.05);三种罗非鱼在感染后7h血清AKP、LDH都有显着性升高(P<0.05),在感染后7h血清ALT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感染后7h血清TG和呼吸爆发强度显着性降低(P<0.05);经无乳链球菌感染后,其相关免疫基因IL-1β、IL-6、TNF-α和HSP70的表达量都有显着性提高,奥尼罗非鱼NA1表达量最高,两亲本的表达量相差不大。实验结果表明,奥尼罗非鱼NA1抗链球菌病能力优于其亲本。(3)开展两种奥尼罗非鱼耐链球菌病性状评价和筛选。对奥尼罗非鱼1(尼罗罗非鱼埃及品系♀×奥利亚罗非鱼“夏奥1号”♂,简称NA1)与奥尼罗非鱼2(尼罗罗非鱼湘湖品系♀×奥利亚罗非鱼“夏奥1号”♂,简称NA2)人工感染无乳链球菌,统计7天内累计死亡率,并分别在感染后0h、7h、24h、48h、72h、120h、168h采集罗非鱼血液,脾脏和肝脏组织,从血清生化指标、脾脏促炎性细胞因子和肝脏HSP70表达几个方面对耐链球菌病性状开展评价,研究母本对奥尼罗非鱼抗病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两种奥尼罗非鱼累计死亡率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奥尼罗非鱼NA1的血清A/G和AST水平在感染后7h没有显着性变化(P>0.05);两种奥尼罗非鱼在感染后7h血清中GLO、AKP、SOD、GLU和LDH含量显着性升高(P<0.05),在感染后7h血清ALT和LZM水平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感染后血清TC、TG和呼吸爆发强度显着性降低(P<0.05);经无乳链球菌感染后,其相关免疫基因IL-1β、IL-6、TNF-α和HSP70的表达量显着性增高,但奥尼罗非鱼NA1表达量要高于奥尼罗非鱼NA2。实验结果表明,奥尼罗非鱼NA1能更好的应对链球菌刺激。
夏理海[7](2019)在《黄鳝出血病病原分离、鉴定及气单胞菌对黄鳝病理和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黄鳝在我国或者其他亚洲国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然而细菌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阻碍了黄鳝养殖产业的发展,且该物种极易受气单胞菌(Aeromonas)感染而发生大规模死亡。因此,探明发病黄鳝的致病病原以及深入了解该物种的免疫系统及其相关免疫基因在感染病原菌时产生的应答机制是极其必要的。本文探明了湖北监利县一养殖场导致黄鳝死亡的致病病原,同时对致病菌进行了药物敏感试验,该研究为临床诊断和科学预防该疾病提供参考。致病病原菌是从患病黄鳝的脾脏、心脏、肝脏和肠道中采集的。经纯化后,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RNA序列分析对病原体进行鉴定。用人工感染方法测定了病原菌的致病性和组织学特征,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检测药物敏感性。一种优势菌株从患病的黄鳝的肝和肠组织中分离出来命名为JL-01。分离出的菌落形态相似,16S rRNA序列分析发现该病原菌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人工回归感染健康黄鳝的症状与自然感染下观察到的相同,连续7 d统计人工感染黄鳝导致的死亡率为40-80%,黄鳝在感染2-3天后死亡。该病原菌对黄鳝表现出强烈的致病性,造成组织损伤和死亡。黄鳝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主要发生在肝脏、肠道和肾脏。此次分离的病原菌对7大类药物有高度的敏感性,主要包括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四环素除外)、氟苯尼考类、硝基呋喃类和磺胺类药物等7种抗生素高度敏感。该细菌对青霉素类(哌拉西林除外)、大环内酯类、多肽类和林可霉素类有抗药性。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及健康养殖规范建议使用庆大霉素、多西环素和复方新诺明预防和治疗该病。通过Illumina平台基于双末端测序法完成了嗜水气单胞菌感染黄鳝后的脾脏转录组测序,本次测序产生了766370万个纯净数据,其中80%以上的数据被成功地比对到了黄鳝的参考基因组。总共筛选出1501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 experess gengs,DEGS),其中包括928个上调基因和573个下调基因,2111个差异表达基因被富集到GO的3个类别中(生物进程、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在KEGG富集分析中发现了284个相关信号通路。免疫差异表达基因被鉴别和分类出来,感兴趣的免疫差异表达基因被筛选出来。其中9个与免疫应答相关的基因通过qPCR验证了转录组数据的准确性。qPCR检测到IL1B、IL1R2、IL8三个基因在脾脏中均显着上调,上调倍数分别为15.15倍、18.34倍、2.84倍,CCR7、CD151、TNF12、IL2RB、CCL21、CCL3六个基因基因在脾脏中均显着下调,下调倍数分别为7.14倍、33.33倍、4倍、3.7倍、10倍以及14.29倍,此外,各个基因qPCR结果与内参基因EF1α的表达水平相比较存在显着的差异性。
杨昆明[8](2018)在《乌昌地区主要鱼类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新疆地域辽阔,水系特殊,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本地经济呈蓬勃上升趋势,乌昌地区水产养殖业发展更为迅速。河鲈、金鳟、虹鳟、美洲红点鲑、西伯利亚鲟、大西洋鲑、梭鲈等冷水性鱼类以及锦鲤、银龙、鲫鱼、加州鲈等非冷水性鱼类的养殖虽起步晚,却已趋规模,但接踵而来的各种病害,特别是细菌病给养殖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试验通过传统方法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锦鲤、河鲈、西伯利亚鲟等发病鱼类进行了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方法:从乌昌地区部分发病渔场采集发病鱼样,并从鱼体病变处、腹水、内脏分离优势菌,通过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试验等传统方法对分离菌进行初步鉴定,然后进行PCR试验,将产物进行测序,并将序列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构建进化树,确定分离菌的种属及属内亲缘关系;对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讨论该致病菌的药敏特性;对病理组织进行石蜡切片,分析致病菌对机体造成的损伤;最后通过回归感染试验,看是否能复制出相同的发病症状及病理变化。对实验室分离的32株气单胞菌进行毒力因子检测,筛选强毒株。为明确造成锦鲤(Cyprinus carpio)大批死亡的致病菌,对病鱼肝脏、肾脏等组织进行细菌分离纯化。通过革兰氏染色、微量生理生化反应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成功分离出两株菌,命名为CK5和CK9,结果为G-,在30°C正常生长,能利用葡萄糖、乳糖、纤维二糖,V-P、明胶、水杨苷试验阳性;PCR扩增其gyr B基因并测序,将序列Blast比对后,发现两株菌与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9.6%和99.0%,在系统发育树上与维氏气单胞菌聚为一支。病理组织切片显示肝脏脂肪空泡变性,肾小管变性坏死。药敏试验结果表明CK5、CK9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头孢噻肟、氨曲南、诺氟沙星等药物敏感,对万古霉素、克林霉素、苯唑西林耐药。从发病的河鲈(Perca fluviatilis Linnaeus)肝脏、肠道分离病原菌,对分离菌进行了传代纯化培养、菌种鉴定、药敏试验以及致病性检测。人工感染结果证明分离菌具有明显致病性,结合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结果、16S r RNA序列比对和基因序列进化树分析,鉴定出ZL1株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mas sobria),ZL3和ZL5株为迟缓爱德华菌(Edwardisella tarda)。