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豆脂肪氧合酶缺失种质的筛选及脂肪氧合酶的遗传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宿强[1](2020)在《日本结缕草(Zoysia japonica)修剪后茉莉酸途径应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日本结缕草(Zoysia japonica)为试验材料,采用叶片修剪方式施加机械胁迫,通过全基因组茉莉酸相关功能基因检索,并以机械胁迫下转录组测序辅助筛选,结合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分析等研究手段,对日本结缕草中茉莉酸合成及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机械胁迫响应较强的基因进行表达验证,以分析日本结缕草中茉莉酸途径在修剪后的应答特征。借助响应于激素的顺式作用元件搜索及功能性转录调控位点识别,筛选出茉莉酸诱导的转录因子,对转录调控靶基因进行功能富集,构建茉莉酸介导的转录调控网络。对茉莉酸浓度、H2O2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化指标测试,检测茉莉酸合成及信号转导平衡下的茉莉酸水平,在生理层面对修剪后茉莉酸就H2O2代谢所发挥的生物学功能予以验证。现主要结论如下:·对于茉莉酸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鉴定及修剪后应答检测:1)参考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la)中茉莉酸相关功能基因研究进展,在日本结缕草全基因组范围内通过同源基因鉴定,获得15条At LOX同源基因,9条At AOS同源基因,2条At AOC同源基因,10条At OPR同源基因,4条At JAR1同源基因以及14条At JMT同源基因,囊括了日本结缕草茉莉酸合成各环节的主要调控基因;2)基于最佳比对策略将修剪条件下日本结缕草叶片转录组Unigene同上述基因匹配,选取其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检测,茉莉酸前体合成通路中5个Zj LOX基因、3个Zj AOS基因、1个Zj AOS基因,4个Zj AOS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在日本结缕草中存在快速应答与渐进上调两类茉莉酸合成响应路线;而茉莉酸活性分子生成阶段,1个Zj JMT基因在修剪后极短时间内剧烈上调表达,另有1个Zj JAR1基因在修剪后2 h开始主导合成;·对于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的鉴定及修剪后应答检测:3)依照拟南芥注释,在日本结缕草基因组中通过多重序列比对法识别信号转导途径元件编码基因,识别到Zj COI1与Zj JAZ基因各8个;分别选取两个进行荧光定量检测,发现Zj COI1基因可在修剪后2 h内上调表达数十倍至上万倍,Zj JAZ可将茉莉酸信号转换为正效应或负效应两种类型的下游信号;·对于强烈响应于茉莉酸信号的转录因子筛选及下游靶基因功能网络构建:4)依照Plant TFDB标准分类得到的64个差异表达转录因子,Plant CARE搜索出其中49个具备茉莉酸信号响应顺式表达元件,并且JA与ABA对大量转录因子具有交叉诱导效应,而强烈传导JA信号的转录因子更具有数量与强度优势;5)茉莉酸浓度梯度检验确认1个茉莉酸信号响应转录因子RRTF,通过Fun TFBS分析流程获得下游靶基因,细胞组分层面富集分析显示它们的表达产物集中活跃于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及细胞壁,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显示其功效围绕响应刺激主题,在分子功能上以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代谢为主;6)基于基因富集结果挑选部分靶基因构建功能网络,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及H2O2生化代谢检测验证,茉莉酸经由RRTF可正向调控木质素前体合成、交联所需氧化剂H2O2的积累、氧化还原反应催化所需漆酶与阳离子过氧化物酶的生成,负向调控竞争性还原H2O2的中间电子供体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生成;7)实时荧光定量结果表明Zj LOX8、Zj OPCL、Zj AOX等茉莉酸合成调控基因将作为茉莉酸信号靶标形成正向反馈调节加速茉莉酸合成,由此刺激木质素前体合成及氧化还原反应环境的建立,使日本结缕草细胞壁在修剪后可以快速修复。
袁惠琦[2](2020)在《脂氧合酶在鲜食糯玉米风味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在采后贮藏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糯玉米(zea mays L.ceratina Kulesh)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中含糖量达到7%的糯玉米一般用作鲜食。鲜食糯玉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细腻丰富的口感和不同于其他玉米品种的脂香,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风味物质作为鲜食糯玉米食用品质的关键指标,直接决定了鲜食糯玉米的商品价值。