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庄思想对文人画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冠嫾[1](2021)在《以老子哲学探现代水墨之型变 ——由刘国松艺术符号辨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语境下,各地的艺术逐渐发展出在地区域特色与全球化发展结合的丰富面貌,而水墨为一项源自中国传统的艺术,具备了中国文化载体的意义,因而成为全球在地化趋势中的一个重要的、极具价值的研究范畴。而在现代水墨艺术当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老子哲学,体现在许多现代水墨艺术作品当中,本文将探讨受到中国传统文脉的老子哲学影响的现代水墨艺术家刘国松,其艺术实践中的美学图像符号。本文首先分析老子哲学与美学图像符号,谈及图像与符号的关系,而后整理老子哲学体现在传统及现代水墨艺术中的美学图像符号,再者,文章聚焦在水墨艺术家刘国松及其老子哲学思想的渊源与影响。进一步再以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刘国松整体水墨艺术作品中的美学符号,并以之分析个别作品当中的美学符号。透过图像学方法分析刘国松水墨艺术中的老子哲学的影响及美学符号,可以了解其对水墨艺术发展的重大影响、价值与意义。
陈晋唯[2](2020)在《与古为新 ——文人设计及其当代价值》文中提出“与古为新”取自唐代司图空《二十四诗品》,也是他品评诗文的重要思想,由于该词非常概括地总结出创造性工作的根本原理,而被广泛引用,成为常见常新的思想阐释。论文研究“文人设计”,这一已被频频使用却并无明确定义的专用词语,论文研讨这个词语的历史渊源,及被当代接受的原因以及存在的价值,所以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讨论中国古代的设计历史,以及相关思想的衍传。为了区分中国古代文人的设计,与当代的“文人设计”的不同,论文将古代的文人的设计定名为“文人造物”,而当代的相关设计还延用“文人设计”的说法,这虽有硬性拆分的嫌疑,而本论文强调的是:古与今虽有着不可间断性的延续,但也确实存在着根本性的不同。围绕着“文人造物”,论文研讨了文人意趣的三个主要组成:闲情、达观、雅致,并详细分析了文人意趣形成的主客观原因。围绕着“文人设计”,论文归纳出三个基本的设计特征:慢速生活、理智生活、精致生活。从两者出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人的设计与当今的“文人设计”,有着精神内涵的一致性,同时也明显存在着小众生活与大众生活、个人情趣与大众情感、单纯性的手工劳作与复合性的机器生产的区别与差异。由于论文最核心的点在于“与古为新”论文在最后一章着重讨论了当代的“文人设计”的代表设计家及主要案例,重点阐述“慢速生活、理智生活、精致生活”影响下的设计及对当代生活的重要性。“文人设计”的观念虽不是中国当代最为主流的设计思想,但在如今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变革的大潮中,它的存在代表着中国传统造物思想的一种持续,同时,它也必将影响着世界当代设计的潮汐。
朱国平[3](2020)在《道夫先路—论书法对绘画的影响》文中提出书法对传统绘画艺术发展存在着显着影响,虽然学界对书法与绘画关系的研究较为深入且广泛,但书法对绘画单向影响尚未有人做过系统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考据法、图像分析法,图表归纳法、实践感知与文献分析相结合、比较法等多种方法,以文化史为背景,系统梳理传统书画与美学史论来构建书法对传统绘画单向影响的史纲性体系框架,揭示其间的对应关系与隐藏规律,在理论上对于丰富中国美术史、中国画创作理论有着独特价值;在实践上对于启发当代作者汲取历史经验、探索富有民族特色的绘画造型语言,进行精品创作、寻求文化强国道路也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从书法“何以”、“以何”影响绘画及其具体历史表现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书法在自身率先发展、作为经艺之本的优势、线质同构的技术条件等诸方面形成了影响绘画发展的客观前提,张彦远提出“书画同体、画从书出”、“书画用笔同法”、“本乎立意而归乎用笔”等诸多观点,成为后世文人画家自觉追求“以书入画”的理论基础。书法影响绘画,从纵向来讲可总分为自发期与自觉期,从横向来讲可分理论审美和实践用笔两方面。从审美思想上看,考察老子朴素的自发美、素以为绚的绘画审美皆晚于书法,“古质今妍”的书法审美流变历程也同样适用于稍晚发展的绘画。总论书画审美无非“雅俗”;雅正之美分出逸、神、妙、能的品鉴次第,对自然、神、逸范畴及品评对象的界定,可知皆为美的极致。自然、神、韵、意、理、性皆是向内挖掘探求的内蕴美,属同一境层。由内而外的开拓则形成对逸、法、情、味等外态追求。而所有这些都隐藏着由书而画的有序导引规律。从书画实践上看,书法实践入画导致绘画三次改弦易道:一、两汉以降,绘画精于学士,绘画由画工画变成了士夫画。文墨双修的学士将书法审美、娴熟的书写用笔技能潜移默化地渗入到绘画之中,属于“心有所能,必形诸于外”的必然结果。二、北宋文人士大夫主动追求突出绘画的书写性、文学性(诗意),文人画得以宏兴,后逐渐占据画坛主导地位。三、明末清初,文人治印勃兴,经由金石碑版考据与学习之陶泳,画家以擅长的篆隶而入绘画,金石气涵养其中,形成金石绘画。最后,通过综合梳理魏晋以来书画发展的时代风貌特征变迁,展示了书法影响绘画的具体历史表现——“书前画后”相差50至300年不等的“尚韵、尚法、尚意、尚态”四大审美与风貌对应关系,由此可见,书法对绘画的影响一直处于道夫先路的状态。