药敏试验显示ZL1株对庆大霉素、米诺环素、头孢他啶等高度敏感,对链霉素、青霉素、克拉霉素等耐药。ZL3和ZL5株对左氧氟沙星、链霉素和恩诺沙星敏感,对庆大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G、复方新诺明等耐药。从发病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肝脏、脾脏分离到一株优势菌命名为XB2,通过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药敏试验,对其16S r RNA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并对序列用MEGA6.0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XB2为G-短杆菌,单独或成对出现;产酸不产气,能利用蔗糖、果糖、葡萄糖、枸橼酸(Simmons);在含3%(W/V)氯化钠中能生长,高于4%(W/V)氯化钠中不生长;4°C不生长,20~30°C都能生长,但在37°C不生长;不利用乳糖、水杨苷、纤维二糖、硫化氢、酒石酸、阿拉伯糖。进化树显示XB2与鲁氏耶尔森菌(Yersinia ruckeri,)同源性达99.0%。通过回归感染确定其LD50为2.37×104cfu/m L。药敏结果显示对氟苯尼考、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以及阿洛西林等9种药物敏感;对麦迪霉素、大观霉素、链霉素、氨苄西林等15种药物耐药。对实验室分离的32株气单胞菌,通过PCR扩增其hly、act、alt和aha I基因。经鉴定,初步判断有10株菌携带有强毒株基因型。
刘凯[9](2019)在《基于多组学技术研究长江刀鲚感染线虫后的免疫适应机制》文中研究表明长江刀鲚是长江下游流域最为重要的捕捞和消费对象,是目前长江流域唯一能形成稳定渔汛的江海洄游型鱼类。在水域生态环境恶化及人类捕捞胁迫的双重影响下,长江刀鲚资源日趋枯竭,目前年捕捞量仅约为历史最高纪录的2%。本研究系统调查长江刀鲚线虫感染特征及寄生线虫群落特征;基于简化基因组技术和耳石指纹元素技术筛选出遗传背景相似、洄游履历相近的长江刀鲚实验样本,综合利用转录组和代谢组技术研究长江刀鲚感染异尖线虫后相关免疫基因及代谢产物的变化,揭示与感染异尖线虫相关的免疫信号通路,探讨洄游群体感染异尖线虫后所产生的免疫适应性反应。结合长江刀鲚种群生态学研究,进一步探讨长江刀鲚与寄生异尖线虫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对于后续异尖线虫感染对长江刀鲚种群补充的影响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系统调查了长江刀鲚感染线虫情况。渔汛期内在长江口至鄱阳湖的7个调查断面上共采集长江刀鲚695尾,从541尾样本中检出线虫7271条,总体感染率为77.84%,平均感染强度为13.44±30.68条/尾,平均感染丰度为10.46±27.63条/尾,不同断面间刀鲚样本线虫感染强度和感染丰度差异显着(p<0.05)。利用分子鉴定方法对随机抽样的1160条线虫的鉴定结果显示,共检出异尖科线虫2属6种,分别为派氏异尖线虫(Anisakis pegreffii)、简单异尖线虫(A.simplex)、内弯宫脂线虫(Hysterothylacium aduncum)、费氏宫脂线虫(H.fabri)、中华宫脂线虫(H.sinens)和厦门宫脂线虫(H.amoyense),其中派氏异尖线虫为优势种,占84.84%。ITS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派氏异尖线虫的单倍型多样性(Hd)为0.174,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0028,各断面群体间没有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Fst<0.05),总基因流(Nm)为75.74,群体间基因交流充分。研究了长江刀鲚抽样群体遗传背景。利用2b-RAD技术对165尾长江刀鲚样本进行测序,经筛选和聚类分析后,获得373244个标签,其平均Unique标签数为289602个,Unique标签比对率变幅为73.77%-80.25%。利用SOAP软件将过滤后的Enzyme Reads比对到参考序列,以最大似然法(ML)进行SNP标记分型,共获得SNP标记36975个,其中高度多态性的SNP(PIC>0.5)位点共计26个。群体二态性SNP标记36469个,其中以A/G和C/T转换的形式为主,分别有10013个和12881个,分别占SNP总量的27.08%和34.84%;转换与颠换比为1.69。分组间平均观测杂合度Ho变化范围为0.1286-0.1408,平均期望杂合度He最小为0.1340,最大为0.1446,各分组间遗传分化系数均低于0.005。表明长江刀鲚洄游群体遗传分化程度极低,个体信息交流紧密,杂合度较高,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本次筛选验证可保证长江刀鲚组学实验样本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进而排除实验样本种质差异对分析结果的干扰。研究了长江刀鲚抽样群体生境履历。利用耳石指纹元素技术对81尾长江刀鲚样本的生境履历进行反演,共发现3种生态类型:江-海洄游型(91.36%)、江-河口洄游型(6.17%)和淡水定居型(2.47%)。就感染线虫与生境履历的关系而言,所有感染线虫的长江刀鲚样本均具有江海洄游履历,但具有江海洄游履历的长江刀鲚不一定感染线虫,淡水定居型均未感染线虫。本次筛选验证可保证长江刀鲚组学样本具有相近的洄游履历,进而排除实验样本因栖息生境的差异对分析结果产生干扰。进行了长江刀鲚肝脏转录组分析。利用RNA-seq技术对感染异尖线虫后的长江刀鲚肝脏组织进行表达谱分析。测序完成后,对原始数据进行过滤、组装后共获得62604条Unigene。通过GO和KEGG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对Unigene进行注释和分析,并预测其功能。对基因表达差异分析,共获得961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545个上调基因和416个下调基因。10个宿主基因qRT-PCR检测结果与RNA-seq结果一致,进一步证明RNA测序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通过pathway富集分析,筛选出免疫相关基因和免疫信号通路,包括参与抗原加工和呈递过程的MHCⅡ、TCR、CTSL以及CIITA基因和参与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的TCR、CD3D、LCP2、ITK、IL10以及p38基因。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异尖线虫和长江刀鲚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数据支撑。进行了长江刀鲚血清代谢组分析。利用GC/MS技术对感染异尖线虫后的长江刀鲚血清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共检测出65种差异代谢物,其中28种代谢物上调,37种代谢物下调。多元统计分析(PLS-DA和OPLS-DA)表明,异尖线虫感染对刀鲚血清代谢谱产生了显着(p<0.05)影响。对异尖线虫感染后的长江刀鲚血清中代谢物及其参与的代谢通路进行了分析,发现甘油酯代谢、生物素代谢、戊糖磷酸循环、丙氨酸代谢、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嘧啶代谢和三羧酸循环通路中有很多代谢物及调控相关代谢物合成的基因都出现了表达量变化。此外,还发现DAG的表达量显着上调,并在T细胞激活所需的关键免疫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
