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材料在我国造纸机械设备中的应用

玻璃钢材料在我国造纸机械设备中的应用

一、在我国造纸机械设备中玻璃钢材料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徐秀桃[1](2021)在《低温制冷行业用复合材料结构件的开发与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LNG行业、低温气体贮罐、低温风洞、军用战备气体贮罐等低温气体储存行业建设发展的不断推进,以及国家对“以塑代钢”的政策支持,鼓励各行业发展轻量化、“以塑代钢”技术,逐步扩大塑料制品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以达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目的,低温制冷行业用复合材料结构件的需求不断增长。目前,由于设备技术、工艺技术和产品技术都相对落后,再加上研发投入减少,严重制约了该行业在我国的发展。综上所述,低温制冷行业用复合材料结构件的开发与研究、标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现有低温制冷行业用复合材料结构件的成果转化,结合目前不同的应用环境,开展耐低温结构件的研制,研制出三种类型的耐低温结构件。即:低温绝热环氧玻璃钢板材、低温绝热环氧玻璃钢管材、低温绝热环氧玻璃防波板。这三种产品的研制均通过对环氧树脂的改性、固化体系的选择和增强增韧材料的选择,以及生产工艺的研究,最终得到高性能低温制冷行业用支撑板、管棒和防波板等复合材料结构件。产品可应用于气体贮罐、汽车罐车、AIP潜艇技术、低温风洞、军用战备气体贮罐等。本文主要研究了耐低温环氧树脂的合成工艺、增强材料和纳米增韧材料的设计选择、预浸料的制备工艺、低温制冷结构件的层/模压及卷制工艺技术及后加工技术、产品性能测试方法及团体标准的制定等内容。分析了低温制冷行业用复合材料常见的质量问题,通过工艺研究和优化,成功解决问题并制造成品。对制得的结构件成品进行力学(如弯曲强度、压缩强度、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层间剪切强度等)、热学(如导热系数、平均膨胀系数等)等性能测试,得到了一系列基础数据,建立了三类耐低温结构件产品标准。并参与制定了一项团体标准T/CATSI 05001-2018《移动式真空绝热深冷压力容器内容器应变强化技术要求》。

李金苗[2](2018)在《基于注入溶气水式新型高浓除渣器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废纸占我国造纸原料的65%以上。利用废纸造纸不仅可节约大量的林木纤维资源,而且有利于节能减排,降低生产及投资成本。废纸在使用及回收过程中混入大量金属、砂砾等体积和质量较大的杂质,必须通过净化设备有效除去。净化设备的分离效率和能耗与设备的净化原理和方法有直接关联。因此,研究新型高效节能的净化分离原理与方法及相应设备意义重大。本研究在深入分析现有各类废纸浆净化技术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从分离动力的角度,将现有废纸浆净化设备的原理分为重力沉降法和离心净化法两类,进而提出一种创新型高浓废纸净化原理与技术;进一步选用具有代表性的ONP和OCC两种废纸为实验原料,通过模拟实验进一步研究常规净化条件对新型高浓废纸浆除渣器系统的运行性能及净化效率的影响。研究成果为开发新一代废纸浆高浓锥形除渣器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本文主要取得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一种基于溶气水式创新型高浓锥形除渣器系统的原理及方法。通过在浆料中注入微溶气形成微溶气-浆液体系,增大微溶气-浆液体系与质量较大杂质的比重差,进一步在锥形除渣器中进行分离,因增大分离场中的离心力差,从而提高净化效率。(2)在传统高浓锥形除渣器工况下,即进浆浓度1.0%4.0%、进浆压力0.200.50MPa、压力降0.100.35MPa,注入原浆水量60%的过饱和溶气水时,新型废纸浆净化技术系统的净化效率较传统净化技术系统提高18.427.2个百分点。(3)随过饱和溶气水压力增大,微溶气浆的密度下降,传统高浓除渣器常规工作参数下,即浆浓3.0%、进浆压力0.30MPa、压差0.25MPa,注入60%的过饱和溶气水后,ONP和OCC微溶气浆密度分别减少14.4%和14.5%,净化效率分别提高21.9和27.2个百分点。(4)在同等净化压力和浆浓下,注入60%过饱和溶气水后,OCC微溶气浆密度比ONP微溶气浆密度低约13.4%,净化效率高4.2个百分点。OCC微溶气浆的净化效果更好。(5)在实际工程应用设计中,设置新型高浓除渣器系统的进浆压力为0.250.40MPa,压差0.150.35MPa,浆泵输送浓度2.5%8.0%,除渣器入口浓度1.0%4.0%时,进入新型高浓除渣器的微溶气浆密度降低12.9%18.2%,净化效率提高18.427.2个百分点。(6)溶气水系统产生的内能在减压释放微溶气时能作为进浆动力之一,新型高浓除渣器系统具有明显的节水降耗效果,且能耗及成本远小于达到同等净化效果所增加的除渣器组;纸浆中引入的空气在后续工段中因在常压下、且经多道工序得以脱除,不会对纸机生产或纸质造成不良影响。(7)传统高浓废纸浆净化分离技术依照分离动力原理分为自然重力沉降法和离心分离法两大类。基于本研究提出的注入溶气水式新型高浓废纸浆净化体系原理和方法,可将传统分类变更为以浆杂自然比重差为基础和浆杂扩大比重差为基础的净化分离技术两大类,前者又分为“自然重力沉降法和自然比重差离心分离法两小类”,后者为“扩大浆杂自然比重差的离心分离法”。

刘媛[3](2017)在《废弃玻璃钢破碎—分级资源化利用研究》文中指出玻璃钢复合材料(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GFRP)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化学化工、交通运输及通讯工程等行业,同时也造成废弃物量增加。作为一种危害与价值并存的物质,玻璃钢废弃物(Waste GFRP,WGFRP)具有重要的回收利用价值。基于循环经济和资源再利用的背景,本研究尝试采用破碎-分级利用加填的方式利用WGFRP材料,实现变废为宝。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WGFRP进行破碎-分级处理,并研究其形态、粒径等特性。通过粉碎和筛分处理,得到三组不同形态的WGFRP颗粒,按照粒级大小分别记为WGFRP-C、WGFRP-M、WGFRP-F。分析了形态、粒径及其分布等性能。采用煅烧法测定WGFRP中各个组分含量,结果表明WGFRP主要由有机树脂和玻璃纤维组成,其中玻璃纤维占比重50-60%。实验测得WGFRP粉末与水的接触角为157.9°,显示出疏水性。采用红外分析WGFRP中有机物成分官能团为选择基体材料提供依据。(2)将玻璃钢颗粒作为填料,以聚丙烯(PP)作为基体树脂,通过熔融共混-模压法制备PP基复合材料(WGFRP/PP)。探究了WGFRP在未经处理的前提下,不同形态和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断面形貌、热稳定性和结晶性能的影响。WGFRP/P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随WGFRP填充量的增加而减小,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当WGFRP-C添加量为20%时,材料的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增长率分别为189%、38%、60%。WGFRP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相对结晶度,材料熔融峰温度略有降低,结晶时间相比PP提前,结晶温度有所提升。(3)采用相容剂和增韧剂改善WGFRP/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经硅烷偶联剂(KH550)与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协同改性后,复合材料拉伸和弯曲强度分别为25.95MPa和36.4MPa,增幅为20.03%和27.94%。熔融温度和熔融焓均有所增加。改性后,材料冲击断裂面显得粗糙并具有一定的屈服现象,填料与基体粘结紧密,材料断面结构密实。增韧剂聚烯烃弹性体(POE)的加入显着增加了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当POE含量为10%时,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从133%和5.61kJ/m2分别提高到498%和12.1kJ/m2,增幅分别为274%和116%。经过系列优化工艺,复合材料性能提高,在资源化利用的基础上也具有了较好的应用前景。(4)为了拓宽WGFRP的再利用范围,尝试用WGFRP粉末代替传统填料,通过内部加填的方法与纤维进行混合,制备纸张。研究发现,由于WGFRP的表面疏水性和刚性阻碍了纤维间氢键的形成,在纸张中添加WGFRP会降低纸张的紧度和强度性能,当添加量小于10%,纸张的抗张指数下降缓慢,继续增加添加量,纸页强度降低幅度变大。在相同添加量下,小粒径玻璃钢对纸张强度造成的影响较小。相比于植物纤维纸,虽然添加玻璃钢也使得PET浆粕纸强度下降,但是玻璃钢中的玻璃纤维对PET纸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增强作用。玻璃钢粒径越大,所含玻璃纤维越长,增强效果越好。

