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EMA和DMEAMA共聚物的结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田昕[1](2021)在《聚合物毡序列结构对嵌段聚合物自组装的影响》文中认为嵌段共聚物引导自组装是制备特征尺寸小于10 nm的半导体器件的潜在技术方案之一。嵌段共聚物薄膜自组装通过调节基底与嵌段共聚物间的界面能,使后者形成垂直于基底的相畴,但是缺乏长程有序性。通过电子束曝光和极紫外曝光等工艺在基底上制作化学图案用于嵌段共聚物的引导自组装,可以得到长程有序的结构用于半导体器件的制备。相比于1:1引导自组装,通过调节化学图案周期与嵌段共聚物相分离周期的比例,并辅以回填无规共聚物分子刷,可实现嵌段共聚物在化学图案上密度倍增引导自组装。调节基底与嵌段共聚物的界面能是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引导自组装的关键,而修饰基底的分子刷/毡的结构至关重要。本文通过调控修饰基底的无规共聚物毡的组分和序列结构,首次定量研究了修饰基底的无规共聚物对上层的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结构中各种缺陷的密度和消除活化能的影响。(1)通过氮氧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一系列苯乙烯含量为20-91%的可交联聚苯乙烯-co-甲基丙酸甲酯无规共聚物(PS-r-PMMA),并将其涂于基底并加热得到交联PS-r-PMMA分子毡修饰的基底,之后用于层状相PS-b-PMMA的自组装。结果表明,PS-r-PMMA分子毡使层状相PS-b-PMMA相畴垂直于基底的中性窗口为苯乙烯含量51-66%。选取苯乙烯含量57%为基准组分,将不同苯乙烯含量的PS-r-PMMA按照1:1比例共混得到组分为57%的混合可交联PS-r-PMMA共聚物,并将混合交联分子毡用于层状相PS-b-PMMA的自组装。结果表明,中性窗口之外两个组分共混后也可使层状相PS-b-PMMA自组装形成垂直于基底的相畴,而且混合交联分子毡具有与基准组不同的平均序列长度。(2)为了对嵌段段共聚物自组装结构中的缺陷进行定量统计,本文设计了基于卷积运算的图形分析算法。经验证,该算法能够减少噪点对统计结果的影响,区分图像边缘截断所产生的断点和组装缺陷,准确快速地自动统计自组装/引导自组装结构中的端点、分叉和孤岛缺陷。同时对分析所需的图片放大倍率和幅面尺寸极限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嵌段共聚物本征相分离周期与像素尺寸的比值至少为6.69,有效统计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缺陷所需的视场面积至少为1.5 um2。缺陷分析速度测试表明,本文算法相较于邻近像素判断法快136至147倍。同时为了方便使用,搭建了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引导自组图像分析平台,编写了组装图像的可视化处理软件,并实现了缺陷分析、相关长度计算、线宽/线边粗糙度、圆度分析等嵌段共聚物微相分离结构分析功能。(3)本文使用上述算法和分析软件,对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结构中的缺陷密度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基底无规共聚物毡对上层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结构中缺陷的影响。首先确定了在190-230℃加热60s即可消除大部分PS-b-PMMA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结构缺陷,180 s后组装结构的缺陷密度几乎不再降低。之后对比了在230℃和300 s条件下无规共聚物毡组分和序列结构对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结构中各种类型缺陷密度的影响,所有类型的缺陷密度在无规共聚物毡组分改变时有一定量的增减,而在混合交联分子毡上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结构的缺陷密度随混合交联分子毡中链结构改变有明显升降。然后本文分别统计了 10-45s内各种类型缺陷密度在不同基底上随时间的变化,其中PMMA相分叉、PS相端点和PS相孤岛类型的缺陷消除在10 s内已结束,其缺陷密度在该时间区间内仅有略微波动,而PS相分叉、PMMA相端点和PMMA相孤岛类型缺陷密度在该时间区间内按指数规律降低。同时,本文还计算了嵌段共聚物PS相分叉和PMMA相端点缺陷消除的活化能,发现其活化能随基底无规共聚物毡苯乙烯比例增加而降低,也随混合交联分子毡中链节增长而降低。最后通过自洽场模拟研究在均匀中性基底上的缺陷对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结构的影响,其结果显示在直径较小的基底缺陷上层,若作用力足够,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结构倾向于形成端点和孤岛缺陷该结果与本文实验结果相符,而增大基底缺陷尺寸,即使较小的作用力,其上层也有较为复杂的缺陷结构。
崔心想[2](2020)在《合成聚酯酰胺和聚酯接枝的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改性聚乳酸》文中指出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消耗和低碳环保意识的增强,聚乳酸(PLA)作为一种成熟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PLA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主要应用于生物医学和生态环保等相关的领域,但是其较低的热/机械性能和韧性而限制了应用范围。为了充分地挖掘PLA的性能,对其进行共混改性及增韧具有现实的研究价值。同时,聚酯酰胺(PEA)可以将聚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与聚酰胺的热和机械性能相结合。含有α-氨基酸的PEA可以提高聚合物材料的生物学性能。因此,将含有α-氨基酸的PEA与PLA复合成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应用于生物组织工程支架领域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本部分通过溶液聚合和扩链方法合成了主链中含有乙二醇、L-丙氨酸、N-苄氧羰基-L-天冬氨酸、己内酯的生物降解聚(乙二醇-L-丙氨酸-己内酯)[P-(CL-EA-CL)]、聚(乙二醇-L-丙氨酸-己内酯、N-苄氧羰基-L-天冬氨酸)[P-(N-CL-EA-CL-N)]聚酯酰胺,采用FTIR、1H NMR证明产物合成。将其与聚乳酸(PLLA)共混静电纺丝成膜制备了PLLA/P-(CL-EA-CL)、PLLA/P-(N-CL-EA-CL-N)复合纳米纤维膜,对纤维膜进行DSC、SEM、接触角、力学性能、降解行为及细胞毒性表征。结果表明相比纯PLLA纤维膜,加入P-(CL-EA-CL)聚酯酰胺改善了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同时纤维膜的亲水性也得到明显改善。当共混比为30 wt%、接枝比例为1:4时PLLA/P-(CL-EA-CL)-1共混膜的拉伸强度为11.43 MPa,断裂伸长为56.21%,亲水角由纯PLLA纤维膜的138.2o减小到76.3o。相比纯PLLA纤维膜,PLLA/P-(N-CL-EA-CL-N)-1纤维膜的拉伸强度基本不变,断裂伸长率略有降低。亲水角由纯PLLA纤维膜的138.2o减小到71.6o,共混纤维膜的亲水性得到明显改善。相比PLLA/P-(CL-EA-CL)-1纤维膜,30 wt%PLLA/P-(N-CL-EA-CL-N)-1共混膜的亲水性和细胞毒性有所改善,其拉伸强度为9.02 MPa,断裂伸长率为35.60%,力学性能满足组织工程支架的应用条件。通过SEM可以看出共混纤维膜的表面较为光滑且粗细比较均匀,整体形态较好。在不同环境的降解实验也发现共混纤维膜具有碱性降解敏感性。细胞毒性测试进一步表征共混膜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PLLA/P-(CL-EA-CL)、PLLA/P-(N-CL-EA-CL-N)复合纳米纤维膜有生物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潜力。聚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具有有优良的力学性能,本部分合成了一系列生物可降解聚酯接枝改性聚丙烯酸酯共聚物来改善PLLA的韧性,揭示了主链、侧链、增容剂和外部张力对增韧PLLA的影响。纯PLLA膜的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分别为6.6%和43.7MPa。当合成的PMH-PCL与PLLA共混时,断裂伸长率大大提高,拉伸强度略有下降。它们分别是81.3%和32.8MPa。当接枝侧链为L-LA时,共混薄膜的拉伸强度较高,但其增韧效果不太显着。添加适量的TBC可以显着提高断裂伸长率,但拉伸强度进一步降低至27.3MPa。通过在干燥过程中施加外部张力来模拟机械过程。在100 g外力作用下,PLLA/PMH-PCL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在50天内降低至68.7%,拉伸强度基本不变。因此,增韧的PLLA可以经受机械加工的考验。
