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生产新技术问世

醋酸生产新技术问世

一、醋酸生产新技术问世(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王波[2](2020)在《利用杜氏盐藻生产β-胡萝卜素的研究以及光合反应器的开发》文中指出杜氏盐藻是一种单细胞无细胞壁的原生植物,也是在目前发现的微藻中实现工业化为数不多的藻种之一,其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油脂、色素。β-胡萝卜素是一种天然的色素,具有抗脂质过氧化、提高人体免疫力以及治疗某些慢性病的功能,同时它也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化合物,在保健、医药、化妆品、食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试验以两种杜氏盐藻藻种CCAP 19/18与B01为研究材料,首先优化了该藻种的培养方式和培养基;其次研究了光强和碳源对杜氏盐藻生长的影响;最后通过环境抑制和代谢抑制剂探究杜氏盐藻在光合反应器中的生长和β-胡萝卜素的产率。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利用不同培养方式与培养基质培养杜氏盐藻CCAP 19/18,研究结果表明:ATCC培养基质最适合CCAP 19/18生长,最大单位细胞浓度达到4.35×106/m L。以ATCC基质为培养基,在200 rpm/min的搅拌速度下和空气流量为300 m L/min的培养条件下,杜氏盐藻CCAP 19/18的生长速度最快,单位细胞叶绿素产率可达18.36μg/106个细胞,相当于对照组的1.2倍。在该条件下,F/2基质最适合β-胡萝卜素的产率提高,单位细胞产率为1.503μg/106个细胞,是对照组的1.8倍。在ATCC基质中添加额外碳源对杜氏盐藻CCAP19/18进行混合培养,结果表明:添加5 g/L的葡萄糖可以促进杜氏盐藻的生长,最高单位细胞浓度达到2.928×106/m L,β-胡萝卜素的产率达到2.69μg/106个细胞,在生长停滞期会促进该藻絮凝。相反,在ATCC基质中添加3 g/L的醋酸无法促进杜氏盐藻的生长。(2)杜氏盐藻在不同波长光源条件下生长差异明显,结果表明:红光、绿光、紫光、蓝光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藻细胞单位细胞浓度,红光对CCAP 19/18与B01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最大单位细胞浓度分别达到10.24×106/m L与17.2×106/m L,是对照组的1.53与1.40倍。两种藻种在紫光光源培养下的单位细胞内β-胡萝卜素的产率分别为0.340μg/106个细胞和0.325μg/106个细胞,是对照组的1.25与1.36倍。在白光条件下设置不同光照强度研究其对杜氏盐藻CCAP 19/18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强度为7000 Lux可以促进细胞的生长速度,最高单位体积内细胞浓度达到6.5×106/m L,当光照强度超过13000 Lux时对其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光照强度在16000 Lux时可以促进细胞中β-胡萝卜素的产生,产率可达到0.423μg/106个细胞,约为对照组的2.5倍。(3)利用高光、高盐、缺氮三种诱导方式探究其对CCAP 19/18杜氏盐藻生长及胡萝卜素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盐(210 g/L)对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最强,最大单位细胞浓度为4.32×106/m L。高光诱导条件下(1.6×105Lux)可显着提高单位细胞内β-胡萝卜素产率,高单位细胞内β-胡萝卜素的产率达到0.175μg/106个细胞、高盐诱导条件下为0.123μg/106个细胞,分别是对照组的3.96与2.62倍。不同浓度的Na Cl对杜氏盐藻生长及β-胡萝卜素产率影响显着,在Na Cl为90 g/L时杜氏盐藻的最大单位细胞浓度为4.8×106/m L个细胞,为对照组的1.4倍;β-胡萝卜素的单位细胞产率最佳浓度为210 g/L,单位细胞产率为5.71μg/106个细胞,为对照组的2.7倍。(4)在ATCC基质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三乙胺和尼古丁,研究其对CCAP 19/18杜氏盐藻生长与和β-胡萝卜素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TCC基质中加入80 mg/L的三乙胺可在短时间内提高单位细胞内β-胡萝卜素的产率,在第三天时达0.0847μg/106个细胞,是对照组的2倍。在基质中添加尼古丁对CCAP 19/18的生长无促进作用,且浓度越高,对该藻种的生长抑制作用越强。在尼古丁浓度为20 mg/m L时,在生长末期单位细胞内叶绿素产率为2.690μg/106个细胞,在其浓度为60 mg/m L时,单位细胞内β-胡萝卜素的产率为3.586μg/106个细胞,是对照组的1.2倍。(5)在连续式光合反应器中分别培养杜氏盐藻CCAP 19/18与B01,微藻藻细胞最大单位体积细胞浓度分别为8.95×106/m L和5.26×106/m L。在连续式光合反应器胁迫阶段,不同的环境胁迫和抑制剂胁迫均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两种杜氏盐藻生长并促进β-胡萝卜素的产率,其中三乙胺对两种杜氏盐藻生长影响最大,缺氮对两种杜氏盐藻生长影响最小。在16000 Lux的高光条件下,两种杜氏盐藻在连续式光合反应器β-胡萝卜素的产率达到最高,B01为0.351 mg/m L、CCAP为0.318 mg/m L,分别为对照组的3.4倍与1.8倍。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促进杜氏盐藻CCAP19/18和B01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均为7000Lux,胁迫β-胡萝卜素的产生最佳光照强度为16000 Lux。培养基中添加二苯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β-胡萝卜素的形成,特别是对杜氏盐藻B01,说明β-胡萝卜素羟化酶是参与β-胡萝卜素形成关键酶。综上所述,本研究提高了对两种工业微藻菌株的认识,提出了利用该藻种在工业生产中最适合生长和生产β-胡萝卜素的条件,同时阐述了β-胡萝卜素合成相关酶的重要性,并在该基础上开发了适合杜氏盐藻培养的专一光合反应器模型。

乐妍[3](2020)在《三醋酸纤维素膜/水凝胶汲取剂的制备及浓缩酯化废水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酯化废水含大量有机物、难处理,须探索更有效的处理方式。本文利用高回收率的正渗透(FO)技术,将FO膜与水凝胶汲取剂联用于酯化废水的浓缩测试。本课题以三醋酸纤维素(CTA)为成膜材料,利用相转化法制备CTA膜,通过水通量等性能测试考察成膜材料的影响机制并优化膜性能;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丙烯酸钠(SA)为单体,通过双水相共聚法制备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纳(NIPAM/SA)水凝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合溶胀、退溶胀、动力学等指标,考察不同组份对水凝胶性能的影响机制并优化其性能。最后,将优化的CTA膜和水凝胶联合应用于酯化废水的FO浓缩实验中,通过改变FO运行参数(废水COD浓度、膜面流速、汲取液种类、料液p H性以及汲取剂再生效率),记录各时间段的水通量和COD浓度的变化,分析和评价废水浓缩效果。通过膜性能的分析,确定最优铸膜液配比为:14.5 wt.%CTA+10.0 wt.%马来酸68.0 wt.%+1,4-二氧六环+7.5 wt.%丙酮。其中,成膜影响机制为:CTA浓度主要作用于分子链密度;马来酸通过控制亲水基团数量和成膜速率;不同溶剂配比利用丙酮的易挥发性来推迟分子链聚合。通过水凝胶测试分析,确定制备剂最优配比为:46.5 wt.%NIPAM+46.5 wt.%SA+3 wt.%MBA+2 wt.%APS+2 wt.%PEG4000。结合红外测试、扫描电镜分析和各性能测试可知:单体配比通过控制SA浓度为水凝胶提供疏水基团进而控制水凝胶的疏水平衡;交联剂通过影响分子链的交联密度而影响内部网络的完整性;引发剂在链式反应阶段控制分子链长度进而影响网络孔径;致孔剂通过“占位”作用影响网络结构,不同的是,浓度影响孔隙率,分子量则作用于孔隙尺寸。最后由FO测试可知,最佳膜面流速为1.46 cm·s-1,水凝胶能完全克服汲取液反渗的缺点、不受废水酸碱度影响、且再生性良好。酯化废水的浓缩试验表明,NIPAM/SA/4000和NIPAM/SA两种水凝胶均能对一定浓度的废水进行浓缩处理,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中NIPAM/SA/PEG4000产生的水通量和废水浓缩效果优于NIPAM/SA,经过12 h,废水COD浓度分别浓缩了1.124倍和1.09倍,致孔剂可以通过提升溶胀性进而提高正渗透效力,因此添加致孔剂可以提升正渗透技术的一个有效方法。