梁永杰[4](2016)在《制浆造纸工厂总图设计的优化与节能在实践工程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制浆造纸工业的迅速发展,“十二五”期间,纸和纸板量持续稳定增长,产量居世界第一。由于产能的快速扩大造成部分产品相对过剩,行业处于中低速增长期,企业面临产品升级或转型的阶段。十八届五中全会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理念,制浆造纸企业必须主动从当前困境中调整转型,应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制浆造纸工厂总图布置的可行性及合理性,对企业的经济运营影响较大。本文结合制浆造纸工厂的生产特点,在综述制浆造纸工厂总图布置技术要求、基本出发点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新疆博湖苇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9.9万吨漂白苇浆扩建工程总图布置为例,探讨了制浆造纸工厂总图“系列化集中紧凑布置、节能应用”的原则,通过对博湖苇业扩建工程前期总图布置的五种方案比较分析,选择出合理的总平面布置图;同时结合实施阶段的总图布置,对前期总图布置五种方案的总图运输、管网投资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博湖苇业总图布置方案的可行性。同时总结了博湖苇业总图布置在实施过程中、后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对同行业总图布置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对制浆造纸工厂节能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比较博湖苇业新、老厂区各工段与蒸汽源的距离和计算蒸汽热力损失,证明制浆造纸工厂总图系列化集中紧凑式布置具有节能的优势;通过选用HB-Cooking置换蒸煮,比较置换蒸煮和横管连续蒸煮实际生产中的单位能耗,证明HB-Cooking置换蒸煮节能效果明显;蒸发工段循环冷却水用于洗选漂生产用热水可减少洗选漂生产蒸汽用量;中段水回用于制浆洗苇水可减少生产系统清水用量。通过博湖苇业在制浆造纸工厂中节能措施的应用,达到节能目的,这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梅玥[5](2015)在《基于数字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建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字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经过近十年来的飞速发展,在各个领域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区别于传统平面化的工作,基于数字技术的建筑设计与建造,在形态、材料和构造逻辑上均有与其相应的特殊个性特征。专业化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全面发展至今已有近半个世纪,其理论和技术在现代产业化生产序列中倾向于片段化。劳动力成本降低了装配式建造流程完整的必要性。然而在今天,这种必要性已经被数字建筑设计产品所唤醒。另一个层面,流于形式化并以视觉导向占主流的设计倾向正在逐渐显露。与建造脱节的大量设计项目在实践中显现出的种种问题使其在造价和完成度等方面差强人意。由于部分设计师对于形态的构造理念和逻辑认识并不充分,对于构造的实现和相应的经济成本缺乏量化控制。信息媒介对项目的实践逻辑传达并不全面,易于忽视建筑建造和实现的逻辑关系。本文在回顾数字建筑技术和装配式建造的发展和应用后,选取了国内外大量实践案例,按照大型综合性建筑、小型实验性建筑、室内设计与装饰工程的类别阐述并分析总结了数字技术和装配式建造在功能属性、规模、构造与材料、节点与装配等方面的相互关系。为实现数字技术下的建筑作品,与其形态和构造逻辑相适应的建筑材料和加工方法已成为这个领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切入点。在理论研究、经验总结、思维方法的建立过程中,本文试图寻找到数字建筑和与其相应的装配建造的思维方式和一般性的建造流程方法,并将其应用在小型设计实践活动中。通过应用理论成果,找寻到与之贴切的实践方向。对于具有适应特性的玻璃钢材料,本文在研究其理化材料性能后以一种可实现的构造方法,将其应用在设计案例中,并对其与各专业设计内容的结合点、分块、构造、节点、特殊部位、建造方法等方面展开分析研究,并在其防火性能、节能设计、结构构造和多样性扩展等方面结合实际展开分析,希望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特定思维方式,对其他情况下材料技术的应用提供参照。文章的最后对于未来数字技术下的装配建造发展的适宜框架提出畅想,希望技术的发展能够与建筑设计和建造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地促进行业的进步与繁荣。

黄家康[6](2014)在《我国玻璃钢模压成型工艺的发展回顾及现状》文中研究说明就材料工业而言,应用即历史,没有应用也就无所谓发展史。通过对我国模塑料在不同历史时期应用概况介绍,了解其相应的发展过程。本文将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将本人五十年来从事玻璃钢模压成型工艺研究等的工作经历和所保存及搜集到的相关历史资料和实物,汇集于此奉献给大家。

王淑梅[7](2013)在《二氧化氯作用下不锈钢和钛的腐蚀行为研究》文中提出二氧化氯漂白的纸浆白度高、强度好,废水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因此国内一些大型的制浆厂已经采用二氧化氯漂白技术,逐渐代替传统漂白,但二氧化氯对设备的腐蚀问题是影响该技术推广的主要原因。目前在二氧化氯防腐蚀方面,主要是从选择材料的角度来防止设备腐蚀,钛材和玻璃钢等是用的较多的材料,但钛成本高,玻璃钢在设备中的应用又有一定的局限;国内外对二氧化氯制备和漂白过程中设备的腐蚀性,虽有一定研究报导,但并没有系统地分析,大多数企业对其原因方面并不清楚,因此本论文针对常用不锈钢和钛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性能和机理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挂片浸泡测试对普通材料304不锈钢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形貌进行分析,判断304不锈钢在二氧化氯中的腐蚀特性,利用重量法和深度法对304不锈钢在二氧化氯中的腐蚀性能做出定量评价,通过电化学测试方法分析304不锈钢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动力学性能,得到304不锈钢腐蚀速率与二氧化氯溶液浓度呈指数递增关系,与pH呈幂函数递减关系。研究表明,304不锈钢在60℃、pH为4、8g/L和10g/L,60℃、pH为2、4g/L和8g/L,60℃、pH为6的8g/L二氧化氯溶液中,耐蚀性差,不可用于二氧化氯的相关制备和漂白中设备上,电化学性能方面304不锈钢在20℃、碱性的二氧化氯溶液中具有钝化的趋势,但随着浓度、温度、酸性的增强,304不锈钢的钝化电位和钝化电流密度都增大,表现出不易钝化甚至活性溶解的趋势。