马鸣宇[3](2020)在《丝素蛋白增强的高强度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文中认为水凝胶是一种高含水率的三维网状聚合物,其结构以及相关理化性质与生物体内组织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和组织工程等领域。然而绝大多数传统的水凝胶在力学性能方面不太理想,往往不能满足组织工程中的各种需求,比如作为软骨或者肌腱的人工替代物。丝素蛋白是一种天然蛋白质,其提取于天然蚕丝,已被诸多已报道的结果证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此外其特定的蛋白质结构使得它在某些外界条件下会发生β折叠构象转变,形成排列规整的结晶区,使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早在上个世纪丝素蛋白就已经被应用于手术缝合线。如今,越来越多的丝素蛋白衍生材料如丝素蛋白膜,丝素蛋白支架等正广泛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传统的水凝胶材料柔软但是强度较低,而丝素蛋白衍生材料坚硬但是脆性大,如果把丝素蛋白作为增强剂与传统水凝胶共同构筑双网络水凝胶,是否可以得到一种兼具两种材料优点的新型水凝胶?本文就此问题展开,制备了分别以磺酸甜菜碱两性离子(SBMA),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甲基丙烯酰胺(Maa)为基体,丝素蛋白增强的双网络水凝胶,并对其拉伸,压缩,循环等机械性能,微观形貌,生物相容性等性质进行了分析表征,最终根据所得的结果对其微观结构及增强机制做出了合理分析与解释。本文具体工作如下:1.两性离子体系:以甲基丙烯酰乙基磺基甜菜碱两性离子(SBMA)为基体,通过改变聚合条件控制SBMA网络与丝素蛋白网络形成的时间,制备出了丝素蛋白高度均匀分布的双网络水凝胶。其拉伸与压缩强度,弹性模量以及应变能均达到了 SBMA单网络水凝胶的20倍以上,并且拥有了抵抗极端应力(>60 MPA)应变(>99%)而不破损的性能。甚至在有裂纹存在的情况下,断口处在高压下依然有抵御裂纹扩展的能力。该双网络水凝胶相比于传统双网络水凝胶有着更加优秀的恢复性能,在相当大范围的应变中能保持完全回复的特性。最后经过SEM照片结合之前的力学性能特点,对该双网络水凝胶可能的微观结构以及强化机理建立了模型,做出了合理解释。此外,该水凝胶也表现出了不错的抗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性能。2.半两性离子半氢键体系:采用甲基丙烯酸(MAA)与SBMA共聚作为基体,丝素蛋白作为增强网络。同样采用了逐步聚合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双网络水凝胶较SBMA体系在强度上有了 10-50%的提升,弹性模量也有小幅提升。经分析甲基丙烯酸单体与SBMA单体活性相差太大,在自由基聚合中表现为竞聚率悬殊,导致在制得的双网络水凝胶组织均匀性不高,因此其在恢复性能上表现一般。3.强氢键体系:分别采用甲基丙酰胺(Ma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基体,同样采用逐步聚合的成型方法,得到的双网络水凝胶强度显着提高,较SBMA体系在强度上有了的大约三倍的提升,同时在弹性模量与应变能上也有了较大提升。这两种体系都是强氢键体系,因此其交联度相对较高,表现为超高压缩强度和弹性模量,然而水凝胶脆性显着增大,在拉伸强度和形变量上表现一般。
王宇[4](2019)在《UV光固化功能氟橡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氟橡胶是主链或侧链碳原子连接氟原子的合成高分子弹性体的统称,以其独特的高耐热性、低表面能、强耐溶剂性和杰出的力学性能,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子电路等关键领域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的氟橡胶几乎没有常规的固化基团。固化过程中需要加入缚酸剂、固化促进剂等多种助剂。这种固化方法能量消耗大、固化周期长、工艺繁琐。本课题以实现氟橡胶的高效固化为出发点,通过氟橡胶的功能化途径,合成一系列固化速率快、工艺操作便捷的UV光固化型氟橡胶材料,并探索其在离型防护领域的应用。首先,提出了低温降解、基团转化、端基高效缩合的可UV光固化的氟橡胶预聚体的合成路线。通过低温降解法制备了羧基封端的含氟预聚体,优化了降解法过程中温度、压力、氧化剂和碱的比例、加料方式等关键工艺条件。根据红外和核磁表征结果,探索氟橡胶的氧化降解机理;提供预聚体中羧基存在的证据。以羧基封端的含氟预聚体为原料,采用酯化法和开环-缩合法合成丙烯酸酯封端含氟预聚体,两种含氟预聚体在UV光照下60s内可以完成交联。UV光固化后,两者的耐热性、疏水性、力学性能和耐溶剂性能均大幅度提高。利用原位聚合法,将丙烯酸酯封端含氟预聚体应用于杂化含氟压敏胶的制备,以提高压敏胶对惰性材料的粘接强度。通过羟基含氟预聚体、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SO1440型倍半硅氧烷(POSS)和甲基丙烯酸异氰基乙酯的共聚反应,合成POSS杂化含氟预聚体。采用红外、核磁和凝胶渗透色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将丙烯酸酯改性的功能型POSS和杂化预聚物融合,制备出UV光固化型POSS杂化氟橡胶。杂化材料表面接触角可达130o,且在基材上具有良好的附着力。结合前人的理论,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研究了POSS杂化氟橡胶的表面性质和疏水机理。探索了POSS杂化涂层在电路板防护领域的应用,结果表明杂化含氟涂层具有良好的防硫化性能、耐酸性、耐溶剂性、耐高低温性和低吸水性。为了消除小分子光引发剂的不利影响、提高杂化材料的内聚强度,合成了分子链中镶嵌功能氧化石墨烯和二苯甲酮结构的功能氧化石墨烯杂化氟橡胶。功能氧化石墨烯杂化氟橡胶在UV光照条件下,可自发进行交联反应。差示扫描量热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表明含氟链段和功能氧化石墨烯具有良好的相容性。UV光固化后,功能氧化石墨烯杂化氟橡胶的玻璃化温度从-15o C提高到-9oC;降解温度的增幅超过100o C。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重分析研究了光固化反应的有效性。探索了功能氧化石墨烯杂化氟橡胶在氟素离型剂中的应用。当功能氧化石墨烯含量低于0.15wt%,涂布在聚酯薄膜上的含氟涂层透光率超过90%。功能氧化石墨烯的用量介于0.1wt%~0.2wt%时,这种UV光固化型氟素离型涂层的离型力稳定在150 g/25mm左右,残余粘附力大于90%,且具有良好的耐老化性和存储性,可应用于有机硅制品的冷贴涂布和转移涂布。结合离型防护行业的实际情况和测试反馈,将两种具有实用价值的含氟材料进行中试,为实现压敏胶的“高初粘、低剥离”和离型涂层的中等离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对两种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工艺进行研究,为规模化生产和工业涂布提供借鉴和理论指导。
