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塑料包装动态(论文文献综述)
刘吉阳[1](2021)在《覆膜铁带材界面结合与膜厚演变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覆膜铁材料是一种新型功能性金属与高聚物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安全性、环保性、美观性以及成形加工与封装保护保鲜性能,符合金属包装工业节能节材、绿色环保、高品味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因而自其被发明起就深受重视,并被认定为替代镀锡板(俗称马口铁)包装材料的未来产品。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面向国内覆膜铁制备理论和技术的迫切需求,聚焦国内覆膜铁企业在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针对覆膜铁熔融覆膜过程中金属基材和高聚物薄膜界面间的结合行为以及覆膜过程与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规律,采用实验、数值仿真、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多尺度系统研究。研究以某国内大型企业覆膜铁生产线为依托,并以研究结果为该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针对覆膜过程熔融状态下薄膜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与镀铬带钢(TFS)表面水合氧化铬之间的化合过程及行为规律,首先通过XPS实验对镀铬带钢表面水合氧化铬层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表征分析,确定水合氧化铬层由氧化铬、氢氧化铬、羟基氧化铬分子组成;然后使用分子动力学结合第一性原理的方法建立了微观尺度下PET分子和氧化铬分子的结合模型,以及不同羟基浓度的氧化铬分子与PET分子的结合模型。计算分析发现,氧化铬分子与PET分子以路易斯酸碱相互作用的形式进行结合,对应氧化铬(110)、(200)、(211)晶面的结合模型的结合能分别为-13.07eV、-2.74eV、-2.37eV;羟基化的氧化铬分子与PET分子间以生成氢键的形式进行结合,两者结合能与氧化铬表面羟基浓度呈线性正相关特性,提高镀铬带钢表面水合氧化铬层中的羟基浓度可有效改善覆膜铁界面结合强度。(2)针对覆膜铁制备过程中镀铬带钢和PET薄膜在通过加热辊升温及覆膜辊降温的复杂温控流程下,基材与薄膜的全流程温度变化以及覆膜过程各界面传热行为,建立了覆膜辊-PET-镀铬带钢-加热辊一体化数值仿真模型,揭示了熔融覆膜过程中PET薄膜受热后在镀铬带钢表面熔融与凝固的行为规律,和PET薄膜内部温度变化规律以及覆膜工艺参数对其温度变化的影响规律,以及PET薄膜熔融厚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覆膜辊压力的增加使得PET与镀铬带钢界面接触弧长变长,在覆膜速度一定的条件下,增加了界面接触传热时间;覆膜速度影响薄膜熔融层厚,过大的覆膜工艺速度会导致覆膜铁薄膜完全熔融;覆膜辊和带钢初始预热温度增大都会使得熔融层厚更大,且过大的覆膜辊和带钢初始预热温度也会使得覆膜铁薄膜完全熔融;覆膜速度和覆膜辊与基材带钢的初始预热温度是决定薄膜熔融层厚度的主要工艺参数。(3)针对覆膜铁熔融覆膜过程中熔融态PET薄膜在基材镀铬带钢粗糙表面上的铺展、流动、填充行为,采用模拟实验结合有限元数值仿真的方法,揭示了基材镀铬带钢表面轮廓对覆膜铁结合界面结合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覆膜温度升高,覆膜铁界面结合率和结合强度逐渐提高;随覆膜速度的降低,结合率和结合强度逐渐提高;熔融覆膜过程中基材镀铬带钢表面温度不均会导致成品覆膜铁膜内出现气泡。(4)针对覆膜过程中由于原料条件、工艺状态及设备精度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的成品覆膜铁产品表面PET薄膜的厚度在横向和纵向不均匀的质量问题,借鉴板形研究的方法和模型研究膜厚横向不均匀问题,从覆膜辊系颤振动力学角度研究膜厚纵向不均匀问题,采用解析分析结合数值仿真进行力学建模研究,揭示其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镀铬带钢表面的横向温差对覆膜铁表面PET薄膜横向熔融厚度起主要影响,提高镀铬带钢表面的温度可减小横向温差对PET横向熔融厚差的影响;覆膜辊压力与覆膜铁表面PET薄膜纵向厚度和纵向熔融厚度呈负相关特性;覆膜辊偏心对PET纵向厚度的影响呈逐渐衰减的趋势;硅胶层厚度的增加、硅胶层硬度的减少可减小覆膜辊偏心对PET纵向厚差的影响。
董琴[2](2021)在《技术标准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升级 ——基于出口技术复杂度和出口产品质量双重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技术标准的本质及国内外经济发展事实证明,技术标准对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而国家显然已经关注到这一点,中共中央《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即明确指出“技术标准”在出口升级、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除了技术标准以外,技术创新同样重要,而技术标准恰恰是激发企业技术创新内在动力最有力的工具之一。可见,技术标准、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是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统一整体。制造业作为一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其出口升级是一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因此,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为例,并分别从横向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和纵向的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两个不同视角,探讨技术标准与出口升级的相关关系,并考察技术创新在技术标准影响出口升级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相关研究国内外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为技术标准影响制造业出口升级的理论分析。首先对本文开展研究涉及的核心概念包括技术标准与出口升级进行内涵界定,然后对技术标准影响制造业出口升级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为论文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基本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技术标准影响出口升级的理论机制,发现技术创新是技术标准影响制造业出口升级的重要途径,且技术标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既包括直接影响又包括间接作用。最后根据文献梳理以及影响机制分析提出理论假说。第三章为中国技术标准的动态演进及现状。主要通过将国内技术标准与国际技术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标准进行对比,从对比的视角了解中国技术标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中国技术标准整体上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结构以及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技术标准水平整体不高以及国际化进程缓慢等问题。第四章为技术标准与制造业出口升级测算。首先对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和出口产品质量以及适用的技术标准水平进行测算,通过测算工作发现中国制造业出口和技术标准升级事实,并在此基础上,对技术标准与制造业出口升级进行匹配性分析。研究发现,无论是从制造业整体看还是从制造业细分行业层面看,技术标准与制造业出口升级之间均呈现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分别从横向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和纵向的出口产品质量视角对技术标准与制造业出口升级开展实证。我们利用2000-2013年中国制造业26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对技术标准与制造业出口升级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技术标准对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和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均呈现明显的正向影响,技术标准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制造业出口升级,且该结论在各种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技术创新是技术标准影响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的重要渠道,也是国家技术标准影响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重要渠道,但不是行业技术标准影响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重要渠道;技术标准对制造业出口升级的影响会因为制造业类型的不同和技术标准是否是强制性而具有异质性。