王霞[10](2015)在《嗜水气单胞菌胁迫对黄鳝抗菌肽活性及hepcid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黄鳝(Monopterus albus)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名优鱼类之一。随着需求的增加,其养殖面积在逐年增大。然而随着养殖面积的扩大和养殖密度的提高,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致使养殖环境恶化,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和寄生虫病等病害不断暴发,尤其是细菌引起的出血病往往给黄鳝养殖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严重制约了黄鳝养殖业的规模化生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是引起黄鳝疾病、危害较为严重的细菌之一。抗菌肽是鱼体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受到损伤或病原微生物侵袭时,鱼体能迅速产生抗菌肽以预防和杀伤病原微生物。为研究黄鳝的抗病机理,本论文通过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进行诱导,采用显微测量、乙酸抽提及抑菌活性检测、荧光定量PCR等方法,研究了该细菌胁迫对黄鳝的血细胞、重要器官乙酸提取物的抗菌活性以及hepcidin抗菌肽基因表达量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探明黄鳝的抗病机理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对黄鳝血细胞的影响随着处理组菌浓度增加,感染24h的黄鳝红细胞浓度逐渐减小,感染48h和72h的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但各处理组差异不显着;感染后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在血细胞中所占百分比显着升高。2.嗜水气单胞菌胁迫对黄鳝抗菌肽粗提物抗菌活性的影响嗜水气单胞菌胁迫后,黄鳝肝脏、肾脏、肠和皮肤4种组织器官的乙酸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无明显抑制作用,但对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3种菌均具抗菌活性,且不同组织的抗菌活性有所差别。感染后黄鳝各组织器官抗菌活性大体呈现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最大,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次之,对嗜水气单胞菌抑制作用最小。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皮肤提取物最强,肠提取物最弱,但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皮肤的抗菌活性变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肾脏和肝脏提取物作用较强,肠和皮肤作用较弱;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作用: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肾脏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有所增强,皮肤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有所减弱。3.嗜水气单胞菌胁迫对黄鳝hepcidin基因表达量的影响Hepcidin基因在健康黄鳝中就有表达,腹腔注射嗜水气单胞菌后,该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升高。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处理菌浓度较低和较高组,黄鳝抗菌肽hepcidin基因的表达量都逐渐降低,只有菌浓度为1×108cfu/mL时该基因的表达量是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但升高的幅度逐渐减小。
二、黄鳝体内寄生虫生态学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鳝体内寄生虫生态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黄鳝寄生虫种群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黄鳝寄生虫的种类 |
1.1 体内寄生虫的种类 |
1.2 体外寄生虫的种类 |
2 黄鳝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其寄生关系 |
2.1 体内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其寄生关系 |
2.2 体外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其寄生关系 |
3 黄鳝寄生虫种群的时空分布特征 |
3.1 地区分布特征 |
3.2 时间分布特征 |
3.3 个体差异性特征 |
4 黄鳝常见寄生虫病的病症及危害 |
5 黄鳝寄生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6 展望 |
(2)长江中下游六种特色淡水鱼的蠕虫感染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我国特色淡水鱼产业发展现状 |
2 鱼类寄生蠕虫的分类研究概况 |
3 寄生蠕虫对鱼类的影响 |
3.1 单殖吸虫 |
3.2 复殖吸虫 |
3.3 绦虫 |
3.4 线虫 |
3.5 棘头虫 |
4 我国特色淡水鱼寄生蠕虫的感染情况调查 |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特色淡水鱼寄生蠕虫的物种鉴定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3.1 河鲈锚首虫 Ancyrocephalus mogurndae Yamaguti,1940 |
3.2 枝江伪锚盘虫 Pseudancylodiscoides zhijiang sp.n. |
3.3 异形锁钩虫 Onchocleidus dispar Mueller,1936 |
3.4 黄颡四锚虫 Bychowskyella pseudobagri Achmerow,1952 |
3.5 大刺三代虫 Gyrodactylus macracanthus Hukuda,1940 |
3.6 东至对盲囊线虫 Contracaecum dongzhi sp.n. |
3.7 普通胃瘤线虫 Eustrongylides excisus Jagerskiold,1909 |
3.8 隐藏新棘虫 Pallisentis (Neosentis) celatus Van Cleave,1928 |
4 讨论 |
4.1 河鲈锚首虫的物种鉴定 |
4.2 枝江伪锚盘虫的物种鉴定 |
4.3 异形锁钩虫的物种鉴定 |
4.4 黄颡四锚虫的物种鉴定 |
4.5 大刺三代虫的物种鉴定 |
4.6 东至对盲囊线虫的物种鉴定 |
4.7 普通胃瘤线虫的物种鉴定 |
4.8 隐藏新棘虫的物种鉴定 |
第三章 特色淡水鱼寄生蠕虫的种群动态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3.1 黄鳝寄生蠕虫的种群动态 |
3.2 翘嘴鳜寄生蠕虫的种群动态 |
3.3 长吻鮠寄生蠕虫的种群动态 |
3.4 大鳞副泥鳅寄生蠕虫的种群动态 |
3.5 大口黑鲈寄生蠕虫的种群动态 |
3.6 黄颡鱼寄生蠕虫的种群动态 |
4 讨论 |
4.1 黄鳝寄生蠕虫的种群动态 |
4.2 翘嘴鳜寄生蠕虫的种群动态 |
4.3 长吻鮠寄生蠕虫的种群动态 |
4.4 大鳞副泥鳅寄生蠕虫的种群动态 |
4.5 大口黑鲈寄生蠕虫的种群动态 |
4.6 黄颡鱼寄生蠕虫的种群动态 |
全文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青海鱼类蠕虫区系调查及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鱼类寄生虫及寄生虫病研究进展 |
1.1 我国鱼类寄生虫研究概况 |
1.2 鱼寄生虫对鱼类健康的影响 |
1.2.1 机械性刺激及损伤 |
1.2.2 掠夺宿主的营养 |
1.2.3 对鱼生理功能的影响 |
1.2.4 繁殖力降低 |
1.2.5 毒素作用 |
1.2.6 继发感染 |
1.3 鱼类寄生虫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
1.3.1 鱼源人兽共患吸虫病 |
1.3.2 鱼源人兽共患绦虫病 |
1.3.3 鱼源人兽共患线虫病 |
1.3.4 水产养殖与鱼源性人兽共患蠕虫病 |