张春[5](2019)在《功能单体改性丙烯酸酯可逆胶粘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结构胶粘剂面临着清洗困难、不可重复使用的问题,很难满足胶粘剂施工过程中的短暂性定位或允许失误性定位,同时给环境和资源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发展绿色、可循环使用的胶粘剂对于新材料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等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目前,可逆胶粘剂在生物器官搭接(尤其牙齿或骨连接)、电子元器件粘接、室内装饰及汽车装配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选取丙烯酸酯类高分子为基体,通过不同的反应方式将多酚结构、硼氧六环结构以及硼酸酯结构引入到丙烯酸树脂结构中制备出具有氢键自修复和共价键自修复的热可逆胶粘剂。其中多酚结构为没食子酸(GA)和咖啡酸(CA),苯硼酸为4-甲酰基-苯硼酸(FBA)。通过酯化方式在丙烯酸酯侧链上引入含多酚结构的没食子酸,制备出基于氢键交联可逆的丙烯酸酯胶粘剂GA-IBH*。GA的引入使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热失效温度和内聚强度均升高,但初始降解温度由246o C降至200o C。GAIBH*胶粘剂的抗蠕变性和形变恢复率提升,对不锈钢持粘性由18.0 min增加至30.0 min。GA的引入使聚合物胶粘剂对45#钢粘接强度提升至5.2 MPa,对聚丙烯(PP)和聚四氟乙烯(PTFE)粘接强度也明显增加。GA-IBH*胶粘剂对45#钢的循环粘接强度最高可达6.1 MPa,其可逆粘接机理归因于酚羟基氢键的自修复。通过缩醛化反应将三甲酰基硼氧六环(TFBA)引入到丙烯酸酯支链中,制备出具有共价键自修复的丙烯酸酯可逆胶粘剂(TFBA-IBH)。TFBA的引入使聚合物数均分子量呈现TFBA的单分子支链增长,但重均分子量和粘均分子量呈数量级增加。和IBH相比,TFBA-IBH玻璃化转变温度变化不大,但化学稳定性和热降解稳定性均上升,初始降解温度提升49.1o C;TFBA-IBH兼具更高的内聚强度和初粘性,但抗蠕变性降低,表现为对不锈钢持粘性从18.9 min降低至1.3 min。TFBA-IBH对45#钢粘接强度约为IBH的4.6倍(可达5.86 MPa),对PP和PTFE的粘接强度分别可达0.85 MPa和0.3 MPa。此外,TFBA-IBH45#钢热可逆粘接10次,可逆粘接强度最高可达9.44 MPa,该胶粘剂的可粘接机理则归因于硼氧六环的自修复。通过自由基共聚改性可一步实现对丙烯酸酯胶粘剂的改性。但由于酚羟基具有较强的阻聚作用,很难使聚合单体达到较高的转化率。本文选用苯硼酸作为保护基团,制备出功能乙烯基单体(FBCA)。由于苯硼酸和儿茶酚脱水缩合的反应为动态可逆,得到的乙烯基单体为FBCA和CA的混合物,但二者均参与共聚反应制备出FBCA-IBH共聚物胶粘剂,其中FBCA含量0.46wt%,CA含量0.11wt%。和IBH相比,酚羟基的阻聚效应使FBCA-IBH的数均分子量略有降低,但自由基存在条件下酚羟基发生氧化交联,使FBCA-IBH的重均分子量、粘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都发生了阶跃式增加。FBCA-IBH具有更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热降解温度、内聚强度、形变恢复率和持粘性,其中热初始降解温度由214o C提升至263o C,持粘性由18.9 min可增加至212.0 min。FBCAIBH对45#钢粘接强度高达9.37 MPa,粘接性能远超于市售502胶粘剂,对PP和PTFE粘接强度分别可达1.15 MPa和0.47 MPa。FBCA-IBH表现出优异的可逆粘接性能,对45#钢循环粘接18次,可逆粘接强度最高可达14.36 MPa。其可逆粘接机理则归因于Fe3+/热作用下硼酸酯结构和氢键结构的自修复可逆行为。为了降低聚合过程酚羟基的影响,同时验证酚羟基在粘接过程中的作用,将共聚单体中甲基丙烯酸-β-羟丙酯(HPMA)更换为同摩尔量的丙烯酰胺(AM),制备出FBCA-IBA胶粘剂。通过一系列结构表征说明,N-B配位促进了硼酸酯的形成及稳定,使FBCA-IBA中不再有游离酚羟基。FBCA-IBA聚合物分子量和IBA(无FBCA的丙烯酸酯-丙烯酰胺共聚物)相比均明显降低,说明聚合过程无交联结构。和IBA相比,FBCA-IB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略有上升,但其热化学稳定性和热降解温度均下降;FBCA-IBA胶粘剂的内聚强度、初粘性和抗蠕变性能均降低。粘接测试结果表明,FBCA的引入使IBA胶粘剂对45#钢粘接强度由5.08 MPa降低至2.92 MPa,对PP粘接强度也降低;但由于F-B界面增强的作用,对PTFE粘接强度稍有上升。FBCA-IBA粘接性能仅表现出常规的热熔胶粘接,无明显的粘接增强作用。综合对比,FBCA-IBH兼顾了酚羟基、硼酸酯及轻度的交联结构,使其具有最佳的耐热性及对多种基材优异的粘接性能,且循环可逆粘接强度最佳可达14.36 MPa,远超过了市售502的胶粘剂性能,甚至和环氧的粘接强度相媲美。
张桐[6](2019)在《火电厂用阻垢剂的开发及引发剂对其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火力发电用水在工业用水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冷却用水占工业用水总量的70%-80%,而最有效的节水措施便是循环用水技术,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便是提高系统循环倍数同时降低循环水中的水垢及腐蚀情况。本研究选用MA、SSS、HEMA作为单体,APS为引发剂,叔丁醇为分子调节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进行反应。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合成最佳条件:MA、SSS和HEMA三种单体的摩尔比为6:1:0.8,分子调节剂叔丁醇实验中占单体总量的10%,反应温度为80℃。引发剂APS一共设置三挡,分别是5%、10%、15%,合成三种共聚物MA/SSS/HEMA(APS 5%、10%、15%),且均具有较好阻垢性能。经过对共聚物进行表征,研究发现,引发剂用量的增多不会改变共聚物官能团的种类,但会降低共聚物分子量,减小共聚物碳链长度。通过阻垢缓蚀及生物降解等试验对MA/SSS/HEMA(APS 5%、10%、15%)的性能进行表征。通过静态阻垢实验就缓蚀阻垢剂在离子浓缩5倍的水样中进行检验,得出MA/SSS/HEMA(APS 5%、10%、15%)在浓缩倍数为5的水体中仍能有良好的阻垢性能,即能满足循坏倍数为5的火电厂循环水冷却系统的性能要求。通过静态阻垢试验发现,随着APS的增加,分子量的减小,性能逐渐提升,其中MA/SSS/HEMA(APS 15%)性能最为优异,在投加量为6mg/L时,水温80℃时,阻碳酸钙实验中,碳酸钙Ca2+浓度为240mg/L,阻垢率96%;同样条件下,硫酸钙Ca2+浓度为6000mg/L,阻垢率达95%。通过旋转挂片腐蚀实验发现,MA/SSS/HEMA(APS 5%、10%、15%)均具有一定的缓蚀性能,随着APS的减少,分子量的增大,链的增长,性能逐渐提升,其中MA/SSS/HEMA(APS 5%)性能最为优异,缓蚀率可达60%以上,较PASP具有明显性能优势。同时,MA/SSS/HEMA(APS 5%、10%、15%)均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通过GPC及SEM等表征手段对MA/SSS/HEMA(APS 5%、10%、15%)的阻垢缓蚀机理及引发剂对其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以下结论:阻垢机理首先是螯合钙离子,增加了钙离子的溶解性;其次是增大垢样间静电斥力,进而阻止垢样颗粒相互凝结长大;最后是嵌入垢样颗粒的内部使其晶格发生畸变,阻碍进一步长大。引发剂的增多会降低共聚物分子量,缩短共聚物碳链长度,使其更易吸附于垢样晶体,阻碍其正常生长,以提高阻垢性能。缓蚀机理主要为腐蚀电流的沉积作用,阴极表面会形成一层具有良好保护作用的沉淀膜,而引发剂少、分子量大、碳链长的共聚物,形成的沉淀膜更为致密,缓蚀效果更好。图39幅,表12个,参考文献125篇。
常晓华[7](2019)在《结晶调控的聚乳酸及其共聚物在溶液中的多层次聚集结构与性能》文中研究表明受到溶剂分子、界面和分子链间相互作用的协同影响,聚合物在溶液中可以发生聚集,形成宏观、介观、微观等尺度上不同层次的聚集结构,比如聚合物单晶、聚合物串晶、聚合物微球、胶束和凝胶等。这些聚集体在工业催化、生物医用和生物工程等方面均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因而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聚合物的结晶也是诱发不同聚集体结构形成的重要推动力,而且结晶能促进分子链规整和紧密的排列,极大地提高聚合物材料的综合性能,所以对结晶驱动的聚合物在溶液中的聚集结构和性能的研究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同时聚合物的聚集结构极大地影响材料的性能。然而,结晶诱导聚合物在溶液中形成多层次聚集结构的机制尚不明确,聚集结构的形成、演变与调控的规律也不清楚。因此,研究结晶性聚合物在溶液中的多层次聚集结构的形成与性能调控对设计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具有重要意义。聚乳酸(PLA)是一种典型的结晶性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同时具有两种旋光异构体,聚左旋乳酸(PLLA)和聚右旋乳酸(PDLA)。当PLLA和PDLA共混或共聚时,可以形成立构复合(SC)结晶,从而大大提高PLA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耐水解性等。本文将PLA的结晶作为诱导聚合物不同聚集结构形成的驱动力,探讨链段结晶对聚乳酸及其共聚物多尺度聚集结构的形成机制与影响规律,发展结晶性高分子溶液中多层次聚集结构与性能的表征与调控手段。首先研究了稀溶液中聚合物单晶和串晶的制备。