从不同类型制造业来看,技术标准对技术密集型和轻型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影响显着为正,有利于其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对其他类型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影响不一;技术标准对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重型、低技术和高技术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影响显着为正,有利于其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对其他类型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影响不一。从是否是强制性技术标准来看,强制性技术标准对制造业出口升级影响不显着;而推荐性技术标准对制造业出口升级影响均显着为正,有利于制造业出口升级。基于技术标准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升级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1.提高以技术标准和技术标准战略促出口升级的重视程度。宏观层面,将技术标准体系改革和技术标准战略的深入实施提高到更高的国家发展战略层级;微观层面,以企业为主体,增强企业技术标准意识。2.更好地发挥推荐性技术标准对出口升级的促进作用。建立以推荐性技术标准为核心的技术标准新体系,且推荐性技术标准的制定必须以适应市场需求和促进技术进步为原则。3.提高技术标准的“质”,以“质”加速出口升级。包括加快技术标准的更新速度、适度提高强制性技术标准水平等。4.以技术标准促技术创新,加速经济高质量发展。包括技术标准与专利相结合、组建战略联盟以激发企业的联合创新等。5.加速技术标准的国际化。包括积极参与国际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促进国内技术标准向国际技术标准转化。
陆荣惠[3](2021)在《L公司包装材料的区域采购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技术网络化发展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电商的飞速发展也带动了化妆品行业的快速增长。但是伴随着政府、社会和环境的压力,企业社会责任和绿色采购要求已经成为企业战略发展的关键要素,包装行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转型。化妆品的外包装不能一味的追求绚丽的外表,看似五彩斑斓的包装在生产的过程中可能已经对环境造成了影响。在采购行为中企业需要考虑到企业社会责任要素又要兼顾消费者对包装设计感的要求,为采购实践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以L公司为例,运用波特五力分析法对公司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对外分析了采购对象所在的市场的环境,对内研究分析直接采购的组织架构,采购作业流程以及采购物料特征。然后从物料分类定位、供应商选择和评价体系两方面进行了分析。L公司虽然在化妆品行业中属于佼佼者,但采购的成熟度仍然属于普通水平。在对物料细分的管理上过于单一,没有差异化的管理,同时采购流程复杂,耗时久,效率低下。在供应商管理方面,供应商数量与日俱增,物料供应更加分散使得部分现有供应商表现下滑。L公司需要尽快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使用卡拉杰克矩阵模型将物料重新进行分类定位并结合ABC分类法进行管理,针对不同的物料制定不同的采购策略。在供应商管理上,使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选择和评价体系,加入企业社会责任和创新的影响因子对供应商进行360度评估,并借助新的评价体系整合供应商降低采购成本,重点发展战略合作的供应商。最后,通过优化策略的实施步骤将优化方案落实到实践中,并与采购绩效挂钩,确保措施的实施。
任思蓉[4](2021)在《薄膜力学性能对枕型空气衬垫缓冲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空气衬垫作为一种较环保的缓冲包装材料在运输包装领域逐渐替代发泡缓冲包装材料。枕型空气衬垫作为一种空气衬垫缓冲包装材料基础的气垫形式,大量应用于运输包装领域。目前对空气衬垫的研究大多基于柱形空气衬垫,研究结果在气垫长宽较大基础上得到,缺乏普遍性与代表性。本文选定枕型空气衬垫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薄膜力学性能对其缓冲性能的影响,通过制定适用于枕型空气衬垫缓冲性能的研究方法,分析薄膜材料影响枕型空气衬垫缓冲性能的力学性能指标,研究薄膜力学性能对枕型空气衬垫缓冲性能的影响,为指导开发可用于枕型空气衬垫的薄膜材料奠定基础。首先,根据枕型空气衬垫的缓冲特性和结构特点建立枕型空气衬垫三等分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几何压缩模型和力学压缩模型,通过能量转换模型分析枕型空气衬垫的缓冲机理。由枕型空气衬垫的理论模型可知当薄膜材料一定时,静态与动态压缩过程中,气垫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载荷大小取决于气垫的规格、初始充气压强、压缩形变量等因素。其次,制定适用于枕型空气衬垫的缓冲性能研究体系,即从静态试验研究到动态理论研究再到动态试验验证。研究表明枕型空气衬垫的初始充气压强和气垫规格对气垫缓冲性能影响显着;一定范围内,初始充气压强越小,气垫的静态缓冲性能越好,动态缓冲性能越差;气垫规格越小、长宽比越大,气垫静态缓冲性能越好,动态缓冲性能越差,其中,长宽比带来的影响更为显着;此外也验证了枕型空气衬垫三等分模型的可行性。第三,确定薄膜材料影响枕型空气衬垫缓冲性能的力学性能指标为拉伸强度与戳穿强度,通过正交试验对薄膜力学性能以外的其他因素进行极差分析,得到影响气垫缓冲性能从主到次顺序为气垫规格、初始充气压强、温度、压缩速率,并选择了最优方案,确定薄膜力学性能对枕型空气衬垫缓冲性能影响试验研究中的控制变量。最后,通过已制定的枕型空气衬垫缓冲性能研究体系进行了薄膜力学性能对枕型空气衬垫缓冲性能的影响研究,得出可用于指导薄膜材料开发及选用的静态、动态缓冲性能经验方程,在静态压缩过程中,气垫在受压初期,薄膜力学性能对其承载能力影响不大,压缩载荷较大时影响显着,随着薄膜力学性能的增大,气垫静态缓冲性能增大,其中,主要评价指标为薄膜材料的屈服点应力;在动态压缩过程中,薄膜力学性能对其缓冲性能影响显着,随着薄膜力学性能的增大,气垫动态缓冲性能增大,主要评价指标为薄膜材料的最大力应力。
郑铭焕[5](2020)在《生物基PLA/ENR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研究》文中提出热塑性硫化橡胶(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TPV)性能优异,正在逐渐替代传统硫化橡胶,但TPV原料基本来源于石油基材料,不可再生且难以降解,因此生物基TPV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和环氧天然橡胶(Epoxidized natural rubber,ENR)为主要原料,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全生物基PLA/ENR TPV,研究了加工工艺和橡塑比对PLA/ENR TPV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纤维素纳米晶(Cellulose nanocrystal,CNC)作为增强材料,通过溶剂浇铸法和硅烷偶联剂(KH-560)改性法制备PLA/ENR/CNC复合材料,研究了CNC含量以及KH-560浓度对复合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1)PLA/ENR加工工艺研究表明,共混物在动态硫化前后均呈现双连续结构,PLA相的尺寸随加工温度和加工时间的增加而变大。当ENR硫化完成后,随着加工时间的进一步增加,部分ENR网络变细变薄直至断裂,这导致表观交联密度以及加工扭矩的降低。此外,PLA和ENR在动态硫化过程中还发生了接枝反应,并且加工温度越高,PLA和ENR之间的接枝率越高。2)橡塑比研究表明,随着ENR含量的增加,PLA/ENR TPV的拉伸强度和压缩永久变形量下降,断裂伸长率上升,而TPV的相形态发生了由“ENR分散,PLA连续”—“双连续”—“ENR连续,PLA分散”的转变。此外,经过动态硫化加工,PLA的热稳定性下降,并且ENR含量越高,初始失重温度越低。3)CNC增强PLA/ENR TPV研究表明,溶剂浇铸法和KH-560改性法可有效实现CNC对TPV的增强。采用溶剂浇铸法时,随CNC含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先增大后变小,PLA相的尺寸先减小后变大,当CNC添加量为1%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提升22%。此外,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黏度均随CNC含量增加而变大。采用KH-560改性法时,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证实KH-560成功接枝到CNC表面,并且KH-560浓度越高,接枝率越高。当添加5%KH-560改性CNC后,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提升26%,储能模量,损耗模量以及复数黏度都明显提高。