接着采用挂片浸泡法和电化学方法对含有少量钼元素的316L不锈钢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形貌、腐蚀特性、腐蚀速率、电化学腐蚀性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总结了316L不锈钢在不同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规律;316L不锈钢腐蚀速率与浓度之间存在指数关系,随着二氧化氯溶液浓度的增大,腐蚀速率增加;与pH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随着pH增大,腐蚀速率降低;溶液中的ClO2、ClO3-、ClO2-等氧化剂的反应活性由于温度的升高而增强,使316L不锈钢腐蚀速率增加;316L不锈钢在60℃、pH为4、浓度8g/L、10g/L,60℃、pH为2、4g/L和8g/L时属于不耐蚀金属外,在其它研究的工艺下316L不锈钢属于耐蚀和尚耐蚀系列。316L不锈钢除了在碱性的二氧化氯溶液中具有钝化的趋势,在低浓、低温的酸性条件下也具有钝化的趋势。针对耐蚀的钛进行了挂片浸泡和电化学测试研究,分析钛在不同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性能,得出其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速率,研究钛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总结其耐蚀的的特点。浓度升高、pH减小、温度升高使钛的腐蚀速度增加,除了在60℃、浓度为8g/L和10g/L、pH小于4,属于尚耐蚀外,其它条件下都属于耐蚀系列;钛材在二氧化氯溶液中表现出较好的钝化特性,但在高浓、酸性、高温条件下致钝电流密度增大或致钝电位升高,致钝相比较有些困难。基于钛的耐蚀是由于其表面有一层致密氧化保护膜的原因,对304不锈钢和316L不锈钢进行预钝化处理,使其表面预先具有致密的氧化膜,因此首先进行钝化剂的优化选择,确定了30%硝酸溶液和10mol/L硫酸+20g/L硝酸钾混合液两种无机钝化剂,利用蓝点检测法和电镜分析膜的形貌,以及通过钝化后都在3%NaCl溶液中的抗点蚀性能分析,304不锈钢和316L不锈钢在25℃的30%硝酸溶液中钝化30min时所需钝化时间短,钝化温度低,形成的钝化膜致密,抗点蚀能力强,25℃、30%硝酸溶液中钝化30min是不锈钢最佳的预处理工艺。从腐蚀形貌观察和腐蚀速率测试表明,钝化处理的304不锈钢、316L不锈钢在二氧化氯溶液中随着浓度、温度升高、pH值的减小,腐蚀性增加,不锈钢经钝化处理后比未钝化前在二氧化氯溶液中抗腐蚀能力增强,304不锈钢在pH为4、温度为60℃、浓度为10g/L时腐蚀电流密度降幅达到50%,316L不锈钢降幅可达到75%,降幅最大,其它条件下不锈钢的腐蚀速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钝化316L不锈钢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表现出孔蚀的特征。从微观动力学角度出发,经阻抗谱测试分析,不锈钢预处理前后在二氧化氯溶液中,在高频区和低频区各有一段容抗弧,且钝化后的不锈钢的容抗弧半径大于未钝化的,容抗弧圆心偏离实轴,存在一定的弥散效应。除了在8g/L,pH为10钝化的304不锈钢在低频区未出现“扩散尾”外,其余条件下在低频区显示出有扩散层厚度的扩散阻抗,即表现出Warburg阻抗特征,表明腐蚀过程后期由电化学控制转化为扩散控制。钝化316L不锈钢在4g/L、pH为4和10、20℃,8g/L、pH为10、20℃,pH为4、4g/L和8g/L、60℃二氧化氯溶液,以及未钝化316L不锈钢在4g/L、pH为4和10、60℃二氧化氯溶液中在低频区出现“扩散尾”,表现出Warburg阻抗特征。最后对各金属的腐蚀性能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在pH为4的二氧化氯溶液中,各金属的耐蚀性为:钛材>钝化处理的316L不锈钢>钝化处理的304不锈钢>316L不锈钢>304不锈钢;304不锈钢经钝化处理后在低浓、低温的二氧化氯溶液中有一定的抗蚀能力,在高浓、高温、酸性的二氧化氯溶液中,钝化后的304不锈钢腐蚀仍较严重。316L不锈钢经钝化处理后在高温、pH为2的二氧化氯溶液中腐蚀较严重。建议在工业设备材料使用上,在较低温度,酸性较弱的二氧化氯溶液中,钝化后的不锈钢可代替钛材使用,在强酸性和高温的二氧化氯溶液中,钛材目前还不能被不锈钢代替。

李厥瑾[8](2012)在《基于PLC的玻璃钢拉挤生产线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玻璃钢即玻璃纤维增强材料,是国外20世纪初开发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它具有质轻、高强、防腐、保温、绝缘、隔音等诸多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电气、交通、建筑、体育等各行各业。近几年,随着国内对玻璃钢材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多,许多机械厂商开始研发生产玻璃钢的机械设备。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玻璃钢拉挤设备现状和水平的基础上,结合某企业原有生产线的生产情况,利用成熟的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对玻璃钢拉挤生产线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开发,研制出一套具有调试/运行工作模式、手/自动工作状态、智能温度控制,输入输出状态监控,参数实时显示等多种功能的智能化自动控制系统,解决了企业原生产线控制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推广应用到玻璃钢拉挤设备的生产制造企业中,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点:(1)研究玻璃钢拉挤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设备的构成,分析了原生产线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生产工艺对控制系统的要求,确立了系统的总体控制方案。采用PLC、触摸屏(可编程终端)、伺服电机、伺服驱动、旋转编码器组成一套闭环控制系统,使得系统的控制精度更高。(2)研究玻璃钢拉挤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伺服电机驱动技术和步进电机驱动控制技术,设计了伺服传动系统,用伺服电机+丝杠传动的方式替代传统的液压传动方式,使得速度的调整更为方便。(3)研究整个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及PLC程序结构的设计,利用PID控制算法实现了拉挤设备的温度控制,编写了生产线每一部分的PLC程序。(4)研究触摸屏(可编程终端)的程序设计的方法,实现整个生产线的终端控制。通过终端程序的开发,能实时监控整条生产线的各个参数,并对故障报警的发生、排除提供参考,使得设备的使用更具人性化。

张汇娟[9](2011)在《胶衣各组分对胶衣老化性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胶衣作为玻璃钢复合材料中不可或缺的对玻璃钢起到保护和装饰作用的一种材料,随着风电产业及游艇产业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发展和升级,对胶衣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耐老化性是评估胶衣优劣的一个重要技术要求。本文针对胶衣各个组分、胶衣的成膜机理以及高分子材料的老化机理进行了阐述,同时对于主要组分对胶衣耐老化性能的影响采用国际通行的加速人工老化的方法并参照美国ASTM-G154非金属材料紫外线曝光用荧光设备使用标准惯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实验评估,通过监测在游艇、风电行业和救生艇中比较典型的白色胶衣、灰白色胶衣、灰色胶衣和橙色胶衣随时间人工加速老化后胶衣的黄变倾向、色差值以及光泽保持率来判断胶衣的主要组成对胶衣耐候性能的影响。在实验中我们发现胶衣的基体树脂对胶衣的耐候性能起了决定性的影响。在经过1000小时左右的人工加速老化后,以间苯/新戊二醇树脂为基体的胶衣表现了优异的耐老化性能,灰色胶衣的黄变Δb值在为2.05,CMCΔE色差值也在2.07,光泽保持率仍保持在87.60%;以间苯树脂为基体的胶衣黄变Δb值和CMCAE色差值分别为3.10和3.58,光泽保持率下降到85.20%;而以邻苯为基体树脂的胶衣黄变Δb值为4.98,CMCΔE色差值为6.67,光泽保持率为51.55%,胶衣表面已经失光,此时胶衣的耐候性已经到了非常低的水平。在纯白胶衣中,因为胶衣配方中颜料含量比灰色和灰白色的要高的多,故光泽保持率1000小时左右的人工加速老化后都依然保持在90%以上,但黄变Δb值和CMCΔE色差值表现了差异,间苯/新戊二醇树脂为基体的胶衣为1.65和2.08,以间苯树脂为基体的胶衣在3.54和4.82。除了胶衣的基体树脂对胶衣的耐老化性的影响之外,在实验结果也体现了其它胶衣组分如颜料的选择、颜料的含量、单体种类及含量和紫外线吸收剂都会对最终胶衣的耐老化性能起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实验最后运用MINITAB软件中的DOE实验设计功能以及帕雷托图的分析功能最终优化出具有比较优异的耐候性同时满足不会因为加大颜料量或加入两种单体而引起的分色浮色问题的综合性能比较优越的胶衣。