通过缓慢降温结晶的方法制备PLA单晶,并利用静电纺丝和聚合物溶液结晶相结合得到多级有序的PLA串晶。改变PLA的结晶结构,可以调控串晶的形貌。单独的PLLA(或PDLA)在垂直于纤维轴的方向上形成尺寸较大、周期较长的环形串晶,片晶之间相互缠绕,形成网格状。PLLA/PDLA立构共混物在纤维上形成尺寸较小、周期较短的环形串晶,相邻片晶紧密排列。不同时间段内串晶的形成过程表明PLA串晶的形成遵循晶型匹配和外延生长机理,PLLA/PDLA立构共混物与SC-PLA纤维的构象相同,晶型匹配,因此聚合物在纤维表面的成核能力较高,容易发生同向的外延生长,串晶的数目较多。单独的PLLA(或PDLA)聚合物与SC-PLA纳米纤维的构象不同,形成较少的成核位点,串晶的数目较少。其次,研究了高浓度溶液中片晶聚集体的形成。通过沉淀和溶剂挥发的方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PLA微球,探讨了 PLA的立体化学结构和超分子基团对PLA微球形貌的影响,并且通过调控聚合物链间相互作用以及聚合物溶液结晶行为实现不同形貌PLA微球之间的转变。以1,6-己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引发丙交酯的开环聚合,制备一系列不同分子量的羟基封端的两臂线形和三臂星形的PLA前驱体。用2-脲基-4[1H]-嘧啶酮(UPy)末端官能化,制备UPy封端的超分子PLA。UPy端官能化的三臂星形PLLA(或PDLA)超分子聚合物在沉淀中形成花瓣形颗粒。当UPy端官能化的三臂星形PLLA和PDLA超分子聚合物等摩尔共混时,形成了 SC晶,共混物在沉淀中形成球形颗粒。改变PLLA/PDLA超分子聚合物的共混比例,可以实现花瓣形颗粒和球形颗粒之间的转变。不同形貌PLA微球具有不同的结晶结构,使得PLA微球表现出可控的酶降解速率,药物装载量和药物释放速率。PLLA/PDLA等摩尔共混的超分子聚合物形成的球形颗粒具有SC结晶,分子链的堆积更为紧密,表现出较高的药物装载量,较为缓慢的降解速率和药物释放速率。PLA的疏水性限制了其应用,因此,本文进一步将PLA和亲水性的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OEGMA)和聚乙二醇(PEG)共聚或者共混,构筑两亲性共聚物胶束,改善PLA的疏水性,拓宽PLA的应用范围,并研究PLA的结晶结构对共聚物胶束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和溶剂置换法制备了 POEGMA-co-PLA无规梳形温敏性共聚物胶束,该胶束的温敏性可由PLLA/PDLA链段比例和SC晶含量精确调控。随着SC晶含量的提高,胶束的浊点温度(Tcp)降低。基于同步辐射溶液小角X射线散射(SAXS)技术和核壳模型分析,胶束核层SC晶的形成导致胶束具有较大的粒径、核尺寸和胶束聚集数,这些特征导致升温后,胶束间的聚集程度增加。疏水链段SC晶的形成提高了温敏性共聚物的分离效率,可用于污水处理。同时将多重氢键引入PLA/PEG体系,结合多重氢键的可逆性和PLA的结晶调控胶束的结构和性能,制备具有刺激响应性的超分子胶束。通过胸腺嘧啶(THY)和二氨基三嗪(DAT)之间的互补氢键作用构筑PEG-DAT;THY-PLA超分子共聚物胶束。具有不同结晶结构核层的超分子胶束对外界条件(如p H值、盐离子浓度)的变化具有敏感性。在酸性或者盐溶液下,由于互补氢键的解离,超分子胶束快速聚集,粒径显着增大。同时立构复合胶束核层SC晶的形成使得聚合物分子链/药物分子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所以立构复合胶束表现出较高的药物装载量和较为缓慢的药物释放行为。
王艳姣[8](2018)在《接枝可降解共聚酯的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以大单体的定制为途径,将可降解共聚酯接枝到丙烯酸酯聚合物中,制备了高生物质含量的丙烯酸酯压敏胶,将不相容材料分别以梳状聚合物的主链和支链结合在一起,通过改变共聚酯大单体的链结构、长度及支化密度来调控丙烯酸酯共聚物的聚集态结构,特别是微相分离结构,平衡了共聚物的链缠结、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物理交联点的影响,从而实现同时对压敏胶体系的初粘力(分子链的缠结密度)、抗剥离强度(玻璃化转变和能量耗散)和抗蠕变能力(物理交联)的有效调控。本课题主要研究了不同催化体系和加料策略对左旋丙交酯(L-LA)和环己内酯(ε-CL)开环共聚合制备共聚酯大单体结构的影响,制备了不同链长的无规和嵌段共聚酯大单体,并通过其与小分子丙烯酸酯的自由基共聚,合成了接枝聚酯大单体的丙烯酸酯共聚物,考察不同聚酯大单体对共聚物微观结构、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还制备出了高生物质聚酯含量的细乳液型压敏胶。首先通过对有机催化剂的筛选,发现rac-联萘酚磷酸酯(rac-BNPH)催化的L-LA和ε-CL的开环共聚中,ε-CL的反应活性高于L-LA。使用rac-BNPH为催化剂明显抑制了辛酸亚锡(Sn(Oct)2)催化L-LA和ε-CL的共聚反应中存在的酯交换副反应。采用滴加ε-CL的策略,聚酯大单体(MM)链的序列组成分布更加均一。固定单体ε-CL和L-LA摩尔比为4/5,用Sn(Oct)2催化制备了不同链长的无规共聚酯大单体,大单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着链长的增加而升高。同时制备了相同单体投料比的不同长度嵌段聚酯大单体,大单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不随链长的增加而变化但随着链长的增加,大单体出现了结晶峰和熔融峰。然后通过传统的自由基共聚的方法,采用丙烯酸异辛酯(2-EHA),丙烯酸(AA)作为小分子单体与不同链长的无规大单体共聚制备了一系列支链可降解的梳状丙烯酸酯压敏胶。通过对接枝无规大单体的压敏胶考察发现,PL10C4和PL20C8不存在相分离,且表现出梳状聚合物的Rouse-like模型的流变特征,具有较好的初粘力。支链长度增加,共聚物开始出现相分离,并表现出具有层状相分离(PL50C20)和介于柱状与球状之间的相分离(PL100C40)的流变标度行为。同时压敏胶的抗剥离强度和抗蠕变能力均得到提高。通过自由基共聚制备了一系列嵌段大单体丙烯酸共聚物。支链最短的PB-C4L10-33%表现出较好的压敏胶的力学能力。随着聚酯侧链长度的增加,共聚物开始出现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聚乳酸(PLLA)的结晶,但是失去压敏胶的粘附能力。增加嵌段大单体B-C4L10的用量,PB-C4L10-50%开始相分离,并出现层状相分离结构的流变行为,共聚物的初粘力略有下降,但抗剥离强度和抗蠕变性能得到提升。我们对无规大单体L10C4含量为33wt.%的丙烯酸丁酯/大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BA/MM/MAA)共聚体系通过研究不同乳化剂体系的细乳液稳定性,确定了脂肪族乳化剂OS-15和AES以1:2的比例复配乳化剂使用,其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3%时可得到稳定的含聚酯大单体的丙烯酸酯胶乳。本课题通过对rac-BNPH催化ε-CL/L-LA开环共聚使用不同加料策略,抑制了共聚过程中的酯交换副反应,实现了不同结构共聚酯大单体的高效定制。通过调节接枝共聚酯的结构与链长,实现了丙烯酸酯共聚物的聚集态结构特别是微相分离结构的有效调控,平衡了共聚物的链缠结、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结晶物理交联点的影响,从而实现对压敏胶力学性能的有效调控。通过对乳化剂体系的复配,制备了稳定的高无规共聚酯大单体含量的细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
刘瑞雪,樊晓敏,李义梦,傅晓明,张晓静[9](2017)在《多巯基阳离子共聚物合成与凝胶化反应研究》文中指出以HEMA和DMC为共聚单体,经自由基聚合和巯基转化反应,制备出侧链含有羟基、巯基和铵根阳离子的水溶性共聚物巯基-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co-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HS-P(HEMA-co-DMC)),通过流变测量和SEM研究了HS-P(HEMA-co-DMC)分别与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和表面带有负电荷的片状锂皂石(Laponite RD)发生物理/化学交联反应所形成的两种复合水凝胶的流变性能和形貌,结果表明:HS-P(HEMA-coDMC)/Laponite RD复合水凝胶在固体物质质量分数为22%的凝胶储能模量达3468 Pa,损耗因子为0.34,表现出明显的含物理交联点的凝胶黏弹性行为;当固体物质质量分数相同时,HS-P(HEMA-co-DMC)/PEGDA复合水凝胶的储能模量为1484 Pa,损耗因子为0.013,表现出典型的共价交联凝胶的黏弹性行为;HS-P(HEMA-co-DMC)/Laponite RD复合水凝胶比HS-P(HEMA-co-DMC)/PEGDA复合水凝胶具有更致密的孔洞结构.
