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唐代陶瓷器对伊斯兰地区9至10世纪制陶业影响的若干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黄嘉华[1](2020)在《《丝绸之路》(第四章)汉韩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本翻译报告是将着名学者刘迎胜教授研究和考察丝绸之路而撰写的学术着作《丝绸之路》的汉韩翻译实践过程整理而成的汉韩翻译实践报告。作者3次代表中国参加实地考察,该作品为丝绸之路主题图书,学界公认的研究丝绸之路之作,强势入围2014年“中国好书”榜单。全书共有12章,分为两卷,上卷为“草原丝绸之路”,下卷为“海上丝绸之路”。书中通过讲述两条丝绸之路的发端、发展过程,详细介绍了丝绸之路沿线不同民族、文明类型及其相互交流的历史状况,展示了数千年来以丝绸之路为纽带的文明碰撞与融合的宏大历史场景。该翻译项目中,译者选取了下卷海上丝绸之路第四章马可波罗时代作为翻译报告材料。随着中韩关系发展的不断深入,两国的人文交流也日益频繁。中韩两国为了增加对对方的人文理解,需要更多、更深层的交流。译者希望通过对本书的翻译,帮助韩国人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从而促进两国的交流,为中韩关系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本翻译报告的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简单介绍了选择这个翻译项目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是对翻译对象介绍,作者、作品内容介绍和翻译报告的构成等。第三部分是对翻译过程的介绍,包括译前的分析和准备工作,翻译流程等。第四部分为翻译难点与翻译方法的介绍,用具体的举例分析原文文本及翻译难点等以及翻译理论与方法的选择,重难点问题的解决等。第五部分总结了翻译过程中的体会,并指出仍待解决的问题。希望本翻译实践报告能够对今后中韩翻译实践带来有益的启示。
王欣[2](2020)在《9世纪阿拔斯王朝与唐王朝瓷器贸易研究 ——以内沙布尔与长沙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阿拔斯王朝(750-1258)与唐王朝(618-907)分别是阿拉伯民族与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之一。作为当时世界的两大帝国,双方的交往非常密切,商贸活动沿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蔚然兴起。尤其是在9世纪,国家政策的支持与造船技术的进步使两国的海上贸易颇为繁盛。阿拉伯商人来华购买的商品多以瓷器、丝绸、茶叶为主,其中瓷器作为一种兼具经济与艺术特性的产品深受追捧,9世纪内沙布尔与长沙的瓷器贸易即是其中一例。内沙布尔位于呼罗珊大道中段,是丝绸之路经过中亚和伊朗高原向西延伸的必经之地。其东北毗邻中亚的阿姆河、锡尔河流域,东南正对印度半岛,由此向东通往赫拉特、撒马尔罕,向西通往巴格达,向南可至波斯湾,是连接欧亚文明往来的咽喉锁钥之地,也是东西方贸易中较为理想的中转站。长沙水陆便利,可通过洞庭湖进入长江抵达扬州,并以扬州为中转地,对内可经“零桂之漕”的路线来沟通中原地区,再从中原地区通过陆路转运到各地。对外可经扬州港、广州港或明州港(今宁波),转运到世界各地,被誉为“陶瓷之路的起点”。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这一时期内沙布尔与长沙之间的瓷器交流在贸易和艺术方面都更为频繁,影响也更为深远。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四部分。首先,对内沙布尔与长沙瓷器贸易兴起的地理历史条件进行梳理。分析了内沙布尔与长沙的地形地势条件以及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在贸易中的作用,并概括了内沙布尔与长沙各自建城以来到9世纪的历史发展。其次,分析阿拔斯王朝与唐王朝瓷器贸易繁荣的原因。阿拔斯王朝与唐王朝悠久的贸易历史是其发展贸易的前提条件;两大帝国为了进行商业贸易而对贸易路线采取的保护措施是贸易繁荣的必要保障;这一时期双方科学技术的发展,如造船术、航海术以及地文导航术等都为双方的贸易往来奠定了基础;阿拔斯王室贵族对精美瓷器的喜爱与伊斯兰地区人民对日常生活用具的需求也是双方进行瓷器贸易的根本动力。第三,论述阿拔斯王朝与唐王朝瓷器贸易繁荣的表现。频繁的贸易往来不仅带动了海上贸易路线的发展,而且双方瓷器贸易的种类更为丰富,除了传统的白瓷、青瓷外,还出现了唐青花瓷和彩瓷。尤其是长沙出产的釉下彩瓷数量最多,纹饰和器型也最为多样。最后,讨论阿拔斯王朝与唐王朝瓷器贸易的影响。着重以内沙布尔与长沙瓷器贸易的影响为主。一方面,在贸易的带动下,两座城市内部都表现出了城区扩大、人口增长、城市地位提高等特点。另一方面,两地的陶瓷艺术伴随交流的增多也得到了发展。两地陶瓷器在器型、装饰技术、图案纹饰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不同文化之间的借鉴与融合,正是丝路城市中不同文明间相互交往的见证。
孟原召[3](2019)在《40年来中国古外销陶瓷的发现与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四十年来,国内外考古工作蓬勃开展,陶瓷窑址、水下沉船、海外遗址中发现了一大批外销陶瓷实物遗存,成为十分重要的学术研究资料。随着研究视野的不断拓展、新技术方法的应用,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进入了一个持续快速的发展阶段,在广度和深度上均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果。