鲜食糯玉米的风味组成较为复杂,其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为小分子的醛醇类物质,而这些小分子的醛醇类物质在植物中主要是由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途径产生的,LOX是该途径的第一个关键酶且在鲜食糯玉米风味形成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文以7个发育期的“沪紫黑糯1号”糯玉米为试材,建立不同发育期鲜食糯玉米的风味图谱;对不同发育期糯玉米籽粒中LOX途径关键酶及LOX同工酶基因与风味物质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技术,研究糯玉米采后外源施用LOX底物和抑制剂、创造使LOX失活的碱性条件等对鲜食糯玉米风味物质的影响以及对籽粒中LOX同工酶基因的表达调控;并以LOX为指示酶确定烫漂时间,对糯玉米采后贮藏中LOX活性与风味成分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为脂氧合酶在发育阶段及贮藏阶段糯玉米风味形成中的作用奠定研究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沪紫黑糯1号”糯玉米在发育过程中,其籽粒主要营养成分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主要表现为籽粒中水分含量的降低,淀粉含量的增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先增加后降低。利用风味活度值法在“沪紫黑糯1号”7个发育期的糯玉米籽粒中分别鉴定出13种、8种、12种、10种、10种、10种、13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OAV大于1,是影响“沪紫黑糯1号”糯玉米风味的关键物质,其中(E)-2-壬烯醛、1-辛烯-3-醇、2-正戊基呋喃、辛醛、己醛、2-庚烯醛和壬醛是整个发育期糯玉米籽粒共有的主体风味物质。关键风味物质对不同发育期糯玉米的风味贡献有较大差异。通过测定不同发育期糯玉米籽粒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利用风味活度值法鉴定关键风味物质,建立“沪紫黑糯1号”糯玉米的风味图谱,并初步构建风味评价模型,为关键风味物质在不同发育期糯玉米籽粒中的变化规律提供数据支持。(2)“沪紫黑糯1号”7个发育期糯玉米籽粒中LOX活性、HPL活性和ADH活性之间存在显着差异。LOX活性与4个糯玉米品种的挥发性醛类物质的积累呈显着负相关,与挥发性醇类物质总量呈显着正相关。在“沪紫黑糯1号”糯玉米发育阶段,LOX活性与挥发性酮类物质总量以及Zm LOX1、Zm LOX2的相对表达量均呈显着正相关,与Zm LOX3相对表达量呈显着负相关。Zm LOX1和Zm LOX2可能在糯玉米风味形成中起重要作用。(3)在糯玉米籽粒切片中添加LOX底物亚油酸和亚麻酸可以显着提高籽粒中挥发性醛类物质的含量,抑制挥发性醇类物质的生成;添加LOX抑制剂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和抗氧化剂没食子酸丙酯可以显着抑制籽粒中挥发性醛类物质和酮类物质的含量,提高挥发性醇类物质的含量。p H 9.0条件下抑制LOX活性,糯玉米关键风味物质显着降低,LOX是影响糯玉米风味物质的关键酶。Zm LOX1和Zm LOX2受LOX底物促进表达量显着上调且不同程度的受LOX抑制剂和抗氧化剂的抑制使得表达量下调,可能是糯玉米风味物质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功能基因。(4)“沪紫黑糯1号”糯玉米低温冻藏期间其LOX活性与脂肪酸值、亚油酸、亚麻酸和己醛之间均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LOX启动的LOX途径是糯玉米贮藏过程中产生氧化味的主要原因;烫漂抑制LOX活性可以较好地保持糯玉米的风味,延长贮藏时间。“沪紫黑糯1号”糯玉米贮藏前的烫漂时间应选择15 min,此时LOX活性基本钝化从而减少了贮藏过程中不良风味的产生。
邵志芳,孙金兰,王红霞,王德良,郝建秦[3](2019)在《脂肪氧合酶与啤酒风味稳定性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脂肪氧合酶是以不饱和脂肪酸为底物发生催化反应的一类酶,存在于大麦和麦芽中,与啤酒风味老化物质反-2-壬烯醛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是影响啤酒风味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脂肪氧合酶的性质结构,脂肪氧合酶测定方法、催化机理、产物生化途径、代谢产物、对啤酒风味的影响及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张大勇,徐红,姚昕东,孙长恒,滕卫丽,姜莹莹[4](2019)在《品种间大豆脂肪氧化酶活性差异及β-胡萝卜素漂白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解东北地区大豆品种间大豆脂肪氧化酶(LOX)活性差异规律,整理适于东北地区种植的大豆种质资源307份(6份半野生品种,17份地方品种及4份国外品种,其余为栽培品种),统一种植,秋季收获后,测定各品种成熟籽粒脂肪氧化酶总活性。分析品种间脂肪氧化酶总活性分布规律、大豆脂肪氧化酶总活性与β-胡萝卜素漂白性之间关系。结果表明,307份大豆品种间脂肪氧化酶总活性差异极显着,平均值为21.68 U·mL-1,最小值为2.51 U·mL-1,最大值为42.38 U·mL-1。根据脂肪氧化酶总活性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将307份大豆品种分为3类。低活性品种占总量43.65%,脂肪氧化酶总活性平均值为15.25 U·mL-1;中等活性品种占总量43.97%,脂肪氧化酶活性平均值为24.64 U·mL-1;高活性品种占总量12.38%,脂肪氧化酶总活性平均值为33.87 U·mL-1。脂肪氧化酶总活性与油分含量呈正相关,与蛋白含量呈负相关,与漂白性呈正相关。