1.3.5 鱼源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控制 |
1.4 鱼类寄生虫的分类概况 |
1.5 鱼类主要寄生虫病 |
1.5.1 原虫病 |
1.5.2 吸虫病 |
1.5.3 绦虫病 |
1.5.4 线虫病 |
1.5.5 棘头虫病 |
1.5.6 寄生甲壳动物病 |
1.6 鱼类寄生虫病的防控 |
1.6.1 科学规划 |
1.6.2 生物安全 |
1.6.3 科学管理 |
1.6.4 饲料的优化及管理 |
1.6.5 生物防治 |
1.6.6 废弃物处理 |
1.6.7 药物控制 |
第二章 鱼类棘头虫研究进展 |
2.1 棘头虫的主要形态特征 |
2.2 棘头虫的生活史 |
2.3 棘头虫对鱼的影响 |
2.4 棘头虫的分子生物学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 |
试验研究 |
第三章 青海省天然水系野生鱼类蠕虫的调查研究 |
3.1 材料 |
3.1.1 调查地点 |
3.1.2 样品的采集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2 方法 |
3.2.1 肉眼检查 |
3.2.2 镜检 |
3.2.3 检查顺序 |
3.2.4 鱼类寄生蠕虫的收集和固定 |
3.2.5 寄生虫的染色方法 |
3.2.6 乳酚透明法 |
3.2.7 虫体鉴定方法 |
3.3 结果 |
3.3.1 寄生蠕虫的鉴定结果 |
3.3.2 鱼类感染蠕虫总体状况 |
3.3.3 天然水系中不同鱼种感染蠕虫情况 |
3.3.4 不同水系中鱼的蠕虫感染情况 |
3.3.5 不同水系中鱼的棘头虫感染情况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青海省养殖鱼类蠕虫的调查研究 |
4.1 调查地点及方法 |
4.1.1 调查地点 |
4.1.2 调查方法 |
4.2 结果 |
4.2.1 寄生蠕虫的鉴定结果 |
4.2.2 各调查点养殖鱼类蠕虫总体感染情况 |
4.2.3 不同养殖鱼种感染蠕虫情况 |
4.2.4 养殖鱼种感染蠕虫种类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研究 |
5.1 材料 |
5.1.1 主要仪器设备 |
5.1.2 主要试剂 |
5.2 方法 |
5.2.1 样品的采集 |
5.2.2 DNA提取、PCR扩增、克隆与测序 |
5.2.3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18S rRNA、rRNA-ITS和 cox1 基因PCR扩增产物 |
5.3.2 18S rRNA、rRNA-ITS和 cox1 基因序列分析 |
5.3.3 基于18S rRNA、rRNA-ITS和 cox1 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5.3.4 基于18S rRNA、rRNA-ITS和 cox1 序列的单倍型多样性分析 |
5.3.5 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结论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附录 A 裸鲤棘吻虫总DNA提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基于5.8S、28S、ITSrDNA部分序列澜沧江、金沙江水系11种鱼类复殖吸虫的分类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复殖吸虫及其分类学研究 |
1.1 鱼类复殖吸虫概述 |
1.2 鱼类复殖吸虫的分类学研究概述 |
1.2.1 复殖吸虫的分类系统研究 |
1.2.2 复殖吸虫多样性及形态学分类鉴定 |
1.2.3 复殖吸虫核糖体序列研究概述 |
1.3 我国淡水鱼类复殖吸虫的分类学研究 |
1.3.1 我国淡水鱼类复殖吸虫研究概述 |
1.3.2 我国淡水鱼类复殖吸虫分子生物学研究概述 |
1.4 云南澜沧江、金沙江水系鱼类多样性概述 |
第2章 澜沧江、金沙江水系11种鱼类复殖吸虫的形态分类学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实验方法 |
2.2.1 标本材料获取 |
2.2.2 实验试剂及器材 |
2.2.3 宿主鱼类的分类鉴定及保存 |
2.2.4 复殖吸虫样本的获取及装片制作 |
2.2.5 复殖吸虫的形态学鉴定依据和方法 |
2.3 澜沧江、金沙江水系11种鱼类复殖吸虫的形态分类 |
2.3.1 东肌科(Orientocreadiidae Skrjabin et Koval,1960) |
2.3.2 单孔科(Haploporidae Nicoll,1914) |
2.3.3 牛首科(Bucephalidae Poche,1907) |
2.3.4 隐殖科(Cryptogonimidae Ward,1917) |
2.3.5 异肉科(Allocreadiidae Looss,1902) |
2.3.6 孔肠科(Opecoelidae Ozaki,1925) |
2.4 复殖吸虫形态分类学研究讨论 |
2.4.1 东肌属(Orientocreadium Tubangui,1931)的形态分类学 |
2.4.2 鲫吸虫属(Carassotrema Park,1938)的形态分类学 |
2.4.3 拟前吻属(Prosorhynchoides Dollfus,1929)的形态分类学 |
2.4.4 棘吻属(Telorhynchus Crowcroft,1947)的形态分类学 |
2.4.5 外睾属(Exorchis Kobayashi,1921)的形态分类学 |
2.4.6 异肉属(Allocreadium Looss,1900)的形态分类学 |
2.4.7 尾睾属(Urorchis Ozaki,1927)的形态分类学 |
2.4.8 新斜孔属(Neoplagioporus Shimazu,1990)的形态分类学 |
2.4.9 本研究中我国6属鱼类复殖吸虫检索表 |
第3章 澜沧江、金沙江水系11种鱼类复殖吸虫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研究 |
3.1 引言 |
3.2 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研究实验方法 |
3.2.1 实验试剂及器材 |
3.2.2 复殖吸虫总DNA的提取 |
3.2.3 PCR扩增及序列分析方法 |
3.3 鱼类复殖吸虫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研究 |
3.3.1 基于28S rDNA部分序列东肌属(Orientocreadium)3 种复殖吸虫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 |
3.3.2 基于ITS1-5.8S-ITS2rDNA联合序列鲫吸虫属(Carassotrema)1 新种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 |
3.3.3 基于28SrDNA部分序列棘吻吸虫属(Telorhynchus)1 新种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 |
3.3.4 基于5.8S-ITS2 rDNA联合序列外睾属(Exorchis)1 新种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 |
3.3.5 基于28S rDNA部分序列异肉属(Allocreadium)1 新种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 |
3.4 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研究讨论 |
3.4.1 基于28S rDNA部分序列东肌属(Orientocreadium)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 |
3.4.2 基于ITS1-5.8S-ITS2 rDNA联合序列鲫吸虫属(Carassotrema)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 |
3.4.3 基于28S rDNA部分序列棘吻属(Telorhynchus)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 |
3.4.4 基于5.8S-ITS2 rDNA联合序列外睾属(Exorchis)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 |
3.4.5 基于28S rDNA部分序列异肉属(Allocreadium)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本研究获得复殖吸虫的核糖体基因部分序列 |