汪东瑶[10](2011)在《燃煤电厂玻璃钢烟囱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全球环境日趋恶化,酸雨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燃煤电厂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燃煤电厂在电力行业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的总量至关重要。随着中国环保标准的逐步提高和国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内燃煤电厂都考虑对排放烟气进行脱硫处理。但脱硫后的产物以及烟气的冷凝都会对排烟筒造成严重的腐蚀,传统的排烟筒一般采用特种防腐合金钢。但无论从防腐效果还是经济效益方面来考虑,这类材料都存在不同的腐蚀问题。目前来看,从防腐蚀和材料的力学性能两个方面考虑,FRP(fiber reinforced plastic)材料以其独特的性能特点,是制作燃煤电厂排烟筒的理想材料之一。但是由于我国FRP材料发展起步较晚,很多关键技术与国外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悬挂式玻璃钢排烟筒接口处的搭接宽度、不同偏移量对排烟筒结构性能的影响以及排烟筒膨胀节进行研究设计,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针对玻璃钢排烟筒的制作特点,计算出排烟筒胶接接口的铺层设计以及接口处搭接宽度,并进行强度校核。另外设计了排烟筒接口采用螺栓连接的实施方法,并验证了其可行性。2、对于FRP排烟筒,受接口制作过程本身固有特性的影响,排烟筒接头往往是管线的薄弱环节。不同心和偏移是排烟筒在现场对接过程中最常见的缺陷。它们的存在将破坏排烟筒的结构连续性,造成应力集中,并在在接口处产生剥离应力。本文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接口应力分析,并参考FRP排烟筒设计标准研究排烟筒接口存在的不同心或偏移缺陷情况下的承载能力。3、对于FRP排烟筒膨胀节的设计,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计算中间两段和底段以及上段之间伸缩缝的水平及竖向位移,同时考虑下节玻璃钢排烟筒与上节玻璃钢排烟筒在风载和温度载荷下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保证水平相对位移小于膨胀节处的水平间隙(下节排烟筒在膨胀节处的半径大于上节排烟筒底端半径)。竖直方向上,当玻璃钢钢排烟筒膨胀时应保证相邻的上、下节排烟筒不产生过大的挤压应力,在玻璃钢排烟筒冷缩时上、下节玻璃钢内筒不脱离。

二、在我国造纸机械设备中玻璃钢材料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我国造纸机械设备中玻璃钢材料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低温制冷行业用复合材料结构件的开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低温制冷行业用复合材料发展现状
        1.2.1 耐低温基体树脂的研究进展
        1.2.2 环氧树脂低温增韧的研究进展
        1.2.3 耐低温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4 课题来源
2 实验部分
    2.1 引言
    2.2 实验原料
    2.3 实验仪器和设备
    2.4 实验部分
        2.4.1 耐低温树脂基料的制备
        2.4.2 预浸料的制备
        2.4.3 耐低温结构件的制备
    2.5 测试与表征
        2.5.1 树脂含量测试
        2.5.2 树脂黏度测试
        2.5.3 胶化时间测试
        2.5.4 DSC分析
        2.5.5 红外分析
        2.5.6 复合材料密度测试
        2.5.7 拉伸性能测试
        2.5.8 压缩性能测试
        2.5.9 弯曲性能测试
        2.5.10 剪切性能测试
        2.5.11 冲击性能测试
        2.5.12 导热系数测试
        2.5.13 线膨胀系数测试
    2.6 结果与讨论
        2.6.1 耐低温环氧树脂体系的选择分析
        2.6.2 预浸料的制备工艺分析
        2.6.3 低温制冷结构件-超厚板材层压工艺分析
        2.6.4 低温制冷结构件-防波板模压工艺分析
        2.6.5 低温制冷结构件-管棒卷制工艺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产品性能测试方法及标准的建立
    3.1 引言
    3.2 制定企业标准3 项
    3.3 耐低温树脂基玻璃钢板材、卷管及防波板企业标准的建立
        3.3.1 耐低温树脂基玻璃钢板材标准的建立
        3.3.2 耐低温树脂基玻璃钢管材标准的建立
        3.3.3 耐低温树脂基玻璃钢防波板标准的建立
    3.4 行业标准的制定
    3.5 结果与讨论
    3.6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基于注入溶气水式新型高浓除渣器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造纸产业概况
        1.1.1.1 造纸产业特点
        1.1.1.2 世界造纸工业发展概况
        1.1.1.3 我国造纸工业发展现状
        1.1.2 废纸在造纸工业的作用与地位
        1.1.3 高浓除渣器在废纸制浆中的应用
        1.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锥形除渣器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2.1 净化原理的演变
        1.2.2 锥形除渣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1 锥形除渣器介绍
        1.2.2.2 锥形除渣器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目标与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与目标
        1.3.2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新型高浓除渣器原理及净化系统研究
    2.1 新型高浓除渣器原理及净化系统基本原理构想
    2.2 新型高浓除渣器原理及净化系统装置基本结构
    2.3 新型高浓除渣器原理及净化系统主要工艺与流程
    2.4 新型高浓除渣器原理及净化系统工艺条件范围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溶气-浆液体系密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3.1 概述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与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溶气水添加比例对微溶气浆密度的影响