张青竹[4](2020)在《硅纳米线制备技术、器件特性及生物传感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针对集成电路发展面临的挑战,探索了增强栅控特性的新器件结构技术方案,包括:开发了扇贝形S-FinFET,GAA Si NW和堆叠GAA Si NW MOSFET制备的关键技术,并获得了优异的器件结构和电学性能;同时,探索了基于主流体硅FinFET技术的SiNW传感器设计、制备和优化,并在细胞离子活动检测中得到应用。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如下:(1)发现并解决了侧墙转移(SIT)技术制备扇贝形状的fin(S-fin)不对称的问题。首次提出了非对称侧墙造成扇贝形状的fin(S-fin)刻蚀不同步的机理,以及通过降低硬掩膜(HM)高度来改善扇贝形状的fin(S-fin)非对称性的方案,并完成实验验证,成功制备出对称的扇贝形状的fin(S-fin);基于对称的扇贝形状的fin(S-fin),通过采用源漏选择性外延,减小了 90%的源漏电阻,制备出扇贝形S-FinFET器件驱动性能达到FinFET器件水平,比FinFET器件亚阈值摆幅(SS)减小了 25%,漏致势垒降低(DIBL)减小了 54%,具有更好短沟道效应(SCEs)控制性能。(2)新型Si NW FET器件制备关键技术与集成技术研发。通过采用低温低阻NiPt硅化物形成金属化源漏(MSD)的方案,显着降低源漏寄生电阻,从而将新型Si NW N/PMOS器件性能提高大约30倍,驱动电流达到了该类器件最好水平,并具有优异的短沟道效应(SCEs)抑制特性;通过全金属源漏与Si界面的晶格失配,成功地在器件沟道中引入张应力,有效的增强了电子迁移率;同时,通过肖特基势垒源漏(SBSD)技术使源漏寄生电阻进一步降低,使P型介质隔离SiNW器件驱动性能提高50%。(3)后栅GAA Si NW MOSFET层间介质(ILD0)材料改进与优化。针对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SiO2形成层间介质(ILD0)材料在SiNW沟道释放和形成等工艺处理过程中遭到严重破坏的难题,提出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SiNx作为层间介质(ILD0)层的方案,并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案形成的层间介质(ILD0)材料可以大幅提高后栅Si NW制备的工艺处理窗口和器件良率,为GAA Si NW MOSFET制备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4)开展了一系列堆叠GAA Si NW/NS MOSFET制备关键技术研究,包括GeSi/Si叠层外延、Si NW选择性腐蚀与NW释放、热预算对GeSi/Si叠层扩散影响及优化;通过工艺模块串联与器件集成,开发并获得兼容主流体硅FinFET工艺的堆叠 GAA Si NW/NS MOSFET。(5)首次将基于主流体硅FinFET技术的侧墙转移(SIT)技术用于制备Si NW传感器,大幅提高了 Si NW传感器件制作效率以及均匀性。根据细胞尺寸大小、特定液体测试环境等对Si NW传感器进行了设计和制备,并成功应用于细胞离子活动探测领域。在未来细胞离子活动记录、药物试验平台和疾病诊断等领域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6)面向未来规模应用,首次提出和实现了通过侧墙转移(SIT)+普通光刻形成的混合光刻技术制备Si NW传感器,实现了高效率、低成本、波动性(variation)小的Si NW器件制备方案;并成功在先进200 mm CMOS工艺线制备出Si NW传感器。实验结果证明SiNW器件较工艺优化前寄生电阻减小了 97.2%,器件均匀性进一步大幅提升,为未来实现该技术规模应用提供关键技术。

张锦标[5](2020)在《含有机硼酸锂的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型、高效、绿色的能源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模式。锂离子电池作为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储能设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活等各个领域。然而现有的锂离子电池仍有着许多不足,本文就锂离子电池电解质领域,制备并研究了几种新型的聚合物电解质。首先向P(VDF-HFP)-PEO聚合物体系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醋酸纤维素CA,采用相转化法制备出一系列不同质量比的隔膜,并与LiClO4溶液组成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GPE-LiClO4)。后对隔膜及GPE进行表征,SEM、吸液率实验结果显示CA15%-P(VDF-HFP)-PEO隔膜孔隙结构良好、分布更为均匀,同时吸液效果显着,这将有利于锂离子的传输;交流阻抗法测得室温下该比例GPE的离子电导率达到5.15×10-3S·cm-1;TGA、DSC表征结果发现CA的加入改变了体系热熔性质,降低了PEO的结晶度,同时250℃内不发生热分解;后对Li/15%CA-GPE-LiClO4/SS体系进行LSV测试,发现其电化学窗口达到4.5V,满足一般锂离子电池的使用条件。成功合成三种含硼类锂盐双草酸硼酸锂LBOB、双邻苯二酚硼酸锂LBBB、双3-氟邻苯二酚硼酸锂FLBBB,并以CA15%-P(VDF-HFP)-PEO隔膜作为聚合物基体,制备了三种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GPE-LBOB、GPE-LBBB、GPE-FLBBB),用交流阻抗法测试发现三种GPE室温下离子电导率均达到10-3S·cm-1。后选择以GPE-FLBBB作为电解质分别组装Li/GPE-FLBBB/SS半电池和LiFePO4/GPE-FLBBB/Li全电池,对相关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论如下:GPE-FLBBB的氧化电位达到4.25V,在此电压内的充放电实验结果表明GPE-FLBBB电池有着较高的电池容量,0.1C下的容量达到175mAh·g-1。在进行100次循环之后发现GPE-FLBBB电池仍保持着较好的电池容量和库伦效率。表明GPE-FLBBB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潜在的应用价值。最后以三种LBOB、LBBB、FLBBB为电解质锂盐,P(VDF-HFP)-PEO为聚合物基体,制备了三种全固态电解质(SPE-LBOB,SPE-LBBB,SPE-FLBBB)。通过SEM和XRD表征证实了含硼类锂盐在P(VDF-HFP)-PEO体系中能够均匀分散,对三种SPE进行热重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发现LBOB与聚合物基体的相互作用最强。后使用交流阻抗法和LSV测试三种SPE的电化学性能,结果显示室温下三种SPE的离子电导率均达到10-5S·cm-1且均具有较宽的电化学窗口。