康倩[4](2020)在《画内与画外 ——苏轼题画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宋时期,文人品画、题画或以绘画为题材的唱和风气兴盛,使题画诗创作至北宋中后叶蔚然成风,从而推动了诗歌与书画艺术深度融合的自觉意识,并且留下了许多题画诗佳篇。苏轼正是其时热衷题咏绘画的文人之一,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位。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苏轼在文学和书画创作方面的天才和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以及他在当时文坛上的影响与地位,他的文学思想和画学观念在相当程度上代表和引领着当时的包括书画艺术在内的时代审美文化风尚与趣向。在绪论中,笔者从现存苏轼诗集和文集、宋人别集、总集、宋诗选本中经过细致而审慎的搜集和甄别,共汇集、确定苏轼题画诗160首。当然,这还可能不是苏轼题画诗之全部,比如有无部分题画诗作品由于所题写画作的亡佚而不可复见呢?其他载籍中有无我们还未曾注意到的呢?这些都是可以在文献学方面做进一步深究的。但是,仅从我们目前蒐集到的这些,也足以证明苏轼题画诗成果之丰硕。本文在全面厘清苏轼题画诗文献的基础上,对北宋题画诗兴盛的原因,苏轼题画诗的哲学观念,题画诗所蕴涵的传统画学主题意涵及表现技巧,苏轼题画诗的美学思想,尽可能地展开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题画诗创作融合了画内与画外、诗内与诗外的多种元素。故而在第一章中,笔者立足于通过对北宋时期的时代特点、社会和思想文化背景、题画文学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进过程、苏轼诗画艺术观之宏观等问题的阐述,以对北宋时期、尤其是苏轼的题画诗创作进行背景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有助于在后面的研究分析中能对所讨论的问题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还试图从题画诗与绘画结合的外在客观条件与内在的诗画融通、创作者的心态等,来探讨宋代题画诗兴盛的原因。首先,唐宋易代之际的政治形势,造就了宋代文人类型和文艺创作取向的转变。宋代统治者通过“兴文教,抑武事”来建立当时的社会政治结构,为宋代文化繁荣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造就了一批集官员、学者、文学家于一身的新型文化人。其次,宋代之前画上题诗的历史演进与宋代诗画互通的文艺风气,是题画诗得以进入画面的必然前提,题画诗体现了共有的美学观念与艺术风尚。再次,在五代时期,西蜀、南唐开始设立画院。北宋初年也在宫中建立了翰林图画院,因此,宋代文人借由题画行为及诗画合一,进可以成为入仕的阶梯,实现对声名功业的关怀;退可以诗画并传,以此会友,满足情感的释放。同时,以绘画鉴藏、流通为因缘大规模展开的绘画题咏活动,形成了题画诗深层的文化场域和流通网络,从而促使题画诗创作高潮的呈现。苏轼的文艺观建立在他的哲学观之上,不对苏轼的哲学思想进行深入的认知,我们就很难对他在题画诗中表现的文艺观有深入的体察。在第二章,将对苏轼题画诗中的哲学观念进行系统的分析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向其文论、美学思想领域拓展,同时参借西方现代文论和艺术理论的有关观念和方法,从比较美学和比较艺术学的角度对苏轼题画诗中的哲学观念和美学思想进行深度阐释。苏轼的人生经历丰富曲折,在思想方面儒道释兼容并收,并且呈现出一种复杂交错的状态,随着处境的变化,他对儒道佛三家便有不同的选择取舍,因此虽然入世与处世、进取与超脱的矛盾二重心态与情绪常常错综交织在他心中,但是又能应运裕如,很快寻找到心理平衡点。苏轼融合儒道佛思想并且体现在他的文学和美学观念之中,并且在他的题画诗中也得到了耀目的折射。苏轼的思想既是他所在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他个人经历和修养所得,并且又与他承继前人的思想遗产有关联,而受蜀学和其父苏洵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本章将对这方面的问题以及对苏轼题画诗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论析。本文第三章,选择苏轼的具有代表意义的题画诗文本,并结合具体的绘画作品,深入探究苏轼的题画诗在画面的有形空间与诗人的无形心灵中所交融出的精神世界。同时,在与唐代题画诗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总结出苏轼题画诗的艺术表现技巧和风格,具体包括苏轼题画诗中如何以景写情或以情写景而营造情景交融的意境,苏轼如何深入画面之内体验画境,如何在题画诗中实现画内画外冥合为一的境界。此外,山水画、墨竹图、牧马图更是苏轼最终热衷题咏的三大绘画门类。一方面,苏轼题画诗,多以自我的精神气质与现世的生命感怀介入,将题咏画作与诗人自我的现实际遇与感慨相联系,从而使所题画作的画境得到了拓展,画意得到了延伸,这种相互渗透的情形是苏轼的题画诗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另一方面,寄情山水,以画中的山水代替真实的山水,其中“烟江叠嶂”、“现世桃源”、“山水清音”,以及“远”的美学追求,均是苏轼在山水题画诗中着意描写的典型意象,他借此而营构自己超然于现实之上的精神家园,从而安顿现世的生命主体。这些现象,均值得我们进行深度认识与阐发。本文第四章,将通过若干对偶范畴的诠释,对苏轼题画诗中的核心美学思想加以理论分析。苏轼在他的题画诗中提出和传达了一系列他对绘画美学思想的认识与看法,无不表明他深谙诗画特有的美学规律。这些美学思想值得充分重视,需要深入解读和阐释,并且将其纳入苏轼的整个文学和美学思想之中,可以为苏轼的文艺思想系统性增添一些曾被疏忽了的新的成分内容。根据笔者对苏轼题画诗美学思想的解读和总结归纳,认为大体上可分为观与应、似与非似两对涵盖诗学与画学两个领域的理论范畴加以辩证分析。当然,这还不够全面,对苏轼题画诗中所蕴含的辩证观念,将在日后的研究中加以充实。