        3.3.2 浆浓对微溶气浆密度的影响
        3.3.3 压力及浆种对微溶气浆密度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高浓除渣器系统净化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4.1 概述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与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溶气水添加比例及浆种对新型高浓除渣器净化效率的影响
        4.3.2 浆浓对新型高浓除渣器净化效率的影响
        4.3.3 压力对新型高浓除渣器净化效率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型高浓除渣器系统在废纸制浆中的应用研究
    5.1 新型高浓除渣器系统在废纸制浆中应用方案
        5.1.1 废纸制浆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5.1.2 新型高浓除渣器系统在废纸制浆中的应用方案
    5.2 新型高浓净化系统的净化效率和能耗分析
        5.2.1 净化效率和能耗的概念
        5.2.2 新型高浓净化系统与传统式净化效率和能耗比较
    5.3 加入的微溶气体对后续工序的影响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申请并授权的中国发明专利文本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3)废弃玻璃钢破碎—分级资源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玻璃钢应用现状及前景
    1.2 废弃玻璃钢概况
    1.3 废弃玻璃钢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
        1.3.1 燃烧法能量回收
        1.3.2 化学回收
        1.3.3 物理回收
        1.3.4 综合回收
        1.3.5 微生物法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课题的提出
        1.4.2 研究目的
        1.4.3 研究内容
        1.4.4 技术路线
2 破碎-分级后废弃玻璃钢的性能研究
    2.1 设备与测试仪器
    2.2 破碎-分级与分析方法
        2.2.1 破碎-分级
        2.2.2 分析方法
    2.3 废弃玻璃钢的性能
        2.3.1 形貌分析
        2.3.2 组分分析
        2.3.3 元素分析
        2.3.4 粒径分布
        2.3.5 FT-IR测试
        2.3.6 表面润湿性
    2.4 本章小结
3 废弃玻璃钢/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3.1 研究过程
        3.1.1 主要原料及仪器设备
        3.1.2 实验工艺流程
        3.1.3 性能检测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实验方案
        3.2.2 废弃玻璃钢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3.2.3 废弃玻璃钢对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
        3.2.4 废弃玻璃钢对复合材料冲击性能的影响
        3.2.5 复合材料冲击断面形貌
        3.2.6 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3.2.7 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熔融行为
        3.2.8 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
    3.3 本章小结
4 废弃玻璃钢/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性能改善
    4.1 研究方案
        4.1.1 实验原料及过程
        4.1.2 WGFRP的表面改性
    4.2 界面相容性的提高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4.2.1 实验方案
        4.2.2 KH550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2.3 MAPP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2.4 MAPP对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4.2.5 复合材料冲击断口形貌
    4.3 POE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4.3.1 POE用量对复合材料强度性能的影响
        4.3.2 POE对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废弃玻璃钢在纸张中的应用研究
    5.1 研究过程
        5.1.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5.1.2 实验方法
        5.1.3 性能检测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样品分级
        5.2.2 废弃玻璃钢粒径分析
        5.2.3 废弃玻璃钢对针叶木手抄片性能的影响
        5.2.4 废弃玻璃钢对PET浆粕手抄片性能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6 论文总结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制浆造纸工厂总图设计的优化与节能在实践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外制浆造纸行业发展形势
        1.1.2 国内制浆造纸行业发展形势
    1.2 我国制浆造纸企业布局特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我国制浆造纸企业布局特点及现状
        1.2.2 我国制浆造纸企业布局存在问题
    1.3 国内外总图设计研究现状
        1.3.1 国外总图设计研究现状
        1.3.2 国内总图设计研究现状
    1.4 选题意义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制浆造纸企业总平面布置基础
    2.1 制浆造纸工厂总平面布置
    2.2 制浆造纸厂总平面布置的类型
    2.3 制浆造纸企业总平面布置的的技术要求
    2.4 制浆造纸系统功能分区及设施布置原则
        2.4.1 工艺生产设施布置要求
        2.4.2 主要生产设施建筑物布置
        2.4.3 公用及辅助设施布置要求
        2.4.4 管线综合布置
        2.4.5 储运设施布置要求
        2.4.6 其余设施布置要求
第三章 制浆造纸企业总平面布置优选案例
    3.1 本项目背景及概况
    3.2 项目建设组成、技术主要方案、工艺流程
    3.3 运输及传输方式
    3.4 环境安全设施
    3.5 新疆博湖苇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图布置方案优化选择
        3.5.1 博湖苇业总图布置背景
        3.5.2 博湖苇业总图布置原则
        3.5.3 总图布置总体思路
        3.5.4 博湖苇业迁建厂区总平面布置图方案
    3.6 论证分析博湖苇业施工阶段总平面布置图可行性