刘奕[6](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宋丽健[7](2019)在《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过滤介质处理难过滤物料的强化过滤过程的研究》文中指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是一种具有独特分子结构的材料,其分子量可达到150万以上,相较普通聚乙烯具有耐磨性、耐化学腐蚀性、耐氧化性等优异的综合性能。其应用广泛,常应用于包括电力、排水、化工等诸多领域。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制备出的过滤介质具有均匀的微孔结构,化学稳定性和优异的自润滑性,可应用于污水处理等过滤领域。难过滤物料成分复杂,固体颗粒小,并具有高黏度,高分散性,在过滤时会形成滤饼层,同时,难过滤物料中较小的颗粒也较容易堵塞过滤介质孔隙,使得过滤通量降低,最终导致过滤分离过程无法进行下去。本研究中,采用工业生产中的一种典型难过滤物料,醋酸钙悬浮液,该物料用途广泛,在工业上通常是由醋酸与熟石灰反应制备而成,形成的醋酸钙悬浮液杂质分散性高,颗粒较小,液相较粘,属于典型的难过滤物料。考虑到难过滤物料成分复杂,单纯的进行终端过滤并不能满足过滤要求,很难将其进行分离,因此需要强化过滤过程。本研究采用了动态过滤技术来强化过滤过程。动态过滤技术可利用旋转元件所产生的剪切力来增强湍动,由此限制了滤饼的形成与增长,可以明显地提高过滤通量,改善过滤效果,完成对难过滤物料的过滤与分离。本研究采用颗粒烧结法制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过滤介质,对难过滤的醋酸钙悬浮液采用动态过滤技术开展强化过滤过程的研究工作。研究首先对三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过滤介质进行表征,进行了孔径测定、电镜分析、纯水通量测试等。对研究所用的醋酸钙悬浮液进行了浊度、固含量、粒度分布、黏温曲线等物性分析测试。在此基础上,采用自制的动态过滤装置进行了强化过滤过程的试验,试验分别考察了在不同操作压力、旋转速度、固含量、操作温度条件下对过滤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终端过滤与动态过滤的对比试验。研究表明,在对醋酸钙溶液的强化过滤过程处理中,过滤通量会随着过滤介质的孔径增大、过滤压力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加、过滤物料温度的升高、固含量的降低均有所提高,而随着旋转元件转速的增加,过滤通量先增后减。试验分离过程中的截留效果较好,滤液浊度都在30NTU以下。本研究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过滤介质对难过滤物料的强化过滤过程的处理达到了处理效果,实现了有效的过滤分离,可供技术工程化应用研究参考,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过滤材料应用于难过滤物料的处理提供了新思路。

张德全[8](2019)在《两种基于核酸扩增技术的阿萨希毛孢子菌快速检测和鉴定方法的建立及应用》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和目的:关于毛孢子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毛孢子菌已成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真菌血症中第二大常见的酵母类致病菌。在侵袭性酵母菌感染中,毛孢子菌的致病几率仅次于念珠菌和隐球菌。阿萨希毛孢子菌(Trichosporon asahii,T.asahii)是临床分离毛孢子菌中最常见的菌种。播散性毛孢子菌病的死亡率高达50%80%,在恶性血液病并出现持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中,死亡率甚至可达100%。由于侵袭性或播散性毛孢子菌感染患者病情常迅速变化,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对于临床抗真菌药物的及时合理应用、扭转高死亡率局面极其重要。核酸扩增技术由于可快速高效扩增病原菌特征性核苷酸序列,已在毛孢子菌感染的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既往的核酸扩增技术大多依赖于病原菌纯培养、DNA提取和后续的产物测序才能获取检测结果,严重削弱了核酸扩增技术的高时效性优势。为提高核酸扩增技术在毛孢子菌感染诊断中的总体时效性,我们选择基于菌落PCR技术(无需复杂的DNA提取步骤)和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扩增时间1020min),建立2种分别适用于设备技术条件充足和设备技术匮乏地区和机构的T.asahii感染快速诊断方法。本研究的第一部分旨在建立一种可以取代核酸扩增前DNA提取过程的T.asahii菌落DNA快速释放方法,并初步形成T.asahii感染临床易获取样本快速处理策略;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旨在基于第一部分研究成果,实现菌落PCR技术和菌落RPA技术对T.asahii的特异性快速检测,并观察该2项技术对临床样本检测的适用性;第四部分旨在通过T.asahii播散性感染小鼠模型验证2种快速检测方法的实用性。主要实验方法:第一部分:采用PCR技术以IGS区通用引物进行扩增,评价玻璃珠法、冻融法、直接法、酶解法和常规DNA提取法对T.asahii DNA的释放效率,并观察最优方法处理T.asahii模拟感染临床样本的性能。1.以各方法处理后的T.asahii CBS2479浓度梯度菌悬液作为PCR模板扩增,进行敏感性检测;2.以各方法处理后的15株T.asahii菌株103CFU/mL的菌悬液作为PCR模板扩增,进行阳性率检测;3.以敏感性、阳性率间接评价4种方法对T.asahii的菌落DNA释放效率,并与常规提取法进行比较,筛选出一种最优的T.asahii菌落DNA快速释放方法;4.采用响应面法对最优方法进行优化,并通过PCR扩增的敏感性变化验证优化后方法DNA释放效率的提高;5.以最优方法为基础对T.asahii模拟感染的全血、尿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样本进行处理,以PCR扩增结果间接评价模拟样本中T.asahii基因组DNA的释放效率,并对模拟样本处理方法做相应改进。第二部分:建立菌落PCR技术快速检测和鉴定阿萨希毛孢子菌的方法。1.基于15个T.asahii IGS区基因型和近缘菌种IGS序列的比对结果,手工设计T.asahii种特异性引物;2.根据引物对小样本量菌种的特异性表现进行引物筛选,而后基于盲法设计通过大样本量菌种验证最优引物特异性;3.观察菌落PCR技术对连续稀释T.asahii菌悬液和DNA样本的检测敏感性;4.采用正交设计优化菌落PCR反应体系,通过敏感性检测水平变化验证优化后菌落PCR扩增效率的提高,并复核菌落PCR检测的特异性;5.应用凝胶电泳成像和直接荧光显色法观察菌落PCR技术对T.asahii模拟感染样本的检测敏感性和检出率。第三部分:建立菌落RPA技术快速检测和鉴定阿萨希毛孢子菌的方法。1.基于第二部分引物设计所采用的T.asahii与近缘菌种IGS序列差异区,按照RPA引物设计要求,手工设计T.asahii种特异性引物;2.应用小样本量菌种观察引物特异性,并通过温度梯度扩增优化引物特异性;3.基于盲法设计,应用大样本量菌种验证引物特异性;4.观察RPA技术对连续稀释T.asahii DNA样本的检测敏感性;5.采用正交设计优化RPA反应体系和条件,通过敏感性检测水平变化验证优化后RPA扩增效率的提高,并复核RPA检测的特异性;6.观察玻璃珠法与RPA技术联合应用对连续稀释T.asahii菌悬液的检测敏感性;7.分别应用凝胶电泳成像和直接荧光显色法观察菌落RPA技术对T.asahii模拟感染样本的检测敏感性和检出率。第四部分:在T.asahii播散性感染小鼠模型中验证菌落PCR技术和菌落RPA技术的实用性。1.