栾晓玉[6](2020)在《基于物质流分析的中国塑料资源代谢研究》文中提出塑料生产和消费的增加,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一方面,塑料是石化产品,其广泛生产和使用增加了石化资源的消耗;另一方面,塑料在自然环境中难以分解,不仅占用空间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以中国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塑料为研究目标,基于物质流分析研究了塑料资源的动态演化,建立了我国废塑料排放清单。同时,采用情景分析模拟未来塑料资源的代谢情况,并预测了未来在三种不同回收情形下废塑料排放清单,探讨资源效率提升和环境绩效改善的技术政策建议,为我国塑料的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提供科学参考。在现状分析环节,建立了中国塑料资源物质流分析模型,核算塑料物质代谢的关键流量和存量,解析其关键节点及驱动力。结果表明,1949—2018年,中国塑料累计消费塑料1797.9Mt,共产生废塑料1168.2Mt,2018年中国塑料的使用存量为446.6Mt。塑料行业发展迅速,塑料资源代谢规模庞大。废塑料中20.0%被回收再利用,15.2%被焚烧,40.3%进入填埋场,24.5%未经处理直接进入环境。废塑料是资源损失的关键节点。优先塑料的材料回收,难以回收的尽可能回收能源,减少废塑料填埋和废弃,促进塑料资源的综合利用。在目前废塑料排放清单方面,进入环境中的宏塑料量为66.0 Mt,微塑料为460.0 kt。海洋中宏塑料种类主要是养殖业和捕鱼业中用到的泡沫装置和渔网,微塑料种类是个人洗护产品中的塑料微珠和洗衣过程中的纤维。海洋中的宏塑料与海上活动产生的废物管理控制不当有关;陆地中的宏塑料主要与塑料垃圾收集处理水平不够有关。海洋中的微塑料主要是塑料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和风化;而陆地中的微塑料与塑料代谢过程中的排放有关。在情景分析环节,基于存量驱动模型,分析了塑料的需求量,依据不同阶段政府的规划,设置三种不同的回收情形。结果表明,2050年使用存量为1029.1 Mt,仅为2018年的2.3倍,2019—2050年社会经济系统塑料输入量累计为4807.7 Mt,输出量累计为4225.1 Mt。塑料行业发展已经开始保持稳定,塑料资源代谢规模也逐渐被控制。在2050年三种不同废塑料处理处置情景下,废塑料累计回收量分别是2018年的6.0、6.9、7.8倍,累计废弃量分别仅是2018年的1.8、1.6、1.4倍。环境中废塑料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和生态风险需要深入研究。优先废塑料的材料回收,能源回收为辅,减少废塑料填埋,尤其是未经处理直接丢弃入环境,对减少其对环境影响具有深远意义。在未来废塑料排放清单方面,在3种不同情景中,进入环境中的宏塑料量分别为68.0 Mt、50.0 Mt、48.0 Mt,进入环境中的微塑料量分别为544.0 kt、528.0 kt、532.0kt。海洋中宏塑料中占比最大的依旧为PS,海洋中微塑料占比最大的也依旧为PET。随着回收量的增加,环境中宏塑料量和微塑料量均在减少。因此进入环境的废塑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垃圾的管理水平以及处理水平。完善固废处理基础设施,加强相关立法管控,提高垃圾的收集处理水平。
陈鑫[7](2020)在《充气型缓冲结构静动态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空气垫是一种经济、环保、缓冲性能优良的新型缓冲包装材料,由聚合物薄膜包裹一定压力的空气构成。主要应用于电子产品、易碎产品等的内层保护包装,已逐步取代泡沫塑料,成为主流的缓冲包装形式。本文通过试验测试与数值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高弹塑料薄膜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空气垫的缓冲性能。对空气垫的能量吸收机理进行了阐述,基于经典脆值理论体系,提出了空气垫的缓冲包装设计方法,为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空气垫缓冲包装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对空气垫薄膜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测试分析,对空气垫的密封部位进行了剥离强度试验,研究发现空气垫薄膜的密封强度要大于空气垫薄膜的抗拉伸强度。试验测试数据为基于通用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的数值模拟提供材料参数。通过静态压缩实验对空气垫进行了缓冲吸能特性分析,讨论了不同充气压力对空气垫缓冲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空气垫充气压力越大,空气垫承载能力越强。但在一定范围内,充气压力越小,空气垫吸收的能量越大,缓冲性能越好。单个气室吸收的能量与多个气室中每个气室平均吸收的能量基本相同。另外,加载速度对空气垫的缓冲性能影响不大。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空气垫的静态压缩模拟,在对空气垫结构特征及缓冲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将空气垫压缩过程中吸收的能量解耦成高弹薄膜的变形能和压缩空气的吸收能。并将提出的空气垫能量吸收模型与模拟结果相结合,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能量吸收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空气垫薄膜在静态压缩时的能量变化。空气垫薄膜变形产生的能量较小,远小于内部压缩空气由于体积及压力变化所吸收的能量,高弹薄膜的能量变化可以忽略。最后依据经典缓冲包装设计理论体系,提出了基于能量-力曲线的空气垫缓冲包装设计方法,并利用有限元进行了动态跌落仿真模拟验证。
周健[8](2020)在《改性回收废塑料用于新型塑料建筑模板的开发》文中提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塑料工业飞速发展,塑料产量逐年攀升,但随之而来的是产生大量废旧塑料,不仅对环境产生了严重污染,也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因此,对废旧塑料进行回收再利用,不仅可节省成本,还能增加经济效益,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具有重大意义。而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以及建筑业的日渐火热,建筑模板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往往由于模板制造转化率低,木质胶合板耗费木材数量过大、模板周转次数不高,造成资源浪费、成本过高等问题。因此,亟需一种新型模板产品来代替木模板。本论文提出通过纳米功能母粒的开发并结合简单便捷的改性方法对废旧聚丙烯(PP)进行改性,然后将其应用到中空塑料模板的开发中,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来展开:1)采用特定的纳米粒子或者具有特定结构的助剂通过挤出改性制备纳米功能母粒。该纳米功能母粒适用于多种聚烯烃塑料的改性,同时选取废旧聚丙烯作为改性对象,并针对不同类型PP再生料进行了改性以及性能对比。在此基础上,针对PP再生料的不同改性需求与应用,开发不同的纳米功能母粒,如采用纳米二氧化硅制得的母粒改性PP再生料具有既增韧又增强的双重功效,而采用丁烯辛烯共聚物制得的母粒则具有显着的增韧效果。2)以得到的改性PP再生料开发中空塑料建筑模板,在优化设计挤出模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三层共挤一步法成功研制出完全满足建筑行业要求的一种新型中空塑料建筑模板,其弯曲模量不低于2200MPa、最高达3030MPa。在模具设计中将内部结构设计为三层中空结构,既可减少单个孔的体积有效阻止混凝土浆料进入,又可在保证模板强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自重。此外,模板设计采用“白皮黑芯”多层结构,以白色PP为外皮,既能在一定程度降低吸热减少使用时的热膨胀、又可增加模板韧性,黑色PP成本低、作为芯层即可提高模板强度又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该模板所使用原料为可回收再利用资源,对环境友好;模板刚性高,强度大,尺寸收缩率小,吸水后不变形,可以完全满足工地建筑模板的力学性能要求。