王磊[5](2019)在《脂氧酶与11S球蛋白双缺失检测方法及种质资源品质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在大豆食品加工过程中,种子中的亚油酸、亚麻酸等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易被种子脂肪氧化酶氧化,产生一些令人不快的腥臭味,是食品加工必须要去除的成分;7S球蛋白亚基中的β-伴大豆球蛋白具有显着降低人体内脏脂肪、血脂、血糖功效,大豆中7S球蛋白含量与11S球蛋白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通过基因聚合育种手段,利用新创立的脂氧酶与11S球蛋白双缺失检测方法,筛选出具有脂肪氧化酶与11S球蛋白亚基双缺失性状,既无豆腥味又具有显着“降三高”生理功效的遗传材料,为高附加值大豆新品种培育提供特异亲本,是本研究主要目标。本研究以脂肪氧化酶(Lox-1、Lox-2、Lox-3)完全缺失的品系“HI8005”、“HI6934”、“Z+7S+I-”为母本,以11S球蛋白亚基(Ⅰ,Ⅱa,Ⅱb)完全缺失的高7S球蛋白含量的遗传材料“NaNa”为父本,分别配制杂交组合,通过人工杂交等基因聚合手段,结合本研究室新开发的ISDS-PAGE改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获得的496粒F2种子11S球蛋白亚基缺失进行鉴定,获得11S球蛋白亚基缺失F2种子11粒,进行营养钵体盆栽,至子叶出土后,真叶展开前,剪取其子叶20mg,利用ISDS-PAGE技术,进行脂肪氧化酶缺失分析鉴定,通过南繁加代,至2018年10月,最终获得了具有脂肪氧化酶与11S球蛋白亚基双缺失特性的F5大豆株系5份,脂肪氧化酶完全缺失株系2份,11S球蛋白亚基缺失株系3份、脂肪氧化酶及11S球蛋白亚基的Ⅰ亚基缺失株系1份。通过对获得的11S球蛋白亚基与脂肪氧化酶双缺失材料、脂肪氧化酶及11S球蛋白亚基单缺失高世代材料进行种子蛋白及氨基酸组分、脂肪及其脂肪酸组分等主要品质性状的分析鉴定,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生物统计分析,探究不同亚基缺失对上述主要品质性状产生的影响。本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新开发的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苗期子叶快速鉴定法,可适用于大豆脂肪氧化酶完全缺失或Lox-1、Lox-2、Lox-3三个同工酶缺失的种质资源及其杂交后代的筛选。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播前子叶检测方法因受检种子子叶损伤而无法确保目标种子安全出苗、繁殖后代的难题;(2)脂肪氧化酶与11S球蛋白亚基双缺失供试材料蛋白含量高于对照品种“黑河38”,较后者高出12.45%,脂肪氧化酶与11S球蛋白亚基双缺失供试材料中的7S球蛋白百分含量较黑龙江省大豆主栽品种“黑河38”提升150%,脂肪氧化酶与11S球蛋白亚基双缺失供试材料的赖氨酸含量有明显增加,高于所有对照品种,较对照品种“黑河38”高出10.6%;(3)脂肪氧化酶与11S球蛋白亚基双缺失供试材料脂肪含量低于对照品种“黑河38”,其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含量较高,较对照品种“黑河38”高出24.29%,亚油酸含量与其余对照品种持平;(4)通过对双缺失材料与单缺失材料及其对照品种间的蛋白、脂肪、脂肪酸、氨基酸等含量进行比较分析,不同供试材料间的脂肪、软脂酸、硬脂酸、油酸含量变异较大,为创制不同缺失性状的杂交亲本奠定了物质基础。因此,新开发的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苗期子叶快速鉴定法,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播前子叶检测方法因受检种子子叶损伤而无法确保目标种子安全出苗、繁殖后代的大豆品质改良育种的瓶颈性难题。利用新方法筛选获得的脂肪氧化酶与11S球蛋白亚基双缺失的材料在蛋白质、赖氨酸、油酸等对人体有益的功能性营养成分含量上,与对照品种比较,具有显着升高趋势,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可为食品加工专用型高附加值大豆新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特异亲本。
范革[6](2018)在《基因型和环境对大豆籽粒脂肪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文中提出脂肪氧化酶催化过程中形成的过氧化氢物是医药、化工、食品等行业重要的中间体,因而备受研究者关注。研究发现脂肪氧化酶在豆类植物中有较高活性,其中以在大豆中活性最高,但由于脂肪氧化酶在不同品种中含量不同且活性各异,制约了它的应用开发。本研究从资源和生态两方面探索大豆脂肪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通过对大豆品种资源的评价,可以为培育大豆新品种和发展大豆生产奠定基础,进一步加强对大豆品种资源研究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因此研究大豆籽粒中脂肪氧化酶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应用研究工作。本试验主要研究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以东北地区的大豆品种(系)为主,测定不同大豆的LOX-1、LOX-2、和LOX-3的活性,分析脂肪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并应用统计学分析软件及简单线性分析大豆脂肪氧化酶活性与大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对其进行资源评价;二是从生态方面研究不同环境对脂肪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以东北农业大学向阳试验基地的311份大豆品种(系)为材料,发现品种间脂肪氧化酶活性存在极显着差异,品种频率/组距分布曲线主峰明显。其中LOX-1的活性变化幅度最大,极小值为1.474×103 U/ml,极大值为40.388×103 U/ml,均值为20.148×103 U/ml,变异系数为34.82%;LOX-2的活性变化幅度为0.147×103 U/ml1.112×103 U/ml,均值为0.524×103 U/ml,变异系数为35.39%;LOX-3的活性变化幅度为0.371×103 U/ml1.777×103 U/ml,均值为0.990×103 U/ml,变异系数为23.05%。相关性分析表明LOX-1与LOX-2、LOX-3呈显着正相关,LOX-2和LOX-3相关性不显着。聚类分析把311份参试大豆品种划分为了3个品种群,约43.41%的大豆品种属于低脂肪氧化酶活性品种群;约44.05%的大豆品种属于中等脂肪氧化酶活性品种群;约12.54%的大豆品种属于高脂肪氧化酶活性品种群。通过分析大豆脂肪氧化酶活性与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发现大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与脂肪氧化酶活性存在显着相关性。其中脂肪含量与LOX活性呈显着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LOX活性呈显着负相关。2)以东北农业大学试验区3个试验地点的6个大豆品种(系)为材料,检测大豆脂肪氧化酶(LOX)的活性并对其结果进行各效应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环境、基因型及其互作效应对脂肪氧化酶活性都有极显着影响,其中基因型是影响大豆脂肪氧化酶活性的主要原因,环境效应影响最小。地点间比较,向阳试验地点的大豆脂肪氧化酶活性平均值最小为25.761×103 U/ml,呼兰试验地点的大豆脂肪氧化酶活性平均值最大为31.760×103 U/ml,阿城试验地点的大豆脂肪氧化酶活性平均值在二者之间为28.036×103 U/ml。