应用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对小鼠进行免疫抑制,通过尾静脉接种T.asahii,建立T.asahii播散性感染小鼠模型;2.通过真菌镜检、液体标本和组织匀浆真菌培养、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培养阳性菌株菌落PCR产物测序比对,确证感染菌种及模型建立是否成功,并计算各器官载菌量;3.分别应用菌落PCR技术和菌落RPA技术对6个时间点的血液、尿液和BALF进行检测。主要实验结果:第一部分:玻璃珠法可高效释放T.asahii菌落DNA,且适用于对全血、尿液和BALF的处理。1.基于玻璃珠法、冻融法处理后的PCR检测敏感性为3×102CFU/mL,直接法、酶解法和常规DNA提取法的敏感性为3×103CFU/mL;2.基于玻璃珠法处理后的PCR检测阳性率为100%,明显高于其它4种方法;3.玻璃珠法处理耗时短于除直接法外的其它方法;4.经优化后玻璃珠法处理后的PCR检测敏感性提高至3.0×101 CFU/mL;5.经玻璃珠法处理的3种临床样本其PCR检测敏感性均为3.0×101 CFU/mL,且在全血样本玻璃珠法处理后增加浓缩纯化步骤可使PCR检测敏感性提高1个数量级。第二部分:T.asahii菌落PCR快速检测和鉴定方法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适用于对全血、尿液和BALF中T.asahii的直接检测。1.采用引物TA4F和TA4R的菌落PCR技术在优化前后对非T.asahii菌株均无扩增;2.优化后的菌落PCR技术对T.asahii菌悬液和DNA样本的检测敏感性分别为10 CFU/mL和1fg/μL;3.凝胶电泳成像和荧光显色结果一致,菌落PCR技术对模拟感染的全血样本检测敏感性为30 CFU/mL,对尿液和BALF的敏感性为10 CFU/mL,对孢子浓度为300CFU/mL的模拟样本检出率为100%。第三部分:T.asahii菌落RPA快速检测和鉴定方法可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T.asahii的准确检测,可直接检测全血、尿液和BALF中的T.asahii。1.基于引物TA4RPAF和TA4RPAR4的RPA技术在反应温度为47.5℃时满足对T.asahii特异性扩增要求;2.优化后的RPA技术检测T.asahii DNA和菌悬液样本的敏感性分别为1fg/μL和30 CFU/mL;3.菌落RPA技术检测对模拟感染的全血、尿液和BALF样本的检测敏感性均为30 CFU/mL,对模拟感染样本的检出率均为100%,且凝胶电泳成像和荧光显色法对敏感性的判读结果一致。第四部分:2种检测方法均可在经确证的T.asahii播散性感染小鼠模型全血、尿液和BALF中检出T.asahii。1.根据组织培养和测序鉴定结果,18只实验组小鼠均出现T.asahii播散性感染,模型建立成功;2.菌落PCR技术和菌落RPA技术检测实验组血液、尿液和BALF,结果均为阳性,对照组均为阴性;3.应用直接荧光显色与电泳成像均可对检测结果进行准确判断;4.菌落PCR技术和菌落RPA技术可在血行播散后6h于小鼠血液、尿液和BALF检出T.asahii。主要结论:1.在应用核酸扩增技术检测前,玻璃珠法可作为高效释放全血、尿液和BALF中T.asahii DNA的方法,在扩增后可应用荧光显色法直接读取结果;2.成功建立了可直接应用于全血、尿液和BALF的T.asahii菌落PCR快速检测和鉴定方法,可用于对T.asahii感染的即时诊断;3.成功建立了可直接应用于全血、尿液和BALF的T.asahii菌落RPA快速检测和鉴定方法,该法操作简单,耗时极短,可作为设备或技术匮乏机构即时诊断T.asahii感染的工具;4.可选择血液、尿液和BALF作为T.asahii播散性感染早期诊断的样本,2种快速检测和鉴定方法均可用于T.asahii播散性感染的早期诊断。

刘富龙[9](2019)在《Cr/SiO2催化剂的活化方法及催化乙烯聚合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乙烯(PE)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其产量居于3大聚烯烃材料之首。聚烯烃行业的发展主要得力于新型聚乙烯催化剂的研发。Phillips铬系催化剂作为三大聚乙烯催化剂之一,具有催化活性高,生产工艺简单,无需添加任何助催化剂即可实现乙烯聚合,且其产品的分子量分布宽,具有长支链等特点,成为聚乙烯行业不可替代的催化剂。铬系催化剂需在流化床中经高温焙烧活化处理才具有活性,传统的流化床存在流化气消耗大,催化剂损失比较严重,操作复杂等缺陷。为此,本课题组研发了一种间歇脉冲式流化的催化剂焙烧活化方式,能够显着降低流化气用量,有效减少催化剂流失,达到很好的活化效果,且操作方便,整个实验过程无需手套箱。用自制的脉冲式流化床反应器对以碱式醋酸铬为铬源的前驱体进行活化,制备出Phillips铬系催化剂,考察了其催化乙烯均聚及乙烯-己烯-1共聚的性能。研究了活化过程中,催化剂填装量、脉冲流化气速、升温速率、活化温度、活化时间以及催化剂前驱体制备过程中浸渍溶剂和浸渍液浓度等因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脉冲式流化床反应器适宜的操作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用脉冲流化的方式能达到良好的催化剂活化效果;增加反应器内物料填充量,减小脉冲流化气的流速,会降低催化剂的Cr(Ⅵ)含量和聚合活性。该脉冲流化床反应器适宜的活化条件为:催化剂填装质量为3 g,脉冲流化气速为9 mL/s。提高催化剂活化过程的升温速率,会使催化剂载体的破损量增加,催化剂的Cr(Ⅵ)含量及聚合活性降低,对催化剂的孔结构没有显着影响。升高活化温度,会使催化剂载体的孔径减小,破损量增加,Cr(Ⅵ)含量上升、催化活性及均聚产物的熔体流动速率增大。延长活化保持时间,未对催化剂形貌、孔结构及Cr(Ⅵ)含量产生影响,但能够增加催化剂的聚合活性及均聚产物的熔体流动速率。提高催化剂的理论铬负载量,会使催化剂的Cr(Ⅵ)含量上升。但经高温活化后,催化剂的Cr(Ⅵ)含量存在最大值。当活化温度为700℃时,最大Cr(Ⅵ)的负载量为1.14wt%。当理论铬载量为1.5 wt%时,催化剂的聚合活性和产品的熔体流动速率最大,聚合活性为19.2 gPE/gCat·h-1,聚合产品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132 g/10min。用水等极性液体作浸渍溶剂,制得的催化剂中Cr(Ⅵ)含量不随着溶剂种类变化而变化,催化剂的聚合活性高而稳定。用己烷等非极性液体作浸渍溶剂,制得的催化剂中Cr(Ⅵ)含量较低,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较差。

岳书杭[10](2019)在《醋酸酯大米淀粉的合成、性质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米作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口粮之一,种植历史悠久,种植范围广、面积大、产量高,是极具价值的生物资源。大米生产过程中,爆腰率高,产生大量碎米。这些碎米的结构、化学性质与完整大米无差别,但是利用率极低,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此外,每年还会产生大量的过期储备粮,这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课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米淀粉的理化性质越来越无法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将大米淀粉进行变性,生产出具有优良品质的变性淀粉变得十分必要。本文以大米淀粉为原料合成醋酸酯大米淀粉,研究大米淀粉改性前后的性质变化及应用,以期为大米淀粉后续研究和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基础与数据支持。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以大米淀粉(大米淀粉经次氯酸钠氧化为氧化淀粉)为原料,以Na2CO3和NaOH为碱化剂,无水乙醇为湿润剂,醋酸酐为乙酰化试剂,探讨了醋酸酯大米淀粉的有限溶剂法合成方法。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A)等技术分析了醋酸酯大米淀粉的结构特征。