申素[4](2019)在《唐长沙窑瓷业经济的考古学研究》文中提出作为8—9世纪时期重要外销贸易瓷之一的长沙窑陶瓷,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目前大多数研究成果多集中于长沙窑瓷器的工艺属性和瓷器产品本身,对长沙窑瓷业经济的研究关注度不够。瓷业经济史研究是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完整的长沙窑瓷业研究史应该是一部包含瓷器工艺史、瓷器经济史和瓷器美术史的综合史。中国古代制瓷业分布广泛,但由于自古以来施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除部分官窑瓷器作坊留有一些记载,宋代以前详细记载民间制瓷手工业的相关文献十分稀少。因此,目前大多数瓷窑遗址主要采用考古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的大量古代瓷窑遗址成为研究古代制瓷手工业的主要素材。基于考古学视角研究长沙窑瓷业经济,对长沙窑瓷器产品的生产组织形式、国内外的销售区域及范围、瓷业经济发展情况等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廓清长沙窑瓷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情况。本文研究的关注点主要是长沙窑瓷业经济。为了更好地研究长沙窑瓷业经济问题,论文从以下六个部分进行阐释和说明。第一部分是绪论。这部分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介绍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国内外关于长沙窑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创新、难点及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长沙窑概况。这部分介绍长沙窑的历史、地理位置、名称由来;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考古发掘报告、博物馆藏品来说明长沙窑的历史地位及意义。第三部分是关于长沙窑瓷业经济发展背景的研究。这方面主要通过对唐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口、税收、贸易政策、瓷业技术和文化交流等因素的研究,来呈现长沙窑瓷业经济发展的背景及对其继续发展的影响。第四部分主要是对生产资料、生产组织形式及影响长沙窑生产的诸多要素进行研究,来探讨长沙窑瓷业经济的发展情况。其中生产要素包括原料、燃料、水资源;生产组织形式包括窑厂规模、产品产量、生产方式、制度管理、技术分工等。第五部分是通过文献资料、考古发掘出土、出水报告分析唐长沙窑瓷器的内外销情况及销售线路。第六部分主要论述了长沙窑瓷器产品的内外销产量、产值和贸易;长沙窑瓷业经济效益和利润;瓷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等多方面内容,以此来探讨瓷业经济的发展对生产地和销售地瓷业生产的影响及对当时湖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结语部分对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高义夫[5](2019)在《北方唐墓出土瓷器的考古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尤其是建国以来,北方地区唐墓中出土了大量瓷器,这些瓷器是研究唐代陶瓷考古的重要资料,本文即是以这批资料为基础,对瓷器的类型、分期、分区、窑口等方面进行的考古学研究。全共分以下几章。第一章,绪论,对本文选题的时空范围、研究对象等关键概念进行了探讨与界定,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目标。同时系统梳理研究史,总结以往的成果与不足。第二章是对北方地区唐墓出土瓷器进行的类型学研究,本文尝试分析不同类型瓷器背后所反映出的年代、窑口、功能等信息。确立主要器物编年,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文献、壁画等相关材料对少数器物的渊源、功能进行了初步探讨。第三章是对北方地区唐墓出土瓷器进行的分期研究。以第二章类型及编年成果为基础,观察唐代北方地区瓷器发展的阶段性,划分为7世纪上半叶、7世纪下半叶至8世纪上半叶(以700年左右为界分两段)、8世纪中后叶、8世纪末至9世纪末10世纪初四期五段。在总结各期变化的同时结合历史文献,从政治、经济、人口、手工业发展等角度尝试探讨各期变化背后所反映的历史问题。第四章是对北方地区瓷器进行的区域性研究及窑口的判断,这部分研究以墓葬资料为主,辅以遗址、馆藏资料。本文将北方地区分为五区,A区主要包括今天的河南省,唐代大部属河南道西部及河北道南部。B区主要包括今天的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及山西省,唐代大部属河北道及河东道。C区主要包括今天的陕西、宁夏及甘肃南部,唐代大部属关内道。D区主要包括今天的山东省,唐代大部属河南道东部。E区主要包括今天的内蒙古西部地区。各区之内又包含若干亚区,各区瓷器面貌、窑口、消费、流通、年代均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在对这些瓷器的区域性进行总结后,结合历史文献,尝试对促成这些区域性形成的政治、战争、制瓷业发展、交通等因素进行探讨。第五章通过对北方地区墓葬出土的越窑、长沙窑等南方窑口瓷器进行梳理,观察南北方瓷器交流与消费的特点与阶段性。第六章,结语。
孙一鸣[6](2019)在《辽三彩艺术语言在陶瓷壁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辽三彩是我国辽代时期最为典型的陶瓷品类之一,在中国陶瓷的历史长河中也是独具民族特征与时代特色的突出代表。1930年,史学家金毓黻先生首先在沈阳发现了辽瓷,此后国内学者纷纷开始了对辽代陶瓷的研究。辽三彩在造型特征、制作工艺、装饰手法上独具特征,代表了辽代陶瓷的生产技艺与艺术水平。文章在内容上一部分分析了辽三彩的发展、与其它朝代三彩的异同以及辽三彩的艺术语言,另一部分叙述了陶瓷壁画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并且通过对辽三彩艺术语言的研究,讨论当下辽三彩如何在陶瓷壁画领域发挥更广泛的作用以及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的可能性。文章的最后一部分详细叙述了创作陶瓷壁画作品的经过,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试烧并总结辽三彩的特性,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复制了辽三彩的三种基础釉色,并在此基础上试验了更多不同明度和纯度的颜色,为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更多颜色的选择,同时也丰富了画面效果。