明坤[7](2018)在《大豆品种间脂氧酶活性差异及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文中认为大豆脂肪氧化酶,属于氧化还原酶,统称脂氧酶(LOX)。大豆中的脂肪氧化酶通常情况下是可以溶解的。大豆脂肪氧化酶是一种含有非血红素铁的蛋白,酶蛋白由单肽链组成,是一种单一的多肽链蛋白质,其在成熟的大豆种子中含量很高,大约占种子中蛋白质含量的1%-2%。脂肪氧化酶产生风味和香味成分是很多食品所需要的,开发大豆脂肪氧化酶,可以提高大豆深加工的附加值,实现大豆的综合加工利用,因此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研究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测定了70份大豆品种脂肪氧化酶的活性,对其进行资源评价;二是从不同年份分析大豆脂氧酶的差异性;三是脂氧酶活性和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可直接为企业应用。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方差分析供试的70份大豆品种,结果表明品种间三种同工酶的活性都达到了显着水平。可以看出,大豆籽粒中Lox1的酶活力最高,其次是Lox3,而Lox2酶活力相对最低。(2)大豆脂氧酶的不同年度间1个环境中的差异不大,2016年总酶活平均值19.3868×103U/ml,2017年总酶活平均值20.4257×103 U/ml,是2016年的1.05倍,年份之间差异不显着。(3)通过聚类分析得出,生育期与脂氧酶活性有一定的关联。高脂氧酶活性材料,生育期范围在95-99天。中脂氧酶活性材料,生育期范围在100-105天。低脂氧酶活性材料,生育期范围在115-120天。(4)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出脂氧酶与株高、单株粒数为正相关。
李冰冰[8](2016)在《小麦转Loxi基因后代外源基因稳定性检测及种子耐储藏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小麦(Triticum aestivum)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世界粮食安全和人们的生活水平。利用转基因技术改善小麦品质已逐渐成为小麦遗传育种的有效辅助途径之一。小麦种子中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可催化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作用,在种子储藏期间产生氢过氧化物,导致小麦种子在储藏过程中种子活力和营养品质降低。因此,选育种子LOX活性低的小麦品种是小麦遗传改良的任务之一。为了获得种子脂氧合酶活性显着降低、外源Loxi(Lox基因的RNAi构件,Lox gene RNAi construct)能稳定遗传且种子耐储藏性增强的转基因小麦新种质,本研究在刘振华等(2014)筛选得到只含Loxi、不含Bar基因且脂氧合酶活性明显下降的转基因TF6代株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对TF7和TF8代株系进行了筛选鉴定,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对小麦西农889、闫麦8911和陕优225的TF7和TF8代转基因株系进行PCR检测和Basta涂抹检测,并对TF7代转基因株系进行脂氧合酶活性测定,结果如下:所检测的所有转基因后代植株均无basta抗性;西农889的13个TF7和5个TF8代株系、闫麦8911的7个TF7和5个TF8代转基因株系后代中均检测到外源基因Loxi,而陕优225的转基因株系后代中TF7代有2个株系,TF8代有1个株系所有后代植株均未检测到Loxi,说明经过多代筛选转基因后代已无Bar基因,西农889和闫麦8911转基因后代目的基因稳定遗传,而陕优225转基因后代中还未稳定遗传;脂氧合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西农889、闫麦8911和陕优225转基因后代株系脂氧合酶活性相比亲本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分别为其亲本酶活性的9.97%91.33%、24.35%90.67%和26.31%85.61%,说明外源Loxi能够有效抑制脂氧合酶活性。(2)对部分转基因株系花后28天种子Lox基因家族进行了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显示转基因后代籽粒中TaLox1基因的表达显着下降,而TaLox2和TaLox3基因的表达量不变,说明转入的外源Loxi可特异性地抑制转基因材料种子中TaLox1基因的表达,最终导致转基因种子酶活性降低。(3)对西农889、闫麦8911和陕优225只含Loxi不含Bar且脂氧合酶活性较低的部分TF7代转基因株系种子进行人工加速老化处理7 d、14 d,测定脂氧合酶活性、萌发7d的发芽率和芽长,并对脂肪酸组分的变化和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如下:人工加速老化后,所有材料LOX活性均上升,转基因材料与各自的亲本相比,LOX酶活上升的较少;老化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均降低,转基因材料发芽率降低相对缓慢,老化后转基因材料芽长大部分高于各自亲本;种子脂肪酸组分和含量测定分析表明老化处理后转基因株系脂肪酸比其亲本材料氧化损失少。以上结果说明,转基因株系中Lox基因的RNAi可有效抑制其种子LOX活性,使转基因小麦后代种子耐储藏性增强,筛选鉴定得到的种子LOX活性显着降低的转基因小麦株系可为小麦育种提供新的材料。