沈晶[5](2020)在《宗炳“以形媚道”的思想在元代山水画中的践行》文中研究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精神思想大解放时期,除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儒学渐衰外,老庄、佛、玄学都得到了不同程度地发展。这个时期的名士注重个性的解放,追求精神的自由,以此来实现个人所向往的理想精神境界,与天地同化。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宗炳其理论着作《画山水序》阐述了用山水画的形式将人类对宇宙生命本质地体验也就是“道”给表现出来,以此来实现自己对于理想精神境界的追求,因而对精神上的要求和创作方法上都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如“澄怀味象”、“以形媚道”、“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畅神”等重要的观点。这些观点的提出涉及了山水画美学之本体、创作、鉴赏等一系列的问题,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美学体系。它所提炼出的山水画的美学特征与趣味,在中国山水画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这其中“山水以形媚道”思想的提出,第一个指出自然美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并能以此显现浑朴无名的“道”,实现对“道”的观照。进而宗炳认为山水画是用来体现圣人之道的,山水画的形象可以领悟虚无之道。故而山水画中的每一处笔墨都蕴含着“道”的法则,其所构成的画面乃是绘画主体对于“道”领悟的外化形式,具有强烈的个性化特征。因此后世文人画家将绘画作为一种体道、味道的行为,形成了多样化的山水画面貌,进而促进了山水画的繁荣与发展。宗炳“山水以形媚道”思想的提出对于山水画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而元代由于其特殊的社会历史情况,山水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表现出与前朝与众不同的山水画面貌,尤以元四家为代表,“以形媚道”的思想体现的也更为彻底,分析此时的山水画有助于提升对其哲学意味的思考以及方法论研究的提升。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宗炳其人、生活背景以及其思想渊源,以此来说明山水画的发展离不开以儒、释、道为主的“道”的思想哲学,特别是老庄之道;第二部分重点诠释山水“以形媚道”的思想内涵;第三部分分析元代山水画中“道”的显现以及其在元四家山水画中的具体体现;第四部分论述元代山水画的思辨与哲学意味,阐述中国山水画所蕴含的艺术精神与文化价值。
郝彤[6](2020)在《青绿山水画审美维度的演变赵伯驹青绿山水画文人审美倾向性的探析》文中提出隋唐以来,山水画从起教化作用的宗教壁画中脱离出来,功利性色彩的衰减,为文人精神的抒发提供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并逐渐成为推动山水画创作的主导力量。文人精神的内涵包含了士人阶层的情绪、个性、思维方式、文化修养以及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内容,并且反映着相应的时代特征。董其昌创立的文人山水画的体系占据了明清以来的山水画坛审美的主导地位,还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南北宗论”,将山水画划分为以文人山水画为代表的“南宗”流派和以青绿设色形式为主的“北宗”流派,并围绕二者展开类比分析。后世对董氏“南北宗论”的解读存在一定的局限和误区,片面地崇尚文人山水画,贬斥青绿山水画的审美偏见,进而推断青绿山水画中缺乏文人精神的表达,属于强调技巧的工匠之作。重新审视青绿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文人精神的表达始终贯穿其中,并随着时代审美风尚的变更,体现出丰富多样的个性特质。本文拟定选取两宋之交这一青绿山水画发展过程的转折时期中的杰出代表人物赵伯驹进行研究,分析其青绿山水画艺术风格中文人审美倾向的体现,通过探讨赵伯驹青绿山水画中蕴含的文人精神特质与后世文人审美心态流变之间的关联,搭建青绿山水画与文人山水画互通的纽带,尝试构建文人山水画视角下的青绿山水的审美维度,证明青绿山水画在意境表达、选材立意、设色造型等方面的营造中都有文人精神的渗透,故而青绿设色或水墨写意仅是艺术表现形式的区别,并不能作为衡量山水画格调雅俗、高下的审美标准。回溯至山水画的源头,其实并无青绿、水墨;富贵、隐逸的区分,文人借绘画表达胸臆是个体主观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关于青绿山水画的审美应当摒除后世主流价值观念带来的思维定式,将关注点置于青绿山水画包蕴的文化内涵、审美意趣、美学理念等方面内容,为当下青绿山水画的创作和鉴赏衍生出别样的审美视角。
徐怡[7](2020)在《王渊对南宋水墨工笔形态花鸟画的“承”与“变” ——以《桃竹锦鸡图》为例》文中认为花鸟画自唐代独立成科,至宋代形成了多样化的艺术面貌,其中,工细写实、设色富贵的院体画成为当时的主流;元代画家受文人画理论和隐逸之风的影响,花鸟画作品多为写意形态。在由宋到元绘画风格转变的进程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绘画表现形式——水墨工笔形态花鸟画,这种艺术样式发展到元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后人称之为墨花墨禽。王渊所绘《桃竹锦鸡图》,是元代墨花墨禽风格的代表作品之一,在南宋水墨工笔形态花鸟画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本文通过对王渊《桃竹锦鸡图》的具体研究,分析其时代背景,从题材、设色和绘画功能上论述王渊对南宋水墨工笔形态花鸟画的继承;从思想背景、技法、造型、构图、意境五个方面比较王渊对南宋水墨工笔形态花鸟画的创新与发展,梳理自南宋到元代水墨工笔形态花鸟画图式的演变,阐述王渊墨花墨禽作品的画史价值及其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