蒋茜[7](2017)在《1700-1840年中英贸易背景下的设计交流研究》文中提出从1700-1840这百余年间来看,正是近代以来中英贸易密切交流的开端,期间贸易活动形式多元,两国间的设计交流和影响在此时期集中展现,并分别表现出不同的设计形式、反映及影响。在本文所节取的时间节点范围内,就设计领域来说,中国在英国刮起的设计风更加剧烈一些,但最终并未能在文化层面产生深远影响,而英国对于中国方面的影响还是潜移默化,或者说是在中国社会巨大动荡来临前的前奏。本文重点探究中英两国通过商贸交流产生的设计形态的转移,即从贸易的角度出发,来探讨由于经济造成的设计交流以及这种影响的诸多原因。具体而言,主要是针对英国人如何认识中国设计风格,以此揭示英国设计是怎样接受或者根本没有接受中国设计风格的影响。还有中国社会在这段时间内,究竟是否接受了西方设计观念,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天翻地覆的变化形成怎样的触动。又或者说贸易与设计交流的关系如何,在设计传递中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总之,通过中英贸易流通中的各种手工艺品,来梳理并展示在两国贸易过程中发生碰撞与融合呈现的设计形式与风格,以及在设计交流中由误解和文化差异产生的中西合璧的特殊文化现象。再有,设计接受与社会文明进步的关系等。可以说,中英设计之间的交流和影响,一方面保留自身的特点;另一方面又不断刺激、启发和丰富各自的设计。各种设计的不断借鉴、吸收和利用,也在不断地改变中英两国这一历史时期的设计面貌。
张卉[8](2017)在《中国古代陶器设计艺术发展源流》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中国陶器设计艺术的发展源流进行了宏观系统化的研究,揭示了中国陶器在原始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辽金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六个阶段的工艺发展和艺术设计特点。通过对各历史时期陶器的材料、种类、工艺、造型、装饰、功能、审美、内涵等方面系统的总结,探讨中国陶器设计艺术的发展面貌。本论文主要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从陶器的起源谈起,根据史前陶器产生和发展的情况进行阐述分析,对新石器时代早、中、晚各时期,陶器的制作材料、造型、工艺、装饰、烧造方式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史前陶器艺术发展的源流。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夏商周陶器发展的基本面貌,讨论了陶器的日用功能与礼仪功能的分化;陶器与青铜器的关系以及这一时期具有特色的彩绘陶、磨光压纹黑陶、周边地区陶器的艺术发展面貌。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秦汉时期装饰性较强的日用陶器、厚葬风气下作为明器的陶器、汉代釉陶的产生等内容,指出本阶段陶器艺术表现力和审美价值有很大的提高。第四章从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釉陶的陶质、焙烧气氛、烧成工艺、造型、装饰釉彩等诸方面,厘清了这一时期釉陶及陶俑发展的艺术面貌。第五章介绍了辽金宋元时期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日用陶器,疏理了宋辽金釉陶艺术及宋金元陶俑的继承发展关系,对实用和赏玩相结合的陶器设计进行了总结。第六章对明清时期的紫砂陶器、珐华釉陶、石湾釉陶等陶器品种,并对明清陶俑、少数民族地区的陶器进行了介绍。通过以上研究,力求总结中国古代陶器设计艺术的源流和面貌,探讨中国古代陶器的发展规律和文化价值,以及在中国艺术设计史中的重要地位。
李晶鑫[9](2016)在《明末清初漳州窑外销青花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末清初之际,国内外环境产生了一些新变化。在国内,由于政治、经济的需求,从明初实施的海禁政策在隆庆皇帝即位时被废止,继而导致了漳州月港的开放与繁荣发展;在国外,由于地理大发现的探索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促成了世界贸易市场的形成。这些新的变化从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来自闽南地区漳州窑的蓬勃发展,让漳州窑的外销青花瓷从中国走向了世界,并且迎来了它最为辉煌的发展时期。本文主要以明末清初为时间背景,重点研究这个时期漳州窑外销青花瓷产生的原因、生产状况、外销路线、外销市场和其兴衰发展历程,以漳州窑外销青花瓷为研究的基础对象,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展开讨论。本文共分以下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就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进行说明,解释相关概念,阐明研究方法。对目前漳州窑外销青花瓷的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现状进行回顾、梳理和总结。同时,结合前人的理论和观点,就外销青花瓷的研究提出一些个人的新意和想法。第一章是对漳州窑外销青花瓷产生的原因做一个详尽的背景研究。以历史文献学为依据,从当时的历史渊源和场域特征为切入口进行探讨。明末清初时期,中国处于一个内忧外患的局面,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在东南沿海一带不得不开展海上对外贸易,发展以瓷器为主的大宗贸易来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海外各国大量瓷器的购买刺激了漳州窑的萌芽与发展,再加上景德镇的衰弱和漳州月港的开放,从客观上来说为漳州窑外销青花瓷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机遇。第二章介绍了漳州窑生产外销青花瓷的主要窑口及其产品特色,在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合和梳理。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列举了漳州窑生产外销青花瓷的五个最具特色的窑口,说明各自窑址的位置,重点强调每个窑口所生产青花瓷产品的特征并配以图片加以介绍,从这节中可以看出漳州窑青花瓷的生产类型具有分工性,每个窑址都有自己生产的主要产品。第二节就所有漳州窑生产的外销青花瓷做一个归纳和总结,从其艺术特色的角度着手,对漳州窑外销青花瓷的青花画法、纹饰题材、胎釉特点、图案布局等方面做一些细致研究。第三节利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以明末清初时期漳州窑和景德镇窑生产的外销克拉克青花瓷器作为比较对象,探讨这两个窑口所生产的外销青花产品的异同和各自特征。