周昊聪[9](2019)在《VF薄膜制造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经济正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已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发展模式正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我国正处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攻坚阶段,工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必须重视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作为大连地区的行业龙头,VF薄膜制造公司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也面临着自身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深化供给侧改革,充分发挥企业战略发展的引导作用,才能使企业在此大背景下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对VF薄膜制造公司的发展战略进行研究。本研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背景,着重研究VF薄膜制造公司的发展战略。首先,以国内国外着名的战略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在此层面上进一步梳理了适用于VF薄膜制造公司发展的战略管理方法与模型。其次,运用PEST分析模型、SWOT分析模型等方法,对该公司内外部环境和生产的各种薄膜类产品进行分析研究,整理出优势与劣势。再次,根据VF薄膜制造公司的近年财务数据进行计算、比较及分析,运用杜邦分析法找出该公司经营上的短板。最后通过以上定性及定量的综合分析,对VF薄膜制造公司的发展愿景与目标进行合理规划,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同时对公司具体业务层面的目标和定位进行规划,保证业务层战略目标的实现,从而推动公司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最后,为保证战略管理的实施,从生产模式、管理模式、投融资模式、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制定了保障措施。本文以VF薄膜制造公司的战略管理为研究对象,将企业实际条件与战略管理理论相结合,同时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对于其他企业的转型升级在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孙鹏[10](2019)在《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绿色流通是在绿色发展理念下以资源集约、环境友好、可持续为主要目标的多环节流通活动。回顾流通活动发展的历史,从简单商品流通到社会化商品流通,再到社会化大流通,更多无形的、柔性的、没有物质形态的、更高级的要素被纳入流通过程,原来以实物流转为主体的商流分流为商流、物流、信息流、价值流等要素,共同支撑起现代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流通。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流通规模不断扩大,流通速度也不断提高,流通活动不再是经济发展某一领域的分支,而是构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从而更多反映着当前经济发展模式、发展阶段的特征。同时,流通活动进一步与绿色经济相融合并逐步显现出绿色发展的特征,进而逐步演变成绿色流通活动。当前,国内外学者对绿色经济相关领域的研究已汗牛充栋,但内容分散、观点片面,同时与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理论相互交织、概念难以区分,至今尚未形成一套能够集各家绿色理念为一体的完整的绿色流通理论,这为研究和构建绿色流通理论预留了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如何从现有绿色经济理论和学说中提炼绿色思想,将绿色发展理念与流通经济有效融合,构建出可以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绿色流通理论,并从理论和实证视角考察我国绿色流通发展的综合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达成研究目的,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全面了解绿色流通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前沿热点,在此基础上对绿色流通理论的核心思想、定义等进行提炼。通过定性分析法,围绕绿色发展这一主线,分析研究绿色流通的特征、环节、发展要求等内容,尝试回答绿色流通是什么、怎样发展等问题。运用数学分析,如熵值法、计量统计、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数量研究方法,对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各环节、各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和关联关系进行测度、检验,分析影响绿色流通发展水平快速提升的关键因素。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绿色流通并不等同于绿色经济,绿色流通是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流通,绿色经济在总体上包含绿色流通,而绿色流通奠定了绿色经济的形成基础,两者呈现相互包容和促进的关系。(2)绿色流通理论是建立在诸多理论基础上的综合学说。绿色商流、绿色物流运行子系统,信息流、资金流、潜在价值流绿色支撑系统构成了绿色流通活动的主要内容。效率、和谐、循环、低耗、可持续是绿色流通的实践要求。(3)绿色消费驱动是绿色流通的主要驱动机理,政府行为、市场机制、技术进步、资源约束等对绿色流通形成倒逼机制,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绿色流通活动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4)2000年至2016年间,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水平呈总体上升、局部波动态势,制造业结构转型、外商投资进入、绿色发展理念推广、国际金融危机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后的大规模经济刺激等因素,都对不同阶段的绿色流通实践产生影响。(5)我国绿色流通实践子系统、主要环节的绿色化改进空间和作用规模存在差异,初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因产能过剩拉长了资本流通时间,同时与再次生产资料环节联系不紧密弱化了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传导效应,生活资料流通环节中能源消耗、物流总成本、商业成本等因素制约了绿色转型,说明我国的绿色消费驱动正处于从第二向第三阶段转型的过程。上述研究拓展了绿色流通的研究范畴,对绿色流通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更为全面的考察。最终,本文以绿色发展为价值判断基础,聚焦提炼各理论中的绿色发展共识,将绿色发展理念有机融入到流通经济学之中,构建了以人与自然之间要素流转的绿色流通循环为基础的绿色流通理论框架。研究导出以绿色消费驱动绿色流通的发展机理,论证了市场经济规律对推进绿色流通实践的基础性作用,证明了绿色流通活动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必要性。构建了能够反映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水平以及各环节、各子系统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使得定期测度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成果成为可能。形成了以绿色商流和绿色物流的运行系统以及信息流、资金流、潜在价值流的绿色支撑系统为基础的绿色流通分析框架,为流通经济中各子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国外塑料包装动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塑料包装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覆膜铁带材界面结合与膜厚演变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覆膜铁覆膜装备与工艺 |
2.1.1 覆膜铁产品及特点 |
2.1.2 覆膜装备与工艺 |
2.2 覆膜铁界面结合机理 |
2.2.1 覆膜铁微观界面键合机理 |
2.2.2 微观尺度建模仿真方法研究 |
2.3 覆膜铁覆膜过程热行为 |
2.3.1 覆膜过程热行为有限元仿真研究 |
2.3.2 覆膜过程热行为实验研究 |
2.4 覆膜铁的覆膜质量评价与控制方法研究 |
2.4.1 膜铁结合强度与界面缺陷 |
2.4.2 膜厚均匀性 |
2.4.3 膜层结晶率与内部缺陷 |
2.4.4 膜层塑性成形加工性能 |
2.5 覆膜基材带钢表面预处理技术 |
2.6 聚合物膜表面改性技术 |