艾欣[8](2019)在《论文人画对近现代中国人物画造型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重要风格流派之一,在中国绘画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文人画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其创作融合了书、画、诗多种艺术表现形式,集中体现了画家们多方面的文化素养,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山水画、花鸟画的发展。然而,站在中国人物画的角度来看,尤其是从近现代中国人物画造型来看,文人画对其的影响却是另一番境遇。文人画讲求笔墨情趣、诗书画印,注重多种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文人画注重情感表达,讲究诗情画意,主张以情写意。中国人物画“以形写神”要求绘画作者在描绘客观事物时既要追求外在形象的逼真,又要追求内在精神的体现,人物画拥有严谨的造型表现、尊重客观真实、主观的情感表达、精妙的造型语言等别具一格的特征。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的成立,再到改革开放,随着西方绘画艺术思潮的传入,近现代中国人物画的创作氛围进入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大环境。文人画提倡的“重意轻形”的写意意趣,既是对物象的写照,也是丰富情感的流露,对近现代中国人物画造型风格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首先重点介绍文人画的主要概况,包括文人画的概念及特征、文人画的产生与发展;其次阐述中国人物画造型概述,包括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历程、中国人物画造型的“形神”观念及中国近现代人物画造型的影响因素;再次分析文人画对近现代中国人物画造型的影响,主要从文人画对中国人物画造型的影响机理、积极影响、消极影响以及元明清时期人物画衰微对当今画坛带来的启示四个方面详细展开论述;最后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第一,文人画讲求笔墨情趣,注重多种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重意轻形”,注重情感表达,讲究诗情画意,主张以情写意。文人画最早产生于东汉末年,唐宋时期开始作为正统画科备受推崇,明、清开始成为画坛主流,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全盛时期。第二,中国传统人物画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原始时期,秦汉时期向“神形兼备”发展,隋唐时期发展成熟,宋代以后,进入元代,延续到了明清时期,人物画的造型能力相对减弱,建国之初人物画造型和情感表现更加与新时代相吻合。中国近现代人物画造型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严谨的造型表现、尊重客观真实、主观的情感表达及精妙的造型语言。第三,文人画对近现代人物画造型的积极影响在于人物画的创造实践逐渐受到文人画家的影响,不仅仅注重视觉审美上面的愉悦感,更追求思想、精神、内在的启示与思考;文人画对近现代人物画造型的消极影响表现为文人画追求主观表达,轻视甚至忽略造型。中国近现代人物画的造型艺术在扬弃文人画“重意轻形”中不断发展丰富。
王美琪[9](2019)在《郭熙《林泉高致》中的绘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郭熙是北宋熙宁、元丰年间的山水画家、绘画理论家,是继李成、范宽之后北宋重要的山水画家之一。他的艺术经历、创作经验和绘画思想都由其子郭思整理编纂在《林泉高致》一书中,该书是一部重要的山水画理论着作,其中所记载的有关郭熙的绘画思想对当时及后世山水画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以《林泉高致》为文本并结合郭熙的绘画作品,对他的绘画思想进行了梳理、分析。首先从中国传统哲学及其时代背景中阐述了郭熙绘画思想形成的原因;其次,在《林泉高致》一书中通过对郭熙绘画思想的分析,从他绘画思想的完整性、空间意境的开拓上,解读了他绘画思想中的具体内涵;再次,结合郭熙的绘画作品从画面的空间意识、经营布局方面论述了他的绘画思想在山水画创作中的具体表现;最后,从创作态度、创作目的上分析了郭熙绘画思想中的文人画倾向,并以其绘画思想中的具体内容引发了对现当代山水画发展方向的思考。厘清了郭熙的绘画思想在山水画创作中的全部面貌,重点分析了他的绘画思想在艺术意境的营造上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袁阳[10](2019)在《动画中禅宗美学的体现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以后,全球化的速度加快,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不再是经济、科技等“硬实力”的对比,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从单纯的领域拓展到文化、价值观、民族特色等“软实力”的竞争。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地位的反映,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中“软实力”的主要表现。在信息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取得了初步的成就,物质充裕的时代,激烈的竞争,无形的压力下,人们对精神的需求显得更加迫切,中国文化的禅可以使人们远离这种浮躁、焦虑的状态,禅对人们的成长与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动画成为很好的文化载体,同时动画也要深刻的呈现出本民族文化的思想内涵。因此如何发展中国动画我们需要从文化中去寻找,把禅与动画结合起来。本文选取了禅宗文化与动画联系最为密切的部分:无常、悟、空、不立文字、不二法门这几个方面,深挖它们所衍生出来的美学思想,探讨这些美学思想在动画中的体现与应用。