扎桑,卓嘎,徐东东,张利莎,董国清,袁兴淼,张京,郭刚刚[9](2015)在《作物脂肪氧化酶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脂肪氧化酶及其代谢产物参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多个阶段,同时还参与介导损伤反应及病原菌防御性反应。此外,作物脂肪氧化酶作为影响食品风味和商品品质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作物食品的生产加工工艺和货架寿命。然而由于不同脂肪氧化酶家族成员在脂质代谢中所起作用有所不同,使得育种家针对特定育种目标开展定向遗传改良成为可能。因此,本文对脂肪氧化酶参与的生化途径、脂质代谢主要产物的生理功能及其对作物品质性状的影响,以及作物脂肪氧化酶性状改良的育种实践、研究进展等进行了综述。
闫静芳,王红霞,郭玉鑫,陆兆新,吕凤霞,王昱沣[10](2013)在《脂肪氧合酶的研究及应用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脂肪氧合酶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作为面粉改良剂如溴酸钾和过氧化苯甲酰的潜在替代品,是绿色食品添加剂的研究热点。本文详细综述了脂肪氧合酶的发现历史、结构性质、应用、对粮食和果蔬保藏的影响及其提取方法,并阐明了其最新研究现状。
二、大豆脂肪氧合酶缺失种质的筛选及脂肪氧合酶的遗传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豆脂肪氧合酶缺失种质的筛选及脂肪氧合酶的遗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结缕草(Zoysia japonica)修剪后茉莉酸途径应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引言 |
1.1.植物机械胁迫及防御反应 |
1.1.1.植物的机械胁迫生理 |
1.1.2.茉莉酸诱导防御反应 |
1.2.茉莉酸途径应答机械胁迫 |
1.2.1.茉莉酸合成响应研究 |
1.2.2.茉莉酸信号转导研究 |
1.3.高通量测序应用于机械胁迫应答研究 |
1.3.1.基于全基因组鉴定的功能基因挖掘 |
1.3.2.转录组辅助机械胁迫应答基因筛选 |
1.4.日本结缕草中的研究思路 |
1.4.1.选题背景及意义 |
1.4.2.研究目标与内容 |
2.材料与方法 |
2.1.试验材料 |
2.1.1.供试植株及处理 |
2.1.2.生化试剂和仪器 |
2.2.试验方法 |
2.2.1.生信作业流程 |
2.2.2.生理生化试验 |
3.结果与分析 |
3.1.茉莉酸的生物合成途径 |
3.1.1.生物合成途径调控基因鉴定 |
3.1.2.生物合成途径响应动态监测 |
3.2.茉莉酸的信号转导途径 |
3.2.1.信号转导途径元件基因挖掘 |
3.2.2.信号转导途径伤后应答模式 |
3.3.茉莉酸介导的转录调控 |
3.3.1.响应茉莉酸信号的转录因子 |
3.3.2.调控的下游靶基因功能网络 |
4.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2)脂氧合酶在鲜食糯玉米风味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在采后贮藏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注释 |
第一章 绪论 |
1.1 鲜食糯玉米挥发性风味成分研究现状 |
1.1.1 鲜食糯玉米 |
1.1.2 鲜食糯玉米发育期 |
1.1.3 鲜食糯玉米风味成分研究现状 |
1.1.4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 |
1.2 脂氧合酶 |
1.2.1 LOX的分布 |
1.2.2 LOX的分类 |
1.2.3 LOX途径 |
1.2.4 LOX与风味物质合成的关系 |
1.2.5 LOX基因家族 |
1.3 玉米中LOX基因家族成员研究进展 |
1.4 糯玉米采后贮藏 |
1.4.1 烫漂灭酶 |
1.4.2 低温保藏 |
1.4.3 真空包装 |
1.5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鲜食糯玉米发育阶段营养成分及关键风味物质的动态变化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主要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不同发育期鲜食糯玉米主要营养成分测定 |
2.3.2 感官评价标准 |
2.3.3 不同发育期鲜食糯玉米风味物质鉴定与分析 |
2.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糯玉米籽粒发育阶段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及感官评分 |
2.4.2 不同发育期糯玉米籽粒挥发性成分分析 |
2.4.3 风味活度值法鉴定不同发育期糯玉米关键风味物质 |
2.4.4 不同发育期鲜食糯玉米籽粒关键风味成分主成分分析 |
2.4.5 关键风味综合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OX活性及部分基因家族成员与糯玉米挥发性风味成分相关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与主要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挥发性成分测定 |
3.3.2 脂氧合酶活性测定 |
3.3.3 氢过氧化物裂解酶活性测定 |
3.3.4 乙醇脱氢酶活性测定 |
3.3.5 脂氧合酶部分基因家族成员定量分析 |
3.3.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同品种鲜食糯玉米挥发性成分和LOX活性分析 |
3.4.2 不同发育期糯玉米LOX途径关键酶活性变化 |
3.4.3 脂氧合酶途径关键酶与关键风味成分相关性分析 |