第三章是通过空间的范围来研究漳州窑外销青花瓷的瓷路,主要从瓷器的外销线路和外销的市场来进行探讨。外销线路又分为国内线路和国外线路,国内线路即本文探讨的五个重点窑口生产的青花瓷产品从窑口运往漳州月港港口的运瓷路线,国外线路是指东南沿海海商和国外商人将瓷器从月港运往世界各地的航海路线。关于外销市场的讨论,主要以洲际为划分依据,将漳州窑的贸易市场分为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市场,并继续细分到区域和国家,以各国的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为背景,研究当时漳州窑外销青花瓷与各国贸易市场的外部联系和对当地文化的影响。第四章是通过时间的范畴来对漳州窑外销青花瓷的兴衰发展做一个分期。将漳州窑外销青花瓷的发展分为肇始期、鼎盛期、衰弱期、中兴期和衰败期,旨在从时间的角度清晰的展现漳州窑外销青花瓷的发展历程。漳州窑外销青花瓷自明正德年间开始萌芽发展后,在万历朝经历了其发展最鼎盛的黄金时期,当时在漳州地区生产青花瓷的瓷窑数百座,每天由于海外市场瓷器订单量巨大,所以瓷窑的生产十分繁忙,每年往来漳州月港的船只数以万计,足见在当时漳州窑的生产规模非常大。明末由于东南沿海战事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对漳州窑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打击,再加上国内外其他瓷窑的慢慢崛起,取代了漳州窑外销青花瓷的产品,这些因素使得漳州窑渐渐衰弱。虽然在南明时期,郑氏家族对漳州窑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使其中兴了一段时间,但清政府的“海禁”和“迁界”政策最后完全扼杀了漳州窑的发展,使其告别了历史的舞台。最后一个是结语部分,这个部分是对全文漳州窑外销青花瓷做一个总结性的概括,通过研究让我们更加清楚的了解到漳州窑外销青花瓷这一历史时期的独特产物是如何在空间与时间的运化中自我发展的。
王凯宏[10](2016)在《“非遗”视角下中国现代黑陶文化生态发展研究 ——以绥棱黑陶为样本》文中研究表明宋应星所着的《天工开物·陶埏》对陶器工艺有一段概括:“水火既济而土合”。陶器是人类早期文明的象征,她伴随着华夏民族的成长历程。不论是在农业还是精神文化上都起到推动整个早期社会快速发展的作用,是人类革命性的产物。陶的出现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她是距今至少一万五千以前的先人第一次用火改变了泥土的性质,并将这脚下的泥土按照主观的意志赋予了形体、生命和思想,实现了泥土的“涅盘”新生!美国着名人类学家罗伯特在《文明与野蛮》一书中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要单拿一种活动来判断一个民族的文化发达程度,陶器要算最合适的。”黑陶作为工艺美术中的重要艺术门类,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黑陶的形成基础及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的生产、生活最原始阶段。陶器最初并不是作为工艺美术品而出现的。上古时代,先民们开始制作的陶器,主要是作为日常生活中功能性器具,为生活提供方便,同时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原始社会的陶器在人们生活中,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远远超过到在现代人生活中的作用。陶器是原始社会人们重要的生活资料,陶器不仅可以作为划分考古学文化的标志,也是人们早期的工艺美术作品之一。在黑陶的装饰上,全国各地的方法是不同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区的黑陶纹饰是用贝壳或者卵石做工具,在半干的陶坯体表面进行砑光的方法形成的;云南中甸的黑陶酥油壶是把破碎的瓷器按照纹饰样式打成形状规则的瓷片后,再把这些瓷片镶嵌到坯体上,通过瓷片的黑白对比,从而达到了装饰的效果;山东德州一些厂家生产的黑陶采用硬刻的方法诠释纹饰设计思想,景泰蓝的掐丝工艺也被恰当运用到黑陶的表面,丰富了纹饰的方法和工艺精神;绥棱的现代黑陶的装饰则是采用刻花和镂雕来完成的,镂空透雕技术是寇化林发明的。这点我们从杨永善教授的“绥棱黑陶产品的造型多为形体变化单纯的花盆、花缸、笔筒、花瓶和花罐等,又以双层透雕的产品最为别具一格。”这句话中找到佐证的。2009年8月,杨永善教授为侯力平《绥棱陶艺》一书所写的序言中再次写到:“20世纪50年代末,绥棱寇化林创制了以装饰陈设为主的黑陶、红陶和土色陶器,其中以刻花镂雕的黑色陶器最为着名,并影响了国内许多地区。”关于绥棱现代黑陶的“双拉型”技术的发明过程,刘家弟先生一文中是有详细记载的。该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种技术在当时还是保密项目。”一种技术之所以要保密,就是因为不想让别人知道,这句话有力地证明了多层镂空技术是绥棱人的发明。杨永善教授在他的着作《说陶论艺》中写到,绥棱黑陶的风格特点不同于和龙山文化,绥棱陶器烧制最初是红陶,后期利用柴草等经过烟的熏制,进行碳素渗透,才演化成黑陶的。“不同于”、“烟的熏制”、“进行碳素渗透”等词语已经毫无疑问地告诉了我们,绥棱黑陶与“龙山文化”没有任何的牵扯关系。绥棱黑陶制作技艺与龙山文化毫无关系,绝对没有受到了龙山文化的影响,绝不是龙山文化的“嫡亲后裔”,也与黑龙江境内其它地方的黑陶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它是完全的土生土长的,是绥棱艺术沃野上的纯粹的的“土着”居民。对此,杨永善教授和刘家弟先生早有定论。做为绥棱现代黑陶发展的见证人和推动者的刘家弟先生在《绥棱黑陶回顾》中,也以不可置疑的语气说,寇化林把花纹刻上花盆的制作技术是无师自通,“纯属是他朴素审美意识的产物,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瞎鼓捣’出来的。”中华文脉《中国陶瓷艺术·黑陶》一书中也较为客观地承认“黑龙江绥棱地区作为当代黑陶发祥地之一制造黑陶的历史已有百余年。”笔者先后到了中国很多生产黑陶的地区,虽然都有透雕工艺,但其透雕的水平,能超过绥棱的几乎寥寥无几。中国现代黑陶制作工艺主宰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黑陶生产技艺,极大地影响了这些地方黑陶技艺的使用和形成,成为了中国现代黑陶制作技艺的“奠基石”。绥棱,无疑是中国现代黑陶的发祥地,我国现代黑陶制作工艺的萌芽、成熟和发展都是在这块土地上完成了“破茧成蝶”的裂变,并最终影响到我国现代黑陶的制作工艺和发展。