    3.7 总图平面布置在实际施工中及后续生产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第四章 制浆造纸工厂中节能措施的应用
    4.1 制浆造纸工厂总图系列化紧凑式布置节能应用
    4.2 制浆造纸工厂生产工艺中节能的应用
        4.2.1 制浆置换蒸煮节能应用
        4.2.2 碱回收蒸发表面冷凝器冷却水热能应用
        4.2.3 中段水回用于制浆洗苇节能应用
        4.2.4 其余节能措施的应用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基于数字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建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3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4 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数字建筑技术与装配式建造
    2.1 数字建筑技术
        2.1.1 起源:产品制造与工程建造
        2.1.2 发展:从数字设计到数控建造
        2.1.3 工具:与软硬件技术的相互推动
    2.2 装配式建造
        2.2.1 装配式建造的发展进程
        2.2.2 装配式建筑的分类
        2.2.3 装配式建造与数字建筑技术的联系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案例研究(1)——大型综合性建筑
    3.1 深圳T3航站楼
        3.1.1 项目概况
        3.1.2 数字设计与加工制造:参数化蜂巢单元
        3.1.3 装配建造:通用性可变节点
    3.2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
        3.2.1 项目概况
        3.2.2 数字设计与加工制造:复杂钢结构节点和异形铝板幕墙
        3.2.3 装配建造:基于BIM技术的施工模拟与组织
    3.3 北京凤凰国际传媒中心
        3.3.1 项目概况
        3.3.2 数字设计与加工制造:非标准箱型钢结构和玻璃幕墙
        3.3.3 装配建造:可调钢抱箍节点
    3.4 广州歌剧院
        3.4.1 项目概况
        3.4.2 数字设计与加工制造:三角拟合立面、异形铸钢节点等
        3.4.3 装配建造:异形构件的空间就位
    3.5 国家体育场
        3.5.1 项目概况
        3.5.2 数字设计与加工制造:参数化异形钢结构加工
        3.5.3 装配建造:数字定位技术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案例研究(2)——小型实验性建筑
    4.1 2013-2014年ICD/ITKE研究馆
        4.1.1 项目概况
        4.1.2 数字设计与加工制造:参数化机械臂缠绕纤维
        4.1.3 装配建造:手工就位
    4.2 甘腾宾酒窖
        4.2.1 项目概况
        4.2.2 数字设计与加工制造:参数化机械臂砌筑砖块
        4.2.3 装配建造:单元吊装
    4.3 [c] space Pavilion
        4.3.1 项目概况
        4.3.2 数字设计与加工制造:参数化数控切割
        4.3.3 装配建造:卡槽连接空间构架
    4.4 香奈儿流动艺术展馆
        4.4.1 项目概况
        4.4.2 数字设计与加工制造:非标准分块设计
        4.4.3 装配建造:顺序装配
    4.5 霍夫多普汽车站
        4.5.1 项目概况
        4.5.2 数字设计与加工制造:数控切削成形
        4.5.3 装配建造:粘结与接缝处理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案例研究(3)——室内设计与装饰工程
    5.1 波士顿Ban Q餐厅
        5.1.1 项目概况
        5.1.2 数字设计与加工制造:切片拟合
        5.1.3 装配建造:吊挂就位
    5.2 银河SOHO售楼处
        5.2.1 项目概况
        5.2.2 数字设计与加工制造:非标准成形
        5.2.3 装配建造:接缝处理
    5.3 杭州ROMANTICISM服装店
        5.3.1 项目概况
        5.3.2 数字设计与装配建造:非标准形态的手工糊制
    5.4“绸墙”项目
        5.4.1 项目概况
        5.4.2 数字设计与装配建造:手工模拟非标准砌筑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案例分析的数字装配式建造特点阐述
    6.1 基于研究案例的分项特点汇总与分析
        6.1.1 研究案例的分项特点汇总
        6.1.2 数字装配式建造与分项属性相互关系的分析
    6.2 数字装配式建造的特点的研究
        6.2.1 数字装配式建造特点产生的内在逻辑
        6.2.2 数字装配式建造与传统建造方式的异同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工程案例探索——装配式玻璃钢建筑
    7.1 玻璃钢材料研究
        7.1.1 结合设计条件的材料选择
        7.1.2 材料性能研究
    7.2 案例探索——装配式玻璃钢小住宅
        7.2.1 项目概述
        7.2.2 装配建造设计要点
    7.3 结合材料的设计要点扩展分析
        7.3.1 防火设计
        7.3.2 节能设计
        7.3.3 结构构造分析
        7.3.4 多样性扩展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探索适宜方法和框架
    8.1 在现代建造技术的潮流中——建造与建筑师
    8.2 方法和框架:对接——建造产业化与自动化
    8.3 后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研究案例的分项特点汇总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我国玻璃钢模压成型工艺的发展回顾及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1.1 定义
    1.2 特点
    1.3 类型
2 发展概况
3 酚醛、环氧及其改性型模塑料的发展
    3.1 模塑料的生产工艺
    3.2 模塑料的生产厂家
    3.3 模塑料的应用
        3.3.1 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
        3.3.2 在常规武器及军事工程中的应用
        3.3.3 在其他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4 聚酯模塑料 (SMC/BMC) 的发展
    4.1 概况
    4.2 SMC/BMC制品及生产设备的进步
        4.2.1 国产SMC机组的进步
        4.2.2 我国SMC专用压机的进步
        4.2.3 SMC/BMC模具的进步
        4.2.4 SMC制品二次加工设备的进步
    4.3 SMC/BMC早期应用
        4.3.1 BMC的早期应用
        4.3.2 SMC的早期应用
    4.4 SMC/BMC近期应用及典型产品的现状
        4.4.1 在电力/电器中的应用。
        4.4.2 在低压电器中的应用
        4.4.3 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
        4.4.4 在建筑中的应用
        4.4.5 在其他领域中的典型应用
5 结束语

(7)二氧化氯作用下不锈钢和钛的腐蚀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立题依据
    1.2 二氧化氯的性质、制备及其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1.2.1 二氧化氯的性质