附录2:本研究记述的11种鱼类复殖吸虫名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基金项目资助情况 |
致谢 |
(5)黄鳝铜需求量及铜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鱼类矿物质营养研究 |
1.1 矿物质的生理功能 |
1.2 影响矿物质元素利用率的因素 |
2 鱼类铜营养研究 |
2.1 主要含铜酶、含铜蛋白及功能 |
2.2 鱼类对铜的吸收与利用 |
2.3 鱼类体内铜分布 |
2.4 铜排泄 |
2.5 鱼类铜需求研究 |
2.6 饲料铜缺乏及铜过量对鱼类的影响 |
3 水体铜对鱼类的毒性作用 |
4 黄鳝生物学特性、营养研究及产业现状 |
4.1 黄鳝生物学特性 |
4.2 黄鳝营养研究进展 |
4.3 我国黄鳝产业现状 |
5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黄鳝铜需求量研究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及材料 |
1.2 养殖管理 |
1.3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试验结果 |
2.1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形态参数和营养组成的影响 |
2.3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组织铜蓄积的影响 |
2.4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 |
2.5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
2.6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及肝脏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
3 分析与讨论 |
3.1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形态参数及体组成的影响 |
3.3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各组织铜蓄积量的影响 |
3.4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血清与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 |
3.5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
3.6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及肝脏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
4 结论 |
第三章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菌群的影响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采集 |
1.2 测序数据分析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PCA分析 |
2.2 肠道微生物alpha多样性与群落组成 |
2.3 LEfSe差异分析与CCA分析结果 |
2.4 功能预测差异比较结果 |
3 分析与讨论 |
3.1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
3.2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菌群代谢通路的影响 |
4 结论 |
第四章 水体铜对黄鳝幼鱼急性毒性研究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黄鳝幼鱼Cu~(2+)中毒症状 |
2.2 Cu~(2+)对黄鳝幼鱼急性毒性 |
3 分析与讨论 |
3.1 黄鳝幼鱼对Cu~(2+)适应行为 |
3.2 Cu~(2+)对黄鳝的毒性强度与安全浓度 |
4 结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奥尼罗非鱼及亲本对无乳链球菌的耐受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罗非鱼概述 |
1.1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疾病 |
1.2 鱼类疾病防治研究进展 |
1.2.1 国内鱼类疾病研究动态 |
1.2.2 国外鱼类病害研究动态 |
2 鱼类免疫系统 |
2.1 鱼类免疫组织和器官 |
2.1.1 胸腺 |
2.1.2 肾脏 |
2.1.3 脾脏 |
2.2 非特异免疫因子 |
2.2.1 溶菌酶(lysozyme) |
2.2.2 呼吸爆发 |
2.2.3 白细胞介素(inter leukin,IL) |
2.2.4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
2.2.5 鱼类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 |
3 实时荧光定量PCR |
3.1 实时荧光定量PCR原理 |
3.2 实时荧光定量PCR常用的荧光化学分类 |
3.2.1 SYBR Green Ⅰ法 |
3.2.2 Tag Man探针法 |
3.3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方法 |
3.3.1 绝对定量 |
3.3.2 相对定量 |
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两种奥利亚罗非鱼品系对无乳链球菌的耐受力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用鱼 |
2.2.2 实验设计 |
2.2.3 罗非鱼样本采集 |
2.3 罗非鱼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测定 |
2.4 呼吸爆发的测定 |
2.5 罗非鱼非特异性免疫基因测定 |
2.5.1 脾脏和肝脏组织RNA的提取 |
2.5.2 cDNA的合成 |
2.5.3 非特异性免疫基因引物设计 |
2.5.4 荧光定量PCR非特异免疫基因表达 |
2.6 数据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两种奥利亚罗非鱼品系感染无乳链球菌后累计死亡率差异分析 |
3.2 两种奥利亚罗非鱼品系血清生理生化指标 |
3.2.1 两种奥利亚罗非鱼品系感染无乳链球菌后血清A/G和GLO的变化 |
3.2.2 两种奥利亚罗非鱼品系感染无乳链球菌后血清AKP和SOD的变化 |
3.2.3 两种奥利亚罗非鱼品系感染无乳链球菌后血清AST和ALT的变化 |
3.2.4 两种奥利亚罗非鱼品系感染无乳链球菌后血清GLU和LDH的变化 |
3.2.5 两种奥利亚罗非鱼品系感染无乳链球菌后血清TC和TG的变化 |
3.3 两种奥利亚罗非鱼品系感染无乳链球菌呼吸爆发和血清LZM指标的变化 |
3.4 两种奥利亚罗非鱼品系感染无乳链球菌脾脏组织非特异性免疫基因和肝脏HSP70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
3.4.1 两种奥利亚罗非鱼品系脾脏组织非特异性免疫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
3.4.2 两种奥利亚罗非鱼品系肝脏组织HSP70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
4 讨论 |
4.1 两种奥利亚罗非鱼品系感染无乳链球菌后累计死亡率差异分析 |
4.2 两种奥利亚罗非鱼品系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差异分析 |
4.3 两种奥利亚罗非鱼品系呼吸爆发和血清LZM指标的差异分析 |
4.4 两种奥利亚罗非鱼品系脾脏组织非特异性免疫基因和肝脏HSP70基因表达量差异分析 |
第三章 奥尼罗非鱼与亲本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对无乳链球菌耐受力的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器材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用鱼 |