二、中国唐代陶瓷器对伊斯兰地区9至10世纪制陶业影响的若干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唐代陶瓷器对伊斯兰地区9至10世纪制陶业影响的若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丝绸之路》(第四章)汉韩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中文摘要 |
正文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9世纪阿拔斯王朝与唐王朝瓷器贸易研究 ——以内沙布尔与长沙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三、论文框架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内沙布尔与长沙瓷器贸易兴起的地理历史条件 |
一、内沙布尔的地理历史条件 |
(一)地理条件 |
(二)历史溯源(约3-9世纪) |
二、长沙的地理历史条件 |
第二章 阿拔斯王朝与唐王朝瓷器贸易繁荣的原因 |
一、双方商业贸易历史悠久 |
二、两国对贸易路线的保护 |
三、科技发展为贸易提供保障 |
四、伊斯兰世界对瓷器的庞大需求量 |
第三章 阿拔斯王朝与唐王朝瓷器贸易繁荣的表现 |
一、海上贸易路线的发展 |
二、瓷器贸易种类的丰富 |
(一)邢窑白瓷、越窑青瓷 |
(二)唐青花瓷、彩瓷 |
第四章 阿拔斯王朝与唐王朝瓷器贸易的影响 |
一、双方城市的发展 |
(一)内沙布尔城市的发展 |
(二)长沙城市的发展 |
二、陶瓷器艺术文化的互鉴 |
(一)长沙窑与内沙布尔陶瓷器各自的特点 |
(二)内沙布尔陶器与长沙瓷器的相互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40年来中国古外销陶瓷的发现与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窑址考古发现与研究 |
(一)窑址考古调查 |
(二)窑址考古发掘 |
三、水下沉船的发现 |
(一)唐五代时期 |
(二)宋元时期 |
(三)明清时期 |
四、海外地区的发现 |
(一)晚唐至明初 |
(二)明中期至清末 |
五、外销陶瓷专题研究 |
(一)生产领域 |
(二)流通领域 |
(三)消费领域 |
(四)综合研究 |
小结 |
(4)唐长沙窑瓷业经济的考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长沙窑瓷器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报告 |
(二)关于长沙窑瓷器等相关方面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调查法 |
(二)图表数据统计分析法 |
(三)考古类型学方法 |
(四)文献研究法 |
(五)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
四、创新及难点 |
第一章 长沙窑概况 |
一、地理位置 |
二、技术源流及兴衰 |
三、历史地位及意义 |
第二章 长沙窑瓷业经济发展背景 |
一、唐以前湖南地区制瓷业情况 |
二、唐代长沙地区瓷业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
(一)社会经济蓬勃发展 |
(二)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
(三)税收制度改革 |
(四)政府对外贸易政策开放 |
(五)南北瓷业技术交流频繁 |
第三章 唐长沙窑瓷业的生产 |
一、生产资料 |
(一)原料 |
(二)燃料 |
(三)水资源 |
二、生产组织形式 |
(一)窑场规模 |
(二)产品产量 |
(三)技术分工 |
(四)生产形式 |
(五)制度管理 |
第四章 唐长沙窑瓷器的销售情况、路线及市场 |
一、国内销售情况及路线 |
(一)国内考古发掘出土及出水情况 |
(二)内销情况及路线 |
二、国外销售情况及路线 |
(一)国外考古发掘出土及出水情况 |
(二)外销情况及路线 |
第五章 长沙窑瓷器业经济效益及其影响 |
一、产量、产值及贸易 |
(一)产量 |
(二)产值及贸易 |
二、内、外销瓷器产品的特点 |
三、长沙窑瓷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瓷业经济发展对瓷器生产的影响 |
(二)瓷业经济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及发表的论文情况 |
致谢 |
(5)北方唐墓出土瓷器的考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时空与对象 |
(一)时间范围 |
(二)空间范围 |
(三)研究对象 |
第二节 发现与研究综述 |
(一)第一阶段:20 世纪初至20 世纪40 年代的肇端 |
(二)第二阶段:20 世纪50至70 年代的发展 |
(三)第三阶段:20 世纪80 年代至今的深化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思路 |
第二章 北方唐墓出土瓷器的类型与编年 |
第一节 壶 |
(一)注壶 |
(二)唾壶 |
(三)双龙柄壶 |
(四)皮囊式壶 |
(五)盘口壶 |
(六)鸡首壶 |
(七)穿带壶 |
(八)扁壶 |
第二节 罐 |
(一)无系罐 |
(二)带系罐 |
(三)塔式罐 |
(四)重唇罐 |
第三节 瓶 |
(一)长颈瓶 |
(二)蒜头瓶 |
(三)盘口瓶 |
(四)梅瓶 |
(五)净瓶 |
(六)葫芦瓶 |
(七)胡瓶 |
(八)贯耳瓶 |
(九)带系瓶 |
第四节 钵 |
第五节 水盂 |
第六节 多足砚 |
第七节 碗 |
第八节 盘 |
第九节 杯 |
第十节 盏托 |
第十一节 盒 |
第十二节 灯 |
(一)烛台 |
(二)灯盏 |
第十三节 铛 |
第十四节 鐎斗 |
第十五节 碾 |
第十六节 樽 |
第十七节 炉 |
(一)笼形香炉 |
(二)行炉 |
(三)盆式炉 |
(四)三足炉 |
第十八节 枕 |
第十九节 小结 |
第三章 北方唐墓出土瓷器的分期 |
第一节 各期特点 |
(一)第一期 |
(二)第二期 |
(三)第三期 |
(四)第四期 |
(五)小结 |
第二节 各期变化所反映的历史问题 |
(一)第一期 |
(二)第二期 |
(三)第三期 |
(四)第四期 |
第四章 北方唐墓出土瓷器的区域性与窑口 |
第一节 A区河南地区 |
(一)Aa区河南中西部地区 |
(二)Ab区河南北部地区 |
第二节 B区晋冀辽地区 |
(一)Ba区河北地区 |
(二)Bb区朝阳地区 |
(三)Bc区山西地区 |
第三节 C区陕甘宁地区 |
(一)Ca区西安地区 |