        1.2.2 二氧化氯的制备
        1.2.3 二氧化氯的应用
    1.3 二氧化氯制备和漂白设备腐蚀现状及国内外研究状况
    1.4 金属腐蚀测试方法
        1.4.1 金属常规腐蚀评定方法
        1.4.2 电化学测试技术
    1.5 孔蚀
    1.6 二氧化氯制备和漂白设备的防腐蚀措施
        1.6.1 选用耐腐蚀的材料
        1.6.2 添加缓蚀剂
        1.6.3 电化学保护
        1.6.4 金属的钝化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7.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2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304 不锈钢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样制备
        2.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药品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浓度二氧化氯溶液对 304 不锈钢腐蚀的影响
        2.3.2 不同 pH 二氧化氯溶液对 304 不锈钢腐蚀的影响
        2.3.3 不同温度二氧化氯溶液对 304 不锈钢腐蚀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316L 不锈钢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样制备
        3.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药品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浓度二氧化氯溶液对 316L 不锈钢腐蚀的影响
        3.3.2 不同 pH 二氧化氯溶液对 316L 不锈钢腐蚀的影响
        3.3.3 不同温度二氧化氯溶液对 316L 不锈钢腐蚀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钛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样制备
        4.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药品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浓度二氧化氯溶液对钛材腐蚀性能的影响
        4.3.2 不同 pH 二氧化氯溶液对钛材腐蚀性能的影响
        4.3.3 不同温度二氧化氯溶液对钛材腐蚀性能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304 不锈钢钝化预处理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样制备
        5.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药品
        5.2.3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304 不锈钢在不同钝化剂中钝化效果的分析
        5.3.2 预处理 304 不锈钢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性能分析
        5.3.3 304 不锈钢预处理前后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阻抗谱测试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316L 不锈钢钝化预处理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试样制备
        6.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药品
        6.2.3 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316L 不锈钢在不同钝化剂钝化效果的分析
        6.3.2 预处理 316L 不锈钢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性能分析
        6.3.3 316L 不锈钢预处理前后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阻抗谱测试分析
        6.3.4 不锈钢和钛在二氧化氯溶液中腐蚀性能比较
    6.4 小结
总结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基于PLC的玻璃钢拉挤生产线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玻璃钢拉挤设备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 论文的框架结构
2 玻璃钢拉挤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2.1 PLC(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2.1.1 PLC 的特点及分类
        2.1.2 PLC 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2.1.3 PLC 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2.2 玻璃钢拉挤工艺及拉挤设备概述
        2.2.1 拉挤工艺
        2.2.2 拉挤成型设备介绍
        2.2.3 拉挤过程工艺参数
    2.3 原玻璃钢拉挤生产线存在的问题
    2.4 新型玻璃钢拉挤生产线的设备构成
        2.4.1 生产线的主要用途及使用范围
        2.4.2 生产线的主要结构及技术参数
    2.5 生产线的控制要求及控制功能
    2.6 生产线控制系统方案的确定
    2.7 控制系统采用的新技术
    2.8 本章小结
3 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及硬件回路的设计
    3.1 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
    3.2 控制系统主要元器件的选型
    3.3 定型、牵引部分控制系统 PLC 模块的配置及 I/O 地址分配
        3.3.1 PLC 模块的配置
        3.3.2 CP1H CPU 单元 I/O 地址分配
        3.3.3 温度控制单元地址分配
        3.3.4 开关量扩展模块 I/O 地址分配
    3.4 定型、牵引部分控制系统加热回路的设计
    3.5 定型、牵引部分控制系统伺服驱动部分的设计
        3.5.1 伺服驱动系统概述
        3.5.2 伺服驱动系统的控制原理
        3.5.3 伺服驱动系统硬件回路的设计
    3.6 定型、牵引部分操作面板功能说明
    3.7 切割部分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3.8 切割部分控制系统步进电机的控制
        3.8.1 步进电机概述
        3.8.2 步进电机及驱动器的选择
        3.8.3 步进电机驱动器及 CNC 可编程控制器的用法
        3.8.4 切割部分电机接线原理图
        3.8.5 切割部分操作面板功能说明
    3.9 本章小结
4 PLC 软件控制技术的研究
    4.1 PLC 控制系统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
    4.2 PLC 编程软件的介绍
    4.3 项目工程的设置
    4.4 PLC 程序软件的设计
        4.4.1 定型模具加热控制程序的设计
        4.4.2 牵引伺服电机运行控制程序的设计
        4.4.3 牵引制品长度控制程序的设计