3.4.4 不同发育期糯玉米籽粒关键风味物质之间相关性分析 |
3.4.5 不同发育期鲜食糯玉米LOX同工酶基因的差异表达 |
3.4.6 脂氧合酶途径关键酶活性与LOX同工酶基因相关性分析 |
3.4.7 脂氧合酶基因家族成员与关键风味成分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OX底物及抑制剂的添加对糯玉米风味物质的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与主要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籽粒切片孵育试验 |
4.3.2 不同pH值糯玉米匀浆制备 |
4.3.3 挥发性成分测定 |
4.3.4 脂氧合酶活性测定 |
4.3.5 总RNA提取及c DNA合成 |
4.3.6 实时荧光定量PCR |
4.3.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不同LOX前体和抑制剂对糯玉米特征风味的影响 |
4.4.2 脂氧合酶前体和抑制剂对LOX活性的影响 |
4.4.3 LOX前体和抑制剂对LOX部分基因家族成员表达的影响 |
4.4.4 pH对糯玉米匀浆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4.4.5 LOX与糯玉米风味物质合成的关系 |
4.4.6 LOX同工酶与糯玉米风味物质合成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脂氧合酶在鲜食糯玉米采后贮藏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材料与主要试剂 |
5.2.2 设备与仪器 |
5.3 试验方法 |
5.3.1 糯玉米预处理 |
5.3.2 脂肪酸成分测定 |
5.3.3 脂氧合酶活性测定 |
5.3.4 挥发性成分测定 |
5.3.5 脂肪酸值和过氧化值测定 |
5.3.6 感官评分 |
5.3.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糯玉米贮藏期间LOX活性变化 |
5.4.2 糯玉米贮藏期间脂肪酸值变化 |
5.4.3 糯玉米贮藏期间过氧化值变化 |
5.4.4 糯玉米贮藏期间脂肪酸组成分析 |
5.4.5 糯玉米贮藏期间挥发性成分分析 |
5.4.6 贮藏期间糯玉米感官评分 |
5.4.7 糯玉米贮藏期间脂氧合酶活性与脂质氧化的相关性分析 |
5.4.8 糯玉米贮藏期间脂氧合酶活性与挥发性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脂肪氧合酶与啤酒风味稳定性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LOX结构和性质研究进展 |
1.1 LOX结构 |
1.2 LOX性质 |
1.2.1 底物特异性 |
1.2.2 最适pH值 |
1.2.3 最适反应温度 |
1.2.4 热稳定性 |
2 LOX活力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3 LOX酶在啤酒中的生化途径研究进展 |
4 啤酒酿造过程中LOX酶调控技术 |
4.1 大麦品种选育 |
4.2 酿造过程 |
4.2.1 制麦过程 |
4.2.2 糖化过程 |
4.3 抑制剂 |
4.3.1 人工合成化学试剂 |
4.3.2 天然动植物提取物 |
4.3.3 其他抑制方法 |
5 展望 |
(4)品种间大豆脂肪氧化酶活性差异及β-胡萝卜素漂白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脂肪氧化酶活性测定 |
1.3.2 蛋白质和油分含量测定 |
1.3.3 脂肪氧化酶漂白性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豆品种间脂肪氧化酶活性分布 |
2.2 不同大豆品种脂肪氧化酶总活性聚类分析 |
2.3 脂肪氧化酶活性与蛋白质和油分含量相关性分析 |
2.4 漂白性验证 |
3 讨论 |
4 结论 |
(5)脂氧酶与11S球蛋白双缺失检测方法及种质资源品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脂肪氧化酶相关特性研究 |
1.3.2 脂肪氧化酶缺失机理研究 |
1.3.3 脂肪氧化酶缺失检测方法研究 |
1.3.4 脂肪氧化酶缺失遗传育种研究 |
1.3.5 7S与11S球蛋白亚基组分及加工性状研究 |
1.3.6 β-伴大豆球蛋白的结构及特性研究 |
1.3.7 β-伴大豆球蛋白的生理功效研究 |
1.3.8 11S球蛋白亚基缺失种质创新研究 |
1.3.9 脂肪氧化酶与11S球蛋白亚基双缺失种质创新研究 |
1.4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脂肪氧化酶缺失苗后鉴定法开发 |
2.1.2 脂肪氧化酶与11S球蛋白亚基双缺失种质材料的品质评价 |
2.2 实验方法 |
2.2.1 ISDS-PAGE11S球蛋白亚基缺失检测方法 |
2.2.2 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苗后快速检测鉴定方法 |
2.2.3 蛋白含量检测方法 |
2.2.4 脂肪含量检测方法 |
2.2.5 大豆蛋白各组分相对含量测定方法 |
2.2.6 氨基酸含量检测方法 |
2.2.7 脂肪酸含量检测方法 |
2.2.8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ISDS-PAGE11S球蛋白亚基缺失检测方法结果分析 |
3.2 苗期快速检测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方法结果分析 |
3.2.1 不同取样时期同一取样量实验结果对比 |
3.2.2 同一时期不同取样量实验结果对比 |
3.2.3 子叶取样与干粉取样的实验结果对比 |
3.3 供试材料蛋白、脂肪等含量的分析 |
3.3.1 供试材料蛋白、脂肪等含量分析 |
3.3.2 供试材料蛋白、脂肪等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3.4 供试材料大豆蛋白各组分相对含量的分析 |
3.4.1 大豆蛋白组分积分光密度图谱 |
3.4.2 供试材料蛋白组分相对含量分析 |
3.4.3 供试材料蛋白组分百分含量分析 |
3.4.4 供试材料蛋白组分百分含量相关性分析 |
3.5 供试材料氨基酸含量的分析 |