2.7 课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
2.7.1 课题背景 |
2.7.2 研究内容 |
3 基于微观尺度的膜铁界面结合行为研究 |
3.1 覆膜铁各层材料的实测与表征 |
3.1.1 实验材料 |
3.1.2 镀铬带钢表面镀层微观结构 |
3.1.3 镀铬带钢表面镀层化合物组成 |
3.2 膜铁结合界面的分子动力学建模及分析 |
3.2.1 结合界面分子动力学模型 |
3.2.2 模型求解计算方法 |
3.2.3 氧化铬晶向对界面结合行为的影响 |
3.2.4 氧化铬表面羟基浓度对界面结合行为的影响 |
3.3 膜铁结合界面的第一性原理建模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覆膜过程薄膜温度与熔融层厚度演变规律研究 |
4.1 覆膜过程辊-膜-带钢一体化建模 |
4.2 薄膜温度演变规律 |
4.3 覆膜工艺参数对薄膜熔融层厚度的影响 |
4.3.1 覆膜辊压力对膜铁界面接触弧长的影响 |
4.3.2 覆膜速度对薄膜熔融层厚度的影响 |
4.3.3 温度对熔融层厚度的影响 |
4.4 熔融覆膜过程的模拟实验研究 |
4.4.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4.2 实验研究方案 |
4.4.3 覆膜参数对薄膜熔融层厚度的影响 |
4.5 薄膜熔融层厚度演变规律建模及预测 |
4.6 本章小结 |
5 覆膜过程熔融膜铺展填充行为建模研究 |
5.1 铺展填充行为实验方案 |
5.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1.2 实验方案 |
5.2 界面结合状态的表征与分析 |
5.2.1 界面结合率的表征 |
5.2.2 界面气泡缺陷成因分析 |
5.3 界面结合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规律 |
5.3.1 覆膜工艺对界面结合率的影响规律 |
5.3.2 表面形貌对界面结合率的影响规律 |
5.3.3 覆膜工艺对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规律 |
5.4 界面填充规律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
5.4.1 模型建立 |
5.4.2 带钢表面形貌对界面结合过程的影响 |
5.4.3 带钢表面形貌对界面真实结合面积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膜厚均匀性影响因素及影响规律研究 |
6.1 膜厚的横向均匀性研究 |
6.1.1 横向温差的影响 |
6.1.2 横向板廓的影响 |
6.1.3 硅胶层厚度和硬度的影响 |
6.2 膜厚的纵向均匀性研究 |
6.2.1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6.2.2 覆膜辊压力对膜层厚度的影响 |
6.2.3 覆膜过程动态辊压力的计算 |
6.2.4 覆膜过程工艺参数对动态辊压力的影响 |
6.2.5 膜层纵向厚差的影响因素与规律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技术标准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升级 ——基于出口技术复杂度和出口产品质量双重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技术标准水平测算方法与经济效应研究 |
1.2.2 技术标准与国际贸易、技术创新研究 |
1.2.3 出口技术复杂度测算方法与影响因素研究 |
1.2.4 出口产品质量测算方法与影响因素研究 |
1.2.5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技术标准影响制造业出口升级的理论分析 |
2.1 技术标准与出口升级的内涵界定 |
2.1.1 技术标准的内涵界定 |
2.1.2 出口升级的内涵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网络外部性与技术标准化理论 |
2.2.2 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理论 |
2.2.3 比较优势理论 |
2.2.4 内生增长贸易理论 |
2.3 技术标准影响出口升级的理论机制与假说 |
2.3.1 技术标准对技术创新机制的直接影响 |
2.3.2 技术标准对技术创新机制的间接影响 |
2.3.3 理论假说 |
第3章 中国技术标准动态演进及现状 |
3.1 国际技术标准及国外先进技术标准动态演进及特点 |
3.1.1 国际技术标准及国外先进技术标准动态演进 |
3.1.2 国外先进技术标准体系的显着特征 |
3.1.3 国际技术标准及国外先进技术标准的发展趋势 |
3.2 中国技术标准动态演进、现状及主要问题 |
3.2.1 中国技术标准发展的动态演进 |
3.2.2 中国技术标准的现状 |
3.2.3 现阶段中国技术标准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章 技术标准与制造业出口升级:测算与事实 |
4.1 中国制造业出口升级:测算与事实 |
4.1.1 中国制造业出口现状 |
4.1.2 测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
4.1.3 中国制造业出口升级测算结果与特征事实 |
4.2 中国技术标准水平测算与事实 |
4.2.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4.2.2 技术标准水平测算结果与特征事实 |
4.3 技术标准与制造业出口产品升级匹配性分析 |
4.3.1 技术标准与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 |
4.3.2 技术标准与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技术标准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升级:基于出口技术复杂度视角的实证 |
5.1 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说明 |
5.1.1 模型构建 |
5.1.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5.2 基准回归 |
5.3 稳健性检验 |
5.3.1 内生性检验 |
5.3.2 稳健性检验 |
5.4 机制检验 |
5.5 异质性检验 |
5.5.1 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 |
5.5.2 轻型制造业和重型制造业 |
5.5.3 低技术、中技术和高技术制造业 |
5.5.4 强制性技术标准和推荐性技术标准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技术标准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升级:基于出口产品质量视角的实证 |
6.1 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说明 |
6.1.1 模型构建 |
6.1.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6.2 基准回归 |
6.3 稳健性检验 |
6.3.1 内生性检验 |
6.3.2 稳健性检验 |
6.4 机制检验 |
6.5 异质性检验 |
6.5.1 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 |
6.5.2 轻型制造业和重型制造业 |
6.5.3 低技术、中技术和高技术制造业 |
6.5.4 强制性技术标准和推荐性技术标准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提高以技术标准和技术标准战略促出口升级的重视程度 |
7.2.2 更好地发挥推荐性技术标准对出口升级的促进作用 |
7.2.3 提高技术标准的“质”,以“质”加速出口升级 |
7.2.4 以技术标准促技术创新,加速经济高质量发展 |
7.2.5 加速技术标准的国际化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L公司包装材料的区域采购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基本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基本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L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
2.1 L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2.1.1 L公司概况 |
2.1.2 L公司内部环境SWOT分析 |
2.2 化妆品包装材料市场情况-波特五力分析 |
2.2.1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
2.2.2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
2.2.3 行业新进入者的威胁 |
2.2.4 替代品的威胁 |
2.2.5 业内竞争水平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L公司包装材料区域采购策略概况及问题分析 |
3.1 L公司区域采购管理概况 |
3.1.1 L公司包装材料的区域采购组织架构 |
3.1.2 L公司包装材料的物料特性 |
3.1.3 L公司包装材料的区域采购供应商管理 |