2.2.2 实验设计 |
2.2.3 罗非鱼样本采集 |
2.3 罗非鱼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测定 |
2.4 呼吸爆发的测定 |
2.5 非特异性免疫基因测定 |
2.6 数据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奥尼罗非鱼及亲本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后累计死亡率差异 |
3.2 奥尼罗非鱼及亲本罗非鱼血清生理生化指标 |
3.2.1 奥尼罗非鱼及亲本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血清A/G和GLO的差异 |
3.2.2 奥尼罗非鱼及亲本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血清AKP和SOD的差异 |
3.2.3 奥尼罗非鱼及亲本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血清AST和ALT的差异 |
3.2.4 奥尼罗非鱼及亲本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血清GLU和LDH的差异 |
3.2.5 奥尼罗非鱼及亲本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血清TC和TG的差异 |
3.3 奥尼罗非鱼及亲本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呼吸爆发和血清LZM指标的差异 |
3.4 奥尼罗非鱼及亲本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脾脏组织非特异性免疫基因和肝脏HSP70基因表达量 |
4 讨论 |
4.1 奥尼罗非鱼及亲本感染无乳链球菌后累计死亡率差异分析 |
4.2 奥尼罗非鱼及亲本罗非鱼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差异分析 |
4.3 奥尼罗非鱼及亲本罗非鱼呼吸爆发和血清LZM指标的差异分析 |
4.4 奥尼罗非鱼及亲本罗非鱼脾脏组织非特异性免疫基因和肝脏HSP70基因表达量差异分析 |
第四章 两种奥尼罗非鱼对无乳链球菌的耐受力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器材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用鱼 |
2.2.2 实验设计 |
2.2.3 罗非鱼样本采集 |
2.3 罗非鱼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测定 |
2.4 呼吸爆发的测定 |
2.5 非特异性免疫基因测定 |
2.6 数据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人工感染无乳链球菌后奥尼罗非鱼累计死亡率差异 |
3.2 两种奥尼罗非鱼血清生理生化指标 |
3.2.1 两种奥尼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后血清A/G和GLO的变化 |
3.2.2 两种奥尼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后血清AKP和SOD的变化 |
3.2.3 两种奥尼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后血清AST和ALT的变化 |
3.2.4 两种奥尼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后血清GLU和LDH的变化 |
3.2.5 两种奥尼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后血清TC和TG的变化 |
3.3 两种奥尼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后呼吸爆发和血清LZM指标的变化 |
3.4 两种奥尼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脾脏组织非特异性免疫基因和肝脏HSP70基因表达量 |
4 讨论 |
4.1 两种奥尼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后累计死亡率差异分析 |
4.2 两种奥尼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后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差异分析 |
4.3 两种奥尼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后呼吸爆发和血清LZM指标的差异分析 |
4.4 两种奥尼罗非鱼脾脏组织非特异性免疫基因和肝脏HSP70基因表达量差异分析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
致谢 |
(7)黄鳝出血病病原分离、鉴定及气单胞菌对黄鳝病理和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黄鳝生物学特性及研究现状 |
1.2.2 黄鳝主要疾病研究概况 |
1.2.3 鱼类Toll-like Receptor及其信号传导研究进展 |
1.2.4 炎性反应和干扰素反应 |
1.2.5 病理学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水生动物上的应用 |
1.2.6 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进展 |
第二章 黄鳝维氏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及组织病理学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试验样本 |
2.2.2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2.2.3 主要仪器 |
2.2.4 主要溶液的配置 |
2.2.5 细菌分离和培养 |
2.2.6 菌液PCR及16S rRNA测序 |
2.2.7 回归感染及其致病性分析 |
2.2.8 药敏试验 |
2.2.9 组织病理分析 |
2.3 结果 |
2.3.1 临床症状及细菌鉴定 |
2.3.2 维氏气单胞菌致病性 |
2.3.3 药敏结果及组织病理变化 |
2.4 讨论 |
第三章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黄鳝后免疫基因表达变化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2.1 试验鱼及细菌 |
3.2.2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3.2.3 主要仪器 |
3.2.4 细菌的培养及样品收集 |
3.2.5 RNA的提取及c DNA文库的建立 |
3.2.6 测序数据的预处理及RNA-Seq reads的比对 |
3.2.7 差异表达分析及聚类分析 |
3.2.8 差异表达基因在GO、KEGG富集分析 |
3.2.9 免疫相关差异基因的筛选及验证 |
3.3 结果 |
3.3.1 测序及序列数据的产生 |
3.3.2 差异表达基因统计分析及差异表达基因聚类分析 |
3.3.3 差异基因的GO、KEGG富集分析 |
3.3.4 免疫相关差异基因的筛选及验证 |
3.3.5 信号通路及信号转导过程的预测 |
3.4 讨论 |
3.4.1 Toll受体的激活 |
3.4.2 补体系统 |
3.4.3 细胞因子及炎症途径 |
3.4.4 TLR13 及其信号转导 |
3.4.5 qPCR分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8)乌昌地区主要鱼类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乌昌地区水产养殖现状 |
1.2.1 乌昌地区主要养殖水体及渔业公司 |
1.2.2 乌昌地区主要养殖鱼类 |
1.2 气单胞菌及其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 |
1.2.1 气单胞菌研究进展 |
1.2.2 嗜水气单胞菌 |
1.2.3 维氏气单胞菌 |
1.2.4 温和气单胞菌 |
1.2.5 气单胞菌毒力因子 |