3.6 供试材料脂肪组分含量的分析 |
3.6.1 供试材料脂肪酸含量分析 |
3.6.2 供试材料脂肪酸百分含量分析 |
3.6.3 供试材料脂肪酸百分含量相关分析 |
3.7 供试材料与对照品种各相关品质性状的变异分析 |
4 讨论 |
4.1 苗期快速检测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方法的确立 |
4.2 脂肪氧化酶与11S球蛋白亚基双缺失种质资源的品质性状分析 |
4.2.1 脂肪氧化酶与11S球蛋白亚基双缺失种质资源蛋白、脂肪等品质性状分析 |
4.2.2 脂肪氧化酶与11S球蛋白亚基双缺失种质资源的蛋白组分相对含量分析 |
4.2.3 脂肪氧化酶与11S球蛋白亚基双缺失种质资源氨基酸品质性状分析 |
4.2.4 脂肪氧化酶与11S球蛋白亚基双缺失种质资源脂肪酸品质性状分析 |
4.2.5 脂肪氧化酶与11S球蛋白亚基双缺失种质资源各相关品质性状变异分析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基因型和环境对大豆籽粒脂肪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大豆脂肪氧化酶研究进展 |
1.1.1 大豆脂肪氧化酶的结构 |
1.1.2 大豆脂肪氧化酶的酶促反应机制 |
1.1.3 大豆脂肪氧化酶的生理作用 |
1.1.4 大豆脂肪氧化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1.2 影响大豆籽粒脂肪氧化酶活性的因素 |
1.2.1 基因型 |
1.2.2 生态因素 |
1.3 大豆脂肪氧化酶活性测定方法 |
1.3.1 氧电极法 |
1.3.2 量压法 |
1.3.3 分光光度法 |
1.3.4 显色法 |
1.4 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大豆资源评价试验 |
2.1.1 试验材料 |
2.1.2 酶活力测定方法 |
2.1.3 酶活力计算方法 |
2.1.4 大豆品质性状检测 |
2.2 多地点生态差异试验 |
2.2.1 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因型对大豆脂肪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1.1 品种间LOX酶活性差异分析 |
3.1.2 品种间三种LOX的酶活力分布 |
3.1.3 品种间三种LOX同工酶相关性分析 |
3.2 基于LOX活性的大豆品种聚类分析 |
3.3 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分析 |
3.3.1 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差异分析 |
3.4 LOX活性与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
3.4.1 LOX活性与蛋白质含量的相关分析 |
3.4.2 LOX活性与脂肪含量的相关分析 |
3.5 地点对大豆脂肪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分析 |
3.5.1 方差分析和各效应方差分量估算 |
3.5.2 多试验地点大豆脂肪氧化酶活性差异分析 |
3.5.3 地点对大豆籽粒品质性状的影响 |
3.5.4 多试验地点LOX活性与大豆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
4 讨论 |
4.1 基因型和环境对大豆籽粒中LOX活性的影响 |
4.2 基因型和环境对大豆籽粒中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4.3 大豆籽粒中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与LOX活性的关系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大豆品种间脂氧酶活性差异及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大豆脂肪氧化酶简介 |
1.2 大豆脂肪氧化酶结构及酶学特性 |
1.3 大豆脂氧酶生理作用 |
1.3.1 大豆脂肪氧化酶在其生长发育中作用 |
1.3.2 大豆脂肪氧化酶促进种子劣变 |
1.3.3 受伤及其他逆境 |
1.3.4 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体对农艺性状影响 |
1.3.5 Lox与衰老的关系 |
1.4 大豆脂氧酶的漂白作用 |
1.5 大豆脂肪氧化酶在食品中的应用 |
1.6 大豆脂肪氧化酶分析鉴定技术 |
1.6.1 氧电极与分光光度法 |
1.7 课题的研究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大豆脂氧酶活性测定实验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仪器及实验用品 |
2.1.3 药品试剂 |
2.2 酶活测定实验方法 |
2.2.1 缓冲液的制备 |
2.2.2 底物的配置 |
2.2.3 大豆提取液的配置 |
2.2.4 脂肪氧化酶同工酶测定 |
2.2.5 酶活计算方法 |
2.3 农艺性状调查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大豆脂氧酶活性分析 |
3.1.1 不同大豆品种间脂氧酶活性方差分析 |
3.1.2 年份间大豆脂氧酶活性差异分析 |
3.2 大豆脂氧酶活性频率分析 |
3.3 基于3种脂氧酶活性的大豆品种聚类分析 |
3.4 大豆脂肪氧化酶相关分析 |
3.5 大豆脂氧酶活性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5.1 大豆脂氧酶活性与株高的相关性分析 |
3.5.2 大豆脂氧酶活性与单株荚数的相关性分析 |
3.5.3 大豆脂氧酶活性与单株粒数的相关性分析 |
3.5.4 大豆脂氧酶活性与百粒重的相关性分析 |
3.5.5 大豆脂氧酶活性与生育期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品种间脂氧酶活性差异分析 |
4.2 脂氧酶活性在遗传育种的应用 |