3.2 L公司包装材料区域采购策略存在的问题 |
3.2.1 库存周转率低 |
3.2.2 新项目包装的开发周期长 |
3.2.3 部分物料存在供货短缺风险 |
3.2.4 供应商评估结果与实际表现存在偏差 |
3.3 L公司包装材料区域采购策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L公司包装材料区域采购策略优化设计 |
4.1 基于ABC分类和Kraljic矩阵的物料分类 |
4.1.1 基于ABC分类法的包装物料细分 |
4.1.2 基于Kraljic矩阵的包装物料分类 |
4.2 基于物料分类定位的采购策略优化 |
4.2.1 采购模式改善 |
4.2.2 采购流程的优化 |
4.3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体系的构建 |
4.3.1 供应商评估标准的重新设定 |
4.3.2 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模型 |
4.3.3 供应商选择评估体系的实例运用 |
4.4 基于供应商选择和评价体系的采购策略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L公司包装材料区域采购策略的优化实施和保障 |
5.1 采购优化策略实施的步骤 |
5.1.1 采购招标的执行 |
5.1.2 采购流程的制定 |
5.1.3 对相关利益者进行供应商评估体系的培训 |
5.2 采购策略实施的保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薄膜力学性能对枕型空气衬垫缓冲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枕型空气衬垫 |
1.2.1 枕型空气衬垫缓冲包装材料 |
1.2.2 枕型空气衬垫用薄膜材料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空气衬垫缓冲性能和理论模型研究 |
1.3.2 空气衬垫用薄膜材料研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枕型空气衬垫的缓冲理论基础 |
2.1 枕型空气衬垫的数学模型 |
2.2 枕型空气衬垫的结构 |
2.3 枕型空气衬垫的几何压缩模型 |
2.4 枕型空气衬垫的力学压缩模型 |
2.4.1 内压变化力学模型 |
2.4.2 承压载荷变化力学模型 |
2.5 枕型空气衬垫的能量转换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3 枕型空气衬垫的缓冲性能研究 |
3.1 枕型空气衬垫静态缓冲特性的试验研究 |
3.1.1 枕型空气衬垫静态压缩试验研究方法 |
3.1.2 初始充气压强对静态缓冲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
3.1.3 气垫规格对静态缓冲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
3.1.4 枕型空气衬垫理论模型的验证 |
3.2 枕型空气衬垫动态缓冲特性的理论研究 |
3.2.1 枕型空气衬垫动态缓冲特性理论研究方法 |
3.2.2 初始充气压强对动态缓冲性能影响的理论研究 |
3.2.3 气垫规格对动态缓冲性能影响的理论研究 |
3.3 枕型空气衬垫动态缓冲特性的试验验证 |
3.3.1 枕型空气衬垫动态缓冲特性试验验证方法 |
3.3.2 初始充气压强对动态缓冲性能影响的试验验证 |
3.3.3 气垫规格对动态缓冲性能影响的试验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4 枕型空气衬垫薄膜力学性能研究 |
4.1 力学性能分析 |
4.2 戳穿强度 |
4.3 拉伸性能 |
4.3.1 拉伸速率对拉伸性能试验的影响 |
4.3.2 拉伸强度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5 薄膜力学性能对枕型空气衬垫缓冲性能的影响 |
5.1 基于正交试验的枕型空气衬垫优选 |
5.1.1 试验分析 |
5.1.2 正交试验设计 |
5.1.3 正交试验结果 |
5.1.4 试验小结 |
5.2 薄膜力学性能对枕型空气衬垫缓冲性能的影响研究 |
5.2.1 静态缓冲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
5.2.2 动态缓冲特性影响的理论研究 |
5.2.3 动态缓冲特性影响的试验验证 |
5.3 薄膜力学性能与枕型空气衬垫缓冲性能的经验方程 |
5.3.1 基于静态缓冲性能的经验方程 |
5.3.2 基于动态缓冲性能的经验方程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生物基PLA/ENR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生物基材料 |
1.2 热塑性硫化橡胶 |
1.2.1 热塑性硫化橡胶概述 |
1.2.2 TPV的硫化体系 |
1.2.3 TPV的分类 |
1.2.4 TPV的相结构 |
1.2.4.1 “海-岛”结构 |
1.2.4.2 “核-壳”结构 |
1.2.4.3 双连续结构 |
1.3 生物基TPV |
1.4 纳米材料填充TPV研究 |
1.5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
2 加工工艺对PLA/ENR TPV微观结构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设备及材料 |
2.2.2 样品制备 |
2.2.3 测试与表征 |
2.2.3.1 PLA和 ENR黏度测试 |
2.2.3.2 表观交联度密度测试 |
2.2.3.3 扫描电镜(SEM) |
2.2.3.4 热失重(TGA)分析 |
2.2.3.5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GPC)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加工扭矩分析 |
2.3.2 加工温度对扭矩及Vr的影响 |
2.3.3 动态硫化过程中微观结构的演变 |
2.3.4 PLA在加工过程中的分子量变化 |
2.3.5 PLA和 ENR接枝反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橡塑比对PLA/ENR TPV性能及结构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设备及材料 |
3.2.2 样品制备 |
3.2.3 测试与表征 |
3.2.3.1 透射电镜(TEM) |
3.2.3.2 热失重(TGA)分析 |
3.2.3.3 压缩永久形变测试 |
3.2.3.4 拉伸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橡塑比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
3.3.2 橡塑比对压缩永久形变的影响 |
3.3.3 橡塑比对热稳定性的影响 |
3.3.4 橡塑比对相态结构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CNC增强PLA/ENR TPV体系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设备及材料 |
4.2.2 样品制备 |
4.2.2.1 溶液浇铸法制备PLA/ENR/CNC TPV |
4.2.2.2 硅烷偶联剂法制备PLA/ENR/CNC TPV |
4.2.3 测试与表征 |
4.2.3.1 扫描电镜(SEM) |
4.2.3.2 拉伸性能测试 |
4.2.3.3 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 |
4.2.3.4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FT-IR) |
4.2.3.5 元素能谱分析(EDS) |
4.2.3.6 流变行为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溶剂浇铸法PLA/ENR/CNC TPV结构及性能研究 |
4.3.1.1 力学性能分析 |
4.3.1.2 DSC分析 |
4.3.1.3 相态结构分析 |
4.3.1.4 流变行为分析 |
4.3.2 偶联剂改性法PLA/ENR/CNC TPV性能研究 |
4.3.2.1 CNC表面烷基化处理分析 |
4.3.2.2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
4.3.2.3 表面元素能谱分析 |
4.3.2.4 力学性能分析 |
4.3.2.5 流变行为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基于物质流分析的中国塑料资源代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1949—2018年中国塑料流量与存量分析 |
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1.1 生产量和进出口量 |
2.1.2 塑料产品消费结构 |
2.1.3 塑料产品使用年限 |
2.1.4 废塑料处理处置 |
2.2 塑料关键流量及存量核算 |
2.2.1 塑料生产消费量核算 |
2.2.2 废塑料处理处置量核算 |
2.3 塑料动态流量和存量分析 |
2.3.1 塑料生产量和进出口量 |
2.3.2 塑料产品生产量和进出口量 |
2.3.3 塑料消费量 |
2.3.4 废塑料产生量 |
2.3.5 塑料使用量 |
2.3.6 塑料使用存量 |
2.3.7 废塑料回收量、终端处理量和废弃量 |
2.3.8 累计废塑料回收量、终端处理量和废弃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2018年废塑料排放清单编制 |