赫雷刚[10](2017)在《环保型反渗透膜用阻垢剂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开发环保型共聚物阻垢剂控制反渗透膜系统结垢已成为国内外水处理药剂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选用全无磷低廉配方,以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异丙醇为分子量调节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进行共聚反应,合成高效环境友好的三元共聚物阻垢剂。通过正交对比实验,确定了共聚物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单体的配比(AA:AMPS:HEMA)=1:0.8:0.4,过硫酸铵用量与异丙醇用量分别占单体总质量的14%和10%,聚合温度为85℃,滴加时间为2.5h,保温时间为2h。该共聚物是一种水溶性聚合物,阻垢率超过了89%,转化率为99.23%,相对粘度为1.9863。凝胶色谱图显示出,共聚物的分子量呈正态分布,属于分子量分布较窄的聚合物。红外光谱图结果表明,共聚物分子中存在着羧基、羟基、磺酸基等官能基团,多种官能基团协同作用,提升了阻垢分散性能及钙容忍度。静态和动态阻垢实验结果表明,共聚物对碳酸钙和硫酸钙均有较好的阻垢性能。在恒温温度25℃,恒温时间10h,硬度和碱度均为500mg/L,pH值为7.0的实验条件下,投加4mg/L的药剂量阻垢率便达到了98.46%,阻垢效果明显优于PESA、PASP、PBTCA、PAA四种对比阻垢剂。扫描电镜图显示出共聚物对碳酸钙和硫酸钙晶体具有较强的晶格畸变和络合增溶作用。共聚物的阻垢分散性能良好,特别适用于中低温、中高硬度碱度的反渗透膜用水体系。采用旋转挂片失重法测定了共聚物的缓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共聚物投加量为4mg/L,水样温度为25℃,pH控制在8.0时,缓蚀率达到了最优的97.87%,缓蚀效果明显优于PASP、葡萄糖酸钠、钨酸钠、钼酸钠四种传统缓蚀剂;扫描电镜图显示出共聚物在碳钢表面形成致密的吸附膜,将挂片与腐蚀介质隔离开,从而使碳钢受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可以有效的防止反渗透膜系统被腐蚀。共聚物的生物降解率在第20天时达到了65%,属于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是一种环境友好型阻垢剂,符合水处理药剂的绿色化发展的要求。图29幅,表11个,参考文献96篇。
二、HEMA和DMEAMA共聚物的结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EMA和DMEAMA共聚物的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聚合物毡序列结构对嵌段聚合物自组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嵌段共聚物 |
1.1.1 嵌段共聚物本体自组装 |
1.1.2 嵌段共聚物薄膜的自组装 |
1.2 嵌段共聚物薄膜在聚合物刷/毡上的相畴取向 |
1.2.1 无规共聚物修饰基底 |
1.2.2 共混均聚物刷修饰基底 |
1.2.3 其他基底修饰方法 |
1.3 嵌段共聚物引导自组装 |
1.3.1 嵌段共聚物的1:1引导自组装 |
1.3.2 嵌段共聚物刻蚀法 |
1.3.3 嵌段共聚物密度倍增法 |
1.3.4 嵌段共聚物引导自组装的应用及研究前景 |
1.4 图像分析方法及嵌段共聚物组装结构缺陷的研究 |
1.4.1 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结构缺陷的研究 |
1.4.2 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结构缺陷分析算法 |
1.4.3 数字图像处理中对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结构缺陷分析的启发 |
1.5 选题依据 |
第2章 无规共聚物毡合成及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表征手段 |
2.2.2 引发剂的合成 |
2.2.3 竞聚率测试及计算 |
2.2.4 可交联无规共聚物的制备和表征 |
2.2.5 无规共聚物的分子链结构模拟 |
2.2.6 无规共聚物毡的制备 |
2.2.7 嵌段共聚物薄膜的自组装 |
2.2.8 混合交联分子毡的制备及嵌段共聚物在其上的自组装 |
2.2.9 混合交联分子毯表面的AFM-IR测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卷积运算的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图像分析与统计 |
3.1 背景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和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扫描电镜图像的预处理 |
3.3.1 扫描电镜图像的二值处理 |
3.3.2 二值化图像的降噪 |
3.3.3 图像边缘的处理 |
3.4 缺陷的分析和定位 |
3.4.1 分叉和端点缺陷的定位 |
3.4.2 孤岛结构的定位 |
3.4.3 分析结果验证 |
3.4.4 自动分析所需的扫描电镜图像放大倍率极限 |
3.4.5 缺陷统计对扫描电镜视场尺寸的要求 |
3.4.6 卷积法与邻近像素判断法对比 |
3.5 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结构分析软件平台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共聚物毡对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结构缺陷密度的影响 |
4.1 背景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总缺陷密度随时间的变化 |
4.3.2 基底对缺陷密度的影响 |
4.3.3 端点缺陷密度随时间的变化 |
4.3.4 分叉缺陷密度随时间的变化 |
4.3.5 孤岛缺陷密度随时间的变化 |
4.3.6 缺陷消除的活化能 |
4.3.7 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结构缺陷形成的自洽场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合成聚酯酰胺和聚酯接枝的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改性聚乳酸(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聚乳酸的研究现状 |
1.3 聚酯酰胺 |
1.4 氨基酸及其他单体 |
1.4.1 L-丙氨酸 |
1.4.2 N-CBZ-L-天冬氨酸 |
1.4.3 乙二醇 |
1.4.4 ε-己内酯 |
1.5 静电纺丝复合纳米纤维膜 |
1.6 论文的选题及意义 |
第2章 P-(CL-EA-CL)、P-(N-CL-EA-CL-N)聚酯酰胺的合成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药品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P-(CL-EA-CL)、P-(N-CL-EA-CL-N)的合成 |
2.4 材料表征与测试 |
2.4.1 红外光谱(FTIR) |
2.4.2 核磁共振光谱(1HNMR)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P-(CL-EA-CL)化学结构分析 |
2.5.2 P-(N-CL-EA-CL-N)化学结构分析 |
2.6 章节小结 |
第3章 PLLA/P-(CL-EA-CL)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药品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
3.4 材料表征与测试 |
3.4.1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3.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3.4.3 接触角测试仪 |
3.4.4 机械性能测试 |
3.4.5 降解测试 |
3.4.6 细胞毒性测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纤维膜的热力学分析 |
3.5.2 纤维膜的微观形貌 |
3.5.3 纤维膜的浸润性 |
3.5.4 纤维膜的机械性能 |
3.5.5 纤维膜的降解行为 |
3.5.6 纤维膜的细胞毒性评估 |
3.6 小结 |
第4章 PLLA/P-(N-CL-EA-CL-N)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药品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
4.4 材料表征与测试 |
4.4.1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4.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4.4.3 接触角测试仪 |
4.4.4 机械性能测试 |
4.4.5 降解测试 |
4.4.6 细胞毒性测试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纤维膜的热力学分析 |
4.5.2 纤维膜的微观形貌 |
4.5.3 纤维膜的浸润性 |
4.5.4 纤维膜的机械性能 |
4.5.5 纤维膜的降解行为 |
4.5.6 纤维膜的细胞毒性评估 |
4.6 小结 |
第5章 调整可生物降解的聚酯接枝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以增韧聚乳酸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2.1 材料 |
5.2.2 接枝共聚物的合成 |
5.2.3 共混薄膜的制备 |
5.2.4 表征 |
5.2.5 机械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合成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5.3.2 合成产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
5.3.3 共混膜的热力学分析 |
5.3.4 共混膜的机械性能 |
5.4 结论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丝素蛋白增强的高强度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物医学材料简介 |