4.3 聚类分析的预测研究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小麦转Loxi基因后代外源基因稳定性检测及种子耐储藏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转基因研究现状 |
1.1.1 小麦转基因的方法 |
1.1.2 小麦转基因改良研究现状 |
1.2 小麦无选择标记转化研究进展 |
1.2.1 小麦选择标记基因及其安全问题 |
1.2.2 安全转基因技术 |
1.3 植物脂氧合酶(LOX)研究现状 |
1.3.1 植物脂氧合酶的特性及LOX的生物学功能 |
1.3.2 植物脂氧合酶基因研究进展 |
1.3.3 脂氧合酶活性检测方法 |
1.3.4 Lox基因的RNA干扰研究 |
1.4 小麦种子耐储藏性分析研究现状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含BAR基因的低脂氧合酶活性转基因小麦株系的检测 |
引言 |
2.1 实验材料 |
2.2 试剂 |
2.3 研究方法 |
2.3.1 基因组DNA提取及电泳检测 |
2.3.2 目标基因Loxi的PCR检测 |
2.3.3 Basta涂抹检测 |
2.3.4 转Loxi小麦种子脂氧合酶活性检测 |
2.3.5 小麦籽粒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
2.3.6 小麦LOX家族基因RT-PCR检测 |
2.4 结果分析 |
2.4.1 转Loxi小麦PCR检测和筛选 |
2.4.2 Basta涂抹检测 |
2.4.3 转Loxi小麦种子脂氧合酶活性检测 |
2.4.4 半定量RT-PCR检测小麦LOX家族基因 |
2.5 讨论 |
2.5.1 转基因小麦后代PCR和Basta检测 |
2.5.2 转基因小麦后代种子脂氧合酶活性检测 |
2.5.3 小麦LOX家族基因半定量RT-PCR检测 |
第三章 小麦转基因株系种子耐储藏性分析 |
引言 |
3.1 实验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3.2.1 转Loxi小麦种子的人工加速老化处理 |
3.2.2 老化后小麦种子脂氧合酶活性检测 |
3.2.3 老化后种子萌发实验 |
3.2.4 老化后种子脂肪酸组分分析 |
3.3 结果分析 |
3.3.1 老化后转Loxi小麦种子脂氧合酶活性检测 |
3.3.2 转基因小麦种子人工加速老化后萌发 7 d发芽率和芽长检测 |
3.3.3 转基因小麦种子老化处理后脂肪酸组分检测 |
3.4 讨论 |
3.4.1 转基因小麦种子LOX活性降低,种子的耐储藏能力增加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4.1 全文总结 |
4.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作物脂肪氧化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脂肪氧化酶的生化途径 |
2脂肪氧化酶及其代谢产物的生理功能 |
2.1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和成熟衰老 |
2.2参与机械损伤反应 |
2.3介导病原菌防御性反应 |
2.4对食品风味和品质的影响 |
3作物脂肪氧化酶性状改良及育种应用 |
3.1脂肪氧化酶活性差异的种质资源筛选 |
3.2功能标记发掘及分子辅助育种 |
3.3遗传转化与转基因育种 |
4结论与展望 |
(10)脂肪氧合酶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脂肪氧合酶的发现历史 |
2 脂肪氧合酶的结构性质 |
2.1 结构 |
2.2 性质 |
2.2.1 底物特异性 |
2.2.2 最适温度和p H值 |
2.2.3 LOX的催化特性 |
3 脂肪氧合酶的应用 |
3.1 脂肪氧合酶在食品中的应用 |
3.2 脂肪氧合酶在植物生理中的应用 |
3.3 脂肪氧合酶在工业中的应用 |
4 脂肪氧合酶对粮食及果蔬保藏的影响 |
5 脂肪氧合酶的提取 |
5.1 水浸提法 |
5.2 盐析法 |
5.3 沉淀法 |
6 脂肪氧合酶的研究热点 |
7 总结 |
四、大豆脂肪氧合酶缺失种质的筛选及脂肪氧合酶的遗传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结缕草(Zoysia japonica)修剪后茉莉酸途径应答研究[D]. 宿强.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2]脂氧合酶在鲜食糯玉米风味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在采后贮藏中的应用[D]. 袁惠琦. 江苏大学, 2020(02)
- [3]脂肪氧合酶与啤酒风味稳定性的研究进展[J]. 邵志芳,孙金兰,王红霞,王德良,郝建秦. 中外酒业·啤酒科技, 2019(17)
- [4]品种间大豆脂肪氧化酶活性差异及β-胡萝卜素漂白性研究[J]. 张大勇,徐红,姚昕东,孙长恒,滕卫丽,姜莹莹.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9(06)
- [5]脂氧酶与11S球蛋白双缺失检测方法及种质资源品质评价[D]. 王磊.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9)
- [6]基因型和环境对大豆籽粒脂肪氧化酶活性的影响[D]. 范革.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7]大豆品种间脂氧酶活性差异及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D]. 明坤.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8]小麦转Loxi基因后代外源基因稳定性检测及种子耐储藏性分析[D]. 李冰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2)
- [9]作物脂肪氧化酶的研究进展[J]. 扎桑,卓嘎,徐东东,张利莎,董国清,袁兴淼,张京,郭刚刚.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5(02)
- [10]脂肪氧合酶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 闫静芳,王红霞,郭玉鑫,陆兆新,吕凤霞,王昱沣.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