一、“直彻心源”的生命情调中体现了无常观的思想,无常观是禅宗看待世界的基本态度,从其美学思想中总结出幽深清远的氛围、物哀思想、不完整美、不确定性美的美学理念,结合实例探讨这些美学理念在动画中的体现与应用。二、禅宗的悟在动画中和动画创作中都有着充分的体现。文中探讨了悟的特征、灵感、审美等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从悟的三个层次上论述动画作品和动画创作中从无到有的过程,通过悟所引发的感性超越。三、禅宗的空是禅宗思想的关键,空并非一无所有,在艺术中具有丰富的内容。在论文中空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化实为虚,再到有限性与无限性,体现动画中的“空”。四、不立文字被作为禅宗的根本宗旨之一,体现出重意轻形的美学观,从而在动画中语言风格呈现出一定的特色。五、不二法门的实质是事物二元对立的超越。在现实中一般是矛盾、不合理的存在,而在艺术中这种不合理却是“无理而妙”,比如“雪中芭蕉”这个历史上出了名的案例。在动画中却有很多的艺术创作方法体现不二法门所衍生“无理而妙”的观点。文化与动画是相互促进的,通过深入研究禅宗的无常、悟、空、不立文字、不二法门的美学思想,以具体的动画和创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探索了这些理论与方法在动画中的体现及应用。动画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寻求禅宗美学与动画的结合点,在一定程度上为禅宗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
二、老庄思想对文人画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庄思想对文人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以老子哲学探现代水墨之型变 ——由刘国松艺术符号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老子哲学与水墨艺术的美学图像符号 |
第一节 美学符号与图像 |
一、符号学浅析 |
二、图像学浅析 |
三、图像与符号 |
第二节 受老子哲学影响的美学图像符号 |
一、概念厘清 |
二、受老子哲学影响下的美学图像 |
三、老子哲学影响下的美学图像 |
第三节 老子哲学与传统水墨艺术的图像符号 |
第四节 老子哲学与现代水墨艺术的图像符号 |
第二章 刘国松的老子哲学思想及渊源 |
第一节 刘国松的生平及艺术历程 |
1、祸兮福之所倚——灾祸不断的童年时期 |
2、道冲,而用之弗盈也——自我推翻、推陈出新的青年时期 |
3、外其身而身存——壮年时期迄今 |
第二节 刘国松生活的时代与社会环境 |
1、战争下的迁徙 |
2、国际局势的转变 |
3、台湾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变迁 |
第三节 刘国松所处时代艺术语境 |
第四节 刘国松的老子哲学与美学思想渊源 |
一、刘国松的美学思想 |
二、刘国松老子哲学的思想渊源 |
第三章 刘国松水墨艺术的美学符号 |
第一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数字符码” |
一、老子的数字符码 |
二、以潘诺夫斯基图像学分析刘国松作品中的数字符码 |
第二节 “天圆地方”——“几何符码” |
一、老子的几何符码 |
二、以潘诺夫斯基图像学分析刘国松作品中的几何符码 |
第三节 “五色令人目盲”、“知其白,守其黑”——“色彩符码” |
一、老子的色彩符码 |
二、以潘诺夫斯基图像学分析刘国松作品中的色彩符码 |
第四节 “大象无形”——“虚空符码” |
一、老子的虚空符码 |
二、以潘诺夫斯基图像学分析刘国松作品中的虚空符码 |
第五节 “道法自然”——“自然符码” |
一、老子的自然符码 |
二、以潘诺夫斯基图像学分析刘国松作品中的自然符码 |
第四章 刘国松水墨作品中的图像分析 |
第一节 刘国松《日月》图像分析 |
第二节 刘国松《宇宙的诞生》图像分析 |
第三节 刘国松《故乡,我听到你的声音》图像分析 |
第四节 刘国松《月之律动》图像分析 |
第五节 刘国松《地球何许之50》图像分析 |
第五章 刘国松的美学思想与实践的价值与影响 |
第一节 刘国松的美学思想与传统文人画 |
第二节 刘国松的美学思想与中国文化复兴 |
一、刘国松美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
二、刘国松语录及其美学思想 |
三、刘国松的美学思想与中国文化复兴 |
第三节 刘国松艺术实践及其美学思想的艺术史地位及影响 |
一、关于刘国松绘画及美学思想的评论 |
二、刘国松在中国水墨画艺术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刘国松访谈记录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2)与古为新 ——文人设计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
相关古籍研究 |
现当代研究成果 |
相关概念解释 |
文人文化 |
文人设计 |
研究难点和方法 |
研究难点 |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古代文人意趣及其内涵 |
第一节 文人与文人意趣 |
第二节 古代书画理论中的“文人意趣” |
一、东汉至魏晋南北朝 |
二、隋唐时期 |
三、宋元时期 |
四、明清时期 |
第三节 “文人意趣”的内涵与意义 |
第二章 古代文人意趣及其设计 |
第一节 文人意趣与文人设计观 |
一、闲逸 |
二、达观 |
三、雅致 |
第二节 古代文人设计表现 |
第三节 古代文人设计评述 |
第三章 近代文人文化及其发展 |
第一节 西方现代思想的进入 |
第二节 西方现代思想影响下的设计 |
第三节 文人文化的当代复苏 |
第四章 当代文人设计的内涵与价值 |
第一节 当代文人设计内涵 |
第二节 当代文人设计价值 |
一 慢速生活 |
二 理智生活 |
三 精致生活 |