通过响应面优化法确定有限溶剂法合成醋酸酯大米淀粉最佳工艺条件:m(氧化淀粉):m(碱):V(醋酸酐):V(无水乙醇)=5:1:2.5:1.5,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5 h,m(Na2CO3):m(NaOH)=3:7,制备不同取代度的醋酸酯淀粉的条件方程为:DS=-0.15386+0.20359A+0.074608B+0.11100C+0.10737D-0.08125AB+0.025625AC+0.03437AD+0.016BC-0.001875BD+0.0056CD-0.1412A2-0.036367B2-0.027717C2-0.049557D2。有限溶剂法可以很好地控制醋酸酯大米淀粉的取代度。FTIR结果表明,氧化淀粉经过乙酰化反应引入乙酰基。XRD和SEM结果表明,乙酰化反应对淀粉颗粒结构造成严重破坏,高取代度的醋酸酯淀粉具有无序的结晶结构。DSC和TGA结果表明,氧化淀粉经乙酰化反应后热稳定性降低,有利于醋酸酯淀粉的应用。通过对比醋酸酯淀粉(不同取代度和不同原料)的凝沉性、透明度、冻融稳定性、糊化特性、流变性等性质,分析醋酸酯淀粉的性质变化。结果表明,大米淀粉经过乙酰化作用,能有效地降低凝沉性、糊化温度,提高糊透明度、冻融稳定性、抗老化性、糊热稳定性、凝胶强度。不同原料醋酸酯淀粉的性质存在差异,木薯、大米原料的醋酸酯淀粉优于玉米。选取冻融稳定性较好的醋酸酯淀粉、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和透明度、黏度较高的羧甲基淀粉进行复配使用,对比三种变性淀粉和复配变性淀粉的性质,研究其在面团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复配变性淀粉可以综合各变性淀粉的优点,比单一变性淀粉的性质更加全面,其中1:2:1(醋酸酯大米淀粉:羧甲基淀粉: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组表现最优异,透明度、冻融稳定性等性质优于其他组。在面团的应用研究中,添加复配变性淀粉可有效改善面团的持水性和质构特性,提高熟面坯的感官品质。复配变性淀粉添加量为5%7.5%时最适宜。

二、醋酸生产新技术问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醋酸生产新技术问世(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利用杜氏盐藻生产β-胡萝卜素的研究以及光合反应器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杜氏盐藻概述
        1.1.1 杜氏盐藻简介
        1.1.2 杜氏盐藻生理生化特性
    1.2 藻类培养方式
        1.2.1 微藻培养方式简介
        1.2.2 杜氏盐藻培养方式
        1.2.3 影响杜氏盐藻生长因素
    1.3 微藻及杜氏盐藻的应用
        1.3.1 微藻经济价值
        1.3.2 杜氏盐藻经济价值
    1.4 杜氏盐藻胡萝卜素的代谢途径
    1.5 杜氏盐藻研究进展
    1.6 杜氏盐藻生物反应器研究概况
        1.6.1 光合反应器
        1.6.2 杜氏盐藻光合反应器发展现状
    1.7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8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杜氏盐藻培养条件优化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试剂与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杜氏盐藻CCAP19/18 和杜氏盐藻B01 细胞数与吸光度OD_(680)的相关性标曲
        2.3.2 β-胡萝卜素与吸光度OD_(478)的相关性标曲
        2.3.3 β-胡萝卜素在波长478_(nm)下与HPLC峰面积定量分析的相关性标曲
        2.3.4 不同培养方式对杜氏盐藻CCAP19/18生长影响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杜氏盐藻19/18与B01细胞数与OD_(680)标准曲线
        2.4.2 β-胡萝卜素与OD_(478)标准曲线
        2.4.3 β-胡萝卜素与HPLC峰面积标准曲线
        2.4.4 CCAP19/18 细胞干重与吸光度值OD_(680) 标准曲线
        2.4.5 不同培养方式对19/18的影响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光源和碳源对杜氏盐藻生长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试剂与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不同光照强度对CCAP19/18的生长影响
        3.3.2 混合培养对CCAP19/18的生长影响
        3.3.3 不同波长光源对杜氏盐藻CCAP19/18与B01的生长影响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不同光照强度对CCAP19/18的生长影响
        3.4.2 混合培养对CCAP19/18、B01的生长影响
        3.4.3 不同波长光源对杜氏盐藻CCAP19/18生长影响
        3.4.4 不同波长光源对杜氏盐藻B01的生长影响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不同诱导条件对杜氏盐藻的胁迫效应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试剂与仪器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不同浓度NaCl对 CCAP19/18 的生长胁迫影响
        4.3.2 三乙胺对CCAP19/18的生长胁迫影响
        4.3.3 尼古丁对杜氏盐藻CCAP19/18的生长胁迫影响
        4.3.4 高光、高盐及缺氮对CCAP19/18的生长胁迫影响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浓度Na Cl对 CCAP19/18 的生长胁迫影响
        4.4.2 三乙胺对CCAP19/18的生长胁迫影响
        4.4.3 不同诱导方式对杜氏盐藻影响结果
        4.4.4 不同浓度尼古丁抑制剂对杜氏盐藻胁迫影响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利用光合反应器培养诱导两种杜氏盐藻高产胡萝卜素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试剂与仪器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杜氏盐藻光合反应器设计
        5.3.2 杜氏盐藻 19/18、B01连续式光合反应器运行
    5.4 结果与分析
        5.4.1 杜氏盐藻CCAP19/18在连续式光合反应器内生长及目的产物积累研究
        5.4.2 杜氏盐藻B01在连续式光合反应器内生长及目的产物积累研究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3)三醋酸纤维素膜/水凝胶汲取剂的制备及浓缩酯化废水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酯化废水概述
        1.1.1 酯化废水水质特点
        1.1.2 常规处理方法
    1.2 正渗透技术简述
        1.2.1 正渗透原理
        1.2.2 正渗透膜的种类和制备方法
        1.2.3 正渗透汲取剂的选择
        1.2.4 正渗透过程影响因素
        1.2.5 正渗透技术的发展
    1.3 水凝胶概述