        4.4.4 报警控制程序的设计
        4.4.5 切割控制程序的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触摸屏(可编程终端)控制技术的研究
    5.1 触摸屏(可编程终端)的工作原理
    5.2 触摸屏(可编程终端)的特点和功能
    5.3 触摸屏(可编程终端)的选型
    5.4 触摸屏(可编程终端)的画面程序设计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9)胶衣各组分对胶衣老化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胶衣简介
    1.3 胶衣的组成
        1.3.1. 成膜物质
        1.3.2. 交联单体
        1.3.3.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成膜基理
        1.3.4. 颜料与填料
        1.3.5 触变添加剂
        1.3.6 光稳定剂
        1.3.7 引发体系
        1.3.8. 助剂
    1.4 高分子材料的老化
        1.4.1 人工加速光老化试验方法
        1.4.2 高分子材料耐候性评价指标的选择
    1.5 颜色
    1.6 光泽度
    1.7 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体树脂对胶衣耐候性的影响
    2.1 引言
    2.2 胶衣的类型
        2.2.1 邻苯二甲酸酐型(邻苯型)胶衣和间苯二甲酸型(间苯型)胶衣
        2.2.2 丙二醇和新戊二醇型胶衣
        2.2.3 双酚A型和乙烯基型胶衣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设计
        2.3.2 样板制备
        2.3.3 实验设备
    2.4 实验评判标准
    2.5 实验结果
        2.5.1 不同基体树脂纯白胶衣人工加速老化后的结果
        2.5.2 不同基体树脂灰白胶衣人工加速老化后的数据比较
        2.5.3 邻苯、间苯和间苯/新戊二醇中灰胶衣人工加速老化后的结果
    2.6 结果讨论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颜料对胶衣耐候性的影响
    3.1 引言
    3.2 颜料的结构特点和耐老化的性能
        3.2.1 无机颜料
        3.2.2 有机颜料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设计
        3.3.2 样板制备
        3.3.3 实验设备
    3.4 实验结果
        3.4.1 硫酸法和氯化法钛白粉在纯白胶衣中人工加速老化后的结果
        3.4.2 不同钛白粉含量在纯白胶衣中人工加速老化后的结果
        3.4.3 不同色浆含量、不同树脂基体的灰色胶衣人工加速老化后的结果
        3.4.4 不同色浆含量的橙色胶衣人工加速老化后的结果
    3.5 结果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单体对胶衣耐候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设计
        4.2.2 样板制备
        4.2.3 实验设备
    4.3 实验结果
    4.4 结果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紫外线吸收剂对胶衣耐候性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设计
        5.2.2 样板制备
        5.2.3 实验设备
    5.3 实验结果
    5.4 结果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耐候胶衣的配方优化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设计
        6.2.2 实验设备
        6.2.3 实验判定依据
    6.3 实验结果
    6.4 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燃煤电厂玻璃钢烟囱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湿法烟气脱硫
    1.3 玻璃钢的优缺点
    1.4 玻璃钢作为烟囱材料的发展历史与前景
        1.4.1 FRP烟囱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
        1.4.2 玻璃钢材料的老化问题
        1.4.3 FRP材料的耐温防火问题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主要方法
第二章 排烟筒接口强度校核
    2.1 复合材料的连接
        2.1.1 螺栓连接的特点
        2.1.2 胶接连接的特点
        2.1.3 混合连接的特点
    2.2 排烟筒接口设计
        2.2.1 胶接连接
        2.2.2 机械连接设计以及校核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偏移量对排烟筒接口承载能力影响
    3.1 有限元方法以及ANSYS软件应用简介
        3.1.1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3.1.2 ANSYS有限元软件简介
        3.1.3 ANSYS有限元分析步骤
        3.1.4 ANSYS有限元单元介绍
    3.2 对于排烟筒对接过程错边量对排烟筒承载能力的影响
        3.2.1 无偏移对接的计算
        3.2.2 偏移缺陷的有限元计算
    3.3 结果分析
        3.3.1 应力分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排烟筒膨胀节的设计
    4.1 膨胀节的变形分析与设计
        4.1.1 水平变形
        4.1.2 水平变形载荷组合
    4.2 竖向变形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在我国造纸机械设备中玻璃钢材料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低温制冷行业用复合材料结构件的开发与研究[D]. 徐秀桃.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2]基于注入溶气水式新型高浓除渣器系统的研究[D]. 李金苗. 南京林业大学, 2018(05)
  • [3]废弃玻璃钢破碎—分级资源化利用研究[D]. 刘媛. 陕西科技大学, 2017(01)
  • [4]制浆造纸工厂总图设计的优化与节能在实践工程中的应用[D]. 梁永杰. 大连工业大学, 2016(05)
  • [5]基于数字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建造研究[D]. 梅玥. 清华大学, 2015(08)
  • [6]我国玻璃钢模压成型工艺的发展回顾及现状[J]. 黄家康.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4(09)
  • [7]二氧化氯作用下不锈钢和钛的腐蚀行为研究[D]. 王淑梅. 南京林业大学, 2013(03)
  • [8]基于PLC的玻璃钢拉挤生产线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李厥瑾.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3)
  • [9]胶衣各组分对胶衣老化性能的影响[D]. 张汇娟. 华东理工大学, 2011(01)
  • [10]燃煤电厂玻璃钢烟囱设计[D]. 汪东瑶.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9)

标签:;  ;  ;  ;  

玻璃钢材料在我国造纸机械设备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