第三节 当代文人设计评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道夫先路—论书法对绘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案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书法影响绘画发展的前提基础 |
第一节 文明之端,书道崇尚 |
第二节 王政之需,书法勃兴 |
第三节 书法绘画同构同游于艺 |
第四节 书法影响绘画的理论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书法审美思想对绘画的导引 |
第一节 素以为绚的自发审美 |
第二节 古质今妍的审美流变 |
第三节 从“雅俗”到“逸神妙能”的审美延续 |
第四节 自然神逸为雅之极致 |
第五节 溢而为书、变而为画之“尚意” |
第六节 书画内意外露追求尚态之先后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书法实践入画导致绘画三次改弦易道 |
第一节 学士介入、古今嬗变 |
第二节 士夫画凸显书写性、文学性分流出文人画 |
第三节 金石之气涵养,金石书画崛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书法影响下的历代绘画风貌 |
第一节 书法绘画风貌的四大对应 |
第二节 以书入画自发下的晋唐尚韵画风 |
第三节 尚法书风下的唐宋绘画格法 |
第四节 以书入画自觉下的宋元尚意画风 |
第五节 个性解放书风下的明清尚态画风 |
本章小结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报纸)论文 |
外文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画内与画外 ——苏轼题画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学术成果述评 |
三、苏轼题画诗的数量考证 |
四、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学术创新点追求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苏轼题画诗创作的时代、文化、画学背景 |
第一节 北宋题画诗发展的内外动因 |
一、宋代制度与学术思想略谈 |
二、画院的建立 |
三、绘画功用的转变 |
四、绘画题材之消长 |
五、雅集与唱和 |
六、爱画之风的勃兴 |
七、文人画(墨戏画) |
八、宋代的画论 |
第二节 画上题诗的历史演进 |
一、先秦——丝帛上的图诗 |
二、汉代——墙壁上的颂赞 |
三、魏晋南北朝——审美精神的重塑与张扬 |
四、唐及五代——“尚法”到“尚意”的过渡 |
第三节 苏轼的诗画观 |
一、文艺批评史语境下的诗画美学差异 |
二、苏轼诗画观生成的理论轨迹 |
三、诗画本一律 |
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艺术表现的互补 |
五、诗画本一律之同中有异 |
六、“有形诗”到“无声诗”的概念转化 |
第二章 苏轼题画诗的思想来源 |
第一节 画里晴川——苏轼题画诗与庄老 |
一、“心隐”——苏轼题画诗中对归隐与归田的崇尚 |
二、“技道两进”——庄老思想对苏轼题画诗创作的影响 |
三、无待与天游——庄老思想对苏轼题画诗审美境界影响 |
第二节 藻饰万象——苏轼题画诗与佛教 |
一、苏轼佛禅题画诗的文化成因 |
二、苏轼佛禅题画诗的禅意、禅理、禅趣 |
三、苏轼佛禅题画诗的美学意蕴 |
第三节 乾坤清气——苏轼题画诗与儒学 |
一、民胞物与的民本思想 |
二、了然口手的审美辞达论 |
三、诗画皆美——清气弥漫与温柔敦厚 |
第三章 苏轼题画诗之画题研究及思想内涵 |
第一节 烟霞丘壑——苏轼题画诗中的“桃花源” |
一、“桃花源”语义流变 |
二、诗画内容的互文性——元佑年间苏轼的桃源想象 |
三、诗画体裁的互文性——苏轼题画诗中桃花源的音乐性 |
四、遥“远”的桃花源 |
第二节 “肉中画骨夸尤难”——苏轼题画诗之鞍马画审美 |
一、有关诸说之检讨 |
二、骨与肉,肥与瘦 |
第三节 笔墨之戏——苏轼题画诗中的墨竹 |
一、墨戏——墨竹之画题生成 |
二、墨竹所引发现实之生命感怀 |
三、文同墨竹于画田之实践意义 |
第四章 苏轼题画诗中对偶范畴举隅 |
第一节 观与应 |
一、苏轼题画以“观”的思想资源及美学意涵 |
二、苏轼题画诗之“应物”观的思想资源及美学意涵 |
三、观—兴会—应:苏轼题画诗创作的思维特征 |
第二节 似与非似 |
一、似而不似——重形论 |
二、不似之似——重神论 |
三、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形神兼备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5)宗炳“以形媚道”的思想在元代山水画中的践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
1、理论框架 |
2、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宗炳与其思想 |
第一节 宗炳其人 |
第二节 时代背景 |
第三节 思想渊源 |
第二章“山水以形媚道”思想诠释 |
第一节 山水显“道” |
第二节 画以载“道” |
第三节 画家与“道” |
第四节 道论思维对山水画的影响 |
第三章“以形媚道”的思想在元代山水画中的践行 |
第一节 唐代与宋代山水画概貌 |
第二节 元代山水画概貌 |
第三节 元代山水画中“道”的显现 |
一、入道风尚盛行 |
二、澄怀观道——隐逸空虚 |
三、笔墨含道——简淡疏放 |
四、写意为尚——象外之境 |
第四节 元四家对山水“以形媚道”思想的践行 |
一、大痴道人——黄公望 |
(一) 生平与入道 |
(二) 邪、甜、俗、赖 |
(三) 平淡天真 |
二、梅花道人——吴镇 |
(一) 生平 |
(二) 适兴说 |
(三) 苍古沉郁 |
三、高逸洁士——倪瓒 |
(一) 生平 |
(二) 逸气说 |
(三) 萧条淡泊 |
四、黄鹤山櫵——王蒙 |
(一) 生平 |
(二) 或隐或仕 |
(三) 繁密深秀 |
第四章 元代山水画的思辨与哲学意味 |
第一节“天人合一” |