1.2 丝素蛋白 |
1.2.1 丝素蛋白的结构及其力学性能 |
1.2.2 丝素蛋白的应用 |
1.3 水凝胶 |
1.3.1 水凝胶简介及其应用 |
1.3.2 两性离子水凝胶 |
1.4 水凝胶的机械强度 |
1.4.1 双网络水凝胶 |
1.4.2 纳米复合水凝胶 |
1.4.3 大分子微球强化水凝胶 |
1.4.4 物理交联体系 |
1.5 课题提出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以两性离子(SBMA)为基体丝素蛋白强化的双网络水凝胶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 SBMA/SF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 |
2.3 SBMA/SF双网络水凝胶的溶胀性能 |
2.4 SBMA/SF双网络水凝胶的压缩性能 |
2.5 SBMA/SF双网络水凝胶的拉伸性能 |
2.6 SBMA/SF双网络水凝胶的恢复性能 |
2.7 SBMA/SF双网络水凝胶的形貌与结构分析 |
2.8 SBMA/SF双网络水凝胶抗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性能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甲基丙烯酸与SBMA共聚物为基体丝素蛋白强化的双网络水凝胶 |
3.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 SBMA/MAA/SF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 |
3.3 SBMA/MAA/SF双网络水凝胶的溶胀性能 |
3.4 SBMA/MAA/SF双网络水凝胶的压缩性能 |
3.5 SBMA/MAA/SF双网络水凝胶的恢复性能 |
3.6 SBMA/MAA/SF双网络水凝胶的形貌与结构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两性离子基体丝素蛋白强化的双网络水凝胶 |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2 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基体丝素蛋白强化的双网络水凝胶 |
4.2.1 制备方法 |
4.2.2 溶胀性能 |
4.2.3 压缩性能 |
4.2.4 拉伸性能 |
4.2.5 恢复性能 |
4.2.6 表面形貌 |
4.3 以甲基丙烯酰胺(Maa)为基体丝素蛋白强化的双网络水凝胶 |
4.3.1 制备方法 |
4.3.2 溶胀性能 |
4.3.3 压缩性能 |
4.3.4 拉伸性能 |
4.3.5 恢复性能 |
4.3.6 表面形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5.1 丝素蛋白增强的双网络水凝胶共性 |
5.1.1 逐步聚合的制备方法 |
5.1.2 丝素蛋白的强化特性 |
5.2 丝素蛋白增强的各种双网络水凝胶差异性分析 |
5.2.1 制备方法的差异 |
5.2.2 不同聚合物基体对性能影响 |
5.3 本文结果与当前高强度水凝胶领域其他体系横向对比 |
5.4 相关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UV光固化功能氟橡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氟橡胶合成的研究进展 |
1.3 氟橡胶的功能化 |
1.3.1 氟橡胶的共聚功能化 |
1.3.2 氟橡胶的接枝功能化 |
1.3.3 氟橡胶的降解功能化 |
1.4 UV光固化含氟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1 含氟丙烯酸酯预聚体 |
1.4.2 含氟环氧预聚体 |
1.4.3 其他含氟预聚体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实验原料及实验方法 |
2.1 实验原料及所用仪器 |
2.1.1 实验主要原料 |
2.1.2 实验主要仪器 |
2.2 UV固化丙烯酸酯封端氟橡胶与杂化压敏胶的合成方法 |
2.2.1 羧基封端含氟预聚体的合成方法与步骤 |
2.2.2 丙烯酸酯封端氟橡胶和杂化压敏胶的合成与固化 |
2.3 UV固化POSS杂化氟橡胶的合成方法 |
2.4 UV固化功能氧化石墨烯杂化氟橡胶的合成方法 |
2.5 功能化合物和氟橡胶体系表征方法 |
2.5.1 功能化合物和氟橡胶结构的表征 |
2.5.2 功能氟橡胶合成过程与固化程度的表征 |
2.5.3 功能氟橡胶热性能的表征 |
2.5.4 功能氟橡胶力学性能的表征 |
2.5.5 功能氟橡胶表面性质的表征 |
2.5.6 功能氟橡胶耐溶剂性能的测试 |
2.5.7 含氟杂化压敏胶杂化体系粘接性能的测试 |
2.5.8 POSS杂化氟橡胶涂层体系防护性能的测试 |
2.5.9 石墨烯杂化氟橡胶涂层离型性能的测试 |
第3章 UV固化丙烯酸酯封端氟橡胶合成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羧基封端含氟预聚体的合成与机理研究 |
3.2.1 羧基封端含氟预聚体的合成过程 |
3.2.2 羧基封端含氟预聚体的结构表征 |
3.2.3 羧基封端含氟预聚体的羧基表征 |
3.2.4 羧基封端含氟预聚体的合成机理 |
3.3 丙烯酸酯封端含氟预聚体合成与固化的研究 |
3.3.1 丙烯酸酯封端含氟预聚体合成方法 |
3.3.2 丙烯酸酯封端含氟预聚体的结构分析 |
3.3.3 丙烯酸酯封端含氟预聚体的固化 |
3.3.4 丙烯酸酯封端含氟预聚体的性能分析 |
3.4 丙烯酸酯封端氟橡胶在离型防护领域中应用探索 |
3.4.1 杂化压敏胶相容性研究 |
3.4.2 杂化压敏胶的耐热性和疏水性 |
3.4.3 杂化压敏胶的粘接性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UV固化POSS杂化氟橡胶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功能POSS的结构表征 |
4.3 羟基封端含氟预聚体的合成与表征 |
4.3.1 羟基封端含氟预聚体合成路线的比较 |
4.3.2 羟基封端含氟预聚体的结构分析 |
4.4 POSS杂化含氟预聚体的结构分析 |
4.5 POSS杂化氟橡胶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
4.5.1 POSS杂化氟橡胶的制备与光固化 |
4.5.2 POSS杂化氟橡胶的表面性质分析 |
4.6 POSS杂化涂层在离型防护领域的应用探索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UV固化功能氧化石墨烯杂化氟橡胶制备与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功能氧化石墨烯杂化氟橡胶的制备和结构分析 |
5.2.1 功能氧化石墨烯的结构分析 |
5.2.2 异氰酸酯封端含氟预聚体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
5.2.3 功能氧化石墨烯杂化氟橡胶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
5.3 功能氧化石墨烯杂化氟橡胶的性能分析 |
5.3.1 功能氧化石墨烯杂化氟橡胶的热力学性质分析 |
5.3.2 功能氧化石墨烯杂化氟橡胶的光学性质分析 |
5.3.3 功能氧化石墨烯杂化氟橡胶的表面性质分析 |
5.3.4 功能氧化石墨烯杂化氟橡胶的耐溶剂性质分析 |
5.4 功能氧化石墨烯杂化氟橡胶在离型防护领域的应用探索 |
5.4.1 氟素离型剂简述 |
5.4.2 功能氧化石墨烯杂化氟橡胶在离型领域的应用探索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UVF-PSA和 VF-IEM中试合成及工业涂布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UVF-PSA杂化压敏胶的中试试验研究 |
6.2.1 杂化压敏胶的中试试验简述 |
6.2.2 中试试验结果分析 |
6.2.3 中试试验产品性能分析 |
6.2.4 工业涂布工艺参数的探索 |
6.3 VF-IEM的中试试验研究 |
6.3.1 VF-IEM中试试验简述 |
6.3.2 中试试验结果和性能分析 |
6.3.3 工业涂布工艺参数的探索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功能单体改性丙烯酸酯可逆胶粘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可逆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
1.2.1 非共价键结合可逆胶粘剂 |
1.2.2 共价键结合可逆胶粘剂 |
1.2.3 其他作用方式的可逆胶粘剂 |
1.3 多酚结构在胶粘剂改性中的应用研究 |
1.4 可逆胶粘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 丙烯酸酯共聚物胶粘剂的合成及改性 |
2.2.1 IBH*和GA-IBH*共聚物的合成 |
2.2.2 TFBA-IBH共聚物的合成 |
2.2.3 FBCA-IBH共聚物的合成 |
2.2.4 FBCA-IBA共聚物的合成 |
2.3 聚合物反应测试及结构表征 |
2.4 聚合物性能测试 |
2.4.1 聚合物热性能测试 |
2.4.2 聚合物流变性能测试 |
2.4.3 聚合物胶粘剂粘接性能测试 |
第3章 没食子酸酯化改性羟基丙烯酸酯可逆胶粘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GA-IBH*聚合物胶粘剂的制备 |
3.3 GA-IBH*共聚物结构分析 |
3.4 GA-IBH*共聚物中没食子酸的定量分析及化学行为研究 |
3.5 GA-IBH*共聚物的热性能分析 |
3.6 GA-IBH*共聚物的流变行为分析 |
3.7 GA-IBH*聚合物蠕变性能和持粘性分析 |
3.8 GA-IBH*聚合物胶粘剂粘接性能分析 |
3.8.1 基材表面性能分析及GA-IBH*基材浸润性分析 |
3.8.2 GA-IBH*胶粘剂对不同基材的粘接性能分析 |
3.8.3 GA-IBH*胶粘剂热循环可逆粘接性能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硼氧六环缩醛化改性羟基丙烯酸酯可逆胶粘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
4.1 TFBA和 TFBA-IBH聚合物的合成和结构分析 |
4.2 TFBA-IBH中 TFBA的定量分析 |
4.3 TFBA-IBH聚合物热性能分析 |
4.4 TFBA-IBH聚合物流变性能分析 |
4.5 TFBA-IBH聚合物蠕变性能分析及持粘性分析 |
4.6 TFBA-IBH胶粘剂粘接性能分析 |
4.6.1 TFBA-IBH胶粘剂对不同基材浸润性及涂层剥离强度测试 |
4.6.2 TFBA-IBH聚合物胶粘剂对不同基材粘接强度分析 |