(二)Cb区固原地区 |
(三)Cc区吴忠地区 |
第四节 D区山东地区 |
第五节 E区蒙西地区 |
第六节 小结 |
第五章 北方唐墓出土的南方窑口瓷器 |
第一节 越窑 |
第二节 长沙窑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北方唐墓出土瓷器统计表 |
附表1.1 Aa区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2 Aa区非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3 Aa区遗址统计表 |
附表1.4 Ab区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5 Ab区非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6 Ba区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7 Ba区非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8 Ba区遗址统计表 |
附表1.9 Bb区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10 Bb区非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11 Bb区遗址统计表 |
附表1.12 Bc区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13 Bc区非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14 Bc区遗址统计表 |
附表1.15 Ca区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16 Ca区非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17 Ca区遗址统计表 |
附表1.18 Cb区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19 Cb区非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20 Cb区遗址统计表 |
附表1.21 Cc区非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22 D区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23 D区非纪年墓统计表 |
附表1.24 D区遗址统计表 |
附表1.25 E区墓葬统计表 |
附表2 洛阳城出土瓷器统计表 |
附表3 晋阳古城一号建筑址出土瓷器统计表 |
附表4 长安城出土瓷器统计表 |
读博期间完成成果 |
(6)辽三彩艺术语言在陶瓷壁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1.5 课题研究方法 |
第2章 辽三彩历史背景及其艺术语言分析 |
2.1 辽三彩历史背景与发展脉络 |
2.1.1 辽三彩的历史背景 |
2.1.2 辽三彩的发展脉络 |
2.1.3 辽三彩的制作工艺 |
2.2 辽三彩与其它三彩比较分析 |
2.2.1 辽三彩与唐三彩的比较分析 |
2.2.2 辽三彩与渤海三彩的比较分析 |
2.2.3 辽三彩与宋三彩的比较分析 |
2.2.4 辽三彩与金元三彩的比较分析 |
2.3 辽三彩艺术语言分析 |
2.3.1 色彩意蕴 |
2.3.2 纹样情感 |
2.3.3 造型风情 |
2.3.4 挚爱印花 |
第3章 陶瓷壁画综述 |
3.1 陶瓷壁画的发展概述与现状 |
3.1.1 欧洲陶瓷壁画发展概述与现状分析 |
3.1.2 日本陶瓷壁画发展概述与现状分析 |
3.1.3 中国陶瓷壁画发展概述与现状分析 |
3.2 陶瓷壁画的表现形式分析 |
3.2.1 平面类陶瓷壁画 |
3.2.2 立体类陶瓷壁画 |
第4章 辽三彩艺术语言在陶瓷壁画中的应用 |
4.1 辽三彩艺术语言在陶瓷壁画中的设计属性 |
4.1.1 自然属性 |
4.1.2 社会属性 |
4.2 辽三彩艺术语言在陶瓷壁画中的应用方案 |
4.2.1 色彩应用 |
4.2.2 模印应用 |
4.2.3 纹样与造型应用 |
第5章 辽三彩艺术语言在陶瓷壁画中的创作实践 |
5.1 灵感来源与设计理念 |
5.2 创作实践 |
5.2.1 底纹设计 |
5.2.2 模具制作 |
5.2.3 注浆成型 |
5.2.4三彩釉料配比实验 |
5.2.5 施釉与烧制 |
5.3 《重划时界》陶瓷壁画作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1700-1840年中英贸易背景下的设计交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 |
二、选题依据 |
三、研究概况及回顾 |
四、研究创新点 |
五、研究方法 |
六、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一章 中英贸易交流的形成 |
第一节 新的海上霸主英国的外贸实力 |
第二节 英国东印度公司与广州十三行推动两国设计交流 |
一、英国东印度公司促进中英商品流通 |
二、十三行为进出口贸易添砖加瓦 |
第二章 中国设计在英国的表现 |
第一节 茶贸易推动饮茶器具设计改良 |
一、茶叶贸易的兴盛 |
二、饮茶流行引发中国茶具的出口 |
三、英国的茶具设计 |
第二节 瓷瓷器出口引发设计模仿与创新 |
一、中英贸易中的大宗货物瓷器 |
二、历史悠久的中外陶瓷交流 |
三、瓷器出口引发的定制商品 |
四、英国人对于中国瓷器的再诠释 |
五、瓷器带动的设计交流和影响 |
第三节 散商丰富手工艺品外销门类 |
一、港脚贸易发展而成的散商 |
二、散商在中英贸易中所起的作用 |
第四节 散商引发的设计交流 |
一、漆器、家具中的设计融合 |
二、丝织品、壁纸中的图案融合 |
三、中西合璧的壁纸 |
四、其它陈设品的设计融合 |
第三章 对英贸易对中国设计的影响 |
第一节 中国宫廷间接推动外来手工艺品技艺发展 |
一、康熙皇帝对于中西合璧工艺的推动 |
二、雍正皇帝的喜好对于发展珐琅彩瓷器的影响 |
三、乾隆皇帝对于西洋器物在中国的推广作用 |
四、官窑对于中西合璧设计风格的影响 |
第二节 十三行进出口贸易为本土设计注入新鲜活力 |
一、进出口贸易带来广制品设计的兴起 |
二、贸易为广制艺术品带来了原材料 |
三、英国钟表贸易带来的广制钟表产业 |
四、外贸交易为广制品增添了彩瓷与外销画 |
五、西方美术对于中国瓷器装饰的影响 |
六、外来技艺对广制品的影响 |
第三节 中西合璧精品——鼻烟壶 |
一、地方鼻烟壶 |
二、宫廷鼻烟壶 |
三、中西合璧的宫廷画珐琅鼻烟壶 |