第二节“气韵生动” |
第三节“道的意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青绿山水画审美维度的演变赵伯驹青绿山水画文人审美倾向性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现状及选题缘由 |
二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三 研究价值及意义 |
引言 |
第一章 唐宋时期文人精神在青绿山水画中的发展脉络 |
第一节 缘起——雍容富丽、气吞大荒的隋唐盛世审美趣味 |
第二节 生发——古朴清润、萧疏隐逸的宋代文士心境 |
第三节 唐宋时期青绿山水画中文人精神之旨归 |
注释 |
第二章 文人审美心态在赵伯驹青绿山水画风格中的具体表现 |
第一节 赵伯驹青绿山水画中物象的造型特征 |
第二节 赵伯驹青绿山水画中设色手法的艺术特征 |
第三节 赵伯驹青绿山水意境表达的美学理念 |
第四节 赵伯驹青绿山水画风格中的文心归向 |
注释 |
第三章 文人画视角下赵伯驹青绿山水画的文心旨归 |
第一节 赵伯驹青绿山水画的审美意趣 |
第二节 文人山水画的审美意趣 |
第三节 文人山水画与赵伯驹青绿山水画的文心归向 |
注释 |
第四章 青绿山水画文人性审美维度下审美认知的重构 |
第一节 南宋以后青绿山水画中的文心流变 |
第二节 文人性审美视角下青绿山水画审美心态的归向 |
第三节 文人性审美维度下青绿山水艺术理念对当今艺坛的启示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7)王渊对南宋水墨工笔形态花鸟画的“承”与“变” ——以《桃竹锦鸡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王渊《桃竹锦鸡图》的创作背景及绘画风格 |
第一节 创作背景 |
第二节 绘画风格 |
第二章 王渊《桃竹锦鸡图》对南宋水墨工笔形态花鸟画的“承” |
第一节 王渊对南宋水墨工笔形态花鸟画绘画思想的继承 |
一、对南宋文人思想的延续——画以适意 |
二、对南宋隐逸思想的吸收——托物言志 |
第二节 王渊《桃竹锦鸡图》对南宋水墨工笔形态花鸟画艺术风格的继承 |
一、对“以墨入画”色彩观的继承 |
二、对“写物之生意”写生观的继承 |
第三章 王渊《桃竹锦鸡图》对南宋水墨工笔形态花鸟画的“变“ |
第一节 王渊对南宋理学思想的吸收与发展 |
一、打破朱熹理学影响下的写实之风 |
二、突破象山心学中的过度关注本心 |
第二节 王渊对赵孟頫绘画思想的吸收与融合 |
一、“贵古”思想与“简率”之风对其审美理念的渗透 |
二、“书画本为同”思想对其绘画技法的影响 |
第三节 王渊《桃竹锦鸡图》在南宋水墨工笔形态花鸟画艺术风格基础上的革新 |
一、绘画技法的发展——从勾勒设色到逸笔草草 |
二、造型语言的创新——从严谨写实到简洁概括 |
三、构图样式的拓展——从折枝花卉形式到全景式构图 |
四、意境表达的突破——从客观之境到有我之境 |
第四章 王渊《桃竹锦鸡图》的画史价值及意义 |
第一节 王渊《桃竹锦鸡图》的画史意义 |
第二节 王渊墨花墨禽作品对当代水墨工笔形态花鸟画创作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论文人画对近现代中国人物画造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 |
2.文献综述 |
2.1 中国人物画及其造型相关的研究回顾 |
2.2 文人画相关的研究回顾 |
2.3 文人画对中国人物画造型影响相关的研究回顾 |
2.4 相关文献评述 |
3.文人画的概述 |
3.1 文人画的概念及特征 |
3.1.1 文人画的概念 |
3.1.2 文人画的主要特征 |
3.2 文人画的产生与发展 |
3.2.1 文人画的产生 |
3.2.2 文人画的发展历程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国人物画造型发展分析 |
4.1 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历程 |
4.1.1 萌芽时期 |
4.1.2 发展时期 |
4.1.3 鼎盛时期 |
4.1.4 衰落时期 |
4.1.5 复兴时期 |
4.2 中国人物画造型的“形神”观念 |
4.2.1 “形”与“神”的涵义 |
4.2.2 “形”与“神”的关系 |
4.2.3 视觉艺术的规律“以形写神” |
4.2.4 形在视知觉的重要性 |
4.3 中国近现代人物画造型的影响因素 |
4.3.1 严谨的造型表现 |
4.3.2 尊重客观真实 |
4.3.3 主观的情感表达 |
4.3.4 精妙的造型语言 |
4.4 本章小结 |
5.文人画对近现代中国人物画造型的影响分析 |
5.1 文人画对中国人物画造型的影响机理 |
5.1.1 “以形写神”的造型审美 |
5.1.2 “写意”的造型风格 |
5.1.3 真实自然的精神传达 |
5.2 文人画对近现代人物画造型的积极影响 |
5.2.1 中国绘画地位的提升 |
5.2.2 意境的传达 |
5.2.3 重视人文精神的表达 |
5.3 文人画对近现代人物画造型的消极影响 |
5.3.1 造型的弱化 |
5.3.2 过多的主观表达 |
5.3.3 导致造型的概念化 |
5.4 元明清时期人物画衰微对当今画坛带来的启示 |
5.4.1 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关注生活 |
5.4.2 重视造型能力 |
5.4.3 笔墨当随时代 |
5.4.4 回归生活,回归现实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郭熙《林泉高致》中的绘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郭熙绘画思想的形成 |
第一节 郭熙的艺术经历 |
一、郭熙的生平 |
二、郭熙的艺术活动 |
第二节 郭熙画论的道家思想内涵 |
一、庄学对郭熙绘画思想的影响 |
二、“虚静”观对郭熙绘画思想的影响 |
第三节 郭熙画论的儒家思想内涵 |
一、“仁心”德性 |
二、“主敬”、“主养” |
第四节 五代宋初山水画风对郭熙的影响 |
一、五代荆浩对郭熙的影响 |
二、宋代人文精神对郭熙的影响 |
第二章 郭熙“林泉高致”中的绘画思想内涵 |