4.6.3 TFBA-IBH聚合物胶粘剂热循环可逆粘接性能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苯硼酸酯自由基共聚改性羟基丙烯酸可逆胶粘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
5.1 苯硼酸酯(FBCA)的结构分析 |
5.2 FBCA-IBH聚合物的合成及结构分析 |
5.3 FBCA-IBH紫外光谱定量分析及不同环境中化学行为分析 |
5.4 FBCA-IBH聚合物热性能分析 |
5.5 FBCA-IBH聚合物流变性能分析 |
5.6 FBCA-IBH聚合物蠕变性能分析及持粘性分析 |
5.7 FBCA-IBH胶粘剂粘接性能分析 |
5.7.1 FBCA-IBH对不同基材浸润性及涂层剥离强度分析 |
5.7.2 FBCA-IBH胶粘剂对不同基材粘接强度分析 |
5.7.3 FBCA-IBH胶粘剂热循环可逆粘接性能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苯硼酸酯自由基共聚丙烯酸酯-丙烯酰胺胶粘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
6.1 紫外光谱法研究丙烯酰胺对咖啡酸和苯硼酸相互作用 |
6.2 FBCA-IBA共聚物的结构及FBCA定量分析 |
6.3 FBCA-IBA聚合物热性能分析 |
6.4 FBCA-IBA聚合物流变性能分析 |
6.5 FBCA-IBA聚合物蠕变性能及持粘性分析 |
6.6 FBCA-IBA聚合物粘接性能分析 |
6.6.1 FBCA-IBA对不同基材浸润性和涂层剥离强度分析 |
6.6.2 FBCA-IBA胶粘剂粘接强度及循环粘接性能分析 |
6.7 丙烯酸循环可逆胶粘剂性能比较 |
6.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缩写词简表 |
攻读博士期间相关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火电厂用阻垢剂的开发及引发剂对其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火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概况 |
1.2.1 循环冷却水系统分类 |
1.2.2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组成 |
1.3 火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结垢与腐蚀 |
1.3.1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结垢 |
1.3.2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腐蚀 |
1.4 火电厂循环水用阻垢剂的研究进展 |
1.4.1 循环冷却水用阻垢剂研究现状 |
1.4.2 循环冷却水用阻垢剂发展方向 |
1.5 阻垢剂的作用机理 |
1.6 引发剂对阻垢作用的影响 |
1.7 课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药剂、原料及设备 |
2.2 实验用水水质及水质分析 |
2.2.1 阻垢实验用水 |
2.2.2 缓蚀实验用水 |
2.3 实验主要试剂的制备 |
2.4 正交设计与数据处理 |
2.4.1 数据处理 |
2.5 共聚物的表征方法 |
2.5.1 红外光谱测定 |
2.5.2 凝胶渗透色谱 |
2.5.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5.4 共聚物的转化率测定 |
2.6 药剂浓缩倍数的研究 |
2.7 共聚物性能测试方法 |
2.7.1 静态阻垢实验 |
2.7.2 垢样晶型分析 |
2.7.3 旋转挂片腐蚀实验 |
2.7.4 碳钢腐蚀表面形态分析 |
2.7.5 分散氧化铁性能测定 |
2.7.6 稳定锌性能测试 |
2.7.7 生物降解性能测定 |
2.8 节水量的计算 |
2.9 本章小结 |
3 缓蚀阻垢剂的合成及其表征 |
3.1 实验原理 |
3.2 合成条件的选择 |
3.2.1 单体选择 |
3.2.2 最优合成条件 |
3.3 缓蚀阻垢剂的表征 |
3.3.1 红外光谱表征 |
3.3.2 凝胶色谱表征 |
3.3.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3.3.4 转化率测定 |
3.4 本章小结 |
4 缓蚀阻垢剂的性能研究 |
4.1 药剂的浓缩倍数研究 |
4.2 缓蚀阻垢剂阻垢性能的测定 |
4.2.1 投加量对药剂阻垢性能的影响 |
4.2.2 硬度对药剂阻垢性能的影响 |
4.2.3 碱度对药剂阻垢性能的影响 |
4.2.4 温度对药剂阻垢性能的影响 |
4.2.5 时间对药剂阻垢性能的影响 |
4.2.6 pH对药剂阻垢性能的影响 |
4.2.7 垢样扫描电镜分析 |
4.3 缓蚀阻垢剂的缓蚀性能 |
4.3.1 投加量对药剂缓蚀性能的影响 |
4.3.2 pH对缓蚀阻垢剂缓蚀性能的影响 |
4.3.3 温度对缓蚀阻垢剂缓蚀性能的影响 |
4.3.4 挂片扫描电镜分析 |
4.4 缓蚀阻垢剂的分散氧化铁性能 |
4.5 缓蚀阻垢剂的稳定锌性能 |
4.6 缓蚀阻垢剂的生物降解性 |
4.7 节水量的计算 |
4.8 经济效益的计算 |
4.9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7)结晶调控的聚乳酸及其共聚物在溶液中的多层次聚集结构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试剂、聚合物与测试方法缩写说明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结晶驱动的聚合物溶液的聚集结构 |
2.2.1 聚合物单晶 |
2.2.2 聚合物串晶 |
2.2.3 其他结晶聚集体结构 |
2.3 结晶驱动的两亲性共聚物溶液聚集态结构 |
2.3.1 结晶驱动的两亲性共聚物胶束 |
2.3.2 结晶驱动的两亲性共聚物物理凝胶 |
2.3.3 结晶驱动的其他聚合物溶液聚集态结构 |
2.4 立构复合结晶驱动的聚合物溶液聚集态结构 |
2.4.1 立构复合结晶介绍 |
2.4.2 立构复合结晶驱动的聚合物胶束化 |
2.4.3 立构复合结晶驱动的聚合物物理凝胶 |
2.4.4 立构复合结晶驱动的其他聚合物溶液聚集体 |
2.5 聚合物溶液聚集体结构的同步辐射SAXS表征 |
2.5.1 同步辐射SAXS表征的方法 |
2.5.2 聚合物胶束的SAXS表征 |
2.5.3 聚合物胶束聚集体的SAXS表征 |
2.6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3章 稀溶液中聚乳酸的单晶与串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3.2.2 聚乳酸单晶的制备 |
3.2.3 静电纺丝制备聚乳酸纳米纤维 |
3.2.4 聚乳酸纳米纤维shish-kebab结构的制备 |
3.2.5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立体化学结构的聚乳酸单晶的制备 |
3.3.2 不同立体化学结构的聚乳酸纳米纤维的制备 |
3.3.3 不同体化学结构的聚乳酸纳米纤维shish-kebab结构的制备 |
3.3.4 聚乳酸纳米纤维shish-kebab的形成过程 |
3.3.5 聚乳酸纳米纤维shish-kebab的结构表征 |
3.3.6 聚乳酸纳米纤维shish-kebab的形成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溶液结晶调控的聚乳酸微球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4.2.2 羟基封端的聚乳酸的合成 |
4.2.3 UPy端功能化的超分子聚乳酸的合成 |
4.2.4 溶液结晶中聚乳酸微球的制备 |
4.2.5 聚乳酸微球的酶降解行为 |
4.2.6 聚乳酸微球的药物装载和体外药物释放行为 |
4.2.7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羟基封端以及UPy封端的聚乳酸的合成 |
4.3.2 同质结晶聚乳酸微球的形貌 |
4.3.3 立构复合结晶聚乳酸微球的形貌 |
4.3.4 聚乳酸微球的结构表征 |
4.3.5 同质结晶花瓣形聚乳酸微球的形成机理 |
4.3.6 立构复合结晶聚乳酸微球的形成机理 |
4.3.7 聚乳酸微球的酶降解行为 |
4.3.8 聚乳酸微球的体外药物释放行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晶调控的聚乳酸共聚物胶束及其温敏性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5.2.2 大单体HEMA-PLA的合成 |
5.2.3 无规共聚物POEGMA-co-PLA的制备 |
5.2.4 两亲性共聚物胶束的制备 |
5.2.5 温敏性胶束对疏水性污染物的分离行为 |
5.2.6 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大单体HEMA-PLA的合成 |
5.3.2 无规共聚物POEGMA-co-PLA的制备 |
5.3.3 共聚物的胶束化自组装 |
5.3.4 共聚物胶束的结晶结构分析 |
5.3.5 共聚物胶束的温敏性行为 |
5.3.6 共聚物胶束的核壳结构分析 |
5.3.7 温敏性共聚物胶束的结构分析 |
5.3.8 温敏性胶束对疏水性污染物的分离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晶调控的聚乳酸超分子共聚物胶束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试剂和药品 |
6.2.2 以胸腺嘧啶为端基的聚乳酸(PLA-THY)的合成 |
6.2.3 以2,4-二氨基-1,3,5-三嗪为端基的聚乙二醇(PEG-DAT)的合成 |
6.2.4 结晶调控的聚乳酸超分子胶束的自组装 |
6.2.5 结晶调控的聚乳酸超分子胶束的刺激响应性 |
6.2.6 结晶调控的聚乳酸超分子胶束的药物装载和体外释放行为 |
6.2.7 测试与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以胸腺嘧啶为端基的聚乳酸(PLA-THY)的合成 |
6.3.2 以2,6-二氨基-1,3,5-三嗪为端基的聚乙二醇(PEG-DAT)的合成 |
6.3.3 超分子胶束的自组装 |
6.3.4 超分子胶束的形成和结晶结构 |
6.3.5 超分子胶束的刺激响应性 |
6.3.6 超分子胶束的体外药物释放行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接枝可降解共聚酯的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论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可生物降解脂肪族聚酯 |
2.1.1 有机金属催化体系 |
2.1.2 有机催化体系 |
2.1.3 聚酯大单体的合成 |
2.2 聚酯大单体与丙烯酸酯共聚 |
2.3 压敏胶力学性能 |
2.4 压敏胶粘弹性与力学性能的关系 |