四、鼻烟壶中的东方思想 |
第四节 中英贸易与设计的转折 |
一、早期的掠夺与文化侵入 |
二、经济中心被迫由广州向上海转移 |
三、晚清的外来商品及文化 |
第四章 设计交流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 |
第一节 中英贸易情况的改变 |
一、中央政府闭关与通关的政策转变 |
二、大分流——两国由接近地位变为先进与落后 |
第二节 设计的交融 |
一、文化误解产生的设计交融 |
二、中国风格在英国产生的设计交融 |
三、从中国到西方再到中国 |
四、英国的中国风格设计特点 |
五、女性与瓷器 |
第三节 各国对不同设计文化的接受度 |
一、英国对待中国的态度 |
二、中国设计对英国的影响 |
三、欧洲艺术对中国瓷器的影响 |
第四节 贸易在设计传递过程中的作用 |
一、对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分析 |
二、贸易对于设计交流的影响 |
结论 中英设计交流带来的思考 |
第一节 贸易是两国设计碰撞的纽带,需求影响接受度 |
第二节 中国设计的跨文化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8)中国古代陶器设计艺术发展源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的现状 |
1. 古代对陶器的相关着录 |
2. 考古学及相关史学研究现状 |
3. 陶器的分类专题研究 |
4. 民族学角度对的陶器工艺的研究 |
5. 侧重于美术学及设计学角度的研究 |
三、设计艺术学研究的角度与多学科的研究方法 |
四、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与主要的研究范围 |
第一章 多元的原始陶器(距今约20000~4000年) |
第一节 陶器的萌起(距今约20000~11000年) |
一、华南及附近地区的原始陶器 |
1. 华南山地洞穴遗址和陶器的起源 |
2. 陶器因炊食生活的出现而产生 |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早期定居生活的陶器(距今约11000~7000年) |
一、以夹碳陶为主的浙江地区早期陶器 |
1. 上山文化 |
2. 跨湖桥文化 |
二、以红陶为主的黄河中上游地区早期陶器 |
1. 裴李岗文化 |
2. 大地湾文化一期 |
三、以夹砂陶为主的华北地区早期陶器 |
1. 河北阳原于家沟遗址 |
2. 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 |
3. 磁山文化 |
四、以夹砂陶为主的东北地区早期陶器 |
1. 兴隆洼文化 |
五、以夹砂褐陶为主的泰山周边的山前地带早期陶器 |
1. 山东沂源扁扁洞遗址与黄崖遗址 |
2. 西河遗址 |
3. 后李文化 |
4. 北辛文化 |
六、以夹碳红褐陶为主的长江中游地区早期陶器 |
七、小结 |
1. 不同的土质产生了不同的制陶工艺 |
2. 陶器的造型和功能由单一逐渐丰富 |
3. 不同成型方法对陶器造型的影响 |
4. 装饰由辅助到独立 |
5. 陶器的烧造技术的进步 |
第三节 丰富多彩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陶器(距今约7000~5000年) |
一、黄河中上游地区以彩陶为特征的仰韶文化陶器 |
1. 陶器制作工艺的进步 |
2. 器形的多样化 |
3. 丰富多彩的彩陶装饰 |
4. 小结 |
二、鲁南苏北地区多姿多彩的大汶口文化陶器 |
1. 多样的陶器种类 |
2. 富于变化的陶器造型 |
3. 陶器的配套组合 |
4. 绚丽的彩陶装饰 |
5. 制作技术的提高与黑陶和白陶的产生 |
6. 大汶口文化陶器的象形符号 |
7. 小结 |
三、钱塘江下游和环太湖地区向轮制灰黑陶发展的陶器 |
1. 河姆渡文化 |
2. 马家浜文化 |
3. 崧泽文化 |
4. 良渚文化 |
5. 小结 |
四、以几何形装饰纹样为主的燕山南北地区的陶器 |
1. 以筒形罐为代表的日用陶器 |
2. 以压划“之”字纹为特色的陶器装饰 |
3. 以几何纹为主的彩陶 |
4. 祭祀陶器 |
5. 小结 |
五、以竹节造型为元素的长江中游地区的陶器 |
1. 长江中游地区早期的陶器 |
2. 大溪文化 |
3. 屈家岭文化 |
4. 小结 |
第四节 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艺术的繁盛(距今约5000~4000年) |
一、马家窑文化把彩陶艺术推向高峰 |
1. 以饮食器为主到以盛储器为主的品种变化 |
2. 制作大型陶器改变了陶器成型方法 |
3. 由对称器形发展出不对称器形 |
4. 誉为新石器时代彩陶之冠的马家窑文化彩陶 |
5. 小结 |
二、作为礼器的陶寺文化的彩绘陶 |
三、轮制技术高度发展的龙山文化黑陶 |
1. 高度发展的制陶技术 |
2. 多样的陶器造型 |
3. 小结 |
四、以印纹软陶为特色的山背文化陶器 |
五、以素陶为主的齐家文化 |
1. 与社会生活相适应的陶器造型设计 |
2. 富有地域特色的陶器装饰 |
3. 小结 |
第五节 新石器时代形简意赅的陶塑 |
一、立体的人物陶塑 |
二、人头形陶塑 |
三、动物陶塑 |
四、陶塑面具 |
五、小结 |
章节结语 |
第二章 青铜时代的夏商周陶器(前2070~前221) |
第一节 日用陶器与礼仪陶器的分化 |
一、二里头文化的陶器 |
1. 二里头文化陶器概述 |
2. 以酒器为主的礼仪用陶器 |
二、脱胎于成系列礼仪陶器的青铜礼器的产生 |
第二节 摹仿青铜器的高温印纹硬陶 |
一、商周陶器概述 |
1. 陶器的种类 |
2. 商周陶器的制作与装饰手法 |
二、商周摹仿青铜器的陶器 |
1. 青铜原料的缺乏与仿铜陶器的出现 |
2. 陶器对青铜器的摹仿和对陶器工艺的改进 |
3. 陶窑的改进和硬陶的产生 |
第三节 战国时期的彩绘陶、磨光压纹黑陶 |
一、彩绘陶 |
二、磨光压纹黑陶 |
第四节 周边地区各具特色的陶器 |
一、半农半牧文化特色的西北地区陶器 |
1. 四坝文化 |
2. 辛店文化 |
3. 寺洼文化 |
4. 沙井文化 |
5. 卡约文化 |
6. 新疆东部地区的陶器 |
二、以彩绘陶为特色的东北地区陶器 |
章节结语 |
第三章 大一统格局下的秦汉陶器(前221~220) |
第一节 实用陶器的增多和美化 |
一、构思巧妙的器具设计 |
1. 熏炉类的陶器 |
2. 多功能的灯具 |
3. 种类丰富的日用陶器 |
第二节 厚葬风气下的陶器设计艺术 |
一、陶俑的兴起和繁盛 |
1. 帝王陵墓的大规模陶俑 |
2. 折射人间生活的豪门贵族墓的陶俑 |
二、以宅院为主体的陶建筑明器 |
三、体现日常生活的彩绘陶器皿 |
第三节 汉代釉陶的产生 |
一、单色釉彩的装饰 |
二、复色釉彩的装饰 |
三、釉彩与釉下刻划的结合 |
四、立体装饰与釉彩的结合 |
章节结语 |