        1.3.1 水凝胶定义及种类
        1.3.2 水凝胶的制备及影响因素
        1.3.3 水凝胶溶胀原理
    1.4 正渗透面临的挑战
        1.4.1 正渗透膜材料的选择
        1.4.2 理想汲取剂的选择
        1.4.3 浓差极化现象
        1.4.4 汲取剂返盐问题
        1.4.5 膜污染的存在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意义
        1.5.3 技术路线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2.2 正渗透膜的制备与表征
        2.2.1 正渗透膜的制备
        2.2.2 正渗透膜的表征
    2.3 水凝胶的制备、表征与性能测试
        2.3.1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纳(NIPAM/SA)水凝胶的制备
        2.3.2 水凝胶的表征
        2.3.3 水凝胶的性能测试
    2.4 正渗透测试
        2.4.1 水通量测试
        2.4.2 酯化废水浓度测试
        2.4.3 汲取剂返盐率测试
        2.4.4 膜面流速测试
        2.4.5 酯化废水pH测试
        2.4.6 汲取剂再生测试
        2.4.7 酯化废水浓缩试验
3 正渗透膜性能研究
    3.1 CTA浓度对膜性能的影响
        3.1.1 CTA浓度对铸膜液粘度的影响
        3.1.2 CTA浓度对盐水分离比的影响
    3.2 马来酸浓度对膜性能的影响
        3.2.1 马来酸浓度对铸膜液粘度的影响
        3.2.2 马来酸浓度对盐水分离比的影响
    3.3 溶剂配比对膜性能的影响
        3.3.1 溶剂配比对铸膜液粘度的影响
        3.3.2 溶剂配比对盐水分离比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水凝胶性能研究
    4.1 单体配比对水凝胶性能的影响
        4.1.1 不同单体配比制备的水凝胶红外测试
        4.1.2 单体配比对水凝胶内部结构的影响
        4.1.3 单体配比对水凝胶溶胀和退溶胀性能的影响
        4.1.4 单体配比对水凝胶pH敏感性的影响
    4.2 交联剂溶度对水凝胶性能的影响
        4.2.1 不同交联剂浓度制备的水凝胶红外测试
        4.2.2 交联剂浓度对水凝胶内部结构的影响
        4.2.3 交联剂浓度对水凝胶溶胀和退溶胀性能的影响
        4.2.4 交联剂浓度对水凝胶pH敏感性的影响
    4.3 引发剂浓度对水凝胶性能的影响
        4.3.1 不同引发剂浓度制备的水凝胶红外测试
        4.3.2 引发剂浓度对水凝胶内部结构的影响
        4.3.3 引发剂浓度对水凝胶溶胀和退溶胀性能的影响
        4.3.4 引发剂浓度对水凝胶pH敏感性的影响
    4.4 致孔剂浓度对水凝胶性能的影响
        4.4.1 不同致孔剂浓度制备的水凝胶红外测试
        4.4.2 致孔剂浓度对水凝胶内部结构的影响
        4.4.3 致孔剂浓度对水凝胶溶胀和退溶胀性能的影响
        4.4.4 致孔剂浓度对水凝胶pH敏感性的影响
    4.5 致孔剂分子量对水凝胶性能的影响
        4.5.1 不同分子量的致孔剂制备的水凝胶红外测试
        4.5.2 致孔剂分子量对水凝胶内部结构的影响
        4.5.3 致孔剂分子量对水凝胶溶胀和退溶胀性能的影响
        4.5.4 致孔剂分子量对水凝胶pH敏感性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正渗透膜/水凝胶浓缩酯化废水中的应用研究
    5.1 酯化废水不同COD浓度对FO的影响
    5.2 料液pH测试
    5.3 汲取剂返盐率的测试
    5.4 膜面流速的测试
    5.5 再生性能测试
    5.6 酯化废水浓缩试验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硅纳米线制备技术、器件特性及生物传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术语
1 绪论
    1.1 集成电路发展状况与面临的挑战
        1.1.1 集成电路MOSFET发展历程
        1.1.2 集成电路MOSFET发展面临的挑战
    1.2 Si NW器件及关键技术现状
        1.2.1 GAA Si NW MOSFET发展状况与应用挑战
        1.2.2 基于硅基CMOS技术的SiNW传感器发展状况与应用挑战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2 扇贝形状S-FinFET器件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2.1 引言
    2.2 扇贝形状的fin制备关键技术
        2.2.1 扇贝形状的fin结构制备流程
        2.2.2 扇贝形状的fin非对称机理分析与工艺优化
        2.2.3 优化扇贝形状的fin制备结果
    2.3 P型扇贝形状的S-FinFET器件制备与特性
        2.3.1 P型扇贝形状的S-FinFET器件制备流程
        2.3.2 P型扇贝形状的S-FinFET器件表征与电学特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3 Si NW制备关键技术与器件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SOI Si NW阵列制备与器件特性研究
        3.2.1 SOI Si NW阵列制备流程
        3.2.2 SOI Si NW传感器制备及光响应特性
    3.3 新型介质隔离Si NW制备技术与器件特性
        3.3.1 新型介质隔离SiNW阵列制备流程
        3.3.2 新型介质隔离Si NW传感器制备与光响应特性
    3.4 新型SiNW MOSFET制备与电学特性
        3.4.1 新型Si NW MOSFET制备流程
        3.4.2 新型SiNW MOSFET特性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4 后栅GAA Si NW沟道制备及器件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后栅GAA Si NW MOSFET制备流程与关键挑战
    4.3 后栅GAA Si NW MOSFET层间介质材料优化
    4.4 后栅GAA Si NW MOSFET特性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5 堆叠GAA Si NW/NS MOSFET制备关键技术研究
    5.1 引言
    5.2 GeSi/Si叠层外延与表征
    5.3 GeSi/Si叠层选择性腐蚀
    5.4 高温退火对GeSi/Si叠层扩散的影响
    5.5 堆叠GAA SiNW/NS MOSFET制备与表征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6 基于SiNW生物传感器的细胞离子活动探测应用研究
    6.1 引言
    6.2 Si NW生物传感器制备工艺流程和实验细节
    6.3 Si NW生物传感器结构与电学特性
    6.4 Si NW生物传感器在细胞离子活动检测应用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7 面向规模应用的SiNW生物传感器设计与优化
    7.1 引言
    7.2 基于混合图形的SiNW生物传感器设计与制备
    7.3 优化的SiNW生物传感器特性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论文工作总结
    论文工作创新