3.1 环境中的宏塑料及微塑料核算 |
3.1.1 进入海洋中的微塑料量 |
3.1.2 留在陆地中的微塑料量 |
3.1.3 进入海洋中的宏塑料量 |
3.1.4 留在陆地中的宏塑料量 |
3.2 环境中的宏塑料及微塑料分析 |
3.2.1 微塑料来源 |
3.2.2 宏塑料来源 |
3.2.3 微塑料种类 |
3.2.4 宏塑料种类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2019—2050年中国塑料流量与存量情景分析 |
4.1 塑料关键流量及存量情景分析 |
4.1.1 塑料使用存量情景分析 |
4.1.2 废塑料处理处置情景 |
4.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2.1 人口和GDP预测 |
4.2.2 塑料终端领域产品保有量预测 |
4.2.3 塑料终端领域产品塑料含量预测 |
4.2.4 废塑料处理处置预测 |
4.3 塑料动态流量和存量预测 |
4.3.1 塑料使用存量 |
4.3.2 塑料使用量 |
4.3.3 废塑料产生量 |
4.3.4 塑料消费量 |
4.3.5 废塑料处理处置量 |
4.3.6 累计废塑料处理处置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2050年中国废塑料排放情景分析 |
5.1 环境中的宏塑料及微塑料情景分析 |
5.1.1 进入海洋中的微塑料量 |
5.1.2 留在陆地中的微塑料量 |
5.1.3 进入海洋中的宏塑料量 |
5.1.4 留在陆地中的宏塑料量 |
5.2 环境中的宏塑料及微塑料预测 |
5.2.1 微塑料来源 |
5.2.2 宏塑料来源 |
5.2.3 微塑料种类 |
5.2.4 宏塑料种类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创新点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充气型缓冲结构静动态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空气垫薄膜基本性能测试分析 |
2.1 空气垫基本结构及特点 |
2.1.1 空气垫的类型 |
2.1.2 空气垫构成要素 |
2.1.3 空气垫衬垫的优缺点 |
2.2 高弹薄膜材料性能测试 |
2.2.1 薄膜拉伸性能试验 |
2.2.2 薄膜密封强度试验 |
2.3 不同充气状态下空气垫形状试验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气垫静态压缩缓冲性能研究 |
3.1 空气垫能量吸收模型 |
3.2 单气柱静态压缩性能 |
3.2.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3.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3 静态压缩曲线拟合方程 |
3.3 多气室并联静态压缩性能 |
3.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3.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3.4 压缩速度对缓冲性能的影响 |
3.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气垫承载性能数值模拟分析 |
4.1 空气垫静态压缩数值模拟分析 |
4.1.1 空气垫静态压缩模型 |
4.1.2 网格划分 |
4.1.3 定义分析步和相互作用属性 |
4.1.4 设置载荷和边界条件 |
4.1.5 仿真结果 |
4.2 空气垫吸能特性的数值分析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4.2.1 数值分析结果 |
4.2.2 试验结果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静态压缩试验的空气垫缓冲包装设计方法 |
5.1 经典缓冲包装设计方法 |
5.1.1 基于脆值的产品评价体系 |
5.1.2 基于跌落高度的环境评价体系 |
5.1.3 缓冲材料面积和厚度计算方法 |
5.1.4 缓冲包装六步法 |
5.2 基于能量-压力曲线的空气垫缓冲包装设计方法 |
5.2.1 .空气垫吸收能量-压力曲线 |
5.2.2 .空气垫缓冲衬垫设计思路 |
5.3 空气垫缓冲包装设计 |
5.4 空气垫动态跌落仿真 |
5.4.1 跌落模型建立 |
5.4.2 网格划分 |
5.4.3 定义分析步和相互作用属性 |
5.4.4 设置载荷和边界条件 |
5.4.5 仿真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完成的工作 |
6.2 创新点 |
6.3 论文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改性回收废塑料用于新型塑料建筑模板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现状 |
1.1.1 国外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现状 |
1.1.2 我国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现状 |
1.2 废旧塑料利用方式 |
1.2.1 热能回收 |
1.2.2 高温裂解法 |
1.2.3 高分子合金化 |
1.2.4 木塑复合 |
1.2.5 改性再利用 |
1.3 建筑模板 |
1.3.1 传统建筑模板 |
1.3.2 新型建筑模板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二章 功能母粒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和试剂 |
2.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2.2.3 样品的制备 |
2.2.4 测试及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纳米SiO_2尺寸及形貌的表征 |
2.3.2 纳米SiO_2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 |
2.3.3 母粒热失重曲线 |
2.3.4 母粒动态热机械分析曲线 |
2.3.5 常见无机填料母粒力学性能 |
2.3.6 无机母粒断面SEM图像 |
2.3.7 母粒对PP再生料性能的影响 |
2.3.8 不同母粒对不同PP再生料性能的影响 |
2.3.9 母粒改性PP的SEM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性废旧聚丙烯用于建筑模板的开发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和试剂 |
3.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3.2.3 模板的制备 |
3.2.4 制备方法 |
3.2.5 测试及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中空塑料建筑模板设计 |
3.3.2 PP再生料性能 |
3.3.3 绿色中空塑料模板性能 |
3.3.4 绿色中空塑料模板与其他类型模板的实用性能对比 |
3.3.5 绿色中空塑料模板的实际工程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VF薄膜制造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的思路 |
1.2.2 研究的方法 |
1.3 研究的框架与步骤 |
2 战略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 战略管理的概念 |
2.1.1 安索夫的资源配置战略理论观点 |
2.1.2 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观点 |
2.1.3 安德鲁斯的目标战略理论观点 |
2.2 战略管理的层次 |
2.2.1 总体层战略 |
2.2.2 业务层战略 |
2.2.3 职能层战略 |
2.3 战略管理的工具与方法 |
2.3.1 PEST分析 |
2.3.2 SWOT分析 |
3 VF薄膜制造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
3.1 VF薄膜制造公司简介 |
3.1.1 VF薄膜制造公司概况 |
3.1.2 组织结构图 |
3.2 PEST宏观环境分析 |
3.2.1 政治环境分析 |
3.2.2 经济环境分析 |
3.2.3 社会环境分析 |
3.2.4 技术环境分析 |
3.3 行业环境分析 |
3.3.1 薄膜行业生产环境分析 |
3.3.2 运输行业环境分析 |
3.3.3 薄膜销售环境分析 |
3.4 企业资源分析 |
3.4.1 有形资源分析 |
3.4.2 无形资源分析 |
3.5 企业能力分析 |
3.5.1 优势分析 |
3.5.2 劣势分析 |
3.6 企业财务分析 |
3.6.1 公司目前财务数据分析 |
3.6.2 杜邦分析 |
3.6.3 成本结构分析 |
3.7 主要业务单元SWOT分析 |
3.7.1 制袋膜业务SWOT分析 |
3.7.2 无胶复合膜业务SWOT分析 |
3.7.3 BOPP胶带膜业务SWOT分析 |
3.7.4 HS常温热封膜业务SWOT分析 |
3.7.5 BOPP扎带消光膜业务SWOT分析 |
3.7.6 镀铝膜业务SWOT分析 |
3.7.7 SWOT分析总结 |
4 VF薄膜制造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 |
4.1 公司愿景与使命 |
4.1.1 VF薄膜制造公司愿景 |
4.1.2 VF薄膜制造公司使命 |
4.2 中长期战略目标 |
4.2.1 VF薄膜制造公司中期发展目标 |