第四章 彩釉兴盛的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陶器(220~960) |
第一节 釉陶的全面发展 |
一、北朝釉陶的复兴 |
1. 单色铅釉陶 |
2. 釉陶技术的转变与复彩釉陶的发展 |
二、隋邢窑三彩的产生 |
三、唐三彩的繁荣 |
1. 河北地区以生活器皿为主的三彩器 |
2. 洛阳地区以明器为主的三彩器 |
3. 长安地区集大成的三彩器 |
第二节 釉陶器皿设计中的外来元素 |
一、陶器造型设计中的外来影响 |
1. 异域风情的壶瓶类陶器 |
2. 受外来造型影响的各类饮食器 |
二、陶器装饰设计的外来影响 |
1. 立体雕塑的器物附件 |
2. 凹凸效果的器表装饰 |
3. 连珠纹等外来纹饰的影响 |
第三节 陶俑的继续发展 |
一、南北朝彩绘陶俑的发展 |
1. 北朝规模宏大的仪仗俑 |
2. 北朝陶俑的艺术特点 |
3. 东晋南朝的陶俑 |
二、高度写实的隋唐陶俑 |
1. 规模宏大的彩色陶俑 |
2. 陶俑的制作方法及装饰方式的多样性 |
三、五代的陶俑的转折 |
第四节 陶建筑模型的发展 |
章节结语 |
第五章 互动中整合的辽金宋元陶器(960~1368) |
第一节 釉陶的延续 |
一、具有草原气息的辽三彩 |
1. 丰富的品种和器形 |
2. 辽三彩的烧制与装饰工艺 |
二、宋金三彩 |
三、元代琉璃釉陶 |
第二节 富有生活气息的宋辽金元陶俑 |
一、陶俑的品类和造型 |
二、具有地方特色的宋金陶俑 |
三、宋金陶俑朴素典雅的艺术风格 |
四、民族特色鲜明的元代陶俑 |
第三节 赏用和赏玩风气下的陶器设计 |
一、赏用结合的陶砚 |
二、赏玩结合的陶玩具 |
1. 立体式玩具 |
2. 浮雕式玩具 |
章节结语 |
第六章 衰落中有新创的明清陶器(1368~1911) |
第一节 质美韵雅的紫砂陶 |
一、紫砂陶器的历史沿革 |
二、紫砂陶的原料及制作工艺 |
三、紫砂陶器的品类 |
四、紫砂陶的设计艺术特点 |
第二节 流光溢彩的观赏陶 |
一、琉璃釉陶器 |
二、珐华釉陶 |
三、别开生面的石湾陶塑 |
1. 石湾陶塑的历史沿革 |
2. 石湾陶塑摆件 |
3. 石湾陶塑的制作工艺 |
4. 石湾陶塑的艺术特点 |
第三节 明清陶俑 |
第四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陶器 |
章节结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9)明末清初漳州窑外销青花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漳州窑外销青花瓷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新意 |
第一章 漳州窑外销青花瓷产生背景 |
第一节 历史渊源 |
第二节 场域特征 |
第二章 漳州窑外销青花瓷窑口与产品特色 |
第一节 窑址介绍 |
第二节 艺术特色 |
第三节 漳州窑与景德镇窑外销克拉克青花瓷的比较分析 |
第三章 漳州窑外销青花瓷的瓷路 |
第一节 外销路线 |
第二节 海外市场 |
第四章 漳州窑外销青花瓷的兴衰历程 |
第一节 肇始期(正德至嘉靖) |
第二节 鼎盛期(隆庆至万历末年) |
第三节 衰弱期(天启至崇祯) |
第四节 中兴期(南明时期) |
第五节 衰败期(清初顺治时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非遗”视角下中国现代黑陶文化生态发展研究 ——以绥棱黑陶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黑陶文化生态系统分析 |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黑陶文化的影响 |
第二节 生产方式对黑陶文化的影响 |
第三节 社会制度对黑陶文化的影响 |
第四节 风俗文化对黑陶文化的影响 |
第二章 中国黑陶文化的生态格局与形式演变历史 |
第一节 中国传统黑陶文化生态格局 |
第二节 中国传统黑陶形式演变历史 |
第三章 中国现代黑陶地域分布与艺术风格特征 |
第一节 中国现代黑陶地域分布 |
第二节 中国现代黑陶艺术风格与特征 |
第四章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绥棱黑陶的技艺传承与工艺创新 |
第一节 绥棱黑陶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绥棱陶器装饰技法 |
第三节 绥棱黑陶的成型技法 |
第四节 陶窑及黑陶烧成工艺 |
第五节 绥棱黑陶的艺术成就与价值 |
第五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绥棱黑陶的文化生态位研究 |
第一节 绥棱黑陶文化生态位的现状 |
第二节 绥棱黑陶文化生态位的失衡原因 |
第三节 解决绥棱黑陶文化生态位失衡的对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观的博物馆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四、中国唐代陶瓷器对伊斯兰地区9至10世纪制陶业影响的若干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丝绸之路》(第四章)汉韩翻译实践报告[D]. 黄嘉华. 山东大学, 2020(10)
- [2]9世纪阿拔斯王朝与唐王朝瓷器贸易研究 ——以内沙布尔与长沙为中心的考察[D]. 王欣.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40年来中国古外销陶瓷的发现与研究综述[J]. 孟原召. 海交史研究, 2019(04)
- [4]唐长沙窑瓷业经济的考古学研究[D]. 申素.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5]北方唐墓出土瓷器的考古学研究[D]. 高义夫. 吉林大学, 2019(10)
- [6]辽三彩艺术语言在陶瓷壁画中的应用研究[D]. 孙一鸣. 沈阳理工大学, 2019(03)
- [7]1700-1840年中英贸易背景下的设计交流研究[D]. 蒋茜.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6)
- [8]中国古代陶器设计艺术发展源流[D]. 张卉.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6)
- [9]明末清初漳州窑外销青花瓷研究[D]. 李晶鑫. 南京大学, 2016(06)
- [10]“非遗”视角下中国现代黑陶文化生态发展研究 ——以绥棱黑陶为样本[D]. 王凯宏.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2)