1.3 迟缓爱德华菌及其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 |
1.3.1 爱德华菌的研究进展 |
1.3.2 迟缓爱德华菌 |
1.4 鲁氏耶尔森菌的研究进展 |
第2章 锦鲤(Cyprinus carpio)致病性维氏气单胞(Aeromonas veronii)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细菌的分离纯化 |
2.1.3 细菌鉴定 |
2.1.4 致病菌药敏试验 |
2.1.5 病理组织切片 |
2.1.6 回归感染试验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致病菌形态特征 |
2.2.2 生理生化结果 |
2.2.3 PCR鉴定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2.2.4 致病菌药敏试验 |
2.2.5 病理组织切片 |
2.2.6 回归感染试验 |
2.3 讨论 |
2.3.1 新疆锦鲤产业的发展及维氏气单胞菌对观赏鱼的危害 |
2.3.2 分离菌的结果鉴定 |
2.3.3 维氏气单胞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
第3章 河鲈(Perca fluviatilis Linnaeus)细菌性肠炎致病菌的初步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动物与主要试验 |
3.1.2 剖检观察 |
3.1.3 细菌分离培养 |
3.1.4 细菌鉴定 |
3.1.5 致病菌药敏试验 |
3.1.6 病理组织切片 |
3.1.7 回归感染试验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体表检查及病理剖检结果 |
3.2.2 致病菌形态特征 |
3.2.3 生理生化结果 |
3.2.4 PCR鉴定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
3.2.5 药敏试验结果 |
3.2.6 病理组织切片 |
3.2.7 致病菌回归感染试验 |
3.3 讨论 |
3.3.1 温和气单胞菌和迟缓爱德华菌对水产业的危害 |
3.3.2 温和气单胞菌药敏结果分析 |
3.3.3 温和气单胞菌中药防控优势 |
第4章 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致病性鲁氏耶尔森菌(Yersinia ruckeri)新疆株的分离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用鱼 |
4.1.2 剖检观察 |
4.1.3 细菌分离培养 |
4.1.4 细菌鉴定 |
4.1.5 致病菌药敏试验 |
4.1.6 回归感染试验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体表检查及病理剖检结果 |
4.2.2 致病菌形态特征 |
4.2.3 生理生化结果 |
4.2.4 PCR鉴定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
4.2.5 药敏试验结果 |
4.2.6 回归感染试验结果 |
4.3 讨论 |
4.3.1 西伯利亚鲟细菌病研究进展 |
4.3.2 分离菌鉴定结果及目前细菌鉴定方法的利弊 |
4.3.3 鲁氏耶尔森菌药敏结果分析 |
4.3.4 鲁氏耶尔森菌中草药的防治 |
第5章 北疆地区分离气单胞菌(Aeromonas)毒力基因的鉴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气单胞菌的复苏及提取DNA |
5.1.2 气单胞菌毒力因子引物 |
5.1.3 毒力因子PCR检测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PCR鉴定结果 |
5.2.2 毒力因子进化树分析 |
5.2.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基于多组学技术研究长江刀鲚感染线虫后的免疫适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长江刀鲚生态学研究背景 |
1.1 长江刀鲚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 |
1.2 长江刀鲚种群遗传学研究进展 |
1.3 长江刀鲚耳石指纹元素研究进展 |
1.4 长江刀鲚寄生虫研究进展 |
2 鱼类寄生线虫研究背景 |
2.1 鱼类寄生线虫物种概述 |
2.2 鱼类寄生线虫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 |
2.3 鱼类寄生线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
3 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组学背景 |
3.1 简化基因组技术 |
3.2 转录组技术 |
3.3 代谢组技术 |
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长江刀鲚线虫感染情况及优势种遗传结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调查对象 |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线虫采集方法 |
2.2 线虫分子鉴定方法 |
2.3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长江刀鲚样本生物学特征 |
3.2 长江刀鲚寄生线虫感染情况调查 |
3.3 长江刀鲚寄生线虫的群落结构 |
3.4 优势种遗传结构 |
4 讨论 |
4.1 长江刀鲚线虫感染情况及影响因子 |
4.2 长江刀鲚寄生线虫的群落结构 |
4.3 优势种遗传多样性现状 |
5 小结 |
第三章 长江刀鲚抽样群体遗传背景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对象 |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DNA提取 |
2.2 构建文库 |
2.3 内参数据比对 |
2.4 SNP标记分型 |
2.5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DNA质检 |
3.2 原始数据过滤 |
3.3 SNP分型统计 |
3.4 差异标签聚类 |
3.5 主成分PCA分析 |
3.6 群体遗传多样性 |
3.7 系统进化树 |
3.8 群体遗传结构 |
3.9 GWAS分析 |
4 讨论 |
4.1 2b-RAD技术的分析 |
4.2 SNP多态性 |
4.3 基于SNP分型的主成分分析 |
4.4 长江刀鲚抽样群体遗传背景 |
5 小结 |
第四章 长江刀鲚抽样群体生境履历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对象 |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耳石采集方法 |
2.2 耳石预处理方法 |
2.3 耳石微化学分析方法 |
2.4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五章 长江刀鲚感染异尖线虫后肝脏组织转录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对象 |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样品制备 |
2.2 样品总RNA提取 |
2.3 RNA-Seq高通量测序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RNA-Seq数据分析 |
3.2 基因功能预测与分析 |
3.3 差异表达分析 |
3.4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 |
3.5 差异表达基因通路分析 |
3.6 qRT-PCR验证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六章 长江刀鲚感染异尖线虫后血清代谢组研究 |
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1.1 实验对象 |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样品制备 |
2.2 样本前处理 |
2.3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条件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血清代谢谱的建立 |