    论文工作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含有机硼酸锂的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锂离子电池简介
        1.2.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
        1.2.2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
    1.3 聚合物电解质
        1.3.1 聚合物电解质简介
        1.3.2 聚合物电解质的分类
        1.3.3 聚合物隔膜的制备方法
    1.4 电解质锂盐
        1.4.1 电解质锂盐简介
        1.4.2 含硼类有机锂盐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选题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CA改性的P(VDF-HFP)/PEO基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2 CA-P(VDF-HFP)-PEO基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
    2.3 聚合物隔膜及GPE的表征测试
        2.3.1 聚合物隔膜的微观形貌
        2.3.2 聚合物隔膜的吸液率
        2.3.3 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
        2.3.4 隔膜热学性能
        2.3.5 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化学稳定窗口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含硼类锂盐的制备及在CA-P(VDF-HFP)/PEO体系中的运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2 样品制备及电池组装
    3.3 锂盐的表征及GPE性能测试
        3.3.1 核磁分析(NMR)
        3.3.3 离子电导率
        3.3.4 电化学窗口
    3.4 电池测试
        3.4.1 充放电性能测试
        3.4.2 循环性能测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含硼类锂盐在全固态电解质中的应用探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4.2.2 P(VDF-HFP)-PEO-锂盐SPE的制备
    4.3 SPE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4.3.1 微观形貌(SEM)
        4.3.2 X射线衍射(XRD)
        4.3.3 离子电导率
        4.3.4 电化学窗口
        4.3.5 热稳定性能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7)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过滤介质处理难过滤物料的强化过滤过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概述
        1.1.1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背景
        1.1.2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过滤介质工作机理
        1.1.3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过滤介质特点[12]
    1.2 难过滤物料
        1.2.1 难过滤物料概述
        1.2.2 醋酸钙悬浮液概述
    1.3 过滤分离技术
        1.3.1 终端过滤与错流过滤
        1.3.2 动态过滤技术
        1.3.3 强化过滤过程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第2章 实验过程及测试方法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设备
    2.2 实验装备及流程
        2.2.1 实验装置
        2.2.2 实验流程
    2.3 测试与表征
        2.3.1 过滤介质微观结构测试
        2.3.2 截留率测定
        2.3.3 通量测定
        2.3.4 孔径分布计算
        2.3.5 浊度测定
        2.3.6 粒度分布测定
        2.3.7 比阻计算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终端过滤与强化过滤效果对比
    3.2 孔径对过滤效果的影响
    3.3 操作压力对过滤效果的影响
        3.3.1 通量衰减情况
        3.3.2 稳态通量对比
    3.4 转速对过滤效果的影响
        3.4.1 通量衰减情况
        3.4.2 转速对物料粒径的影响
        3.4.3 稳态通量对比
    3.5 物料温度对过滤效果的影响
        3.5.1 通量衰减情况
        3.5.2 温度对物料粒径的影响
        3.5.3 稳态通量对比
    3.6 固含量对过滤效果的影响
        3.6.1 通量衰减情况
        3.6.2 稳态通量对比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8)两种基于核酸扩增技术的阿萨希毛孢子菌快速检测和鉴定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阿萨希毛孢子菌菌落DNA简易释放技术的筛选及临床易获取样本快速处理策略初探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第二章 菌落PCR技术快速检测和鉴定阿萨希毛孢子菌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直接检测和鉴定阿萨希毛孢子菌方法的建立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菌落PCR技术和菌落RPA技术在阿萨希毛孢子菌播散性感染小鼠模型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实验结果
    4.4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核酸扩增技术在毛孢子菌检测和鉴定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9)Cr/SiO2催化剂的活化方法及催化乙烯聚合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聚乙烯概述
    1.2 高密度聚乙烯典型生产工艺
        1.2.1 Unipol气相工艺
        1.2.2 Spherilene气相工艺
        1.2.3 Lupotech G气相工艺
        1.2.4 Phillips淤浆工艺
    1.3 聚乙烯催化剂概述
        1.3.1 Ziegler-Natta催化剂
        1.3.2 茂金属催化剂
        1.3.3 铬系催化剂
    1.4 铬系催化剂载体的选择
        1.4.1 氧化铝作为载体
        1.4.2 磷酸铝作为载体
        1.4.3 硅胶作为载体
    1.5 Phillips铬系催化剂简介
        1.5.1 Phillips铬系催化剂的制备
        1.5.2 Phillips铬系催化剂聚合机理