2.5 支化结构对聚合物的影响 |
2.5.1 支化共聚物的粘弹性 |
2.5.2 支链对共聚物微观结构的影响 |
2.6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三章 BNPH催化开环共聚定制共聚酯大单体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 |
3.3 实验过程 |
3.3.1 有机金属催化L-LA/ε-CL间歇本体开环共聚 |
3.3.2 有机催化L-LA/ε-CL间歇本体共聚 |
3.3.3 有机催化L-LA/ε-CL半连续本体共聚 |
3.3.4 表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有机催化剂的筛选 |
3.4.2 不同单体加料策略下的共聚动力学特征 |
3.4.3 不同单体加料策略定制的聚酯大单体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辛酸亚锡催化合成共聚酯大单体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不同链长无规聚酯大单体的制备 |
4.2.3 不同链长嵌段聚酯大单体的制备 |
4.2.4 共聚大单体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无规共聚酯大单体 |
4.3.2 嵌段共聚酯大单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接枝不同链长无规共聚酯的丙烯酸酯共聚物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2.1 实验原料 |
5.2.2 接枝无规共聚酯的丙烯酸酯共聚物合成 |
5.2.3 接枝无规共聚酯的丙烯酸酯共聚物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接枝无规共聚酯大单体的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合成 |
5.3.2 接枝无规聚酯大单体的共聚物微观结构 |
5.3.3 接枝无规聚酯大单体的共聚物流变行为 |
5.3.4 接枝无规聚酯大单体的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力学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接枝嵌段共聚酯大单体的丙烯酸酯共聚物 |
6.1 引言 |
6.2 实验 |
6.2.1 实验原料 |
6.2.2 含嵌段聚酯大单体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合成 |
6.2.3 含嵌段聚酯大单体丙烯酸酯共聚物的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接枝嵌段共聚酯大单体的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基本性能 |
6.3.2 接枝嵌段共聚酯大单体的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微观结构 |
6.3.3 接枝不同链长的嵌段共聚酯大单体的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流变性能 |
6.3.4 接枝不同用量的大单体B-C_4L_(10)的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流变性能 |
6.3.5 接枝不同结构的共聚酯大单体的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流变性能 |
6.3.6 接枝嵌段共聚酯大单体的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力学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聚酯大单体对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实验 |
7.2.1 实验原料 |
7.2.2 聚酯大单体丙烯酸酯共聚物细乳液的合成 |
7.2.3 共聚物的表征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乳化剂的选择 |
7.3.2 含无规聚酯大单体的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合成及性能 |
7.4 结论 |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作者筒介 |
(9)多巯基阳离子共聚物合成与凝胶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HS-P (HEMA-co-DMC) 的合成 |
1.3 多种交联模式共存的复合水凝胶的制备 |
1.4 表征 |
2 结果与讨论 |
2.1 HS-P (HEMA-co-DMC) 的1H NMR分析 |
2.2 HS-P (HEMA-co-DMC) 的元素分析 |
2.3 HS-P (HEMA-co-DMC) /Laponite RD和P (HEMA-co-DMC) /Laponite RD复合水凝胶的流变性能分析 |
2.4 HS-P (HEMA-co-DMC) /PEGDA复合水凝胶的流变性能分析 |
2.5 复合水凝胶的微观结构分析 |
3 结论 |
(10)环保型反渗透膜用阻垢剂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反渗透膜系统概况 |
1.2.1 反渗透膜材料 |
1.2.2 反渗透膜对进水水质的要求 |
1.3 反渗透膜的污染与防治 |
1.3.1 反渗透系统中污垢形成的原因 |
1.3.2 污染物的防治 |
1.4 反渗透膜用阻垢剂的研究进展 |
1.4.1 聚磷酸盐类阻垢剂 |
1.4.2 有机膦酸盐类阻垢剂 |
1.4.3 复配阻垢剂 |
1.4.4 环境友好型阻垢剂 |
1.4.5 共聚物阻垢剂 |
1.5 阻垢剂的作用机理 |
1.5.1 阻垢效应 |
1.5.2 阻垢机理 |
1.6 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主要试剂的制备 |
2.4 AA/HEMA/AMPS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纯化 |
2.5 共聚物表征方法 |
2.5.1 共聚物的分子量表征 |
2.5.2 共聚物的结构表征 |
2.6 共聚物的性能测试方法 |
2.6.1 共聚物的转化率测定 |
2.6.2 共聚物的相对粘度测定 |
2.6.3 共聚物的静态阻垢性能测定 |
2.6.4 共聚物的动态阻垢性能测定 |
2.6.5 共聚物的缓蚀性能测定 |
2.6.6 共聚物的分散氧化铁性能测定 |
2.6.7 共聚物的钙容忍度测定 |
2.6.8 共聚物的生物降解性能测定 |
3 AA/HEMA/AMPS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表征 |
3.1 实验原理 |
3.1.1 链引发反应 |
3.1.2 链增长反应 |
3.1.3 链转移反应 |
3.1.4 链终止反应 |
3.2 实验方案 |
3.2.1 聚合方法的选择 |
3.2.2 单体的选择 |
3.2.3 合成工艺的选择 |
3.3 三元共聚物的表征 |
3.3.1 共聚物的相对分子量及其分布表征 |
3.3.2 红外光谱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共聚物的性能研究 |
4.1 共聚物的阻垢性能 |
4.1.1 共聚物阻碳酸钙性能 |
4.1.2 共聚物阻硫酸钙性能 |
4.1.3 水浴温度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
4.1.4 水浴时间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
4.1.5 水样pH值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
4.1.6 硬度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
4.1.7 碱度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
4.1.8 共聚物的动态阻垢性能 |
4.1.9 垢样的电镜分析及阻垢机理探究 |
4.2 共聚物的缓蚀性能 |
4.2.1 共聚物投加量对其缓蚀性能的影响 |
4.2.2 水浴温度对共聚物缓蚀性能的影响 |
4.2.3 水样pH值对共聚物缓蚀性能的影响 |
4.2.4 碳钢挂片表面电镜分析及缓蚀机理探究 |
4.3 共聚物的分散氧化铁性能 |
4.4 共聚物的钙容忍度 |
4.5 共聚物的生物降解性能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四、HEMA和DMEAMA共聚物的结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聚合物毡序列结构对嵌段聚合物自组装的影响[D]. 田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2]合成聚酯酰胺和聚酯接枝的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改性聚乳酸[D]. 崔心想.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3]丝素蛋白增强的高强度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D]. 马鸣宇. 浙江大学, 2020(03)
- [4]UV光固化功能氟橡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王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5]功能单体改性丙烯酸酯可逆胶粘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 张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6]火电厂用阻垢剂的开发及引发剂对其性能影响的研究[D]. 张桐. 西安工程大学, 2019(02)
- [7]结晶调控的聚乳酸及其共聚物在溶液中的多层次聚集结构与性能[D]. 常晓华. 浙江大学, 2019
- [8]接枝可降解共聚酯的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艳姣. 浙江大学, 2018(12)
- [9]多巯基阳离子共聚物合成与凝胶化反应研究[J]. 刘瑞雪,樊晓敏,李义梦,傅晓明,张晓静. 轻工学报, 2017(06)
- [10]环保型反渗透膜用阻垢剂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 赫雷刚. 西安工程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