3.2 代谢组PLS-DA和 OPLS-DA分析 |
3.3 组间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
3.4 差异代谢物的KEGG分析 |
3.5 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通路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嗜水气单胞菌胁迫对黄鳝抗菌肽活性及hepcidin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黄鳝的研究现状 |
2 嗜水气单胞菌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危害 |
2.1 嗜水气单胞菌的生物学特点 |
2.2 嗜水气单胞菌的危害 |
3 鱼类抗菌肽的研究现状 |
3.1 鱼类的免疫特点 |
3.2 鱼类抗菌肽的特点和类型 |
3.3 抗菌肽的生物学功能 |
4 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应用 |
4.1 荧光定量PCR技术原理 |
4.2 荧光定量PCR技术在基础研究及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
4.3 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对黄鳝血细胞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与菌株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1.3 方法 |
1.3.1 饲养管理 |
1.3.2 菌株的扩大培养 |
1.3.3 黄鳝感染试验 |
1.3.4 样品采集 |
1.3.5 血涂片的制作与染色 |
1.3.6 血细胞计数和显微测量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实验结果 |
2.1 黄鳝血细胞的种类及其形态特征 |
2.1.1 红细胞的形态特征 |
2.1.2 白细胞的形态特征 |
2.1.3 血栓细胞的形态特征 |
2.2 嗜水气单胞菌对黄鳝血液红细胞浓度的影响 |
2.3 嗜水气单胞菌对黄鳝血液红细胞形态的影响 |
2.4 嗜水气单胞菌对黄鳝血细胞组成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三章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对黄鳝肝脏等四种组织器官抗菌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与菌株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1.3 方法 |
1.3.1 饲养管理 |
1.3.2 菌株的扩大培养 |
1.3.3 黄鳝感染实验 |
1.3.4 样品采集 |
1.3.5 提取抗菌肽粗提物 |
1.3.6 抗菌活性的检测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实验结果 |
2.1 黄鳝肝脏等四种组织器官提取物的抗菌活性 |
2.2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 24h后黄鳝肝脏等组织器官提取物的抗菌活性 |
2.3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 48h后黄鳝肝脏等组织器官提取物的抗菌活性 |
2.4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 72h后黄鳝肝脏等组织器官提取物的抗菌活性 |
2.5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 96h后黄鳝肝脏等组织器官提取物的抗菌活性 |
3 讨论 |
第四章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对黄鳝hepcidin抗菌肽基因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与菌株 |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2.1 实验主要仪器 |
1.2.2 主要试剂与试剂盒 |
1.3 方法 |
1.3.1 饲养管理 |
1.3.2 菌株的扩大培养 |
1.3.3 黄鳝感染试验 |
1.3.4 样品采集 |
1.3.5 引物设计与合成 |
1.3.6 总RNA提取与检测 |
1.3.7 cDNA第一链合成 |
1.3.8 PCR扩增目的基因 |
1.3.9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目的基因 |
1.3.10 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实验结果 |
2.1 总RNA的提取 |
2.2 β-actin cDNA PCR扩增 |
2.3 Hepcidin cDNA PCR扩增 |
2.4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对黄鳝hepcidin抗菌肽基因表达的影响 |
2.4.1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黄鳝 24h hepcidin抗菌肽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
2.4.2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黄鳝 48h hepcidin抗菌肽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
2.4.3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黄鳝 72h hepcidin抗菌肽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
2.4.4 同一处理浓度不同处理时间hepcidin抗菌肽基因的表达量变化 |
3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黄鳝体内寄生虫生态学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黄鳝寄生虫种群生物学研究进展[J]. 向丹,文峥嵘,罗鸣钟,柴毅,杨代勤,李锐,魏巍. 生命科学研究, 2021
- [2]长江中下游六种特色淡水鱼的蠕虫感染情况调查[D]. 张晨馨.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3]青海鱼类蠕虫区系调查及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研究[D]. 雷萌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4]基于5.8S、28S、ITSrDNA部分序列澜沧江、金沙江水系11种鱼类复殖吸虫的分类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D]. 李寄仟. 云南师范大学, 2020
- [5]黄鳝铜需求量及铜毒性研究[D]. 刘瑜.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6]奥尼罗非鱼及亲本对无乳链球菌的耐受力研究[D]. 季桓涛.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黄鳝出血病病原分离、鉴定及气单胞菌对黄鳝病理和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D]. 夏理海. 长江大学, 2019(10)
- [8]乌昌地区主要鱼类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 杨昆明. 新疆农业大学, 2018
- [9]基于多组学技术研究长江刀鲚感染线虫后的免疫适应机制[D]. 刘凯.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10]嗜水气单胞菌胁迫对黄鳝抗菌肽活性及hepcidin基因表达的影响[D]. 王霞. 贵州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