第一节 郭熙绘画思想中完整性的表现 |
一、“因物而异”的审美观照 |
二、“步步移”、“面面看”的观察方式 |
三、“恪勤以周之”的完整意识 |
第二节 从审美意象上升到艺术意境的表现 |
一、“以情观景”的审美意象 |
二、“览欲淳熟,经之众多,取之精粹”的审美意象 |
三、“仰看白云,俯听流水”的艺术意境 |
第三节 “诗意创造性”的意境空间 |
一、“景外意”,“意外妙”的思想对“意”的抒发和感受 |
二、“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思想对“境”的体认和营造 |
第三章 郭熙“林泉高致”中的绘画思想在创作中的体现 |
第一节 “林泉之心”——营造审美空间 |
第二节 “远望以取势”的真山水观 |
第三节 “必全天地”的经营位置 |
第四章 郭熙的绘画思想对后世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
第一节 郭熙山水画创作中的文人画倾向 |
一、“乘兴率性”的创作状态 |
二、“画与书通”的融通态势 |
第二节 山水画中“远”的自觉 |
一、山水画中的“远”到文人精神中的“远” |
二、“虚实相生”的绘画意境 |
第三节 郭熙的绘画思想对当代山水画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动画中禅宗美学的体现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起源 |
二、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禅宗美学的概念 |
第一章 禅宗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一节 佛教史简述 |
第二节 印度禅到中国禅 |
一、慧能以前的禅 |
二、南禅 |
第三节 佛学禅到美学禅以及美学禅的特点 |
一、佛学禅到美学禅的转变 |
二、美学禅的特点 |
第四节 禅宗的人间化 |
第二章 禅宗与文学艺术的交融 |
第一节 禅与文化的交往:以士大夫文化为主 |
一、禅宗与士大夫的交往及其心理结构的变化 |
二、禅宗与士大夫的人生哲学和审美情趣 |
三、禅宗与士大夫的艺术思维 |
第二节 禅与艺术合流发展的过程 |
一、禅与艺术在观念上的冲突 |
二、禅与艺术在观念上的沟通 |
三、禅与艺术在观念上的融合 |
第三节 禅宗美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体现 |
一、禅宗美学的选择——动画的娱乐性和传播性 |
二、禅宗美学的体现——动画的表象符号和内质意义 |
三、禅宗美学的发展——动画的数字媒体制作和多元化形式 |
第三章 动画的禅宗美学思想 |
第一节 “直彻心源”的生命情调 |
一、无常引发“直彻心源”的生命思考 |
二、幽深清远的生命氛围形式 |
三、物哀思想的影像呈现 |
四、残缺美与不确定美的内生动力 |
第二节 “悟”的感性超越 |
一、“悟”的特征与灵感的体现 |
二、“悟”与审美 |
三、“悟”境法门的开启 |
四、无念为宗的体现 |
第三节 “空”的丰富性 |
一、“空”的美学 |
二、留白在国画中的解析 |
三、“空”的表达方式 |
四、“空”的营造与应用 |
第四节 不立文字语言风格的呈现 |
一、不立文字:“频呼小玉原无事” |
二、不立文字影响的美学观:“重意轻言” |
三、美学角度中语言风格呈现的特色 |
第五节 不二法门的艺术创作方法 |
一、不二法门的实质:二元对立的超越 |
二、不二法门的“不合理”变奏:“雪中芭蕉” |
三、不二法门的表达形式:“无理而妙” |
第四章 禅宗的影响、问题和发展方向 |
第一节 禅宗的现实意义与影响 |
一、积极向善的现实意义 |
二、知行不一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国动画中禅宗美学的问题 |
一、禅宗美学的意识淡薄 |
二、过分强调商业性忽视禅宗文化的发展 |
三、国外优秀动画文化的涌入和观众的认同 |
第三节 中国动画中禅宗美学的发展方向 |
一、强化观念更新 |
二、完善表达方式 |
三、加强理论研究 |
四、重视产业发展 |
五、立足中国特色 |
结语 |
后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作者简介 |
四、老庄思想对文人画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以老子哲学探现代水墨之型变 ——由刘国松艺术符号辨析[D]. 李冠嫾.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2]与古为新 ——文人设计及其当代价值[D]. 陈晋唯.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3]道夫先路—论书法对绘画的影响[D]. 朱国平.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画内与画外 ——苏轼题画诗研究[D]. 康倩.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5]宗炳“以形媚道”的思想在元代山水画中的践行[D]. 沈晶.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青绿山水画审美维度的演变赵伯驹青绿山水画文人审美倾向性的探析[D]. 郝彤.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020(08)
- [7]王渊对南宋水墨工笔形态花鸟画的“承”与“变” ——以《桃竹锦鸡图》为例[D]. 徐怡. 西安美术学院, 2020(02)
- [8]论文人画对近现代中国人物画造型的影响[D]. 艾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1)
- [9]郭熙《林泉高致》中的绘画思想研究[D]. 王美琪.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动画中禅宗美学的体现及应用研究[D]. 袁阳.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