        1.5.3 Phiilips铬系催化剂聚合产物
    1.6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章 脉冲流化床反应器操作条件的优化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药品及仪器
        2.1.2 催化剂的制备
        2.1.3 催化剂催化性能评价
        2.1.4 催化剂表征方法
        2.1.5 聚合产品的表征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脉冲式流化床反应器操作条件的优化
        2.2.2 乙烯聚合反应条件确定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活化程序对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药品及仪器
        3.1.2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3.1.3 催化剂的评价方法
        3.1.4 铬系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3.1.5 聚合产品的表征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活化气氛对催化剂的影响
        3.2.2 升温速率对催化剂的影响
        3.2.3 活化温度对催化剂的影响
        3.2.4 活化保持时间对催化剂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前驱体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4.1 实验部分
        4.1.1 催化剂前驱体的制备
        4.1.2 催化剂的活化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浸渍溶剂对催化剂的影响
        4.2.2 铬源浸渍浓度对催化剂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10)醋酸酯大米淀粉的合成、性质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淀粉
        1.1.2 大米淀粉
        1.1.3 变性淀粉
        1.1.4 醋酸酯淀粉
        1.1.5 羧甲基淀粉的性质及应用
        1.1.6 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的性质及应用
    1.2 研究意义与内容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内容
第2章 醋酸酯大米淀粉的有限溶剂法合成及表征
    2.1 材料与仪器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氧化淀粉的制备
        2.2.2 醋酸酯淀粉有限溶剂法合成工艺
        2.2.3 取代度(DS)的测定
        2.2.4 响应面设计优化实验
        2.2.5 醋酸酯淀粉的结构特征研究
        2.2.6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因素对取代度(DS)的影响
        2.3.2 响应面优化结果与分析
        2.3.3 红外光谱特征
        2.3.4 晶体结构
        2.3.5 形貌变化
        2.3.6 热量与结构、形态的变化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米淀粉及醋酸酯淀粉的理化性质
    3.1 材料与仪器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凝沉性的测定
        3.2.2 透明度的测定
        3.2.3 冻融稳定性的测定
        3.2.4 糊化特性的测定
        3.2.5 流变性质的测定
        3.2.6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凝沉性
        3.3.2 透明度
        3.3.3 冻融稳定性
        3.3.4 糊化特性
        3.3.5 流变性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复配变性淀粉在面团中的应用
    4.1 材料与仪器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部分
        4.2.1 复配变性淀粉的制备
        4.2.2 面团样品的制备
        4.2.3 复配变性淀粉性质的测定
        4.2.4 复配变性淀粉对面团持水性的测定
        4.2.5 生面皮质构特性的测定
        4.2.6 熟面坯质构特性的测定
        4.2.7 熟面坯感官评价的测定
        4.2.8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复配变性淀粉的凝沉性
        4.3.2 复配变性淀粉的透明度
        4.3.3 复配变性淀粉的冻融稳定性
        4.3.4 复配变性淀粉的糊化特性
        4.3.5 复配变性淀粉的流变性质
        4.3.6 复配变性淀粉对面团持水性的影响
        4.3.7 复配变性淀粉对生面皮质构特性的影响
        4.3.8 复配变性淀粉对熟面坯质构特性的影响
        4.3.9 复配变性淀粉对熟面坯感官评价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醋酸生产新技术问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利用杜氏盐藻生产β-胡萝卜素的研究以及光合反应器的开发[D]. 王波.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6)
  • [3]三醋酸纤维素膜/水凝胶汲取剂的制备及浓缩酯化废水过程研究[D]. 乐妍.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硅纳米线制备技术、器件特性及生物传感应用研究[D]. 张青竹.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2020(08)
  • [5]含有机硼酸锂的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锦标. 安徽大学, 2020(07)
  •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7]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过滤介质处理难过滤物料的强化过滤过程的研究[D]. 宋丽健.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19(02)
  • [8]两种基于核酸扩增技术的阿萨希毛孢子菌快速检测和鉴定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 张德全.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
  • [9]Cr/SiO2催化剂的活化方法及催化乙烯聚合性能研究[D]. 刘富龙.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10]醋酸酯大米淀粉的合成、性质及应用研究[D]. 岳书杭. 湘潭大学, 2019(02)

标签:;  ;  ;  ;  

醋酸生产新技术问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