4.2.2 VF薄膜制造公司长期发展目标 |
4.3 公司总体战略 |
4.3.1 发展战略 |
4.3.2 发展阶段 |
4.3.3 发展思路 |
4.4 公司发展战略实施 |
4.4.1 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的方法和步骤 |
4.4.2 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的注意事项 |
4.4.3 战略实施的效果评估的KPI指标 |
5 VF薄膜制造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技术创新保障措施 |
5.1.1 加大技术投入 |
5.1.2 加强技术合作 |
5.1.3 引进技术人才 |
5.2 品牌建设保障措施 |
5.2.1 明确品牌定位 |
5.2.2 加强品牌建设团队专业化 |
5.2.3 提高品牌知名度 |
5.3 管理优化保障措施 |
5.3.1 加强内部监督 |
5.3.2 明确权限分工 |
5.3.3 强化职能管理 |
5.4 资本融资保障措施 |
5.4.1 保持合理负债以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
5.4.2 拓宽融资渠道以提高企业内部融资能力 |
5.4.3 提升公司主营业务能力和内部积累能力 |
5.5 主要战略保障措施实施计划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VF薄膜制造公司四期财务简表(单位:万元) |
附录B VF薄膜制造公司专利 |
致谢 |
(10)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创新点 |
1.5.2 本文的不足 |
第2章 绿色流通研究范畴及理论基础 |
2.1 绿色流通理论界定 |
2.1.1 流通内涵的多重视角剖析 |
2.1.2 绿色流通概念界定 |
2.1.3 绿色流通内涵特征 |
2.1.4 绿色流通与绿色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流通基础理论 |
2.2.2 社会再生产理论 |
2.2.3 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 |
2.2.4 绿色经济及相关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研究 |
3.1 我国绿色流通主要领域发展概述 |
3.1.1 绿色商业运营环境改善不彻底 |
3.1.2 绿色物流改进效果不明显 |
3.1.3 绿色消费引导效果不及预期 |
3.2 社会再生产视角下绿色流通驱动机理分析 |
3.2.1 使用价值与效用价值的绿色实现原理 |
3.2.2 绿色消费市场势力由弱到强的阶段发展分析 |
3.2.3 绿色消费对绿色流通环节的往复推动效应 |
3.3 系统关联视角下绿色流通倒逼机理分析 |
3.3.1 政府行为的引导激发 |
3.3.2 市场机制的推动效应 |
3.3.3 资源储能的现实约束 |
3.3.4 技术进步的绿色实践 |
3.4 市场经济运行视角下绿色流通作用机理分析 |
3.4.1 绿色流通系统关联作用 |
3.4.2 绿色流通协同发展作用 |
3.4.3 绿色流通生态改善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流通实践要求及整体水平测度分析 |
4.1 中国特色绿色流通实践的发展要求 |
4.1.1 效率是绿色流通的本质要求 |
4.1.2 和谐是绿色流通的重要内涵 |
4.1.3 循环是绿色流通的运转基础 |
4.1.4 低耗是绿色流通的实践特征 |
4.1.5 可持续是绿色流通的动态追求 |
4.2 绿色流通实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及原则 |
4.3 基于动态循环特性的绿色流通指标体系研究设计 |
4.3.1 效率层次的指标设计 |
4.3.2 和谐层次的指标设计 |
4.3.3 循环层次的指标设计 |
4.3.4 低耗层次的指标设计 |
4.3.5 可持续层次的指标设计 |
4.4 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水平的指标测度 |
4.4.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4.4.2 熵值法数理分析原理 |
4.4.3 基于熵值法的绿色流通实践水平综合测度 |
4.5 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发展评价分析 |
4.5.1 2000年至2004年初期稳定发展阶段 |
4.5.2 2005年至2006年快速提升阶段 |
4.5.3 2007年至2012年波动发展阶段 |
4.5.4 2013年至2016年稳步提升阶段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绿色流通实践子系统的路径研究 |
5.1 绿色流通子系统的绿色检验 |
5.1.1 绿色商流评价及指标测度 |
5.1.2 绿色物流评价及指标测度 |
5.1.3 信息流绿色支撑效应评价及指标测度 |
5.1.4 资金流绿色支撑效应评价及指标测度 |
5.1.5 潜在价值流绿色支撑效应评价及指标测度 |
5.2 绿色流通实践子系统与整体的动态协调关系 |
5.2.1 分析方法的选择 |
5.2.2 灰色关联度计算步骤及模型原理 |
5.2.3 数据来源与实证分析 |
5.2.4 绿色流通子系统与整体间协调关系分析 |
5.3 绿色流通子系统间比较分析 |
5.4 绿色流通子系统发展路径选择 |
5.4.1 推进绿色流通的路径选择 |
5.4.2 推进绿色物流的路径选择 |
5.4.3 提升绿色支撑效应的路径选择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绿色流通重要环节的路径研究 |
6.1 绿色流通重要环节的再认识 |
6.2 生产与生活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
6.2.1 初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
6.2.2 生活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
6.2.3 再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
6.3 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绿色流通环节的比较分析 |
6.3.1 初次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绿色传导效应显现 |
6.3.2 绿色消费驱动二阶到三阶之间特征明显 |
6.3.3 再次生产资料流通对流通环节的绿色贡献较弱 |
6.4 绿色流通主要环节发展路径选择 |
6.4.1 初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路径选择 |
6.4.2 生活资料流通环节路径选择 |
6.4.3 再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路径选择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推进我国绿色流通的政策建议 |
7.1 不断提升绿色消费驱动势能 |
7.2 加快推动地方绿色流通立法 |
7.3 持续优化绿色科技和绿色金融发展环境 |
7.4 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深度和广度 |
7.5 运用综合评价手段推动绿色流通实践 |
7.6 营造鼓励绿色发展政务环境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国外塑料包装动态(论文参考文献)
- [1]覆膜铁带材界面结合与膜厚演变行为研究[D]. 刘吉阳.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2]技术标准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升级 ——基于出口技术复杂度和出口产品质量双重视角[D]. 董琴. 辽宁大学, 2021(02)
- [3]L公司包装材料的区域采购策略优化研究[D]. 陆荣惠.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04)
- [4]薄膜力学性能对枕型空气衬垫缓冲性能的影响研究[D]. 任思蓉.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5]生物基PLA/ENR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研究[D]. 郑铭焕.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6]基于物质流分析的中国塑料资源代谢研究[D]. 栾晓玉. 山东大学, 2020(10)
- [7]充气型缓冲结构静动态性能研究[D]. 陈鑫.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8]改性回收废塑料用于新型塑料建筑模板的开发[D]. 周健. 长安大学, 2020(06)
- [9]VF薄膜制造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周昊聪.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10]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D]. 孙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